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见之读后感范文

2022-05-29

第一篇:看见之读后感范文

《看见》读后感

一本《看见》,你读懂多少

“《看见》是扇窗,你得透过这扇窗看见自己,看见你生活的世界。”这是一位朋友对我说过的话,至今还记在心里。文章的标题不是对别人的提问,而是对自己的质问。这应该是我对《看见》写的第二篇书评了,说不清这本书到底有什么力量,每次回家都会不由自主的再翻一翻。我只是想写写《看见》到底教会了我什么。

隐 忧

白岩松在《看见》新书发布会上说过这样几句话:国家图书馆每天上架的新书多达一千多本,但真正有意义的,值得人们去阅读的,却挑不出几本,而《看见》就是这样一本。看了这几句话真不知道是该为我们有这么多的书高兴还是难过。然而我看到的事实是,身边的好多人宁愿去看那些所谓的言情,玄幻,或者“虐心”,都不愿意看这本《看见》,或者其他深刻点的书。“《看见》的一半,看不见的未来”,我曾把签名改成了这句话。在这样一个“娱乐致死”的年代,《看见》的出现显然是“不合时宜”的。不过,还好,听说《看见》在各大书店大卖,身边同学也有些人开始读了,还是有点欣慰的,不是为柴静,而是为他们自己。

看见柴静

这本书是带有一点自传性质的书,所以给人印象最深的肯定是柴静了。“火柴的柴,安静的静”,这是柴静对自己的描述。的确,外边看上去柔弱的她,对新闻却又火一般的心。十年前,因为一句“我关心新闻中的人”,让她走到了今天。从初进央视不懂新闻的女青年,到《新闻调查》里果断睿智的记者,再到如今《看见》里沉静的主持,这是一个不断成长的过程,是一段“不断犯错,不断质疑,不断推翻,不断重建”的经历。

熟悉柴静的人都会发现,柴静的报道很多都是不具有时效性的——华南虎照是事情发生两三个月后采访的,药家鑫案是在药家鑫被执行死刑后拜访的。然而,这正是柴静不同于其他记者的地方,她关注的是事情的真相,事件背后的人,而非事件本身。小崔曾经说:“像柴静,就是我非常喜欢的一个同行,她的报道不具有时效性,但她有对真相的坚持,别的记者可能一两遍采访不了就放弃了,她不会,她会继续第三遍,第四遍……”。也因为她关心新闻中的人,她报道中的人并没有像大家想象的那样“只要做了坏事就是坏人”,而是如实的报道出一个个新闻人物不为人知的背后的故事,“那些事情有时比新闻本身更真实”。“采访是什么,采访就是把你放在我的心里,相信他人今天承受的,我必受之。”

熟悉的事

《看见》也被称为“中国社会的十年变迁”,书中柴静写个这十年来发生在中国社会上的一些事,有大有小。从非典到大地震,从虐猫事件到安华事件,从两会到奥运,从卢安克到李阳。“对于这十年,如果说你不是去看见,而只是视而不见,那么你确实是配不上这十年。”——柴静这样评价这十年,其实对于每个人来说又何尝不是呢,只可惜,由于自己的年幼无知,书中的很多曾在身边发生过的事情,都没有认认真真的去经历,不过,还好,有《看见》,我想这也是为什么对这本书百看不厌的原因吧。

了解的人

书中,很多人都给我了很大的震撼。无论是为了一元钱的发票把铁道部吿上法庭的郝劲松,还是为了土地问题质疑宪法的陈锡文,还是一直坚守的卢安克,甚至是那些被我们定义为“坏人”的周正龙、“虐猫女”、药家鑫。“他们是流淌的,不断的冲刷着已有的模式和坚固的成见,”新闻背后的他们或许才更真实。一个国家是由一个个具体的人构成的,她由这些人创造并且决定,只有一个国家拥有那些寻求真理的人,能够独立思考的人,能够记录真实的人,能够知道世界并不完美,但是仍不言乏力,不言放弃的人,只有这个国家拥有这样的头脑和灵魂,我们才能说,我们为这样的国家骄傲。

