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心灵一片阳光生

2022-07-02

第一篇:给心灵一片阳光生

给心灵一片阳光教师发言稿

给心灵一片阳光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扇窗,一扇紧闭的窗,那是锈蚀的记忆不愿承载的泪水,那是随风飘落的泛着枯黄的断章。

人,来到这个世上,也许注定要经历许多,甜蜜、欢笑、叹息、彷徨......在季节的河床上旋舞花开花谢,在流年的睫毛上品味地老天荒,每个人都在用自己的方式,寻找一份美好,每个人都在期盼中,翘首一份幸福绵长。

然,生活与期盼有很多时候是不等式,你所渴盼的,也许成了海市蜃楼;你所向往的,也许成了一帘幽梦。于是,经不住迷茫徘徊、痛苦失望,我们可能会选择关闭心门,把曾经的那份烂漫锁进心窗......

“我是心门上了锁的一扇窗,任寒风来来去去关不上,这些年无法修补风霜,看来格外的凄凉。怕听见拒绝,又嘲笑了黑夜,我只是寒冬向着心扉的窗......”

是的,无论那扇窗怎样紧闭,人,终是拒绝不了风雨,该来的终究会来;无论你多么想把自己藏进黑暗,终是抗拒不了,太阳每天会从东方升起...... 记得有句话说:生活,是一个无定义的概念,而人生,更是一个多元的方程,那唯一的解,便靠你自己去寻找。

无论生活以怎样的不公对你,心不死,便会永远渴望,不是吗?一份对美好的向往,终是会让我们无法放弃希望。 你不能改变容貌,但你可以展现笑容;你不能左右天气,但你可以改变心情;你不能预知天气,但你可以改变今天。

推开窗,便看到了远方,远方延伸着艰辛与希望,当你开始努力的时候,远方已不再遥远,起点成了终点,终点成了起点。

推开窗,便看到了阳光,不管我们身居何地,境遇如何,当幸福来临,永远会散发花儿一样的芬芳。 推开心中那扇窗吧,给自己一个微笑,给心灵一片阳光,当你领悟到刹那也可以永远,心,便会是灿灿的暖!

第二篇:班主任工作漫谈:给心灵一片阳光-班主任工作心得

班主任工作漫谈:给心灵一片阳光

文/张兴山

历史上那些以武力称雄世界的人最终大都“名摩灭而不可胜记”,而那些悲天悯人的思想家、慈悲博爱的宗教创始人和用真善美来教化人们的大艺术家却永远为后世所敬仰。罗曼罗兰说,暴力来得猛烈,但很短暂;善的力量似乎弱小,但能够生长发展。

这个观念深深地影响了我的人生观,并且深深地影响了我为人处世的方式,当然也影响了我的工作方式,尤其是在班级管理方面。

这里,我想谈谈自己的一点体会和感悟。

1、激励是源远流长的活水

有一天早上,我捎着自己的女儿去学校。路上,女儿使劲催着我说:“爸爸,快点!我要迟到了。”我听了很奇怪,现在才早上七点过一点啊,怎么就会迟到呢?女儿看我不理解,就说今天她们小组打扫卫生。我说:“不对啊,你们不是昨天刚打扫完卫生吗,怎么今天又挨上了?”女儿自豪地说:“爸爸,杨老师说,我们的卫生打扫得最干净,所以,她允许我们再打扫一次。如果我们今天还是打扫得非常干净,杨老师就允许我们再打扫一周。所以,爸爸,今天我一定不能迟到。我要早早回去,把所有的地方都擦得干干净净的。”

女儿的话让我在惊叹之余也感悟了很多。一般来说,额外的劳动总是作为一种惩罚给与那些卫生打扫不彻底的值日小组;而女儿的班主任却让学生把额外的劳动看成奖励从而快乐地接受甚至主动争取。她的学生不但没有为自己多干活而感到委屈,反而觉得很自豪。为什么?因为老师满足了她们精神上的需要。

其实,历史上早有这样的事例在给我们讲这个道理。比如为气节而忍饥挨饿的苏武,为真理而宁愿被烧死的布鲁诺,为普度众生而宁愿舍弃王位的释迦牟尼等,他们之所以能够忍受常人不能想象的痛苦去坚守自己的方向,是因为在承受肉体之苦的同时,会收获精神方面的充实。由此可见,对于一个正常人来说,精神方面的追求是一种巨大的力量;而对于心灵非常单纯的学生来说更是如此。

