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途径

2024-05-09

法治途径(精选十篇)

法治途径 篇1

1.1完善立法程序, 实现立法的公开化

由于立法不完善、漏洞较多等原因导致了破坏行政法治的现象, 因此, 要健全和完善立法体制、立法权限和立法程序。具体应该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首先, 健全立法公开征求意见制度。一是立法草案应提前公布;二是将立法听证会制度作为立法的必经环节;三是向市民公布对立法意见的处理结果;四是设置专门的立法咨询机关、咨询程序。最后, 创新立法起草机制, 推行“立法回避”和立法责任承担制度。

1.2必须制定良好的行政法律

良好的行政法律必须符合以下几点:第一, 行政法律应反映和表达广大人民的意志。这样的行政法律才能够切实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 才能够得到人民的尊重, 得以切实履行。第二, 行政法律应符合客观规律。制定的行政法律只有符合客观规律, 才能反映广大人民的意志, 任何背弃客观规律的法律都会影响人民的权益。一方面, 要立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制定符合市场经济规律和运行方式的行政法律, 改善政府的行政运行机制, 以促进市场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 要立足于我国的实际, 制定的行政法律必须与WTO的规则相符, 与国际惯例接轨, 在行政法上保障我们在国际往来中应享有的权利。第三, 行政法律规范的逻辑结构应完整。法律规范是法律的主要要素, 是法的细胞, 是指具体规定法律权利和义务以及法律后果的社会规范。法律规范较严密的逻辑结构包括条件、行为模式、法律后果三部分。在制定行政法律时, 应注重法律规范的逻辑结构的研究, 使每一法律规范的逻辑结构都完整地具备这三个部分, 尤其是对法律后果部分的制定要明确具体。第四, 行政法律规范应协调统一。制定的行政法律规范必须协调统一, 低层次的行政法律文件不得与高层次的行政法律文件相抵触, 同层次不同部门的行政法律文件也应协调统一。

1.3加快行政体制改革

行政执法中暴露的问题给我们发出了一个信号, 那就是现行行政体制特别是执法的财政经费保障机制和行政执法体制已经成为当前推进依法行政的重大障碍, 这个体制上的障碍如果不清除, 依法行政将只能是一句空话。国务院依法行政实施纲要已经提出了前述两个体制改革的方向和目标, 但如何科学稳妥地推进各项措施, 保证改革不流于形式, 是需要认真思考和研究的问题。在改革过程中, 必须遵循科学原则, 另外还要注意立法的保障作用, 这样才有利于改革目标的实现。

1.4改进政府管理手段

要加快电子政府建设, 提高行政效率, 降低行政成本。依靠公众信息网, 实现与公众关系密切的公共行政业务的网上办公, 提高政府办公的透明度和对公务员的行政行为实施监督。按照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和决策、执行、监督相协调的要求, 科学界定部门职能。依法规范政府部门的职能和权限, 清理多头行政管理机构, 正确处理省级部门与基层政府的关系。要严格机构和编制的法定化, 合理设置机构, 优化人员结构, 切实解决层次过多、职能交叉、人员臃肿、权责脱节和多头执法等问题。

1.5确立执法程序法定原则

程序法定原则意味着行政执法的方式、方法、步骤、空间和时限要遵守法律的规定。现代的行政程序以民主为基础, 兼顾行政效率。设计合理的程序为行政执法提供了保障。行政程序为情报公开、听证、咨询等民主制度的实施提供了原则、步骤、方式。行政程序的运行过程就是民主制度的实施过程。设计合理的程序, 本身是一个综合性的控权机制, 其中包括相对人的权利对行政权力的控制, 程序对权力的控制。通过法定的合理的程序限制行政权的肆意, 促使“合理性”的形成, 具有“事中防范”的积极意义。

2强化司法监督为重心, 逐渐完善其他监督机制

2.1强化司法监督

首先, 要扩大司法监督的范围。在我国, 抽象行政行为不属于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和审理对象, 从而大大缩小了司法监督的范围。抽象行政行为是相对于具体行政行为而言的, 它是指行政机关针对非特定相对人制定的具有普遍约束力并且可以反复适用的规范性文件的行为。它可以分为三类:制定行政法规的行为、制定规章的行为以及制定其他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规范性文件的行为。按照现行有关法律的规定, 我国从乡镇一级人民政府到国务院都有制定“其他规范性文件的权力”。根据我国有关法律的规定, 法院不受理对抽象行政行为提起的诉讼。法院在审理具体行政行为案件过程中, 对不符合法律、行政法规的规章可以不予适用, 但无撤销的权力。法院对“其他规范性文件”, 从目前有关法律的精神看, 可以不予考虑而无撤销的权力。因此大大缩小了司法监督的范围。根据我国现行法律的规定, 对抽象行政行为的法律监督主要是行政机关的内部监督和人大的监督。就目前的情况看, 人大的监督是力不从心的。行政机关的监督有“自己作自己的法官”的局限性。关于抽象行政行为的司法审查的问题涉及到宪法制度, 本文不想深人。不过, 在保留人大的最终监督权的前提下, 赋予法院对部分“其他规范性文件”以“撤销权”, 以便与《行政复议法》相衔接, 也是一个可以考虑的方案。

2.2逐渐完善其他监督机制

从上可以看出, 强化司法监督既是必要的, 也是可能的。但强化司法监督并不排除其他监督机制。司法监督也有其缺点, 如滞后性、程序繁琐、司法人员对行政业务不熟悉等。因此, 逐渐完善行政机关的内部监督、立法机关的监督、社会监督也是必要的。其一, 加强行政机关的监督。行政机关应充分利用行政复议这个手段, 加强对下级行政机关的行政行为尤其是制定行政规范性文件的抽象行政行为进行监督。充分发挥审计机关的监督职能, 消除行政活动中因利益驱动而造成的对公民、社会组织合法权益的侵害。加大监察机关的监督力度, 改变目前监察机关从属于行政系统的状况, 使之从属于权力机关系统, 使其地位更具权威性, 从而使监督更加有效。其二, 加强权力机关的监督。加大权力机关的监督力度, 关键是使人大的监督不受其他部门的干预, 使监督落到实处。一方面加强权力机关对行政行为特别是政府高级官员的行政行为的监督;另一方面, 加强权力机关对行政法规、行政规章等行政规范性文件的监督, 在权力机关内设立专门监督机构, 审查行政规范性文件的合宪性和合法性。其三, 进一步加强大众传媒对行政权运作的监督, 通过报纸、电台、电视台对行政行为的报道, 增加政府行为的透明度。国家应制定相关的法律, 保护大众传媒获取信息、发布信息的权利, 保障公民的知情权, 是舆论监督中的重要和有效的环节。

摘要:行政法治作为法治国家建设系统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不可或缺的, 而且被认为是实现法治工程总体目标的关键。对我国目前行政法治的现状进行简单的介绍, 为解决这些问题提出了一些途径以助于推动我国行政法治的进程。

关键词:行政法治,现状缺陷,实现途径

参考文献

[1]亚里士多德.政治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85.

[2]张文显.法理学[M].北京:法律出版社, 1997.

[3]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 (上册) [M].北京:务印书馆, 1961.

[4]郭道晖.法治行政与行政权的发展[J].现代法学, 1999, (1) .

[5]余新春.浅议行政违法[J].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1.

[6]陈步雷.治价值普适性之我见[J].家行政学院学报, 2000, (6) .

[7]许崇德.纯协.新中国行政法学研究综述[M].北京:法律出版社, 1991.

试论我国实现法治的途径 篇2

摘要:我国法治建设理论的重心在于正确界定法治的内涵,明确法治建设目标的基础上,设计一条符合我国国情的实现法治的途径……本文在探求我国所期望的法治含义的基础上,试图构建形成社会法治基础的实现法治的横向途径和推进法治建设发展的实现法治的纵向途径,以期能够引导我国法治建设有序、健康、快速发展。

关键词:法治;横向途径;纵向途径

我国政府明确提出了“依法治国”的方针,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成为了摆在我们这一代人面前的历史重任。围绕“法治”,广大学者在理论上从各个角度入手提出自己的观点和主张,希望找到一种推动我国法治建设不断进步的良方。然而笔者认为,我国法治建设理论重心在于正确界定法治内涵、明确法治建设目标的基础上,设计一条符合我国国情的实现法治的途径,从而引导我国法治建设有序、健康、快速发展。因此本文在阐述我国所期望法治含义的基础上,试图对实现法治的途径作一探讨。

一、我国所期望的法治含义探析

什么是法治?古往今来许多法学家对此进行了引经据典的阐述。对法治作出早期经典解释的是古罗马著名思想家亚里士多德,他指出法治就是“已成立的法律获得普遍的服从,而大家所服从的法律又应该本身是制定良好的法律。”[1]其包括三层含义,即第一,法治代表理性的统治;第二,法治是以民主共和为基础;第三,法治内含着平等、正义、自由、善德等社会价值。这一解释意义在于把法治与法制区别开来。法制是法律制度的简称,包括立法、司法制度、律师制度等,这种法制是任何社会都可能存在的,它不含价值判断,可能是良法,也可能是恶法。法治的法则具有良好的价值取向,即反映人民意志,反映自由、民主、平等价值的法。

到了近代,法学家对法治的理解又有不同。英国法学家拉兹认为,从字面上看,法治就是“法律之治”。它包括两个方面:(1)从广义上说,法治意味着人民应当服从法律,接受法律的治理。(2)从狭义上理解,法治是指政府受法律的治理,遵守法律,即政府的全部行为必须有法律依据,必须有法律授权。可以认为拉兹阐述法治的`意义在于给人们的行为提供有效的指引,对政府的行为提供有力的约束。法国法治论的代表人物是孟德斯鸠和卢梭,他们注重“法的精神”和“人民主权”,其中包含着法、自由和政体的关系,他们认为的法治是以自然法为基础,具有自由、平等;公意;合法政府;法律至上四个基本要素,代表着在人民主权基础上以法律至上权威为保障维护自由、平等的正义。

