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作业设计方案

2023-04-12

方案具有明确的格式和内容规范,要求其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可操作性,避免抽象和假大空的内容,那么具体如何制定方案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学数学作业设计方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第一篇:小学数学作业设计方案

小学中段数学个性化作业设计研究》实施方案

一、背景介绍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为学生的后续学习和终身学习打下坚实基础,是新课程改革的大形势下每位教师都无法推卸的责任。因此,越来越多的教师已经在课堂教学中探索个性化的教学,为新课程改革全面推进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与个性化的课堂教学设计和实施相比,个性化的作业设计同样重要,并且有着更大的研究和探索空间。

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续,是联接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重要桥梁。它既是对课堂上所学知识和技能进行的巩固和检查,更是学生从中发散思维、形成数学技能,实现自我价值的重要平台。但是,目前的数学作业设计,无论是教材中出现的,还是相关的教辅资料中出现的,大多数是千篇一律的机械、重复式作业,学生的个体差异在练习中得不到体现和尊重,学生在练习中感受到更多的是压力和疲劳,极少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学生在获取考试高分的同时,并没有在思维训练和能力形成方面得到长足的发展。相反,一些平时比较调皮、思维灵活的孩子,在低年级时的成绩并不是太理想。但随着年级的升高,其他一部分学生的学业随着知识的难度上升呈下滑趋势时,他们的成绩却保持着“不倒翁”的态势。究其原因,原因之一就是这部分孩子很多时候不仅仅满足于教师教给的方法,总是千方百计地寻找新解题方法。作为新课程改革大背景下的教师,我们不能对此熟视无睹,而是应该积极思考在小学数学作业个性化设计方面有所建树,多设计一些有利于发散学生思维的、照顾学生个体差异的、紧密联系生活实际的作业,为学生体验学习的快乐尽自己的一份力量。

一些发达国家很早就重视基础教育中的个性化教学及个性化作业设计。例如,美国数学教师协会 (NCTM)1989数学课程标准和2000年标准的基本特点之一都是强调数学应用;日本的数学课程设置了综合课题学习,也体现了对数学知识综合应用的关注;英国提出培养学生应用能力途径,由低年级起就对儿童进行应用能力系统训练。学生在处理实际问题、进行合作交流等丰富的活动中发展数学应用能力和对数学的理解。同时,英国国家数学课程强调了开放性问题的作用,要求变封闭问题为开放问题。 做数学(doingmathematics)是目前数学教育的一个重要观点,它强调学生学习数学是一个现实的经验、理解和反思的过程,强调了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活动对学生理解数学的重要性,认为学生的实践、探索与思考数学是学生理解数学的重要条件。小学生学习数学应该是一个做数学的过程,不应该是单纯的记数学、背数学、练数学、考数学的过程。

重视学生的主体活动是数学教育改革的热点问题。例如,英国数学教育具有活动性的特点。以课题覆盖大纲的策略就是英国数学教学一种重要的教学策略,教师以教学目标的某一项及学习大纲的某个水平为出发点,组织学生学习活动,这类活动针对性强,内容集中,便于教学组织,能使较多学生达到某个水平的学习要求。教师也可以提出开放性课题任务,进行开放性教学活动,往往使学生有机会接触多个教学目标,涉及多个学习水平。教师对学习情况进行记录,以评价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水平。数学教育的技术化趋势,也成为近年来数学课程与教学改革的引人注目的特点,而且日趋活跃。各种现代意义上的数学教学已经出现:结合具体数学内容编制各类软件,借助计算机快速、形象与及时反馈等特点,配合教师教学,使教师的指导与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得到更好的发挥;随着计算机

技术的发展,人机交互作用,从ICAI(智能型计算机辅助教学)以及融声、图、文于一体的认知环境更趋自然的MCAI(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随着数学教学中的技术含量的提高,电脑、网络技术等成为学生学习手段之一,学生可以自己通过各种现代化手段和媒介获得信息,

进行数学思考活动。

国内也有部分省市地区的学校在个性化作业设计方面作了有益的探索。例如:江苏省溧阳市实验小学开展了语文个性化作业设计的研究,深圳市某小学开展了小学数学作业分层设计研究。这些国内外研究的成果和结论,将为我校开展本课题的研究提供宝贵经验和丰富的素材。

二、研究目标、研究内容、研究假设

研究目标:

1、通过调查,了解现阶段小学数学作业的个性化程度及学生普遍喜爱的作业形式及其发展趋势,形成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现状调查报告。

2、探索小学中段数学个性化作业设计的方法和策略,形成小学中段数学个性化作业设计的案例集。

3、初步探索小学中段数学个性化作业设计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的作用,形成小学中段数学个性化作业设计的结题报告。

研究内容:

1、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现状。

2、小学中段数学个性化作业设计的作用及方法、策略。

研究假设:

现阶段,小学数学作业设计中“一刀切”的局面普遍存在,大多数学生对完成这种千篇一律的作业体会不到学习的乐趣。通过数学作业的个性化设计,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内驱力,提高学习的效率,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研究思路、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和实施步骤

