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语文古诗的教案

2023-03-15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五年级语文古诗的教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第一篇:五年级语文古诗的教案

小学语文五年级古诗三首教案

5 古诗词三首

(五年级下册2单元第五课)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和能力:诵读诗词,理解诗句的意思,能用自己的话表达诗词的意思。

(二)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体会诗词的意境,丰富学生情感,从诗句中感受童年的快乐。

(三)过程和方法:认识本课4个生字,会写7个认识的字。理解“弄”、“怪生”、“相媚好”、“亡赖”等词语在诗句中的意思,背诵和默写课文。

二、教学重点:理解诗句的意思,能用自己的话表达诗词的意思。

三、教学难点:从诗句中感受童年的快乐。

四、教学准备:多媒体

五、课时安排:2课时

六、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语

有人说,童年是一支支动听的歌,是一幅幅美丽的画,而我要说童年是一首首美妙的诗,只要用心去读,就能读出歌,读出画,读出许多美好的事。今天,同学们就和老师一起来读一读童年这首诗。

(二)初读诗文,展现画面

1.今天我们来学习两首描写儿童生活的诗。请同学们朗读两首古诗。 2.在《牧童》和《舟过安仁》两首诗中,你分别看到了怎样的画面? (三) 精读诗文,走近画卷

1.你最喜欢哪首古诗?选一首自己研读理解。

2.自由组合小组,合作探究,选择一首诗进行研读,了解诗意,理解字词,逐句解决。 3.老师参与学生的研究。

(四)品读诗文,走进画卷 1.学习第一首诗。 (1)作者介绍

大家听说过“八仙过海”的故事吗?谁知道“八仙”是哪八个人?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首《牧童》相传就是八仙中的“吕洞宾”写的。吕洞宾到底是不是神仙我们不知道,但历史上确实有吕洞宾其人,他原名叫做“吕岩”,是唐代人。吕岩考过科举,做过县令。后来唐代暴发了黄巢领导的农民起义,时局动荡,吕洞宾就带家人躲入山中修道。最后不知去向,传说他已经得道成了神仙。

(2)识字

牧:mù,“牛”撇要短,竖长而挺拔。组词:牧童、牧场、放牧 蓑:suō,中间横左右出头,下部笔画舒展,下部是衰,不是哀。 组词:蓑衣、蓑笠 (3)课文详解

①“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你感受到了什么?朗读。 释义:六七里方圆的原野铺满了青青的野草,三四声悠扬的笛声和着微微的晚风传来。“弄”:逗弄(“六七里”和“三四声”不是确指的数量,而是为了突出原野的宽阔和乡村傍晚的寂静)可以感受到孩子是那么的悠闲自得、怡然而乐,感受到的是一种野趣。

②“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你看到了什么?说说感受和意思 然后朗读。

释义:牧牛回来已到黄昏,晚饭吃得饱饱的,无忧无虑,还没脱下蓑衣就躺在院子里,悠然自得地看那渐渐升起的明月。

没有家人聚集的场景,没有伙伴嬉戏的场景,吃饱了饭的牧童,连蓑衣都不脱,就躺在越野里的草地上。诗人似乎只把他之所见如实的写了下来,却让读者不仅浮想联翩。由此我们可以感受到的孩子的心情是那么的舒畅,他的生活是无忧无虑,非常惬意。

(4)主题思想

《牧童》这首诗向我们描绘了黄昏牧童归来后休憩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对远离喧嚣、安然自乐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5)整体感知

大声朗读《牧童》这首诗,说说整体诗意,想象诗中描绘的画面( 句中描写了牧童归来后的场景,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牧童?从哪里看出来的?):

一个“弄”,一个“卧”。(可爱、调皮、疲倦) (6)从《牧童》这首诗中,你能感受到什么?

