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工作报告全文

2022-08-24

报告具有汇报性、陈述性的特点,只有按照报告的格式,正确编写报告,报告才能发挥出它的作用。那么在写报告的时候,应该如何写才能突出的重要性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十二五工作报告全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第一篇:十二五工作报告全文

国家十二五规划全文

中国是从1953年开始制以五年一个时间段来做国家的中短期规划的,第一个“五年计划”,我们就简称为“一五”,然后以此类推。“十二五”规划的全称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十二五”规划的起止时间:2011-2015年。

一、基本信息

十二五计划,也就是第十二个五年规划,它的时间段就是:2011-2015年。“十二五”规划的全称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十二五”规划的起止时间2011-2015年。规划编制工作大体包括前期调研、编制起草、论证衔接、审批发布四个阶段。在制定程序上,各部委省市区在2009年下半年初步完成本领域、本地区的规划统一汇总到国务院,编制全国的“十二五”规划,将在2010年下半年的中共十七届五中全会上讨论建议稿,而后提交2011年3月份的全国两会上审议通过付诸实施。

二、规划进展 综述

2008年11月6日国家发改委召开了新闻通气会,规划司司长李守信介绍开展“十二五”规划前期重大问题研究工作的有关考虑。李守信主要从三方面作了介绍。

前期研究意义 启动“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在即。充分和扎实做好各项前期准备工作,搞好规划前期重大问题研究是其中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即将进入的“十二五”时期,中国仍将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机遇前所未有,挑战也前所未有,机遇大于挑战。因此,“十二五”规划将是中国妥善应对国内外发展环境重大变化的五年规划,是深入实践科学发展观、全面落实十七大提出的新的发展要求的五年规划,也是承诺实现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的五年规划。科学制定并实施好“十二五”规划,对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具有重要意义。为进一步提高规划编制的透明度、民主参与度,广泛凝聚社会各界的智慧,对重大问题形成共识,增强规划的科学性,国家发展改革委决定对“十二五”规划前期重大问题研究进行公开选聘研究单位。

每个五年规划的编制工作一般都要经过前期研究、形成基本思路、研究提出规划框架和起草规划草案几个阶段。前期重大问题研究是基础,是否能够做到充分和扎实,直接影响到基本思路的提出,影响到最后形成的规划的科学性、有效性和权威性。

内容要求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和基本要求

为了做好“十二五”规划前期研究课题公开选聘研究单位工作,发展改革委在课题内容安排上作了改进。按照党的十七大的总体部署和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在充分讨论和广泛征求专家意见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包含8个领域39个题目的《“十二五”规划前期重大问题选题指南》,供大家申请课题时参考。《指南》选取的这些题目,重点是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关于“十二五”规划总体思路研究,发展目标研究等;另一方面是关于需要推动解决的制约经济社会中长期发展的一些重大问题,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统筹城乡发展等,研究重点是寻找破解这些问题路径、方向,提出具体可行的政策举措。项目单位在申报课题时,可以依据自己的研究优势,直接用《研究指南》列出题目,也可以围绕《研究指南》确定的领域,自行确定研究题目,但是一定要围绕规划编制工作需要,突出关系全局发展的问题,突出战略发展的问题,突出宏观性、政策性方面的问题。要能直接为提出“十二五”时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思路、起草“十二五”规划《纲要》服务,从国家中长期发展的战略高度出发,把问题分析透彻,把解决思路梳理清楚,并提出针对性和实用性强的政策措施。

工作安排

公开选聘工作的有关安排

具体安排大家可以参考国家发展改革委《“十二五”规划前期重大问题研究公告》或登陆发展改革委门户网站查询。目前,发展改革委课题申请对象仅限于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大型企业、行业协会及国际组织,以及其他经审查符合条件的机构或组织,不面向个人。请有意申请课题的单位,一定要在规定日期前报送课题申请书,以免错过评审。发展改革委将主要依据申请单位选题是否准确,针对性如何;课题方案思路是否清晰,可操作性如何;研究方法是否科学,是否适合选题要求;以及研究单位的资质、研究人员的素质和以往的研究成果等,来确定最终入选课题。为进一步将课题研究与规划编制工作结合起来,增强研究成果的针对性、实用性,发展改革委将在研究期间,组织有关专家听取2-3次课题成果汇报,请各课题负责人能够带头做好研究工作,按要求进行汇报。希望各单位能够继续本着为国家未来发展出谋划策的意愿出发,并撰写出有思想、有深度、有实际可操作性的研究报告,高水平、高质量地完成研究任务。

三、规划特色 综述

“十二五”规划的编制工作据悉已经开启,中国国家发改委副秘书长杨伟民近日透露了“十二五”规划的5条思路,其中,结构调整为首要目标,社会建设则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富民任务

须明确提出“富民”任务

作为统领未来5年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个总体规划,我认为,“十二五”规划应明确提出“富民”的目标和任务。

中国每个五年计划或规划 都有一个相对明确的主题。所谓主题,也就是未来5年需要着力解决的问题。当然,问题最后能否解决或解决的程度如何,取决于诸多因素,但在编制规划的时候,总有个相对集中的主题。具体到“十二五”规划,之所以应将“富民”作为一个必须解决的问题而提出来,是基于以下几点考虑。

首先,“十二五”规划是新中国60年后的一次再出发。中国刚刚隆重庆祝了60岁生日,进入下一个甲子,应该有一个新的发展思路。 其次,“十二五”规划是在国际金融危机后中国实行的第一个五年规划,而此次金融危机无论对世界还是对中国,都提出了一些新的命题。

第三,经过30年的改革发展,目前中国人均GDP首次达到3200美元,按照国际标准,当人均GDP达到3000美元以上、开始进入工业化中后期,这一时期的发展思路肯定与过去不同。 上述三点决定了“十二五”规划与此前的十一个规划有着本质的差别。这个差别就是,过去的十一个规划追求“国强”,“十二五”规划则追求“民富”。这当然不是说,建国60年来特别是改革30年来百姓的生活没有提高,而是指相对于GDP的增长,作为整体的民众的富裕程度没有GDP增长快。何况,按照联合国的贫困标准,中国至少还有一亿多人生活在贫困线下。

另外,从近几年的情况看,中国社会的很多问题都跟贫富差距和民众的普遍不富裕有着直接的关系。如结构调整和经济转型的问题、消费和内需不足的问题,乃至一些群体性事件,都有着贫富分化的影子。贫富分化甚至直接影响到中国社会的稳定。

所以,“十二五”规划政策的着力点应该转到把提高居民收入、缩小贫富差距、富裕人民群众作为全新思路和战略,围绕着如何“富民”问题,制定行动路线图。而经过30年的发展,中国今天的经济实力也已经为解决“富民”问题提供了物质基础。

民乃国之本。对于“民富与国强”的关系,是先有民富而后才有国强,而不是相反。事实上,多少国家兴衰的历史也告诉人们,民富虽然不必然等于国强,但民不富,国家必然不强;即使表现出一定程度的强,也只能是外强中干。只有建立在普遍民富基础上的强大,才是根本性的强大。 因此,中国政府需要更新观念,在政策上,把“富民”作为一个明确的目标和任务。这就有必要在编制“十二五”规划时,制定一个长期的提高福利的战略规划,这个战略规划的目的,是为建立一个有竞争力和公平正义的福利国家打下基础。 结构失衡根源在于政府主导经济

“富民”虽然是一个经济问题,但经济问题的解决离不开政治。事实上,改革以来贫富差距的形成和拉大本身就有政治因素在内。为什么经济高速增长但人民的生活水平却得不到同步提升?症结就在于蛋糕的分配不合理。也就是说,经济发展成果的最大收益者不是普通群众,而是政府及其与公权力有关联的利益群体,以及资本利益集团和垄断国企的经理层与员工等。而政府之所以能够抽走国民收入的大头,并随心所欲地支配财富而不受监督,资本之所以能够压制众多的劳动力,原因又在于政府的权力过大。

中国传统上本就是一个大政府国家。无论是政府官员还是普通民众,心中都存在一个大政府观念。所以,要在政府权力过大的情形下改变收入分配不合理状况,须将之作为一个政治问题来看待,否则,仅仅视之为一个经济问题,解决起来很难。

另一方面,尽管“富民”问题在未来5年乃至更长一段时间内非常重要,但毕竟不是事物的全部,不能代替其他问题的解决。正如本文开头所说,在官方看来,“十二五”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是产业结构、城乡结构和区域结构等诸种结构构成的结构难题。结构问题在中国来说不是一个新问题,但“十二五”规划还是把它列为必须优先解决的头等大事,这说明,结构问题对中国经济和社会的造成的危害不能再延续下去。

现在的情况是,虽然高层已经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但要解决起来相当困难,否则,它也不会积累到今天这个程度。中国经济结构的失衡很大程度上是由政府的不当干预造成的。众所周知,中国经济的增长方式是政府主导型的经济增长方式,该增长方式的特点是,以追求GDP为主要目标,以扩大投资规模为主要任务,以重化工业项目和热衷批租土地为主要途径,以行政推动和行政干预为主要手段。

在这样一种增长方式下,经济越是高速发展,政府特别是地方政府获利就越大。原因很简单,政府掌握着切蛋糕的刀,他当然会把最大的一块留给自己。而利益一旦累积,要改变起来就非常难。这也是调整结构和改变经济增长方式喊了多少年却一直进展不大的根源。不但如此,当遇到外部的危机时,就像本次金融危机一样,为了保增长,还会进一步强化结构失衡和政府对经济增长方式的主导。

政府变革以外部力量促进政府变革。所以,要转变增长方式,推进各种结构调整,关键在于变革政府的治理方式。政府若不放弃对经济增长方式的主导权,不将自身对经济运行的干预建立在市场基础上,要转变发展方式只能是一句空话。

但在政府成为市场最大获利群体的情况下,要政府放弃自身利益,主动改革,谈何容易?这个时候,就需要靠非政府的外部力量去促使政府变革。外部的力量可以通过立法等手段对行政权力进行修正性、补充性的约束和重新界定,或者以严格的程序防止行政权力的过度使用,或者通过加强社会对行政权力的监督,从而迫使政府做到:

(一)转变和缩减政府的行政职能,限制行政权力;

(二)规范行政行为,控制行政权;

(三)加强社会自治,将一部分行政权转化为社会的权力,使公民参与到国家事务的管理和监督。以此建立起政府的公共治理结构。

应该说,在目前利益主体多元化、利益博弈成为基本现实的背景下,依靠包括经济主体的市场力量在内的广泛的社会组织和社会力量,促进政府变革,这种可能性是存在的,而且已越来越大。总之,要减少政府对经济的不当干预,须使政府形成一个稳定和完善的权力运作机制和框架。当政府用一种比较规范的方式来行使公权力时,经济主体自会在市场的作用下,自然完成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增长方式的转型,而无须政府劳神费力。就此而言,“十二五”规划的目标和任务能否如期完成,取决于政府变革的程度。

四、相关报道

10月15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定于10月15日至18日在北京召开。研究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是会议主要议程之一。

7月22日和9月28日召开的两次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分别确定了此次会议的主要议程和日期,并讨论了拟提请全会审议的文件。 中央政治局会议传递明确信号

中央全会在党的历史上通常都有重要标识意义。近年来,通过定期的政治局会议和中央全会的平台,党先后讨论和作出了包括坚持科学发展观、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和具体决策部署。比如,十六届五中全会的“十一五”规划建议、十六届六中全会的社会和谐部署,十七届四中全会的进一步推进党的建设决定。

十七届五中全会有关“十二五”规划建议,将勾勒出中国未来五年经济、社会、民主民生方面的发展路径与图景,引起各方高度关注。

9月28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指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综合判断国际国内形势,中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既面临难得的历史机遇,也面对诸多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挑战。

会议强调,制定“十二五”规划,更加注重以人为本,更加注重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更加注重统筹兼顾,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要把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提高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可持续性,坚持在发展中促转变、在转变中谋发展,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要坚持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坚持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坚持把改革开放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强大动力。

媒体分析指出,中央政治局会议的有关表述,传递出明确的信号――即将启程的“十二五”,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将迈出更大的步伐,迈向更广的领域,将为中国全面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转型奠定体制基础。“十二五”规划将从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矛盾和问题入手,在健全市场配置资源机制、加快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破除城乡二元体制、创新公共服务体制等方面,提出重大改革任务。

“十二五”关注度密集加温

9月以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等九位中央政治局常委密集赴各地考察调研,广东、新疆、黑龙江、宁夏……足迹遍及东部、西部和中部不同类型的省区,考察调研内容涉及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民生改善、重点领域改革等多个方面。分析认为,在五中全会前夕高层密集下基层,了解实际情况和民众所需,将有助宏观决策。同时,也凸显出中央高层对全面实现十一五规划目标的高度重视,对制定好十二五规划、全面推进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的决心和信心。

近期,中国主流媒体也纷纷推出系列报道,回顾“十一五”,展望“十二五”。新华社的文章指出,“十一五”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极不平凡的五年。五年间,中国经受住了国际金融危机、汶川地震等一系列历史罕见的严峻挑战,保持了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人民生活不断改善,结构调整也取得了积极进展,为“十二五”规划的制定和实施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中新社报道说,五年前,“科学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之类的表述,就已出现在“十一五”规划中。如今,在“十二五”期间完成这一转变已变得更为迫切。事实上,要取得突破性进展,仍然面临巨大的困难,甚至更严峻的挑战。观察家们普遍认为,中国正步入1950年代社会制度转型和1980年代以来经济体制转型之后的第三次社会转型。

港台地区近期也显示出对“十二五”的高度关注。台湾舆论对“十二五规划”多有期许。《工商时报》日前发表社论指出,站在台湾的立场,我们期盼大陆经济得以在未来5年内全面转型更新,因为那将为两岸经贸合作的深化与提升带来新的契机。

《联合报》从10月4日到8日开辟“十二五新方向”专题,连载5篇文章分析大陆经济转型契机、两岸新产业合作等。文章说,大陆“十二五”期间将加速经济结构改变,从“世界工厂”转型为“世界市场”。台湾产业如能掌握大陆转型契机,利用两岸互补优势,培育国际化品牌,自是商机无限。

进入10月,香港各界对于“十二五”的关注度日益升温,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曾荫权10月13日在《施政报告》记者会上表达了香港对“十二五”充满期望。

