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九年级化学教案

2022-08-05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时常需要编写教案,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初中九年级化学教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第一篇:初中九年级化学教案

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化学教案

导语:九年级化学,可以说是考试重要的一部分。那么九年级化学教案该怎么写?下面由品才网为大家提供的几篇教学方案,欢迎阅读。

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化学教案

一、素质教育目标

1. 知识目标:a常识性介绍化学研究的对象。

b初步理解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概念及本质区别;并能运用概念会判断一些易分辨的典型的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

c初步了解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描述实验的能力,启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知觉性和积极性。

3. 德育目标:通过学习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客观存在的,永恒运动的,是不可消灭的,

只能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应用科学 改造自然,造福人类的教育。

4.美育渗透点:以化学实验为载体,向学生展示化学实验中的仪器美,化学实验现象美,从而激发学生对化学科学的喜爱之情。

二、教学重点、难点、疑点

重点: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概念(区别)及其应用。

难点:如何判断一个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

疑点:物质变化与物质性质的区别。

解决办法:(1)通过观察演示实验,列表记录实验现象,由学生讨论而得出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概念及本质区别。

(2)通过学生讨论而归纳出物质的性质与物质的变化的区别。

三、实验及教具准备:

试管,带弯管的单空橡皮塞,酒精灯,玻璃片,烧杯,坩埚钳,石棉网,铁架台(带铁夹),研钵,火柴,药匙,胆矾,碱式碳酸铜,镁带,澄清石灰水,水。

四、学法引导

1. 学会概念辨别,注意概念间的区别与联系。

如,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就可以从概念、特征、伴随的现象等方面加以区别;从变化发生过程中两者的相互关系寻找它们的联系。

2. 学会观察化学实验。

首先要观察变化前物质的颜色、状态;再注意观察变化中的现象,如变色、发光、放热、放出气体、发出声音……等;反应停止后,生成物的颜色、状态、气味等。学会观察实验,将有助于我们思考变化的原因,推测变化的原理,总结变化的规律。

五、课时安排

2课时

六、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可看录像“走向化学世界”、“漫游化学世界”(北京西城电教馆,17分钟),也可利用幻灯片引入新课,或由学生自己搜集资料,如:化学史、元素的发现史、化学家的小故事、趣味化学、化学与生活等,由学生的发言引入新课。

新课讲授:

一、化学是研究什么的?

化学是研究什么的?

世界是由物质组成的。

构成物体的材料叫做物质。澄清两个概念:物质与物体。如铁这种物质能制成铁钉、铁锤等物体。

化学研究物质,如水是由什么元素(第二章学)组成?水由什么构成?(第三章学)构成水的粒子结构怎样?(第三章学)水除了具有溶解其他物质的性质外还有哪些性质?这都是化学要研究的内容。化学还是一门研究物质变化规律的一门基础自然科学。

板书: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基础自然科学。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许多化学概念、化学基础知识都是通过实验形成的,因此必须学会观察实验的方法。

教师讲解观察实验的方法。

学习化学必须重视实验,注意培养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分析能力、思维能力、表达能力、积极培养学习化学的兴趣。观察实验现象的程序:

投影:变化前:物质的颜色、状态、气味。

变化中:物质发生的主要现象,如是否发光、放热、颜色怎样变化、是否有气泡产生,产生的气体是否有气味,有什么颜色的沉淀产生等。

变化后:生成物的颜色、状态、气味。

描述实验时应注意语言清晰、准确,只说现象不说结论。

下面请大家观察几个演示物质变化的实验,主要观察变化前后物质的颜色、状态、并列表记录。分别由学生描述并记录实验现象。

演示水的沸腾

胆矾的研碎

实验编号 变化前的物质 变化时发生的现象 变化后产生的物质

液态的水

沸腾时生成的水蒸气遇玻璃

又凝结成液体 液态的水

2 蓝色块状的胆矾 块状固体被粉碎 蓝色粉末状的胆矾

镁带的燃烧

加热碱式碳酸铜

银白色的镁带

燃烧,放出大量的热,同时

发出耀眼的白光 白色氧化镁粉末

绿色粉末状的

碱式碳酸铜

加热后,绿色粉末变成黑色,

管壁出现小水滴,石灰水变

浑浊 三种其他物质:氧

化铜(黑色)、水、

二氧化碳

二、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实验

1、2有什么共同特征?实验

3、4有什么共同特征?

1、2这两个实验的一个共同特征,就是物质的形态发生了变化,没有生成其他的物质。这是判断物质发生物理变化的依据。

3、4这两个变化的共同特征是变化时都生成了其他的物质,这是判断化学变化的依据。

引导学生小结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概念。

板书:物理变化: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

化学变化:变化时都生成了其他物质。

(化学反应)

这两种变化有什么本质区别和联系?

在化学变化过程中除生成其他物质外,还伴随发生一些现象,如放热、发光、变色、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等。这些现象常常可以帮助我们判断有没有化学变化发生,但不能作为判断一个变化是不是化学变化的依据。

判断一个变化是化学变化还是物理变化应依据什么?

