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趣阅读答案范文

2022-06-01

第一篇:童趣阅读答案范文

童趣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阅读附答案

童趣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微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空。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其冲烟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怡然称快。

余常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神细视。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1、选文的作者是_______代作家_______,字______,苏州人,著有《浮生六记》。

2、解释下列划线的词。

①物外之趣(

)

②项为之强( )(

)

③徐喷以烟(

)(

)

④留蚊于素帐中(

)(

)

3、请在括号内将句子的省略成分补充完整。

①私拟作群鹤舞( )空中

②( )于土墙凹凸处

4、翻译下列语句。

①故时有物外之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空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作者“时有物外之趣”的原因是什么?“怡然称快”指的又是什么事情?(请都用原文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清代 沈复 三白

2、①超出事物本身

②颈,脖颈;通“僵”,僵硬的意思。

③慢慢地;用

④介词,在;未染色的帐子

3、①于

②余(我)

4、①所以常常有观察物体本身以外的乐趣。

②夏夜里,蚊群发出雷鸣般的响声,我私底下把它们比作群鹤在空中飞舞。

5、见藐小微物,必细察其纹理;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之冲烟而飞鸣,作青云白鹤观。

第二篇:《童趣》阅读练习题

(一)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1.第一段中统领全文的一个词语是。

2.第一段点明时间的一个词语是。

3.第一段文字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二)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之冲烟而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为之怡然称快。

1.把“夏蚊成雷”比作“鹤唳云端”为何合理?

2.“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用了什么修辞方法?“使之冲烟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为之怡然称快”用了什么修辞方法?

3.本段描绘了哪两幅画面,分别用四字短语概括内容。

4.蚊声本来细小,文中却写“夏蚊成雷”是否妥当,说说你的理解。

5.第二段所记之趣源自于。

6.第二段中点明所写内容属想象的一个词语是。

7.文中“昂首观之”的内容有哪些?

8.说说“项为之强”的表达作用是什么?

(三)余常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神细视,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1.概括段意。

2.画出表现儿童心理的句子。说说作用?

3.“细察纹理”与本段哪个词一致?

4、“林”“兽”“丘”“壑”俱全一妙境完全源于作者敏锐的童心,它们分别指的是什么?

5.选文中“私拟”的自然景物有哪些?

6.选文哪句话最能体现“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四)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兴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虾蟆也,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一惊。神定,捉虾蟆,鞭数十,驱之别院。

1.与“方出神”相呼应的句子是哪句?

2.表现作者的情绪变化的句子是哪句?

3.找出选段“我”“细察纹理”的句子。

4.选段中的“庞然大物”、“山”、“树”分别指的是什么?

5.选段的一个被动句是。

6.选段与课文首句相呼应的一个句子是。

7.选段中具体表达“神游其中,怡然自得”的句子是。

8.“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这里指癞蛤蟆是否恰当,为什么?

9.“捉虾蟆,鞭数十,驱之别院” 表现了作者幼小心灵中怎样的思想感情?

10.“捉蛤蟆”后“鞭数十”为什么蛤蟆没有死?

11. 选文与课文第三段有什么关系?

12.“为之怡然称快”“神游其中,怡然自得”“兴正浓”都是描写的句子,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13.第一段与

二、

三、四段的关系是。

14.全文分成两部分,段为第一部分,内容是,段为第二部分,内容是

15.全文的主旨是什么?

16.文章所记闲情之趣有多种,请填写:

有想象之趣,比如:

有细察之趣,比如:

有童稚之趣,比如:

17.文中叙述了哪些“物外之趣”?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性格和情趣?

18.文中出现了好几个成语,请写出来。并解释其大意。

19.文中所写的都是平常之物,而“我”却产生了“物外之趣”,你认为产生的主要原因是什么?用自己的话和原文分别回答。

20.学习本文,你认为作者是什么样的人?

