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明亮的人读后笔记

2022-12-30

第一篇:精神明亮的人读后笔记

精神明亮的人读后感

在人生中,我们若能抬起头,看到的则是以一片辽远的天空,那是一个充满希望并让我们飞翔的天地,我们拥有信心与能力用双手去构筑出一个属于自己明亮的天堂。下面是小编精心为大家整理的精神明亮的人读后感,希望大家喜欢!篇一:精神明亮的人读后感“是时候播种泪水了。”当我读到王开岭先生的散文时,我才发觉脑海里的那些空白,不是没有存在过,而是在人类文明的重复进程中,一次次被淡化,一次次被洗得苍白。当你听到激动的舌头犹如大醉后的反复吟哦,还有什么比酒醉后一夜摇落的星月更为真实更为坦然了呢?当作者有意地为我们这个时代做下一些真实的笔录时,那一次次抵达灵魂的书写,告诉我们那个属于神的国度曾一度存在过,后来却永远从越来越厚重的化学天空下消失了。

倾听一种真实是困难的,用一种真实去直击自己以及人性中的许多阴暗面也同样是困难的。我们无法选择我们所处的这个世界,而作为我们自身——也就是这个世界的某一部分来说,也在社会越来越方便快捷的许多进程中,逐渐消失了“人”的许多特性。我们所能歌所能哭的那些大哀,它就在我们的体内,也在我们身外,一切都是不由自主地发生,当你有时还能在黎明前的梦魇中醒来,那些梦无法让我们停止,我们亦无法停止这个世界,虽然在很多时候,我是真的感觉到——它几乎快要放弃我们了。

在这个人们时常被物欲折腾得筋疲力尽,而对良知与尊严漠然视之的年代,王开岭是鲜有用灵魂和铮骨进行创作的知识分子,他说,“在上帝缺席的年代,艺术家是这样一群履行‘神职’的人——面对狼藉的生存,他必须哭泣。然而他必须停下哭泣,必须在夜的中央祭上理想的蜡烛,擎举着,照亮着,然后用它寻找光明……”就是这样的人格力量和道德勇气,让我们看到一个思想者坚定而执着的目光,品咂到他在挤出灵魂胆汁后的苦涩。他想成为那个点燃肋骨充当路灯的人,为的是让“影子”出现,辨清道路,让黑夜永远退去。

一切也正如劳伦斯告诉我们那样,“没有什么永恒的真理,真理是随着时光变迁的,昨日优秀的柏拉图今日就是一个满口胡言者。”或许吧,千古梦一场,醒来纸半张,当我们所处时代沉沉地也快要过去了的时候,王开岭先生就是固守在心灵家园中一个迟迟不肯入睡的守夜人,读他的文字和他文字中的许多故事,是一件诱人而危险的事情,有着一种令人惶惑的清醒和可怖的美,总会为我们唤醒,或是保留一些更为重要的东西。

真正的思考注定是孤独而痛苦的,但王开岭却在他思想的长河里依然溯水前行,我们看到了一个思想者挺拔而高大的背影,看到了一个灵魂始终仰望的姿态,因为他深知:仰望,不仅是个深情的动作,更是一道信仰仪式。只有让疲倦的视线从物面上移开,从狭窄而琐碎的槽沟里昂起,向上,向着高远,才会看到那巍峨与矗立,自由与辽阔,澄明与纯净……

怪不得在思想界,他被誉为新生代的旗帜人物;在文学界,他被视为优美的灵魂书写者。我想这就是他的作品经常出现在大中学语文读本和中高考试题中,被很多校园师生公荐为“精神启蒙书”和“美文鉴赏书”的原因吧。

最后我想用一句来自吴散人对这本书的评价结束。“这本书,让我看到了一个智者,一位诗人,一颗良心,一个浪漫而冷峻的同时代人。携上这样一本书,与之同行,我感到了雪的融化,心的欢愉和春天的临近。”篇二:精神明亮的人读后感

清楚地记得翻开书的第一篇《精神明亮的人》就被作者优美的措辞和细腻的语言以及纤细的情感所叹服。我从未在阅读的时候经历着这样一份情感,不是像以往喜欢一本书那样简单地在享受着文字所带给我的快乐,带给我的想象,带给我的沉醉,而是无法克制的赞叹,钦佩与敬仰。作者深刻的生命体验和锐利的思想与他充满着文学而又诗意的表达结合后仿佛产生了一种可以撼动我心灵的力量,就像有人说的那样“犹如你在混沌,慵懒与麻木的沉睡之中听到一声嘹亮发叫声很刺耳的鞭声,凛然惊醒,肃然起敬。”

在开篇《精神明亮的人》中,触动作者心弦的是福楼拜写给女友的一封信中所提到的“我按时看日出(像现在这样)。”正是他的“按时看日出”让作者猝然绊倒。一位如此吝惜时间的世界文豪,却每天惦记着“日出”,把它当作是一门必修课来迎对,那是何等的对大自然的热爱。于是作者感叹“迎接晨曦,不仅仅是感官愉悦,更是精神体验;不仅仅是人对自然的欣赏,更是大自然以其神奇的力量作用于生命的一轮撞击。它意味着一场相遇,让我们有机会和生命完成一次对视,有机会认真地打量自己,获得对个体更细腻,清新的感受。它意味着一次洗礼,一记被照耀和沐浴的仪式,赋予生命以新的索引,新的知觉,新的闪念、启示与发现……”正是因为作者的这些文字(事实上还有很多其它令人动容感慨的文字)让我为自己对待大自然的态度而潸然。原来自己的日常感受是那么的冷漠、粗糙和鲁钝;原来自己漏掉了那么多珍贵的、值得为之欣喜和感激的东西。这让我突然怜惜自己不再是一个童心未泯的人,没有了儿童般的好奇与纯真,不知觉地走进成人的世界,漫无目的地追寻着成人的游戏规则、同人打交道的经验和逻辑。经常我会为自己的麻木和无精打采摸不着头脑,而今当我漫步并沉浸在作者的精神洞穴里时,我才顿然发现自己缺的是儿童般的明亮的精神和清澈的目光,因为只有拥有它,才能在这个有着无数缺陷与霉暗的世界里、无数懊恼与沮丧的生活中注视到美丽与神奇。是的,我渴望且拼命地提醒自己做个童心未泯的人,去享受童年的美,自然的美,既而是心底的那份热情与释然。

带着对童心的向往,我又翻开了王开岭在《精神自治》中的另一篇美文《向儿童学习》。其实看到题目时,我猜想作者大概是要让我们这些掌握着“妥协、欺骗、虚与委蛇……”等厚黑技巧的成人们在与朴实、干净、简单、明朗的儿童们相比时感到惭愧,让我们学习儿童们对弱者的之同情,救援之慷慨,施舍之大方和他人之坦诚。果然亦然,但即便如此,我在读其文时仍然感受一种生命的洗礼,心情就像是收获心灵的甘露般的舒畅与渴望,没有一丝强求反而如此情不自禁。或者说是我像站在一片思想森林前,清新的空气扑面而来,让人感到灵魂愉悦而神清气爽,顿感收获了一份意外的惊喜。它让我知道自己为何那么怀念童年并想极力挽回那份因为童心的缺失而逐步陷入的“生命丢失”;它让我感激童年所赐予我的勇气、快乐、鼓舞和信心,珍惜童年所教给我的高尚、善良、正直和诚实。于是我决心要向孩子们学习,更加真诚本色地热爱自然,热爱动物,热爱和平,以一颗简单,朴实,坦然,不折不扣的心面对生活。

我被王开岭的这本书所深深吸引的原因不仅仅是他文学而又诗意的表达,更是那种“饱蘸着理性思考之庄严与队人类命运之诗情关照的笔墨”给了我一种深刻的警惕,让我审视自己。这种像是“心灵之尘的清扫”的表达愈加在《我们为什么不快乐》一文中体现得淋漓尽致。文中让我第一次接触到“生命不到位”这个问题,从而折射出许多相关的问题,如“我们可曾真实有力地生活过?我们有多少可以自由支配、随心所欲的事?有多少可不看别人眼色、不听候别人判决、自己说了算主张?压抑、委屈、焦虑、愤懑、庸散、怀才不遇、战战兢兢、怨天尤人、浑浑噩噩、庸庸碌碌、潦潦草草不正构成了我们生活的主貌吗?”可怕的是这种精神境遇却被我们大多数人熟视无睹了。在我们国人的身上确实很难找到像西方人那种朴素本色自主自愿的生活状态了。文中作者呼吁正义、发人深思的呐喊让我也为西方人做事时(哪怕是我们眼里再微不足道的小事)的那种投入、虔诚、兴致盎然,兢兢业业而感动,而为我们身上所流失的那种生命的“个”和精神上退却的对生命的热忱而悲哀。这让我突然明白我为什么会多次和我的朋友说“我特别怀念过去的我”,怀念那份激情,那份纯粹,那些属于自己更多的“个”。就像作者在文中提到的“没有独立的精神领地,没有个性的生动与闪光,没有自足的个体意志和理想,一个人无论面皮多么红润白皙,其生命都谈不上鲜活与健康;无论肉体的居住环境多么轩敞耀眼,其生态都是黯淡、阴郁和低垂的,灵魂都无法真正明快起来。”