口答课本第5页习题

1、2。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发光放热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 B、固体变成气体一定是物理变化

C、化学变化过程一定伴随着物理变化 D、物理变化过程一定伴随着化学变化

解答此类题要熟悉下列要点:

物理变化 化学变化

概念 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

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又叫化学反应

现象

物质的状态、形状等发生

变化 放热、发光、变色、生成气体、生成沉淀

等等

实例 冰→水→水蒸气,汽油挥发,

木材制成桌椅 铁生锈、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

食物腐烂

根本区别

(判断依据) 是否生成其他物质

关系

化学变化的过程中一定伴随物理变化

物理变化的过程中不一定有化学变化

三、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通过四个实验,我们知道水沸腾时能变成水蒸气,而水蒸气遇冷又能凝结成小水滴,胆矾是蓝色的晶体,镁带在空气中能燃烧,碱式碳酸铜受热能转化成三种物质,这些都是物质本身特有的属性,即物质的性质,引出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概念。

物质的性质,无论是物理性质还是化学性质均指物质的特有属性,物质不同,其性质也不同。下表有助区别两种概念。

物理性质 化学性质

概念

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 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

性质确定 由感觉器官直接感知或由仪器测知 通过化学变化可知

性质内容

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硬度、密度、溶解性、挥发性等 可燃性、还原性、氧化性、稳定性等

1、下列哪种性质属于化学性质?( )

A. 导电性 B.挥发性 C.可燃性 D.溶解性

2、下列各组物质能根据在水中的溶解性区别开的一组是 ( )

A.豆油和汽油 B.水和酒精 C.铁块和铝块 D.面粉和白糖

3、判断下列描述哪些是物理变化?哪些是化学变化?哪些是物理性质?哪些是化学性质?

A、 铜绿受热时会分解;

B、 纯净的水是无色无味的液体;

C、 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了氧化镁;

D、 氧气不易溶于水且比空气重;

E、 木棒受力折断。

物质的变化和物质的性质的区别。

我们应把握住一点,即变化是一个过程,是动态的;而性质是物质内在的属性,有时需要一定的方式方法让其表现出来,而有时只需用感观和仪器感知测量即可。

四、为什么要学习化学?

学生阅读课本第

3、4页内容,讨论:为什么要学习化学?

学生阅读课本第4页内容,了解化学工业的过去和现状。

五、如何学好初中化学?

注意学习化学的方法(抓好预习、听讲、复习、作业四个环节),重视并做好化学实验。

预习指导:做到初步了解重点、难点、画出不懂的问题。

听讲:边听、边观察、边思维、边记忆,争取在课堂学会。

复习:巩固所学知识。

随堂练习:

布置作业

复习课本1-4页,画出概念和记忆要点

板书设计

绪言

一、 化学是研究什么的?

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基础自然科学。

观察实验的方法:

变化前:物质的颜色、状态、气味。

变化中:物质发生的主要现象,如是否发光、放热、颜色怎样变化、是否有气泡产生,产生的气体是否有气味,有什么颜色的沉淀产生等。

变化后:生成物的颜色、状态、气味。

二、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物理变化: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

化学变化:变化时都生成了其他物质。

(化学反应)

三、 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四、 为什么要学习化学?

五、 如何学好初中化学?

第一单元

课题1 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

【学习目标】

1.了解什么是化学,认识到通过化学知识的学习能进一步认识自然、适应自然、改造自然、保护自然。

2.对学习化学产生浓厚的兴趣。

3.知道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自然科学,它与人类进步和社会的关系非常密切。

4.了解化学学科的学习特点,从而为学好化学做充分准备。

5.知道探究性学习是学好化学的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

6.绿色化学必将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

【教学策略】

1.魔术表演。

(1)魔棒点灯。

在酒精灯的灯芯里预先放有少量高锰酸钾,将玻璃棒预先插在盛有浓硫酸的试管里(试管里的浓硫酸不要被学生看出来)。表演时将玻璃棒点在灯芯里的高锰酸钾上,即可产生火焰。

(2)水变“牛奶”,“牛奶”变水。

用吸管向澄清石灰水中吹入呼出的气体,石灰水变浑,继续吹气,浑浊变清。

(3)白纸显字。

预先在白纸上用酚酞溶液写好“奇妙化学,源于生活”八个字,晾干呈无色,将稀氨水贮于小型喷雾器内,表演时,将氨水喷在白纸上即可显现出8个红字。

面对学生好奇、兴奋的眼神,教师很自豪地告诉学生,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

2、小组交流“你对化学学科的认识”。在小组交流的基础上推荐组内最好的1个同学到全班交流。(针对不能很好合作的小组,让他们加强合作重要性的体验)

3、全班交流(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在全班交流的基础上,教师应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掌握以下要点。

(1)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科学。

(2)学习化学的要求:

①认真预习,重视实验。

②密切联系生活实际,学会与同学合作与交流。

③善于思考,敢于提问,积极探究。

④独立完成作业(包括书面、手工、调查、研究等作业)。

5. 化学的作用

学习化学,可以认识物质性质及变化规律,弄清生活和生产中的一些化学现象,并且可以控制化学变化,使其向对人类有利的方向发展。例如,懂得了燃烧的原理,就可以使燃烧充分,节约能源,并能有效地防火灭火等。

学习化学,可以使人们更好地认识和利用自然界中的物质,如可以从石油中提炼汽油、煤油、柴油等,从空气中提纯氧气等。

学习化学,可以帮助人们研制新的材料,研究新能源,研究生命现象、合理利用资源,防止污染和保护环境,促进农业增产,促进人体健康等。

学习化学,也有利于人们学习和研究其他学科或领域。

怎样学好化学

学好初中化学,最重要的是要牢固地、系统地、熟悉地掌握好化学基础知识,掌握好基本的实验技能。一部分同学在初学化学时感到有极大的兴趣,但随着学习的深入会感到“容易懂、记不住、难理解,不会解答问题”,从而失去学习化学的兴趣,其实学习化学同其他学科的学习一样,只要了解学科的特点,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就能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要想学好化学,希望同学们注意以下几点:

1.树立信心。要充分认识化学学科的重要性,化学是中学生必须学好的一门基础自然科学,不能有轻视的思想,更不能有畏难的情绪,应该充分相信自己的能力,相信自己一定能学好化学。

2.加强记忆。要学好化学,记忆是关键,初中化学作为起点学科,要认识、了解的新东西太多,如元素符号、元素的化合价、物质的化学式、基本的定义定律等。不能仅满足听懂,要在理解的基础上牢固记忆,同时通过勤复习、勤记忆更进一步加深理解。

3.认真实验。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要学好化学,必须认真做好实验,仔细观察,并记录和分析实验现象,还要注意观察生活中的化学现象,思考生活中的化学问题。

