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像美国的哪个时代

2023-05-17

第一篇:中国像美国的哪个时代

心理测试4幅无字画你最喜欢哪一个测你最像哪个历史人物

全球爆笑影视 昨天21:26

生死轮回,因果循环。我们总是相信会有前世与来生,历史中有许许多多我们欣赏的文人墨客,政史精英,兵将奇才。这些人身上的所拥有的品质特点,在现在的我们身上也多多少少会有一些映射。想知道你最像历史中的哪一个名人吗?一起来做一个测试吧。

从下面四幅画中选出一副你最喜欢的画,来看一看你在历史中是驰骋战场的兵将还是挥墨于宣纸的多情文人。 A. B. C. D.

选择A 的人:武则天

你有着极强的上进心,为了心中的目标,可以付出巨大的牺牲。在你的眼里,生命在于奋斗,你坚强,具有很强的隐忍力。你的眼里揉不得沙子,嫉恶如仇,但是你的心思总是过于复杂,过度的思虑会使得你倍感压力,或许,适当的放松会让生活变得更加美好。 选择B 的人:陶渊明

你向往无忧无虑的田园生活,生活中的你对现实往往不甚满意,遇事总是喜欢逃避。你喜欢回忆过去,不喜欢规划自己的未来。你总是在想着一些与你现实生活距离较远的事情,而且对于梦想,你没有做好牺牲一部分你已经拥有的事物的准备。

选择C 的人:韩信

你是一个本本分分的人,做事有自己的规划和目标。但是你往往会十分固执,对于自己认定的事情,你不喜欢他人对此有不好的点评甚至是意见。你喜欢沿着自己的思维一直走下去,一旦碰了壁,你会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无法回过神来。适当的听取他人的意见,会对自己有很大的帮助。 选择D的人:诸葛亮

你是一个勇于奉献的人,对于他人,你会倾尽自己所有去帮助他们。你有些过于的老好人,答应了的事情一定会做到,即使事情发展到后期会损害到自己的利益,你也会默默的去做好,并且不愿意将自己的付出告诉朋友,这样的你总是会被许多人所喜爱赞扬。适当的为自己考虑,并没有什么错。

第二篇:中国的七大军区哪个最厉害

七大军区

锁定

军区(又称“大军区”),是中央军委派出的战区联合作战指挥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现设有七个军区。军事科学院研究员陈舟近日向新华社记者详细介绍了这七个军区的划分情况。

“军区是根据国家行政区划、地理位置和战略战役方向、作战任务等设置的军事组织。”陈舟说,“它主要负责制定战区部队建设的规划计划,组织指挥战区内诸军兵种联合作战、实施联勤保障等,军区设有司令部、政治部、联勤部、装备部,分别领导所属部队的军事、政治、后勤和装备工作。”

“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军曾设有北京、内蒙古、沈阳、兰州、乌鲁木齐、济南、福州、成都、广州、南京、昆明、武汉、西藏等十余个军区。随着部队建设情况与国内外环境的发展变化,军区设置时有变动。1985年,我军裁减员额100万,如今的七大军区划分即在那时被基本确定。”陈舟说。

人民解放军现设有沈阳、北京、兰州、济南、南京、广州、成都七个军区,下辖陆军集团军、兵种部队、后勤保障部队和省军区(卫戍区、警备区),具体划分情况如下:

沈阳军区:领导和指挥辽宁、吉林、黑龙江和内蒙古自治区东部三盟一市境内的所属武装力量。

北京军区:领导和指挥河北、山西两省,内蒙古自治区和北京、天津两市境内的所属武装力量。

兰州军区:领导和指挥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五省(区)境内的所属武装力量。

济南军区:领导和指挥山东、河南两省境内的所属武装力量。

南京军区:领导和指挥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五省和上海市境内的所属武装力量。

广州军区:领导和指挥湖北、湖南、广东、广西、海南五省(区)境内的所属武装力量。

成都军区:领导和指挥四川、云南、贵州、西藏四省(区)和重庆市境内的所属武装力量。

中国七大军区综合实力排名(不含海军)

1、北京军区

3个集团军,2个A类部队(38军、27军),1个重装集团军。虽然98年以来的两次裁军,北京军区先后撤并了28军、63军及24军三支部队,实力大大受损,但由全军第一王牌主力第38重装集团军、骁勇善战的第27军和拥有“红1师”的65军组成的北京军区地面作战集群,实力仍然傲视群雄,再加上北京卫戍区的御林军,排在首位毋庸置疑。 北京军区27军正在换装的96B坦克

2、沈阳军区

3个集团军,1个A类部队(39军),1个重装集团军。由于中苏关系的长期紧张,沈阳军区所属部队普遍装备较好,作战威猛。虽然中苏关系早已冰释,98年以来也先后撤掉了6

4、23两个集团军,但雄风犹在。有“常胜军”之称的第39重装集团军与38军实力在伯仲之间。只是有“旋风纵队”美誉的第40军与第27军相比实力稍逊,第16集团军与第65集团军相比也不占上风,因此,总体实力排在北京军区之后,名列第2位。 沈阳军区38军装备的99坦克

3、济南军区

3个集团军,1个A类部队(54军),1个重装集团军。虽然辖区面积最小,但由于长期担任军委战略总预备队及日韩方向的防御任务,实力不容小觑。第54重装集团军虽名气不如

38、39军,但作战实力不在它们之下。20军作为新四军的传人,实力不俗。再加上拥有三野、四野、华北野战军血脉的第26军,排在第3位顺理成章。 济南军区54集团军装备的59D坦克

4、南京军区

3个集团军,1个A类部队(1军)。麾下的第1军、12军、31军的实力比较平均,由于地处南方,多为轻型部队。近年由于台海局势紧张,部队装备更新加快了 (南京军区陆战部队装备的63A坦克

