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学知识点汇总

2022-11-21

第一篇:高等教育学知识点汇总

教育学原理知识点汇总

下面是教育学原理中的重要基本概念,希望各位考生务要熟练掌握。清楚地了解了基础概念,那么对于理论部分的复习是有所帮助的。

1、 教育学:教育学是以教育事实为基础,以教育价值观引导下形成的教育问题为对象,探索和揭示教育活动规律性联系,并服务于教育实践的一门学问。

2、 教育:广义的教育是指泛指一切增进人的知识与技能,影响人的思想品德的活动。狭义:学校教育是由专门的教育机构所承担的、由专门的教职人员所实施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以影响学生的身心发展为首要和直接目标的教育活动。

3、 教育目的:根据一定社会发展和阶级利益需要提出的培养人的质量规格的总设想或规定,是教育者对受教育者进行有意识、有计划的影响活动所要达到的预想结果。

4、 学校教育制度(学制):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系统,规定了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目标、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学校之间的纵横衔接关系。

5、 义务教育:以法律的形式规定的,适龄儿童和青少年须接受的,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须予以保证的国民教育。是一种普遍的、全民的教育。

6、 课程:广义的课程指的是学生在学校中获得的全部经验,狭义的课程是指为实现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而规定的教学科目及其目的、内容、范围、分量和进程的总和。

7、 课程计划:是国家根据一定的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制定的有关学校教育和教学工作的指导性文件。

8、 课程标准:指学科课程标准,它是各学科的纲领文件。是根据课程计划,以纲要的形式编定有关学科教学内容的教学指导文件。

9、 课的结构:是指课的组成部分及各部分进行的顺序和时间分配。

10、 教学:是以教师引导学生主动学习为基础的教与学相统一的活动,是以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多向互动、动态生成为存在方式,促进学生发展的有组织、有计划的教育活动。

 

11、 教学方法:是师生在教学过程中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所采取的一系列教与学相互作用的具体方式和手段的总称。

12、 讲授法:是教师通过简明、生动的口头语言向学生系统地传授知识,发展学生智力的方法。

下面是教育学原理中的重要基本概念,希望各位考生务要熟练掌握。清楚地了解了基础概念,那么对于理论部分的复习是有所帮助的。

1、 班级授课制:将学生按年龄和程度编成班级,使每一班级有固定的学生和课程,由教师按照固定的教学时间表对全班学生进行上课的教学制度。

2、 教学模式:在一定教学思想或教学理论指导下建立起来的较为稳定的教学活动结构框架和活动程序。

3、 教学评价:依据教学目标对教学过程及结果进行价值判断并为教学决策服务的活动。教学评价是研究教师教与学生的学的价值的过程。

4、 美育:是以培养学生审美、立美能力,从而促使他们追求人生的情趣与理想境界等为目标的教育活动。

5、 教育规律:是指教育活动中存在的本质的、然的和内在的联系。

6、 双规制:指在资本主义的学校教育制度有两个相互独立的系统:一个是专门为资产阶级子弟服务的,配备有良好的师资和设备,学生们沿着这个系统深造,就可以升入一些有名的高等学校,毕业以后直接成为统治阶级和各级管理人员。另一个是为劳动人民的子弟准备的,师资力量和教学设备比较差,主要是学习一些实用知识和技能,很少有升大学的机会一般在上中学之前就进入劳动市场。

7、 教学模式:指以某种教学理论为指导,以一定的教学实践为基础形成的,教学活动的各个成分按照一定的要求和程序整合而成的、比较固定的和具有典型性的教学实践形式。

8、 讲授法:教师通过简明、生动的口头语言向学生系统的传授知识,发展学生智力的方法。

9、 课的类型:是根据教学任务和教学方法的不同划分的课的种类,是教学活动的基本单元。

1、 简述教育学的历史发展。

答:(一)教育学的萌芽(二)教育学的独立时期 (三)教育学的多样化发展时期 (四)当代教育学的发展。

2、简述教育学的意义。

答:(一)教育学有助于形成科学的教育观,增强教育工作者教育的自觉性和预见性。

(二)学习教育学有助于指导教育实践,提高教育者的工作热情和教育效率,提高教育工作者的专业素养。

(三)学习教育学有助于推动教育改革和教育科学研究,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

3、简述现代教育发展呈现的基本特征。

答:(一)教育加快民主化进程(二)教育与生产劳动日趋结合 (三)教育内容极为丰富和开放 (四)大力加强基础教育,不断延长义务教育年限 (五)教育形式和手段发生重大变化(六)国际教育合作与交流日益频繁(七)终生教育体系在逐步构建。

4.简述教育目的的功能。

答:(一)导向功能;(二)选择功能;(三)控制功能;(四)激励功能;(五)依据功能;(六)评价功能。

5.简述我国新时期的教育方针。

答:教育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6.简述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

