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监督工作报告

2022-07-28

根据工作的内容与性质,报告划分为不同的写作格式,加上报告的内容较多,很多人不知道怎么写报告。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关于《质量监督工作报告》,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第一篇:质量监督工作报告

质量监督工作方案

工程名称:

建设单位:

勘察单位:

设计单位:

监理单位:

施工单位:

大连开发区工程质量监督站

第二篇:工程质量监督报告

永城市人民医院病房楼工程

工程概况:本工程位于永城市东城区欧亚路北侧永城市人民医院院内,建筑面积4600m2,本工程为三层框架结构。抗震设防6度;耐火等级:二级;防水等级:二级;结构使用年限50年。砼强度等级:垫层为C15,基础、梁、板、柱为C30,圈梁、构造柱为C20,填充墙采用A5加气砼砌体。

依据《住建部5号部令》、《河南省工程质量管理条例》、《河南省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施工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实施办法》、《建设工程强制性标准》,已审查合格施工图纸并制定监督计划。

在该工程监督过程中按照监督计划对工程实体质量抽查3次,没有发现实体工程存在严重质量问题。一般实体质量缺陷已整改;实体工程未发现违反法律法规及强制性标准事项;对工程责任主体及相关机构质量行为抽查2次,抽查结果符合要求;对工程资料抽查2次,抽查资料整理符合要求;对基础分部验收、主体分部验收监督各1次,验收形式、验收结论符合要求;基础工程、主体工程均能按照施工图及设计变更进行施工;对钢材、防水材料、现浇砼各抽查2次,抽查情况:主材落实见证取样制,两证齐全。对工程竣工验收实施监督,验收的组织形式、验收程序、内容及各方责任主体执行验收规范技术标准情况符合要求,验收结论一至。

项目监督员:业务站长:

年月日

第三篇:质量监督自查报告

关于质检机构工作整顿的自查报告

为了贯彻落实质监函[2010]124号文件---关于“《市检测机构整顿活动方案》的通知”,我试验室于2010年5月20日上午在试验室会议室召开了全体员工会议, 传达了唐质监函[2010]124号文件---关于“《检测机构整顿活动方案》的通知”,布置迎接这次检测机构整顿活动相关内容,组织成立由主任、技术负责人、质量负责人、检测室负责人组成了自查小组,2010年5月21日技术负责人组织全体人员围绕试验室的质量方针、质量目标以及“客观公正、科学准确”的行为准则开展教育,通过教育,全体员工充分认识科学公正对检测机构长远发展的重要性。自查小组2010年6月1日按文件附件内容进行逐条检查,检查内容如下:

一、组织管理

1.本试验室对各有关部门的职责、权限制定了详细的规章制度,所有员工能够各负其责,严格按《管理手册》的要求开展工作;对员工进行规章制度的定期培训,使员工能够更好的理解和执行。

2.试验室管理者均有任命文件,有专人负责检测管理工作,法人变更报发证机关备案。

3.试验室对内部各环节开展的检查有明确的规章制度,检查中出现的问题及时纠正,并采取有效措施,确保类似问题不在发生。

4.试验室所有检测人员均持证上岗,积极参加省市及试验室内部的培训,培训记录齐全。

5. 监督员设置合理,按计划实施了日常监督。

6. 试验室具有保证第三方公正检验和反商业贿赂的措施。

7. 试验室每年对有关法律、法规和试验室的各项规章制度,按

计划进行培训,并记录存档。

二、环境和仪器设备

1.试验室检测仪器配备齐全,与工作量相适应,所用的仪器设备

均具有计量检定证书,并在检定周期内,与检测能力相适应;所用仪

器设备按规定定期检定/校准并确认,严格按操作规程使用。仪器设

备运行良好;试验室制定了仪器设备的自检自校的方法、记录、规程;

