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业科技现状

2022-07-27

第一篇:中国农业科技现状

浅析中国农业现状及发展策略

摘要

农业自古以来就是国民经济的基础,随着人口的暴涨,环境污染,耕地的退化,再加上相对落后的农业生产水平及近两年的自然灾害,中国农业的生产远远满足不了市场的要求。另一方面,由于生产者大多农民没有接受过多少科学的教育造成了他们相对落后的生产观念,影响了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出现了农产品销售困难,但市场消费者却获得了高品质低价钱的农产品的现象。还有,现在化肥、农药等价格昂贵,农用工具及药剂普遍涨价,出现了农业生产成本过高,而农业产品廉价的不公平现象,形成巨大剪刀差。为了实现我国经济腾飞及综合实力的提高。我国一直在探索农业发展道路,并在农业科技、经济和社会各个方面都取得了巨大成就。我国农业发展必须确定明确的目标,选择适合我国实情的农业发展模式,最终实现中国农业现代化 。我国必须做好农业推广工作,改革农业体制,实行联合化生产,并加强对农民的科学教育,提高其文化水平,进而推广高产优质创新技术。

关键字:中国农业;现状;发展趋势;体制;科学教育;高产优质;创新

一. 我国农业的历史及现状

中国以农业立国,从中华文明的起源伏羲创建的“八卦”, 就是进行渔猎生产的自然文明。在湖南澧县彭头山发现的一万年前的稻种,又在城头山七千前的古城遗址中不仅发现了稻种,而且还发现了灌溉用具戽斗。在六干年左右,祝融氏在嘉禾发现了一个优良稻种,他斫木为耒,糅木为耜,教万民耕种,于是始有农业。史称祝融为神农炎帝。炎帝传八代计五百三十余年,是农业发展的时代,为神农氏社会。轩辕黄帝统一中华,奠定中华基业,缔结了中华民族,开创了五帝时代。这一时代仍是以发展农业为本,黄帝以节用水、火、财、物,劳动心、目、体、力为立国之根本,反对刀耕火种, 虽然放火烧山进行耕种的方式在中国截至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才终止。 而黄帝的教诲起到了制约作用,这才能使中华大地生态没有被刀耕火种所毁灭,是五百年少有杀伐的社会。它是靠传播农业技术而扩大疆域。尧有三年之干旱,舜有九年之水灾。在与自然灾害作斗争,产生了虞舜和夏禹,孔子称之为‘大同社会’。 在这一历史时期,到大禹时,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农业的稳产丰收,社会财富增加,并转入到有权力的个人、家庭及家族手中,也就是私有化。禹的儿子启排挤伯益消灭了有扈氏的反抗之后,建立了迄今为止的私有专制统治。

自1978年中国率先在农村实行经济体制改革后,中国的农业和农村的经济、社会状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种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主要农产品的供给已基本摆脱了短缺状况。粮食产量由1978年的3.05亿吨增加到了目前的5亿吨以上,已经实现了总量大体平衡,丰年略有节余。(2)农村废除了高度集中统一管理的人民公社制度,普遍实行了以农民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的经营体制和村民自治的社会体制。(3)基本上废除了由政府统一定价、实行国家计划收购、配给性销售的农产品流通体制,除粮食外,其余的农产品目前都已实行由市场定价、自主流通的体制。(4)农村的经济结构发生了深刻的变革,以乡镇企业为主体的农村

二、三产业发展迅速,农村已有1.2亿劳动者在乡镇企业中就业,乡镇企业的生产总值已占农村社会生产总值的65%以上。(5)农民的收入和生活水平明显提高。农民人均纯收入在1978年仅为134元,到1999年已提高到2010元。绝大多数农民摆脱贫困。50年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由于科学技术的巨大进步和物质投入的增加,提高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结束了主要农产品长期短缺的历史,用世界上7%的土地养活了22%的人口,而且使农民生活从温

饱迈向了小康,极大地提高了我国农业的国际地位。

二. 我国农业存在的问题

但我国目前农业发展和粮食生产仍存在很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土地特别是耕地资源不断减少。我国是一个资源约束极为强烈的国家,土地尤其是耕地资源高度短缺。目前我国人均耕地面积仅有1.2亩,同世界各国相比,我国人均耕地面积只及世界人均耕地的32%、美国的10%、法国的28.5%、加拿大的4.8%、澳大利亚的3%。今后15年,我国的耕地还要继续减少。耕地不断减少将把我国粮食生产推到越来越狭窄的空间中,这给农业发展造成严重威胁。

2.耕地质量退化。耕地质量退化是影响粮食产出率下降的一个重要因素。据调查,我国水土流失面积492万平方千米,其中水蚀面积178万平方千米,年损失粮食18亿千克一33亿千克;全国沙化土地153万平方千米,沙害农田达6000万亩,损失粮食25亿千克,全国盐碱地1,4亿亩,损失粮食15亿千克。资料表明.我国21%的耕地缺少有机质,51.5%缺磷,24%缺钾,14%磷钾俱缺,土壤有机质小于0.6%的农田达11%;在微量元素方面,钾、锰缺乏的耕地面积已占70%左右。此外,我国工业化快速发展引发的环境问题,如空气污染、灌溉水污染、酸雨等已开始对粮食产量增长构成威胁。