真相自有万钧之力

采访本身就是一个探寻真相的过程。有人试图以金钱、权位来掩盖事实真相,殊不知只是欲盖弥彰,真相从来不会屈服于任何事物,这就是真相的万钧之力。不管是华南虎照,还是山西污染问题,抑或是“戒毒所卖人事件”,无论有多长时间,纵使是十几二十年,真相总有大白之日。

这让我想起了最近的两个牵动全国的案件:一个是浙江叔侄的十年冤狱案,另一个是朱令案。前者无疑让我们相信,无论如何,真相总是逃不过人们对真理的追求。但对于后者,尽管警方现在已经宣布此案破不了,但我仍会选择相信:迟早凶手会服法,迟早会给朱令家人一个交代。这个过程可能会很长,不否认,也会很难,但我依然相信。

争议中碰撞出的是人性

读《看见》有一个争议我一直忘不了。柴静在《双城》的那期节目最后,因为问到小男孩姐姐的死,小男孩伤心得哭了,柴静于是就为小男孩擦了眼泪。这个擦眼泪的动作在后来引起了很大的争议,而且到现在争议依然存在。一开始我不觉得这个动作有什么好争议,相信大多数人也同我一样。但后来想了想,这里面确实存在很大的矛盾——普通人与记者之间的矛盾。作为一个有情感的人,我相信每个人遇到这种情况,都会上前去擦,这也是很多人一开始不以为意的原因。但作为一个记者,一个报道事实的记者,观众希望你呈现但大家面前的是不参杂个人情感的事实。

这个问题我到现在都不知道该怎样去回答,我相信如果我身处那种境地的话,我确实不知道还怎样做。

柴静在最近的一次采访中再次被问到这个问题 。“那是个从来没有出现过的镜头。那么我的领导选择了播出,这就是人性的碰撞,做还是不做。我当时问我的同事,应该怎么做?他们说应该什么都不做,什么都不说。其实过了十年,我也没想明白,反反复复的想,该不该擦眼泪?我想该,后来我又想不该。其实就是根据自己的感受来,27的我发自内心觉得应该擦,那就擦,如果37岁的时候还是那样的感受,那还是应该擦。”

看见自己 看完《看见》,我不断问我自己,我是不是做到了像柴静那样看问题,答案是否定的。如果说《看见》教给我最重要的事情是什么,我想应该是到底应该怎么看待问题吧。 把所有的事情归结于政治原因是一种懒惰,更是一种不负责。这个国家是由一个个人构成的,每件事都与个人息息相关,仅仅把事情的责任归结于政治家是不敢担当。

人的本质没有好坏,只有做了好事的人与做了坏事的人,重要的是给每个人说话的权利。尤其是看了“虐猫女”和安华以及药家鑫案之后,我渐渐觉得其实他们也是需要同情、需要社会接纳的人。

我对柴静的期待

“火柴的柴,安静的静”,这么多年,柴静在新闻的路上渐渐成长。白岩松曾说:几年前我曾对柴静说过,她会成为中国最好的记者和主持之一,今天我很高兴看到了,我也相信不久之后她不会是‘之一’。

我对柴静的期待并不是做什么“最好”,而是如同当年陈牤所说“她从不人云亦云”。

离开了《新闻调查》的柴静虽然没有了当年的和新闻正面交锋,但她的节目的话题从来不曾背离当年的那句话“我关心新闻中的人”。 祝福柴静,愿岁月静好。

第二篇:《看见》读后感

自我反思不断完善

——《看见》读后感

□ 杜 鑫

《看见》这本书写的是柴静一次次的采访经历,记录了她在央视十年的成长历程。她在这本书里写下了自己的错误和失败,内省和反思。书中记录了她成为中央电视台新闻主播,却因毫无经验而遭遇挫败,成为现场记者后,现实生活中的切肤之感让她一点一滴脱离外在和自我的束缚,对生活与人性有了更为宽广和深厚的理解。十年之间,她出现在非典、汶川地震、两会报道、北京奥运等每个重大事件现场,在华南虎照、征地、山西环境恶化等刚性调查报道也有她的身影。她在序言中写道“这本书中,我没有刻意选择标志性事件,也没有描绘历史的雄心,在大量的新闻报道里,我只选择了留给我强烈生命印象的人,因为工作原因,我恰好与这些人相遇。”书中的事件,有些我们经历过,有些我们关注过,有些我们可能根本不知道,但这本书让我有所思考,有所感悟。 “不要因为走得太远,忘了我们为什么出发。”