如果一个班主任真正领悟了这个道理,他就拥有了可以调动学生积极性的无尽能量。我觉得,那些拿自己的工资给学生买奖品的老师确实令人感动,但懂得用精神激励来鞭策学生的老师更加聪明,也更加优秀。

班干部可能是唯一不发工资的“公务员”,他们任劳任怨、默默无闻地为班级做着贡献,却常常要受到老师的批评和同学的抱怨。在一次班会上,我说:“我今天在这里想要表扬的是那些始终如一地默默为班级工作的同学。老师从来没有表扬过你,但你并没有因为自己没得到表扬而在工作中表现出懈怠,而是一如既往地兢兢业业地为大家服务着。其实,老师虽然没有表扬过你,但始终在关注着你;你虽然没有得到老师的表扬,却得到了老师由衷的赞许。我相信,这样的品质注定你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走向成功。”结果,我讲完的时候,我发现很多学生非常感动,都抬起眼睛望着我。我知道,我的一番话可能已经驱散了他们心头积压着的委屈,并且为他们重新注入了活力。

任何人都希望自己的努力能够得到别人的承认;而作为一个班主任,善于承认学生就是善于激励学生。

2、欣赏是润物无声的春雨

我所代课的另外一个班级有个男生,因为自己在班上表现不突出而一直有自卑心理,并且在期中考试前产生了厌学情绪,从而放弃了考试。后来,经过办主任的努力,他勉强回到班级来上课。有一天,他来交作文本,我就对他说:“王成浩啊,我觉得你很值得别人羡慕。”王成浩一听,非常吃惊地抬起头看着我。这时候,我看着他的眼睛真诚地说道:“世界上几乎所有的人都有或多或少的缺憾:健康的人不聪明,聪明的人不漂亮,漂亮的人却不一定健康。而你呢,却几乎占全了,你在学校运动会上拿过长跑冠军,又是班上公认的帅哥,而且是尖子班的学生。在这个班级里,你虽然考试成绩排名有点靠后,但只要你努力,一定会赶上去的。只要你的成绩上去了,你就接近了完美。”王成浩眼睛睁得大大地看着我,脸上变得神采焕发,他高兴地说道:“谢谢老师!”然后他朝我深深地鞠了一躬,激动地走出了办公室。

从这以后,我发现王成浩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不仅作文写得非常认真,而且主动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尤其是在我讲课的时候他表现得非常专注,非常积极。后来,又听其他老师反应,王成浩在其他几门功课上都比以前努力多了。

可见,对于缺乏信心甚至自卑的学生,老师的欣赏就是对他的激励。

3、关注是沐浴心灵的阳光

一个周末,我和爱人带着女儿乔乔到体育场去玩。女儿说:“爸爸,我要跑步,你看我能跑多长时间。”我们都高兴地鼓励她跑。女儿便开始围着草坪跑了起来,并且不时地回过头来看看我们。女儿跑远了的时候,我和爱人谈起了另外一件事情,便不再看她了。后来我转过头,我发现她跑得速度放慢了;而这时,她也看见我在看她,便又加快了脚步兴致勃勃地继续向前跑。

这件事情给了我这样一个启示:每一个学生都需要关注,哪怕老师给他的仅仅是关注,这种关注中既没有表扬也没有鼓励。

于是,我开始有意识地注意每个学生生活中的细节,并适时地给一点问候。我对我的学生说:

“你的这件绿色衣服比以前那件灰色的漂亮多了。”

“你的头发是哪个理发店理的?既朴素又时髦。”

“你的日记写得挺有个性的。”

“我发现你喜欢独自在花园里呆着,是觉得惬意还是伤感啊?”

“我看你的钢笔字有颜体的风格,是跟谁学的?”