其实这本书对我的另一大影响就是它是让我温习了许多精辟的词汇,使得我在写这篇读后感时显得那么小心翼翼,深怕我这般粗糙欠缺感染力的文字会影响你对阅读这本书的欲望。甚至是此时此刻我依然怀着这种从未有过这样强烈的愿望——期待有更多的人去阅读王开岭的《精神自治》,就像是被赋予了某种责任甚至是使命一样。最后我想用另一位读者的感言结束我的这篇读后感,希望你相信这本书给你带来的心灵的触动远比你想象的更具震撼力。

“这是一部像森林一样丰富的书,构造出一个思想探险般的神秘世界,灵魂的“诗意地栖居”地遍布它的每个角落。”篇三:精神明亮的人读后感

读完《精神明亮的人》,我感触很深。

人生苦短,几十年如弹指一挥间,宛若一场梦。这本书教会了我如何做人——要做一个有用的人,脱离低级趣味的人,这样的人就必须要有高洁的品质和顽强的意志。当然,你要尽可能做一个不折不扣的真实的自己。

现实总是残酷的,一些人总是把现实想得那么美丽,未曾想到面前的路总是充满了坎坷与艰难,自己没有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而最终失败。有时残酷的现实总是与我们如影随形,当你放慢奋斗的脚步时,它就会让你尝到失败的滋味;当然,它也激励着我们,使我们奋发上进,催促我们不断地向前奔跑,超越以前的自己。

人类是自然的一分子,是大自然的孩子,可是人类有时却自私地把自己当作一切的主宰者,为此做了许多离经叛道的事——文中描述的这一切,无不让人触目惊心,但至少人类良心未泯,正用行动来弥补着自己所犯的过失。

正处于花季的我们,如果你前面的日子被浪费了,不必掩面而泣,你可以从现在做起,追寻你那曾经美好的记忆,让我们的精神充实起来!

第二篇:《做一个精神明亮的人》培训心得

《做一个精神明亮的人——师德,教师终生的品质 》培训心得

有幸听了汤老师的讲座,让人自省。“当社会和人们在对‘人民教师是人类灵魂工程师’内涵提出质疑和否定时”,我有必自己的作风建设进行自查,自问自己是否做到问心无愧。

教师的理想信念、道德情操、行为规范,甚至一言一行,对学生都会起典范作用,将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健康成长。教育工作不应是为教书而教书,更要以人为本、教书育人。作为教师要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尊重和信任学生,真诚关心学生的进步和成长,要做学生的良师益友。要注意“身教”的作用。应该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教育学生,学生从教师行为中辨别是非之道,由于教师与学生长期相处,处于教育者的地位,在学生的心目中,教师应该是做人的表率,因而教师的思想、感情、言语、行动对学生影响巨大,处处起着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作用。 说起教师职业的品质,我十分认同汤老师所说“精神明亮”的品质。汤老师给我们介绍了精神明亮的三个方向:热爱教育、热爱学生、热爱自己。我开始思考如何做到这三方面的精神明亮。当代学者余秋雨说:“读书的最大理由是摆脱平庸。”教师不是平庸而是神圣的职业。我认为阅读是是那柄照亮我们精神的火把,给予我们热爱教育热爱学生热爱自己的温度。做人民满意的教师不能光作为一种口号,要付出实际行动,在教育教学中首先要学会不断学习,以学习来丰富自己的学识,提高自身能力,业务水平;其次,在实际教学中要勤于钻研,倾心育人,要用心去传授知识,培养学生多方面的智力;另外,师是服务于学生的,在服务学生的同时,要教会学生怎样做人,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我们有责任、有义务从现在做起,从自身做起,通过学习不断地在思想上、政治上、文化上充实自己,努力提高自己的从教素质。以无私奉献的精神去感染学生,以渊博的知识去培育学生,以科学的方法去引导学生,以真诚的爱心去温暖学生,以高尚的师德去影响学生,用健全的人格塑造一切学生的美好心灵,影响一代又一代的学生,真正成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

第三篇:《向着明亮那方》读后感

作者:李康如

笔名:李子

《向着明亮那方》是一本童谣书,里面有许多金子般闪闪发光的童谣。你读了,会有一种神秘的、舒适的感觉。《向着明亮那方》的作者是金子美铃,1903年出生,1930去世。她是一位活跃于上世纪20年代的日本童谣诗人。正如题目所说,她写的诗,都是向着明亮那方的,让人读了,有一种美滋滋的感觉。

我读了这本书,每首诗有每首诗的感觉,每句话有每句话的感觉。就如‚奇怪的事‛,第一句是:‚我奇怪得不得了‛,就这么短短的一句,便可以把你带进书中,不知为什么,你会跟着一起感到奇怪、神秘。‚乌云里落下的雨,却闪着银色的光‛是第二句。这时,你的眼前会出现一幅画:窗外,乌云密布,但是那一颗颗小雨滴,闪着亮眼的光芒,把你的屋子照得多亮。那时,你的心情会很舒畅,仿佛就在欣赏雨景一样。

第三句还是‚我奇怪得不得了‛,但第二次读,也不会比第一次枯燥,她会再一次地,把你带到幻想之中。‚吃了绿色的桑树叶,却长出白色的蚕宝宝‛,是第四句。读到这里,你一定会想到:那么小,一点点大的白色蚕宝宝正在那枝头上慢慢蠕动,绿油油的桑树叶,是她们美味的午餐。你甚至可以想到,那边的枝头上,趴着一只小不丁点大的绿色蚕宝宝呢!

第五句也不例外,还是那一句‚我奇怪得不得了‛。可是,当你再一次读她时,又有一种新奇感、期待感,你会想着下一句又是一个怎样奇怪、好玩的问题,你甚至可以自己想到一些。‚谁都没有碰过的葫芦花,一个人‘啪’地就开了花‛。那‚啪‛字,会不由自主地在你心中响一遍又一遍,好像是过新年大家的爆竹声一样,响亮、清脆。

第七句,无疑,仍是那一句‚我奇怪得不得了‛。但你一定怎么也不想错过,认认真真地,一个字一个字地读。‚问谁谁都会笑着说:‘那是当然的啦’‛。这就是最后一句。读了这句,你会感到心里乐滋滋的,想像到了你问爸爸:‚为什么你的胃口那么大?‛爸爸笑眯眯地说:‚那是当然的啦!‛

嗯,这首诗是这本书里我最喜欢的一首。读了她,我真想笑,却不知道自己在开心点什么。

这本书,是我想像的天地。我相信你也一定会喜欢它的!

写于2015年1月27日

第四篇:向着明亮那方 《根鸟》读后感

向着明亮那方

——读《根鸟》有感

“当山风将根鸟吹醒时,他看到那些白色的鹰仍在空中飞翔着。他让整个身体伏在地上,将脸埋在百合花丛中,号啕大哭……”

真正的震撼,不需要什么煽情的话语,便能叩击你的心扉。

读完《根鸟》,没有悲伤,没有痛苦,只有泪水悄然滑落,咸湿我的心。 思绪随着根鸟,来到了那一个我从未触及的纯真的世界,那里有梦的希望,有梦的力量,还有那方如天堂般美好的遥远的明亮的梦境„„

心有梦想

根鸟是一个有梦想的孩子,因为在梦里见到了那个长满百合花的大峡谷,他便开始了他的人生之路。为了梦想,他启程了。他的旅程无比坎坷:他走过米溪,被骗往鬼谷,他的父亲去世,他独自穿越沙漠„„但这一切都不曾让根鸟遗忘自己的梦。

我也是一个有梦想的女孩,我梦想着自己能成为一个知书达理学有所长的女孩,为了实现这个梦想,从幼儿园开始,我的作息表便排得满满的:写毛笔字,弹钢琴,学跳舞,下围棋„„当别的孩子无拘无束地在院子里嬉戏时,我静静地学着琴棋书画,时间便从我的指尖溜走,从黑白相间的键盘上跳走„„但这一切也都不曾让我迷失自己的梦。

寻有放弃

根鸟逃出鬼谷后,又回到了菊坡坡,做好充分的准备后,又向西走去。途中他遇到了秋蔓,于是根鸟与她一起到了米溪,并在那里生活下来。渐渐地,大峡谷,紫烟在根鸟心中蒙上一层雾。

天哪,这不就是后来的我吗?随着年龄的增长,学业的负担也越来越大,我的时间似乎已不够支配了。我开始动摇,向往那自由自在的日子,没有补习,没有练习。于是乎,我和妈妈间的争吵越来越多,于是乎,写字、弹琴,渐渐淡出了我的生活。

梦有惊醒

直到放暑假前的一个星期,钢琴老师的一句话激起了我心中那个隐藏多年的梦:“还记得幼儿园时的你那么爱弹琴,一下车就坐进钢琴教室,那时你逢人便说:将来你要成为一个著名的钢琴家!要是坚持到现在,你都能考8级啦!”