1、研究思路:在对现阶段小学数学作业设计情况进行调查的基础上,提出个性化作业设计的具体方案,进行个性化作业设计的尝试,通过中期检测,及时纠正研究过程中的偏差,总结个性化作业设计中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形成小学中段数学个性化作业设计的案例集和研究结题报告,对个性化作业设计是否有利于提高学习效率、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得出一个明确的结论。

2、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研究法:通过参阅国内外与本课题研究有关的文献资料,吸取前人研究的成功经验,对本课题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和方法指导。

(2)调查法:通过对现阶段数学作业设计现状的调查,了解学生的作业需求,为个性化作业设计提供真实可靠的第一手资料。通过对个性化作业使用过程中学生的情感体验,对个性化作业设计进行客观、及时的评价,及时纠正研究过程中的偏差。

(3)访谈法:通过对学生、家长、教师的访谈,了解个性化作业设计对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的积极或消极影响,并对这些影响进行及时而深刻的反思,提出切实可行的改进措施。

(4)对比观察法:对研究初期、中期、后期学生学习兴趣、学习效率、学习效果和教师教学方法的改进、个性化作业设计策略的形成等方面的情况进行对比观察,对个性化作业设计是否有利于学生更好地学习和应用数学知识得出一个普遍性的、较为客观的结论。

(5)个案研究法:对典型的学生和教师建立个案,通过个案研究,整理出个性化作业设计研究活动中的典型例子,为研究结论的获得提供事实依据。

3、技术路线:

以个性化的数学作业设计为载体,以促进学生更好地学习和应用数学知识为最终目的,以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情感体验和学习效果的提高为主要评价指标,以形成丰富的个性化作业设计案例和得出个性化作业设计是否有利于学生更好地学习和应用数学这一结论为阶段性成果,运用文献资料研究法、调查法、观察法、个案研究法等方法实施研究。

4、实施步骤:

第一阶段:准备工作(2008年10月——11月)。确定研究课题,组建课题研究小组,查阅相关的文献资料,拟写课题研究申报书。

经过数学教研组全体教师的思考,觉得现阶段小学数学教学的症结之一是学生对千篇一律的作业感到厌烦。如何使学生作业能够具有个性化的特点,以照顾到学生的个体差异,应该是一个极有研究价值的问题,因此,我们确定把《小学中段数学个性化作业设计》作为我校的数学研究课题。

第二阶段:现状调查(2008年11月——2009年1月)。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了解现阶段小学数学作业设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学生对数学作业需求普遍情况,学习借鉴前人研究的成功经验,提出数学个性化作业设计的大方向。

在日常与学生及家长的交谈中,也包括在报刊杂志上看到的许多文章中都认为现在的学生数学作业存在着整齐划

一、机械重复、乏味低效的问题。但究竟是不是这么回事,还不能单靠教师的主观猜测。对学生作业作一个现状调查是很有必要的,课题组将采取问卷与访谈相结合(以问卷为主)的调查方式进行调查。除了调查学生对现在数学作业的满意程度,希望改进的地方,还可以了解学生完成作业的态度、方法及策略等,从中发现创造性的作业完成方式,更好地为学生的学习服务,促进学生在数学学习方面的长足发展。

第三阶段:设计尝试(2009年2月——2009年4月)。对数学作业个性化设计进行大胆有益的尝试、探索。

这些尝试可以包括:

1、层次性的作业设计

(1)可以把作业分为必做题和自选题两种。

(2)可以只提供素材和数学信息,让学生自己提出数学问题,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

2、趣味性作业

(1)设计一些游戏性的作业

(2)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卡通人物或童话故事作为情境设计的作业。

3、生活化的作业

(1)解决真实的生活问题的作业

(2)调查式的作业

4、互动式的作业

(1)学生与家长互动的作业

(2)需要团队合作才能完成的作业

5、开放式与发散式的作业

设计一些无固定答案的作业,或是可以有多种解答方法的作业,以发散学生思维,促进学生更好地思考数学问题。

6、电子作业与纸质作业相结合

电子作业具有方便、快捷,反馈信息量大,不受时空限制,能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特点。把电子作业与纸质作业相结合,可以大大提高作业的练习和检测效率。教师可以通过公布电子邮箱、建立QQ群等方式,与学生在网络中进行数学信息的交流,并且可以在网络中完成教师布置的作业,与同学探讨完成作业的方法、学习数学的心得等,使学生学习数学的有限的空间和时间得到延展。

第四阶段:中期检测(2009年5月)。通过数学能力测试及问卷调查,对个性化作业设计对学生学习的促进作用进行评价,分析研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总结研究过程的成功做法,有针对性地对典型学生和教师建立个案,对下一阶段的工作提出切实可行的改进措施。

第五阶段:深入研究(2009年6月——11月)。继续进行个性化作业设计的研究,针对不同年级、不同知识板块的教学内容,进一步探索个性化作业设计的方法、策略,开展交流活动(包括师生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教师与家长之间、学校与学校之间的交流),营造浓郁的教育科研氛围。

第六阶段:成果整理(2009年12月)。对研究成果进行整理,拟写相关论文、结题报告,形成中段数学个性化作业设计的案例集,得出个性化作业设计是否有利于促进学生更好地学习和应用数学的结论。