……

要让学生觉得自己生活在老师的目光下,哪怕这种目光仅仅是一份淡淡的注意。

4、理性是吹面不寒的和风

高中语文课本中有一篇文章叫做《种树郭橐驼传》,里面讲了这样一个故事:

有个善于种树的老头子叫郭橐驼,他所种的树成活率达到百分之百。有人问他种树的奥妙,他便讲了一番道理。

原来,郭橐驼并不是有什么特异的本领使树长得长久而且茂盛,而是能够顺应树的天性给与其恰当的关怀,使之自然生长而已。而不是象有些不会种树的人那样,或者植树完毕便不再理睬,或者关心过多,“旦视而暮抚,已去而复顾。甚者,爪其肤以验其生枯,摇其本以观其疏密,而木之性日渐离矣。虽曰爱之,其实害之;虽曰忧之,其实仇之。故不我若也……”

郭橐驼所讲的这个道理我们今天叫做“理性的关怀”.对学生的教育也是一样,过多的批评和过多的表扬都不利于学生的成长。我们表扬学生的程度要恰如其分,不能使他产生“老师偏爱我”的错觉,从而恃宠放肆;同样我们批评学生的程度要不偏不倚,不能使他产生“老师从此不喜欢我了”这样的心理,从而自暴自弃。

我表扬尖子生一般都在没有其他同学的时候,一来可以避免那些本来就自卑的学生更加自卑,甚至产生嫉妒心理;二来这个学生在接受表扬的时候可以有一个独立的心理坏境,以使他不受干扰地接受我的鼓励和忠告。相反,我表扬后进生一般都选择在全班学生都在场的时候。因为对于后进生来说,表扬的意义不仅在于可以使她本人得到鼓励,也在于可以使他从别人那儿找到自尊和自信,从而有一个正常的学习心态。

我在万不得已的情况下才会批评学生,而当受批评的这个学生反思的心理过程结束后,我会在适当的时候给他一句鼓励的话,或者给他一个微笑,暗示他:虽然他犯了错误,但只要改正了,老师还是喜欢他的。

总之,批评或表扬学生都要把握准火候,瞅稳时机,掌握好轻重;在批评或者表扬完之后,再在适当的时候使他的心平静下来,以使其不受情绪干扰地进入学习状态。这样,也许便能像郭橐驼种树那样使学生按照自然的规律成长。

5、理想是发出召唤的彼岸

一辆自行车之所以不跌到,是因为它有一个前进的方向。对于一个学生来说,也是一样,你要想使他不东倒西歪,就要使他有一个前进的方向。

一般来说,学生之所以旷课甚至逃学去上网,是因为他对学习生活不感兴趣,于是他们到另外一个坏境中去宣泄自己的精力;学生之所以沉溺于《校园鬼故事》之类的低俗无聊的读物中,是因为他缺乏必要的文学审美趣味,于是埋头于精神的垃圾堆中狼吞虎咽;学生之所以会去酗酒斗殴,是因为他没有更高尚的追求。

因此,当我发现自己的学生偶尔表现出不良倾向时,一般不是告诉他什么不应该做或者什么应该做——像这样的大道理他们从小学听到中学,耳朵上都快起茧了;而是进一步思考其犯错误的深层原因。

记得高一刚开学,我发现部分学生逐渐迷恋上了网吧。便开展“我心目中的名校”活动: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搜集世界各着名大学的资料,要求内容充实且有吸引力。然后利用班会时间让每一位学生挨个儿介绍自己心中理想的大学,并描述自己心中美好的大学生活。结果,这项活动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成功。讲解者滔滔不绝,神采飞扬;听讲者如痴如醉,眼中充满了对未来的憧憬。接着,我发现那些网迷的兴趣逐渐转移到学习上来了,显然是受到了美好未来的感召。于是,我便和他们分别进行谈心,让他们认识到迷恋网吧将会如何影响他们理想的实现。在我的耐心开导下,那些学生一个个都为自己曾经浪费的大好时光感到十分懊悔和内疚,并决定以加倍的努力来弥补溜走的时光。

我还利用闲暇时间,写了一部长篇小说《校花》,向学生展示美丽的大学生活,激发他们为理想而勤奋读书的动力。现在,《校花》还没有写完,但是已经在网络上掀起了一定反响。原来,本是想鼓励中学生,没想到一大批大学生从中受到了感染和鼓励。从网上的留言可以看出来,一些大学生看完《校花》后开始懊悔自己的大学四年白过了。他们觉得自己的生活非常空虚无聊,远没有《校花》中写得那样美好浪漫。

