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落实要抓八个不落实

2023-05-22

第一篇:抓落实要抓八个不落实

抓落实之我见 抓落实之我干

纵观我党的发展历程,一路走来无不证明空谈误党、实干兴邦。早从期陈独秀的右倾投降主义到后来的王明左倾冒险主义,表面看来视乎是党内的理论之争,但实际上并非只是认识层面上的是非对错,由于陈独秀“书生气质”的管理党,王明“教条主义”的指挥党,都是理论理解得深,落实践行得浅,高高在上得多,深入基层得少。

在深入开展群众路线 实践活动中,我园按照相关文件精神,作出了部署安排,并以教研组为单位开展了讨论,查找问题,对问题进行了汇总梳理,大家一致认为,通过群众路线的理论学习,提高了理论水平,增强了实践能力、责任感,增强了党员、干部和群众的凝聚力,大家将一如既往地做好日常工作,管理好班上的小朋友,做一名专家型幼儿教师。

“4.20”芦山地震虽然摧毁了我们的家园,在各级党和政府的关怀下,在全社会的关心和支持下,我们拭干血泪奋力战天斗地重建家园。我们坚信,只要脚踏实地、真抓实干,我们的明天一定会更美好。今天,我们在党员干部中深入开展群众路线实践活动中,就是要广大党员干部以史为鉴,拜民为师;反对空谈,注重落实;顽强拼搏,自力更生;克服万难,奋力重建,办出让家长、社会满意的幼儿园。

加强学习,提高认识是做好工作的先决条件。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只有把党中央、省委、市委党的理论精神学习好了领会透了,才能在思想认识、精神境界、理论素养、理想信念等方面有一个大的提高,进而牢固树立并 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党员价值。切实做到好学、勤学、能学,要始终保持奋发有为的干劲,自觉加强业务学习和实践锻炼,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到真本领,练就真功夫,深刻体会、灵活运用相关知识和政策法规,真正把工作做细、做实。 转变作风、端正态度是抓落实推动工作的重要保障。党员干部在思想上,必须要有奉公为民的情怀,做事前先要着力解决立场问题,要牢固树立群众观点,站稳群众立场,坚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把是否做到维护和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检验工作成果的唯一标准;自觉将奉公为民落实到各项工作中去,这样的落实抓起来才有意义,这样的实干才是真正的实干,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才推得走。在个人作风上,要有严于律己的自觉,以清廉自守为本、律己修身为要;拒绝低级趣味,克服不良陋习,做到洁身自好;强化自我约束,净化生活圈、社交圈,永葆共产党员本色。

加强管理,强化责任是抓落实推工作的主要抓手。在对党员干部的管理中,我们要进一步加强操作规程、规章制度等的建立和完善,做到制度上墙、内容记心、关键节点有描述、关键环节能控制,坚决杜绝人管人的主观性和随意性。要求党员干部要始终保持奋发有为的干劲,爱岗敬业、履职尽责,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规章制度来办事,要铭记是党和人民赋予了自己权利,在工作中必须强化责任意识,时刻保持一颗强烈的责任心和事业心,扎实推进灾后恢复重建,切实推动我园事业。

第二篇:抓落实,如何抓

抓落实,如何抓?

2013年04月25日09:57 来源:光明日报

抓落实是一切工作和事业成败的根本路径,也是各级干部根本职责之所在。党员干部必须把抓落实当作一种必备素养,一种政治责任,一种领导艺术,在抓落实上狠下功夫,务求实效,努力推动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抓好落实一定要善于理清思路。思路体现水平,思路决定出路。工作思路清晰,就能找准正确方向,落实任务才能事半功倍。抓落实首先要善于理清思路,把握好落实工作的关键环节,做到忙而不乱,井然有序。一要明确自己肩负的职责和任务。要把目标任务与个人岗位职责结合起来,明确自己应该承担的具体职责和任务,时刻做到心中有数,切实立足自身岗位做好工作。二要善于研究工作任务。要按照总体工作部署和时限要求,紧密联系实际,经常对任务、目标、进度进行深入研究思考和科学分解,对不同阶段的工作做好周密安排,制订有针对性的措施,做到切实可行、稳扎稳打。三要善于形成落实的思路。要超前预想、谋划在先,形成可操作的落实方案,有计划、有步骤地稳步推进,做到有的放矢、成竹在胸。

