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品德兼教重点

2022-07-16

第一篇:思想品德兼教重点

2013届湛江中考思想品德复习重点

签名七年级部分

一、对“中国式不文明”说“不”

1、这些不文明现象说明了什么?

说明了我国部分公民的社会公德意识、责任意识、法律意识、规则意识等有待提高,需要国家进一步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国民整体素质。

2、文明礼貌在人们交往中有什么重要的现实意义?

①有利于显示一个人的文化内涵和良好修养,增添一个人的风采和魅力。②有助于建立融洽和谐的人际关系,成功交往。③有助于形成文明的社会风气,构建和谐美好社会。④有利于提升城市文明程度。

3、对“中国式不文明”说“不”,我们青少年应如何做?

①增强法律意识,依法规范自身行为。②遵守社会公德,爱护公共环境,维护公共秩序。③增强文明意识,养成文明礼貌的行为习惯。④增强社会责任感,积极参加各种文明创建活动,坚决反对和制止身边不文明行为。⑤从自我做起,在日常生活中不说脏话,不随地吐痰,不闯红灯等。

4、在日常生活中你打算如何做一名文明有礼的中学生?(就如何做一名文明有礼的中学生,请提出你的建议。)

①仪表大方,语言文明,多用礼貌用语。②待人真诚坦率,善于聆听。③尊重他人,态度亲和,宽容友善。④自觉遵守社会公共秩序,带头做讲文明懂礼貌的市民。⑤在日常生活中不说脏话,不随地吐痰,不闯红灯等。

二、“中国式过马路”

1、中国式过马路,对于行为人来说,有哪些不对之处?(行人错在哪里?)

①这是对自己和他人的生命不负责的表现。②这是盲目从众心理、随大流的表现。③这是不文明的行为,有损社会文明风尚。④这是不遵守交通规则的违法行为,会扰乱交通秩序。

2、中国式过马路暴露出什么问题?(折射出什么问题?原因?说明了什么?)

①有些人交通安全意识淡薄,文明出行的观念淡薄,法律意识淡薄等。②盲目从众心理、法不责众的心理在作祟。③交通配套设施不完备,监管处罚力度不够。④民族思想文化素质还不够高等。

3、“中国式过马路”是一种什么性质的行为?它有何危害?

一般违法行为(或行政违法行为、违法行为、妨碍社会公共秩序的行为等),也是不文明的行为。危害:①威胁自身与他人的生命健康和财产安全。②扰乱交通秩序,易引发交通拥堵、交通事故。③有损社会文明风尚。

4、为终结“中国式过马路”,请你提几条合理化建议发表在微博中。(怎样才能逐步避免“中国式过马路”现象的发生?注意认真审题,如果题目问“国家或政府”就答政府;如果问“个人或我们青少年”,就答个人;如果没有具体问,就答政府六点中的任何四点,再加上个人这个观点:⑤行人自觉遵守交通法规,克服盲目从众心理,养成文明出行的好习惯。)

政府:①完善交通法律法规,严格执法,加强监管,常抓不懈。②加大交通法律法规的宣传,提升人们的交通守法意识。③完善城市道路规划和交通设施,优化信号灯设臵等。④加强社会公德教育,形成全民文明安全出行的社会氛围。⑤加大力度开展生命安全教育,促进市民树立交通安全意识。⑥建立交通安全监督机制,借助新闻媒体曝光等。

个人:①学法、懂法、守法,提高法律意识。②加强自身的思想道德修养,提升文明交通素质。③自觉遵守交通法规,克服盲目从众心理,养成文明出行的好习惯。④敢于监督他人的违法乱纪行为,看到他人闯红灯要及时制止和教育。⑤自己要以身作则,以实际行动影响他人遵守交通法规。

5、我们在横穿马路时,应该注意些什么?

①要听从交通民警的指挥。②要遵守交通规则,做到“绿灯行,红灯停”。③要走人行横道线,在有过街天桥和地下通道的路段,应自觉走过街天桥和地下通道。④不要翻越道路中央的安全护栏和隔离墩等。

三、孝敬父母

1、我们为什么应孝敬父母?

①父母不但赋予我们生命,还疼爱我们,教育我们幸福成长。②父母对我们有养育之恩,把无私的爱都奉献我们。③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我们做人的本分,是社会的基本道德要求。

2、中学生应怎样孝敬父母?(作为中学生,我们应该如何孝敬父母?)

①诚心体谅、关心父母,尽可能为父母分担生活的压力和苦恼。②用心领受父母的教诲与期待,努力学习,让父母为自己的良好行为高兴、骄傲。③真心关注父母的健康和心情,不使父母为自己的错误行为忧虑、烦恼。

3、我们应该怎样孝敬父母?

①作为青少年,我们应该:诚心体谅、关心父母,尽可能为父母分担生活的压力和苦恼;用心领受父母的教诲与期待,努力学习,让父母为自己的良好行为高兴、骄傲;真心关注父母的健康和心情,不使父母为自己的错误行为忧虑、烦恼。②长大成人后,我们还要承担赡养父母的义务。

4、我们应怎样化解“爱的冲突”?(在生活中,我们如何才能更好地与父母交往、沟通?)

①我们应做到学会换位思考,理解父母的良苦用心,发生矛盾时不闹对立。②经常与父母谈心、沟通,让他们了解自己的学校生活。③有事多与父母商量,听取他们的意见。④了解父母的工作和家庭支付能力,体谅父母的难处。⑤赞赏父母,包容父母,增进与父母的亲情。

四、人价值与自我保护

1、一个人的人生价值是怎么体现的?

一个人的人生价值是通过他对自我、他人、集体、社会的合理需要的满足和贡献来体现的。

2、你对人生价值应怎样理解?

①人们对人生价值的理解呈现多样性。②一个人的人生价值是通过他对自我、他人、集体、社会的合理需要的满足和贡献来体现的。③劳动创造是人生价值的源泉,创造的成果是评价人生价值的重要标准。④每个人都在以自己的方式创造着人生的价值。

3、我们青少年应该如何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我们青少年应该如何让自己的生命焕发出光彩?怎样才能让自己的人生更有意义?)

①追求积极向上的人生目标,努力学习,在学习创造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②增强社会责任感,积极参加社会公益活动,服务社会,奉献社会。③从现在做起,从日常生活的点滴小事做起,多做有益的事。

4、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怎样进行自我保护?(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怎样防范各种危险、侵害?)