如果把班主任和学生比作牧羊人和羊儿,那么,与其忙于驱赶以免它们四处乱跑,不如让它们看见远处有一块鲜美的草地。

6、让学生用时间去理解老师的爱

在我的班上,有一个男生特别惧怕跑早操,几乎每天课间操都来请假,并且说,他从小学到现在课间操都是请假的。但是我很严厉地拒绝了他,逼迫他去跑步,他只好很不情愿地去了,我看见他几乎是哭着去的。上操过程中我发现,他之所以怕上操,不仅是因为跑得比别人慢,比别人吃力,还因为他跑步的动作很难看,总是招来别人的嘲笑。为此,我特意安排班上的体育委员利用课余时间教他跑步的姿势和动作。但是,这个学生并不理解我的用意,只是觉得我在有意为难他。

一年之后的一次家长会上,他的父亲非常激动地握住我的手说了好多感激的话,我才明白自己的努力终于得到了理解。原来,上一周他的父亲带他到医院检查身体,各项医学指标显示,他儿子的身体素质较一年前有大幅度的提高。

说到这儿,我想起了一个叫吴琼的学生在口头作文课上讲过这么一个故事:

一个旅游公司在某一趟旅游线路中有这么一个特殊的规定,即在旅游团经过一块大峡谷的时候需要把男游客和女游客分开,然后在峡谷的另一边重新会合,达到殊途同归的效果。理由据称是其中一条线路的风景适合男游客看,而另一条线路的风景女游客看起来更美。然而,会合之后,男女游客都觉得自己看到的风景都显得单调乏味,没有什么特别。可是,因为这个旅游团出色的服务态度,没有人愿意去投诉。没想到多年以后,国家旅游局接到了关于这件事的投诉报告,他们便展开了调查。

调查结果很快公布了,真相却令所有的人感到意外。

原来,旅游车在经过那条峡谷的时候上厕所很不方便,男女游客挤在同一辆车上很尴尬;于是,他们便用这个美丽的谎言来解决这个令人难堪的问题。

调查结果见诸报端之后,这家旅游公司因这个富有人性化的谎言而感动了所有的游客,从而成了最为游客放心的旅游公司之一。

这家旅游公司之所以能够最终感动游客,是因为他们对游客的关怀接近了母爱。在这个世界上,只有母亲才会愿意为了孩子的利益而宁愿遭到孩子的误解和抱怨。然而,当这个孩子有一天终于理解了自己母亲的时候,会被自己母亲的爱感动得热泪盈眶。

我想通过这个故事来说明一个班主任应该怎样去理解自己对学生应有的爱。我是希望我们能够这样去爱自己的学生:

让那些曾经不理解你甚至恨你的学生有一天想起你的时候心中会充满感激和怀念!

第三篇:读后感让心灵拥有一片阳光

让心灵拥有一片阳光

——随想于《阳光心态》

放假了,那是一种释然的感觉。随着校长祝福话语的结束,我随着人流走出了校门。一看回家时间上早,索性钻进只有一条马路之隔的长春书城。书城里的人跟往常一样多,大概可以分成两类,即只看不买和先选而后买,显然我属于后者。浏览一番后我在畅销书架前驻足,这本《阳光心态》吸引了我,随手翻阅几页,感觉甚好,随即买下。对于好书,我一贯是一气读完的,然后再翻读其中印象深刻的部分,此书当不例外。

书中介绍了一个人具备阳光心态的重要性和一些缔造阳光心态的方法,而在联系了教师职业的特性后,我想从三个方面阐述对阳光心态的感悟和理解。

一、教师自身应具备阳光心态

回想着,每一学期的工作,感同身受的是教师的职业是神圣并辛劳的。在我们教师中有很多不仅拥有着亚健康的身体,同时拥有着一份灰色心态。他们抱怨着工作压力过大,抱怨着家庭中不和谐的音符,抱怨着一些想当然的不公平,直至抱怨这个社会。相信以这样的心态工作那一定是干并痛苦着。书中的观点认为,其实抱怨现在的状态是因为设想应该有更好的状态,但是是好是坏谁知道呢?只有低效率的人把大部分的时间不是花在现在,而是再为过去悔恨,为未来担忧。

所以我认为教师自身要在工作中有一种幸福的感觉。心理学家关于幸福的标准理解是:幸福与性别、年龄、财富无关,生活得快乐与否,完全取决于个人对人、事、物的看法,因此幸福是由思想造成的。人活着就要塑造自己的阳光心态,学会感恩、知足、达观,这样态度变了,人就变了,事情也就变了。