曾荫权说,香港参与“十二五”规划的工作已经开始很久,已邀请了发改委的专家来香港实地研究几次,也在北京商讨了多次,今年也跟内地的专家、广东省以及港澳办商讨这件事。 曾荫权说,最重要是利用“十二五”清楚介绍香港将来发展的定位,特别是香港作为国际性的金融中心、航运中心、贸易中心的地位,并讲清楚香港与上海等国内的金融中心的分工问题,以及把粤港合作、特别是融合香港作为区域发展财务中心的工作更清楚地写出来,这样香港就可以放心“先行先试”。

目录

“十二五”新思路新战略

“十一五”规划完成比较乐观

“十二五”规划编制的时代背景

“十二五”规划课题调研工作全面启动

产业转型与核心竞争力

“十一五”产业结构调整步履维艰

“十二五”经济转型面临严峻考验

“十二五”中国城市产业转型展望

“十二五”区域产业升级的新观点新思路

区域协调与政策创新

“十一五”区域经济布局基本成型

国家“十二五”应更加重视区域协调发展

“十二五”区域政策创新路向

谁是“十二五”区域战略排头兵

政府改革与软环境建设 “十二五”是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攻坚期

“大部制” “小特色”对“十二五”行政体制影响深远

深圳“行政三分”继续领跑

“十二五”的重点是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城乡一体与社会改革

“十一五”城乡一体化重点

“十二五”是城乡一体化的关键时期

和谐创建是“十二五”社会管理体制改革主题

安全发展与应急管理

“十一五”安全生产约束目标解读

安全生产应急管理规划纳入“十二五”规划

“十二五”前期安全生产课题研究全面展开

生态文明与节能减排

“十一五”节能减排目标实现情况

“十二五”生态文明建设的抓手

地方“十二五”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新动向新举措

金融生态和区域金融体系

“十一五”金融业发展现状

金融战略进入国家发展战略核心位置

文化产业与软实力

3G与城市信息化

中国城市“十二五”核心问题研究报告 目录

01 中国城市“十二五”背景及发展特点研究报告

1.“十一五”发展成绩奠定城市“十二五”发展基础

1.1 经济保持平稳增长

1.2 坚持深化改革开放

1.3 保障和改善民生

2.改革开放30年发展成就标示城市“十二五”发展高度

2.1 科学总结建国60年我国城市发展和城镇化经验

2.2 城市化进程显著加快

2.3 城市体系显著完善

2.4 城市发展质量显著提升

2.5 城市管理体制显著优化

2.6 城市综合竞争力显著增强

3.“十二五”及更长时间内我国城市发展呈现新趋势

3.1 区域一体化与城乡一体化

3.2 科学发展与以人为本

3.3 集群化与网络化

3.4 构建新型社区与市民社会

3.5 文化特色与品牌塑造

3.6 城市群与区域协同

4.中国城市“十二五”时期的基本特征

4.1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入“承前启后”的关键点 4.2 改革开放进入“深化攻坚”的新阶段

4.3 城市化进程进入“内涵发展”的战略期

02 中国城市“十二五”发展趋势及任务分析报告

1.城市发展从外延式扩张向内涵式发展转变

1.1 从三个角度理解城市内涵式发展

1.2 准确城市定位、提升城市形象、塑造城市品牌是城市内涵式发展的实践结果

1.3 从外延式扩张向内涵式发展转变是城市“十二五”时期的重要任务之一

2.城市软实力成为城市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2.1 城市发展的核心竞争力是城市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和最优方式

2.2 城市核心竞争力的提升是一个动态演进的过程

2.3 加强文化软实力建设是提升城市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方面

3.城乡统筹与城乡一体化成为城市发展的新抓手

3.1 城乡一体化制度极大推动城乡经济社会发展

3.2 统筹城乡发展构建城乡一体化新格局

3.3 以城乡统筹发展促进和谐社会建设

4.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示范意义进一步凸现

4.1 设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是推进深层次改革的重要举措

4.2 浦东新区:综合配套改革迈向“深水区” 4.3 滨海新区:为中国金融改革探路

4.4 深圳:为政治体制改革提供新经验

4.5 重庆:为推进城乡统筹提供新动力

4.6 成都:“全域成都”构建城乡体系新框架

5.城市群对城市建设与发展的作用进一步增强

5.1 城市群是推进区域协作联合的重要发展模式

5.2 城市群的形成和发展是城市化的高级形态

5.3 以城市群为主体形态推动区域一体化

03 中国城市“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矛盾和问题研究报告

1.国际经济危机尚未见底,经济增长方式亟待深刻调整

1.1 金融危机给我国经济发展造成了不利影响

1.2 我国采取一系列措施应对金融危机

1.3 拉动内需是今后一段时期内应对经济危机的重要手段

1.4 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与产业结构升级是应对经济危机的根本途径

2.各类民生问题备受关注,统筹兼顾各方利益难度加大

2.1 当前面临的不和谐问题更为广泛和深刻

2.2 当前各种利益关系更加复杂多元

2.3 推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要求更高

2.4 统筹兼顾成为长期坚持的战略方针

3.人口资源环境矛盾突出,经济社会永续发展任务艰巨

3.1 “十二五”时期我国人口管理面临新课题 3.2 人口资源环境矛盾成为“十二五”时期城市可持续发展面临的主要矛盾

4.社会阶层结构深刻变动,社会建设和管理面临新课题

4.1 阶层结构变化是我国社会转型和经济转轨的深刻体现

4.2 合理的现代社会阶层结构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内在需要

4.3 “十二五”时期培育合理的现代社会阶层结构的两个切入点

5.城市之间竞争日趋激烈,区域一体化发展需要制度创新

5.1 竞争与合作是城市发展的永恒主题

5.2 我国城市竞争日趋激烈

5.3 制度创新是“十二五”时期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重要动力

6.城市面临各类风险增多,城市治理任务更趋繁重

6.1 城市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增多

6.2 我国城市治理模式亟待转型

6.3 “十二五”时期是我国城市治理模式转型的重要时期

04 中国城市“十二五”规划纲要基本要素研究报告

05 中国城市“十二五”发展思路和战略重点研究报告

06 中国城市“十二五”以新兴产业主导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研究报告

07 中国城市“十二五”推动投资体制深层次变革研究报告 08 中国城市“十二五”区域金融体制改革与金融中心建设研究报告

09 中国城市“十二五”提升创新能力科学路径研究报告

10 中国城市“十二五”确立人才优先发展战略布局研究报告

11 中国城市“十二五”时期全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研究报告

12 中国城市“十二五”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与公共财政体制研究报告

13 中国城市“十二五”教育改革任务与措施研究报告

14 中国城市“十二五”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实施方案研究报告

15 中国城市“十二五”城乡社保一体化发展模式研究报告

16 中国城市“十二五”以创业带就业打造创业型城市研究报告

17 中国城市“十二五”启动文化引擎提升文化软实力研究报告

18 中国城市“十二五”加强应急管理健全城市运行体系研究报告

19 中国城市“十二五”信息化发展战略重点研究报告

20 中国城市“十二五”创新基层社会管理格局研究报告

21 中国城市“十二五”健全统筹城乡发展体制机制研究报告

22 中国城市“十二五”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研究报告

23 中国城市“十二五”以主体功能区效应推进区域协调发展研究报告

24 中国城市“十二五”城市群发展机制与政策研究报告

25 “十二五”时期综改实验区实践探索与科学发展模式研究报告

26 “十二五”时期资源型城市转型“科学之路”研究报告

27 “十二五”时期汶川地震灾后重建与灾区科学发展研究报告

28 “十二五”规划课题公开招标情况分析报告

29 我国中长期发展规划演变进程研究报告

30 我国中长期发展规划基本理论研究报告

31 我国中长期发展规划编制方法研究报告

32 我国中长期发展规划评估研究报告

33 我国中长期发展规划体系建设研究报告

34 中国城市“十二五”中长期发展规划指标体系重构研究报告

35 中国城市“十二五”低碳发展战略研究报告

六、重大选题 发展环境

1.世界经济走势及其对我国的影响。

2.我国宏观经济走势及政策取向。

思路目标

3.“十二五”规划总体思路研究。

4.“十二五”规划发展目标研究。

5.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思路与对策研究。

产业结构 6.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研究。

7.提高我国产业竞争力研究。

8.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研究。

9.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研究。

10.粮食安全问题研究。

11.能源发展战略研究。

12.交通运输发展战略研究。

城乡区域

13.进一步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思路研究。

14.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研究。

15.统筹城乡发展问题研究。

16.优化生产力布局战略研究。

17.落实主体功能区规划的体制机制和政策研究。

科教文化

18.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措施研究。

19.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对策研究。

20.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战略研究。

改革开放

21.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总体思路。

22.深化国有经济改革研究。

23.健全现代市场体系研究。

24.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问题研究。 25.深化社会管理体制改革研究。

26.资源要素价格改革思路和对策研究。

27.深化财税体制改革研究。

28.完善金融体系及防范金融风险研究。

29.构建我国对外开放新格局研究。

人民生活

30.提高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研究。

31.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研究。

32.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研究。

33.构建住房保障体系的思路与对策。

34.实施扩大就业战略研究。

资源环境

35.生态文明建设战略研究。

36.节能减排问题研究。

37.推进循环经济发展的战略研究。

38.建立完善生态环境与资源补偿机制研究。

39.我国灾害应急体系建设研究。

第二篇:上海十二五规划建议全文

中共上海市委关于制定上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2010年11月9日中国共产党上海市第九届委员会第十三次全体会议通过)

“十二五”时期(二○一一年至二○一五年),是上海加快推进“四个率先”、加快建设“四个中心”的重要时期,是上海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时期。科学制定上海“十二五”规划,对于上海抓住和用好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在新的起点上推动科学发展,到二○二○年基本建成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率先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四个中心”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建设取得决定性进展

(1)“十一五”时期上海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十一五”时期是上海发展极不寻常、极不平凡的五年。面对国内外环境的复杂变化和重大风险挑战,上海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抓住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和自身发展转型的挑战,把举办上海世博会作为实现科学发展的重大契机,把结构调整和高新技术产业化作为确保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主攻方向,把改善民生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经济社会继续保持平稳健康协调发展,城乡居民生活持续改善;举办了一届成功、精彩、难忘的世博会,胜利完成国家交给上海的光荣任务;“十一五”规划确定的主要发展目标和任务胜利完成,“四个中心”框架基本形成,服务全国能力不断提高,国际影响力显著提升,谱写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建设的新篇章。五年的奋斗和探索,成绩来之不易,世博理念、世博精神和世博经验是推动未来上海转型发展的宝贵财富。

(2)“十二五”时期上海面临重大机遇和严峻挑战。上海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科技创新孕育新突破,我国国际经济地位快速上升,为上海转型发展带来新机遇。同时,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深远,全球经济出现增速减缓,需求结构出现明显变化,对上海经济发展构成严峻挑战。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长期向好的基本态势没有改变,经济结构转型加快,市场需求潜力巨大,长三角一体化进程加快,特别是国家进一步支持上海加快“四个中心”建设的重大政策,为上海拓展了新的发展空间。上海智力资源较丰富、商务环境较规范、城市开放度较高及世博会后续效应释放,为转型发展提供了坚实基础。同时,必须清醒地看到,上海发展仍面临不少瓶颈制约和突出问题,资源环境约束趋紧,商务成本攀升;传统增长模式不可持续,创新创业活力不足,城乡区域发展协调性有待增强;常住人口总量增长较快,人口老龄化加快,基本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压力加大,收入分配差距较大,群体利益诉求日趋多样、协调难度增大,社会矛盾增加;体制机制瓶颈更加凸显,改革攻坚任务更加艰巨。必须增强机遇意识、忧患意识、创新意识,着力解决突出矛盾和问题,率先走出一条适合特大城市特点的科学发展新路。

(3)制定“十二五”规划的指导思想和基本要求。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适应国内外形势新变化、顺应人民群众过上更好生活新期待,紧紧围绕建设“四个中心”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总体目标,坚持科学发展、推进“四个率先”,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为强大动力,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根本目的,充分发挥上海世博会的后续效应和浦东新区先行先试的带动作用,创新驱动、转型发展,努力争当全国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排头兵。 坚持科学发展,率先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率先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率先推进改革开放、率先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央对上海的明确要求和殷切期望,也是上海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继续保持上海发展良好势头,解决前进中面临的问题和困难,必须始终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坚持发展这个硬道理,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把“四个率先”作为上海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战略举措,力争在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等各方面走在全国前列。创新驱动、转型发展,是上海在更高起点上推动科学发展的必由之路。要把创新贯穿于上海经济社会发展各个环节和全过程,着力推进制度创新、科技创新、管理创新、文化创新,充分发挥科技第一生产力作用,切实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使科技进步和创新成为上海转型发展的重要支撑;要全面贯彻人才是第一资源的要求,坚持人力资源优先开发和教育优先发展,壮大创新创业人才队伍,使城市转型发展真正建立在人力资源优势充分发挥、创新创业活力竞相迸发的基础上;要切实摆脱习惯思维束缚,不背过去成绩包袱,更新发展理念,实现体制机制、领导方式和工作方法的重大转变,坚定不移调结构、促转型,更加注重发展质量和效益,着力提高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基本要求是:

——必须深入推进改革开放。把改革开放作为转型发展的强大动力,高举浦东开发开放旗帜,以开放促发展、促改革、促创新,深入推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加快建立有利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体制机制,着力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和城市国际化程度,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更好地服务长三角、服务长江流域、服务全国。

——必须加快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把结构调整作为转型发展的主攻方向,积极把握国家实施扩大内需战略的机遇,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全面促进城市信息化,着力提升现代服务业能级和水平,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新型业态,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改造提升基础和传统产业,努力形成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

——必须更加注重以人为本的社会建设和管理。把改善民生作为转型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着力推进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完善制度安排,创新社会管理模式,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生活质量和满意度,使发展成果更加广泛、更加均衡地惠及人民群众,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和人的全面发展。 ——必须着力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把统筹城乡发展作为转型发展的重大任务,优化市域空间布局,充分发挥郊区在新一轮发展中的战略作用,积极推进新城、新市镇和新农村建设,构建覆盖城乡的基础设施体系、公共服务体系和城市管理体制,进一步提升城市现代化管理水平,构筑城乡一体化发展新格局。 ——必须加快推进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把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作为转型发展的着力点,更加注重源头治理和长效机制建设,着力推进资源节约、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发展循环经济,推广低碳技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

