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林业论文范文

2022-05-14

小编精心整理了《城市林业论文范文(精选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摘要:城市林业建设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建立森林与城市相互支撑的平衡关系,支持和促进城市的持续发展。随着城市化进程的迅速加剧,日益恶化的城市环境阻碍了城市本身的可持续发展,这就需要发展城市林业建设,但目前在城市林业建设中存在着一些误区。本人对这些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城市林业建设健康发展的出路。

第一篇:城市林业论文范文

城市林业的机遇与挑战

摘要:城市森林建设是城市化的必然结果。文中对城市林业的一些概念性问题进行简要阐述,主要从城市森林健康,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城市森林模式,以及城市乡土和外来树种应用、城市森林管护和评价等方面进行,供城市森林建设实践参考。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城市森林,城市林业

亚洲目前集中了全世界53%的城市人口,并将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城市增长地区。快速的城市化对自然环境造成巨大压力,同时带来很多生态问题,特别是在城市及周边地区。城市森林在一定程度上能缓和这些影响,因此发展城市林业成为世界各国城市管理者的优先选择。《首届亚太城市林业发展论坛》就是在这个形势下召开的。本文是作者在论坛上的发言,现整理成文以供参考。

1 城市林业发展与城市化密切相关是城市化达到一定阶段的必然结果

这个因果关系在我国显得更为明确。20世纪60年代,城市林业概念在北美出现时我国城市化水平仅为13%左右。尽管有学者很快就将这个术语引进了国内,但一直未引起关注。90年代前我国城市化进程缓慢,城市林业的概念始终未走出学术界,而且受到许多质疑:1994年城市化水平达到28%,城市环境问题成为热议的内容,“城市森林分会”应时而生,推进了相关的理论研究;2004年,“创建国家森林城市”活动将城市森林建设从理论探讨推向了实践应用,这一年城市化水平达40%,我国已进入快速城市化阶段:之后的10年,我国有96座城市被命名为“国家森林城市”、还有170余座城市正在积极创建。2015年,中共中央在“十三五”规划的建议中明确提出支持绿色城市、森林城市建设,此时我国的城市化水平已达56%。可见,城市森林及城市林业是城市化的必然结果。城市森林在我国城镇建设中的地位必将愈来愈重要。

2 正确理解城市森林和城市林业

尽管联合国粮农组织把城市森林定义为城市及周边的森林,但世界各国对城市森林的理解各不相同,基本可归纳为2种观点:其一,城市森林是城市内部及周围所有木本植物及与其相伴植物,包括个体树木及各类成片的林地:其二,城市及其周边具有一定密度的片状林地为城市森林。对城市森林地域范围同样有2种认识:一种认为城市森林是从市内到郊区的连续体:另一种仅把郊区的林地看作为城市森林。

我国对城市森林的理解兼有上述2种不同的观点,因城市行政区划和管理的特点,各地对城市森林范围的把握也不相同。有的把整个市域范围的森林都确定为城市森林,事实上扩大了城市森林的地域界限:有的以市区为界,却把郊区城市森林排除在外。这种理解上的差异必然会影响城市森林科学规划、经营管理及客观评价,因此有必要开展进一步讨论以深入理解城市森林的内涵,明确城市森林的地域范围,特别是所谓的城市周边的具体概念,在此基础上制定适合我国现实情况的城市森林分类体系。同时,要建立城市林业体系。城市林业是“经营和管理城市森林和树木,为城市社区提供生态、社会、经济及美学效益的科学、技术和艺术,是林业的一个分支”,简单说来是对城市森林的经营与管理。今天,在我们积极建设城市森林的同时,自然应赋予城市林业以法律地位。

3 城市森林建设面临的挑战

3.1 实现可持续发展城市森林

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城市森林建设是城市森林的经营目标。城市森林主要为城市居民提供服务,它反映了价值、美化与精神服务多种功能,同时反映城市居民生活以及现在与历史的精神面貌。从生态系统的角度,可持续发展就是能维持陆地和湿地生态系统的潜在生产力,永恒地为人们提供相同质量和数量的产品和社会服务,因此应从产品和社会服务多方面考虑可持续的内涵。一般把可持续发展的城市森林定义为,“在城市环境中的自然或人工营造的森林,它们在系统的经营下不仅为现在的居民、也将为未来的居民持续提供经济、社会、环境生态效益”,强调利用管理者的作用,维持城市森林健康及功能并发挥为城市社区所需要的长期效益。