①在家庭生活中要注意防火、防水、防气、防盗等方面的自我保护。②在公共场所的自我保护主要有以下方面:严格遵守交通规则;在体育活动中注意安全,做好准备活动;发现险情,要量力而行;预防精神污染,避免受毒害;善于识别骗子的骗术,避免受骗上当。③当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非法侵害时,要及时寻求法律帮助,通过合法途径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5、当遭遇意外伤害与险情时,我们青少年应该如何防范侵害、保护自己?

①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掌握必要的自救常识。②尽量不要到危险的地方玩耍。③遭遇意外险情与伤害时,需要冷静,及时自救和求助。④遇到不法侵害,首先保全生命,然后择机逃脱、报警。

6、创建平安校园过程中,中学生应该怎么做?

①自觉接受学校的安全教育,提高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②认真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不在教学区、宿舍、餐厅等处拥挤打闹。③发现危害校园安全的因素,要及时向学校领导或老师反映。④掌握必备的救生知识,树立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

八年级部分

一、明辨是非,铸就心中良知的标尺

1、要对生活中的是非善恶做出正确的选择,判断的标准是什么?

辨别是非善恶的标准是做人的良知。

2、做人的良知是指什么?

做人的良知就是指正确的是非善恶观。

3、我们为什么要铸就心中良知的标尺?

①明善恶,辨是非,是做人的基本品质。②接触复杂的社会,作出正确的判断,每个人心中都不能缺少一把良知的标尺。③面对似是而非、界限模糊的情况,需要良知来作出正确选择。

4、如何铸造心中良知标尺?(如何培养正确的是非善恶观?)

①以美好道德陶冶自己的心灵,懂得法律规范。②选择善良正义的人作为自己的榜样,避免误入歧途。③学会理性分析,懂得思考不同的价值选择导致的不同后果。④树立美好的人生理想。

5、在复杂的社会生活中,我们应怎样学会避免犯错误,正直做人?

①需要以坚强的意志和勇气,突破内心和外部的障碍。②首先要战胜自己,抵御不良诱惑。③有时必须打破情面,坚持原则。④坚守自己的美好理想,做一个高尚的人。

二、“正能量”(感动中国人物、最美人物等)

1、请你说一说,这些湛江好人的事迹折射出哪些“正能量”(这些湛江好人的身上聚集了哪些“正能量”?)

与人为善、乐于助人、无私奉献、尊重生命、勇担责任、维护正义、爱岗敬业等。

2、请你谈一谈,我们应如何以实际行动做传递“正能量”的使者?(请谈谈你会通过哪些具体行动来传递正能量?)

①与人为善,关爱他人,对需要帮助的人给予力所能及的帮助。②在他人生命遭遇困境时,尽己所能伸出援助之手。③看到非正义行为发生在他人身上,能够声援、救助,匡扶正义。④积极参加社会公益活动,宣传环保,清除小广告,关照老人等。⑤遵纪守法,诚实守信,孝敬父母,文明礼貌待人等。

3、你打算怎样做到与人为善?

①善良是无私的,善良的行为必然不图回报。②善良之心是博大的,对素不相识的人也要充满真诚的善意和爱心。③要是非分明,坚持原则。④善良要见诸行动,对需要帮助的人给予力所能及的帮助。⑤还要将心比心,摈弃伤害他人的恶习。

三、传承文化(莫言获奖)

1、青少年了解和感悟民族文化的方式有哪些?

课堂学习、课外阅读、艺术欣赏、社会调查、上网、收看媒体新闻等。

2、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授予中国作家莫言,带动了“中国文化”日益升温,这说明了什么?

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在全世界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认同,对人类的进步和世界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3、对莫言获奖,你的感想是什么?

①作为中国人,我感到骄傲和自豪。②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在全世界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认同。③中华文

化将为世界文化的丰富和发展做出新的贡献。④我们要增强对民族文化的认同。⑤我们要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

4、我们青少年应该如何对待我国的传统民族文化?(作为中学生,我们应该怎样培养自己的民族文化素养? 青少年如何传承我国的民族传统文化? 为促进中华文化繁荣发展,我们青少年应该怎么做?青少年如何对待本民族文化?)

①树立崇高理想,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全面提高自身素质。②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做民族文化的保护者、传承者、宣传者。③积极参加各种形式的文体活动。④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主动学习和汲取民族文化素养,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不断吐故纳新。

5、我们应如何正确对待其他国家和民族的文化差异?(对待中外文化的差异,我们应有的态度是什么?)

①我们应以平等、宽容的态度包容别人与我们的文化差异,促进世界各民族文化的共同繁荣和发展。②善于虚心学习其他民族文化的优点,吸取其精华,抛弃其糟粕。③尊重其他民族的习俗和信仰,存异求同,和谐共处。

四、公平正义

1、我们党为什么要把促进社会公平摆到更加突出的位臵?(为什么需要维护社会公平? 我们党为什么要把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摆到更加突出的位臵?答这个问题时,在②③④点“公平”后面加上“正义”即可)

①社会合作需要公平才能取得成功。②维护社会公平,有利于减少或避免社会矛盾和冲突,维护社会稳定。③维护社会公平是实现人民共同幸福的需要。④维护社会公平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2、作为青少年,我们应该怎样自觉维护社会公平?

①要增强法律意识,正确行使权利,自觉履行义务。②积极行使公民的监督权利,以理性合法的形式表达自己的利益要求。③对社会上不公平的现象,应给予关注、思考和批判,敢于同破坏公平的行为作斗争。④增强公平合作意识,公平地对待自己和他人。⑤增强责任意识和规则意识,自觉遵守制度规则和程序等。

3、对社会生活中不公平、不正义的现象,我们应该持什么态度?

①对社会上不公平的现象,我们应给予关注、思考和批判。②如果不正义的事情发生在我们身上,我们应该采用正当方式,奋起抗争。③如果看到不正义的事情发生在他人身上,我们应该及时给予声援和救助,匡扶正义。

4、我们中学生应如何做一个具有正义感的人?(正义的基本要求有哪些?)

①尊重和维护他人的基本权利,不伤害他人的生命和身体。②尊重规则,遵纪守法,尊重社会公德等。③要尊重他人的自由,不能将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④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关心人类的命运,做有正义感的人。

九年级部分 建设“美丽中国”

1、请你从生态文明的角度,描绘你心目中的美丽中国是什么样子的?

