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度是如何形成的书评

2023-05-14

制度是共同遵守的办事规程或行动准则。制度对实现工作程序的规范化、管理方法的科学化,起着重大作用。以下是小编为您整理的《制度是如何形成的书评》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

第一篇:制度是如何形成的书评

读《制度是如何形成的》有感

《制度是如何形成的》一书听来是很久前的事了,好友看后觉得甚好,推荐我去看一看,因琐事牵绊,一直没有沉下心来好好阅读,前段时间看到此书,便翻看起来,看后竟不能罢手,觉得写的很好,于自己对法律的理解及法律思维方式均有很大触动,故借此文来抒发自己的所感所想。

该书由北大著名教授苏力(朱苏力)所著,全书共分为三编,第一编关注社会和法律热点问题,如言论自由和隐私权、婚姻法修改、刑事诉讼法修改、送法下乡、科技与法律以及司法审查和制度形成的问题;第二编是对法学的认识及反思,包括法学知识如何分类、法律教育问题等等;第三编基本上是一些读书笔记和读后感。本书从身边日常的“俗话、俗语或俗事”出发,由浅入深地分析出许多学术意义,对我们习以为常的一些观点、看法或自以为是的东西进行了细致的分析,比如对已经意识形态化的“人治”的重新审视,比如对“犯罪嫌疑人”和政治正确的剖析,比如对制度地形成并非平面化而是机缘巧合凑成的观点等等,这些出人意料又让人颇为折服的解说,常常让人耳目一新,掩卷沉思,下面就部分我印象比较深刻的内容谈一些自己的感受。

首篇文章题为《为什么朝朝暮暮》,讲的是婚姻制度,重

点关注的是两性之间的恋爱,婚姻以及性之间的问题,作者在运用法律分析的时候,似乎运用较多的社会学方面的知识。其中有几个观点我个人比较认可:一是任何的婚姻制度必须和社会的需求相适应;二是任何的婚姻制度,不能由少部分人决定其合理性,而应该考虑到绝大多数人的需要;三是离婚自由并不一定能提高男女的生活幸福指数,四是传统中国的一些婚姻做法在规制了妇女“自由”的同时,也规制了(特别是通过社会舆论)男人的行为,其实也非人们常常挂在嘴边的古代男人可以为所欲为。

令我印象非常深刻的是本书的第二篇文章,题为《你和我都深深地嵌在这个世界上》,全文从戴安娜王妃之死着手,谈到媒体责任,不拘泥于主流看法,而是从一个全新的角度来分析该事件,并引起人们的反思:为什么在这个事件中人们没有关注戴的男友多迪?在作者看来,其实戴安娜已经被媒体和公众视为了一种“符号”,而人们之所以关注她超过其他的人并将责任推倒那几位记者身上在于“当社会遇到某些人们难以接受的突发事件时,社会会寻求替罪羊来调整和巩固自身”。在现代社会陷入巨大的精神动荡的情况下,戴安娜一方面利用了媒体型塑了自己的形象,另一方面又被其所害,尽管这并不对其死亡起决定性的影响。可怕的是,在现代社会中,我们看到媒体和公众仍旧会毫不悔改地继续加强这种“隐性杀伤力”,