(一)

1、物外之趣2.童稚时3.总领全文或引起下文

(二)1.外形相似,都有长足、长嘴、双翅。动作相似,都会飞。环境相似,青烟缭绕正像白云悠悠2.比喻、夸张/比喻3. 群鹤舞空/青云白鹤4.夸张,极力渲染观察力、想象力和观察结果,增强文章感染力。5.夏蚊成雷6.私拟作7.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8.写出了“我”的专注,侧面烘托出想象世界的美好。

(三)1.神游山林/观察花台草木2. 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怡然自得/使平淡的事物生动,富有情趣3.定神细视

4、丛

草、虫蚁、土砾凸者、凹者5.林、兽、丘、壑 6. 定神细视,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四)1.兴正浓2. 兴正浓方出神,不觉呀然一惊。神定3.观之,兴正浓

4.癞虾蟆 土砾凸者 丛草5.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6.“余年幼”句7.方出神,不觉呀然一惊。8.恰当。作者陶醉在想象的境界中,眼前的癞蛤蟆与蚁虫相比,自然成了“庞然大物”,它的突如其来,形容为“拔山倒树”就不难理解了。9.恼恨其破坏自己的兴趣和情趣,反映了作者严惩强暴、同情弱小的纯真的童心,又表现其善良,喜爱动物,不忍伤害其生命。10.鞭子可能是一根草或细小的树枝。他不是真要打死蛤蟆。反映他对小动物的喜爱。11.第三段为选文作铺垫,选文在第三段基础上叙事,内容与第三段是相承接的关系 12.心理/突出物外之趣13.总分关系14.一/总说“时有物外之趣”/二到四/具体描述“物外之趣”15.作者儿时的物外之趣。16.“私拟作群鹤舞空”等句;“定神细视,以丛草为林”等句;“神定,捉虾蟆„„别院”17.观蚊如鹤之趣、神游山林之趣、观虫斗鞭打蛤蟆之趣。表现了作者的童真童趣和富于热情幻想的性格。18.庞然大物、明察秋毫、怡然自得、夏蚊成雷、怡然称快19.作者观察细致,想象奇特。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20.作者是一个有强烈好奇心、富于幻想、有正义感、珍惜生命的人。

第三篇:《童趣》学习提纲及答案

【教学目的】

1. 能够疏通文意。 2. 探究“物外之趣”。 3. 理解作者的行文思路。 4. 掌握学习文言文的一般方法。 【教学方法】

诵读法、质疑法、讨论法、点拨法 【教学步骤】

一、设疑导入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下列图片,你看到了什么?(生答)同学们看到的只是实物本身,可在清代作家沈复的眼里,它们可能就不仅仅是蝴蝶、小鸟、松鼠、白云„„了,那它们会是什么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清代作家沈复的文言散文《幼时记趣》。(板书课题)

二、朗读感知

(一) 初读课文,熟悉内容

下面请同学们自读课文,圈画生字生词,借助工具书及课下注释自己解决,并能流畅地朗读下来。

(指名两生读,给以配乐,读完后分析不足)

(二)再读课文,加深理解课文内容

下面请同学们看黑板,看看黑板上的课文怎么了?(出示无标点的古文)无标点符号是古文最早的样子,如果谁能够在这种状态下读出句读、语气、语 1

调,那才是真功夫,哪位同学能够读一读?(一生读后齐读)

三、讲述故事,疏通文意

我想请问大家,本文作者沈复他记叙了幼时的哪几件趣事?(生答后板书:观蚊如鹤;神游山林;草丛观战)

我们下面来分组学习,四人一组,结合课下注释,讲一讲作者是怎样看蚊子,看小虫争斗的。遇到不明白的地方,四人商量商量。

小组讨论后,推选代表发言。教师启发:假如在讲述时加上自己的想象,那实在是太棒了。

四、积累文言词汇

(一) 重点文言词语 1. 项为之强 .2. 作青云白鹤观 .3. 鹤唳云端 .4. 盖一癞蛤蟆也 .5. 故时有物外之趣 .