四、完成课题的保障条件

1、科研兴校和科技兴校,是我校办学的主要特色,尤其是在艺术教育和少先队活动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学生、家长参与各项活动的积极性高,从学校到学生、家长都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社会实践活动经验。把学生的实践经验与数学知识的学习有机结合起来,必将为数学作业的个性化设计提供更为广阔的空间。

2、我校是我区高标准、高质量配套学校,按九义必备办学条件一类标准配备了教师计算机备课室、课件制作室、学生微机室、多媒体教室、语音室、电教室、科技创作室等十多个活动室,为课题实验的顺利进行提供了必备条件。

3、学校和学生家庭中,计算机的互连网使用较普遍,为师生查阅资料、突破时空限制扩大信息交流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4、通过一年的时间(两个学期)来对小学中段数学个性化作业的设计进行情况对比和资料的收集整理,既可以在教学时期加强师生间的互动交流,又可以利用两个假期反思研究工作的得失,不断改进工作。这样动静交替、劳逸结合,应该可以取得预期的效果。

5、科研兴校是我校办学的一贯主张。学校预计对本课题研究投入5000元的研究经费,主要用于购置设备、购买耗材、交流学习等。较为充足的研究经费为课题的顺利开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物质保障

五、本课题研究的创新之处:

一是将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社区活动紧密结合起来,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数学知识。数学来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如何在学生学习数学的时候,最大限度地挖掘学生生活经验中的数学潜知识,是一个极有价值的问题。长期以来,我校通过家校联系册实现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有机整合。把这项丰富的资源利用起来,必将为促进学生个性化作业设计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二是将数学教学与少先队活动等有机整合。少先队活动是我校的特色工作之一,在少先队活动中,学生热情高涨、兴趣深厚、活动性强,活动给他们留下的印象深刻。如果能把少先队活动与数学个性化作业设计结合起来,把一些实用的数学知识有机渗透到少先队活动之中,在活动中学数学、用数学,加深对所学数学知识的理解,创造性地在活动中利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对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是大有帮助的。

三是实现纸质作业与电子作业的相互补充。纸质作业的优点是真实、可靠,但反馈周期长,受时空限制大。电子作业具有快速、便捷,不受时空限制等优点。随着网络建设的普及,纸质作业与电子作业结合、互为补充将成为可能。这将为作业布置的形式和反馈方式的改进提供物质保证

六、预期研究成果

阶段及最终研究成果 序号 完成时间 成果名称 成果形式 承担人1 2009年6月 结题报告 结题报告 李雪菲

2 2008年9月 小学中段数学作业现状调查 调查报告 周佳泉

3 2009年5月 小学中段数学个性化作业设计之我见 论文 课题组 全体成员

4 2008年9月 小学数学作业现状调查报告 调查报告 周佳泉

5 2009年5月 小学中段数学个性化作业设计案例集 教学案例集 课题组 全体成员

第二篇:《小学数学分层作业设计案例》

太平孙家小学:侯亚妮

通过我们集体研读学习《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使我知道了“不同的人在学数学,但得到发展的发展是不相同的”这就是为什么同样的老师教学生,为啥学生的学习成绩是不一样的。这就要求我们的数学教学必须关注每一个有差异的个体,适应每一个学生的不同发展需要,最大限度地开启每一个学生的智慧潜能。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如何因材施教是摆在我们每一位教师面前的难题,如何让优等生“吃得好”、中等生“吃得饱”、学困生“吃得了”,这就决定了现行的教育必须遵循因材施教原则,实行分层教学。为了让学生都喜欢上数学课,让优秀学生更优秀,让学困生想学数学,会学数学,我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对“作业分层”做了大胆尝试。 做为数学老师的都有这样的经验,对全班学生布置相同的书面作业,如果容易点的,基础好的学生一会儿就完成了,而对于基础差点的一节课都难完成。如果作业难度大点吧,基础好,有能力的学生是感兴趣了,肯花心思了,就会比谁能得到正确解答了,但这种题目对于基础差的学生来讲,特别是班中的学困生来讲,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总是错,自信心就会受到严重的打击,久而久之就会失去学好数学的信心,数学成绩肯定一蹶不振,这样肯定也不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

人与人之间是有差异的,每个学生由于受思维速度、智力因素等诸方面的影响,学习数学,解答数学习题的能力是不同的,数学新课程标准在前言中的基本理念中首先就指出——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因此,我们在设计、布置数学作业时,不能一棍子打死——按同一要求、标准来布置,要根据学生的具体差异,布置有层次性的作业,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有不同的要求和标准。

一般来讲,对于基础好的学生,在其掌握了书本内容的基础上,有针对性的布置一些有深度或综合性强的作业,充分挖掘其学习潜力,进一步发展其思维的深刻性和灵活性,提升其数学品质,增强其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对于基础一般的学生,除了掌握书本知识外,也要适当穿插一些稍有难度的题目,使其也能有所提高。而对于基础差的学生,则应布置基础性的知识,让其经常体会作业成功的喜悦,建立能学好数学的信心,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从而提高他们的数学成绩。

如我在教学《7的乘法口诀》时是这样进行分层作业设计的:

一、必做题

⒈基础题:写出每道题的积及相应的口诀。 4×7=( ) 7×6=( )

口诀:( ) 口诀:( )

5×7=( ) 7×3=( )

口诀:( ) 口诀:( ) ⒉巩固题:填上合适的数。

( )×7=42 7×( )=3

5( )×4=28 7×( )=49

二、选做题

1:想一想,能填几?