《牧童》一诗不仅让我们感受到“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安然与恬静的生活,也让我们感受到了牧童心灵的无牵无挂、自然放松。同时,我们也看到作者心灵世界的一种追求:对远离喧嚣、安然自乐的生活状态的向往。

2.学习第二首诗。 (1)作者介绍

杨万里,字廷秀,号诚斋,南宋杰出诗人。与尤袤、范成大、陆游合称“中兴四大家”。代表作:《诚斋集》

(2)识字

篙:gāo,撑船用的竹竿或木杆。“⺮”字头,上下结构,组词:长篙 棹:zhào,船桨。木字旁,左右结构,组词:棹夫

遮:zhē,掩盖。“庶”写紧凑,四点相协调,组词:遮盖、遮挡 (3)课文详解

①“一叶渔船两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说说诗意,你好象看到了什么? 释义:一只小渔船上坐着两个小孩子,他们把篙收了,棹停了,坐在船上。 ②“怪生无雨都张伞,不是遮头是使风。”理解诗句意思,从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释义:十分奇怪为什么没有雨,他们也把伞张在那儿,原来他们不是在遮雨,而是别出心裁,用伞试风。(怪生:怪不得)

这里省略了看到的两个孩子撑伞的事,也省略了作者心中由此产生的疑问,而直接把疑窦顿解的愉悦写了出来。“张、使风”描绘出两个淘气、可爱、天真的孩子。

(3)主题思想

《舟过安仁》描写了两个无忧无虑的小渔童充满童稚的行为,展示了儿童特有的奇思妙想,表达了诗人对儿童的喜爱,同时也赞美了他们的聪明伶俐。

朗读诗句,读出孩子的调皮,感受那悠闲的画面,感受意境 。 1.较两首诗的人物,你更喜欢哪位诗人笔下的“顽童”?为什么? 2.诵古诗。

(五)拓展延伸,想象画卷

1.选择其中一幅画面,进行想象,改写成一篇有趣的记叙文或者散文。 2.默写《牧童》。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揭题,初知“美”

复习导入,引入新知。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牧童》和《舟过安仁》两首诗,哪个孩子给你留下了最深的印象?这节课,我们再来认识另外几个男孩,走进他们的生活。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南宋词人辛弃疾写的一首词《清平乐•村居》。

(一)作者介绍

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南宋爱国诗人、军事家和政治家。代表作:《稼轩长短句》

(二)识字

醉 :zùi,左右同宽,“酉”写的略长。组词:醉酒、陶醉 媚:mèi,左窄右宽,“眉”字撇写的舒展些。组词:明媚、献媚

(三)释题

1. 简介宋词以及词牌名:清平乐。

词,诗歌的一种。每首词都有一个调名,叫做“词牌名”,即曲调。清平乐(yuè)即是词的词牌名。

2. 村居,词的题目。“居”什么意思?(居住) “村居”呢?(居住在乡村)

二、初读,走近“美” 1.听朗读录音,看图画。 2.请同学自由地来读这首词,把它读正确,流利。做到字字读准,句句通顺。

3.读得怎样?请你的同桌来评一评,你读给我听,我读给你听。 4.生再读。读读、看看、想想。读懂的记下来,不懂的做记号。 5.出现了这么多疑难之处我们应该怎么办呢?

请同学们通过你喜欢的途径进行合作探究,可以查字典,可以找资料,可以相互讨论,可以看图、可以联系上下文,也可以向老师请教。

三、品读,感受“美”

(一)通过刚才的学习,说说自己的收获。(注意说话要有条理,先说字意、词意、再说句意。)

1.“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你感受到了什么?(简朴的乡间生活,但很美。特别是青青草让人想起了春天踏青的美好感受。)学生朗读。

2.“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学生自由的轻声读这句,感受到了什么:一对头发花白的老夫妇满脸通红,大概刚喝了酒,他们亲热相待,用乡音聊天说话。)( “相媚好”:这里指相互逗趣、取乐)仅仅是酒让他们醉了吗?如此温馨、幸福、美好的生活,怎么不令人醉呢?

3.一对白发夫妻操着吴音正在亲密地聊天,他们为什么感到这样幸福呢?请同学们细细阅读下片。

4.追问:作者是怎样写出孩子们的可爱的呢?(大儿子在河东豆地锄草,二儿子在编织鸡笼,最喜欢的是顽皮的小儿子,在河边伏着剥莲蓬取莲子。)( 亡赖,同无赖,指顽皮淘气。)

5.读读看,从读中感受到了什么呢?

