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转脑血管造影

2024-05-18

旋转脑血管造影(精选八篇)

旋转脑血管造影 篇1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88例患者均行平板DSA常规全脑血管造影与3DRA,其中男62例,女26例;年龄15~76岁,平均(46.5±6.8)岁。所有患者均经CT证实为蛛网膜下腔出血。

1.2 仪器

Philips Allura Xper FD20平板DSA机及Siemens ARTIS DTI平板DSA机,采用空间分辨率较高的平板探测器及三维重建系统。高压注射器为MarkⅤ。

1.3全脑血管造影

采用Seldinger技术穿刺右侧股动脉,将造影导管分别超选择插管至双侧颈内动脉和椎动脉内行全脑血管DSA检查,先采取颈内动脉标准正侧斜位和双侧椎动脉汤氏位加标准侧位摄影。

3 DRA:图像采集范围240°,球管旋转60°/s,1024×1024像素,对比剂总量为15~20ml,流速4ml/s或2.5ml/s,压力保持300PSI。设置参数后,检测C形臂并使之定位,然后曝光。第一次旋转不注射对比剂采集蒙片,第二次旋转同时经导管血管内注射对比剂,两者同步自动完成。将3D旋转获取的数据经三维工作站行容积重建(VR)。

由2位神经介入医师采用双盲法对平板DSA 2D及3D图像进行阅片。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AS 9.0软件,动脉瘤栓检出率比较采用四格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图1、2为同一患者。

图1、2为同一患者。

图3~6为同一患者。

图3~6为同一患者。

图3~6为同一患者。

2结果

以手术和血管内介入治疗为参照,88例患者中,平板DSA全脑血管造影2D成像检出动脉瘤69例,其中微小动脉瘤1例(图1、2);经3D旋转采集并重建后检出动脉瘤82例,其中微小动脉瘤14例。3DRA图像上显示而2D成像未显示的13例颅内动脉瘤均为微小动脉瘤,两者在动脉瘤检出率方面(93.18%对78.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000,P<0.05)。

14例微小动脉瘤中外科手术治疗7例;2例因多发动脉瘤,仅手术治疗较大动脉瘤(>5mm)(微小动脉瘤未处理);3例患者放弃治疗;血管内栓塞2例,术前利用3DRA清晰显示了动脉瘤与载瘤动脉的关系,动脉瘤的长轴得到最佳显示及测量,并借助3D成像调整2D最佳成像角度成功栓塞(图3~6)。

3 讨论

3.1 平板DSA的3DRA原理

平板DSA的最大特点是由平板探测器取代传统影像链的影像增强器/CCD-TV系统和A/D转换系统。3D重建的基本原理是基于限制性非参数代数重建技术(algbraice reconstruction technique,ART),其中包括原始扭曲的几何影像和球管发出的锥体状射线束精确纠正获取的信息。3DRA实际上是利用C形臂的旋转运动和平板探测器(flat plate detector,FPD)的采集,计算机重建而得到的图像。3DRA采用三维像素矩阵技术。重建空间被分成几个特定尺寸小立方体称为三维像素,每个三维像素都有一个表示该立方体内目标平均灰度值的特定值。显示重建容积时采用了实时容积重建法。该技术是利用整体(三维)容积来选取(二维)视图,通过该容积跟踪视点X线,借助于该射线遇到的所有三维像素,确定视图的像素值。容积重建技术是一种强化处理技术,当投影改变时,就可以对新显像进行实时计算。

3.2平板DSA的3DRA在颅内动脉瘤诊疗中的作用

3.2.1 3DRA在微小动脉瘤显示中的应用

3DRA能清晰准确地显示常规DSA不能显示的直径≤3mm的微小动脉瘤,是发现颅内动脉瘤新的“金标准”。Dammert等[3]认为多层螺旋CTA对颅内较小动脉瘤(<4mm)的总体敏感性为83.3%。尽管DSA是诊断脑血管疾病的“金标准”,但由于颅脑血管的走行曲折复杂,正常血管、载瘤动脉与动脉瘤之间可发生相互重叠,曲折的动脉袢常被误诊为动脉瘤,或动脉瘤被误诊为动脉袢。较小的动脉瘤还易因遮盖而漏诊,因而仍有部分SAH常规DSA检查阴性。常规DSA此方面的缺陷影响了SAH患者的正确诊断和治疗。平板DSA的三维图像支持多角度观察感兴趣区域,进行任意角度旋转,进而排除血管弯曲导致的假阳性或大血管遮挡导致的假阴性结果,为微小动脉瘤诊断提供额外的信息,从而使一些SAH患者常规DSA检查阴性的微小动脉瘤得到显示,提高了动脉瘤的检出率。本组14例SAH患者的微小动脉瘤常规DSA仅发现1例,而3DRA却能完整而清晰地显示所有微小动脉瘤。Van Rooij等[4]对3DRA与常规DSA比较发现,94例动脉瘤中有27例(29%)常规DSA未能显示,这些动脉瘤大小为0.5~4mm,平均1.94mm,认为3DRA能清晰准确地显示常规DSA不能显示的直径≤3mm的微小动脉瘤,3DRA在动脉瘤的准确发现、治疗技术的选择、影像随访的时间和频率方面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Ishihara等[5]对142例常规DSA和3DRA比较结果表明,SAH常规脑血管造影组阴性率是8.6%,3DRA组阴性率是4.2%;3DRA比常规DSA更敏感地发现动脉瘤,特别是对并发症的位置和以前夹闭的动脉瘤。Van Rooij等[6]对2D成像为阴性的23例SAH患者行3DRA检查,发现18例患者患有微小动脉瘤。

3.2.2 3DRA在微小动脉瘤血管内栓塞中的应用

3DRA能清晰显示颅内微小动脉瘤的三维立体形态、瘤体部大小、生长方向、瘤颈的宽窄与长短、载瘤动脉与动脉瘤及邻近血管之间的解剖关系。尤其是动脉瘤与载瘤动脉的关系,动脉瘤的长轴可以得到最佳显示及测量,为介入栓塞治疗提供强有力的保证。本组14例微小动脉瘤,血管内栓塞治疗2例,术前仔细分析3DRA图像,并借助3D成像调整2D最佳成像角度,成功栓塞且无任何并发症发生。3DRA准确显示瘤颈在载瘤动脉的开口及瘤颈内壁有无穿支动脉,并可发现有无斑块及血栓形成等相关信息,直接关系到介入手术和开颅手术入路的选择、手术方式及银夹类型的选择[7]。3DRA对图像的分析为输送微导管和栓塞微小动脉瘤提供最佳治疗角度,使栓塞过程清晰,减少弹簧圈凸入载瘤动脉和误栓正常血管的机会。另外,瘤体的大小、瘤颈的宽窄等决定弹簧圈的长度、直径大小及选择的数量,而载瘤动脉与动脉瘤的空间位置关系是指导栓塞前是否要对微导管进行塑形的依据,3DRA对此种空间关系的立体显示为完全栓塞动脉瘤提供了保障。

