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思考与努力范文

2022-06-11

第一篇:关于思考与努力范文

关于“权力”与“权利”的思考

中国共产党的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的报告中指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即:“社会主义民主更加完善,社会主义法制更加完备,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全面落实,人民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权益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基层民主更加健全,社会秩序良好,人民安居乐业。”要想实现这一目标,本人认为,必须在法治观念的层面以及在承担法律责任的层面上,分别梳理清楚“权力”与“权利”的关系,使国家与社会成员都能明确其自身的法律地位,和行使“权力”与享有“权利”的法定情形及合理条件,真正使“人民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权益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

关于“权力”与“权利”的思考的角度与层面很多,如从概念的来源、不同法律部门中的体现、不同学派的不同理解、不同学科中的不同使用等等,本文不可能囊括。在此仅从最粗浅的普法常识的角度,对梳理“权力”与“权利”的必要性、二者的基本内容和理论上梳理“权力”与“权利”所需要的条件几个方面做简要分析和思考。以期引起共鸣或争鸣。

一、梳理“权力”与“权利”的必要性

卢梭在《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一书中深深地感叹:“人类的各种知识中,最有用而又最不完备的,就是关于‘人的知识’。”①虽然此言发自近三百年前,但至今仍令人回味。而“人的知识”中最为核心、最为重要的就是人本身的权利(权力)问题。因为人的各种利益关系在法律方面无不表现为权利(权力)问题,因此,在当今的各类社会问题中,首当其冲的就是要理顺权利与权力的关系问题。同时,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要解决的难题,也最终集中于此。

(一)在人与人的劳动关系中,权利(权力)问题不梳理清楚,则无法保障各个劳动主体的合法权益。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存在决定意识这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告诉我们:权利(权力)概念的产生和发展,始终是与一定的社会经济关系的产生、发展和更迭相适应的;纵观人类文明史“人本身的权利(权力)问题”始终是与劳动者争取自身的合法权益——被压迫者的反抗和斗争紧密相联系的。②

我国在改革开放后虽然从经济体制改革入手,至今已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基础上逐步开展政治体制改革,但由于权利(权力)问题没有随着改革的深入逐步梳理清楚,因此处于最基层的劳动者在国家的改革、社会的进步中的劳动权益始终处于不稳定状态,社会中许多基本矛盾也因此而复杂化。如在劳动争议中,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用人单位与劳动行政管理部门之间、劳动者与劳动行政管理部门之间各自的权利(权力),在我国处于计划经济时期似乎很简单;而在我们正在进行的改革过程中,劳动者的情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用人单位的层次越来越多,政府的行政干预越来越受限制,各自的权利(权力)与义务(责任)交织在一起;尤其在原国企改革中游离出的那些年龄大、学历不高、技术老化的职工,其权利(权力)的享有和行使问题不梳理清楚,将难以解决连新总理都敢于直面的问题:“在今后的三五十年里,中国政府面临的最大课题就是就业。”

(二)在资源配置的关系中,权利(权力)问题不梳理清楚,则无法保障我们在全球范围内参与各类资源的合理配置。

本文所指“在资源配置的关系中的各类资源”当然是包括物质性的(如能源、原材料等)、技术性的、人力的,以及交织其中的各种信息和各种关系形态的资源。

在人类同属于“地球村”村民的基础上,无形资产和信息资源的合法占有、开发与利用的过程,实质就是在法律和各种制度的框架内,对资源配置关系的调整、整合的过程,以有利于人类的共同健康、和平地发展;因此必须认真梳理权利(权力)主体对无形资产和信息资源在占有、发布、使用中存在的差异关系,以防止公权力的滥用、私权利的错位和缺位,导致破坏人类安全与和平的可避免的现象发生。

我国加入WTO即意味着我们在国际经济循环中参与全球资源的配置;而依照WTO规则,我们必须与其他成员国一样,以WTO的基本法律原则即公平贸易原则、关税减让原则、透明度原则、非歧视性贸易原则、一般禁止数量限制原则等为贸易行为的基本准则。但由于我国有长期的封建专制统治在观念上的余毒,和几十年计划经济体制遗留的习惯,在权利(权力)问题的理解上与WTO其他成员国的理解存在较大差异,必然影响我们对上述WTO的基本法律原则的理解和遵守。因此,必然出现一些争端,甚至付出惨重的代价。

