选择途径

2024-05-08

选择途径(精选十篇)

选择途径 篇1

1纵行切口

纵行切口是腹部手术中常用的一类手术途径。包括:

1.1 正中线切口

是沿前正中线所做的纵行切口。上腹正中线切口上起剑突下, 下至脐下约1 cm处, 适于探查上腹部脏器, 常用于胃、十二指肠疾病的手术。下腹正中线切口上起脐下, 下至耻骨联合上缘中点, 常用于膀胱、前列腺、子宫及其附件的手术。此切口有以下优点①层次简单, 进腹快, 关腹也快, 操作方便;②暴露良好, 通过此切口可兼顾腹腔任何一侧的疾患, 尤其适合当病变位置不能肯定时;③对血管、神经损伤较少。缺点是:①白线处血运较差, 切口愈合较慢;②由于腹前外侧壁三层扁肌的腱膜均止于腹白线, 故当腹压过高, 营养不良或腹前外侧壁三层扁肌的收缩等均易出现腹壁切口疝或发生伤口裂开, 但脐下切口, 因两侧腹直肌靠的很近, 愈合较为牢固。

1.2 旁正中线切口

是沿前正中线外侧约2 cm所作的纵行切口。根据病变部位, 上、下、左、右腹部均可选用。上腹右旁正中线切口常用于胃、十二指肠、肝、胆囊、胆管及胰头等手术;左旁正中线切口用于胃癌、胃溃疡、迷走神经切断术及胰体、尾部等手术;下腹右旁正中线切口, 常用于回盲部、右侧卵巢等手术, 下腹部左旁正中切口, 常用于乙状结肠、直肠等手术, 也可用于探查盆腔脏器。此切口的优点是:很少伤及血管、神经, 能保证腹直肌的完整, 且缝合后腹直肌正好介于腹直肌前、后鞘切开线之间, 既有保护作用又能耐受腹压, 愈合牢固, 为临床所常用。但取上腹部右旁正中线切口时, 还应注意保护镰状韧带和肝圆韧带。缺点是:一侧旁正中线切口不能很好地暴露对侧的病变。

1.3 经腹直肌切口

是沿腹直肌中线所作的纵行切口。此切口优点是操作简易、迅速, 易于向上、下延长, 缝合方便。缺点是:①切开腹直肌键划, 并钝性分离腹直肌;切开腹直肌鞘前、后层, 故在创口愈合前不能耐受腹压。②由于切断肋间神经进入腹直肌的分支, 使其支配区肌肉发生瘫痪, 术后易形成腹壁疝。

1.4 经腹直肌旁切口

切口位于腹直肌外侧缘, 此切口在右上腹起自肋缘下, 止于脐部;右下腹起自脐水平, 沿腹直肌外缘下行长约10 cm, 有时亦适用于阑尾切除术。缺点是:①切断了较多的肋间神经, 使其支区肌 (部分腹直肌) 瘫痪, 术后更易形成腹壁疝。②暴露不理想, 不如右下腹旁正中切口良好。目前已很少采用。

2腹前壁横行切口

腹前壁横行切口是指根据不同脏器手术的要求, 在腹部不同平面所做的经双侧腹直肌的横向切口。上腹横行切口可略呈凸弧形, 以避免肋缘的限制;下腹横行切口略呈凹弧形, 以避免髂骨的限制。此切口的优点是:①可兼顾腹腔任何一侧的疾患;②切口与皮肤张力线方向一致, 切开后皮肤不至于裂开, 缝合时可准确对合, 愈合后疤痕纤细;③最大限度地保护横向进入腹肌的肋间神经, 术后肌张力和腹壁强度均可恢复正常;④易于向腹侧壁延长。因此虽然切断腹壁上、下动脉和腹直肌, 前者因腹壁上、下动脉在腹直肌内吻合, 不会导致缺血, 后者愈合后, 可视为增加一个键划, 不影响其收缩力, 故应受到重视和推广。缺点为施行此切口手术较费时间。

3斜行切口

斜行切口是显露腹腔两侧固定脏器的一种进路。如肋缘下斜切口亦称Kocher切口, 是在肋弓下方约2 cm, 并与肋弓平行的斜行切口, 该切口可充分显露肝、胆道和脾, 但损伤神经 (肋间神经) 、血管较多。右下腹斜切口又称Mc Burncy切口, 为阑尾手术的常用切口, 该切口通过脐与右髂前上棘连线的中、外1/3交点, 且与其垂直。

4复杂切口 (字母形切口)

复杂切口为切口形状与拉丁字母相似, 故也称字母形切口, 目前除“T”形与“L”形切口外, 其他切口已很少采用。

5胸腹联合切口

为广泛显露上腹部内脏的切口。切口位于第8肋间隙, 越过季肋缘, 直达腹前壁。右侧胸腹联合切口特别适用于原位肝移植及右半肝切除术或肝极量切除术, 有时也用于肝总管、胆总管重建手术, 右肾上腺或门腔静脉分流术等;右侧胸腹联合切口适用于食道下端及近端胃次全切除术或全胃切除术, 粘连性巨脾切除术、胰腺远端手术, 左肾、左肾上腺手术以及脾肾静脉分流术等。但此切口关闭所用时间较长, 术后并发症也较高, 故不宜常规使用此切口。

6腹部手术途径的选择

6.1 遵循手术途径的一般原则[1]

理想的切口应符合下述要求:①能达到充分的手术野, 便予手术操作。原则上, 切口应尽量接近病变部位。同时, 为能适应实际需要, 切口的位置和方向应便于延长扩大。②在切开时尽量减少组织的创伤, 一则可以减少出血, 缩短切开和缝合的时间;二则可以减少术后的炎症反应和瘢痕形成。③适应局部解剖和生理的特点, 有利于愈合, 能最大限度地恢复功能。

6.2 因病因人选择手术途径

实际工作中, 同一部位的手术可选择不同的切口。应根据患者的体型、年龄、一般状态、疾病的缓急、采用的麻醉和需要探查的病变部位以及切口的优缺点、医师的经验和观点来选择适合的手术途径。在术前诊断尚未肯定, 如何选择探查切口尚有犹豫时, 一般选用腹正中线切口和旁正中线切口或腹直肌切口。若不能肯定上腹部或下腹部的病变时, 可先在脐旁做一脐上、下长短相同, 并可容一手探查的小切口, 然后根据探查后的结果, 再作适当的延长。旁正中线切口或经腹直肌切口的位置, 除已有明确的病因诊断者外, 一般优先考虑右侧, 因右侧腹内脏器的病变较左侧高。此切口对腹腔两侧的探查限制不大, 故以右旁正中线切口最为适合。若探查后发现所做切口缺陷太多时, 须关闭原来切口, 另作合适的切口, 禁对腹壁损伤严重的纵横交错切口, 这样能使创口愈合良好, 并达到较理想的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知识共享途径选择研究论文 篇2

企业员工将知识共享给同事的途径有两种:

编码化(codification)和人际化(personalization )。现有文献假设知识的价值在共享过程中不随时间变化,员工权衡报酬模式和知识失真程度,在两种途径间进行选择。但是,现有文献忽略了知识的“时效性”,即知识的价值随时间推移而降低(知识会“过时”)。这种时效性使得知识的价值在共享过程中动态变化,由此,员工对知识共享途径的选择将受时间因素影响。论文构建数理模型,分析知识时效性对员工知识共享途径选择的影响。该模型与现有文献的区别:(1)引入时间维度;(2)加入知识时效性;(3)考虑员工异质性。

论文将知识分为两种类型:

(1)强时效性知识,其价值随时间推移快速降低,在较短时期后,将完全失去价值(如关于市场环境近况的知识);(2)弱时效性知识,其价值随时间推移缓慢降低,在较长时期内,可保持部分价值(如关于技术基本原理的知识)。

每位员工拥有不同的初始知识量(专家>普通员工>新手)和知识类型(强/弱时效性),即员工可分为六类。员工成为知识需求者的概率不变。员工成为知识供给者的初始概率由其初始知识量决定,该概率随时间推移而变化。由于不同知识的价值变化速度不同,拥有强(弱)时效性知识的员工,成为知识供给者的概率随时间推移而降低(增加)。员工可通过两种途径共享知识:(1)编码化。员工将知识录入数据库,当知识被同事下载时,得到一次性、确定的奖励。该途径传递知识的速度快,员工获得的报酬确定,但知识失真程度不确定。(2)人际化。员工个人之间私下交流,并期待未来某期来自知识接受者的知识回报(互惠)。该途径传递知识的速度慢,员工获得的报酬不确定,但知识失真程度很小。员工基于经济人假设,对两种途径的收益和成本进行比较,从而决定自己的选择。由于知识的时效性,员工的选择受时间因素影响。模型中,时间因素是员工间知识共享的平均周期,简称“共享周期”。

研究结果如下:

(1)知识时效性的影响。员工对知识共享途径的选择,随共享周期的`变化而变化。根据共享周期的取值变化,可划分出三个区间。在不同区间中,员工的选择不同,其选择是以下三种情况之一:编码化、人际化、两种途径的混合模式。三个区间的分界点由员工“利润最大化”原则决定,员工的初始选择由其初始知识量决定。

(2)员工异质性的影响。拥有不同类型知识的员工:在同一共享周期下,对知识共享途径的选择不同;当共享周期变化时,其选择的变化趋势也不同。当共享周期逐渐增大时,①拥有弱时效性知识的员工:新手的选择依次为“编码化—混合模式—人际化”,专家的选择为“人际化”,普通员工的选择依次为“混合模式—人际化”;②拥有强时效性知识的员工:新手的选择为“编码化”,专家的选择依次为“人际化—混合模式—编码化”,普通员工的选择依次为“混合模式—编码化”。

(3)参数分析。知识共享潜力、编码报酬和知识时效性将影响上述三个区间的宽度。一般而言(个别特殊情况例外):当编码报酬增加时,员工选择人际化(编码化)途径的区间变窄(变宽)、选择混合模式的区间变宽;当知识共享潜力增加时,员工选择人际化(编码化)途径的区间变宽(变窄)、选择混合模式的区间变窄;当拥有知识的时效性越强时,员工选择人际化(编码化)途径的区间变窄(变宽)、选择混合模式的区间变窄。

理论贡献方面:

前人研究均忽略了知识的时效性,论文建立新的模型,引入时间维度、加入知识时效性并考虑员工异质性。该模型与前人研究相比:(1)完整地刻画了员工选择随共享周期变化的过程。前人研究结果可视为论文模型的特例(当知识共享潜力、编码报酬或知识时效性等取特定值时)。(2)揭示了知识时效性对员工选择的影响。该模型发现,由于知识时效性的影响,知识共享潜力对人际化途径的促进作用仅限于某些区间。(3)区分了异质性员工的行为。该模型显示,初始知识量和知识类型的差异将导致员工行为的差异。