——必须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把依法治市作为转型发展的重要保障,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坚持维护人民群众利益与维护司法权威有机统一,充分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严格规范行政执法行为,深入开展法制教育,加快推进诚信体系建设,形成全社会依法共融、和谐共进的制度环境。

(4)“十二五”时期上海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根据国家对上海的战略定位和要求,到二○二○年上海要基本建成与我国经济实力和国际地位相适应、具有全球资源配置能力的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基本建成经济繁荣、社会和谐、环境优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为建设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作出贡献。据此,“十二五”时期上海“四个中心”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建设要取得决定性进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要取得率先突破,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要得到明显提高。主要目标是: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明显改善,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基本形成,全市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预期为8%左右,第三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比重达到65%左右,单位土地产出率和全社会劳动生产率进一步提高。城市创新活力大幅提升,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初步形成,科技创新能力显著增强,创新人才队伍不断壮大,鼓励创新氛围日益浓厚,劳动者素质稳步提高,全社会研究开发经费支出相当于全市生产总值比例达到3.3%左右。城市服务功能全面增强,“四个中心”核心功能初步形成,城市信息化整体水平迈入国际先进行列,城市交通体系更加完善,城乡一体化发展格局基本形成,城市文化更加繁荣、更具魅力。城乡居民收入持续稳定增长,覆盖城乡居民的公共服务体系和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人民群众获得更优质、多样、公平的受教育机会,居民主要健康指标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就业岗位持续增长。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更加健全,民主协商充分发展,人民权益得到切实保障,社会管理制度加快完善,诚信体系建设取得新突破,努力使上海成为最安全的大都市之一。生态环境不断优化,能源利用效率不断提高,单位生产总值综合能耗、二氧化碳排放强度和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进一步下降,供水水质达到国家新的饮用水标准,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水平稳步提高。改革开放取得新的突破,浦东综合配套改革试点示范作用充分显现,重点领域改革不断深化,市场配置资源能力进一步增强,政府公信力和行政效率明显提高,开放型经济和城市国际化程度达到新水平。

二、聚焦建设“四个中心”的国家战略,加快形成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 深化落实国务院关于推进上海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的意见,按照加快形成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的方向,着力推进高端化、集约化、服务化发展,促进三二一产业融合发展。面向市场、发挥优势,加快构建以现代服务业为主、战略性新兴产业引领、先进制造业支撑的新型产业体系,不断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全面提升国际经济中心城市的地位。

(5)以人民币国际地位提升为契机推动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取得新突破。以金融市场体系建设为核心,以先行先试和营造环境为重点,不断提高金融中心的国际影响力。进一步拓展金融市场广度和深度,加快提升股票、债券、外汇、货币、期货、黄金和产权等重要市场的功能和国际化程度,不断丰富市场产品和工具,健全完善市场体系和结构,积极稳步扩大金融市场对外开放,基本确立上海在全球的人民币资产交易、定价、清算中心地位。大力发展各类金融机构,着力吸引和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和行业影响力的金融机构,积极拓展各类金融和金融中介服务业务,大力鼓励和支持金融创新,不断提高金融服务能力和水平。积极促进形成适应发展需要、切合我国实际又符合国际惯例的金融税收、信用、法律和监管体系,努力营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金融发展环境。加快陆家嘴—外滩金融区建设。切实防范金融风险,维护金融稳定和安全。

(6)显著增强国际航运中心资源配置能力。优化现代航运集疏运体系,推进外高桥港区、洋山深水港区建设和功能提升,加快内河航道建设,完善货运道路网络,大力发展水水中转等多式联运,加强航空等综合交通枢纽功能建设,加快建设国际邮轮母港。拓展和完善航运航空服务产业链,大力发展航运经纪、航运金融、船舶交易和海事法律等各类航运服务。推进国际航运发展综合试验区建设,加快促进与航运相关的货物、船舶、企业和人才等各类市场要素集聚。 (7)提升国际贸易中心服务功能和国际地位。以提高市场开放程度和贸易便利化水平为着力点,健全现代市场体系,加快将上海建成具有国际国内市场资源配置功能、与我国经济贸易国际地位相匹配的国际贸易中心。深化口岸通关模式改革,加强进出口平台功能,建立覆盖口岸和腹地的保税网络系统。推动外高桥国际贸易示范区先行先试,鼓励支持新型国际贸易业态发展。着力完善辐射全国的市场体系,努力成为大宗商品定价中心、交易中心、结算中心。大力发展服务贸易。完善商业业态和购物环境,打造时尚购物之都。

(8)大力发展各类服务业。依托城市功能提升、市场需求引导和新技术应用,扩大服务业规模,拓展新领域,发展新业态,培育新热点,推进品牌化、网络化经营,增强服务业辐射能力。加快发展信息服务、现代物流、专业服务、服务外包、研发设计、文化及创意和会展等生产性服务业,促进集聚发展、集群发展。按照增加就业、改善民生、扩大内需、优化结构的要求,加快发展健身和多层次医疗保健、教育培训、家庭服务等生活性服务业,建设世界著名旅游城市。推动中心城区合理建设布局现代商务楼宇,鼓励郊区发展特色服务业,加快建设服务业集聚区。

(9)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主动作为、有舍有取,紧密对接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规划和政策,大力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化,重点发展高端装备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和新能源汽车等产业。抓紧实施民用航空、海洋工程装备等一批专项工程,注重技术创新与商业模式创新、新技术应用和市场培育更紧密地结合,加快培育一批行业龙头企业,努力成为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创新引领区。突破汽车、船舶和机械等产业重点产品、关键零部件的核心技术,形成自主研发和制造体系,提升自主品牌价值,加快建设临港装备、漕泾化工、长兴造船等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积极发展海洋经济。

(10)提升基础产业和改造传统产业。优化钢铁、石化等基础产业产品结构,发展延伸产业链,控制高耗能产业产能。积极发展都市型工业,融入科技、创意、时尚和环保等元素,不断提高设计、品牌和营销等环节的附加值。促进加工型产业转型升级。推进产业基地和工业园区等功能整合,加快园区外企业向园区集中,实现集约集聚高效发展。提升优化商贸流通业。促进房地产业持续健康发展,注重运用经济杠杆等多种措施调控房地产供求关系,强化建筑工程质量管理。 (11)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充分发挥上海农业在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进程中的应有作用,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着力提升农业设施、农业组织和农业科技水平,积极发展都市高效生态农业,不断增强农业经济功能、生态功能、服务功能。建立完善主要地产农产品最低保有量制度,确保粮食、蔬菜等主副食品有效供应和质量安全。发展低碳和循环农业,降低化肥、农药施用量,有效防治农业面源污染。促进农业生产经营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和农业龙头企业发展,完善农业社会服务体系。加大农业科技创新和推广力度,大力发展现代种业。完善强农惠农政策,健全农业补贴、农业生态补偿等支持保护制度,加大农业投入力度。力争在发挥农业科技引领作用、农业与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农产品质量安全全程控制和监管等方面走在全国前列。

三、充分发挥科技引领和人才支撑作用,加快建设创新型城市

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方针,深入实施科教兴市和人才强市战略,全面落实中长期科技和人才规划纲要及配套政策,坚持以知识竞争力为标杆,以应用为导向,抢占科技制高点,培育经济增长点,服务民生关注点,全面增强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推动城市发展率先实现向创新驱动转变。

(12)增强科技创新能力。增强共性、核心技术突破能力,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聚焦国家战略和需求导向,承接和实施国家重大专项和任务,努力在大型客机、极大规模集成电路制造装备及成套工艺、新一代宽带无线移动通信网、重大新药创制和核心电子器件、高端通用芯片及基础软件等领域实现重大突破。开展重大科技攻关,围绕一批重点领域加强前瞻布局,加快突破抗体药物和新型疫苗、高端装备、高性能材料、半导体照明及新一代信息技术等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加强基础研究,瞄准纳米科技、生命科学和空间海洋等科学前沿有重大应用前景的领域,集中优势力量实现重大突破。加强科研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上海光源后续工程,建设组织样本库和国家蛋白质科学设施等。建设和优化一批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创新基地和共性技术研发平台。实施创新示范工程,扩大世博科技成果转化和应用。大力推进创新载体建设,深入实施聚焦张江战略,深化“三区联动”,加快杨浦、紫竹等创新园区载体建设。进一步完善研发公共服务平台,健全区县科技创新服务体系,提高孵化器、加速器等创业机构的服务能力,完善科技中介服务体系。加强科学普及,提高市民科学素质。

(13)激发企业创新活力。深入实施国家技术创新工程,加快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引导和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支持企业建设研发队伍和研发机构,积极发展研发服务产业。强化国有企业创新导向,加强创新绩效激励和考核,发挥国有企业在科技创新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中的重要作用;增强民营企业创新能力,加大对民营中小企业和归国留学人员所创办企业的政策扶持力度,发挥民营企业的生力军作用;鼓励外资在上海建立研发机构,促进其与本土机构的交流和合作。推动产学研合作,构建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加强科技金融结合,打造企业成长全周期的金融服务链,鼓励各类创业基金、风险投资基金进一步集聚;放大政府引导资金作用,通过政策引导、资金参股和风险补偿等多种手段,扩大各类天使投资资金规模;加快发展商业银行专营服务机构,促进投贷联动,鼓励知识产权质押、信用互助和科技保险等各类科技金融创新,大力支持本市中小科技企业上市。进一步落实对创新型企业和产品的优惠政策。

(14)深化科技管理体制机制改革。进一步深化部市合作、院地合作机制,更好对接和服务国家科技创新战略。加强市区县联动,建立健全区县创新考核机制,增强区县创新发展动力和活力。加快应用技术创新体系建设,改革各类高科技园区和开发区管理体制,改革国有科技投资公司评价方法、决策模式和激励机制,形成有利于科技成果发现、评价和转化的体制机制。进一步加大科技投入,创新投入方式,深化科研经费管理制度改革,切实提高政府各类资金使用效率。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完善保护知识产权的地方性法规,健全知识产权评估和交易体系,培育和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优势企业。

(15)建设国际人才高地。在全社会牢固树立人才投入优先保障、人才资源优先开发、人才制度优先创新、人才结构优先调整的理念,坚持以用为本,强化人才在创新驱动、转型发展中的保障和支撑作用。坚持市场导向,大力开发利用国际国内两种人才资源,围绕“四个中心”建设,加强各类人才队伍建设,大力培养和引进科技领军人才、创新创业人才、创新团队和高技能人才等。针对人才创新创业需求,制定实施有关产业、融资、产权激励与保护等支持政策。积极发展人力资源服务业。以建设浦东国际人才创新试验区为突破口,大力集聚海外高层次人才,积极开展国际人才交流,探索建立国际人才市场。强化各级党委、政府的人才工作目标责任制,发挥用人单位主体作用,形成多元化投入格局,明显提高人力资本投资比重。进一步改善人才发展环境,更加关注青年人才的利益诉求,切实解决各类引进人才的居住、医疗和子女教育问题。积极稳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完善居住证、居转户、直接落户相衔接的人才引进政策体系,优先满足高层次人才、紧缺急需人才落户需求,使上海成为适宜海内外各类人才创业、工作和生活的大都市。

四、以新城建设为重点提升城乡统筹水平,构筑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 坚持城乡一体、均衡发展,把郊区放在现代化建设更加重要位置,进一步将建设重心转向郊区。充分发挥功能区的导向作用,优化提升中心城区功能,以郊区新城建设为重点,深化完善市域城镇体系,加快推进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继续在城乡一体化发展方面走在全国前列。

(16)优化市域空间布局。落实国家主体功能区规划,突出区域主导功能,加强分类指导,形成发展导向明确、要素配置均衡、空间集约集聚的发展格局。浦东新区要推动新一轮城市功能和形态开发,成为“四个中心”的核心功能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主导区和国家改革示范区。中心城区及拓展区要增强城市综合服务功能,提升现代化、国际化水平,成为传承历史文脉、彰显城市魅力、发展服务经济的主要承载区。郊区要推进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积极发展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建设若干与长三角联动发展的新城,成为上海发展的新引擎。崇明三岛地区要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推动绿色低碳发展,成为上海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空间和现代化综合生态岛。充分发挥若干重点地区对城市布局调整的带动作用。实施世博园区后续开发,统筹世博园区与黄浦江沿岸综合开发规划,形成低碳生态的文化交流和公共活动中心、新的服务经济集聚区。以改善交通条件为重点促进苏州河两岸协调发展。基本完成虹桥商务区核心区建设,着力打造上海国际贸易中心的新平台和长三角地区的高端商务中心。建成迪士尼主题乐园一期及商业等配套设施,带动周边区域和相关产业发展,加快建设国际旅游度假区。实施差别化的区域政策和评价机制。新增建设用地向重点区域倾斜,提高郊区城镇化地区的人口密度,引导人口居住和就业在各功能区内相对平衡。完善生态补偿机制。探索实施区域化开发管理机制,加强跨行政区资源整合。