6.同学们读得真好!是的,这户人家虽然住的是——“茅檐低小”,但是周围的环境很美——“溪上青青草”,这户人家翁媪之间——“醉里吴音相媚好”,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多幸福的乡村生活啊,那对白发夫妻陶醉了。

(二)用生动的语句将你欣赏到的这副画面描绘给大家听听。

(三)你能用朗读把词中的情趣表现出来吗?(他的朗读仿佛让老师和同学们亲眼目睹了那充满情趣的乡村田园生活)

(四)主题思想

《清平乐·村居》描绘了一幅优美闲适的乡村生活图表现出词人对农村和平宁静生活的喜爱,同时也展示了词人那极富人情味和生活情趣的内心世界。

四、再读全词,回味“美”

(一) 想一想,这对白发翁媪生活在这样的环境里,又有勤劳可爱的儿子,心情怎么样?(要求找出词中的“醉”字进行品味。)

(二)作者偶尔看到了白发翁媪的生活环境,心里又想些什么呢?(继续品味“醉”字。)

(三)那对白发夫妻陶醉了。作者辛弃疾看到此情此景,也陶醉在这样的画面之中。

五、作业

(一)会背会默写三首古诗

(二)完成课后习题

六、板书

牧童·吕岩

牧童卧

黄昏

月明

草、笛、蓑衣

舟过安仁·杨万里 渔童

无忧无虑

童稚

清平乐. 村居 大儿——锄

翁媪

中儿——织

小儿——剥

第二篇:3古诗两首教案(苏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

3 古诗两首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生字,能解释诗句中的词语,说出诗句的意思,体会作者表达的感情。 2.有感情地朗读两首古诗,并背诵、默写古诗。 3.感受古诗的意境美。

重点难点:

1.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读懂诗的意思,体会诗所表达的情感,感受诗的语言美和意境美。 2.理解诗句,引导学生体会诗意。

教学课时: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古诗《寻隐者不遇》,理解诗句的内容,体会诗所表达的情感。 2.复习学习古诗的方法,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古诗。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1.老师出示以前学过的一些古诗的画面,让学生观图吟诵这些诗句。看看谁背得多,背得好。

2.启发学生:你是怎样学会这些古诗的?让学生总结学习方法。 读古诗、知作者、解题意、懂诗句、悟情感。

3.过渡语:今天,我们继续运用已掌握的学习古诗的方法学习一首古诗,相信大家一定会喜欢的。

二、初读古诗,感知大意

1.听课文录音,让学生注意每个字的发音。

1 2.指名朗读,检查课文朗读情况。注意读准平舌音的字:松、采;翘舌音的字:师、深。“只”是多音字,文中读zhǐ。

3.学生自读古诗。

4.出示课文教学挂图,结合图画,让学生想一想这首古诗讲了一件什么事情。

三、学习古诗,体会感情

1.知作者,解诗题。

(1)老师有感情地朗读全诗,板书课文题目:寻隐者不遇。 (2)老师释题。 寻:拜访;寻访。

隐者:隐居的人。在封建社会里,有些读书人不愿做官,便隐居在乡村山野。 遇:碰见;遇上。

题目的意思:去拜访一位隐居的人却没有遇到。

(3)质疑:读了这个题目,你想知道什么?(引导学生围绕“寻”思考。如诗人为什么没遇上?有没有问其他人?为什么不在那儿等一会儿?) 2.读懂诗意,展开想象。 (1)借助画面,理解诗意。

①学生仔细看图,想一想图上谁是诗人,谁是童子;诗人要找的隐者是童子的什么人。 ②诗人找到了童子,怎么没遇上他要寻访的人呢? (2)老师精讲。 ①先解释难理解的词。

童子:指未成年的男孩子,这里指隐者的小徒弟。言:说的意思。师:师父,童子对隐者的称呼。只:就,表示肯定的语气。云深:云雾迷蒙。深,多、浓的意思。处:地方;行踪。

②老师(适时打开电脑课件)逐句解释诗句。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这句的意思:我寻访隐者,在松树底下碰到了一个孩子,那是隐者的小徒弟,我问他师父的去向,他说师父采药去了。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这句的意思:他就在这座山里,可是由于山上云雾迷蒙,我也不知道师父到底在什么地方。

(3)学生根据诗句,想象诗中省略的询问。

①你师父干什么去了?②在哪儿采药?③你能找到他吗? 3.齐读全诗,整体理解。

(1)老师放朗读录音。学生齐读,朗读时要读出节奏、重音和韵脚。

2 题目“寻隐者不遇”,重音在“不遇”。“松下问童子”这是叙述的语句,要用陈述的语气读出。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2)指名把全诗的意思串说一遍。

