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考试作弊问题的思考

2022-10-31

考试和作弊是一对孪生兄弟, 在当今大学校园里的各种考试过程中, 各种考试作弊屡禁不止, 考试作弊的特点、手段、形式、动机等日益呈现出复杂性和多样性, 严重破坏了考试的公平公正原则, 影响了考风考纪, 考试作弊已渐渐成为一种社会性的问题。本文就考试作弊的特点、原因及防范措施进行了初步探讨。

1 大学生考试作弊的特点

国家教育行政部门和各高校历来重视考试管理和考风建设工作, 出台了一系列规章制度, 采取了严厉的处罚措施, 教育部2 0 0 5年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就明确指出, 考试作弊行为严重的, 学校可以开除学籍, 但考试作弊现象不仅没有受到有效扼制, 反而呈现出一些新特点。

1.1 作弊的手段具有隐蔽性与和多样性

就作弊手段而言, 较之过去, 现在的方法越来越巧妙, 手段越来越隐蔽, 如将考试内容粘贴在身体或座位等不易被觉察的部位。值得重视的是使用现代通讯工具作弊越来越普遍了, 随着通讯工具的广泛普及, 利用通讯工具作弊已愈演愈烈, 如手机短信、无线耳塞等传递答案已十分常见。

1.2 作弊的动机渐趋复杂化

以往考试作弊大多为了取得大学毕业文凭或考试及格, 但目前考试作弊的心态日益复杂化, 作弊除为课程及格外, 主要表现为争取奖学金或其他各种荣誉而作弊, 也有为满足虚荣心、或者因对别人作弊取得好成绩心中不平而作弊的, 甚至少数学生是为入党、就业等创造条件, 等等。

1.3 作弊行为贯穿考试全程

学校一般把主要精力放在防止学生考中作弊, 导致一些人把作弊精力转移到考前和考后。如考前通过命题教师或考务人员获取考题, 考后找阅卷教师求情、送礼、请客等达到提高成绩的目的。

1.4“枪手”现象日益增多

近年来, “枪手” (即代替他人考试或帮助他人作弊) 等被动作弊现象呈上升趋势。有为金钱帮别人作弊的, 有为爱情而作弊的, 有为“义气”而代人作弊的。如此种种使一部份人加入到被动作弊队伍中来。

2 考试作弊的原因分析

大学生考试作弊现象屡禁不止, 究其原因, 主要有外部环境因素和大学生自身的内在因素两个方面:

2.1 外部环境因素

2.1.1 社会竞争的影响

知识经济时代带来了激烈的人才竞争, 优秀人才在市场上大受欢迎, 许多企业都抛出优厚的条件高薪聘请素质全面的优秀学生, 而真正能挤身幸运者行列的为数并不多, 使得部分学生不惜代价借助作弊来“拔高”自己。

2.1.2 信息时代的来临为考试作弊提供了更加快捷和便利的途径

2.1.3 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陈旧

传统的教学管理模式、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手段以及教学方法, 与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信息的传播速度、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等不相协调, 大学教育存在不重视教学方法与手段的改革、忽视因材施教和对大学生个性关注的现象, 同时课堂教学内容更新慢, 与社会所需脱节, 使得一部分学生失去了学习的兴趣和动力, 靠考试作弊蒙混过关。

2.1.4 监考不力

监考教师对监考规章执行不力、要求不严, 造成考试不公平, 使作弊成功的学生该课程成绩好于同水平的同学, 这样的不公平直接导致学生心理的不平衡, 在一定程度上纵容了学生作弊的行为。

2.1.5 评价体系不科学

以考试分数论成败的人才质量评价观仍然存在, 用人单位把考试成绩当作衡量人才的硬指标, 使一小部分学生通过一些不正当手段想方设法获取高分就不足为奇了。

2.2 内在自身因素

2.2.1 投机取巧, 坐享其成

相当部分学生平时不努力学习, 怕吃苦, 把考试作弊作为取得好成绩的捷径手段, 对考试作弊成功存在侥幸心理。在对考试作弊成功与否及因作弊受处分等看法上, 表现出明显的道德观念失衡。因而在行为选择上也往往出现偏差。