钢琴老师的一番话令我如梦初醒,是啊,回想幼时,那个信誓旦旦的我浮现眼前,那个美好的音乐梦萦绕耳边,那种美美的满足幸福感重新向我袭来„„

为了梦想不懈追求的我去哪了?

哦,根鸟,你的梦呢?记得那个夜晚,梦又奇妙的出现在根鸟的脑海里,醒来时根鸟的耳边回荡着父亲的责怪:你怎么还在这里?于是,根鸟又开始前行。

是的,在追梦的旅程中,或许会忘记了当初许下的诺言,没有关系,快快觉醒,一切都还来得及,只是付出的会比别人更多。在寻梦的过程中,有时会失去方向,那是因为你在放纵自己,人最大的敌人不是别人而是自己。

行有坚持

于是乎,暑假成了我整装待发的好时期,我为自己的梦想许下军令状:重拾钢琴,跳两级,向全国五级进军!

但是事实是残酷的,一年多没有触碰钢琴,我的识谱能力很弱,我的手指非常不灵活,我的基础很不扎实。不过,既然选择了我就得坚持!——我这样鼓励自己。

一大早,屋子就像闷了一晚的炉子般热。我打开所有的窗,只有一丝风吹拂着我的头发。我坐上琴凳,开始练习。时间过得飞快,一会儿2个小时过去了,但是练琴进展却很慢。怎么办?还有好多条练习呢?我匆匆上了厕所继续练。

下午,火辣辣的太阳炙烤着大地,从屋外吹来的风都是滚烫的,我拉上床帘,把电扇移到我的身边,又开始了新的练习。倍重音的练习让我的手指越来越烫,每次用力地敲击键盘时,手指就钻心地痛,仿佛指尖已经要燃起来般火辣辣。

一天,两天,一周,两周„„每天我在琴凳上一坐,就是3个多小时,手指磨出了老茧,屁股坐出了痱子,但是我都咬咬牙坚持下来了。

直到临考前的第3天,我来到老师家里走台。听着一起学琴的其他学员弹奏得流畅而有感情,我焦急万分,心慌意乱。于是本来弹得好好的十六分音符却跟我作对似的乱套了。不行,再弹一遍。可是手指却不听使唤,快得根本停不下来,而我的无名指却丝毫用不上力。这下节奏全乱了。“停,你留下来待会儿弹!”老师一声喝令,我低着头回到了座位。大家都走了,只剩下我。回家的路上,我终于控制不住嚎啕大哭,为什么大家都弹得那么好,只有我却„„?为什么那么多日子的刻苦练习换来的却是这样的结果?只有3天的时间怎么办,我的考级肯定不能通过了!„„

“别着急,回家我们慢慢练习。”妈妈安慰我道。一回家,我强打着精神开始练琴,从最开始的慢节奏练习,慢慢地加快节奏,终于我又稳定了。“那就像考级那样从头到尾练习一次吧。”没想到在节骨眼上我的老毛病又犯了,我的心像是被掏空一样,眼泪止不住地往下淌。我的努力全废了,既然这样还不如不弹,我再也不想弹了„„我一跃而起,任泪水打湿衣襟。

我如灵魂出窍般移到了楼下,毫无目的地逛了一圈,最终在沙发边坐了下来。《根鸟》赫然放在书桌上,根鸟„„他会怎么做?思绪慢慢回到那个遭到了无数冷嘲热讽的根鸟上。哦,记得那时的根鸟在米溪小镇懒惰成性后,最终是以自己的意志战胜了欲望和贪念,才继续前行。此刻的我难道也在“米溪”?是的,梦似乎遥遥无期,但我要毅然走下去,只要过了这个坎就一定能到彼岸! 想到这里,我一下子斗志昂扬,一步并作两步上了楼,风扇还在呼呼地为我加着劲,钢琴卯足了劲地歌唱着,似乎连皮凳也冷静了下来„„

根鸟是幸运的,他找到了那个梦境,那个天堂般的峡谷,百合花静静地开放着,几只白鹰在峡谷里盘旋着,一个美丽的女孩在银杏树下„„

而我也是幸运的,我找到了那个梦想,那个我为之奋斗过、放弃过、追求过、绝望过,可依然紧紧守护的梦„„

它让我更坚定:

向着信念守候的地方,向着梦想飞翔的方向,向着云雾之后灿烂的阳光! 永远向着明亮那方!

503班 杨怿轩

第五篇:我的精神家园 读后感 读书笔记 众人见解

闲读《我的精神家园》

我前阵子犯矫情。明明是在看电影、玩博客、逛网站、挂QQ,可非要在QQ的离开信息里面写上:“我在看书呢,有话说话”,以提醒自己别忘了看书,并且以示清高,获得一点自欺欺人的快感。于是终于有人问我,你在读什么?我赶紧回复道,王小波。继而她劈头盖脸地给我一句:你丫牛逼!——但我很敏感地意识到,她绝对不是在完全的夸我。但我又很快感觉到,她也并不是在完全的骂我,这种揶揄正是介于这两者之间的怪味儿东西,而我从中得出的结论便是:王小波已经差不多成了一个被神化的文化符号了。

现在的情况便是,不管你读没读过,读过多少王小波,他都已经成为了一个有思想、有水平,并且很独特的文人代表。再加上李银河老师的那句话:在我心目中,小波是一位浪漫骑士,一位行吟诗人,一位自由思想者。简直把王小波搞成一个完美的、光辉的时代偶像。以至于让我十分地想撞墙。我想王小波活着的话,可能会比较理性的,并同时带有几分自谦的惭愧,去接受最后一个称谓。至于前两个,我估计他会因为老婆的这句无比热辣的赞美而羞愤致死!如果王小波真是那前两种人的话,那我一点都不喜欢他,幸好他更多的时候只是以一个朴实的知识分子身份出现,而形同中人。这挺好。

我这两天读王小波的杂文集《我的精神家园》,趁热乎劲儿还没消,想在这里谈谈我对这本书和这个人的看法。这本书主要收录了王小波在96年写就的杂文,有一部分是95年和97年初写的,多数文章在杂志上得到发表,诸如《三联生活周刊》、《演艺圈》、《辽宁青年》等等,有几分专栏的感觉。依照编者的意思(他改动了很多文题),这些文章主要涉及到三个方面,对文学、文体的看法,对文艺的看法,以及对社会文化的看法。在这里,我引用其中一篇文章,作为代表,说说我的看法。

这篇文章的题目是《有关贫穷》,这个题目很简洁,而且只涉及到话题。王小波的杂文题目大多是这个样子。而且你还可以看出,这个题目是关于思考的。我最喜欢王小波的地方,也是他的脑子,他的想法。至于他的文笔,只是简洁、通俗,且多用短句,毫无华丽动人之处,甚至谈不上优美清新。而这正是我其次喜欢他的地方,尽管他受过很高的教育,但始终保留着说人话的好习惯。而且我喜欢他所思考的主题,大多是社会性的,这让我觉得他是个有良知的知识分子,且有水平。

再看这篇文章说了什么。他用了这样的引题:“国外有位研究发展的学者说:贫穷是一种生活方式——这话很有点意思”。这个写法非常王小波,很随意,但是提出想法来了,继而展开他的陈述和批判。王小波是个很有意思的人,而且他的乐趣始终来源于平凡的生活,然后他开始讲故事了。他说了这样两个关于贫穷的故事。一个是他家以前有个老邻居,喜欢喜欢捡破烂、堆垃圾——他在这里面用了这么个俗语:拨拉拨拉东,拨拉拨拉西——多么生活化,我很喜欢;而且这位老邻居还积攒全家人的尿液,来浇韭菜,于是便说到这种骚味有多么浓烈,多么恐怖,以至于给他落下了什么样的病根。这段显然很有意思。