更有蔓延之势,着实让人有些担忧。

让我感到有些疑惑的是《制度是如何形成的——关于马伯里诉麦迪逊案的故事》被安排在了本书第一编的第四篇文章(在我看来,呼应书名的文章一般会被放在首篇)。本文中,作者通过对马歇尔诉麦迪逊案的分析,得出了有关“制度的发生与形成”的这样几点认识:一是仅仅追求个人的动机或以“道德”来评价历史和制度的形成是不贴切的,至少是不完整的。因为近代以来,由于对人类理性的力量的过分崇拜,我们如今几乎习惯于将某个后来人认为良好的制度视为一种正当理性的逻辑展开,视为个别人或少数精英清醒意识和追求的产物,我们在考察一个制度时,也习惯于从善良愿望出发考察它的良好起源,而一个制度的失败,也往往归结于其先天的理论不足或创制者的道德缺陷,然而,须不知制度往往是后人回头展望之际,在总体历史观和理性塑造下才被带上了神圣的光环。二是制度形成的逻辑并不如同后来学者所构建的那样是共时性的,而更多是历时性的。制度的发生、形成和确立并不是短暂所形成的,都是在时间的流逝中完成的,是在无数人的历史活动中所形成的。三是社会的构成在任何时候都不可能只依赖某一个制度,而需要的是一套相互制约而又相互补充的制度。这些制度不仅包括成文宪法和法律明确规定的,而且可能更重要的是包括了社会中不断形成、发展、变化的惯例、习惯、道德

和风俗这样一些非正式的制度。四是制度的形成并不完全是理性设计的或具有偶然性时,但也不完全是随机的,无需任何条件的,而是需要有多种社会的、人为的因素所共同形成的,还包括有法学家、历史学家出于职业道德等进行推动的因素等,并不单单只是某一政权或是某位政治家作用的结果。

由于时间、精力有限,并未全书通读,仅仅只是仔细阅读了自己比较感兴趣的一些文章,加之本人能力有限,恐未完全领会作者书写此书的中心意图,也不能很好的进行表达,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此书摆脱了课堂教学书本的俗套,使人耳目一新,并能让人有一直阅读下去的冲动,很是值得一看。

第二篇:世界万物是如何形成的

2011生物工程

XX 追溯世界万物的起源,我们会自然想到是进化的结果,现代进化概念的核心是“万物同源”及分化、发展的思想,广义上的进化不但包括生物的进化,也包括社会结构和文化系统的发展和变迁。生物的进化方向从水生到陆生、由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地球上的生命是在地球历史的早期,在特殊的环境条件下,通过“前生命的化学进化”过程,有非生命物质产生的,并经历长期的进化过程延续至今。

在太阳系中只有地球上存在丰富多彩的生命,这归根于地球特殊在它具有由多样生命组成的生物圈。地球是一个由生物圈、岩石圈、大气圈和水圈组成的地球表面部分是一个靠生物捕获、转换和储存的太阳能支持的,靠生命活动驱动物质流动和完成物质元素循环的,靠生物和生命活动调节、控制和保持其相对稳定的,远离天体物理学、热力学和化学平衡态的巨大特殊的开放体系。而生物圈是这个体系的中心。

纵观地球生命整个历史,从生命起源到人类文明,大致可以分为3个阶段,即:①前生命的化学进化阶段,②生物学进化阶段,③文化进化与生物学进化并行和相互制约阶段。距今40亿年前,地核与地幔分异,地球形成,又经过了2亿年,也就是距今38年,地球上出现了液态水圈,与此同时地球上出现了最早的生命,也就标志着地球从化学进化步入到了生物学进化阶段。生物学进化阶段又分为3个宙,即太古宙(38亿年前到25亿年前)、元古宙(25亿年前到6亿年前)和显生宙(6亿年前至今)。生命的出现经历了从有机小分子→杂聚合物→多核苷酸→分子准种→超循环组织→分隔组织→细胞生命。

蓝藻是光合作用和光合自养生物的源头,蓝藻在距今35亿年前出现,甚至可能更早。蓝藻通过直接和间接的作用将大气圈中的二氧化碳大量地转移到岩石圈中,同时释放自由氧。这样,蓝藻既改造了岩石圈,又改变了原始大气的组成成分,大气圈中自由氧的逐渐积累为真核生物的出现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在远古宙的生态系统中生物部分只有生产者(主要是蓝藻)和还原者(异养细菌),蓝藻主要占据浅海底生境,形成叠层石或微生物席生态系统。元古宙末期,由于蓝藻和真核藻类的光合作用和碳酸盐沉积作用,大气圈氧含量显著上升,二氧化碳含量大大下降,全球平均温度下降,出现冰期气候,海平面下降,大面积浅海滩出现,叠层石的丰度和形态多样性的显著下降,这标志着蓝菌的衰落,也标志着生物从原核向真核进化。生物的多细胞化和微观的单细胞生命的优势地位被宏观体积的多细胞生物所替代,有分化组织的叶状体植物的大量出现和接踵而至的多门类的有体腔的后生动物的适应辐射,以及浮游植物多样性的大幅度增长,蓝藻及藻类植物的钙化以及碳酸钙的、磷酸钙的、硅质的、有机质的各种矿化骨骼出现于不同门类的动物和原生生物之中,最后在显生宙的古生代的寒武纪生物多样性大增长(“寒武爆发”)。