(17)深化完善市域城镇体系。加快推进新城建设,充分发挥新城在优化空间、集聚人口、带动发展中的作用,将重点新城建设成特色鲜明、功能完善、产城融合、用地集约、生态良好的长三角城市群重要组成部分。科学规划和定位新城功能,鼓励新城优势互补、功能互动。优化提升嘉定、松江新城功能,着力提高综合服务能力和辐射能级。大力发展南汇新城,建设综合性现代化滨海新城。加快建设青浦、南桥新城,着力加强功能性开发和提高综合配套水平。促进产业结构调整与布局结构优化相结合,推动金山新城发展。按照生态岛发展方向,鼓励崇明新城走特色发展道路。强化产城融合和提升新城配套服务水平,统筹工业园区、产业基地和大型居住区与新城建设,鼓励符合功能导向的产业项目向新城集聚,努力实现本地就业、本地居住,加快构筑新城内外交通网络,进一步提高新城基础设施配套水平,合理配置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资源,创造具有竞争力的投资环境和富有吸引力的工作、生活环境。建立健全新城建设推进机制,在资源配置上加强全市统筹,推动基础设施、重大功能性项目向新城倾斜。进一步下放项目建设、交通管理和市容绿化等审批权限,创新投融资模式。优化城镇布局,编制完成镇村规划,分类推进新市镇建设,推动新市镇向交通干道和重点区域集聚发展。依托交通优势、区位条件和生态资源,积极发展特色经济。加快老集镇改造,促进资源整合优化。发挥小城镇发展改革试点示范带动作用。加强城乡结合地区建设和管理,加快城中村改造,整合用地资源,促进功能升级转换,提高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配套水平,增强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保障能力。 (18)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依托特大城市综合优势,加大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力度,继续推进“三个集中”,深化农村改革创新,全面提升农村发展水平。优先安排与农民生产、生活相关的基础设施和环境建设,重点加强道路、桥梁、农田水利、供水和污水处理等设施建设,继续推进自然村落保护、改造和整治。结合人口分布,优化农村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资源配置。建立农民增收长效机制,确保农民持续增收。推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积极拓展非农就业渠道,支持农民自主创业,增加农民工资性、经营性、转移性收入。通过发展经营性不动产等方式增强农村集体经济实力,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建立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和管理服务平台等。完善城乡平等的要素市场交换关系,促进土地增值收益等主要用于农业农村。加快推进农村土地管理制度改革,按照节约用地、保障农民权益的要求推进征地制度改革,实行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积极推进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确权登记、有偿使用和流转,稳步推进农民宅基地置换工作。加强农村集体资金资产管理,深化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产权制度改革,切实维护农民利益。加强农村金融服务,有效解决农业组织“贷款难”问题。

第三篇:国家十二五规划全文_下载

十二五规划全文

中国是从1953年开始制以五年一个时间段来做国家的中短期规划的,第一个“五年计划”,我们就简称为“一五”,然后以此类推。“十二五”规划的全称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十二五”规划的起止时间:2011-2015年。

一、基本信息

十二五计划,也就是第十二个五年规划,它的时间段就是:2011-2015年。“十二五”规划的全称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十二五”规划的起止时间2011-2015年。规划编制工作大体包括前期调研、编制起草、论证衔接、审批发布四个阶段。在制定程序上,各部委省市区在2009年下半年初步完成本领域、本地区的规划统一汇总到国务院,编制全国的“十二五”规划,将在2010年下半年的中共十七届五中全会上讨论建议稿,而后提交2011年3月份的全国两会上审议通过付诸实施。

二、规划进展 综述

2008年11月6日国家发改委召开了新闻通气会,规划司司长李守信介绍开展“十二五”规划前期重大问题研究工作的有关考虑。李守信主要从三方面作了介绍。

前期研究意义

启动“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在即。充分和扎实做好各项前期准备工作,搞好规划前期重大问题研究是其中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即将进入的“十二五”时期,中国仍将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机遇前所未有,挑战也前所未有,机遇大于挑战。因此,“十二五”规划将是中国妥善应对国内外发展环境重大变化的五年规划,是深入实践科学发展观、全面落实十七大提出的新的发展要求的五年规划,也是承诺实现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的五年规划。科学制定并实施好“十二五”规划,对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具有重要意义。为进一步提高规划编制的透明度、民主参与度,广泛凝聚社会各界的智慧,对重大问题形成共识,增强规划的科学性,国家发展改革委决定对“十二五”规划前期重大问题研究进行公开选聘研究单位。

每个五年规划的编制工作一般都要经过前期研究、形成基本思路、研究提出规划框架和起草规划草案几个阶段。前期重大问题研究是基础,是否能够做到充分和扎实,直接影响到基本思路的提出,影响到最后形成的规划的科学性、有效性和权威性。

内容要求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和基本要求

为了做好“十二五”规划前期研究课题公开选聘研究单位工作,发展改革委在课题内容安排上作了改进。按照党的十七大的总体部署和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在充分讨论和广泛征求专家意见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包含8个领域39个题目的《“十二五”规划前期重大问题选题指南》,供大家申请课题时参考。《指南》选取的这些题目,重点是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关于“十二五”规划总体思路研究,发展目标研究等;另一方面是关于需要推动解决的制约经济社会中长期发展的一些重大问题,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统筹城乡发展等,研究重点是寻找破解这些问题路径、方向,提出具体可行的政策举措。项目单位在申报课题时,可以依据自己的研究优势,直接用《研究指南》列出题目,也可以围绕《研究指南》确定的领域,自行确定研究题目,但是一定要围绕规划编制工作需要,突出关系全局发展的问题,突出战略发展的问题,突出宏观性、政策性方面的问题。要能直接为提出“十二五”时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思路、起草“十二五”规划《纲要》服务,从国家中长期发展的战略高度出发,把问题分析透彻,把解决思路梳理清楚,并提出针对性和实用性强的政策措施。

工作安排

公开选聘工作的有关安排

具体安排大家可以参考国家发展改革委《“十二五”规划前期重大问题研究公告》或登陆发展改革委门户网站查询。目前,发展改革委课题申请对象仅限于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大型企业、行业协会及国际组织,以及其他经审查符合条件的机构或组织,不面向个人。请有意申请课题的单位,一定要在规定日期前报送课题申请书,以免错过评审。发展改革委将主要依据申请单位选题是否准确,针对性如何;课题方案思路是否清晰,可操作性如何;研究方法是否科学,是否适合选题要求;以及研究单位的资质、研究人员的素质和以往的研究成果等,来确定最终入选课题。为进一步将课题研究与规划编制工作结合起来,增强研究成果的针对性、实用性,发展改革委将在研究期间,组织有关专家听取2-3次课题成果汇报,请各课题负责人能够带头做好研究工作,按要求进行汇报。希望各单位能够继续本着为国家未来发展出谋划策的意愿出发,并撰写出有思想、有深度、有实际可操作性的研究报告,高水平、高质量地完成研究任务。

三、规划特色 综述

“十二五”规划的编制工作据悉已经开启,中国国家发改委副秘书长杨伟民近日透露了“十二五”规划的5条思路,其中,结构调整为首要目标,社会建设则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富民任务

须明确提出“富民”任务

作为统领未来5年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个总体规划,我认为,“十二五”规划应明确提出“富民”的目标和任务。

中国每个五年计划或规划都有一个相对明确的主题。所谓主题,也就是未来5年需要着力解决的问题。当然,问题最后能否解决或解决的程度如何,取决于诸多因素,但在编制规划的时候,总有个相对集中的主题。具体到“十二五”规划,之所以应将“富民”作为一个必须解决的问题而提出来,是基于以下几点考虑。

首先,“十二五”规划是新中国60年后的一次再出发。中国刚刚隆重庆祝了60岁生日,进入下一个甲子,应该有一个新的发展思路。

其次,“十二五”规划是在国际金融危机后中国实行的第一个五年规划,而此次金融危机无论对世界还是对中国,都提出了一些新的命题。

第三,经过30年的改革发展,目前中国人均GDP首次达到3200美元,按照国际标准,当人均GDP达到3000美元以上、开始进入工业化中后期,这一时期的发展思路肯定与过去不同。 上述三点决定了“十二五”规划与此前的十一个规划有着本质的差别。这个差别就是,过去的十一个规划追求“国强”,“十二五”规划则追求“民富”。这当然不是说,建国60年来特别是改革30年来百姓的生活没有提高,而是指相对于GDP的增长,作为整体的民众的富裕程度没有GDP增长快。何况,按照联合国的贫困标准,中国至少还有一亿多人生活在贫困线下。

另外,从近几年的情况看,中国社会的很多问题都跟贫富差距和民众的普遍不富裕有着直接的关系。如结构调整和经济转型的问题、消费和内需不足的问题,乃至一些群体性事件,都有着贫富分化的影子。贫富分化甚至直接影响到中国社会的稳定。

所以,“十二五”规划政策的着力点应该转到把提高居民收入、缩小贫富差距、富裕人民群众作为全新思路和战略,围绕着如何“富民”问题,制定行动路线图。而经过30年的发展,中国今天的经济实力也已经为解决“富民”问题提供了物质基础。

民乃国之本。对于“民富与国强”的关系,是先有民富而后才有国强,而不是相反。事实上,多少国家兴衰的历史也告诉人们,民富虽然不必然等于国强,但民不富,国家必然不强;即使表现出一定程度的强,也只能是外强中干。只有建立在普遍民富基础上的强大,才是根本性的强大。 因此,中国政府需要更新观念,在政策上,把“富民”作为一个明确的目标和任务。这就有必要在编制“十二五”规划时,制定一个长期的提高福利的战略规划,这个战略规划的目的,是为建立一个有竞争力和公平正义的福利国家打下基础。 结构失衡根源在于政府主导经济

“富民”虽然是一个经济问题,但经济问题的解决离不开政治。事实上,改革以来贫富差距的形成和拉大本身就有政治因素在内。为什么经济高速增长但人民的生活水平却得不到同步提升?症结就在于蛋糕的分配不合理。也就是说,经济发展成果的最大收益者不是普通群众,而是政府及其与公权力有关联的利益群体,以及资本利益集团和垄断国企的经理层与员工等。而政府之所以能够抽走国民收入的大头,并随心所欲地支配财富而不受监督,资本之所以能够压制众多的劳动力,原因又在于政府的权力过大。

中国传统上本就是一个大政府国家。无论是政府官员还是普通民众,心中都存在一个大政府观念。所以,要在政府权力过大的情形下改变收入分配不合理状况,须将之作为一个政治问题来看待,否则,仅仅视之为一个经济问题,解决起来很难。

另一方面,尽管“富民”问题在未来5年乃至更长一段时间内非常重要,但毕竟不是事物的全部,不能代替其他问题的解决。正如本文开头所说,在官方看来,“十二五”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是产业结构、城乡结构和区域结构等诸种结构构成的结构难题。结构问题在中国来说不是一个新问题,但“十二五”规划还是把它列为必须优先解决的头等大事,这说明,结构问题对中国经济和社会的造成的危害不能再延续下去。

现在的情况是,虽然高层已经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但要解决起来相当困难,否则,它也不会积累到今天这个程度。中国经济结构的失衡很大程度上是由政府的不当干预造成的。众所周知,中国经济的增长方式是政府主导型的经济增长方式,该增长方式的特点是,以追求GDP为主要目标,以扩大投资规模为主要任务,以重化工业项目和热衷批租土地为主要途径,以行政推动和行政干预为主要手段。

在这样一种增长方式下,经济越是高速发展,政府特别是地方政府获利就越大。原因很简单,政府掌握着切蛋糕的刀,他当然会把最大的一块留给自己。而利益一旦累积,要改变起来就非常难。这也是调整结构和改变经济增长方式喊了多少年却一直进展不大的根源。不但如此,当遇到外部的危机时,就像本次金融危机一样,为了保增长,还会进一步强化结构失衡和政府对经济增长方式的主导。

政府变革

以外部力量促进政府变革

所以,要转变增长方式,推进各种结构调整,关键在于变革政府的治理方式。政府若不放弃对经济增长方式的主导权,不将自身对经济运行的干预建立在市场基础上,要转变发展方式只能是一句空话。

但在政府成为市场最大获利群体的情况下,要政府放弃自身利益,主动改革,谈何容易?这个时候,就需要靠非政府的外部力量去促使政府变革。外部

的力量可以通过立法等手段对行政权力进行修正性、补充性的约束和重新界定,或者以严格的程序防止行政权力的过度使用,或者通过加强社会对行政权力的监督,从而迫使政府做到:

(一)转变和缩减政府的行政职能,限制行政权力;

(二)规范行政行为,控制行政权;

(三)加强社会自治,将一部分行政权转化为社会的权力,使公民参与到国家事务的管理和监督。以此建立起政府的公共治理结构。

应该说,在目前利益主体多元化、利益博弈成为基本现实的背景下,依靠包括经济主体的市场力量在内的广泛的社会组织和社会力量,促进政府变革,这种可能性是存在的,而且已越来越大。总之,要减少政府对经济的不当干预,须使政府形成一个稳定和完善的权力运作机制和框架。当政府用一种比较规范的方式来行使公权力时,经济主体自会在市场的作用下,自然完成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增长方式的转型,而无须政府劳神费力。就此而言,“十二五”规划的目标和任务能否如期完成,取决于政府变革的程度。

四、相关报道

10月15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定于10月15日至18日在北京召开。研究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是会议主要议程之一。

7月22日和9月28日召开的两次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分别确定了此次会议的主要议程和日期,并讨论了拟提请全会审议的文件。

中央政治局会议传递明确信号

中央全会在党的历史上通常都有重要标识意义。近年来,通过定期的政治局会议和中央全会的平台,党先后讨论和作出了包括坚持科学发展观、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和具体决策部署。比如,十六届五中全会的“十一五”规划建议、十六届六中全会的社会和谐部署,十七届四中全会的进一步推进党的建设决定。

十七届五中全会有关“十二五”规划建议,将勾勒出中国未来五年经济、社会、民主民生方面的发展路径与图景,引起各方高度关注。

9月28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指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综合判断国际国内形势,中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既面临难得的历史机遇,也面对诸多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挑战。

会议强调,制定“十二五”规划,更加注重以人为本,更加注重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更加注重统筹兼顾,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要把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提高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可持续性,坚持在发展中促转变、在转变中谋发展,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要坚持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

式的主攻方向,坚持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坚持把改革开放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强大动力。

媒体分析指出,中央政治局会议的有关表述,传递出明确的信号――即将启程的“十二五”,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将迈出更大的步伐,迈向更广的领域,将为中国全面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转型奠定体制基础。“十二五”规划将从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矛盾和问题入手,在健全市场配置资源机制、加快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破除城乡二元体制、创新公共服务体制等方面,提出重大改革任务。

“十二五”关注度密集加温

9月以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等九位中央政治局常委密集赴各地考察调研,广东、新疆、黑龙江、宁夏……足迹遍及东部、西部和中部不同类型的省区,考察调研内容涉及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民生改善、重点领域改革等多个方面。分析认为,在五中全会前夕高层密集下基层,了解实际情况和民众所需,将有助宏观决策。同时,也凸显出中央高层对全面实现十一五规划目标的高度重视,对制定好十二五规划、全面推进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的决心和信心。