总之,平板DSA的3DRA不仅显著提高SAH患者常规DSA阴性患者颅内动脉瘤的检出率,也为治疗微小动脉瘤血管内栓塞提供了保证。

摘要:目的 探讨平板数字减影血管成像(DSA)三维旋转血管造影(3DRA)在颅内微小动脉瘤(≤3mm)诊疗中的应用价值。资料与方法88例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利用平板DSA行常规全脑血管造影,再行3DRA检查,并利用其工作站行三维重建,分析其二维(2D)与3DRA显示颅内动脉瘤的差异,并分析3DRA对微小动脉瘤的最佳显示角度,制订血管内栓塞治疗方案。结果 平板DSA常规全脑血管造影检出颅内动脉瘤69例,微小动脉瘤1例;利用其3DRA检出动脉瘤82例,微小动脉瘤14例。13例3DRA显示而2D未显示的颅内动脉瘤均为微小动脉瘤,两者在动脉瘤检出率方面(93.18%对78.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000,P<0.05)。14例微小动脉瘤中,2例行血管内栓塞治疗,7例行外科手术治疗。结论 3DRA显著提高了颅内微小动脉瘤的检出率,是颅内微小动脉瘤诊断和栓塞治疗的有力工具。

关键词:颅内动脉瘤,血管造影术,数字减影,脑血管造影术

参考文献

[1]Brinjikji W,Lanzino G,Cloft HJ,et al.Endovascular treatment of very small(3mm or smaller)intracranial aneurysms:report of a consecutive series and a metaanalysis.Stroke,2010,41(1):116-121.

[2]Yang MS,Wong HF,Yang TH,et al.Alternative op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very small ruptured intracranial aneurysms.Surg Neurol,2009,72(Suppl2):S41-46.

[3]Dammert S,Krings T,Moller-Hartmann W,et al.Detection of intracranial aneurysms with multislice CT:comparison with conventional angiography.Neuroradiology,2004,46(6):427-434.

[4]Van Rooij WJ,Sprengers ME,de Gast AN,et al.3D rotational angiography:the new gold standard in the detection of additional intracranial aneurysms.Am J Neuroradiol,2008,29(5):976-979.

[5]Ishihara H,Kato S,Akimura T,et al.Angiogram-negative subarachnoid hemorrhage in the era of three dimensional rotational angiography.J Clin Neurosci,2007,14(3):252-255.

[6]Van Rooij WJ,Peluso JP,Sluzewski M,et al.Additional value of3D rotational angiography in angiographically negative aneurysmal subarachnoid hemorrhage:how negative is negative?Am J Neuroradiol,2008,29(5):962-966.

旋转脑血管造影 篇2

方法:本次实验以我院2008年1月至2012年1月所收治的230例脑血管疾病患者为实验对象,回顾分析全脑血管造影检查安全性和阳性检出率。并评价部分脑血管畸形、脑动脉瘤和颈动脉狭窄患者的介入治疗效果。

结果:所有受检者均无永久性神经功能损伤,脑血管DSA检查总的阳性率为66.74%。

结论:本次实验结果表明,全脑血管造影检查具有较高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能够提高脑血管疾病患者的阳性检出率,且介入治疗脑血管疾病具有创伤小、安全性高和疗效显著等优势,应用前景良好。

关键词:脑血管造影介入治疗临床价值

【中图分类号】R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1879(2012)12-0051-02

目前,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是动态显示脑血管解剖形态结构的最佳检查手段,此方法是通过股动脉穿刺,再利用导管向动脉内快速地注射造影剂,使用数字系统电子设备获取单纯的血管图像。其可以更全面且精确地显示出颅外、颅内脑血管的整体情况,明确是否有脑血管畸形、颅内动脉瘤等明显血管畸形病变。并可以动态地了解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变化、血流速及侧枝循环情况,可以对脑部供血情况进行全面的评价。因而被认为是诊断脑血管疾病的“金”标准。同时又是血管内治疗的基础和操作平台。本次临床实验对DSA检查在脑血管疾病的临床诊断以及介入治疗应用价值进行了分析,现将本次临床实验的结果进行如下报道。

1资料和方法

1.1临床资料。本次实验以我院2008年1月至2012年1月所收治的230例脑血管疾病患者为实验对象,男性130例,女性100例,患者年龄范围在40岁至70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5±4.5)岁。

纳入标准为:所有脑血管疾病患者经过经颅彩色多普勒(TCD)、颈动脉彩超检查,以及MRA/MRI/CTA等非侵袭性检查,均符合下述条件之一:第一,1根以上颅外或颅内脑动脉发生闭塞或狭窄;第二,影像学检查结果表明,造成TIA发作或脑梗死发生的主要血管发生软斑或不稳定性斑块,且患者存在血流动力学性颅内动脉末梢低灌注或斑块脱落的可能性。第三,出血性脑血管病(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脑室内出血等)经相关检查已确诊。第四,单侧动眼神经麻痹及以视力障碍为主要症状者均排除眼局部性病变及颅内其它非血管性病变。

排除标准为:第一,无法长时间平卧的患者;第二,碘过敏患者;第三,心、肺、肾功能障碍者;第四,出血倾向严重的患者。第五,家属或患者意愿不配合者。

1.2检查方法。本次临床实验我院应用飞利浦FD20平板DSA造影仪进行检查,利用Seldings技术经皮股动脉穿刺置动脉鞘,上造影管,常规行双侧椎动脉和颈内动脉检查。根据情况选择双侧颈总动脉和主动脉造影检查,造影剂选用优维显或碘佛醇。手术过程中和术后1d内行心电仪监测。手术完成后静态或动态分析造影检查结果。并依据北美NASCET标准对发生粥样硬化的动脉血管狭窄程度进行测定。对脑血管畸形、颅内动脉瘤等情况综合评定分析,并依据结果实施血管内介入治疗。

1.3治疗方法。脑血管畸形、脑动脉瘤和颈动脉狭窄患者行seldings技术治疗,将导管鞘穿刺置入一侧股动脉内,全身应用肝素化。对于合适的颈动脉狭窄患者,在局部麻醉的情况下,通过脑保护设备置入内支架治疗;对合适颅内动脉瘤患者,气管插管行全身麻醉,全身应用肝素化,将导管鞘利用seldings技术置入一侧股动脉内,利用微导丝系统和微导管,依据患者动脉瘤体的形态和大小,分别填塞规格相同的记忆型号弹簧圈;而于动静脉畸形患者用微导管超选择进入畸形血管团供血动脉并依据畸形血管团的形态和大小,以NBCA胶或Onyx胶栓塞治疗。

2结果

2.1DSA检查。本次临床实验的230例患者中,共有154例患者DSA检查结果呈阳性,阳性检出率为66.95%。其中,发生率最高的是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检出率约为75%,主要病变类型为脑动脉闭塞或狭窄。其次为出血性脑血管疾病,阳性检出率为60%,主要类型包括后交通动脉瘤、颈内动脉系统动脉瘤和前交通动脉瘤等。患者的DSA检查结果,如表1所示。

2.2DSA检查安全性。所有230例实验对象中,有2例患者手术过程中出现了暂时性的血管痉挛症状,经过及时的对症治疗后,情况完全消失,未发生神经永久性功能缺损或死亡病例。

2.3介入治疗。患者术后均接受6个月至1年不等的随访,随访结果显示,所有患者均未发生严重的神经系统损伤和脑梗塞等并发症,动脉瘤介入治疗患者,其Aunt-Hess分级结果均在1至3级之间,采用电解脱卸弹簧圈进行栓塞,患者介入治疗后预后优良率为100%。对于脑血管畸形患者采用介入栓塞结合外科手术、放射治疗提高综合疗效。