仪器设备的使用、维护制度健全,但部分仪器设备无使用记录。

2.有期间核查计划和记录,能够保证设备校准状态的可信度。

3.试验室的设施及环境条件能满足正常开展检验工作,并对环境

条件进行了有效监测,各检测室均有环境记录。

三、检测过程管理

1.试验室对委托样品制定了严格的规章制度,确保检测样品的代

表性。

2.对样品的抽取、运输、接收、处置、保存、储存、保留、清理

制定了严格的管理制度,不足之处是需要设置样品处置记录;样品具

有唯一性标识和状态标识,接收状态描述详细,流转记录齐全。

3.样品库的保管条件满足要求,确保样品贮存安全、不损坏、变

质,样品状态区域标识清晰可见,按合同的约定返还和处理样品。

4.严格按作业指导书开展检测工作。委托检验签订了合同;试验

室的所有检验要求均经过合同评审,合同评审内容信息反映充足、完

整、准确,并注明客户的要求及双方责任。

四、人员

1.所有检测人员均经过职业道德、法律法规、业务知识的培训,

并持有效证件上岗,能够确保工作质量;检测岗位设置与检测人员配

备合理,能满足认证项目要求;授权签字人符合要求,在考核批准的

范围内签字。

2.内审员、样品、设备、档案等管理人员均有任命文件,能够履

行岗位职责,所有工作人员与试验室签订了聘用合同。

五、检验检测报告及标志使用

1.出具的原始记录、检验报告格式正确,与委托单相符合,信息

量反映全面,报告与原始记录一致,编号、页码等标识正确,不存在

虚假数据、虚假报告的现象,不存在随意修改检验结果或不检验就出

具检验报告的现象;正确填写和更改检验原始记录;有校核人员签字。

2.检测结论用语正确,对检测报告的质量定期进行抽查,设有奖

惩制度,所有报告均有受控编号并标有试验室通讯地址及联系电话。

3.使用国家现行有效的在资质认定范围内的国家标准,执行法定

计量单位,定期在相关网站对标准进行查新 ,所用标准有授控编号。

4.设有健全的委托检验的规章制度,抽样单、委托单信息完整,

反映全面。

六、检验行为

1.本试验室设有防止商业贿赂的措施,按国家标准收费,不牟取

不当利益,所有检测业务均在资质认定范围内并在证书有效期内出具

检测报告。

2.试验室有征求用户意见及处理投诉申诉的制度,记录齐全,目

前为止,尚无客户投诉。

综上所述,本试验室组织机构基本完善,管理制度基本健全,各

部门岗位职责明确,所有检测人员均经培训持证上岗,环境设施及仪

器设备能保证正常开展检测工作,使用现行有效的国家标准,检测过

程符合国家标准,出具的数据真实有效,检测行为合法,公正。同时

通过自查发现我试验室也存在一些问题:

1. 部分仪器设备无使用记录

2. 原始记录缺少样品描述。

针对以上问题,责成业务室主任专门负责,业务人员具体予以改

正,同时还召开了专题总结会,进一步明确所有人员的责任与职责并

制定出以下相应措施:

1. 对上述问题进行专项学习,并制定相应预防措施。

2. 完善试验室的相关规章制度,制定相应奖惩措施。

3. 加强新标准学习,及时进行新标准变更。

2010年6月4日

第四篇:质量监督检查工作汇报

河北省水环境监测中心廊坊分中心 2011年质量监督检查工作汇报

尊敬的各位专家、各位领导:

大家好!欢迎各位到廊坊分中心检查指导工作。

为贯彻落实水利部《关于加强水质监测质量管理工作的通知》和《加强水质监测质量管理工作的实施方案》文件精神。按照省中心《质量管理实施细则》及《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统一规定》提出的要求,更好的做好廊坊分中心质量管理工作,保证质量管理体系有效运行,确保水质监测数据的准确、可靠,廊坊分中心按照上级有关文件精神,同时结合分中心的实际情况,在年初制定了分中心的《质量管理实施细则》、质控考核计划、人员培训计划等各种工作计划。同时,组织大家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并按照工作计划逐步加以落实、实施。

现将我中心落实两个文件精神,加强质量管理工作情况向各位专家、领导汇报如下:

廊坊市位于华北平原东北部,京、津两大城市之间,北纬38º30′至40º05′,东经116º07′至117º15′。东临天津市的蓟县、宝坻县、武清区、西青区和静海县;南接沧州市的青县、河间市、任邱市;西连保定市的雄县、高碑店市和涿州市;北与北京市的大兴县、通州区、顺义县、平谷县相邻,全市国土面积6429km2(其中,22平原6351 km,山区78 km),总人口387.2万人。全市辖两个县级市、两个县级区和六个县,被京津二市的通州、武清分割成南北互不相连的两部分,北部为三河市、大厂县、香河县(俗称北三县);南部为广阳区、安次区、固安县、永清县、霸州市、文安县、大城县(俗称南七县)。市区规划面积70 km2,已建成面积54 km2,人口40万。 廊坊市地处海河流域中下游,河流分属海河流域蓟运河水系、潮白河水系、北运河水系、永定河水系、大清河水系、子牙河水系。全市主要行洪河道有泃河、潮白河、北运河、青龙湾减河、永定河、赵王河、子牙河等。

河北省水环境监测中心廊坊分中心成立于1985年,是河北省水环境监测中心的分支机构,1995年3月河北省水环境监测中心通过了国家级网点式计量认证。而后又分别于2000年、2003年、2005年、2008年和2011年通过水利部专家评审组计量认证复查评审和监督评审。 廊坊分中心现在有化验楼一幢,实验室面积445平方米,中心现在有分析人员10名。其中,本科学历两名;专科学历七名;中专学历一名。化学分析及环境工程专业毕业同志各一名。

廊坊分中心现拥有WFC-120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一台、SGY-1011A原子荧光光度计一台、T6紫外分光光度计一台、7230G分光光度计两台、DDSJ-3080A电导仪一台、PHS-3CPH计一台、COD测定仪一台、电子天平两台等一批先进的精密仪器设备。

廊坊分中心担负着廊坊市地表水、地下水水质监测任务(地表水监测站17处,地下水水质监测站23处)、廊坊市三处重要水源地水质监测及旬报发布、泥沙颗粒分析等项工作,从2011年开始分中心还承担了廊坊市三处重点排污口的监测工作,每年

5、9月份监测。近年来,廊坊分中心还承担了上级交给的其他科研工作。先后完

成了“廊坊市入河排污口调查评价”、“廊坊市水资源保护规划”、“廊坊市水资源评价”和“廊坊市核定水功能区纳污能力和提出限制排污总量意见”等项科研课题。

一、 质量管理制度建设

2月份分中心主管副局长和技术负责人参加完省中心组织的在保定召开的全省管理工作会议以后,马上组织分中心全体人员,对会议精神进行了传达,并认真学习了省中心下发的《河北省水环境监测中心2011质量管理实施细则》和《河北省水环境监测中心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统一规定》。同时学习了水利部关于监督检查工作实施方案的七项制度。并制定出分中心的质量管理工作实施细则。将有关学习培训材料装订成册,人手一份,便于学习。留一份存档备查。

二、 人员上岗培训考核情况

按照“水质监测人员岗位技术培训和考核制度”的要求,由省中心组织对所有分析项目的主、辅做都进行了考核,考核全部合格。所有采样人员由省中心进行了培训和考核,考核合格。检测人员岗位证书和采样人员岗位证书均由部水文局下发,已存档备查。分中心技术负责人和主管副局长分别于2010年12月和2011年11月参加了部水文局举办的实验室管理培训班,取得合格证书。两名同志取得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证书,一名同志取得水资源评价证书,一名同志取得大型仪器培训证书。

三、 质控考核、比对试验

按照年初制定的质控计划对检测人员进行项目考核。考核项目全部一次合格。在日常检测中,按规范要求进行质量控制。标准曲线相关系数大于0.999,截距与零无显著性差异。平行样、回收率测定率控制在10%~15%,结果符合规范要求。空白试验做平行,相对偏差合格。按时限要求检测样品,坚持四随工作制,保证检测数据准确可靠。