近期,中国主流媒体也纷纷推出系列报道,回顾“十一五”,展望“十二五”。新华社的文章指出,“十一五”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极不平凡的五年。五年间,中国经受住了国际金融危机、汶川地震等一系列历史罕见的严峻挑战,保持了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人民生活不断改善,结构调整也取得了积极进展,为“十二五”规划的制定和实施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中新社报道说,五年前,“科学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之类的表述,就已出现在“十一五”规划中。如今,在“十二五”期间完成这一转变已变得更为迫切。事实上,要取得突破性进展,仍然面临巨大的困难,甚至更严峻的挑战。观察家们普遍认为,中国正步入1950年代社会制度转型和1980年代以来经济体制转型之后的第三次社会转型。

港台地区近期也显示出对“十二五”的高度关注。台湾舆论对“十二五规划”多有期许。《工商时报》日前发表社论指出,站在台湾的立场,我们期盼大陆经济得以在未来5年内全面转型更新,因为那将为两岸经贸合作的深化与提升带来新的契机。

《联合报》从10月4日到8日开辟“十二五新方向”专题,连载5篇文章分析大陆经济转型契机、两岸新产业合作等。文章说,大陆“十二五”期间将加速经济结构改变,从“世界工厂”转型为“世界市场”。台湾产业如能掌握大陆转型契机,利用两岸互补优势,培育国际化品牌,自是商机无限。

进入10月,香港各界对于“十二五”的关注度日益升温,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曾荫权10月13日在《施政报告》记者会上表达了香港对“十二五”充满期望。

曾荫权说,香港参与“十二五”规划的工作已经开始很久,已邀请了发改委的专家来香港实地研究几次,也在北京商讨了多次,今年也跟内地的专家、广东省以及港澳办商讨这件事。

曾荫权说,最重要是利用“十二五”清楚介绍香港将来发展的定位,特别是香港作为国际性的金融中心、航运中心、贸易中心的地位,并讲清楚香港与上海等国内的金融中心的分工问题,以及把粤港合作、特别是融合香港作为区域发展财务中心的工作更清楚地写出来,这样香港就可以放心“先行先试”。

权威解读“十二五”规划建议新亮点

10月1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五中全会在北京闭幕,全会审议并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中央党校教授辛鸣指出,《建议》实际上是为“十二五”规划的制定“校音定调”,体现了执政党对今后5年发展的思考和部署。

在《建议》绘制的5年发展蓝图中,科学发展为主题,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什么是科学发展?就是4个更加、一个促进:‘更加注重以人为本,更加注重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更加注重统筹兼顾,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这就把科学发展具体化了,指明了今后5年发展的重点和方向。至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次强调‘加快’,可以说,‘加快’是主线中的主线。”辛鸣说。

“十二五”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只有科学制定“十二五”规划,认真落实相关要求,才能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基础。

具有转折意义的五年规划

国家发改委副秘书长杨伟民表示,“十二五”规划将与以前的规划有很大不同,过去更强调“国强”,而现在则十分注重“民富”。

这意味着,“十二五”规划将成为一个具有转折意义的五年规划。

在经济增长方面,未来5年的目标是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首次未提GDP增长目标。

中国人民大学财经学院副院长赵锡军认为,这次目标中没有出现GDP指标,而是说平稳较快发展,意味着在下一步经济发展中要兼顾增长和稳定两个方面。这将是“十二五”与“十一五”的重大区别。

对发展速度的要求在降低,对发展内涵的要求却在提高。

在9月举行的第五届亚太经合组织人力资源开发部长级会议上,胡锦涛总书记在致辞中强调,实现包容性增长,根本目的是让经济全球化和经济发展成果惠及所有国家和地区、惠及所有人群,在可持续发展中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包容性增长最基本的含义即公平合理地分享经济增长,这是中国应对经济

社会发展过程中新的矛盾和挑战所需要的新理念,也是对中国未来发展明确的方向性描述。”银河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左小蕾说。

此外,“十二五”将更加强调“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在年初“两会”答记者问时,温家宝总理说,公平正义比太阳还要有光辉。毋庸讳言,现在,社会上还存在许多不公平的现象,收入分配不公、司法不公,这些都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

增加居民收入,扩大国内消费

“在强调城乡居民收入增加时,加了一条要‘普遍较快增加’,强调发展成果的普惠性是近年来中央一直在倡导的发展方向,此次特别强调‘普遍性’,是对胡锦涛总书记前不久提出的包容性增长的具体回应。”中国社科院经济所宏观室主任张晓晶告诉记者。

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副秘书长汤敏认为,中国经济发展到这个程度,已到了抓紧解决“民富”问题的时候了。“不解决这个问题,很多社会问题可能都要激化,而且我们现在也有能力解决这个问题。”

在专家们看来,实现“城乡居民收入普遍较快增加”既是一件民生大事,也关系到我国经济的长远发展。“我们这么多年来提出扩大内需,尤其是扩大国内消费需求,效果不明显,根本原因还是在于老百姓钱不多。”辛鸣说,这使得我们的经济发展长期依靠投资,依靠出口,缺乏可持续性。

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首席经济师祝宝良也表示,“十二五”时期的经济结构调整以产业结构、要素投入结构、需求结构调整为重点。“而这些问题的核心,是收入分配的改革。只有民众普遍性地增加了收入,才有可能改善消费结构,进一步推进产业结构”。

所以《建议》提出,要“建立扩大消费需求的长效机制,调整优化投资结构,加快形成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经济增长新局面”,把消费摆在了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首要位置上。

全面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

“十二五”规划建议中提出,要发展现代产业体系、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改造提升制造业,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就在十七届五中全会结束当天,《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也正式出台。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产业成为重点培育和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

根据《决定》确定的目标,到2015年,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形成健康发展、协调推进的基本格局,对产业结构升级的推动作用显著增强,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力争达到8%左右。

显然,“十二五”成为全面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关键时期。

战略性新兴产业在国际金融危机之后受到中央高度重视。2009年5月,国务

院副总理李克强在财政支持新能源和节能环保等新兴产业发展工作座谈会上强调,要不失时机地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历史经验表明,每一次危机都孕育着新的技术突破,催生新的产业变革。我们必须瞄准未来产业发展的制高点,选择那些潜在市场大、带动能力强、吸收就业多、综合效益好的产业作为新兴产业加以培育,开辟新的发展空间,增强经济发展的后劲。

国家把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提升到空前的高度。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部长冯飞说:“金融危机过后,不仅仅是中国,全球经济都在向低碳经济转型,开始朝着以新能源等为代表的产业结构调整。”

建设新农村与推进城镇化齐头并进

“十二五”期间,新农村建设仍然是“三农”工作的重点,“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建设目标没有改变。与此同时,要“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

今年一号文件已明确提出,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推进城镇化作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持久动力。宏观经济学家常修泽说:“未来一二十年中国最大的内需在哪里?经济发展的最大潜力是什么?毫无疑问是城镇化。”

据有关部门预测,中国城镇化快速发展还能持续相当长时间。到2030年,中国城镇化率将达到65%左右,新增城镇人口3亿以上,这将为扩大消费和投资需求提供强大而持久的支撑。

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陈锡文也表示,我国城镇化率还不到50%,余地和空间很大;新农村建设需求也很大。新农村建设和城镇化,不仅是我们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一个着力点,而且是别的国家没有的、我国将长期存在的发展优势。只要把握好方针政策,扎扎实实向前推进,这“双轮驱动”就可以创造出巨大的投资机会和市场空间,是中国的特有优势。

加强社会建设,促进民生改善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社会建设却严重滞后,就业难、收入低、房价高、看病贵、保障弱,成为百姓面临的突出难题。“十二五”规划建议提出“社会建设明显加强”,发出了解决问题的积极信号。

加强社会建设,首先是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中央党校教授周天勇认为,本次建议更加关注民生与共同富裕。“在政策上体现为两个比重的提升:居民收入占社会整体财富分配比重提升,劳动收入占整个收入比例提升。‘十二五’期间,政府将在医疗、养老等领域投入更多”。

对于社会普遍关心的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周天勇提出了具体的建议。首先,通过建立工资协商制度,提升劳动者的地位,为提升劳动收入在整体财富分配中的比重奠定坚实的基础。其次,建立国民财富增长机制或者劳动者工资增长机制。再次,通过税收缩小收入差距。降低中小企业税收,鼓励创业,提升中

小企业劳动者收入水平,开征财产税、遗产税等税种。

“只有通过一系列的机制建设,才能调节收入分配,实现社会公平。”周天勇说。

加强社会建设,还必须“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对此,专家表示,“十二五”期间,应该想方设法畅通群众诉求的表达渠道,建立更多元的利益平衡和表达机制,协调好各种利益关系,完善社会服务,为社会和谐稳定夯实基础。

回眸十一五,展望十二五

我们从哪里来?我们到哪里去?

站在“十一五”和“十二五”的交界处,中国经济问过去,问未来。

辉煌成就来之不易,“十一五”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奠定重要基础

在中国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部署的大格局中,“十一五”是党的十六大明确第三步战略部署的阶段性目标后的第一个五年。

本世纪头20年,中国要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十一五”的5年被历史赋予了“承前启后”的基本特点:既要承继前一个五年计划、甚至前几十年的良好发展势头,又要为后10年的发展打好基础。

回眸我们即将走完的这承前启后的5年,中国经济实现了平稳较快发展,5年不断攀上新台阶,综合国力大幅提升,人民生活明显改善。

这5年,我们完成了“十一五”规划提出的经济发展目标。按照规划,到2010年,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要比2000年翻一番。这就要求“十一五”期间,GDP年均增长要达到7.5%左右。从2006年到2009年,“十一五”前四年我国GDP年均实际增长11.4%,比“十五”平均增速9.8%加快1.6个百分点。2010年前三个季度,中国经济又实现了10.6%的增长。

这5年,我国经济总量在世界经济格局中的地位发生根本性变化。GDP总量在世界经济中的排位从2005年的第四位,上升到2009年的第三位,今年已超过日本排到第二位。中国经济的分量在加重,中国经济的作用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2009年,我国外贸进出口总额是2005年的1.5倍,世界排位从2005年的第三位上升到第二位,其中出口额从第三位上升到第一位。

这5年,老百姓的生活水平得到提高,居住、交通、教育、文化、卫生等方面条件得到改善。就业规模持续增长,从2006年的7.64亿人增加到2009年的7.7995亿人。居民收入不断增加,从2006年到2009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11760元增长到17175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从3587元增长到5153元,年均实际增长10.2%和8.3%,比“十五”的平均增速加快了0.6和3个百分点。生活质量也不断提高。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由2005年的36.7%下降到2009年的36.5%,农村居民家庭由2005年的45.5%下降到41.0%。

5年经济的长足进步,完成了“十一五”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和任务,为完成第三步战略部署的发展目标奠定了重要基础,赢得了宝贵的时间和空间。

机遇与挑战并存,“十二五”中国经济仍然要平稳较快增长

走进“十二五”,中国已成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是,正如《建议》所指出的,我国是拥有13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仍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

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国际化……中国还行进在建设现代化国家的征途上:我们的人均GDP在世界181个国家和地区中只排在第99位,我们的工业整体水平离世界先进水平还有一定差距,到2009年农村贫困人口还有3597万

人,广大的中部、西部地区在现代化的道路上才起步不久……特别是,经济增长的资源环境约束强化,投资和消费关系失衡,收入分配差距较大……发展中一系列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依然突出。

落后是挑战但更是机遇,正如国家发改委副主任杜鹰所说:“我国的发展蕴藏着最大的市场需求和空间。”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所长蔡昉告诉记者,“十二五”期间中国机遇仍在,而且经过“十一五”,经济发展和国力都处在了更高的水平,更有利于提高老百姓的生活水平,为培育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提供了更多的可能和空间。

走进“十二五”,中国经济毫无疑问进入了关键时期。今后5年的发展直接关系到2020年能不能完成现代化建设“三步走”的战略部署,能不能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建议》提出今后5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之一是:“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价格总水平基本稳定,就业持续增加,国际收支趋向基本平衡,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

这个目标首先要求发展。无论是从增强国家实力,还是从提高百姓生活水平的角度,中国都必须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只有发展,才能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只有让更多的人有工作机会,才能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这个目标还要求增长的稳定。要保持价格总水平的基本稳定,为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宏观环境。要国际收支趋向基本平衡,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克服由于经济增长在较大程度上依赖国际市场而带来的不确定和不稳定性。

这个目标更强调增长的质量和效益。虽然中国经济总量的规模已是世界第二,但我们消耗的资源过多,付出的环境代价过大,企业的效益和水平整体还不高。所以,必须努力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使经济发展建立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降低消耗、保护环境的基础上。

这是一个淡化了GDP增长速度指标的目标,这是一个不论快慢却论质量、讲平衡的目标。既与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重大部署紧密衔接,又与2020年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紧密衔接。

发展中促转变、转变中谋发展,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蔡昉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未来5年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没有问题,要害是如何认识发展速度。按照‘翻两番’的目标,‘十二五’期间达到7%的平均增长就能够实现目标。现在各方对发展速度的预期没那么高了,这是好事,但并不是速度下来了发展方式就转变了。我们不能靠调整速度来转变发展方式,而是要靠改革。例如,必须理顺资源产品价格,才能真正推动企业实现集约发展,改变粗放的发展方式;必须建立和完善劳动力市场制度,才能逐步缩小贫富差距等。”

在发展中促转变、转变中谋发展,要求我们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当前,

要保持政策的稳定性和连续性,处理好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和管理通胀预期的关系。今后5年,要提高调控政策的科学性和预见性,防范各种风险,避免经济大起大落。

“十二五”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坚持扩大内需是首当其冲的任务。

21世纪的前10年,加入WTO后的中国抓住了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机会,也屡屡经受着世界经济狂风暴雨的冲击洗礼。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变动带来的输入型通货膨胀,丰富了中国宏观调控的内容和手段;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带来的外需急剧萎缩,加快了我们启动内需、调整经济结构的步伐。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还在,只有进一步挖掘国内需求的巨大潜力,才能巩固和扩大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成果。世界经济的格局正在发生变化,只有立足于拉动内需,才能让消费、投资、出口三驾马车更协调地拉动经济持续增长。

扩大内需是首要任务,而扩大消费需求则是这首要任务的重中之重。中国社科院宏观经济研究室主任张晓晶认为:“扩大内需既是推动经济增长的办法,也是让老百姓分享发展成果、获得实际利益的办法。过去谈增长,没有把消费提到很高的位置是一个很大的失误,实际上导致了增长和分享不同步。只有增长没有分享的发展是没有意义的,也是不可持续的。”