反思是特别重要的,但是很少有人把它做好十年以上。陈虻对柴静说“痛苦是财富,这话是扯淡。痛苦就是痛苦,对痛苦的思考才是财富。”书中的柴静,并不回避自己的软弱、失败。她在书中回忆了第一次采访时的溃败,甚至连采访本都忘了带;记录了刚进《时空连线》栏目组连话都不会说、字都不会写的黑暗时期;2006年采访“两会”的不适应,对故乡山西经济发展与环境恶

化之间的无奈,也在书中一一呈现。柴静说,很多时候,采访对象正是因为她的弱点才信任了她,接受了访问。从刚开始的“不知天高地厚”说出:“我知道我能达到的高度”的柴静;到被工作和现实打击得一败涂地的柴静;再到激励自己,站起来告别过去,重新出发的柴静;随后是延续至今一直完善自身的柴静。

十年前你是谁,一年前你是谁,甚至昨天你是谁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今天你是谁,以及明天你将成为谁。参加工作近一年,自我反思的并不多,而很多时间就这样过去了,自己需要的是什么,自己应当如何去做,缺乏对自己生活工作的反思。作为一名年轻的银行业监管工作者,要学会不断自我反思,不断地去完善自己,不应当去过多去追求物质享受。正如柴静所说“我想不断地完善自己。当一个人力图完善自己的时候,他将不再向外界寻求什么,也不向外界推诿什么,他将自己的重心放在自己的内部。”我虽能做一个像柴静那样出色的人,但是我可以做一个平凡但不平庸的人。

二〇一三年六月十二日

第三篇:《看见》读后感

柴静的《看见》记录了自己的错误的失败,而没有把自己的荣誉和成功写下来,从这本书里,你可以看到她的成长,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歌词相关读后感,欢迎阅读。

看见读后感篇一

看完柴静的《看见》,心里有一种说不清的滋味。我原以为这只是一本记录一个记者在十年以来的采访,或是一本记录十年里的荣誉自传,但出乎我的意料,她在这本书里写下的,是自己的错误和失败、内省和反思,这是一本记录她成长的书。

看这本书,总让我很容易联系到自身。从刚开始的“不知天高地厚”说出:“我知道我能达到的高度。”的柴静;到被工作和现实打击得一败涂地的柴静;再到激励自己,站起来告别过去,重新出发的柴静;最后是延续至今——一直完善自身的柴静。从这些柴静中,我似乎能看到自己,看到过去,现在,未来的自己。每个人的成长之路都不同,但总会有相似的心迹。我并没有像柴静那样轰轰烈烈的成长过程,也无幸像柴静那样有那么多人为她点燃明灯。事实上,我的成长之路才刚开始。曾经,我很害怕成长,很抗拒成长,因为成长之路没有那一条是平顺的,这条路上都布满的荆棘,我害怕我会承受不住,我害怕我会在这如迷宫的路上迷失,在《看见》这本书里,诚如我所想,我看到了未来的我将要承受的东西,看到了逼迫自己成长的艰难,也看到了破茧成蝶的痛苦,但在最后落入我眼睑的,是她的成功,或者说是她一步一步蹒跚向前的足迹,又或者说是她不时回首反思的身影。这些都使我的心安静下来,这些对于我来说都是解渴的甘泉,饱腹的美餐,从她身上我找到了一个能助我顺利通过成长之路的工具,使我能坦然的等待和接受现实将要给我的挫折。