为了提高监测质量和规范操作程序,年初我们还组织了一次模拟专家现场考核,即所谓的裸考,就是被考人员不能看书、不能跟标样,其他人员在现场进行观摩。操作人员一边操作一边讲解原理及操作过程。其他人员若发现有不规范的地方也可以指出,这样起到了相互学习相互促进的作用。同时,我们还组织了电子天平操作、溶液配制及其他仪器操作演练。这对提高分析人员的操作技能和业务素质,以及对提高监测质量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6月份完成了水利部组织的对砷、镉、氨氮、高锰酸盐指数的盲样考核,考核全部一次性合格。

8月份完成了总磷、总硬度的精密度偏性试验。按要求绘制质控图,

误差均在准许范围之内,达到规范要求。

9月份完成了海委组织的对氟化物、硝酸盐氮的盲样考核,考核结果现在还没有公布,但我们做的加标回收率符合规范要求,标样跟踪也在准许范围之内。

对部分项目进行了人员比对和方法比对,误差均在准许范围之内。 4月份和12月份进行了两次全程序空白试验,对大部分分析项目进行了一次标样跟踪。全程序空白试验达到规范要求,标样跟踪在准许范围之内。

四、 省界缓冲区监测工作

廊坊分中心负责两处省界缓冲区监测断面的水质监测工作。分别是泃河的双村站,潮白河的赶水坝站。逐月监测,共检测22项。并于每月15日前以电子邮件的形式上报海委。采样按规范要求进行,分析方法标准采用国家标准和水利行业标准。

五、 仪器设备管理

分中心现有WFC-120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一台、SGY-1011A原子荧光光度计一台、T6紫外分光光度计一台、7230G分光光度计两台、DDSJ-3080A电导仪一台、PHS-3CPH计一台、COD测定仪一台、电子天平两台。强检和自校仪器都按规定进行鉴定,每台仪器均配有操作规程、使用记录、维修记录、鉴定证书复印件。并安排专人负责管理,要求每位使用人员必须严格按操作规程去做,若发现仪器出现异常,应及时通知负责人报修。

六、 实验室管理和安全生产工作

实验室环境条件基本符合认证要求,每个化验室均设有通风设施。按要求进行废液处理,并有废液处理记录。有机废液放在磨口瓶内保存,最后统一处理。分析人员实验时配备口罩和手套,做好必要的安全防护措施。实验室配有防毒面具和救生衣,每天有一名科室负责人和两名其他同志进行安全生产值班,设有值班记录。

七、 存在的质量问题及改进措施 1. 还应加强对《评审准则》、质量体系文件和水利部七项质量管理制度的学习,提高检测人员的业务素质,使每个分析人员都能在实际工作中自觉执行各种管理制度,能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2. 对新人上岗、大型仪器设备、新的分析方法变更应重点进行监督、检查。以保证监测数据的准确、可靠。 3.样品保存应更加科学、规范。

2011年12月

第五篇:质量监督工作总结

(一)聚焦重点和热点,不断提升监督抽查在保障产品质量安全中的作用

XX年,市区两级质监部门组织开展了179类产品质量的监督抽查,截至XX年1月10日,已完成158类产品的抽查,共抽查产品5593批次,合格4779批次,平均抽样合格率为85.4%,其中,市级监督抽查5103批次,合格4350批次,平均抽样合格率为85.2%;区级监督抽查490批次,合格429批次,平均抽样合格率为87.6%。上海生产企业的产品3804批次,合格3307批次,平均抽样合格率是86.9%;外省市生产企业的产品1749批次,合格1437批次,平均抽样合格率为82.2%;进口产品40批次,合格35批次,平均抽样合格率为87.5%。上海生产企业产品高于全市平均抽样合格率1.5个百分点。

