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自己修改作文

2022-07-21

第一篇:学生自己修改作文

让学生学会自己修改作文

把作文的修改权还给学生

七里汤中学曲文梅

托尔斯泰说:“黄金要经过淘洗才能得到,精辟的、被表达的、很好的思想也是这样”作文是学生思维外现和思想表达的一种书面形式。任何一篇作文,它的初稿无论内容和形式上都有一定的局限性.。

“三分文章七分改”。这就告诉我们小学生的写作训练不仅仅要注重写,而且要注重改。以往小学生作文修改大多是教师越俎代庖,学生隔岸观火,结果收效甚微。如何提高小学生作文能力呢?必须让学生身临其境,学会自改。

一、训练学生自改能力可分四步走

第一步,示例范改。即教师批教师改。教师先浏览学生作文,发现并归纳出几个与这次训练目标和作文基本要求不相符的共性问题,然后选择一两篇较典型的文章为“病例”,边总结边修改。修改时,讲清每一个问题“怎样改”、“为什么改”,修改后将“病文”与“范文”进行对照,让学生领悟修改程序及方法,即“三读三改”。一读改内容,看看文章是否离题,中心是否明确,详略安排是否妥当,哪些内容需要增删。二读改词句,放声逐字逐句地读,以有声的语言支持思考活动,指出错漏的字词或标点,改正拗口的词句,删除重复的词语,补充合理的内容。三读促提高,如朗读课文般复读,能朗朗上口了,才算完成了任务。读时可以自己读自己听,自己读别人听,请别人读自己听。第二步,点拨修改。即教师批学生改。首先,教师在通读学生作文时,紧扣训练重点,把需要修改的地方用符号画出来,并以商量、提醒、指点、希望的口吻把出现的问题归纳成几点,作为修改意见,反馈给学生,然后,引导学生参照修改意见,逐条逐项地检查自己的作文,有针对性地删,添,调,换,断。第三步,互批互改。即同学批同学改。小学阶段,学生自我评价的能力一般低于评价别人的能力。他们往往能正确地分析别人的行为,却不善于全面确切地分析自己的举止。因此,学生互批互改时,把基础好、基础差的学生搭配编组,鼓励基础差的学生敢于挑出别人作文中的毛病,还要鼓励学生对看法不统一的问题进行争论。

第四步,独立修改。即自己批自己改“教是为了不教”。学生学习作文的最终目的,是在走上社会以后,能够随时根据社会需要独立写作。独立写作和独立修改是不可分割的。如果学生缺乏这种独立性,而仍然保留初学时的那种依赖性,就不能适应发展的需要。为此,很有必要培养学生独立修改的能力。学生独立修改前,重温训练目标、修改程序及方法;修改时,按照作文训练目标检查不足,进行针对性修改;修改后,教师分享学生的修改,进行总结。

二、训练学生自改作文要注意“四性”

1.针对性。作和改的要求统一。自改作文能力最终目标是要求把自己作文中的所有毛病修改好,但在培养过程中,应分项进行,不要把所有要求都在一次中进行,可根据每次作文的训练重点,提出不同侧重的修改目标。当然,在重点之外,应全面考虑思想内容和语言形式,考虑各个学生的具体情况,做到既有重点,兼顾全篇,但在批阅评分时,只依据该次训练的修改要求,其他的问题允许存在,可以指出,但不作为自改评分标准。

2.层次性。小学生能力的发展是螺旋上升的,不能急功近利,急于求成,要注意三个过渡:从教师的示范改过渡到教师指导下的修改,从教师指导下的修改过渡到互批互改,从修改别人的文章过渡到修改自己的文章,循序渐进,逐步提高。要根据不同年级段的目标要求因材施教。如指导低年级学生修改自己写的话时,重点宜放在“语言通顺”、“前后连贯”方面;指导中年级修改,重点宜放在“条理清楚”方面;指导高年级修改,宜以“中心明确”为重点。