3讨论

DSA检查作为脑血管疾病的临床诊断方法,具有稳定性较高,且图像质量良好的优勢,能够为脑血管疾病病因检查提高重要依据,并可行血管内介入治疗。本次所选病人行选择性全脑血管造影术均获得明确诊断。造影过程中无1例发生并发症,充分说明介入检查的安全精确性。

本次临床实验中,患者DSA检查的阳性检出率为66.94%,略高于国内有关医学研究的结果,其主要原因与患者数量及我院选择病人有关。其中,SAH和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是DSA检出率最高的疾病类型,对于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要提高患者DSA检查的准确性和阳性检出率,术前需实施简单易行、快捷简便、无创的头颅影像学、颈动脉彩色超声和TCD等临床检查,并以此作为脑动脉粥样硬化闭塞或狭窄程度的临床诊断依据,特别是对于有脑卒中史、饮酒吸烟史、高血脂症、冠心病、糖尿病和高血压的患者,DSA检查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阳性检出率。

颅内动脉瘤也是SAH的主要发生原因,该疾病的DSA阳性检出率为65.04%,该结果显著高于有关医学报道结果,其主要原因与患者数量存在直接联系。对于确诊为SAH的患者,患者需加强多体位投照,对传统的DSA投照技术加以适当改进,实验SHIMADZU Digtex safire平板DSA造影检查设备的DSA旋转动能,从而进一步提高DSA的阳性检出率。

DSA在脑血管病诊治中有特殊的价值,但其本身是有创性检查,手术过程中可能发生血管痉挛后的脑梗死、高灌注综合症、血管破裂出血等临床并发症,笔者将DSA安全方面的经验总结如下:第一,术前严格掌握DSA的排除标准及适应证;第二,实施DSA检查的操作者事先要接受系统全面的有关操作规范的培训学习;第三,检查前制定完整的术前、术中、术后DSA检查操作规范,并严格遵守;第四,手术过程中和完成后实施全面细致的护理观察并配合连续的心电监护,以及时发现和处理潜在的临床并发症;第五,手术过程中使用适当的导管,以提高造影诊断的安全性。

总之,DSA作为数字放射学发展的一个重要成果,为脑血管疾病的诊断和血管内治疗提供了微创、安全、有效的治疗新方法。随着治疗观念的改进、新型设备材料的研制和核心技术的普及,血管内治疗必将的到更广阔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江宝柱,牛小敏,张翼,王元.脑血管造影及介入治疗110例分析[J].临床医药实践,2002(12)

[2]余翔,高小平,梁辉.数字减影全脑血管造影175例分析[J].医学临床研究,2005(08)

脑血管造影50例分析 篇3

关键词:脑血管造影,脑血管病,临床意义

脑血管病的发病率、致残率、病死率较高,早期、安全、正确的诊断是进一步治疗的前提。虽然CT脑血管造影(CTA)、磁共振脑血管造影(MRA)等为脑血管病的无创诊断提供了新方法,但脑血管造影,尤其是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机上行经皮穿刺股动脉选择性全脑血管造影,目前仍被认为是脑血管病诊断的金标准[1,2]。本科2006年8月至2008年5月行DSA检查50例,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50例患者均为本科住院患者,男28例,女22例,年龄20~76岁,平均(63.6±11)岁,以出血发病的6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发病25例,脑梗死17例,癫痫发病2例。以上病例均符合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修订的《各类脑血管病诊断要点》[3],且均无造影禁忌证。

1.2 全脑血管造影方法

对50例患者术前进行评估、签署知情手术同意书;发病后1~7d检查,检查前空腹,采用北京万东公司800mA CGO2000大型C臂DSA造影设备及改良型Seldings技术,经一侧股动脉穿刺置入5F导管鞘,全身肝素化,0.9%氯化钠注射液持续滴注导管,用5F猪尾巴导管导入,分别对主动脉、双侧颈总动脉、颈内动脉和锁骨下动脉、双侧椎动脉进行造影,造影剂为碘海醇。术中全程监测心电、血氧、血压。术后24 h均进行心电监护。主动脉弓造影时流率15~20mL/s,总量30~40mL,以600~900磅/平方英寸(PSI)压力由高压注射器(Cemoto型120s)自动注入动脉;颈总动脉造影时流率5~6mL/s、总量8~10mL,颈内动脉、椎动脉造影时流率4~5mL/s、总量6~8mL,均以150~300PSI压力由高压注射器自动注入动脉。手术结束后穿刺点压迫15min,弹力绷带加压包扎6h。所有造影资料存盘,术后分别对造影图像进行动态及静态全面分析。

2 结果

血管造影显示38例有血管狭窄,其中29例(76%)为前循环,9例(24%)为后循环;其中:大脑中动脉狭窄9例(31%),大脑前动脉狭窄7例(24%),颈内动脉狭窄13例,其中6例(46%)为起始部狭窄,7例(54%)颈内动脉颅内段狭窄。5例(56%)椎动脉起始部狭窄,基底动脉狭窄2例(22%);大脑后动脉狭窄2例(22%)。发现动脉瘤5例(10%),脑血管畸形3例(6%),4例(8%)血管造影未见异常。术中并发抽搐发作2例,均为暂时性,无严重并发症。

3 讨论

脑血管造影是神经科医生应掌握的技术,它能提高医生对脑血管疾病的认识水平,且操作不复杂,但技术要求较高,一个简单的错误即可造成严重的损伤甚至死亡,所以熟悉头颈部血管的解剖、病理和变异,术中规范操作才能达到预期效果[1,2]。脑血管造影时应结合患者临床资料选择“兴趣”血管进行优先检查,以免因意外情况发生而丧失获取重要信息的机会。在造影时全身肝素化并用生理盐水对导管鞘和造影导管进行冲洗和持续滴注,能最大限度地预防血栓形成。在连接和注射时注射器头向下以免气泡滞留。右侧无名动脉插管一般不困难,条件允许尽量行颈内动脉选择造影,造影遇到困难大多发生在左颈总动脉。正常左颈总动脉起源于主动脉弓顶端并与其垂直,但很多时候与主动脉弓成角,此时可以用导丝辅助或使用Simmon导管;导丝辅助时可先把导管头端置于动脉开口近端再慢慢送入导丝使其随血流漂入,导丝进入应达一定长度使其有足够支撑力使导管进入,进管时不能过急,有时靠动脉搏动的力量即可送入;使用Simmon导管时必须借助导丝先进入左锁骨下动脉,然后先回撤导丝再回拉导管向前送入主动脉弓复原,轻拉导管即可进入[2];另一方法是借助导丝使导管在弓内作袢反折后进入。常见的变异是右无名动脉与左颈总动脉共干或共同起自主动脉弓,如并发血管迂曲则进管困难。椎动脉插管不可过深,尤其是椎动脉迂曲细小时可引起椎动脉痉挛和脑干缺血发生危险。椎动脉插管困难时可应用血压计袖带阻断肱动脉,在锁骨下动脉造影显示椎动脉。有时可借头位的变化和外力压迫协助进管和鉴别。全脑血管造影包括右椎,以免右椎和PICA(小脑后下动脉)病变漏诊。如常规造影阴性应检查颈外动脉系统,颈外和颈内动脉系统间存在广泛吻合,对诊治意义重大。此外,对有明显动脉硬化病史和年龄>60岁的患者常规行主动脉弓造影以评价颈部大血管的病理状态,为进一步选择插管提供依据。