法治含义的进一步发展是1959年在印度召开的“国际法学家会议”上通过的《德里宣言》。[2]确认了法治为一个“能动的概念”,它“不仅被用来保障和促进公民个人的民事的和政治的权利,而且要创造社会的、经济的、教育的和文化的条件,使个人的合法愿望和尊严能够在这样条件下实现。”《德里宣言》确认的法治原则是:(1)根据法治精神,立法机关的职能就在于创设和维护得以使每个人保持个人尊严的各种条件。(2)法治原则不仅要防范行政权力的滥用,而且还需要有一个有效的政府来维护法律秩序,借以保障人们具有充分的社会和经济生活的条件。(3)法治要求正当的刑事程序。(4)司法独立和律师自由。这样就给法治赋予了新的内容:维护人的尊严,防止行政权力的滥用,要求司法独立、公正和律师自由。

在我国还有的学者从“依法治国”的角度对法治进行阐述。治国的主体是人民,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的途径治国;依法的法应是真正反映人民意志的法;是反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法;是反映全体人民利益的法。“依法治国”中的“治”就是“法治”,治国的根本首先是指国家机器,然后才是指人民;不先治好国家机器和官员,人民是治不好的。[3]这种阐述不仅对治国之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法是代表全体人民意志和利益、适合社会发展要求的良法;同时也提出了法治的关键在于依法治权、依法治官。

通过上述法治含义的比较,可以看出法治既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又是一种具体的实践。法治具有普遍性,不同时代和国家的法治

论法治秩序的有效运行途径 篇3

关键词:德治;法治;自律;他律;并举

一、“德法并举”是科学治国方略的内在要求

德治与法治同为治国方略。法治以其權威性和强制手段规范社会成员的行为,德治以其说服力和劝导力提高社会成员的思想认识和道德觉悟。以德治国与依法治国紧密结合,既是依法治国的需要,又是以德治国的要求。对于制约人的行为来讲,道德主“内”,法律主“外”;对于抑制人的犯罪来说,道德治“本”,法律治“标”;道德扬善抑恶,法律惩恶扬善。法治是德治的升华,德治是法治的思想前提。道德因素存在于法治的各个环节,它不但是法治的基础,产生观念上的影响,而且发生规范和制度上的作用;它指导法律的制定,辅助法律的实施,促成法治的实现。它贯穿于法治的全过程,形成法治运行的内在动力,在一定程度上保持着法治的恒久的活力。同时,道德也需要法治的保障。

二、法治秩序的最低实现形式——法律之治

法律可以规定人们必须履行的义务,但服从法律的义务却不能由法律作出,只能由道德完成。对于法律来说,最重要的不是具体的法律条文和法律义务,而是服从法律的品质,如果没有服从法律的品质,法律就不会获得也不能实现其精神价值,即对正义和公正的追求。可以说,现代中国之所以有法制却难以实现法治,就是因为缺少“服从法律”的“一般义务”。

因此法律本身存在的僵化性,只是一种对人类的最低程度的文明要求,而且要依靠强制力来保证。高度依赖法律的惩罚性、强制力维护的法律秩序只是法治秩序的最低实现形式,并且存在难以克服的瑕疵。法治要获得持久的生命力,需要寻求一种更高级的实现形式。

三、法治秩序的高级实现形式——道德之治

法制的历史告诉我们:徒法不足以为治,繁法也不足以为治。社会成员的道德自觉、自律是法治秩序的基础与归宿。如果社会成员缺乏对法律的信仰和道德自律,不能将“外在法庭”变为“内心法庭”,社会就无法形成法治氛围,也就不可能构建良好的法治秩序。现代法治要形成自觉、自律、理性的法治秩序,须臾离不开社会成员的自觉自律。任何法律,其精神与价值必须深入到人们的心灵中去,使外在的法律规范变为内心的价值与行为准则,进而把法律视为人类共同体得以共存与发展,个体获得安全与保障的基本保证,这样才能形成认同、尊重、服从法律的自律行为。

四、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的具体途径

在现实生活中,法治与德治的关系在多种因素影响下,必然是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相互促进的,它们是可以结合而且必须结合的。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的历史时期,实现法治秩序必须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1)全面、准确地认识和领会法治与德治相结合的思想,避免认识上的任何片面性。二者结合起来是完整的治国方略,而不是可以彼此分开的两个方略。法治起到的是外在地规范人们行为的作用,不能内在地遏止和感化人们的思想动机。法治只能在“最不敢”的层次上遏止各种犯罪行为,而难以在更深的层次即“该不该”、“愿不愿”、“有没有”的原始动因上遏止犯罪心理。只有坚持法治与德治结合,标本兼治,才能有效地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2)今天我们倡导的法治,是各级国家机关和社会组织,要按照体现人民意志和利益的法律和制度来治理国家。我们所主张的德治,是中国社会先进文化建设的范畴,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包括先进的思想文化、道德观念、理想信念。我们要结合社会现实,大力倡导大众化的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使社会主义德治更加充分地表达广大民众的利益、愿望和需要,使其更活泼地流淌进社会生活的每一块土地,以帮助更多的人养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在全体人民中普遍认同和自觉遵守的行为规范,在全社会形成团结互助、平等友爱、共同前进的人际关系。

(3)要运用立法、执法、法制宣传等手段,促进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的结合。一是立法要重视法律的道义基础,司法要体现社会主义的道德要求。法律不能违于理,背于德,没有道德支持的法律,只能是内在残缺的法律,只能作为权宜之术被运用。我们实行依法治国的目的在于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所依之法必须是良法。唯有良法,才能满足人们对利益分配合理性的要求,从而才能为人们所遵行。立法对实现法治国家的价值主要在于为其提供良法,而良法的产生必须依赖于道德提供的保障。通过立法,直接把社会主义道德中最低限度的义务法律化,使之从“软约束”变为“硬约束”。

二是公正执法,增强公民的道德意识。立法只是国家治理的一个前提,如仅有善法而不循法,立法则无异于虚设之条文。公正执法是依法治国的一个根本环节,也是衡量法治国家的一块试金石。公正是建立在道德之上的,无道德就无公正,“厚德”才能“载法”。另外通过公正执法来提高公民的道德意识,如通过政务公开、审判公开,既可增强公民的监督意识,又可强化公务人员的廉政意识;通过惩治不道德行为,既可增强公民对国家、社会的信任意识,又可起到预防犯罪的作用;通过打击制造假冒伪劣商品活动,可以促进职业道德等。

(4)道德建设要把遵纪守法作为公民最基本的道德要求提出,使法治和德治相互渗透,相辅相成,建立道德和法律的良好转化机制。制定切实可行的道德规范,并务使其落到实处。道德是法律运作的基础,为法治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对于一个法治社会来说,人们对基于道德的理解、接受、认同是人们理解、接受、认同、遵守法律的充分必要条件。一个具有良好道德品质的人,会把遵守法律作为自己的道德义务,即使在有机会违法并可以逃避制裁的情况下,也会依法办事,即所谓的“内在守法”。一个社会的道德水平越高,内在守法意识就更强,建立法治社会的可能性就越高。

五、结语

论市场诚信法治建设途径 篇4

1法治的形式要义包含对于诚信的确认和权利分配两大内涵

在法治领域中, 人们对于法治精神的实现所要求的最高境界是以事实为根据, 这是人类不懈地追求公平公正目标的一个最基本、最简单的条件。只有在具备了真实性条件的基础上, 公正才具有生存的土壤, 而任何一个试图逃脱惩处的罪恶也无不首先在事实上进行颠倒黑白的混淆。可以说, 人类有史以来在法治上所进行的不懈努力, 以及进而所产生的对法治的无限追求, 无不源出于对事实真相的向往。而事实真相的追寻, 无论从目的上还是从手段方法上, 都脱离不了诚信的影响。在这个意义上, 法治只不过是推动诚信的一种工具或措施。诚信可以追溯为人们在一切社会规范的努力中所追求目标的本源所在, 法治只不过是一种强制力最高的规范。事实上, 各种商业规则、行业章程、约定俗成的守则等等, 就其目的性上, 无不归结于对诚信的一种保障。

从形式要义来讲, 法律本身是一种行为规范。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行为规则。其基本特征表现于三个方面。 (1) 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行为规范, 是国家机关把社会已经存在而又符合统治阶级意志和利益的行为规则加以确认, 赋予它以法律效力; (2) 法是由国家强制力保障实施的行为规范。法律的国家强制性, 主要表现为以军队、警察、法庭、监狱等国家暴力为后盾的对违法所采取的惩罚措施, 即法律制裁; (3) 法是规定人们的权利义务的行为规范。它以具体、明确、肯定的形式规定人们应当做什么, 可以做什么, 禁止做什么。法正是通过关于人们权利义务的规定来引导、规定人们的行为、调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法律关系不同于物质社会关系, 是一种思想社会关系, 它的存在以相应的现行法律为前提。权利义务构成法律关系的内容, 享有权利的人有权作出或者不作出某种行为或者要求他人作出或者不作出某种行为。义务是国家通过法律规定, 对法律关系主体某种行为的一种约束, 它表现为要求人们必须作出一定的行为或者抑制一定的行为。在法律现象范围内, 对各种法律关系有直接影响的是法律规范。一方面, 没有一定的法律规范就不会有相应的法律关系, 另一方面, 法律规范所规定的法律事实的出现, 是法律关系产生、变更和消灭的直接原因。只有既具有一定的法律规范又具有一定的法律事实, 才会有相应的法律关系的出现。

从法治的本源到现实生活中广泛的法律应用, 人们每一次诉诸法律的渴盼, 其实由当事人到法律执行人在一起的整个法律参加人, 都在致力求觅一个确保法治得以进行的目标, 那就是事实真相。法律所规定的各种程序要求, 其目的也离不开排除各种非诚信因素的影响, 以法的强制力去还原客观事实真相, 实现法治所承当的公平公正责任。从这里可以看出, 法治的每一个环节所指向的目标其实都离不开诚信这个本源。法治以其特有的手段求证法律事实真相的过程, 实际上已标示对于诚信的肯定, 在法律事实的基础经过法律裁判所产生的法律后果, 进一步对诚信进行确认和肯定。实现二者之间在的分工和合作。