实践意义方面:

我国中药企业跨国经营的途径选择 篇3

在当前“国内市场国际化”及“国际市场本土化”的背景下,我国中药企业既面临汹涌而至的外资企业带来的国内市场压力,同时也获得了开拓国际市场、参与国际竞争的重要机遇。挑战和机遇并存,中药企业只有主动把握市场机遇,开展跨国经营,才能全面融入国际市场体系,在国际化的竞争中获得生存和发展。因此,研究中药企业跨国经营的途径和策略意义重大。

1中药企业跨国经营的主要途径

1.1贸易式进入

贸易式进入是指我国中药企业以出口方式将产品销往国外。若企业不直接参与国际营销活动,交由国内的外贸机构或外国驻我国的采购机构来完成出口,属于间接出口;企业自己设立专门的外贸部门并配备相关人员,直接面向外国客户出口产品,属于直接出口。

1.2合同式进入

在不涉及股权或产权的条件下,我国中药企业以合同的方式向国外企业转让专利、商标、工艺技术、企业名称等无形资产的使用权,进行“非股权安排”(non-equity ar-rangement),即合同式进入或契约式进入。主要形式有技术协议、一般授权经营、特许经营、许可证贸易等。

1.3投资式进入

投资式进入是指我国中药企业以直接投资的方式在国外建立企业实体开展跨国经营,形成跨国企业。根据投资方式不同,有合资和独资之分。前者是中药企业和国外企业共同出资成立企业,共担风险,共享利润;后者是中药企业直接在国外并购企业或创建新企业,设立全资子公司或分支机构,并拥有其100%的控制权。

1.4跨国战略联盟

所谓跨国战略联盟,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跨国经营企业.为实现某一共同的战略目标而建立相对持久的协同合作关系,结成跨国经营联合体。主要形式有合资型联盟、股权联盟、非股权联盟等。我国中药企业在跨国经营过程中出于对世界市场的预期目标以及企业总体经营目标的考虑,也可以与国外企业结成跨国战略联盟,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

2影响跨国经营途径选择的主要因素

2.1途径本身的特性

不同的进入途径有其不同的特点,企业首先要对各种途径自身的特性有所了解,才能灵活选用。贸易式进入特别是间接出口,国际化程度低、风险小,但企业难以直接接触国际市场和国外客户,只能被动满足需求,不利于发挥主动性,积累海外营销经验。合同式进入可以充分调动国外企业经营的积极性,有利于中药产品推广,涉及的财务风险较小,但却面临技术扩散的风险。投资式进入能够灵活跨越贸易壁垒,或以合资方式吸收和利用国外合资方的资信、营销渠道、技术管理等重要资源,降低经营成本和风险;或以独资方式控制专有技术,按自身意图实施跨国经营,但高投入、高风险、高控制力的特征也对企业独资提出了高要求。组建跨国战略联盟,可以为我国中药企业带来新知识、新信息和新资源,但也可能会在联盟资源共享中失去关键技术和现有成熟市场。

2.2目标市场因素

各国对中医药的接受和认可存在差异,中药进入不同的目标市场,其难易程度也不尽相同,企业跨国经营时应考虑不同市场的具体情况,采用合适的途径和策略。以日、韩、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为代表的亚洲市场是我国的传统中药市场。由于地缘关系,亚洲市场对中药产品接受程度高,一直是我国最大的中药出口市场。每年亚洲市场的中药出口占我国中药出口总额的约70%。随着西方对天然药物的重视和多国政府对中医药的承认,欧洲和北美已成为我国新兴的中药市场,对这些地区的出口量在我国中药出口中占25%左右。中药产品可以健康食品、营养补充剂等非药品形式进入欧美,但要符合欧美严格的药品标准,在其容量巨大的药品市场开展跨国经营,仍然困难重重。非洲、南美洲、大洋洲等是我国中药企业跨国经营的长远潜在市场,该市场在我国中药出口中仅占5%左右,份额较小。其中非洲对中医药有一定认可,但受经济等因素制约,目前中药出口额并不大;南美洲国家对中医药认可度相对较低,对这些国家的出口也较少;大洋洲主要国家澳大利亚是第一个给予中医药合法地位的发达国家,对中医药认可程度高,但人口基数小,医药市场容量十分有限。

2.3企业自身状况

中药企业的规模、资金技术实力、所处的国际化阶段等企业自身状况也是影响跨国经营途径选择的重要因素。例如,当企业规模较大,资金和技术实力雄厚时,可选择以投资式、合同式或跨国战略联盟等方式进入国际市场;规模较小时,则应以间接出口或直接出口方式进入国际市场。对于跨国经营处于初级阶段的企业来说,由于长期立足国内,尚未接触过国际市场,不妨以间接出口作为起点;积累了一定销售经验的企业,可以逐步开展直接出口、对外投资等跨国经营,提高国际市场的介入程度;而初次对外投资时,可选择合资方式,以降低经营风险。

2.4产品类型

我国是中药资源大国,可供出口的中药产品种类繁多,有属于原料药的中药材及饮片,属于初加工中间产品的药材提取物,还有属于制成品的中成药及保健品。前两者技术含量相对较低,后者技术含量相对较高。中药产品类型、技术含量不同,也会影响跨国经营途径的选择。例如,技术含量较低的劳动密集型产品一般适合在国内生产,而技术密集型产品较适合在东道国本地生产。

3“四因制宜”:我国中药企业选择跨国经营途径的有效策略

3.1因法制宜——根据不同途径本身的特性,选择有效的跨国经营途径

3.1.1 贸易式进入是中药企业跨国经营起步阶段的首选

贸易式进入作为跨国经营的初级方式,对资金要求相对较低,且经营风险较小,适用范围广。对于从未试水过国外市场的中药企业来说,从事出口是企业“走出去”的最佳选择。特别是抗风险能力不足的中小企业,可以将间接出口作为跨国经营的第一步。但间接出口不利于企业接触国际市场,不宜作为长久之策。

3.1.2合同式进入适用于拥有“老字号”知名品牌的中药企业

对于国内具有影响力、享誉甚高的“老字号”知名品牌中药企业(如同仁堂、九芝堂、片仔癀等),可通过合同方式转让其品牌、商标、专利等无形资产的使用权,借助国外企业来开展营销,扩大企业在国际市场的影响力,例如通过特许经营在国外拓展加盟中药店。需要注意的是,专利和专有技术的转让存在一定技术扩散的风险,企业对此要慎重。

3.1.3投资式进入是具备资金技术实力和国外营销经验的中药企业的理想选择

具备投资条件的中药企业可选择出口销量好的“拳头”产品,将产品价值链上的生产环节移至国外,通过合资或独资形式在东道国生产并销售。产品的本土化生产不仅有助于企业跨越东道国的贸易壁垒,而且产品质量更符

合当地标准和要求,有利于进一步开拓市场,扩大销量。

3.1.4跨国战略联盟的构建要求中药企业必先具备核心竞争力

中药企业在跨国投资初期,往往会面临对市场环境不熟悉、渠道不健全、风险大等问题,与国外企业组建跨国战略联盟可帮助企业很好地解决这些问题。但与国外企业结盟的先决条件及“资本”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我国拥有丰富的药材资源、大量的方剂资料和宝贵的用药经验,这是其他国家无法相比的。国内企业应充分利用这一得天独厚的优势,构建自身核心竞争力。对于核心竞争力缺乏的企业,可以先考虑在国内组建战略联盟,与国内相关企业、科研院所加强合作,共同提升核心竞争力。

3.2因地制宜——根据不同的目标市场,选择有效的跨国经营途径

3.2.1传统市场:对东南亚市场进行投资,加强与日、韩的合作

亚洲一直是我国中药企业跨国经营的主要目标市场,它既可以作为企业跨出国门、走向世界的第一站,也可以成为企业向更高层次市场迈进的奠基石。由于中药需求旺盛,国内从事出口的中药企业对该市场比较熟悉,因此亚洲市场是企业进行直接投资的理想场所。国内有条件的中药企业,可采取“步步为营,逐步推进”的战略,加强对亚洲市场的投资力度。其中,东南亚等市场可作为企业投资的首选,尤其是新加坡,这个市场中药贸易发达、交通运输便利,企业可以优先考虑,先行投资。待积累经验、占领市场后,再以当地市场作为“跳板”,向亚洲其他国家进军,逐步扩大投资范围。对于资金、技术创新水平明显高于我国的日本和韩国,中药企业还可以积极利用自身专利、品牌、工艺技术等优势,与之开展契约式合作,或组建跨国战略联盟,加强对日、韩市场的渗入。

3.2.2新兴市场:维持出口,并与欧洲及北美企业合作,组建跨国战略联盟

欧洲和北美是世界最大的植物药市场,也是我国中药产品出口的重要市场。但由于我国中药很难以“药品”名义注册,出口量受到极大限制。国内中药企业可以积极尝试在通过美国FDA认证、欧盟COS注册等方面进行突破,同时也应继续保持并不断提升中药产品以非药品名义的出口贸易额。近年来,国内一些企业积极以美国FDA认证作为中药进入欧洲及北美市场的切入点,然而至今国内尚无一例中药品种通过认证。在此情况下,可考虑与欧洲及北美企业合作,组建跨国战略联盟,将之作为中药企业进军欧美市场的一条捷径。目前,国外许多大型制药企业对我国中药开发兴趣浓厚,有的通过网络或中国境内分公司追踪中医药项目,有的直接和中国各大研发机构或政府有关部门联系合作开发。我国中药企业应抓住这一机遇,主动出击,利用自身核心竞争力,与国外相关企业结成战略联盟,借对方之力推进中药的注册认证。此外,我国中药企业还可与国外科研机构建立研发联盟,吸收国外先进技术,联合开发中药新产品。

3.2.3潜在市场:在非洲等欠发达地区投资建厂

潜在市场中,企业应该重点关注和开发非洲市场。非洲人口众多,多数国家经济落后,缺医少药,中药产品在非洲有着良好的市场前景。由于非洲多数国家制药技术不及我国,我国中药企业可以利用自身资金、技术等优势进行直接投资,选择符合当地需求的中成药及保健品品种在当地建厂生产,以质优价廉的产品占领非洲市场。

3.3因企制宜——结合企业自身状况,选择有效的跨国经营途径

对于大型中药企业,可充分发挥规模大、资金和技术实力较为雄厚、国际化程度较高的优势,在巩固以往间接出口或直接出口贸易量的基础上,积极尝试以合同式、投资式进入国际市场,或组建跨国战略联盟。例如,资金充裕的中药企业可以选择合适的发达国家进行跨国投资,开办合资企业,利用国外企业药品注册的专业知识和市场渠道等资源,促使中药符合欧美标准,向西方主流市场这一制高点进军。