(3)借助书上的插图或教学挂图,启发学生想象诗歌描绘的图景,体会诗的意境。 4.指导学生朗读并背诵全诗。

(1)老师:这首诗采用问答体,是通过寻访者向童子打听隐者的去向、童子作回答的形式写的。“松下问童子”,这是写“问”,问了什么话,诗中并没有说,但从童子的回答中可以推测出问了三个问题。三番答问,逐层深入,表达的感情有起有伏。一问:“你师父干什么去了?”这时诗人心情轻快,满怀希望;而答非所想,心中有点儿失望;二问:“他到何处采药去了?”反映了诗人寻友不遇而急切询问的心情;“只在此山中”,使诗人顿觉会友有望,在失望中又萌生了一线希望;三问:“他到底在山中的什么地方?”“云深不知处”,这一回答使诗人只落得惘然若失,无可奈何了。

(2)引导学生遐想自己是诗人,在松树下遇上童子,体会向童子询问时的心情,把这种心情读出来。老师先放录音,同学再练习朗读,并逐步背诵全诗。

四、总结全诗,体会意境

这首诗写得有趣、自然。“松下”,是在山林的一棵松树下面,点明了事情发生的地点和环境。“童子”,点明了人物。“松”“山”“云深”,寥寥数字为我们勾画了一幅山高林密、层峦叠嶂、云雾缭绕的图景。

五 实践活动

1.在悠扬的轻音乐声中,学生闭上眼睛背诵古诗。接着想象诗境,结合诗意,把自己所想到的情景用笔画到图画本上,再伴着轻音乐默写古诗。

2.举行一次表演赛。鼓励学生大胆想象诗中两个人的语言、神态和动作,自由发挥,进行表演。

板书设计:

寻隐者不遇 唐·贾岛

松下/问/童子, (满怀期望) 言师/采药/去。

(感到失望)

只在/此/山中, (又有了希望)

云深/不知/处。 (无可奈何) 课堂作业设计:

1.解释加点的字,写出诗句的意思。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问:询问。言:说。

我寻访隐者,在松树底下碰到了一个孩子,他是隐者的小徒弟,我问他师父的去向,他说师父采药去了。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只:就,表肯定的语气。深:多、浓的意思。处:地方;行踪。

他就在这座山里,可是由于山上云雾迷蒙,我也不知道师父到底在什么地方。 2.默写古诗《寻隐者不遇》。

代 作者

,

,

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古诗《所见》,理解诗句的意思。通过朗读,感受诗中牧童的机灵活泼,天真可爱。 2.能背诵并默写古诗。

教学过程:

4

一、温习古诗,引入新课

1.学生齐声背诵上一节课的古诗。

2.老师导语:《寻隐者不遇》给我们讲了一个诗人去拜访一位隐居山林的人,但没有遇到隐者的故事。今天我们再学习一首古诗,了解一下这首诗向我们描述了一幅怎样的生活图景。(板书:所见)

二、初读古诗,整体感知

1.学习提示: (1)朗读古诗,借助拼音读准字音,把诗句读通顺。 (2)识记生字。

(3)想一想诗人给我们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生活图景。 2.学生自读古诗。 3.学生汇报学习成果。 (1)读准字音。

qí骑

zhèn振

chán蝉 (2)掌握字形。

“骑”“振”“蝉”为左右结构的字。

(3)请学生根据文中插图,简单说一说诗人看见了什么。

三、学习古诗,明确方法

1.观察课文配图。

(1)图上都有什么?(儿童、牛、大树、蝉) (2)仔细观察图画,看看这个儿童是什么时候的人,是干什么的。(引导学生抓住儿童的衣着以及儿童手上的鞭子联想,明白这个儿童是古时的一个牧童。) (3)图上的儿童在干什么?(指导学生观察牧童的表情,初步体会牧童看见树上的蝉时的心情。) 2.揭题,解题。

(1)解释题目:牧童骑着牛,唱着歌,忽然听到蝉的叫声,于是,他停止唱歌,跳下牛背,准备捕捉蝉。这一切让一个叫袁枚的人看见了,他就写了一首诗,叫《所见》,意思是说诗中写的内容是自己亲眼看到的。

