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校合作心理健康教育

2023-01-05

第一篇:家校合作心理健康教育

家校合作,促进孩子健康成长

现在教学管理中体罚、心罚学生现象还没有杜绝,传统教育观念是主要原因,依法执教还没有深入到每一位教师心中,教师的短期功利思想不可忽视。教师要依法执教、熟悉教育政策,尊重自己,尊重学生,尊重家长。这样才能建成和谐的班校,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

一、师生关系现状分析

这些年来师生关系的主旋律是民主、平等、和谐的,但有时也出现了一些不和谐的音符。几年来,中小学一些现象发人深思:

1、因课堂上学生回答不出问题,一怒之下推搡学生,

2、因学生不会或调皮,在教室外罚站、罚作业;

3、因学生不会或调皮,教室里面壁而站;

4、学生有错回答不出问题,大声训斥、指责、面沉似水、双目圆睁、剑拔弩张;

5、对差生的语言不恭:“我们班这俩笨蛋,拉了我很多分”、“他呀,活神仙也教不会”、“脑子进水了,什么也不会”„„等等说法不绝于耳;

二、剖析这些现象的原因主要有:

其一,评价观错位,不到位。传统教学观念在一部分教师头脑中还根深蒂固。片面理解“严师出高徒”,信奉“不打不成材”、“棒下出孝子”,“师道尊严”思想还在深深的影响着我们的教师。新的师生观还没有真正形成,还没有把学生当成平起平坐的“人”来看待。总认为,我是教师,你是学生,我说什么你就听什么。如果教学中“动口”不起作用就只能“动手”了。我们的教师还没有认识到孩子之所以是孩子,就是因为他们不成熟,他们处在发展中;还没有认识到,由于他们来自各个不同的家庭,由于他们的遗传素质不同,家庭、社会、环境教育不同,学习的方式、接受知识的快慢,学习的结果也不同。

二、心理失衡,迁怒学生。部分青年教师由于个人近期或家里生活、情感、情绪变化,加之学生犯错误的诱因,极易将情绪迁怒于学生,因而产生“师源性”伤害。

三、没有真正做到依法治教。

三、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对策:

1.让自己的教学行为在合法中进行:

《教育法》第九条指出:“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依法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机会。”这给我们的启示要优生差生同样对待。

《教育法》第36条:“受教育者在入学、升学、就业等方面依法享有平等的权利。”我们在一年级新生招生时就不能有远近亲疏之分。

《义务教育法》第四条规定“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依法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这就告诉我们保证巩固率100%,“一个都不能少”是我们教师的第一职责。

《教师法》规定教师的义务款中“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促进学生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制止有害于学生的行为或者其他侵犯学生合法权益的行为,批评和抵制有害于学生健康的现象。”这说明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是教师法所不允许的。“支持教师制止有害于学生的行为或其他侵犯学生合法权益的行为”这说明大张旗鼓的反对制止体罚与变相体罚现象,是法律所赋予教育管理者的职责。 2.要掌握一些国家关于教育的政策: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决定》指出,“农村教育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全面性作用。”“2010年在全国实现全面普及义务教育和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目标。”

农村教育改革的指导思想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为‘三农’服务的方向,增强办学的针对性和实用性,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学习需求;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三教统筹’,有效整合教育资源,发挥农村教育的综合功能,提高办学效益。”“农村教育实行以县为主的教育管理体制。”“到2007年,争取全国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都能享受到‘两免一补’,努力做到不让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这些政策意味着什么?确保普及率、巩固率100%,确保学生健康快乐接受九年义务教育,是我们农村中小学教师的基本职责。意味着我们不但教学生知识,还要开发家长教育资源,提高家长素质,进而提高农民素质,在教育上为“三农”服务。教育部长周济说:“投入再不足也不能乱收费。在这一点上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决不手软”。 3.设立警戒区,警醒教师不越雷池一步:

(1)把好一年级新生入学关,毫不含糊的执行学籍管理办法。

(2)从学前班抓起,强化学生纪律教育,强化班规、校规,形成学校教育力度,向张淑英、王丽老师那样,重视学习习惯培养。邪气一定要压下去,正气一定要树起来。大张旗鼓地评选学校

“十佳少年”,表彰奖励,让他们给学生作报告,让身边的榜样发挥作用。 (3)对情节严重的教师采取通报批评、考评扣分、评摸、授奖限制、调离原学校等方式,绝不漠然处之;对情节一般,习惯性动作的采取戒勉谈话,量化扣分、调换班级,限制量化奖励等措施,促其规范自己的教学行为,还教师以良好的社会形象。

(4)严格规范转入学手续。随着“两免一补”政策的执行,在学生身上打创收主意的做法已经没了市场。只要符合就近入学的原则,有正确的转学手续,学校就要无条件接收,纳入学籍管理,就要允许学生参加班校活动,参加考试,任何人也不能剥夺学生参加考试的权利。中心校依据新的学籍管理办法调整政策,从寒假开始,一律停止对弱智儿童的认定,所有学生全纳入量化考核范畴。这是出于对儿童权利的最大尊重。一年级新生入学时,对特别弱智的儿童,对聋哑儿童,劝家长上滦平特教。如果条件限制,不能上特教,也应无条件接受。

4、从深层次理解融洽师生关系、家校关系对管理好学校的重要作用:

首先,教师自己要把自己当成“人”来看待,也就是尊重自己的人格。其实人是特殊的高级的动物。表现在性格、气质、能力、品质上叫人格,人格还表现在有独立的权利、义务,人人平等、不分种族、性别、大人、孩子。《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明确说明这一点。尊重自己的人品,行得正、立得住、堂堂正正、坦坦荡荡;真理面前,刚毅不拔;错误面前,敢于正视,敢于承认,清澈透明如水。要强化职业感。教学生学习是我们的工作,和工人生产、农民做工、军人保国一样,是一种社会分工,生计生存需要。是在遵循一定的游戏规则,也就是《教师职业道德行为规范》下工作的。不能超越“临界线”,即下限指教育法规,上线指教师职业道德行为规范。家长拿一位知识渊博的教师形象比较我们,学生崇拜我们无所不能,无所不知。孩子是具有独立人格的人,享受应该享受的权利,尽应该尽的义务。孩子是正在成长中的人,是身心还没有发育成熟的人,犯这样那样的错误是他们的权利。如果孩子不犯错误,什么都会,那我们也就失去了工作。为了生存,就要爱岗敬业;爱岗敬业,就要爱孩子;爱孩子,就要包容孩子;就要包括包容孩子犯错误,甚至犯我们忍无可忍的错误。