2诚信与法治在本质目标上具有高度的同一性

(1) 法治对诚信起到直接的推动作用。

法治对诚信的推动主要表现在法治的过程体现对诚信的求证, 法治的结果彰扬对诚信的肯定, 法律的内容针砭对诚信的背离。查阅所有成文的法律, 无论民法、刑法、经济法, 任何一部法律无不渗透诚信的灵魂。除广泛的内在要求外, 大量法律直接对非诚信行为进行惩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二十四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 以非法占有为目的, 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 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 数额较大的, 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 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 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 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①以虚构的单位或者冒用他人名义签订合同的;②以伪造、变造、作废的票据或者其他虚假的产权证明作担保的;③没有实际履行能力, 以先履行小额合同或者部分履行合同的方法, 诱骗对方当事人继续签订和履行合同的;④收受对方当事人给付的货物、货款、预付款或者担保财产后逃匿的;⑤以其他方法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第十三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第六十一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登记管理条例》第六十九条、第七十九条等, 都对诚信的要求作出了直接的规定。

每一部法律都贯穿诚信的灵魂, 本质上则是对社会经济和社会秩序的根本保护, 在当代, 也是党的方针政策在法治领域的要求和体现。党的“十六大”提出了“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 健全市场经济的社会信用体系”的战略任务。十六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指出“形成以道德为支撑、产权为基础、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 是建设现代市场体系的必须条件, 也是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治本之策”。温家宝总理在上海市政府《关于上海社会诚信体系建设情况的汇报》上批示:“诚信建设覆盖经济和社会的各个领域, 涉及法律、制度、道德、管理、服务、信息等许多方面, 是一个综合的体系, 需要从重点行业、机构和企业的信用建设入手逐步推广, 需要有关政府部门和社会机构的密切配合协作, 需要逐步建立和完善相应的法规。”法律是一个国家最重要、最具效力也是最基本的规则与保障, 对于诚信的保障不能仅仅停留在道德的范畴, 严重违反道德不讲社会诚信的行为, 更需要在法律的范围内予以惩戒。《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6条规定“当事人行使权利、履行义务应当遵循诚实信用原则”, 第42条规定对不讲信用的“缔约过失”应追究法律责任。事实表明, 法律对于诚信的作用从来就不是一种被动和软弱的因素, 从本质来说, 它是保障诚信不可枯竭的源泉和动力。

(2) 诚信的要求贯彻于法治的始终。

诚信是一个道德范畴, 它体现着一个人或一个集体的道德修养和思想品质, 是一种主观意愿的自我约束, 而法规则无论以何种形式出现, 都具有明显的外在约束性, 法律更具有强制性。它们之间既有联系, 又有区别。法律的基础之一是诚信原则, 而诚信又离不开法律法规的保障作用。

任何一个社会的稳定必定离不开法制作基础, 没有法制, 就谈不上社会进步和发展, 而诚信则同一个国家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因为法律能解决对与错的问题, 但不能解决信仰、效率、协作等社会所有问题。一个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除了法律法规建设, 同样离不开社会道德建设, 这也是我们党提出以德治国和依法治国的原因。市场经济不仅是法制经济, 同时又是诚信经济。法律的贯彻和执行离不开诚信基础。在一个道德沦丧、诚信缺失的杜会里, 法律就会失去应有的严肃性, 势必导致有法不依, 执法不严, 违法不究。违反他人利益、违背公众利益、损人利己而谋求个人或本单位利益的现象成风。即使形式上有法律的存在, 但在这种条件下的法制不可能是健全的, 更不可能是高效的。我国目前经济发展迅速, 但诚信制度却没有得到相应的完善, 加上相关的法律不健全, 导致很多违背诚信的行为得不到应有的惩处, 甚至可以逃脱法律的制裁, 带来了一系列不良的连锁反应, 对经济和社会发展造成了极大的危害。

3加强法治与推动诚信建设并重, 是当前的必然途径

目前, 我国市场秩序还很不规范, 在不少领域仍存在着虚假广告、价格误导、盗版侵权、恶意违约、拖欠贷款、逃税骗税、走私骗汇、设局欺诈、公然逃责以及其他违法行为, 给社会的正常秩序带来了极大的伤害。而所有这些行为都不同程度地和诚信观念的淡漠与丧失, 和法律、法规的滞后有关。据统计, 这些行为每年对经济发展造成数千亿元的损失, 许多非物质损失难以估量。如果任其发展下去, 不仅会破坏正常的市场经济秩序, 严重制约企业自身的发展, 而且会对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产生极为不利的影响。

物质社会的发展, 最终以客观实在性为基础, 如果否定它的客观实在性, 人类社会就不可能发展。当前社会经济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发展时期, 全球化的影响日益深入, 贫富差距加剧, 社会矛盾突显, 浮躁盛行, 诚信建设的任务显得尤为繁重。为保障和促进经济和社会各方面健康有序发展, 主动地寻求和确立诚信理念, 营造浓厚的诚信氛围, 切实解决诚信严重缺失问题, 是当前十分紧要的任务和迫切的必然途径。

(1) 高扬法治旗帜, 推行以法立诚。

任何一个社会时期, 无论人们的思想观念如何变化, 无论社会的经济政治如何发展, 法律对人的行为的指引作用是任何其他因素都不可比拟的, 因为法律不但在经济社会中起着基础性的作用, 在文化领域中也起着基础性的作用。汤维建认为, “我国民事诉讼法不仅有必要将诚信原则作为一项基本原则予以规定, 而且还需要规定一系列的制度和规则将诚信原则落到实处”以法立诚首先在于确立整个社会对于法律的敬畏, 要使法律成为人们社会生活中神圣不可沾污的信条。一是立法要公。法律是社会利益分配最强大的手段, 每一种法规制度的目的都必须脱离任何部门或团体利益, 站在公正的立场, 维护人民群众的最大利益。二是执法要信。“诚信是市场经济运行的道德基石是合乎人性的经营之道, 是企业的命脉所在。”执法的诚信与否对社会行为的影响比任何其他因素都要强大和不可逆转, 枉法裁判往往使人们失去应有的是非观念, 失去应有的安全感, 对社会的危害是极其巨大的。必须拓宽社会监督的渠道, 建立有效的错案追究制度, 确保每一个环节的公平公正和公开透明。

要加大用规范调整诚信的力度, 特别要发挥法律在引导推进诚信中的作用, 提高法律的可操作性。我国在《民法通则》、《合同法》、《反不正当竞争法》、《产品质量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法律中都规定了诚实信用原则, 但仍然只是从一般意义上作出的原则性要求, 内容不具体, 没有制裁性规范, 不便于操作, 亟待于修正完善。近年来, 由于缺乏明确的处罚规定, 恶意欠薪、克扣工资等现象日趋严重。惩罚失信者的途径仍然有待进一步探索和加强。

(2) 加强诚信理念培育, 强化诚信道德基础。

必须重视诚信道德教育, 通过诚信道德教育来影响和提高社会成员的诚信道德觉悟, 激励人们的诚信道德情感, 强化人们的诚信道德意志, 增强人们的诚信道德责任感, 使人们从内心深处形成诚信道德行为的内在动因。要把社会诚信准则灌输到人们的人格尊严中, 引导人们自觉运用诚信准则进行自我评判、自我监控、自我激励和自我惩罚, 使诚实守信转化为人格定势。一是要大力强化政务诚信建设, 要将政务诚信作为提高服务质量的基础, 通过政务行为为社会诚信作出榜样, 带动全体社会成员道德人格素质的提高。社会诚信的主要推动力来源于政府, “对于统治者而言, 统治者要实现诚信, 并能得到民众的信任, 关键在于统治者要讲信用。”要使每一个享有权利的公务人员对政府权力的来源和行使规则有一个正确和深刻的了解, 认识到政府的每项权力都来自于人民的赋予, 必须在合法的范围内以合理的方式行使权力, 错误行使权力必须承担责任。因为“政府对市场的监管不得力, 加之整个社会的急功近利氛围浓重等因素的影响, 这些正是我们当今社会出现诚信缺失现象的原因。”二是要在企业和其他社会组织中建立诚信机制, 改变目前市场诚信严重不足的困境, 实现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三是对公民, 尤其是青少年进行诚实教育。要从小事作起, 从小处着手, 如在接人待物中要诚实, 在考试中不作弊等细微处进行培养教育, 使每一个人充分认识到诚信的重要和失去诚信的可怕。要培养与人为善的道德观, 不能以不诚实对不诚实, 更不能以不诚实对待诚实, 形成人人讲诚实、人人讲信用的诚信社会。

几千年来, 中华民族在诚信教育和道德培养上积累的经验说明, 诚信道德建设仅靠说教是不行的, “中国文化强调重理念甚于重操作, 重宣教甚于重制度, 重视自律而忽视他律, 从而反映出中国的诚信研究在实践上应用不足, 即对诚信的研究滞后于实践的要求。”必须以提高个民道德水平作为前提, 在现代市场经济中积极融入道德规范新内容, 使广大群众掌握市场经济社会诚信的新内容, 提高遵守市场规范的自觉性, 形成我国建设诚信社会的强有力的群众基础。要大力纠正社会公众在道德认识上的混乱, 使诚实守信的人得到普遍的尊重, 形成诚实守信的良好社会氛围。要把诚信教育纳入精神文明建设、社区文化建设、企业文化建设、校园文化建设之中, 通过宣传教育, 逐步澄清认识, 恢复人们对诚实守信的信心。

(3) 创新诚信建设机制, 构建社会诚信综合体系。

江泽民同志曾经指出:“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程中, 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 依法治国, 同时也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 以德治国。”江泽民同志的讲话清楚地表明, 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和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是两个互相联系的综合体系, 互相依存, 缺一不可。只有在努力加强法治建设的前提下, 创新机制, 把道德建设提高到治国方略的高度, 才能为社会良好的秩序和风尚营造高尚的思想道德基础。一是要把诚信建设与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教育, 开展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教育, 提倡顾全大局、讲风格、讲诚信, 培养费人们人民的坚定信念、高尚情操和科学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 反对和抵制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主义等腐朽思想, 增强全国人民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 激励他以“讲诚信为荣, 不讲诚信为辱”。二是要在企业和各级组织中开展诚信保证和诚信自律活动, 鼓励向社会进行公开承诺, 主动接受服务对象和社会的监督, 带动诚信风气的增长, 构建重然守诺的良好社会风尚。

