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2023-05-03

第一篇: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学习心得

2012年阳江市国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11年版)学习心得

2012年11月15日到2012年11月30日,我参加了2012年阳江市国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11年版)网络培训,这次学习,既是一次的洗礼,又是我的教育思想的一次更新。通过学习,我对过去的教学思想和行为进行了反思,对曾经被视为经验的观点和做法进行了重新审视,对以后教研活动的开展也有了更多的思考,我将这次新课程学习体会总结如下:

一、加深了对新课标的理解

新课标明确提出“应注重引导学生多读书、多积累,重视语言文字运用的实践,在实践中领悟文化内涵和语文应用规律”。

作为母语教育的语文课程,究竟有哪些被实践证明是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学习方法呢?当历经十年课改的种种探索之后,人们静心思考这一问题时忽然发现,原来这是一个似乎早已有明确答案、本应不成问题的问题。语文教学必须以语言文字为核心,必须以语文学习活动为主要形式,必须以提高学生的语言素养为根本目的。

具体言之,阅读教学,必须让学生在阅读中学会阅读,在阅读中获得知识和语言的积累;作文教学,必须让学生在作文中学会作文,在作文中学会观察、思考、表达。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新课标对语文课程的“实践性”作进一步强调,并提出“多读多写,日积月累”“体会、把握”等具体方法,这恰恰体现了对母语教育特点的正确、科学的把握。

1 此外,新课标指出:“教师应加强对学生阅读的指导、引领和点拨,但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不应以模式化的解读来代替学生的体验和思考;要善于通过合作学习解决阅读中的问题,但也要防止用集体讨论来代替个人阅读。”这是针对实际教学中存在的以教师的讲解取代学生的感悟、以统一的解读取代多元的思考以及集体讨论多、个人阅读少的现象,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

新课标还指出,要重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位。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关注学生通过多种媒介的阅读,鼓励学生自主选择优秀的阅读材料。加强对课外阅读的指导,开展各种课外阅读活动,创造展示与交流的机会,营造人人爱读书的良好氛围。正如温儒敏教授所说:阅读教学,甚至整个语文教学,都要高度注意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位。阅读教学,包括课外阅读,重在养成阅读的兴趣与习惯,发掘学习主动性与创造性,这是可以让学生终生受益的。

新课标提出:“朗读要提倡自然,要摒弃矫情做作的腔调。”同时,首次明确界定了“有感情地朗读”。笔者认为阅读教学中“有感情地朗读”最主要的目的、作用是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突出了“自然”的朗读要求,非常具有针对性。

二、高度重视识字写字教学

随着电脑的广泛应用,人们日常大量使用键盘输入文字,使人们对汉字的读写和识记长期处在模糊化和替代化的状态中,而且,由于

2 一些人只狭隘地单纯从实用的角度认识汉字书写,认为键盘输入已经可以代替写字,久而久之,不但“提笔忘字”日益普遍,错别字随处可见、全社会汉字书写水平每况愈下也早已成为不争的事实。

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到,识字、写字的过程不能简单地认为是为了有效地进行书面交流的需要而掌握字形的过程,同时也是体认民族文化、增强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和对中华民族文化理解的过程。写字还可以陶冶学生的性情,培养审美能力,有利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更何况“与其他任何一种文字的书写相比较,汉字的书写无疑是具有最多的讲究,因而也是最需花费心智的一种活动。与此相应,在世界各民族文字之林中,惟有汉字的书写才能形成人类最伟大的艺术门类之一——书法。

其实,早在1990年,国家教委办公厅就下发了《关于加强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生写字教学通知》,此后,1998年教育部《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写字教学指导纲要(试用)》、2001年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2002年教育部《关于中小学加强写字教学的意见》,直至2011年教育部《关于中小学开展书法教育的意见》等文件中,都对加强、改进写字、书法教学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但由于思想认识、师资培养、教材编写、教学研究、考核评价、社会氛围等种种原因,学生的写字水平一直没有得到大面积的提高,整体书写水平堪忧。

基于这样的认识,在第一学段,新课标已将原来的“认识常用汉字1600—1800个,其中800—1000个会写”改为“认识常用汉字1600

3 个,其中800个左右会写”;将第二学段的“2000个左右会写”减少为“1600个左右会写”。减少了写字数量,适当减轻了学生的识写负担,体现了多识少写的思想。这样,不但符合低中年级孩子生理发育的特点,同时也便于提高写字教学的质量。第三学段的硬笔字还增加了“力求美观”的要求。新课标在教学建议中强调识字写字“也是贯串整个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教学内容”,“按照规范要求认真写好汉字是教学的基本要求,练字的过程也是学生性情、态度、审美趣味养成的过程。每个学段都要指导学生写好汉字。要求学生写字姿势正确,指导学生掌握基本的书写技能,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提高书写质量”。新课标还提出:“第

一、第

二、第三学段,要在每天的语文课中安排10分钟,在教师指导下随堂练习,做到天天练。要在日常书写中增强练字意识,讲究练字效果。”本标准还附有“识字写字教学基本字表”,要求先写“字表中的300个字”。可见,新课标将识字写字提到了十分重要的地位,值得我们高度重视。

三、正视存在问题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能正视语文教学和语言文字运用中出现的突出问题,在反复调查实践的基础上,积极回应。例如近些年来,关于识字、写字和汉字教育,比较突出的问题有三个方面:一是错别字情况严重。不光是中小学教育,社会用字错误情况也很严重;二是书写质量普遍偏低。学生写的字不行,很多老师的字也不行。有的老师只做ppt,不敢写字。三是有的地区学生写字教学负担过重。有的地区,特别农村地区,识字环境比不上城市,对识字

4 写字的量过大反映比较强烈。本次修订具体目标有改动:控制识字写字的字量,提高常用字的书写质量要求。这确实是语文教学界的一大幸事,一大进步。

希望在新的课程、新的学习方式、新的教学氛围下,能促使我们引领学生开辟出一片语文学习生活的新天地,在这片天地里,让我们和学生将共同成长,不断进步,走出一条语文教学的规范大道。

5

第二篇:读《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有感

近段时间,我再次学习了《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感觉受益匪浅。我深知要教好语文这门课程,就必须对这门课程的课程标准完全了解,课程标准主要分成三个部分:前言、课程目标与内容、实施建议以及附录部分。下面就我自己对课标中课程基本理念的学习,谈谈自己的感受。

语文课程不仅是一门学习语言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还因为语言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基本特点。这就要求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不仅肩负着教会学生如何在生活学习或者家里、学校、社会中使用这种语言工具,还要提高学生的思想文化修养以及自身的精神成长。

基于语文课程的特殊性质,这就奠定了我们语文课程设计的基本理念。

首先,要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语文课程不同于其他课程,它更多的是一种长时间的感性思维的生成产物,不像数学等课程有那么明确的结果。而且,我个人认为:无论哪个国家的语文课程作为国家教育的根基课程,它的教育效果并非一朝一夕能体现的,而是需要时间的累积和沉淀去慢慢散发出来的,这大概也就是所谓的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吧!

其次,要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因为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有着深远的影响,所以我们理应该重视。但是除了对学生进行适当地爱国主义政治的宣扬和所谓的正确的价值取向以外,还应该重视学生对语文材料的独特理解和收获,培养孩子的个性意识,因为没有自己思维和个性的人,不时沦为他人思维的奴隶,就会沦为时代发展的奴隶。而语文课程实践性的特点,我们也应该注重全面地发展学生的听说读写想等各方面的能力。

再次,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学生的潜能是无限的,通过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以及评价方式的设计等都会影响到学生学习方式的形成。在这过程中,教师所起的作用也是至关重要的。最后,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当今社会全球化发展使得世界各国之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各国之间的文化交流也越来越频繁,所以为了适应世界发展趋势,我们的语文课程的建设不仅要继承我国语文教育的优良传统,更应该拓宽语言学习和运用的领域,开阔学生的国际视野。根据不同的学生,不同的学校,不同的区域不断进行开发适当的课程资源。

总而言之,语文课程的性质决定了语文课程的设计区别于其他课程的。作为义务教育的课程中的根基课程,语文课程的设计更应该符合为整个民族的未来的生存和发展培养实用型人才的标准。

第三篇: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语文课程标准》)是国家教育部为了提高基础教育质量,开展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所制定的新的课程标准。这个标准充分体现素质教育的思想,体现国家对语文教育的要求,代表了语文教育改革的方向。

一、关于语文素养的内涵

《语文课程标准》首先凸现的是语文素养的培养问题。它在前言部分明确指出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这个极具时代性的理念包括两个要点:一是要面向全体学生(即每一个学生)提高语文素养;二是要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语文课程标准》还指出:‚……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

这段话明确了语文素养的内涵,充分体现了语文的综合性和实践性的特点。它是‚以语文能力为核心,包括语文知识、语言积累、思想情感、思维品质、审美情趣、学习方法、学习习惯的融合‛。这是从‚情感、态度、价值观‛‚知识、能力‛‚方法、习惯‛三个维度而提出来的。也就是说语文素养不仅要求我们的学生要有比较强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作文能力、口语交际的能力,而且还要表现为比较强的综合运用能力。也就是学生在生活当中运用语文能力和不断更新知识的能力。这是根据素质教育思想而提出的具体要求,是我们一线教师在较长一段时间里不断追求的目标。