(2)介绍作者:袁枚,清代文学家,浙江钱塘(今杭州)人。 3.品悟古诗。

(1)学习诗句,理解诗意。

5 ①理解第一句“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用自己的话说说前一个分句的意思。观察图画,使学生理解到“牧童”指的就是放牛的小孩儿。

读诗句,查字典说说“振”“樾”的意思。

振:振动、回荡,说明牧童的歌声很嘹亮。樾:树阴。 老师补充:“林樾”指茂密的树林。

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后半句的意思。(嘹亮的歌声在茂密的树林里回荡。) 让学生读诗句,然后用自己的话说说整句诗的意思。 ②理解第二句“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齐读第二句并看图,说说图上的牧童在干什么,与第一句所说的情景有什么不同。 (着重指导学生观察牧童的表情。) 理解前一个分句的意思。

查字典,说说“意欲”“捕”在诗中的意思。 意欲:心想。捕:捉。

用自己的话说说前半句的意思。(想要捕捉鸣叫的知了。) 读全句,看看牧童听到知了的叫声后,是怎样做的。 “闭口”在这里是停止唱歌的意思。

“立”指牧童从牛背上迅速跳下来,站在树下。

理解“忽然”一词在诗中的意思。(牧童骑在牛背上唱歌时,忽然停止唱歌,从牛背上迅速跳下来。) “忽然闭口立”使我们想到了什么?(老师可引导学生想象牧童的面部表情:他全神贯注地盯着知了。想象牧童的动作:他踮起脚,身子向前倾,双手轻轻举起,做好捕捉知了的准备。想象牧童的内心活动:他不住地盘算怎样抓知了。让学生仿佛身临其境,产生“屏住呼吸,别惊动了知了,赶快捉住它”的感觉。) ③指导学生自读自悟诗句和诗意。这首诗大致的意思: 牧童骑在黄牛背上,歌声在树林中回荡。

想要捕捉鸣叫的知了,急忙停止唱歌,在树下站住。 ④读诗句,同桌之间用自己的话说说整句诗的意思。 (2)学生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①听录音,学生边听边体会诗的停顿、节奏。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6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②指导朗读,读出牧童唱歌时悠然愉快的语气,读出牧童捕蝉时动作和神态的变化。朗读第一句时,要想象牧童放牛归来骑在黄牛背上,大声地唱着歌的样子,读出悠然愉快的情调。读第二句时,要想象牧童走着走着,听见树上鸣叫的知了,想去捉它,马上停止唱歌,静静地站在树下盯住那只知了的神态,读出动作神态的突然变化,表现牧童的灵活机敏。

(学生自己练习——老师指名读——老师评读指导——学生练读) ③有感情地背诵古诗。

四、欣赏古诗

1.老师引导欣赏。

(1)第一句诗写了牧童的神态、心情。声色俱备,情景交融,勾画出了一幅色彩鲜明的“牧童行歌图”。

(2)第二句诗是诗人对牧童心思的推想,牧童机灵敏捷的动作和神态的变化,都是通过抓住牧童刹那间的细节进行描写的,生动形象地勾画出了一幅“捕蝉图”。

(3)整首诗语言清新流畅,使得活泼机灵、天真可爱的牧童形象跃然纸上。 2.学生展开想象。

学生闭上眼睛,边欣赏配乐诗朗诵,边展开想象。想象牧童怎样捉蝉,是否捉到了蝉。 3.感受意境,精练强化。

谈谈刚才想象到的意境,试着编故事。(同桌试编,全班交流、评议) 五 总结全文

1.学了这首诗,你觉得这个牧童怎么样?(活泼机灵、天真可爱) 2.老师小结:这是清代诗人袁枚写的一首五言绝句,写一个夏天的中午所见到的情景。语言清新流畅,通过动静结合的描写,把一个活泼机灵、天真可爱的牧童刻画得栩栩如生。

3.朗读全诗,背诵全诗。

板书设计:

见 清·袁枚

课堂作业设计:

1.组词。

牧(放牧) 骑(骑马) 振(振奋) 2.填空。

《所见》是清代诗人袁枚写的一首五言绝句,写夏天的中午诗人所见到的情景。语言清新流畅,通过动静结合的描写,把一个活泼机灵、天真可爱的牧童刻画得栩栩如生。 3.解释加点的字词。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振:振动、回荡。樾:树阴。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意欲:心想;想要。鸣蝉:正在鸣叫的知了。 4.默写古诗《所见》。