答:(一)德育;(二)智育=;(三)体育;(四)美育;(五)劳动技术教育。

7.简述义务教育的特点。

答:(一)强迫性;(二)普及性。

8.简述教师劳动的特点。

答:(一)教师劳动的复杂性;(二)教师劳动的创造性;(三)教师劳动的示范性;(四)教师劳动的长期性;(五)教师劳动空间的广延性和时间的连续性。

9.简述学生的本质属性。

答:(一)学生是主体性的人;(二)学生是具有完整性的人;(三)学生是成长中的人。

10.简述学生时代特点。

答:(一)主体意识增强;(二)信息获取多样化;(三)价值选择多样化;(四)同辈影响较大。

11.简述良好师生关系的特点。

答:(一)民主平等;(二)对话合作。

12.简述如何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答:(一)确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二)改变教育方式,从教授式教育走向对话式教育;(三)掌握处理师生关系的手段和方法。

13.简述影响课程的因素。

答:(一)社会;(二)学生;(三)知识。

14.简述教学的意义。

答:(一)教学是传递知识经验、促进学生发展的最有效形式;(二)教学是进行发展教育、实现学校培养目标的基本途径;(三)教学是进行文化传承、促进社会发展的重要手段。

15.简述教学的任务。

答:(一)引导学生主动学习;(二)学习公民所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三)促进学生的发展。

16.简述教学的基本规律。

答:(一)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统一的规律;(二)掌握知识和发展智力相统一的规律;(三)传授知识与思想品德教育相统一的规律;(四)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地位相结合的规律。

 

17、教学过程的基本阶段。

答:(一)激发学习动机,(二)领会知识经验,(三)巩固知识经验,(四)运用知识经验,(五)检查反思改进。

18、简述中小学常用的教学原则。

(一)科学性与思想性统一的原则,(二)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三)直观性性原则,(四)启发性原则,(五)循序渐进原则,(六)巩固性原则,(七)量力性原则,(八)因材施教原则,(九)反馈调节原则。

 

19、简述备课的内容。

答:(一)了解学生,(二)深入钻研教材,(三)恰当选择教法。

20、简述备课的形式。

答:(一)学期教学进度计划,(二)课题教学计划,(三)课时教学计划。

 

21、简述综合课的结构。

答:(一)组织教学,(二)检查复习,(三)讲授新教材,(四)巩固新教材,(五)布置课外作业。

22、简述上好课的基本要求。

答:

1、目的明确 ,

2、内容正确 ,

3、方法得当 ,

4、语言清晰 ,

5、组织有序。

 

23、简述教学模式类型。

答:(一)“传递”——“接受”式。(二)“引导”——“发现”式。(三)“自学”——“辅导”式(四)“暗示”——“领悟”式。

 

24、简述德育过程的规律与特点。

答:(一)德育过程是对学生知、情、意、行和谐统一的培养过程,具有统一性和多端性。

(二)德育过程是学生在活动和交往中接受多方面影响的过程,具有社会性和广泛性。

(三)德育过程是促进学生思想品德内部矛盾斗争的过程,是外部教育与自我教育的统一,具有主动性和自觉性。

(四)德育过程是长期的、反复的、逐步提高的过程,具有反复性和渐进性。

 

25、简述班主任的工作内容。

答:(一)了解和研究学生(二)组织和培养班集体 (三)影响和教育班级每个学生 (四)协调和统一各方面的教育力量 (五)评定学生操行。

26、简述班主任应如何组织培养班集体。

答:

1、确立班集体目标

2、确定班级成员的角色位置

3、建立融洽的班级内外关系

4、开展丰富多彩的班级活动

5、营造健康的班级文化环境。

 

27、简述班主任应如何了解和研究学生。

答:(一)观察(二)调查研究 (三)分析书面材料 (四)建立学生档案。

 

28、一节好课应符合哪些基本标准

答:(1)教学目的明确、(2)教学内容正确、(3)教学方式适当、(4)教学过程紧凑、(5)学生主体性充分发挥。

29、我国教育目的有哪些基本特征。

答:(1)我国教育目的以马克思主义人的发展学说为指导思想。

(2)我国教育目的有鲜明的政治方向。

(3) 我国教育目的坚持发展与个性发展的统一。

1、结合我国学校教育实际分析学校制度文化及其对学生发展的影响。

答:(1)学校制度文化的基本内容:

a) 学校制度文化一般包括学校的传统、仪式和规章,它是学校组织对组织内部分各类成员的一种行为规范规定。

b) 学校传统是一所学校在较长时间内形成的,影响所有成员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的定势,它对学生发展的影响一般不是通过强制性的要求实现的。

c) 学校仪式是学校的某种固定化的活动程序和形式,它对学生的影响具有一定的强制性。

d) 学校的规章制度是学校中的一种制度化了的行为规范,规范的对象不仅包括学生,也包括教职员工。

(2)学校制度文化对学生发展的影响:

独特的学校制度文化会对学生的认识、情感、行为习惯以至整个人格产生重要影响。

2、论述教学工作基本环节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实施要求。

答:(1)一般说,教学工作的实施由备课、上课、作业的布置和批改、课外辅导几个环节构成。

(2)各环节之间的关系是:

a) 备课是教学工作的基础,是上好课的先决条件

b) 上课是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教学质量的高低直接取决与上课

c) 作业的布置和批改是上课的延续,对于巩固知识培养能力和端正学习态度具有重要作用

d) 课外辅导是教学工作的补充和辅助,是适应学生个别差异,因材施教的主要途径和措施

(3)各环节的基本要求分别是:

a) 备课要做好钻研教材、了解学生和设计教学过程等三方面工作。

b) 上课要注意目的明确、内容正确、方法适当、过程紧凑、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

c) 布置作业应符合大纲和教科书的要求,分量适当,难易适度,要求明确,并认真及时批改作业。

d) 课外辅导要根据教学和学生实际情况,以个别和分组两种形式进行。 3.结合当前课程改革实践,论述掌握知识与发展能力的关系。

答:(1)知识与能力之间存在着内在联系,不能截然分开。

(2)能力是获取知识的要条件。

(3)知识是能力形成和提高的基础。

(4)知识与能力各自具有独立性,分属于不同的范畴。

(5)再教育实践中要处理好掌握知识与发展能力这一基本关系。

4.启发性教学原则的基本内涵是什么?联系教学实际阐述贯彻该原则所应遵循的基本要求。

答:(1)启发性教育原则的基本内涵是:在教学中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能够主动的学习。

(2)贯彻启发性原则的基本要求。

i. 激发学生的积极思维。

ii. 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

iii. 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

4.因材施教原则的基本内涵是什么?结合教学实际阐述如何贯彻这一原则?

答:(1)基本内涵:

指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当照顾学生的个别差异。是为了处理好集体教学与个别教学,统一要求与尊重学生个别差异而提出的。

(2)基本要求:

1) 充分了解学生。

2) 尊重学生的差异。

3) 面向每一个学生。

5.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谈谈如何上好一堂课?

答:(1)教学目的明确。

(2)教学内容正确。

(3)教学方法适当。

(4)教学进程紧凑。

(5)学生主体性充分发挥。

6.学生主体性的基本内涵是什么?请结合实际阐述教育过程中应如何尊重和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答:(1)学生主体性的基本内涵:a) 自主性,b) 主动性,c) 创造性。

(2)尊重和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应力求做到

i. 教育、教学活动的组织要尊重学生的感受

ii. 教育活动中,要给学生留有选择的余地,尊重学生的选择

iii. 教育中要鼓励学生的创造性

7.在我国,中小学教师应具备那些基本素质?

答:作为专业人员的教师,需要具有规定的素质要求,才能有效的履行教师的教育职责。一般来讲,中小学教师的素质要求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1)文化素养与学科专业知识。

(2)教育理论知识与技能。

(3)职业道德修养。

8.论述学校的德育的功能。

答:(1)德育的社会功能:德育的社会功能指的是学校德育能够在何种程度上发挥何种性质的作用。具体说来,主要指学校德育对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挥影响的政治功能、经济功能、文化功能

(2)德育的个体性功能:指德育对德育对象个体发展能够产生的实际影响。德育的个体性功能可以描述为德育对个体生存、发展、享用发生影响的三个方面。其中享用性功能是德育个体功能的最高境界

(3)德育的教育性功能:有两大含义:一是指德育的“教育”或价值属性,二是指德育作为教育子系统对平行系统的作用

9.教学活动的本质是什么?为什么说教学认识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

答:教学活动的本质是一种特殊的认识活动

因为教学认识过程是一种学生的认识过程,教学认识过程是一种间接性的认识过程,教学认识过程是一种在教师领导下的认识过程,教学认识过程是一种有教育性的认识过程

10.论述启发性原则的含义及其对教师的基本要求。

答:含义:指在教学中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自觉积极性,使得学生能够主动的学习,以达成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是为了讲教学活动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统一起来而提出的。

基本要求(1)激发学生的积极思维。(2)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 (3)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

11.论述因材施教原则的含义及其对教师的要求。

答:含义:指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当照顾学生的个别差异。是为了处理好集体教学与个别教学、统一要求与尊重个别差异而提出的

要求:(1)充分了解学生(2)尊重学生的差异 (3)面向每一个学生

12、论述讲授法的含义、特点及贯彻要求。

答:含义:讲授法是教师运用口头语言系统的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方法。

特点:讲授法的基本形式是教师讲、学生听,具体可分为:讲述、讲读、讲解三种方式。

要求:(1)保证讲授内容的科学性和思想性。(2)讲授要做到条理清楚、重点分明。(3)讲究语言艺术。(4)注意与其他教学方法配合使用。

 

13、论述谈话法的含义、特点及贯彻要求。

答:含义:谈话法是教师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借助启发性问题,通过口头问答的方式,引导学生通过比较,分析,判断等思维活动获取知识的教学方法。

特点:优点:能比较充分的激发学生的主动思维,促进学生的独立思考,对于学生的智力发展有积极的作用,同时也有助于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锻炼和提高。缺点:与讲授法相比,完成同样的教学任务,他需要的教学时间较多。学生认识较多时,不能照顾到每一个学生。

要求:(1)做好充分的准备。(2)谈话要面向全体学生。(3)在谈话结束时进行总结。

 

14、如何培养一个良好的学生集体?