2.2.2 心理失衡

看到别的同学考试作弊轻而易举, 取得较好的成绩, 心态不平衡, 进而也加入到考试作弊的队伍之中。

2.2.3 虚荣心作祟

这类学生是在为“荣誉”而战。他们通常对成绩很在乎, 为了能得到奖学金、获得荣誉、提高固有优势, 进而受到社会、家庭、学校的较高评价而作弊。

2.2.4 是非观念淡漠

这类学生自身学习成绩相对较好, 面对“学困”同学的“求助”, 不辨是非, 为了“义气”, 慷慨地伸出“援助”之手。

3 大学生考试作弊的防范对策

面对当前大学生屡禁不止的考试作弊现象, 为端正考风, 严格考核纪律, 笔者认为, 应当加强学生思想教育和相关管理工作。

3.1 加强诚信教育

学校在教书育人过程中, 应结合当代大学生的思想行为特征, 给予积极的引导, 及时纠正他们的行为偏差, 克服“好虚荣”、“侥幸”和自制力弱等心理问题, 培养自强不息的意志和光明磊落的胸怀;使学生树立讲诚实、重信用的良好品质。

3.2 完善考试监督机制

防范考试作弊, 完善监督机制是关键。学生考试作弊, 教师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因此, 要从教师和学生两方面不断完善监督机制。

3.2.1 确立监考教师责任制

教师在考试过程中处于主导地位, 要制止考试作弊就必须强化教师的主导意识, 因此, 应把学生有无作弊与教师的绩效挂钩, 增强教师的责任意识, 使教师树立起“学生作弊, 教师有责”的观念。

3.2.2 建立领导干部巡考制度。

学校应建立考试组织管理机构, 明确各级人员的职责。考前应研究考试方案, 按规范化标准和量化要求布置和检查考试工作。领导干部应深入考试一线巡考, 对监考教师违规、考场纪律松懈、学生考试作弊等问题应及时处理。出现严重考试舞弊现象要追究领导和有关人员的责任。

3.2.3 逐步实行教考分离

将教学和考试分离, 实行任课教师不命题、不监考、不阅卷、不划重点的教考分离制度是防止考试作弊的有效办法, 可以减少考生有备而来。

3.2.4 利用现代化技术手段进行监控

除常规的监考教师考前宣布考试纪律, 禁止携带考试有关的书籍、资料, 以及通讯工具、记忆存储设备进入考场外, 我校还利用现代化技术手段对考试全程实施监控, 如基于校园网的多媒体教室远程监控系统, 可以对考室进行全方位、全程监控记录和抓拍, 对考场情况进行有效监控。

3.3 改革考试方法

考试方法的改革是防止考试作弊的有效之策。目前, 高校的考试题型变化少、死记硬背的内容多, 且一考定乾坤, 这使大学生考试作弊有较大的生存空间, 因此, 必须对考试方法进行改革。

3.4 加大惩罚力度

健全考试规章制度是防止考试作弊的重要保证。对于考试作弊者, 按照国家、省市以及学校有关规定严肃处理, 直至开除学籍。

学生考试作弊是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 防范考试作弊需要社会、学校、家庭、教育工作者、学生从认识到行动的共同参与配合, 只有让诚信之风和社会公德真正确立, 使学生都能以诚信做人为荣, 以弄虚作假为耻, 这样才能真正杜绝考试作弊现象。

摘要:本文介绍了大学生考试作弊的特点, 分析了成因, 并给出了相应的防范措施。

关键词:考试,作弊,防范,对策

参考文献

[1] 孙松平.大学生考试作弊行为特征, 动因及对策[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06 (3) :95~98.

[2] 郭甍, 王志业.关于高校学生考试作弊问题的思考[J].西安欧亚学院学报, 2006 (10) :56~58.

[3] 周长青, 王汉忠, 刘秀华.大学生考试作弊的特点, 原因和控制策略[J].高等农业教育, 2006 (9) :39~41.

上一篇:大型医院停车难的原因分析及对策下一篇:发挥思想政治工作三大功能,推进“工学结合”人才培养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