(二) 积累成语

明察秋毫、怡然自得、怡然称快、庞然大物、拔山倒树。

我们学习古汉语,把它和成语结合起来,对于丰富我们的词汇是很有帮助的。课下,请同学们把它们收集到笔记本上。

五、亮点探究

下面,我们就这些问题,再次分组讨论,各抒己见。 屏幕出示:亮点探究 1. 为什么童年的“我”觉得癞蛤蟆是“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呢? 2

为什么“我”又“捉蛤蟆,鞭数十,驱之别院”呢? 2. 联系上下文说说“物外之趣”具体表现在哪里?产生“物外之趣”的原因是什么? 3. 本文的写作顺序你认为安排合理吗?

同学们对课文的几个问题都谈了很多,那么除了这些问题,同学们还有没有不明白的地方或你认为很重要但我们没有涉及的问题,你可以提出来,我们共同探讨。

六、拓展延伸

刚才,我们一起分享了沈复的童年趣事,同学们正值十

一、二岁,也是刚刚走出童年的大门,同学们能不能把自己小时候的趣事说出来给大家听听,让我们来分享你的快乐呢?

例:

《古朗月行》

李白

小时不识月, 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 飞在青云端。

我发现同学们也具有像清代作家沈复那样敏锐的观察力和丰富的想象力。有人曾经说过,“观察是写作起步的基础,联想是文章飞翔的翅膀。”所以,我希望同学们平时要注意多观察,多想象,多积累,做生活的有心人。

七、布置作业

休息日到公园或野外去,从大自然中选择你最感兴趣的事物,仔细观察,把你的感受写在日记本上。

附:

姓名

一 生字预习 miáo

zhì yí lì āo tū āo hè (

)小

童(

)

(

)然

土(

)

(

)

(

)者为(

)

páng

lì kàng lì yǘ (

)然大物

鹤(

)云端

(

)

欢(

)

二 解词

明察秋毫:

物外:

怡然自得:

庞然大物:

夏蚊成雷:

三 句子赏析(先解释句子意思,再说一说其中的物外之趣)

1 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

2 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之冲烟而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为之怡然称快。

3 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4 见二虫斗草间,观之,兴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

5 神定,捉虾蟆,鞭数十,驱之别院。

四 作者是如何得到“物外之趣’的?

附2:答案 一 生字预习 miáo

zhì yí lì āo tū āo hè

( 藐 )小

童( 稚 )

( 怡

)然

土( 砾 )

( 凹

)

(凹 )者为( 壑

)

páng

lì kàng lì yǘ ( 庞

)然大物

鹤( 唳

)云端

( 伉

俪 )

欢( 愉

)

二 解词

明察秋毫:形容人的视力极好,能看见极细小的东西。比喻为人精明,能看清楚小问题。秋毫,秋天鸟类身上换毛时新长出来的毛,非常细小,比喻最细微的东西。

物外之趣:超出事物本身,在事物之外的情趣。

怡然自得:形容安适愉快而满足的样子。怡然,安适愉快的样子。

庞然大物:体积极大的物体。庞,大。

夏蚊成雷:夏天成群的蚊子叫声跟雷声一样,这是对蚊子叫声的夸张说法。

三 句子赏析(先解释句子意思,再说一说其中的物外之趣)

1 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

夏夜里,蚊群发出雷鸣般的叫声,我暗自把它们比作群鹤在空中飞舞,这样一想,眼前果真就出现了千百只白鹤。

提示:作者自创美妙意境,表现了他幼稚心灵中自发的审美意识。

2 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之冲烟而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为之怡然称快。

我又留了几只蚊子在白色帐子里,慢慢地用烟喷他们,使它们冲着烟边飞边叫,构成了一幅青云白鹤图,果真像鹤群在青云边上发出叫声一样,让我拍手称快,十分过瘾。

提示:此句写出了作者幼年善于观察、善于想象,才能因物而生意趣

3 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把丛林当成树林,把虫子、蚊子当成野兽,把土块凸出部分当成丘陵,低洼部分当成山沟,我便凭着假想在这个境界中游览,愉快而又满足。

提示:作者的怡然自得来自于自创的“物外之趣”,在自己的世界中进行理想化的创造,自得其乐,乐趣无穷。

4 见二虫斗草间,观之,兴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

“我”看见两只小虫在草间相斗,(便蹲下来)观察,兴味正浓厚,忽然有个极大极大的兽类拔山倒树而来。

提示:作者沉浸其中突然被癞蛤蟆打扰,受惊的状态描画得很细致。

5 神定,捉虾蟆,鞭数十,驱之别院。

待到神志恢复,捉住癞蛤蟆,抽了它几十鞭子,把它赶到了别的院子去。

提示:惩恶扬善的描写,写出了作者的纯真善良。

四 作者是如何得到“物外之趣’的?