临床最常用的指征是评价颅内动脉瘤、AVM、脑动脉硬化[1,2]。DSA有利于确定责任病灶及无症状病灶、双侧动脉病变及串联病变、Willis环的代偿情况及其他异常,如血管变异、动脉瘤或瘤样扩张等,为制定进一步的防治方案如外科治疗、血管内介入治疗及药物治疗等提供依据[4]。在本组的病例中主要血管病变为脑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或闭塞(76%),主要表现为颈内动脉系统广泛的迂曲、管腔不规则、狭窄,大脑中动脉受累最为常见,占所有受累血管的31%,其次是颈内动脉起始部和颈内动脉末端,椎动脉也是好发部位,与国内文献报道相符[5]。另外本组报道无论是脑梗死还是TIA患者,前循环颅外段血管病变均多于颅内病变,与欧美、日本等国家[6]及部分国内报道接近。

动脉瘤的诊断应注意其大小、形态、数目、瘤颈、与鞍旁骨质的关系载瘤动脉情况及是否有血管痉挛动脉瘤的责任关系。如并发血管痉挛或血栓,动脉瘤可不显示,如高度怀疑病变而造影阴性建议2周后复查造影。AVM主要包括供血动脉、畸形血管团、引流静脉.供血动脉应注意位置、数目、走行、粗细、供血方式,是终末供血还是穿支供血,是否存在颈外动脉供血,引流静脉的数目、方向,是深部还是浅部引流。畸形血管团大小位置是否位于功能区。较大的AVM供血动脉粗大,盗血严重,可并发动脉瘤及引流静脉动脉瘤样改变,但应区分责任关系以便处理.造影时记录动静脉循环时间以便为可能进行的栓塞治疗提供依据。有些AVM潜在的供血动脉并不显影,是造成AVM栓塞术后复发的根源。

由于影像学技术的进展,材料工艺学提供了优质的导管导丝以及技术操作的熟练提高,脑血管造影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已较前大为减少[7]。其并发症可分为穿刺点并发症、局部和周围血管并发症、全身重要脏器并发症和神经系统并发症[8]。本组50例造影中发生2例抽搐发作(4%)但均为一过性,无严重并发症,无1例发生永久性神经功能缺损,考虑与血管一过性痉挛缺血有关,随着经验的积累估计发生率会进一步下降。

参考文献

[1]Anne G.Osborn.李松年,译.脑血管造影诊断学[M].第2版.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0:421-443.

[2]李明华.神经介入影像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0:3-6.

[3]中华医学会全国第四次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各类脑血管病诊断要点[J].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6):379.

[4]刘武,罗伟良.陈伟奇.48例脑梗死患者全脑血管造影分析[J].邯郸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18(5):456- 457.

[5]史怀璋,李斗,李慎茂,等.经DSA分析100例缺血性脑血管病华人患者的病因特点[J].中国脑血管病杂志,2005,10(2):437-440.

[6]Hagiwara N,Toyoda K,Uda K,et al.Strategy forman-age mentofcarotid arterialstenosis:analysis of 293 consecutive patients in a Japanese cerebrovascular center[J].No To Shinke,2006,58(11):999-1004.

[7]欧阳墉.数字减影血管造影诊断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63-64.

旋转脑血管造影 篇4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我院在2013年12月15日—2014年6月15日共行冠脉造影和脑血管造影258例,选出符合条件的病例80例,其中行冠脉造影40例,随机分成CARE组(20例)和普通组(20例);行脑血管造影40例,随机分成CARE组(20例)和普通组(20例)。入选标准:年龄>18岁;体重指数(BMI)18.5 kg/m2~24.0kg/m2;整个造影过程中透视累积时间不超过4 min。

1.2研究方法

固定以下影响因素:①统一使用Sie-mens Artis Zee Ceiling第三代平板DSA系统采集图像(曝光条件为自动控制);②统一使用相同品牌、相同浓度的造影剂。③同样的手术医生以保障相同的操作习惯。具体如下:40例冠脉造影都采用Seldinger技术经桡动脉进入左右冠状动脉。左冠摄取6个体位,包括右肩位(RAO15°+CRAN15°)、右肝位(RAO30°+CAU25°)、足位(CAU25°)、蜘蛛位(LAO45°+CAU30°)、左肩位(LAO45°+CRAN30°)、正头位(CRAN30°)。右冠摄取2个体位,分别为LAO45°和RAO45°。故冠脉造影图像均为8个序列。40例脑血管造影都采用Seldinger技术经股动脉进入左右颈内动脉和左右椎动脉。每条血管摄取正、侧两个体位。故脑血管造影图像均为8个序列。④冠脉造影均为手推造影剂,每个体位4 m L~6 m L。脑血管造影均为高压注射器联动注射造影剂,每个体位6 m L~8 m L。⑤冠脉造影视野19 cm~22 cm,平均屏相距100 cm,脑血管造影视野37 cm~42 cm,平均屏相距95 cm。⑥冠脉采集帧率15 f/s,透视15 P/s;脑血管采集帧率4 f/s,透视15 P/s;变量如下:CARE组使用默认的自动铜滤过功能和LIH定位功能,并选用带有CARE标志的器官程序,即低剂量模式,冠脉造影透视Dose 40 n Gy/Pulse,冠脉造影采集Dose 0.12μGy/Frame;脑血管透视Dose40 n Gy/Pulse,脑血管采集Dose1.82μGy/Frame。普通组关掉默认的自动铜滤过功能和LIH定位功能,选用常规的器官程序,透视Dose45 n Gy/Pulse,采集Dose0.17 n Gy/Frame,脑血管透视45 n Gy/Pulse,采集Dose3.6μGy/Frame。

使用西门子Artis ZeeⅢ平板探测系统自身所带的剂量检测装置,探测并记录每例造影的空气比释动能(air kerma,AK)和剂量面积乘积(dose area product,DAP),为防止传输过程中的压缩改变图像质量,评估工作均在系统主机实时显示屏上进行。4组造影图像质量的评估是由两位影像科副主任医师采用双盲法共同进行。

1.3 图像质量评价指标

共5个问题,共计50分:①是否能满足临床诊断要求(0分~10分。0分为完全不能,10分为完全能满足诊断要求);②非减影图像中,血管与背景的对比是否明显(0分~10分。0分为完全不能区分血管与背景,10分为能够明显区分血管和背景);③3级以上的分支血管是否能清楚显示(0分~10分。0分为完全不能看到3级以上分支血管,10分为能够清晰地看到3级以上分支血管);④图像整体噪声点是否严重(0分~10分。0分为噪声非常严重,10分为基本没有噪声);⑤图像是否有伪影(0分~10分。0分为图像伪影严重,10分为看不到任何伪影)。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9.0软件包分别分析、处理两对(四组)造影图像的AK、DAP以及图像质量得分。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CARE组、普通组放射剂量比较(见表1)

CARE组、普通组AK、DAP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CARE组的放射剂量明显低于普通组。