抓好落实重在负责。在一定程度上,责任胜于能力。对于干部来讲,负责更是讲政治、讲党性的集中体现。抓落实,不仅要有能力,更要勇于负责、敢于担当。一要真抓实干。真抓实干是一名干部责任心、事业心的最好体现。抓落实就要实干、苦干,加上巧干,绝不可以搞形式主义,虚晃一枪。要时刻清楚自己的责任是什么,知道自己该干什么、怎么干,干到什么程度,而且要真正做到敢负责、真负责、会负责,敢干事、真干事、会干事、干成事。二要敢于碰硬和触及矛盾。要始终保持“对党负责、对事业负责、对己负责”的强烈责任,对下达的任务不推不拖,对确定的目标时限不折不扣,不管任务轻重难易都义无反顾,面对矛盾不回避,面对困难不后退,竭心尽力去拼搏,不达目的不罢休。三要务求实效。抓落实要讲实效,不论采取什么方式方法,下了多少功夫,跑了多少腿,没有实效,落实就是竹篮打水一场空。讲实效、重实效,就要以“寝不安席、食不甘味”的精神抓落实、干工作,动脑筋、想办法,到一线、盯现场,身体力行,雷厉风行,立说立行,确保每一项工作都能圆满完成。

抓好落实一定要讲方法。方法得当,如顺水行舟;方法不当,则如逆水航行。只有注重讲究工作方法,才能确保落实得好、落实得快。第一,一定要善于择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认为,生产力是社会发展最终决定力量,生产力中最主要的是人的因素,决定人的落实程度高低的是工具,工具是科技和社会现实结合的智慧成果,选择什么样的手段和工具就会有什么样的推进效果。落实工作一定要善于择器,选择有效的推进方法,学会统筹安排,分出轻重缓急,健全机制,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切实提高抓落实的效率。第二,一定要选择最佳路径。两点之间直线最短。落实工作要善于开门见山,抓住有利时机,选择最佳路径,一步到位,绝不可迂回、敷衍,否则,将贻误时机。很多同志工作落实不到位、效果不好,就是因为在面对问题时绕来绕去,优柔寡断,找不准有效推进工作的路径和方法,把握不住主动权,最终丧失落实的最佳时机。第三,一定要善于自我检查。春秋时期,曾参勤奋好学,坚持“吾日三省吾身”,成就一番大事。我们抓落实也要“一日三省”,经常回头一望,看看自己走的对不对、推进措施实不实、工作有无遗漏,离目标还有多远,及时查缺补漏,提升落实水平。第四,一定要善于交流沟通。领导干部要经常与人交流,总结经验,取长补短,使落实工作更加符合客观规律,更加符合上级要求和群众意愿。

抓好落实一定要终身学习。“学者非必为仕,而仕者必如学”。领导干部必须始终把学习作为提升素质、提高能力、干好工作的根本,终身学习、全程学习。一要以学习来提高抓落实的能力。每名干部都要把学习当成终身追求,以强烈的求知欲,坚持学理论、学业务、学知识、学技能,力争做到掌握基本的、精通专业的、熟悉相关的、了解边缘的,不断通过知识的吸纳和更新来提高抓落实的能力。二要以学习来深化对肩负职责任务的认识。领导干部不论身处何种岗位,都要结合岗位职责,有针对性地抓好知识的学习钻研,找清工作的内部规律,弄清工作的内在联系,准确把握工作发展趋势,有的放矢地解决好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改进和提升工作水平。三要以学习来开阔眼界和升华境界。学习的广度决定眼界宽度,眼界宽度影响思想境界高度。领导干部要坚持向书本学、向实践学、向身边的同志学、向先进地区学,全面地学、发展地学、辩证地学,广泛涉猎各方面的知识,兼容并蓄,接受先进文化的熏陶,不断开阔眼界、升华境界,努力夯实干事创业的根基。