1至3季度,国家监督抽查涉及本市630家企业生产的72类739批次产品,产品实物质量抽样合格率为98.0%,较去年同期相比提高了5.4个百分点。

XX年的监督抽查工作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1、突出重点,保障安全。

——加大民生产品的抽查力度,保障人民群众切身利益。把与人民群众生活密切相关产品作为监督抽查重点。全年共抽查民生相关产品129类,占到抽查产品总类别的72%。其中抽查家用电气类产品40类,抽查装饰装修家居产品20类,抽查纺织服装鞋类产品15类,抽查妇女儿童学生用品14类,抽查交通工具、燃油燃气、信息通信及其他日用消费品40类。

——开展世博相关产品的抽查,保障世博筹办有序进行。XX年是上海世博会筹备的关键年。为保障世博筹备工作有序进行,一方面,对世博特许产品、世博相关读物印刷品开展专项监督抽查;另一方面,配合世博场馆建设,加大对本市生产、销售的建筑装饰材料和与生产安全密切相关的安全防护用品的抽查力度,并将抽查结果及时向世博局进行通报。共抽查世博相关产品574批次,合格468批次,不合格105批次,另有1批次产品因未按规定取得3c认证直接进行执法查处。

——加强节能环保相关产品抽查,服务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加大对空调等耗能产品、节能灯具、节水型器具、以及建筑节能产品列的监督抽查力度,特别是对15类列入国家能源效率标识产品目录的14类262批次产品开展专项监督抽查。结合沪iv汽柴油新标准实施,硫含量等环保指标要求大幅提高的情况,及时对沪iv汽柴油开展的监督抽查,共抽查161个样品,涵盖了上海主要生产企业和批发企业以及中石化、中石油、中海油及其他社会加油站。此外,还对水嘴、给排水管、坐便器、中空玻璃等涉及节水、节能的建筑和装饰装修材料,以及塑料购物袋等涉及环保的产品开展了抽查。服务了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

——及时部署甲流防控用品抽查,全力支持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XX年出现甲型h1n1型流感病例后,我局第一时间组织开展流感疫情相关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对包括一次性湿巾、消毒液、洗手液等在内的甲流防控用品开展抽查。四季度根据防控形势需要,再次紧急行动,对口罩、洗护用品等相关产品开展了抽查。共抽查甲流防控相关产品17类350批次,有力保障了流感防控产品的质量安全。

——扩内需,促增长,积极开展“家电下乡”等产品的专项抽查。及时下发《关于加强本市家电下乡产品质量监督工作的通知》,组织开展监督抽查和执法检查工作。共对7类19家“家电下乡”产品中标生产企业进行调查摸底。对在生产的13家企业的中标产品,进行了监督抽查,确保质量问题早发现,早解决。此外对于以旧换新、节能惠民等其他保增长措施涉及到的相关产品也开展了监督抽查,为市政府出台空调补贴政策提供依据。

2、结合区域经济特点,组织开展区域产品质量整治。为了解决区域性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及时消除区域性产品质量安全隐患,组织奉贤、青浦、金山、南汇、松江、崇明、嘉定、闵行等区、县局,对内外墙涂料、电线电缆、烧结砖、床上用品等产品开展了区域整治工作。涉及内外墙涂料生产企业58家,电线电缆生产企业84家,床上用品生产企业9家,烧结砖生产企业18家。对这些企业进行企业质量档案的建立和更新,摸清企业质量状况,并对其中134家企业的185批次产品进行了监督抽查,合格167批次,抽样合格率为90.3%,其中,连续几年整治的产品中,南汇区的电线电缆抽样合格率比XX年提高了4.3个百分点,崇明县的烧结砖抽样合格率提高了9.7个百分点,均取得了一定的成效。通过区域整治,对提高区域产品质量,规范行业,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3、针对质量整治难点,组织开展问题企企业重点监管。根据《上海市不合格产品生产企业分类分级监督管理办法(试行)》的规定,组织浦东、奉贤、青浦、金山、闵行、嘉定、南汇、松江、崇明、卢湾、静安等12个区县局,对在近2年中产品经各级监督抽查2次以上(含2次)不合格或质量投诉多的58家区(县)属中小企业开展质量监管工作,加强监督力度,落实企业产品质量安全主体责任,提高企业质量法制意识,严把产品质量安全关。通过企业质量监管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52家企业在XX年监督抽查中产品全部合格。