实现城市森林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模式可概括为:1)构建具有合理结构的城市森林,持续发挥最大的功能。这需从量与质2个方面考虑,如树木覆盖率达到能改善环境、获得适宜的小气候条件的水平。任何类型的城市森林都不能只用少数的几个树种,异龄林具有合理的种群和年龄结构,能保护本土生物多样性,减少外来树种的应用,充分提供生物多样性的支持,树林斑块面积不等且分布比较均匀,维护残留自然森林的生物关系,维护野生动物进出城市的通道。2)根据城市森林结构与功能的动态变化特点,通过有效方法获取及更新城市森林信息,调整管理措施,与城市所处的整个区域资源管理协调。3)建立系统管理体系,科学经营城市森林。所有的城市森林均有经营计划并得以实施,有专业人员从事城市森林管理,有健全的法律法规保护现有树木资源,降低城市发展过程中对城市森林的损害以获得最大效益,同时确保树木对公众有最大的安全性。4)城市森林建设及经营应考虑当地居民的意愿,居民积极参与,政府、居民、产业对建设城市森林有共同的认识,都能从城市森林获得利益。

3.2 构建健康的城市森林

在许多城市开展大规模营建城市森林的今天,提出城市森林的健康问题十分必要,因为健康的城市森林是构筑结构稳定、持续发挥功能的基础。

健康的城市森林可从3个尺度来进行评价:1)特定类型的树木健康评价。主要通过对树木生长状态、树冠饱满度、树干损伤、病虫害危害情况的观测,应用健康指数来比较不同类型城市森林树木的健康状况,目前多应用于行道树。2)对树木群体的评价,即研究林分结构,同时评价组成树种及树木总体健康状况,了解树种之间的生态关系,最终以发挥的效益说明,目前多应用于公园等。3)整个城市森林系统的健康评价,在调查城市森林结构基础上评测全部树木的健康状况。

3.3 维护城市森林群落的相对稳定

城市森林受城市化干扰与影响大,环境污染、环境胁迫,居民日常活动,经营方式都可能是导致城市森林不稳定的因素。城市森林群落不稳定,不仅影响其潜在效益的发挥,还因必须实施各种调控作业而大大增加投入和消耗。城市森林不同于自然森林,不能简单地应用评价自然森林群落稳定性的方法、原则来评测,必须通过分析影响城市森林群落结构稳定的主要原因,从系统平衡、景观功能、生态效应以及人为影响等方面考虑,而人为因素往往是主要原因。

许多研究表明,构建近自然城市森林是实现群落结构稳定的有效方法。关键是考虑群落的种类组成与它们的生态关联性、组成种生态位与群落生境的关系、种问关系以及群落的水平与垂直结构与当地自然森林群落的相似性,越接近地带性植被类型群落的结构越稳定。另外,必须考虑社会反应与公众舆论,认真研究近自然的经营模式是否会失去或降低城市森林的观赏或游憩价值。城市居民对严格意义上的自然式城市森林持保留态度,一般比较喜欢经人工管理的,树干通直、林下灌木少、无枯倒木的林内景观,或较偏爱经适度经营的自然型组团的森林群落景观。因此,需区别不同类型采取不同程度的自然经营措施,在满足不同人群需求的基础上实施近自然经营的基本原则。

4 城市林业需注意的几个方面

1)如何正确评价城市森林的效益。树木的效益与树种、树木生长状态、群落结构及城市森林分布格局密切相关。而由于城市植物区系的复杂性,至今对许多城市树种的生长特点并不十分了解。如果不能预测树木生长,就不能准确估计其效益与价值。因此,需要广泛开展城市树种的生理生态研究。