组建了3支两栖机械化师(旅),训练强度及水平突飞猛进,整体实力比十几年前有了大幅提高,排在第4位。

5、兰州军区

2个集团军,1个A类部队(21军),1个副大军区级的新疆军区。 (新疆军区装备的155毫米流弹炮一般的军区部队中很少装备)

21军及47军都是作风相当硬朗的部队,再加上新疆军区的3个独立师,实力与南京军区不相上下,只是不如南京军区更受瞩目,只能屈居第5。

兰州航空兵团的歼-8战斗机

同时为应印度等中南亚国家的潜在威胁兰州军区在06年部署了大约2个航空团的苏-27/30战斗机

(兰州军区的苏-27/30战斗机的部署一时间成了亚洲热门时间,在兰州部署该型机就是为了对付啊三)

6、成都军区 2个集团军,1个A类部队(13军)。13军、14军都是二野的主力,(西藏军分区装备的黑鹰)

都在越战中经受了历练,一个擅长山地作战,一个擅长丛林作战,实力强悍。只是成都军区的部队数量较少,综合实力处于兰州军区之后,名列第6。

7、广州军区

2个集团军。虽然第41军在塔山阻击战中打出了赫赫威名,42军也在朝鲜战争中走向成熟,但由于地处改革开放的前沿,受经济大潮冲击较大,部队战斗力受到影响。同时,广州军区的作战部队数量较少,综合实力在七大军区中只能垫底了。

第三篇:中国大学的物理系哪个最好?

北京大学理科专业从建国以来一直是全国高校中最好的,物理学当然也不例外。说它是全国最好的物理系(学院)毫不过分。北大物理最大的特点是各个二级学科方向都很强,尤其理论物理领域远远领先于其他高校,其它的几个二级学科方向也在全国位列三甲,北大物理一共有理论物理、粒子物理和核物理、凝聚态物理、光学四个国家重点学科,多位中科院院士再加上首都科教中心的得天独厚优势,北大物理综合实力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将仍然能在全国高校中保持领先优势。

南京大学物理系凝聚态物理专业在国内高校中首屈一指,凭借这个优势奠定了他在国内数一数二物理系(学院)的地位。在这点上很像中科院物理所,在目前物理学界最庞大最热门的分支确立领先优势也就同时确立了在整个中国物理学领域的领先优势。南大物理共有理论物理,凝聚态物理,声学,无线电物理四个国家重点学科,其中除凝聚态物理外和它的声学专业也是全国高校中最强的。如果把天文学纳入物理学领域的话,由于比邻紫金山天文台,它的天体物理专业在国内更是一枝独秀。顺便提一句,我大二的时候曾经有幸听到南大物理系冯端院士所做的报告。他与中科院半导体所的黄昆院士可以并称为中国固体物理学(凝聚态物理学的核心部分)的泰山北斗。老先生80余岁的高龄面色苍老却依然精神健铄,说话平缓有力,在报告结束后还十分和蔼认真地回答我这个小辈的问题,学者风范让人肃然起敬。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物理专业,光听名字就能大致明白他在物理学界的地位了。由于是中科院建设的学校,在院系设置上一直奉行“全院办校,所系结合”的方针,中科大是在全国唯一有两个物理系的高校。物理系以研究凝聚态物理和光学两个大的应用方向为主,其对应的自然是中科院物理所。它的近代物理系以研究理论物理,粒子物理及核物理,原子分子物理,等离子物理等理论及实验方向为主,对应过去中科院的近代物理所(现分裂为北京高能所,兰州近物所和原子能研究院)。科大物理有五个国家重点学科,分别是理论物理,粒子物理及核物理,凝聚态物理,光学,等离子物理,比北大和南大还要多出一个,它的近代物理领域一直是全国高校中最强的。2004年科大年轻的潘建伟教授当选全国十大杰出青年,这在整个中国物理学界是一个振奋人心的好消息。他在量子纠缠态以及量子信息传输领域的研究成果使中国在该领域一跃成为世界领先,其意义丝毫不亚于刘翔的奥运金牌。不久前刚刚听过他做报告,给我等小辈的印象是他态度认真,语气诚恳,看上去更像是一位师兄,然而从他的话语中可以感受到他谦虚中不乏自信,谨慎中透露着激情,是所有从事科研工作年轻人的典范。也许我们对潘教授未来唯一的期待就是能为中国带回一枚诺贝尔奖章了。 和南大抓住凝聚态物理一样,复旦大学物理系抓住了物理学的第二大应用领域光学,从而也奠定了其国内一流物理系的地位。复旦物理有理论物理,凝聚态物理,光学三个国家重点学科,其中光学领域是全国高校中最强的。大上海难以抗拒的物质诱惑对于基础科学研究或许是地狱,对于应用科学研究绝对是天堂,这种发展物理应用领域的先天优势是 其他城市的高校所望尘莫及的。提到复旦物理,不能不提到杨福家院士。他不仅是国内最知名的物理学家之一,而且由于担任过复旦校长和英国诺丁翰大许校长职务,他对中国教育体制的弊端有着最清醒的认识,批评常常一针见血,入木三分,颇有李熬的风范。对此人除了钦佩二字别无它法,如果可以在全国学生范围内选举教育部长,我一定会投他的票。

清华大学多年稳坐中国高校头把交椅,但其物理学的地位却与之有些不太相称。大家不要忘了这是因为刚建国不久全国规模的院系调整,很多学校成为了只有工科没有文理科的院校。与清华情况及其相似的是浙江大学,解放前它们的物理系可以说是全国最好的两个物理系,曾分别诞生了杨振宁和李政道两位世界华人的骄傲。院系调整后清华和浙大整个物理系都分别并入了北大和复旦。现在他们的物理系都是短期内重建的,虽然少了前面四所学校物理专业的深厚基础但他们的发展速度和财政支持是前面四所高校所望尘莫及的,再加上两位诺贝尔奖得主对母校物理学科的全力支持,在短期内清华物理和浙大物理很有可能赶超前面四所学校。