4.良好的思维习惯。化学学习中,思维习惯很重要,对遇到的现象、问题要善于动脑筋,多问几个为什么,并学会对知识的概括和总结,逐渐培养自己分析推理能力,找出学习化学的“窍门”。在化学解题过程中,更要善于抓突破口,或正推或逆推,或发散性地进行思考,逐步使问题明朗化。

5.学好其他学科。学好化学,除要注意化学的学科特点外,更要注意多学科间的渗透与联系。学好数学、物理、生物等是学好化学的有力保证,当今是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时代,要想在化学这门学科中有所发现,有所创新,除进行化学实验外,更要利用先进的测试手段,同时通过了解世界上关于环境、生命科学、材料、能源等各方面的知识,开阔视野,从而进一步明确化学与其他学科的联系。

总之,只要同学们能抓住化学学科的特点,具有良好的学习习惯、思维习惯,多看书、勤记忆,认真做好实验,一定会取得优异的成绩。

*要学好化学必须做到以下“六个字”。

动脑──思考、反思。

动口──提问、交流、解答。

动手──实验操作、探究、验证。

板书设计

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

课题1 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

1.什么是化学?

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科学。

2.化学与人类的关系──生活中处处有化学。

3.化学学习方法。 “六个字”

动脑──思考、反思。

动口──提问、交流、解答。

动手──实验操作、探究、验证。

●怎样阅读化学课本

在刚开始学习化学时,就要培养自己阅读课本的习惯和能力。不能只是不会做作业时,才去阅读有关的课文。应该是先阅读课文,然后再去做作业。阅读课本的目的是培养自己的自学能力。初中阶段各学科都是打基础的阶段,化学也不例外。今后,同学们走向社会,在知识海洋里探索,要靠自己学习,自己钻研,自己涉猎知识、增长才干。因此,学习各学科,包括化学在内,都应该学会阅读课本。

化学课本的内容包括文字叙述、化学用语和图画等部分。同学一般比较重视阅读文字部分,这是正确的。但不能忽略化学用语和图画等部分。阅读化学用语时,应该记住并领会它们所代表的意义和说明的问题。阅读图画时,如阅读实验装置图,应该联想到实物原形、名称及用途,达到形、名、图三位一体。实验装置结合化学用语在头脑里应形成生动的实验情景,唤起对实验现象清晰的回忆。

阅读课本要讲究方法,初学时应该接受老师的指导,参考老师的自学提纲或自学问题。了解阅读重点和要解决的问题。在老师的指导下阅读课本,容易抓住关键性问题,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阅读时,一般内容应该通读,重要内容应该精读。通读的部分,要正确理解其内容,能用自己的语言有条理地复述、归纳、概括出课文的大意。精读的内容主要是化学概念、理论等难度较大的部分,对这些部分不能只停留在字面上的认识,应该认真思考,提出疑问,从有疑到释疑。阅读时对关键的字、词、句不仅要读几遍,还要“咬文嚼字’仔细推敲,达到理解、掌握的目的。

阅读课本要根据学习要求与识记相结合。需要记忆的内容,应该在阅读过程中,有意识地识记(如化学用语、基本概念),不能等到考前突击记忆。需要识记的内容和要求,应该听从教师的指导,明确所要识记的内容的价值,以增强记忆的自觉性,并且最好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记忆。

阅读课本应该记阅读笔记,写阅读小结。对笔记或小结的要求,应从实际出发,讲求实效;灵活掌握,不必强求一律。根据自己的情况,笔记可以写成有自己特色的纲要式、对比式、记录式等。课前记笔记,有助于抓住重点,理清脉络;课后作小结,能起到及时复习和使零散知识系统化的作用。记阅读笔记,写阅读小结,开始是较难的,应该通过练习逐步掌握要领。先从一堂课、一节课文写起,渐渐扩大到对全章、全单元进行总结。坚持这样做,就能从中认识知识问的内在联系,把书读活,真正学有所得,提高自学能力。

●怎样做好化学实验

如果你在实验前对实验的内容、操作方法以及有关仪器、药品的性能有充分的了解,并能严格按照操作步骤,你的实验就能取得成功,并能从中得到化学知识和无穷乐趣;如果你准备不充分,粗心大意,那就可能失败,甚至发生事故。忘样才能做好实验呢?

一、注意安全

1.注意化学药品的毒性和腐蚀性。使用药品要做到‘三不”:不能用手接触药品;不要把鼻孔凑到容器口去闻药品的气味;更不得尝任何药品的味道。浓酸、浓碱都是属于强腐蚀药品,使用时必须特别小心,防止沾到皮肤上或溅到衣服上,如呆不慎将酸溅到皮肤上,应立即用较多的水冲洗(如果是没硫酸,必须迅速用布擦拭,然后再用水冲洗),再用3%~5%的碳酸氢钠溶液来冲洗;如果不慎将碱液溅到皮肤上,立即用较多的水冲洗,再涂上硼酸溶液。

2.注意操作时的安全。在实验中如有易燃、易爆的操作,应该采取安全措施。任何实验容器口都不要对着操作者和观看者。进行有毒气体的实验时,应在通风的地方进行,实验用药量要少,时间要短,有毒残渣要妥善处理。

二、手脑并用

做化学实验前一定要明确实验目的、步骤,避免盲目性。每次实验结束都要认真总结成功的经验或失败的教训,要注重对实验进行改进,提高实验的效果。如能否使用更简单的仪器、更价廉易得的药品,能否在操作上更安全可靠,能否使实验现象更明显、结果更准确等。

●怎样掌握化学实验现象的规律

观察实验现象主要是指用眼看、鼻闻、耳听、手感等方式得到实验的现象。记忆实验现象是一件不容易的事,但如果能找到实验现象存在的规律,则可化难为易。我们可以根据反应条件的不同将化学实验大致分成三种类型:第一种是物质燃烧实验;第二种是加热固体物质实验;第三种是在溶液中进行的化学实验。这三类实验的现象存在的规律:

1.物质燃烧实验都有三个明显的现象

①放出大量的热;②生成了一种或几种不同于反应物(指物质的色、态、味)的产物;③固体直接燃烧则发出一定颜色和强度的光;气体或固、液体转变成气体再燃烧则发出一定颜色和强度的火焰。(描述物质的燃烧现象,一般:一光、二热、三生成。)例如,镁条燃烧的现象是:①发出耀眼的白光;②放出大量的热;③生成一种白色固体。再如,硫磺燃烧(在氧气中)的现象是:①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的火焰(硫磺受热先熔化再汽化最后才燃烧);②放出大量的热;③生成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2.加热固体物质的实验现象主要包括物质的状态颜色、质量变化及产物中是否有水和气体产生

例如,加热碳酸氢铵的现象:①有一股刺激性的气味产生;②试管壁上有水珠生成;③有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生成;④试管内的白色固体逐渐消失。

3.在溶液中进行的化学反应,实验现象主要包括反应物(固态)的质量和颜色变化及溶液中是否有沉淀(包括沉淀颜色)和气泡产生,例如,在硫酸铜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的实验现象是有蓝色沉淀产生。

4.观察和描述实验现象的注意事项

(1)要注重对本质现象的观察。本质现象就是以提示事物本质特征的现象。如铝带在空气中燃烧时“生成白色团体”是本质现象,因为由此现象可正确理解化学变化这个概念,而发出“耀眼的白光”则是非本质现象。因此,观察实验现象要有明确的观察目的和主要的观察对象。

(2)要正确描述实验现象。①不能以结论代替现象。如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现象是“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生成黑色固体”,而不能用结论“生成四氧化三铁”代替“生成黑色固体”。②要明确“光”和“火焰”、“烟”和“雾”等的区别,不能相互替代。

课题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课程类型】活动课: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

【教学目的】

l、通过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2、通过学生分组实验使学生认识到实验是学习化学的重要途径;初步培养学生观察实验、表述实验现象的能力;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

3、通过探究,使学生体会发现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点】

l、激趣

2、培养学生对实验现象的观察、记录和描述能力

【教学难点】训练学生主动发现实验现象;学会表述实验现象。

【课时安排】l课时

【教学环节】提出课题→师生讨论→确定方案→实验探究→交流反馈→填写报告

【教学策略】本课题第一次出现“活动与探究”,是学生进行化学探究的开端。第一个探究活动教师可先演示,学生模仿;第二个探究活动让学生自己完成。

【课前准备】蜡烛、火柴、烧杯、玻璃导管、白纸(稍微硬些的)、澄清的石灰水

【学生活动设计】

l、对课题涉及的知识方面的疑点提出质疑;

2、每二人一组点燃蜡烛进行实验探究并记录;

3、在教师的参与下进行生生交流;

4、在教师引导下思考、分析,得出结论。

【教学过程】

世界是物质的,化学主要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变化规律。化学实验是研究物质的重要手段。同学们,你做过蜡烛燃烧这个实验吗?你仔细观察过燃烧的蜡烛吗?如果用"化学的眼光"去观察,你会有什么新的发现呢?

P7"活动与探究"

1、燃烧时可能发生哪几种变化?

2、你猜想蜡烛会有哪些性质?

3、你想通过什么实验手段来证实它们?

4、你还有哪些问题需要向老师咨询?

(可能问到的问题)

1、石蜡是一种什么物质?

2、蜡烛怎么会有各种颜色?

3、蜡烛是怎么制成的?

4、烛芯仅是纯棉线吗?

5、为什么点燃烛芯就能引燃蜡烛?

6、蜡烛燃烧后越来越短是因为它都变成蜡油了吗?

7、蜡烛燃烧有时冒黑烟是怎么回事?

8、、蜡烛燃烧时是固体蜡燃烧还是蜡油燃烧还是有其他情况?

9、蜡烛燃烧时,火焰为什么越来越高?

10、吹灭蜡烛时为什么会闻到很难闻的气味?

(边答疑边为后面的实验探究设下埋伏,凡是通过实验探究能得到答案的暂不作答)

试述实验探究的主要步骤及其目的。

实验步骤和观察要点:(电脑画面提示)

l、取一支蜡烛,观察其颜色、状态、气味、手感;用小刀切下一片蜡烛,将其放入水中,观察它是否溶解、是否下沉;

2、用火柴点燃一支新蜡烛:

(1)观察蜡烛外部形态的变化,例如烛芯被点燃后大约几秒钟蜡烛熔化;周围气流稳定时、不稳定时烛火及蜡烛的外型变化;蜡烛周围温度的变化等;

(2)(如图1)观察蜡烛的火焰有无明显的层次,其颜色、亮度、温度有无明显差异(可选用火柴梗或稍硬的白纸测试);

图1

(3)(如图2)将冷而干燥的小烧杯罩在火焰上方,观察其内壁;然后将其迅速翻转过来,注入少量澄清的石灰水,振荡,观察石灰水是否有变化;

图2

3、吹灭蜡烛,观察;

4、熄灭蜡烛时,试用火柴点燃白烟,看看会给你带来什么惊喜?

5、(拓展实验)(如图3)小心地往烛焰里插一根玻璃导管,你会发现什么?用火柴在导管的另一端点燃,你又会发现什么?

图3

学生每二人一组,边实验、边记录、边思考;教师巡视,指导、答疑。

学生代表表述探究过程和结果(现象和结论)。

通过交流,学生取长补短。

(学生填写探究报告)

【课后附记】

1、课前布置学生在家观察蜡烛的燃烧非常必要,否则课上时间太紧;

2、学生可以自愿结组,这样利于配合;

3、限于时间,学生提问前教师要限定范围,以避免跑题;

4、每组可以配备小试管夹或者带铁夹的铁架台,用来固定导管,以免学生操作时烫手。

第二篇:初中九年级上册化学《爱护水资源》教案

课题4

爱护水资源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引入]:同学们,请你们闭上眼睛,深吸一口气。(学生深呼吸)

[师]:我们的生活除了离不开空气之外,还有一种同样被我们称为生命的源泉的物质,你们知道是什么吗?

