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位思考与人为善1

2022-08-01

第一篇:换位思考与人为善1

换位思考 与人为善

有时候,好心不一定会有好报。 师生探讨:好心没好报?为什么?

引导——我就听过一些好心没好报、好心办错事的事例

1、《一位妈妈的委屈》(“为了孩子专心读书,我什么家务活都没让他沾,连他喝的水都是我倒好了端给他的;为了节省他的外出时间,哪怕一本练习册、一支笔、一包纸巾都是我替他买的。他不仅不感谢,还怨我管得太多„„”)

2、《给仙人掌喝牛奶》(一个小女孩为了使心爱的仙人掌“快高长大”,每天把自己的牛奶剩下一半给仙人掌喝,可是,过了半个多月,仙人掌却变黄、发烂了„„)

引导——你是否也有过“好心没好报”的经历?你有过对别人好心,对方却不领情、不给好报的经历吗?当时,你有何感受?或者,别人是否对你有过“好心办坏事”、指责你“不领情”的经历?当时,你有何感受?

小结—换个角度,也许就会有不同的看法;多一个角度,就多一种理解。 换个角度再来看自己的“好心”,也许会发现对别人来说,那并不是好心,那么,也就能理解为什么对方“不领情”了,因此会少了许多委屈和抱怨。(也会在别人对自己“好心办坏事”时不耿耿于怀于坏事,而会更多看到其“好心”。) 看来,只有理解他人,才能与人为善。 过渡—如何理解他人呢?

点题—善于换位思考,好心才不会没好报。

3、一位智者曾经说过,“把自己当别人,把别人当自己。”实际就是换位思考,对别人的苦衷要能体谅,对自己的言行也要站在别人的角度来考虑。(学校、社会、家庭的角度分析)

活动一 你最看重什么?(分数、成绩等)那成绩出来了,你看他们几个„„(点击事例一)

A和B是同桌,一次数学测试的试卷发下来了,A考了62分,他急忙问B考了多少,B没有告诉他。课间时间,A偷偷看了B的试卷,原来他只考了59分。A于是很骄傲的对B说:“哈哈,原来你考了个不及格啊!”这时,C对A

说:“我考了95分,你和他差不多啊,才及格有什么好骄傲的啊!”假如你是A,你会怎样想?怎样做?

出示温馨提醒:自己不愿意受到侮辱和伤害,也就不应该去伤害别人;学会换位思考,以一颗善良的心去体会别人的需要,不要因自己的过错而造成终身的遗憾。学会理解他人。(板书)

活动二 王同学最近比较烦,他烦什么呢?(点击事例二)

中学生小王家楼上姓冯的住户,养了只狗。夜晚经常狂叫,扰得四邻不安。狗的主人在小区里溜狗,吓得一些妇女和儿童心惊肉跳。狗有时还在楼道内便溺,气味特别难闻。邻居多次与冯某交涉,冯某却理直气壮地说:“我喜欢狗,我也有权养狗。狗叫是正常的现象。”你如何看待养狗这一现象?你认为文明养狗应注意些什么?

温馨提醒:当我们行使权利时,也要尊重他人的权利,承担自己对他人应负的法定义务和道德责任。尊重别人,就是尊重自己。(板书)

活动三 学农回来后,小乔困惑了,你能帮她吗?(击事例三)小乔是父母的“掌上明珠”。住校后,小乔得到同学的许多“关照”,却对别人漠不关心。久而久之,同学渐渐疏远了她。假如你是小乔,想想为什么同学都不理我了呢?怎么做才能得到别人的关照?