以上是中国高校中最好的几个物理系(学院),可以发现它们都集中在北京和华东地区。对于偌大的中国许多地区有志于从事物理专业的学生来说,都能考上清华北大根本不切实际,而华东地区那几所高校在许多偏远省份招生很少,物理专业经常只有一两个人,所以有必要介绍一下全国其他地方几个比较有实力的物理系。我们从北京出发,逆时针在中国地图上画出一个圈,沿这个方向开始搜索。

华北地区: 北京师范大学物理系有理论物理一个国家重点学科,身为全国最好的师范院校,它在物理学教学和科研两方面都有着不错的成就,是一个研究物理的好地方。

南开大学物理系(学院)虽然没有他的数学系那么出名但同样人才辈出,在纳米材料研究领域更是成绩斐然。学校建有现代光学研究所,学校的知名度加上天津市的良好地理位置,让这里成为一个比较理想的物理学科科研基地。 山东大学物理系改名为物理与微电子学院,从名字中可看出它的主要发展方向。山大物理近年做出了许多成果,在SCI物理方面的论文排名也是逐年攀升。有凝聚态物理一个国家重点学科。对于高考竞争异常激烈的山东省来说,这对省内有志学物理的学生也是一个不错的去处。

另外,山西大学的光学研究也十分了得。 东北地区: 吉林大学物理专业可以说是东北地区唯一比较正规的物理专业,吉大物理有凝聚态物理和原子分子物理两个国家重点学科,仅次于上述几所高校,并且在理论物理方面,常年从事核多体研究的吴式枢老院士可能是东北地区唯一一个专业理论物理研究的专家。盲目的合校对吉大物理的发展并没有造成什么正面影响,而且由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效仿清华和浙大的原工科院校努力加强基础学科建设,吉大物理凝聚态专业的很多老师正逐渐向那里流失。哈工大在原有光学国家重点学科基础上再补充上凝聚态物理的实力,想必前景十分 光明。

西北地区: 由于计划经济时代地区的分工不同,提到东北人们往往会想到重工业,提到大西北人们就很容易想到国防了,的确就拿西北地区最知名的物理系兰州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 来说,其专业大都集中在很强的应用技术方向,并且一些专业与于国防需求密不可分,兰大物理有粒子物理及原子核物理一个国家重点学科,其应用物理专业以核技术方向研究为主。可以说西部的很多高校培养的毕业生为国家需要一直在作着默默付出而无怨无悔,这足以令其他地区高校的毕业生深感内疚了。

西南地区: 四川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在西南地区物理学领域一枝独秀,因为也属于西部地区,它的专业方向自然和国防领域有比较强的联系。川大物理有原子分子物理一个国家重点学科,该学科由来自吉林大学的我国原子分子物理研究创始人苟清泉院士一手创办,并且这个在领域与位于绵阳的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有着长期的合作关系。在学科设置上与兰大物理多少有些类似,在这点上突出了西部高校物理研究重视应用技术和国防技术的特点。

华南地区: 中山大学物理科学与工程技术学院,光听名字感觉比川大物理和兰大物理更向应用技术领域迈进了一步,也许不同的是它以研究民用技术为主,而后两者更倾向于军用国防研究。中山物理有凝聚态物理一个国家重点学科,并且是全国少数拥有光学工程一级学科的高校,珠江三角洲中国经济龙头的地位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山大学物理学科基础研究向应用技术的转化,在整个华南地区中山物理是具有绝对优势的物理专业。

华中地区: 武汉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在华中地区一直处于领先地位,湖北人天生的聪明才智对武大物理的建设有着有着很大的帮助,在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领域都有着不错的成绩。同城的华中科技大学在光电子领域全国高校中独占熬头,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光电子国家实验室,这对华中地区物理专业的人可以说说是天赐良机,既然物理学已经发展到以应用方向研究为主的时代,那么在光电子这样的相关高新技术产业领域大展鸿图将是物理学工作者最有前景的选择。

以上列举了中国高校中实力最靠前十多个物理系,它们基本上都拥有物理学的国家理科基础人才培养基地(目前全国一共14个)。相对于北京和华东地区几个一流的物理院系来说,剩下几个的姑且算做中国次一流的物理院系。它们与一流的几个相比在本科教育上虽有差距但并不很明显,因为本科阶段所学的课程内容和要求程度也大体相当。但到了研究生阶段,由于科研水平的差距使得研究生教育水平差距变得比较明显,因此对于这些院校有志向继续从事物理专业深入研究的学生来说,在国内有一个比那些一流物理院系更为理想的地方,那就是中国科学院。以下篇幅我将重点介绍中国科学院下属的物理及相关领域研究机构。

学位授予单位代码及名称 排名 得分 80008 中科院物理研究所 1 96.97 10001 北京大学 2 92.64 10284 南京大学 3 90.28 10358 中国科技大学 4 88.08 10246 复旦大学 5 85.60 80140 中科院上海光机所 5 85.60 10003 清华大学 7 82.59 82817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 8 81.37 还是这张表,可以看出中科院两个物理方面研究所,一个以很大优势位居榜首,另一个与复旦物理并列第五。在中国科学院上百个研究所当中,只有表中的物理所,上海光机所,北京的高能物理研究所三家单位拥有物理一级学科学位授予权(即在8个二级学科6个以上方向有素研究),高能所是否参加这次评比我不是很了解。中科院跟高校科研相比的特点是分工明确,经常只此一家。各个研究所研究领域都比较狭窄,但几乎各个所在自己的研究领域都是国内最权威的。相比高校中科院的科研更加专业化,对国家战略意义更大。