3.趣味性。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学中运用风趣的语言讲述古今中外名人名家修改文章的故事,让学生“当语病医生”,做“攻堡垒”游戏,看物改稿。小学阶段要求学生描写一种实物(动物,植物,景物)的作文很多,可是有的学生观察不到这种实物(如桃,草莓,蜡烛等),因而可以把学生带到具体场所,让学生用手摸,用鼻闻,用眼看,用嘴尝,然后再指导学生作文。这样,学生的兴趣会倍增,认识会加深,改文也会得心应手。

4.赏识性。教师在浏览学生作文自改情况后,对于那些在自改中改得好的学生,应及时给予表扬,或经老师宣读,或让学生传阅,或请本人上台讲述修改感受,或编辑出版,让学生品尝成功的喜悦,学生就会兴趣大增。另外,随着知识的积累,能力的提高,让学生回过头来看看前一时期修改的作文,学生一定会发现当初的修改存在有没发现的问题,会想出新的修改意见,于是学生在不断发现与反省中提高了作文自改能力,养成了自改习惯。

叶圣陶先生指出:“作文教学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自己改的能力,教师只给引导指点。该怎么改让学生自己去决定,学生不就处于主动地位了吗?培养了自己改的能力,这是终身受用的”新课程标准要求“重视引导学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过程中提高写作能力”。在作文教学实践中,学生自改作文,不仅能促进“写”,而且能让学生在不断品尝得失的过程中养成认真学习,勤于思考,精益求精的良好习惯“文章不厌百回改”。文章是写出来的,也是改出来的。只有通过自己反复修改,才能把作文中的语句、段落、情节、思想、感情改好改美,才能使自己的作文生动感人。让我们把作文的修改权还给学生吧,让我们的学生不仅会写作文,而且会改作文。

第二篇:指导学生学会自己修改作文

当学生能够把自己会说的话都写出来以后,还要学会修改,使之更具有表达书面语言的能力,这也是学生作文能力提高的一种表现。但小学低年级儿童修改作文主要是照抄或重写,真正能修改的并不多,且修改大多是比较轻率的,或听老师讲的,并不是自己很好的考虑的。可见,小学低年级儿童自我修改作文能力还没有发展起来。因此,老师要同时注意培养儿童这种自我修改作文的能力。教师要逐句逐段地与学生一起修改作文的方法,决不能让学生满足于把会说的话写出来就行,这样会影响作文质量的提高。

根据小学生好表扬的特点,我采取写评语鼓励的方法激发学生改文的主动性,培养学生改文的兴趣。在学生的作文本上,我不仅评点立意、选材、构思,还抓住学生修改中的闪光点,写些鼓励性的评语:“这句话改得真妙,说明你是个爱动脑筋的好学生。”“这个结尾改后比原来好多了,说明你听讲评时很专心。”这些鼓励修改的评语费时少,效果好。学生从这些评语中品读出老师对他们的爱。一个学生曾在日记中写道:“„„读到您赞扬我作文修改得好的批语,心里比吃了蜜还甜。以后,我会更认真修改自己的作文,请放心吧!„„”实践证明,老师常把情感倾注在笔尖,化作热情的批语,写在学生作文本上,往往会激发学生改文的积极性,会产生良性的连锁效应。

俗话说,旁观者清,修改习作亦然。除了可以采取发到谁的就改谁的习作方法外,还可让学生结对互改互批。老师把修改权还给了学

生,学生很有新鲜感,他们怀着好奇心,以主人翁的态度当“小老师”,因此,审视同班同龄人的作文来,格外认真投入。这样,既训练了批改作文的能力,又体验了批改作文的艰辛,还培养了认真负责的精神。

第三篇:如何指导学生修改自己的作文

邾城四小 郑志华

古人云:“三分文章七分改” “善作不如善改”“文章不厌百回改”。现代作家何其芳说:“修改是写作的一个重要的部分,古今中外,凡是文章写得好的人,大概都在修改上下过工夫。”