温馨提醒:像对待自己那样对待别人(小乔被疏远是因为她只顾自己,对其他的同学都漠不关心,想得到别人的关照,首先就应去关心、帮助别人。多考虑他人的利益和需要,努力去满足他人的需要,才能赢得别人的友谊,获得别人的真诚帮助)。(板书)

小结:关心、尊重、理解他人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实质所在,处处站在别人角度考虑,体验他人情感世界,我们就能融洽友善地与人相处。

设计意图:还是用学生日常生活中经历过的情景,从学校、家庭、社会法律的角度阐释关心、尊重、理解他人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实质所在。

4、时下常听人感叹“好心没好报”,这不,就有一个“好心办坏事”的小姑娘。(点击事例)

有个小姑娘种了一盆长了花骨朵的仙人球。她很想早点知道这花是什么样子的,于是每天早上都给它浇水,有时还偷偷地把自己的牛奶也倒给它喝。可是,花骨朵不仅没有张开他的笑颜,连原本水灵灵的仙人球也变得黄不拉肌的。一天早上,当小姑娘再去浇水时,发现仙人球的底部已经发烂了。想想看:小姑娘的一番辛苦怎么就得不到回报呢?我们是不是也经常做着相类似的事情呢? 温馨提醒:用自认为好的方式来对待别人,是自作多情!用希望别人对你的方式对待别人,是将心比心!用别人期望的方式来对待别人,是善解人意!用设身处地为对方着想对待别人,是理解至上!

小结:只有理解他人,才能与人为善。

设计意图:通过情景,使学生领会到“换位思考与人为善”的实质。

5、用一用环节学生小品表演或讨论

《母亲的“管教”》假如你是他的母亲,你这样做是为了什么?你心目中的儿子形象是如何的?如你是他的老师,你希望他成为怎样的学生?之后让学生思考并回答问题,学会站在他人的立场来思考问题。情景剧形式活泼,具有直观性的特点,易被学生接受,使学生很快投入到情景中去,体验角色的内心世界,让学生懂得什么是换位思考,如何进行换位思考,给学生以开阔的视野。 父母关爱子女是本能。何必等到“养儿方知父母恩”,学会换位思考,你可以体会到“儿行千里母担忧”那殷殷的关切之情。

设计意图:通过案例中的角色扮演、角色互换和合作探究,引导学生进入相关角色,产生真实感受和体验,培养学生的同理心,学会站在老师和父母的立场看问题,体会“儿行千里母担忧”的关切之情。

二、理解之上 善待他人(板书)

要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最重要的是换位思考,站在对方的立场上考虑问题,理解他人,体谅他人。大到国家、单位,小到家庭、个人,都应该努力做到这样。下面介绍一个个人之间交往的典型案例。 “管鲍之交”故事:

阅读后思考一个问题:你希望拥有像鲍叔牙这样的朋友?为什么?(因为人总难免犯错误,这是总希望得到朋友的谅解。)

引导学生对照故事反思自己的生活中有没有不体谅他人的地方?造成怎样的结果?让部分学生谈谈体会,全班交流。 情境体验:懂得体谅!

放学路上,小蓉拾到一个装满现金和不少证件的钱包。探讨:站在失主的立场上,你认为最体谅和理解失主的做法是什么?

教师小结:换位思考是人对人的一种心理体验过程。它客观上要求我们将自己的内心世界与对方联系起来,站在对方的立场是体验和思考问题,从而与对方在情感上得到沟通,为增进理解奠定基础。它的实质是对交往对象的切身关怀,深入对方的内心世界。它是一种理解,也是一种关爱。 教师指导学生完成P108页的填空。

课堂小结:只有理解他人,才能与人为善。如果我们不懂得欣赏他人,就难以接纳和理解他人,更谈不上奉献爱心。请同学们增加了解,增进理解,少点误解,多点谅解,多一点友善。多一份爱心。