其次,教师要把家长当成“人”来看待,包容家长,开发家长的教育资源,进而提升家长的素质,为“三农”服务。孩子之间闹矛盾,或师生之间有摩擦很正常,有的家长通情达理,有的家长不依不饶。教师不恼不愠,“冷处理”。在这方面杨久平老师几次给刁钻家长解决纷争的做法很值得我们学习。大家不妨认真思考;为什么有那么多的家长喜欢宋桂平,喜欢张秀芝、刁淑燕、杨淑芬、封淑华„„唯一的答案,他们是站在家长的角度考虑问题,把别人的孩子当成自己的孩子。有时瞻前顾后不是错,是对自己潜滋暗长的不良情绪的收敛、控制,是自省,是成熟的表现。古人说:“年少气盛,戒之在斗;年老体衰,戒之在得”。我们都要带头研究学生,带头家访,带头研究有问题的学生。

第三,教师要智慧的教学。要用辩证统一的方法教学。传统教学讲究传授知识,今天讲究重过程、方法、体验;但如果忽视知识的传授,那么过程、方法、体验也就成了空中楼阁。今天提倡“以学论教”、“依学路设计教路”,但不能“唯儿童论”;“放”的是孩子的思维,“放”的是孩子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严格要求,严肃纪律,严谨班风,严格作业永远没有错。但还应该注意,严而有度,严而有法,严中有爱。善待万物,善待自然,就能形成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善待他人,与人为善,就能与他人和谐相处,社会就和谐。学校教育工作说到底就是在构建“和谐班级”、“和谐课堂”。和谐的干群关系、师生关系、家校关系是我们追求的目标。教师幸福快乐的人生,学生幸福欢乐的童年,是我们最大的满足。

第二篇:家校合作,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

2014年安徽省基础教育教育教学论文

《家校合作,培养小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研究报告

开圣会

(芜湖市师范学校附属小学,kaishenghui@126.com)

要:本文是省级立项课题《家校合作,培养小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实验研究》结题报告,课题组从改革德育工作模式入手,开展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将此项工作和班主任工作、学科教学、活动开展以及家庭教育有机合作起来,以增强心理健康教育的合力,有效促进了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形成,学生养成了正确认识自己,赏识自己,对待学习和生活充满热情,对待周围的人充满关爱等良好的心理素质,为他们终身学习、生活和工作奠定了基础。同时,有效促进了我校新课程评价体系的改革,促进了实验教师的发展。

关键词:家校合作,心理健康教育,良好心理素质

作为安徽省教育科学规划立项课题《家校合作,培养小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实验研究》(项目编号:JG07338)负责人,在全体实验团队老师们的通力合作下,三年多来,我们认真学习,制定方案;依据方案,积极探索;在实验中研究,在研究中反思,在反思中提高。本文节选了结题报告中的相关内容进行了表述,以期达到言简意赅的效果。

一、问题的提出:

目前,独生子女越来越多,存在于其身上的心理问题也是越来越多。一方面优裕的生活使他们娇生惯养,有的缺乏志向,害怕吃苦,没有劳动观点,贪图享乐;有的理想和现实出现矛盾时,心理承受能力差,心态出现偏差,行为极端;有的不懂得关心他人,没有团队合作精神,心胸狭窄,容不得他人,自私自利,妄自尊大,畸形的好胜心理,缺少必备的做人准则;有的甚至发展到道德败坏,践踏法律,成为家长及社会头疼的“混儿”;另一方面,由于城市贫民、下岗工人、离异单亲家庭、进城农民等弱势群体的扩大,子女心态复杂,心理同样脆弱,还有,随着社会的信息化、传媒的现代化,学生不分好坏的接受来自各方面的知识,他们沉溺于电视、电脑、卡通、崇拜歌星,不愿接受必备的基础知识,厌恶学习,甚至出现心理不健康等等,这些给家庭、学校、社会都带来了难题。所以,加强小学生的心理素质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其中,家庭环境对孩子的心理影响是举足轻重的,调查表明:许多学生的心理问题是直接因父母教养态度和方法不当所至,家长一味溺爱、粗暴干涉等不良教育方式对孩子的心理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以至心理障碍。因此,要培养小学生良好心2014年安徽省基础教育教育教学论文

理素质必须走出校园走进家门,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念,掌握科学的家教方法,家校携手,给学生创造良好的心理环境,让学生在自然、和谐、身心愉悦的环境中成长。

二、目标任务:

(一)该课题实验的总体目标任务是:

本课题将以《中国儿童发展规划纲要》为指针,以社会学、教育学、现代教育心理学及有关家庭教育理论为依据,借鉴前人对相关该内容的探索和实践,进一步寻求培养小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有效途径。运用科学的方法,通过两年的实验,切实改革教师的教学方法,转变家长的教育观念,提高家长的综合素质,优化家庭育人环境,使家庭与学校,家长与教师形成合力,给学生创造良好的心理环境,让学生在自然、和谐、身心愉悦的环境中成长,逐渐养成良好的心理素质,为全校乃至全市(或全社会)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养成教育的更大发展,提供科学有效的方法。

(二)实验的具体目标任务:

1.按照小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开展一系列的活动,使学生适应学校学习生活,培养学生的自信心、责任心、感恩之心,增强学生的耐挫力、人际交往能力、适应环境的能力,同时还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组织实验教师学习心理健康教育有关理论,更新教师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思想,提高教育科学意识和教育理论水平,掌握科学的教学方法和辅导学生心理健康知识的具体操作方法,渗透到学科教学中,促进小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养成。

3.建立家校互动联系通道,转变家长的教育观念,优化家庭环境,提高家长教育子女的能力,家校携手,共同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

三、实验内容:

本课题的实验内容(自变量),主要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征、行为习惯及家长的素质,确定为以下几方面:

1.小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训练。重点培养小学生的自信心、责任心、感恩之心。 2.小学生能力的提高。重点训练学生的耐挫力、人际交往能力及适应环境的能力。 3.小学生行为习惯的培养。重点训练学生做人、做事、学习等方面的良好习惯。 4.教师心理健康教育水平的提高。重点是更新教师观念,掌握正确的教育方法,促进小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养成。

5.家长能力的提高。重点转变家长的教育观念,优化家庭环境,提高家长心理健康教育水平及教育子女的能力。 2014年安徽省基础教育教育教学论文

四、实验的主要研究成果

(一)影响学生心理健康的家庭成因分析

调查研究是课题实验开展的起点。2007年10月至12月,课题组在芜湖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专家的帮助下,拟订了小学家庭教育家长问卷和学生问卷,并在全校范围内组织了抽样问卷调查。参与调查的是学校二至五年级学龄儿童及其家长。

以下就是我们的一份调查数据统计:

父母的行为不满意满意

对我管得太多46.34% 说话不算数35.98% 总是训斥我30.48% 不平等的对待我29.87% 逼我读书29.26% 自己看电视却不让我看28.56% 不与我交流24.39% 不关心我在学校的表现23.78% 拿我出气22.56% 限制我交朋友21.95% 他们不和睦18.90% 在家玩牌打麻将15.85% 给我辅导功课 74.37% 信任我 70.12% 带我出去游玩 69.51% 表扬我 67.61% 说话算数 63.41% 和我一起锻炼 56.09% 与我一起玩 54.87% 与我一起讨论人生大事 42.68% 对我管得较松 32.92% 备注:通过问卷方式从二至五年级分别抽样调查,共发出180份问卷,有效回收164份,占总数的91.1%。

针对以上数据,课题组组织成员进行问卷汇总工作,分析归纳了心理健康教育在我校家庭教育上具有的共性问题:

1.家长对孩子心理健康状态的意识比较淡漠。 2014年安徽省基础教育教育教学论文

2.家庭的整体教养素质不足。 3.家长的教养方式不当。

4.家长自身需要心理健康方面的再教育。

建立良好的家庭氛围是儿童良好心理素质形成和发展的前提条件。因此学校要与家庭教育形成合力,引导家长掌握良好的教育方法,充分体现家庭是生活之港湾,才有助于儿童良好心理素质的形成与发展。

(二)探索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操作方式——“一二三”工程

1、培养一支优质的心理辅导师资队伍。

课题组成员牵头,带动全校教师进一步掌握心理健康教育理论知识,打造一支高素质的心理健康教师队伍。

(1)提高教师的心理素质。众多研究资料表明,造成小学生心理问题多与教师教育失当有关。教师的非理性情绪和行为源于教师的非理性观念,它往往是引发学生心理问题的直接原因。基于这一认识,我们首先努力提高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通过开设专家讲座、不定期编印辅导材料等形式对教师加以引导,帮助教师自觉地控制和调整自己的情绪和行为,保持健康的心态。

(2)提升教师的心育水平。首先抓好心育骨干队伍的培养,采用“走出去”策略,挑选具有一定教育底蕴,热爱学生工作的老师参加心理学培训,如师大的心理函授大学进修,市教科所组织的心理健康教育培训班等,使这些骨干老师尽快掌握专业知识,成为学校心育兼职教师;其次,要搞好对全体教师的心育知识传授。采用“请进来”策略,按照“专家讲座+校本培训”的模式,不断提高教师在教育教学中自觉科学地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识和能力。加强班主任培训,建立班主任例会制度,组织他们深入学习心理教育知识,并通过实践活动,学习和掌握一定的心理训练的技术和方法,为班级团体心理辅导的有效开展提供一批兼职骨干教师。

2、构建两个立体广角实验研究网络

(1)构建校本实验研究网络。建立“校长---教师---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相互影响,互助互动的环型结构,从而形成学校心理健康实验的研究网络。

(2)构建学校—家庭—社区实验研究网络。分别举办学校教师、家长、社区心理健康课题研究交流会、见面会,在形成共识基础上建立起“学校、家庭、社区”心理教育立体研究体系,观察触角指向学生活动的一切空间。

3、通过三条渠道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要使每个同学的人格都能得到健康发展,关键之一就在于要为他们创设平等自主、充满关爱,尊重个性的心理教育环境。

渠道之一:优化开发隐性资源。 2014年安徽省基础教育教育教学论文

(1)和谐师生关系。 (2)丰富校园文化。

渠道之二:学科教学中发挥心育功能 (1)作为一种课程,将心育普及化 (2)学科有机渗透心育。 渠道之三:强化德育阵地优势。

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两者的关系密不可分,德育教育也是学校传统工作的重中之重,如何在德育中强化心育的功用,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以活动为载体,开展丰富多彩的德育活动内容,可以提高德育、心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三)探索了心理健康教育与家庭教育合作的几种形式

德国教育家福禄培尔所说:“学校与家庭的一致,家庭生活与学校生活的一致,是这一时期完善教育的首要和必不可少的条件”。这种合作互动不仅可以“很好地培育年轻一代,而且还能使家庭和父母的精神面貌完美”。

1、学校与家庭教育合作程度的层次分析及基本原则

第一层次:低层次的合作主要形式有:家长会和节日活动,参观学生作业展览、观看文艺演出,即时性的信息传递、沟通等。这是一种最表面化的互动,是实现高层次互动的基础,其特点是具有随机性和单向性。

第二层次:高层次的合作。合作的方式有:组办家长学校,组织教学开放日和亲子活动,经常性地家访等。这是一种双向交流式的人际参与活动,其特点是活动具有长期性、系统性和互动性。

第三层次:正式的组织上的参与。这是学校通过社区教育委员会以及班级家长委员会等组织,让家长参与学校、班级决策为目的的合作,是一种管理式的参与。

2、学校与家庭教育合作的基本形式

依据学校与家庭教育合作互动的基本原则,我们按照家校合作互动的目的确立了几种基本形式如下:

(1)以提升家长教育子女的观念和行为为主要目的合作形式。包括:①定期印发《心理健康教育报》,以书面形式对家长进行指导,小报内容来源于《家庭教育导报》《现代家庭教育》和家教网站等。②组办家长学校。一是面向全体家长的大型课,讲授普遍性、理论性的问题。二是中型课,即分年级组织学生家长听课。三是小型课,即以班级为单位的家长课。教师与家长面对面交流,授课的内容避免讲理论,多是采用提出某个教育观点,用实例证明的案例分析法,可操作性强,深受家长欢迎。