植物从蓝藻→多细胞叶状体植物→维管植物→逐级进化。

从蓝藻到多细胞叶状体植物经历如下几个过渡阶段:①由单细胞形式到各种形式的细胞集群;②由简单的非极性细胞集群到较复杂的极性的细胞集群;③受遗传控制的复杂的细胞集群产生;④有组织器官分化和较复杂生活史的多细胞叶状体植物产生。

由细胞叶状体植物向维管植物的进化是植物由水环境向陆地干旱环境适应改变的过程,这一过程中包含着植物内部结构与生理机能的一系列革新。这一系列进化革新使植物具备了新的适应的特征:①植物具备了调节和控制体内外水平衡的能力,从而能够适应陆地干旱环境;②植物具备了相当坚强的机械支撑力,不需要水介质的支持而直立于陆地上;③植物具备了有效的运输水分和营养物质的特殊系统,因而能有效利用陆地土壤中的水分与营养物质;④植物具备了抗紫外辐射损失的能力,因而能暴露于强日光照射之下。

从维管植物向种子植物进化最优越的就是种子的产生。种子具有的繁殖特点:①种子体积小,重量轻;在采收、运输及长期贮藏等工作上简便易行。②种子来源广,播种方法简便,易于掌握,便于大量繁殖。③实生苗根系发达,生长旺盛,寿命较长。④对环境适应性强,并有免疫病毒病的能力。

动物从原核生物→单细胞真核生物→后生动物→爬行动物→哺乳动物→人类起源逐级进化。

后生动物出现在“寒武爆发”前0.4~0.5亿年,其特征是体躯由大量形态有分化、机能有分工的细胞构成;与群体原生动物的兼有营养和生殖功能的细胞不同,其生殖细胞和营养细胞有明显的分化。动物的多细胞化使得其复杂化,并向多方面的进化。

动物的骨骼化使得动物从水生到陆生得以顺利进化。骨骼的支撑功能和防护功能相互结合,使动物的运动器官得以进化发展,并最终使动物脱离水环境;骨骼也增大了动物的体积,并使得重要的器官在空间上得以合理地配置,保持相对稳定的空间位置,实现整体的功能协调。

人类起源经历了南方古猿→能人→直立人→智人四个进化阶段,在进化过程中躯体发生一系列的变化。脊柱从直立形向S形进化;骨盆从长窄向短宽进化,下部耻骨逐渐愈合;锁骨和颅骨越来越发达;颌骨变短,口腔空间缩小;犬齿退化,齿弓逐渐圆润;前肢变短,后肢变长……这一系列的变化使得古猿从树栖走向地面,从攀援到半直立再到完全直立,逐渐适应陆地的生活方式。人类的适应最具优势的是智力,也就是脑量的增长。直立、工具使用、群居、狩猎等都是促进人类脑量增长的因素,发达的智力使得人类创造了文明,组织社会,并不断发展进步,永不停息。