第二篇: 换位思考 与人为善

高三(30)班

姜鸿阳

有时候,好心没好报,好心帮忙却遭人怨恨。要想帮助别人,首先要学会理解。为人处世,用一颗善良的心固然是好事,但即使是一片好意也应该换位思考,站在对方的立场着想。

换位思考是一种境界。

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在几千年前就提出了换位思考的观点。为他人着想是中华名族流传千古的美德。换位思考,懂得站在他人立场着想,是一种境界。一个懂得站在对方立场的人,一定是拥有大智慧的人。唐太宗换位思考,为天下百姓着想,听取魏征的劝告,足见其智慧。换位思考,才会以宽广的心胸对待别人的错误;换位思考,才能站在不同的角度去省察自己的行为。因此,换位思考是一种优秀的品质,一种处事的能力,更是一种崇高的境界。

学会换位思考,我们才能立足于社会。

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我们也渐渐进入社会,人际交往越来越密切,学会换位思考,学会站在对方立场着想,才能让我们取得更多人的信赖,更能让我们立足于社会中。反观社会上那些制造假药假食品等等危害人体健康东西的人,他们不能换位思考,一心一意只为自己谋福利,不顾及他人,倘若他们换位思考,站在受害者的立场上省察自己的行为,就不会有那么多的悲剧造成。学会换位思考,就会多一点爱心,多一份责任,就能立足于社会。

与人为善,多为对方着想,以宽容之心对待每个人。

换位思考,如同蓝天上飘荡的白云,如同深谷中的一朵野花,是春日里的一丝新绿,是夏日里的一阵清风,是秋日里的一片丰收,是冬日的一株红梅,带给人的是温馨和美好。弥勒佛:“大肚能容,容天容地,于己何所不容;开口便笑,笑古笑今,凡事付之一笑。”这是何等的心胸啊!人的一生,要有博大的胸襟,世界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事物也没有一无是处的东西,要有颗宽广如海洋的心去理解,去包容,而不是对身边鸡毛蒜皮的小事斤斤计较,算计甚至谋害他人。用宽容的心对待伤害过你的人,用善良的心与每一个人交往,多为对方着想。

我们不能只顾自己不考虑别人。我们与人交往,不仅要友好,更要站在对方的立场着想。换个位置思考,就多一份关心,少一份争执;多一份感动,少一份怨 恨。

点评:

这篇作文“换位思考”,思维活跃。整篇文章结构周密,短短千字之内,作者高屋建瓴,采用递进式,说理透彻。作者的语言表达能力也很强,文字简洁从容如文章开头和结尾,前后呼应,画龙点睛,寥寥数笔,精当点题。

指导老师:张胜载

第三篇:换位思考 与人为善

《换位思考 与人为善》教学设计

蛟河九中 修玉杰

一、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领会“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理,懂得“已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的道理,了解换位思考、与人为善的实质,培养对宽容、平等和尊重的理解能力、辩证地看待宽容与原则、自己与他人、得与失、和与同等能力,在生活和学习中,能够换位思考、与人为善。

2、过程与方法:以学生为主体,师生共同探究。运用自学法和讨论法等。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憎恶不平等待人、不尊重他人的情感,初步形成“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人生态度。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2、难点:在行动中做到换位思考、与人为善

三、教法学法:采用自学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等。

四、教学环节:(三模块、五环节)

(一)预习交流:

1、怎样理解“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2、怎样理解“已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

3、“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实质所在是什么?

4、什么是换位思考,与人为善?

5、如何理解谅解是一种爱护、一种体贴、一种宽容、一种理解?

6、什么是换位思考?它的要求是什么?实质是什么?

7、为什么说只有理解他人,才能与人为善?(为什么要欣赏他人?) 此环节大约需要十分钟,学生边看书边找到相关内容,并在书上做好标记。个别不理解的,同桌之间可以相互交流。

(二)分组讨论:

1、尖子生小岗转学到了一个新的学校,这里的同学都在学校、生活上关照他,可他却只顾自己,对别人漠不关心。同学们向他请教问题,

他总找各种理由推托。期中考试前,他因害怕班长超过他,竞把班长的复习资料藏了起来。后来, 同学们对他也慢慢疏远了。

阅读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同学们为什么会疏远小岗?