7×5+7=7×( ) 7×7-7=7×( )

设计反思:以上练习,不同层次的学生按不同的要求完成。基础差的学生和基础中等的学生要求完成必做题即可,学有余力的学生则选择必做题和选做题。作业分层布置,既能调动学有余力那部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能兼顾到中下生,体现了新课标的教学理念。

又如教学二年级下册《解决问题》一课时,设计了这样的分层作业:

一、必做题 ⒈看谁算得都对。

4×8+23 54÷9×8 3×6÷2

⒉春游时,同学们排队射气球,3人一排,站3排,共击破18个气球,平均每人射中几个气球?

⒊宣传牌上左边有4棵树,右边也有4棵树,每棵树上有3个△,宣传牌上一共有多少个△?

二、选做题

智慧宫里的魔术师把一根长16米的彩带,对折以后,再对折,轻轻一吹,彩带都断开了,每折长几米?你能想出不同的计算方法吗?

设计反思:以上练习,不同层次的学生按不同的要求完成。这样做既保证“面向全体”,又兼顾“提优”和“辅差”,有利于全面提高作业质量。

第三篇:小学数学课堂作业优化设计

一、教学内容

五年级上第一单元“倍数与因数”

二、教材分析

教材编排在揭示倍数和因数概念时,是让学生根据现实情境列出乘法算式,利用乘法认识倍数和因数。在找一个数的倍数时,也是让学生运用乘除法知识,探索找一个数倍数的方法。本节课是在学生学过整数的认识、整数的四则计算、小数、分数、负数的认识等知识的基础上展开学习的。本课知识的学习是以后学习公倍数与公因数、约分、通分等知识的重要基础。学好这部分内容,对培养学生的数感,提高数学探索能力,解决实际问题都有重要的作用。

三、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境,认识自然数和整数,联系乘法认识倍数和因数. 在1-100以内找到某个自然数的所有倍数.

2、在找数学信息,分类,解决问题等活动中。有条理的思考,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自主阅读课本,提高自学能力。

3、在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中,对数的世界认识保持兴趣,给未来的数学探索活动增添动力。

四、教具准备:空白卡片 若干数字卡片

五、课前交流

师:上课前我们先轻松一下,猜几条数字谜语好吗?七上八下 (猜一分数)2.不三不四 (猜一小数 ) 3.一五一十((猜一整数 ) 生:7/8 3.4 510 [设计意图]课前激趣,唤起学生对数的回忆

师:从猜谜语中可以看出同学们课外知识很丰富。能不能说一说,你们的星期天都是怎么过的? 生:看书,听音乐,逛商场(老师适时和学生交流)

师:你们的星期天都很有意义,那我们来看看淘气是怎么过星期天的。这里有一篇淘气的数学日记,日记里还有很多我们今天要研究的数学内容呢。

六、教学过程

活动

一、创设情境,结合情境,认识自然数和整数。 出示:数学日记(每小组一份) 淘气的数学日记:

淘气的星期天

今天是星期天,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去看望奶奶。我们先去买点东西。爸爸开着车,每小时跑60千米,半小时就到了商场。下到-1楼的超市。商品好丰富啊! 每千克2元

每千克18元

每千克11.4元

每千克30元

鸡翅

猪肉 虾

咦!我最爱吃的橙子怎么没有了?没关系,还是买点奶奶喜欢吃的东西吧。 (1)从这篇日记中,你能找到了哪些数?小组内交流,记录员记录在卡片上。 (2)你能帮淘气选购吗?你选购的商品需要多少钱,把算式记录下来。

(1)从这篇日记中,你能找到哪些数?小组合作,记录在小组的空白卡片上。 (小组操作) [设计意图]小组合作,同伴相互启发和交流,挖掘日记中数的资源。

一个小组在前面操作,在黑板贴出数字卡片:60,30,-1,6,4,5.8,3.6,2,11.4,2.5,18,0.5,1/2,0。

师:这么多的数,淘气带我们走进了一个数的世界。看这些数,都有以前学过哪些数呢? 生:小数,分数,整数,负数。

师:这么多的数,看上去有点乱,就按以前学过的数把这些卡片分一分,各小组继续操作。(交流学生的分类)

(动手分一分,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进行条理的思考,主要把小数和分数分出来)

师:分数和小数我们暂不研究。今天我们主要研究这些数。这些数到底是什么数呢?打开书,把课本第2页中间两句话读一读。

生:像0,1,2,3,4,5,6,...这样的数是自然数. 像-3,-2,-1,0,1,2,3,,...这样的数是整数. 师:阅读课本的时候,要细心体会课本每一处的意思。包括标点符号。像0,1,2,3,4,5,6,...这样的数是自然数.这里的省略号是什么意思? [设计意图]指导读书的方法)