继而他开始发唠叨。说了一些这个老邻居的生活细节,引人发笑,然后又夹杂地说了一些自己的看法——在这里,他使用了唯一的一次引论:罗素先生曾说,参差多态乃是幸福的本源——这样的讽刺生动有趣,谁都能听得懂,而且你可以设想,这句话肯定还没有说完,有后文——此外,你如果熟悉王小波的话,你会知道,他很是欣赏罗素,他最经常使用的引论大多都是罗素先生说的。除了议论,王小波还不忘出出“鬼点子”。他说这个老邻居把别人堆在楼道里的纸箱子捡回来,去卖废纸的时候还要往里面加水;他看不惯这种欺骗行为,建议用金属探针测测电阻,掺了水的,电阻肯定变小——这是王小波的一个特色,他始终念念不忘自己是个理科生,很多文章都会利用这一点来生出点幽默。中文作家里面,少有理科生的(他用来写作的计算机软件是自己编的),少有过人的理性和逻辑的,更没有哪个人能在文章里搞出点科普门道的,除了王小波。这很难得。

这算是把一个故事讲完,开始第二个故事。这个故事说的是王小波下乡插队时的遇见的事儿——在这里我一定要停下来多一句嘴,可以说,正是知青下乡、文革时的那些苦难经历造就了现在的王小波,它是王小波所有写作的营养来源,也使他始终没有脱离了群众生活和底层社会,如果非要说王小波身上有什么时代烙印的话,那就是文革,就是知青下乡的经历——这个事儿是,他插队时有位外号“波美”的同学的父亲负责管理大粪场,这位大叔从各处收马桶,再把粪便卖给菜农;但大叔发现这些收马桶的人总往粪里兑水,于是想出个办法,用“波美比重计”测大粪的比重——更不用说了,这段显然特有意思,“波美”的简称也就这样成了他同学的外号。

你看看,这上面写了这么多贫穷生活的趣闻、细节,很闲散凌乱、漫不经心,但到了这里突然戛然而止。开始了结尾段,这段写得极为精彩,让我叹为观止!你可以发现他所有的铺叙都是有意义的,到这时候他才展开凌厉的议论,气势磅礴,下定义般的沉着有力,一句废话都没有!——而且你还会深深赞叹这个文人到底读过多少书,他竟然可以做到这么睿智,这么深刻,这么犀利,而又这么幽默,这么平和,这么冷峻!全段如下:

如果说贫穷是种生活方式,拣垃圾和挑大粪只是这种方式的契机。生活方式像一个曲折漫长的故事,或者像一座使人迷失的迷宫。很不幸的是,任何一种负面的生活都能产生很多乱七八糟的细节,使它变得蛮有趣的;人就在这种趣味中沉沦下去,从根本上忘记了这种生活需要改进。用文化人类学的观点来看,这些细节加在一起,就叫做“文化”。有人说,任何文化都是好的,都必须尊重。就我们谈的这个例子来说,我觉得这解释不对。在萧伯纳的《英国佬的另一岛》里,有一位年轻人这么说他的穷父亲:“一辈子都在弄他的那片土地,那只猪;结果自己也变成了一片土,一只猪。”要是一辈子都这么兴冲冲地弄一堆垃圾、一桶屎,最后自己也会变成一堆垃圾,一桶屎。所以,我觉得总要想出些办法,别和垃圾、大粪直接打交道才对。

以上,就是王小波的这篇文章,以及我对他的文章(主要是杂文),他这个人的看法。显然还有不全的地方,那是因为他的书我还没有读全;所以,也不敢再兀自的枉加评论。在王小波为什么倍受推崇这个问题上,我想引用一下《三联生活周刊》王小峰的观点说明,“一来是在那个年代背景,像他这样的人确实没有;二来是现今中国也没有出现过像他这样的人,作品魅力与人格魅力合二为一。”

但至于为什么有那么多人把自己称为“王小波门下走狗”,我觉得这件事有点过了。可能有两个原因,一是,还没有哪个大文人能把小文字写得这么通俗,又这么好,有这么多人爱读,而且能读懂,王小波首先是大众的,其次才是精英的;二是,在王小波刚刚展现了他过人才华的时候,哪怕这种才华仅仅是露出了一点苗头,他就及时地死去了,他未来发展的无限可能性让人深感遗憾,继而使他在世时的所有作品得到放大,得以不朽。如果硬要说王小波这个人作为文人本身有多么多么的伟大,我只能说,他在精神气质上、个人操守上,有些鲁迅当年的遗风。至于水平,还到不了那个层次。这是实话。

PS:在我还是个毛头小子的时候,我知道了鲁迅;在我还是个有愤怒没办法的青春期少年的时候,我遇见了余杰;在我还是个忧伤的、骚闷的文学小青年的时候,我被许知远打中了;在我沦落成一个好吃懒做的大学生的时候,我拥抱了沈宏非;在我突然想做个清贫乐道的知识分子的时候,我喜欢上了王小波。就是这样。

《一只特立独行的猪》

有人说王小波的杂文不能在地铁和公交上看,因为会暴笑,容易让同车当成病态看待。偶然翻开王小波那篇著名的《一只特立独行的猪》,尽管看过不少次,还是忍不住大笑。笑过之后觉得,文章立意浅显,文字也没有什么炫奇灿烂之处,惟语言诙谐,故事生动,痛快淋漓。

王小波的杂文说来说去,不过是些自由主义的思想,名人名言老是拉罗素凑数,一说小说就是卡尔维诺、杜拉斯,一谈历史就是知青生活,有忆苦思甜的味道,既没有什么崇高悲壮的人物事迹感染人心,也缺乏深邃奥妙的哲学思辨,读过之后,最大的感觉是辛辣快意,如酷暑天喝一杯冰可乐,周身的畅意舒坦。

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说王小波的风格乃至文字有什么新鲜出众,震慑古今的威力,我不能苟同。把一个自由知识分子当成偶像顶礼膜拜,王小波如果还活着,自己都会觉得可笑,虽然也许会掩饰不住得意。但以王小波的性格,能否在这样的世界里获得生前的荣耀,实在值得怀疑。

王小波强调“有趣”,有人认为这样的要求对于一部文学作品未免格调过低,一定要载道,要有教益。文采飞扬,想像奇特,是一种风格;晦涩冷峭,幽深隐曲也是风格。可板着面孔,大义凛然,一副圣人教化四方的样子,我觉得那并不能说明这就是一部严肃的有意义的文学作品,即便是风格也算不上。一个女人如果看上去像一具干尸,即便有人告诉我她是一个多么有智慧的女人,恐怕我也难以产生和她亲近的愿望。“有趣”不代表“低级趣味,但读者不能从中读出乐趣的文学作品,无论如何也算不上高级作品。

所以我们不用讨论家猪是不是会长獠牙,或者猪有没有口技的能力,说王小波没有带来哲学的思索。当你在种种画地为牢的规则里,忘记了做人的本能,被苦涩和压抑搞得郁郁寡欢,那我建议你有空看看《一只特立独行的猪》。

《重读一本好看的书》

“人就像一本书,你要挑一本好看的书来看。”

这是王小波在一篇小说里的话。李银河称他为——浪漫骑士、行吟诗人和自由思想家。曾是一家人,又同是有学识有见地的知识分子,此评价肯定不会错的。只是,王小波逝去后,她虽继续勤奋地工作自由地生活,甚至最近也开了博客,恭列某网站“名博”前列,但公众视野背后的她,当是很难轻松面对没有王小波的日子吧。这是常人之情的揣度,不是窥探或恶意,毕竟突然间消失了可以对话的至亲至爱,那种痛,不是旁人能够体察的。幸而,她曾经拥有王小波这本好看的书,时时重温,多少能够有些慰籍与弥补。

王小波的书现在已经不流行了,大凡流行的书,一般来讲都是禁不住重读的,所以应该庆幸才是。

Yuwen写过一篇《重读“沉默的大多数”》,我一直留在自己的电脑文档里,其中有句话说得特别好,大意是:隔段时间重读一本书,如果能有新的感受,证明这些年没有白吃饭。用文乎点的语言复述的话,其实就是当个人的人生阅历增加后,对作品的理解就会随之加深许多。所谓体验,就是有了体会的前提下才会得出验证后的结论。这是我的理解。

好几年前读王小波的小说时,也写过片断的读后感。之后又断续读过他的其他随笔和杂文,如今再集中地重读一遍,确实在以往的基础上又有了一些新的感触。证明我确实没有白吃这几年的饭吧。

还是比较钦佩他的独立思考的态度,这从他选择什么话题下笔就能看出来。当这“热”那“热”一拨又一拨风起云涌的时候,王小波写出了自己的观点。可惜他过早地离世,否则对当今更胜一筹的娱乐热潮,定会写出更多犀利而深刻的评论。(李银河最近的博文以“想唱就唱”替“超女们”声援,可惜仍不及王小波当年的犀利。)