(4) 加大打击力度, 增加失信成本。

要加大经济主体的失信成本, 增加失信人的失信风险, 用风险来约束失信行为, 使全社会逐渐养成诚实守信的良好习惯。—些经济主体之所以屡屡失信于人, 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失信成本低、收益高、风险小。从历史看, 许多道德习惯都是在一定的强制力约束下形成的, 包括法律、宗教、社会舆沦等, 仅靠道德本身是难以形成自律机制的, 诚信的自律必须借助于法制、规则等外在的威慑力方能逐渐养成。要从根本上制止失信现象的蔓延, 必须加大对失信行为的惩罚力度。一方面, 必须强化执法。我国市场经济的法律制度尙处于不够完善的阶段, 但关键还在于法律的执行。执法在于公正, 执法必严, 违法必究。没有执法的公正, 就没有公平的竞争环境, 就必然地会给违法者可乘之机。为保证执法公正, 必须强化执法队伍建设, 清除执法队伍中的腐败分子, 净化执法队伍, 提高执法队伍的整体素质。另一方, 必须把握打击的重点, 打得准, 方能实现打击的目的, 也才能真正做到公正执法。要给失信行为造成足够的威慑力, 直到使有意失信者望而却步的程度。因为失信案件被发现的概率越低, 失信人的失信行为期望收益就越多, 当然其接受的处罚也应该越重。

诚信与法治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 法治是对诚信的保障, 诚信是法治的最终目标。现实生活中, 只有充分地把握二者的因循关系, 实现二者的良性互动, 才能实现社会的和谐有序发展。

摘要:诚信与法治是现实生活中一对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矛盾统一体, 诚信的严重缺失意味着道德的崩溃, 社会必然产生对法治过度强劲的需求, 导致法治成为维护社会秩序的唯一途径。但是, 法治的建立又必须以诚信为基础和灵魂, 法的目的、来源和执行都必须与诚信保持高度的一致性, 才能使二者之间实现有效的渗透, 从而实现社会关系和秩序的良性发展。

关键词:诚信建设,社会秩序,依法治理

参考文献

[1]汤维建.论民事诉讼中的诚信原则[J].法学家, 2003, (3) .

[2]陈剑旄.诚信道德价值论[J].湘潭大学学报, 2003, (3) .

[3]唐贤秋, 张登巧.《论语》中的诚信思想及其现代意义[J].齐鲁学刊, 2003, (2) .

[4]龙静云.诚信: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道德灵魂[J].哲学研究, 2002, (8) .

浅析重庆行政体制改革的法治化途径 篇5

政治学院

2014级

李昶

指导教师

胡斌

摘 要: 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已经进入了深水区。重庆直辖以来通过调整区划,省管县与权力下放,转变政府职能,政企分开,党政分开,改进重庆政府工作作风以提高行政效率。但也存在着政府职能的越位与缺位问题,法治化程度不高。为了更好的贯彻党中央十八大与十八大四中全会精神,重庆市行政体制改革应沿着法治化的途径快速推进,加快制定行政法规,转变行政职能,建设法治重庆政府。

关键词:法治;重庆;行政体制

Abstract:Reaction and the economic base and superstructure,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market economy, deepen the reform of the economic system, political system reform enters deep water area.Since adjustment divisions, delegated by the province tube county power, change the function of government and enterprise separated, separation of Party and government to improve the work style, improve administrative efficiency.But there are also problems in the absence of government functions, the degree of the rule of law is not high.In order to better implement the spirit of the central eighteen and eighteen fourth plenary session, the administration system reform in Chongqing should rapidly advancing along the way to the rule of law, accelerate the formulation of administrative regulations, the change of administrative function of government of Chongqing, the construction of rule of law.Key words:government by law;,Chungking;Administrative system

行政体制改革往往从政治学和行政学的角度来分析,本文笔者从法治的角度来强调了行政体制改革的必要性,以及沿着法治化轨道改革的重要意义,进行初级的理论构建,提出了行政体制的法治化途径,包括完善政府行政法规,依法转变政府职能,依法建设法治政府。

一、重庆行政体制改革的必要性

行政是国家行政机关运用权力,为实现统治阶级的意志和利益,通过领导计划组织协调控制,等环节和手段,所进行的一系列依法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的管理活动。[1]行政体制又可称作行政管理体制,主要指的是政府的系统内部中行政权力的划分、政府行政机构的设置以及运行等各种行政关系和制度的集合体。从国家的层面来看,是指行政机关与立法与司法机关之间的权力的划分。行政体制是政治体制的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政治体制决定着行政体制。在2014年的两会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中,李克强总理指出,“行政体制改革应深入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成省市县政府机构改革,继续推进事业单位改革。”

(一)推动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与发展,重庆市直辖以来,经济快速持续快速增长,截止到2013年,重庆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2656.69亿元,同比增长12.3%。市场经济在资源配置中起着决定性作用,市场经济是民主,平等,富有活力的经济,在一定程度上凸显出了政治体制的相对滞后性。在经济发展的倒逼下,只有全面推进重庆市的行政体制改革,才能最大程度的激发重庆市的市场活力,增加重庆企业的积极性与创造性,充分发挥对经济的反作用,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又好又快发展。

(二)充分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必然要求

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人民答不答应、满不满意、高不高兴,是判断一切制度、体制是否完善的最高

①,基本完

标准。重庆市行政体制改革,归根到底是为了保障和维护广大重庆人民群众的权利与利益。改革的过程中不断提升了重庆市政府的工作效率,提升了政府的管理水平与服务水平,最终使得广大重庆人民收益。行政体制改革简政放权,下放了审批权,简化了审批流程,分权并约束了权力,减少了重庆市各级政府的公共权力对公民社会的干预,真正的还权于民,还利于民,保证了重庆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

二、重庆行政体制改革法治化的必要性

从战略高度上来说,依法治国是我国的基本方略,从共产党的十五大正式提出依法治国到十八届四中全会全面具体的来部署依法治国,充分说明了当下推进法治化建设的必要性。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化道路,有利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有利于实现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有利于实现国家的安全,社会的稳定,人民的幸福,有利于在建党百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在建国百年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进而在改革开放百年发展为为高等发达国家水平,最终实现共产主义。有利于保障重庆人民的权利,实现社会公平与正义,人人平等,促进社会主义民主在重庆市的发展。

重庆市行政体制改革走法治化道路,可以增加重庆政府的合法性基础与权威,是为政治民主化的前进道路保驾护航,防止民主的发展出现极端与多数的暴政情况。可以增加重庆市人民对各级政府的信任感与支持度。法治化的道路可以使得广大重庆市领导干部克服自身官僚主义作风,强化自身责任意识,受到更为强有力的法制监督。通过法治的方式可以更好的实现重庆市政府部门的分权,改变以往高度集中的计划体制,充分调动重庆市企业、社会,以及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与创造性,激发活力。法治化道路可以避免人治所产生的机构臃肿,人浮于事的不利局面。有利于用法治来推进机构设置、人员安排规范化与固定化,精简机构,提高重庆市政府的行政效率。

之所以要加快推进行政体制改革,走法治化道路,因为在重庆市各级政府部门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仍旧存在这一些的问题。一、相关具体法规不完善,给少数人钻了制度的空子,法规更新缓慢,与快速发展的时代要求不相符合,显示出了明显的滞后性。如网络普及以来,重庆市关于网络安全,网络行为规范的法规还没有完善,应加快制定。

二、社会不稳定事件增加,群体性事情多发,关于拆迁等敏感问题造成了社会矛盾的日益激化,政府对社会团体干涉较多,社会团体登记困难,且必须要寻求政府的支持。公司经营过程中需要的审批事项过多。政府部门权责不清,一旦出现问题往往出现相互推诿无人负责的局面。

三、政务信息公开的内容较少,部门重要政务信息以保密为由没有公开。特别是重庆基层政府,政务信息更新慢,价值性比较低。

四、权力过于集中各级党委,各级党委的权力又过于集中“一把手”。民主集中制中的“民主”没有充分发挥,对权力的制约力量不足,重庆极少数基层地区甚至出现了权倾一时,一手遮天的状况。

五、重庆市各级执法队伍的综合素质有待进一步提升,极少数执法人员出现了暴力执法、不文明执法,乱收费、以权谋私的现象,给党和政府的形象造成了极大的损失。

三、重庆行政体制改革法治化具体途径

(一)完善重庆市政府法规

重庆市政府应加快制定法律法规,根据国家的法律,中央的政策制定出涉及到各个领域的具体的政府行政法规,应突出公正性、针对性、时效性、权威性。法律、法规应坚持以民为本的原则,法律要做到从群众来到群众中去。作为地方法律法规,应该根据本地实际情况制定出因地制宜的法律法规。人大与政府应该在制定法律法规的过程中密切合作,各自发挥自身优势。务必最大程度的防止投机分子钻政策的空子来打“擦边球”。重庆市政府行政法规之间应相互联系,形成有机的统一的法规整体来指导具体各项日常工作。制定政府法规应坚持民主化、科学化的原则,充分征求专家、学者与广大重庆人民群众的意见,在制定法规政

策之前务必广泛的征求民意,充分的了解民众的心愿,诉求。在法规实行中进行科学的量化的动态民意评估分析,在实施后邀请社会各个阶层的具有广泛代表性的民众点评与评价分析法规政策的价值性与可行性。党内的法规制度建设应加快推进,进一步完善发展,充分发挥重庆市各级党委的先进性与模范带头作用,用党内法治化带动政府法治进而引领重庆全社会的法治化。