代 作者

,

,

教学反思:

备课资料:

作者简介

8 贾岛(779~843),唐代诗人。字浪仙,一作阆仙,范阳(治今河北涿州)人。其诗喜写荒凉枯寂之境,颇多寒苦之辞。以五律见长,注重词句锤炼,刻苦求工,“推敲”的典故即由其斟酌诗句“僧推月下门”或“僧敲月下门”而来。其诗在晚唐、宋初和南宋中叶颇有影响。有《长江集》。代表作品有《剑客》《题李凝幽居》《寻隐者不遇》等。

袁枚(1716~1798),清代文学家。字子才,号简斋、随园,浙江钱塘(今杭州)人。诗多写“自得之性情”,以新颖灵巧见长而独具个性。与赵翼、蒋士铨并称为乾隆三大家。有《小仓山房集》《随园诗话》《子不语》等若干种,今人辑有《袁枚全集》。代表作品有《所见》《祭妹文》等。

第三篇: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21古诗三首_语文S版-word文档

1.学会“秦、邸”等4个会认字,“熏、杭、汴”等5个会写字。理解诗中字词的意思。

2.指导学生朗读、背诵这三首诗。默写《示儿》。 3.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理解诗句的意思。 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课件,收集作者资料。 2课时

一、话题导入

同学们,谁记住了本单元的主题?为什么称为“赤子情怀”,这三首古诗分别表达了赤子怎样的情感呢?我想通过第一课的学习,大家一定会有所了解。

二、学习《出塞》 1读古诗,品韵味。 (1)读正确、通顺。 引导学生读准: 还(huán) 将(jiàng) 教(jiào)

(2)读出古诗的韵律。指名读。 2知作者,解诗题。

学生交流课外收集的作者资料及对诗题的了解,派代表汇报。 3明诗意,悟诗情。 (1)明诗意。

A.了解了诗的作者和诗歌题目的意思,接下来你打算怎样学习? B.自学古诗。 提出不懂的问题。

C.请同学汇报,教师相机指导。 (2)悟诗情。

学古诗,仅仅知道意思是远远不够的。你还要怎样学? (通过想象,体会诗歌的意境。)

小结:通过描写戍边的艰辛,表达了希望良将把守边关,百姓能过上安定生活的美好愿望。

(3)请你边读边想象,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4总结全文,感情朗读。

(1)品味了这首诗,你感受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2)你会怎样读,表达出诗人这复杂的情感?

三、布置作业 1背诵古诗。

2掌握重点词句,理解全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一、整体通读,把握诗境

1自由读两首古诗,要求读正确、读通顺。读后借助课文注释,试着说说两首诗的大概意思。

2男女生赛读两首古诗,边读边想:两首古诗有哪些相同、不同的地方。读后交流: 相同点:

(1)作者都是南宋的诗人。随机让学生说说对南宋的了解,教师补充南宋王朝贪图安逸、屈膝求和、不思收复失地的史实。 (2)都表达了作者忧国忧民之情。 不同点:

(1)一个写的是南宋的权贵,一个写的是北宋遗民——诗人。 (2)一个借写景来表达情感,一个直接诉说自己的心事。

二、分步解读,品悟诗情 1学习《示儿》。

(1)指名朗读《示儿》,读后说说题目的意思。 (2)指名说说诗的大意。 (3)想象,体会诗的意境。

重点体会: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板书:死不瞑目盼统一)此时此刻,你感受到了什么?你怎么读这首诗?

小结:这首诗,作为一份遗嘱,无愧于诗人爱国的一生。一个人在病榻弥留之际,回首平生,百感交集,环顾家人,儿女情深,要抒发的感慨,要留下的话语,是千头万绪的。而诗人却不说别的家常话,只说“不见九州同”的遗憾,叮嘱儿子家祭时别忘了把“北定中原”的胜利消息告诉他。让我们满怀激情地齐声背诵这首古诗。 2学习《题临安邸》。 (1)过渡:就在诗人直到死还盼望统一时,那些令人心凉的南宋王师干什么去了?

那些令人心凉的南宋权贵干什么去了?