2)我们的种植究竟是建造了碳库还是恰恰成了碳源。在自然状态下树木吸收CO2、森林成为碳的储存库是没有歧义的。但是在城市中,有些绿地由于必须采取强度管护才能维持其景观效果,而每年生物量增长对碳的吸收可能远低于因管护而消耗能源的CO2排放,这是需要我们认真研究和竭力避免的。

3)选择更为合适的评价指标。现在通常用森林覆盖率、林木覆盖率、绿化率、绿地率、人均公共绿地面积等来评价城市绿化环境。但所有这些指标往往不能真实反映一片绿地或森林的质量,比如拥有不同郁闭度的林地在森林覆盖率的计算上是一样的,但其功能却明显不同。国外趋向于应用树冠覆盖率来衡量,这是一个相对值,比较容易测算,方便不同城市之间的比较。我国的森林城市评价指标中已应用了道路的树冠覆盖率,应推广至城市的各类用地类型。

4)城市森林效益及价值的评价方法与技术。能否客观估算及评价城市森林的效益与价值主要取决于各类数据的采集。目前一般采用遥感技术与实地调查相结合的方法,然而这一方法需进一步规范,如制定分类体系、设定调查内容、统一调查技术等,以便统计与比较。

5)城市森林的更新及生态恢复。城市具有残存的天然林地、衰退的人工林分,城市环境条件又导致城市树木有较高的死亡率。因此,如何在维持城市森林景观整体水平的前提下实现更新,是城市林业经营的一个重要内容。

6)乡土树种和外来树种的应用。城市森林建设强调应用乡土树种、实现自然经营,但城市植物区系的特点却是外来植物多。因为气候变化、热岛效应使得城市内部的立地环境有可能更加适合一些外来树种生长,而城市居民偏爱更具特色的引进树种,苗圃又习惯培育外来树种。因此在实现以乡土树种为主的栽植计划时会遇到很多困难,需统筹考虑和平衡乡土树种和外来树种的应用。

7)建立城市森林经营与发展战略。这需要应用城市森林生态学的理论与知识,而这一方面依然是我们所缺乏的,深入研究城市森林生态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城市森林建设所必须。

总之,我国现阶段城市快速发展为城市森林建设带来了机遇,而我国城市环境、植被资源、土地利用格局以及城市管理体制的特殊性又使城市林业发展面临诸多挑战。一方面,需深入研究建设城市森林的理论与实践:另一方面,应确立及完善具有我国特色的城市林业体系,从法律上给予经营与管理城市森林合法地位,促使城市森林与城市树木的管理健康有序。

作者:吴泽民 王嘉楠

第二篇:浅析城市林业建设的误区

摘要:城市林业建设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建立森林与城市相互支撑的平衡关系,支持和促进城市的持续发展。随着城市化进程的迅速加剧,日益恶化的城市环境阻碍了城市本身的可持续发展,这就需要发展城市林业建设,但目前在城市林业建设中存在着一些误区。本人对这些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城市林业建设健康发展的出路。

关键词:城市林业 误区 出路

随着我国城市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城市生态环境形势越来越严峻。城市中以林木为主的各种绿地、水体等用地比例偏低,导致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严重不协调;城市化过程造成了以森林为主的自然生态系统不断被支解和蚕食,使城市化地区的生物多样性受到破坏。许多城市新建的人工绿地结构简单,或盲目强调大面积的草坪、广场,热衷于引进外国植物及新品种,导致城市绿地系统单调,缺乏自然特性,生态效益低下。

一、城市林业建设存在的误区

(一)把“绿化”和城市林业建设相混淆

人们一般把城市绿化误以为就是城市林业建设,这和我国的立法现状有关。城市林业不仅要在园林中实现绿化,更为重要的是和城市建设相统一,将林业建设与城市建设融为一体。而城市林业建立的是一个自然系统,管理成本较低。国际上一直认可的城市林业建设是森林化,是生态层面的城市建设,而绿化的层次较低,不能与国际接轨。