(四)完善后处理机制,切实提高监督抽查有效性

XX年共对国抽、市抽和外省市移送的909家次生产、经销企业开展了监督抽查不合格产品后处理工作。通过市和区、县两级质量技监部门的共同努力与密切协作,本市的监督抽查后处理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绩,特别是第三季度和第四季度(见图1),总完成率达92.1%。在完成后处理的生产企业中,复查率为87.6%,因企业注销、停业和转产未进行复查的占12.4%。

图1 XX年1-4季度后处理工作完成率与复查率

全年后处理工作围绕以下三个方面开展:

1、规范工作流程,完善各项措施

一是建立监督抽查结果通报制度。对抽查中发现的产品质量问题严重的情况,及时通报相关主管部门,形成合力,加强对相关产品的监管力度。如针对部分“家电下乡”产品能源效率等级未达到标准要求的情况,及时向市商务委、市经信委进行通报,引起各部门的高度重视,加强家电下乡中标产品生产企业质量监督;针对部分校服产品抽查中存在问题,以及校服产品通常由学校集体采购的特点,及时将校服产品的抽查情况向市教委进行通报,调动全社会力量,督促相关企业加强产品质量控制。

二是完善后处理逾期未改正企业公告制度。加大公告力度,对承诺停产、停业企业及其产品统一公告,并对其加强跟踪回访检查制度,及时消除产品质量安全隐患。全年共发布4期公告,对53家因停业、停产、复查不合格等原因而未进行整改或整改未达到要求的企业进行了公告。

三是深化不合格产品退出制度。对监督抽查中发现的违反国家强制性标准、存在严重安全隐患的太阳镜产品、液体加热器、电灭蚊器具产品实施强制收回,重点加强对连锁经营企业统一配送产品的清退,确保不合格产品退出市场。

四是完善了后处理工作的评价机制。新增了生产企业后处理复查率这一评估指标,突出对本市生产企业整改有效性的评价,有效地促进了后处理实施部门加强后处理工作闭环。

2、组织质量帮扶,体现监督宗旨

对监督抽查发现的倾向性问题,组织召开产品质量分析会,发挥质检机构专家技术优势为中小企业会诊,通过技术手段促进企业完善质量体系,重点加强相关法律法规、产业政策及产品标准的宣贯,促进企业落实各项整改措施,提高产品质量水平。XX年市局共组织召开了灯具、小家电、自行车、儿童服装、床上用品、坐便器、家电产品质量能效专场等7类产品分析会,本市200余家的生产、销售企业代表以及相关行业协会的负责人参加了会议。通过召开质量分析会等服务,企业的整改积极性和整改实效明显提高。例如,自行车、儿童服装和床上用品这几类产品的复查率达90%以上,复查合格率100%;按摩器具、电热饼(袋)、室内加热器和电热毯等冬令小家电从XX年的平均抽样合格率73.7%上升到91.6%,产品质量状况有了明显好转。

3、深入研究规律,完善工作机制

针对近年来注册地与生产地分离的异地经营企业难以开展后处理等难点问题, 组织区、县局成立课题组,研究探讨该类企业的后处理工作模式,制定了《上海市注册型企业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后处理暂行规定》,有效地协调本市各区县之间以及本市与外省市质监部门之间的后处理工作,并强化了与相关职能部门之间的协作,为提高后处理工作有效性提供了制度上的保障。

(五)加强工业产品生产许可管理,严格市场准入和后续监管

截止XX年12月,本市共有2414家企业获证,其中省级发证1472张。全年换/发证受理728家,其中省局审查428家,不合格64家。办理许可证名称变更47家,补领许可证证书13家,更正许可证证书48家,颁发许可证证书695张,其中省局发证305张。共对104家家企业做出不予许可决定,其中涉及省局发证的71家,注销了75家企业的生产许可证,受理319家企业的委托加工备案。通过严格审查发证,确保企业具备持续生产合格稳定产品的能力,提高产品质量水平及管理水平。