中小企业应结合自身条件,实行分阶段、分步骤的稳健发展战略。从间接出口做起,逐步转向直接出口,积累国际营销经验、资本和人才,努力提高中药产品在周边国家传统市场的份额,待企业发展、条件成熟后,再尝试直接投资。首选的投资地点是传统的亚洲市场,可利用相似的文化背景及相对较低的成本,迅速进入市场,提高市场份额,有效积累资本,待积累到一定程度后,再向发达国家扩展。

3.4因药制宜——根据中药产品类型,选择有效的跨国经营途径

我国药材丰富、饮片炮制工艺独特、劳动力相对低廉,因此,中药材及饮片、药材提取物等技术含量较低的劳动密集型产品适合在国内生产,可选择贸易方式进入国际市场。企业对于该类产品应采取出口推进战略,致力于提高药材质量,降低生产成本,扩大出口。特别是市场容量大且制药能力强的亚洲和欧美市场,企业应重点突破。

食品品牌差异化途径选择 篇4

关键词:食品,品牌,品牌差异化

0 引言

食品作为一种生活必需品, 属普通商品, 虽然依据加工程度的不同可区分为初级、半加工和深加工的食品, 但本质上都是为了解决温饱和满足健康的需求, 部分商品同时体现了生活方式和价值观上的追求。品牌化管理是当今企业产品营销策略的必然选择, 食品作为一种产品也不能例外, 但支撑消费者进行品牌选择的是产品的差异化以及由此进行的恰当定位。如何在消费者心智中建立食品品牌的差异化特征, 如何基于这些差异化特征满足消费者的不同需求, 这是食品品牌营销必须要思考的重要问题。

1 食品品牌差异化的难点

1.1 食品的同质性高

食品虽然是一大类商品的统称, 具体又可按不同的特征进行更为细致的分类, 但无论如何分类, 同种类型食品, 产品同质性明显, 特别是加工程度较低的食品, 同质性更高。比如蔬菜、水果、米面杂粮、禽畜肉类、奶类等食品, 消费者凭肉眼很难进行区分。而且, 即使是加工过的食品, 除了一些具有特殊功能的食品, 其他的大部分食品的存在基本上都是为了满足人们温饱的需求以及由此衍生的健康的需求。从这个意义上来讲, 即使产品的外在形式表现出一些不同, 但消费者对其的认知也是基本相同的。同质性是大多数食品的共同特性, 这一特性给意在通过创建食品品牌来寻求产品差异化的企业带来了挑战, 找不到恰当的差异点, 市场定位就不会成功, 品牌营销工作就很难推进。

1.2 需要满足的层次低

需要层次理论将人的需要按重要性的大小分成了五个层次, 并且指出, 越是低层次的需要, 人们对其的满足方式和满足物越明确。对于食品这种满足物来说, 它所满足的需要大多属于低层次的需要, 因此它的满足形式明确, 这也就决定了这种满足物的低差异性。而且, 对于低层次需要的满足物来说, 人们对其的要求不高, 需求明确、简单, 如果食品营销者在提供低层次需要满足物时试图进行更为复杂的创造, 这种努力似乎并不会取得理想的效果, 成本和收益也不能够做到很好的匹配, 这在人们整体生活水平偏低或者说在收入有限的情况下更是如此, 即使经济发展水平在增长, 如果消费者的意识中已经建立了某种食品与低层次需要之间的联系, 品牌差异化的工作也很难进行。

1.3 同质食品的品牌形象塑造困难

品牌是同质产品之间相互区别的主要标志, 每一种品牌都体现了各自产品的区别于竞争对手的特点。品牌的差异化也体现为不同品牌形象之间的差异, 品牌形象差异构成了品牌差异化的一种来源。要在消费者的心目中建立品牌的独特形象, 特别是要能够探查出消费者的潜在需求, 并以适当的形象迎合这种需求, 对于同质性较高的食品来说, 相关工作也并不容易。同质的食品意味着品牌形象建立基础的雷同, 也意味着品牌形象差异的确立必须要寻找到独特的产品属性并且要能够将这些属性与特定的消费需求建立联接, 或者可以借助现有产品的品牌形象进行品牌拓展, 以此树立系列产品的特有品牌形象。

2 食品品牌差异化的总体思路

基于上述对食品品牌差异化难点的分析, 寻求食品品牌的差异化实际上可以有两种思路供选择, 一是基于需要层次理论进行分析, 二是基于产品独特属性进行探讨。

2.1 将食品品牌与高层次需要相关联

需要层次理论指出, 越低层次的需要, 满足物和满足方式越明确, 越高层次的需要, 满足的方式越不确定, 而且越是满足高层次的需要, 越有机会和可能创造产品差异。由于以往我们往往将食品认定为只是满足低层次的需要, 所以在推行产品品牌差异化时, 必然面临难以找到差异点的问题, 即使从食品属性的角度讲, 可以确定一些独特的属性, 但消费者并不会感受到它们在满足自身需要时体现出来的差异, 此时, 以属性差异作为品牌差异, 差异很可能被弱化。

如果能够根据手段—目标理论, 将产品的属性与消费者的利益和价值进行有效关联, 那么这无疑是将食品变成了人们高层次需要的满足物, 基于此的品牌差异化工作将容易开展得多。对于如何将食品与人们的高层次需要相联接, 这不能依赖消费者自发的主动行为, 它需要食品营销者在食品的属性与人们的利益和价值追求之间建立起某种特定的联系, 并将这种联系以适当的市场沟通方式进行推广和宣传, 从而使消费者能够接受到这样一种信息并逐渐将这种认知转变为一种消费习惯和消费的文化, 那么食品品牌的差异化就在这种联系的建立中形成了, 食品的某种属性也就成为了这种品牌差异化的直接基础。

2.2 基于食品独特属性创建新品类

除了可以通过将食品与人们的高层次需要相关联之外, 还有另外一种途径也可推进食品品牌的差异化管理, 那就是创造新的食品品类。从消费者心智的角度来说, 消费者心智对信息的归类, 就可称之为“品类”, 品牌的差异化从某种程度上也可以说是品类的差异化。大多数同类食品虽然从形态到功能都具有非常多的同质特征, 但如果仔细区分, 比如产地、原材料的特点、特殊成分、制作的方法甚至是产品背后的故事等等还是会体现出一定的差别, 而这些差别就为品牌的差异化创造了条件。对于相同品类不同品牌的食品来说, 竞争是非常激烈的, 但如果能够有效地利用和开发这些独特的差异化元素, 让消费者在心智中对它们进行不同的归类, 那么新的食品品类就会被创造出来, 竞争的难度也会大大降低, 这些新品类所对应的品牌就会成为这一品类中的“第一”, 这恰好就是定位理论中关于“成为第一”的最有效的定位法则的最直接应用。

3 食品品牌差异化的具体策略

结合对食品品牌差异化途径的探讨, 以需要的层次理论、手段—目标理论、市场定位理论以及品类战略理论为基础, 可以制定一些食品品牌差异化的具体实施策略。由于食品品牌的差异化主要体现为基于产品自身属性的差异化和基于顾客价值的差异化两种形式, 以下将分别进行探讨。

3.1 基于产品属性的差异化

尽管食品品牌的差异化主要指食品在消费者心智中的差异化, 食品营销者期望建立的食品品牌形象也是指消费者理解和认识的品牌形象, 但这种差异化更多地还是来自于产品自身的特有属性, 也只有食品内在属性的差异最容易构建食品品牌的差异。有些食品属性上的差异被用来创造新的食品品类, 有的食品属性上的差异则构成了食品品牌最核心的特征。

3.1.1 产地属性差异化

独特的产地属性可以成为食品特别是初级农产品品牌差异化的重要手段, 比如阳澄湖的大闸蟹、五常的大米、吐鲁番的葡萄、库尔勒香梨、烟台的苹果等等, 由于特定的气候、土壤等自然条件造就了这类食品特殊的口感和品质, 这类食品属性是其他食品无法学习的, 它们也是实施品牌差异化的有力保障。

3.1.2 独特成分差异化

独特成分差异化指食品中含有某些特殊成分, 这使得它们有别于同类食品, 进而为品牌差异化的实施创造了条件。比如新西兰的麦卢卡蜂蜜, 由于其含有其他蜂蜜不含有的独特成分, 除了具有一般蜂蜜的营养价值外, 更能够发挥药品的功效, 这一独特的成分属性使它成为蜂蜜中的贵族, 它满足了具有相关疾病的消费者治疗和保健的需求, 麦卢卡蜂蜜的品牌差异化由此形成。同样, 由于消费者对某些成分的怀疑, 不含有某种成分也有助于成功进行品牌差异化, 比如不含转基因成分的食用油产品的差异化优势就非常明显。

3.1.3 生产标准差异化

对于缺乏独特的产地属性和独特的成分属性的食品来说, 如果其生产过程达到某一标准或获得某种认证, 那么这也会成为不同食品之间相互区别的重要特征, 比如绿色食品的认证、有机食品的认证或者是企业的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和环境管理体系认证等等, 这些认证都标志着对应食品的独特之处, 它们也构成了食品品牌差异化的又一来源。

3.1.4 品类差异化

如果食品属性上的差异有助于在消费者心智中建立一种新的产品类别, 那么品类差异化的战略就获得了成功。品类差异化最直接地实现了品牌的差异化, 并且这种差异真正地做到了是消费者心智中的差异。比如, 饮料市场就是品类差异化战略竞争最激烈的市场, 水饮料、碳酸饮料、茶饮料、果汁饮料、功能饮料、果蔬饮料、高浓度果汁饮料等等种类繁多, 其中每一个大的品类中又细分出了很多小的品类, 不同饮料概念不断被创造出来, 品类细化不断加深, 品牌差别化的含义也更加丰富。再比如, 非油炸方便面就是相对于油炸方便面的品类创新, 雅克维C糖果通过维生素糖果这一品类创新为自己成功实现了品牌差异化。

3.2 基于顾客价值的差异化

如果单纯从食品自身的属性上难以找到差异化的条件, 那么通过塑造产品形象或消费文化来寻求顾客利益和价值的实现就不失为另一种食品品牌差异化的选择。当然, 无论从食品属性上还是从食品所创建的品牌形象或消费文化上付出营销努力, 它们最终的目的都是为了满足顾客的需求。这里将基于食品独特属性差异化之外的因素所创建的食品品牌差异化的途径称为基于顾客价值的差异化。基于顾客价值的差异化更多地体现为对消费者高层次需要的满足, 它更注重将产品的并不独特的属性与顾客的利益和价值相联。

3.2.1 时尚消费差异化

如果某些食品的主要消费者为年轻人并且产品属性并无特别的独特之处时, 通过广告宣传构造一种时尚的消费文化就成为品牌差异化的一种有效选择。比如, 可口可乐作为百年品牌能够长盛不衰其主要原因就是它能够通过持续的市场沟通活动塑造自己时尚消费的特征, 特别是注重将产品个性与年轻消费者的青春和活力有效地融合。脉动功能性饮料在进行差异化宣传时也有效地将产品的特点与时尚流行和活力运动的特质进行了结合, 从而使时尚消费的这一特质增添到了品牌的内涵中。