[生]:水!

[师]:很好!你们知道为什么水被称为“生命的源泉”呢?请同学们看电脑屏幕!

展示太空上看到的地球的图片,并播放一段关于水的录象导入。

师:可以说没有水就不能有生机勃勃的地球,即然水对于我们如此重要,那么你了解我们的水资源状况吗?知道如何保护我们的水资源吗?本节课我们就来了解这方面的知识------爱护水资源。 [板书]课题4 爱护水资源

二、引导探究世界水资源状况

[提问]我们要爱护水资源,就要了解我们所拥有的水资源。我们人类拥有多少水资源呢?

[板书]

一、人类拥有的水资源

生:人类拥有的水总储量约为1.39 × 1018 m3。 [板书]

1、地球表面约71%被水覆盖着。

[提问]世界上储水量最多的是海洋、湖泊还是河流? 生:海洋。

师:对,海洋是最大的储水库,其储水量占全球储水量的96.5%。 学生看书上的资料“我国渤、黄、东南海海水所含主要化学元素”

师:由资料可知,海洋真是一个巨大的“宝库”,蕴藏着如此丰富的化学资源。 [提问]这些海水能被我们直接利用吗?

生:不能。因为海水的含盐量很高,我们直接利用的应该是淡水。 [追问]淡水资源情况如何呢? 组织学生4人为一小组分组讨论

[学生自学后回答]淡水只占全球水储量的2.53%,其中大部分还分布在两极和高

山的冰雪及永久冻土层中,难以利用;可利用的只约占其中的30.4%,即1.07×1016m3。

[师]:你的看法老师也非常赞同!虽然地球表面75%的面积都被水覆盖,但绝大部分是我们不能利用的海水。请同学们看大屏幕,如果我们把地球所拥有的水资源比喻成一个立方体,我们把这个立方体看成是教室,那么也许淡水资源只相当于其中的一块小小的黑板擦!

[板书]

2、淡水资源极度短缺。

[介绍]目前,世界上有80多个国家、约20亿人口面临淡水危机,其中26个国家的3亿多人口生活在缺水状态中。

三、引导探究我国的水资源状况

[提问]我们国家的水资源状况又是怎样的呢?引导学生看书。 生:我国水资源总量丰富,但人均占有量很少,只有2300m3。 师:我们湖南的人均水量为多少?水资源的紧缺性是怎样的呢? 生:人均水量为2500立方米左右,属于轻度缺水。

四、引起学生的共鸣,要爱护水资源。

师:我们有幸生在湖南这样一个水资源相对丰富的地区,我们有全国的第二大淡水湖——洞庭湖,还有湘、资、沅、澧四条河流。但是我们知道,我国水资源的分布是不均衡的,象北京、上海等地的水资源就是极度缺水的。从我国甚至是全世界来说,水资源都是极度缺乏的,在这样的现状下我们就一定要—— 生:爱护水资源! [板书]

二、爱护水资源

[提问]爱护水资源,我们要怎样做呢?

生:一方面要节约用水,另一方面要防止水体污染。 [板书]

1、节约用水;

2、防止水体污染。

同学们说的很对!现在我们一起来测试一下,你是否是节约用水的惜水人士。请两位同学现场完成,其他同学在下面完成。 (学生活动:测试用水习惯)

让我们来测试一下你的用水习惯!你是否是一位节约用水的惜水人士? 说明:在你认为适当的答案上画圈,将你所得的分数相加就可以知道你是否是热爱环保的惜水人士!注意一定要诚实,请勿作弊!

1.你刷牙的时候是否关闭水龙头?

(

)

A.总是

B.有时候

C.从不

2. 你是否以短时间的冲澡代替长时间的淋浴?

(

)

A.总是

B.有时候

C.从不

3.你是否注意到漏水的水龙头?

(

)

A.总是

B.有时候

C.从不 4.你家里是否有节水装置?

(

)

A. 有3个以上

B.有1或2个

c.没有 5你知道世界节水日吗?

(

)

A.知道

B.好象知道

C.不知道 6.你知道宜昌市的水价吗?

(

)

A.知道

B.好象知道

C.不知道 7.你常双面打印纸张吗?

(

)

A.总是

B.有时候

C.从不

8.你是否和其他人探讨过水资源的问题?

(

)

A.总是

B.有时候

C.从不

分数:

A---5分

B---2分

C---0分 结论:

0-9分:令人震惊的习惯!不要再认为你仍旧生活在水资源取之不竭的世界里了!不要再这样自私下去了!多为那些没有你幸运的人想想吧!想想你的下一代!

10-20分:嗯,你正在努力为节约水资源做些什么,但是做得还不够好。在日常行为中注意采纳解决水的建议,过一段时间后请再做一下这个测试。 20-30分:不错!你是一个惜水的人!但是似乎还可以做得更好!试试作更多的尝试节约我们的水资源,过一段时间后请再做一遍这个测试。

30-40 分:恭喜你!你是一个节约用水的模范!继续保持!并将每一个节约用水的窍门告诉给更多的人!

[师]:看来我们这两位同学还不错!其他的同学呢?希望你们做完测试题后,对自己的用水习惯能有所改正。

师:现在根据你和你的家人的用水习惯,来完成书本64页的“家庭用水情况调查项目表”,并根据这个调查表来制订一个家庭节水计划或措施。 生:完成表格,相互讨论后回答。

[师]:接下来,老师给同学们准备了一个活动:幸运课堂——是真是假? 大屏幕上出示的6个事例有的是真的,有的是假的。究竟真假如何,还要借助各位同学的火眼金睛分辨出来。 (学生分组讨论并完成)

1、用茶勺喂庄稼?