3.农业剩余劳动力过多。农业很难实现规模经营,直接影响农产品商品率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据国外经验,经济发展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传统生产部门的剩余劳动力转移任务已基本完成,社会劳动力供给开始出现短缺。然而,我国情况与此完全相反。今后,我国经济将步人工业化中期阶段,但农业部门劳动力仍将大量剩余,农业经营规模不但不能扩大而且还将继续萎缩。其后果,一是严重抑制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使农业生产者的收入增长缓慢甚至下降,劳动者对农业生产的积极性相应降低;二是阻止农产品商品量增长。

4.农产品生产成本不断上升,收益持续下降,农业的比较优势弱。据统计,1978年一1992年,我国主要农产品收购价格上涨速度都大大

快于国际市场,上涨幅度均超过1倍以上,最高达到10倍。这就使国内市场的几种主要农产晶价格与国际市场的差距变得越来越小,农业的收益急剧下降,农业比较优势减弱。

5.资源及生产技术的制约。我国人多地少是显而易见的基本国情,小规模家庭经营格局有继续长期存在的客观基础,从而极大地限制了各种技术手段的运用和农业生产水平的提高。目前我国农业技术在整体上仍相当落后,大多数地区仍然沿用传统精耕细作技术,机械化水平低,劳动生产率不高,化肥使用品种及数量不当,优良品种推广面积有限。

6.水资源缺乏及污染严重问题,成为制约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同时,人口与环境配置不协调,造成对环境的巨大压力,也成为农业发展的瓶颈。

三.解决对策

“十一五”时期我们曾提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但是举国上下却不知从何入手,新农村建设步履维艰。今天中共17届三中全面推出的土地流转商业化土地改革,中国以资本改革的战略家已经瞄准了增加GDP的超过百万亿资产的15亿耕地,从农民手中夺取这一巨大的财富。土地私有化必定迅速两极分化,土地流转的大政策,是为土地商业化开了方便之门。继国有资产私有化的大酷劫之后,即将在农村对农民生存权的大酷劫。落实土地集体所有制,才是发展农业生产,也就是发展民生所需的种植业与养殖业的大前。,建立生物工程为支柱的“阳光农业”,才是农业发展的根本出路。

1.全面规划。良种是农业发展的火车头。在我国工业建设开始之初,对我国矿产资源进行了普查和重点勘测,这些结果,作为国民经济建设规划的依据,也有效地指导了工业经济建设。作为建立阳光经济的基础阳光农业,生物物种的种质基因资源的保护是至关重要的。有效地保护是建立在调查的基础上,制定合理的规划。目前迫切需要在全国范围内进行物种资源调查,作为制定生态保护区和基因库建立的依据。依照物种资源制定区域性种植规划,开展科学研究,建立以品种产业化的生物工程。

2.集约化农业。借鉴西欧农业发展道路,这是一个值得借鉴的模式。它是将分散的农产品的生产,组织集体营销与市场接轨连成一个有机体。把建立有产权的家庭为生产的生物工程作为龙头,把政府的行政资源与生产经营整合为一体。

把科学技术的发展与农业的进步紧密结合,推动阳光农业的发展。这一模式己在沿海及交通发达的地已初见端睨,并在山东已初见成效。集约化农业也必须与传统文化相结合。例如安化的黑茶,由于传统文化的失落,千多年的茶马古道消失,茶业凋零,尽管在20世纪60~80年代在益阳地区普建了茶场,由于茶失去了文化品味,也没有形成集约化的生产体系,致使茶园荒芜、资源浪费。

3.精作农业。精作农业的内容很多:

⑴测土施肥。在农业生产地区要迸待土壤元素成分的普查,因地制宜制定种植计划。施什么成分的肥料,应因地制宜,因时制宜。

⑵计划种植。种植计划的制定的原则是因地制宜。在全国范围内进行物种普查的同时,结合土壤成分与气候条件,通过试种才能确定某一地区某一县、市乃至某一乡、村的种植计划。种植品种的选定,以当地传统的物种为主,反对盲目推广引进物种,产生外来物种的入侵,如革命草的引种,侵占大量耕地,而无法遏止。计划种植要注重保持物种的多样性,这样才不至于破坏当地的生态平衡。

4.循环农业。在20世纪50年代以前的小农经济是循环农业体系。他保持了五千年中华文明。这种循环是建立在农家肥的收集与合理利用的基础上。工业与商业文明,城市人口的急骤增加,专业化生产打破了这个循环。原来作为农业生产肥料的主要来源的人畜粪便,从城市和养殖场直接排入江河湖海,其已居破环地球生态的三大污染源之首。化肥的粗放施用农作物,也成为三大污染源之一。

四.结论

简单地说,农村的存在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在中国城镇化发展过程中,农村会长期存在下去。农业作为一个古老的行业在中国不可或缺,但是,农业生产的工业化的已经成为一个趋势,除了保留观赏性的田园农业生产之外,农业必定会向集约化方向发展。作为农业生产的必不可少的重要因素,农业必须重新规划,传统的农业观必须改变。如果我国农业改革推广技术,使农业逐步走向联合化、农场化、市场化,我们会进一步向现代农业迈进,进而新农村建设也就可以早日完成。未来农业的发展,我们期待。