3.2.2 情感差异化

在食品与消费者的沟通中融入情感因素, 是基于顾客价值差异化的另一种表现, 它满足了消费者更高层次的需要, 也就是情感的需要。比如, 经典的南方黑芝麻糊的广告, 将一种食品与亲情的思念融合了起来, 它引起了消费者情感上的极大共鸣, 从而为普通食品的品牌差异化增加了新的含义。再比如, 优乐美奶茶的广告宣传, 也是通过将食品与消费者的情感进行了关联, 并借助了明星代言的效应, 使产品获得了理想的销售效果。劲酒的广告宣传中提及的“少喝一点为健康”实际上也透露出劲酒对消费者健康的关心, 这同样是在消费者身上进行的情感投资, 借此体现着这一品牌有别于其他酒类品牌的人情关怀。

3.2.3 自尊与价值实现的差异化

尊重和自我实现的需要属于比较高层次的需要, 在进行食品品牌差异化时, 基于顾客价值的差异化策略也可对此进行尝试。比如, 轩尼诗酒通过“敢梦想敢追寻”的电视广告宣传和网络选秀大赛将自己与消费者的追求自我价值实现的需要做到了很好的联接, 是基于顾客价值的品牌差异化的成功例证。再比如, 激活饮料广告所传达的突破极限, 激活潜能, 让人无所不能, 自信胜任工作的理念恰好与满足人们自尊的这一层次的需要相吻合。思念牛魔王系列水饺是新近推出的新产品, 尽管在产品属性上独具特色, 但广告宣传中所述的“当牛魔王成为饺子, 我愿成为筷子”具有一语双关的特点, 一方面体现了产品的特点, 另一方面也隐含了对顾客个人能力的一种认可, 主动在产品属性与顾客的高层次需要之间建立联接。

参考文献

[1]张云, 王刚.品类战略[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14:13.

思品课教学中导行途径的选择 篇5

一、挖掘课后习题的内涵导行

思品课的教学不单是让学生了解“是什么”,明白“为什么”,更重要的是要懂得“怎样观点指导行动。

二、布置学生感兴趣的课后作业导行

心理学研究表明:如果一个人对某一活动有浓厚的兴趣,那么活动效率就越高,而且不易产生疲劳和负担过重的感觉。我在探索导行途径的实践中,把兴趣作为内在“激素”,让学生在主动、愉快地完成课后作业中规范自己的行为,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如教《珍惜时间》一课后,我首先布置同学们把掌握的`一些关于珍惜时间的格言或谚语制作成书签,夹在自己的书本里,或送给同学、朋友,用来鞭策自己,也激励他人珍惜时间,成为时间的主人。接着又展示自己制好的书签,并介绍制作方法。同学们看到老师制作的书签,产生了很大兴趣,都想亲手做一做。在下一节思品课中,他们都带来了自己制作的小巧精致的书签,或互相交换,或视为珍贵的礼物送给好朋友。这一完成作业的过程,就是课文内容深化、知识内化的过程,也是受教育的过程。

三、开展有意义的课外活动导行

选择途径 篇6

(一)队伍构成方面,“三多三少”。即“文化程度低的职工多,较高学历的职工少;普通职工多,技术人员少;生产一线农民临时工多,生产一线合制职工少;女工多,青年职工少”。

原因:一是职工来源复杂。随着公司的发展壮大,职工的数量越来越多,公司除了接收煤炭专业学校毕业的学生外,还要接收复转军人,未经过专业学校培训的农民工等社会人员,造成文化程度低,专业不对口现象。二是轮换流动性大。由于煤矿企业用工制度、用工形式的多样并从,导致作业人员队伍不稳定,流动性大。

(二)思想意识方面,“三强三弱”。即“短期利益意识强,大局意识弱;‘铁饭碗’意识强,忧患意识弱;混天度日意识强,自我提升意识弱”。

原因:一是社会环境的负面影响。部分职工对煤矿当前发展形势认识不够。缺乏集体主义观念和主人翁责任感,在工作上图舒服,在技能上安于现状,这种惰性和陈旧思想,互相影响感染,只看到了短期利益,不考虑长远发展。二是旧体制固疾的影响。新窑煤矿公司原属崇信县的地方小矿,旧的管理模式和思想意识,扎根牢固,职工普遍存在着“大锅饭”的思想,导致了思想好不好,只求不犯法;技术高不高,只求不出事,就能混下去的状况。

(三)文化素质方面,“四低”。即“体制改革承受力低;创新效率低;专业技术熟练程度低;再教育学习质量低”。

原因:一是文化素质基础差。不适应知识经济、信息经济、科学管理和现代化装备的要求,对改革和创新缺乏足够的文化基础和信心。二是激励机制不健全。在人才开发、培养和使用方面缺乏行之有效的激励机制,存在论资排辈、熬年头和同岗同酬等现象,导致大量技术工人失去自我学习提升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提升职工队伍素质的迫切性和必要性

我们清醒地看到,煤炭市场竞争中出现的不适应其实质是职工思想观念与煤炭企业面临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不相适应;职工队伍素质与煤炭企业发展对人力资源的要求不相适应;职工队伍文化技术水平与煤炭企业新技术、新工艺的开发和应用的要求不相适应。三大不适应集中反映了职工素质与煤炭企业发展要求不适应的状况和矛盾已十分突出。在集团公司二次重组的关键时期,迫切更需要我们看到不足,承认差距,完善素质提升途径,全面提升职工队伍素质。

(一)职工队伍素质提升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动力。

“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在一个科技创新、竞争激烈的时代,拥有一支高素质的职工队伍,最大限度地开发人的潜能,使人力资本增值,对于新窑煤矿公司的可持续发展将起着关键的支撑作用。职工素质的高低不仅关系到工作水平和产品质量,也制约和最终决定着新窑煤矿公司的发展前景。

(二)职工队伍素质提升是企业实现科学管理的基础。

“职工队伍素质决定工作质量与进程”。新窑煤矿公司已创出了一个好的“两述一化”特色管理思路、方案,要实现顺利推行,就必须得到全体职工的理解和支持。但由于职工个人文化素质高低有别,往往出现不理解、抵触情绪和走过场现象,推行进程不断受阻,这就对职工队伍的素质提升提出了更高、更严的要求。

三、提升职工队伍素质的途径选择

建设一支适应煤炭企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的职工队伍,是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关键所在。如何提高煤矿职工素质,建设一支政治合格、技术过硬、作风优良,综合素质较高的职工队伍,笔者认为主要应从以下几方面的途径提升职工队伍素质。

(一)强化思想动员,提高职工学习的主动性。

一是强化思想道德教育,坚定目标。在具体宣传教育中采取政治理论学习、司情矿情教育、典型引领、先进集体和个人感召等多种形式的活动,广泛发动,引导职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坚定理想信念。

二是提高学以致用能力,举一反三。不断提高职工的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培育知识化职工,提高企业竞争力,通过职工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营造一个终身学习的良好氛围,在学习中大力提倡职工“精一门、会两门、学三门”的方法,激发职工从“领导要我学”到“职工自己学”的学习意识转变,达到职工自我教育、转变观念、更新知识、不断创新,提高素质的目的。

(二)加强组织领导,确保素质提升取得实效。

一是加强领导,明确责任。职工队伍素质提升组织领导是关键,党政领导必须始终站在企业生存发展的战略高度,严格要求各级组织切实履行好职工队伍建设责任,坚持公司党政领导对职工队伍素质提升负总责,其他领导按职责分工亲自抓,各科室、基层队领导具体抓落实,带头垂范,广大干部职工积极参与的原则。并结合各自实际,将职工队伍素质建设的具体实施考核办法写进各项责任书考核中,严格落实到个人,确保职工队伍素质提升取得实效。

二是党员带头,榜样引领。坚持“双培双建”工程,各党支部必须以职工队伍素质提升作为党支部工作的重要抓手。尤其是抓党员队伍建设,使其发挥好模范带头作用。定期召开党员大会和党支部民主生活会等,总结思想工作情况,认真检查党员在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党委行政的重大决策,遵纪守法和廉洁自律,工作作风和组织纪律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教育引导党员切实加强党性修养,以党性原则严格要求自己,树立良好工作形象,切实起到榜样带动和表率先行的作用,带动职工队伍素质提升。

(三)建立激励机制、加大监督考核工作力度。

一是健全激励机制,营造氛围。制定出台技术比武、知识竞赛、才艺表演及各类比赛中获得名次的奖励制度、办法。凡在参加各类技术比武、知识竞赛、才艺表演中获得名次的集体和个人,由企业发文通报,并给予相应的奖励。

二是加强考核力度,层层落实。坚持“每日一题、每周一课、每月一测、每季一考、每年一赛”的“五个一”安全教育培训机制,把职工安全知识考试结果与基层队的整体工资分配和单位评优树先挂钩,把职工个人的考试与本人收入和评优树先挂钩,制定出台相关考核办法。

(四)完善培训机制,多措并举丰富培训形式。

一是利用资源,拓宽渠道。充分利用职工培训中心现有资源和其他培训渠道,积极采取自培、委培、自考和岗位技能大赛等多种形式,同时实行“走出去、请进来”的原则,组织一部分管理人员到国内同行业及各兄弟单位进行交流学习,提高意识,由单一的技能培训转变为复合型人才培训,使职工真正达到“一专多能”,全面开花。

二是强化激励,丰富载体。及时表彰有突出贡献的先进集体和个人,激发职工的荣誉感。通过集团公司“星级员工”、公司内部“工人明星”、“优秀青年”、“岗位能手”,“技术标兵”等评选活动,增强职工对企业的归属感,。

三是分门别类,按需施教。针对不同的对象,实现不同内容的培训。以岗位技能标准为主,岗位技能提高为重点,以举办职工岗前培训、岗位技能培训、职工技能鉴定培训等为载体,对职工开展综合素质教育,积极组织职工进行二次技能的学习培训,促进职工的知识更新、能力提升和素质提高。

总之,针对煤炭企业要适应现代化发展需求,就必须进一步升华上述途径措施的深度和广度,全面提升职工队伍综合素质。只有拥有一支高素质的职工队伍,才能确保在激烈的煤炭市场竞争新形势下求得更大的生存与发展空间。

财政金融动员途径选择探究 篇7

对于财政金融的定义必须从财政和金融两个方面来看, 所谓财政就是以国家为中心, 通过政府进行的社会资源再分配的一种收支活动;而金融就是对货币资金的融通与管理。财政金融就是国家政府的财政收入和支出通过怎样的方式进行融通和管理, 简单地说就是政府的财政收入应该怎样支出, 以什么样的方式支出。