答:(1)善于向学生提出教育要求。(2)树立明确的共同目标。(3)建设一支好的学生干部队伍。(5)培养健康的集体舆论。

 

15、简评杜威的儿童发展观。

答;杜威对对儿童发展观的完善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他反对传统教育脱离实际生活、脱离儿童经验,把儿童当作知识的容量器至于被动对地位的倾向,提倡关注儿童的参与,以儿童为中心的教育。从强调儿童的主体性出发,提出“教育既生长”的著名论断。杜威的儿童发展观还强调了环境条件,尤其是教育情境对儿童发展的影响作用。杜威的这种思想对20世纪初进步主义教育在世界范围兴起产生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16、如何理解知识与智力的关系?

答:一定科学知识的获得是是智力发展的基础与前提,而知识的发展又能加快只是获得的进程。另一方面,二者相互区别。知识获得与智力发展又有不可代替的关系,智利发展除受知识学习的影响之外,还会受其他因素的影响;同样知识的学习于并不只有发展智力的意义,并不然带来智力的同步发展,只是学习只有在它能够充当提高心智发展的条件时,才能够成智力发展的积极因素。

 

17、教育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答:1)提高和培养学生感受美的能力。

2)提高和培养学生鉴赏美的能力。

3)提高和培养学生鉴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

4)提高和培养学生追求人生趣味和理性境界的能力。

 

18、班级授课制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答:班级授课制的特征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1)班:把学生按照知识水平和年龄分别编成固定的班级

2)课:把教学内容以及实现这种内容的教学手段、教学方法开展的教学活动,按学科和学年分成许多小的部分,分量不大,大致平衡,彼此连续而又相对完整,这每一小部分内容和教学活动,就叫做一“课”,一课一课的进行教学。

3)时:把每一课规定在统一的单位时间里进行。课与课之间有一定的间歇和休息。

19、对班级授课制如何评价?

答:在世界范围内,最普遍采用的教学组织形式是班级授课制。

优越性:

1)是教学获得极大的效率,使得教育的普及性成为可能。

2)有利于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便于有计划的教学活动,循序渐进开展教学活动

3)有利于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和启发。

局限性:

1)不利于学生为主体的发挥,多是接受教师所传授的现成知识。

2)缺乏为学生提供实践性学习,探索性学习的机会。

3)不能很好适应教学内容和方法的多样化,比较固定化,缺少灵活性。

4)强调统一性,难以适应学生的个别差异,不利于因材施教。

5)学生之间的互相交流和启发难以保证。

20、备课要做那些方面的工作?

答1)钻研教材:a、学教学大纲,b、学习教科书,c、阅读与教学内容有关的参考资料。

2)了解学生

3)设计教学过程:a、学期教学进度计划,b)单元教学计划,c)课时教学计划。

 

21、一节好课的标准是什么?

答:

1、教学目的明确;

2、教学内容正确;

3、教学方法适当 ;

4、教学过程紧凑 。

 

22、学生集体的教育有哪些作用?

答:

1、集体通过有机的组织对其成员施加教育影响,可以起到教师个人起不到的作用。

2、集体组织活动比教师个人对学生教育的范围大、内容丰富,方法多样,灵活,学生易于接受。

3、集体的教育影响是通过舆论实现的,集体舆论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4、在集体中个体之间的相互影响使得人人都成为教育者。

23、现代教育的特征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答:

1、教育加快民众化进程;

2、教育与生产劳动日趋结合;

3、教育内容极为丰富和开放;

4、大力加强基础教育,不断延长义务教育年限;

5、教育形式和手段发生重大变化;

6、国际教育合作与交流日益频繁;

7、终身教育体系在逐步构建;

 

24、学习教育学的目的:

(1)学习教育学有助于形成科学的教育观,增强教育工作者教育的自觉性和预见性

(2)学习教育学有助于教育实践,提高教育者的工作热情和教育效率,提高教育工作者的专业素养

(3)学习教育学有助于推进教育改革和教育科学研究,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

 

25、为什么说教育在人的发展中其主导作用?如何发挥教育的主导作用?

答:

1、学校教育是有目的的,克服了其他影响的自发性

2、学校教育是有计划的,克服了其他影响的偶然性

3、 学校教育是有系统的,克服了其他影响的自发片段性

4、 学校教育是一种专业化的行为,克服了其他影响的盲目性。

 

26、教育如何适应人的身心发展规律?

答:

1、个体身心发展的顺序性,要求教育要循序渐进的促进个体的发展

2、 个体身心发展的阶段性,要求教育要确立“最近发展区”,采用不同的教育内容和方法

3、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均衡性,要求教育要把握儿童学习的“关键期”

4、 个体身心发展的差异性,要求在教育中应注意因材施教

5、 个体身心发展的稳定性与可变性,要求教育因势利导、顺应规

27、教育目的的概念:教育的目的是根据一定的社会发展阶段和阶级利益需要提出的培养人的质量规格的总设想或规律,是教育者对受教育者有意识、有计划的影响活动所要到达的预想结果。广义的教育目的:指人们对受教育者达成状态的期望,即人们希望受教育者接受教育以后在身心各方面产生的变化或结果。狭义的教育目的:指各级各类学校和其他教育机构对受教育者进行培养的总体目标。 28.教育目的的功能:

(1)导向功能(2)选择功能(3)控制功能(4)激励功能(5)依据功能(6)评价功能

29.教育的方针:教育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30.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1.德育2.智育3.体育4.美育5.劳动技术教育

31.学校教育制度的概念:教育制度又称国民教育制度,它是指一个国家各种教育机构及其规章制度的总体,国民教育制度的核心是学校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是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系统,规定了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目标、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学校之间的纵横衔接关系。

32.义务教育的特点:1.强迫性

2、普及性

33.我国现行学校的结构和类型是什么?