2、水贵如油是真的吗?

3、节约用水?

4、新加坡征收节水税?

5、大水漫灌浇土地好?

6、工业用水重复利用17次? [生]:我认为“用茶勺喂庄稼”是假的。茶勺只有那么一点点水,庄稼不够用的。

[师]:是吗?请同学们看大屏幕,如果屏幕上出现的是个“√”说明这个事例是真的。请看!其实“用茶勺喂庄稼”是真的,这个事例发生在以色列。当地的科学家通过精确的计算,算出每株庄稼所需要的用水量,农民可直接利用茶勺喂庄稼。在开展这项措施后,以色列终于用同样的耗水量使农业产值增长了12倍。

[生]:第2个事例“水贵如油”是真的。

[师]:的确。“水贵如油”这四个字是个比喻,但在世界上很多地方,却成了无可辩驳的现实。在以色列,买一瓶矿泉水要花1.25美元,而这么多钱却可以买到4瓶牛奶。而那里盛产石油,价格低廉,真的到了水贵如油的世界。

[生1]:我觉得提高水价不能节约用水。因为水价提高了,很多下岗的工人用不起水,而有钱的人因为钱多,就可以用很多水。

[生2]:我不同意刚才那位同学的观点。我认为提高水价可以节约用水。因为水价提高了,人民节约用水的意识就可以提高。更多的人就会因为价格的原因而自动地去节约用水。

[师]:两位同学都说得很好。请看大屏幕,其实提高水价可以节约用水是真的。水价格政策是保护水资源和节约用水的一种手段,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用户的用水量,特别是对于工业用水。事实证明,水价低廉,是造成浪费用水的原因之一。专家指出,水价提高10%,将使家庭用水降低3%-7%。我国的水价(每立方米原水),城市生活用水原水约为0.1元,工业用水原水约为0.16元,农业用水约为0.03元。无论与其他生活消费品价格比,还是同国外水价比,都有明显地偏低。欧美工业水价一般相当于8元人民币,农业水价相当于0.8元人民币。世界各地水价粗略比较如下(换算成人民币计):挪威、加拿大2.1元,法国6元,香港地区20元,东京22.8元。中国水价真的是低得没法再低了!

[生]:哦,原来如此。 [生]:第四个事例是真的。

[师]:的确如此。东南亚的新加坡,是世界上最严重的缺水国之一。所以十分抓紧节水工作,制定有严格的法规政策。在新加坡,不仅工业的水价高于家庭用水价,而且工厂用水超过计划定额时,要征收15%的节水税。

[师]:在回答第5个事例之前,有没有哪位同学给我们解释什么是漫灌? [生]:漫灌就是把田地用水全部浇满。我认为这个是错的。

[师]:不错。水送到田间以后,如何浇灌是大有学问的。不少地方的农民仍然固守着旧的观念,认为浇地就是浇灌“地”,要浇足浇够水,于是沿袭几千年来的传统办法,采取大水漫灌,浇地时,把整个田块都放满水。如果田间土地不平整,高高低低,要使地块都漫上水,所用水量就要更大。其实浇地的目的是让庄稼根部获得和保持必需的水量,其余地方完全没有必要,浇很深的水更是巨大的浪费。现在新型的浇灌方法有根灌和喷灌(请看投影)

根灌

喷灌

[生]:重复利用17次,不太可能吧!我认为是假的。

[师]:其实恰恰相反,这个是真的。美国制造工业的水重复利用次数,1954年为1.8次,1985年为8.63次,到2000年,将到达17.08次。到那时,制造工业的需水量将比1978年减少45%。对比其他国家的用水现状,可见节水的潜力有多大。 投影

“国家节水标志”

师:你知道节水标志的意义吗?

生:用手接水谐音“节水”、绿色的圆球代表和谐的地球。 师:现在请你们设计一条节水的标语或图片来。 学生设计

师:刚才我们讲的都是关于节约用水。现在请同学们想一下:把一滴红墨水滴到一烧杯水中烧杯中的水会怎样? 生:整个烧杯中的水都会变红。

师:如果我们把被污染的水排放直接排放会怎样呢? 生:全部都受到污染,都不能用了。 师:所以我们要爱护水资源就还要—— 生:防止水体污染。

[提问]什么是水体污染?水体污染的来源? 投影

展示水体受到污染的图片

师:指导学生看“水体污染来源示意图”。 [提问]你有什么解决办法吗?

生:讨论后回答。

[师]:各位小市长对节约用水发表了自己的高见。那么我们如何防止水体污染呢?

[生]:我们可以把那些污染严重的工厂关闭。 [生]:可以使用新型材料,把污水处理后再排放。 [师]:我们还可以少使用化学肥料,多使用农家肥料。

(学生观看大屏幕上的图片)

[师]:如何减少水土流失呢?

[生]:我们可以多植树造林,保护我们的森林资源 [生]:还可以退耕还林、退湖还田。 [师]:各位小市长们说得太棒了!

投影

“绿色警语”

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拓展]:现在不仅在我们中国,实际上,全球各个国家都普遍意识到保护水资源的重要性。联合国确立了3月22日为世界水日;我们国家制订了水法;全球普遍提高水价节约用水。有的国家还利用新技术,开发出水的二次能源。

例如:加拿大的科学家发明了集雾取水法,可向雾滴要水;海湾六个石油国家计划从北冰洋用船拖冰山到海湾,再融化成淡水,可向冰山要水;希腊东边的爱琴海中,也有一处涌泉,一天出淡水100万立方米,可向海底要水;还可以人工降雨,总有一天人类能呼风唤雨。(同时展示各种图片)

世界水日

向冰山要水

海底有淡水

呼风唤雨

[小结]保护水资源,防止水体污染,已是刻不容缓,是我们每一个人的责任!

[师]: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下,我希望我们的将来不会是这样的:(出示图片)

我们的将来,,,,,???