(三)在公民(自然人)、社会与国家三者的关系中,权利(权力)问题不梳理清楚,则严重影响法律的尊严和权威。

公民(自然人)作为社会和国家的最基本分子,其个人利益的实现途径如何和最终实现状态如何,是民族利益、国家利益和社会利益的最基本统计学体现,如表现为国民生产总值(或国内生产总值)的人均数字统计;表现为能体现社会生活水平的公民(自然人)的收入和消费水平以及就业、就医状况的数字统计等;这是权利(权力)的量化表现。但在这些数字中,经常会出现国家公权力掩盖公民个人的私权利的现象。如“权大还是法大”只争,就反映了这种问题。

尤其令人关注的是,在公民(自然人)、社会与国家三者的关系中,权利(权力)问题如果不梳理清楚,三者中的任意双方之间有了利益冲突,弱者一方能通过何种法律途径才能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即权利(权力)如何落实的问题,都将直接涉及法律的尊严和权威,以及人们对法律的信仰与否。

二、“权力”与“权利”的内容

梳理“权力”与“权利”的关系,必须从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角度加以分析,仅从理论或仅从实际一方面都不可能说清楚。

(一)理解“权力”与“权利”的概念现实问题

“权力”与“权利”的概念,从实际运用的角度看,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中人们都处于一种模糊认识中,使用时经常将二者当作同一概念交叉使用。甚至在我国的一些法律文件中也明确二者的差别。经过十多年的普法教育和理论界长期的研讨、争鸣,公民权利是宪

法精神的终结所在,国家权力只是保障和实现公民权利强有力的手段和工具而已的认识,已较为普遍;但我国宪法中对公民权利的规制,以原则性规范为主,过于笼统,过于模糊;我国宪法采取“列举式”的授权方式规制公民权利的范围,这意味着宪法没有规定的,公民不得享有,否则是违法的,这严重违背了“法不禁止即自由”的公理性宪法原则。而现实生活中,尤其在“市民社会”即民事生活中,普通公民一直是奉行着“法无禁止我就能做”的“私权利”的行使规则,也是道德观念的反映;国家工作人员则自觉不自觉地奉行“法有规定的我才做”的规则。

有一个不容忽略的事实成为我们理解“权力”与“权利”的法律含义的障碍:我国的公民、国家工作人员,都具有双重身份以至多重身份的问题,因我们的行政管理体制还是以身份为主。而相当数量的人受传统的“家国同构”的文化影响,个人在不同法律关系中的不同角色定位单一,“官本位”意识使公权力私权(利)化、私权利公权(力)化现象普遍存在。因此我们只有梳理清楚“权力”与“权利”的关系,才能解决我国在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落实依法治国方略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促进三个文明共同发展中的相关问题。也才能使我们在不同法律关系中的角色定位不出现“错位”、“缺位”、“越位”等问题。

在此不得不先提及公民与人民的概念。公民与人民的概念在此提出,似乎太幼稚了,其实不然。因为本人经常看到一些文章中讲到“权力”与“权利”的相关问题,涉及到主体的权利与义务、权力与责任的关系时,使用的权利(权力)概念语词不准确,主要是所指主体是公民还是人民就就是模糊。以至一些本可以讨论清楚的问题中,因公民与人民的概念运用不确切,反而是相关问题更不清楚了。因此,有必要界定公民与人民的概念。

(二)了解公民与人民的概念有助于对权利(权力)的理解

公民与人民的概念不是本文论述的重点,仅在此说明我们日常把握公民与人民的概念,应注意以下几点主要的不同:(1)性质不同,公民是法律概念,人民是政治概念;(2)逻辑关系不同,公民是具体概念,在现实中就是我们每个人的法律关系的逻辑前提;我们说“我的权利”就是在公民这个逻辑主体定位上的“私权利”;而人民是抽象概念、集合概念,在现实生活中,只有讨论国家权力、国家主权、“三权分立”等属于政治理论和公法的问题时,才能以人民作为逻辑主体来定位;(3)法律关系的内容不同,公民的法律关系内容即权利义务,由宪法和各个具体法律部门明确加以规定;人民的法律关系内容即权力责任,由执政党的规范性文件和宪法给以界定;(4)范围不同,公民的概念在社会环境比较稳定的国度内,一经由法律(如我国的国籍法)做出规定,则公民的法律地位在法定的范围内就是确定的;而人民的范围是随着政治形势的变化而变化、且每个具体的个人是否属于人民范围内也以其政治态度的变化而变化的。