二、关于语文素养的培养

《语文课程标准》特别指出:语文课程应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提高审美情趣……

笔者结合教学实践及研究的课题,提出以下几种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做法:

1.走进教材,让学生直接体验作品的人文精神。

语文课程含有丰富的情感,丰富的人文内涵。对人的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对学生心灵的震撼是极其深远的。所以我们在教学中要重视语文课程对学生‚思想情感、思维品质、审美情趣‛的培养,加深、加强人文性、情感性的熏陶和感染。

把学生带进教材,让学生在阅读课本的过程中,直接体验作品的人文性、工具性,是一种很好的教学方法。

‚情感是语文教学的根‛,应根据教材本身所含的理念和情感对学生进行情感发生的潜移默化。这就是一种语文素养的培养。比如《再见吧,亲人》这样的课文,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把学生带进教材,让学生直接体验我们志愿军战士和朝鲜人民之间‚不是亲人胜似亲人‛的思想感情。让学生在这种氛围下,学会抓词抓句,体会课文重点。

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用欣赏的目光看待每篇课文。教师应重视用文学性的语言把学生带进教材,让学生在听、说、读中体会课文的美。这样做,特别能直接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和中华优秀文化的思想感情。更能直接培养学生的欣赏能力,使学生在作品中直接受到爱国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思想品德教育和科学方法的启蒙教育,受到美的熏陶。在教学中,进行多种形式的表情朗读,展现课文描写的形象,抓住课文中有一定内涵的词句即‚传神之笔‛进行体会,落实语言文字的综合训练。这样做,就能从整体上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可以这样说,为了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应该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这三个维度所创设的学习氛围下,让学生学会语文‚知识‛,锻炼语文‚能力‛,培养良好的学习‚方法和习惯‛。

2.走出教材,让学生扩展阅读,多实践,提高学生语文综合能力。

语文素养是学习所有科学知识、从事各种社会工作必不可少的基础素养。光靠教材的几篇文章,学生要学会表达是不可能的。所以,不但要带学生走进教材,还要带着学生走出教材,扩大他们阅读范围,加强语文实践活动,提高学生语文的综合能力。这在课堂内外都可以进行。

从课内来说,每一节语文课留出3至5分钟给学生扩展阅读和本次课文有关的材料,或做一些与课文有关的实验,让学生有新的感受和新的体验,从而增强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语文素养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提升。比如,学习完《新型玻璃》这一课后,可以开展一个‚商品促销‛活动,帮助学生熟悉说明文的写作特点,训练学生用说明的方法来表达的能力。再比如,学完《长征》一课,学生可以在网络课室里观看长征之路的录象,阅读有关红军的故事,在网上找找红军长征的路线图等。

从课外来说,加强课外阅读和实践既是必要也有广阔的操作余地的。语文教育是母语教育,有取之不尽的教育资源,有得天独厚的语文环境。语文一旦与生活联系马上就生动活泼起来。譬如,‚聆听音乐美,发现绘画美,欣赏艺术美、自然美、科学美、社会美、生活美,都可以从语文学习中获得。反过来,它们又无一不是提高语文素养的途径。‛因此,教师在引导学生开展课外活动时,要利用一切机会给他们创造‚语文化‛的生活情境:班委选举;课前‘1分钟演讲’;评论班级生活;交流生活中的所见、所闻、所感;开主题队会;读书、看报、听广播;参加文艺、体育、科技竞赛;经常接触生活,积极参与集体生活、公益劳动、社会实践、参观旅游,甚至交友谈心写日记……就这样,学生在‚语文化‛的生活中,体验到语文学习给生活带来的帮助和乐趣,使学习语文与生活运用相互促进,共同提高。这都是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好方法。

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学习母语,主要的不是靠传授知识,接受系统的训练,而是在大量的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中靠感悟、靠习得来获得。因此要充分利用一切机会和丰富的资源,给学生创造尽可能多的语文实践机会,加强学生的感悟和情感体验,丰富语言积累,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语文能力。

‚总之,语文教学要重整合、重实践、重积累、重熏陶。‛只有在反复的实践当中,不断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能力,才能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

试析‚语文素养‛结构

一、困惑

新课改实施三年多了,‚语文素养‛是什么,依然是一线教师无法直面的内容。尽管《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了‚语文素养‛包括字词句篇的积累、语感、思维品质、语文学习方法和习惯、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和口语交际的能力、文化品位、审美情趣、知识视野、情感态度、思想观念等,但未能澄清语文素养的要素是如何确定的,这些要素之间的关系怎样,具体在教学中如何把握,怎样从语文素养的角度反思自己的教学。这些疑惑,导致了一线教师在具体教学实践中,只能依据课标中的‚课程目标根据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这句话对语文素养作简单理解。而对于知识与能力要达到什么程度,过程与方法要学会哪些,情感态度要培养什么则难以更精确把握。老师们更多的只是跟着感觉走,不知三个方面如何相互渗透,融为一体。

因此,要真正消解对‚语文素养‛的困惑,使一线教师能更为明确而清晰地认识和把握语文素养,指导自身的教学实践,就必须澄清三个问题:课程目标为何从三个维度设计,三个维度间的关系如何以及语文素养的结构怎样。

二、明晰

作为课程目标取向的语文素养,必须根据‚尊重学习者的主体意识、呼唤学习者的个性发展‛这一基础教育课程价值观进行定位。这就必然要求以学习者的经验作为语文素养的主导取向。而在经验学习中,学习过程是认知过程与情绪过程的统一,是思维与行动的统一:学习者的需要、动机的发展与其智力的发展是同等重要的、相辅相成的;学习者思维能力(问题解决能力)的发展及其操作能力(行动能力)的发展是同等重要、相辅相成的。因此,把情意领域(情感、态度、价值观)和认知领域(理智知识和能力)加以整合便成了语文课程目标的实质,这两方面也成了语文素养结构的第

一、第二维度。

在知识与能力维度中,理智知识是‚概念原理知识‛与‚过程方法知识‛的集合。前者表征一门学科的探究结果,后者表征的是学科的探究过程和方法论。但在我国传统的课程知识观里,承认和强调的只是前者,而忽视、排斥后者,使学生的理智过程与整个精神世界无法获得实质性的发展与提升。因此,新课标中为了突出过程方法的知识而将之从‚知识与能力‛的维度中抽离出来,形成第三个维度:过程与方法,以资强调。

因此,语文素养的三个维度取向并不是并列平行的。如图1所示: 根据三个维度结构,本文认为语文素养主要包括:语文知识、语文能力、语文品质三部分。

形成如图2结构:

三、语文素养结构内涵

(一)语文知识

现代认知心理学把知识定义为‚个体通过与其环境相互作用后而获得的信息及其组织‛,将知识分为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和策略性知识三大类。

陈述性知识主要反映事物的状态、内容及事物变化发展的原因,具体说明事物‚是什么‛‚为什么‛和‚怎么样‛。它主要用来描述一个事实或陈述一种观点,因此又称为信息性知识。这类知识的特点是种类繁多,知识间联系性差,迁移性差,一般通过记忆获得。语文陈述性知识可分为静态语言知识和动态语文知识(语用知识);我国传统语文课程中所明确的主要是静态语言知识。如在新课标中,这种知识包括汉字知识、发音知识、语法修辞知识、实用文章的表达方法知识等。而动态的语用知识,如语境的知识、语言成分的知识、选词炼句的知识、语段和语篇的知识、语体的知识等还没能真正引进语文教学,至于如何使用更无暇顾及。

程序性知识主要反映活动的具体过程和操作步骤,用来说明学习者‚做什么‛和‚怎么做‛的问题,它主要用于对外办事的实际操作,也称方法性知识。这种知识可以为实践技能的形成定向,直接指导技能的练习和形成。语文课程需要养成学生多种言语技能,因此,也就需要有多种相关的方法性知识来指导这些技能的练习。如:如何品评和选用词语,怎样辨识和选择句式,怎样才能整体把握文章的意义,如何搜集和处理信息,怎样欣赏和评价文学作品,如何观察大自然等等。有效的语文课程应该对这些方法性知识都有所交代,以有利于在言语实践中养成熟练的技能。以方法性的知识来审视当前的语文课程的知识基础,可以说,它还是比较贫乏的。

策略性知识是对学习方法进行选择、运用和调整,特别是指依据.个体学习能力的差异而对学习方法进行选择、运用与调整的知识。它实质上用于调控认知过程,因此也叫过程性知识。语文课程的主要学习策略有:识字策略、写作中生成语境的策略、假想读者的策略、选择语料的策略、言意转换的策略、组成语篇的策略、言语创新的策略、阅读中感知语言的策略、还原语境的策略、联想意义的策略、全程阅读的策略等。因此,用策略性知识来审视,我们又可以发现当前语文课程的知识基础存在大量的空缺。