北京的中科院物理所在五,六十年代曾被称作应用物理研究所,从名字的变化可以看出物理学重心从基础探索到应用研究的转移,这也是全世界物理学的发展趋势。物理所研究的主要方向毫无疑问就是凝聚态物理学,并且这个领域在国内遥遥领先,在其他方向的研究也基本上都与凝聚态直接相关。凭借在物理学最大分支方向上世界水平的研究,不仅使它在国内物理学界独占鳌头,在整个中科院研究所中科研实力也是数一数二,曾经在赵忠贤院士领导下在超导领域做出世界领先的成果。刚刚建成的凝聚态物理国家实验室几乎全部依托在这里。中国物理学会也正是挂靠在这里,在今年世界物理年国内的一系列活动中,物理所自然成为发起者和主要组织者。

中科院上海光机所是国内激光领域的绝对权威,正因为这点使得其光学基础与应用领域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前面说过光学是物理学目前的第二大分支,并且由于激光器的发明使得光学成为物理学最早步入大规模应用领域的方向,因此在物理一级学科排名能进全国第五,中科院第二。上光所在中科院内被划归到技术科学部,从这点可以看出国内已经把光学领域看作又一个以应用技术研究为主方向了。上光所04年一共招收了78名研究生,其中只有9人今后从事基础光学研究方向,其余均从事光学工程和材料学方向。目前光学工程逐渐成为近期继电子科学技术之后又一个从物理学独立出去的一级学科,只是完全独立发展还有待成熟。上光所的光学工程一级学科排名仅次于清华大学列全国第二位。

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是国内唯一的一家从事基本粒子实验及其相关研究的机构,建有国内最先进的世界水平加速器——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它代表了整个中国的高能物理研究水平。其前身是中科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又一次看出物理学重心从基础探索向应用研究的转移),后来该所基础研究部分分离出来成立了高能所,核能研究部分成为了现隶属于核工业部的原子能研究院。几乎同时建成的中科院上海原子核研究所(现改名为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和中科院兰州近代物理研究所(以研究重元素离子为主)或许和它有些渊源。由于前面讲过高能物理到了一个瓶颈阶段,因此高能所通过对加速器的改造令其发挥同步辐射光源功能,从而重心逐渐从试验物理向应用物理转移。

中科院理论物理研究所可以称作是中国的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其中会聚了中国理论物理研究的精英力量。它也可能是中科院规模最小的研究所,和院士占研究员比的例最高 的研究所,其中最出名的当属何祚休院士了。所内近一半的人研究基础理论方向,在这个探索自然最深层次的领域,这少数的精英很可能还是国内绝大部分的研究力量。另一半人作是应用理论研究,前面已经讲过这是从事理论物理的大多数人的研究方向,目前在交叉学科理论的研究前景非常被看好。

中科院北京半导体研究所的成立验证了电子科技领域发展壮大到从物理学中独立的过程,有著名的黄昆院士坐阵,北半所实力可见一斑。它隶属于中科院技术科学部,在半导体领域国内一枝独秀,并成为中国光电领域的一个重要力量。

中科院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中研究物理领域的部分主要从事原子分子物理研究,在这个领域全国领先,并与上海光机所共同组成了中科院冷原子与量子频标中心。

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下属有安徽光机所,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和固体物理研究所。其中安光所主要研究大气光学方向,应用意义很明显。后两者规模相对比较小,固体所也是中科院内一个重要的凝聚态物理研究点。三个研究所位于合肥市的科学岛上,与中国科技大学同城,交流十分频繁,他们构成了中科院规模仅次于京沪两地的一个研究基地。

其他与光学应用技术相关的中科院研究所还有长春光机与物理研究所,西安光机所,成都光电所,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等等。其中长光所是中国最早的光学研究所,是以上各个光学领域研究所的发源地。它的激光物理部分分出到上海建立了现在的上海光机所,研究瞬态光学的部分组建了西安光机所,光电技术部分成立了成都光电所,红外线遥感领域形成了现在的上海技物所。长光所目前集中于对民用光学领域以及固体发光材料(合并的原长春物理所主要研究领域)的研究,是中科院规模最大的研究所。连同以上几个研究所名义上组建了中科院光电研究院,有意主导中国光电产业的发展。

以上列举了中国科学院物理及其相关方向的研究所,在表中与一个单位还没有介绍。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俗称九院,也许很多人对这个名字都不太熟悉,但提起原子弹和氢弹的研究,提起邓嫁先、于敏、等两弹一星元勋的话,相信很多人会对这个单位肃然起敬了。现在九院在京沪等第都有自己的研究所。由于是国家单独编制,事关国防研究的机密,我自然对它无法有更多了解,只知道九院地处于四川绵阳,或许长虹集团和它有些渊源。

顺便补充点关于研究物理的人今后可能大量涌入的高新技术产业——中国光电产业的个人一些看法。在电子产业发展十分成熟的时候,光子产业已经悄然兴起。连电子之间的相互作用都要靠光子传播,光子很可能是所有信息和能量最终载体了。21世纪是将是光子的世纪,光电时代大有取代电子时代的希望主宰整个信息产业。光与物质(主要是电子)相互作用是人类科技永恒的主题,这个产业将来会吸引很多凝聚态物理和光学专业的学生。目前国内很多城市在争当中国光电产业的中心,其中其以武汉和长春两地竞争尤为激烈,都先后打出了“中国光谷”的口号。从我个人观点来看,如果不算北京话,上海市是中国最具有发展光电产业的潜力和条件的地方。武汉主要依靠刚刚在华中科技大学建立的光电国家实验室,以及武汉大学和武汉物数等一些科研力量;长春主要依靠长春光机所光学技术方面的优势,以及吉林大学和长春应化所的科研力量。从实力分析二者确实旗鼓相当,但相比上海地区,中科院下属的上海光机所,上海技物所,上海微系统所都是在光电技术方面国内非常领先的研究机构,再加上复旦大学和上海交大的科研实力,而且在上海应物所要建成国内最先进的饿同步辐射装置“上海光源”,这些都是武汉和长春两地所无法企及的。而在最关键的资金投入方面,上海的经济实力更是可以傲视全国。也许上海人的精明就表现在这里,不喊口号,却默默将西部几个区建设成高科技产业集中地,吸引着无数人才来这里奋斗。