(2)小岗要想继续得到同学们的友谊,他应该怎么做? (3)如果你是小岗的同学,你会怎样对待他的错误?

2、“管鲍之交”是我国历史上一段佳话。《史记·管晏列传》中记述了管仲与鲍叔牙之间的交往和谅解:管仲曰:“吾始困时,尝与鲍叔贾,分财利多自与,鲍叔不以我为贪,知我贫也。吾尝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鲍叔不以我为愚,知时有利不利也。吾尝三仕三见逐于君,鲍叔不以我为不肖,知我不遭时也。吾尝三战三走,鲍叔不以我为怯,知我有老母也。公子纠败,召忽死之⑤,吾幽囚受辱,鲍叔不以我为无耻,知我不羞小节,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也。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 (1)就“管鲍之交”谈谈你的看法。

(2)把你经历中得到别人谅解时的感受说出来,与大家分享。

这一环节大约需要15分钟,第一组和第二组讨论第1题,第三组和第四组共同讨论第2题,然后各小组选出一个代表发言,发表本组的看法。教师要进行适当的点拨。

(三)师生展示: 找长处:在我们班,如果以欣赏的眼光看人,每个同学都有自身的长处,即使学习不好的同学,他们身上同样有着他们自己的长处,你发现了吗?让我们一起来找一找吧!

同学1:我最欣赏

同学的勤奋,具体表现是

;

同学2:我最欣赏

同学的机智,具体表现是

; 同学3:我最欣赏

同学的爱心,具体表现是

; 同学4:我最欣赏

同学的正直,具体表现是

; „„

这个环节大约需要10分钟,要给学生以充分展示的机会和平台。教师要适当进行点评,对某些学困生进行重点表扬,指出他们身上的长处,给他们以自信的力量。

(四)巩固反馈:

1、小雪性格内向,学习成绩不好,有点口吃,为此很自卑。班上有个别同学故意和她开玩笑,小雪经常急得面红耳赤,说不出话来,为此内心感到更加自卑。

(1)个别同学的做法对吗?为什么? (2)你认为同学们应该怎样对待小雪? (3)小雪自己应怎样做?

2、一位16岁的少年去拜访一位年长的智者。他问:“我如何才能变成一个自己愉快、也能够给别人愉快的人呢?”智者说:“我送给你四句话:把自己当成别人;把别人当成自己;把自己当成自己;把别人当成别人。”

(1)“把自己当成别人”、“把别人当成自己”体现了换位思考的思想。换位思考的要求是什么? (2)换位思考的实质是什么?

此环节大约需要10分钟,让学生在明辨是非中,懂得道理。

(五)达标检测:

1、“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当别人在无意中伤害我们时,我们要学会换位思考,下列做法值得提倡的是

(

) ① 报复 ② 理解 ③ 宽容 ④ 怀恨在心 ⑤ 原谅 ⑥ 以牙还牙 A ①②④ B ①②⑤ C ②③⑤ D ③④⑤

2、“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实质是 ( ) A 关心他人,尊重他人,理解他人 B 自己不喜欢的东西,要把它送给别人 C 我们要拥有宽大的胸怀,不计较个人得失

D 我们要倡导团队精神,只有这样,才能取得更大成就

3、下列做法中,能够体现换位思考的有 ( ) ①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② 责人之心责已,恕已之心恕人 ③ 急人之所急,想人之所想

④ 已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4、辨别对错:

A、自己不喜欢的事,就不要强加在别人身上 B、自己喜欢的事,就可以强加在别人身上

C、谅解是一种爱护,一种体贴,一种宽容,一种理解。 D、换位思考要求我们要站在对方的立场体验和思考问题

5、什么是换位思考?它的实质是什么?

6、“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实质所在是什么?