这三类知识共分三个层次。从结构内外层次上看,语文信息性知识处在外层,知识间的横向联系疏松,而方法性与过程性知识处在内层,越向内,知识间的联系越紧密:从迁移上看,信息性知识处于外层,几乎没有迁移性,方怯性知识和过程性知识处于内层,越往内,迁移性越强;从知识与能力的关系上看,越处于深层次的知识与能力的关系越紧密,即语文能力与其拥有的语文信息性知识之间的关系不大,而同其方法性知识、过程性知识有密切的关系。语文知识在言语活动中,具有直接的工具性作用,它是语文能力‚运作‛的对象,而且在学习过程中具有容易得到、也容易遗忘的特点,故语文知识处于语文素养结构的最外层。

(二)语文能力

所谓能力,就是完成——种活动必须具备的个性心理特征,那么语文能力就是指完成语文活动所必须具备的个性心理特征,这种语文活动就是语言运用的活动。简单地说,语文能力就是运用语言的能力。语言运用的过程主要靠语感,因此可以说,语文能力在个体素质能力结构中的心理特征就是语感。

语感是个体认知结构在特定语言环境中快速、直接进行言语构建的能力,其本质是言语主体‚对言语对象的一种直觉同化‛。

首先,语感是一种言语的建构能力。建构是指主体在把握客体时用业已形成的认知结构来解释和说明客体,对客体进行整合、加工的一种机制。言语主体吸收言语材料的信息必须与言语主体的语感图式相适应,同时这些被吸取的言语信息又反过来调整改造主体的语感图式。言语主体如果真正把握了一个言语对象,也就是在他的感知中出现了一个以这一言语对象为蓝本的新的整体。这是言语主体的语感对言语对象进行积极组织或建构的结构。这种组织和建构通常表现为两种:主体的语感图式同化言语材料、主体的语感图式顺应言语材料。因此,建构的实质就是通过主体语感图式的同化和顺应功能使主体与言语材料由最初的不平衡过渡到逐步稳定平衡,从而把握言语材料。这就决定了语感的生成不是完成于教师向学生传递,而是完成于学生自己的建构。

其次,语感的最基本特征是直觉性。直觉并不是‚不经过复杂的智力操作的逻辑过程而直接迅速地认知事物的思维活动‛。恰恰相反,它是‚逻辑思维的高度浓缩‛。语感直觉思维并没有超出人由感性到理性、由经验到思维的一般的认识过程,但语感是在这个基础上重新回到感性和经验的层次上。这不是简单的回退,而是在理性和思维的基础上实现的理性直觉和思维直觉。理性和思维的内容退隐到幕后,沉降到底层,成为一种蕴含在言语直觉背后的深层的内容。语感之所以在简明直接的形式中能够实现深刻丰富的意义建构,微妙之处就在于这个由理性到感性、由思维到经验的过程。当然,这种语感直觉的产生并非‚空中楼阁‛,而是与长时间言语活动体验的稳固积累息息相关。

再次,语感须在语境中形成。语境是指言语活动赖以发生和进行的条件系统。语感体现于言语活动中,而言语活动是在特定环境中发生的、受动机支配而表现于外的活动。言语行为的本质是合于目的。所以要真正理解言语材料,不但要弄清按一定语法规则说出的音义结合的话语的字面意义(话语行为),而且要弄懂包括说写者言语目的和情感态度在内的话语的实在意义(语外行为),还要顾及话语在听读者那里产生的实际效果(言致行为)。而无论是传达还是接受话语的实在意义,都不能脱离语境。语感的语境性决定了语言学习不能脱离语境,过去那种机械背诵字词解释、段落大意、中心思想、写作特点的语文学习方法之所以无法培养语感,就是因为无视语感的语境性。

最后,语感是个体化的,以个体以往的社会和语言的经验为基础的。语言的差异必然导致语感的不同。即使同操一种语言的人,由于每个人所处的时代、所属的民族、所生活的环境、所接受的教育、所走过的生活道路以及其它千差万别的影响,他们赋予语言的意义,或者说某一言语对象所能唤起的感受经验,也会不可避免地打上了个性的烙印。因而语感具有鲜明的个体性。这便决定了如何选择适合学生语感图式的言语材料、如何拓宽学生的生活阅历、如何熏陶学生的情感这些问题是语感培养所必须注意的。语感相对于语文知识而言,比较稳定,它在形成过程中需要一点一点地积累。但是,它一旦形成,就不容易‚消失‛。它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对知识的运作上,故语感处于语文素养结构的中间层。

(三)语文品质 语文品质是语文素养结构中情意因素的统称,它是整个语文活动的‚动力一一维持调节‛系统。语文学习的欲望靠动机,语文学习的习惯靠养成,克服语文学习的困难靠意志,语文学习的整个过程靠情感支撑、靠态度保证。

语文学习习惯是指在一定情境下自动地进行言语活动的特殊倾向。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能促使学生有效地掌握语文知识和方法,进行有效地听说读写。同时,它也是确立正确语文学习态度的开端。

语文学习动机是学生进行语文活动的原动力。它的作用是使学生的言语活动得以激发、维持和导向。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主要从外部客观条件(诱因)和内部心理因素(内驱力)两方面考虑。因此,更新语文课程知识内容,扩大学生视野,创设问题情境,调动学生的认知内驱力,提高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将有利于激发和保持学生语文学习动机。

语文行为意志是一个自觉地克服困难去完成某项任务(如听说读写),以实现语文学习动机的心理状态。它是调节、控制言语行为的内部力量,具有自觉性、果断性、坚持性等特点。

态度‚是个体对某一对象所持的评价和行为倾向。‛它是‚由认知、情感与意向三因素构成的比较持久稳固的个体内在结构,是调节外界刺激与个体反应之间的中介因素‛。由此可知,态度是以个体的情感体验为基础的。语文态度,实际上就是学生对语文的高级情感。它具体表现为对民族语言文化的热爱上;具体表现为高尚的道德情操;表现为良好的审美情趣。它将有利于完善语文课程目标,增强语文学习效果,渲染语文学习气氛,提高言语活动的质量。

总之,语文习惯、语文动机、语文行为意志、语文态度这四大因素相互渗透、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标示着言语主体在言语实践活动中的个性特征。 (四)语文素养结构的动态生成

语文品质同语文知识、语文能力比较起来更抽象、更稳定,它对言语活动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具有动力性功能,故处在语文素养结构的中心位臵。

语文知识、语文能力、语文品质三者构成了语文素养的有机整体。根据这一认识,本文提出了语文素养产生机制的模型及结构如图3。

图中的行为空间是由个体素养所决定的个体能够独立完成任务(或问题)的空间的总和。人的行为空间是有限的,圈内代表个体能够达到的行为,圈外代表个体能力达不到的行为,即未知世界。语文行为空间实际上便是听说读写的空间。空间越大,意味着语文素养的能量越高,语文水平越强。反之则说明语文素养的能量越低,语文水平越弱。而听说读写行为空间的大小则是由语文知识、语感、语文品质共同决定的。从知识结构上看,听说读写可以看成是一组相关知识的‚组合体‛,当个体语文知识能够‚组合‛成某个知识组合体时,听说读写行为便产生了,语文知识是听说读写行为的‚原材料‛;从能力结构上看,听说读写是探索答案的过程,是个体语文知识的排列、组合的过程,但这个过程不是自动完成的,是需要语文能力去支持,需要语文能力对知识进行‚运作‛的;从语文品质结构上看,听说读写是语文品质对语文能力、语文知识的激发和控制过程。语文品质是听说读写行为的开端和动力,因而在语文素养结构中,它处于核心的位臵,具有定向、动力和调节的功能。由语文品质‚激发‛相应的语文能力,再由语文能力因素去建立个体内部相关语文知识间的联系,通过语文知识的重新‚排列‛、‚组合‛外化成具体的言语行为。这便是听说读写行为产生的本质与机理,如图4所示: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语文知识、语文能力、语文品质同等重要,三者缺一不可。是这三者的乘积决定了听说读写行为空间的大小。要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课程结构设臵必须符合三者之间的平衡性、互补性和敏感性要求。 语文知识、语文能力、语文品质三者是平权的,对行为空间的贡献是同等重要的。三者缺一不可,一项为零,行为空间就为零。

个体语文素养结构发展是不平衡的,当某一因素存在一定缺陷时,在某种意义上讲可以由另一项长处来弥补,如我们常说的‚勤能补拙、笨鸟先飞‛,便是互补性的体现。语文知识、语文能力、语文品质三者尽管对听说读写作用是平权的,但在一般情况下,三者对行为空间的大小的影响并不是完全相同的,存在一个‚敏感项‛的问题,即最弱的因素,它的变化对行为空间的影响最大。

四、启发

语文素养是一个由多种因素组成的以‚语文品质‛为核心动力的运动系统,对它的深入了解将启发教师对自身教学行为的反思:为什么要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和技能训练的倾向,课堂效率低下或高效的原因是什么,自己应该在哪些环节着力最能提高教学效能等等,这将引发教师更深层次的对自身素质的反思:新课程的理念要求与自身原有的知识结构能否对应,应该从哪些方面进行调整与增补,以尽快融入新课改,实现理念与实践的转化。这样的反思恰恰是促进教师成长的动力源。