(邵士官)

第三篇:鼓励学生要抓时机讲技巧

内容摘要:。要培养一个积极向上的班集体,使每个学生在德智体美等各方面都得到充分的发展,形成良好的个性,班主任就必须尽可能地抓住一切机会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对其行为给予肯定和鼓励。

关键词:鼓励时机技巧表扬

鼓励对于挖掘学生的内在潜能,调动其创造性、主动性,对于鼓舞士气,增强班集体凝聚性,使更多的学生自觉自愿地为集体作贡献,使每一个人都能朝着共同的目标而努力奋斗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要培养一个积极向上的班集体,使每个学生在德智体美等各方面都得到充分的发展,形成良好的个性,班主任就必须尽可能地抓住一切机会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对其行为给予肯定和鼓励。

一位教育家曾经说过:“如果孩子生活在鼓励中,得到了一种力量,他便会学会自信,从而优秀起来。”但鼓励是一门艺术,时机不宜或方法不对时,则会适得其反。所以探索鼓励的艺术方法对教师来说非常重要。

我父亲也是教师,我是在父亲的鼓励中成长的,对鼓励的力量我颇有感受。从事教育工作以来,我也常听到同事们谈激励教育的神奇功效。当然我也在实践中探索着,不断总结,我认为鼓励想要取得理想效果,必须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内容要明确

如果内容不明确,容易出现盲目鼓励,造成了学生的盲从、发展片面。譬如体育课,个别学生留在教室做作业,老师看到了,不但不督促他们去上体育课锻炼身体,反而大大的鼓励学生:表现不错,挺好学的,以你们这种学习的神精,只要坚持下去,前途无可限量,甚至还在班会上表扬这种做法。结果学生不以不上体育为耻,为了学好文化课,甚至在美术、音乐课上也做文化科的练习。最终造成大批发展不全面的弱质书呆子,不但学习跟不上,还形成了内向的性格。

还有就是个别教师吝于鼓励,学生在学习上或其他活动中某方面表现突出,而教师却未能及时进行鼓励,甚而视而不见,这些同学就会怀疑:老师是不是歧视我?为什么我做的这么好,老师却看不到我?久而久之,他就会觉得,表现突出不突出结果都一样,慢慢的热情衰退,兴趣萎缩。

二、动机要纯洁

老师必须首先把他们当成知心人,以欣赏的眼光去对待他们,这样才能正确理解学生,发现他的动机。作为高中生都有独立的思想和人格,有着自己做事情的价值判断和行为标准。激励一个学生必须考虑他的动机,只有发自他们内心的事情他们才真正愿意去做,主动地去做好,只有发自他们内心的事情,他们才能成为事情的主人。

作为教育者不可能再用简单的纪律控制来驱动学生前进,这样做的后果只能使学生的心理距离离你越来越远,直到有一天他逃出你的管辖范围,不再接受你任何的激励和管理。

我们都知道,人如果每天都做重复的工作,周而复始,渐渐就会厌倦,工作效率与品质就日渐衰退,尤其学生一天的学习时间,除了学习还是学习,从早上六点起床学习到晚上十点下自修,每天局促在狭小教室里,手、脑、口、眼并用的,更容易产生倦怠与身心疲乏。在这个时候,激励就像救星,或者可称之为兴奋剂。然而大家也都知道,救星与兴奋剂不能常常使用,否则很容易产生弹性疲乏,而丧失效果,只能阶段性,或在必要之时用之,也就是说激励只能在特别的状态下才能发挥其功用。例如,在学习中,老师以竞赛、排名、颁奖状、发奖品的方式诱发学生上进的动机、激发学生的潜能,这是引导他们进一步向个人挑战目标挺进。不过,要特别注意的是,激励的运用,必须要衡量学生其自身能力与条件都有可能达到目标时,激励才能发挥作用。不然激励就像海市蜃楼般,虚幻而不切实际,甚至令他们反感,认为老师在讽刺自己,这时激励就失去效用。