听过别人评价柴静的一句话:“柴静给人的感觉是一个很瘦弱的女孩子,但她的节目很有力量。”柴静的节目我在之前从未看过,在好奇心的驱使下,我在网上搜索了一个,看的是《告别卢安克》。在这个节目里,她的出镜率并不是非常高,但她在镜头前总是很冷静,无论是煽情的场景还是失控的场面,她总保持一贯的冷静客观,在没有用多少笔墨写自己并且像白描似的《看见》里面也一样。但即使是这样的冷静,这样没有装饰和点缀的《看见》,也能让读者感受到此中的酸甜苦辣。看了《双城的创伤》后,我的心情很抑郁,这种感情不浓却化不开;在《山西,山西》一章里,书记跟老头儿的那一番“国家是先发展再治理”、“有钱就能治理”的话,回荡在心头凝成郁结;在《真实自有万钧之力》一章中,看到那个没能求出小女孩,最终只能够给她两个糖的记者在嚎啕大哭时,我虽没有泪眼婆娑,但心里犹如被蚁啃噬一样。柴静带给人的力量,不是来自这些故事本身,而是来自于柴静认识人,了解人,感受人,理解人,她在认识人的过程中认识自己,也让我们跟随着她去认识我们自己。

在《看见》的宣传片里,柴静说以前别人认为她是一个如林妹妹般的人物,但我现在看到的是一个挥洒自如的女强人;书中以前的柴静是一个被批评后会“眼泪打转”的女孩,但现在的柴静无论面对什么都能够镇定自若;曾经的柴静一个心气高傲的文艺女青年,现今的柴静已经化茧成蝶。《看见》是这十年来柴静看见的别人的故事,也是这十年来柴静看见的自己的故事。

看见读后感篇二

第一次发现这本书是在同学的桌上,柴静这个名字虽早有耳闻但并没多少了解,只知道她是一个央视记者。吸引我的是它的封面,是怎样的一个记者能让身旁的老人笑的如此慈祥,小孩肆无忌惮地玩耍,而《看见》这一个名字又有种莫名的沉重感。

个人认为读的速度过快是对这本书的不尊重,一本书,二百八十八页,二十个章节,二十六万字,能描述的不算多,内容的厚重感却绝不允许你匆匆掠过,打开品读让人不禁停下来深思,合上又让人不舍。

“人们声称最美好的岁月其实都是最痛苦的,只是事后回忆起来的时候才那么幸福”。《看见》是柴静十年记者生涯的一个回顾,没有宏大的叙事,在讲一个个鲜活的,这十年中所经历过极具突出的事件里的人。这十年中,从娱乐节目到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评论部,由第一次采访时的青涩,紧张,焦虑,到语言犀利,咄咄逼人的温柔杀手,再到现在的宽厚。她说关键不是别人能给什么,而是自己内心想要什么。如今的柴静正在一步一个台阶的爬上事业的最顶峰。她这十年中遇到过的挫折,苦难,感动,也许只有自己能够体会。那时的陈邙对柴静说:痛苦就是痛苦,对痛苦的思考才是幸福…十年的成长,就像叶子从痛苦的蜷缩中要用力舒展一样,人也要从不假思索的蒙昧里挣脱,这才是活着。青春是用来奋斗的,相比起来,我的青春或许不值一提,但青春对于每个人自身来说都是同样的刻骨铭心。像那年的高三,没有人会记得你考过多少分,没有人知道自己在排名榜前走开时失落的模样。但只有自己记得曾经做题做到教室里只剩自己,曾经在失败时痛苦地向朋友倾诉,只是因为不甘心。也许很多努力貌似徒劳无获,但对一个人来说,他得到的是博尔赫斯说的“时光流逝而我心安”。如今的柴静已经有成熟的淡然,在许多误解与反对的声音中她只是沉默、微笑。然而多少人知道有些笑容背后是紧咬牙关的灵魂。