语文素养是一个动态的养成系统,它的形成与发展决不是一朝一夕之事,也不一定具有明显的阶段性界限。这不仅更凸显了课程改革所提倡的‚过程意识‛一一不仅关注学生的‚体验、感悟、生成‛,更关注隐性的目标、长远的目标,使教师们能更从容地面对学生的发展,同时也使各个学段的语文教师更增强合作意识,能协同一致,连续一贯地努力

语境〃语用〃语感与语文素养

一、语文教育的任务与语文素养的内涵

教育的任务是将自然人培养成社会人。社会学告诉我们,人类为完成自身精神、肉体上的延续,必须把自然人培养成社会人的这一过程,即为人的社会化进程,人的社会化进程是由教育来完成的,教育的直接目的便是把人从自然人培养成社会人。我们知道,人类生活在一个以语言文字为交际工具的社会里,在这个社会里,人做为单个的语言活动中心和交际主体而存在,其借助语言文字与别的语言活动中心和交际主体进行交流,完成信息的传递、感情的交流等社会生活所必须的环节。由此可知,做‚社会人‛最基础的问题便是做‚语文人‛的问题。语文教育的任务便是将自然人培养成为符合社会要求的语文人。

当然,不同的国度、不同的时期、不同的教育阶段,对培养学生做一个怎样的社会人和语文人有着不同的要求。在我国,在基础教育阶段,‚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革命传统;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具备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具备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具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①这是对这一阶段的‚社会人‛的要求,具体到对‚语文人‛的要求上来,依据语文课程标准②的要求,则表现为我们的语文教育‚应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与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语文课程还应重视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简言之,在此阶段,要‚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是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生成为此阶段合格的社会人的基础。所以,语文教育是社会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所承担的是培养社会化人的最基础的任务,即将一个自然人培养成为语文人。 语文素养是社会人最基本的素养,语文素养不是知识点、能力训练点,也不是知识点和能力训练点的相加之和,我们可以从以下三个维度关照和认识语文素养(不是语文素养可以分成这样的三个部分):一是从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维度,语文素养侧重于要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和习惯、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二是从过程与方法的维度,语文素养注重的是培养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的方法、策略,以及学生语文学习过程中的体验与反思。三是从知识与技能的维度,注重培养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文的积累,发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识字与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

二、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有赖于语境的优化

语文课程标准把语文学科性质界定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一性质界定,是在长期实践探索中,语文课程自我认识的一次飞跃。肯定语文的人文性符合语文课程的实际。语文本身是一种文化;作为课程主要资源的教科书以文选方式呈现,选文从不同侧面,运用不同方式反映人类生活,内容丰富多彩,而不是直接单纯地展示‚工具‛。值得注意的是,新的定义用‚交际‛一词为‚工具‛定性。交际的工具只能在交际过程中掌握,语文学习必须强调交际参与者的主体介入,强调教学中的互动交流。语文作为交际工具,又是带有强烈主体色彩的、灵动的、有悟性特征的媒体,对掌握和使用这一工具的人,具有发展和调适功能。由于交际与生存的需要,我们每个人均处于由语文信息构成的语文交际圈里。语文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之中,它无时不在、无处不在,语文活动是人的一种生命活动,它的外延应与生活的外延相等;语文学习与运用同样是人的一种生命活动,语文教育更是无时不在、无处不在。单个的交际主体是单个的语言活动中心,多个语言活动中心围绕一个或多个中心话题进行交际,构成语文交际圈。语言通过交流而存在,交际主体通过交流学会使用语言;交际主体在一定语境中学习、运用语言文字进行交际,不断增强自身对语文的感悟能力,以此培养语文素养,获得恰到好处的语文知识,这是语文交际圈的基本特征。

我们知道,‚语文学科教育活动是在一定时空条件形成的环境下进行的,教育场所的设备、布臵等有形环境,师生间、学生间的关系和学习氛围等无形环境,都影响着教育的效果。语文教学决不能局限于课内和校内的狭隘的空间,它尤其需要开放的良好环境。‛广义的生活环境或学生所处的生活场景在某些时间固然能对学生在学习和运用语言文字进行交际中培养语感、提高语文素养有所帮助,但若要使这种生活环境或场景发挥最大的效益,我们必须加以优化。这种优化了的‚一定时空条件形成的环境‛是学习者得以学习和运用语言文字进行生活的最佳场所,在这个场所里,学习者得以带着社会生活的体验走进,带着学得的收获走出。这样的‚一定时空条件形成的环境‛对每个交际主体而言都是平等的语文化了的交际圈。笔者认为,交际圈的外在表现一是课堂,二是课外语文活动,三是家庭和社会。

课堂语文教学是以语文资源为载体的教学,有明显的‚借书育人‛特点。基于课文的语文教学只能在由写作者、文章所展现的环境、学习者、从教者等构成的特定的环境中才能进行,交际主体的学习习惯、学习方法,很大程度上在这里获得。在课堂上,指导学生学习教材或开展与之有关的语文活动,进行读写听说的训练,以培养学生的语感,提高其语文素养理所当然地成为语文教学的主要内容和基本形式。语文教育的任务是培养语文人,这与其他学科的任务是不同的,是高度优化了的关于学习者如何学习语文这一方面的目标。在课外语文活动场所,交际主体大多进行专题或类似专题的活动,而这种活动的针对性则体现了此语文交际圈的优化特色。课外语文活动是学习者借助语言文字进行交际实验的最佳场所,学习者在运用语言文字进行生活的主体性方面也只有在这个环境里,才能得以最佳发挥。而家庭和社会做为学生社会化活动的‚终点‛,是语言学习者学习、运用语言文字进行交际的‚自由天堂‛,是语文活动不很优化的场所,语言学习者进行语言运用的最宽泛场所。在这个场所,交际主体处于完全自由学习、运用语言文字进行交际的角色,也只有在这个场所里,语言学习者才能最终实现‚社会化‛。

由此可知,无论是课堂语文交际圈、还是课外语文活动,都是从教者、学习者学习、运用语言文字进行交际的极佳场所。怎样的语境才能发挥其最大的‚圈效应‛,这是我们每位语文教育研究者应研究、探索的问题。语境是语言的存在环境,同时,又是学习者学习、运用语言文字进行交际的环境。她就象空气,看不到摸不着,但无所不在。每个人都生活在一个具体的语境中,在这个语境中形成自已的语文甚至独特的语言风格。由此看来,语文教育的任务就是将一个语言交际主体放在一定的语境中,对其进行影响和教育。语文课或语文活动就是让学习者进入一个最优美、最典范、充满了营养、能使他高度吸收的语境当中,收到最好的‚真善美的熏陶与教育,培养文学素养,掌握恰到好处的语文知识。‛的学习效果。 语文有自身的规律,语言运用有种种方法,语言不只是交际与思维的工具,更是人的生存空间、生存条件与存在方式,语文教学只有在特定的语境中才能发挥最佳的效果。课堂和语文课外活动做为优化的语文交际圈,理应成为语文教学的重点,无论是在课堂教学还是在课外活动中,我们首先要注意的是创设这样一个环境,在这个环境里,学生能把读写听说活动当作自己的需要来进行,把培养语文素养当做一种自觉行为。一个人的语文素养直接来自于他的读写听说实践,语文教学实际上就是把多个交际主体放在同一个环境里,相互交流、相互提高的教学。既然如此,那么从教者与学习者在学习的过程中应是平等的,这种平等,使教师在传统教学中的地位与作用发生了深刻的变革,教师的‚回归‛就尤为重要。因为现代语文教学是一个双向的互动的平等交往的过程,所以,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所起的作用与传统教学相比,存在着明显的不同。

活动教学理论认为,就学习者的学习过程而言,教育从某种意义上说是对人类文明发展过程的一种认知意义上的‚重演‛,是对人类大观所经历的某些必要过程的‚亲历和再现‛,是带有创新、发现性质的学习。而传统的语文教学所做的并非如此,众所周知,中国的语文教育是一种‚去问题教学‛,即教师通过问问题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若学生把教师的问题都回答出来了,那说明学生对教师所讲的知识都掌握了。让学生带着问题走进教室,没有问题走出教室成为教师教学的最明显特征。学生把教师的解读或教材编写者的观点当作对课文的最佳的解读,如此的教育早已不适应现代社会及现代教育的发展,从教者的观念、教法也应发生变化。

三、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有赖于在语用中培养语感

汉语教学,与其他国家的母语教学有所不同。汉字是一种表意文字,汉语是一种‚人治‛的语言,‚偏重心理,略于形式‛,其各级语言单位的组合、形成不依靠形态的变化,是一种非形态语言。因此,学习语言,更主要的是依靠主体的心理因素和对语言的直觉感受;理解语言,在一定程度上意味着对这些语言所蕴涵的社会生活的理解,所以学习者学习汉语的过程就是通过汉语认识社会生活、获得语文生存能力的过程。语文能力是学生学习、运用语言文字进行生活的能力,是人类存在于社会的一种能力。知识和技能不是语文能力,只有当知识和技能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里,在特定的情况下,用来为人们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时,它们才表现为语文能力。基于此,中、小学语文教育更应注重对学生语感的训练和语文素养的培养。那如何训练学生的语感,培养语文素养呢?