三、时机要恰当

俗话说“打铁看火候,穿衣看气候”, 《学记》上也说“当其可时谓时”。激励学生同样也要看“气候”,讲时机。正如打仗要抓“天时”、抓“战机”。例如当学生转入一个新环境时,往往便有一种强烈的新感受,加之内心潜伏的自尊心的催化作用,这时总是暗暗警告或提醒自己要干出个新样子来。这种朴素的出自内心的动机,能使学生产生一种按新情境的要求调整自己的态度和行为趋向。一般在这个时候,教师便要全面了解、精心准备,结合具体情况,对学生有针对性地给予热情的鼓励,表达自己美好的愿望与期待,帮助学生明确新的目标,点燃新的希望。 又如:当学生获得成功时,他们迫切希望得到同学的认可和老师

的肯定。这时,班主任若能帮助他们认真总结成功的经验,分享成功的快乐,提出下一步前进的目标,给予恰如其分的肯定、表扬或奖励,不但能激发获得了成功的学生继续进取的高度热情,强化其学习和活动的动机,对其他同学也起到了很好的带头作用。当然“锦上添花”很好,但“雪中送炭”更能感动人。当学生在遇到失败、挫折或打击时,稚嫩的心灵要承受巨大的压力,有时就好象是掉进了深渊一样。处于这种情形的学生希望他人理解关心,求得同学、老师支持帮助的愿望特别强烈,班主任若能及时表示关切理解,伸出热情之手,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为他们排忧解难,并鼓励他时,必然会产生平时难以获得的良好效应。俗话说:“受人恩惠,终身难忘”,讲的正是这个道理。我班就有这么一个例子,李强同学因病休学了两个月,成绩本来很好的他由于缺课太多,理科大面积落后了,考试不合格,情绪出现了很大波动,我便鼓励他:“你基础很扎实的,只要你多挤些时间,多问老师,你很快便会赶上来的。”他听后很激动,之后真的很用功,成绩又有了起色,笑容重新回到了他的脸上。

四、方法要正确。

前面已经说过,鼓励要求教育者要把学生当成知心朋友,把了解学生性格作为鼓励教育的前提,要因人而异,顺逆分清,所谓因材施教也正是这个道理,对不同的学生应采取法不同的方法,避免盲目鼓励。有的学生性格高傲,对正面的鼓励不屑一顾,甚至以为你是在讽刺他,让他反感,那么我们就应用另一种鼓励的方法——激将鼓励法。在日常中,有时请将不如激将,有时逆向的激励效果更为宏大。不过完全逆取,也是不可取的。顺逆之间,必须小心衡量。如我班的罗飞文,对老师苦口婆心的教育毫不在乎,严肃责骂也无动于衷。有同学顺着请他帮忙,他也会推三阻四,勉强答应,似有天大人情。很多人都反映他的问题。于是我找他谈话,首先我跟他聊班中一些不良的现象,以引起他的只共鸣,然后把科任老师的无奈夸说一通,再联系他本人的事情,并故意把问题说得十分困难,暗示非他能力所能胜任,以激他毅然自告奋勇,结果他表现十分强烈,发誓要做好给我看。又如班长黎宇标,有些小聪明并老于世故,纪律工作不够好,对好朋友偏心,我便顺着激励他。先说明他的长处,以引起知遇之感,再表示借重他的才华,请他不必顾虑太多。结果他也朝气勃发,决心改正,鼎力相助。