生:表示还有很多很多,比如说7,8,9,10,1000,10000等,继续数下去,数不清。

[设计意图]从书上给的0,1,2,3,4,5,6等几个特殊数的认识推广到更多,培养从特殊到一般的思维方法。

师:像-3,-2,-1,0,1,2,3,,...这样的数是整数.这个…呢? 生1:也是还有很多,比如:4,5,6,10,100等。

生2:我补充一下,还有-4,-5,-6,-7,-10等等这样的负数。 [设计意图]通过学习的迁移把认识自然数的方法迁移到认识整数。 师:你理解的很正确。对比这两句话,还能发现了什么? 生1:自然数都是整数,整数有些不是自然数。 生2:-1,-2,-3这样的负数就不是自然数。 生3:整数包括自然数,自然数是整数的一部分。

生4:自然数是从0开头的,整数在0的前面还有许多比0小的负数。

师:你们真的很善于发现,太了不起了。看黑板上这些数,哪些是整数,哪些是自然数。 生:除去分数和小数,都是整数。把整数里的负数去掉,就是自然数。 [设计意图]通过观察对比发现自然数和整数的关系。

师:数给我们提供了很多的商品信息,你能帮淘气选购一样商品吗?需要多少钱呢? 生1:买5千克梨多少元? 5×4=20(元) 生2:买3千克西瓜多少元? 2×3=6(元) 生3:买1千克葡萄多少元? 3.6×1=3.6(元)……

师:可别小看可别小看这些乘法算式,今天我们要研究的内容倍数和因数就在这里。刚才已经有了阅读课本的经验,继续读下去,不懂的地方提出在小组内讨论。你的桌子上有一个助学卡,小组可以按照上面的提示自学。记录员记录下来。 附助学卡:1.读一读笑笑的话。你知道了什么? 2.读一读智慧老人的话。你知道了什么?

3.自己写一个算式,在小组内说一说(记录员记录下算式) 4.关于倍数和因数,你发现了什么? (老师参加其中的一组观察学生的活动) 小组汇报:

生1:5×4=20(元) ,20是4和5的倍数,4和5是20的因数。我们知道了倍数和因数。 生2:我们只在自然数范围(0除外)研究倍数和因数。我们知道了研究范围。 师:那刚才黑板上的三个算式哪个不在我们的研究范围之内? 生:3.6×1=3.6(元)不用研究。

生:4×5=20(元),2×2=4(元) ,18×5=18(元),2×6=12(元) (我们小组说了这些算式) 生1:关于倍数和因数,我们发现,积是乘数的倍数,乘数是积的因数。 生2:我们发现一个数的倍数有很多个。 ……

师:你们完成的太好了。看来集体的力量是伟大的。继续研究下去,你会有更多的新发现。

[设计意图]安排学生自学课本,自己通过阅读知道什么是倍数和因数,一改由“扶”到“放”的方法,把学习内容交给学生,老师参与其中的一组,了解学生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和解决方法。

师:我们来找一找,下面哪些数是7的倍数?(2 7 14 17 25 77)说一说你的想法。 (学生汇报)

生:2不是2的倍数,因为它还没有7大。 生:7是7的倍数。因为1×7=7 生:14是7的倍数,因为14÷7=2 师:14÷7=2怎么能说明14是7的倍数呢?刚才不是发现积是乘数的倍数吗?这里没有乘法呀?这里有些不太懂,你能说明一下吗?

生:14÷7=2没有余数,有余数的就不行。 师:你举个例子说一说。

生:比如17÷7=2…3,17就不是7的倍数。 生:我补充一下,14÷7=2可以看成2×7=14 师:哦,明白了。其他同学明白了吗?不懂的可以向他提问。用除法也能判断一个数是不是7的倍数。谢谢你把这个方法跟大家分享!(继续交流……)

[设计意图]通过有挑战性的问题,引导学生发现判断一个数是否是7的倍数的方法。会用乘法和除法两种方法判断一个数是不是另一个数的倍数。 师:你还能找出7的其他倍数吗? 生:70,700,7000,770…. 师:这么多,能说完吗? 生:说不完。

师:一个数的倍数是无限的,通过刚才读书知道,可以用什么号来表示? 生:省略号。

[设计意图]体会7的倍数是无限的。

师:那给你一个范围,在100以内找出所有7的倍数可以吗?(交流) 生:7,14,21,28,35,42,49,56,63,70,77,84,91,97 师:同意他的意见吗?你找的既没有重复也没有遗漏,一定有什么方法吧。 生1:每次加7。

生2:我用乘法口诀,从1乘7开始往后算。 生3:从它的1倍找起,有次序的找下去。

师:太了不起了,我们探索出了找一个数倍数的方法。会找一个数的倍数了吗? 生:会了。

师:找出100以内所有6的倍数,写在练习本上。

生:6,12,18,24,30,36,42,48,54,,60,66,72,78,82,88,92,96。 (从找7的倍数推广到找一个任意数的倍数,探索到找倍数的一般方法) 师:(反馈,找一个同学的作业展示。)和他做的一样吗? 生:一样。

师:学会了找一个数的倍数,那我们来做一个小游戏,帮这些数找家。这里是“4的倍数”的家,这里是“6的倍数的家”。你们桌上的信封里有一组卡片。找试试看,哪一组愿意到前面来做。 学生操作。