奋斗天蓝、草绿、水清、空气清新,生活环境优美,鸟语花香,绿树成荫,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2、从资源和环境国情的角度,谈谈十八大报告为什么要提出“建设美丽中国”的目标?(为什么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建设美丽中国是基于我国怎样的资源和环境国情?)

①我国的资源现状:自然资源总量大,种类多,但人均占有量小,开发难度大。②我国的环境形势:从总体上看,我国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初步得到遏制,部分地区有所改善,但目前我国环境形势依然相当严峻,不容乐观。③资源的过度消耗和环境的污染与破坏,制约着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影响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④建设美丽中国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有利于缓解能源紧张状况,减轻环境压力,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3、说说十八大为什么强调“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为什么要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为什么要建设美丽中国?)

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是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建设协调发展的社会。②我国人口众多、资源相对短缺、环境污染严重,制约着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影响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③这是建设和谐社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④这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建设节约资源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需要。⑤这是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需要。

4、我国努力建设美丽中国有什么重大意义?(重视生态文明建设有什么重要意义?)

①有利于缓解能源紧张,减轻环境压力,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②有利于真正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③有利于增强人们保护环境和节约资源意识,建设节约资源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④有利于建设和谐社会、建成全面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⑤有利于为人民群众创造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过上幸福生活。

5、你认为我市应如何将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全过程,建设美丽湛江?

①经济建设:坚持保护环境、节约资源基本国策,大力发展绿色经济、循环经济,坚守“既要经济崛起,又要蓝天碧水”的底线等。②政治建设:坚持依法治市,依法打击破坏环境和浪费资源的违法犯罪行为。③文化建设:实施科教兴市和人才强市战略,提高市民的文明素质,切实增强市民生态意识。④社会建设:创新社会管理,大力实施环境整治工程,着力改善市民宜居宜业环境,创建生态文明区城镇村等。

6、我市应怎样改善环境质量,推进美丽湛江建设?(我市应如何实现“生态崛起”?)

①坚持保护环境、节约资源基本国策,大力发展绿色经济、循环经济,坚守“既要经济崛起,又要蓝天碧水”的底线等。②坚持依法治市,依法打击破坏环境和浪费资源的违法犯罪行为。③实施科教兴市和人才强市战略,提高市民的文明素质,切实增强市民生态意识。④创新社会管理,大力实施环境整治工程,着力改善市民宜居宜业环境,创建生态文明区城镇村等。⑤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建设节约资源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

7、为“建设美丽湛江”,我们青少年应该做出怎样的努力?

①学习宣传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有关知识、法律法规,增强保护环境和节约资源的意识。②积极参加有关环境保护、节约资源的公益活动,倡导低碳绿色生活方式。③依法保护环境,敢于同破坏环境、浪费资源的行为作斗争。④积极行使监督权,向有关部门提出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建议。⑤从身边的点滴小事做起,培养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行为习惯。

8、建设美丽文明湛江,是一项全民工程。作为湛江小市民,应该做哪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请你写出来供大家分享。

①树立崇高的理想,珍惜受教育的权利,努力提升自己的文化素质和道德素质,做文明市民。②树立主人翁意识,大力向周围的人宣传建设美丽文明湛江的重要意义和措施等。③积极行使监督权,对损害美丽文明湛江的言行举止进行劝导、制止甚至举报。④增强生态环境意识和文明意识,自觉保护环境和尊重别人,积极维护整洁的市容市貌。⑤从身边点滴小事做起,不随地扔果皮纸屑、不讲粗话脏话、不闯红灯等,以自己良好的言行举止影响身边人。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1、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我国将会是怎么样的景象?(本世纪头二十年的“中国梦”是什么?)

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环境更加优美。

2、十八大报告提出“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从“建设”到“建成”,一字的修改,彰显出了哪些中国力量?(实现“中国梦”的信心来源?)

①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②改革开放取得的巨大成就,综合国力显著增强。③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④全国各族人民的艰苦奋斗。⑤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⑥我国的科教事业、民主法制建设等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3、我国为什么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依据是什么?这个问题只答每个观点的第一句即可。)

①这是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必然要求,体现了党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②这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③这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必须要求,让全体人民更多更公平地分享改革发展成果。④这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让全体人民过上幸福的生活。⑤这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的必然要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正是承上启示下的关键环节。

4、你认为湛江作为粤西欠发达地区,应该从哪些方面加快发展,为“率先实现全面小康”作出更大的贡献?

①经济建设: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做大做优经济“蛋糕”。②政治建设: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充分保障人民当家作主。③文化建设:实施科教兴市战略和人才强市战略,提高市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④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满足市民日益增长的精神需要。⑤社会建设: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完善社会保障体系。⑥生态建设:始终坚持科学发展观,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致力建设美丽幸福湛江。

5、我们中学生应该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做哪些努力?(我们中学生应该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传递正能量?)

①树立主人翁意识,大力向周围的人宣传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意义和措施等,增强紧迫感和使命感。②增强自己的民主参与意识,积极关注社会的建设和发展,行使自己的监督权。③积极参加各种志愿者活动和公益活动,服务社会,奉献社会。④自觉遵纪守法,尊重社会公德,维护社会公平正义。⑤自觉培养民族文化素养,争当民族文化的传承者和宣传者,助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⑥增强生态环境意识,自觉保护环境,敢于跟破坏环境的行为作斗争。 实现“中国梦”

1、展开你的想象,描绘一下中国梦实现后的美丽蓝图。(你心目中的“中国梦”是什么?)

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经济发达、民主健全、科教繁荣、社会文明美好和谐、生活环境优美等。

2、实现“中国梦”的根本途径是什么?为什么?请你谈谈你的理解。

实现“中国梦”的根本途径是艰苦奋斗。因为:①崇高理想的实现,伟大事业的成功,有赖于坚持不懈的艰苦奋斗。②艰苦奋斗是人类社会一切文化成果的基础和源泉,具有永恒的价值。③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强大精神力量,能为实现“中国梦”提供强大的精神支撑。④只有继续发扬艰苦奋斗精神,才能凝聚全民族的精神和力量,战胜各种困难,实现“中国梦”。

3、为了实现湛江人民的“幸福梦”,你认为市委市政府应该做好哪些工作?(为了实现中国梦,国家应采取哪些措施?)(同全面小康第4题)

4、作为一名小市民,你应如何为助力湛江人民“幸福梦”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

①树立远大理想,把个人理想与“幸福梦”紧密联系在一起,立志报效家乡。②发扬艰苦奋斗精神,努力学习,把自己培养成为创新型人才。③树立主人翁意识,大力向周围的人宣传“幸福梦”的重要意义和措施等,增强紧迫感和使命感。④增强自己的民主参与意识,积极关注家乡的建设和发展,行使自己的监督权。⑤积极参加各种志愿者活动和公益活动,服务社会,奉献社会。⑥从日常生活的小事做起,以实际行动为实现“幸福梦”做出自己的贡献。

5、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为实现“中国梦”,我们青少年应做好哪些准备?(应具备怎样的素质?如何才能实现个人梦?)