对于语文老师来说,最苦的差事莫过于批改作文,传统的习作批改方法是教师全批全改,精批细改。然而,令人遗憾的是,学生面对老师改得“满纸通红”的文章只是瞥一眼罢了。可见,学生在此是处于被动的客体地位,这种批改作文的方式不利于调动学生积极习作性和培养学生的创意思维。要改变这种局面就要重视学生的主体性,把批改作文的任务交给学生,让学生参与到习作修改活动中。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重视引导学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的过程中提高写作能力”“要注意考察学生修改作文的态度、过程、内容和方法,通过学生的自改和互改,取长补短,促进相互了解和合作,共同提高水平。”由此可见,修改文章的能力是作文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习作修改能力的培养是提高学生作文能力的有效手段,教师的责任在于指导学生自己修改习作。

叶圣陶先生早就指出,在写作教学中“教师修改不如学生自己修改,自己修改不限于课内作文,要养成习惯,无论写什么都要修改,把修改作文看做一种思维过程,养成自己改的能力,这是终身受益的。”如何指导学生修改自己的作文?

一、激发修改兴趣,培养自改意识

兴趣是人们力求认识某种事物或爱好某种活动的倾向,具有鲜明的指向性,能激发和引导人们去探索某种事物的真相。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推动学习的一种内部动机,是学习和创造的重要前提,是取得成功的先导因素。所以要培养学生自改作文的能力,必须从激发自改动机,培养学生自改意识做起。根据学生喜欢听故事的心理特点,讲一些修改文章的趣闻轶事来教育学生、感染学生、影响学生。如: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的“绿”字就几经斟酌修改后才定下来。钱钟书先生的《围城》做过多次修改,涉及内容变动达上千处,包括典故、比喻的运用、结构的调整、部分描写的删除、外语原文及音译等等。正是有了对《围城》的精心琢磨,才使得这部作品总体上日趋精致,最终导致了一部光彩照人的文学经典的诞生。也让学生自己搜集有关作家、诗人、名人或身边的人主动修改文章的例子进行交流,从而提高学生对修改作文重要性的认识。通过启发诱导,让学生逐步明确“文章不厌百回改”的道理,让学生改变过去作文一经脱稿就不在过目的陋习,把修改作文作为一种自觉行为。

二、传授修改方法,掌握自改要领

告诉学生修改作文应从主旨、内容、语言、结构、文创意等方面入手。中低年级学生刚刚接触习作,评改的内容应以“语言”,与“文面”为侧重点。指导学生学改文章,教师首先应为学生做好示范批改,并写好评语。其次,让学生掌握统一的修改符号,明确修改的范围和要求,还要深入浅出、由易到难地交给学生修改作文的方法。如;教师可把有代表性的文章用大屏幕出示,逐句地评改,并说明这样改的理由,让学生掌握修改方法,知道如何下手改,改哪些方面等。这样做,不仅能让学生提高修改作文的能力,还能培养学生良好的作文习惯。

三、明确修改重点,重视评价激励 在习作的批改中,应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让每一位学生都有机会体会习作批改的成功与快乐。学生习作后教师把学生的习作大体浏览一遍,根据习作要求,概括出习作的主题优点,存在的共性问题来具体细化修改重点。如评改“语言”这一重点时,可细化到作者的语言、人物的语言,各种修辞手法等,甚至小到一个词语的运用。一个阶段可突出一个修改重点。每次修改后,教师应在最快的时间内组织评价。对待学生的批改,教师应以淘金的眼光捕捉其中的闪光点。学生修改得精当的地方,应用肯定的符号给予表扬,也可以作为范例讲评。

四、讲评结合,提高自改能力

作文讲评是发展学生内部语言和书面语言的过程,是不断提高作文效率的过程。讲评课上,教师宣读的文章,批改的示范,集体的评议,位学生自我修改作文创设了条件。因此,作文讲评课上制定的目标切忌面面俱到,多而复杂。目标可围绕本次习作的训练目标而定,也可按学生习作中的通病而定。如以“关爱”为话题写一篇师生或学生间的故事的习作,许多学生选取得事例不够典型,在讲评课上以此位目标,先由教师分析范例,然后以小组为单位,每个小组讨论一篇习作,共同评议事件是否典型,如果不典型,那该选取怎样的事例,为什么。经过反复评议,让学生明白典型的事件才能突出文章的中心,从而为学生以后自改作文打下基础。