第三篇:“最美现象”是如何形成的

“最美现象”是如何形成的——从杭州实践探讨思想道德建设规律 2013-06-24

钟 一

党的十八大从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全局出发,对加强新形势下的思想道德建设作出了全面部署。近年来,杭州认真贯彻中央和省委部署,始终把思想道德建设作为践行科学发展观、推进现代化建设的基础工作和重要内容来抓,积极探索建设规律,努力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涌现出“最美妈妈”吴菊萍、“最美司机”吴斌、“最美爸爸”黄小荣等一大批先进典型,使“最美现象”从一个个“盆景”发展成为一片引人入胜的“风景”,在增强市民思想道德素质和提升城市文明程度中较好地发挥了正能量作用,为扎实推进东方品质之城、幸福和谐杭州建设提供了强大精神动力和道德支撑。

一、把握思想道德建设的时代性,让“最美现象”更有说服力 道德是建立在经济基础之上的一种社会意识形态,随着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发展而嬗变。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来的持续快速发展,杭州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目前全市生产总值达到7800亿元,按常住人口计算的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超过14000美元,社会道德体系赖以生成的实践基础和时代特征发生了巨大变化。这就必须立足时代要求、顺应群众期待,既要注重思想道德建设的先进性,也要考虑思想道德建设的广泛性;既要关注思想道德建设的自觉性,更要强调思想道德建设的引导性,切实增强思想道德建设的感染力、说服力,用鲜活的事实来释放思想的光芒,诠释道德的力量,凝聚追求真善美的社会共识。

坚持核心价值引领。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点,也是思想道德建设最大的现实基础。改革推动中国由计划经济体制转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利益主体和道德观念更加多元多样。开放使中外思想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也意味着再也不可能关起门来搞思想道德建设。面对多元多样多变的社会思潮和社会环境,杭州坚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作为思想道德建设的根本和灵魂,以“我们的价值观”主题实践活动为总抓手,结合春节、元宵、清明、端午、中秋、重阳等传统节日和党的节日、国庆等革命传统节日,1至12月分别确定“民生、礼仪、诚信、感恩、奉献、关爱、信仰、责任、科学、爱国、创新、和谐”等12个关键词, 每月推出举办一次主题讲座、组织一次互动讨论、开展一系列主题实践活动等“三个一”活动推动核心价值通俗化,面向全社会征集“我们的价值观”主题词推动核心价值具象化,在城市、农村、社区、行业、街区、企业、院校等各个领域开展“我们的价值观”系列表述与构建活动推动核心价值普及化,使得深植于群众心中的感恩、奉献、诚信、互助等美好情感得到进一步激发和升华,强化了人们对主流意识形态的归属感与认同感,巩固了全市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道德基础。“最美人物”的竞相涌现以及人们发自内心的推崇赞美,充分说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深埋社会沃土、深藏百姓心中,只要有充足的阳光雨露,就会生根发芽、充分迸发、蔚然成风。 注重文化浸润。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当人们物质上富裕起来以后,最渴望的就是精神上富有。杭州积极顺应人民群众新期待,出台《关于推进学习型城市建设的若干意见》,积极构建“八大学习平台”、10个特色学习港、百个国学传承基层点、千个学习书屋进社区(农村)等终身教育体系和学习服务体系,大力推进学习型党组织、机关、学校、企事业单位、社区(村)、家庭建设,加快建设“人人皆学、时时能学、处处可学”的学习型城市,着力在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中提高市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杭州还注重传承优秀历史文化传统,通过研究良渚文化、吴越文化、南宋文化等地域特色文化挖掘传统美德资源,通过宣传岳飞、于谦、张苍水等广大市民耳熟能详的历史人物弘扬“仁义礼智信”等中华民族优秀品格,让人们在接受优秀历史文化熏陶中增强道德情感、获得道德体验。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最美土壤”孕育“最美群像”。“最美现象”传承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展示了浙江改革开放的时代风貌,体现了杭州的城市人文精神,符合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基本要求,是杭州以文化人的生动展现。