这一环节大约需要10分钟。通常利用随堂小卷,做完之后收上来,教师及时批改及时反馈。

五、教学反思:

1、本节课的成功之处在于讨论环节,通过小组讨论,明辨了是非,懂得了人与人之间的相处要学会换位思考,与人为善。在讨论中小组发言积极,思维活跃,尤其是各小组的组长管理非常到位,及时记载每位同学的发言情况,从而有利于调动大家发言的积极性。

2、教学过程中,师生关系融洽,课堂氛围轻松愉快,这是最大的亮点。

3、在师生展示环节,教师引导学生发现同学的优点,以欣赏的眼光去看待同学,这样既可以使同学之间互相取长补短,也给那些学习不好的同学以自信,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

4、不足之处是,在时间安排上有点紧,个别地方教师点拨不到位。这是今后应注意的问题。另外在讨论环节,有个别学生有溜号现象,教师要加强这方面的管理。

第四篇:换位思考与人为善

《换位思考与人为善》教案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领会“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理。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了解换位思考、与人为善的实质,在学习生活中能够换位思考、与人为善。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在学习生活中懂得理解与尊敬他人、善待他人、欣赏他人。

二、教学重难点分析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在实际的学习生活中如何做到换位思考,这是第九课的核心知识。

本课的教学难点是领会“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理,懂得理解与善待他人,在课程标准中要求对这一知识理解和运用。

三、教学方法

结合教材和学生实际,在教学方法上,本课用读书指导法。指导学生通过阅读教材而获得知识和发展智力,加强对学生的指导,让学生在阅读中找出难点、疑点和提出问题,并依据教材和参考书力争自己解决难点和困难。在教法上,重视对学生学法的指导,培养他们的学习能力,让学生真正成为自主探究学习的主人,主要采用自主探究法、小组合作讨论法和总结反思法。

四、教学过程 情境导入:《电梯里的镜子》在一次电视台的综艺节目中,主持人向嘉宾提问:“宾馆、酒店的电梯里常会有一面大镜子,这镜子是干什么用的呢?”那些嘉宾纷纷回答:“用来检查一下自己的仪表。”、“用来看看后面有没有跟进了不怀好意的人。”、“用来扩大视觉空间,增加透气感。”„„

“这是为了方便坐轮椅的残疾人。当肢残人摇着轮椅进电梯时,不必费神转身,就可以从镜子里看见楼层显示灯。"“唉!我们怎么未能想到这一点呢?" 教师小结:我们要学会换位思考,与人为善。

讲授新课:

(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出示微客

通过微课教师得出结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自己不喜欢的事不能强加于人。因为人是有差异的,自己喜欢的,未必是别人喜欢的。如果把自己喜欢的事强加于别人,这有是另一种形式的专制。让学生将知识点内化。 事例二:小乔的故事

小乔是父母的“掌上明珠”。住校后,小乔得到同学的许多“关照”,却对别人漠不关心。久而久之,同学渐渐疏远了她。假如你是小乔,想想为什么同学都不理你了呢?怎么做才能得到别人的关照?

得出结论:像对待自己那样对待别人。应多去关心、帮助别人。多考虑他人的利益和需要,努力去满足他人的需要,才能赢得别人的友谊,获得别人的真诚帮助。 事例三:驴子和马

一头驮着沉重货物的驴子,气喘吁吁地请求驮了相对少量货物的马:“帮我驮一点东西

- 12 -

第五篇:换位思考与人为善教案

《换位思考 与人为善》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领会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理;了解换位思考、与人为善的实质。学会理解他人,善待他人,欣赏他人。

2.能力目标:学会换位思考,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在学习生活中,能够换位思考,与人为善,理解、尊重他人。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在学习生活中懂得理解与尊敬他人、善待他人、欣赏他人。初步形成“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人生态度。初步形成平等待人、宽容他人、尊重他人、与人为善的良好品质。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认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实质并掌握换位思考、与人为善的方法。 教学难点:在实际交往中落实“换位思考,与人为善”。 【教法与学法】