五、开展多样活动,巩固修改成果

教师应灵活采用示范法、读改法、评改法、符号法、面批面改等多种多样的方法指导学生修改作文。说明文、想象作文以教师讲评为主,一般的记叙文,就让学生自己修改,可以同桌改、小组改,改完后写上自己的意见。

文章只有反复多次的修改,才能把文章中语病、段落、情节改美,使文章生动感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课堂上要重视学生的主体性,把批改作文的任务教给学生,让学生参与到习作修改活动中来,培养学生自批自改作文的能力,不仅有利于师生间民主平等关系的建立,也有助于调动学生的习作积极性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学生自改能力的强弱是其独立写作能力高低的重要标志。

第四篇:如何教会学生修改自己的作文

邢台市沙河桥西学区张敏

教师在批改作文时常常发现学生作文有不少错误;有的中心不明确,不突出;有的没把内容写具体,空洞无物;有的用词造句不准确,词不达意……负责任的教师往往费尽心机,用红笔圈圈点点、划划批批。但作文本发还学生后,学生只是好奇地看看分数而己,至多也就漫不经心地看看老现的批语便塞进书包罢了。于此,老师花费的辛勤汗水及用心良苦便付之东流。老师的精心批改,学生马虎地看,甚至不看。长此以往,恶性循环,学生作文能力岂能提高?究其原因,除了学生的语文水平、阅读能力有待提高,学生的知识面有待拓宽、学生的生活经验有待丰富等因素外,学生自我作文修改能力的培养和加强也是提高学生作文水平的有效手段。

一、让学生认识作文修改的重要性

有人说,一篇发文章与其说是写出来的,不如说是反复琢磨改出来的。古今中外的许多著名作家和诗人便是我们的典范。大家所熟知的北宋王安石写的名句“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字,据有关资料记载,作者在原稿上曾经换过许多字,最初作“到”,后改作“过”、“进”,又改作“入”,再改作“满”,最后才选定“绿”字。“到”、“过”、“入”、“进”都是动词,只表示一个具体的动作行为,而“满”只能说明 1

春天到 ,江南充满春色,“绿”虽是形容词,但在诗里可作动词用,包含有春风又一次染绿了江南的意思。“绿”在诗里,色彩鲜明、形象生动,使全诗更富于色彩美、形象美,更易引起读者对春意盎然、生机勃勃的江南春天的种种美好联想,真可谓一字传神,作者用心良苦。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写的长篇小说《复活》,初稿时对主人公卡秋莎的肖像描写,竟修改了二十多次才最后定稿。鲁迅先生民曾说过“写完后至少看两三遍,竭力将可有可无的字、句、段删去,毫不足惜”。著名作家和诗人尚且如此,难道我们刚开始习作的小学生不该学会认真修改自己的文章吗?

二、让学生明确修改的要求

学生认识 修改习作的生要性后,我们便可向学生提出修改要求。总的要求是叶圣陶先生曾说过的:“修改就是在原稿上再仔细考虑,全局和枝节全部考虑到,目的在尽可能做到充分确切地表达所要表达的意思。”具体的要求是:作文所选的材料是否与中心有关;是否按一定的顺序写;是否把重点的内容写具体了;遣词造句是否准确、生动,开头、结尾是否扣题、自然;文章是否表达出真性实感等等。