那个令人心凉的南宋皇帝又干什么去了?全班齐读《题临安邸》(2)讨论:为什么这么多年过去了,作者至死都没有盼到祖国的统一?你是从哪儿读出来的? (3)在对话交流中重点引导: 暖风熏得游人醉 直把杭州作汴州

三、体会情感,总结全课

当这两首诗同时摆在我们面前,一面是权贵们寻欢作乐,一面是作为遗民的代表——诗人,临终还盼望祖国统一,两幅截然不同的画面同时出现在你的眼前,你有什么感受?有什么感想?

四、自由畅谈

面对醉生梦死的南宋权贵,面对水深火热的北宋遗民,面对死不瞑目、忧国忧民的爱国诗人,你想对谁说些什么?

五、布置作业

1背诵三首古诗。默写《示儿》。

2说说《出塞》和《示儿》各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学习《出塞》时,想象诗中描写的景象和边关战士的心情,体会诗人渴望和平的思想感情。学习《题临安邸》时,抓住“西湖歌舞几时休”这一反问句,感受诗人内心的无比痛苦与愤恨。学习《示儿》时,从“不见九州同”的遗憾和“北定中原”的愿望中理解诗人深厚真诚的爱国之情。

第四篇:人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古诗及名言警句归类

人教版小学语文古诗及名言警句归类(五年级) 泊船瓜洲 宋-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秋 思 张 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长相思 作者: 纳兰性德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七律·长征 毛泽东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一日无书,百事荒芜. 陈寿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杜甫 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 刘向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颜真卿 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 朱熹 悠悠天宇旷,切切故乡情. 张九龄 浮云终日行,游子久不至. 杜甫 落叶他乡树,寒困独夜人. 马戴

明月有情应识我,年年相见在他乡. 袁枚 家在梦中何日到,春生江上几人还? 卢纶 江南几度梅花发,人在天涯鬓已斑. 刘著

四时之风

春风能解冻,和煦催耕种。 裙裾微动摇,花气势相送。 夏丰草木熏,生机自欣欣。 小立池塘侧,荷香隔岸闻。 秋风杂秋雨,夜凉添几许。 飕飕不绝声,落叶悠悠舞。 冬风似虎狂,书斋皆掩窗。 整日呼呼响,鸟雀尽潜藏。

名言警句: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欲要看究竟,处处细留心. 虚心万事能成,自满十事九空. 滴水能把石穿透,万事功到自然成.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兄弟敦和睦,朋友笃诚信.(陈子昂) 孝在于质实,不在于饰貌.(桓宽) 爱亲者,不敢恶于人;敬亲者,不敢慢于人.(<<孝经>>)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 同仇敌忾 临危不惧 勇往直前 前仆后继 力挽狂澜 中流砥柱 大义凛然 豪情壮志 不屈不挠 披荆斩棘 奋发图强 励精图治 众志成城 舍生取义 任重道远 再接再厉

卜算子·咏梅毛泽东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水滴石穿(张乖崖)大公无私(祁黄羊) 王懿荣是第一个发现和研究甲骨文的人. 法国布封<<自然史>> 歇后语

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 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 铁杵磨成针——功到自然成 成语补充:

画蛇添足 负荆请罪 愚公移山 卧薪尝胆 闻鸡起舞 悬梁刺股 老马识途 凿壁借光

跟戏曲有关的谚语

1、 台上三分钟,台下十年功。

2、 师傅领进门,修行靠个人。

3、 要练惊人艺,须下苦功夫。

4、 若要戏路通,全靠幼时功。

5、 艺多不压身,艺高幼时功

6、 百日笛子千日箫,小小胡琴拉断腰。

7、 三分靠教,七分靠学。

邯郸学步 请君入瓮 唇亡齿寒 退避三舍 指鹿为马 围魏救赵 刻舟求剑 守株待兔 螳臂当车 滥竽充数 掩耳盗铃 买椟还珠 东施效颦 邯郸学步

第五篇: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21古诗五首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教案语文版剖析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赏析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作者〗

李白(701~762) 唐代诗人。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绵州昌隆(今四川江油)人。其父李客,生平事迹不详。李白青壮年时家境富裕,轻财好施。