第四篇:从美国总统大选看大数据时代的数据新

闻报道

数据新闻是在大数据时代兴起的一种跨学科、跨领域的新闻生产方式,它需要新的思维方式与多种能力的支撑。本文结合XX年美国总统大选报道,着重分析了英美各大主流媒体开展数据新闻报道的流程与特点。还探讨了社会化媒体对于数据新闻的推动作用,以及数据新闻的兴起与发展给新闻业者所带来的挑战。

在当前技术高速发展的信息化时代,信息(数据)规模的爆炸性增长是显着特征之一。从近年发展情况看,“大数据”主要被人们用来描述和定义信息爆炸时代产生的海量数据,并命名与之相关的技术发展与创新。“大数据”具有规模大、价值高、交叉复用、全息可见等特征。当前对于“大数据”的关注与运用主要集中在IT业、市场营销、公共健康等领域,但事实上大数据的影响也波及到传媒业,数据新闻(Data Journalism)就是在大数据时代兴起的一种新的新闻生产方式。

数据新闻的报道流程

有关数据新闻的报道流程,不同的媒体与从业者进行了不同的概括、归纳。XX年8月,着名记者、数据驱动型新闻(data—driven journalism)项目负责人米尔科·洛伦兹提出了进行此类新闻报道的四个步骤,即挖掘数据——过滤数据——数据可视化——新闻报道制作完成。与此类似的是《卫报》的数据新闻编辑、数据博客Datablog负责人西蒙·罗格斯在《数据新闻分解步骤:在你见到的数据背后我们都做了什么》一文中的介绍。但他所展现的是一个多线程、全方位的报道流程:一方面处理数据,另一方面不断检验、质询数据的信度与价值,最后通过多种手段与渠道发布完成的报道。而伯明翰城市大学教授保罗·布拉德肖在《数据新闻的倒金字塔结构》中提出了如图所示的“双金字塔模型”(见图一),更全面地揭示了整个报道过程中,数据在质量以及传播上的变化。布拉德肖以倒金字塔来表示数据处理的过程,包括数据汇编、数据整理、了解数据和数据整合等四个部分。数据处理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完成数据的可视化并实现有效传播。而数据新闻的传播则以“正金字塔结构”进行,包括了可视化、叙事化、社会化、人性化、个人订制化和使用等六个步骤。

事实上,不管是上述哪一种归纳,获取数据、处理数据、呈现数据都是数据新闻报道中不可或缺的三个阶段。本文结合英美主流媒体“XX年美国总统大选”的数据新闻报道来对这三个阶段进行解读。

1.多渠道获取海量数据。

数据新闻通常有两种方式:先有问题,然后根据问题寻找相关数据;或是从海量数据中发现、提出问题。无论采用哪种方式,海量数据都是数据新闻报道的基础。从业界实践来看,它主要包括从政府、企业、机构等公开的数据库中获取的二手数据和由媒体自行调查或抓取的一手数据。前者成本低廉且可靠程度高,是目前最主要的数据来源。以《卫报》“XX年美国总统大选专辑”数据新闻报道为例,在整个专辑的55篇报道中,不仅有与总统选举直接相关的选票数据、各州宣布选举结果的时间、竞选资金募集情况等内容,还涵盖了各种经济数据(如财政预算、债务、美国在对外战争中的花费)、美国人口基本统计特征数据以及各种社会数据等诸多相关背景资料。除了从政府公开的数据库中获得的二手数据之外,《卫报》还积极利用官方网站进行用户调查以获得一手数据。比如针对刚刚出炉的大选结果向全球用户征询意见,其后根据收到的用户态度反馈数据,专门制作了《奥巴马再次当选美国总统:全球民众的态度》动态数据地图。

2.全面谨慎地处理数据。

获取海量数据仅仅意味着数据新闻的开端。和其他信源一样,记者不应盲从,而需要对数据保留怀疑的态度。XX普利策调查性报道奖得主佩奇·约翰强调:所有的数据必须有来源,并经过交叉验证。面对海量数据,记者首先应评价数据的质量与意义,需要认真考察诸如:数据来源是否可靠,时效性如何,出于何种目的、采用什么方法收集而来,包含了怎样的主题,应选择哪些数据等一系列问题。其次,对数据进行处理,包括去除不必要的、干扰性的数据,清理其中的各种误差,并将来源纷杂、格式各异的数据转换为统一格式。最终确定需要计算和呈现的数据。值得注意的是,在报道中并非使用的数据越多,故事就能讲得越好,有时候凭借一个简单的数据就能完成一篇好新闻。在完成对数据的运算后,还需要检验其结果的合理性,如果有异于常理的话则需要重新运算。

3.多元创新地呈现数据。

能够对数据进行更准确的分析、更深层的解读和更明晰的呈现是数据新闻的独特优势。数据新闻通常运用可视化技术,以信息图表的形式发布。与文字报道相比,信息图表能够化繁为简,并兼具形象化与趣味性,尤其适用于表达数据与地理、时间信息。它可以提示新闻要点、解析事件进程、揭示各类关系、展现分布状态等等。信息图表更符合视觉传播时代用户的习惯与偏好。从目前发展趋势看,除了一般的静态信息图表之外,交互式信息图表(Interactive Infographic)和动态信息图表(Motion Graphic)在数据新闻中的应用也日渐增多。如《华尔街日报》制作的《XX年美国总统大选投票结果》报道就是在美国地图上以红蓝两色分别代表了民主党与共和党,其力量对比一目了然。而且当用户将鼠标移到某一州所在的位置时,地图上就会立刻出现该州的投票数据,非常直观清晰。和静态图表相比,交互式图表能够通过一个简洁界面向用户传递大量信息。这种呈现形式更具个_生化和参与性,可以由用户自行点选所关心的内容进行了解,而不只是简单地推送信息。除了在信息图表中运用文字、图形、图表、动画之外,有的媒体还创新性地引入了视频,从而有效拓宽了数据新闻的呈现形式。如美国国家公共广播网(NPR)对全美各州的总统大选资金使用情况进行了梳理、统计,将这些带有地理位置信息的数据加以整合,并以视频的形式进行了直观生动的展示。