(二)城市林业结构不合理

由于技术和认识上的滞后,我国城市林业总体质量不高,生态、社会及经济综合效益还未得到充分发挥,对环境压力的承受力还很有限。长期以来,用来衡量城市绿化的指标是绿化覆盖率和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导致绿化工作错把手段当目的,盲目追求绿地数量而忽视质量,树种结构不合理,没有形成规模的防护林体系,经济林建设没能得到足够重视。特别是在树种选配上的树种单一,使许多城市形成“多街一树”的单调景观,立体绿化效果差,因而难以充分发挥三大效益。

(三)政府对城市林业的重视不够,资金、科研投入不够

一些地方政府一心发展城市的经济建设,认为林业建设无所谓甚至限制了经济的发展。如前所述,这一观点是错误的,林业建设的发展不仅可以带动城市经济的发展,还能提高城市的综合竞争力。由于得不到足够的重视,用于城市林业建设的资金和科研投入都不到位,加之这方面的专门人才也很紧缺,导致城市林业建设发展缓慢。

(四)没有将城市林业和山区林业相区别

城市林业虽然属于林业,要适用《森林法》的有关规定,但其和山区林业建设存在着许多差异,这是由于二者的功能、目的侧重点不同造成的,山区林业重在用益,发挥其经济功能,而城市林业重在发挥其生态功能,兼及经济功能。

二、城市林业建设发展的出路

(一)依照规划进行城市林业建设

在进行城市建设时必须依照城市林业建设规划,建成以花草林木构筑的景观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和生物物种多样性为特征,以林木为主体,森林与其他植被有机结合的绿色生态圈,形成城区、近郊、远郊及自然保护区的林业之间协调配合的城市森林生态网络体系。在进行城市建设时还要将林业建设和其他方面的建设结合起来,建设中的各个项目从投资到验收,绿化不达标的不能批,也不能验收,这样才能形成完整科学的城市建设。城市林业的有序发展需要法律规范人们的行为,城市林业的发展已经对立法提出许多新要求,急待立法完善,加快城市林业立法的步伐,规范城市林业建设的健康有序进行。

(二)加强城市林业建设的法律监督

建立健全执法检查监督制度,保障生态法规和政策的有效遵守和实施。加强立法机关对城市生态建设法律实施的监督,形成市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监督检查有关法律实施的机制和制度。加强国家检察机关、行政监察机关对城市生态建设法律实施的监督,形成国家检察机关、行政监察机关监督检查有关法律实施的机制和制度。加强实施城市生态建设法律的监督,形成监督检查实施城市生态建设法律的机制和制度。加强纪委对城市生态建设法律实施的监督,形成纪委监督检查有关法律实施的机制和制度。加强社会团体和公众对城市生态建设法律实施的监督,形成社会团体和公众监督检查有关法律实施的机制和制度。

(三)科学地经营管理城市林业

实施城市林业的分类经营,制订统一的城市林业的产业规模和产业政策,加强高新技术的引进,消化和吸收,开展城市森林资源综合利用和开发技术的研究,积极推行清洁卫生生产,提高城市林业产业发展水平和城市森林资源的利用率,大力发展花卉产业和城市森林旅游业。

(四)城市林业建设与市场经济紧密结合

动用市场竞争机制提高森林、绿地经营管理水平,使之产生高效益。目前机关单位及居民区绿地和公园多由本单位自管,设绿化队,甚至还有小型温室。大多技术水平高、受过专业培训的人员很少,信息不灵,设备简陋,管理不善,病虫防治不及时,投资多,浪费大。不少单位的园林因追求见效快,树木栽植密度过大,随着树木花草生长,几年后则拥挤衰败,需疏理补植,增加了管理难度,本单位绿化队难以妥善完成此类任务。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不断减人增效,小而全的体制将被打破,单位园林绿地可采用全部承包、分项承包给技术水平高、设备先进的专业队伍进行建设、管护,公园可逐步采用承包经营、租赁经营或将单项绿地管护承包给专业队伍。充分发挥专业队专业水平高、设备先进的优势,提高经营管理水平,降低成本,节约投资,提高效益。

三、结束语

一直以来,人们对城市林业的作用认识不足,多侧重于采用污水治理、废气控制等方法解决城市问题,导致解决城市问题的方法偏废。随着城市化的进程加快,城市问题越来越多,城市林业在解决城市问题中的作用日益显现,逐渐得到人们的重视和接受,在新世纪中,城市林业建设必将蓬勃发展,我国应该大力建设新世纪的生态化城市,不断提高城市的综合竞争力。

参考文献:

[1]葛延伟.浅议我国城市林业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黑龙江科技信息, 2008(06).