生:12和48不知道送到哪家,要不就放中间吧,算两家的。 生2:我有个办法,把这个圈改一下,改成中间有交叉的部分。

师:你这个办法好,把这两个圈都往中间画,有了一个共同的部分,让12和48在这里,算两家的。 [设计意图]用一个游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同时在做游戏的过程中渗透公倍数的教学,也用图直观的渗透集合思想。

师:回顾一下,今天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你觉得自己在这节课里表现的怎么样呢? 生:知道了自然数和整数。倍数和因数,还学会了找一个数的倍数。 生:我在小组里发言积极,觉得自己表现不错。

师:在数的世界里,还有许许多多有趣的知识等着我们去探索。今天我们只是采撷到数海里的一朵小浪花。以后,大家将领略到更多的数中奥秘。今天的课就上的这里。 [设计意图]养成回顾反思的习惯,并能对自己做合理评价。

七、教学反思

《数的世界》是数论的初步知识,概念抽象枯燥,这些概念的学习又是下一步学习公倍数和公因数,约分,通分等知识的基础。这样的概念课相对枯燥。怎样把概念课上的生动活泼。我想还是应该把课堂交给学生。我在课堂刚开始的时候对学生读书的方法做了一些指点,然后就把要学习的内容放给学生。事实证明我们的孩子有很强的探索能力。我也为孩子们的表现感到骄傲!从这节课中我认识到:只有给孩子足够的探索空间和时间,才能让孩子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第四篇:浅谈小学数学作业设计

深圳市南山区育才二小 高利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大多数教师的教学观念都有了重大改变。他们非常重视课堂教学环节,对教学手段与教学方法不断进行改革与创新,在课堂上也特别关注学生的表现,但对如何利用课外的数学作业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却关注不够。大部分教师所布置的作业仍是课本中的习题或相关练习册中的习题,这种习题形式单一,基本上就是例题的翻版,而学生做作业则是个人操作式的机械模仿,很少出现变式题和开放题,久而久之,导致部分学生学习兴趣下降。因此,我们不但要关注课堂,更要关注作业的设计。数学作业应将触角伸向小学生生活的每一个角落,作业设计可以与儿童的家庭生活、社会生活及其他各科的学习活动结合起来,构成一个和谐的学习整体。.

一、童趣性作业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作业设计时,我们应从学生的年龄特征和生活经验出发,设计具有童趣性和亲近性的数学作业,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成为一个学习的热情者和主动者。

如:在学习了“20以内的加减法”后,可以设计一道“帮邮递员叔叔送信”的游戏性作业。即:老师邀请小朋友们帮邮递员叔叔把信送到指定信箱,在每个信封上都有一道20以内的加减法算式,小朋友算出结果就可以把信送到写有相应号码的信箱里。让小朋友在具体的情境里学习数学,应用数学,改变了原有计算题枯燥、乏味的现象,同时还可设计一些如“勇夺红旗”、“智闯三关”、“我是小小神枪手”、“我是环保小卫士”等带有童趣味的游戏性作业,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掌握运算的方法和技能,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和学习的兴趣。

二、游戏类作业

游戏是激发兴趣的最好载体。游戏作业带有“玩”的色彩,设计游戏类作业要考虑与所学习的数学内容有关系,此类作业主要适用于低中年级。

如在教学《认识图形》一课后,布置小朋友回家把书后面附页中的七巧板剪下来涂上颜色,和爸爸妈妈一起来拼一拼,比一比谁拼出的图案最多。小朋友可能会拼出小鸭子,轮船,渔夫等等,而爸爸妈妈也会再次体会到儿时的童真,愿意和孩子一起进行这样的学习;再如,教学了加减乘除混合运算以后,可以布置孩子在家里拿一副扑克牌和家人比赛算24点,经常作这样的训练,能提高孩子的反应能力和计算能力,从而自然地使课后游戏成为课堂教学的后续延伸活动。

三、创作类作业

数学创作可以拓展学生想象的空间,增强和丰富他们的想象力,可以是数学设计、数学小论文、数学故事等不同形式。让学生把平时观察到的身边的数学知识、学习中发现的数学规律、解题中的新方法、对某个知识点产生的疑问等及时记录分析,定期互相作一次交流,互相评价。

如:学习了比例尺后,可让学生做一回小小采购师:如果这是你家的房屋平面图,它是按1:20000的比例尺来画的,现在客厅的地面要进行重新装修,你知道要买多少大理石吗?