数据新闻的推手与挑战

社会化媒体的兴盛给新闻生产与消费模式带来了巨大冲击。在社会化媒体与专业媒体融合的大趋势下,借助互联网,数据新闻搭上了社会化的快车。社会化媒体对数据新闻的助力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社会化媒体是数据的重要来源之一。社会化媒体可谓是数据的“富矿”,记者可以从其上抓取数据,也可以通过它展开调查获取一手数据。其次,专业媒体完成的报道可以经由社会化媒体分享、传播并进一步扩大其影响。《卫报》“XX美国总统大选专辑”中有多篇报道就是通过抓取、分析Twitter上的信息制作而成。如《奥巴马在推特上赢得了大选》就是通过分析在Twitter上抓取的关键词:奥巴马、罗姆尼、瑞恩、拜登等,来预测大选的结果。在大选结果公布之后,《卫报》还运用大选当天Twitter用户主动发布的个人投票结果来统计用户对于奥巴马再次当选的态度,并根据所获取的一手数据进行了视频报道。该视频于大选结束的次日上传到Youtube,仅仅3天点击量就已经超过XX人次。同时,《卫报》也将社会化媒体视为传播其新闻报道的重要渠道之一,该专辑中的每一篇报道都设置有按钮,以方便用户在浏览时将其一键式分享到Facebook、Twitter、Google+和Linkedln开发的In share等多个平台。事实上,通过对于社交化的强调,可以让更多的用户参与到数据新闻的制作与传播中来,而个性化与社会化相结合的战略也正是此类新闻未来的发展方向。

数据新闻报道是一个综合、系统的过程,它需要新的思维方式与多种能力的支撑。其中,处理数据和设计、制作、发布信息图表的能力对于新闻业者的挑战尤为明显,而对于这些能力的培养也应该成为新闻教育未来的方向和重点之一。

第五篇:国际象棋、围棋、中国象棋哪个的难度更大?依据是什么?

Predator曷

02-14 16:23 191赞

踩本人三种棋都会点,都不精,属臭棋篓子水平。个人感觉,下好哪个都不易,各具特色,难度上没什么高低之分,只有下棋的思路不同。围棋的规则最简单,给两个七八岁的小朋友讲十分钟什么是死活、什么叫真眼、怎么提子、怎么算输赢,他们就可以对局了,不用记什么子怎么走,但是围棋棋盘交叉点多,导致下法的变化太多,对人的大局观和判断力的要求相当高,需要运用战略思维。象棋和国际象棋,从走法上看,一定有血缘关系,他们都以战术上精确计算为主要特点,规则掌握起来比围棋稍费点事,但是激烈程度要比围棋高很多,几乎走过几手之后就开始短兵相接,利用不同棋子的配合,发挥最大攻击力。特别是国际象棋,棋盘一共64个格,比中国象棋90个交叉点更少,布局时间少,但是更激烈。总之,下围棋好比是三军统帅,依据形势,统筹考虑在什么时间什么地方进攻防御退却,从而实现战略上的主动和收获,而象棋,更像是个前线指挥,主要考虑怎么运用不同兵种协同配合,打赢一场战斗或战役。114评论象棋爱好者

象棋资深媒体人

02-14 13:13 567赞

踩从数学统计的方法来说,毫无疑问,自然是围棋的变化感觉上多一点。但是这只是人们表面的、肤浅的数字感知。以中国象棋为例,目前来说象棋开局基本上大体变化已经确定,再开创新的象棋布局体系和定式已无可能,除非有下法的改变和创新,如目前非常流行的象棋揭棋,三分运气,七分实力,纵使是最顶尖的电脑也无法确保说必胜人类。中国象棋的魅力在于中残局。象棋开局可以通过有限的时间去记住有限的开局变化,但是到了中局、残局,计算的深度和量度呈现几何数量级倍增,如今象棋软件的电脑计算力非常强大,有攻势、优劣明显的局面电脑可以做到秒算所有最佳走法,但是到了优劣不明显,或者局势均衡被打破,如一方少子有攻势,一方多子防守的局面,电脑单单凭借单调机械的数字计算是行不通的。人类棋手则不同,除了计算力,还有大局观,以实战经验为基础的棋感,还有下棋时临场的心理博弈等,这些都是电脑不具备的能力。再说说象棋残棋的变化。围棋是子越下越多,不用把子力下满所有棋盘就可以分出胜负。象棋则恰恰相反,交战的双方如果开局,中局没有分出胜负,则要通过残局的较量来分胜负。象棋残棋子少,棋盘空旷,可供走棋的选择更多和无法通过直白计算来获取最佳走法,要通过棋手过往经验和棋感,对棋局作出判断,才走下一步棋。最后再说说比赛的结果。在当今围棋贴目的规则下,围棋基本上盘盘分出胜负,而象棋有和棋,或是平分秋色握手言和,或是顽强拼搏劣势守和,因而显得象棋更具人性化,策略化,给人以积极向上的指引作用,下棋的韵味更浓,更富有人文色彩。综上,围棋是数字变化多,象棋是感官可变性无法估量,不能片面地单说哪一个棋类更有难度,只是侧重点不同,都是启迪人类智慧,拓展人类思维的重要智力游戏项目。143评论亚欧研究寮