还有一些差别,本文不在此赘述。对公民与人民的概念的差别界定清楚的意义就在于,对“权利”与“权力”主体的定位。

(三)对“权力”与“权利”概念的具体理解

在中国长达几千年的封建社会中,个人、家庭、社会和国家浑然一体,群己界限模糊不清③,社会中的个人不知法律上的权利(权力)为何物,其个人利益通过不断地向外扩张去实现;国家的政治管理又是通过“明君、清官”的道德力量、人格魅力逐层向内“德治”、“人治”而完成的。“家国同构”的结果就是没有国家权力和社会权利之分,更无个人权利的立足之地。可以说,在封建专制统治下的中国社会,人们没有在理论上能够分清“权力”与“权利”概念的政治文化背景条件。

马克思主义创始人,从为人民争取出版自由的权利,经过批判资本主义的“抽象的自然人”空洞的权利,到创建了无产阶级的科学的权利观,指出只有通过无产阶级革命的途径和方式才能真正实现人的权利。马克思主义权利观的理论的最重要贡献在于:批判地继承和发展了资产阶级思想家的权利学说;科学地论证了人的权利和阶级之间的关系;客观地分析了以人类解放为目标的权利意识,是无产阶级革命的伟大目标中权利与义务的高度统一;辨证地告知后人:权利的来源不是“天赋”而是“商赋”(即在商品经济基础上产生的权利);个人的权利不可否认,但社会的、国家的、民族的、集体的权利更应受到尊重。④

结合马克思主义权利观和当代法学理论研究成果以及社会实践中的运用,本人认为,权利的概念有不同层次的涵义。

当然,我们理解“权利”概念的前提是为了更好地“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民主制度”,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尊重和保障人权。在此基础上,可以把权利理解为具有合法性、正当性的主张,如向侵犯自己合法权益的侵权方主张自己的利益,而对方必须履行的义务就是权利主张的对象或内容;可以把权利理解为一种法定条件下的自由,如宪法规定的公民的言论、通信、出版、信仰等等意志自由和劳动、婚姻家庭等等行为自由。但法律允许的自由是有限自由,在享有自由的权利的同时必须履行法定义务;可以把权利理解为法律所承认和给予保障的利益,而从经济的角度看,任何利益的获得都要有投入(代价)的,法律所承认和给予保障的利益必然要求权利主体承受相应的负担或不利;可以把权利理解为法律赋予权利主体的一种享有或维护特定利益的力量,如专利权人在获得专利的同时就具有了享有专利权的力量,当然专利权人的义务就是服从法律规定的义务;还可以把权利理解为法律规范规定有相应资格的人,自己做出或要求他人做出一定行为的可能性,以及请求国家强制力量给予协助的可能性;还可以把权利理解为法律保障或允许权利主体能够做出或不能够做出一定行为的尺度;等等。⑤总之,本人认为对权利的理解,主要应集中于民商主体的平等法律关系范围内为宜,且与义务相对应,因为从法律关系的内容角度,从法律与道德的区别角度,权利就是现实社会中的一种实然状态,这样更有利于法学界之外的各界人士的理解。

权利和义务贯穿于法律现象逻辑联系的各个环节、法的一切部门和法律运行的全部过程,权利和义务是从法律规范到法律关系再到法律责任的各个逻辑联系各个环节的构成要素;权利和义务贯穿于

件,从上个世纪70年代末至90年代制定的与近几年颁布的内容,在对“权力”与“权利”的理解甚至用词上,使人产生歧义的不难找出。好在中国人的思维方式中有“模糊理解”的习惯,从中文发音上二者又是同音,因此“没有必要揪住这两个词不放”的想法不仅在普通公民中有市场,甚至在法律文件的字里行间也能读出这种意思。本人以为,要想真正使“人民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权益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公权力与私权利的理解、使用在法律文件中就不应有歧义,而且还应具体规定各自的语境。否则违法现象难以制止,法律权威难以树立,“人治”现象依然是我国社会的主流;责任主体难以定位,腐败难以根治!