答:学前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

33.教师劳动的特点是什么?

答:1.教师劳动的复杂性2. 教师劳动的创造性3. 教师劳动的示范性4. 教师劳动的长期性5. 教师劳动空间的广延性和时间的连续性

34.论述教师的基本素养。

答:(1)教师的职业道德素养:①忠于事业,甘于奉献。②热爱学生,教书育人。③以身作则,为人师表。④团结协作,互勉共进。⑤积极进取,勇于创新。

(2)教师的知识素养:①通晓所学科目的专业知识。②具有比较广博的文化科学基础知识。③教育理论知识。

(3)①组织教育教学的能力。②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③自我调控能力。④自修科研能力。⑤教育机制应变能力。⑥教育加工能力,组织管理能力

(4)心里素养:①细致敏锐的洞察力②创造性的思维能力③坚定的意和信念④丰富的情感世界和内心世界⑤广泛的兴趣和爱好⑥心理咨询治疗的能力。

35.学生的本质属性是什么?

答:(1)学生是主体的人(2)学生是具有完整性的人(3)学生是完整的人。

36.学生的时代特点是什么?

答:

1、自主意识的增强:自主性,能动性,创造性。

2、信息获取多样性

3、价值选择多样性

4、同辈影响较大。

37.良好师生关系的特点是什么?

答:

1、民主平等

2、教学相长(对话合作)

3、爱生尊师

4、豁达大方

5、共享共创。

38.良好的师生关系的特点是什么?

答:(1)确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2)改变教育方式,从授受式教育指向对话式教育(3)掌握师生关系的手段与方法:①了解和研究学生②热爱学生,关心学生成长③主动与学生沟通,善于与学生交往④提高教师自身魅力。 40.影响课程的因素是什么?

答:社会,学生,知识是制约课程发展的三大因素。

41.课程的文本形式有哪些?

答:课程的文本形式是课程的书面表达形式,从宏观到微观,依次包括课程计划,课程标准,教科书。

42.教学的意义和教学的任务是什么?

答:教学的意义:教学是传递知识经验、促进学生发展的有效形式;教学是发展教育,实现学校培养目标的基本途径;教学是进行文化传承、促进社会发展的重要手段。

教学的任务:

1、引导学生主动学习

2、学习公民所备的基础知识和基础技能

3、促进学生的发展(①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②发展学生的能力③培养学生积极的个性心理品质)

43.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是什么?

答: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统一的规律;掌握知识和发展智力相统一的规律;传授知识与思想品德教育相统一的规律;教师主导地位与学生主体地位相统一的规律。

44.教学过程的基本阶段是什么?

答:1.激发学习动机2.领会知识经验3.巩固知识经验4.运用知识经验5.检查反思改进。

45.中小学生常用的教学原则是什么?

答:科学性与思想性相统一的原则;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直观性原则;启发性原则;循序渐进性原则;巩固性原则;量力性原则因材施原则。

46.班级授课制的特点是什么?

答:班级授课制的优越性:

(1)它可以大规模的向全体学生进行教学扩大了单位教师的教学能量,有助于提高教学效率,而且是全体同学共同前进。

(2)它以“课”为教学活动单元,能保证学习活动循序渐进,并使学生扎实而又完整地获得系统的科学知识。由教师设计.组织并上“课”,以教师的系统讲授为主兼用其他方法,能保证教师发挥主导作用。

(3)固定的班级人数和统一的时间单位,有利于学校合理安排各科教学的内容和进度并加强教学管理,从而赢得教学的高速度。

(4)在班集体中学习,学生彼此之间由于共同目的和共同活动集合在一起,可以互相观摩,启发,切磋,砥砺;学生可以同教师及学生进行多项交流,互相影响,从而增加信息来源或教育影响源。(5)它在教学任务上比较,从而有利于学生多方面发展。

班级授课制的局限性:(1)教学活动多由教师做主,学生学习的独立性和主动性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2)学生主要接受现成的知识成果,其探索性,创造性不易发挥。(3)学生动手机会极少,教学的实践性不强,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4)它的时间,内容和进程都固定化,形式化不能够容纳和适应更多的教学内容和方法。

(5)它以“课”为活动单元,而“课”又有时间限制,因而往往将完整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人为地分割以适应“课”的要求。

(6)他强调的是统一,齐步走,难以照顾学生的个别差异。

(7)他缺乏真正的集体性。 47.备课的内容包括那些?