2.2 CARE组、普通组图像质量评分比较(见表2)

CARE组、普通组图像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外照射防护的三原则是:缩短照射时间、增大与X线源的距离、设置屏蔽防护。而在介入诊疗操作过程中除了尽可能缩短照射时间外,病人既无法增大与X线源的距离也无法设置有效屏蔽防护。因此,辐射防护的最优化方案,应该是在兼顾诊断与治疗的前提下,尽可能将所有照射保持在最低剂量下。对于在介入诊疗过程中需要承受辐射照射的医务工作者来说,低剂量也是必不可少的重要防护措施[4]。

目前生产DSA血管机的医疗器械厂家纷纷推出自己的低计量技术,如Clarity技术、Low Dose技术等。这些低剂量技术都是通过提高管电压来降低辐射剂量的[5]。笔者所在科室新进的西门子第三代Artist ZeeeCeiling血管造影系统为降低辐射剂量,开发了新的CARE技术。CARE技术在提高管电压降低辐射剂量的基础上,还整合了无透视状态下射线束中心定位技术、自动铜滤过技术。这两项整合技术与低剂量核心技术相辅相成,共同作用出最低化射线剂量的同时,不降低图像质量的效果。

AK和DAP常常用于反映病人在X线诊疗过程中承受的辐射剂量。DAP反映球管发出来的射线剂量总和。AK是在C臂等中心点之下15 cm处测量到一个1 cm2面积内的射线剂量,一般可以间接反映病人吸收的皮肤剂量[6]。国际放射防护委员会(International Commission on Radiological Portection,ICRP)规定:急性照射(病人)皮肤剂量达2 Gy时可能造成红斑和白内障,达7 Gy可造成脱发,达12 Gy时可造成迟发性皮肤坏死。因此,一个部位的AK值绝不能高于2 Gy。

本研究脑血管造影剂量统计结果显示,普通组AK(365.27±129.90)m Gy,DAP(9 163.24±3 710.95)m Gycm2;CARE组AK(244.32±47.51)m Gy,DAP(6 526.67±1 291.84)m Gycm2。无论是AK还是DAP,CRAE组都明显低于普通组,降幅分别是33.1%和28.8%。冠脉造影剂量统计结果显示,普通组AK(331.58±76.23)m Gy,DAP(2 617.13±551.24)m Gy-cm2;CARE组AK(191.95±49.33)m Gy,DAP(1 483.98±415.59)m Gycm2。同样,CRAE组的辐射剂量相比普通组大幅下降,降幅分别为AK42.1%,DAP43.3%。相比脑血管造影来说,冠脉造影剂量下降的百分比高出十个百分点左右,这说明CARE技术在冠脉造影中的降剂量作用更加明显。在实际操作中,冠脉造影因为其特殊性,医生无法做到离室操作,必须要在床旁手推造影剂,同时使用脚踏开关采集造影图像。而脑血管造影时,操作医生一般是将造影导管放置好后,连接高压注射器注射造影剂,同时在室外使用手闸采集造影图像。因此对于冠脉造影术者来说,低剂量技术更为必要[7]。CARE技术在冠脉造影中的降低剂量作用更加明显。因为CRAE技术的核心依然是提高管电压值来降低辐射剂量。在传统造影系统中高电压会使射线穿透力增强,导致图像对比度下降。同时,剂量与噪声显负相关,低剂量必然导致噪声增加。但在数字化的造影系统中,可以通过一系列后处理算法来平衡这些不良影响[8],尽量做到降低剂量的同时,不影响图像质量。本研究中,脑血管造影图像质量评分,普通组(49.38±0.49)分,CARE组(49.07±0.62)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冠脉造影图像质量评分,普通组(49.79±0.71)分,CARE组(48.94±0.59)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CARE技术不影响医生操作习惯,全自动控制,实时反馈调节,能够在明显降低辐射剂量的同时,不影响图像质量。在各项介入诊疗,尤其是在冠脉造影过程中,有着非常好的应用价值和前景。

摘要:目的 探讨最新版低剂量技术(CARE技术)在常规介入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80例拟行造影术的病人,其中冠脉造影40例,随机分成CARE组(20例)和普通组(20例);脑血管造影40例,随机分成CARE组(20例)和普通组(20例)。CARE组启用CARE技术,普通组关掉CARE技术,其他操作习惯和步骤完全一致。对CARE组和普通组的图像质量与射线剂量进行对比和分析。结果 冠脉造影:普通组空气比释动能(AK)为(331.58±76.23)m Gy,剂量面积乘积(DAP)为(2 617.13±551.24)m Gycm2;CARE组AK为(191.95±49.33)m Gy,DAP为(1483.98±415.59)m Gycm2。脑血管造影:普通组AK(365.27±129.90)m Gy,DAP为(9 163.24±3 710.95)m Gycm2;CARE组AK为(244.32±47.51)m Gy,DAP为(6 526.67±1 291.84)m Gycm2。无论是脑血管造影还是冠脉造影,CARE组在AK和DAP方面都明显低于普通组(P<0.01)。冠脉图像质量评分,普通组为(49.79±0.71)分;CARE组为(48.94±0.59)分。脑血管图像质量评分、普通组为(49.38±0.49)分;CARE组为(49.07±0.62)分。CARE组、普通组图像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ARE技术应用在常见造影术,尤其是冠脉造影中,能够在显著降低射线剂量的同时不降低图像质量。

关键词:冠脉造影,脑血管造影,CARE技术,低剂量,图像质量

参考文献

[1]孙鹏,刘国贤.介入医学的回顾、展望与构思[J].医学信息,2010(7):1901-1902.

[2]高宏杰,黑玲巧,张金亮.浅谈平板影像技术的新发展[J].医学信息,2011(9):4507.

[3]刘建鲁,王鹏程,侯立霞.数字化平板血管造影系统辐射剂量优化研究进展[J].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2013,30(2):4015-4019.

[4]吴巧丽,杨敏玲.介入放射工作的防护现状及措施的探讨[J].山西医药杂志,2008,37(6):546-547.

[5]鹏程,赵雷,翟小娟,等.数字血管减影中k Vp及m As选择对病人剂量及低对比度血管能力检测的影响[J].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2007,27(4):400-402.

[6]Gfirmer H,Stieve FE,Wild J.A new diamentor for measuring kermaarea product and air-kerma simultaneously[J].Med Phys,1997,24:1954-1959.

[7]侯广文.心血管介入诊疗中医护人员的放射防护[J].职业与健康,2008,24(18):1884-1885.

