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网络语言新时代——尬聊不够,表情包来凑

2022-09-10

2017年7月18日, “表情包”一词当选为2016年度中国媒体十大新词, 出现在由国家教育部、国家语言文化委员发布的《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 (2017) 》中。会网络技术的发展及覆盖率的迅速扩大, 智能设备的普及和更新换代, 一方面在方便你我生活和工作的同时, 另一方面也使得现代人无法离开社交网络。根据我们固有的知识和理念, 语言可以按照不同的分类标准和分类方法作出不同的区别和划分。但是, 大家都默认一点, 那就是, 语言是人与人之间沟通交流的重要工具和表达方式, 人们借助语言保存和传递人类文明成果, 是文化的一部分。除开文字、图片等符号语言, 人们的肢体语言包括手势和表情都是语言的一部分。那么, 将表情图片进行加工并发布在社交网络上就成了当下流行的表情包[1]。

一、网络表情包的概念

“表情包”, 英文emoticon, 是表情emotion和小图案icon的合成词 (赵爽英, 2013) 。它是一种在网络上利用各种图片来表达情感的一种社交沟通方式, 是在智能设备和社交软件活跃之后出现的一种新型流行文化。一般而言, 网络表情包的素材包括个人自拍、影视剧、电影和动漫等视频截图、宠物 (最主要的是猫、狗和兔子) 、名人语录以及根据现代网络流行语设计的动画图案等[2]。

二、网络表情包的起源和发展

网络表情包作为一种语言符号, 其流行的物质基础是网络技术、智能设备和社交软件的不断发展。最早的网络表情诞生地是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1982年, 电脑被称为个人电脑, 也就是我们了解的personal…computer (pc) .在那个年代, 网络服务运营商几乎仅仅提供电子布告板 (bbs) 的服务。卡内基·梅隆大学的师生经常在bbs上进行各种讨论, 甚至还发生过网络“口水战”。斯科特·法尔曼作为该校的一名教授, 他指出, 一些原本只是开玩笑的话语被“认真对待”, 甚至出现一些不愉快的现象。据此, 大家展开了讨论。1982年9月19日11时44分, 法尔曼认为提议在bbs中发言的时候可以用“:-) ”符号 (张美静, 2015) 表示自己实际上是在开玩笑, 与之相对的“:- (”符号用来表示自己发言的严肃性。随着电脑和互联网的普及, 法尔曼创设的“微笑”符号传播到世界各地, 微软公司的msn即时通讯软件预设了笑脸图标[3,4,5]。

在美国, 法尔曼教授发明的表情符号需要人横着头去看才能理解符号的意义。当这一系列表情流传到日本, 日本人将之改进和创新, 发明了颜文字。它是一种利用计算机字符码表中特定的字符的显示外观, 通过对字符进行编排和组合, 形成象形表意的图像, 比如 (^_^) 和 ( (^_^) v) 等。诞生于1998年的多语言横排符号组合的颜文字体系, 根植于中国书画同源传统文化。与美国的表情符号相比, 日本的颜文字以纵向的、正面的方式呈现, 主要靠眼睛的表话来表达感情和意义;欧美的表情符号则是横向的、侧面的, 设计者通过嘴形的改变来传递不同的情感信息[6]。

在互联网发展的早期, 不论是美国的表情符号还是日本的颜文字, 他们都在bbs、在线聊天和即时通讯软件中被广泛使用。而到了现在, 象形的文字符号被生动直观的小黄脸, 真实的人脸以及动漫卡通人物所替代, 也就是当下流行的emoji、ASCII…Art (美国标准信息交换码) 、JIS…Art (日本工业标准艺术) 以及中国的网络表情包[7]。

三、现有研究的梳理和分析

(一) 网络表情包的迅速流行

吸引了学者的注意, 现有很多学者在这一领域进行了探讨和研究。在中国知网和万方数据库等学术网站以“网络表情”为关键词进行搜索, 可以发现从1992年开始出现相关研究, 迄今共有约130便文献;以“网络表情符号”为主题进行检索, 截止目前共有该主题的文章40篇。通过分析和归类, 我们发现, 大多数研究主要从以下下几个角度对网络表情展开研究:

(二) 中国语言文学视角

余光武从语言的特点和功能等角度对网络表情符号进行了探索 (余光武, 2011) ;梁燕碧着重解读了“网络表情符号”到“颜文字”的日本化过程, 分析了颜文字的文化内涵和特点 (梁燕碧, 2006) ;陈乔丹分析了中国网络表情符号的使用和文化内涵 (陈乔丹, 2016) ;石慧对网络表情进行了符号学的解读 (石惠, 2011) 等等[8]。

(三) 新闻传播视角

刘琪以新浪微博中的“浪小花”这个表情包为例, 探索了即时通讯软件中网络表情符号等产品的营销策略 (刘琪, 1015) ;姜若雪分析了表情包的发展历程, 并从传播学的角度对其发展进行了讨论 (姜若雪, 2016) 。

(四) 心理学视角

刘石磊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对网络表情符号的特征进行了解析, 并探索了其产生和流行的心理学因素 (刘石磊, 2010) ;王蓓蓓和李凌云等人将网络表情符号与情绪和态度进行了连结, 探索了在网络交流中表情符号对后两者因素的影响 (王蓓蓓, 李凌云等, 2011) [9]。

(五) 产生的原因、功能和影响的视角

除了对网络表情包进行初步介绍和解析之外, 鲁瑶和吴佳妮介绍了2009年网络表情的传播现状以及对流行原因进行了探索 (鲁瑶, 2009) ;余晓冬等人从网络事件“帝吧出征”的角度解析了表情包在网络交流中的功能 (余晓冬, 黄亚音, 2016) ;谭文芳结合传播学、语言学和心理学基本理论深入探讨了网络表情符号的影响力 (谭文芳, 2011) 。

由上可知, 当前已有的研究涉及多种学科和领域, 主要包括新闻传播学、艺术学、中国语言文学、心理学、教育学以及社会学。从文章的内容来看, 基本上是论述性质和质性研究为主;在研究对象上, 多数选取大学生或者青少年为被试。尽管以往的文章和研究为后人提供了很多理论支撑和研究例证, 但是我们认为在未来的还需要更多人从多角度进行丰富的探索和研究[10]。

四、未来研究领域和方向

虽然emoji和颜文字从国外传播进入中国, 但是网络表情包在中国的盛行也是值得研究的。

网络表情包不仅被用在日常的网络聊天、论坛、微博和电子邮件里, 它们在政治领域发挥了功效。

前几年贴吧斗图大战就是一个例证, 这是大陆网友对台湾分裂势力发起的网络攻击进行的回击和较量。

在日常生活中, 表情包不仅可以缓解聊天的尴尬气氛, 拉近关系, 还可以创建良好的沟通交流平台, 表情包制作行业也带动了一批人的就业。

网络表情包有表面图画和文字以及深层次的含义这两个方面, 如果我们要扬其所长, 避其所短, 该从哪些方面开展未来的研究呢?

探索表情包和文化的关系。前文中提高, 现有学者从语言文化的角度探究了网络表情包和文化之间存在的内在联系, 但是在这里我们强调的是不同文化环境下, 表情包的使用的心理、行为和其他因素方面的异同。

比如说, emoji表情将在今年再次迎来一批新元素, 而它们的使用群体多是欧美国家的Facebook用户, 中国人大多使用本土化的表情吧, 这两者的使用心理有何差异, 使用偏好与社会文化又是什么关系等, 都值得我们进行探究。

(一) 比较不同年龄群体使用网络表情包的习惯和特点

尽管有研究称微信最主要的使用群体是中老年人, 同时微信是网络表情包流行的一大阵地, 但是在日常的聊天中我们可以看到年轻人使用的表情包和中老年使用的表情包很不一样, 甚至还出现以我们的父母为代表的中年人不能理解我们这一代人所使用的表情包的意思, 导致聊天不愉快经常闹出笑话等情况。

那么, 在未来的研究中, 是不是可以比较一下不同年龄群体使用表情包的习惯和特点, 比如在什么情况下使用, 使用的频率, 使用什么样的表情包以及从哪里获取的资源等等。