答:(1)了解学生 教师施教的对象是学生,学生的准备状态是教学的起点,教学活动只有切合学生的实际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发展,因此,教师须了解学生。

(2)深入钻研教材 教材是教师教,学生学的主要依据。

(3)恰当选择教法 教学须通过一定的教学方法使学生掌握教学内容,完成教学任务。

48.简述备课的形式。

答:(1)学期教学进度计划;(2)课题教学计划;(3)课时教学计划;

49.综合课的结构包括那五部分?

答:(1)组织教学 组织教学的目的在于促使学生为上课做好物质准备和心理准备,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望,创设良好的教学氛围,让学生积极自觉地进入学习情境。

(2)检查复习 检查复习的目的在于复习已学过的教材内容,了解学生对已学知识的掌握情况,加强新旧知识的联系,培养学生对学习的责任感和按时完成作业的习惯。

(3)讲授新教材 讲授新教材的目的在于使学生掌握新知识,这是综合课的主要部分。

(4)巩固新教材 巩固新教材的目的在于使学生对所学知识理解,消化和巩固,并掌握运用新知识解答问题的要领,为学生独立完成课外作业打好基础。

(5)布置课外作业 布置课外作业的目的在于使学生进一步巩固和完善所学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和习惯。

50.上好课的基本要求有哪些?

答:(1)目的明确 课堂活动要紧紧围绕教学目的,突出重点,讲清难点,抓好关键。

(2)内容正确 讲授内容要科学准确,思想性强,注重新旧知识联系。

(3)方法得当 要选择和运用好的方法,启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4)语言清晰 讲课要通俗生动,提倡用普通话讲课,速度合适,音量适中,富于感情。(5)组织有序 课堂进程要有高度的计划性,讲练,演示,板书安排妥当,课堂气氛活跃。

51.简述教学模式的四种类型。

答:(1)“传递---接受”式(2)“引导---发现”式(3)“自学---辅导”式(4)“暗示---领悟”式

52.根据评价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可以将教学评价分为哪几种?

答:(1)诊断性评价 诊断性评价又称前置评价,是为了确定学习者已有的学习准备程度或者教学设计基础而进行的评价活动。

(2)形成性评价 形成性评价是在教学活动过程中,通过评价活动本身的效果,已调节活动过程,保证目标的实现而进行的评价,是为指导教学过程顺利实施而对学生的学习活动进行评价。

(3)总结性评价 在教学活动中,某个计划和产品设计完成之后对其最终的活动成果进行的评价。

53.简述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

答:(1)德育过程是对学生知,情,意,行和谐统一的培养过程,具有统一性和多端性。

(2)德育过程是学生在活动和交往中获得多方面影响的过程,具有社会性和广泛性。

(3)德育过程是促进学生思想品德内部矛盾斗争的过程,是外部教育与自我教育的统一,具有主动性和自觉性。

(4)德育过程是长期的、反复的、逐步提高的过程,具有反复性和渐进性。

54.简述中小学常用的德育方法。

答:说服教育法(讲解、报告、谈话、讨论),榜样示范法(历史上的伟大人物,艺术作品中的典型形象,家长与教师,同龄人中的优秀分子和先进事迹),情感陶冶法(人格感化,环境陶冶,艺术陶冶,),实际锻炼法(实际练习,制度约束,委托任务,组织活动),自我教育法(学习,立志,座右铭,自我批评,慎独),品德评价法(奖励,惩罚,评比,操行评定) 影响学生的品德的因素。

学生的品德是在活动的和交往的基础上,其品德内容、形式、能力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的矛盾运动中发展的,也就是通过活动和交往,反映德育要求,产生品德内部矛盾斗争,引起品德结构的变化,再通过活动和交往,反映新的德育要求,产生新的品德内部矛盾斗争,,引起品德结构新的变化,如此循环反复,不断发展。学生品德正是在这种不断教育和修养的过程中,不断地经历从量变到质变,从旧质到新质的累积而螺旋式地发展上升的。这种累积发展、螺旋上升需要经过长期的、反复的、不断提高的培养和教育。这种长期、反复、不断提高的德育过程符合学生品德形成发展的规律。

人的品德是按照社会思想政治准则和法纪道德规范行动时表现出来的稳定特征和倾向,而不是偶然的或一时的行为。任何一种良好品德的形成和不良品德的克服,都然要经历一个长期反复的培养教育或矫正训练的过程。不能认为学生按教育者的要求完成了一个正确的品德行动,就断言他已经形成了某种良好品德,或克服了某种不良品德。只有经过长期的、反复的培养、教育或矫正、训练,使学生形成某种稳定稳定的品德认识和情感,并在它的支配下,一贯地表现出某些良好的品德行为方式,我们才能说他形成了某种优良的品德或矫正了某种不良的品德。应该特别指出的是,学生不良品德的矫正往往需要经过醒悟、转变、反复到完全改正这样一个复杂的矛盾斗争过程,矫正过程中更需要进行长期、反复的培养教育,绝不能企求经过一两次说服或联系就能使之改正过来。至于优良品德行为习惯的培养或不良品德行为习惯的矫正,那更是需要经过一个长期的、反复的、逐步深入进行的教育转化过程。因此,学生任何一种优良品德的养成或不良品德的矫正都是长期的、反复的、不断深化的培养教育或矫正训练的结果,而不是一两次说服教育或锻炼就能完成的。

