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型糖尿病合并心力衰竭的临床研究

2022-10-03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人们生活环境的不断改变,人们患有各种疾病的几率不断地提升,而且出现了一些不常见的疾病。2型糖尿病合并心力衰竭就是一种很棘手的疾病,这种疾病对人体健康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其病变的位置在心脏,所以它的危险性和危害性是很大的。导致心力衰竭的因素比较多,但2型糖尿病引起的心力衰竭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临床上对这种类型的心力衰竭做了一定研究,并发现了一些特殊的现象。

1 2型糖尿病与心力衰竭简介

到目前为止,2型糖尿病已经成为了一种非常常见的代谢性疾病,这种疾病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它已经严重地威胁到了人们的生命和健康。而且糖尿病同时可以引发多种并发症,有的时候并发症比糖尿病本身的危害更大。心力衰竭就是2型糖尿病引起的一种并发症,而心力衰竭本身就是一种危险性较高的疾病,它被定义为由于心脏异常引起并伴有血流动力学、肾、神经内分泌系统的特征性变化的临床综合症。它是心血管疾病中的一种比较严重的疾病,所以引起了医学界的关注。2型糖尿病合并心力衰竭是指由糖尿病引发的心力衰竭,这种疾病所导致的死亡率要比糖尿病本身高很多。这种疾病有一些比较明显的临床症状,比如劳力型呼吸困难,端坐呼吸,夜间阵发性咳嗽或呼吸困难,易疲劳性和夜尿增多等。而且患者通常还会表现出肺部水泡音,水肿,颈静脉怒张,第三心音等体征。有研究发现2型糖尿病与心力衰竭患者的年龄主要集中在60~70岁。另外,心力衰竭还有许多其它高危因素,像血糖控制不佳、高血压和高血脂等[1]。

2 2型糖尿病合并心力衰竭的临床研究

2.1 目的

本研究想通过统计分析来了解2型糖尿病中心力衰竭的发病几率、临床特征以及导致心力衰竭的高危因素。

2.2 研究方法

某医院选取了2005—2010年的765例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了对比研究,所有患者均通过心电图、X线胸片和心脏超声多普勒检查、部分经冠状动脉造影等手段进行了疾病确诊,通过医学诊断将非2型糖尿病患者剔除。另外,通过心电图、心脏超声多普勒检查、X线胸片及实验室检查,同时结合患者临床症状来诊断心力衰竭。

本研究中资料收集方法:通过对住院的内分泌科和心内科患者的信息进行详细的记录,记录内容主要有患者性别、年龄;同时测量身高、体重,继而计算体重指数,而且测量收缩压、舒张压,通过采集患者的信息建立相应的数据库;相关指标的实验室检测方法:所有需要检测的指标均在医院检验科进行,采用酶标法测定空腹血浆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以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等指标。通过心脏超声多普勒检查来检测心脏各项指标,包括左心房大小、左心室后壁厚度、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以及室间隔厚度等。再根据有数据计算公式得到射血分数,而且还有检测晚期心室充盈心房收缩血流速度峰值;最后是统计学方法:在数据统计分析过程中用到Excel表格、SPSS数据分析软件,用到的分析程序有T检验、回归分析以及LSD多重比较等[2]。

2.3 结果与讨论

经过数据统计分析发现,2型糖尿病患者中患有心力衰竭的占百分之五十多,而且女性人数要显著高于男性患者,这说明女性患者是2型糖尿病合并心力衰竭的多发群体,这可能跟女性体质及生活作息方式存在一定的联系;本研究还发现,在这些2型糖尿病患者中随着年龄的升高,心力衰竭的发病率越高,这可能是因为岁数越大机体的抵抗力越差,特别是心脏和血管状况越差;另外在统计分析中发现,患2型糖尿病的病程越长得心力衰竭的几率越大,这可能是因为长时间患有糖尿病对心血管产生了极大的损坏。通过统计分析,将性别、年龄、血糖水平、2型糖尿病、高血压以及冠心病归结为心力衰竭的高危因素[2]。

2.4 结论

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心力衰竭的发病率可达59.2%,且女性患者的心力衰竭发病率要高于男性。另外,本研究发现糖尿病、糖尿病病程、血糖、年龄及性别、高血压及冠心病都是心力衰竭的高危因素。

3 结语

总而言之,2型糖尿病的发病率在逐年的上升,已经严重地威胁到人们的身体健康,特别是有2型糖尿病所引发的并发症更是危害巨大。本研究通过对2型糖尿病并发症心力衰竭的深入研究发现心力衰竭的高危因素不只是2型糖尿病,还有性别、年龄、糖尿病病程等。因此,要想更好地治疗和预防心力衰竭的发生,需要从所有高危因素入手,采取预防为主的措施来降低心力衰竭的发病率,相信随着医疗技术的快速进步一定会帮助患者走出这片阴霾。

摘要:目的 本研究通过该院2010—2012年30例患者统计分析了解2型糖尿病中心力衰竭的发病几率、临床特征以及导致心力衰竭的高危因素。方法 在数据统计分析过程中用到Excel表格、SPSS数据分析软件,用到的分析程序有T检验、回归分析以及LSD多重比较,等将性别、年龄、血糖水平、2型糖尿病、高血压以及冠心病归结为心力衰竭的高危因素。结果 2型糖尿病患者中女性多于男性,随着年龄的升高,心力衰竭的发病率也日趋增加。结论 要想更好地治疗和预防心力衰竭的发生,需要从所有高危因素入手,采取预防为主的措施来降低心力衰竭的发病率。

关键词:2型糖尿病,心力衰竭,血糖,高血压

参考文献

[1] 郑茵,方壮伟,Barry London,Dennis M.McNamara.ACE与AT1R基因多态性及其相互作用对心衰预后的影响[J].中国热带医学.2011(3):19-21

[2] 李喜元,王林,马金萍,等.2002-2010年慢性心力衰竭住院患者的病因分析[J].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12(2):15-17.

上一篇:绩效技术下教师信息技术培训操作模型构建与应用下一篇:探讨建筑水电安装施工技术与质量控制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