学生要想回答出这个问题,就必须算出实际客厅的面积,这就要用到有关比例尺的知识,量出图距,再算出实距,才能算出面积,从而知道大理石的数量要买多少。

这样的作业,带有一定的现实性,学生会十分投入地去完成,比直接去完成一些枯燥单一的求图距、实距、面积的题目有价值得多。这样的作业既提高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策略能力,又能让他们了解到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并加强了学生对数学价值的认识。

四、实践性作业

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数学教材中,许多内容与社会、生活密切相关,让学生通过观察、思考、调查等活动,可加强社会认知,提升社会参与意识,促进个体社会化进程。这类作业可结合某一教学单元某个研究专题进行,根据具体内容,可以独立完成,也可以采取多人合作的形式。

如学习《统计》一课后,书上有一专题是“可怕的白色污染”。可以把全班同学分成几个小组,自由组合,根据课上学到的知识,选定调查对象,专门进行有关白色污染方面的调查,并根据调查结果制出条形统计图,完成调查报告,写出调查后的心得体会,自己今后会怎样做等等。学生在这样的实践过程中,会将很多数学知识运用其中,在完成调查报告的时候还综合运用了各学科的知识,培养了学生的综合能力。但此种作业要注意让学生力所能及,不能盲目处理,否则将适得其反。

五、探究性作业

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是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而是学生的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为此,在作业设计时,要根据教学的内容以及学生已具有的数学活动经验,设计一些以学生主动探索、实验、思考与合作为主的探索性作业,使学生在数学活动中成为一个问题的探索者。

如学习“轴对称图形”后,可以布置这样的作业:请你在家观察一些汉字、蝴蝶等平面图形的形状,有什么发现?对具有这种特征的图形你有什么感觉?

六、分层性作业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强调:“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学生在接受知识和思维能力上,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小学数学作业的设计既要面向全体学生,又要面向每一个学生个体。要针对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既要有“基本题”,又要有“提高题”,要有后进生“跳一跳能摘到”的“果子”,还得有让优等生觉得富有挑战性的作业。为此,可将作业难易程度分为A、B、C三个层次。思维能力、理解能力都比较强的学生可选择C,中等可选B,稍差可选A。

七、综合性作业

学生应该处于主动学习的地位。对于学生从书本上学到的知识和技能,教师要提供机会,引导他们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解决实际问题,同时引导学生建构知识体系的系统性、综合性,形成知识的网络系统。

如六年级学生在进入总复习阶段后,可让学生根据书上对复习内容的分类,事先自制每个单元的知识结构网络图,例如先是“数与代数”部分的,再是“空间与图形”,再是“统计与概率”等等,在老师进行系统讲解之前,同学们通过自己动手,把本单元的内容进行了综合整理,在大脑里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表象,再听老师讲解时,知识结构就会非常清晰了。

综上所述,数学作业的设计,是一件具有创造性的工作。在全面实施新课程的今天,数学课程需要优质的作业设计及最佳策略。

第五篇: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类型(模版)

小学数学作业设计如何多样化

爱因斯坦说:“当你把学过的知识都忘掉了,剩下的就是教育。”这句话意味着我们的数学教学要从知识本位转向学生本位。课堂教学如此,作为反馈课堂教学效果之一的作业也应如此。但平日那种周而复始、形式单一的作业已使学生成为一个“机械工”,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创造性受到压制。为此,作为一线教师在不断改革课堂教学的同时,还要改变原有的作业观,认识到作业也应顺应课改要求,展现出全新的形态。

这就要求教师能用新课标理念指导作业改革,从注重人的未来发展、个性发展和全面发展角度去考虑,来提升数学作业的设计理念。认识到作业不仅是做习题,而且要做与习题有关的数学活动,让学生通过自己的亲身体验、感悟,在模拟知识被发现的过程中去探索、去创造。使作业成为学生了解生活、了解社会和了解科学的载体,使作业成为学生开发潜能、体现个性和培养能力的场所,作业才能真正发挥最佳效果。因此,笔者认为在新课堂观下与之匹配的新作业观呈现给学生的应是开放的、整体的和多元的。即以多元的形式,展示开放的内容,采用有效的策略,促进知识的整体优化。那么多样化作业设计如何切入呢?

一、操作性作业——发展学生的综合能力

这类作业主要来源于例题和练习中涉及图形与几何的内容。小学数学中几何知识的内容主要分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两大板块。研究图形的位置、特征、公式计算等内容时常常需要做一些教具、学具来帮助学生理解。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可让学生亲手制作,通过亲身体验搭建起知识结构物化与内化的桥梁来促进知识的理解,并在课堂上对其作品进行展示。这不仅是知识的运用,更是能力、情感等多方面的综合发展。这类作业又可细分为手工类、美工类和拼图类作业。

这类作业主要来源于例题和练习中涉及图形与几何的内容。小学数学中几何知识的内容主要分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两大板块。研究图形的位置、特征、公式计算等内容时常常需要做一些教具、学具来帮助学生理解。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可让学生亲手制作,通过亲身体验搭建起知识结构物化与内化的桥梁来促进知识的理解,并在课堂上对其作品进行展示。这不仅是知识的运用,更是能力、情感等多方面的综合发展。这类作业又可细分为手工类、美工类和拼图类作业。

1.手工类的作业

完成此类题目时,教师应适当地给学生一些有启发性的提示语,比如可选用哪些较方便的制作材料,大体的制作要求等。如:在学习《角的认识》前,让学生动手制作角的模型,材料可以是牙签、小棒或硬纸条等,通过动手制作来体验角的特性

2.美工类的作业

完成此类题目时,教师可让学生准备一张白纸,大小自定。并提醒画图时注意确定比例。在正确画图的基础上还可根据个人喜好进行自由发挥。例如,学习了方向和位置后,家庭作业就是:自行设计一张公园导游图,画出主要景点和景点间的线路。结果,学生在上交的图中除完成老师规定的要求外还画上了便利店、洗手间等人性化设施。由此,在完成过程中真实体验到了数学知识的应用价值。