人的品德是由多种因素构成的矛盾统一体,是一种不断发展变化的动态系统,而不是一成不变的凝固物。一个人的某种品德一旦形成后,虽然是相对稳定的,但并不是固定不变的。在外部环境和教育的影响作用下,在内部矛盾斗争的推动下,它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并以此满足自身发展和精神享用的需要以及适应外部客观世界的变化和要求。从某种意义上说,人的品德正式在其结构的相对稳定性和不断的变动性的矛盾运动中形成发展的。因此,只有经过长期的、反复的、不断提高的培养和教育,才能促使学生品德不断地形成和发展。

随着年龄的增长,知识和生活经验的丰富,各种活动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的增强,活动范围的扩大,学生所接触的事物也越来越广泛复杂,社会对他的要求也就不断的提高,已有的品德水平与社会的要求已不相适应,需要不断提高。何况一个人的品德永远不会达到尽善尽美的境界,任何时候也不可能没有缺点和不足,总有需要不断提高、完善的方面。任何人的道德面貌都是可以通过教育来改变的,但也不是一经教育就立刻突变。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是点滴累积。,由量变到质变的渐变过程。社会本身也在不断发展变化,原先与社会要求相适应的品德在新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又有进一步发展提高的要。因此,品德培养和提高是长期的、反复的、不间断的过程。

由于意识形态领域里无产阶级思想道德与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道德、正确思想道德与错误思想道德、先进思想道德与落后的思想道德的矛盾斗争是长期存在的,这种长期存在的矛盾斗争然反应到学生的思想上来,并决定了他们思想上的矛盾斗争的长期性。因此,学生社会主义品德的培养、教育和提高是长期的、反复的、不间断的过程。

在德育过程中,学生的品德既然是在长期的、反复的、不断提高的培养和教育过程中积累、发展的,因此,教育者要根据社会的要求、德育和受教育者品德发展的要求,不断组织受教育者的活动和交往,向其施加系统的和不断提高的社会思想政治准则和法纪道德规范的影响,以引起学生主题品德内部系列化的和不断深化的矛盾斗争,并促进、加速其顺利解决,从而使其品德不断向前发展。

为什么德育过程是对学生知、情、意、行和谐统一的培养过程?

答:德育过程是教育者将一定的社会或阶级、民族的思想政治准则和法纪道德规范内化为受教育者个体品德并外化为行为的过程,是形成受教育者个体品德或完整品德结构体系的过程。学生的品德是由思想、政治、法纪、道德等方面的认识、情感、意志、行为等因素构成的。这几个因素简称为知、情、意、行。学生的思想品德也就是在这些要素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从量变到质变,由不平衡到相对平衡,由不适应到相对适应的矛盾运动中形成和发展的。

构成品德的知、情、意、行这几个因素是相对独立的,即他们各有其特定的内容和作用。

知,即道德认识,是指人们对一定社会道德关系及其理论、规范、意义的理解和认识,也就是对非、善恶、荣辱、美丑的认识和评价,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道德观念、信念和道德评价、判断。情,即道德情感,是人们根据一定的道德标准评价他人或自己的言行或某种事物时产生的一种态度体验。意,即道德意志,是指人们为实现一定的道德目的和实施道德行为所做出的自觉的坚持不懈的努力。行,即道德行为,是指人们在一定的道德认识、情感、意志的支配和调节下,在行动上对他人、社会、自然做出的反应。

在品德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知、情、意、行几个因素既是相对独立的,又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相互促进的。其中,道德认识是基础,一定的品德总是以一定的道德认识为要条件,一个人没有正确的道德认识就不可能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道德情感是一种巨大的力量,推动着道德认识发展为坚定的道德信念;道德意志是调节行为的精神力量,能帮助人们排除各种干扰,经受各种考验,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道德行为是关键、是根本,是思想品德的外部表现,也是衡量一个人思想品德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品德认识指导、控制和调节品德情感、意志和行为,品德情感和意志又影响品德认识和调节品德行为,品德行为又对品德认识的巩固和发展、品德情感的加深和丰富以及品德意志的锻炼起着很大的作用。因此,在德育过程中,应在知、情、意、行几个方面同时对学生进行培养教育,以促进学生品德认识、情感、意志和行为的和谐发展。

一般说来,人的品德是在活动和交往的基础上沿着知、情、意、行的顺序形成发展的。因此,培养学生品德的一般顺序可以概括为提高品德认识、陶冶品德情感、锻炼品德意志和培养品德行为习惯。在德育实践中,我国的德育工作者根据德育实践经验,将德育过程的步骤总结概括为“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持之以恒、导之以行”四句话,这是符合德育过程规律的。然而,实际上,德育过程既具有统一性,又具有多端性。