教师还要善于发现和创造工作中的快乐。快乐是蕴藏于我们心中,当我们找到真正的自我,即快乐、热情、自信的个体,真正的阳光心态就会永远伴随着我们。当然,学校也要为创造阳光心态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氛围,我们四十八中、小学就提出了“做一个幸福并快乐的教师”这样一个理念,相信有阳光般校园,才会有阳光般心态的教师。

二、教师与学校的“砖块理论”

一块砖当把它放在草坪上时,没有任何砖挤压它。如果它想做一些事情,参与了一面墙体的构造,就要受到三个力的作用:挤力、压力、支撑力。受到来自左右砖块的挤力,上面砖块的压力,下面砖块的支撑力。显然对于自己有利的只有一种力量,如果不受到挤压,就只有独立。如果不想独立,又不想离开这个组织,又不想独立,是不可能实现的。换个角度想,由于有了相互的挤压,才构造了团队,你自己也在挤压别人,被挤压的人就是你的支撑力,没有这种挤压和支撑组织就无法存在,团队就无法发展。这就是书中的“砖块理论”。

教师这个职业早就脱离了古老的私塾式教学模式,一定是要加入到学校这个教育组织中来的。虽然受压,但是只是在学校中,对于外界来说,你就是令人羡慕的。在工作中肯定会遇到不如意的事情,不断的激励自己,总结经验教训而取得进步是必须的。因此,在工作中就应该积极的投身到工作中去,为这个组织的不断发展发挥自己的那份力,尤其是为一个优

秀的学校工作,对于一个教师来说可以说是幸福的或着说是幸运的,更应该加珍惜这样的机会。在这个世界上人人缺少向上的力量,而作为学校不仅要做他们的压力,还要做他们的支撑力,就要为这些构建这个组织砖块,提供他们释放能量的空间,不断的搭建他们成长的平台。

三、教师与学生的“情绪传染的混沌效应”

书中阐述了物理学中混沌效应原理,说亚马逊河的蝴蝶煽动了一下翅膀,美国就有一场暴风雪。根据这个原理,一些人为的好事或坏事都与情绪的变化有关。

教师在教学中就应该想是为学生的未来工作,为崇高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工作。因此教师无论自己受到多大的不公平待遇,不论自己受了多大委屈,都不能把这个怨气传播给学生。如果老师在学生中制造不公平,会导致学生的心态扭曲。如果教师在学生中散布仇恨,学生会把这个仇恨加倍。相反,那些赞美、肯定、赏识可以缔造一些积极的情绪,形成连锁反应。我们经常也打趣的说,什么样的班主任就会带出什么样的学生。实际上学生是把教师的言行用放大镜放大了。我们有理由相信,一个拥有阳光般心态的教师,所教出来的学生不仅年龄上阳光的,心灵更是拥有一片感恩、豁达、向上的阳光照耀着。

让我们的心灵都拥有一份阳光,让自己坚信“激情创造未来,心态营造明天。缔造阳光心态,走向阳光未来。”

四十八中小学部

邵成业

读书与成长征文

征文题目:让心灵拥有一片阳光

——随想于《阳光心态》

作者单位:长春市宽城区第四十八中小学部

姓名:邵成业

联系方式:886702404

第四篇:给心灵一片蔚蓝的天空

----镇安小学特色化办学经验总结

2011年3月

我校坚持“一切为了人的发展” 的办学理念,树立“教育是为了学生的终生幸福服务”的办学思想,以创建城乡融合的品牌学校为目标,坚持走内涵发展之路,初步形成了“学校优质+特色”、“学生全面+特长”、“家校村”共育人才的办学模式。多年来尝试以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为突破口,进行多项心育课题研究。通过不断探索、研究和总结,逐渐建立全员参与、全方位发展、全过程融合(教学与心育)的教育模式,取得了良好的教育效果,达到心智并重,以心育人的效果,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办学水平的全面提升。主要经验总结如下:

第一、领导带头全参与,优化队伍美环境

学校以实践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有效教育,精细管理,创建特色”的总体思路,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心育课题小组,带头开展探索研究,建立了有利于师生心理健康发展的研究机制,稳步推进研究工作,提升教育科研队伍素质。