二、我国财政收入的来源

1、税收收入, 国家依靠其政治权力, 按照法定的标准, 从

个人和企业那里所无偿取得的一种收入, 它是一国最原始的也是最重要的一种财政收入形式, 它是一个国家的主要财政收入来源, 我国的税收包括:消费税、营业税、企业所得税等。从税收的特征上讲, 它具有固定性、无偿性和强制性三大特征, 同时税收还国家的经济起到调节作用对社会的资源起到再分配的效果。

2、国债收入, 指国家通过购买他国的债券和通过自己发行债券募集资金进行投资所取得的收入。

3、国有企业和单位所上缴的利润及分红等收入

, 指那些具有国资背景的企事业单位在日常的运作过程中产生的利润和红利在年末的时候必须上交一部分给国家的财政。

4、规费及其它收入, 指企业或者个人违背国家的某些规章制度所交的罚款及其它的收入。

三、我国的财政政策内容

我国的财政政策就是通过运用国家预算、税收、财政投资和财政补贴等手段, 达到稳定物价、调整结构和保持经济总量平衡的目的。通过国家的预算可以安排出具体的收支结构调整财政要实现的目标;实行税收, 国家财政有了保障, 同时可以充分地发挥政府的经济职能, 调节资源的再分配, 保证社会的相对公平;财政投资明确了财政的资金流向, 可以促进基础设施的建设和产业结构的调整;我国的经济在地域上发展是不平衡的, 对于落后地区就必须采取财政补贴的措施, 这样就可以使得我国的社会安定和经济的协调发展。在不同的时期就要实行不同的财政政策, 在经济萧条期就必须采用积极的财政政策, 经济过热的时期就应才有稳健的或者紧缩的财政政策, 只有这样才能保证经济的稳定健康发展。

四、我国的货币政策内容

我国的货币政策就是通过运用一些信贷计划、调整存款准备金率、再贴现和一定的利率政策等方法, 达到调节我国经济的目的, 简单的说货币政策调节的是市场中流通的货币量, 通过资金的流动调节经济的发展速度。在经济不景气的时候就应该适当增加信贷, 降低存款准备金率, 以及降低利率和再贴现率, 填补市场中资金流动不足的问题, 反之, 在经济过热的时候应该减少信贷规模, 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和提高利率和再贴现率。

五、我国的财政金融现状

经过改革开放以后, 我国在各方面都有所发展和进步, 金融方面的管制在不断地放松, 金融业得到了较好的发展, 我国的财政金融也在不断地加大支出力度, 我国的财政金融上的重点始终都是解决“三农”。虽然, 我国的财政加大了对农村建设的投入, 而且支出的规模在不断地增大, 增长比率业在逐年提高, 并为我国的农村建设营造了很好的财政金融环境。但是目前我国财政在支农的力度上还不够, 支农的结构也不合理。农村的金融体系不发达, 信贷体系不健全, 资金不足。对于财政的支出在农村并没有形成有效的合力, 这导致我国的“三农”建设的进程缓慢。

六、财政金融动员途径选择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的各个方面的建设都取得了巨大的进步, 在我国的“三农”建设上取得了一些成绩, 但是这些成绩还远远不够。因此, 我国财政金融在支出上要调整各种支出比例和支出领域, 进一步完善有关“三农”的相关财政金融政策, 继续加大财政对“三农”的支持。在财政金融的动员路径选择上一定要将对“三农”的建设放在重要位置之上。

1、调整财政在各行业支出的比例结构

我国的发展并不均衡, 因此, 财政在支出上就应该做到相对的公平。对于发展比较好的地区适当减少财政支出, 对于落后的农村地区适当加大财政的支出力度, 这样才能促使落后的地区更好的发展, 尽量减小贫富差距。

2、财政金融政策应围绕“三农”展开

我国的“三农”问题虽然有所缓解哦, 但是依然严峻。我国的财政政策应该始终围绕“三农”展开, 围绕民生展开, 这样的财政金融政策才是合理的。

3、促进农村金融体系的完善

我国的“三农”建设离不开金融信贷的支持, 然而我国农村的金融体系不完善, 金融个体缺乏, 经济建设跟不上。所以, 必须加快完善我国农村金融体系建设的步伐。

4、加强财政和农村金融机构的结合程度

加强财政和农村金融机构的结合程度, 财政可以充分地利用金融机构的资源, 对当地的建设进行及时的支援。

5、建立农村的信贷机制

建立农村的信贷机制有利于企业在当地扎根办厂时解决必要时的资金问题。这样不仅达到了完善农村金融体系的目的, 也促进了当地的经济发展和就业问题的解决。

七、总结

我国的经济发展在地域和空间上都是不平衡的, 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不平衡的差距在逐渐增大。如果在财政的支出上不注意调整其对各个领域支出的比例, 就很可能导致贫富差距悬殊和一些恶性的社会事件发生。因此, 在财政金融动员的途径上, 要充分考虑到落后的农村地区, 加大对“三农”的支出力度, 将民生问题作为财政金融动员途径的重点, 充分地做好和落实各种支农惠农政策, 保证我国农村建设的顺利进行。

摘要:一国的经济发展离不开相应的金融政策的支持, 只有在较好的金融环境下, 经济的发展才能更加的有保障。我国每年的财政收入都非常多, 对于财政的支出方向应该是怎样的, 应该实行怎样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这就是财政金融所要研究的问题。本文通过对财政收入的来源、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简要分析, 寻找出财政金融动员的途径, 希望能为我国的财政金融的发展有所帮助。

关键词:财政金融,动员,途径选择

参考文献

[1]武力.财政转型:以“有形之手”促进科学发展[N].贵州财经学院学报2012;2期

[2]杨亮.财政支持教科文事业成效显著[N].光明日报.2011;12

[3]张东生.中国居民收入分配年度报告:2008[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

突破决策瓶颈和盲点的途径选择 篇8

1 发现问题确立目标

1.1 对问题进行定义

在很多情况下, 决策不力往往是因为没有真正清楚地认识问题, 或者把决策的焦点聚集到错误的或者并非重要的问题上去。所以说, 正确地定义问题通常是决策成功的前提, 否则可能导向错误的决策方向。

定义问题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1) 问题是什么? (2) 问题是何时发生的? (3) 问题是如何发生的? (4) 问题为何会发生? (5) 已经造成哪些影响?

问题的理清需要花费时间, 在决策过程中, 有可能因为新资料的发现而有了不一样的看法, 因此问题的定义是一个持续的过程, 经过不断的调整、修正、重新的解释, 一次比一次更为完整、更为清楚, 问题是现状与标准的差距, 随时间变化, 组织内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能力都会发生变化, 因此标准也要随之权变, 问题就会因此出现。在此过程中还要搞清楚究竟发生了什么情况, 哪些因素与此问题相关。为了正确而全面地定义问题, 惟一的办法就是:对照观察到的所有情况, 不断对已有的定义进行检验, 一旦发现该定义未能涵盖全部情况, 就立即将它摒弃。

1.2 明确问题的约束条件

决策者必须明白, 你不可能同时达成所有的目标, 很多情况下鱼与熊掌不可兼得, 管理者必须设定优先顺序, 有所取舍。也就是说, 要明确列出决策所要实现的目标, 并对目标进行先排序和取舍。这一步最容易犯的错误是设定了几个本身就相互矛盾的目标, 如果是这样, 那么这种决策比赌博还没有理性。另外, 决策虽然一开始是正确的, 但是后续过程中前提条件却发生了改变, 如果不随之调整决策的话, 就必然导致失败, 发挥群体智慧和善于利用外脑的头脑风暴以及专业咨询, 是决策科学突破瓶颈和盲点的事前选择。

2 制定和选择方案

(1) 判断哪些是“正确”决策, 而不是先考虑决策可否被接受。

一开始就考虑“什么样的决策才会被接受”对决策者毫无益处。因为在考虑这一问题的过程中, 决策者往往会丢掉重点, 根本无法做出有效的决策。正确的做法是, 先判断出正确的决策, 然后再采取折中的办法, 让大家接受决策。

(2) 搜集有意义的资讯。

在开始搜集资料之前, 必须先评估自己有哪些资讯是知道的, 有哪些是不知道的或是不清楚的, 才能确定自己要找什么样的资料。资讯不是愈多愈好。有时候过多的资讯只会造成困扰, 并不会提高决策的成功机会。因此必须依据资讯对于决策的成功机会, 依据资讯对于决策目标之间的关联性以及相对重要性, 判断哪些资讯是需要的, 哪些可以忽略。

(3) 在制定决策时将实施行动考虑在内。

决策机构不过是美好的愿望而已。在这个步聚中, 管理者要确保任务和责任已经明确地落实到具体的人;另外, 还要确保任务执行者能够胜任工作。如有必要, 还必须调整对执行者的考核方法、任务完成的衡量标准以及激励机制。将决策告知相关人员也很重要, 否则, 很可能产生严重后果。善于利用外部和集体决策, 每个人都有思维特点, 同样, 每个人也都有思维瓶颈和思维盲点, 这导致决策瓶颈和决策盲点。外脑和集体决策是突破决策瓶颈和盲点的途径选择。

(4) 考虑各种可能的解决方案。

这个阶段最常听到的抱怨就是:“想不出好的解决方法。”事实上, 不是想不出来, 只是因为考虑得太多, 觉得什么都不可行。但是这个阶段的重点在于大家相互脑力激荡头脑风暴法, 提出各种想法, 不要考虑后续可行性的问题, 把此问题留给下一个方案筛选优化阶段, 目的是激发出创新、能够突破思维瓶颈和盲点的思路和方案来。

(5) 仔细评量筛选出的选择方案。

每一种方案的优缺点是什么?可能造成的正反面结果是什么?这些选择方案是否符合你庙宇的预期目标?