①树立崇高理想,加强道德修养,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素质。②终树立身学习观念,掌握扎实宽厚的科学文化知识,具有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③培养坚强意志、自强不息的品质,具备较好的身心素质。④要增强法律意识和规则意识,遵纪守法,遵守公共秩序。⑤要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奉献意识,积极服务社会,奉献社会。 复习巩固科教兴国战略

(参考《中考零距离》P119) 复习巩固文化湛江

(参考《中考零距离》P120第3至第7题)

第二篇:2013年中考思想品德复习八个重点

一、.要研究《课标》、《考纲》和《指导丛书》,注重考点的复习

《思想品德课程标准》、《考试纲要》和《指导丛书》是中考命题的依据和标准。《考试说明》和《课标》、《指导丛书》是我们进行教学的指挥棒,也是中考命题的依据。认真研读《考试说明》和《课标》、《指导丛书》,我们就能够把握住教学的重点和方向。中考前的《考试说明》和《课标》《指导丛书》、对考试的性质、范围、要求以及内容、题型都作了相应的规定和详细说明。这些规定和说明是学生复习备考的主要依据,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依据说明进行复习,就会克服眉毛胡子一把抓的缺点,使中考复习工作做到有的放矢。 《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分为三大部分,即成长中的我(认识自我,自尊自强,学法用法),我与他人的关系(交往与沟通,交往的品德,权利与义务),我与集体、国家和社会的关系(积极适应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承担社会责任,法律与社会秩序,认识国情,爱我中华)。中考考点是指《考试纲要》和《课程标准》中要求我们必须掌握的有关知识,如知道法律对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了解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司法保护的基本内容;知道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学会运用法律维护自己受教育的权利,自觉履行受教育的义务;知道我国的人口、资源、环境等的状况,了解计划生育、保护环境、合理利用资源的政策,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意识等。基础知识、基本理论是我们观察问题和分析问题的理论依据,没有一定的学科知识是很难对一些问题做出理性的判断和分析。知识是能力的载体,能力是对知识的运用,二者密不可分。开放性试题的特点之一是“题在书外,理在书中”。尤其对于初中学生来说,无论题目多么新颖,评分标准多么宽泛,但答案更多的是通过教材的相关原理或专业术语体现出来。有时,学生理解不透有关问题,只是知道在课本上大段大段的抄写,结果与答题内容无关,做了很多的无用功,也耽误了考试的宝贵时间。无论是人教版教材,还是湘教版的教材都没有按照课标的顺序编排,这给考生在复习时增加了难度。在复习中,考生要根据《考纲》的要求,认真地对识记、理解、运用三个层次的考点进行研究,结合教材系统复习主要内容,掌握基本概念、基本观点,最好能够复述各单元的主要内容。要做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做到主次分明、有的放矢。既要把整体知识分解为一条条易于接受的知识条目,又要注意各部分知识之间的联系;既要搞清一单元、一课、一目的内在结构,又要挖掘不同单元、课、目之间的有机联系,使知识以网络化呈现;既要注重强调知识结构,把知识的形成过程展示出来,又要能自由地发现知识,并从中领悟创造知识的方法和途径。经过这样的剖析、挖掘、创新,最终一定会达到纲举目张的效果。还要善于将一些重要的要点分解,将一些相关的要点联系起来,结合重大的时事政治和自身生活的实际,进行有效的复习。尤其对相关内容要进行归纳总结,按专题进行复习。比如,涉及到初中阶段的法律内容主要有:课程标准三(三)法律与社会秩序中的“3.1知道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树立宪法意识。3.4了解建立健全监督和约束是法律有效实施和司法公正的保障,学会行使自己的监督权。

二. 要研究考试命题的综合性,注重答题的完整性

思想品德课命题考查的内容注重学生终身发展所需的必备知识,加强试题与社会实际和学生生活的联系,尤其是学生在具体情境中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将正确的价值引导蕴涵在鲜活的生活主题之中,注重课内课外相结合,鼓励学生在实践的矛盾冲突中积极探究和体验,通过道德践行促进思想品德的形成与发展等。这说明综合性是思想品德考试的重要特征。综合性不仅是指知识内容上的综合,还有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上的综合;不仅是选择材料上的综合,还有在材料和知识的联系上的综合;不是单单考查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而是在一定材料的基础上,运用有关知识,借助一定的思维过程,在思维过程中运用相关的方法来实现考查目标等,对于综合能力的评价与检测,应该从这些方面把握,并运用适当的形式加以落实,不能简单地把试题的综合性理解为知识的“大拼盘”。三. 要正确处理课内和课外的关系,注重能力的拓展

题目新、材料广、答案活,命题更加注重结合现实生活中的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更加真实与全面地模拟现实。坚持理论联系实际,不仅引进了学生身边的生活实例,以大量真实的感性材料吸引学生,而且要联系国内外重大时事进行复习,加深对教材知识的理解和运用,提高学生参与经济、政治和文化活动的能力。增强对时政材料的敏锐感,并以独特的视角发掘普通材料的价值和教育意义所在。这些都是近几年中考命题的非常重要的导向。考生要多联系社会生活实际和自身的思想行为实际,尤其是涉及重大的时事政治内容。对于时政复习,一是关注贴近学生生活和社会实际、国内外的重大事件、典型性教育意义、正面的材料。二是关注时政材料的背景、内容、意义和重要作用。三是关注与知识的结合点如何结合?如何运用材料?如何与开展活动联系起来等。如十八大和十二届一次会议的主要精神,可能大家都知道非常重要,但大的纯理论的问题,不可能考得很深奥,要针对自身的生活实际和思想行为去进行思考。

四. 要把握联结点,注重知识间的内在联系

联结点,即教材知识点之间的关联点和考点与热点之间的结合点。加强对知识的系统逻辑归纳,对学过的知识进行梳理,打破教材的章节、各年级知识点的界限,并对这些知识点进行横向、纵向的重现,通过归纳、比较,从更高层次上把握教材的体系,构建相应的知识网络,特别是要善于对这些知识点进行纵向和横向联系,采用归类的方法使之系统化、专题化。