突出建设重点。我国社会道德主流是进步、光明、向善的,但也要看到当前思想道德建设领域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更要看到这些问题是在社会转型大背景下发生的,具有鲜明的社会转型期特征。杭州积极回应群众所呼所盼, 把解决思想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切实加大突出问题治理力度,以道德建设实际成效增强群众的信心,努力使抽象“道德之美”从“天上”回到“人间”,转化为群众生产生活“实际之美”。比如,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酒后驾驶、乱闯红灯等问题,开展“文明出行”宣传教育实践活动,在全国率先打造了“礼让斑马线”的文明品牌。针对少数官员腐败问题,把加强干部德的考察作为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重点项目,制定实施《杭州市领导干部德的考核评价办法(试行)》,及时总结推广试点经验,充分发挥各级领导干部在思想道德建设中的带头示范作用。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思想道德的核心,也是思想道德建设赢得群众、取得实效的根本途径。“最美现象”受到群众欢迎,就是因为它符合人民群众的实际期盼和利益要求。

二、坚持思想道德建设的群众性,让“最美现象”更有生命力 人民群众既是思想道德建设的受益者,也是思想道德建设的实践者。杭州在加强思想道德建设中坚持走群众路线,发挥群众主体作用,努力在弘扬“最美人物”中推动群众自我发现、自我教育、自我实践,让更多的人自觉投身思想道德建设行列,使思想道德建设获得最广泛、最可靠、最牢固的群众基础和力量源泉。

善于在群众中发现“美”。道德存乎人心,“最美”来自民间。人民群众离“最美”最近,也最有发言权。杭州始终扎根脚下这片道德厚实的土壤,时刻关注人民这一道德建设的主体,坚持在熟人中推荐好人、在生活中发现好事,积极探索地区性和行业性道德模范评选表彰机制,在全市开展“我推荐、我评议身边好人”活动,在市级媒体推出“寻找我们身边的先进典型活动”、“发现最美杭州人”主题宣传活动,选树了一批群众看得见、摸得着、学得到的先进人物。各行各业、各区县(市)乃至街道(乡镇)、社区(村)也纷纷行动起来,让群众评选身边的道德模范和“最美人物”,受到普遍欢迎。近5年来,杭州先后涌现出3名全国道德模范、8名浙江省道德模范、80多名市级道德模范和700多名凡人善举基层先进典型。 着力在共振中倡导“美”。要让主流道德在多元道德价值取向中成为主导,关键是要使广大人民群众的“最美心灵”与杭州的“最美风景”实现“同频共振”,让“最美群像”可亲可信可学。杭州的“最美人物”都是原汁原味的草根明星、平民英雄,反映的是街坊邻居的真实生活,体现的是朴实无华的价值追求,没有刻意的“导演”和“修饰”,因此也具有更强的感染力、生命力和传播力。杭州在选树“最美人物”的基础上,积极运用媒体、网络、口头传播等多个舆论场,在媒体安排重要版面和时段进行报道,在市区主要道路推出道德模范宣传“一条街”,在基层组织开展道德模范巡讲、“身边的感动”杭州市道德模范故事汇、“道德大讲堂”等活动,使最美杭州人的事迹和精神深入人心,发挥滋养民众心灵、净化社会风气、引导向上向善的作用。

主动在实践中培育“美”。思想道德建设培养的是观念,塑造的是精神,树立的是风尚,更需要做得扎实,务求实效。杭州坚持知行合一,围绕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等深入开展道德实践活动,引导人们从自己做起、从小事做起、从举手之劳做起,身体力行、积小成大,在为他人送温暖、为社会作贡献、为家庭谋幸福中提升人生境界,着力推动形成“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社会道德氛围。比如,在全国首创“邻居节”,通过开展敲门日、互助日、健康日等活动,推出“网络邻居节”、“寻找当年老邻居”及评选好邻居等活动,引导社区居民走出小家、融入大家,进一步弘扬邻里和睦、守望相助的传统美德和社会风尚。围绕倡导文明言行、普及文明礼仪知识,结合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创先争优等工作,在全市广泛开展“文明从脚下起步”、“公民爱心日”、“百万市民清洁大行动”等活动,着力推进市民文明规范养成。