首先你必须依据先前所搜集到的客观资料作为评量的依据;其次评估自己是否有足够的资源与人力采取这项选择方案。除了理性的思考外, 个人主观的感受也很重要。反复思索每一个选项, 想想未来可能的结果, 你对这些结果有什么感受。有些你可能觉得是对的, 有些可能感觉不太对劲。要仔细想想, 有没有什么方法可以改进让自己感觉“不对劲”的方案, 或是消除自己负面的情绪感受 也许你需要更多的资料消除自己的疑虑, 但也有可能你的真觉是对的, 某些负面结果是当初你没有考虑到的。

(6) 决定最佳的方案。

某些方案如果确定不可行或是超出本身的能力范围之外, 可先行剔除, 再开始讨论其余的方案。成本效益分析法就是一个比较好的分析工具, 另外, 层次分析法等都是选择决策方案比较好的工具。把每项方案的优缺点条列出来, 优点的部分给予0到+10的评等, 缺点的部分给予0到—10的评等, 最的将所有优缺点的分数相加, 这样就可以得出每个方案的总分, 决定哪一个是最佳方案, 这就是著名的“本杰明·富兰克林决策法”。应该选择“正确的”方案, 而不是最能被大家接受的方案。在讨论的过程中必定会有某种程度的妥协, 但是必须分清楚正确的与错误的妥协, 决策者不应害怕遭到反弹或反对而选择一个大家都可接受的方案。

3 行动计划的实施与评估

(1) 拟定行动计划, 确实执行。

一旦做出了决定, 就要下定决心确实执行, 不要再想着先前遭到否决的方案, 既然之前都已确实做好评估, 就应专注在后续的执行面。你必须拟定一套详细的行动计划, 包括:有哪些人应该知道这项决策?应采取哪些行动?什么人负责哪些行动?还有该如何应付可能遭遇的困难等等。

(2) 执行后不忘评估效果。

我们通常很少再回过头来重新检视先前决策的成效如何, 因此无法累积宝贵的经验。事后的评估不应只是书面的报告, 报告不能完全呈现出决策执行过程中的实情, 就好比说我们不可能借着研究地形图, 就能看到山的面貌。有些细节必须要亲身经历或是聆听参与者的主观意见, 才有可能观察得到。

不妨学习行之有效的“事后评估”方法, 每当一个决策任务结束之后, 由专家负责主持座谈会, 让每个人说出自己遭遇的亲身经验以及想法。讨论的内容都是非常基本的问题, 包括:哪些部分表现良好?哪些部分表现不佳?哪些必须保留?哪些部分必须改进?最后由专家汇集所有人的意见, 作为日后决策的改进依据, 通过决策执行过程的反应层、行动改进落实层、事后评估效果层等层面的分析和循环, 实现决策日趋科学, 突破决策瓶颈和思维盲点。

摘要:决策是管理者重要职能。制约决策科学与否的因素, 既与组织发展不同阶段关注焦点和瓶颈问题能否合理适时解决有关, 也与决策者决策程序和方法科学与否有关。突破决策瓶颈和盲点是实现组织管理目标的途径选择。

关键词:决策,决策瓶颈,思维盲点

参考文献

[1]和金生.企业战略管理[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 1994.

“省直管县”的政策支持与途径选择 篇9

一、我国“省直管县”的基本状况

据统计,目前我国有2070个县域经济体,占国土面积的95%,占人口的74%,占地区生产总值的60%。已有24个省的818个县进行了“省直管县”财政试点,约占全国县级总数的40%。还有8个省份选择219个县进行了“强县扩权”和扩大县级政府经济社会管理权限等“省直管县”的试点,并有继续扩大和纵深推进的趋势。从试点情况看,“省直管县”有助于县域经济发展。具体体现在:一是规范了省、市、县(市)之间的财政分配关系,调动了各级发展经济的积极性;二是减少了管理层级,提高办事效率,中央和省精神可以直传下达,基层信息也可直接上传,不打折扣;三是财政资金调度和专项资金拨付及时足额,加快了资金周转速度,提高了财政支出效率,方便省直接在财政上给予弱县支持;四是有利于缩小地区间财力差异,促进公共服务的均等化,促进区域间协调发展;五是控制市级城市发展对土地的过量侵占。

二、“省直管县”试点中出现的问题

(一)省辖市对扩权县市的支持力度减弱

一些地方在地级市权力下放后将市级财政的财力更多地投向市区,帮扶县(市)发展的积极性有所降低,项目要求的配套资金迟迟不能到位或划拨别处,不愿意再承担配套责任。

(二)一些地级市为了保住既得利益不愿放弃权力,甚至出现市与扩权县争权的现象

有些省的部分扩权县市反映,强县扩权难关重重,下放的权力“虚”多“实”少,没有形成完善顺畅的运行机制,扩权后既高兴有些权限直接对省,又怕得罪所在地级市,进退两难。

(三)垂直部门在扩权政策中定位模糊

土地、金融、工商、税务等垂直部门对当地经济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但它们各自都有自上而下的一套行政体制和管理体制,扩权政策在这种既成的事实面前显得无能为力。一些垂直管理部门扩权前是“一个婆家”,扩权后变成“两个婆家”,工作程序重叠,难度加大。

(四)“省直管县”体制会出现省级政府管理幅度过宽、管理难度加大的问题

省直部门由原来的直管十几个地级市变成几十个甚至上百个地级市和扩权县(市),工作量明显加大,工作机构和人员数量不足矛盾加剧,人员素质难以适应业务需要,影响了部分职权的有效运行。对县级领导和具体工作人员的权力掌控、政策把握等都提出新的考验,有些工作的督促检查鞭长莫及。如果缺乏有效的约束或监督不力,极易产生政府行为短期化或扭曲,存在“由放而乱”的可能性。

三、“省直管县”的基本思路及途径选择

(一)基本思路

根据各省在经济实力、地域面积、人口数量、历史渊源、民族成分、宗教关系差别,因地制宜,不搞“一刀切”。实施“省直管县”的省份,先从财政体制改革入手,采取“试点—县域扩权—行政区划调整——市、县分治”的步骤,稳步推进,实现财政体制与行政体制统一的改革目标。改革后,市、县变上下级关系为平行关系,统一由省直管。市级政府负责加快城市发展、强化城市管理,县级政府负责发展县域经济、服务“三农”,市与县的经济合作联系以市场推动为主,政府协调配合为辅,逐步形成区域经济发展的共同体。

(二)途径选择

1. 发达区域途径。

在已经形成区域经济中心和积极构建区域经济中心的发达地区,如北京、上海、天津、重庆四个中央直辖市和广州、深圳、南京等城市化比较高的副省级城市,重点加大推进邻县“撤县建区”的力度;为构建区域经济中心,如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唐、长株潭、山东半岛城市群、辽中城市群、中原城市群等较发达的地级市扩大管辖范围,变近郊县、镇乡全部或部分为市辖区,或将几个近郊县部分区域划归市辖,以开拓新的发展空间,但要着眼于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不能简单依靠行政权力跑马圈地。

2. 欠发达区域途径。

在西部面积比较大的欠发达地区,如新疆、西藏、青海、内蒙古等省区,在国家区划没有进行调整的情况下,由于地域面积特别大,一个地级市甚至一个县的面积就比东部一个省的面积还大,加之经济比较落后,人口比较少,体制矛盾不明显,客观上需要有地级市这个层级,可考虑维持行政管理格局。可选择部分县进行直管试点,扩大自主权,搞活县域经济,积极形成区域中心,争取把发展比较好、有潜力、地理位置较重要的县域升格为地级市,带动西部经济发展;也可选择少部分县实现省直管,以推动县域经济发展,为逐步减少行政层级创造条件。

3. 其它区域途径。

在上述两种情况外的大部分区域,如区域面积相对小的省份、东部沿海省份和东北三省,积极大胆探索改革路径和实现形式,实施“省直管县”改革。对符合地级市标准的强县(如浙江义乌)可加快升格为地级市,形成区域经济带动中心;创造条件扩大“弱县扩权”的试点,对经济欠发达县实行“雪中送炭”;对过小的县进行试点性的整合,减少县域数量;对经济发达的县,率先实现从财政体制过渡到行政体制的“省直管县”行政体制改革。

四、政策措施

(一)转变职能,明确省、市、县政府职责

实行“省直管县”的体制,核心内容是转变政府职能。省、市、县政府要结合实际,在全面履行职责的基础上,突出各层级政府履行的职能和承担的责任,形成全面衔接、分工合理的职责体系。省级政府及所属部门要提高调控能力,集中力量履行规划发展、政策指导、统筹协调、执行和执法监督的职责;市、县政府的职责是贯彻执行中央和省制定的政策法规,促进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和管理体系,加强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着力解决民生问题,强化执法监管职责,增强处置突发公共事件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能力。

(二)完善相关的法律制度

尽管我国宪法没有地级市,但长期以来按照中央—省—市—县—乡五级行政体制来建立各种相关制度,使地级市的管理权限在许多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性文件中已得到承认和体现。尤其是行政许可法实施以来,地级市政府部门的一些管理权限进一步得到明确,权力下放反而与现行法律、法规不符合。在强县扩权改革过程中,许多管理权限下放事实上是缺乏法律、法规方面的支持。因此,应完善法律制度,为“省直管县”提供法律依据。

(三)下放权力,激活县域经济的发展潜力

省级政府应把大量的审批权、财权、事权等下放到县级行政单位,将地市级政府及其所属部门应交给县级政府的行政管理权下放给县级政府。从体制和机制上解决上级政府“权大责小”、下级政府“权小责大”以及事权财权不对称等问题,以事权确定财权,事权与财权相配套,确保收支平衡。财政体制改革要留利于县域,税收分成比例应向县域倾斜,进一步增强县级的财力,完善转移支付办法,加大一般性转移支付力度,让县一级有更大的自主权,使县域摆脱长期经济困难的局面。调整和完善垂直管理体制,进一步理顺和明确权责关系,建立健全协调配合机制,理顺条块关系,进一步明确垂直管理部门与市县政府的关系,建立起有效的工作配合和衔接机制。

(四)加强绩效考核

财政上“省直管县”必然导致县级单位公共财政的支配权限加大,因而绩效考核必须同步加强。为此,中央文件特别提出按照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要求,把粮食生产、农民增收、耕地保护、环境治理、和谐稳定作为考核地方特别是县(市)领导班子绩效的重要内容,把财政管理纳入绩效考核体系,合理核定县级行政单位的机构设置,调整各类机构的人员配备,尽快制定指标,严格监督检查。

参考文献

[1]杨志勇.省直管县财政体制研究[J].财贸经济,2009(11)

高校内涵发展的目标选择与实现途径 篇10

一、打破过度控制, 推进高校管理的自主向度

1. 过度控制对高校内涵发展的制约

社会控制的主要内容是遵从社会规范与防止越轨。社会控制通过价值观的内化、控制与反抗以及训练与排斥等过程, 社会规范最终落实为行为者的行为, 由此社会控制得以实现。社会控制按其构成可以分为内在控制与外在控制两种。内在控制是使社会成员通过对社会价值观和社会规范的内化, 自觉遵守社会规范的自我控制过程。外在控制是指社会运用诱导性或强制性手段, 引导社会成员遵循社会规范[2]。当前, 过度的社会控制已严重影响高校内涵发展的实现。其制约作用既表现为过度的外在控制让高校缺乏自由发展的空间, 也表现为内在控制让高校不自觉地套上了思想的牢笼, 缺乏发展的想象力。

从我国高校所经历的外在控制看, 主要表现为高校的发展受太多的外部条条框框的约束, 导致高校的发展放不开手脚, 只能戴着镣铐跳舞。为了让高校办学合乎规范, 我国采取的是严格监管甚至由教育管理部门直接代办的方式进行办学管理。在很长一段时期内, 高校从学校创建到办学的活动过程直至办学成果评价都是在严格的外部控制下进行的, 高校的招生计划、专业设置乃至课程开设都直接由管理部门决定, 高校办学的主体性未能得到彰显。

