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效课堂教学理念初探

2022-12-11

所谓优效课堂, 顾名思义, 就是优质高效的课堂, 即通过优化的课堂教学模式达到高效的教育教学效果。结合具体校情和课改实践, 我们探索出优效课堂教学模式, 即以生为本, 优导优学, 依靠导学案、小组团队, 通过四个课堂环节 (自主学习, 探究问题;小组讨论, 反馈答疑;展示点评, 拓展提升;当堂检测, 小结反思) 来实现优效教学。

一、优效课堂的教学理念, 学生在课堂中体现自主、合作、探究和快乐;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以学生发展为中心

(一) 优效课堂特征、规律

经过探索, 我们发现优效课堂具体有如下特征:

1. 对学生而言就是自主合作探究。

让学生明确通过努力而能够达到的目标;对学生的学习有一个清楚的、直接的反馈;通过学生合作探究并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和经验背景, 帮助学生达到更复杂水平的理解;使学生能够迁移并发现和提出更为复杂的问题, 有进一步探究的愿望。

2. 对教师而言就是构建互动开放氛围。

设计具有挑战性的教学任务, 促使学生在更复杂的水平上理解, 也使教师在更高的水平上教学;在课堂教学中开放互动, 真正实现师生交流, 使师生课堂教学优质高效。

认识这些特征, 通过学习研究, 我们发现了优效课堂普适性的规律。正如福建师范大学余文森教授所说, 要提高教学质量, 实现有效教学、优质教学, 有3条教学规律是绕不开的。[1]

规律一:先学后教——以学定教。

规律二:先教后学——以教导学。

规律三:温故而知新——学会了才有兴趣。

受这些规律启发, 我们发现优效课堂必须遵循如下规律:

学生:学会——兴趣——愿学——学会;

教师:会教——兴趣——愿教——会教。从而使师生形成良性循环。

(二) 优效课堂的构建理念

1. 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充分体现自主、合作、探究和快乐

(1) 自主学习的程度。学生的自主学习的程度如何, 主要是看课堂活动中是以学生为主还是以教师为主, 具体要看一节课中学生学习的自由度、能动度、时间度和创新度。 (2) 合作学习的效度。小组合作学习效度如何, 主要看小组的选题是否科学;分组是否合理;是否互赖互动;是否有预设有生成。 (3) 探究学习的深度。探究学习的深度如何, 主要看学生有无有问题意识和问题能力;问题的数量是否多质量是否高。

2.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充分体现“以生为本, 优学优导”

优效课堂模式下, 导学案分为四个模块, 即自主学习, 合作解疑, 拓展提升, 检测反思。教师课前将精心编制的“导学案”发放给学生, 让学生对照导学案进行自主学习。这样, 在课堂上师生就有了共同感兴趣的话题, 为课堂教学中师生创造性的发挥提供了时空余地。

二、优效课堂的操作, 学生联系阅读、主动问答、自主讨论和自评互判;教师做到引人入胜、精导妙引和结尾无穷

(一) 优效课堂操作在学生层面的体现

1. 联系阅读、自主问答。

一节课是否优秀, 我们不仅要看学生是否进行了阅读, 而且要看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 能否围绕目标, 对相关知识进行纵横联系、互相贯通, 以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和综合素质。肯尼思·吕·胡拂说:“教学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学生正确提出问题和回答问题的能力, 任何时候都应鼓励学生提问”, 因为“提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 (爱因斯坦) 。主动问答既是教学目标, 又是教学手段和教学艺术。

2. 自主讨论。

学生在教师导引下, 自选问题, 自由交换意见或进行辩论, 以解决问题, 或生成新的问题。

3. 自评互判。

罗杰斯认为, 当学生以自我批判和自我评价为主要依据、把他人评价放在次要地位时, 独立性、创造性和就会得到促进。[2]

关于相互评价。朱智贤、林崇德研究认为, 初中生评价能力发展的一个突出特点, 就是十分重视同龄人对自己的评价和看法。所以, 在优效课堂教学中, 我们抓住这一点, 引导学生开展相互评价。

(二) 优效课堂操作在教师层面的体现

教师是课堂教学的参与者、合作者和引导者。在优效课堂操作层面中, 教师作用举足轻重。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操作。

1. 引人入胜。

教师根据教学目标,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让学生对某一课题处于最佳学习状态或境界。

2. 精导妙引。

教师运用各种有效的手段和方法, 对学生的阅读、问答、讨论、评判等学习活动, 给予精心指导、巧妙引领, 以掀起学习高潮, 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促进课堂教学目标的实现。

3. 结尾无穷。

如果开头的艺术是为将学生更好地引到教学胜境之中, 以求收到最佳效果的话, 那么结尾艺术, 就是要将教学小课堂带入人生大课堂, 将最佳效果从课堂之点辐射到课后之面, 从而使学生步入人文精神之胜境, 达到余音绕梁、回味无穷之境界!

摘要:课堂是师生共度的一段生命旅程, 是生命对生命的启迪, 是生命与生命的对话。基于这样的理念, 我们认为在课堂教学中对生命的尊重与敬畏, 其最基本最重要的手段就是打造优效课堂。

关键词:优效,课堂,师生共度

参考文献

[1] 余文森《有效教学十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9年10月版.

[2] 施良方:《学习论》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年4月版.

上一篇:聚能炸药震源激发技术在鄂尔多斯地区的应用与认识下一篇:网络教学中教师的新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