参考文献

1. 孔祥智.中国农业现代化道路的选择.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1999

2. 孟繁琪.现代化农业的模式选择.北京农业出版社,1991

3. 胡跃高.农业总论.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9

4. 张岩.发展循环农业.中国食物与营养,2011(05)

第二篇:中国农业物流的现状及其对策

一.农产品流通渠道不畅,物流成本过高,效益低下

我国农产品流通还处在时间长,消耗大,效率低,效益差的低层次上,流通渠道不畅,物流发展缓慢。农产品的大宗物流一般都经过这样几个主要环节:生产者—产地市场—运输批发商—销地市场—零售商—消费者。当农产品集中上市时,由于物流不畅,加工能力不足导致产销脱节,成本上升。

二.农业物流技术和管理手段落后,导致农产品损失严重

物流过程中的保鲜技术对农产品的保值增值尤为重要。鲜活农产品的特点是含水量高,保鲜期短,极易腐烂变质。因此,农业物流对运输效率和流通保鲜条件提出了很高的要求。通过有关资料调查显示,我国水果蔬菜等农副产品在采摘,运输,储存等物流环节上的损失率在25%—30%左右,与发达国家相比损失较大。

三.农业物流信息系统建设滞后

农业物流信息滞后主要 一下几个方面:意识硬件建设跟不上。大多数市场没有配备信息设备,致使建设市场信息情报功能未能充分发挥。二是信息资源不能共享。缺乏一个把政府,市场,客户和生产者联系起来的网络,市场供求关系不能快速传递。三是信息资源开发深度不够。前沿性,准确性。权威性较差。

四.农村物流主体多元化,无序化

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渐深入,我国农业物流主体呈现出多元化发展的特征。从所有制角度看除了商业企业,农业供销社之外,农业物流中的集体,个体,私营,股份制以及外企业发展十分迅速。但同时我国农业物流主体规模小,网络不健全,市场覆盖面较窄。

加快我国农业物流发展的建议

通过市场调查和资料分析我的建议是巩固和大力发展农业物流的几个主流发展模式即:

1. 批发市场模式 它的特点是迎合农产品地域性,季节性及消费需求的多样性要求,

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

2. 中心批发市场的物流模式 它的特点是土地流转政策改革的实施,节约了交易成本。

3. 农业合作组织模式它的特点是通过行业协会形成规模效应,节约交易成本。

4. 连锁超市模式它的特点是节约终端顾客的交易成本。

加快我国农业物流发展的对策

1. 合理规划农业物流基地,物流园区,物流中心及配送中心的建设。

农业物流的基础设施建设应根据农业物流基地的布局,交通运输,通讯等物流基础设施情况以及农业物流的发展状况来确定。

2.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服务,培育与壮大农业物流主体。

第三方物流具有巨大的社会效益,能将社会上众多的闲杂物流资源进行有效整合,提高

整体物流效率。通过第三方物流的专业化运作能减少农产品流通中很多不必要的中间环节,降低其流通成本。

3.扶持新型流通合作组织,提高农产品市场主体的组织化程度。

大力发展各种类型的农业专业化组织,为农民提供科技,信息,资金,物资和产品销售等服务。以资本为纽带,以市场为导向,通过控股,参股,联合等形式在农村组建一批跨区域,跨部门,跨所有制的大型零售商业集团。做到优势互补,强强联合,形成规模经济优势。

第三篇:中国农业保险现状研究及发展对策

梁永明 刘风芝 罗铭俊 黄晓璐

2012-6-29 10:28:34来源:《经济研究导刊》2012年第3期

摘要:针对中国农业和农业保险发展的特点以及现状,进行理论分析。通过对于农业受到风险影响程度调查以及 相关数据的统计,加上中国农保现状的剖析,查证保险企业内部对于农业保险的问题和企业外部环境关于消费者和国家政策以及政府对于农保的法制建设等问题,通过对中国农业保险现状的认识,为未来农业保险发展提出相关的策略。

关键词:自然灾害,农业保险,农保政策

引言

古往今来,中国一直是世界农业大国,农业是中国的传统和基础产业。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国家经济的发展,和生产力的不断提高,中国政府在农业的基础条件、投入程度、科技程度等的不断改良和进步,促使了农产品产量大幅度增长,使农民各方面生活条件得到了明显改良。但是,中国在农业发展中仍然面临着许多的问题与挑战。中国是个多灾多难的国家,自然灾害的发生次数,发生频率以及带来的损害对于中国农业方面的经济造成了巨大的影响,中国农业保险的发展的道路频频受阻,前景亦不容乐观,但是农业保险对于农业的发展又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增进农业发展、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提升中国农业保险的发展,是中国必须解决的问题之一,是中国经济能够健康发展的支柱,和实现国家富强和保证民生之根本。发展适合中国国情现状的农业保险是促进中国农业发展的必经之路。

一、中国农业风险现状

1.自然风险。自然风险是指与农业生产密切相关的自然环境的影响。自然灾害对农业影响之大是其他行业不可比的[1]。农业经济的发展其中最重要的莫过于自然环境的影响。自然变化莫测,人类在自然的面前给予现在的科学实力来讲还是很渺小的。我们对自然缺乏了解,无法提前预知和勘测自然气候的动向,也无法控制灾害。特别是中国地缘辽阔,且各地区间气候千差万别,使得农业风险更加复杂。中国素有“三岁一饥、六岁一衰、十二岁一荒”之说。中国的自然灾害不仅具有种类多、频率高、强度大,而且还具有时空分布广,地域组合明显,受损面广,损害严重等特征。据国家部门统计,尤其最近三年,中国受到温室效应的影响气候发生明显性的变化,农业的自然风险有日趋增强的趋势。