文史专栏作家 职业法律人

05-09 15:24 615赞

踩棋类的难度有多种不同的评价体系,最常用的有状态空间复杂度、游戏树大小、策略复杂度、游戏树的复杂度和计算复杂度五种参数。以此为基础,评价哪一种棋类难度更大,也即意味着哪一种棋类在相应参数中的“得分”有多少,并加以综合考量。这其中最简单的参数便是状态空间复杂度:它指的是游戏开局时可能的变化。棋盘越大、棋子越多,状态空间复杂度便越高。可想而知,在这一方面,围棋的复杂度远高于象棋与国际象棋。相对而言,其它参数则分别代表游戏树最初的根节点开始延伸出的叶子节点的数量、构成初始状态取值的最小的决策树中叶子节点的数量、在构成初始状态取值的最小“整个”决策树中叶子节点的数量以及对游戏进行渐近分析的难度。状态空间复杂度可以看做是棋类的底子是不是够厚,而其它几个参数则代表了棋类的变化。围棋、象棋与国际象棋哪个更复杂?不多说,数据说话(数字代表参数顺序为状态空间复杂度、游戏树大小、策略复杂度、游戏树的复杂度和计算复杂度):围 棋:36

1、17

1、360、150、250;象 棋: 90、 40、150、 9

5、 38;国际象棋: 6

4、

47、1

23、 80、 35;从中不难看出,无论以哪个参数为考量标准,围棋都远远将象棋和国际象棋远远抛在后面了,所以阿尔法GO战胜围棋才会如此轰动——围棋的确是人类智慧的高峰作品。事实上,从这几个参数来看,象棋和国际象棋也并不算最难的棋类,比如五子棋(无禁手)、西洋陆军棋、三宝棋的复杂度都更高。那么,还有没有比围棋复杂度更高的呢?还真有——那就是改自五子棋的连六棋,这几个参数分别36

1、17

2、140、30、46000,也可以说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了……155评论东邪象棋

体育问答达人

05-24 07:21 78赞

踩围棋最难。通常一盘围棋下完1-2个小时很正常,我也见过一盘围棋下3个小时的。中国象棋和国际象棋其实差不多。如果两者一定要比的话,中国象棋难。因为国际象棋比较直接,比较直白。可中国象棋水就很深了。暂且先不说高端局。就民间的各种野路子,各种套路就够老外吃一壶的了。这样说有点抽象,我举个例子,古代老外打仗的时候,对阵双方全部站成一排,就像排练似得,然后就那样傻愣愣站着对砍。最后结果是杀敌1000,自损999。(只是打个比方,大概是这个意思。)而2000多年前中国就已经有孙子兵法了,如果把孙子兵法所有内容概括成一句话就是:打仗需不择手段。于是,中国的战争方式就与西方的战争方式截然不同了,各种套路,各种智慧,各种绝招。没有底线,胜者为王、败者为寇。有利用地形的,有半夜偷袭军营的,有火攻的,有水攻的,甚至还有骂阵的,把对方元帅的家里人全部都给问候个遍。而象棋完全体现了中西的这2种不同的战争方式。一句话总结:国际象棋相对比较直白直接,而中国象棋套路深不可测。2评论剑有双锋

03-30 09:09 666赞

踩三种棋都会一点,谈谈我的感受。最简单的是中国象棋,原因如下:

一、身份固定,每个棋子事先赋予棋力,终盘不变;

二、有地域限制,将士象活动有限制(外地人在北上广不能买房?)

三、马会蹩腿,象会塞眼,掣肘的手段很多;

四、规则简单、零和博弈,容易和棋!其次是国际象棋,原因如下:

1、身份会变化,小兵到对方底线会变身,我的天哪,每个小兵的华丽转身都是一部励志史!

2、没有区域限制,大概中国是农业文明,固定在土地上,西方是游牧文明,到处溜达;

3、能斜线前进和攻击的棋子更多,更复杂;

4、有魔法的影子:王车易位,不知道是怎么想出来的!

5、多了一个神通广大的皇后,凡事有女人参与的事情都会复杂,你懂的!最复杂的是围棋。先不谈棋盘大小,围棋的思维是更高的层次。围棋的棋子不分大小,没有先天的不平等,因而不能靠事先赋予的等级进行搏杀,围棋是靠团体作战,4个子才能杀死对方一个子,高效的搭配自己的团队,是唯一的进攻手段。危机感不同,象棋的子生命是一开始就决定了的,而围棋不一样,落地还必须生根,无眼不活,子再多都没用!另一方面,和另外两种棋不同,围棋是以占地多少取胜,尤其是空地,他不是以杀死你为最终目的,不是零和博弈,你活我也活,不矛盾。高手对决往往决胜于一目半目。由于要依靠团体作战,围棋特别讲究“形”和“势”,这也是思维中比较高级的层次和角度。门外汉班门弄斧了!见笑见笑了!262评论独舞半支烟