全脑血管造影术的护理 篇5

随着影像诊断技术的不断提高和介入放射技术的飞速发展, 在DSAF下行全脑血管造影已在临床广泛应用, 近年来该院神经内科和介入科行全脑血管造影术已成为一项常规性工作, 为了保证手术的安全、顺利进行, 手术全过程的护理环节是一项基础工作, 现将我们在临床工作中的经验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在该次研究过程中收集该院在2010年4月—2011年7月期间收治的脑血管疾病患者120例, 其中男性患者67例, 女性患者53例, 患者的年龄在32~71岁之间, 在临床表现方面, 患者当中40例为脑出血患者, 但患者的血肿位置不明确;30例患者为脑出血疑似硬膜外或硬膜下血肿患者;20例患者为蛛网膜下腔出血过多, 其脑血管畸形;20例患者为脑瘤患者并发中风, 其脑出血与脑梗死症状无法明确区分;10例患者为颈内动脉病变, 需要手术治疗, 对患者的病症部位确定等情况。在临床治疗过程中, 120例患者均进行全脑血管造影术检查, 对患者的病灶及病症情况进行鉴别诊断。

1.2 临床护理

在该次患者的全脑血管造影术护理当中, 主要包括患者的术前准备、术中护理和术后护理, 详细的情况如下。

1.2.1 术前准备

在全脑血管造影术开始前4 h对患者进行禁食, 对患者的插管部位进行常规的皮肤清理, 使用肥皂水进行清洗, 该组患者的插管位置均为股动脉, 注意擦洗患者的会阴部位。同时在手术前对患者进行常规的血检、X线检查及心电图、碘过敏实验等, 同时在患者进入医院之后对患者的情况进行心理护理介入, 加强对患者的交流, 及时的掌握患者的各种临床症状和不适等, 并消除患者的各种消极心理。对与情绪较为紧张的患者可以进行一定的镇静剂使用, 确保患者的心情平稳, 之后进行手术前的常规资料准备, 包括辅料包、器械包等, 并对手术室进行消毒[1]。

1.2.2 术中护理

患者在手术检查的过程中, 护理人员需要同步介入, 协助医师对患者的身体进行手术中的操作, 如暴露患者的刺穿部位, 调整患者的姿势, 及时的对患者的各种问题进行讲解, 消除患者的焦虑等情况, 如果患者持续紧张, 可以配合使用一定量的镇静剂, 当患者出现吞咽困难等不良反应时及时的进行处理治疗。同时在手术当中做好患者的常规心电监护, 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反映给医师进行处理。

1.2.3 术后护理

完成手术之后, 患者的身体情况可能会出现一定时间的不适, 需要护理人员对患者的刺穿部分进行30 min左右的按压和包扎, 在手术后加强对患者的刺穿关注度, 如出现出血等情况及时的进行处理, 并告知医师。对患者进行常规的监护护理, 并协助患者进行一定的活动, 如翻身等, 在术后加强对抗感染等方面的护理, 定时对患者的刺穿口进行消毒, 并清洗患者的会阴、尿道口等, 防止出现并发症等情况, 增加对患者的营养支持[2]。

完成手术之后, 对患者的护理工作进行效果观察, 包括对患者的并发症及不良反应情况进行统计, 同时对患者进行为期3个月的回访, 了解患者对护理人员工作的满意度等情况。

2 结果

在该次临床检查的过程中, 120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 患者的病症确诊当中, 40例为脑出血患者的血肿位置清晰显示, 30例脑出血疑似症状患者中16例为硬膜外血肿, 14例为硬膜下血肿, 血肿位置确诊;20例蛛网膜下腔出血血管畸形患者的血管情况也同步显示, 10例患者为颈内动脉病变患者的手术位置等情况也直观的检测出。在临床检查的过程中, 120例患者当中118例患者为一次检查确诊, 2例患者检测结果模糊, 通过再次检测之后患者的病症准确确诊。在临床护理的过程中, 患者出现3例感染情况, 通过临床对症处理之后患者的症状痊愈, 在临床护理工作的回访当中, 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较高, 其中116例患者为满意, 满意率96.67%。

3 讨论

脑血管造影在临床检查过程中不但可以清楚地显示颈内动脉、椎基底动脉、颅内大血管及大脑半球的血管图像, 还可测定动脉的血流量, 所以, 目前已被应用于脑血管病检查, 特别是对于动脉瘤、动静脉畸形等定性定位诊断。其不但能提供病变的确切部位, 而且对病变的范围及严重程度亦可清楚地了解, 为手术提供较可靠的客观依据[3]。

在该次研究过程中, 120例患者的病症情况也取得了有效的确诊, 在临床检查当中患者的检出率较高, 直观的对患者的病症情况进行了有效的判定。但护理过程中按照患者的术前、术中及术后进行分类护理, 同时接入强化护理干预和心理护理, 对患者的护理效果起到了非常有效的效果, 通过临床回访, 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较高。在临床脑血管造影的护理过程中可以进一步的加强常规护理, 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同时提高患者的心理护理等工作, 及时的与患者进行交流, 提高患者的治疗积极性, 增加临床上的治疗效果[4]。

摘要:目的 研究在临床全脑血管造影过程中的临床护理。方法 回顾性分析该院收治的12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 患者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均使用全脑血管造影术, 对患者的临床护理情况进行总结, 研究其有效的护理方法和护理效果。结果 在该次研究当中, 120例患者的手术均较为顺利, 患者的护理效果较为优异, 临床上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也较高。结论 在临床全脑血管造影的护理过程中需要加强对患者的术前、术中及术后护理, 包括临床常规护理和心理护理干预等, 增加患者的护理效果。

关键词:全脑血管造影术,放射技术,护理方法,护理效果

参考文献

[1]欧阳羽, 冯新民, 李信友.前交通动脉瘤与A1段优势血流相关性研究[J].重庆医学, 2007, 12 (9) :78-79.

[2]范文辉, 孙胜军, 杜柏林, 等.数字减影脑血管造影术中预防血栓形成的体会[J].中国交通医学杂志, 2009, 6 (12) :123-125.

[3]满晓, 冷振璞, 庞在英, 等.CT灌注成像联合CT血管造影诊断超早期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价值[J].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2010, 4 (2) :17-19.

全脑血管造影术的护理配合 篇6

全脑血管造影属于有创性检查。回顾性总结82例全脑血管造影术的护理配合, 提出术前全面评估病情、做好健康教育及心理护理, 术中严格执行无菌技术, 密切观察术中、术后病情变化, 积极采取有效的抢救措施是成功配合脑血管造影术的关键。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我院自2003年5月-2009年12月共为82例患者施行全脑血管造影术, 其中男54例、女28例, 年龄18~67岁, 平均39.8岁。患者术前诊断为蛛网膜下腔出血 (SAH) 50例, 鼻咽癌动脉化疗7例, 顽固性鼻衄5例, 舌癌动脉姑息化疗7例, 脑转移瘤姑息化疗6例, 缺血性脑中风早期溶栓7例。检查时患者均无严重颅内压增高症状, 无脑膜刺激征, 但伴意识障碍者5例。82例患者全部采用Seldinger法股动脉穿刺插管途径行全脑血管造影, 均取得满意效果。

1.2 方法

患者平卧, 取右侧股动脉穿刺点2%利多卡因局部麻醉, 行Seldinger 法穿刺, 置入5F 穿刺鞘, 按50U/kg 全身肝素化, 4F 造影管在导丝引导下分别超选至双侧颈内动脉, 双侧椎动脉开口处, 分别对各支血管进行造影, 造影剂采用碘海醇或欧乃派克, 分别于动脉期、毛细血管期及静脉期摄片。

2 护理配合

2.1 术前准备

2.1.1 术前准备与病情评估:

完成各项术前检查, 碘过敏试验;双侧腹股沟区及会阴部备皮;准备手术器具及急救药品;保证患者充足的睡眠, 必要时可给予地西泮或鲁米那等镇静催眠药物;术前6h禁食, 4h禁水。