人常常被有意无意忽略,被无知和偏见遮蔽,被概念化,被模式化,这些思维,被埋在无意识之下。真相来自探寻,来自我们自身对世界的认识。而这个过程中,平衡是我们的道德责任。药家鑫的故事那时传遍了大街小巷,可是又有多少人真正了解这件事。就如那时的我写作文常想着如何把这个人批判得再犀利一点,把这件事说的再有深度一点,然而看过这本书后发现自己是多么的无知。自己那所谓的观点不过也是从新闻媒体的观点得来,从没去深入了解和思考,然后得到自己的观点。柴静是从药家鑫父亲的角度来阐述这个事情的来龙去脉。一个儿子的成长以及父亲的影响都是潜移默化的,当父亲用暴力手段去解决问题的时候,孩子学会解决问题的手法必然是暴力,当父亲对受欺负的孩子漠然置之的时候,孩子可能得出的结论是这就是个弱肉强食的社会,暴力才能解决问题。一个自己看着长大的孩子,作为家长却没有机会或者无法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失败的教育才会酿成如此悲剧。书中是抛开媒体对药家鑫杀人影响的大肆渲染,去关注事件的本身,关注真相,这也是柴静这本书一直想传达的观点。

身处网络时代的我们,面对形形色色网络信息,我们又是否能像柴静一样去关注真相,关注事件本身,面对社会又是否能多一份理智。像书中讲到的许多新闻事件,像华南虎事件、虐猫事件,当时的人们在看到新闻报道后是热议纷纷,网友的批判声也能压过新闻的本身,然而看过这本书后,有人会后悔曾经的妄下论断,也有人会因为刺痛的伤口而开始谩骂。而我学到的是在许多事情发生的面前,不必急于下结论,发表意见,很多时候眼见不一定为实,换一个角度或许你会发现缺口。对真相的拷问与挖掘,理智对待我们所见的不公,也许是我们该学会的一种能力。

《看见》这本书是柴静十年的心路历程,我自认阅历尚浅,她所抵达的高度是我不能触及的,但也正因为这样,读书的意义就显得更深远,从读书中经历他们的心路,在自己的领悟中成长,才能看见真实的自己。

第四篇:《看见》读后感

花了一个暑假的时间,读柴静的《看见》,曾以为这不过是一部让我看看一个优秀的记者如何成长的书,然而,在阅读这本书时,每一次停顿,我都在思考着自身。柴静在书中引用了很多她这十年来在央视工作、采访的新闻和事件片段,但是她在写这些片段的时候,并不是简单地重复,更不是在展示过去的荣耀和辉煌,恰相反,她一直在诉说着过去的错误和迷失 :“我只选择了留给我强烈生命印象的人,因为工作原因,我恰好与这些人相遇。他们是流淌的,从我心腹深处的石坝上漫溢出来,坚硬的成见和模式被一遍遍冲刷,摇摇欲坠,土崩瓦解。这种摇晃是危险的,但思想的本质就是不安。”换言之,她在写的,是自己这十年中走过的路,是一本凝聚着感悟和思考的“心得”。

柴静身上有股子拧劲,这和她清秀的小小的身量不大相符。她主持的节目我看得不多,但我知道她与众不同的地方,她采访的多是边缘性、尖锐的、争议很大的人物和事件,语气平静理性但不失锐气,往往能一语中的,有很重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有一次她去采访曝光山西的污染事件,当地官员语带讥诮地问她,你是山西人吧,怎么不给山西做些好事?她答曰,“这就是。”2003年非典事件时,她和同事们不顾生死,置身一线,给全国人民带来很真实鲜活的报导,是英雄的行为。

阅读中的我,看见:十年前她因毫无工作经验而惨败,十年间,非典、汶川地震、两会报道、北京奥运……在每个重大事件现场,几乎都能发现柴静日益成熟的身影。我想,每一个个体,在成长的道路中,不管经历过什么亦或没有,总有相似的心路可循。初入一中的青涩和倨傲,迷失了自我的慌乱和惶惑甚至想要放弃自己梦想的“出溜”,压力下的或软弱或尖锐,这些感受我们都曾有过。所不同的是,有些人,在走过了这么多路以后,把自己包裹地越来越深,最终只留下了一个勉强适应生存标准的模糊的影子,糊涂地过着千篇一律的生活。