(2)以加强学校与家庭之间沟通,了解、解决当前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为目的的合作形式。主要有: 2014年安徽省基础教育教育教学论文

①组织家长开放月活动。学校把每年十一月定为“家长开放月”,这是学校主动推倒“围墙”,把家长请进来,让家长比较全面、客观地了解学校、认识孩子的有效途径。家长,甚至是社会各界人士只要有兴趣都可以到学校进行听课,听哪个班级,哪一堂课都可以。实践证明,这种活动可以为家校协同教育奠定良好的情感和认知基础,在某些情况下,还能够消除家校之间的误解和隔阂。有效地推进了学校心理教育与家庭教育之间的互动关系。

②召开互动式家长会。变革家长会的形式,让每一个学生到会场展示自己的特长,让家长到讲台上讲述自己育人的成功经验或者面临的困惑,都能让家长会更有吸引力,让家长更有收获。

③组织家长沙龙。根据谈论专题的内容,一般有以下几种形式:A、当前教育的热点问题讨论会。B、部分有共性问题学生的家长交流会。C、有专家参与的家教经验交流会。

④组织亲子活动。以学生家庭为单位,组织家长和孩子共同参与一些寓有教育含义的精心设计的游戏、竞赛等娱乐活动,让家长和学生在参与、体验中获得相应的认识。这也可以作为学校对家长或者学生的一种奖励形式予以组织。

⑤设立家校联系卡。把班主任和家长之间的要求、意见等信息通过联系卡及时传送到对方。

⑥家庭访问。这是教师主动登门对学生家庭进行实地访问的手段。不但可以面对面地向家长通报学生在学校的情况,还可以通过实地察看了解家庭教育情况和学生在家奉现。

⑦开设家教邮箱(信箱)。在开设家教信箱的基础上,学校再安排心理健康骨干教师,设立一个公开邮箱,以电子邮件的形式接受家长的意见、建议或者咨询,是一种很有发展前途的交流、沟通和咨询形式。实践证明,在现在的信息化时代,这种方式以其速度快、传送便捷和可匿名性的特点已经得到了部分有上网条件的家长的欢迎。

⑧校讯通。这是一种由学校或者班级主办的面向家长的通讯方式,主要目的是向家长通报学校和班级情况,内容包括:学校(班级)新闻,学校(班级)、学生获奖情况,作行事历等等。。

⑨举行感恩活动。在“三八节”、“母亲节”、“父亲节”、“敬老节”及父母的生日时,举办感恩活动。每个学生向家长制作一张贺卡、一封小信、一束花、一个小手工制品,或为父母做一件事,以表达对父母养育之恩的感激。

(3)以吸收家长参与学校、班级教育决策或教育活动为目的的合作形式。主要有: ①组织具有家校合作功能的教育组织机构。包括社区教育委员会,班级家长委员会。 ②聘请家长担任班级校外辅导员、课外活动指导员,做家长学校的老师。 ③邀请家长参与课堂教育、教学活动合课外活动。

3、实现高层次合作的保障策略

多样性的活动往往能够取得高效益,但要让这种互动成为一种真正意义上的联结,根据前面所提到的互动学校与家庭教育的基本原则,我们提出了实现高层次互动的基本保障策略。 2014年安徽省基础教育教育教学论文

(1)把家长看作一种资源加以开发。 (2)尊重每一位家长,平等交往。 (3)强调活动形式的多样性。 (4)关注指导对象的差异性。

在对家长进行指导时,我们特别关注两个群体。第一,单亲、离异家庭,第

二、隔代教育或者三代共同生活的家庭。在把握共性问题的前提下,有个别针对性的指导。

(5)重视反馈、评估。

每年开展评选“为国教子好家长”活动,由各班推荐候选名单,学校表彰,让家长在成功与肯定中受到激励和鼓舞,增强信心,从而促进家庭教育水平的不断提高。

综上所述,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家庭教育之间的合作互动发展,创设了良好的心理辅导环境,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关怀,形成了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之间的合力。

(四)学生的良好心理素质得以培养

家校合作进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和技术在全校范围内运用并推广,并向家庭拓展延伸,取得了良好的学校教育及社会效应。

通过学校心理辅导与家庭教育的共同参与,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习惯有了很大的好转,学业成绩明显提高,学生会主动找同学、老师谈心,能同情、关爱、帮助有困难的同伴,各类学生能做到遵纪守法,自尊自爱,能正视困难和挫折,逐步养成了健全的人格,综合素质有了明显提高。学校开设了舞蹈、绘画、声乐、田径、篮球、足球、书法、电脑等二十多个兴趣小组,为各类学生提供了表现和发展才能的机会,让他们的潜能得以充分释放。近三年,我校学生就在全国性的书法、绘画、作文等各项比赛中获奖100多人次,100多名学生被评为市级、区级三好学生。全校800多名学生普遍有礼仪,讲文明,具有健康的心理;学校每年学期都评选众多“校园之星”,“十佳少先队员”,形成了学校一道独特的风景。我们深刻体会到了心理辅导是教会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做人”的有效方法之一。

(五)家长家庭教育水平得到明显提高。

通过课题组组织的心理培训辅导,具备了相应的心理健康教育知识,掌握了科学实用的心理健康教育的操作方法。

(六)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水平得到进一步巩固。

校课题组长开圣会同志被评为2007~2010年芜湖市镜湖区“优秀课题组长”。课题组指导的年轻教师李玲玲获得国家级心理辅导师资格,“心海杨帆”心理辅导室获得芜湖市镜湖区十佳优秀心理辅导室的荣誉。 2014年安徽省基础教育教育教学论文

五、实验研究的几点思考:

1、学生健康心理的检验评定应体现综合、全面的连续性,如何使测定更加规范、科学,有等进一步完善。

2、如何更有效化解学生心理障碍,对个别“老大难”学生用科学手段帮其解除“包袱”,引导走出心理“暗区”,有待进一步研究。

3、如何使家校心理教育合作更科学更紧密,使本课题的研究向纵深发展,将成为本校今后课题继续的方向。

[参考文献]:

1、孙时进著《心理学概论》,华东师大出版社2002。《社会心理学》,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

2、马文驹主编《大众心理学》。

3、 吴增强主编:《现代学校心理辅导》,上海科技文献出版社,1998,409-423。

4、王耘筹主编:《小学生心理学》。

5、《小学生的心理发展特征》,人民教育出版社。

6、《家庭教育》2010/9~10

7、郑日昌、陈永胜著:《儿童心理辅导》,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版

第三篇:“家校互动合作,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研究”

开题报告

泰安市岱岳区角峪镇中心小学

“家校互动合作,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研究”

开题报告

一、课题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

学校作为专门从事教育工作的机构,所具有的组织性、计划性、系统性的特点,是家庭教育难以比拟的。家庭教育以子女和家长的亲情、经济关系以及家长在日常生活中的表率作纽带,这是其它教育机构无法具备的。我校研究的是第一种模式。以学校为主体开展家庭教育指导,家校互动合作,用家庭教育的优势来弥补学校教育的不足,来支持和强化学校教育,有利于家庭、学校、社会教育形成合力,更好地促使学生健康成长。

(一)、“以校为本、家校互动合作”指导模式理论依据

1.自我概念理论

美国学前教育专家埃斯萨等人提出的自我概念理论指出:儿童生活的环境是由家庭、学校、社区这三个同心圆组成的;最靠近儿童的同心圆是家庭及其成员;第二个同心圆是学校及朋友;最外面的同心圆是社区及其社区帮手。

埃斯萨认为,家庭、学校、社区中的成人之间、成人与孩子之间的关系对孩子发展至关重要;孩子的学习从自己、家庭扩展到学校、社区;家庭、学校、社会的密切合作有助于孩子形成积极的自我概念。根据这一理论,我们应循序渐进地扩大学生的学习视野,从学生的内部世界走向外部世界,应该促进成人间积极的相互作用,密切孩子和父母的之间的友好关系,促进孩子自尊心、自信心的发展。

2.多元智能理论

美国教育家加德纳提出多元智能理论认为,在每个儿童身上都不同程度地现出语言智能、逻辑—数学智能、空间智能、身体—运动智能、音乐智能、人际关系智能、自我认识智能、自然观察智能等八种智能,不同的儿童有不同的独特的智能组合形式。教育工作者只有加强学校、社区和家庭之间的联系,为儿童创设一个开放的、支持的环境,才能发展儿童的智能强项,改进儿童的智能弱项,促进儿童心灵全面而充分地成长,使儿童将来能够大有所为。

3. 现代家庭教育指导理念 家校合作是当今教育改革的世界性研究课题。现代学校发展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学校管理的开放化、民主化,从封闭式的学校管理转向社会、家庭参与学校管理,这就决定了学校和家庭之间是一种平等合作的关系。“以校为本、家校互动合作”的指导模式符合现代学校发展的特点。

以上这些理论为“以校为本、家校互动合作”指导模式提供了扎实的理论基础。

(二)、“以校为本、家校互动合作”指导模式的内涵和意义

1. “以校为本、家校互动合作”指导模式的内涵

学习型家庭是指以提高家庭的社会适应能力和生活质量为目的的家庭成员共同学习、相互学习、自我改变、自我完善、共同成长的过程。由此可见,学习型家庭是一个家庭成长的过程。在学习型家庭中,家庭成员把学习内化成自己的主动需求,把学习看成是一种享受愉悦,是生活中的学习。学习型家庭的成长和发展经历四个阶段:非学习型家庭、前学习型家庭、准学习型家庭和真正的学习型家庭。这一成长和发展的过程,需要不断培育、引导。

“以校为本、家校互动合作”指导模式是指从学校的实际出发,以学校为主导,通过有计划的系列活动,家庭、学校围绕创建学习型家庭这一共同目标同心协力,共同推进学习型家庭建设。这一指导模式的实施,尽最大程度地调动教师、家长、学生创建学习型家庭积极性,从而改进家长的家庭教育方法,家庭、学校、社会形成合力,促使学生健康、全面发展。

2. “以校为本、家校互动合作”指导模式的意义

在创建学习型家庭过程中,学校处于主导地位,是学习型家庭创建工作的组织者、指导者、评价者,家长是创建学习型家庭的主体。家校互动合作,充分发挥学校的主导作用和家长的主体作用。

“以校为本、家校互动合作”指导模式体现了学校在家庭教育指导中职责和作用。在这一模式的指导下,学校利用自身的权威和优势容易组织家长,家长参与面较广。

其次,“以校为本、家校互动合作”指导模式还体现了“以家长为本,为家长服务”的观念。学校在家庭教育指导中,必须建立在教师与家长平等、民主的关系上,这种关系是一种合作伙伴关系,而不是我说你听、居高临下的关系。 再次,“以校为本、家校互动合作”指导模式也体现了教师与家长、学生三者间的互动关系,这是一种合作的互动。教师与家长的互动,做到相互配合、相互协调,相互启发,保持教育的一致性,增强了教育功能。家长与家长沟通互动,让家长分享科学的家庭教育方式所带来的成果,引发家长试一试的念头,以达到共同进步。家庭成员间的互动,有利于家庭成员共同成长,有利于增进家庭成员间的感情,让学习真正成为个体的需要。

二、课题所达目标和主要内容 1.家校手机平台。

老师就及时有效地将孩子的进步或其他信息通过手机平台传递给家长,让分享孩子健康成长的快乐;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我们的教师也能及时与家长取得联系,共同想办法教育好孩子。方便、快捷,是教师与家长沟通的“绿色通道”,可以成为工作的“得力助手”。

及时进行电话沟通,详细了解每个孩子的家庭学习情况和家长的个人素质情况,及时掌握第一手材料,通过电话沟通,增加教师和家长之间的感情及了解,也使教师的学校教育与家长的家庭教育达成共识,与家长密切配合,及时与每名学生谈心,及时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做学生和家长的朋友,并让他们以此为起点,确定一个目标,努力塑造一个新的我。经常和家长一起探讨教育孩子的心得和方法,经常和他们聊一些生活之事,让自己成为家长的朋友。和家长一起给孩子定下了目标,对一些学困生,或特殊学生,每个星期和家长通电话,平时有什么情况及时反馈给家长,共同制定奖励与惩罚的办法,与家长达成默契,在学习,教育上和家长达成共识。 2.班级网站。