过度的社会控制既束缚了高校发展的手脚, 也带来了高校发展的惰性, 在严密的控制下, 高校既没有可为的空间, 也被免于推动发展的责任, 养成了按指令办事、缺乏独立思考的习惯。以我国重点高校的设立为例, 政府有绝对的决定权, 高校自身的努力与竞争意识没有被激发起来。长期以来形成的按政府指令行事的传统让高校把这种被动的发展模式视为通行的规则, 并逐渐把外部规范内化为自身的标准与价值观, 转化为一种内在控制。在内在控制的影响下, 高校倾向于遵循现有的规范, 并寻求在现行规则中获利。对遵循规范的过分强化, 让高校不愿冒险去突破现有范式, 也就导致了“千校一面”状况的出现。所以, 尽管我国高校已经经过了近百年的发展, 但仍处于“从学校模式到课程、教学技术和有关高等教育在社会中的作用的基本观念都是西方的……还没有一个第三世界的国家从根本上改变了西方的大学模式”[3]的局面。与此同时, 社会控制还会通过对参照群体的模仿使控制变得更加有力, 部分高校对社会控制的遵从以及获利会刺激更多的高校让自己的行为符合社会控制的要求, 从而使高校的发展自主性更加缺乏。

从发展的规律看, 发展是一个否定之否定的过程。在高校的发展中, 不仅需要有遵循行为, 同样也需要有变革创新。创新在某种程度上就依赖于“非遵循行为”, 因为这种“非遵循行为”有可能唤起其他社会成员对社会规范的重新认识, 导致新规范的确立和旧规范的瓦解, 从而产生社会变革。当然, 这种“非遵循行为”必须是积极性越轨行为, 即之所以采取越轨行为, 是因为他不相信这些规范是值得遵守的, 所以他希望通过有意识地违反来向原有规范提出挑战。……通过这样的过程, 社会变迁才得以发生。

2. 推进高校管理的自主向度

高校内涵发展要求政府等外部力量对高校的社会控制有合理的维度。一方面, 政府及各种高等学校的监管机构应该对高校的办学进行控制, 避免低质量、竞争不良的高校进入市场, 但也应注意给高校的变革发展预留空间, 避免因管得过死而让高校失去发展的动力与意愿。要鼓励高校自我探索, 实现“要我发展”到“我要发展”;从管理者外在推动的被动发展到全体人员自觉参与的主动发展;从自上而下的大改革到自下而上的微变革。让高校既要有竞争的压力, 更要有自主变革的意愿, 形成内涵发展的内部动力基础。特别需要强调的是政府在逐步放开学校管理权的同时, 要注意消除内在控制对学校管理者和教师的影响。

(1) 创建开放自主的竞争环境。

从我国高校的发展看, 由于政府一度集管理者与办学者于一体, 导致高校自身的发展能力没有得到有效的发挥, 学校管理者代表学校按照政府指令办学, 教师基本上不关注学校发展问题已成为高校管理常态。发展成为一种外部要求, 高校自身的活力与动力很少被调动起来。

而就高校的内涵发展而言, 它绝不是少部分人和某一个机构的智慧结果, 更不是外部诉求的结果。内涵发展的多样性与个性化需要各高校自身潜能与智慧的充分发挥, 这就要求高校必须要有发展的自我主导权, 因为“大学的自主是展开竞争、追求质量的一个前提”[4]。只有在自主的竞争环境下, 高校才会有压力去探索自己的发展路径。如当前高校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是“人才培养质量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有差距;学科专业结构与区域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的要求有差距;自主创新能力与国际竞争的要求有差距;高校自主办学和自我管理的能力与建设现代大学制度的要求有差距等”[5]。这些问题的根本都是因为在政府代替高校办学的传统下, 高校没有积极探索自身发展的新路径, 没有主动与外部社会建立联系, 从而认识不到高校发展的方向, 寻找不到自身发展的路径。只有当高校不再依赖政府指令办学时, 高校的内在发展动力才可能被有效地激发出来。因为“正常社会秩序的维持只要求一定程度的遵循。过于鼓励遵循、过于严密的社会控制, 反而会有窒息社会发展的可能, 最终从根本上危及正常的社会秩序。正如许多社会学家认为的那样, 越轨是任何健康社会的一个必要的组成部分。”

(2) 激活自下而上的内部动力。

实现内涵发展不仅需要来自顶层设计的大改革, 更需要有基层内部活力与动力的激发, 很多改革的失败就在于下层动力的不足。一个不可忽视的事实是在高校中政策的制订者总是那些行政管理人员, 他们主导了改革的话语权, 教师等基层工作者对学校整体性工作和改革的目的等不甚了解。这就导致在学校开展的一些改革活动中, 尽管存在一些互动参与环节, 但实际上这些会议不过是“走过场”的游戏。底层对于一些改革因为缺乏有效的参与而消极应付的现象成为改革中的普遍情况。如在尼特尔对瑞典学校放权改革调查显示, 教师对改革的态度往往是消极的。而教师抵抗的原因“源于科层制的传统、缺乏专业知识, 以及‘集体的退化’, 缺乏安全感导致教师们‘坚持’非理性的假定和幻想”[6]。高校实现内涵发展需要来各个层面尤其是基层组织和个人的动力, 没有一个个微变革的力量, 就不可能实现高校的内涵发展。

二、突破路径依赖, 实现高校改革的创新向度

1. 路径依赖对高校内涵发展的制约

路径依赖是指人们过去作出的选择决定了他们现在可能的选择, 一旦进入某一路径, 就容易对之产生依赖, 并在后继的发展中不断地自我强化乃至锁定。自我强化的产生是由于制度选择后会形成依赖制度获利的利益集团, 已经建立的制度会阻碍对其他道路的选择。同时, 那些掌握权力的人会利用所掌握的权力来强化自己的地位。锁定则表现为在制度发展的过程中, 由于产生了依赖制度获利的利益集团, 即便走上会产生停滞的无效路径, 仍会坚持走下去[7]。

高校内涵发展中的重要制约因素之一是发展中的路径依赖让高校的变革变得举步维艰, 因为高校现有组织、制度等被不断自我强化与锁定, 通过适应、阻碍等方式封闭了其它发展路径。

首先, 路径依赖的自我强化表现为让人形成对原有制度的适应性。如一旦某种教学和科研评价制度建立起来并稳固后, 就会让教师和管理人员适应, 而不愿意再接受其他方法, 因为自我强化会令该场域中的人习得这种规则, 并逐渐付出努力去适应该规则, 变革会让这些已付出努力去适应该规则的人之前的努力付诸东流, 让其失去安全感。其次, 路径依赖的自我强化效应让既得利益者阻碍组织、制度变革。以学科为例, 大学文法神医的学科构成在很长一段时间被诸多大学奉为圭臬, 拒绝其他学科的进入, 从而使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进入大学遭遇了巨大的困难, 形成了当前高校普遍存在的“基础狭窄、学科割据、进行排他性研究的局面”[8]。自我强化使得其他模式难以发展。“狭隘的专业化所引发的特别危险, 就是它将专业人员从跨专业对话中孤立起来了。说得更极端一些, 它甚至可能使注意力偏离了学科的基本目标, 而正是这些目标造就了专业本身。”但即便存在这些问题, 既得利益群体仍会不断强化原有制度且不愿意接受变革, 为了建立专有地位, 获利者一方面通过各种途径来加大进入的难度。“他们发明了神秘的专业用语, 将没有该领域知识经验的人们拒之门外。相应地, 非专业的人们不再期待教授们给予他们智慧。”另一方面, 那些获益的高校往往倾向于保护自己的专有地位, 拒绝其他“异类”的进入。如伦敦大学的创新变革由于“这种新机构对传统的大学构成了威胁, 因此必然遭到了牛津和剑桥的保守势力以及教会的反对, 他们很快便采取了抵制行动”[9]。

2. 实现高校改革的创新向度

内涵发展不是原有范式的扩张, 而是变革时期高校对自身发展作出的新探索。实现内涵发展, 要求高校根据时代发展要求, 对自身的各项要素进行变革与创新。

(1) 树立创新意识, 防止过度自我强化。

实现内涵发展要打破人们对现有制度的过分适应与依赖。高校在推行一项制度时, 既要让人们接受并适应新的制度, 也要防止人们对该制度产生过分依赖, 因为高校内外部环境的变革必然会导致制度的变革。以教师考评制度为例, 当前各所高校都采用了以“科研成果”作为主要或唯一考评标准的制度设计。这种制度如果再长期强化下去就会导致高校教师陷入集中一切精力“造论文”和争项目的怪象, 必将让教师产生“科研就是一切”的错误观念, 忽略其他工作, 失去其他能力的发展探索机会。所以, 在制度设计时要留有灵活性。我国教育管理部门已开始着手改变让教师陷入“唯科研”论的单一化发展误区, 一些学校也已开始另辟基于教学、社会服务等能力的评价路径, 为教师建立灵活、多通道的发展路径, 这些举措都能防止教师科研导向考评制度的过分自我强化。

(2) 注意组织与制度设计的灵活性, 防止锁定的发生。

内涵发展既要求高校要尊重自身的传统与优势, 也要求高校有一个动态的环境, 为变革和创新留有空间。从高校发展的制约因素看, 长期以来的制度安排等形成的利益群体往往会成为变革的阻碍者。“许多大规模学术改革与革新建议要么胎死腹中, 要么试验性地昙花一现, ……基本原因在于, 教师是按有高度政治稳定性的学系来组织的。学科内部联系、学科忠诚、特定学科角度, 都大大强化了学系组织的稳定性。不符合这种学系结构的学术安排, 会导致危险的命运。”[10]因此, 在组织与制度设计时保持适度的灵活性和差异性是防止锁定发生的有效方式。以当前美国研究型大学的学科组织和人事安排为例, 哈佛等大学都正在通过跨学科组织的建设和教师、研究人员的跨部门联合聘用等途径来打破原有的组织与制度壁垒, 防止锁定的发生。

三、摆脱单一认同, 建构高校评价标准的多元向度

1. 单一认同对高校内涵发展的制约

认同包括社会认同与个体认同。这两个方面共同作用于社会中的组织与个人, 使其最终通过遵循社会的共识实现自身的身份认同。高校内涵发展必须建立起对多样性发展的认同, 消除视原有权威为不可突破的巅峰的障碍, 打破认同的单一性。

对高校认同单一性的表现之一是高校发展的统一西方范式。当前世界高等教育的普遍走向是以西方大学为模板。在西方大学的标准影响下, 世界高校的多样性逐渐被消弥。著名的比较教育学者阿特巴赫曾指出, 当前几乎所有的大学都是以西方大学为模型建立起来的, 我国高校也不例外。今天我们在追赶世界一流大学的发展进程中仍然把与西方大学的趋同作为自己的发展目标。但事实上, 在学习他人之长时, 也应处理好国际化与本土化的关系。中国大学在努力获得世界认同的同时, 也要寻找自己的本土特色, 不应由一种话语体系主导所有高校的发展, 要着力打造“中国大学”模式。