(二)依法转变重庆市政府职能

政府的职能分为政治统治和社会管理职能,也可分为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管理等只能。政府职能的履行,长期以来政府职能存在着政企不分,政社不分等严重的问题,权力过于集中,各种事务管的过紧,束缚了企业活力的发挥,严重阻碍了公民社会的自由健康发展。邓小平同志指出,“我们各级领导机关,都管了很多不该管、管不了、管不好的事情,这些事只要有一定的规章,放在下面,放在企业、事业、社会单位,让他们真正按照民主集中制自行处理,本来可以办好,但统统拿到党政机关就很难办。” [2]法治化的改革,应该给重庆市各级政府职能以明确的规定,特定的界限,使其不越权,不缺位。职能的运用就是权力的使用,要给重庆市各级政府职能套上法治的“紧箍咒”,给予其引导与制约的重要的作用,做到权责统一,责任分明,将职能的履行,权力的使用制度化明确化法制化,重庆市政府应将化解社会矛盾作为自身重要职能。完善公民利益表达渠道,倾听民众的利益诉求,完善信访制度,增进与重庆群众的双向互动沟通,吸引重庆人民参与到政治生活,社会管理中来,有序引导城市区民自治与农村村民自治,将矛盾化解在基层,解决在源头,实现重庆动态的社会稳定,安定团结。

(三)依法行政建设法治重庆政府

行政信息应当公开,涉及到重庆民众切身利益的如产权,重大项目审批,社会福利、医疗、养老、教育等事项的具体决策过程,应全部对人民群众公开并接受监督。重庆市各级政府应当加快实现集中化、一体化的便民服务大厅的硬件与软件升级,以为人民服务为高标准来制定各项服务准则、细则。提升重庆人民享

受服务的满意度。同时在办事大厅各个窗口设立打分评价系统,接受服务的人民可自愿对公职人员进行评分。以法治化制定制度淘汰每年积分过低的公职人员。着力加强网络重庆政府建设,大力增加网络政府可办理的业务数量。在重庆市人民政府网站争取早日实现审批一条龙服务,服务的具体进程可以随时更新显示。全部的办理流程争取实现高效化,公开化。

将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绝对的权力产生绝对的腐败,应该用权力来制约权力。着力完善重庆市地方法律,用法律法规制度来制约权力,特别是制约重庆市“一把手”的权力,尤其是制约人事权,财政权等重大权力。使得权力在法治的规约下运行。具有法律授权资格的行为主体才能使用权力,使用权力的过程中应严格按照法律规章的要求,使用权力后要对其使用的效果进行全面、综合、充分的评估,以决定是否继续授予其权力。应该着力发展重庆市社会团体,公民组织成长为权力效果评估的主体。大力吸引社会各个阶层的人民群众加入到监督权力的体系中来,加入到评估权力的组织中来。用固定的法治的制度来保障评估者的合法权益。对于滥用权力的重庆市相关领导干部,直接负责人要建立终生追责制度。加大对重庆市贪污、受贿者、行贿者的惩治力度。重庆市法治化政府的建设,应该使得广大重庆市公务人员不仅要懂法知法还要敬法畏法。即把法治化作为高处的追求目标,也将法治化作为不可后退,不可逾越的最后底线。使重庆市公务人员明确触犯法律的危险性。增加其危机感与廉洁奉公的紧迫感。

行政决策应坚持科学决策,依法决策,与重庆市人民群众,社会团体,民主党派等广泛协商。人民群众的行政审批程序应该大幅度的简化,让利于民,方便人民群众办事。但是应当将重庆市各级领导干部的决策过程复杂化。在经济社会问题多样化复杂化的当下,“拍脑袋决策”的时代已经不复存在。不论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决策还是日常工作的微观决策,都应该有一个固定的决策程序,领导的决策应该一步步的通过程序审核,最终才可实现决策并正式实行。好的法制政策要落实到实际工作中去。法治重庆政府建设应依法执政,加强执法力度,严格执法,执法应该有固定的制度、程序、原则来遵循,执法应最大程度的减少人

治的因素的不利影响,对重庆市全体公务员特别是重庆市执法队伍加强法律培训与教育,使其树立法制观念。将法律考核的成绩纳入到进入重庆市执法队伍的重要门槛标准。将日常法律培训的成绩纳入绩效考核之中。对于执法不严,知法犯法的行为零容忍,一次性将其清洗出重庆市执法队伍以保障队伍的纯洁性。使其成为专业化的可以信赖的队伍。重庆市执法队伍应提高准入的门槛,增加其专业化水平。直辖市的执法队伍应加强与各个县级执法队伍的交流,必要时组织联合执法队伍密切合作。执法队伍是部署在最前线的捍卫法规的力量,层级应该扁平化,工作应该高效化。重庆市工商、卫生等不同类别的执法队伍应密切合作,在市政府的统一领导下联合执法,尽量杜绝执法空白区域的出现。执法队伍应大力改变在重庆市人民群众心目中的形象,将人民群众的评价作为考核的重要标准,应服务人民,微笑阳光执法。

行政体制改革的法治化具有艰巨性,复杂性,是一项宏大的工程。它不是一劳永逸的。需要不断的研究与深化。我们要做到理论研究,制度建构与改革实践的良性互动,才能为行政体制改革的制度化保驾护航。[3]重庆市应充分发挥其直辖市等一系列优势,在行政体制改革的道路上先行先试,用法治化来推动重庆市的行政体制改革,实现法治化目的与手段的统一。

注释:①引用与2014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

法治社会中校长依法治校的基本途径 篇6

【关键词】依法治校 发展规划 权利 义务 教育法规

随着社会法治水平的提升,人们法冶意识在强化,依法行事已经悄无声息地被人们所接受。相对封闭的学校生活也融入到法治社会中来。在教育法治逐步完善的背景下,依法治校刻不容缓。那么,作为一校之“魄”的校长如何进行依法治校呢?

第一:在学校远景发展规划方案中,校长制定依法治校的具体目标。

1.坚决规范教育行为,形成依法治校的工作格局。

在教育生态不平衡的今天,在公办与私立中学相互竞争的时候,难免会有许多学校为了生存、荣誉而搞恶性竞争,如:廷长师生的在校时间、强迫学生补课、搞有偿家教、乱收费等。作为校长不能无视这些现象在自己的学校中出现,抓住一个依法处理一个,以此来形成依法治校的新局面。

2.学校建立依法决策、民主参与、自我管理的现代学校制度。

在追求精致化管理的过程,学校必须以先进的管理理念来指导决策。现代学校依法决策,不搞“一言堂”,成立了教代会、家长会、学生会等机构来促进师生参与管理,培养师生具有主人翁的责任感。

3.建立完善的权益救济渠道,保障师生的合法权益。

学校通过保障师生的合法权益来体现依法治校的办学理念。很多时候师生成为教育中的弱势群体,他们的权益会被社会“无意”中剥夺。校长要通畅师生权益救济渠道,维护其正当权益。

第二:校长必须明确依法治校的基本要求。

1.校长应该加强学校的制度建设,使日常事务制度化。

首先:学校应不断完善相关的规章程度,主要包括教育教学制度、教科研制度、学籍管理制度、后勤保障制度、学生日常管理、教师管理制度、教师培训制度……。其次:努力做到制度执行过程透明化。再次:学校的校纪校规总是在修订中完善起来的。任何规章制度都要体现发展的观点。

2.保护学生的教育权及其它各项权利。在教育竞争演变成“考分”争夺战的时候,大多数学校剥夺学生其他受教育权利,接受的只有“考试”。让人错误地理解学校就是“时时考试的地方”,学生尽力学习就是为了考高分,为老师、家长、学校争光,这种教育的蜕变就是无视学生的权利,歪曲教育的本质。

3.完善民主监督机制。学校虽然不是企业,但管理比企业更复杂,更具艺术性。现代学校都引进民主监督机制来增强管理的绩效,通过校务公开来强化民主监督,通过教代会、家长会来扩大学校民主管理的师生参与度。

4.严格教师管理,维护教师权益。学校通过教师为载体来履行学校的义务,同样教师的权利也不容忽视,要放在与学生同样的位置。从学校角度看,老师作为被管理者就应该有合法的权益,就像工人付出了劳动就应该有相应的报酬与权益。

第三:明确学校、教师、学生的权利与义务是学校依法治校的基础。

1.学校的权利与义务。学校的权利有按规章自主管理学校、组织教学活动、招收学生或其他受教育者、对受教育者进行学籍管理、对师生实施奖励或者处分、聘任老师及其它职工等。明确学校权利,师生的地位才是平等的、发展的,塑造的学生人格才是健全的。学校的义务有遵守法律、法规去办学;执行教育教学标准,保证教学质量;维护受教育者、教师及其它职工的合法权益;以适当方式为受教育者及其监护人了解受教育者的学业成绩及其它有关情况提供方便等。一所有灵魂、有责任感的学校应该为维护教育的公平作出贡献。

2.学生拥有受到公平待遇的权利,享受教育带来的快乐。不少私立学校为了追求升学率,对优异的学生格外照顾,而采取“放羊式的教学”对待一般成绩的学生。更有甚者,学校主动将大额的奖励给优异学生的家长,达到吸引优生来校就读的目的。试问,学校的这部分费用从哪里来呢?无非从成绩差的学生家长那里取。结果,造成了出钱的学生没有享受到足值的教育,而优异的学生不出钱反而享受到优质的教育,这是依法治校吗?学生在这样的学校就读能享受到教育带来的快乐吗?