[2]李成文.论我国城市林业建设存在的问题[J].科技资讯.2006(27).

[3]马驰,郑宇.浅谈我国城市林业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其发展趋势[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10).

[4]周广岭,盖凤东.论我国城市林业建设存在的问题[J].科技咨询导报, 2007(11).

[5]杨茂仁,白丽娟,崔清涛,杨立忠.我国城市林业建设现状与发展途径探讨[J]. 内蒙古林业科技,2007(02).

作者:云朝光 马文平 何芸

第三篇:城市园林绿化与城市林业一体化的思考

摘 要:目前,我国城市园林绿化工作的开展相对顺利,同时林业一体化建设也逐步完善,成为我国现阶段生态环境保护的有效途径,但在长期的工作及建设过程,必然产生部分难以解决的相关问题,因此本文就城市园林绿化与城市林业一体化展开探究,并总结出城市园林绿化的重点工作项目及城市园林一体化建设需要注意的相关问题。

关键词:城市;园林绿化;林业;一体化

近年来,我国城市园林绿化水平不断提升,多个地区均积极有效对现有城市园林绿化工作进行进一步提升与规范,使其能够在城市化发展的进程中发挥其重要作用。为有效对园林绿化工作进行深入研究与解析,做好城市林业一体化建设同样至关重要,因而需要不断地在其发展过程中进行探索,并根据实际情况对相关工作予以优化与调整,以此确保园林绿化与林业一体化在城市发展中能够发挥出其实际意义。

一、城市园林绿化与城市林业的发展

1.城市园林绿化的发展

城市园林绿化最早的雏形是皇家的私家园林,经过从自然成型到人为设计、公共绿化等几个阶段的发展,逐步发展成为现在的生态绿化。城市园林绿化这一概念起源于19世纪末期的欧美等国家的“公园运动”,到了20世纪的中后期,人们的环保意识逐渐增加,将环保概念和生态意识引入到了城市园林绿化建设中,使得城市园林绿化开始具有现代园林绿化建设的特点,不仅仅具有观赏性,更具有促进城市建设、完善城市的功能性作用。城市园林绿化在20世纪中后期进入了生态园林绿化建设时期,在这个期间内,城市的建设更加注重生态功能的规划和区域建设的一体性,建设具有城市特色和丰富功能的绿色生态系统成为城市园林绿化建设的主要内容。我国传统园林的核心内容是起于自然、高于自然,既要满足人和自然的和谐统一,又要符合人的审美概念,我国拥有着十分长远的园林建设历史,在园林建设方面我们追求的是利用自然本身的特色打造出适合人类居住的环境。因此,传统的园林建设概念与当代的园林绿化间还存在着一定的差異性,当代城市园林绿化的目的是为了完善城市建设、改善市民居住环境、提高城市绿化水平、创建城市特色景区。此外城市园林绿化还可以起到提升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促进城市观光业的发展、净化空气、抗震防灾等多种作用。我国部分园林绿化研究将我国的园林建设分为传统园林、城市绿化以及生态区域园林3个方向,部分学者认为我国城市化的发展方向应该是从一个区域甚至国家的角度上进行绿化建设和规划,这种园林绿化建设不再仅仅是城市建设的单一规划,还包括城市农业、林业、国家自然公园等建设。

2.城市林业建设的发展

城市林业的建设基础是城市本身的森林资源,我国大部分城市的森林资源以乔木、灌木和草类为主,林业建设的目的则是为了符合城市的整体建设规划,促进城市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城市林业建设与林业建设是不同的概念,林业建设要考虑土地保护、生态环境、经济收益等多个方面,而城市林业则主要为城市建设服务。城市林业最主要的工作就是树木的种植,通过树木的种植来扩大城市的绿化,从而建设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我国国土资源广阔,但人口数量巨大,适宜于人类居住的环境较少,人口分布十分密集,因此在城市化建设过程中,居住区和商业区占据了较多的土地资源,这就使如何更好的规划现有土地进行城市林业建设变得更加急需和重要。目前,城市内部林业建设还只局限在草地的铺设和树木移栽等工作中,建設力度还不够,因此要加大对城市林业建设,这一具有长远影响、战略目的极强的工作。