“特立独行”这个词儿,有时候是需要倒着理解的。因为假若全都众口一词,人云亦云,也就不存在独立思考了。其可贵之处也正在于此。曾经一度被许多人狂热追捧的王小波,说实话,恐怕还是没有多少人完全读懂其文字背后隐藏的深意,包括到现在也是。我总觉得,当一个人被过高得吹捧至某个神圣的高度和位置时,也就意味着离真实越来越远了,如今出现的很多现象都是同样的道理。所以,想要真正读懂王小波,还是得去细品他的文字,而不必太理睬旁人的那些大呼小叫的胡言乱语。

王小波的意义,除了思想的独立,在我看来,再有就是文体的返璞归真。尤其是其中通俗如白话的遣词造句法,许多撷自生活细节的精妙比喻,都能让人在轻松阅读之后有所共鸣且有回味。如果也像别人那样,弄一堆术语名次,标榜这“主义”那“流派”的,除了影响接受以外,恐怕也传达不出多少思想的锋芒。当然,王小波的写作从一开始就没有那样做,他是用讲故事的方法在写文章。

重读的过程,也是学习和进一步思考的过程。我应该庆幸,不曾错过这本好看的书。

“人人有权争胜负,无人有权论是非。”

“人活着要有趣,人活着要明辨是非,但可悲的世人往往为了制造所谓的„有趣‟而丢掉是非。”

这些王小波写在文章里的句子,用来比照和解释当下层出不穷的娱乐热点,是多么恰当和精辟啊。

《难得明白》

我抱着试试看的心情拿起王小波的著作,原来接触过他的个把篇论文字,印象不错,但是现在热到这般地步,已经有“炒死人”之讥在报端出现。我不敢跟哄。

王小波当然很聪明(以至有人说,他没法不死,大概是人至清则无鱼而且无寿的意思),当然很有文学才华,当然也还有所积累,博闻强记。他也很幽默,很鬼。他的文风自成一路。但是这都不是我读他的作品的首要印象,首要印象是,这个人太明白了。

十多年前,北京市经济工作的领导人提出,企业需要一些“明白人”。什么是明白人呢?不知道最初提出这问题来时的所指,依我主观想法,提这个问题就是因为我们当时糊涂人实在不少。而明白的意思就是不但读书,而且明理,或曰明白事理,能用书本上的知识廓清实际生活中的太多的糊涂,明白真实的而不是臆想的人生世界,如同毛泽东讲王明时讲的,需要明白打仗是会死人的,人是要吃饭的,路要一步一步走的。明白人拒绝自欺欺人和钻牛角尖,明白人拒绝指鹿为马望梅止渴画饼充饥,明白人拒绝用情绪哪怕是非常强烈和自称伟大的情绪代替事实、逻辑与常识,明白人绝对不会认为社会主义的草比资本主义的苗好,因为愈明白愈知道吃饭的必要性,明白人也不会相信背一句语录就能打赢乒乓球,哪怕世界冠军声称他的金牌是靠背语录赢来的。盖人们在发明和运用概念、发明和运用知识的时候也为自己设立了许多孽障,动不动用一个抽象的概念抽象的教条吓唬自己也吓唬旁人或迎合旁人,非把一个明白人训练成糊涂人才罢休。

文学界有没有糊涂人呢?我们看看王小波(以下简称王)明白在哪里就自明了。

要说王是够讽刺的。例如他把比利时的公共厕所说成是一个文化园地。他先说“假如我说我在那里看到了人文精神的讨论,你肯定不相信”(唉!)“但国外也有高层次的问题”,说那里的四壁上写着种族问题、环境问题、让世界充满爱、如今我有一个梦想、禁止核武器。王问道:“坐在马桶上去反对到底有没有效力”?他还说布鲁塞尔的那个厕所是个“世界性的正义论坛”,“很多留言要求打倒一批独裁者”。“这些留言都用了祈使句式,主要是促成做一些事的动机,但这些事到底是什么,由谁来做,通通没有说明。这就如我们的文化园地,总有人在呼吁着……要是你有这些勇气和精力,不如动手去做。”

认真读读这一段,人们就笑不出来了,除非是笑自己。

当然王也有片面性。呼吁,总也要人做的。但是我们是不是太耽于笼统的呼吁了?以致把呼吁变成一种文化姿态,变成一种做秀,变成一种清谈了呢?

这是王小波的一个特点,他不会被你的泰山压顶的气概所压倒。你说得再好,他要从操作的层面考虑考虑。他提出,不论解决什么高层次问题,首先,你要离开你的马桶盖——而我们曾经怎样地耽于坐在马桶盖上的清议。

王说:“假如你遇到一种可疑的说法,这种说法对自己又过于有利,这种说法准不对,因为它是编出来自己骗自己的!”完全对。用王蒙(以下简称蒙,以区别哪些是客观介绍,哪些是蒙在发挥。)的习惯说法就是“凡把复杂的问题说得小葱拌豆腐一清二白者,凡把困难的任务说的如探囊取物唾手可得者,皆不可信。”

从王身上,我深深感到我们的一些同行包括本人的一大缺陷可能是缺少自然科学方面的应有训练,动不动就那么情绪化模糊化姿态化直至表演化。一个自然科学家要是这种脾气,准保一事无成——说不定他不得不改行写呼吁性散文杂文和文学短评。

明白人总是宁可相信常识相信理性,而不愿意相信大而无当的牛皮。王称这种牛皮癖为“极端体验”——恰如唐朝崇拜李白至极的李赤之喜欢往粪坑里跳。救出来还要跳,最后丧了命。王说:“我这个庸人又有种见解,太平年月比乱世要好。这两种时代的区别比新鲜空气与臭屎之间的区别还要大。”他居然这样俗话俗说,蒙为他捏一把汗。他的一篇文章题名为“救世情结与白日梦”。对于“瞎浪漫”、“意淫全世界”说了很不客气的话。这里插一句:王的亲人和至友称他为“浪漫骑士”,其实他是很反对“瞎浪漫”的,他的观点其实是非浪漫的。当某一种“瞎浪漫”的语言氛围成了气候成了“现实”以后,一个敢于直面人生直面现实讲常识讲逻辑的人反而显得特立独行,乃至相当“浪漫”相当“不现实”了。是的,当林彪说毛主席的话一句顶一万句的时候,如果你说不是,那就不仅是浪漫而且是提着脑袋冒险了。当一九五八年亩产八十万斤红薯的任务势如破竹地压下来的时候,一个生产队长提出他这个队的指标是亩产三千斤,他也就成了浪漫骑士乃至金刚烈士了。

王提到萧伯纳剧本中的一个年轻角色,说这个活宝什么专长都没有,但是自称能够“明辨是非”。王说:“我年轻时所见的人,只掌握了一些粗浅(且不说是荒谬)的原则。就以为无所不知。对世界妄加判断……”王说他下了决心,无论如何不要做一个什么学问都没有但是专门“明辨是非”的人。说得何等好!不下功夫去做认知判断,却能不费吹灰之力地去做价值判断,小说还没有逐字逐句读完,就抓住片言只语把这个小说家贬得一文不值,就意气用事地臭骂,或者就神呀圣呀地捧,这种文风学风是何等荒唐,又何等流行呀!

(这种情况的发生,与特定历史条件下“明辨是非”的赌博性有关,明辨完了,就要站队,队站对了终生受用无穷,队站错了不知道倒多大霉乃至倒一辈子霉。这种明辨是非的刺激性与吸引力还与中国的文化的泛道德化传统有关,德育第一,选拔人才也是以德为主。王指出,国人在对待文学艺术及其他人文领域的问题时用的是双重标准,对外国人用的是科学与艺术的标准,而对国人,用的是单一的道德标准。单一道德标准使许多人无法说话,因为谁也不愿意出言不同不妥就背上不道德的恶名。蒙认为我们从来重视的是价值判断而不是知识积累,价值判断出大效益,而知识积累只能杯水车薪地起作用。)

何况这种明辨是非(常常是专门教给别人特别是有专长的人明辨是非)的行家里手明辨的并不仅仅是是非。如果仅仅说是己是而人非那就该谢天谢地,太宽大了。问题是专门明辨是非的人特别擅长论证“非”就是不道德的,谁非谁就十恶不赦,就该死。王在《论战与道德》文中指出,我们的许多争论争的不是谁对谁错,而是谁好谁坏,包括谁是“资产阶级”。蒙按,这意味着,我们不但擅长明辨是非而且擅长诛心。我们常常明辨一个人主张某种观点就是为了升官;或者反过来主张另一种观点就是为了准备卖国当汉奸;反正主张什么观点都是为了争权夺利。这样观点之争知识之争动辄变成狗屎之争。王也说,你只要关心文化方面的事情,就会介入了论战的某一方,那么,自身也就不得清白了。他说他明知这样不对,但也顾不得许多。蒙说真是呀,谈到某种文化讨论时立即就有友人告我:“不要去淌混水”,我没有听这话至今后悔莫及。