五.要关注热点,注重与教材内容的结合与渗透

时事热点问题常常是中考政治考查知识和能力的载体。时事政治所考内容为2012年至2013年间发生的具有重大影响力的国际、国内和本地区的时政热点,具体可参考省市编《时事政治教育材料》。我们要注意找出热点问题同教材知识的结合点,注重时事热点与教材内容的结合与渗透,善于运用所学知识对热点问题进行多角度、多层次、全方位的认识和分析,从而提高我们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要关注本地实际,注重联系自身生活实际

要关注本地实际。近年来郴州中考政治命题的一个重要趋势是,结合郴州的实际考察所学知识。如2012年的郴州毕业会考试题中的29题的分析说明题关于“三创”和“两城”建设的内容以及“五个一律免职”的内容等。郴州实际问题主要包括,郴州市有关部门做出的重大决策和郴州发生的重大事件,如郴州的精神文明建设、重大基础工程以及郴州市的居民普遍关心的其他热点问题等。要关注身边的小事。课外学习既要关注国内外大事,也不能忽视身边的小事。我们要做生活的有心人,注意观察身边的人和事,善于通过身边的小事印证、深化所学知识。要关注与我们思想实际紧密相连的内容,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紧扣时代脉搏,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我们实际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如我们身边的同学因家庭困难而中途辍学,就可以运用所学知识想办法帮助他维护受教育的权利;其学习方式可以是召开主题班会、辩论会、写日记、记心得等。

七.要重视语句的组织和综合,注重多种能力的训练

许多学生在平时的作业和测试中文字表述能力相当差。主要表现为:

1、思维混乱,写出来的答案教师看不明白是什么意思,语句不完整,表述不清楚。让他自己读他也读不通,不知所云。

2、不用政治术语答题。有时虽然意思答对了,但如果缺乏政治术语,答案肯定不规范,得分率肯定不会太高。

3、答案缺乏条理性,太笼统,不具体。写出来的答案是一大段,改卷时教师需要从里面给学生找得分点。比如在回答消费者该如何维权这类试题时,学生回答“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利”,具体怎么运用法律维权却说不清楚,这样回答得分肯定低。因此,我认为在政治课上对学生进行写作能力的训练是非常有必要的。对这一方面的训练我一般采取专项集中训练的方式进行。比如在做作业时,让学生写“环境保护倡仪书”, 写小论文,建议书,写的时候把建议归纳为

1、

2、3点,表述尽量使用政治术语,表述尽量做到具体明确。经过训练,学生写的能力就会得到提高。学生要运用科学的方法,对出现的漫画、图表、材料等发表自己的看法、感想、评论,突破定势思维,逐步培养自己多角度、多侧面、多层次思考问题的能力和准确捕捉信息、分析比较材料的能力;针对

试题紧密联系学生生活、社会生活和家庭生活的实际,学生要多关注课本“探究园”和“实践与评价”中的提问、自己通过“阅读与感悟”材料后的感悟,启发自己动脑思考,发挥自己的主动性和创新精神,提高整理、归纳知识和辨别是非的能力;学生要掌握各种题型的答题技巧,不断提高自己的解题能力。特别要审好题,弄清要求,然后回归教材中,把相关知识点找到,即“切入点”,然后多层次、多角度,发散思维去寻求答案,组织答案的语句。这几年郴州的中考试题,非选择题部分灵活程度高,综合性强,往往一道题目的考查都涉及好几个知识点。如2012年的

29、31题,所以要学会组织语句和内容;要根据所学知识善于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不能望题生畏,根据自己意愿胡乱答题;要目光远大,避免答题“近视眼” ,不能漏点或题意不清楚。

八、要比较合理地设计三轮复习步骤,夯实基础,构建知识系统,灵活综合训练,提高学生的多方面能力。

1、在第一轮复习中,要系统复习,以教材为主,明确、强化教材中的各知识点、重要观点和重点问题及其答案。

2、在第二轮专题复习中,可以按知识理论种类分专题,也可以按题型种类分专题。复习中要做到以下两点:

(1)第二轮专题复习,是针对第一轮复习的弱点和不足,而进一步使知识理论系统化。所以,在知识理论讲解时,要尽力做到抓点带线,以线带面,理清、构建知识系统。比如:从人口问题→经济建设→资源利用→环境保护→教育科技,等等。在习题练习时,要做到练基础、练规范、练一题多变,要避免重复无效的“重复型”训练。

(2)要关注热点题型,联系社会时事热点。

3、在第三轮复习中,重点应是查缺补漏、强化提高,关注答题技巧、质量和速度,积累应试经验,培养、提高学生良好的应试心理素质、最佳竞争状态和实战能力。要做到:

(1)完成一定的综合模拟训练题。

(2)重点训练学生的审查设问的能力、概括提取信息的能力、联系整合知识的能力、形成准确答案的能力,使学生逐渐明确选择题和非选择题的题型特点、命题规律和答题要领,掌握各类题的解题方法、技巧和规律。

(3)不断强调、纠正看错、写错、表达不清、回答不完整和书写草乱不规范等一系列毛病问题。

第三篇:2012年中考思想品德时政热点专题2加强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 努力构建和谐社会

2012年中考时政热点专题

加强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 努力构建和谐社会

1、国家重视构建和谐社会体现了哪些观点?(党要求“认真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这表明了什么?)(党中央重视“三农”问题体现了哪些道理?)

【答案】⑴体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⑵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⑶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⑷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⑸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⑹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

2、假如你是某市市长,你打算怎样执政为民、构建和谐社会?(要求:写出三条工作思路)

【答案】⑴使城乡协调发展;⑵努力减少贫困和低收入群体;⑶减少农业从业人员比重;⑷解决好就业问题;⑸建立社会保障体制;⑹切实保障公民的人权。

3、假如你是一位全国政协委员,需要提交三份与执政为民,构建和谐社会密切相关的“提案”,你打算选择百姓关注的哪些热点问题?