二、城市园林绿化与城市林业一体化建设背景

1.城市园林绿化与林业一体化建设的可实施性

一个城市如果只注重园林绿化建设,只配置园林植物的话就只能满足城市居民的休闲娱乐需求,而无法满足城市建设的需求。如果林业建设的过程中也只是考虑城市功能性的建设,如防风林和风景区的林业建设等,而忽略了林业建设的娱乐性也会降低城市绿化的效果。因此对于城市园林绿化和林业要实行一体化的建设和管理,从而促进城市绿化的建设。一体化建设还包括管理机构的缩减,将园林管理部门和林业管理部门进行合并一体化管理,可以大大地节约开支、精简人员、提升办事效率。同时将二者进行统一管理,就不会发生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城市绿化的问题,也避免了因二者工作相交而导致的工作重复问题。

2.城市园林绿化与林业一体化建设的发展前景

城市作为林业发展的环境中心,对于林业建设起到一定的之配作用,因而在其稳定发展过程中,不仅要提高城市园林绿化与林业一体化建设的一致性,同时也需做好相关的信息共享与管理监督的连通工作,以此在互相监督与帮助的环境中,不断地提高自身工作水平与质量,进而为城市绿化发展与林业基础建设创造有礼的发展环境。

城市园林绿化工作是现阶段城市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城市园林绿化工作必然会迈向科技化与规范化发展,届时,城市园林绿化工作将成为城市基础环境建设的重要保障,这便为提高城市园林绿化工作水平提供了重要支持。林业一体化建设是确保林业资源可持续发展与保障生态环境稳定的重要举措,需在不断提高以城市为中心的林业资源建设基础上,做好林业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利用工作,从而一方面保证林业资源的市场应用率,另一方面也为林业一体化建设的完善创造有利条件。

三、城市园林绿化与城市林业一体化建设的具体方法

1.统一管理制度

管理制度是规范城市园林绿化工作的重要标准,在推动城市绿色及现代化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所以制度的统一便能够的确保城市园林绿化工作的步调一致,进而一方面提高了城市园林绿化工作管理质量。另一方面也为未来城市园林绿化工作的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目前,我国在城市园林绿化标准的制度统一方面,尚未给出明确的规定,所以在城市园林绿化工作的制定过程中,需要充分的将实际工作环境、工作区域及工作监督管理标准等问题充分的考虑在制度设定范围内,以此确保城市园林绿化工作制度的科学性与合理性。

2.明确一体化的作用和定位

城市绿化一体化建设包含公共绿化建设、居民区绿化、国家自然公园、风景区以及防护林等多个区域的绿化建设,一体化建设可以将这些不同的区域联系在一起形成一个统一的生态绿化体系,这也是城市绿化最主要和最重要的功能,不是以提高经济效益为发展目的,而是为了建立积极的生态补偿机制,提供更优良的居住环境。同时在城市绿化一体化建设中应号召城市居民的积极参加,扩大宣传范围,增加居民对城市绿化建设和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鼓励城市居民自住的参与到城市绿化建设中。

四、结语

城市园林绿化工作是确保城市环境质量的有效措施,同时城市林业一体化发展也为林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做出了卓越贡献,所以城市绿化工作与林业一体化建设有着不可分割的重要关系,需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充分的将城市绿化工作与林业一体化建设进行有机结合,从而在利用最少的资源基础上,达到最好的工作与建设效果,以此发挥出园林绿化工作与林业一体化建设在城市发展中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 宋享镇,邵伟丽,许继锋.城市园林绿化与城市林业一体化的思考[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3(14).

作者:姜学民

上一篇:义务教育论文范文下一篇:建筑合同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