3.教师应该享有相应的权利,如:进修、参与学校管理、有要求提高福利待遇的权利等。现今不少校长站在自己的角度去看待教师,武断地要求教师讲贡献,以此来剥夺教师的权利。同样教师在享受权益的时候,必须尽教师的义务,如上好课,教育好学生,为人师表等。

第四:教育法与学校的实际相结合来促进学校的良性发展。

在教育竞争失衡的今天,我校作为农村普通高中的一个缩影。在依法治校的道路上我们坚持走下去。首先由于私立中学多样的招生手段是公立高中所不允许的,致使我校的生源质量下降,高考成绩下滑,学校面临生存的危机。其次我校不依不靠地坚持素质教育,最终付出了惨重的代价——学生高考分数不高,大多学生有去县城就读的愿望,使得生源少的可怜。再次我们定位的办学目的——为农家子弟服务,收费低。这样使得教师的待遇不高,政府又放手不管,一些优秀的教师调进县城,人力资源匮乏是不争的事实。以上三点困境是我校在依法治校中产生的。在如此困境下,我校将法治与学校制度相结合起来,加大招生力度,采用奖勤罚懒的招生政策。为了学校的整体利益,只有损失部分不出力教师的利益。在教师培训方面,采用轮换培训的方式,为每个人争取相对公平的教育机会。在工资晋级方面采用硬性制度的量化考核来反映每个人的工作绩效。在职称评定上,我校不搞论资排辈,采用量化教育教学两方面来衡量教师的业绩,决定职称评定的高低。

法治途径 篇7

1 充分发挥政府部门职责

政府部门有责任和义务为国民营造法治化环境, 上行下效, 政府需明确其职能定位, 行政机关在行使法律赋予的行政职权时, 其行为是否合法, 是否依照法律程序, 有没有越权行使直接关系到法律的尊严, 如果政府在行使其职能过程中严格依法办事, 让法律得到很好的实施, 对树立国家形象至关重要, 对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能否实现也至关重要, 尤其在我国现有法律体系框架内, 大部分是由行政机关工作人员作为执行者, 因此可以看出行政机关依法行政对国家法治环境创设的重要性。

2 将法治教育纳入国家义务教育体系

在教育体系内应对法治进行接力,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 法治教育应贯穿教育始终, 在各阶段都应注重法律知识的宣传和普及, 让法治教育发展成为一种全民式的教育, 让大家充分重视法治的重要性, 将法治贯穿于国家教育体系的始终, 分阶段分年龄分层次将法制教育展开, 同时在各个行业展开各领域的专门法律教育, 从整体上提升全民的法治意识, 从而推进我国的法治化进程。

在我国现行的全日制教育体系内, 应加大法治课程的设置, 教育部应组织专家编写普法教材, 中小学设置专职法律教师, 将法制课程列为重点必修课程, 在课时计划内每周保证应有的课时数, 同时, 建立法制教育教学评价考核体系。我国现有将近三亿未成年人, 在义务教育阶段法治教育的作用至关重要, 越早将法制教育纳入学生必修课程, 教育学生真正尊法学法守法用法, 其社会作用至关重要, 尤其针对现阶段国家留守儿童等问题, 缺少了监护人的陪护和指导, 我们必须考虑这样一个群体走向社会各个领域各个层面时的影响, 在义务教育阶段纳入法治课程, 这样既宣传了法治, 同时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家庭教育的不足。

在法治教育融入国民教育体系过程中, 要不断完善其保障体系, 甚至需要进行专门立法, 从而保障法制教育的有效实施。同时要有专门的经费支撑, 教育需要成本, 国家应设立专项基金应用到法治教育的轨道铺设上来, 加大对法治教育相关软硬件的投入, 保障法制教育能够自主运行, 积极适应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发展的需要。

3 法治教育应有所侧重

法治教育的侧重点应放在人口众多、经济发展先对落后的农村地区, 我国的农村法治建设历程是伴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国家不断加大对“三农”投入这两方面不断前行的。自1998 年修订《村委会组织法》, 在农村地区全面推行民族选举制度, 紧接着农业部门明确要求重视对农村村镇干部的法律培训以及流动人口的法制宣传教育。制度和宣传的进步带来的是农村干部群众的法制观念不断提高, 开拓了法制宣传新途径, 农村基层民主法治建设水平也得到了提升, 基层法治建设取得的成果有目共睹。但是在取得成绩的同时问题也不容忽视, 例如东西部地区发展不平衡导致了西部地区法制建设投入不足, 法治发展相对落后。

主要表现为农村地区法律基础薄弱, 很多村民的法律意识淡薄, 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受中国传统文化习俗的影响, 缺乏法治意识植根的土壤, 遇到纠纷人们首先想到的不是法律, 二是采取法律之外的比如到政府部门上访, 或找关系自行调解, 甚至有的不了了之。从以上两方面来看农村地区法治建设投入不足, 发展滞后, 没有专门的法律服务等等, 是导致这一局面存在主要原因。基于以上问题, 首先政府应该转变办事思维, 加大法治的投入, 在立法方面也应出台更多针对农村问题的法律, 让农民有更多的法律可依。

4 在宣传方面还应加大力度

正确的新闻舆论导向是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推进法治化进程的前提。国家新闻媒体应利用新闻的舆论导向作用, 宣传正确的指导思想、国家发展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等, 为社会人群树立正确的发展观念, 从而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可以说各种形式主流媒体都有从国家利益出发维护大局的责任和义务, 进行法治宣传教育, 传达真正的社会心声, 弘扬正能量, 让法治借助媒体的辐射作用对国民进行法治教育, 使社会因为法治充满正义感。

目前在我国很多地方普法主管部门仍然延用着年初分解落实任务, 年中随机检查督促, 年底抽样考核验收等古老的工作方法, 没有立足于社会发展的大背景考虑问题, 也没有强有力的经济和人才支撑去完成法制宣传工作方式、方法的根本转变。流于形式的宣传没有办法真正起到作用, 不能在老百姓的心中培养出法律意识, 鉴于此我们在宣传方式上应该有所改变。

随着媒体资源的发展呈现出多元化趋势, 尤其基于互联网发展起来的网络媒体, 它们往往主导着社会舆论大方向, 这对法治宣传是难得的契机, 我国相关部门应充分重视各类媒体对法治宣传教育的重要性, 为了让其起到法治宣传的预期作用, 弥补法治宣传建设的缺陷, 各部门间需要进行整体协调, 共同搭建法治宣传平台。着力对我国法治建设进程、法治的实施、典型案例广而告之, 弘扬法治正能量, 从而褪去法律高大上的面纱, 让法律变得简单易懂, 让法律有法必依, 让人们对法治充满信心。

将法治教育融入国民教育体系是一项系统工程, 不可一蹴而就, 受我国传统文化根深蒂固的影响加上现阶段人口众多, 区域发展不平衡, 且国民素质参差不齐等因素, 法治化建设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我们应该有足够的信心和耐心, 各部门各领域共同努力, 不断增强人们的法治观念, 共同推进我国的法治化建设。

摘要:目前, 我国已经建立起一套相对完善的法律体系, 在社会各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 法治的规范和引领作用初见成效。将法治教育融入国民教育体系是一项系统工程, 不可一蹴而就, 法治化建设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本文对将法治教育融入国民教育体系的途径进行了研究探讨。

关键词:法制教育,教育体系,途径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2]贺卫方编.中国法律教育之路[M].北京,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1997.

[3]陈建新著.依法治国论[M].北京, 中国检察出版社, 1998.

高校学生管理法治化的实现途径解析 篇8

一、高校学生管理法制化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学生管理法制化流于形式。在大多数高校中, 学生管理法制化工作的开展一直在进行, 相关的法律法规的普及和学生自治组织等相关的宣传手段和相关的职能机构都存在, 但是在处理具体的学生问题时的依据和处理方法常常游离在法律之外。对学生管理工作进行规范的相关法律法规并没有起到应用的作用, 学生在对自己的合法权益进行保护时, 在校内也找不到有效的职能机构。整体上, 高校学生管理依旧沿用传统管理方式, 法制化管理的相关职能部门形同虚设, 基本不发挥应用的作用。

2.学校实际工作中轻视学生管理法制化。学生管理工作方法陈旧, 相关工作人员的法律意识淡薄, 这与学校对法制化管理学生的工作重视程度不够。学校扩招和高等教育普及增加了学校的教学管理和教务管理工作量, 学生个性差异和学校管理的陈旧对学生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运用相关的法律工具对学生的行为进行管理, 能够对学生的行为起到很好的规范作用;同时也避免了相关工作人员徇私舞弊的弊端, 能够将学生管理工作进行的十分透明。法制化进行学生管理, 最终会将人对人的管理逐渐过渡到制度和法律对人的管理, 提高师生的法律素养, 有利于学校各项工作的开展。因此, 学校轻视学生管理法制化工作的开展, 会阻碍学校的建设工作, 学校应该对学生管理法制化工作的开展和落实予以足够的重视以便于法制化校园的实现。

3.学生自治组织的调节协调作用失效。学生自治组织本是对学生权益进行保护的职能部门, 对学生的管理工作起到监督管理作用, 对校园中发生的冲突和具有争议的问题进行协调解决。但是现有的学生自治组织是学校对学生管理的重要工具, 学生自治组织对学校的相关校规校纪进行宣传和执行, 对于学生的建议反馈和意见的提出, 很少有效地与学校相关部门进行协调以满足学生对自己权益的保护。从这个层面上分析, 学生自治组织应有的一定程度的救济功能基本上没有有利于实现的人文环境。

二、高校学生管理法制化的有效实践途径

1.建立健全学生管理法制体系。学生管理法制化与其他活动的实行是相同的, 需要有完整的实行计划以保证活动的顺利进行, 同时需要对工作的各个环节安排专门的工作人员来执行, 从而建立法制化学生管理体系, 进而使得在工作的进行中, 每位工作人员都有法可依, 有相关的工作条例对其工作进行指导, 对于其工作的上下游有明确的单位对其工作进行对接。这样可以做到与传统不同的新的法制化学生管理工作的开展, 能够做到工作处理程序明确, 工作内容上能够各司其职, 从而保证管理工作开展的顺利性和有效性。

2.加强对教职员工和在籍学生的法制观念。尽管一定程度上学校未对法制化管理工作进行有效地监督和指导, 但是关于相关的法律法规和工作方式更换方面的工作还是进行了。如果相关的教职员工对这些文件进行了深入学习, 并且结合自己的实际工作进行研习, 其工作方式和工作质量本应该会有所改进。如果学生对相关的法律法规进行了解和研习, 并且对学生管理工作的失当之处进行自我权益维护, 会推进法制化管理的进程。法制化学生管理工作流于形式是管理者和被管理者双方面法律意识淡薄共同作用的结果。学生提高对法制化管理的需求, 能够推进工作人员法制化管理工作的开展。因此, 学校要加强对全体教职员工和学生的法制化管理理念的树立, 对相关的工作人员进行培训考核, 从而让学生管理工作遵循相关的法律法规, 进而经过法律指导来实现管理方式的升级和管理效力的提升。