2.1.2 术前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

进一步讲解手术目的和意义、简单的造影程序及术中配合要点, 使患者对手术有所了解, 并列举成功的病例, 增强患者对手术过程的信心, 以赢得患者的最佳配合。特别要告知患者术中要保持平卧, 注射造影剂时可能会有轻微不适, 但不可晃动头部, 否则会影响成像效果。82例患者中有6例意识障碍者给予约束制动, 其余患者配合良好。

2.2 术中配合

2.2.1 建立静脉通道, 给予持续心电监护, 密切监测患者生命体征;

严格无菌操作, 与手术医生做好配合。

2.2.2 严格执行操作规程:

脑血管造影为血管介入性操作, 医护人员应有高度的责任心, 防止血栓形成或出血及全身感染。为避免血栓形成, 常规穿刺成功、动脉鞘进入血管后, 给予全身肝素化, 使机体处于抗凝状态, 注意肝素应用时间及剂量, 并及时追加。

2.2.3 病情监护:

术中密切观察患者神志、呼吸、血压、皮疹等情况, 防止大剂量造影剂注射引起过敏反应。注重患者主诉, 注意观察患者头痛情况、瞳孔改变及肢体活动情况, 并随时观察输液情况。

2.2.4 手术完毕后的处理:

准确计算体内肝素所需的硫酸鱼精蛋白量, 于墨菲氏管中注入, 以恢复患者进行肝素化之前的非抗凝状态。20min后拔出动脉导管鞘, 穿刺部位压迫15min后以弹力胶布加压包扎。

2.3 术后护理

2.3.1 一般护理:

股动脉穿刺处加压包扎制动8h, 绝对卧床24h, 观察局部有无出血及血肿, 并观察动脉穿刺远端的血液循环状况, 如皮肤的色泽、温度, 测双侧足背动脉搏动, 每15min 1次, 持续2h。严密观察病情变化, 如神志、瞳孔、生命体征、感觉、运动、语言等。鼓励患者饮水1 500ml以上, 以促进造影剂的代谢。

2.3.2 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

(1) 穿刺部位血肿是血管内穿刺插管最常见的并发症[1]。小的血肿可自行吸收, 出血量大时引起压迫症状, 导致肢体远端静脉回流受阻或动脉搏动消失时应及时处理。先给予局部湿热敷, 6h后仍无效应行血肿清除术。本组病例无一例出现穿刺部位血肿。 (2) 脑血管痉挛是由于导管在血管内停留时间较长, 加之栓塞材料等因素, 诱发脑血管痉挛, 表现为头晕、头痛、呕吐、失语、短暂的意识障碍、肌力下降等, 多于术后12~24h发生。早期发现及时处理可避免因脑缺血、缺氧而出现不可逆的神经功能损害。本组50例SAH患者中除10例于造影前已有脑血管痉挛表现外, 无一例因操作诱发血管痉挛。 (3) 脑出血是由于导管的机械刺激, 导致颅内动脉瘤或血管畸形破裂再出血, 也可因患者紧张、情绪激动、排便、剧烈活动引起动脉压突然升高、头部静脉回流受阻引起再度出血[2], 表现为头痛、恶心呕吐、烦躁不安、颈强直、意识障碍等。故应嘱患者保持心情舒畅、避免情绪激动, 遵医嘱常规给予酚酞片2片口服, 1次/d, 或便乃通2包口服, 1次/d, 保持大便通畅, 以避免血压增高的因素。同时注意意识、瞳孔、血压、肢体活动的变化, 如发现有颅内高压综合征应及时报告医生及时处理。本组82例患者经积极的护理配合, 无一例发生术后感染, 无一例发生血栓性并发症或出血性并发症, 均顺利完成全脑血管造影术。

参考文献

[1]王希锐.介入放射学问答[M].第2版.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1999.59.

旋转脑血管造影 篇7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09年6月-2013年6月接诊的经DSA诊断和介入治疗的50例脑血管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男29例, 女21例, 年龄21~78岁, 平均 (49.8±1.6) 岁。主要脑血管疾病:蛛网膜下腔出血5例, 动眼神经麻痹11例, 脑室出血8例, 缺血性卒中9例, 颅内静脉窦血栓8例, 海绵窦动静脉瘘9例。所有患者均符合2005年修订的《中国脑血管病防治指南》和第四届全国脑血管会议制定的诊断标准[4]。

1.2 脑血管造影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

(1) 术前均向患者及其家属明确告知手术目的、术中及术后注意事项, 可能产生的手术风险、手术并发症及预防措施, 双方签署医患知情同意书; (2) 脑血管造影纳入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蛛网膜下腔出血、颅内外血管出血性和缺血性病变、自发性脑内血肿、CT或者MRI诊断为缺血性脑血管病变; (3) 脑血管造影排除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碘过敏、心、肝或肾功能不全或衰竭、脑疝晚期、脑干功能衰竭。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3.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 (±s) 表示, 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 (%) 表示, 比较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DSA诊断, 50例患者中, 出血性和出血前脑血管疾病27例, 缺血性脑血管疾病19例, 其他脑血管疾病4例。实施介入治疗的11例患者中, 实施动脉瘤介入栓堵治疗5例, 实施颈动脉狭窄支架置入术3例, 实施骨下动脉支架置入术2例, 实施海绵窦动静脉瘘介入栓堵术的1例。详见表1。

注:Aco A:前交通动脉;MCA:大脑中动脉;Pco A:后交通动脉;ACA:大脑前动脉;PCA:大脑后动脉;ICA:颈内动脉

3 讨论

缺血性脑血管病是脑血管疾病中常见的一类, 主要是由于一系列的病变使得管腔变窄、血栓闭塞, 进而导致脑局部缺氧缺血和软化坏死[5]。该疾病对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有着严重的威胁, 因此要积极加强对脑血管相关疾病的诊断和治疗[6,7,8]。目前, 血管内的干预治疗因其具有传统药物治疗不可替代的优势而逐渐在临床中获得广泛的应用[9]。缺血性脑血管病是脑血管疾病中常见的一类, 主要是由于一系列的病变使得管腔变窄、血栓闭塞, 进而导致脑局部缺氧缺血和软化坏死[10]。作为诊断脑血管疾病的最佳标准, 脑血管造影是各种介入治疗的基础。然而脑血管造影容易带来其他的并发症, 因此要加强对相关并发症的预防, 主要可以从造影的步骤、完整性、操作过程的注意事项以及造影时使用生理盐水持续灌注动脉鞘等方面出发来避免并发症的出现[11,12]。近年来, 我国脑血管患者数量逐渐增多, 对中年以上人群带来了极大的威胁。本研究中采用DSA诊断, 50例患者中, 出血性和出血前脑血管疾病27例, 缺血性脑血管疾病19例, 其他脑血管疾病4例。在对缺血性脑血管病治疗中, 血管内介入技术也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目前, 关于这一疾病的治疗尚未找到一个非常好的治疗方法, 介入治疗必将为缺血性血管疾病的患者带来福音。本研究对缺血性血管疾病患者实施血管内介入技术均获成功。