【答案】⑴解决农民工欠薪,关注农民工权益;⑵关注社会公平,缩小贫富差距;⑶维护公平正义、树立司法权威;⑷关注职工再就业问题;⑸维护社会治安,推进平安工程;⑹重视信访,解民疾苦等。

或: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①减免农业税、增加农民收入,缩小城乡差别;②搞好就业和再就业工作;③完善社会保障制度;④坚持效率优先和兼顾公平的分配原则;⑤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⑥大力弘扬民族精神,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等等。

4、请你列举社会还有哪些不和谐的因素?针对这些因素,你如何解决,请提出建议。

【答案】A.⑴当前就业形势比较严峻,再就业压力也相当突出;⑵农民收比较低;⑶部分社会成员生活无保障,存在生活困难群体;⑷分配不公,社会成员收入差距过大;⑸社会事业投入不足。

B.建议:⑴千方百计扩大就业;⑵减免农业税,加大支农力度;⑶进一步扩大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和失业保险的覆盖面;⑷进一步完善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⑸理顺收入分配制度,打击非法致富;⑹加大对社会事业的支持,完善社会事业投入机制,增加对社会事业的投入。

5、公平正义是社会和谐的基本条件,制度是社会公平正义的根本保证,必须加紧建设对保障社会公平正义有重大作用的制度,保障人民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的权利和利益,引导公民依法行使权利、履行义务。

(1)你身边有哪些不公平的现象,列举一二,并说明其危害。

【答案】一些贫困孩子上不起学,贫困人口就医难等。危害:①影响国家人口素质提高;②降低人们对社会主义优越性的认同感;③对经济社会的发展产生不利影响;④影响国家和社会的长治久安等

(2)就如何实现社会的公平与正义提出自己的建议. 【答案】①建立健全公平正义的社会制度;②营造惩恶扬善的良好社会风气;③加强法制建设;④坚持以人为本等

6、你了解到的“不和谐的音符”有哪些,写出来告诉大家。(经济、政治、文化、生态方面) 【答案】经济方面:个别地区尚未解决温饱问题;政治方面:法律制度尚不健全;文化方面:个别公民的思想道德意识淡薄、城乡教育发展不平衡;生态方面:浪费资源、破坏环境的想象时有发生。

你认为解决上题中“不和谐的音符”最根本途径是什么? 【答案】坚持发展是硬道理,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

7、作为国家的小主人,请结合所学知识就当前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出合理化建议。

【答案】①要科学合理地制订发展规划,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②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和治理工作,作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③加强对公民的普法宣传教育工作和思想道德建设,建设诚信社会,优化投资环境;④坚持以人为本,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激发公民的积极性和创造力;⑤推进民主政治建设,鼓励公民献计献策;⑥注重社会公平,关心下岗职工和困难群众的生活,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⑥落实依法治国,打击各种违法犯罪活动,维护社会稳定,确保人民安居乐业。

8、构建和谐社会,中学生在家庭、学校、社会的交往中应该怎么做? 【答案】(1)要尊重父母、老师、同学和朋友,在同学之间、家庭之间建立一种和谐关系(2)要学会换位思考,宽容他人。对父母、老师、同学的不同意见持宽容态度(3)要讲究诚信,对人守信、对事负责,培养自己的诚信意识;(4)要在社会上开展送温暖、献爱心活动,去帮助孤寡老人、残疾人、贫困山区失学儿童等弱势群体(5)在班内开展互学互助活动,同学之间在合作中竞争,在竞争中合作,使班级形成团结协作的和谐氛围。总之,大家要互相尊重、互相团结、诚信友善,才能营造一个和谐的人际交往的大环境。

9、使人民群众尤其是低收入群体分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对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意义。

【答案】①合理的收入分配可激发各生产要素的活力,使劳动者尤其是低收入者的积极性、主动性提高,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为构建和谐社会打下基础;②有效化解社会分配不公的矛盾,维护社会稳定,有利于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政治基础。

10、谈谈如何使人民群众尤其是低收入群体都能分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 【答案】①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增加社会财富;②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③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在坚持效率优先的同时更加注重公平;④加强宏观调空,推进产业结构调整,有效调节个人收入,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等。

11、“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回答党和政府为什么要关注民生和怎样解决民生问题。

【答案】(1)①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根本任务就是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实现共同富裕;②关注民生和解决民生问题体现党的宗旨—全心全意为人人民服务的需要,是落实三个代表的客观要求,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2)①解决民生问题,必须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要紧紧扭住发展生产力不放松,坚持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和平发展,极大地增加社会财富,为改善民生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②解决民生问题,必须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要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适应社会发展要求,推进经济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改革,保障群众的民主权利和合法权益,实现社会公平与正义。

12、建设“和谐云南” (1)说一说建设“和谐云南”首要任务是什么?为什么?

【答案】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加快云南经济社会发展;理由:①发展是硬道理,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在于依靠自己的发展。②只有发展经济,才能解决目前的主要矛盾,才能推动社会全面进步,才能为和谐社会建设打下坚实的物质基础,提供物质保障。

(2)谈一谈如何建设和谐云南? 【答案】①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大力发展生产力,走共同富裕的道路;②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把云南建设成西部经济社会发展强省;③实施依法治省,大力推进民主制度建设;④追求社会公平正义,维护社会稳定;⑤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建设和谐文化;⑥坚持科教兴冀,提高自主创新能力;⑦保护资源、环境,提高人口素质,使人与自然协调发展。

(3)作为云南的小公民,你打算为建设“和谐云南”做些什么? 【答案】①树立远大理想,刻苦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掌握建设和谐云南的本领;②从自身做起,为创建和谐班集体、和谐校园、和谐家庭做贡献;③从小事做起,遵纪守法、文明团结、节约资源、保护环境。

13、国家和则强,社会和则安,自然和则美,家庭和则兴,生命和则康。

(1)在建设和谐云南主题教育活动中,我们每个人都应该贡献自己的两力量,请你结合当地所在乡镇实际,为营造和谐村镇文化环境奉献两个金点子。

【答案】例答一:建立图书室、阅览室、报刊栏等,大力宣传科学文化知识;例答二:破除迷信,开展各种移风易俗的活动。

和谐校园

(2)校园是我们成长的乐园,请你热情参与,设计出你心目中的和谐校园。 【答案】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环境优美等 我爱我家。 (3)明明家里近来出现一些“不和谐之音”①母亲偷看明明的日记时恰好被明明发现了②父母借口工作忙,很长一段时间没去看望爷爷、奶奶了。如果你家也发生了上述事情,你会用哪些知识说服父母?

【答案】①公民的隐私权受到法律保护;②对父母的赡养扶助不仅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法律规定应尽的义务(或有能力的成年子女,要承担父母必要的生活费用,在精神上给予必要的慰藉);③父母要以健康的思想、品行和适当的方法教育子女等

和谐成长(4)在即将毕业的时刻,面对新的起点,相信你一定会很好的把握人生的航标。为了自己的和谐全面发展,你准备怎么做?