我们都知道,语文素养不是一个知识点,也不是某一个概念,她的内涵极为丰富。学生的语文素养如何形成,主要靠的是他对语言文字的‚悟‛,没有学生自己的悟,他便不可能有对语言文字的驾驭能力。学生对语言的‚悟‛,我们将其称为语感。语文新课标把培养学生的语感做为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我们知道,学生对语言的感悟只有在一定的语境中通过对语言文字的运用才能得以实现。这种运用不是分段、概括大意,说中心思想,而是在特定的语境中,通过学生、教师与文本的对话,实现学生借助语言文字能动地认识、理解自我和社会生活,进行语感迁移,进而形成自己的用语习惯和语言风格。语感属于人的认识范围,不能超出根本的认识规律的制约,瑞典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认知教学法的倡导者)认为,认识起源于活动,认识是从活动开始的。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也曾指出:‚要求语感的锐敏,不能单以语言文字上去揣摩,而要把生活经验联系到语言文字上去。‛以上理论告诉我们,语感实际上是在语用过程中,学习者借助精选的文本材料(这种材料往往贯穿着写作者的生活体验和情感倾向,蕴含着写作者个人的语用经验),用自己的生活体验、情感倾向和语用经验去解读写作者的生活体验、情感倾向和语用经验,进而提高学习者自身对语言的感受、领悟能力的过程。

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感,宜昌市语文教学采取了多种方式,一是在课堂,通过‚内引、外联、对比‛三种方式对文本进行解读,让学生带着社会生活的体验走进语文课堂。二是在课外,进行以‚四大支柱‛为主体的语文课外实践活动,让学生带着语文课堂的收获走向社会生活。通过多年的实践证明,衔接教学能让学生用自己的生活体验、情感倾向和语用经验去解读写作者的生活体验、情感倾向和语用经验,进而提高学习者自身对语言的感受、领悟能力。纵观课内外衔接语文教学实验的教学层面,我们不难发现,教师在语文教学中的角色与传统的语文教学中教师所扮演的角色发生了变化。这种变化正好解决了‚在语文交际圈里教师如何教语文的问题‛。在衔接教学中,教师真正实现了回归,教师与学生同课文之间,真正实现了对话,做到同读、同写、同讲、同议、同评:第一,所有的课文内容不是必须遵从或者完全接受的,而是把它当作需要修改或创造的东西来对待。衔接教学努力将课文‚还原‛到原本的生活情境里,让学生臵身于语用状态中,引导学生由表及里地走进教材,探究写作者的语用经验,然后,让学生带着写作者的语用经验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加以运用,把作者的语用经验转化成自己的经验,实现对课文内容的修改或创造。第二,教师不是以权威者的姿态出现在学生面前,向学生讲解,学生只能重复教师的具有绝对权威性的内容。相反,教师是以一个语言活动中心的身份参与到学生中去,同多个语言活动中心就某一话题(多数表现为围绕课文文本的话题)一起开展具有相互作用的对话。在与语文资源、多个交际主体进行对话的过程中,实现语用体验的传递和语感的迁移。

四、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有赖于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

学生做为语言活动中心和交际主体,理应是语文学习的主人。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教师‚应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在由语文资源、教师与学生所营造的语文交际圈里,学生的学习更多地表现为一种自主、一种合作、一种探究。

交际主体和单个语言活动中心在从事语言文字的学习和运用时,以自主学习为主。自主学习是学生做为一个语言活动中心和交际主体的最主要的学习方式。能否进行自主学习,是一个人是否学会学习的根本标志。在语文交际圈里,在师生的‚聚会‛里,学生做为单个的活动中心,应是充分自由的,他采用何种方式进行交流取决于他自己。这表现为一种自主。所谓自主,就是在交流中,交际主体主宰自己的学习目标、内容、需要,主宰自己的学习环境、兴趣领域和合作伙伴,主宰自己的意志、情绪等心理品格,主宰自己的选择力等等。人的语言活动是在群体中进行的,合作学习因为群体生活而显得尤为必要。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在明确责任分工下的互助性学习。对课本知识、教师知识、互动产生的知识做更一步的研究和探讨,在探究中获得语感体验、学得语用经验,进行专题研究便很有必要,这便是一种探究式学习。从学科领域或现实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主题,在教学中创设一种类似于学术(或科学)研究的情境,通过学生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实验、操作、调查、信息搜集与处理、表达与交流等探究活动,获得知识、技能,发展情感与态度,这是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一条重要途径。只有在优化的语文交际圈里,学生才能真正做到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基于此的语文教学应最大可能地创设让学生参与到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中来的情境与氛围。在这种情景与氛围里,学生才能实现对文本的真正解读、语用的训练和语感体验的转移、语文素养的提高,最终成为一个能灵活运用语言文字进行交际的‚社会的人。‛

[摘 要]《语文课标》明确地提出了‚语文素养‛这一核心教学理念,这是义务教育语文课程的一次根本性的变革和突破;教师正确理解把握这一理念的内涵和外延,特别是它的实质和重点,是将这一理念转化为实实在在、卓有成效的课堂教学行动的前提和基础,教学目标的确立和教学的具体实施都从‚三维目标‛出发、做到整体协调推进,是关键、是核心。

[关键词]语文素养;三维目标;培养策略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语文课标》)在‚课程的基本理念‛中首先提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据统计,‚语文素养‛作为语文课程与教学的核心理念在整个文本中前后出现了十次。那么,以‚语文素养‛取代‚语文能力‛在课程中的核心地位究竟有何意义?‚语文素养‛的内涵和外延如何正确理解和把握?这一理念如何才能变成实实在在、卓有成效的课堂教学行动,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教育,切实做到‚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他们打牢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基础‛呢?

一、正确理解把握理念

《语文课标》有意识地把‚语文素养‛凸现出来。这一概念的提出是时代的产物,是语文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深化的产物。我们知道,语文教育改革,一个时期有一个时期的基本理念:20世纪五六十年代强调打好基础,语文教学的核心理念是‚双基训练‛;七八十年代强调能力,语文教学的核心理念是‚培养能力,发展智力‛;九十年代以后,素质教育的思想逐渐深入人心,既然教育要提高国民素质,语文教育就要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他们打牢终身可持续发展的根基。很明显,《语文课标》提出‚语文素养‛这一理念,丰富并扩展了语文课程的内涵和外延,可以说是语文课程的一种根本性的变革和突破。对‚语文素养‛的正确理解和把握,可从内涵和外延两方面入手:

1、语文素养的内涵:

《语文课标》中对‚语文素养‛有这样一段阐述:‚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感,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很明确,‚语文素养‛体现了对培养对象在语文方面的要求;‚语文素养‛中的核心是语文能力,与‚三维目标‛是完全一致的:语文知识、语文能力、语言积累——对应知识、能力目标;学习方法,学习习惯,思维品质——对应过程、方法目标;学习态度、品德修养、审美情趣——对应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可以说‚语文素养‛是上述诸方面的有机融合。语文课程的根本目标就是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更加具体形象地说,就是语文课程既要求教师要教学生做人,又要教学生学习语文;学生既要学习做人,又要学习语文。

语言界的专家学者从不同视角对‚语文素养‛的内涵进行的界定,能加深我们的理解: 巢宗祺认为‚语文素养‛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的丰富内涵,是学生整体素质在语文方面的表现。崔峦从学生全面发展的角度对‚语文素养‛的内涵进行了界定:语文素养是以语文能力为核心,是语文能力和语文知识、语文积累、思想情感、思维品质、审美情趣、学习方法、学习习惯的融合。雷实从‚知识能力、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角度出发,认为‚语文素养‛是指学生在语言方面表现出的‚比较稳定的、最基本的、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学识、能力、技艺和情感态度价值观‛,融合了语文课程的整体目标追求。彭小明从语文行为层面对‚语文素养‛作了以下的定义:语文素养就是语文学科所达到的素养,即在语文课程学习的过程中,学生通过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内化优秀的语言文化成果,最终在自己身上实现一种新的价值或达到新的水平。

从上述定义中我们对‚语文素养‛可以得出这样的基本理解和认识:是指学生通过长期的语文学习和实践(修习培养)所达到的母语素质和运用能力水平;《语课程标》将‚语文能力‛改为‚语文素养‛,其根本目的就在于进一步开发语文教育在实用之外的功能,重视语文课程实施过程中增强底蕴、提高修养的功夫。

2、语文素养的外延:

《语文课标》根据时代的发展,对学生的语文素养提出了一些新的具体要求(外延)。比如强调学会略读和浏览,要求学生具有搜集和处理信息(包括网上学习)的能力;特别提出了口头交流和沟通能力的要求;提出阅读、书写和写作的速度要求,并有量化指标:要求学生关心当代文化的变革与发展,努力吸收人类进步文化的营养,注重培养创新精神;提出综合性学习的学习方法,提倡自主阅读、研究性阅读、鼓励自主写作、自由写作、有创意的表达,鼓励有独到的见解、用适合自己的方法来学习等等。从这些论述中我们可以看出,语文素养的外延也是十分丰富的,这种素养不仅表现为有较强的识字、阅读、习作、口语交际能力,而且也表现为在生活中运用语文的能力,以及不断更新知识的能力,是一种综合的文明素养。其基本点是具有综合性、实践性和时代性。