五、场合要讲究

对于个别内向喜欢低调和独立性较强的学生,班主任一定要选择恰当的鼓励时机和场合,才能达到教育目的。一般来说,对于个别同学鼓励宜单独进行。针对学生的性格特点,选择不同的表扬鼓励场合与时机。比如,有些平时表现很差的同学相对有了进步,但对于一般学生来说仍然不足一提的事,要私下表扬。因为如果公开表扬会引起其他同学效仿,让他们觉得做得这么差也能表扬,而我们这么好了却还要被批评引发不满。对于一些比较私隐不愿公开但相对个人较重要且与其他人无关的事,也可以适当私下进行表扬。当被鼓励的事很具有代表性,鼓励一人可以激发全班学生时,就一定要公开表扬,这样可以起到对全班同学“榜样” 的作用。

另外,对于学生缺点错误的批评也应随机进行,切不可等错误积累到一定程度才采取措施,应随时发现,随时批评。古人云,机不可失,时不再来。激励学生的最佳时机是客观存在的。若是能正确把握,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反之,若反应迟缓,优柔寡断,则会坐失良机。

总之,作为教师,要清醒的认识到学生的成长需要鼓励,特别是成人的安慰与鼓励。每一个学生都希望自己是成功者,都希望收获肯定和赞誉,我们要珍惜学生心灵深处的渴望。不失时机地积极鼓励学生,所以我们要在工作中,认真观察学生的表现,分析其内心活动,对于学生的行为,从实际出发,进行挖掘与引导,通过鼓励与表扬,巩固学生的优良行为,努力使其成为一种习惯,从而使学生在各个方面都优秀起来,使更多的学生在我们的鼓励中优秀起来。

参考文献:

魏书生《班主任工作心得》

周宏《赏识你的孩子》

李可宜《解读“赏识教育” 》

第四篇:作风建设要抓早抓小常抓真抓

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是党领导革命和建设不断取得胜利的根本保证。围绕学习弘扬“右玉精神”,结合怀仁县的具体实践,我认为加强干部队伍作风建设,必须从抓早、抓小、常抓、真抓四个方面做起。

抓“早”就是未雨绸缪,防患未然。加强干部作风建设,必须从早抓起,从思想领域抓起,从导向性问题抓起,从苗头性问题抓起。

1、必须从思想领域抓起。作风彰显操守,操守显于言行,操守是内涵,作风是表现。有什么样的思想观念,就会表现出什么样的作风。对党员干部而言,思想纯正、宗旨观念强,体现在工作生活中必然是一身正气,清廉务实。反之,宗旨观念淡薄,就会对人民群众疾苦漠不关心、麻木不仁;缺乏责任意识,就会惰性十足、效率低下;政绩观扭曲,就会弄虚作假、欺上瞒下;权力观错位,就会无视党纪国法,不作为或乱作为。所以,加强干部作风建设,解决好思想问题,至关重要。怀仁县在干部作风建设上,高度重视思想教育,山西省委作出学习弘扬“右玉精神”加强干部作风建设的决定以来,县委、县政府在抓好中心组学习、理论研讨、专题报告、集中培训等基础上,以“祛浮躁、明责任、保修养、正作风、提素质”为目标,在全县党员干部中持续开展“三读三学一谈”活动。“三读”就是读书、读报、读刊,“三学”就是

学理论、学政策、学业务,“一谈”即谈学习体会。县委把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以及传统国学精华和有关业务书籍作为党员干部必读书目,要求所有单位每周安排一个课时集中学习,所有党员干部每天抽出一个小时进行自学,每月开展一次学习交流活动。活动开展以来,按照县委的要求,各单位为每一名党员干部配备了学习笔记本和工作日志本,要求每人每天做学习笔记不得少于200字,全年不少于7万字。撰写学习心得和体会不低于6篇;每天都要将自己的工作情况逐项纪录。学习笔记每3个月检查一次,工作日志每半年检查一次。通过学习教育,广大党员干部的党性修养明显加强,他们深有体会地说,选择了学习,就选择了进步。