综上所述, 脑血管造影诊断及介入治疗对脑血管疾病患者的诊断和治疗有着重要的意义, 只要严格刷选合适的病症, 对其适应病例、材料和方法进行充分的术前评估, 结合严谨而成熟的操作技术, 对术后并发症及预后妥善处理和观察随访, 脑血管造影诊断及介入治疗一定会对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治带来质的飞跃。这不仅可以促进患者病情的好转, 而且可以提高医院的声誉, 进而使医院获得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摘要:目的:探讨脑血管疾病患者的脑血管造影 (DSA) 诊断及介入治疗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笔者所在医院2009年6月-2013年6月接诊的50例脑血管疾病患者的DSA诊断及治疗情况。结果:50例患者中, 出血性和出血前脑血管疾病27例, 缺血性脑血管疾病19例, 其他脑血管疾病4例。实施介入治疗的11例患者中, 实施动脉瘤介入栓堵治疗5例, 实施颈动脉狭窄支架置入术3例, 实施骨下动脉支架置入术2例, 实施海绵窦动静脉瘘介入栓堵术1例。结论:在脑血管疾病患者中使用脑血管造影诊断和介入治疗可以有效促进患者病情的好转。

旋转脑血管造影 篇8

关键词:磁共振血管造影,CT血管造影,颅内动脉瘤,诊断价值

动脉瘤是临床上常见的病症, 主要是由于动脉壁因局部病变而向外膨出, 最终产生了永久性的局限性扩张。临床表明, 动脉瘤在成年人群中的发病率大约为百分之四, 而这其中大约有百分之二的患者发生破裂而致蛛网膜下腔出血, 致死率高达百分之五十[1,2]。因此, 及早采取有效的手段加强对动脉瘤的诊断对于保障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旨在对比分析磁共振血管造影及CT血管造影对颅内动脉瘤的诊断价值, 特收集我院的40例颅内动脉瘤患者进行了研究分析。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的40例颅内动脉瘤患者, 所有患者均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3]确诊, 本组患者中男26例, 女14例;年龄30~60 (44.68±12.29) 岁。其中有30例患者以蛛网膜下腔出血为首发症状, 共计检测出50个动脉瘤, 其中有13个为前交通动脉, 7个后交通动脉, 7个大脑中动脉, 4个大脑前动脉, 19个颈内动脉。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实施磁共振血管造影及CT血管造影检查, 其中, CT血管造影检查主要通过64排CT行螺旋扫描, 预先调整好各项参数:120k V, 300 m A, 层厚1.25mm, 螺距0.938:1, 重建间隔0.625mm, 矩阵512×512, 探测器设置16mm×1.25mm, 视野25cm, 射线束宽度20mm, 检测使用的对比剂为优维显300, 控制高压注射器团注速率最高为45ml/s, 最低为5ml/s, 延迟时间约为20~21S。按照仪器使用规范完成扫描, 并通过最大密度投影进行图像后处理, 图像的诊断和分析主要采用Volume-Rendering图像及源图像进行;磁共振血管造影检查主要采用西门子3.0T MR扫描仪, 检测方法为3D-TOF成像法, 图像的诊断和分析采用MIP图像及源图像进行。

1.3 效果判定标准

观察两种方式对动脉瘤的检出率以及检测出的瘤颈宽度、瘤体直径[3]。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表示, 行t检验。P<0.05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磁共振血管造影检查有35例阳性, 检出率为87.5%, CT血管造影检查有29例阳性, 检出率为72.5%, 磁共振血管造影对颅内动脉瘤的检出率明显高于CT血管造影检查 (P<0.05) , 两种方式检测出的瘤颈宽度、瘤体直径比较无明显差异 (P>0.05) 。见附表。

3 讨论

颅内动脉瘤是一种非常危险的病症, 需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积极诊治。对于颅内动脉瘤的诊断, 经股动脉穿刺数字减影血管造影一直作为其诊断的金标准[4], 而虽然该方式诊断准确率高, 但数字减影血管造影仍存在诸多不足, 比如诊断的时候要分别对两侧大脑半球造影, 同时要分别对颈内动脉系和椎动脉系进行造影, 增加了操作的复杂度和医疗成本。同时, 如果患者的动脉瘤内存在血栓形成的时候数字减影血管造影不显影;另一方面,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技术属于一类有创操作, 不仅增加了患者的痛苦, 还容易引起再出血, 容易引起瘤体损伤、血栓脱落、动脉内膜等并发症, 检测使用的对比剂和射线辐射较大[5]。因此, 选择一种更加简单、有效的诊断方式势在必行。

随着近年来磁共振检查技术及多排螺旋CT成像技术的大力推广, 临床上逐步引入了非侵入性磁共振血管造影及CT血管造影技术, 该方式的引入为可疑动脉瘤的患者提供了多种有效的检查方法, 并且该检查方式所提供的信息量也明显在传统的单纯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基础上显著扩大[6]。因此, 临床上对于磁共振血管造影及CT血管造影对诊断颅内动脉瘤的敏感度和特异度的诊断价值的关注度也随之提高。

磁共振血管造影由于无创和无放射线而在颅内动脉瘤检查中得到了更为广泛的应用。根据相关研究表明, 磁共振血管造影检出颅内动脉瘤的敏感度在90%以上, 该方式能够检出颅内多数直径超过三毫米的动脉瘤[7]。本次研究中, 磁共振血管造影的检出率为87.5%, 略低于临床报道水平, 分析其原因可能与动脉瘤发生部位的构成比不同、样本较量小有关;同时, 传统的研究往往使将2D-数字减影血管造影作为诊断金标准, 这就导致了一些较小的动脉瘤被漏诊, 而近来出现的3D-数字减影血管造影降低了颅内动脉瘤的漏诊率, 从而导致了颅内动脉瘤检出率偏高, 除此之外, 检出率还会受到阅片医师的临床经验与技术水平高低影响。

CT血管造影对颅内动脉瘤的诊断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动脉瘤的直径影响, 在直径超过3mm的动脉瘤诊断中的敏感性明显高于直径在3mm内的动脉瘤的敏感性, 在直径超过五毫米的动脉瘤诊断中具有很高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而在动脉瘤直径低于3mm的诊断中其检查敏感度和特异度明显降低, 具有很高的误诊率、漏诊率。通过本次研究结果亦可以看出, 磁共振血管造影更能提高颅内动脉瘤的检出率, 具有非常重要的诊断价值。

参考文献

[1]王春霞, 刘怀军, 付凯亮, 等.磁共振血管造影、CT血管造影及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对颅内动脉瘤诊断价值的对照研究[J].临床荟萃, 2010, 25 (18) :1580-1582.

[2]张健.磁共振血管造影及CT血管造影对颅内动脉瘤诊断价值的比较观察[J].医药前沿, 2012, 2 (12) :185-186.

[3]李欢, 薄锋.磁共振血管造影与CT血管造影对颅内动脉瘤诊断价值比较[J].中国保健营养 (下旬刊) , 2013, 23 (12) :7732.

[4]贺宇平, 王眺, 田民, 等.磁共振血管造影及CT血管造影对颅内动脉瘤诊断价值的比较研究[J].现代预防医学, 2011, 38 (4) :792-793, 795.

[5]李晶晶.关于磁共振血管造影及CT血管造影对颅内动脉瘤诊断价值的比较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 2013, 11 (17) :131-132.

[6]杨振兴.3.0T磁共振下四维对比增强磁共振血管造影技术在颅内动脉瘤诊断中的应用[D].宁夏医科大学, 2012.

上一篇:切入点下一篇:汽车车身金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