【答案】树立远大的理想,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掌握专业技能或本领,明确自己的社会责任,认清当代青年的历史使命,立志成才。

14、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一个社会理想,据悉,为了落实党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部署,你校正着手开展“建设和谐校园”系列活动。

(1)请你为此次活动设计一条宣传标语。(要求:观点正确,语言简洁) 【答案】①建设和谐校园,从你我做起。②建设和谐校园,你我共同参与。③团结友爱,和谐相处。④手拉手,心连心,和谐校园大家建。⑤校园是我家,和谐相处靠大家。(①促进和谐,人人有责;②和谐社会人人共享。③构建和谐社会,营造幸福家园;④和谐社会,我们共同的追求;⑤构建和谐社会,实现社会和谐;⑥美好的和谐社会,需要全体人民共同奋斗。)

(2)关于建设和谐校园的建议 【答案】①遵守校规校纪,不迟到,不早退,不旷课。②尊重老师,见面行礼或主动问好,回答问题要起立等。③举止文明,不说脏话,不骂人,不打架,不赌博等。④同学之间互相尊重、团结互助、真诚相待。⑤诚实守信,言行一致,不说谎,不骗人等。.

15、请举出现实生活中令总理“最感动”、“最痛心”事情的实例。

【答案】最感动:媒体加强对政府的监督;广大网友在各留言版留言,对政府提出意见、建议等。(人民对政府的支持——总理语)

最痛心:煤矿安全事故频发;药品价格虽然一降再降,但仍偏高;农村医疗卫生条件差等。(在三年的工作中,还没能够把人民最关心的医疗、上学、住房、安全等问题解决得更好——总理语)

16、最痛心的事,党和政府作出了怎样的努力?

【答案】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坚持和完善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坚持和完善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等;建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抑制商品房价格过高;关停不合格煤矿;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坚持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区域经济发展;重视三农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17、请你列举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不小于三条)(时事)

【答案】看病难看病贵、反腐败、教育收费、社会治安、收入差距能否缩小、就业形势、食品安全、房价是涨是跌、社会保障和救助、物价水平等。

18、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最根本的途径是什么?

【答案】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

19、当前我国须重点解决的民生问题有哪些?

【答案】涉及教育、医疗、住房、环保、社会保障、劳动就业等方面,(其中就业是民生之本,就学是民生之基,就医是民生之急,社会保障是民生之盾。)

例题:民生问题已经引起了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着力解决民生问题”“让全体人民享受改革发展成果和公共财政阳光”……2007年中央财政预算更是列出了一份引人注目的“民生清单”,送出了民生“大礼包”:3917亿元,强化各项支农惠农政策;858亿元,缓解“上学难、上学贵”问题;312亿元,缓解“看病难、看病贵”问题;2019亿元,支持解决就业和社会保障、住房等问题。

20、中央财政送出民生“大礼包”表明了什么问题?

【答案】党和政府高度重视民生问题,努力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我国坚持共同富裕的根本原则;中国共产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等。

21、中央财政为什么要送出民生“大礼包”?(解决民生问题的意义)

【答案】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需要;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必然要求;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要求;体现了党的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是解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的要求等。

22、近几年我国政府为解决民生问题主要采取了哪些措施?(区别应采取哪些措施: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等)

【答案】免除农业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修订义务教育法和未成年人保护法;通过物权法;建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抑制商品房价格过高;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等。(两者结合)

23、列举几例反映党和政府致力维护社会公平,构建和谐社会的事例。

【答案】取消农业税;实施下岗工人再就业工程;开展解决拖欠农民工工资的“百日维权”活动;西部大开发;进行工资等分配制度改革;实行“两免一补”等。

24、结合所学知识,谈谈怎样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请从经济、政治、文化三方面提出自己的建议。)

【答案】经济: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扩大对外开放,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政治:贯彻“三个代表”思想,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坚持党的领导,发扬社会主义民主,依法治国,以德治国,加强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

文化: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实施科教兴国,增强民族创新能力……

25、解读对联

上联“农民种田不交税

下联:学生上学不缴费

横批:国恩浩荡

(1)请部这幅对联反映了党和政府深切关注什么问题? 【答案】民生问题。

(2)你还能举出几项党和政府的惠民政策吗?

【答案】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缩小城乡差别,实现共同富裕;建立农村医疗合作制度,解决人民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关心、关注农民的问题,解决拖欠农民工工资和农民子女就学问题;出台“国六条:抑制房价上涨,让老百姓信住得起房,安居乐业;加大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

(3)请问当前社会生活中面临的民生问题(即影响和谐社会的矛盾问题,也是不公平的社会现象)有哪些?

【答案】如:上学难,看病难,住房难;社会收入不公;生产安全,饮食安全,校园安全,令人担忧;药品监督安全出现黑洞;个别党员干部和政府工作人员员贪污腐败。

(4)依据所学的知识,解决民生问题政府总体上应从哪些方面入手?

【答案】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改革开放;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弘扬民族精神:艰苦创业。

(5)政府解决民生问题体现了教材哪些观点?

【答案】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共同富裕;维护社会主义公平;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的目标。

26、青少年学生怎样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而努力奋斗?

【答案】(1)要树立崇高理想,要有实现理想的坚定信念和脚踏实地、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2)要刻苦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掌握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过硬本领。(3)要在社会实践中学习,自觉投身于火热的改革开放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中去,用自己的知识和本领为祖国服务,为人民服务。(4)坚决同一切不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行为作斗争。

27、当前农村存在的问题有哪些?(同“不和谐”的因素)如何解决? 【答案】A.⑴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大;⑵农村居民收入低且增长相对缓慢。 B.方法:⑴发展农业科学技术,走科技兴农的道路,提高农民的素质,提高劳动生产率;⑵加大对农业的投入;⑶落实党和国家的政策,切实减轻农民负担; ⑷拓宽农民就业的渠道。

目前我国农民工已突破1亿人。而农民工工资被拖欠、工伤事故多、超时加班、子女就学难问题已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成为社会热点和焦点问题。

28、怎样才能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请你就此提出三条合理化的建议。 【答案】⑴建立和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⑵加强执法和监督检查力度,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⑶增强用人单位的法律意识和道德素质;⑷提高农民工自身的维权意识。