“物外之趣”非物自身所有,却又与物有关,“物外之趣“在于善于观察,善于想象,才能因物而生意趣。

第四篇:兰草阅读及阅读答案

落叶——树叶撒下的泪滴,既已落下,何须再弯腰拾起;与其肩负苦涩的回忆,不如走向明天,淋浴春雨,下面给大家带来一些关于兰草阅读及阅读答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兰草

小时候,常常遇到一些女孩用“兰"字作名,干吗要用“兰”字作名呢?我产生了好奇心,去问父亲。父亲说,兰是一种草,开的花特香,兰草貌似柔弱,但生命力极强,逗人喜爱,因此人们爱用“兰”为女孩子命名,希望她们像兰草一样娴淑温柔,美貌端庄,健康成长。父亲的话我似懂非懂,但产生了想见兰草的愿望。

但家乡没有兰草,后来,我上了初中、高中、来到县城,那里也没有兰草。

去年九月中旬,我们奉命来到了扒口行洪的小河口镇灾区救灾。行洪区的高处已经露出水面。少数回归的群众,已在残堤上搭起了临时灾棚,等候着重建家园。为了迎接行洪区中小学生归校,我们急于了解学校的受灾情况。这是一所我十分熟悉的学校:雄伟的教学大楼,整齐的教师宿舍。特别是校园美化,全市有名。四季花香,长年青翠,满园秀色。而现在展现在我们面前的这所学校,除伤痕累累的教学大楼依然倔强地挺立着,整座校园覆盖在厚厚的淤泥中。露出泥面的柏树、广玉兰、女贞树等,浑身泥土,成了朽木枯枝;至于那些名花们,早已杳无踪迹。一片泥沼,满目荒凉,看不到生命的迹象。我心里感到沉甸甸的。

就在我诅咒洪水的肆虐时,我眼前一亮,忽然发现远处的淤泥堆上,像是谁散落了十分鲜嫩的四季葱苗。远远望去,它们婀娜娇艳,翠润如玉。在这百里泥沼中不可能有四季葱苗!我不顾一切,从没膝深的淤泥中蹬了过去,走近一看,其中竟还有两朵三朵白色的小花。凑上去,一缕淡淡的清香,沁人心脾!我大声叫喊起来:这里有抗御洪水的英雄!同行的校长告诉我们,这堆淤泥下是一圈兰草。淹水前这些兰草叶长不过5寸。竟意想不到,它会在两个多月的滔滔洪水底下,不断地从与日俱增的淤泥中挣出身子,突破了半米多深的淤泥封锁。在洪水退后,群芳寥落,校园一片死寂。独有这兰草、兰花,带着与洪水顽强拼搏后的疲劳与倦色,虽然减少了一些浓绿与浓香,却显得更鲜、更嫩,更加亮丽。我对这具有超强生命力的兰草,不禁肃然起敬。在温柔舒适的花园中,兰草恪守名分,娴静怡淡,默默奉献,丰富人间香与美,从不张扬;在荒山僻谷中,兰草仍然生机勃勃,奋发向上,散发出缕缕清香,不为沦落深山而自弃;在沧海横流,洪水滔天的绝境中,兰草威武不屈,奋斗不止,争得了自己的生存,获得了发展的先机。

我抬起头来,远远望见守候在残堤上的父老乡亲们,心潮起伏,思绪难平。在父老乡亲的身上,我看到了兰草的秉性;在兰草的身上,我看到了父老乡亲的希望。兰草阅读答案

19.这篇文章写兰草,着力表现了兰草 的特性。(2分)

20.文中表达了作者在不同时期对兰草的思想感情,在小时候对兰草的思想感情是: ;救灾时见了兰草的思想感情是: 。(4分).