2.市场风险。除了自然性的危害之外还有一种不可忽视的影响因素就是经济风险,既市场风险。市场风险是指农产品供求失衡导致的价格波动和价值实现的困难[2]。一般发生在农产品的销售过程中,由于市场供求失衡从而导致农产品价格的波动、经济贸易条件等因素变化、资本市场态势变化等方面的影响,或者由于经营管理不善、信息不对称、市场前景预测偏差等导致农户经济上遭受损失的风险。其中,价格波动是影响农业生产的重要因素,这种影响既可能是农业生产所需的生产资料价格上涨,有可能是农产品价格的下跌,也可能是农业所需生产资料价格上涨高于农产品价格上涨。由于农业生产的周期较长导致市场调节的滞后性,农产品的价格易发生较大的变动。

二、中国农业保险现状

1.中国保险企业经营现况。中国农业生产地域广阔,农业风险有较强的分散

特点:农业经营多以家庭经营为主,不可能制定统一的衡量风险的标准和操作规范[3]。而且在整个农业产业链中,各个环节之间的风险管理措施需要有效协调。不同产业链环节的主要风险存在一定的差异,而且风险的作用方式也不相同。这就加大了农业保险的可保性低。如今,伴随着全球经济发展前景的茫然和不确定,市场风险不断加大。灾害高发提高了农业保险的风险,同时高赔付率使得保险公司的农险业务经常面临亏损,这使得保险公司对其设计较高的保险费率,而农民的收入有限,高费率使得大部分农民无法承担,所以企业又无法制定高费率。高风险,低费率是的农保的发展步伐举步维艰。

2.中国农民投保现状。中国是农业大国,种植业和养殖业收入是农户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由于农业生产受自然灾害的影响大,中国又是水旱等自然灾害频发的国家,加上农民是一家一户从事生产,抗风险能力差,农业发展迫切需要保险来分散风险,对农业保险的自然需求是相当大的。但由于农民收入水平低,风险意识落后,保险经营主体少,对农业保险的宣传也不到位,现实的保险需求非常低,现实的保险需求是不足的[4]。

三、中国农业保险发展中面临的问题

1.农业保险的可保性低,效益没保障。据官方统计数据显示,中国农业保险自1990年以来有些大型的保险公司逐渐向商业保险转换,成为了规范的商业保险公司,由原来的政策性,服务型的保险转变成了为追求商业利益的商业保险业务。同时,中国是自然灾难高发地段,自然灾害是一种覆盖面大,影响面广,所造成的损失难以估计和测量,发生的概率又特别的大。加上原本是政策性的保险业务在商业化的趋势下,使中国的农业可保性降低了很多,导致了很多商业保险公司不愿意开展此方面的业务。

2.农民支付保险乏力,政府保险方面投入力度不够。改革开放之后中国农村经济的发展仍然比较落后,但是,农业保险的收费很高,因为农业的风险较大。所以农民对于高费率着实负担不起。一直以来,中国政府扶持农民的方式都是通过财政部直接拨款,以农业补贴和价格补贴的形式来补助农民,一旦发生农业灾害,政府也只是直接拨款赈济灾民,很少有补贴农业保险这一块。对于农业保险的实际性支持缺乏法律制度的保证。

3.农业保险缺乏法律保障。自1982年起中国的保险业回复运转,作为政策保险的农业保险一直没有相关另行制定的法律和行政法规,为他们的业务开展起驾保航。因此,农业保险一直无法可依,法律法规的建设缺失,极大的影响了农业保险的正常化、规范化和秩序化,成为了中国农业保险发展的最大障碍,制约着中国农保的正常运转的最大环境因素。

四、中国农业保险发展的对策

1.着力提高农保企业的水平。农业保险公司的自身因素,是提高农业保险的关键性因素。提高农业保险公司的管理水平,不但可以优化整个业务过程的程序,同时,也可以降低企业操作的成本,控制农业保险的风险,促进农业保险发展,起到一个自身主动性的作用。除此,还应加大设备的提升,在一些发达的国家中,例如,美国、日本等国家他们的农业保险这一方面中所增加的投入和应用的高科技设备,在于农业保险的初期通过投入人力物力,在全国的范围内加强调查取证,应用访查,数据统计等各方面的技术进行科学的测量。同时加大财力投入,引进精算师等相关的技术人员,强化统计。于此排清了和划分了一些高风险的农业区进行特殊的监控和保护。降低了预期的误差,减少了支出。同时引进部分的现在

高新技术设备,包括气象卫星技术、通讯卫星技术、网络媒体技术等。建立灾害发生的观察站,在灾害实况的全程观测跟踪,以资料信息的处理和分析,和预报警装置从而提高农业灾害的监测水平。在与监测和划分出的低风险,灾害的发生频率较低的地区,应当制定一些低档的保险费率来降低农民的负担,提高农民在农业保险上的的保险率。拓宽公司保险的业务,促进农业保险政策的发展。