王说:“现在,任何有理智的人都不会认为,讨论问题的正当方式是把对方说成反动派、毒蛇,并且设法去捉他们的奸:然而假如是有关谁好谁坏的争论……就会得到这种结果”;王认为现在虽然没有搞起轰轰烈烈的文化大革命,但人们还是在那里争谁好谁坏,在这方面,人们并没有进步。这可说的够尖锐的。王认为当是非之争进一步变为好坏之争后,“每一句辩驳都会加深恶意,”“假如你有权力,就给对方组织处理,就让对方头破血流;什么都没有的也会恫吓检举。”真是一语中的!王以他亲眼所见的事实证明,人如果一味强调自己的道德优势,就会不满足于仅仅在言辞上压倒对手,而会难以压住采取行动的欲望,例如在反右时和文革时,都有知识分子去捉右派或对立面的奸;知识分子到了这种时候都会变得十分“凶蛮”……他的这一亲身经验,也许胜过一打学院式的空对空论证。看看随时可见的与人为恶与出口伤人吧,对于同行的那种凶蛮的敌意,难道能表现出自己的本事?更不要说伟大了。有几个读者因为一个学人骂倒了旁人就膜拜在这个文风凶恶的老弟脚下呢?什么时候我们能有善意的、公正客观的、心平气和的、相互取长补短的文明的讨论呢?

王批评了作者把自己的动机“神圣化”、再把自己的作品神圣化、再把自己也神圣化的现象。王说,这样一来,“他就像天兄下凡的杨秀清”。王还以同样的思路论证了“哲人王”的可怕。王明白地指出,别的行业,竞争的是聪明才智、辛勤劳动(哪怕是竞争关系多,路子野,花招花式,蒙注),“唯独在文化界赌的是人品:爱国心、羞耻心。照我看来,这有点像赌命,甚至比赌命还严重!”“假设文化领域里一切论争都是道德之争神圣之争,那么争论的结果就应该出人命。”他说得何等惨痛!何等明晰!何等透彻!他也一语道破了那种动不动把某种概念学理、与主张该种概念学理的人神圣化的糊涂人的危险。

在文学上立论不易,任何一种论点都可以说是相对意义上的,略略一绝对化,它就成了谬论。王对于神圣化的批评也是如此。蒙牢记一些朋友的论点,不能由于警惕糊涂人的行动而限制思想的丰富,糊涂人也不会绝对糊涂,而是某一点或几点聪明,总体糊涂。如果反对一切神圣化,也就等于把反神圣化神圣化。但王确是抓到了一定条件下的现实问题的穴位。抓到了我们的文艺论争动不动烂泥化狗屎化的要害。那么我们以此来检验一下王自己的评论如何?

王显然不是老好人,不是没有锋芒,不是过于聪明的中国作家。但是他的最刻薄的说法也不是针对哪一个具体人或具体圈子,他的评论里绝无人身攻击。更重要的是,他争的是个明白,争的是一个不要犯傻不要愚昧不要自欺欺人的问题;争的不是一个爱国一个卖国,一个高洁一个龌龊,一个圣者一个丧家走狗,一个上流一个下流或不上不下的流,也不是争我是英雄你是痞子(有一篇文章居然题名《我是英雄我怕谁》,如果是“我是痞子我怕谁”,那口气倒是像,哪怕是做秀的痞子。如果是英雄,这“凶蛮”的口气像么?)。王进行的是智愚之辨,明暗之辨,通会通达通顺与矫情糊涂迷信专钻死胡同的专横之辨。王特别喜爱引用罗素的话,大意是人本来是生来平等的,但人的智力是有高有低的,这就是最大的不平等,这就是问题之所在。王幽默说,聪明人比笨人不但智力优越,而且能享受到更多的精神的幸福,所以笨人对于聪明人是非常嫉妒的。笨人总是要想法使聪明人与他一样地笨。一种办法是用棍子打聪明人的头,但这会把聪明者的脑子打出来,这并非初衷。因此更常用的办法是当聪明人和笨人争起来的时候大家都说笨人有理而聪明人无理——最后使聪明人也笨得与笨人拉平,也就天下太平了。

蒙对此还有一点发挥,不但说聪明人错了,而且要说聪明人不道德。在我们这里,某些人认为过于聪明就是狡滑、善变、不忠不孝、不可靠、可能今后叛变的同义语。一边是聪明反被聪明误,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另一面是愚忠愚直愚孝,傻子精神直至傻子(气)功。谁敢承认自己聪明?谁敢练聪明功?文革当中有多少人(还有知识分子呢)以大学没毕业,不能使用任何外语来证明自己尚可救药,来求一个高抬贵手。我的天!泛道德论的另一面就是尚愚尚笨而弃智贬智疑智的倾向。

而王对自己的智力充满信心,他在《我为什么要写作》一文中说:“我相信我自己有文学才能。”他认为文化遗产固然应该尊重。更应该尊重这些遗产的来源——就是活人的智慧。是活人的智慧让人保有无限的希望。他提倡好好地用智,他说:“人类侥幸拥有了智慧,就应该善用它。”他说得多朴素多真诚多实在,他在求大家,再不要以愚昧糊涂蛮不讲理为荣,不要以聪明文明明白为耻了!看到这样的话蒙都想哭!他的其他文字中也流露着一个聪明人的自信,但止于此。他从来没有表示过叫卖过自己的道德优势,没有把自己看作圣者、英雄、救世者、伟人、教主、哲人王,也就没有把与自己意见不和的人看成流氓地痞汉奸卖国贼车匪路霸妖魔丑八怪。而且,这一点很重要,说完了自己有才能他就自嘲道:“这句话正如一个嫌疑犯说自己没杀人一样不可信。”太棒了,一个人能这样开明地对待自己,对待自己深信不疑的长处,对待自己的破釜沉舟的选择(要知道他为了写作辞去了那么体面的职务),也对待别人对他的尚未认可;他还对什么不能合情合理地开明地对待呢?注意,蒙的经验是,不要和丝毫没有幽默感的人交往,不要和从不自嘲的人合作,那种人是危险的,一旦他不再是你的朋友,他也许就会反目成仇,怒目横眉,偏激执拗。而像王小波这样,即使他也有比较激烈乃至不无偏颇的论点——如对于国学对于《红楼梦》——但他的自嘲已经留下了讨论的余地,留下了他自己再前进一步的余地,他给人类的具有无限希望的活的智慧留下了空间,留下了伸缩施展的地盘。他不会把自己也把旁人封死,他不会宣布自己已经到了头:你即使与他意见相左、如不承认他有文学才能至少他也不可能宣布你是坏蛋仇敌。

这里又牵扯到一个王喜欢讲的词儿,那就是趣味。人应该尽可能地聪明和有趣,我不知道我概括的王的这个基本命题是否准确。这里趣味不仅是娱乐,(在中文里娱乐两字或是与休息、懈怠、消费、顽皮、玩世不恭、玩物丧志等一些词联系在一起)蒙认为趣味是一种对于人性的肯定与尊重,是对于此岸而不仅是终极的彼岸、对于人间世、对于生命的亲和与爱惜,是对于自己也对于他者的善意、和善、和平。趣味是一种活力,一种对于活生生的人生与世界的兴趣、叫做津津有味,是一种美丽的光泽,是一种正常的生活欲望,是一种健康的身心状态。一点趣味也感不到,这样的人甚至连吃饭也不可思议。我们无法要求一个一脸路线斗争一肚子阴谋诡计的人有趣,我们也无法要求一个盖世太保一个刽子手太有趣味。自圣的结果往往使一个当初满有趣味的人变得干瘪乏味不近人情还动不动怒气冲冲苦大仇深起来——用王的话来说动不动与人家赌起命,用蒙的说话是亡起命来。王认为开初孔子是满有趣味的,后来被解释得生气全无——这当然不是创见而差不多是许多学人的共识——孔学的这个发展过程就很给明白人以教益,也不免使孔夫子的同胞与徒子徒孙痛心。岂止是孔子,多少活生生的真理被我们的笨师爷生生搞得僵死无救,搞得语言无味,面目可憎!所以毛泽东提起党八股来,也有些咬牙切齿。

所以,王在谈到近年我国的“文化热”时一针见血地指出:前两次文化热还有点正经,后一次最不行,主要在发牢骚,说社会对人文知识分子态度不对,知识分子自己态度也不正,还有就是文化这种门庭决不容痞子插足。这使王联想起了《水浒传》中插翅虎雷横所受到的奚落。王说,如此看来,文化是一种以自我为中心的价值观,还有点党同伐异(!)的意思。但王不愿意把另一些人想得太坏,所以王说这次讨论的文化原来就是一种操守(名节,蒙注),叫人不要受物欲玷污,如同唐僧不要与蝎子精睡觉失了元阳。王进一步指出文化要有多方面的货色,是创造性劳动的成果,例如你可以去佛罗伦萨看看,看看人家的文化果实(蒙按那可不仅仅是唐僧坐怀不乱的功夫),王说,把文化说成一种操守,就如把蔬菜只说成一种——胡萝卜;“这次文化热正说到这个地步,下一次就要说蔬菜是胡萝卜缨子,让我们彻底没菜吃。”王因此呼吁(他也不是不呼吁):“我希望别再热了。”