02-14 23:18 54赞

踩这个问题看电脑人工智能的发展就能解答,1996年2月10日,IBM的深蓝首次挑战国际象棋世界冠军卡斯巴罗夫,但以2-4落败。比赛在2月17日结束。其后研究小组把深蓝加以改良,1997年5月再度挑战卡斯巴罗夫,比赛在5月11日结束,最终深蓝电脑以3.5–2.5击败卡斯巴罗夫,成为首个在标准比赛时限内击败国际象棋世界冠军的电脑系统。2014年10月29日一场人与电脑的中国象棋大战在北京举行,对阵的一方是一台浪潮天梭电脑,另一方是柳大华等五位中国象棋 特级大师。我们来看看结果如何。比赛由一台电脑同时与五位中国象棋高手进行颠峰对决。五位棋手分别是国际特级大师柳大华、徐天红、卜凤 波,以及象棋大师张强、汪洋。他们大多是曾经获得过国际冠军和全国冠军的高手。这也是中国象棋顶尖高手首次与超级电脑 进行人机大战。根据规则,对阵双方各有45分钟的思考时间,超时算负。第一轮比赛由五位象棋大师先行,结果是一胜一负 三和,双方战成平手。第二轮由电脑先行,结果不知疲倦的电脑利用大师们体力消耗的时机,突然发力,取得了两胜2平1负 的战绩,最终以11:9战胜了五位象棋大师。令人意外的是,特级大师柳大华竟然连输两局。中国象棋特级大师柳大华:总 体感觉计算机挺厉害的,我得结果最糟糕,两败。基本上可以说丝毫不能出错。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计算机已连续在国际象棋、跳棋、扑克和电视问答等游戏中打败人类。但是,有一种游戏,专业的人类选手依旧胜过机器,那就是围棋。这项具有2500多年历史的棋盘游戏非常复杂,游戏双方分别用黑色和白色的棋子围住尽可能多的区域来战胜对方,这对于计算机来说很难掌握。但是人类在围棋领域唯我独尊的时代貌似已经结束——谷歌DeepMind的研究人员近日宣称他们开发出一种复杂的人工智能程序——融合了深度神经网络技术和搜索技术,在历史上首次打败了人类的围棋冠军。4评论互动微讯

05-15 09:03 5赞

踩我用完全科学的方法来分一下顺序吧,其中完全没有任何的个人感情因素在里面,因为我觉得一个真正喜欢下棋的人,不应该说我喜欢下的这种棋是最好的,比如说:我喜欢下国际象棋,我就说国际象棋很好,比其他种类的棋都好都复杂,这样说诚然是向提问者推广了这种棋,但也未免有对其他种类的棋子“弃之不顾”的嫌疑。 言归正传,围棋是最复杂的,日本将棋第二,中国象棋第三,国际象棋第四。围棋的复杂性这是大家都承认的,对于将棋估计有不少人不认识,这种棋的最大特点就是:你吃掉对方的一枚棋子后,这枚棋子就是你的了,可以继续在棋盘上使用。这样一来就不存在简化局面一说了,所以将棋的复杂度自然比较高。象棋因为是在交叉线上行走的,有许多变化莫测的走法所以是第三名,目前的象棋软件还不能打败人类棋手。而国际象棋的软件已经打败过世界冠军了,但是国际象棋的精彩性完全不亚于中国象棋,从世界上有那么多的国家喜欢下国际象棋这点上来看,我们就可以知道如果国际象棋不精彩的话,那么为什么会有那么多人喜欢下国际象棋那? 其实喜欢下什么棋完全取决于你的兴趣爱好,喜欢下中国象棋的朋友,特别是下了很多年的人,如果再叫他学习围棋、将棋或国际象棋,那么他多半是不肯学的,因为他的兴趣已经很难转移了。评论天涯棋人

棋牌媒体人 体育问答专家

04-15 23:00 66赞

踩出于热爱而去为哪种棋类变化多而争论没意义,还是要以科学态度说话。过去计算机在围棋领域蹒跚学步,其实就是因为围棋变化复杂之故,围棋每盘棋的行棋总变化量约为10的808次方。而国际象棋的总变化量约为10的201次方,象棋的总变化量约为10的200次方,与围棋的差别量为天文数字。在这样的天文数字面前,运算再快的超级电脑都无济于事。但电脑学会深度学习后,人工智能才有了真正意义,阿尔法狗秒速突破到打败人类职业高手的高度。30评论被上帝掷到角落的骰子

05-19 11:34 38赞

踩从棋盘大小来说,围棋19路,象棋9路,国际象棋8路,显然从可能产生的变化来说,围棋最大。但是围棋是越下空间越小,变化也逐渐减少,大多数中盘战斗囿于局部,变化量指数级下降,至于征子、打劫等波及到其它地方的,多数也是直线型计算,分支不多,所以赵治勋说能够计算500步,而计算500步在象棋是不可想象的;到了官子,就是纯粹的数学计算,各个局部的官子大小都是固定的,考虑到先后手,以及对先手本手价值的判断,理论上找到最优解是完全可行的。象棋的布局相对单调,吃子或兑子进入中局后变化反而大增,因此象棋的残局普遍要难于围棋,你如果一定要说发阳论比七星聚会更难,我只能说发阳论很多题目是半开放式的,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残局。至于国象,同样有精彩的排局,更有很难的实战残局,如后杀双象。因此,从难度说,整体变化最多的是围棋,对计算机最难的是围棋,它乐趣在序盘;对人类来说,三棋难度没有大的区别,都远远超过人类的计算能力,象棋的乐趣在于中残局,中象和国象非常类似,没有本质的差别。3评论吾王saberAltria

02-27 15:26 26赞

踩我属于比较喜欢下棋的,三种都会。我的感觉吧围棋属于上手容易精通难,只是想要上手,围棋你只要学习半小时了解规则,大致的对局思路,你就能下了,但是想要成为高手,就需要很大努力和一定的天赋了。国际象棋我是最晚上手的,会下象棋其实也很容易理解规则,国际象棋感觉更多需要注意特殊的规则上的意义,比如士兵探底,一般情况下和象棋没太多区别,就是演算后三步(你可能能够看到更多,但是我一般就是三步)中国象棋给我的感觉就是需要很好的演算,你要计划好后几步,当然了,也有人不看,下眼前,但容易失误。所以下象棋很多时候其实挺看人的逻辑能力的,但是玩久了就发现,在恒定的规则下,其实很多路数都是固定的,甚至前十步完全一样都是很大可能。所以象棋给我的感觉很多时候是在看人性格,很见人的一种棋类。我最爱的还是围棋,因为简单,而且因为灵活多变,更有挑战性。象棋,国际象棋不怎么下了。h黑白之间的博弈,实在让人沉迷。7评论

上一篇:中国文化自信具体体现下一篇:职工思想动态调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