三、注重思想道德建设的创造性,让“最美现象”更加常态化 思想道德建设是常做常新的事业,创新是推进事业发展的不竭动力。杭州牢固树立创新意识,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积极推进体制机制、工作载体、方法手段等创新,使思想道德建设始终保持生机和活力,努力让“最美现象”不仅从“盆景”成为“风景”,而且从“风景”成为“风尚”,成为引领社会风尚的时代强音。

推进体制机制创新。思想道德素质在生活中更多表现为群众个体自发自觉的行为,但全社会思想道德水平的提升却离不开党委、政府的引导培育和社会各方的齐心呵护。杭州始终把加强思想道德建设作为建设文化名城、文化强市的重要内容,制定实施了一系列思想道德建设的政策措施,积极探索创新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形成合力推进思想道德建设的生动局面。去年,杭州出台城市公民道德建设纲要,进一步明确公民道德建设的目标任务,研究和探索建立道德建设监督干预机制,定期组织对影响道德风尚的社会热点问题进行评议,努力使之既内化为群众的自觉追求,也外化为人们的自觉行动,转化为社会普遍遵循、具体可行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继续加大财政对思想道德建设的投入,鼓励企业、团体、组织、个人和其他社会民间力量通过多种方式积极参与思想道德建设,特别是加大见义勇为基金奖励力度,鼓励设立民间道德奖励基金,完善各类先进典型关爱帮扶机制,在全社会形成“好人有好报”的正确价值导向。

推进工作载体创新。思想道德建设说到底是做人的工作。只有坚持把群众参与道德实践作为出发点和归宿点,紧贴人民所思所想,不断创新实践载体,才能触及人的灵魂、引起心灵共鸣,使群众主动接受、积极参与并自觉践行。杭州连续多年在全市开展十大道德模范(平民英雄)、十大美德·阳光少年、感动杭城十佳优秀教师、十佳好婆媳、十佳公务员(工作者)等“十个十佳”评选表彰活动,引导和激励人们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相继开展“文明出行、杭州先行”、“垃圾分类、从我做起”、“携手1+

6、文明进万家”、“春风行动”等道德教育实践和公益活动,大力倡导志愿服务,广泛开展学雷锋活动。目前有860多个志愿服务组织、70多万名志愿者活跃在杭城,成为一道赏心悦目的亮丽风景线。

推进方法手段创新。思想道德建设,榜样的力量是巨大的。只有积极适应全媒体时代信息传播的特点,主动创新选树典型、宣传榜样、弘扬“最美”的方法和手段,用身边的“最美”激发群众对美的追求,才能在实践中扬善惩恶、升华境界。在对“最美人物”的宣传中,新闻媒体充分遵循新闻规律,既没有拔高也不溢美,朴素平实,深得人心。特别是充分运用互联网等先进传播技术打造道德建设新平台,运用微博等新载体传播和弘扬道德文化,取得明显效果,形成品牌效应。同时,以杭州“最美人物”为原型,组织创作了《最美妈妈》、《一分十六秒》、《背着妈妈上大学的刘霆》、《毛陈冰:千里走单骑 流血不留名》等一大批文艺作品,通过多样化的题材体裁、艺术形式和表现手法,多侧面、立体式、真实性地刻画道德模范,以丰满、亲切、生动的艺术形象打动观众和读者,更加有效地引导人们的思想、规范人们的行为。 “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时代发展无止境,人民对“最美”追求无止境,思想道德建设无止境。只要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为根本,不断探索和深化思想道德建设规律,持之以恒、久久为功,推动市民思想道德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持续提升,“最美”因子必将在杭州大地上持续放大,核心价值必将在时代潮流中充分彰显。