语言界的专家学者对‚语文素养‛的外延有很多研究探讨,学习这些论述对我们全面、正确把握‚语文素养‛这一科学、先进的教学理念会有很大地帮助:何惠、李东航从《语文课程标准》的三个维度出发,揭示了‚语文素养‛包含的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知识和能力,包括听、说、读、写等言语交际能力,语言的积累,语感能力等;二是过程和方法,包括语文学习的方法、语文学习的习惯、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等;三是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包括民族母语情绪、审美情趣、文化品质、知识视野、学习态度、思想观念等。李山林将‚语文素养‛分为‚学科素养‛与‚基础素养‛两部分,有关语文学科的知识、技能、态度目标属于语文‚学科素养‛部分,而思维品质、知识视野、思想观念、文化品位等属于‚基础素养‛部分。彭小明把‚语文素养‛分为四个层面:语文知识层面,包括语文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语文能力层面,包括语文基本能力听说读写和语文实用能力;语文心智层面,包括和语文有关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语文情意层面,包括与人的言语行为有关的知识视野、文化品位等方面。

笔者通过研读《语文课标》和对语文课改实践的总结后认为,‚语文素养‛虽然内涵丰富、涉及范围广泛,但重点是语文学习能力、语文学习方法和语文学习习惯三个方面。下面着重对其内容加以阐述

关于语文学习能力。其内容主要包括:独立识字能力;较熟练、规范的写字能力;以感受、理解、积累和初步运用为标志的阅读能力;初步的口语交际能力;在综合性学习中表现出来的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语文的综合运用能力。这里必须明确的是,语文能力是在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中反复历练、逐步生成的。由知识转化为能力不能单靠‚做题目‛,而要靠语言实践,要靠孩子对生活和语言的兴趣。兴趣是最伟大的动力。在激发和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上,教师是榜样,语文教师的语言修养与情趣,对学生的语文学习起决定性作用。如果再提得高一点,培养语文能力实际是提高学生语言智慧问题。传递知道不难,传承能力也不难,能给学生以语言的智慧,才是真正的明师。我们每位小学语文教师都应该努力成为充满语言智慧的明师。

关于语文学习方法。其内容主要是指:识字、写字的基本方法;朗读、默读、诵读的技能;精读、略读、浏览的一般方法;不同文本的阅读方法;根据需要搜集信息的初步方法;简单的记叙、说明的方法;修改作文的方法。这些语文学习方法归结为一点,就是善于识字,善于阅读,善于习作。叶圣陶先生在谈到学习语文时,反复强调两点:‚第

一、必须讲求方法;第

二、必须使种种方法成为终身以之的习惯‛。掌握基本的学习方法,是新课改的主要目标之一。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不断发现、习得学习方法,才能逐渐学会学习。这说明学习方法不应是教师传授的,而应是学生个体和群体在学习的过程中领悟、发现、习得的。我国古人总结出许多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比如:熟读精思,读书‚三到‛(心到、眼到、口到);循序渐进,举一反三;不耻下问,博览多闻;知行结合,躬身实践,这些见解先于‚课改‛提出,又完全符合‚课改‛精神,我们要发扬光大,为我所用,养成习惯。

关于语文学习习惯。其主要内容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和习惯,查阅工具书及其他资料的习惯;读书看报的习惯;乐于与他人交际的习惯。其中,最要紧的是读书看报的习惯。因为,读书不仅是一种主要的学习方式,而且是一种生活方式、生存方式;它是终身学习的需要,是知识经济成功之本,也是愉悦身心、提高生活质量的一个重要方面。国学大师梁启超说过:一个人学生时期能否养成读书兴趣和读书习惯是件人生大事,将影响其一生的幸福和发展。学生要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培植学习语文的兴趣,养成听、说、读、写的良好习惯。这是重要的语文学习理念和语文学习目标。

总之,‚语文素养‛这一核心理念的要义,用中国教育学会小学语文教学研究会理事长崔峦的话来理解就是:‚小学生从语文课程中要学习语文、学习做人。学习做人好比握好方向盘,有了浓厚兴趣、良好习惯,就有了不竭的动力,学习方法、语文能力犹如高超的驾驶技术,想象力和创新思维会使学生如虎添翼。这几方面合在一起,便是一个人的语文素养。‛

二、探索科学实施策略

[案例展示]《我的战友邱少云》教学片断:

镜头一:

(出示图片:一座高大的丰碑)

师:同学们,这是一座为纪念抗美援朝战争而高高耸立的丰碑。这座石碑,是由千千万万个为祖国、为朝鲜、为和平而壮烈牺牲的英灵筑起的。在这些英灵当中,就有这样一个年轻而伟大的战士。让我们一起,深情地呼唤他的名字。(出示课题——我的战友邱少云) 生齐:我的战友邱少云。

师:让我们一起自豪地呼唤他的名字。 生:我的战友邱少云。 师:请再自豪些。 生:我的战友邱少云。

镜头二:

师:哪些同学和他同样读了第八自然段,但从内容上、感情上有不同的、更深的感受。 生:从‚烈火在全身上烧了半个钟头才渐渐熄灭‛中的‚才‛字,我体会到了火烧得大,烧的时间长,从中我体会到了邱少云牺牲时忍受了常人无法忍受的疼痛。

师:抓住一个不起眼的字来谈自己的感受、看法,很好。默读课文,边读边体会哪些词最能反映邱少云的光辉形象。用波浪线画下来。

(学生默读课文,边读边画,老师巡视,把学生画出的重点词写到黑板上;纹丝不动、没挪动一寸地方、没发出一声呻吟……) (学生齐读黑板上的重点词;……)

师:大家看,‚一动不动‛是这里边哪个词的意思? 生:纹丝不动。

师:没挪动一寸地方还是—— 生:纹丝不动。

师:没发出一声呻吟还是—— 生:纹丝不动。

师:怎样读才能把‚纹丝不动‛的感觉读出来? 生:声音要轻点儿。 生:声音短促点儿。 师:(读) 生:纹丝不动。

师:根据黑板上的这些词来解释这个中心词,‚纹丝不动‛就是—— 生:‚纹丝不动‛就是没挪动一寸地方,没发出一声呻吟。 生:‚纹丝不动‛就是一动也不动。

镜头三:

师:‚纹丝不动‛这个词,我们在课文中描写邱少云潜伏的地方读到过它,在邱少云被烈火烧身的时候想象过它,也在邱少云壮烈牺牲的时刻强烈地感受过它。请大家快速地读读课文,想一想,你是从哪些地方读懂‚纹丝不动‛这个词的?

生:我从第四自然段读懂了‚纹丝不动‛这个词,‚虽然敌人已经感觉……拿了出来‛。 师:‚看家本领‛说明了什么?

生:说明战友们潜伏得特别好,可以肯定大家一直都是‚纹丝不动‛。 师:很会读书,从侧面读懂了战友们‚纹丝不动‛。

生:第三自然段中写‚我‛看到一团烈火把邱少云包住了,也是纹丝不动。 师:火把他包住了,还‚纹丝不动‛,书上写了吗? 生:没有直接写。 师:这段写的是什么? 生:作者的想像。

师:你读懂了,通过自己的想像读懂了‚纹丝不动‛。

镜头四:

生:这时候邱少云只要从火里跳出来,就地打几个滚……这一次作战的计划就全部落空了。

师:做不到‚纹丝不动‛就会出现什么样的后果?你再读一遍。 生:但是这样一来……

师:战斗计划全部落空。角度新颖,从反面的角度来题解,即做不到‚纹丝不动‛会出现什么严重的后果。给同学们提个建议:读书光理解没感受不行,光分析没感情更不行,要把自己的感情融进去,把自己的感受、感情读出来,这才是真读书。谁来读一读这一自然段,让我们一起来感受当时紧张的气氛。

生:(紧张地朗读这一段) 师:谁能读得更让人感到紧张? 生:(更加紧张地朗读)

师:你们从后果的角度读懂了‚纹丝不动‛。

师:如果你是这个班的班长,当你意识到这么严重的后果时,你会怎么读这句话? 生:这样一来,我们整个班……

师:如果你现在就是邱少云,当你意识到这么严重的后果时,你又会怎么读这句话? 生:这样一来,我们整个班……

镜头五:

生:我从第七自然段读懂了。 师:读出来。 生:(读第七自然段)

师:这是从结果读懂了‚纹丝不动‚。仔细读这段话,我们不难发现,这段话中的每个句子、每个词语,都在描写邱少云的感人形象。朗读的时候,你觉得强调哪些词,才能够更清楚、更强烈地表达这一点。

生:(读此段)

师:还有没有从原因的角度读懂‚纹丝不动‛的呢? 生:太阳渐渐爬上山头……都可能被敌人发现。

师:这就是直接原因。假如你是其中的一名战士,联系课文,60多米远的地方就是居高临下的敌人,甚至讲话都听得见你会怎么样?