三、让学生掌握修改方法

这是至关生要的。叶圣陶先生认为:读,对于修改文章,是“最为方便而且有效的”。他还说,修改稿子不要光是“看”,要“念”,就是把全篇稿子放在口头说说看,也可以不出声

念,只在心中默默地说。一路念下去,疏忽的地方自然会发现,如下一句跟上一句不接气、后一段跟前一段连和不紧密、词跟词搭配照应不对头、句子的修饰语多点或少点等,诸如此类的毛病均可以发现。同时也很容易发现该怎样说才接气、才紧密、才对头、才不多不少,而这些发现正是修改的所在。面对刚步入习作的小学生,结合笔者多年的教学实践,我认为教小学生修改自己的作文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一)总体上着眼——大改。要使学生懂得修改作文时,首先应统观全篇,总体上考虑,自己写的作文中心是什么?符合题意吗?所写材料是否表现中心,是否把突出中心的地方(重点的地方)写具体了等等,然后对症下药。如一位同学写《我的老师》时,把“我”发现同桌上课玩玩具后,“我”怎样想、怎样教育同桌、又怎样做、后来怎样吵架、进老量的办公室等写得很具体、生动,而写老师则轻描淡写,我们被叫到办公室,老师先批评我,接着又批评我的同桌,我不服气,老师又耐心跟我谈了半个多钟头,我服气了。看了这样的习作,我就问这位学生:“根据题目,这篇文章重点应写谁?写他什么?”他说:“应重点写老师怎样教育我们。”我又问:“那么,老师怎样教育的?”这位同学经这一点拔,知道自己写的文章是把次要的不能突出中心的地方——吵架过程写得太具体了,而把主要的与中心密切相关的人容,老师采用什么方法教育学生,写和太简单了。这样轻重倒置、

不合题意的文章我让学生自己去作改,教给他修改方法。结果,这位学生把前面吵架的过架略写,而把老师教育学生时的方法以及神态、语言、动作等写和具体实在,如临其境、如见其人。通过这次实践,学生尝到了修改自己作文的甜头。

(二)细微处用心改。一篇习作,倘若立意明确,所写材料符合立意的话,还必须想想前后连续否、层次清楚否、结构完整否等问题,也就是说要在细微处改,如看看段与段之产过渡是否自然、事前的前因后果叙述是否清楚,有无不合逻辑、不合条理的地方。下面是学生习作中的两个片断:

①除夕的晚上,一轮明月冉冉地从山头升起,我和邻居小朋友高兴地在院子里放鞭炮。

②我家的阳台上种有各种各样的花,我是爱花人,每天下午放学后,我总喜欢在阳台上看那些花,而最令我陶醉的是爬到竹竿上的大朵大朵的牵牛花。

片断①说除夕的晚上有一轮明月升起,其实除夕晚上是看不到月亮的,错把中秋节月亮当除夕写。片断②说的时间是下午,而牵牛花是在早晨开改,不到中午就谢了,下午怎能看到大朵大朵的牵牛花呢?这两外委会片断写的都不符合事实,是小作者主观臆想的。小作者虽然费了一番工夫,句子写得很美,但不真实。面对这样的情况。教学时,我不直接改,而是提示学生自己去改,这样做,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三)词句上推敲——小改。学生习作后,如果自认为立意和选材没问题了,结构民完整了。这时应提示学生要在用词、造句上进行推敲,努力使语言更加准确、鲜明、生动。看看句子是否通顺连贯、有无错词、错字、错标点。比如有位同学写自己家满院子的花开了,很远的地方就能闻到花香味。我提示他能否用更简洁的语言来表达,他马上想到用“花开满园,行飘十里”来形容,通过夸张手法增强了表达效果。又如一位学生写自己知道错了后说:“心情繁重”。我便让其去理解“繁重”的意思,比较“繁重”与“沉重”的异同,说明应注意词语搭配。后来他自然明白自己常犯张冠李戴、用词不当的毛病。

此外,还要让学生掌据修改文间的常用符号,以便节省时间,提高修改效率。

事实证明:教会学生修改自己的作文,除了可减轻老师修改作文的工作量外,更重要的是能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写作实践说明,会写的人不一定会改;会改的人一般会写。作文教学,灵活多样、方法良多,在教学中教会学生修改自己的作文,是提高学生习作水平的有效手段,它将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五篇:培养小学生自己修改作文能力 结题报告