家长对学校的了解和参与学校教育活动不够多,往往了解学校的情况和孩子的表现还是直接问班主任老师。校园和班级网站恰恰就可以成为沟通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桥梁。家长经常登陆我们的校园网,学校与家长的沟通就会更加方便快捷。当学校班级网站公开后,家长可以不受时空限制,自由的给老师留言,无拘无束的对话、讨论,家长可以很容易了解孩子在校的表现,老师也会及时得到家长的理解和配合。 3.家校联系手册。 “家校联系簿”的栏目设置,可以采用“作业布置”、“自己的话”、“同学的话”、“家长的话”、“老师的话”这四栏目。四个栏目相互交叉,相互沟通,形成了师生对话、师长对话、生生对话、亲子对话的格局,便于老师、家长、学生间相互交流思想,沟通感情。

“作业布置”:要求学生将科任老师每天布置的作业题目简要的写在里面,以防回家后忘记,也便于查阅。家长也可以根据“作业布置”栏的内容,检查子女的作业情况。

“自己的话”:主要是让学生写写自己心中的想法、愿望、理想、要求、烦恼等等。有些学生性格内向,不善于口头表达,或者由于羞却、胆小,不敢跟老师作面对面的交流,通过“自己的话”这一栏目,学生可以畅所欲言,说说自己想说而平时不敢说的话。老师也可以从中了解到学生内心真实的想法、愿望、需求的等等。

“同学的话”:同班同学,朝夕相处,彼此了解地最多,因此这一栏目主要是让班中其他同学来谈谈对自己的看法,努力挖掘自己身上的“闪光点”,老师也可以从中了解到有关信息,便于班级管理。

“家长的话”:主要是让学生家长谈谈子女的在家表现,包括完成作业情况、性格特点、兴趣爱好、作息规律、劳动习惯等等,也可以谈谈对学校、对老师的要求、想法;还可以通过这一栏目谈谈对子女的期望、要求等等。

“老师的话”:主要是班主任和科任老师谈谈对该学生的在校表现及努力方向,如学习情况、课堂表现、人际关系、就餐情况、作业完成情况、兴趣爱好发展情况等等,努力挖掘学生身上的“亮点”。

家校联系簿运用得当,可成为学生喜爱、家长欢迎、教师受益、对学生起促进作用的纽带。它像一根彩带拉近了教师与学生、教师与家长、家长与孩子、孩子与孩子之间的距离,平等、沟通、对话,使学生的学习动机由单纯的认知需要上升为情感需要,使教师的工作动机有职业需要上升为职责需要,使家长主动参与学校教育和管理,成为教师的合作伙伴,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4.家长会。

利用家长会,让家长及时了解到老师的教学进度,学生在学校的情况,各科老师的对学生的要求,让家长配合学校要求提高教学学生的水平。 5.家长培训。

教育孩子成材是我们最大的事业,家长是最需要培训却又最缺乏培训的人。和其他职业有所不同,家长这个职业大家都是第一次。而且,这个职业上岗无需任何培训和资格证件,任何一次有意和无意的事件都可能导致一个鲜活生命的诞生。想想真是可怕,培养孩子这么神圣光辉重大的责任,操作员竟然都是无证上岗,而且没有丝毫任职经验。我们就在这种情况下教育和培养孩子,为社会输入人才,风险无疑是巨大的。

许多家庭对子女教育的问题在认识上存在许多的误区,因此导致投入和产出的比例严重失调。通过家长培训,根据学生的阶段特征,分学期展开专题讲座,切实帮助家长们树立正确地教子观念。 6.家长委员会。

每年新生入学后,学校出面在家长队伍中宣传,要成立家长委员会。通过一年时间的接触了解,一批思想素质高、文化水平高、号召力强的家长浮出水面,但家长委员会成员最好是来自社会各阶层懂教育、甘愿奉献、教子有方的家长,最后通过选举,产生家委会代表。其中,每个班级5至7名。这些成员必须对家委会工作有激情,并热心于公益事业。在班级家委会初步建立后,再由每个班举荐1位家长到年级,成立年级家委会,依此类推,成立学校家委会。家长委员会是增进学校与学生、家长之间沟通的桥梁。通过管理创新和体制创新,积极争取家长的支持。家长委员会作为一个与学校教育机构相对独立、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教育组织机构,有利于形成家庭、学校教育的合力,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创造有利的条件。 7.家长开放日。

每月学校对家长开放一次。向家长展示教学风采,让家长和自己的孩子一起走进新课堂,感受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相同和不同,让家长对学校教育有深度了解。

“家校开放日”的活动中,亦可召开主题班会,通过交流与主题讨论与辩论,使学生与家长之间有了面对面的沟通,彼此之间有了一定的了解。 8.重大活动展示。

学校有大型的全校性的活动,如迎新汇演、社团汇报、校园文化节、年级活动和班级活动,邀请全体家长积极参与我们的活动,展示学生风采,学校形象。 9.家访。

学校要求每位学生每学期需家访一次,将学校特色、阶段活动、学生情况准确全面的反馈给家长。 10.社区联动。

随着城市化、现代化建设和发展,社区与学校与家庭的关系将越来越密切。各部门、社区、学校办的家长学校,不应是你搞你的,我搞我的。而应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资源共享,和谐互动。三者联动有助于家庭、学校、社区和整个社会的文明建设和社会成员素质的提高。 11.开掘和充分利用家长资源。

充分利用家长们的有利资源,不仅保证活动的质量,也有效地控制活动成本,为学生服务。如提供社会实践场馆、组织有专长的家长给孩子们进行专题讲座、为学校提供义工服务、给学校提供教育资料等等„„

三、课题实施步骤设计 课题实施步骤设计

本课题研究的周期为2年。大致分以下主要阶段进行: 1.2011.6-2011.6,课题启动。

确立课题研究思路与内容,研究资料的系统收集、整理;对课题的可行性进行论证;系统学习、分析资料。

2. 2011.07-2011.08课题组织与实施准备。

召开课题申报会。成立课题研究的相关组织机构,如专家顾问组、课题领导组等。确立研究人员和研究对象。确立课题研究的思路与内容;研究资料的系统收集、整理、研习;对课题的可行性进行论证。制定课题研究方案和实施计划,申报课题,开题论证立项。撰写实验研究方案,确定阶段研究目标。全体成员达成项目研究的共识。