第四篇:关于路是如何形成的益智故事

一头小牛为了返回牧地需要穿过一片原始森林,由于这头小牛做事缺乏理性,仅凭感觉在森林中独自穿行,所以便踩出了一条蜿蜒曲折的小路。

次日,狗经过这里,它也走了同样的路。第三天,羊群的首领发现了这条小道,便也带着它的同伴沿着此路穿过了森林。

后来,人们陆陆续续地沿着这条路走。他们在走的过程中经常需要弯下腰,绕开一个又一个障碍物,于是他们纷纷抱怨,甚至咒骂。但是,他们只是发发牢骚,并没有绕道而行。

渐渐地,这条小路变成了山野当中的一条主要道路。许多年后,这条小路变成了村庄的大路,随后成了城镇的主干道。所有的人都抱怨交通拥堵,说这条路可能是最糟糕的一条路。而其实,如果朝着其他的方向走,也许只需三十分钟便可走出大山。

生活又何尝不是如此呢?看起来复杂的事情,也许只要稍微换一个角度思考,或是换一个方向行进,曾经棘手的问题便会迎刃而解。有时候,我们缺少的不是跋涉的努力与坚持,而是适时的思考与总结。当然,还有为了改变而必需的勇气与行动。

哲理:思想决定行为,行为形成习惯,习惯决定性格,性格决定命运。

第五篇:记者揭秘:论文买卖市场是如何形成的

2013年09月23日11:04中国青年报我有话说

今年33岁的刘强,是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一家单位的科技人员。7月,他所在的单位评职称,需要在杂志上刊登一篇论文。通过熟人介绍,一本名为《数字化用户》的杂志称,可以为其发表论文,但需要刘强交纳一定费用。

刘强说,因为评职称,单位很多同事都花钱发表过论文,发表论文的杂志有国家级的、地方级的,只要交钱就可以刊发。

中国青年报记者在调查中发现,如今许多人把论文视作一种明码标价、公开买卖的商品,有些人把论文代写、代发当作一种谋利的途径。

千元代写代发论文

一年一度的职称评定正在进行,按照规定,职称评定须在国家级和地方级期刊杂志上刊登论文。为了评职称,催生了“疯狂”的论文产业,掏钱在一本杂志上发表论文,评职称者只要交纳上千元的稿费,就可以堂而皇之变成撰文作者。

事实上,为评职称花钱发表论文,早已是公开的秘密。可让刘强没想到的是,即使评职称者没有论文,编辑也可以“造假”,即代写。花钱发论文,是彻头彻尾的抄袭。通过刘强,中国青年报记者联系上了自称是《数字化用户》的杂志社刘姓编辑。按照刘编辑的说法,《数字化用户》由四川省科学技术协会主管,国内刊号 CN51-1567/TN、国际刊号ISSN1009-0843,邮发代号62-99,在国家新闻出版主管部门可查到。

记者询问发论文的费用及流程时,刘编辑表示,单发一篇论文是300元,也可以代写代发,费用是800元。他还承诺,论文两天就可以完成,并且是编辑自己审稿。“几乎每篇论文都有抄袭,抄袭在25%以下就可以,抄袭多了,修改后就可刊发”。

与刘强有同样遭遇的张帆,是内蒙古自治区一家医院的护士长,今年因为评职称,同样需要刊发论文。但联系后得知,一家名为《健康必读》的杂志,代写代发是1000元。同样是医疗类杂志的《医学与法学》,代写代发价是800元。中间人还表示,论文是国家级刊物,可以上网,保证发布的论文能评职称。

中间人还介绍了“生意经”。比如医疗类杂志,给记者的代理价是400元,可以向评职称者收取700元,一篇论文可赚取300元差价。

知情人介绍说,接到论文后,就上网搜索,对别人写过的内容心中有数。之后选择写得好的论文,将其中的精华段落复制到一起,找出这些文字观点的异同。然后将选择的精华内容用自己的语言“粘合”起来,再提炼出比较新颖的观点,这样,一篇论文就完成了。

刘强疑惑,评审机构不能对每篇论文的质量和真伪进行鉴定,论文在职称评审中还有存在的意义吗?