3.拼图类的作业

完成此类题目时,要求先动手拼一拼,再把拼后的作品粘贴在纸上或结合拼的过程在纸上用数学语言或符号描述出来,让过程性的知识留下痕迹。例如,学习了图形的拼组后,家庭作业就是:请你按要求剪一剪,拼一拼,并把结果贴在纸上,写出发现的结论。学生通过尝试,很清楚明了地发现了图形之间的关系。

诸如此类的作业,能让学生在操作中明事理,更好地了解形体知识,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二、实践性作业——培养学生的数感

这类作业主要来源于例题和练习中涉及量与计量的内容。小学数学中量与计量的主要内容有:长度单位、重量单位、时间单位、面积和体积单位。这些计量单位的进率不完全相同,且有些量的认识又比较抽象,学生在这方面的感性认识相对比较贫乏,造成学生对量的观念的正确建立有一定的难度。所以教师光凭口头说教或大量练习并不能让学生真正理解体会。因此,我们需创造实践条件、提供实践途径,通过切身感受,来加强观念的认识。在设计此类题时,要求教师自己应对这些量的观念有正确、清晰、完整的认识。学生在学习此类知识时应做到人人练习、多多练习,加强实践,增加感受。例如,学习了《克与千克》后,家庭作业就是:“掂一掂不同的实物,估一估,称一称等,感受1千克和1克的质量。”学习了《千米的认识》后,让学生绕着400米的操场走两圈半。通过亲身实践,学生自然而然地对知识有所体验,促进理解。

诸如此类的作业,旨在以各种活动形式为载体,帮助理解知识,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

三、调查性作业——培养学生的统计意识

这类作业主要来源于例题和练习中统计与概率的内容及其他内容中的一些小调查。小学数学中统计课程的教学核心目标在于培养学生通过数据来分析问题的统计观念与随机意识。 学生在统计的过程中能了解知识形成的来胧去脉,感受数学知识的价值。

在设计此类题时,教师应对相关的统计专业知识有正确的认识,注意知识的科学性。而且应事先考虑到学生在统计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一些干扰因素,进行必要的提示,排除影响对正确知识习得的无关因素。如:学习了用字母表示数量关系后,家庭作业就是:让学生调查爸爸妈妈的身高和体重,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出成年男子和成年女子的标准体重。并算出

爸爸和妈妈的体重,与标准体重进行比较,最后得出结论。

诸如此类的练习,训练了学生找信息能力、分析问题能力、联想能力及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了学生的独立意识、主体精神等优秀品质的形成。同时,在参与过程中使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也得到提高,从而实现知识更好地为生活服务。

四、查阅性作业——拓展学生的数学视野

这类作业主要来源于例题之后的“你知道吗”,人教版中在很多例题结束后都有一块这样的内容。这些材料有介绍数学知识方面的内容,有介绍社会常识、生活常识、自然知识方面的内容,有数学史话,或专门介绍某个领域、某个方面的发展过程;有跨学科介绍最新研究成果的„„但在教材上一般介绍得比较简单。

因此,可抓住这块内容进一步研究。通过上网查找或翻阅有关书籍,使学生更详细地认识了解和补充完善知识,从而实现对教材内容的全面理解和准确把握。同时,此类知识往往是数学家经过长时间研究后得到的辛苦成果,蕴含了人类的千年智慧,体现了数学家们百折不挠的钻研精神和数学的文化价值,增加对数学史的了解,达到教学与爱国主义教育相互渗透、提高小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

设计此类作业时,教师应事先进行查找,对知识有全面正确的了解,使自己的专业功底广博深厚,并留心发现学生在查找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为学生能较顺畅地完成任务提供保障。

五、整理性作业——培养学生的归纳能力

这类作业主要来源于每个单元结束后的“整理复习”。在每一单元新授结束后都可用,尤其适合中高段学生。这一板块的内容是重在对本单元的知识进行重新梳理,旨在形成清晰的脉络,从而为学生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因此,可让学生先回顾所学知识,再用喜欢的方式进行整理。在设计此类题时,要求教师对知识的横向、纵向联系和重难点知识都应做到胸中有数,了如指掌。刚开始训练时,只要求能清楚、准确、全面地整理出知识即可。经过几次练习后,学生基础好的话,还可以针对梳理出的每一个知识点进行相应的举例,写出解题的提示、完整的解题过程和注意事项。并自行出几道同类型的题目。这样的话,学生其实就成了一个小小的编书者。

总之,根据不同的学习内容和类型,设计多元的有效的练习是个长期的课题。需要我们一线教师认真研读课标精神,细心挖掘教材内容,设计开发出最利于学生长远发展的“做”作业资源。拉大作业的“长度”与“宽度”,让我们的学生在“做”数学作业的过程中,既能掌握学习和生活必备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更要学会创造,还要放远目光培养学生学会学习、生活的能力,从而使学生在享受多元作业的乐趣中发展自我!

上一篇:小学生写日记自我小结下一篇:小学数学教学素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