全年许可证工作的主要做法如下:

1、推进信息公开,提高行政效率。按照《许可证管理条例》的规定,实行“八公开”,将行政许可事项、依据、实施单位、条件、程序、期限、收费标准、审批结果对外公开,在局受理大厅统一设立了许可证接待、受理窗口,按法定程序和期限组织对申请企业审查,及时上报材料,做到严格受理、严格审查、严格监督,对不符合产业政策的申报企业坚决不予受理,严格控制高耗能、高耗材、高污染项目的重复建设,切实贯彻国家产业政策。

积极配合本市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从5月1日起率先在浦东、奉贤试行受理试点工作,大大方便了企业申请;缩短行政许可时间。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电线电缆等14类省级发证产品发证时限由法定60个工作日压缩到50个工作日,提高了行政效率。

2、严格检验管理,规范许可审查。为保证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检验工作的质量,加强对承担生产许可证检验任务检验机构(以下简称检验机构)的管理,规范生产许可证检验机构申报工作,有效发挥我市产品检验资源,形成科学合理的布置格局,根据有关规定,结合我市实际,起草了《上海市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产品检验机构申报及管理办法》(讨论稿);加强与检验机构的沟通交流,组织机构学习有关法律法规和产品实施细则,对符合条件的机构积极向全国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办公室推荐承担生产许可证检验任务。

进一步规范许可证审查工作,正着手起草《生产许可证审查员管理办法》和《实地核查工作规范》,逐步建立审查制度,规范审查行为。

3、开展质量分析,促进节能减排。在组织开展涉及民生安全的电线电缆、钢筋等行业生产许可证获证企业专项检查的基础上,对电线电缆、眼镜、建筑外窗、钢筋等主要许可证产品的质量状况进行了深入分析,并形成质量状况分析报告,提出有针对性的措施建议,以达到 “整顿一个行业、理清一个行业质量状况、提高一个行业质量水平”的目的,为全市质量状况分析奠定了基础。

积极贯彻国家产业政策,颁发《关于加强本市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落实节能减排有关工作的通知》,要求对生产和使用过程中高耗能或易造成环境污染的产品有23类,严把受理审查关,加强获证企业后续监管,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和工艺。据不完全统计,截止XX年本市淘汰钢铁、水泥等落后生产能力25万吨,实现节电154700万度,节约标准煤38.9万吨,减少粉尘排放67.5万吨、减少粉尘、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排放66.15万吨。

4、加强业务培训,做好政策宣贯。从3月到4月,由市许可办对新修订的验配眼镜、建筑外窗、电线电缆、危险化学品包装物及容器、泵、电焊条、建筑防水卷材、电热毯、助力车、特种劳动防护产品等14类省级发证产品的生产许可证实施细则进行了全面宣贯,900多家许可证企业、行业审查员及19个区、县局许可证监管队伍共1200多人次参加了培训,为14类省级发证产品的换发证及证后监管等工作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5、强化证后监管,提高工作实效。采取监督审查、日常巡查、产品质量监督抽查等多种措施,强化证后监督,督促企业持续稳定地保持必备生产条件,确保许可证工作的有效性:

(1)围绕人民币伪钞鉴别仪、助力车、电热毯、钢筋等社会关注度高、面广量大、关系人民群众健康安全的产品,组织开展专项监督检查。

(2)组织区、县局有序开展监督检查,共完成1983家获证企业的年审及200多家企业的实地核查。19个区县都能在监管中积极向企业宣传许可证法律法规,增强了企业的质量法制意识,规范了企业证后生产、经营活动。初步建立了辖区监管责任制,基本上做到了获证企业监管全覆盖。