3.引导培养学生自治组织的调节协调作用。学生自治组织是学校对学生进行管理的有力工具, 同时也是学生对学校建设工作献计献策的建议反馈机构。学生自治组织要明确自己的组织职能, 对于学校制定的工作条例和学校赋予的权利要进行有效的运用, 同时对学生反馈的科学合理的建设性意见要与学校相关管理部门进行研究, 从而满足学生的需求, 同时要提高管理的时效性。对于学生自治组织功能的实现需要学校出台相关政策和明确工作范畴以及分清权利责任义务, 为学生组织与学校相关管理部门的有效合作奠定基础。学生受到自身阅历和精力的限制, 其工作能力和工作方法有待于提高, 教育部相关部门要对学生自治组织进行阶段性的不同形式的工作指导, 规范管理工作方式和内容, 从而提高其工作时效性。

结语

学生管理法制化的有效实践需要高校将传统教学和管理模式进行改进, 从而充分实现学生管理的法制化, 进而尽量避免相关教职员工处理学生问题时的随意性。学生管理法制化的落实需要学校、学生、相关教育部门和国家相关的政策共同作用。学校要强化学生管理的法制化意识, 对学校的校规校纪和参与学生管理的工作人员进行法律层面的调整和规范, 学生要强化自己的法律意识, 规范自己的行为, 同时学会用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摘要:高校学生管理法制化是社会主义法制化进程中的重要内容, 从高校学生管理现状上看, 其法制化的程度需要进一步加深, 对学生管理法制化的有效践行途径需要不断探索。本文首先详细分析了高校学生法制化管理中存在的法制管理流于形式、相关管理工作没有得到足够重视和学生自治组织功能失效等问题, 然后针对问题提出了健全管理体系、强化法制管理观念和提升学生自治组织功能等具体的解决方法。

关键词:高校管理,学生管理,法制化管理

参考文献

[1]李鑫.传统文化思想对我国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启示与实践[D].天津大学, 2012.

法治途径 篇9

从整体上来讲,高校学生管理法治化主要指的是: 高校在日常的学生管理工作中,贯彻相关的法律精神,落实相关的依法治校的理念,将国家有关的法律法规作为基础依据,并将学校相关的规章制度作为补充,对学生的管理权行使予以规范化,并建立起完善的学生管理权监督及执行机制,是一个表现高校学生管理实体与程序正义的过程。对其具体的含义进行详细的阐述,主要表现为:

( 1) 高校学生的法治化管理是一个对学生行使规范化管理权的过程。目前的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存在的一个明显的管理缺陷就是: 在学生管理权行使的过程中,滥用现象比较严重,由于缺乏有效的监督,其规范性有待提升。因此,在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实现法治化管理对于提升学生管理权行使的规范性和高校学生管理质量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 2) 实现高校学生管理法治化,对于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的有关制度及法律法规的统一协调性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目前,我国高校学生管理的有关法律法规中涉及的内容是比较分散的。因此,使这些法律法规能够在实际的工作中发挥良好的作用,并在此基础上实现各项制度及法律法规的协调是非常必要的,而将法治化管理应用于高校管理工作中,对于实现各项制度的统一协调性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 3) 高校学生的法治化管理是一个静态与动态相结合的过程。在实际的应用中,从静态层面上来讲,加强了学生管理工作中相关制度的建设工作,从动态层面上来讲,只有在相关制度建设的基础上,将其动态地应用于实际的管理工作中,建立起一个法治化的动态运行系统,做好动态与静态的良好结合,才能有效地实现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的法治化。

结合建设社会主义法治社会的相关要求,以及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的实际需求,对高校学生法治化管理工作中的宏观要求进行简单分析,主要表现为: 建立健全的学生管理法律体系,在所建立起的相关的法律体系中,使得高校学生各项管理行为都有法可依,这是保证学生管理工作的协调一致性,充分尊重学生权益的有效途径。同时,要在实际的管理工作中,建立起完善的高校学生管理权的监督机制,使得日常的学生管理工作能够严格按照相关的法律法规来执行,一旦发现存在相关的违法行为,要严格按照相关的法律法规来予以追责,这对于保证学生的合法权益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2 高校学生法治化管理的基本价值

在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实现其管理工作的法治化是相关法的价值在高校管理行为中的良好体现,要了解其基本价值,就需要在相关法律的基础上,对高校管理现状及其管理特点进行简单分析。高校学生管理法治化的基本价值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即自由与秩序。

首先,简单分析其体现在自由方面的价值。教育活动的最根本的目标就是为了人的解放、发展与完善,在高校学生的法治化管理工作中,其最根本的目的就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这是管理工作中法治化非常重要的体现。在现代法治观念的基础上,在日常生活及工作的过程中,公民的相关行为,只要不损害国家及个人的相关权益,那么其行为就被认为是合法的,将法治化的管理方式应用于高校学生的管理工作中,对于高校的管理行为的转变具有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在法治化的管理模式下,传统的管制式的管理模式将会被废除,学生的主体意识及主体地位将会得到充分的尊重,这对于学生潜在创造力的激发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传统的高校学生管理模式中,学生总是作为被动的教育客体存在。应用法治化的管理模式之后,学生的维权意识及法治意识会得到明显的提升,学生的主体意识提升之后,其对自身权益的关注度会得到显著增强,这对于学生法治观念的培养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另一方面,在法治化的管理模式中,学生的理性思维能力、自我发展能力、自我教育能力、自我管理能力会得到有效的提升,这对于学生自由、全面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其次,简单分析其体现在秩序方面的价值。在传统的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秩序是所遵从的非常重要的内容,学生作为被管理的对象而存在,对于其最基本的要求是:服从管理、整齐划一,对于学生的性格特征及其实际的个体需求没有予以足够的重视,在这种管理方式中,学生的基本权利没有得到有效的尊重,秩序与稳定是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所要追求的最基本的目标,在这种管理模式中,高校为了能够在发展的过程中获得良好的管理秩序,不惜对学生的个人权益进行压制,虽然在这种管理模式中,高校最重要的管理目的就是为了获得良好的秩序,但是实际上这种管理方式并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这不仅不会规范学校的管理秩序,还很有可能会导致学校秩序的混乱。举一个简单的例子予以说明: 关于大学生的婚育权,我国的宪法及婚姻法中都具有明确的规定,即高校学生享有婚育权,但是在实际的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以为了保持学校的良好秩序为由,对学生的婚育权予以盲目的压制,剥夺学生的这一权利,对于学生的长远发展会造成不良的影响,严重时还会导致学生的反抗,引发学校秩序的混乱。而在法治化的管理模式中,其主要目的是尊重学生的权益、体现法治精神,以建立起学生管理的长效机制,这对于高校良好秩序的建立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3 高校学生法治化管理的实现途径

( 1) 在观念上改变对高校学生管理的认识。在传统的高校学生管理模式中,高校对于学生的权益予以忽视,采用的是统一化的管理模式,随着社会市场经济的发展,要在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应用法治化的管理模式,就需要在此基础上改变传统的管理理念,在观念上以学生为本,保证学生各方面的权利。传统的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认为高校与学生之间是一种固有的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学生始终处于被管理、被教育、被灌输的状态。而要保持高校良好的秩序,就必须保证学生对于学校的各种管理行为绝对的服从,在这种管理模式下,学生很难实现与高校之间的关系平等。随着社会的发展,高校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出现了一系列的变化,在高校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具有自费上学、自主选课、自主择业的权利,而高校在收取学生相关费用的前提下,应该为学生提供相关的服务。因此,在现代教学模式中,高校改变传统的观念,与学生建立起平等的民事法律关系是非常必要的。在该管理模式中,高校的相关管理部门应该建立起以服务学生为主要目标的工作系统,该系统中包含有: 心理辅导、就业服务、勤工助学、学生资助、个性发展、科研创新、学习指导、学籍管理、组织建设、素质评价、行为管理、价值引领等各种服务职能机构。另一方面,高校在学生管理工作中,行使学生管理权时,要对学生的各项权利予以重视。

( 2) 建立健全高校学生管理制度。良法是实现高校学生管理法治化的最基本的保证,这就需要在实际的管理工作中建立起健全的高校学生管理制度,在该制度的建立过程中,可以从校外及校内两方面来进行。站在校外学生管理制度的角度来讲,其主要指的是: 我国的高等教育法律法规中,涉及到学生管理有关的内容,以及一些专门的高校学生管理规定,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的高等教育法律的建设取得了一系列的进步,但是由于缺乏统一的制度体系,还存在一些法律法规可操作性不强,各法律法规间存在冲突等现象,这些影响因素的存在,导致其难以在实际应用中发挥良好的作用,这就需要在实际的工作中,在现有的基础上,积极提升高校学生管理法律法规立法部门的法律素质,对相关法律法规积极地予以修改与编制,以提升其实用性。

从校内高校学生管理制度的角度来讲,其主要指的是: 高校在发展过程中依据高等教育有关法律法规,制定出的有关学生管理与服务的相关规章制度,最基本的目标是保证学校的管理秩序,促进学生的良好发展,这就需要在实际的管理工作中,积极提升管理人员的法律素养,对学校各种规章制度的制定流程予以规范,并积极组织学生参与到校内学生管理制度的创建中,对原有制度中的不合理之处及时进行修改,从而保证其能在实际应用中发挥良好的作用。

( 3) 建立规范化的高校学生管理程序。现代法治精神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特征就是程序公正、过程公开,在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需要制定相关的程序以实现法治化管理,保证学生的管理权行使的公平公正性,这是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实现法治化的最基本的保证。这就需要在实际的管理工作中,制定出完善、严格、规范化的管理程序,并要求高校学生管理人员在实际工作中积极贯彻落实相关的程序,尤其是一些对于学生的切身权益具有重大影响的管理行为,必须在告知学生本人,并在了解学生意见之后实施。在实际的应用中,为了保证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具有正当的程序,可以引入行政听证制度,这对于维护学生权益,提升高校学生管理决策水平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法治途径 篇10