(四)对全社会的普法宣传应与立法精神一致

综上,要想梳理清楚对“权力”与“权利”概念的理解,使其合理合法地运用,研讨和争鸣是必须的,真理会越辩越明。

但是,任何理论的研讨和争鸣都必须以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基本目标、任务,以及作为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的路线政策方针为中心,与立法精神一致相一致,因为我们的目的是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因此“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全面落实,人民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权益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的美好前景,是要有相应的人的素质和社会环境的要求的;我们只有在全社会深入进行普法宣传、深刻理解与我国国情基本一致的现代法治精神,才能为早日实现小康社会的基本目标尽自己的努力。

①参见卢梭《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商务印书局,1962,p62。

②参见 鲍宗豪 金潮翔 李进《权利论》上海三联书店,1993,p7。

③参见袁祖社《权力与自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p106。

④参见 鲍宗豪 金潮翔 李进《权利论》上海三联书店,1993,p43-55。

⑤参见 张文显 《法理学》中国共产党中央党校出版社,2002,p112-113。

⑥参见 林喆 《权力腐败与权力制约》法律出版社,1997,p1-20。

⑦参见《西方法律思想史资料选编》

关于“权力”与“权利”的思考(第4页)一文由搜集整理,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第二篇:关于爱情与婚姻的思考

一天柏拉图问他的老师苏格拉底,什么是爱情?老师把他带到一片已经长满黄澄澄的玉米地里,对他说:现在你在这片地里找一个最大的玉米,条件是你一能选择一次,而且只能往前走天黑前回来见他.柏拉图想这不简单吗?就走进了玉米地,天黑了,他两手空空的去见了老师,老师问他:为什么没有摘到玉米?柏拉图回答说,我见到一个很大的玉米,但总觉得前面还有更好的,所以就没有摘,结果前面反而没有后面的好,但又不能走回头路,所以就什么也没有摘到......老师笑着回答:这就是爱情....

柏拉图又问老师:什么是婚姻?老师又把柏拉图带到一片森林里,给柏拉图一把斧头,叫柏拉图找一棵最大的树,条件也是只能砍一次,且不能走回头路,天黑前去见他.没一会柏拉图就回去了,手里拿了一棵普普通通的树,老师问:这就是你找到的最大的树吗?柏拉图说:我走了一半发现这棵最大了,怕错过了,就把它砍了下来,结果发现前面还有更大更好的......老师笑着说:这就是婚姻.....

一直欣赏这样一种爱情:没有太多的轰轰烈烈惊天动地,有的是象流水一样绵延不断的感觉;没有太多的海誓山盟花前月下,有的是相对无言眼波如流的默契...

第三篇:关于《管理与沟通》课程的思考

本学期的《管理与沟通》课程是针对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班的专业而授课的,本课程主要介绍了中外管理沟通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领域的最新成果和方法,最终以培养学生管理沟通能力为目标。为了做到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学生的实际管理沟通水平,我在《管理沟通与技巧》教学中除了在教学内容上更加联系实际,力求告诉学生具体的管理沟通技巧之外,更强调了案例教学作为整个教学活动的重要环节。教材的每一章开始都有一个“引例”作为教学引导;在讲述理论的同时,辅以小型“情景案例”,提升学习者对理论的认识;在每章后又配有“案例分析”,一方面加深学习者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也有助于提高学习者的学习兴趣。

每章中间设置许多“情景案例”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相关知识点,并有“知识链接”帮助学习者拓展相关知识;通过课后小结,帮助学生全面梳理相关重要知识点,理清章节结构,掌握教学重点

每章结尾安排了“推荐阅读资料”,并在全书最后详细列出了“主要参考文献”,旨在为学习者搜集资料提供方便,也在一定程度上引导相关领域的研究方向。

第四篇:关于造句教学的思考与实践

贺州市昭平县昭平镇第二小学 陈才华 【关键词】造句 教学 思考 实践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5)04A-0088-01 遣词造句是写好作文的起点,造句是培养学生理解词语,运用词语组织句子的一种最为简单有效的训练方式。但是,从学生的造句情况来看,结果却不甚理想,不少学生缺乏造句兴趣,瞎编乱造严重,缺乏真实性;句子内容不够生动、形象、丰富;句子结构单一,大多以陈述句为主,呆板无趣。那么,小学语文教学如何才能在落实语用的同时,让学生造出灵性、有张力,更加丰富多彩的句子呢?