[师]:在本节课即将结束的时候,请同学们为这幅广告画设计标语(出示广告画)

[生]:请珍惜我们的淡水就象珍惜我们的眼睛一样! [生]:我们的水和我们的眼泪一样重要! [生];爱护水资源吧,别再让它流泪了! [师]:我为同学们的设计:请别让我们的眼泪成为最后一滴水!!!请让我们共同爱护我们的水资源!

[作业]进行一次社会调查,调查洞庭湖水体的污染情况,根据你所调查到的情况写出你的想法、对策,完成一篇小论文。

板书设计:

课题4

爱护水资源

一、人类拥有的水资源

1、地球表面约71%被水覆盖着;

2、淡水极度缺乏。

二、爱护水资源

1、节约用水;

2、防止水体污染。 水体污染:

水体污染的来源:工业、农业和生活。

第三篇:初中化学教案:九年级化学《化学式式量》教案模板

时间:2013-1-23 17:17:31 点击:329 【大 中 小】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理解化学式概念的涵义,掌握一些简单的化学式的书写和读法。

了解相对分子质量的概念。

初步掌握根据化学式的计算。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将化学概念与数学计算相结合的思维方法。熟练计算技能,提高化学计算能力。 情感目标:

通过化学式的引入,对学生进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的教育。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本节课化学式的学习,在化学用语的教学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它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是学生学好化学的基础。多年的教学经验证明,此节课是学生是否学好化学的一个分化点,对于元素符号记不下来的学生,要及时做好补救工作。所以必须高度重视本节课内容的学习,教学要精讲、精练,抓规律、做示范。使学生理解化学式的意义,对化学式的计算必须做到“正确”、“规范”、“熟练”。 教学建议:

从检查学生对元素符号、名称及物质的分类入手设疑激趣:元素可用元素符号来表示,而由元素组成的各种单质和化合物怎样来表示呢?即用元素符号表示物质组成的式子--化学式。引导学生阅读讨论,得出化学式的概念。让学生明确化学式不是凭空写出来的,而是前人经过多次的精密实验,测定物质的组成后推算得出来的。每一个纯净物都有固定的组成,都可以用一个化学式来表示。

同时可展示球棍式分子模型,使学生形成一种直观概念。

通过学生的阅读讨论,归纳总结出化学式的意义以及书写化学式的方法。然后用课堂练习对化学式加以巩固、熟练。

根据化学式计算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及组成物质各成分元素的质量比和质量分数。学生对计算应不成问题,关键在于对化学式的真实涵义的理解,尤其是对化学式中的符号、系数、右下角码的意义的理解,应及时分析、强调。培养学生依据化学概念、运用数学工具解决化学问题的能力。规范学生的解题格式,使学生在思想上高度重视起来,为化学方程式的学习奠定基础。

教学设计示例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①理解化学式概念的涵义,掌握一些简单的化学式的书写和读法。

②了解相对分子质量的概念。

③初步掌握根据化学式的计算。

2、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将化学概念与数学计算相结合的思维方法。熟练计算技能,提高化学计算能力。

3、德育目标:

通过化学式的引入,对学生进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的教育。 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理解化学式的涵义,书写化学式。

2、难点:化学式表示的意义。 教学过程:

小测验:

①写出下列元素的符号:

铁、镁、氧、碳、硫、磷、汞、银、铜、钡、钙、氯

②指出物质类别:

水、空气、二氧化碳、氧化汞、铁、氧气、糖水

(学生整体测试,一名学生到黑板上板书,5分钟后讲评)

元素可用元素符号来表示。那么,由元素组成的各种单质和化合物怎样来表示呢?

学生阅读课本P39,讨论,得出化学式的概念。

一、化学式:

1、定义:用元素符号来表示物质组成的式子叫化学式。

注意:化学式是通过实验(定性、定量分析)测定物质的组成,然后计算的出来得。每种纯净物都有它固定的组成,所以一种物质只有一个化学式。

用分子模型展示一些物质分子的结构。例如:

化学式除了能表示这种物质外,还可以表示什么意义?

2、意义:(学生看书,归纳总结)

①表示一种物质。

②表示组成这种物质的元素。

③表示构成这种物质的一个分子。

④表示构成这种分子的原子。

例::CO2一个二氧化碳分子是由一个碳原子和二个氧原子构成的。

二氧化碳是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3、写法:(学生阅读课本,讨论,归纳)

①单质化学式的写法:

a、金属单质和固态非金属单质用元素符号表示它们的化学式:

碳C

硫S

铁Fe

铝Al

b、稀有气体是由单原子构成的。

氦He 氖Ne

氖Ar

练习:

1、根据名称写化学式:二氧化硫、五氧化二磷、一氧化碳、氧化钾

2、指出下列符号中“2”的含义:H2 2H 2H

2二、相对分子质量:

化学中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的总和。(单位为1,一般不写出)

学生先阅读课本P41,教师再举例分析、规范格式。

投影例题:

已知尿素的化学式为(NH2)2CO,求:

①尿素的相对分子质量。

②尿素中各元素的质量比。

③尿素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

④要使某农田增加5.64千克的氮元素,问应向这块地施加尿素多少千克?

⑤若改施硝酸铵(NH4NO3),则需硝酸铵多少千克?