2.加大中央财政补贴力度。农业保险的高风险高赔付率特点,使得单纯靠商业性的运作很难发展。农业保险是商业化业务,它追求经济效益的目的与中国政府提出为农业保险提供的保障性援助的初衷存在着深深的矛盾。这其实就需要国家加大财政的投资力度对这方面的补贴。对于政府补贴可以根据需要和效力选择向经营农户提供消费补贴,或者同时提供生产补贴和消费补业保险的商业保险公司提供生产补贴或向投保农户提供消费补贴,或者同时提供生产补贴和消费补贴,从生产方和消费方的两方面同时对农保实行补贴。农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其发展的状况直接影响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虽然面对的是农业,但其带来的利益却远非农业产量、农业产值等指标所能衡量的[5]。所以,对于农业保险的补贴,会增加农产品产业的发展,促进农业保险的发展,还对国家的稳定带来好处。

3.加大农业保险法律法规的建设。加强农业保险法规的建设是建设和发展农业保险的当务之急,建设法规,应当从各个方面对农业保险进行规范和约束,把农业保险的发展轨道正常化。首先要确立农业保险是政策性保险的地位,将他与商业性保险的业务划分开来。从而促进农业保险在与农业生产和稳定农民收入的作用得到保障。加大财政投入,提高农业保险政策性的确立。逐步完成对于农民补贴机制。构建农保的法制建设,从而巩固农业保险对农民生产生活的保证。

参考文献:

[1]梁兆基,冯子恩,叶柱均,等.农林经济管理概论[M].广州:华南农业大学出版社,1998:309.

[2]付洪芬.特色农业如何廊对市场风险[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0,(12).

[3]普惠金融体系下农业保险发展的财政政策[J].会计论坛,2011,(10):1.

[4]何爽,王道龙,李茂松,王春艳.中国农业保险发展现状[J].自然灾害学报,2006,(12).

[5]陈璐.中国农业保险业务萎缩的经济学分析[J].农业经济问题,2004,(11).

第四篇:中国可持续农业发展现状与展望

姓名学号指导教师

摘要:中国是一个农业历史悠久的国家,农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自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80年代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农业发展迅速,以有限的耕地养活了占全世界22%的人口,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发展可持续农业,是全球的共识和潮流。 今后农业将朝着现代化、集约化、持续化、农业产业化的方向发展。 围绕可持续农业的概念和理论进行探讨,结合世界各国可持续农业的发展实践,指出我国发展可持续农业一定要从实际出发,选择适合人口众多、资源匮乏、环境恶化、生产力水平较低、资源利用潜力大的特殊国情的可持续农业发展模式、发展方向和目标。

关键字:中国农业;可持续农业;现状;展望

1.可持续农业研究现状

目前,国际上研究和开发可持续农业主要采取与耕作制度有关的技术措施, 主要包括以下5个方面:1)作物轮作 [5]。用以缓和杂草、昆虫和病害的为害,与常规耕作措施配合, 降低土地侵蚀;2)综合生物防治。用轮作、害虫预测预报、气象探测卫星、抗性品种、播种期调节等措施降低对化学农药的依赖;3)综合植物营养管理。应用豆科固氮、有机肥料、微生物肥料、精深施用化肥,并通过土地改良提高肥料利用率,降低化肥施用量,减少硝态氮对水环境的污染;4)保护性耕作。包括覆盖作物、等高带状间作及各种少耕和免耕;5) 混合农耕制度。包括动物饲养和林业在内的农场种植制度。在可持续农业研究上强调学科的综合性、系统性和实践性,因而耕作制度改革也是可持续农业的一个重点,它的内涵既包括轮作、混合农作、保护性耕作和旱地农业,也包括发展中国家广泛应用的间作、复种和农林制等内容。

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和目标是:控制人口,提高素质;节约资源,保持环境;集约经营,增加效益;优化产业结构,重塑良性生态系统;加速技术替代,建立生态平衡机制。 这就对原来的耕作制度提出了新的要求,只有将耕作制度研究领域扩大到“广义农业”范围内,才能适应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在“广义农业”的范畴内发展耕作制度,要认真处理好各方面关系,如农牧、农林、用养、产加销等关系,才能促进整个农业的协调持续发展。 研究表明,高产高效持续耕作制度是可持续农业发展的技术载体。耕作制度是农业发展的基础,农业生产发展层次大体可分为作物制度、种植制度、耕作制度和农作制度4个水平,每一层次水平的上升均标志着资源利用和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例如,从一季作物到多熟的种植制度,因复种指数提高,更能充分利用光、热、水及土资源而提高土地生产力;融种植制度与土壤管理制度于一体的耕作制度,则是将获取短期的高土地生产力与培肥土壤、保持土壤长期生产能力相结合;将种植、养殖、土壤寓于一体的农作制度,则是在更高层次上将社会、自然、生物资源更全面地组合、开发,为发展农业生产、提高农业总体效益和不断满足社会需求提供了基础。由种植制度、耕作制度向农作制度演替,也是国际农业发展的大趋势。 改进种植制度、发展持续农作制进而发展可持续农业已成共识。

可持续农业发展思路的核心是集约性与可持续的高度协调统一。在生产优先、经济与生态并重的原则下,力争做到生产可持续性、经济可续性和资源可持续性三位一体。这就需要建立起相应的高产高效持续农作制度技术体系,并要求该体系具有显著的技术特点。第一,集约农作,持续高产。将提高土地生产率放在首位,强化土地利用的集约化程度,不断提高