一、深入语境,迁移对比,在语境中理解

学生造句困难的主要原因是造句训练与文本语境脱节,致使学生在造句时出现词不达意的现象。为了使造句训练真正有效,让学生造出好句子,教师要结合词语所处的语境,把造句训练渗透到阅读教学之中,引领学生悉心揣摩。如教学苏教版语文第九册《变色龙》一课时,教师要求用“名副其实”造句。由于学生对“名副其实”这个词语的理解还不到位,无法准确地造句。为了降低造句难度,教师可以让学生结合具体的语境进行训练。

师:自由默读课文,画出描写变色龙名副其实的句子,并想一想我们常用“名副其实”来形容什么?(生边读边画)

师出示句子:①朋加莎抓起变色龙,先„„接着„„我们亲眼看到„„再把„„又从棕色变回浅灰色。变色龙,果然名副其实。②变色龙,会变色,名副其实。 师:比较上面这两个句子,说说哪个好,为什么?

生:第一个句子好,因为这个句子把变色龙“名副其实”的原因清楚地表达出来了,使人一目了然。 师:非常好!那么,你们能仿照这样的句式用“名副其实”造一个句子吗?(学生反馈交流。) 从上述教学片段可以看出,引导学生理解词语、运用词语不能人为地把词语训练和文本教学分割开来。对于这一课中的“名副其实”“绘声绘色”等词语,教师应从词语的本意出发,还原文本语境,联系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推想词语的引申义,再通过对比迁移、仿写句式,顺利实现由理解到运用的质的飞跃,有助于培养学生语言运用的敏感度。

二、创设情境,拓展溯源,在情境中运用

在造句训练中,学生造出的句子平淡无新意,究其原因就是学生造句时脱离了具体的情境。要让学生造出的句子更加生动、鲜活,教师就要在教学中创造生动形象的情境,激发学生的造句热情。例如在教学苏教版语文第五册《蒲公英》一课时,教师要求学生用“嘱咐”一词造句。由于这个词的语义比较抽象,为了避免学生机械学词的弊端,笔者采用了创设语言情境的方式激发学生理解词语、运用词语。

师:有感情地朗读“太阳公公看见了,亲切地嘱咐他们„„”这句话,句子中有“嘱咐”一词,谁能说说自己对“嘱咐”一词的理解? 生1:嘱咐就是再三叮嘱,生怕别人忘记了。

师:说得真好,那么,在生活中,有人这样嘱咐过你吗? 生2:星期天我出去玩时,妈妈总是嘱咐我“要看车,要注意安全,要和小朋友们和睦相处”。 生3:我去接开水喝,爸爸嘱咐我“小心,别烫着”。 生4:考试之前,老师严肃地嘱咐我们“答题一定要认真”。

在这个教学片段中,教师创设了一个学生熟悉的生活环境,让学生自然而然地用上“嘱咐”一词进行说话练习。学生感到有话可说、有话想说,造出来的句子更加鲜活、灵动,富有新意。

三、变式重组,一词多句,在训练中提升 在学生理解词语的基础上,为了使学生造出来的句子更加丰富多彩,教师还要注重让学生进行多种形式的造句训练,比如变换词语在句子中的位置、改变常用的句式等让学生灵活造句。教学只有不断变换形式,才能开阔学生的视野,使学生造出更加生动、形象、具体的句子来。例如在教学苏教版语文第六册《翻越远方的大山》一课中,要求用“祝贺”一词造句。由于这个词语学生比较好理解,笔者就采取了多种形式的造句训练,以达到在运用中提升学生造句能力的目的。 师:“干得漂亮,祝贺你!”多么简短有力的话语,又是多么的鼓舞人心,你能用“祝贺”一词说一句话吗?

生1:张明在乒乓球比赛中获得了冠军,值得我们祝贺。 生2:今天是小华的生日,同学们纷纷向她表示祝贺。

师:刚才大家在用“祝贺”造句的时候大都把这个词语放在句尾,你能把它换个位置吗? 生3:今天是华龙商场开业的日子,前来祝贺的人很多。

师:非常好,那么你能不能结合感叹或是疑问的语气用上“祝贺”一词说一句话呢? 生4:“画得真好,祝贺你!” 生5:这件事值得祝贺吗?