知情人坦言,论文网站和评审机构深知内幕,但都彼此心照不宣。

论文买卖形成完整产业链

呼和浩特市人事局职称处工作人员告诉中国青年报记者,无特殊条件,在内蒙古自治区申请职称,必须有论文发表。

一位曾发表论文的人士告诉记者,由于花钱发论文比较容易,所以评职称者都不愿意写论文。“给杂志社交纳了800元费用,对方就给其代写代发了一篇论文。”他将发表的论文期刊交给单位后,顺利通过了职称评定。

“人事部门也知道花钱发论文的事,不过没有人去过问。”他说。

论文买卖的泛滥催生了一个新的职业——论文掮客。在论文买卖过程中,论文掮客是联系买家、写手和论文买卖公司的桥梁。在互联网上,中国青年报记者以中学教师为名,和一位提供论文代写代发业务的编辑取得了联系。

该人士给记者推荐了《中学生导报·教学研究》,声称这是一本省级优秀期刊,只要交钱就能发表。他还表示,知网、万方、龙源能全文收录。发表一篇论文,代写代发需1000多元。

此外,在网络上,还有《剑南文学》、《商》、《金田》等几十本期刊杂志公开征稿,只要交钱,就可以代写代发。

知情人向记者介绍,论文买卖公司的业务,从毕业论文、学位论文到职称论文,无所不包。刊发出来的文章一般都是两个版以上,付给杂志社大概是300元~500元左右,付给写手也是同样的钱。

记者询问了医疗、农业、科技、教育等多本期刊杂志价格,一期刊载100余篇论文,一篇版面费是300元~500元。记者粗略算了一下,一本杂志刊登100多篇文章,一期杂志可收取4万多元版面费。而一本期刊一年可出版12期或24期,如此推算,一本杂志收取的版面费,一年至少100万元以上。

记者发现,这些论文发表几乎都有相同的经营模式,业务流程完整,他们借助于网络,形成无孔不入的销售网络。论文买卖已经形成一个地下产业,以论文买卖公司为核心,写手、掮客、网站、期刊已经形成一条完整的利益链条。

武汉大学[微博]副教授沈阳披露,我国买卖论文2009年规模达10亿元。用反剽窃软件查询,2007年的样本数据中,72%的文章是全文抄袭,24%的论文为部分抄袭,只有4%的文章不存在抄袭。

完善学术评价机制

有专家称,论文买卖成为产业的原因很复杂,其中包括学者个人的操守和整个学术行业对于学术道德的漠视。

中国青年报记者向内蒙古自治区社科院杂志社求证时,一名工作人员表示,社科院杂志不收取任何费用,但要考量论文质量。

该人士说,目前论文审查过于松散,偏离了学术评审以论文衡量作者能力的本意。

中国社科院法学所法治国情调研组发布《中国学术评价机制调研报告》显示,中国目前的学术评价体系存在重大问题,学术成果重数量、轻质量,抄袭、买卖论文成风,滋生了严重的学术腐败问题。半数受访者承认向核心期刊付费发表论文,而所收取费用的去向也令人担忧。

该调研报告分析,现有评价机制也是学术论文抄袭、剽窃现象严重的一大诱因。从记者调查可以看出,相当比例的人迫于毕业、职称评定期限临近等因素,或加入了论文买卖市场,或抄袭、剽窃论文,或求助于非法学术期刊。

报告指出,要在我国构建一个科学的学术评价机制,取消期刊分级系统对学术评价的变相强制引导,让学术回归学术,才是我国学术的振兴之道。

内蒙古社科院一位专家表示,应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哪些职称评审必须发表论文,或论文占多大比重,而有些职称评审,则可将论文剔除掉。

“如果进行调整,论文发表市场将会减小,也有利于对论文期刊的管理、审查和监督。”这位专家认为,在加强期刊管理的基础上,要建立严格、科学的论文评价体制,只有把好论文的发表、审查和评价关,论文的意义和价值才能得到保障。

上一篇:镇党委书记意识形态述下一篇:注册税务师财务与审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