探究活动

以邻桌同学为一组,做下列有关元素符号和化学式书写的练习,并互相订正。

1.用化学符号表示:①两个氢原子

②三个氮分子

③几个水分子

④5个氦分子

2.写出氯化钠、氧化铜、氧化铝、三氧化硫的化学式。

3.读出下列化学式的名称:

第四篇:天津教师招聘初中语文教案:九年级语文《沁园春雪》教案

http://tj.zgjsks.com/

天津教师招聘初中语文教案:九年级语文《沁园

春雪》教案模板

欢迎来到天津教师资格网,中公天津教师资格网是中国教师最权威门户网站,提供历年中小学教师招聘、考试培训、面试辅导、最新教师考试讲座等全方位教师考试信息,预祝广大考生顺利通过考试。

知识目标:

1、写景、议论、抒情的表达方式

2、背诵课文、默写课文 能力目标:理解背景、把握大意

教育目标:热爱祖国大好河山,树立伟大抱负和坚定信念 重点、难点:理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教学媒体:录音机 课时安排:2 教学过程

一、题解与背景:

毛泽东同志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者和领导者,他的卓越的 军事才能和指挥才能被世人所公认,他的文学才华也同样被世人所称道,尤其是他的诗词更是表现出了很高的文学修养。

1936年2月,毛泽东同志率领长征部队到达陕北,领导全党和全国人民展开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伟大斗争。一次,毛泽东曾于一场大雪之后攀登到海拔千米、白雪覆盖的塬上视察地形,欣赏北国风光之后,写下了这首诗词。

二、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这首词分上下两阕,各写什么? 上阕:描写北国雪景

下阕:纵论历代英雄,抒发诗人的抱负

三、研究下列问题

1、总写北国雪景的句子是?

http://tj.zgjsks.com/

2、作者以“望”统领下文,都望到了什么? (长城、黄河、山脉、高原 ) 这些景观大势磅礴,显示了诗人博大的胸怀、雄伟的气魄,是实写。

3、你认为以动写静的句子是哪些?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

4、哪几句是虚景?

5、“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在结构上起什么作用? (承上启下)

6、作者用一个惜字统领全文、评价历史人物,包含着什么样的感情? (惋惜、委婉批评不足)

7、怎样理解“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抒发了作者作为革命家的伟大抱负)

四、反复朗诵课文并能达到熟练成诵

五、作业:

1、查找资料。抄录一首毛泽东的诗词并谈谈你的理解

2、背诵抄录《沁园春·雪》 教学课后记:

学习中让学生分组讨论,理解较好。好学生一般都能当堂背诵 第二课时

一、复习上内容

1、背诵默写这首诗词

2、交流所抄录的另一首毛泽东诗词并谈谈自己的理解

3、学生评价

二、阅读课后诗《减字木兰花 广昌路上》并比较两首词的异同点

这两首诗共同点都是写雪景,都有雄壮的气势、豪放的风格。前者是借景抒怀之作,赞美祖国山河的壮丽,抒发诗人作为革命领袖的豪情壮志;后者是写景叙事之作,描写行军的一个场面,表现工农红军一往无前的战斗气概;前者上片写景下片议论,后者上片写景,下片叙事。

http://tj.zgjsks.com/

前者写的是北国雪景,壮阔而美好,并有诗人的想象,后者写的是南国雪景,虽有气势而难与前者相比,只是展现眼前的实景。

三、 理解《沁园春·雪》的艺术特色(小组讨论)

1、这首词是怎样把写景抒情和议论相结合的? (上片写景大气磅礴,气象雄浑而有寓情于景,句句洋溢着热爱祖国山河的豪情;下片议论,有上片之景而产生感情有祖国的壮丽山河想到无数英雄为之倾倒,并对历代英雄人物加以评说而寓情于议,蕴涵诗人对祖国的深情以及充满自信的情怀,最后一句由评论落到赞扬,点明主题,抒发了诗人的豪情壮志。

2、这首词语言上有什麽特点? 这首词语言凝练、贴切、极富表现力

(望、看、惜——贯穿全文;飘、舞、驰——动词生动;运用比喻、拟人、对偶等修辞方法)

四、当堂进行练习或做《目标检测》 教学课后记:

本课以学生活动为主,教师加以适当引导。学生基本明确了诗歌中运用几种基本表达方式的必要性及运用修辞的好处。

第五篇:初中九年级物理人教版电子教案-12.4 力

§12—4力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知道力的概念和力的单位

知道力的三要素,能用示意图表示力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活动和生活经验感受力的作用效果

了解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并能解释有关现象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在观察体验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

(2)从力用三要素表示的事例中认识科学方法的价值。

教学重难点

1.重点:力的基本知识

2.难点: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让学生描述生活中要用到力的例子(例如:提起一桶水、踢足球、推动物体等等)

(二)讲授新课 1.力的作用效果

学生探究活动:实验器材:橡皮筋、弹簧、乒乓球。体会对这些器材施加力时,这些器材有什么变化?

结合课本里的插图以及教学VCD,让学生讨论总结出力的作用效果 (1)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2)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3)力的单位:牛顿,简称牛,符号用N表示

补充一些常见的例子让学生了解力的大小:托起两个鸡蛋所用的力大约为1N,一个质量为50kg的同学对地面的压力大约为500N。

2.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 学生探究活动:(1)用不同大小的力去拉弹簧,观察弹簧是否不同

(2)用不同方向的力弹击乒乓球,观察乒乓球的运动是否不同

(3)用同样大小的力向下压一端固定在桌面上的长铁片,每次手的位置离桌面的距离都不同,观察长铁片的形状改变是否不同

引导学生从实验总结得出影响力的作用效果有: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

克拉玛依准东中学 物理组

3.力的示意图: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来表示力。线段的末端画箭头表示力的方向;线段的长度可以表示力的大小;线段的起点或终点表示力的作用点。 练习:画出木块受到的水平向右的拉力

4.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学生活动:

(1)拉开弹簧时,有没有感觉到弹簧也在拉自己的手? (2)乒乓球打在桌面上,有没有被弹起? (3)观察书本图12.4-4,能得到什么启示?

组织学生讨论,引导学生归纳得出结论: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让学生列举生活中体现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例子并进行解释。

(三)课堂小结

1.力的作用效果有哪些?

2.力的有哪三个要素?

3.怎样体现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相应完成《导学案:12.4 力》

(四)布置分组作业

(五)板书设计:

(六)教学后记

克拉玛依准东中学 物理组

上一篇:常州二次供水建设费下一篇:财政局作风建设汇报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