在这个教学片段中,为了使学生的思维不局限于单一形式,教师巧妙点拨,引导学生进行多种形式的造句训练,丰富了句子的形式,落实了语用训练的目标。

总之,要使学生写好一段通顺的话,教师就必须加强写句子的指导与训练,巩固所学的生字词,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第五篇:关于综合阅读的实践与思考

在孩子们的心田播种—关于综合阅读的实践与思考

兴趣是开启学生课外阅读的钥匙,只有当学生在头脑中树立了强烈的课外阅读意识,才可能去积极主动地阅读课外书籍,并从中寻找到阅读的乐趣。为了在孩子们的心田播下综合阅读这颗金色的种子,我们积极探索,为学生搭建平台,先选取几个案例作一分析:

案例一 课外延伸——营

造好氛围

这几天的午间阅读,发现五年级学生越来越多的捧起了《水浒传》这本书,兴致勃勃地读着,读得那么认真,那么投入。原来是学生刚学完《林冲棒打洪教头》一课,这篇课文后面有一个名著便览——《水浒传》。“读读《水浒传》吧,那荡气回肠的文字、栩栩如生的人物、波澜壮阔的场景,一定会让你心驰神往,回味无穷。”我又翻了一下练习七的口语交际——水浒故事擂台赛:“《水浒传》中有许多脍炙人口的故事,如武松打虎、杨志卖刀……请你准备一段水浒故事参加班级的擂台赛。”据了解,老师为了落实这两项活动,已作了布置,并营造了浓浓的氛围,课本上的推荐、故事擂台赛的要求、老师的引领使学生都读起了《水浒传》。

看来学课文只是引一下路,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课外去读《水浒传》。如何引导学生读好这本书,教师要细致地做好工作,这样才能富有成效。

首先,课文引路很重要。《林冲棒打洪教头》一文,比较吸引人,通过老师的教学,学生感悟会更深,对《水浒传》也有了初步的了解,产生了一定的兴趣。学生有了兴趣,就会激起阅读的欲望。一个好的老师应善于激起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教师采取由课内到课外的延伸法,即从教材中的名著节选到要求学生找机会阅读全书,或由某篇文章找出相似的文章对照阅读等,当激起了学生对课外阅读的强烈兴趣,形成了班级课外阅读的氛围后,学生就会变被动为主动,积极寻找阅读的乐趣。

其次,开展活动很重要。教材练习七中的口语交际,要求开展“水浒故事擂台赛”,学生喜欢这样的比赛,喜欢这样的活动形式,他们都会积极地参与,这样为本次学生读好《水浒传》营造了良好的氛围,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也就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如果我们语文老师平时都能就学生的读书组织一些这样的活动,那对学生读书兴趣的激发、读书习惯的养成该是多么大的推动!

案例二 课例研究——为学生导航

“有一本书,人们说它是20世纪流传最广的童话,它已经被译成了四十多种文字,被拍成电影,录成唱片,甚至纸币上都可以看到它的影子,这就是法国作家圣埃克苏佩里著的《小王子》。这位作者是一名空军飞行员,一生只迷恋两件事,一件是飞行,另一件事是写作,因为他的出类拔萃,他的头像被印在法国的钞票和邮票上……”

这是我校老师在执教《小王子》阅读指导课。课上首先交流《小王子》主要内容,接着是引领学生阅读重点章节。在此基础上,评论书中人物,品读自己最喜欢的片段,结合书本描写和生活体验进行情感对话,真情告白,深刻体会《小王子》这本书的主题:爱与责任。

如何读整本的书,如何读不同体裁的书?学生在语文课上很少接触到,因此我校老师积极探索新的领域,开展课例研究,为学生享受阅读导航。我们上的阅读指导课,意在激起学生读书的兴趣,增进对书的了解。学生在课上通过交流,在课上激起共鸣,享受到快乐。同时,老师在课上还教会学生很多方法,学生掌握了方法,读书效果更好,收获更多,自然产生更为愉悦的心里体验。这样的课例对开展享受阅读是一种有益的探索,有效的指导,有力的推动。

总之,为了提高学生阅读质量及阅读效益,我们非常有必要对学生进行阅读的指导,努力将学生对文化经典及文学名著的阅读由随意性、消遣性提升到有计划的研讨积累性阅读和品位鉴赏层面上来,让学生真正读有收获。