一、“德治”与“法治”的基本理论

以德治国,就是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积极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发展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江泽民同志在2001年年初的全国宣传部长会议上的讲话中强调,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依法治国,同时也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 以德治国。应始终把法制建设与道德建设相结合起来, 把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紧密结合起来。江泽民同志提出的“以德治国”思想是传统德治思想的继承与发展、吸收与创新。它一方面区别于中国儒家重德轻法的传统思想;另一方面又区别于中国法家的重法轻德。这一思想的闪光点就在于“以德治国”与“依法治国”的紧密联系。“以德治国”思想的提出, 为高校学生思政教育工作提供了理论指导和全新理念。

法者,理也。源于生活、公平和正义。律者,束缚也。就是要时刻约束自己,不去伤害别人。法律并非枯燥的东西,和人一样,它也有灵魂。党的十五大报告中高度概括了依法治国的基本内涵:“依法治国,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通过各种形式和途径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核心内容。胡锦涛指出:“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这是我们党在总结社会主义国家兴衰成败的经验,特别是中国社会主义民主建设、法制建设的经验,借鉴现代法治理论合理成份的基础上形成的基本理念。法治社会的重要标志是法律对社会各个领域的充分有效渗透,特别是向公共公益空间的基础秩序渗透。

1999年3月,“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和奋斗目标被庄严地写入宪法。党的十七大报告在总结过去五年的工作中指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基本形成,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已得到切实贯彻。这说明,我国又向建设法治社会迈近了一步,法治理念已成国人共识。法律素质培养是高校思政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法制教育是提高大学生法律意识、增强法制观念、培育良好法律品质的有效途径。

二、“德治”与“法治”的关系

德治和法治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两者缺一不可,不可偏颇。道德的终极价值是崇高、高尚;人类的价值诉求是由道德的底线 (即法律) 向道德的高端动态地递进。德治属于思想建设,构建精神文明;法治属于政治建设,构建政治文明;精神文明为政治文明提供指导,政治文明是精神文明的保障。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做到精神文明与政治文明两手抓、德治与法治共学习。同时也要认识到德治与法治属于两个不同的范畴,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中所起的作用也不同。德治通过精神层面的说服和劝导来提高全民的思想觉悟和道德意识;法治以其不容质疑的强制力促进社会的道德规范及观念的传播,抵制和削弱颓废、没落、腐败的道德观念的影响。法律和道德作为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都是维护社会秩序、规范人们行为的重要手段,他们互相联系、互相补充、共同作用。

三、“德治”与“法治”进入高校课堂的必要性

当代大学生公民道德状况的主流是积极的、健康的,他们中大多数能够以社会主义道德作为自己的是非标准。但在社会转型期,伴随着利益关系及价值观念的多元化,传统的社会公序与良俗被频频冲撞、甚至颠覆。大学生公民道德状况出现了一些新的值得重视的特点和变化;崇尚良好社会公德,但是非感模糊,一些人内心深处的羞耻感被淡化,对乱扔垃圾,乱闯红灯等不文明行为态度暧昧;诚信意识较强,但不放弃有条件下的作弊,知行脱节的现象比较突出;守“大法”、违“小法”现象时有发生,像刘海洋硫酸伤熊事件、大学生抄袭论文的现象,毕业生与用人单位签订协议又私自毁约,等等。这些都属于违法行为,有些甚至触犯了刑事法律。现实中发生在大学生身上的种种“法盲现象”表明:高校的“思政教育”并未让学生们真正懂法守法,也没有让学生们向诚信道德渐行渐近。一句话,现行的思政教育模式应该成为被改革的对象。

这个现状让我们看到了高校思政教育的成绩与希望,也看到了挑战与隐忧。事实上,近30年来,高校学生思政教育工作从来就没放松过,人员、组织、制度、经费也落实了,但效果与期望值总有差距,这是不容回避的事实。究其缘由,是我们高校的思政教育内容出现了“结构性矛盾”:“两课”课堂偏重于知识 (主要是哲学和历史) 传授;日常管理又偏重于事务性工作;而做起思想工作来,又是苍白的说教,甚至讲大话、讲空话,搞“政治泛化”,造成学生学而不用,知而不信。可以说,这不是大学生最需要的教育,也不是大学生最乐意接受的教育方式,自然也得不到他们的普遍认同。

思政教育的目标首先在于培养受教育者良好的信仰、诚信和规则意识。在现阶段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市场经济的逐利和功利因素始终存在,它对高校育人工作所带来的精神和道德方面的消极影响也始终存在。大学生处于青年期,自我控制能力较差、易冲动,加上人生体验浅,而社会又极其复杂,只有具有较高的法律素质才能更好地适应现代社会生活,经验和教训都是宝贵的财富。大学生的好思想、好品德和好操守不是单纯地自我发育,而是一定环境下内外力互动的过程。这必须依赖于德育与法制教育的共同合力。邓小平曾明确指出:“在党政机关、军队、企业、学校和全体人民中,都必须加强纪律教育和法制教育。“加强法制重要的是要进行教育,根本问题是教育人。”这一论断深刻揭示了法制教育在建立法治国家过程中的重要地位和先行作用。高校德育、法制教育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要适度平衡。当前,尤其要提高法制教育的比重。人们评价一个国家的文明发达程度,法制建设是一个重要方面。高校所进行的法制宣传教育更具有必要性、及时性,其教育成果也必将带入全社会。我们在继续实施“以德治校”、“以德育人”的基础上,不仅不能忽视高校的法制教育,更应加强法制宣传与渗透,提升法制课教学量,逐步实现法制教育的连续性和系统性,渐进提高大学生的民主与法制意识,使他们全面正确地理解法的遵守,既要消极守法:即遵法守纪不违法,做一个好公民;又要积极守法:即运用法律来维护自己的权益,维护社会和谐。

四、实施“德治”和“法治”相结合的思政教育途径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法律素质教育远不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首先,观念陈旧,认为只要不违法,就不必学法。有道德的人可能因为不懂法而触犯法律,而不道德的人却会因为了解法律而不敢犯法。其次,《法律基础》课局限于课堂教学,实践环节少,感染力不强。再次,大学生法律意识淡漠,普遍缺乏应用法律的意识和能力。存在不说明合理,真实不意味正确。要充分调动“德法并施”教育在高校“三个课堂“的可行性:“第一课堂”为课堂教学,要组织学习理论基础,有针对性地对疑点、难点、热点问题进行讨论,进行案例分析、法理辨析;“第二课堂”为社会实践和校园文化活动;“第三课堂”为网络拓展途径。下面就“德法并施”的思政教育做一些探讨:

第一、以生为本,德治教育要做实做细。大教育家洛克曾说:“我认为一个人或一个绅士身上的各种品质中,德行是第一位的,是最不可缺少的。”邓小平同志历来主张应培养德才兼备的人,把德放在首位。高校应重视培育学生的传统文化素养;重视学生人生理想信念的养成;重视对学生的善良、友爱之心的培养;重视对学生社会责任伦理意识的培养;重视对学生进行“修德性”的引导与教育。学校道德教育的主要任务不是行为训练,也不是情感激发,而是道德认知能力的培养,并使之内化为行为习惯。道德教育要建立一种“无灌输的道德教育”。当前,要注重优化学生工作队伍的道德环境,树立其良好形象,塑造其良善品格,改善学生道德教化的途径和方法。在开展工作时,我们要从目前多数学生所欠缺的、不文明行为入手,以“五爱”为基本要求,以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学术道德、家庭美德为落脚点,引导和规范学生的行为,引导辨别真假、善恶、美丑,努力培育学生的道德情感,并使之内化为习惯性行为规范。

第二、逐步建立起符合大学生成长阶段的法制教育课程体系,使学生渐进地接受到较为系统的法制教育,渐进地养成对法律与制度的敬畏感。在西方发达国家,知法、守法是对公民的起码要求,法制教育备受重视。亚洲国家新加坡在其中小学就开课讲解法律的基本概念、规则、原则,高校法制教育则适度抽象但更加系统。而我国现在的大学法制课程,非法学专业除《法律基础》课以外,缺少其他渠道和形式的法制教育活动,这是一大缺憾。其实,法制教育应与其他学科一样,要形成一定的较为系统的课程“组合拳”,要有教学计划,有教学大纲,让法制教育作为一个重要学科纳入学生培养计划,把“软任务”变成“硬任务”。这不仅是法制教育地位使然,也是课程与时俱进的必然要求。

第三、依法做好学生管理工作的民主化、规范化,培养学生的守法用法行为习惯。法制教育与德育一样,不能只注重知识的灌输和概念的掌握,而应把重心放在观念和习惯的养成上,帮助学生养成较强的法制观念和良好的守法用法行为习惯。为此,在认真完成正规法制教育课程教学任务的基础上,还需要不断从感观上强化法的体验,从理念上强化法的现实性。特别是要与校园的管理与服务活动联系起来,互相渗透、互相影响。实行依法治校、依法治教,依法做好学生管理工作的民主化、规范化,健全学校各项规章制度,并严格按章办事,逐步减少“人治”的成分,逐步减少来自管理者的易引起质疑的自由裁量权,让民主去主导,让制度去操作。这种校规校纪作用下的良好氛围,无疑是开展法制教育的活教材,无疑会帮助学生养成认真学法、真正懂法、自觉守法、善于用法的思想观念和行为习惯。

第四、将德治与法制教育融入校园文化。校园文化是校园里的群众文化,应贯彻“德治”与“法治”相结合的思想,积极举办学生普遍感兴趣的、实用性和操作性较强的、富有时代气息、格调高雅的文化活动,全面提高大学生的素质。如,知识竞赛、模拟法庭、法制宣传、法律援助等活动。德治与法治相结合的高校文化活动具有凝聚功能,它结合学校师生员工共同的价值取向和群体意识特征,注重校园特色文化的传播,以“德法兼授”的手段培养政治素质过硬的有用人才。以“德法并蓄、宽严相济”原则为导向,使法制教育内容入眼入脑,锻炼学生运用法律知识、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校园文化通过行为准则、道德规范和思维方式的教育引导,使广大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风尚和法治意识,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真正目的。

上一篇:花丝下一篇:设备维护维修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