2、必须从导向上抓起。风成于上,俗形于下。加强干部作风建设,导向是关键。怀仁县的做法是:领导带头,树立行为导向;匡正用人风气,树立用人导向;完善考核体系,树立考核导向。领导带头,树立行为导向。四大班子领导率先转变作风,在理念、德行、用权和自律等方面严格要求自己,带头端正学风强化学习,带头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带头联系群众解决实际问题,带头尽职尽责狠抓落实,带头遵章守纪严格自律,在全县发挥了很好的示范作用。各级领导干部纷纷走出机关,深入基层,体察民意,解决基层和群众的实际困难。匡正用人风气,树立用人导向。县委充分发挥干部任免对干部作风的导向作用。在干部任用上,论条件,看品行,讲能力,重实践,重点对那些真抓实干、

默默无闻的干部,对那些埋头苦干、注重长远利益的干部和年轻有为、敢闯敢拼的干部进行提拔重用。在干部中树起了一座用人“风向标”。完善考核体系,树立考核导向。县委、县政府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制定了《关于建立和完善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核指标体系的意见》,考核内容包括决策目标、执行责任、考核监督三个方面,既重显绩,又重潜绩;既重经济发展,又重环境保护;并把干部作风作为一项硬指标纳入考核范围,并通过严格的考核奖惩,引导和激励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转变作风,创造经得起实践、历史和人民群众检验的政绩。

3、必须从苗头性问题抓起。毛泽东同志讲过:“房子是应该经常打扫的,不打扫就会积满了灰尘;脸是应该经常洗的,不洗也就会灰尘满面。我们同志的思想,我们党的工作,也会沾染灰尘的,也应该经常打扫和洗涤”。加强干部作风建设,必须从倾向性、苗头性问题抓起。怀仁县通过诫勉谈话等措施,对个别干部在思想、工作、生活方面产生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早打招呼,早提醒。2008年以来,全县共对36名党员干部进行了诫勉谈话。

4、必须从氛围抓起。环境能够影响人,也能够改变人。学习弘扬“右玉精神”,加强干部作风建设,必须营造一个人人拼搏进取、个个争先创业、时时联系群众、处处洁身自好的良好氛围。怀仁县在组织“学习右玉精神报告会”、“学习右玉精神演讲比赛”、召开专题民主生活会、实地观摩学习、悬挂标语、条幅、在报纸、电视台开辟专栏、在各单位设置专题图版、向领导干部

发放学习资料的基础上,结合部门和行业实际,积极组织开展各类主题实践活动。在机关,以创建学习型、和谐型、服务型、创业型、廉洁型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为主,积极创建“五型”机关。在农村,以强化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能力;强化自己创业致富的能力;强化带民创业致富的能力;强化学用科技的能力;强化学法用法的能力;强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能力;争当德才兼备、群众公认的“领头雁”;争当把科学发展观落实到农村的领班人;争当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排头兵为内容的“六强、三争”主题实践活动。营造了浓厚的弘扬“右玉精神”,转变干部作风的氛围。

“抓小”就是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干部作风上的一些问题,看似很小,不解决就会酿成大问题。当前,一些干部中存在的建立“小圈子”、结交“小兄弟”、放纵“小爱好”的“三小”现象,如果不加制止,就会逐步发展并影响干部队伍的整体形象。近年来,怀仁县着眼于制度建设,落脚于解决具体问题,以纪律检查权、行政监察权和干部管理权为支撑,运用“教育+强制”的办法,在思想道德防线和党纪国法防线之间,构建警示诫勉防线,对一些思想道德防线“管不了”、党纪国法防线“探不上”的轻微违规违纪问题进行超前防范和动态监督,效果很好。该防线包括警示提醒、诫勉督导、责令纠错、停职待岗四项制度。警示提醒制度立足于事前防范,对群众有反映,有可能出现不廉洁行为或其他错误问题需要预警的单位和党员干部,进行提醒和告诫。诫勉督导制度