一方面运用“请进来,走出去”的方法,强化理论学习,提高教育理论水平。我们邀请华师大教授陈俊博士、心理健康教育专家指导陈珩、潘穗珍、杨丽冰教授指导课题研究工作。另一方面课题组定期进行相关理论学习交流,鼓励教师上网学习,参与网上论坛活动,实现资源共享,增进横向交流,调动老师们的积极性。

学校为了提高课题骨干教师的业务能力,选派课题组成员参加全国咨询员、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师A、B证的培训,参加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师C证的全员培训,其中原课题主持人何晓雯、李翠玲老师获得了全国心理咨询员资格。

“人创造了环境,环境也创造人。”学校不断优化心育环境,加强宣传阵地建设。在每个角落都设有心育专栏,每学期进行两次心理小报的展览,每周的广播设立心海导航栏目,每学期对学生进行一次心理健康调查问卷。优良的心育环境,达成了心智并重,以心育人的效果,使学生形成了“我学习,我健康,我快乐”的良好心态。

第二、课题引领,彰显心育特色

我校选择科研意识强、肯干、肯钻的教师参与“国家十五规划课题研究”,多次邀请省、市、区级专家、教授指导。开展《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校本实践模式研究》课题研究(该课题于2004年在省级立项、于2008年结题)。通过近几年的实践与探索,我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初见成效,形成我校鲜明的办学特色:一是体现在教师知识面得到扩展,教育思想得到更新,自觉担当起“童心引路人”这一角色,提高了工作实效,编辑了题为《心海阳光Beautiful》的经验材料;二是体现在学生积极进取,乐于交往,懂得关心他人,关心社会,发展健康个性,我们以学生的心情日记为蓝本,编辑了属于他们的心灵鸡汤——《童心飞扬》;三是促进了校风、学风的建设,师生关系融洽和谐。课题组以《心海阳光Beautiful 童心飞扬展异彩》编制成宣传短片:成果展示篇——活动方案篇——心理辅导篇——学科渗透篇——经验交流篇,向社会、同行、家长们充分展示了我们的心育成果。

近年来,我校在原有的研究基础上,继续以心理健康教育为突破口,尝试以《城乡学校特殊群体心理问题及其教育的校本研究》为题的课题研讨,(该课题于2010年在区级立项,并通过市教科所审批,上报省级立项)

第三、优化教育模式, 提高课堂实效

1、抓好心育常规工作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全面开展心育研究的重要途径。为有效地探索高质量的心育课堂教学,我们要求每位班主任每学期提供一节心理健康教育研讨课,每月进行一次专题研讨交流活动,每周一次团体辅导活动。课题组及时评课,指出问题。我校的心育课质量不断提高,多次为区提供优质课,其中何晓雯老师的《珍惜友谊,学会交往》获得省心理健康教育优质课三等奖,市、区心理健康教育优质课一等奖,所撰写的心育教案分获佛山市团体辅导方案设计

一、二等奖。

2、学科渗透,喜见成效

我们关注学生发展,寓心理健康教育于课堂教学中。依据新课程实施的进程、学生成长和发展的规律,学校设立了心育学科渗透的教育目标,做到心育课程与学科心理健教渗透相结合,关注学生健康的态度、价值观的形成,培养学生对于他人与社会的责任感。针对教学中学生出现的心理问题和心理障碍,我们开展了心理咨询活动,使学生更好地调整学习心态,磨练了意志,增强了自信心,培养出健全开朗、合作、乐学、自立的健康人格。

近三年来,我校以学科心育为主题的论文、课例多次获奖。获国家级论文评比奖的22篇,获市、区论文评比奖的92篇;获市、区级奖的优质课5节、优秀教学设计10人次。其中,参加市感恩书信征文比赛连续三年获得优秀组织奖,麦舒敏等多位同学获市

一、

二、三等奖,梁燕校长、何晓雯等八位老师获市优秀指导教师称号。

3、建立个案,研究跟踪

我校针对学生出现的心理问题和心理障碍,开展心理咨询,开展个案调查研究,建立跟踪档案,设计“个案调查学生情况登记表”,为进一步开展心育提供事实依据,选取典型,跟踪研究。