要进一步释放城乡居民的消费潜力,必须着眼于建立扩大消费需求的长效机制。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副主任祝宝良认为,扩大内需长效机制的核心在于完善收入分配制度,合理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张晓晶说,做好扩大内需这篇文章,投资一样很重要。既要保持投资合理增长,更要优化投资结构,鼓励扩大民间投资。投资要进一步向民生倾斜,扩大投资要与增加就业、改善民生有机结合,才能创造出更多的最终需求。

从“十五”到“十一五”,我们收获了科学发展观;从“十一五”到“十二五”,我们交出了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初试答卷;进入“十二五”,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将成为时代的主题、发展的主线。

第四篇:轻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全文)

http:// 2012-01-20 17:07:28来源:中国网

前言

轻工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传统支柱产业、重要民生产业和具有一定国际竞争力的产业,承担着繁荣市场、稳定出口、扩大就业、满足居民消费需求、服务“三农”的重要任务,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十一五”期间,党中央、国务院确定了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等战略部署,采取积极的综合措施,特别是《轻工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的及时出台,为轻工业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推动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保持行业平稳较快发展提供了保障。

“十二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轻工业将步入新的发展阶段。为落实《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和《工业转型升级规划(2011—2015 年)》,指导未来五年轻工业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推动我国由“轻工大国”向“轻工强国”迈进,编制《轻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规划期为2011-2015 年。

一、“十一五”主要成就和“十二五”面临形势

( 一)“十一五”主要成就

“十一五”期间,轻工业加大了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力度, 实现了全行业平稳较快发展。2010 年,轻工业规模以上企业工业增加值占我国工业总体相应指标的17.9%,对促进国民经济发展、保障和丰富国内市场、满足居民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保持我国轻工产品在国际市场的份额发挥了重要作用。

1.生产平稳较快增长

2010 年,全部轻工业完成工业增加值超过3 万亿元。“十一五”期间轻工业规模以上企业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5.5%。家用电器、皮革、塑料制品、食品、家具、五金制品等行业100 多种产品产量居世界第一,进一步巩固了我国作为世界轻工产品生产和消费大国的地位。

2.技术进步步伐加快

轻工业技术开发和技术改造投入力度进一步加大,技术创新能力不断增强。26 个行业中,大中型骨干企业建立了95 个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占全国的13%。“十一五”期间,关键共性技术开发取得积极成效,全行业获国家科技进步奖19 项,部分技术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组织实施国家重点产业振兴和技术改造项目近2500 项,推进了行业总体技术水平提升。

3.质量建设取得成效

轻工产品质量稳步提升,规模以上企业普遍建立了质量管理体系,产品质量检测方式及质量控制手段逐步同国际接轨。标准制、修订工作稳步推进,“十一五”期间,全行业共完成制修订国家标准1182 项,行业标准639 项,部分行业牵头组织或参与了国际标准制修订。

4.品牌影响力进一步增强

在产品质量不断提高的基础上,品牌建设取得一定成效。重点行业品牌集中度、品牌附加值、产品利润率进一步提高,骨干企业的品牌意识和品牌经营管理能力明显增强,海尔、格力、茅台等一批享誉国内外的品牌企业不仅在国内市场引领行业发展,在国际市场也具备一定的影响力。

5.国际竞争力有所提升

我国轻工业产业体系完整,产业规模优势突出,形成了较强的综合竞争优势。2010 年,轻工业主要商品出口额3555 亿美元,比“十五”末期增长83.1%。产品出口到世界230 多个国家和地区,我国作为轻工产品国际制造中心和采购中心的地位进一步得到巩固。出口贸易方式、市场结构和产品结构不断优化,一般贸易比重增加,新兴市场比重加大。

6.产业集群发展较

快轻工业产业集群快速发展,产业集中度高、专业化强、分工明确、特色突出,土地集约使用、污染集中治理、资源循环利用的特点更加突出,已逐步形成从原材料加工、生产到销售服务一条龙的完整体系,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发挥了引领、支撑作用。2010 年,具有一定影响力的轻工业产业集群近300 个,是“十五”期间的2 倍,年产值约3.6 万亿元,占轻工业总产值的26%左右,涉及就业人数达1000 万人。

7.节能减排取得积极进展

节能减排成为转变发展方式和调整结构的重要抓手。通过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提高能源利用率和水的循环利用效率,重点行业综合消耗明显下降。造纸、发酵、啤酒等行业中的龙头企业和多数大中型企业实现了增产不增污。通过实施绿色照明工程、能效标识管理、环境标志认证、节能产品认证、节能惠民工程等,对于企业生产绿色节能产品发挥了引导作用。以财政补贴形式在全社会推广使用节能灯3.6 亿只,取得了显著的社会、经济和环境效益。

8.淘汰落后产能取得实效

“十一五”期间,通过不断完善相关政策措施,在高排放的造纸、皮革、酒精、味精、柠檬酸等行业,加强专项治理和环保核查,淘汰了环保难达标的落后生产能力。“十一五”期间,按计划完成或超额完成淘汰落后产能任务,共完成淘汰落后产能:造纸1130 万吨、酒精190 万吨、味精68 万吨、柠檬酸8 万吨。

9.扩大就业和服务“三农”作用显著

2010 年,全部轻工业吸纳就业人数超过3500 万人,其中规模以上企业就业人数2320 万人,占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就业人数的25.6%,成为吸纳劳动力就业的重要民生产业。轻工业 70%的行业、50%的产值涉及农副产品的深加工,2 亿多农民直接受益。轻工业为实现农民增收、推动农业产业化、加快城镇化建设、构建和谐社会作出了重要贡献。

“十一五”时期,轻工业发展取得了一系列成绩,但是存在的问题依然突出,主要是:技术创新能力不足,多数行业整体研发能力较为薄弱,一些关键领域的核心技术亟待突破;产品结构不适应消费升级需要,产品同质化现象较为严重,在国际产业分工中长期处于价值链中低端;产品质量保证体系有待于进一步完善,食品质量安全形势依然严峻;多数行业品牌建设水平与生产制造能力存在较大差距,有世界影响力的品牌为数不多等。由此可见,我国轻工业既处于重要发展机遇期,又处于产业优化升级的战略转型期。

( 二)“十二五”面临的形势

“十二五”时期,我国继续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居民消费结构升级和城镇化率也在不断提高,为轻工业发展提供了重大机遇。同时,轻工业发展还面临着国际贸易环境日趋复杂、低成本优势逐步弱化、资源环境约束日益增强等诸多风险挑战。

1.发展的机遇

扩大内需等政策措施将拉动轻工产品消费需求稳步增长。《轻工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提出的进一步完善家电下乡政策,以及家电以旧换新等政策,对于扩大市场、引领消费发挥了重要作用。国家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交通、通信、电力等基础设施条件,不断加大对教育、医疗、公共服务、社会保障等方面投入力度,有助于形成良好的消费预期,进一步释放城乡居民消费潜力。

消费结构升级为轻工业的发展拓宽了新的领域。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市场空间进一步扩大,加快了轻工产品结构调整。农村市场对轻工产品特别是对家用电器、电动自行车等耐用消费品有较大的需求,新增人口、老年人等特殊人群新的消费需求,必然带动轻工业相关产业的发展。未来5 年,我国将建设3600 万套保障性住房,随之带动一大批家具、家电、五金、照明等轻工产品生产、销售量快速增长。

城镇化率不断提高为轻工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近几年我国城镇化进程加快,但城镇化率仍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据测算,城镇化率提高1 个百分点,靠直接消费大约可拉动GDP 增长1.5 个百分点。“十二五”时期,我国城镇化率将突破50%,年均增长约0.8 个百分点,由此带动轻工产品消费快速增长。

经济全球化仍将为轻工业发展提供诸多机遇。国际金融危机没有改变世界经济中长期发展趋势,发展中国家、新兴市场国家居民消费需求的扩大,发达国家对轻工产品需求的恢复和增长,为我国轻工业进一步巩固和扩大国际市场,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创造了有利条件。经济全球化仍是我国轻工业发挥比较优势,参与国际竞争和国际分工,充分利用国际市场的资源、技术、人才和管理经验,加快发展的重大机遇。

技术进步为轻工产业转型升级提供支撑。以信息技术、生物技术、物联网等为标志的全球新一轮技术创新正在深入推进,为轻工业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撑。新型材料的不断开发应用为轻工产品的丰富和完善奠定了基础,轻工装备制造水平的提升将进一步促进产品质量水平的提高。

2.面临的挑战

低成本优势逐步弱化。资源性产品价格呈上升趋势,劳动力、原材料、土地等生产要素价格不断上涨,国际汇率波动以及人民币升值的压力等因素,对轻工业发展构成重大挑战。

国际贸易环境日趋复杂。国际市场对轻工产品在绿色制造、资源节约、产品质量安全等方面设立更多技术性贸易壁垒,贸易摩擦将成为轻工产品出口面临的常态环境,摩擦形式更加复杂,我国轻工产品出口贸易外部压力不断增大。

可持续发展压力增大。资源环境约束日益强化,节能减排形势更加严峻,以往的粗放式发展方式已不适应轻工行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发达国家已经提出阶段性减排目标和低碳发展目标,设置诸如碳关税等绿色壁垒,我国也提出日趋严格的减排措施,使得造纸、皮革、电池、照明电器、发酵等行业转变发展方式变得更为紧迫。

二、“十二五”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应对国内外发展环境的新变化,以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以推进产业结构调整为主攻方向,大力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增强技术创新和品牌建设能力,积极推进节能减排,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建设和完善结构优化、技术先进、清洁安全、吸纳就业能力强的现代轻工产业体系,提高产业可持续发展能力,进一步推动我国由轻工业大国向强国迈进。

(二)基本原则

—坚持市场导向,满足多层次消费需求。统筹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改善产品供给结构,加强消费引导,满足城镇化进程中不断增长的消费需求。提升消费层次,培育新兴消费热点。稳定国际市场份额,提高国际市场竞争力。

—坚持技术创新,促进发展方式转变。充分发挥技术创新的引领和支撑作用,努力突破制约产业升级的关键共性技术,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培养和吸引科技创新、管理等各方面人才,全面提高企业职工素质。

—坚持质量为本,保障产品使用安全。落实企业主体责任,推进企业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加强质量管理,提升企业履行质量安全责任的能力,大力保障轻工产品特别是食品质量安全。

—坚持优化布局,引导区域协调发展。提升现有轻工业产业集群发展水平,构建以研发设计、知名品牌、高端人才、管理创新等为基础的新竞争优势,形成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轻工产品制造基地。推进产业有序转移,促进产业布局进一步优化。

—坚持节能减排,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加强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积极推广先进节能减排技术,加快推行清洁生产,促进行业发展与资源环境相协调。

(三)主要目标

—生产平稳较快增长。“十二五”期间,全部轻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9% ,生产要素配置进一步优化,产业链配套协作能力增强,经济运行的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

—国际竞争力进一步提高。轻工行业主要商品出口额年均增长7.5%,培育出口竞争新优势,进一步优化出口产品结构,提高对外贸易水平。

—技术创新能力明显增强。重点行业规模以上企业研究与实验开发支出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超过1%,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进一步健全,制修订一批技术标准。

—产业布局得到优化。推进资源禀赋型、劳动密集型产业由东部向中西部有序转移,提高有效承接水平,优化产业布局。中西部地区轻工业总产值占全国轻工业总产值的比重由 2010 年的32%提高到40%。

—产业集群发展水平有所提升。提升现有产业集群的质量和水平。将轻工业产业集群产值占全国轻工业总产值的比重由2010 年的26%提高到36%左右。

—质量品牌建设迈上新台阶。产品适用性、质量稳定性和高端产品加工精细化程度进一步提高,品牌建设能力明显增强,轻工产品特别是食品的质量安全水平有效提升。

—节能减排成效显著。单位工业增加值能源消耗较“十一五”末降低20%,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降低30%。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化学需氧量和氨氮分别减少10%。

三、重点任务

(一)着力推动产业结构调整

1.加强企业技术改造

引导和支持企业针对市场需求和生产中的薄弱环节,不断采用和推广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先进装备,对现有生产设施进行技术改造,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推进产品结构调整,发展绿色、安全、智能化的多功能产品,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推进轻工业技术装备水平提升,优化生产流程,提高劳动生产率和产品质量。加大应用数字化、自动化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力度,推动研发设计、生产、流通、企业管理等环节的信息化改造升级。推动企业信息化综合集成,促进信息化条件下新型企业发展模式创新。

专栏1:重点行业技术改造工程

1.食品。产品质量检测仪器设备、原(辅)料检验仪器设备、产品出厂检验设施与仪器设备、生产过程质量动态监测预警设备更新改造。产品质量数据库、企业质量信用数据采集与管理系统、产品质量可追溯系统及配套硬件设备等。

2.塑料制品。采用农用塑料节水器材和长寿命(3 年及以上)功能性农用薄膜先进生产技术、特种管材生产技术、新型环保阻燃塑料制品生产技术、新型免喷涂塑料生产技术、定岛型束状超细纤维聚氨酯合成革技术等,更新改造生产线。

3.家电。采用节能环保、智能等技术,提升电冰箱、空调器、洗衣机及冰箱压缩机、空调器压缩机、直流无刷电机等关键零部件的制造水平,更新改造现有生产线。

4.皮革。采用防水、防污、印花等先进技术,改造提升高档多功能鞋面革、沙发革、服装革、汽车坐垫革及制品生产线。

5.五金制品。应用冷凝燃烧技术生产的燃气热水器、应用智能技术的锁具。利用限流技术、恒温技术、延时自闭技术、陶瓷片密封技术制造节水节能型水龙头产品。

6.照明电器。采用高效节能灯生产技术、固态汞替代液态汞新工艺新技术等,改造照明电器生产线。采用节能环保型陶瓷卤化物灯生产工艺、技术和装备改造原有生产线。

7.自行车。新材料自行车产业化,智能、环保、高效电动自行车生产线及关键零部件技术改造。

8.钟表。多功能机械钟机心、指针式电波表机心、多针石英电子表机心自动装配生产线改造,运动计时仪器产业化。

2.推进企业组织结构调整在食品、造纸、家电、塑料、家具、皮革、铅蓄电池等规模效益显著的行业,积极推进跨地区、跨所有制兼并重组,加快做大做强一批骨干企业,提高产业集中度。鼓励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品牌的骨干企业加强联合,提高资源配置能力,形成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跨国企业集团。发挥龙头企业在产品开发、技术示范、信息扩散和销售网络中的辐射带动作用,引导中小企业转变发展方式,向“专、精、特、新、优”方向发展,提高企业整体素质和市场竞争力。进一步淘汰技术装备落后、能耗高、环保不达标等落后产能。