(3)各个区、县局各显证后监管特色。奉贤、南汇、宝山、闵行、嘉定、浦东等局针对人手少、企业多、分布区域广、产品种类多等现状,充分发挥区局派出机构的作用,科所联动,出色地完成了许可证年审、证后监管工作;静安、黄浦等根据中心城区的特点对验配眼镜行业进行了重点监管,普陀建立了行业专家队伍并进行动态调整,做到主要行业至少配备一名专家。这些专家在企业采标、技术改进、问题分析等方面都提供了宝贵的专业意见,有效提高了监管水平;徐汇、金山、宝山、奉贤等区县结合区内实际情况,开展许可证年审网上预审方式,减少了企业往返奔波,方便了企业。浦东、闵行、普陀、宝山、奉贤、崇明等局突出监管重点,实行分类分级监管方式,提高了监管针对性和有效性。

(六)加快企业质量档案建立,探索产品质量安全风险机制建立

1、全力推进上海生产企业质量档案的建立。我局实现了企业代码信息库有关数据与企业质量档案的实时交换,在原有3531家上海生产企业已建立企业质量档案的基础上,完成了近3400家已获得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ccc认证、家电下乡等生产企业的建档工作,其中青浦、浦东、崇明、黄浦、闵行等区县局实现了生产许可证和ccc认证获证企业100%建档。

2、建立和完善产品质量安全突发事件快速处置机制。按照统一领导、分工协作,市区联动、分级响应,快速反应、处置有力,整合资源、信息共享,防治结合、长效监管的原则,制定了《产品质量安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并根据我市质检机构的布局,初步建立以质检机构专家为主的突发事件应急专家库,作为应急预案的有效技术支撑。

3、组建和运作产品质量风险研究中心。经过多部门的积极筹备,XX年 7月,正式批准成立了“上海市产品质量安全评估研究中心”。目前,中心积极推进质量安全风险管理基础性课题研究。已完成包括美国、日本、德国等主要发达国家及主要发展中国家的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管理相关法律法规、风险评估实施状况、典型案例的研究;对国内大部分与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管理有关的现行法律法规和标准实施现状进行了分析和研究,编辑出版了三期《产品质量安全风险信息参考》,收集了国内有关发布产品质量安全信息的相关网站几十个、网页近百个,明确了包含网站信息、实验室检测信息、监督抽查信息、投诉举报信息等在内的信息源,初步建立了信息收集、筛选、过滤的情报采集系统。

(七)加强检验检测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提升产品质量监督技术保障能力

1、围绕技术保障,加强质检机构的监管。加强对本市依法设置和授权质检机构的资质认定(审查认可/验收)和监督管理。完善本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体系,新增防雷产品、气体化工产品等2家质检站,对33家本市质检机构进行到期复评审和8家质检机构进行扩项评审;促进质检机构能级的提升,新增国家级质检中心3家;组织对质检机构的监督检查,推进质检机构规范管理;加强质检机构行风建设,向全市质检机构印发了《关于推进质检机构行风建设的通知》,规范质检机构检验行为;组织质检机构为世博建设做好检验技术保障工作,参与世博卡、led产品的环境试验,承担混合型车辆的电磁兼容试验,做好青草沙水源地工程供水管道的检测等。

2、以提高能力为重点,严格安检机构的准入管理。组织启动了全市80余家安检机构的资格许可复评审工作,完成了5家机动车安检机构的搬迁评审工作。贯彻落实《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项目和方法》新标准实施工作,确保安检机构能够及时按照新标准开展工作。组织专家完成了安检机构检测能力对比方法初稿的制定,以通过能力比对推进全市安检机构共同提高检测能力,解决全市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能力的差异性问题。配合总局做好《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机构管理规定》及相关配套文件的制修订工作,承担并完成了《机动车安全检验机构设置规划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的制定。组织了对安检机构技术人员和审查员的考核,加强队伍建设。对人大代表提出的关于“建议修订本市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收费标准”的书面意见按会办要求进行了调研和答复。积极推进机动车安检机构行风建设,加强对安检机构的监管力度,规范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行为,推进安检机构的行风建设,改善行业风貌。

上一篇:正科转正工作总结下一篇:中考优秀作文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