单位面积产量;第二,高产高效。在提高土地利用率的同时,增加经济效益、投入产出效率,加强资源环境保护;第三,改善生态,持久发展。在技术配置上,强调自然生态与人工生态相结合,资源利用与保护改善相结合。由此可见,高产高效持续农作制度技术体系是实现可持续农业发展的基础,而技术体系的发展阶段则是可持续农业发展阶段水平的反映。这就要求今后农业生产制度改革要以农业的生产持续性、经济持续性和生态持续性为指导,大力研究推广集约可持续农业技术体系,进一步丰富、拓展可持续农业理论体系,使之更加技术化和实用化。因此,将可持续农业发展研究向高产高效持续农业生产技术体系聚焦,对加速可持续农业发展极为重要。

2.中国农业的发展与成就[4]

从50年代中期开始,中国国民经济每5年制定一中短期发展计划。每一个发展计划的实施都使中国国民经济的实力,也包括农业和农村经济,得以重大发展。农业生产持续稳定增长,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农民生活水平显著改善,农业国际合作与交往发展迅速,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成效显著。经过20多年的发展,中国农村经济体制发生了五个方面的深刻变化。一是突破了高度集中的人民公社体制,实行家庭承包经营,农民有了生产经营自主权,理顺了国家、集体和农民的关系;二是突破了以粮为纲的单一结构,发展多种经营和乡镇企业,全面活跃农村经济;三是突破了统购统销制度,市场调节农产品供求、资源配置的作用显著增强,农产品市场体系初步形成,农村要素市场逐步发育;四是突破了单一集体经济的所有制结构,形成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格局。在集体经济巩固壮大的同时,个体、私营等经济成分快速发展;五是突破了农业生产上的指令性计划,实行指导性计划,改变了政府调控农业的方式,初步形成了经济、法律和行政等手段综合运用的农村经济宏观调控体系。

3中国农业科技的成就与展望

自1949年建国以来,中国农业科学研究取得了很大成就和一系列成果。其中,农业生物种质资源研究与遗传育种理论和技术的不断发展,增强了通过推广良种实现农业增产的潜力;光、热、水、土等资源利用的理论和技术研究,极大地促进了农业生产效益的提高;农业生物病虫害基础研究和防治技术的应用,最大限度地减少了农业生产损失;农业综合、宏观经济发展战略和农业科技信息的研究,为中国的农业科研和农业生产提供了理论指导和信息服务[6]。

“九五”期间,中国农业科技实现了超常发展,并取得了累累硕果。其中,十项重大科技进展最为突出,它们是:(1)强化生物技术和常规技术结合,培育出大量优质、高产、多抗农作物新品种,筛选出一批种质资源,整体育种水平得到提升;(2)中国超级稻研究获得重大突破,在试验田近800kg/666.7m2;(3)单双价转基因抗虫棉研究及应用处于国际先进水平;(4)五大作物”大面积高产综合配套技术体系研究,构筑了中国面向21世纪的“五大作物”生产技术平台,为中国未来粮食安全提供了技术支撑和储备;(5)温室节能技术取得重大突破,促进了冬季设施蔬菜、果树和花卉生产,完善了周年设施园艺生产技术体系;(6)棉铃虫、褐飞虱迁飞规律研究为提高主要稻棉害虫的预测预报和虫害控制技术水平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技术基础;(7)主要畜禽规模化养殖及主要畜禽疫病的诊断与监测方法取得丰硕成果;(8)新型饲料及添加剂的研究获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技成果,产业化社会生态效益显著;(9)农业信息技术研究开发及应用步入快速发展时期,为农业发展提供了有效的支撑;

(10)农业持续发展与水肥资源高效利用研究确定了农业用水的战略目标和节水的技术重点,肥料高效施用调节技术的大面积应用。

4.可持续农业发展趋势

近年来,在对可持续农业的概念、理论进行深入探讨的基础上,世界各国都在探索可持续农业的发展模式。国内专家针对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以及不同的经济发展水平和特点,归纳有以下8种提法:

1)低投入的可持续农业。 其主要做法是多样化种植,草田轮作;作物与畜牧混合经营,均衡发展。 其核心是不用或省用化肥、农药,充分利用生产单位内部资源,围绕农业自然再生产特性来组织生产。其实质是有效利用生产性投入,保护资源和改善环境,提高生产单位的净收益。这种可持续农业发展模式是由美国最先提出来的,并在堪萨斯、内布拉斯加和衣阿华州的一些农场开始实践,但在其他地方很少应用。

2)高效率可持续农业。这种发展模式的基本特征是高投入、高产出、高效益。它不同于靠低投入实现农业的持续发展,而主张在提高国际竞争力的前提下,增加农产品生产,以科学技术为动力,提高农业生产效益,保护自然资源环境,创造无风险或无污染的生活条件。 主要措施是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使用良种、合理栽培、慎用化肥、病虫综合防治及科学政策。其核心是以科技进步为依托,强调农业资源的合理配置和管理,实行现代经营方式,进而实现生产集约化。这种模式也是由美国倡导的并与实际生产活动紧密结合,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3)生态环保型可持续农业。也称为环保型降低购买性资源投入的可持续农业。该模式主要从自然资源、生态环境的角度出发,降低农场以外(如化肥、农药、机械等)的投入,强调农业生产与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重视农业系统内部资源的循环与利用效率。此种模式是由美国、德国、法国等发达国家首先提出的。