看完这本书,我的心里一直重复着两个字——独立。独立地思考,意味着不从众不偏颇。忘记外界的搅扰,听从自己内心的声音。而更难的,是摆脱“自我”的影响。像“金刚经”里所说的,“念起即觉,觉即不随”。察觉自己的每一个念头,看住他而不是跟随他。在“自我”的影响下,依然保持独立的思考,这才是真正的自由。

生命,始于独立。

第五篇:《看见》读后感

《看见》是女朋友向我推荐的书,而书也是女朋友给我借阅的,所以从一开始,我便对这本书有着喜爱、珍惜的情感,如同对我最珍贵的人一般。

初读时,是抱着一种看故事的心态,对形形色色的人物,我只能在狭小的脑中去虚构出来,和小说一般。后来真得颇是喜欢这本书了。柴静在书中用文字记叙着她的看见,她的思想。让人情不自禁地将自己的思想代入其中。事情不简简单单是一个事情,新闻对于柴静来说,也不仅仅是一个工作,而是一个对于社会,对于人与人,更是对于生命的思考。我没想过,作为一个新闻记者,对于社会的各种事件,你甚至不能将自己与它摆脱,你须在其中磨练千万遍,将自己和新闻中的群体置于一处,不仅要让世界对它知晓,还需让人感受它,了解它。或许是柴静有些特殊,有些人不喜欢此书,SARS事件,汶川地震,山西煤矿塌陷、华南虎造假,大事件像舞台上的聚光灯,把主角照的熠熠生辉,让她又不像是一个简简单单的记者,而是电视里的主角。但是我想,在读完之后,你脑中最深刻的印象都会是配角,中间夹杂着主角的思想,确切点说,贯穿整本书的,不是主角,还是新闻与其引发的思考。拿第二章来说,柴静自告奋勇采访SARS第一线,这是她的职责,和前线的医护人员一样。在那个人人面露恐惧的时候,我们拿什么去对抗疾病,去对抗恐惧,对抗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在天井采访那些只穿着外科手术服的医护人员时,柴静问道:“你们靠什么防护?”“我们靠精神防护。”人的内心充斥着各种情绪,谁没个害怕的时候?我记得那年我还在上小学,小脑瓜子也想着非典会不会到我的身上来,担忧着自己会不会不能好好感受这个世界就离开了。可是,人大了,就要有点不同于人本性的地方,比如说信仰、原则、或者母性,这些能让我们做出那些不同于本能的事,我想也正是人之高尚的地方吧。

在<采访是病友间的相互探问>这一章中,药家鑫无疑是当时人人得而诛之的魔鬼,但是真当你听到了他被执行死刑的时候,心里是否也像柴静一样,一片空茫?也正如她所说,一个国家由人构成,一个人也由无数人构成。药家鑫之过,只是他自己的过错?或者是他家庭的过错?我更赞同是这个时代,当下社会的过错。这一章中柴静对他发出疑问:“他是怎么想的?”我在最初便有了这个答案,很简单,因为害怕。不是害怕车祸,而是害怕受害者去告诉甚至纠缠他的父母,这对一个儿子来说就是天大的事。他的父亲对他的教育是苛刻的,不鼓励,多打击,并且一直坚持他的方法是对的,而我想这个脆弱的心灵一定对父亲饱含敬畏,对这个家庭又爱又恨。他将一般孩子做错事后惧怕告诉、面对父母的心态放大、保留,直到这个心理战胜了对杀人的恐惧。“做新闻,就是和这个时代的疾病打交道,我们都是时代的患者,采访在很大程度上是病友间的相互探问。”这个世界无完人,也没有绝对的魔鬼。我们倡导人性中的善,既然如此,又怎能随便地就去想剥夺他人的生命。这才是魔鬼的想法。只有置身处地地思考与反思,才能得出不令你后悔的结论。

这本书看完后,心里会对很多事情去真正的思考。年轻和简单的人终是要成长的,倒用前言的话,不要忘了为什么出发,让我们去走得更远。

上一篇:课程学习报告范文下一篇:快乐销售心法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