立足于动态监督,对于苗头性、倾向性的不廉洁行为,以及改革创新、干事创业和贯彻党的方针政策中存在偏差的单位和党员干部,进行及时纠偏,督察引导,中止其错误行为。责令纠错制度立足于教育挽救,对已经造成较为轻微的错误事实,构成轻微违规违纪,可不予处分的党员干部进行责令纠错。停职待岗制度立足于治病救人,对已经造成部分错误事实的党员干部进行停职待岗。适用范围是形成部分事实,造成一定后果,并产生一定社会影响的问题。在具体操作上,警示诫勉通知均由所在单位党组织或纪检监察机关下达,谈话由上一级党政主要领导实行,并做好谈话笔录,由本人签字。警示提醒通知和谈话记录仅做记载,警示期限为一个月。诫勉督导和责令纠错的通知书和谈话记录存档备案,期限分别为2个月和3个月。停职待岗通知由上一级党组织或纪检监察机关下达,谈话由上级党政主要领导实行。待岗期限为6个月,期间能够廉洁自律的,期满后由组织部门另行安排工作,如在待岗期内仍不能廉洁自律的,情节轻微者,延长待岗期为1年,情节严重者,给予相应的党纪、政纪处分。近2年来,全县共对169人进行了警示诫勉,其中警示提醒124人,诫勉督导26人,责令纠错14人,停职待岗5人。

“常抓”就是与时俱进,常抓常新。作风建设既是一个常讲常新的课题,更是一项不容懈怠的工作。我们党历来重视作风建设,红军时期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党的七届二中全会提出的“两个务必”,党的十五届六中全会提出的“八个坚持、八个反对”,

胡锦涛总书记在中纪委七次全会上提出的“要在各级领导干部中大力倡导八个方面的良好作风”等等,都是我们党在不同历史时期对作风建设提出的具体要求。由此看来,作风建设既要持之以恒、常抓不懈,又要紧扣时代脉搏,做到与时俱进。近年来,怀仁县以“树正气、讲团结、求发展”的主旋律引领全县党员干部的思想和作风,把党的先进性建设、执政能力建设和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融入到干部作风建设的具体实践中,把握时代要求,紧扣干部思想实际,既重阶段性成果,组织开展主题实践活动,又重长效,强化制度建设;既着眼当前,突出重点,又长远考虑,一以贯之,常抓不懈。形成了“同心同德搞建设、群策群力谋发展”的的良好局面。 “真抓”就是加强监督检查,强化制度的约束力。当前,影响和制约干部作风转变的因素很多,其中,制度执行不力,监督检查不到位是一个重要原因。因此,加强干部作风建设,必须加强监督检查,强化制度的执行力和约束力。近年来,怀仁县围绕干部作风建设,先后制定了《领导干部调查研究和“民情日记”制度》、《领导干部联系群众制度》、《县级领导定点联系企业制度》、《重大决策征求意见制度》、《领导值班和信访接待日制度》、《县直机关和窗口单位公开办事制度》、《机关干部“禁酒令”》等一系列规章制度。同时,围绕这些制度的执行,切实加大监督检查力度。一是发挥党风监督员和特邀监察员的作用。县委、县政府从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退(离)休老干部、新闻工作者及个体工商户的代表中聘任了25名党风监督员和特邀监察员,以

明察暗访的形式,重点对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的干部作风进行监督。二是完善监督机制。通过领导干部个人重大问题请示报告、诫勉谈话、经济责任审计、民主评议等一系列措施,形成了干部作风监督工作机制。三是畅通监督渠道。强化党内监督,建立健全班子及成员相互监督责任制,对监督不力的,追究领导责任。强化群众监督,重视民主评议和民主测评结果的运用,设立举报电话,及时受理群众举报,认真处理群众的来信来访。强化社会监督,县纪委党风室与电视台、报社等媒体联合行动,凡是涉及到干部作风的问题,县纪委查处一件,报社和电视台曝光一件;媒体披露一件,县纪委立案查处一件,形成了良好的互动机制。