案例三 读书漂流——人人均受益

在批阅学生日记时,陆佳鑫的日记给我留下来深刻的印象,现选摘如下:

我是“小书虫”

今天,施老师将《青铜葵花》这本书漂到了我们班,全班每个同学都喜滋滋地领到了一本,我这个“小书虫”更是兴奋不已。下午,施老师对这本书作了推荐与指导,对漂流活动提了要求。

晚上,我正在写英语作业,突然一个念头从我头脑闪过,《青铜葵花》被老师说得这么好,让我先看看,亲自体验一下吧!于是我从书包里找出曹文轩写的《青铜葵花》看了起来。一开始觉得没多大意思,可是越看越着迷,一口气看到48页,我明知还有作业没写好,可是我控制不住自己,心里只想着接下来故事会怎么样。我试图放弃阅读,可是故事一直诱惑着,书虫一直驱使着,使我不能自拔,似乎整个灵魂都融入了书中……直到老妈说了一声:“喂,书虫,作业写完了吗?”

我这个书痴才清醒过来。“哎呀,作业还有一大半呢?”我赶紧写了起来……。

学校举办读书节,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惠及每一个学生的是读书漂流活动。学校为一至六年级同学确定了漂流书目,其中四年级为《夏洛的网》,五年级为《小王子》,六年级为《青铜葵花》。向学生推荐好书,通过读书漂流这种活动,面向全体学生,学生也更为喜欢,也更为珍

惜。

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首先要做好的工作就是帮助他们选好课外阅读的书籍。让孩子读什么比怎么读更重要,一本适时的好书能够成为他的指路明星。我们通过漂流,让每一个学生都去读一些儿童文学,因为儿童文学更加适合孩子们阅读,它以感人的故事,生动的语言,高尚的趣味,健康的思想,给学生提供了优美、规范、形象的语言范本,给学生阅读的兴趣,启发学生的想象,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陶冶学生的性情,从而具有恒久的阅读价值。比如《青铜葵花》能让学生感受到苦难是美丽的,《夏洛的网》能让我们感到真正的朋友是可以用“伟大”这个词相送的……

案例四 创意诵读——勇于做表率

“有一个地方,位居江北,却有江南之秀;有一个地方距京千里,却也曾叫过通州……”学校操场正在举行经典美文师生创意诵读活动,这是我们办公室一的全体老师正在朗诵《濠河漫咏》。

老师的上场,使气氛更为热烈,操场上一片欢腾,记得我们办公室第一个表演,朗诵一开始,全校学生鸦雀无声,我们每一个老师也被震撼。

以往,学校的活动,我们习惯当导演,搭设舞台,让学生当主角,作为老师常常在幕后。这次学校第四届读书节期间举办的师生经典美文创意诵读,要求老师以办公室为单位排练,也与学生一同登台表演。我们办公室老师选了《濠河漫咏》这首歌颂家乡的经典诗歌,我们认真分了角色,进行了严格的排练,那几天的中午,我们在校园的过道里,认真的吟诵,学生常常被我们所吸引,每一个班也都在投入地排练,师生的创意诵读成了校园里最美的风景。

都说,老师是学生阅读的引路人。儿童富有好奇心,平时,他们对教师的一举一动有一种天真、微妙的神秘感,一旦教师上场诵读,他们会表现出极大的兴趣,会集中最大的注意力,津津有味地聆听,兴致勃勃地欣赏,以便从中获得更多的鼓舞和教益。我想,我们要求孩子喜欢诵读,我们希望孩子爱上阅读,需要一股力量来推动,这股力量来自活动氛围的营造,来自我们老师的率先垂范,我们首先投入其中,陶醉其中,而后我们的学生才能投入其中,享受其中。

儿童文学作家梅子涵老师曾经说过,语文老师都是孩子们阅读的点灯人。的确,一个良好的学校氛围,一群热心的引路人,通过创设适宜的阅读环境,通过丰富多样的活动为学生指引阅读的方向,搭设展示的平台,这样就会催生孩子课外阅读的强烈兴趣,就会在孩子们的心田播下享受阅读这颗金色的种子。

上一篇:雇用保姆协议书范文下一篇:工艺品购销合同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