《运用多媒体培养学生作文修改能力》课题研究结题报告

一、问题提出的背景、目的。

我们知道,任何一篇好文章是改出来的,现在有许多学生写完作文后就不愿修改了,即使部分学生愿意改,也缺乏一定的方法,这样哪怕写完一篇又一篇,自己的作文水平就是不行。经过调查,我们研究组发现当前小学生在写作时存在以下问题:

1、学生缺乏修改习作的意识、兴趣,对习作兴趣不浓。

2、没有修改习作的技巧和方法,经验比较缺乏。

3、学生平时的阅读少,积累少,学生的作文写作思维不够开阔,语言不够精彩等,运用到作文修改上也就没有很好的词句来保障。

我计划小组决定以此课题为突破口,提高学生自己修改作文的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

二、本课题要解决的问题:

1、当前学生们写作方法的技巧与能力的调查与研究。

2、学生学习自己修改作文的方法的研究。

3、总结学生提高学生自己修改作文能力的有效途径。

三、本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1、《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关注学生修改作文的态度、过程和方法。要引导通过学生的自改和互改,取长补短,促进相互了解和合作,共同提高写作水平。

2、著名作家老舍说:“文章不厌百回改”。意思是,一篇文章只有经过反复地修改,才能准确地表情达意,使其更加完美。

3、鲁迅先生说:“作文的精华就在于修改。

四、课题研究的意义。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对小学生修改作文能力的训练提出要求,要求”中年级“能修改有明显错误的句子。”可见,通过该课题的研究,掌握了修改作文的方法,养成修改作文的习惯,既提高了学生的修改能力,又提高了学生的写作水平。

五、研究对象与方法。

1 本校四年级学生。

六、研究方法

本课题研究采用调查法、现场训练法、行动研究法、经验总结法等。

七、课题研究步骤及具体工作。

1、在3月份组织参研人员学习指导学生修改作文的理论书籍,让教师获得指导学生的基本能力。

2、在4月份对四年级全体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学生的对于作文修改的兴趣、能力及学生的综合素质。

3、在5—8月份进行以下研究:

在多媒体课件中让学生进行形近字、错别字的对比训练,让学生掌握如何正确使用汉字,在作文中不写错字和别字。

运用多媒体课件,让学生在快乐的气氛中练习修改其他学生作文中的病句,提高学生对于句子的修改能力。

运用多媒体的卡通画,对学生进行标点符号使用的修改练习。 在网络中进行段落的修改活动,提高学生修改段落的能力。

4、在9月份,由教师出示各种作文,让学生进行修改竞赛。

5、在10月份,搞一次学生座谈会,让学生各抒己见,谈谈自己修改作文的体会和成功的喜悦。

6、在11月份,参研的全体老师共同总结,把在指导学生作文修改过程中的各种技巧、心得形成书面成果。

7、在12月份进行结题。

九、课题研究的成果。

1、在研究过程中积累经验,形成了一篇论文《利用多媒体,更新作文批改方式,提高学生作文能力》。

2、在研究过程中形成了我们组的课例报告。

3、研究组形成了自己的教学案例。

4、研究过程中形成了精美的课件

5、我校四年级学生的作文水平有了一定的提高,上期期末成绩从全镇的第四名上升到第三名。

十、问题与反思。

我们在课题研究中当然还存在很多问题和不足,需要进一步解决。具体有:

1、学生的课业负担重,农村的孩子读书的机会少,没有网络等可以学习的途径,从而造成学生的知识面比较窄,写作也是量少,词句等不丰富,这对提高学生的作文修改能力是非常不利的。

2、学生在批改作文时,头脑中没有优美的语句等来润色,造成修改出来的作文水平不是很高,润色比较困难。

2、我们课题组的人员大多不在学校居住,大家在一起共同探讨的机会有些偏少,研究的深入程度不够,对于课题研究还不够深入细致。

3、学生的整体写作水平偏低,尚需大面积的训练和提高。

4、学校计算机网络教室还没投入使用,这对于研究造成了一些影响。

上一篇:系统管理工作总结下一篇:新生婴儿上户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