生:紧张,担心。 生:心都快要跳出来了。

师:对,就是这种感觉,把自己的感觉读出来。 (生练读,指名读)

师:这就是艰苦卓绝的‚纹丝不动‛,这就是意义重大的‚纹丝不动‛,这就是惊天动地的‚纹丝不动‛,这就是气壮山河的‚纹丝不动‛。对这样一位英雄,我们心中怎能不充满崇敬之情呢?…… [案例评析]

‚语文用形象作词,用感情谱曲。‛本节课教者紧紧围绕‚邱少云‛这一英雄人物的伟大形象,在深入浅出的语言文字品析的基础上.以情带读.读中感悟。学生在用心灵体会着文中语言表达特色的同时。这些充满深情的语言文字也同样在雕琢着学生的心灵。在老师饱含对英雄崇敬之情的教学语言感染下,在绘声绘色的范读中,学生不知不觉身临其境,于是在人文合—中,在多元感悟中,在多维的视角中,在多向的对话中,我们清晰而深切地看到了一位‚组织者引导者‛,把设臵的明确而具体的教学目标,完美地体现在教学的每一环节中。整节课紧紧围绕学生知识与能力的培养,读书过程的体验与方法的感悟与积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提升,不断地把学生与文本的对话引向深入,引导学生张开想象的翅膀.使学生完全把自己放在了课文中,和文中的主人公一同演绎着那难忘的时刻。

回顾本案例,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教者对本课教学目标的设臵充分考虑了新课程目标体系中‚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三个维度的融合,目标全面具体地体现了语文这一学科的特点。如知识和能力方面,在品析和积累‚纹丝不动‛、‚千斤巨石‛、‚刀绞‛、‚没挪动一寸地方,没发出一声呻吟‛等重点词句乃至段及全篇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课文,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走进邱少云的内心世界:过程与方法方面,以学生自主探究为主,教师以一个‚组织者引导者‛的身份,点拨引导学生体会联系上下文、联系人物的内心世界、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等方法来理解词语、句子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恰当含义,初步学习抓住重点词、句、段来读懂课文等: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感受邱少云严守革命纪律、顾全大局、不怕牺牲的革命精神和坚韧顽强的意志。从而使学生进一步树立了爱集体、爱祖国的美好情感,再一次丰富了自己的内心世界。教者在潜心研读、深入钻研教材的基础上,使本课的‚三维‛教学目标既明确又具体,教学中目标的落实自然是成竹在胸。正是全面、具体的教学目标,使整节课开放灵活,重点突出、情思奔涌、效果显著。

教学过程中,教者把本课的‚三维‛目标充分体现在教学的每一环节中。本课从教学的第一环节——导语开始,作者就精心创设,实现了读者心、教者心、作者心的‚三心‛合一,唤起了学生心中对英雄的无限崇敬之情,从情感这一目标出发,首先唤起了学生读书的热情与渴望。叶圣陶曾言:‚语言文字的训练,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多读作品,多训练语感,必将能驾驭文字。‛在解读文本过程中,教者锁定重点词、重点句、重点段,引导学生在精读细赏之后使课文烂熟于胸.直至渗入潜意识之中,使学生对文中语言的感悟达到了极至。如教者引导学生抓住‚纹丝不动‛这个词,让学生联系上下文,从直接描写、间接描写,从原因、从后果等不同角度,用不同的方法悉心揣摩,充分领悟这个词表情达意之精妙:再如抓住‚为了整个班……没发出—声呻吟‛这一段,通过比较、想象等引导学生多元感悟,从而激起了学生内心全部的激情,使段的积累与理解水到渠成。而之后顺势承接饱含深情的朗读:老师的引读、范读,学生理解后的读、感悟中的读、个性飞扬的读、情荡难抑的读……在品中、读中,积累了语言文字,得到了读书方法.感悟了邱少云的光辉形象。而最后引导学生怀着无限崇敬和赞美之情来为英雄写碑文,深情、自豪地读碑文,更是将学生的情感引向了高潮,回应全文。整节课.所有的教学环节紧紧围绕教学目标,以情感为主戏,用情感去触摸语言文字,用情感去领悟字词句篇,用情感去与作者、与文本交融,情动而辞发,披文以人情,教者充分、彻底地将语言文字的积累,语感的训练培养,情感的激发与升华,扎扎实实地落实在了课堂教学之中,使教学目标的每—个点,在学生的自主阅读中,巧妙串联,浑然一体,使目标的实现达到了‚天成的直觉,直觉的天成‛的境界。

心理学告诉我们:兴趣是人们对事物的选择性态度,是认识某件事物或参与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它是学生积极获取知识、形成技能的重要动力。教师要根据教学目标,选用适当的教学手段,创设情景交融的学习氛围,激起学生积极探究知识的心理和学习兴趣。本节课的教学。教者艺术地运用教学语言这—手段,与学生交流情感,将学生带入课文的情景之中.变静为动,化抽象为具体,使学生潜移默化地感受和理解了相应的语言文字,让学生犹如臵身于语言文字所展现的意境中。如课始引读的导语:让我们深情地呼唤他的名字——我的战友邱少云;让我们自豪地呼唤他的名字——我的战友邱少云,学生顿时群情激昂。课中,教者用富有激励性的语言引导:光理解没感受不行,光分析没感情更不行,要把自己的感情融进去,把自己的感受读出来,这才是真读书。接着就通过‚纹丝不动‛、‚千斤巨石‛、‚刀绞‛等重点词、重点段,让学生来细细品味,使目标的实现如‚春风化与雨‛。过渡的语言更是一石激起千层浪,铿锵有力:这就是艰苦卓绝的纹丝不动,这就是意义重大的纹丝不动。对这样一位英雄,学生怎能不充满热爱与崇敬?学习这篇课文学生怎能不包含深情呢?可以说,教师恰当而准确地把握了课文与学生的特点,以语言的引读、情感的激发为主要教学手段,使学生的情感与课文合二为一,再通过灵活多样的‚读‛这一突出的手段入情入境,从而把文章的精髓活现于外,融会于心。 [操作要点]

通过阅读案例和评析,我们会感悟到:‚全面提高学生语言素养,打牢协调持续发展根基‛这一核心理念,并不是虚无缥缈的空中楼阁,完全可以变成实实在在的课堂教学行为。其操作要领是课堂教学目标的确定和实施都要从‚三维目标‛出发。

第一,课堂教学目标的确定要从‚三维目标‛出发。这是因为《语文课标》确立总的教学目标包括三个维度:知识和能力方面,包括字、词、句、段、篇等方面的语文知识和听话、说话、阅读、习作、写字等方面的语文能力;过程和方法方面,包括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包括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言的思想感情,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等等。具体到一堂语文课、每一篇课文的教学,教学目标在体现多元、全面的同时,也应当有所侧重,突出重点难点。每堂课的具体目标一个个夯实,总目标才会落实。从这个意义出发,小学语文教学目标的各级目标都必须着眼于人的全面发展,着眼于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如海纳百川,每一堂语文课的目标都是学生语文素养不同层面的不断积淀。

第二,课堂教学目标的实施也要从‚三维目标‛出发。首先要紧紧围绕已确立的‚三维目标‛,精心设计教学实施方案。需要着重考虑的问题是:怎样将一堂的‚三维目标‛细化、分解;怎样将所学课文的内容转化为目标具体的行为目标;达到‚三维目标‛的最佳学习方法和教学方法有哪些;运用哪些评价手段来保证鼓励、反馈和矫正,确保学生完成好学习任务,促进知识技能向能力、素质的转化。其次要按照教学方案,精心组织教学活动。教学过程中要留心生成性教学资源,及时调节教与学的和谐平衡;善于捕捉学生学习的‚兴奋点‛和思维的‚受阻点‛,及时引领点拨;要创造进行语文实践的良好机会和充足时空,使教学不断接近‚三维目标‛,使学生语文素养逐渐生成。 新课标要求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要求学生扩大知识面,要求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等,我将根据新的语文能力实践系统,致力于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提高,促进语文课程的呈现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确立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努力给学生创造一个有利于素质教育的空间。

新课标要求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要求学生扩大知识面,要求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等,我将根据新的语文能力实践系统,致力于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提高,促进语文课程的呈现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确立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努力给学生创造一个有利于素质教育的空间。

对于小学语文教学来说,既要转变教的方式又要转变学的方式, 培养和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这两个转变中,教的方式转变是主要矛盾,教的方式一转变,学的方式也随之转变。学的方式转变可以理性地在课堂中呈现,证明教的方式转变,证明教师新理念的真正树立。课改实践告诉我们,没有坚定的新课程理念,真正意义上的教与学方式的转变是不可能的。

把课标学习与教材教法研究结合起来;要钻研新教材、理解和把握新教材,用好新教材;要重视教学反思、个案研究和收集;要牢记验证课标和检验教材的实验任务。

在教学实践中,我将力求打破传统封闭、单项、机械的教学模式,主要将采取了以下几点作法:

1、认真学习新课标,深入领会《语文课程标准》的精神实质,切实转变观念,克服以往在语文教学中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忽视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培养、过分追求学科知识系统的错误倾向,真正确立语文教育的新理念,通过教学任务的完成,全面提高学生的整体语文素养,注重提高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积极倡导、促进学生主动发展的学习方法,拓宽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联系生活、跨学科的学习和探究式学习,使学生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终身受用的语文能力。

2、讲授新课程时应从整体上把握实验教科书,弄清其编写意图、体系特点,弄清教科书与《课程标准》、教科书各教程之间的内在联系,弄清教科书各种编辑设计的意图和着力点,比较新课程与旧教材的区别和联系,有哪些改进,教法上有那些变化,有那些独到的进步和收获,以在备课和教学活动中准确设定教学的重点,找准达到《课程标准》提出的课程目标的落脚点,有效地实施语文教学。

3、在准确把握教科书编辑思想的基础上,从本班学生的实际出发,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不同教学内容,创造性地灵活地选择和运用教科书的各种设计,采取合适的教学策略,把读写听说和综合实践活动落到实处;大力改进课堂教学,提倡启发式、讨论式、师生互动等新的教学模式;积极开发课堂学习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沟通课堂内外,沟通平行学科,创造性地开展各种活动,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让学生在实践中丰富语言积累,掌握学习方法,提高基本技能,接受熏陶感染,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鼓励学生采用各种手段扩大阅读面,增强学生在一切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积极参加各种课改活动,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在教学实践中,我将力求打破传统封闭、单项、机械的教学模式,主要将采取了以下几点作法:

1、认真学习新课标,深入领会《语文课程标准》的精神实质,切实转变观念,克服以往在语文教学中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忽视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培养、过分追求学科知识系统的错误倾向,真正确立语文教育的新理念,通过教学任务的完成,全面提高学生的整体语文素养,注重提高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积极倡导、促进学生主动发展的学习方法,拓宽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联系生活、跨学科的学习和探究式学习,使学生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终身受用的语文能力。

2、讲授新课程时应从整体上把握实验教科书,弄清其编写意图、体系特点,弄清教科书与《课程标准》、教科书各教程之间的内在联系,弄清教科书各种编辑设计的意图和着力点,比较新课程与旧教材的区别和联系,有哪些改进,教法上有那些变化,有那些独到的进步和收获,以在备课和教学活动中准确设定教学的重点,找准达到《课程标准》提出的课程目标的落脚点,有效地实施语文教学。

3、在准确把握教科书编辑思想的基础上,从本班学生的实际出发,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不同教学内容,创造性地灵活地选择和运用教科书的各种设计,采取合适的教学策略,把读写听说和综合实践活动落到实处;大力改进课堂教学,提倡启发式、讨论式、师生互动等新的教学模式;积极开发课堂学习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沟通课堂内外,沟通平行学科,创造性地开展各种活动,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让学生在实践中丰富语言积累,掌握学习方法,提高基本技能,接受熏陶感染,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鼓励学生采用各种手段扩大阅读面,增强学生在一切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积极参加各种课改活动,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第四篇: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体会(整理)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体会

促进新一轮的语文教学改革,将起到重要的作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颁布至今已经一年多了,各地掀起了学《标准》用《标准》的热潮。《标准》的颁布,对于今年秋季,新教材将在我区全面启动,作为教育第一线的教师,我感觉到这又将是一个语文教学的春天。解读《标准》不难发现其中的鲜活力量,它以全新的视觉揭示了语文课程的特点和发展方向。课程以全新的理念把握时代命脉,处处体现着时代精神。《标准》在总目标之下分四个学段,阶段目标从“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四个方面提出要求。研读《标准》写作目标。我以为以下几点值得我们大家在教学过程特别注意:

一、 重视兴趣的培养

不难发现,重视兴趣的培养是《标准》有别于试用修订版“大纲”的显著特点之一。第一学段是“写话”。“对写话有兴趣”、“在写话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其中的“兴趣”、“乐于”就强调了兴趣的培养。第二学段中同样要求“乐于书面表达”、“不拘形式得写下见闻、感受和想法”、“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别人听”。教学评价中也强调“是否有写作的兴趣、有良好的习惯”。无论从课程标准的确立还是教学评价的建议,《标准》都把培养习作兴趣放在首位,这是任何老师在实施过程中应当引起重视的。

二、多方面开发课程资源

以前的教学重视课堂教学资源,有的教师死守教材大纲,不敢越雷池半步。长期以来课程资源的拓展落后于学【范文大全 f_w d q 欢迎您!】习要求的不断提高,使我们的教改落实不到实处而流于形式,这实在是教育的悲哀。《标准》明确指出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并有详细的例举,而且还指出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开发各地区的自然、社会、人文等多种语文课程资源。学校也要积极创造条件,教师也要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我们教师在实施的过程中要对这些资源有充分的了解,为作文训练构建起一个稳固的空间,注意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从当地的实际出发,创造性地开展各种活动,多方面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

三、紧扣实际需要

“学以致用”、“教是为了不教”《标准》郑重地提醒我们“学生的识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要为解决他们的实际需要服务。”这在写作中体现得尤为明显。“根据表达需要,学习使用逗号、句号、问号、感叹号。”、“根据表达需要,使用冒号、引号。”、“能根据表达需要,使用常见的标点符号。”这些目标明确告诉我们学习标点符号是为了使用的需要。切忌为了学习而学习,在写作教学过程中需要用到哪种标点符号,教师就要灵活多样运用教材,因材施教。服从学生的实际需要。另外,“能用简短的书信便条进行书面交际”、“学写读书笔记和常见应用文。”看出写作是为了交际的需要,是为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教师应该把握好写作教学的目的,从学生的实际需要出发,明确写作不是让学生会写或长或短或朴实或华丽的文章。

四、写出个人特点

曾几何时,写好事都帮军属大娘打扫房间,扶盲人阿姨过马路。看见有人经过菜地必定是去树一块牌子:“请不要从菜地走过。”看见水龙头没关就挂:“请节约用水!”老师都用自己的审美观点牵扯着学生,把传统美德往学生的身上套。有的老师甚至为了考试的需要让学生被范文照套。使学生的习作有如

工厂产品般整齐划一,没有个人的东西。

《标准》十分重视学生个性的发展,注重创造精神的培养,第一学段“写话”目标中:“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觉。”强调的是个人的感受。书法抒发的是个人的愿望。整个习作目标中共有10处提到“自己”这个词,明确告诉我们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在写作教学中,要把握好学生的主人翁地位,从学生的思想意识出发,写出他们“自己觉得新奇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有意识的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条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意思。”当然。这不是说对学生采取听之任之的态度,若学生在习作中出现不健康的话语或者流落出不良的思想倾向,教师应当在肯定其勇于发表意见的基础上巧妙地加以引导,而不该粗暴地一棍子打死,挫伤学生习作的积极性。发展学生个性,就看教师如何准确把握教材,如何使用教材资源。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在习作教学中忌死守教材,死搬硬套,无病呻吟地要求学生写一些和他们生活实际毫无关系的作文。比如“帮军属老大娘打扫房间”。当地若没有需要帮助的老大娘,教师就得灵活处理教材,换上适合实际情况的训练篇目。

五、倡导合作精神

《标准》在基本理念中提出“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发展学生的合作精神。这是在以往的“大纲”中没有提到的。写作目标中充分体现了这一点。第二学段中“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别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第三学段中的“修改自己的习作,并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做到『求学网文秘频道 ww om 』语句通顺。行款正确,书写规范、整洁。”既提出了合作的理念。有注意了坡度,而且还注意合作后的收效。能否于他人合作,合作的效果好坏直接影响一个人成才与否。《标准》站在时代的高度民主,从长远目标出发,在写作中溶入合作精神的养成,就是要把学生培养成现代社会需要的新型人才。我们教师在实施过程中。要牢牢把握这一目标,在写作教学中彻底落实这一目标,给学生创造更多的合作机会,引导他们掌握更多的方法。在写作中学会合作。

六、彻底改变评价观念

以往的教学重视结果,“读书人看考”说的就是这个理。《标准》的评价与以往的评价有很大的区别。《标准》指出:“写作评价要根据各学段的目标,综合考察学生作文水平的发展状况,应重视对写作的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的评价。”这就要求我们要彻底改变陈旧的评价观念,从注重结果转移到注重过程上来。去了解学生是如何积累材料、如何处理所收集的信息的。从草稿本上也可以折射出学生修改时的态度及方法。通过各种评价使学生主动自改互改,取长补短。共同提高写作水平。

《标准》的颁布,已经掀起了语文教学改革的又一次浪潮。每次的浪潮中总会出现一大批优秀的弄潮儿。我们没位教师都应该静心研读《标准》,把握其中精髓,摒弃陈旧的教学观念,大胆改革,勇于创新,共同构建语文教学大厦。

第五篇: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标准》)中指出:必须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构建开放有活力的语文课程。本课题力求全方位地开放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改革小学语文阅读课堂教学,创造性地构建富有时代精神和鲜明个性的开放性的学校语文课程,以充分发挥学校语文教育为造就现代社会所需要一代新人重要作用。

上一篇:语文教研组长工作计划下一篇:义务教育学校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