4、重视校本课程的开发

我校以“四棋”(数棋、国际象棋、中国象棋、围棋)学习为校本课程,每周进行一小时的全员训练,特长学生进行培优提高学习。同时开设劳作、舞蹈、器乐、田径等十多个兴趣小组,让学生根据自己特长爱好选择参加。我们还坚持开展大课间活动 ,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使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5、加强交往心理辅导,开展丰富的心育活动

我们针对学生的人际关系问题、学业障碍等问题,每月进行一次团体辅导,对个别心理有问题的学生,进行个体辅导。除了面对面的心理辅导,我们还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

①向全体学生进行心理专题讲座,帮助学生排除困扰,树立自信。

②咨询室设“心理咨询区”、“团体辅导区”、“阅览区”,专人辅导学生解决心理问题。每天定时开放,让学生“说说心里话”,及时帮助学生排解所遇到的烦恼和心理压力。

③展示心理小报 ,为学生提供展示自我的平台。

④设立“心语信箱”,加强与学生心灵上的沟通。通过博客、QQ群等交流途径,帮助学生掌握人际交往的原则与技巧,针对性地研究并开展青春期性心理教育。

⑤红领巾广播站每周安排一天进行“心海导航”广播。

⑥ 师生每天好心灵手语操,唱好《感恩的心》;开辟心理健康宣传专栏。

第四、关注特殊群体,城乡融合促和谐

我们的学生正处在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随着生理、心理的发育和发展、竞争压力的增大、社会阅历的扩展及思维方式的变化,在学习、生活、人际交往和自我意识等方面会遇到各种心理问题。尤其是我校的本地生,家里都享受分红,成了经济基础雄厚一族,属于当地特富人群,很多学生缺乏人生信仰,养成了不思进取、依赖懒惰、不负责任的恶习,从来不把学习当回事。另一种是外来工子弟的心理问题: 他们大部分都是弱势群体子女,容易产生自卑心理,生活与适应方面存在较大的心理障碍,加上不能与本地学生融洽相处,导致他们产生一定的心理障碍。这两大部分学生我们称之为特殊群体,给我校教育教学管理带来了阻力,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

如何让他们相处融洽,融入集体、融进校园,是我们必须面对并且积极探索的重大课题。我们从特殊群体学生的心理现状出发,进行以下的探讨:

1、对外来工子女加倍关心

“所有孩子都是我们的学生,这才是最根本的。”在不断进行课题研究的过程中,教师们淡化“本地”和“外地”的界限。 我们对帮助随迁子女融入当地文化和生活进行了有效地探索。每个老师都深入学生生活:哪些是蔬菜批发商的孩子,生物钟颠倒;哪些是流动摊贩的孩子,三餐随意凑合;哪些是小饭店店主的孩子,跟着大人成了夜猫子„„教师们心里都有个底,并加倍关心爱护。

2、面向全体,全员育人

我们利用多种渠道,进行全员育人。一是建立“一帮一”学生互助小组;各科主任教师对基础薄弱的随迁子女进行个别辅导。二是开展“暖心工程”,让省外入读儿童融进班级、融进学校、融进镇安、融进禅城,体现教育公平,实现“同在蓝天下,共享成长幸福”的愿景。三是实行“三个一批”:家访了解一批,活动吸纳一批,访谈熟悉一批。并做好记录,密切师生、家校感情,我们还利用家庭、村居、社区的教育阵地,通过家校联系手册、家长开放日、“校讯通”“村民大戏日”“文艺晚会”等形式进行交流,协同多方力量培养学生的健康心理。同时,我们还通过家长学校定期上辅导课,有指导性地开设家教专题讲座,引导家长正确认识孩子的生理、心理特点和成长规律,采用科学的方法进行家庭教育,配合学校推进素质教育,实现面向全体,全员育人的目标。使原本不融洽的两大特殊群体和睦共处,融入校园生活,从而健全校园特殊群体的个性,促进学生身心健康。

3、尊重文化差异,促进平等融合

我们用真情温暖校园特殊群体学生,构建和谐的校园教育环境。要求教师换位思考,真正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使特殊群体学生主动地、活泼地发展,融入新集体,逐渐形成当家作主的责任感。我们关注到了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心理、精神等深层次的发展问题,关注到了特殊群体学生的发展机会问题,充分体现了育人为本、共同成长的办学理念,使他们融入镇安这个大家庭,实现“给心灵一片蔚蓝的天空”的教育理想。