也许事情远远没有这样糟,也许这只是王的内心恐惧,杞人忧天?但愿如此。只怕是真吃不上丰富多彩的蔬菜的时候也就都不吭气了。

我们知道难得糊涂了。看了王小波的《我的精神家园》,我深感难得明白,明白最难得。什么叫明白呢?第一很实在,书本联系现实,理论联系经验,不是云端空谈,不是空对空,模糊对模糊;第二尊重常识和理性,不是一煽就热,也不是你热我就热,不生文化传染病。第三他有所比较,知古通今,学过自然科学人文科学,得过华、洋学位,英语棒。于是一瓶子不满半瓶子晃荡的人明明被他批驳了也还在若无其事地夸他。叫做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货比三家,真伪立见,想用几个大而无当的好词或洋词或港台词蒙住唬住王小波,没有那么容易。第四他深入浅出,朴素鲜活,几句话说明一个道理,不用发功,不用念咒,不用做秀表演豪迈悲壮孤独一个人与全世界全中国血战到底。第五,他虽在智力上自视甚高,但绝对不把自己当成高人一等的特殊材料制成的精英、救世主;更不用说是像挂在嘴上的“圣者”了。用陈建功当年的一句话就是他绝对“不装××。”这最后一点尤其表现在他的小说里,他的小说没有任何说教气炫耀味,更没有天兄下界诸神退位的杨秀清式包装。看了他的小说不是像看完有些人的小说那样,你主要是会怀疑作者他是否当真那么伟大。而看了王的小说,你怀疑的是他王小波“真有那么坏吗?”这里的坏并不是说他写的内容多么堕落下流,而是他写的那样天真本色率性顽皮还动不动撒点野,搞点恶作剧,不无一种“痞”味儿,完全达不到坐如弓立如松五讲四美的规范与我乃精英也的酸溜溜风采。如果说你在某些人的作品中常常看到感到假面的阻隔,那么他的小说使你觉得他常常戴起鬼脸。至少在这一点上他与那个已被批倒批臭的有相似处。但是他有学问呀,他不嘲笑智力和知识,不嘲笑理性和学习,所以他的遭遇好得多。看来,读书是能防身的,能不苦读也乎?

而我当然是一个正人君子,我的小说里绝对没有王小波那种天花乱坠的那话这话儿。我认为与他的议论相比,他的小说未免太顽童化了。所以我就不在这篇文字里再提他的小说,免得再和一名王某绑到一块儿,就是说我不能连累王小波。反之亦成立。

虽然带有广告气,文化艺术出版社一九九七年六月第一次、次月就印第二次的《我的精神家园》一书封底上的一段话还是真的,我认可:“那些连他的随笔都没有读过的人真是错过了……”

如果想忠于自己的信仰,这本书会给你勇气,但基础是建立在你与他有同等信仰之上的,我不敢说自己所想与他何其相似,但知识分子的可贵之处在王小波这里得到了最直白最充分的体现,他说出来,并且一步步地在做,并不是喊口号似的挠痒痒,而且不矜夸,只是以一个探路者,一个前手的身份鼓励我们.小波离开我们马上要10年了,如今能坚持他这条路的人有几个呢?

我想我会努力跟着他走的,并且希望能走得更远. 有的时候总是感觉象两个人在思考一样,一个是哲人的小波,关注于社会问题,关注于社会的剖析,就是我的精神家园这本书里面的杂文一样。一个象是诗人小波,纯情的浪漫,象孩子一样看着这个世界。

我们都是喜欢王小波的人......

沉默的大多数,代表了王小波的幽默,调侃和真挚灼见的对社会的感知能力。初读此书,是在值夜班的时候,阅读会意越多,困倦就越被笑谈赶走,我们读了太多的一本真经的说教,旁门左道的观点,惊诧的回眸、多电击一样的有感处,既有思想又能表达出来,引导一群人从混混峨峨中睁开眼来,原来世界可以是这样解释的。所以,人的个别论点,将虚幻的世界更加朴素迷离。

书快看完了。断断续续,印象中个别短文看得没意思,因为描述的观点现在已经习惯了。但是大部分仍然有趣。那些十年前写的文章,经过时间的清洗,还是吸引人。有些可能会长时间发射光芒。比如那只特立独行的猪,肉身应该已经不在,偶然进入王小波的视野,成就了对方。

这光芒是可喜,也是可悲。

我们的精神家园呢?

他可以做自己生活的浪漫骑士,让自己就那么旁若无人地思考起来,不管不顾地。

曾几何时,你有过那么多的或偏激或滑稽或睿智的灵感,可是你遗失了自我。之后,那些你自以为傲的观点就这么渐行渐远了。

可是,他没有,他在自己的精神世界建立起了自己的温馨家园,谈笑风生,好不快哉。

如果,可以,请暂停一下你忙碌又盲目的生活,给自己一片心灵的净土,肆意挥洒自己的灵感,何尝不是一种享受?

我想,我愿意。在与小波一起精神旅行的过程中,你会蠢蠢欲动,不仅仅因为里头思想的畅游,更因为那对这个世界独到而清醒的认识。

我们需要认识自己,和这个存在的世界。 这几天读了王小波的《精神家园》有相见恨晚的感慨。见了一面还想见第二面。所以又找来他相关的书来看。

第一感觉是肯定是韩寒借鉴了王小波的行文语言。若能在那会看韩寒的书时就看上了他的书,那该会多好。也会提前成熟。欣赏他杂文的讥诮反讽,喜欢他小说天马行空,仰慕他特立独行(自愧所不能)。赞扬他激情浪漫(他写给李银河情书的语言就是个显证,与其外表截然相反。情书大意是“五线谱是偶来的,你也是偶来的,但我给你的信值得写在五线谱里,但愿我和你是一支唱不完的歌”还有说他与李银河像两个小孩,围绕着一个神秘的果酱缸,一点一点地品尝它,看看里面有多甜。真是天真浪漫呀)

王小波特立独行,也许他写的那篇《一只特立独行的猪》是他当时所处环境的限制,以猪自喻吧。他很有个性,超个性。后来采取辩证的思维想想,特立独行又受人喜欢的人,肯定是个有实力的人,否则不可能这么“放肆、嚣张”,口不遮拦。果不其然,不仅文章写得好,博览群书,才高八斗,师从王道乾先生和查良铮先生。他的遗传基因优良,父亲是个逻辑学家。而且理科学得好,编程高手。试想,若一个人没有实力,只是为了标新立异,特立独行,我看此人会招来唾沫一堆。他既理性又激情,既现实又浪漫,既精英又平民,既深刻又有趣。也许在其精神之美的巅峰时期去世,投胎的另一个生命里,就能够活在最美的生活里。

见了第一面,还想见第二面。我觉得理由正如李银河所说,“一个作家的作品能够让毫无相同生活经历的年轻一代喜欢,首先证明他的作品中有一些能够超越时间的东西。他在世界文学之林创造出了属于他的美,这美就像一束强光,刺穿了时间的阻隔,启迪了青年的心灵。”

尽管他有以上众多的优点,我很庆幸自己能读上他的书,也很自喜能有自己的思考,因为对于他的观点,我没有照单全收。

“个人尊严”的自由人文主义观点,我暂且不能接受。虽然我喜欢自由,但生活在这个国度,有其不得不留有余地的限制。自由只能在能力范围和法制之内。确实,乃至现在春运都是一个难解的社会难题,连胡主席都要相关部门要灵活地处理春运问题。中国人口众多,平民占了大部分。很多民工要回家团聚。铁路需要建设不足,实质乃供不应求。导致买票难,即使买到了票,还要遭受车厢拥挤,空气密不透风的罪,上厕所也难。他说面对此景只提到安全问题和铁路建设问题就是没提到个人尊严。几百号人挤以个车厢,几十人挤厕所触犯了人的尊严。这种悲天悯人的呼吁确实相当的好,但也没想出个所以然来,那还不是和孔孟先生一样,也只是提出一个理性的社会价值观,让人们去遵守。自己都无法为此社会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大概不是相关部门的工作者就不会深入思考的原因吧,只能蜻蜓点水),还反对古人之见。那不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嘛。不错能够不走寻常路,反孔孟之说揪出其不合理性,此做法很好,相当的好。但又反过来说,辩证的说,事物都有其两面性,没有永恒的事物,只有永恒的发展。孔孟之说只是构建了他们私人之见的理想国,还需要后人不断地对其继承和发展,才能适应时代的变化。如今的和谐社会就是变化发展的古人丰富的政治构想。但若是他就不会挤进去且浑然无知。算你牛,你是精英,有钱坐飞机。飞机坐飞机可是相当的体面,也是很能体现个人尊严的。那有精挑细选的美丽空姐,与火车的乘务员可没得比呀。俗话说得好,一分钱一分货。有钱就能有尊严(说的绝对了点)。我没钱,还没坐过飞机呀 ,挤着坐火车咧。也许一张机票的价格就是一个民工一个月的工资,你说若一个农民工为了尊严去坐飞机回家,那也太正如孟子说无耻,无耻矣(套用王小波蛮喜欢用的词)。家里还有大大小小的人等着民工的钱过年呀。那也太不现实了吧。都不能解决温饱,还谈尊严,这是不现实,极右的作法。这不也触及到了王小波多讨厌的那个时期的做法吗?这也是平民无法做到的,只能见利忘义。