4)生物学派可持续农业。其主要内容在培育高生物潜力的品种基础上,采取生物性的轮作、生物防治与有机肥料等,降低农场外部资源消耗,谋求农业可持续发展。此种模式在德国和英国比较流行。

5)综合性可持续农业。其主要内容包括合理优化与利用一切可利用的农业资源,改良土壤、培肥地力、用养结合、保护环境等。综合性农业通过与生态系统、土壤保护系统、水源保护系统及农业经济系统的密切关系,实现农业的综合管理与协调发展。综合性农业体现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权衡与统一。德国重点发展这种模式。

6)环境保全型可持续农业。这种模式有3个主要特点:一是强调以提高效率来保护环境;二是以大幅度削减人工合成品的应用来保全环境;三是以人类生态活动区域为中心,进行因地制宜的生态保护。 日本盛行此种模式,它与欧美国家不同,一方面农业生产集约化程度高,另一方面产品不足,大量进口粮食和饲料,水田农作是其主要形式。采取的主要措施:一是减轻农业对环境的负作用,进行高效率的施肥和病虫害防治;二是进行环保型农业技术的研究与开发;三是维持和提高地力,对未利用的有机物资源进行开发。

7)劳动集约型可持续农业。主要特点是投入大量廉价劳动力来提高土地生产率,提高农产品的自给率。目前主要适应于西非等一些劳动投入不足、经营粗放、单产低下、生活贫困的经济不发达国家和地区。

8)土地集约型可持续农业。这种模式主要适用于人多地少的国家或地区。 为了提高农业可持续性,这些国家及地区必须充分地、全年式地利用一切可利用的土地,实行以提土地利用率与产出率为核心目标的技术改造。 最典型的是我国台湾的“精久农业”、荷兰的“设施工作化高效农业”等。

世界各国可持续农业的发展实践表明,可持续农业是当今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其内容十分广泛,发展模式多样化,实践效果明显。一是适当减少了农业资源的利用。2007 年发达国家对可耕地、永久性农用地和永久性牧用地的利用率分别比2002年减少了0.3%、3.8%和 0.9%。二是适当减少了化肥使用。2003年中国化肥年使用量4411.6万t,2006年中国化肥年使用量为4124万t,平均每公顷施用量达 400kg/hm2以上,发达国家安全上限每公顷

施用量减少到225 kg/hm21。 三是农业劳动力投入减少。2007年发达国家农业劳力使用比 2002年减少12.3%。2007年与 2006 年相比,北美和西欧农业就业人数分别减少了28%和 30%。 四是土地生产率和劳动效率呈增长趋势。据预测,到2020年世界粮食增产总量中约20%依靠增加耕地面积,其余80%必须通过提高单产来实现。其中,小麦单产将从2000年的 2660 kg/hm2提高到3200 kg/hm2,提高 20%。同时,世界人口仍在以每年增加1.0×108

[]的速度发展,到 2020 年将增长到 7.5×109~8.0×109(2000年约为6.0×109)2。近年来,

由于多种因素和综合作用,发展中国家的农业得到了持续发展。1996—2001 年发展中国家

[]农业生产增长37.7%,年均增长7.6%3。

由此可见,当代世界可持续农业的兴起,为各国根据国情及农业发展需求,选择适合本国的可持续农业发展模式及其发展道路, 提供了可借鉴的成功经验。 我国要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一定要从本国实际出发,选择适合国情的可持续农业发展模式。 鉴于我国人口众多、资源匮乏、环境恶化、生产力水平较低、资源利用潜力大的特殊国情,我国可持续农业的发展必须坚持以下原则:一是立足于人口多的基本国情,坚持自力更生为主,解决农产品供给问题;二是立足人均资源少的基本国情,走科技挖潜、合理投入、提高效益的路子; 三是立足农业长期、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走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永续利用、协调发展的路子。 基于这种认识, 当前中国可持续农业发展模式应当是以自然资源、生态环境良性循环为基础的高效率集约型可持续农业发展模式。 []

5. 结语

发展可持续农业,是全球的共识和潮流,它将朝着现代化、集约化、持续化、农业产业化方向发展。现代农业是以现代科学技术武装起来的科学化农业,代表了农业发展的整体水平; 集约农业代表了一定经济、资源和技术条件下农业的发展方向;持续农业代表了农业的发展目标;农业产业化是农业和农村经营方式和组织制度的创新,代表了农业向现代化方向发展的途径。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局.中国农村贫困监测报告[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4.

[2] 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1.

[3] 聂振帮.世界主要国家粮食概况[M].北京:中国物价出版社,2003.

[4] 卢良恕.中国农业发展现状与展望[M].第三届果蔬加工技术与产业化国际研讨会2001年10.

[5] 农民收入增长与农村金融发展的互动研究[D]霍焰.吉林大学2013年6月.