我校以心育课题研究为载体,通过开展多种内容、多种形式的教育、教学活动,使学生时时处处受教育、得鞭策,逐步形成了城乡学校鲜明的办学特色,有力地提高了学校的办学声誉,带动学校办学水平全方位的提升,赢得了上级领导和家长的一致好评,使学校品牌逐步走向丰满。近五年来,学校先后被评为佛山市绿色学校、佛山市中小学思想道德教育先进单位、佛山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达标学校”和“先进学校”、佛山市示范性家长学校、全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先进学校”。

注:2011年3月30日,区教育局在佛山市实验学校召开了特色化办学工作动员会暨特色教育工作现场会,镇安小学进行了成果展示。

第五篇:给自由的心灵留出一片空间——春蕾杯作文

给自由的心灵留出一片空间

高二8班

李栩如

在这个科技飞速发展的社会中,高速运转着的机械与人群共绘了一幅忙碌而盲目的画卷。所有人都在奔波着,为了信仰,为了事业,为了家庭,而更多的则更是屈从于一种惯性。在习惯性的纷繁中,我们无暇顾及心灵的波动,正如在高速飞驰的车上总是无暇顾及那一树、一石、一草、一花。突然有一天,我发觉我已在这高速运转中错过了太多,于是我决定放手。跳出惯性,逃离纷繁,给自己留一片空间,尽情挥洒。

赶着假期,我决定进山走走。自然的风景总是让人心旷神怡的,尤其是从都市走来,当听到那呦呦鸟鸣声,更感到了久违的静谧。山风习习,我踏着一条青石小路走上山去。薄雾浸润着山谷,两旁是绿树深掩着的山涧,惟闻水流潺潺,时鸣时隐,却不知溪在何处。

登顶是靠缆车代步。缆车缓缓上行,苍翠随之尽收眼底。层层的山峦上,是覆满坡崖的松柏古檀。山不高,却极是陡峭,连带着缆车也径直上升。冷峻的万丈深渊,与舞动的树木溶在了一起,透出一番大自然高贵而典雅的美。不知是山给树添了挺拔,还是树为山增了娇媚。朦胧中,远山看不明了,只觉云雾涌动,为山平添三分神秘,三分秀美。

“他强由他强,清风拂山岗;他横由他横,明月照大江。”放下那份奔劳,跳出那份惯性,看那一山、一木、一泉、一瀑,那样闲适,又是那样自由。褪下坚守,放弃防御,让心伴着飞鸟自由翱翔于天地苍穹,感受那天、那风、那云、那月。

缆车时间不长,只十余分钟便已登上山顶。环视四周,似有一种奇妙的境界,将我溶在那山石的怀抱中,与远山相拥,揽下一方清新净土,包容一片自由蓝天。

再往上走便是金顶,顶上正大兴土木,好像要修一座大庙。庙前是几个赤着上身的工人,正在烈日下为了生计而奔波。走近看,他们黝黑的脸上,镶着深凹下去的浑浊无光的眼。暗淡的眼神与沟壑纵横的脸颊中,散发出的是心灵深处紧锁着的疲惫。我不敢妄加评论日后这座富丽堂皇的新庙中,会寄托多少信仰,又会掩藏几许利益,但总觉得这庙是打破原本的宁静了。

“他强由他强,清风拂山岗;他横由他横,明月照大江。”望向远山,这句话再次浮现在我脑海。这山便是这山,有庙也好,无客也罢,不变的是一方净土。山石依旧,水木仍存,又怎会引外物而染污了那纯白简单的魂魄?而人亦是,嘈杂也好,纷繁也罢,又怎能困住真正自由的心?仅在心中揽一块空地,留一方净土,存一点自由。

不论怎样躲避,总还是要回到这个社会,这个纷繁忙碌的社会。既然如此,那边在心中留出一方净土吧,让心灵能够腾飞于天地之间。

“他强由他强,清风拂山岗;他横由他横,明月照大江。”不论在那里,守护自由,坚守心灵,在这个忙碌的社会中不再错过,在这个纷繁的社会中不再盲目。因为我早已在心底,给自由的心灵悄然守护一方净土,留出一片空间,任其自由翱翔。

上一篇:工行手机银行介绍下一篇:高效课堂教学改革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