3.2011.08-2011.08,设计相关问卷和访谈提纲;对家长和学生进行相关调查研究。对问卷、访谈等调研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召开小型研讨会,初步确立相关的研究结论。全体参与。

4.2011.09-2013.02,课题组正式启动,按照课题方案具体实施,并进一步在研究实践中完善操作设计。召开相关责任人、学科专家、家长代表等的论证、协调会,充分发掘校内外资源,组织策划家校合作。

5. 2013.03-2013.04,课题陆续完成既定任务,上交活动记录、研究案例、活动方案、研究报告等。相关成果发表,相关活动媒体报道。

6.2013.04-2013.05,总结、提炼成果。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对调研的成果进行会诊把关,准备结题。以课题负责人、课题指导人为主。

7. 2013.06,研究成果的汇总、进一步提炼;完成结题报告;召开课题结题会,对课题成果进行鉴定验收,探讨项目深化研究等事宜。

四、课题的保障条件

1、建立课题实验领导机构

学校组建由校长挂帅的课题实验领导小组,负责课题的设计、组织、管理、统筹、协调等工作,进行宏观调控。

2、建立课题实验研究小组

学校成立课题实验研究小组,制定实验方案,组织实验,撰写实验阶段计划,进行实验总结。

3、精选实验教师,注重师资培训

学校把工作责任心强、教育水平高的教师安排为课题实验教师。

4、加强宣传,保障有力。

在课题实验初始阶段,要做好宣传,使教师、学生、家长达成共识。营造良好的实验氛围。

5、提供必要的现代信息技术、书籍资源。

6、定期进行专题研究

根据实验的进展情况,学校将定期对实验内容、实验任务、实验方法等进行专题研究,解决和攻克实验中的重难题。

7、保障实验经费

在实验过程中,对教师的培训、实验资料、书籍资源等的购置等都需一定的实验经费,学校将从学校教育资金中每年提取一定数量的实验经费,确保实验的正常运作。

第四篇:家校合作教育案例

教育案例:

王小权,是家里的独苗,患有先天性哮喘病。可能是因为这样的原因,家里的爷爷奶奶、爸爸妈妈把他当“神”来供奉。只要是他喜欢的、他想要的,哪怕是天上的星星和月亮都会想办法摘下来给他。久而久之,王小权身上就有了很浓的霸道主义和自我中心意识。不管是谁,也不管在什么场合,只要是他想要的,同学们就得让着他,谁不让他、谁不迁就他,就用“武力”解决,以“武”论英雄。最让我担心的是,王小权这孩子本身身体就不好,对别人说的话很敏感,很多疑,总是疑神疑鬼的。思想有点固执,行为也有点过激。一跟同学发生矛盾,不是凳子就是剪刀的。更麻烦的是,他一旦和同学发生了矛盾,回到家里就跟家长说别人先欺负他,说他这个不是,说他那个不是,他还是个受害者呢!他的父母也是,每次孩子在学校出了问题,也不会从自己孩子身上去找原因,总是把责任推给别人,都是别人的不是。反正,他就是放在我班上一颗随时都有机会爆炸的炸弹,让我无法安心。为了能顺利拆除这颗定时炸弹,我从两个方面开展工作:

一、从家长入手,做好家长的工作。

针对王小权的情况,我主动联系了他的家长,又因为他的情况有点复杂,单纯电话联系是不够的,为了能取得较好的教育效果,我约见了他的家长,亲自到他家家访。根据平时的了解,得知王小权的家长也不是省油的灯。所以,在交谈过程中,我都很注意自己的语言艺术,尽量不触动他们。首先,我就王小权的身体情况向家长表示关心和慰问。接着与他家长交流了王小权的学习,对他的学习表示认同,学习还是比较用功,思维比较强等等----,接下来,就针对王小权平时的行为表现转入正题,尽量让家长看到我的诚意的同时,能正确认识到自己孩子身上的不足。让家长明白到孩子的这种性格对他今后走进社会所带来的弊端。另外,我很礼貌、很有诚意的给家长一些教育上的建议。这是一次比较有成效的交流。王小权的家长认识到自己平时在教育上的误区。后来,她妈妈经常给我打电话,交换教育的意见,为了能真正了解王小权在学校的表现,方便以后开展教育工作,王小权的妈妈还专门请了一天假到学校跟班听课和向同学询问有关王小权平时的表现。

二、做好王小权的工作。

1、找王小权谈话,与王小权交朋友。

2、跟王小权讲道理,让他明白自己的行为可能造成的严重后果。

3、教育和发动学生与王小权和睦相处,要以一颗宽容之心对待他,多帮助他,让他感受到“班集体”的温暖。

这次教育,收到了一定的效果,王小权的过激行为得到了控制,自控能力有所提高,与同学的关系有了很好的改善。 反思:

通过对王小权的教育,让我明白到,家校的合作对孩子的教育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也让我明白到老师与家长的沟通要有一定的艺术,要让家长感受到你的诚意,反映孩子问题时要先说好的,再对不足的地方提出建议,这样的沟通才会让家长乐意接受。另外,要学会“换位思考”,要站在家长的角度看问题,分析问题。

第五篇:《家校合作教育 “ 两面派 ” 》

题目:家校合作教育 “ 两面派 ”

题目:家校合作教育 “ 两面派 ”

内容摘要:优秀学生的培养,首先起于家庭,家庭是人生教育的主要的、关键的场所。家庭教育的地位、特点与意义在客观上决定了学校对家庭教育指导的重要性。“家庭是社会的精神媒介,通过首先适应家庭,儿童才获得后来在社会生活中适应其所必须履行职责的性格”,因此,“家庭是造就人类个性的工厂”,无论从顺序上还是从重要性上来看,我们认为,首先是家庭教育,然后才是学校教育。 关键字:家校 合作