现在商场人挤人呀,若有钱直接去名牌店挑几件,还能享受高质量的服务呀,就不用遭白眼了。谁不喜欢高质量的生活呀。多体面,多有尊严呀。没办法,现正出金融危机影响下,挣钱难,还是先保证基本需要再说吧,至于高层次的精神需求,先缓缓啦。哲学上不是说,量变是质变的基础,没有量的基础哪有质的飞跃,还是得渐进的。先从社会主义再过渡到共产主义吧。

的确,个人是尊严的基本单位,只有个人有尊严才能搭建起国家和社会的尊严。

还好,并没有因为他对中国古代儒家批判,而影响我对儒学的看法。幸好,我也有思想,思想自由吧。

王小波的另类,其对自由的追求也应该是我们所追求的。

《恣意调侃中带着一股纯正的严肃》

小波的这本书,我还是非常喜欢的。

首先很想说说为什么会开始读起这本书。记得这本书是2010年协会的Christmas Party里面随机交换礼物时,抽到了BX准备的这份礼物——精装的《我的精神家园》(我真是很感激)。当我打开书看到标题的时候,刚好非常爱书的Y也在身边,连称“这是本好书!这是本好书!”于是我就开始了此书的旅程。

读了这本书,我才第一次认识了王小波,也才第一次知道到他是李银河这位社会性和性学专家的爱人。我早些关注过李银河的文章,觉得谈国人的性学,她是权威。如今看到他们是一家人,真觉得是才华遇上了才华。后来知道王小波逝世后,是李银河整理了他的文字,出版了《王小波全集》,也正是这次整理,引起了文学届的一段“王小波文学热”,也更加觉得到他们俩感情的深厚了。

这本集子收录整理了小波从93年到97年逝世前发表在杂志上的文章,以及给其他书写的序和跋。

初读这本书,我觉得读他的文字,口感不是很好。一板一眼的论述方式,实打实、一是一二是二地讲自己的思维逻辑,然后还带点文革时语言的味道,一谈人物就是某某先生,真让我觉得吃力。不得不感叹,十五年之间,文字的味道和思想已经差了那么遥远。

但是读到前半段偏中间的时候,我就已经完全变了态度,并不自主地喜欢上了他这质朴真诚并略带调侃幽默的语言方式,而且这文字的背后还会带着内在的严肃,在嬉笑之后来上一句总结,让人不绝冥思片刻,回味无穷,也让人再次回望这例子,再次冥想这句子。(然后我就马上上微博分享这精妙的概况文字了)。

这本书谈的问题,涉猎很广。

前面有对女权主义、女性美、同性恋方面的思考。这当然是受了爱人李银河的影响,好几篇文章都是为她爱人的新书写的序、跋,或者评价。

在《有关同性恋的伦理问题》一问中,小波谈了很多自己对同性恋的看法。在当今较为开放的现在,我们身边能看到了很多男同和女拉拉,但是更多的还是调侃式的异样目光,和朋友间略带戏谑的玩笑,这可是二十世纪的第十个年头。但在1993年前后淡这个话题,小波和银河算不上先驱,也算个启蒙人。在他看来,“我对同性恋的处境是同情的”,“不管是同性恋,还是异性恋,对爱情忠贞不渝的人总让人敬重”,“但是同性恋圈子中的性乱确实让人不喜欢的”。“我认为社会应该给同性恋者一种保障,保护他们的正当权宜,比如结婚。”“我是一个异性恋者,我的狭义经验是:能和自己所爱的女人体面地出去吃饭,在自己家里不受干扰地做爱比较好。至于在街头巷尾随意勾个性伴(性乱),然后在隔肮脏地方瞎弄几下是不好的。”“当然,现在的同性恋很难得到这样的条件,但是这样的生活应该是他们争取的目标。”我大篇引述他的话,是想让大家对同性恋有更加客观和包容的认识,也给同性恋们更多争取权益的目标和洁身自好的警示。最为一个异性恋者,我相信即使在这个社会和时代,还是有很多人对同性恋采取偏见、歧视和胆怯的态度。这篇文章应该能给社会的两方面人很多的借鉴!

随后的书中有很多他自己谈写作的文章,比如他对小说艺术的理解、对文体格调的理解、自己写作的目的,和自己的作品如《怀疑三部曲》的序和后记。

我是一个不太喜欢读小说的人,或许是因为小时候被国外的短片小说看怕了,因为太多只能看到了故事的表面,看不到深层的含义。同时小说是虚构的故事,一直觉得瞎编的故事有什么值得看呢?但是看了小波的《小说的艺术》,我也似乎能明白为什么有这么人爱写小说,又为什么有这多人爱读小说了。他说道,“写小说需要深得虚构之美,也需要些无中生有的才能”。而“昆德拉则说,看小说的人要想开心,要能够欣赏虚构,并已能宽容虚构的东西”。从作者和读者的角度来说,小说比的就是虚构的能力,一方要有才能,一方又懂得欣赏,这才是小说这种艺术的魅力所在。正说着,他提到好多次杜拉斯的《情人》,评价颇高,看来要领会好的小说,可以从它开始。

书中有好多文字也聊到了电影。作为一个在美带过一段时间的“学生”,他似乎也很喜欢评价一下好莱坞的电影是如何的套路化、商业化,然后也时而说说中国为什么会没有科幻片(“一是缺少科学知识,二是没有想象力”),再谈谈老片重拍时,两面不讨好的尴尬地位(作为编导,“要么如尸位素餐地鬼混着”,照搬原稿,或被指怎么模仿地这么差;“要么你是不称职或者不敬业的编导”,改编地不深,被指一点新意都没有)。然后说说那个年代,爱情片、都市言情片的娇柔,与混杂太多政治和理想而遮掩了爱情的主题。

书中的后三分之一聊的最多的是他在美国和欧洲的所见所感,由小事引起的思索,但有关乎到了环境、尊严、贫穷、历史和饮食。

我很喜欢他谈历史和北京的几篇文章。在《北京风情》中,他对比了欧洲对古建筑的保护和重视力度,又说到北京现在拆完了城墙,也就剩几个门了。他说到“中国有五千年的文明史,这部历史有一半写在故纸上,还有一半埋在地下,只是缺少了一部立在地上的历史,可以供人在其中漫步。没有了宏伟的城墙、寂寞的城楼,北京城是一座没有了历史的城市。 ”“立在地上的历史”,可以让人觉得“自己不是属于一代人,而是属于一族人”;“能见到故人所见,感动故人所感”,我也觉得,这种感觉才是真正的历史感。

在《君子的尊严》里,他谈到了中国的君子风范,也适当地表达了自己的异议:“中国的君子不言利,忍让不争,动口不动手,独善其身。但这样就容易没有了尊严。因为尊严是属于个人的、不可压缩的空间,这空间要自己来捍卫——敢争、敢打官司、敢动手。我觉得人还是要有点尊严,否则就无法为人做事,更不要说做别人的典范。”这也让这些以“君子”为追求目标的人,多了一份瞠目和自省。

合上这本书,仔细想想为什么我这次读得这么深,大概是因为作为杂文集,王小波给我提供了很多看问题的角度和思路。从小事引发思索,以小见大思考艺术、生活和社会问题和道德,这种逻辑方式我不曾学会,这些问题我之前也不曾在脑海中想过。

这是自刘瑜之后,另一个让我对社会、道德,特别是性和艺术带来很多思考的书,王小波的朴实真诚,以及调侃后的严肃让我感动。我就是我喜欢并如此推崇他和这本《我的精神家园》的原因吧!

上一篇:教师节祝福语大全感动下一篇:警示片生命至上观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