3.培育发展新兴行业和生产性服务业

坚持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相结合,大力培育发展新兴行业。优先发展新型动力电池、微生物制造、智能家电、塑料新材料、表面活性剂、节能环保电光源等领域,抢占引领行业未来发展的制高点。深化专业分工,加快服务产品和服务模式创新,促进轻工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的有机融合、互动发展。加快发展研发设计业,推动工业设计从外观设计向高端综合设计服务转变,通过设计创新,促进产品升级换代。建立社会化、专业化、信息化的现代物流服务体系,提高物流效率,降低物流成本。

(二)加快提高技术创新能力

1.健全产业创新体系

继续推进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产业创新体系建设,鼓励和支持企业同科研院所、高等院校联合建立研究开发机构、产业技术联盟等技术创新组织,重点支持技术创新示范企业、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和国家级工程实验室等建设。整合相关资源,健全关键共性技术研发体系,推动行业共性技术服务平台建设,提高专业化运作水平。加强创新创业服务体系建设,为中小企业特别是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创造良好条件。

2.提高重点装备制造水平

专栏2:重点装备技术水平提升工程

1.食品机械。含气饮料中温高速灌装生产线,高精度定量灌装伺服旋盖生产线,用于啤酒、饮料生产的陶瓷材质错流膜式过滤机,高速PET 瓶啤酒包装生产线。利乐包灌装机,肉类真空灌装机,规模化散装马铃薯储藏设备,新型绿色分离设备,节能高效蒸发浓缩设备等。

2.塑料机械。智能型高速节能PET 瓶吹瓶机,塑料多层共挤薄膜机,多层共挤超大型中空成型机,大口径塑料双壁波纹管生产线,高效节能塑料加工成型关键技术及装备。

3.制浆造纸机械。300 吨/日麦草大液比置换蒸煮技术及装备,年产15 万吨高得率、低能耗的化学机械木浆成套技术设备,年产20 万吨及以上废纸脱墨生产线成套装备,无元素氯清洁纸浆漂白设备。车速1300-1600 米/分、幅宽约6 米的文化纸机,车速800-1000 米/分、幅宽约6 米的板纸机,车速1000-1200 米/分、幅宽约3 米的卫生纸机。

4.皮革和制鞋机械。高效、节能、环保及自动化水平高的制革、制鞋生产装备及制造技术。制革、制鞋自动化生产线。

5.日化机械。热敏性高黏度表面活性剂干燥成型装备、高密度浓缩洗衣粉装备、高效脱二恶烷装备、碳酸甘油酯生产装备。

6.陶瓷机械。滚压成型机、自动注浆成型机、等静压成型机、施釉机械等高效、环保装备。

7.洗涤机械。隧道式大型连续洗涤机组、洗涤集成系统等节能、高效、环保装备。

8.缝制机械。采用数控系统的特种工业缝制设备、高速多头多功能刺绣设备

在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基础上,突破重点装备关键技术,提高装备研发制造水平。食品装备重点发展新型绿色分离设备、节能高效蒸发浓缩设备、高速和无菌灌装设备、膜式错流过滤机等。造纸装备重点发展大幅宽、高车速造纸成套设备。塑料成型装备重点发展应用全闭环伺服驱动、电磁感应加热和多层共挤技术的挤出设备。缝制机械重点发展电控高速多头多功能刺绣机、特种工业缝制设备。

3.推进关键核心技术创新与产业化

专栏3:技术创新与产业化工程

1.食品。农副产品深加工关键技术和危害分析关键控制点(HACCP)等食品安全质量控制技术、非粮原料利用技术研发及产业化。

2.塑料制品。塑料高效节能加工成型技术、微成型及先进加工技术、改性功能新材料及农用塑料的研发及产业化。

3.家电。变频技术、空调制冷剂替代技术、太阳能混合动力技术、新材料和材料替代技术、智能化技术、关键零部件技术的研发及产业化。

4.皮革。皮革、毛皮及制品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建设,绿色皮革化工新材料、鞋类产品舒适性研究,高附加值皮革、毛皮及制品研发及产业化。

5.电池。氧化银电池无汞化技术,高功率动力镍氢电池等新型电池的研发及产业化。

6.日用玻璃。研制开发生产工艺过程控制系统和控制玻璃成型设备(制瓶机)、高精度玻璃模具以及玻璃瓶罐表面增强技术研发及产业化。

7.表面活性剂。绿色、功能化表面活性剂制备技术,高效洗涤剂助剂及其应用技术,高效浓缩洗衣粉及液体洗涤剂研发及产业化。

8.钟表。指针式石英钟表,电波表,高档机械钟表,高可靠性、高精确性短时间计量与控制仪器技术研发及产业化。

9.眼镜。开发多焦点镜片、非球面镜片等产品的模具设计、制造技术研发及产业化。

10.制笔。环保低碳笔类产品研发及产业化。具有特种功能的新颖记号笔及与之配套的中性墨水、水性墨水、中油墨水以及记号笔墨水研发及产业化。

重点发展对行业有重大带动作用、具有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提高产品的核心竞争力。加快电池、塑料制品、自行车、皮革、五金制品、眼镜等行业新材料的开发和应用,改进产品性能和功能。加快创新成果的知识产权化和产业化,推进制造业领域技术扩散,提升规模化生产能力。

4.完善人才培养机制

涉及轻工领域的院校、科研院所要加强与生产企业紧密结合,增强轻工工业设计、产品技术工艺开发、经营管理等专业的人才培养能力。开展新技术应用知识培训、专业技术人员知识更新、科技交流等活动,培养大批创新型科技人才和高端复合型管理人才,为行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人才保障。继续开展职工技术培训和技能鉴定工作,提升企业关键岗位持证上岗比例。开展职业经理人培训工作,培养和造就大批优秀的企业家和企业管理人才。强化人才队伍建设,实施高、中、初级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梯次发展。

(三)加强质量安全和品牌建设

1.提升产品质量水平

强化企业质量主体责任,推广先进质量管理方法和国际质量体系认证,推动企业建立全员、全方位、全生命周期的质量管理体系。严格执行产品质量标准,进一步提高产品的可靠性、稳定性和高端产品加工精细化程度。加快行业标准的制修订工作,建立健全轻工业技术标准体系,深入推进标准实施。推动企业积极参与国际标准的制修订,提高轻工业标准的国际化水平。结合家电、照明电器等行业的产品安全强制性认证及食品安全相关市场准入制度的实施,加强质量管理基础能力建设,完善重点行业产品质量检测体系,建立起与轻工业发展相适应,以国家检测机构为龙头、区域性检测机构为基础、企业及社会检测资源为补充的检测体系。

2.增强质量安全保障能力

建立科学合理的标准体系和检测方法以及严格的生产工艺管理,积极推进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HACCP)体系的实施,从源头上加强对原材料的质量控制,并对生产过程和终端产品进行严格监控,提高食品、玩具和口腔护理用品等产品的质量安全水平。重点加快推进食品工业企业诚信体系建设,建立起比较完善的食品工业企业诚信管理体系、诚信信息征集和披露体系、诚信评价体系和政府部门协同推动、行业协会组织实施、食品企业积极参与、诚信责任有效落实的食品工业企业诚信体系运行机制,提高企业诚信保障能力。提升现有检验检测技术水平,增强产品质量安全的预警技术能力,建立产品质量安全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从而提高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有效性,促进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3.加快推动品牌建设

引导企业通过掌握核心技术、申请注册商标、改进产品外观、包装和服务等途径,不断提升品牌形象和价值。鼓励企业制定实施品牌长远发展规划,深入挖掘品牌的文化内涵,创新品牌营销模式,提高品牌经营管理水平。推动品牌国际化经营运作水平的提升,鼓励有实力的企业收购境外具有技术、市场、品牌等资源优势的企业。协调各方资源,合力营造有利于企业品牌成长的政策和市场环境,培育拥有核心技术和较高知名度的品牌。在家电行业培育3-5 个拥有较强技术创新能力、在国际市场具有较高影响力和竞争力的优势品牌。加强区域品牌培育,充分发挥区域比较优势,通过集体商标、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原产地标记保护产品等形式,塑造特色鲜明并具有较高价值和影响力的区域品牌。建立品牌评价机制,指导重点行业定期发布品牌报告,加强品牌培育过程的动态监测。

4.发展民族特色产品

有效发挥各地特色物质资源和特有历史文化资源优势,在工艺美术、少数民族用品等行业中,发展一批特色鲜明、竞争力强的产品,如玉器、漆器、藏毯、贝雕等,培育有民族特色的自主品牌。开展传统工艺美术保护工作,加大手工技艺的传承与传统文化的发展,支持大师工作室、人才培养基地的建设,保护传统工艺的特殊原材料和稀缺资源。支持工艺美术与特色旅游工艺品创新发展,在挖掘和继承的基础上,结合时代特点,运用新技术,对传统文化内涵和工艺进行创新,焕发传统工艺新的生命力。

(四)满足国内市场多层次需求

1.促进消费产品升级

围绕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不断丰富产品花色品种,开发生产适应多层次消费需求的产品。加大浓缩洗涤剂、高效照明电器、无汞电池等节能环保产品的生产,提高智能化家电、健康环保家具、安全清洁燃气具等耐用消费品的供给能力,满足消费者对高端机械手表、运动型自行车、个性化眼镜等时尚产品和奢侈品的需求,促进城市居民消费升级。开发个性化的文体用品、特色旅游休闲产品及适合老龄消费群体的产品,扩大文化、体育、休闲等新兴消费需求,培育新的消费热点,引导和创造新的市场需求。

2.大力开拓农村市场

加强农村营销网络和售后服务体系建设,开拓农村消费市场,生产与新农村建设、灾后重建、农村基础设施等相配套的轻工产品。结合农村安居工程,鼓励企业加强对农村使用环境和消费习惯的分析,提供适合农村市场的厨卫、家具、家电、太阳能热水器、灯具、电动自行车等产品,改善农村居民生活条件。提高农用薄膜、节水灌溉器材等农资产品质量,确保广大农民买到放心农资产品。围绕农村公共文化和体育设施建设,推进文体用品、乐器等产品下乡,丰富农民精神文化生活。

3.增强市场服务能力

引导企业加强市场分析预测,把握市场机遇,创新服务业态和服务方式,提高市场开拓能力。加大对企业开拓内销市场的支持力度,支持各种类型的展览展销活动,积极发挥会展经济的带动作用。加快塑料、家电、皮革、五金、家具、文体用品、缝制机械等行业重点专业市场建设,进一步提升专业化市场服务能力。鼓励工商合作开辟新的市场空间,推动企业发展品牌联盟和电子商务,创新发展模式。

(五)巩固开拓国际市场

1.稳定传统出口市场

保持现有出口竞争优势,加快培育以技术、品牌、质量、服务为核心竞争力的新优势,推动外贸发展从规模扩张向质量效益提高转变、从成本优势向综合竞争优势转变,巩固传统国际市场。引导企业适应国际市场的需求变化,主动优化出口产品结构,提升劳动密集型出口产品的质量和档次,提高高新技术和高附加值产品出口比例,扩大出口商品在中高端市场的份额。依靠管理和技术进步,不断优化贸易结构,增强出口企业竞争力。

2.努力开拓新兴市场

实施出口市场多元化战略,积极开拓新兴市场。支持企业开发适合新兴市场国家和地区的产品,开辟新的营销渠道,提高向新兴经济体的出口比重,积极探索与发展中国家的多样化双边和多边贸易模式。推动家电、皮革等有条件的企业“集群式”走出去,在国外基础较好的地区投资设厂,采取收购、租赁、合资合作等投资方式设立制造中心、物流中心、分销中心和专卖店。引导和帮助企业充分利用普惠制、自贸区等优惠原产地政策,享受国外关税免征优惠待遇,提高出口产品国际竞争力。

3.积极应对国际贸易壁垒

加强对轻工出口产品国际标准、检测和认证制度的跟踪研究,逐步建立和完善与国际接轨的技术法规和技术标准体系。建立统一规范的产品认可体系,加强出口产品认证和管理体系认证、质量认证及环境认证,为我国产品顺利进入国际市场创造条件。建立预警和应对机制,研究新贸易措施对我国出口产品的影响,维护贸易环境的稳定。提高技术性贸易措施应对能力,以国际先进实验室为标准,强化高端设备配置和环境设施建设,加强先进检测技术方法研究,及时跟踪国际前沿技术,提升产业国际竞争力。

(六)提升产业集群发展水平

1.推动区域产业协调发展

明确区域比较优势,合理选择主导产业,有效利用当地特色资源和特有历史文化资源,推动各地发展特色产业集群。东部地区要加速产业升级和品牌建设,提升产业层次,加快形成新的竞争优势,促进产业集群升级。中西部地区要充分利用当地资源和原有产业基础,积极有效承接东部地区的产业转移,发展地方特色产业,与东部地区的产业发展形成互动互补的关系。

2.促进产业园区建设

以产业链条为纽带,以产业园区为载体,发展一批专业特色鲜明、品牌形象突出、服务平台完备的现代轻工产业集群。合理确定轻工产业园区的产业定位和发展方向,推进园区按产业功能进行布局和产业配套,促进园区建设和中心城镇协调发展。充分发挥地方政府和企业的积极性,建立多元化投资机制,加强交通、通讯、供水、供气、供电、防灾减灾等基础设施建设,增强园区综合配套能力。创新园区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营造良好招商引资环境,大力培育龙头骨干企业,支持为大中型企业生产配套的中小企业发展,吸引实力雄厚的大企业入驻,引导集群企业和项目向园区集中。制定和完善入园门槛,优化园区产业结构。制定相关行业建设用地标准,推广多层标准厂房和综合性设施建设,提高土地集约使用效率,加强污染集中治理和资源循环利用。鼓励铅蓄电池制造业、皮革及其制品业等行业实施同类整合、园区化集中管理,加强对园区的环境保护要求。支持市场占有率和知名度高、产业链完整的轻工产业集群积极创建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