(二) 开发相应的量表和问卷, 探索实验研究方法

在阅读和梳理文献的过程中, 发现关于表情包使用的相关量表较为缺乏, 研究方法和研究范式也不充足, 而这些是展开研究的基础。

(三) 使用表情包的心理机制和产生的影响的研究

表情包产生的原因就是因为网络聊天中, 单一的文字使得聊天气氛尴尬, 有时还引起不必要的误会, 而表情包的出现就解决了这些问题。

除开这个原因, 为什么我们要选用不同类型的表情包, 这有什么样的心理机制, 以及使用和使用表情包聊天双方有什么不同感受和心理状态, 对聊天进程的推动和关系的发展有什么不同影响, 我们可以在未来的研究中进行讨论和研究。

(四) 如何保护版权和表情图片当事人的权益

在网络中, 一则消息或者一张图片不过几秒的时间便能使人尽皆知。拿表情包来说, 很多时候我们使用某个明星或者个人的图片都是从他人那里获取的, 到底图片、影响资料和文字语言有没有经过许可, 存不存在抄袭和剽窃, 这一点大多数网友在使用过程中可能并没有在意。

例如前段时间特别流行的韩国小可爱“宋民国”的各种表情包, 一时在网上被疯转, 使用者很愉悦, 被使用者作何感想并无认知晓。

(五) 如何净化网络表情包的使用环境

根据网络表情包的定义来看, 表情包的素材十分广泛, 从真人自拍到专业表情包制作团队的作品, 各式各样, 其中不乏一些不健康的静态语言图片和动态图片。

网络是一个开放的空间, 不限制身份和年龄, 任何人都是表情包的传播者和被传播者, 这些言论和图片内容不健康不积极的网络语言符号该如何管理, 网络环境该如何净化, 这些都可以成为将来研究者关注的方面。

社交网络是彼此沟通和交流的媒介, 网络表情包让我们的语言文字变得生动和丰富, 使我们的沟通氛围得到缓和, 拉近了沟通者的关系和距离。

快速发展的网络时代, 网络表情包的发展、功能和作用也将也将越来越符合人们社交网络交往的需要。

摘要: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智能设备的普及以及现代生活的多元化使得语言不再是干瘪的文字信息, 随之而来的社交网络语言应运而生并且发展迅猛日益更新。网络表情包, 作为一种近些年快速流行的网络语言符号便是在信息技术的革新和人们社交网络生活需要之下诞生的。本文从网络表情包的起源和发展历程, 产生的效果和影响等方面对现有研究进行了梳理和分析, 旨在对使社交网络使用者对其有正确的认识, 正清网络交流环境, 推动社交网络的良性发展, 使之真正方便大众的生活, 促进社会的发展。

关键词:社交网络,语言符号,表情包

参考文献

[1] 姜若雪.表情包文化的传播学分析[J].西部广播电视, 2016, (24) :15-16.

[2] 石慧.网络表情符号的符号学解读[J].群文天地, 2011, (14) :74.

[3] 谭文芳.网络表情符号的影响力分析[J].求索, 2011, (10) :202-204.

[4] 赵爽英, 尧望.表情·情绪·情节:网络表情符号的发展与演变[J].新闻界, 2013, (20) :29-33.

[5] 鲁瑶, 吴佳妮.网络表情的传播现状及成因探究[J].经济视角, 2009, (11) :70-72+78.

[6] 刘琦.基于IM软件网络表情符号的产品营销策略——以新浪微博的“浪小花”表情符号为例的实证分析[J].新闻传播, 2015, (21) :64-65.

[7] 余晓冬, 黄亚音.从“帝吧出征”看表情包在网络交流中的功能[J].传媒观察, 2016, (05) :16-18.

[8] 乔丹.中国网络表情符号的使用及其文化内涵[J].大众文艺, 2016, (22) :267-268.

[9] 张美静.人际传播的符号回归——网络表情符号emoji在社交媒体爆红的因素分析[J].新闻爱好者, 2015, (12) :47-51.

[10] 谭文芳.网络表情符号的影响力分析[J].求索, 2011, (10) :202-204.

[11] 王蓓蓓, 李凌云, 王辉, 张力.网络交流中表情符号对情绪和态度判断的影响[A].中国心理学会.增强心理学服务社会的意识和功能——中国心理学会成立90周年纪念大会暨第十四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中国心理学会, 2011.1.

[12] 余光武, 秦云.语言学视角下的网络表情符号初探[J].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2011, (01) :130-135.

上一篇:如何提高高职院校图书馆服务质量下一篇:刑事诉讼侦查监督立法和途径相关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