〖背景〗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是为好友王昌龄贬官而作的抒发感愤、寄以慰藉的好诗。在盛唐诗坛上,王昌龄也是璀灿的群星之一,以写边塞题材著称,特别擅长七绝。天宝初年,李白在长安供奉翰林时,与他便有密切的交往。王昌龄一生遭遇坎坷,他的性格与李白的傲岸不羁有着相似之处。王昌龄贬龙标尉的时间不可确考,有人推测大约在天宝七八年间。李白从天宝三年离京漫游,此时正在扬州,听到这个不幸的消息,便题诗抒怀,遥寄给远方的友人。

〖注释〗

龙标:今湖南黔阳,唐时甚僻。诗中指王昌龄,古人常用官职或任官之地的州县名来称呼一个人。

左迁:古尊右卑左,即贬官。

子规:即杜鹃鸟。

五溪: 唐人所说的五溪指辰溪、酉溪、巫溪、武溪、沅溪,当时属于黔中道,在今湖南西部和贵州东部。

夜郎: 汉代我国西南地区少数民族曾在今贵州西部、北部和云南东北部及四川南部部分地区建立过政权,称为夜郎。唐代在今贵州桐梓和湖南沅陵等地设过夜郎县。这里指湖南的夜郎(在今新晃侗族自治县境,与黔阳邻近)。李白当时在东南,所以说“随风直到夜郎西”。

〖译文〗

杨花落尽啦,子规鸟儿不住地在啼,

听说你遭贬了,被贬到龙标去,一路上要经过辰溪、西溪、巫溪、武溪和沅溪;

让我把为你而忧愁的心托付给天上的明月吧,

1

伴随着君子你一直走到那夜郎以西!

〖结构〗

首句写景兼点时令。于景物独取漂泊无定的杨花、叫着“不如归去”的子规,即含有飘零之感、离别之恨在内,切合当时情事,也就融情入景。

因首句已于景中见情,所以次句便直叙其事。“闻道”,表示惊惜。“过五溪”,见迁谪之荒远,道路之艰难。不着悲痛之语,而悲痛之意自见。

后两句抒情。人隔两地,难以相从,而月照中天,千里可共,所以要将自己的愁心寄与明月,随风飘到龙标。这两句诗所表现的意味,有三层意思,一是说自己心中充满了愁思,无可告诉,无人理解,只有将这种愁心托之于明月;二是说惟有明月分照两地,自己和朋友都能看见她;三是说,因此,也只有依靠她才能将愁心寄与,别无它法。

〖特色〗

诗人李白通过丰富的想象,用男女情爱的方式以抒写志同道合的友情,给予抽象的“愁心”以物的属性,它竟会随风逐月到夜郎西。这种将自己的感情赋予客观事物,使之同样具有感情,也就是使之人格化,乃是形象思维所形成的巨大的特点之一和优点之一。

想像惊人,气概超逸,笔势灵动,充分地显示出李白的艺术个性,这也是《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之所以有长久的艺术魅力的真正原因。

〖链接〗以月寄情的句子

谢庄《月赋》“美人迈兮音尘缺,隔千里兮共明月。”

曹植《杂诗》“愿为南流景,驰光见我君。”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练习〗

1诗中融情人景,含有飘零之感、离别之恨的句子是____、_____。

2“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这一名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

3末句“随君直到夜郎西”中“夜郎”一词,有两种解释:一与成语“夜郎自大”的“夜郎”意同,意即——地名,在今贵州省西部桐梓县,古称夜郎国;一是指湖南省沅陵的夜郎县。细读课文,分析一下哪种解释更合理。

2 4诗中没有单纯的写景,总是“寓情于景”“情景交融”。联系《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的写作背景思考一下,李白在诗的开头写景为什么选取“杨花”“子规”来写?

〖答案〗

1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2拟人。明月有了人性,能将“愁心”带给远方的朋友,诗句生动形象地表达了诗人的忧愁和无奈,以及对友人的关切之情。

3据上句中,“五溪”在今湖南省西部,可知,这里“夜郎”即指湖南省沅陵的夜郎县。

4写“杨花”且“落尽”是先点时令,这样的“暮春”在古诗中是一个花与泪同落的季候,这就奠定了全诗伤感的基调。“杨花”漂泊无定,暗写王昌龄被贬荒僻之地给人的飘零流落之感;“子规”即杜鹃,在我国古典诗词中,它总悲哀凄惨地啼叫着。因此,可以说,诗中开头一句的写景,不着悲痛之语,而悲痛之意自现。

上一篇:文明员工标兵先进事迹下一篇:五年级上位置教学反思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