3.完善公共服务体系

加强产业集群体制创新,发挥企业集聚优势,通过建立协调机制,在产业集群内形成企业主导开发、产业集群共同开发的科技创新体系。大力发展总部经济和研发中心,建设社会化、网络化的科技中介服务体系,促进创新成果产业化。建立并不断完善产业集群技术创新、研发设计、知识产权运用、产学研合作、检测认证、信息检索与咨询、展销及物流等公共服务平台,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降低服务成本。动员和组织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促进公共服务的信息化、专业化和社会化。

专栏4:产业集群提升重点工程

1.推动产业转移。建设产业转移合作示范区,推动有条件的轻工业由东部沿海向中西部地区有序转移,依托中西部地区产业基础和劳动力、资源等优势,推动重点产业承接发展。严格控制高耗能、高排放等落后产能向中西部转移。

2.提升产业集群发展水平。加强对轻工特色区域和产业集群规划编制、产业升级、节能减排等工作的指导和支持,鼓励龙头企业加强技术开发和技术改造等,发挥其在产品开发、技术示范、信息扩散和销售网络中的带动作用,延伸产业链,全面带动和促进中小企业健康发展,形成一批具有特色和竞争力的轻工产业集群。

3.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在五金、皮革、家电、家具、玩具、日用陶瓷、照明电器等发展基础较好的产业集群区,建立和完善一批面向中小企业的公共服务平台。

(七)积极推进节能减排

1.推广节能减排新技术

利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和认证等手段推动企业节能减排。对家电等产品建立通用能效标准及标识、节能产品认证制度。推进家电、照明电器等产品生态设计,建立健全能源、资源消耗标准。加快推进造纸、发酵、制糖等行业清洁生产审核。加强家电、皮革涂料、日用化学制品等行业挥发性有机物控制,鼓励企业使用含有低挥发性溶剂的原辅材料,减少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推动浓缩型洗涤剂等低碳、节能、减排产品的生产,促进轻工行业绿色发展。加强重点领域清洁生产技术开发和推广应用,制定和发布重点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积极推广应用先进的污染防治技术,推进环境污染治理设施的专业化、社会化运营,确保设施正常运行,达标排放。提升我国节能减排测控技术和手段,增强在线实时监测能力,形成有效的节能减排监测体系,促进节能减排目标的实现。

专栏5: 节能减排工程

1.塑料制品。泡沫塑料生产进行无氟技术改造,废塑料改性及综合利用技术改造。

2.造纸。化学制浆采用深度脱木素、低能耗快速置换蒸煮或连续蒸煮、封闭筛选、无元素氯漂白和全无氯漂白技术。化机浆采用蒸汽回收技术。废纸制浆采用干法筛选、高效废纸碎解技术。采用节能型打浆技术。纸机压榨部采用宽压区压榨、复合压榨、靴型压榨等技术,干燥部采用多段通气及热泵完善干燥系统热回收技术。采用锅炉改造、厌氧沼气资源化利用、高效碱回收技术,实施热电联产等。

3.皮革。重点示范制革和毛皮加工主要工序废水循环使用集成技术、制革废毛和废渣资源化利用技术;重点推广皮革行业高吸收铬鞣、铬鞣废液循环利用及含铬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无硫(低硫)少灰保毛脱毛技术、制革无氨少氨脱灰软化技术、制革无盐浸酸技术、皮革和毛皮加工废水厌氧和好氧处理技术等。

4.五金制品。加快燃气具聚能燃烧等技术在燃气灶具行业的推广应用。

5.电池。重点推广电池行业胶体电解质铅蓄电池技术、铅蓄电池内化成工艺技术、铅蓄电池无镉化技术、卷绕式密封铅蓄电池技术与装备、扩展式(拉网式、冲孔式)连铸连轧式铅蓄电池板栅制造工艺技术与装备、扣式碱性锌锰电池无汞化技术、锌锰电池无汞无镉减铅技术和废旧铅蓄电池规模化无害化再生利用技术等。

6.照明。推广高效照明产品,逐步淘汰白炽灯,引导全社会实现照明节能。在荧光灯行业推广固汞替代液汞技术,推广低汞长寿命节能灯。

7.日用玻璃。重点推广节能环保型玻璃熔窑(含全电熔、电助熔、全氧燃烧技术等),提高碎玻璃的加工质量和利用比例。利用余热和污染物末端治理技术,提高玻璃熔化质量,提高窑炉周期熔化率,降低玻璃熔化能耗。

8.制盐。加快盐硝联产技术的引进和消化吸收,推广分效预热、热电联产等节能技术。

2.加强资源综合利用与废旧产品回收

加强水资源综合利用,建立和推行用水定额管理制度,大力提高废水、污水处理回用率。在造纸、制革等行业采用清污分流、闭路循环、一水多用等措施,提高水的重复利用率。实施节水技术改造,组织轻工业废水处理回用成套装置技术设备的研发。对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液、余热余压实施综合利用处理。加强塑料、皮革、造纸等行业生产过程中边角料的综合利用,最大限度实现资源化。推广利用钾盐生产剩余物制作鲜皮处理剂技术。加强废弃物综合利用技术的推广应用,实现废纸、废塑料、废玻璃、皮革废弃物等大宗工业固体废弃物的规模化增值利用。提高废旧家电等产品的回收利用水平。加大废旧铅蓄电池等含重金属产品的回收处理力度。

3.加快淘汰落后产能

继续开展淘汰落后产能工作,进一步加大造纸、皮革等行业淘汰落后产能的力度,研究制定“十二五”淘汰落后产能目标任务。强化安全、环保、能耗、质量、土地等指标约束作用,研究提出铅蓄电池等存在重金属污染隐患的行业落后产能的界定标准,包括工艺、技术、设备、生产能力等,严格市场准入条件,坚决采取经济、法律、政策手段予以淘汰。统筹考虑新建、改造项目与淘汰落后产能实行等量或减量置换,完善落后产能的退出机制,妥善处理淘汰落后产能企业职工安置、债务偿还、改造转产等问题。

(八)大力推进“两化”融合

1.创新“两化”融合推进机制

加大利用信息技术提升传统轻工业的力度,支持信息技术在研发设计、生产过程、营销管理、物流配送、节能减排、安全生产等方面的应用。推广实施“工业企业‘两化’融合评估体系和行业评估规范”,在造纸、家电等行业开展“两化”融合发展水平评估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范围。树立一批“两化” 融合典型示范企业,开展经验交流。建立健全轻工信息服务平台,完善行业信息化支撑体系。依托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建设,提升区域信息化服务水平。

2.加快重点行业“两化”融合

完善家电、家具、玩具、皮革、日用陶瓷等行业个性化设计体系,建立和普及用户广泛参与的协同设计模式。建立持续改进、及时响应、全流程创新的产品研发体系,提高产品信息技术含量和附加值,促进轻工产品向价值链高端提升。提高造纸、缝制机械、食品等重点行业生产装备智能化和生产过程自动化水平。在造纸行业推广应用节能控制、清洁生产和污染治理信息技术和设备,研发专用装备的嵌入式系统,加快大型制造装备的数字化步伐,在缝制机械行业大力推广应用智能、高效、节能缝制设备。建立健全食品行业生产过程状态监视、质量控制、快速检测系统,逐步完善产品质量和安全的全生命周期管理体系。

3.提高企业信息化管理水平

继续推进质量、计划、财务、设备、生产、营销、供应链、人力资源、安全等环节的企业管理信息化,加强系统整合与业务协同。在骨干企业推进研产供销、经营管理与生产控制、业务与财务全流程的无缝衔接和综合集成,建设统一集成的管理信息平台,实现产品开发、生产制造、经营管理等过程的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以提升产业链协同能力为重点,推动客户关系管理、供应链管理系统的普及和深化,实现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信息共享和业务协作。

第五篇:卫生部十二五规划纲要全文

以下是卫生部明确提出来的“十二五”卫生发展总体目标,这目标的实现意味着未来五年国家还需投入最少数千亿元来实现自己对于民生的承诺,这个目标不是靠药品降价能实现的,反过来说药品降价仅仅是这个大棋局中的很小一个方面,资本市场对其的担忧过虑了。

“人均期望寿命达到74.5岁,婴儿死亡率和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分别降低至12%和14%,孕产妇死亡率降至22/10万,个人卫生支出比例降至30%以下。”在1月6日召开的2011年全国卫生工作会议上,卫生部部长陈竺在提出“十二五”卫生发展目标时,用了这一组数字进行了具体的描绘。

卫生部明确“十二五”卫生发展的总体目标是,到2015年,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初步建立,基本医疗保障制度更加健全,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和医疗服务体系更加完善,药品供应保障体系更加规范,医疗卫生机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更加科学,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可及性显著增强,居民个人就医费用负担明显减轻,人民群众健康水平进一步提高。地区间资源配置和人群健康状况差异明显缩小,国民健康水平达到发展中国家前列。人均期望寿命达到74.5岁,婴儿死亡率和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分别降低至12%和14%,孕产妇死亡率降至22/10万,个人卫生支出比例降至30%以下。

“十二五”期间,我国卫生发展的主要任务有以下四个方面:加强医疗卫生机构能力建设,提高医疗卫生服务水平

强化区域卫生规划和医疗机构设置规划,明确各类医疗卫生机构的功能和职责,优化规模、结构和布局,形成防治结合、中西医并重、功能互补、信息互通、上下互动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加强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重点改善疾病预防控制、精神卫生、妇幼卫生、卫生监督、卫生应急、职业病防治、采供血、健康教育等专业公共卫生机构的设施条件。

继续加强农村急救体系、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为中西部地区乡镇卫生院职工建设周转房;全面推进县级医院标准化建设,使其总体达到二级甲等水平;整合县域医疗卫生资源,推进综合改革,转变运行机制,完善绩效工资,实现服务功能和模式转变。

积极稳妥推进公立医院改革,完善公立医院服务体系,改革管理体制、治理机制、运行机制和补偿机制,加强医疗安全质量监管,促进科学化、精细化、专业化管理,改善服务,提高效率。

初步建立国家医学中心体系,加强区域医疗中心和临床重点专科建设;继续加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建设,力争每个街道办事处范围设置一所政府办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形成以社区卫生服务为基础、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与医院和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分工合理、协作密切的新型城市卫生服务体系。

继承创新中医药,建立比较完善的中医医疗预防保健服务体系、科研创新体系,加强中医药队伍建设,发挥传统医学在保护国民健康中的作用。

加快卫生法制建设,实施医疗卫生人才培养基地建设和医药卫生信息化建设,为卫生改革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鼓励支持社会资本举办非营利性和营利性医疗机构,积极参与健康管理、老年护理、口腔保健和康复健身等健康服务业的发展,形成多元化办医格局,满足多样化、多层次医疗、预防、保健、养老、康复服务需求。

健全医疗保障制度,提高疾病经济风险分担能力

提高基本医疗保障制度覆盖面和保障水平,缩小城乡医疗保障差距。新农合人均筹资水平争取达到300元以上。门诊统筹覆盖所有地区。进一步提高政策范围内住院费用报销比例。完善城乡医疗救助制度,提高对贫困家庭覆盖率,扩大重大疾病保障范围,报销比例不低于90%。完善基金管理,防范基金风险。防治重大疾病,控制健康危险因素

完善重大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基本控制疟疾,争取实现消除麻疹目标,遏制结核病、性病、艾滋病的蔓延,降低乙肝患病率,主要地方病和寄生虫病达到国家控制标准。

显著扩大慢性病防控覆盖面,提高糖尿病、高血压、脑卒中等慢性疾病的知晓率和控制率。继续加强疾病预防控制能力建设。提高精神卫生和心理疾病防治能力。加强重点职业病防治,切实减轻职业危害对人民健康的威胁。

逐步提高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水平。大幅提高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经费标准,逐步扩大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内容并确保覆盖全体居民。将干预有效的重大疾病和危险因素的控制措施纳入国家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解决好流动人口特别是农民工的公共卫生服务问题。

加强政府对公共卫生的管理职责,保障居民生命健康安全

建立和完善以国家基本药物制度为基础的药品供应保障体系。严格药品和医疗器械质量监管,提高药品监测覆盖率,实行基本药物全覆盖抽验和全品种电子监管。在

二、三级医院建立健全规范用药管理制度,加强合理用药的监测和评价,降低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建立药品安全责任体系,保障人民群众药品和医疗器械使用安全。

同时,要健全并不断完善疾病防控、食品安全、饮用水卫生、职业卫生、学校卫生、卫生应急等公共财政投入和监督管理体制机制,建立健全监测体系,完

善监管机构,提升监管能力。开展风险监测、评估和预警,加强餐饮、保健食品、化妆品等监管执法,大幅减少不安全事件的发生。提高食品安全风险监测点覆盖面、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劳动者的职业健康监护率、城市饮用水水质卫生合格率和农村集中式供水水质卫生合格率。

回顾>>>

从数字看“十一五”卫生发展成就

● 新农合参合人数从2005年的1.79亿人增加到2010年的8.35亿人,增长366%;

● 城乡基本医疗保障制度覆盖率从30%提高到90%以上,增长了2倍多;● 各级政府卫生支出总量从1552亿元增加到4685亿元,增加了2倍;● 各级各类医疗机构从88.2万所增加到91.7万所,增加了4.0%;● 医院床位数由336.8万张增加到441.7万张,增长了31.7%;● 专业卫生技术人员由446万人增加到553.5万人,增长了24.1%;● 东中西部地区千人口医院床位比例由1∶0.79∶0.79缩小到

1∶0.83∶0.84

● 人均期望寿命预计至少提高1岁;

● 孕产妇死亡率从2005年的47.7/10万下降到2009年的31.9/10万,下降了33.12%;

● 婴儿死亡率从2005年的19.0%。下降到2009年的13.8%。,下降了27.4%;

● 全国门急诊人次从2005年40.97亿人次增加到2009年的54.88人次,增长了34%;

● 个人卫生支出占卫生总费用比重从2005年的52.21%下降到2009年的38.19%。

上一篇:示范村申报材料总结下一篇:四风整改措施一览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