认同单一性的另一表现是当前高校发展中呈现出少数甚至一种类型的高校成为所有高校模仿对象的怪象。正如阿特巴赫在分析世界大学的“中心—边缘”地位时指出的那样, 处于边缘地位的高校对处于中心地位的高校产生了强烈的依附性。以世界高校为例, 认同的单一性表现为“现行的国际教育综合体中存在着某些大学和知识‘中心’, 它们指出方向、提供样板、开展研究, 一言以蔽之, 就是将自己置于学术系统的金字塔的顶端起着领头的作用, 而这一金字塔的底部则是那些处在‘边缘’的大学, 它们照搬国外的发展模式, 很少生产具有原创性的成果。”在一国的高校中, 也如戴维·里斯曼指出的那样“少数大学为其余的大学定下了学术的基调。”从而造成了“一小部分大学主宰着绝大部分的高校, 只有少数大学按另外的模式发展或朝完全不同的方向发展。”我国高校也是如此, 小部分研究型大学呈现某种发展新潮流时, 其余高校一般都会紧随其后。

认同的依附性致使相当一部分高校失去了自身对于发展的思考, 它们只能扮演中心大学追随者的角色, 而很少有创新。“在英国, 牛津与剑桥对中等后教育的影响是很大的。在法国, 巴黎大学则主宰着整个国家的教育系统。”可见, 就高校发展而言, 过于寻求权威认同在某种程度上也会造成高度统一的话语, 制约了高校的多样性发展。如19世纪英国伦敦大学的变革就是对原有认同的颠覆。与牛津大学由教会主导、为贵族服务的传统不同, “伦敦大学在教育领域无疑引发了一场革命, 它的革命性一方面表现在无上帝的课程设置, 更重要的是它是英格兰第一所不限制学生宗教信仰, 招生不必通过宗教考试的学校。”它无疑为英国高校带来了新的生机。所以, 认同的单一化阻碍了其他类型的高校的发展。“一所在全世界范围内处于边缘地位的大学能够成为中心大学吗?这是一个经常被提出来的复杂问题。这一问题假定, 全世界的所有大学应该追求工业化国家杰出的研究性大学所定义的那种中心地位。”但从甘地到尼雷尔及伊里厅等理论家都认为, 教育包括高等教育应该通过不同的途径获得成功。

2. 建构高校评价标准的多元向度

内涵发展是在新的发展理念下形成的发展观。它要求人们摆脱对于发展的旧观念, 建立起对于何为发展的新认同。在现实中, 人们总希望建立一些指标作为标准, 从而让发展可以被衡量。常见的做法是选取一些发展较好的高校作为标杆, 剖析它们的特点作为发展的参照。可以肯定, 这种方式是发展的一种路径。但更要注意的是对任何一种模式或类型的过分推崇都注定要以失去多样性为代价。

(1) 要突破发展的单一化标准。

在对发展进行衡量时, 最容易发生的现象就是评价标准的单一化。发展不应是一种标准的优化, 更应是创新探索的结果。纵观高等教育发展史, 凡是在历史上具有影响力的发展都是创新发展, 而不是对某种模式的追逐。如柏林大学之于旧大学的突破在于其创造了全新的以研究为特色的新的大学类型;麻省理工学院在发展中也绝不走哈佛之路, 而是在“将教学和科研结合起来以及知识资本化的过程中, 正在创造一种新型的大学模式———创业型大学, 这种模式即将基础研究和教育与创业创新相结合, 正在取代哈佛成为学院界的榜样”。一种好的模式只具有一定的适应面, 若把所有的高校都建成这一模式其实就是排挤了其他模式发展的可能, 也满足不了多样化的需求。今天, 我们对研究型大学也应有一种新的认识。研究型大学只是高校诸多类型中的一种类型, 它在培养研究性、学术性人才上, 在产生高水平的科研成果上具有独特的优势, 但它却不应是所有高校发展的方向。因为世界问题与人才能力的多样性还需要我们创建其他类型的高校来适应并满足社会和人们的需求。

(2) 要建立起适切性标准。

内涵发展指向的是高校自身的发展, 这种发展是以自身为量度的。如当前西方国家高校正在开展的增值评估, 它更看重的是高校为学生的成长提供了怎样的增值, 而不是用统一准绳来度量。由于每一所高校服务的对象不同, 学生的基础也不同, 因而, 对于学校发展的考评是看它在学生的学业增值等方面的成就, 而不是笼统地把这些学生的成就与一流大学去比较。更需要强调的是, 高校是有着多重任务的机构, 每所高校可以根据自身特点去选择自己的特色发展路径。育人工作也是这样, 高校要培养的是各个领域、多种才能的优秀人才, 而不只是学术性人才。因此, 学术性高校不是也不应该是唯一的追求, 建立起适合自己的发展定位才是高校内涵发展的根本。

四、消除“孤岛”现象, 重建高校各层面的合作向度

1.“孤岛”现象对高校内涵发展的制约

“孤岛”现象是指整体与部分之间、部分与部分之间存在某种刚性约束而造成的特殊状态。各种各样的资源孤岛、制度孤岛、空间孤岛的存在, 让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存在一种具有集体性、强制性、客观性、普遍性的隔离状态[11]。“孤岛”现象的存在让一个系统或一个组织的人、财、物、信息等各种资源均处于分散与隔离状态, 不能有效地实现资源整合与共享。同时也形成仅由一个孤立主体来从事综合性活动的状态, 难以实现效果的最优化。

从当前高校发展的制约看, “孤岛”现象表现尤为突出, 不论是高校内部、高校之间还是高校与外部社会之间都处于较明显的隔离状态。从高校内部看, 在专业化与部门分工的影响下, 高校内部机构的联系变得越来越松散。学院与学院之间, 乃至同一学院的学系之间都各自为政, 缺乏相互的学术交流与资源共享。而学术共同体的缺乏“破坏了大学建立的基础———信念, 这种信念就是:追求知识的最佳途径是依靠学者在充满活力与挑战的学术共同体中所进行的工作, 而不能依靠在孤立状态下进行的研究”。各行政部门之间也缺乏合作, 表现为各机构都以各自专门负责的工作为界限, 设立各自的工作重点, 很少就工作形成统一目标与合力, 推动育人大环境的有效协作。高校之间的合作也仍然不够, 表现为各所高校都想从本科层次一直办到博士层次, 缺乏各层级学校的分工贯通;高校专业的重复设置, 缺乏协调合作;资源共享虽已有突破, 但力度仍然不够。而高校与社会联系之间的问题就更为突出, 主要表现为高校的封闭式办学, 即高等教育的所有活动都在高校内部进行, 以及高校成为开展高等教育活动的单一主体, 导致高校承担了高等教育的全部活动, 并缺乏社会资源的有力支持。

2. 重建高校各相关主体的合作向度

由于“孤岛”现象是一种合作困境的综合体现, 所以在高校各个层面建立起有效的对话沟通路径, 让合作成为可能显得尤为迫切。

(1) 注重校内共同体的形成。

高校发展要突破“孤岛”现象首先要注重校内共同体的重建。一是要重建学术共同体, 即突破学院与学院、专业与专业之间的隔离, 建立起教学、研究的学术共同体。实现院系之间信息、人员、资源等的交流与共同使用, 从育人工作的整体性和以问题为中心的研究出发, 重建院系之间的科研与人才培养等方面的合作。二是要统一目标, 形成学校部门与部门之间的合力。就当前高校现状而言, 要注重通过战略管理让学校对发展目标达成共识, 在此前提下去开展各部门的工作, 避免各部门活动的零散性, 就达成共同目标进行通力合作, 形成一盘棋。

(2) 建设校—校合作互助机制。

高校与高校之间应就各自定位、资源等形成有效的合作互助机制。对高等教育多样化的需求与高等教育数量的扩张是相伴而生的。高校的发展要力避“大而全”的同质化模式, 避免高校之间的零和竞争, 要通过差异化定位, 实现优势互补。这就要求各高校在保持各自特色的基础上加强协作, 特别是同一地区的高校更应注重这种互补与协作。如加州大学高等教育系统的总体规划就让加州的高等教育形成一个从下而上的合理体系, 让高等教育在分工合作的基础上得以有序发展。

(3) 推进政府—学校—企业的协作机制。

高校发展的合作向度要求社会和高校重建两个认识:一是高等教育的活动不应该仅仅在高校中开展, 而应拓展开去, 创建高等教育活动的社会参与途径, 构建一个学校—社会共同参与的高等教育活动流程。以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为例, 虽然高校内部可以设立实训室等, 但更需要企业等社会机构提供真实的环境, 打破把高等教育活动的全部流程局限于高校内部的状况。二是要改变高等教育活动参与主体的单一性。高等教育活动虽然主要由高校来开展, 但并不意味着只由高校一个主体来承担全部活动。政府、企业、科研机构等都可以作为高等教育活动中的参与者, 在资金供给、人才市场需求、人才培养所需能力规划等方面给予支持、信息和建议, 逐渐形成高等教育活动由多主体共同参与的局面。

摘要:实现内涵发展, 要求高校发展做到:打破过度控制, 推进高校管理的自主向度;突破路径依赖, 实现高校改革的创新向度;摆脱单一认同, 建构高校评价标准的多元向度;消除“孤岛”现象, 重建高校各相关主体的合作向度。

关键词:高校发展,内涵发展,管理,改革,评价,合作

参考文献

[1]刘尧.如何看待高等教育发展的“中国模式”问题[J].江苏高教, 2012, (1) .

[2]陈成文.社会学[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5.

[3][美]菲利普·G.阿特巴赫.比较高等教育:知识、大学与发展[M].人民教育出版社教育室, 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1.

[4]教育部中外大学校长论坛领导小组.中外大学校长论坛文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

[5]杜玉波.全面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在教育部党组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扩大会议上的发言[EB/OL]. (2012-11-18) [2013-12-20].http://www.moe.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s6976/201211/144828.html.

[6][英]杰夫·惠迪, 萨莉·鲍尔, 大卫·哈尔平.教育中的放权与择校:学校、政府和市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3.

[7]刘要悟, 彭妙.大学核心竞争力培育中的“路径依赖”及消极作用的化解[J].江苏高教, 2011, (6) .

[8][美]弗兰克·H.T.罗德斯.创造未来:美国大学的作用[M].王晓阳, 蓝劲松, 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7.

[9]贺国庆, 王保星, 朱文富.外国高等教育史[J].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3.

[10][美]弗雷德里克·E.博德斯顿.管理今日大学——为了活力、变革与卓越之战略[M].王春春, 赵炬明, 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6.

上一篇:高压共轨故障诊断下一篇:使用权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