[6]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中国的生态农业.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1

第五篇:中国农业农村经济现状及发展趋势

今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最后一年,同时也是谋划“十二五”时期农业农村发展的重要一年。回顾和总结过去五年农业农村发展的基本经验,深入分析未来五年农业农村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研究探讨“十二五”时期中国农业农村发展的目标任务、基本思路和途径措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农业农村发展的主要成就与基本经验

(一)主要成就

“十一五”时期,是中国农业农村发展十分困难的时期,也是改革开放以来最好的时期之一。面对宏观经济形势急剧变化、农产品市场大幅波动、各种自然灾害频繁发生、重大突发事件不断出现等诸多挑战,国家持续加大农业农村投入,推进现代农业和新农村建设,农业农村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十一五”规划确定的主要发展目标提前实现。

1 粮食等主要农产品产量稳步增长,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取得新进展。“十一五”时期前四年,粮食生产连年丰收,年均增产2.3%,是“八五”时期以来增产最快的时期:棉花生产再上一个台阶,年均产量达726.2万吨,比“十五”时期增加33.8%;油料生产实现恢复性增长,2008年扭转前两年生产下滑的趋势,2009年产量达到历史最高水平;糖料生产实现较快发展,年均增产6.6%,一举打破了“十五”时期徘徊的局面;种植业结构调整取得新进展,农产品生产集中度和优质品率稳步提高,畜牧和水产品生产稳步发展,农村第二第三产业继续发展,农村经济结构进~步优化。

2 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规模持续扩大,农民收入保持较快增长。“十一五”时期前四年,到本乡镇以外务工经商3个月以上的农村劳动力由1.12亿人增加到1.47亿人,年均增加875万人,比“十五”时期年均增加人数多145万人;平均月收入由872元提高到1417元,年均增长12.9%,初步扭转了长期以来低水平徘徊的局面;农民人均纯收入由3255元增加到5153元,年均实际增长8.3%,比“十五”时期平均提高3个百分点;工资性收入占纯收入的比重由36.1%上升到40%,对农民增收的贡献率超过“十五”时期。

3 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快速推进,农村生产和生活条件明显改善。“十一五”时期前四年,农田有效灌溉面积年均新增1369千公顷,比“十五”时期年均新增量提高20%以上。2009年,农村饮水安全人口达到6.8亿人,提前6年实现了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的要求;全国乡镇通沥青(水泥)路率达到92.7%,比“十五”时期末提高11.3个百分点:全国沼气用户达3600多万户,比“十五”时期末增加一倍以上;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49%,比“十五”时期末提高13个百分点: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51%,比“十五”时期末提高3个百分点。

4 农村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农村民生得到显著改善。“十一五”时期前四年,全国“两基”入口覆盖率接近100%,青壮年文盲率下降到3%以下,广播电视、电影放映、乡镇综合文化站、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农村书屋等文化工程建设取得显著进展;农村三级医疗服务体系不断完善,扭转了“十五”时期下滑的局面;2009年,全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加人口达8.3亿人,补偿支出使7.6亿人次受益,分别是“十五”时期末的4.7倍和6.2倍;2009年纳入农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达4759.3万人,基本实现全覆盖。

(二)基本经验

“十一五”时期农村经济社会的持续较快发展,为国民经济社会的平稳较快发展做出了贡献,为实现“十一五”规划提出的主要目标任务奠定了基础,为研究制定“十二五”规划赢得了主动,也为“十二五”和今后一段时期农村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积累了经验。

1 坚持重中之重的指导思想。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重中之重,是党和政府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加快推进现代化建设全局出发提出的解决“三农”问题的指导思想。为贯彻这一指导思想,中央连续下发了7个“一号文件”,研究制定了“十一五”农业农村发展规划,分别就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推进新农村建设、发展现代农业、加强农业农村基础建设等重大问题做出部署和安排,出台和实施了一系列的政策和措施,推动“十一五”时期农业农村发展取得新的巨大成就。

2 坚持统筹城乡发展的基本方略。实行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方略,是党和政府针对工农、城乡发展不协调和二元结构严重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矛盾做出的重大决策。“十一五”期间,在统筹城乡发展方略的指导下,出台了一系列重要的政策和措施,推动公共财政覆盖农村、推动城乡公平税赋、推动工农业协调发展,统筹城乡基础设施、统筹城乡公共服务、统筹城乡劳动就业,开启了破除城乡二元体制的历史进程,在统筹城乡发展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步伐。

3 坚持工业反映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基本方针。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基本方针,是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阶段、适应农业农村发展新形势提出的新要求。“十一五”期间,在这一基本方针的指导下,加大“三农”投入,增加农业补贴,加强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取消农业税费,深化农村改革,推进统筹城乡配套改革,促进公共资源在城乡之间均衡配置、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自由流动,推动城乡经济社会发展融合。

4 坚持不断加大国家对农业农村投入力度的关键举措。适应新的发展要求,国家加大了对农业支持和保护的力度,不断增加对农业农村的资金投入。“十一五”期间,从提出实行“三个高于”、“三个继续高于”、“三个明显高于”到“三个大幅度增加”、“确保三个优先”,方向更加明确,要求更加具体,力度不断加大。在上述政策措施的推动下,2006~2010年,中央财政用于“三农”的支出从3397亿元增加到8183亿元,“三农”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由14.5%提高到17.5%,实现了总量持续增加、比例稳步提高的基本要求,有力地促进了农业农村较快发展。

上一篇:扎根基层学习心得下一篇:中国梦我的梦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