优秀学生的培养,首先起于家庭,家庭是人生教育的主要的、关键的场所。家庭教育的地位、特点与意义在客观上决定了学校对家庭教育指导的重要性。其中,指导途径直接影响到指导的实效性。“家庭是社会的精神媒介,通过首先适应家庭,儿童才获得后来在社会生活中适应其所必须履行职责的性格”,因此,“家庭是造就人类个性的工厂”;对于个体人格的形成和发展来说,家庭教育具有重要意义和深远的影响,社会和时代的要求,几乎都通过家庭在儿童心灵上打下深深的烙印;因此,无论从顺序上还是从重要性上来看,我们认为,首先是家庭教育,然后才是学校教育。

在学校中,班级是基本组成单位,班级中总有种种困难的学生,归其类有:心理、行为、学习上的困难,正是这一小群学生尤其需要得到同学、老师、家长和社会的关心,与他们进行心理沟通。家庭教

育的现实重要性及其所具有的不可选择性和不可弥补性的特点,决定了它第一任老师,针对这些学生的不同心理需求,进行相应的家庭教育,配合学校教育,最终使这一群体养成正确的自我观,自主性,学习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然而,从整个社会实际来看,由于缺乏对这些困难学生的家庭教育的理论研究和有效指导,这方面教育内容欠完整,教育方法欠科学,期望过高,目标偏离等等,使得对困难学生家庭教育的指导工作显得尤其紧迫和重要。基于以上认识,我们深深感到:家庭、学校合作教育是显得多么迫切和重要。为此,近来,我进行了一些尝试,得到了一定的成效。下面是我工作中的一个实例。

一天,李云龙的妈妈火急火了地找到了我, “ 老师,怎么办呀?我实在没办法了! ” 一见面这几句没头没脑的话把我给问晕了。要知道李云龙可是我们班里为数不多的机灵鬼。他见识多,思维敏捷,善于观察,能言会道。课堂上有他智慧的火花在闪烁。他经常帮我发本子,帮我检查作业,总之他总是给我惊喜。不过俗话说:聪明的孩子调皮,一点儿没错。聪敏的李云龙常常是让我喜忧参半,常有恨铁不成钢的想法。课堂上只要他集中精力那一准有精彩的发言、声情并茂的朗读、意想不到的提问,可一旦兴奋点一过、激情一过那他准又是走神一族,做小动作、开小差。课间他也会想出许多点子和他那些志同道合的伙伴疯玩,什么捉皮球虫、对撞 „„ 花样百出,危险不断。他还有一个老也不改的毛病,就是写作业速度极快、书写时好时坏。可是我特别喜欢他,觉得孩子的天性在他那里充分的体现出来了,我想培养他,让他做班级小干部,让这顶官帽对他起约束作用。于是

我和他斗智斗勇,想尽各种办法帮助他改正缺点。上课超过 15 分钟后眼睛就会不时光顾他,一旦发现有走神现象就立刻给予暗示或以提问形式点点他。下课给他 “ 文明监督员 ” 一职,让他带头督促班级孩子文明活动,抑制他的冒险冲动。写作业时经常巡视到位,督促提醒,一段时间下来,他还是有进步的,中间也出现过反复,可我对他还是有信心的。

今天发生了什么事?我忙安抚他妈妈,请她坐下,说: “ 别急,什么事慢慢说。 ” 他妈妈这才平静了,告诉我事情的原委。因为李云龙父母工作比较忙,下班迟,经常是放学后他一人在家。回家后,他就看电视、玩电脑,不写作业,等爸爸妈妈回来后才开始写。由于时间晚了他写作业就非常马虎,错误很多,妈妈检查后常要重写,很晚才睡。后来她妈妈请了一个同事的退休在家的妈妈放学后照顾、督促,可是孩子不听老人的话,经常顶嘴,一放学就玩电脑游戏,对于作业总是马马虎虎。现在妈妈叫他重写他也不愿意了,还和妈妈顶撞起来,气得妈妈没了办法,找我来讨教了。听了他妈妈的话,我这才知道ΧΧΧ家庭作业为什么书写都不错的原因,也知道了他会钻大人空子,还敢与熟悉的亲人不讲道理、顶撞他们。我和他妈妈说: “李云龙在校可是一个懂事的孩子,很多道理不用多说,他就明白,只是自控能力稍微差了些。今天听了你的话,我这才发现他在家还有另一面。为什么你不早和我联系呢?”李云龙妈妈说:“我们怕麻烦老师。再说孩子要面子,一听说我们要找老师谈谈就认错,还哀求我们,所

以我们也就算了。今天实在感到没办法了才向您反映。 ” 听了她的话我为我工作的不细致感到惭愧,同时也感到家校联系的重要。

经过探讨,我们达成一致:家校合作,及时沟通,共同育人,促其进步。我给李云龙了妈妈一些建议:首先我会找时间找李云龙谈心,会在放学后家访实地勘察。其次希望家长给孩子定一个放学回家后的规定,要求孩子在规定时间内做完作业,在规定时间内看电视,玩电脑。一定时间内孩子坚持做到了要给予表扬或奖励(让他玩电脑;购买他喜欢的图书;带孩子外出游历 „„ ),如在规定期没有完成任务则可以不要他完成,书面写出情况让其交与老师,请老师裁定。再有当孩子在家出现错误后如不接受家长教育并改正的话,一定要及时与老师联系,共同使劲帮助他及早认识、及早改正,不要总顾及面子。听了我的话,李云龙妈妈不住点头,决定配合我,一定要治好他的毛病。

通过一段时间的努力,我们惊喜地发现李云龙转变了许多。他把更多的精力用到了学习上,他的聪明才智得到充分的发挥,在近几次考试中都取得了很大得进步。

现在的孩子很喜欢表现,他们都愿意听到赞扬声,特别是在学校里,在班集体中,他们更愿意看到同学的羡慕和老师的赞赏。但在家中,他们是父母的中心,是长辈的太阳,于是他们就毫无顾及地任意所为了。这确实需要 家长和 老师及时沟通、联系,建立强大的家校联合教育体系,使孩子保持家校的一致性。另外善用他们的表现欲和荣誉感,巧加奖罚,使其明理。面对这样的问题,我们不能着急,不

能指望一朝一夕能有所获,和孩子打交道要做好充分准备,打持久战、打战术战略配合。要善于利用孩子心理,动之情,晓之理,必要时还要责之巧。另外家校联系很重要,家访、通电话我们更要好好利用!

上一篇:机械设备租赁合同模板下一篇:机械基础实习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