教学方法:情境设置法、活动教学法、问题情境法。

学法: 自主探究法和合作交流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故事:孩子眼中的世界

有一位作母亲的很喜欢带着5岁的女儿逛商店,可是女儿却总是不愿意去,母亲觉得很奇怪,商店里琳琅满目五颜六色的东西那么多,小孩子为什么不喜欢呢?直到有一次,孩子的鞋带开了,母亲蹲下身子为孩子系鞋带,突然发现了一种从未见过的可怕的景象:眼前晃动着的全是腿和胳膊。于是,她抱起孩子,快步走出商店。从此,即使是必须带孩子去商店的时候,她也是把孩子扛在肩上。

想一想:母亲在给孩子系鞋带时发现了什么?后来这位母亲之所以会改变了对孩子的做法,也是因为她懂得了只有站在孩子的立场,才会明白孩子的感受。这也是今天老师想告诉大家的,人与人之间相处的关键法宝,就在于要学会换位思考,即站在别人的角度看问题。

二、讲授新课

师:那在我们的身边是否经常会发生类似这样的事情呢?下面大家来看在我们同学中出现过的这样的一个小场景:

情景一:A和B两位同学是同桌,一次数学测试的试卷发下来了,A同学考了62分,他急忙问B同学考了多少,B没有告诉他。课间时间,A同学偷偷看了B同学的试卷,原来他只考了59分。A同学于是很骄傲的对B同学说:“哈哈,原来你考了个不及格啊!”这时,C同学见状,对A同学说:“我考了95分,你和他差不多啊,才及格有什么好骄傲的啊!”现在假如你就是A同学,你会有何感受?接下来会怎样做?你为什么会选择这么做呢?(感到惭愧,不好意思,立刻找到B同学去道歉。因为在笑话别人的同时,没有去理解别人的心情。所以,我们应当学会理解他人。) 情景活动二:起绰号

师:在同学们当中,老师还经常见到这样的现象, 班里经常有同学给别人起外号, 我们自己有没有被班里的其它同学捉弄过或取笑过呢,如果有当时心里会是什么滋味?我们请深受其害的当事人们来谈谈他们的感受。(自己不愿意受到侮辱和伤害,就不应该去伤害别人。应学会充分的理解他人的心情。) 设问: 我想问一下大家

※ 给同学起外号会有什么不好的影响?(伤害同学的自尊心,是对别人的不尊重) ※(既然大家都不喜欢被起外号)那自己不喜欢的事能强加于人吗?为什么?(这样做可能会给他人带来不好的影响甚至是伤害)

※ (自己不喜欢的不能强加于人)自己喜欢的事就一定能强加于人吗?为什么?(当然,自己喜欢的事也不能强加在别人身上,因为人是有差异的,自己喜欢的,未必是别人喜欢的,如果把自己喜欢的事强加于别人,这又是另一种形式的专制。所以千万不要将自己的意愿强加于他人。)

师: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的内涵(自己不喜欢的事,就不要强加在别人身上,自己喜欢的事也不可以强加于人)、它要求我们在人际交往中如何去做呢,(要善解人意,对人持平等、尊重和友善的态度)、实质(关心他人、尊重他人、理解他人 )

教师总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自己不愿意做的事情不能强加在别人的身上,即便是自己愿意做的事情也不能强加在别人的身上。我们要尊重他人的意愿。 师:我们继续来看一个同样是发生在我们周围的小情境 情境活动三:掌上明珠

小乔是父母的“掌上明珠”。住校后,小乔得到同学的许多“关照”,生活上经常帮助他。而小乔却对别人漠不关心,也从不打扫宿舍的卫生,还经常在别人休息的时候大声说话。久而久之,同学渐渐疏远了她,不愿与她交往了。假如你是小乔,想想为什么同学都不理我了呢? 教师提问:(1)同学疏远小乔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小乔对同学的不关心和不帮助,自私自利,不顾他人感受)