21.作为一篇散文,本文在构思上有许多独到之处。请你就本文的构思方面设计一个值得探究的问题,然后作出简要回答或分析。(4分)

问题:

回答或分析:

22.本文是一篇语言优美的散文。请你以读书笔记的形式,摘录一处富有表现力的语句,并作简要的点评。(友情提醒:点评,可谈语句的表达效果,可说自己喜欢的理由。)(3分)

摘录

点评

参考答案:

19.(2分)生命力极强(或具有超强生命力)

20.(每空2分,共4分)想见兰草肃然起敬(意对即可)

21.(4分)问题必须是构思方面的,如:本文为什么以一些女孩用“兰”字取名来开头?(2分)回答或分析要基本正确。(2分)

22.示例:摘录(1分):在温柔舒适的花园中,兰草恪守名分,娴静怡淡,默默奉献,丰富人间香与美,从不张扬;在荒山僻谷中,兰草仍然生机勃勃,奋发向上,散发出缕缕清香,不为沦落深山而自弃;在沧海横流,洪水滔天的绝境中,兰草威武不屈,奋斗不止,争得了自己的生存,获得了发展的先机。

点评(2分):运有排比、拟人的修辞方法,形象地表现了兰草娴静、顽强的特点,突出其超强的生命力

兰草阅读及阅读答案

第五篇:中考文言文真题阅读答案:《张养浩》阅读答案

(2011·浙江省湖州市)阅读下面文占文,完成20~22题。(8分)

张养浩,字希孟,济南人。幼有行义,尝出,遇人有遗楮币①于途者,其人已去,追而还之。年方十岁,读书不辍,父母忧其过勤而止之,养浩昼则默诵,夜则闭户,张灯窃读。

山东按察使焦遂闻之,荐为东平学正。及选授堂邑县尹,罢旧盗之朔望参者②,曰:彼皆良民,饥寒所迫,不得已而为盗耳;既加之以刑,犹以盗目③之,是绝其自新之路也。众盗感泣,互相戒曰:毋负张公。有李虎者,尝杀人,其党暴戾为害,民不堪命,旧尹莫敢诘问。养浩至,尽置诸法,民甚快之。去官十年,犹为立碑颂德。

(选自《元史》有删改)

【注释】①楮(chǔ)币纸币。②罢旧盗之朔望参者:免除了有强盗前科的人每月初

一、十五例行到官府接受审讯检查的规定。③目:名词作动词,看待。

2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有遗楮币于途者 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B.读书不辍 辍耕之垄上

C.父母忧其过勤而止之 不能指其一端

D.山东按察使焦遂闻之 臣之客欲有求于臣

21.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3分)

既加之以刑,犹以盗目之,是绝其自新之路也。

22.细读选文,说说张养浩有哪些可贵的品质。(3分)

中考文言文真题阅读答案:《张养浩》阅读答案由语文网小编整理并分享,仅供参考:

20. (共2分)B

2l. (共3分)既然已经处分过了,现在仍旧把他们看成强盗,这是断绝他们悔过自新的道路啊!(犹绝各1分.句意基本正确1分)

22(共3分)品行端正、拾金不昧、勤学苦读、宽容大度、执法公正、不畏强暴等(意近即可,至少写出3点.每一点1分) 23.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2分)

⑴母好食铛底焦饭 ⑵袁府君即日便征

24.凭借注释,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2分)

每煮食,辄贮录焦饭,归以遗母。

25.请就选文写一句富有文采的读后感言。(2分)

【答案】

23.⑴吃 ⑵出征

24.每次煮饭,(陈遗)就把焦饭收存起来,带回家给母亲吃。

25.示例一:焦饭有情,孝心无价。 示例二:至孝的故事就像故乡的小河永远流淌在我的心中。

上一篇:腾讯市场细分范文下一篇:陶氏杜邦合并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