总的来说,作风问题实际上就是党员干部用什么样的思维分析问题,认识世界;用什么样的精神投身事业,扎实工作;用什么样的方式对待群众,造福于民;用什么样的标准塑造形象,永葆本色。实践证明,“右玉精神”是宝贵的,作风建设看似无形,但所起的作用是巨大的。作风建设必须从早抓起,从小处抓起,真抓实干,与时俱进,常抓不懈,让党员干部真正在政治上成熟起来,信念上坚定起来,行动上自觉起来。也只有这样,才能把干部队伍的作风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平和层次。

来源:中国共产党新闻

第五篇:增强狠抓落实本领、抓落实的思考

奋斗者最幸福,实干者最美丽。“靠深入调查研究下功夫解难题,靠贴近实际和贴近群众的务实举措抓落实,确保党中央决策部署落地生根”,总书记反复强调抓落实的重要性。党的十九大报告把“增强狠抓落实本领”列为八大执政本领之一,提出明确要求。新春伊始,我们组织刊发“抓落实的思考”系列评论,给不落实者会诊,为奋斗实干者鼓劲,敦促各级干部撸起袖子加油干,努力书写新时代的历史新篇章。

春天是播种栽绿、放飞梦想的季节。人们清楚地知道,苗栽不实则亡,树植不实则枯。如果你今天在工作上落而不实、抓而不紧,又怎能希冀明天“多收它三五斗”呢?

这能力那能力,不落实就等于没能力;千忙万忙,不抓落实就是瞎忙。北京同仁堂的门店有这样一副对联: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必不敢”,是因为结果的尽善尽美离不开过程的尽心尽力。隔行不隔理。对领导干部来说,能不能做到狠抓落实,不仅是能力素质的一种检验,也是党性修养、思想作风和精神状态的重要体现。

今天,我们并不缺少好的蓝图、好的政策、好的计划,但一些工作在落实效果上大打折扣、劳而无功,甚至事与愿违,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少数领导干部不重视、不善于或不愿意抓落实。比如,有的是天桥把式光说不练,“以文件落实文件,以会议落实会议”;有的是柿子光拣软的捏,该啃的硬骨头不啃,该接的烫手山芋不接;有的是雷声大雨点小,“不怕群众不满意,就怕领导不注意”;有的是手榴弹炸跳蚤,大水漫灌多,精准滴灌少;还有的是沙滩流水不到头,开头红红火火,结尾不了了之。

真刀真枪地抓落实,相对于“伪落实”“选择性落实”“花拳绣腿式落实”,必然要面对更大挑战、付出更多心力。比如,深化改革中,如果过分爱惜自己的“牙齿”,就不敢去啃硬骨头;扶贫攻坚中,如果满足于给钱给物,就不可能增强扶贫对象的造血功能。爱因斯坦说过:“我不能容忍这样的科学家,他拿出一块木板来,寻找最薄的地方,然后在容易钻透的地方钻许多孔。”科学研究中,立志“朝最厚的地方钻孔”,方能做真学问大学问。抓工作落实也应事不避难,敢于在关键问题上寻求突破,在短板问题上打开局面,既不回避矛盾,遇到困难绕道走,也不争功诿过,出了问题藏着掖着。

良弓在手,贵在速发。同是落实工作,轻重缓急各异,该闻风而动的理应马不停蹄,该锲而不舍的理应不休不止,努力做到“审大小而图之,酌缓急而布之”。当年,习近平同志任福州市委书记时,把雷厉风行和久久为功有机结合起来,积极倡导“马上就办”的理念,“一中午拟定一份文”“两天办好办厂手续”等故事传为佳话。同时,他还多次倡导“滴水穿石”精神,引导干部不贪一时之功,不图一时之名。

新故相推舒画卷,丹青妙手向翠峰。一切美好的蓝图都是一招一式干出来的。提高狠抓落实的本领,等不起、慢不得,更坐不来。领导干部只有拿出真抓的实劲、敢抓的狠劲、善抓的巧劲、常抓的韧劲,咬定青山不放松,抓铁有痕、踏石留印,才能真正把各项工作落到实处、抓出实效。

上一篇:肿瘤专科护士进修小结下一篇:中年级作文指导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