(2)这其中包含了什么道理,从中给我们什么启示?(我们生活在一个大集体中,就应该互帮互助,团结友爱,不能自私自利,光顾自己的感受,友情是相互的付出。想得到别人的“关照”,自己应该怎样对待别人呢?要学会与同学友好相处,多关心周围的同学,这样别的同学也会主动帮助你,与同学之间才能建立良好的友谊。) 这就是我们所说的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含义(在谋求自己生存与发展的同时,也要帮助别人生存与发展)、要求(我们希望别人怎样对待自己,也就应该以同样的方式对待别人)。

2、我当小编剧

小乔和舍友们会有什么样的变化呢„„

1、小乔会„„(渐渐性格孤僻,不与人交往,自私狭隘,失去朋友)

2、舍友们会„„(因此远离小乔,再也不与他交往)

师:大家都会觉得是这样的结果,但,这是不是我们期待的结果呢,当然不是 ,我们是希望小乔能和同学友好相处,共同进步。那大家来帮帮小乔,给她提提建议,帮助她摆脱困惑,我们考考聪明的同学们都有什么好办法呢。

3、换位思考 与人为善的做法:(在生活中,我们如何做到换位思考?)

1、想人所想,理解至上。懂得将心比心、设身处地的站在对方的立场上体验和思考问题。(如果小乔能做到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也不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了)

2、学会谅解他人,谅解也是一种宽容。(我们在生活中遇到一些小矛盾时,一定要学会原谅他人,那么你会发现,事情将会因为你的宽容而变得转危为安了世界上最宽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宽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阔的是人的胸怀。 ——雨果)

3、学会欣赏他人,才能与人为善。(在我们集体中的每一个同学身上都有闪光点,都有值得我们欣赏的地方和品质,我们应积极肯定他们的优点,多真诚的称赞他人,这样我们的人际关系就会更加和谐融洽)

教师总结:我们在人际交往的过程中,要善解人意,对人持平等、尊重和友善的态度。采取什么样的方式对待他人,先要设身处地想一想,如果自己是对方,是否愿意受到这种对待,如果我们不愿意我们就不能以此对待他人。我们不能只顾满足自己的欲望而忽视他人的存在,更不能牺牲他人的利益来谋求自己的利益。我们希望别人怎样对待自己,也就应该以同样的方式对待他人。关心他人、尊重他人、理解他人,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实质所在。如果时时处处都能站在别人的角度思考问题,体验他人的情感世界,我们就能融洽、友善地与人相处。

情感中转站:向你曾经伤害过的人表达歉意(可以是父母、老师、同学、陌生人,只要是你认为自己的行为伤害到了他们都可以)

我想对__说:(大家可以说给他们听,让他们认识到我们的诚意,相信他们听到了大家的心声一定可以原谅你们。)

三、课后作业、身体力行:

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做其中两个题 :

1、把今天学习的心得体会,讲给父母听。

2、主动做一件为他人着想的事,想一想,这样做有什么好处。

3、与班上对自己有意见的同学交心,征求他们对自己的意见,并谈出自己对他们的看法,主动消除误会。

最后,老师有几句寄语送给大家:

换位思考与人为善,换个角度,别人也许是对的,

己所不容,勿施之于人,要求别人做到的,首先自己要做到。多宽容别人,必能换来真诚和友谊。 结束语:

通过本课的学习,我们学习了解了与人交往应有的一些态度与方式,在交往的过程中,我们要尊重他人的意愿,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要将心比心,理解之上,善待他人。世界上从来就不缺少美的事物,我们要用欣赏的眼光来发现生活的美,多以欣赏的眼观看待我们身边的人。希望通过本文的学习,同学们学会换位思考与人为善,在交往的过程中更愉快和谐!

上一篇:公开服务承诺书下一篇:高空作业安全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