29、请你设计一条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宣传标语。 【答案】例:建设新农村,共奔富裕路。

第四篇:六年级品德与社会重点掌握内容

 第一单元变小的世界

1、交通在线

 重点掌握:

 (1)新型的交通工具有哪些(2)怎样看交通图。(9页知识点滴内容)知道经济发

展的“先行官”是发达、便利的交通运输

 (3)交通事故报警电话:122

 (4)知道什么是绿色交通。

2、现代信使

 重点掌握:

 (1)现代的通信方式有哪些,学会写信与寄信的基本格式(2)电话的发明者—贝

尔<美国>1876年发明的电话,打电话的基本礼仪(23页知识点滴),随意拨打1

19、120和110电话是违法行为。

3、信息社会面面观

 重点掌握:

 (1)知道现代传媒的种类有哪些,它们在传播信息方面的优势有哪些。  (2)获取信息的最佳方式有哪些,能够辨别真伪信息。

 第二单元辉煌的科技殿堂

4、科技与人们的生活和生产

重点掌握:

科学技术是人们在长期实践中积累的经验和知识,它源于生活又改变了生活。

科技给人类带来的利与弊

5、走进科技殿堂

 重点掌握:

 (1)自世界近代工业革命以来的重大科技发明。

 (2)在自然科学史上具有影响的十大科学发明。

 (53页相关链接,都是谁发现、发明的)

 (3)人类历史上发生的三次技术革命。(52页)

6、我们爱科学

重点掌握:

 (1)知道一些科学家以及他们取得的科学成就。(以书中介绍的为主)  (2)科学技术的发展给人来带来的问题。

 第三单元劳动创造美好的生活

7、农业与人们的生活和生产

重点掌握:

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

8、工业与人们的生活和生产

重点掌握:

 工业是国民经济的命脉。

9、劳动光荣

重点掌握:

 (1)劳动者只有分工不同,没有贵贱之分。

 (2)知道各个行业的劳动者的劳动情况,尊重劳动者,珍惜他们的劳动成果。 101页表格(填写3种以上普通职业,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劳动者)

第五篇:初中思想品德初中思想品德情境教学设计案例

【教材简析】

本框题的实际应用价值很高,学生对这个问题也极感兴趣,教师在教学时,应在钻研课程标准和教材的基础上,力求结合各班实际而有所突破。

【学情分析】

七年级的学生面对新的学校、新的同学和老师,易产生孤独、渴望结识新同学并尽快地融入到新的班级中。因此,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已有经验和对融入优秀集体的内在需要及学生思维的特点,组织灵活多样的活动,通过师生语言的交流,观点的碰撞,情感的沟通,从而产生创建优秀班集体的共识。

【教学目标】

1.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组织学生讨论如何创建班集体,尝试让学生提出合理建议,并尽可能预知在创建中可能会遇到的困难,激发学生克服困难的勇气和信心。

2.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主动构建班集体的积极性,初步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通过小组的讨论与交流,提高学生与新同学交往、沟通、合作的能力。

3. 知识目标:

通过感知学习,让学生知道如何创建班集体及优秀班集体成立的要素。

【教学资源】vcd《众人划桨开大船》;多媒体课件; 【教学重点】

1.创建优秀的班集体对学生的影响非常大,故确定此框为重点。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 教师播放歌曲 《众人划桨开大船》,多媒体课件显示一则佛教传说。 教师引导学生说出通过歌曲和事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给我们以什么样的启示?为导课作准备。

2. 归纳学生的发言,引入事例,导入新课。 教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可作如下归纳:

一根筷子轻轻被折断,十双筷子牢牢捆成团,歌词表达出一个深刻的道理:独木桥难行走,众人捧柴火焰高。集体是个人成长的摇篮,只有个人融入集体中,才会真正实现自己的价值。你添一把友谊“柴”,我烧一把关心“火”,集体才会更温暖。

通过教师概括,引出课题:创建新集体 (板书)。

二、活动贯穿,体验感悟

自己设计了如下过渡语:对于我们中学生来说,学校和班级是我们成长的摇篮。在这里,我们可以获得知识,增长能力,开阔视野,培养性格。良好的班集体对我们的成长有着许多积极的影响,我们每个人如果都能把自己的智慧和热情贡献给班集体,集体就会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展现出迷人的色彩。 活动一:我心目中的班集体

1. 感同身受,明理知行。

教师先组织学生介绍他们在小学时经历过的或是看到过的优秀班集体,并说出他们期望的班集体是什么样子的,这样的集体对学生自身的成长有什么好处。

在组织学生发言后,请学生完成教材第七页的第一个问题,再请同学把填写的内容大声读出来。教师在学生讨论结束后,请同学归纳出优秀集体有何特点。

2. 互动交流,合作共进。

教师组织学生小组讨论制定班级的奋斗目标,经小组讨论后,选出小组公认的奋斗目标。各个小组选派代表上台说明确定奋斗目标的依据,最后,经全班同学举手表决,确定新集体的奋斗目标。

活动二:我为集体添光彩

教师组织学生说出自己身上有何优点,并打算如何为创建班集体做贡 3. 友情互递。

教师在学生的情感被激发出的情境中总结出:集体的成功,确实凝结着许多个人的心血,为了我们心中的班集体,让我们各尽所能,发挥所长。

4. 连接热点,各抒己见。

教师播放本届奥运会中国男篮进入八强的录像片段,引导学生分析成功的原因;大屏幕展示出中国老女排的一则材料,组织学生讨论郎平的话对创建班集体有何启示。请学生讲述自己参加团体比赛的亲身经历和体验。

材料:一次亚运会上,中国女排的主攻手郎平连连扣球,使对方手忙脚乱,败下阵去。郎平下场后,人们向她竖起大拇指,她微笑着对大家说:“取得胜利的不是我,而是全体队员,如果没有全体队员的密切配合,只靠我一个人的力量是不行的。”

教师归纳发言,得出创建班集体的重要因素:团结协助,互助前行。(板书)

三、应用发展,归纳小结 活动三:全班联名绘诗篇 教师将本班名单发给每个学生,请大家将全班同学的姓名的最后一个字联成一首诗。

通过此活动,使学生之间加强了交流与合作,增进了彼此的了解与友谊,为创建班集件创造了人文条件。

最后请同学对今天这节课小结。一方面可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运用情况;另一方面,可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和概括总结能力。

本课教学在师生合唱《众人划桨开大船》中结束。

上一篇:思想政治调研报告下一篇:双向转诊工作制度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