所谓统一性,即在实际教育过程中,对知、情、意、行的培养往往是同时进行的,单纯地从某一方面施加教育或影响,效果并不佳。应该在提高学生道德认识的同时,陶冶情感,锻炼意志,养成应有的道德行为习惯。知、情、意、行的培养是统一的,密不可分的。它们互相渗透,相互制约。没有正确的道德认识,情感、意志和行为就没有正确的观念的指导,就会产生盲目性;没有道德行为,认识,情感,意志都无法表现和检验,很难得到发展;没有情感,认识很难发展成信念,意志和行为便缺乏内在的力量;没有意志,认识容易动摇,情感难于控制,行为不能坚持。“知”是基础,“行”是关键。通过“行”可以扩大、加深和提高认识,增强情感,锻炼意志。培养学生形成良好思想品德的过程,就是培养知、情、意、行的过程,是促使各种因素在发展方向上、发展水平上由不平衡到相对平衡的过程。

所谓多端性,即从整个社会来看,由于社会生活的复杂性,人们的道德构成也呈现出纷繁复杂的状况;从学生个人来看,由于所处的环境、所受的影响、所具有的生活经验各不相同,他们的身心发展是不平衡的,表现的道德面貌也是多种多样的。学生的品德的知、情、意、行几个方面,在发展方向和水平上又具有不平衡性,表现为通情不达理、达理不通情、言行不

一、口是心非等。因此,道德教育的开端就不能拘泥于一格,德育过程可以从培养知、情、意、行任何一方面为起点。可根据学生品德发展的具体情况来灵活确定以哪一种要素即薄弱环节作为教育的开端和突破口,或从培养道德行为开始,或从陶冶道德情感开始,或从锻炼道德意志开始,最后到达学生品德的知、情、意、行和谐发展。

第二篇:教育学基础知识汇总

教育学(复习)

1.教育学: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的科学. 2.在人类历史上,最早出现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著作是我国的<<学记>> <<学记>>中:”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

3.1632-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大教育论>>-近代最早的一部教育著作-普及初等教育+班级授课. 4.1806-赫尔巴特-继承了康德的教育学讲座-<<普通教育学>>-标志着教育学已开始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5.1861-英国资产阶级思想家,社会家-斯宾塞-<<教育论>>-具有明显的功利主义色彩. 6.19世纪末-20初-美国-杜威-实用主义教育学说

<<民本主义与教育>>-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社会-从做中学-有有经验主义色彩. 7.西方教育学-赫尔巴特(传统教育学)-杜威(现代教育学)

8.1956年-美国心理学家-卢姆-<<教育目标的分类系统>>-认知目标-情感目标-动作技能目标. 9.1963-美-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教育过程>>-结构主义教育思想. 10.教育起源-一种社会现象,它产生于社会生活的需要,而归根到底产生于生产劳动. 11.教育的社会职能-降人从一个生物实体的人的转化为一个社会实体的人

12教育的深化-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它的社会职能,它就是传递生产经验和社会生活经验,促进新生一代生长. 13.教育是人类社会所特有的一种现象,在其它动物界是没有的. 14教育本质:把教育看作是培养人的活动.这是教育区别于其它事物现象的根本特征,是教育的质的规定性

15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措施-三者是相互联系的,教育者是主导性因素. 16奴隶社会的教育特征-学在宫府-主要内容六艺-礼乐射御书数

17唐学制体现了中国封建社会教育的等级性特征-六学二馆-国子学,太学,四门学,律学,书学,算学-崇文馆,弘文馆. 18欧洲中世纪教会教育的内容-七艺(文学,修辞,辩证法,算术,几何,天文,音乐) 19狭义的教育是指专门组织的教育,它是根据一定社会的现实和未来的需要,遵循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引导受教育者获得知识技能,陶冶思想品德,发展智力和体力的一种活动,以便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适应一定社会或一定阶级的需要和促进社会发展的人. 20影响人发展的四个因素-遗传,环境,教育,个体

21遗传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A遗传因素是人的身心发展的生理前提,为人的身心发展提供了可能性B遗传因素的发展过程制约着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年龄特征C遗传因素的差异性对人的身心发展有一定的影响作用D遗传素质具有可塑性. 22社会环境是人的身心发展的外部的客观的条件,对人的发展起着一定的制约作用. 23教育对人的发展,特别大会对青年一代的发展起着主导作用. (24)原因:A教育是一种有目的的培养人的活动,它规定着人们的发展方向B教育,特别是学校教育给人的影响比较全面,系统深刻C学校有专门负责教育工作的教师

25 从个体发展的各种可能变为现实这一意义上来讲,个体的活动是个体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26如何使教育适应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规律:A教育要适应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顺序性,循序渐进地促进学生身心发展的发展B――的阶段性,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在教育的内容和方法上应有所不同C――的个别差异,做到因材施教. 27 教育与生产力的关系:生产力对教育的制约作用:A生产力的发展制约着教育事业发展的规模和速度B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着人才培养的规格和教育结构C生产力的发展促进着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和教育学组织形式的发展和改革。

28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A教育能把可能的劳动力转化为现实的劳动力,是劳动力再生产的重要阶段B教育是一种科学知识再生产的手段C教育是发展科学的一个重要手段. 29教育的生产性原理-教育能把可能的劳动力转化为现实的劳动力,是科学知识再生产和发展科学的重要手段,对提高生产效率和增加社会财富起到重要的作用. 30教育优先于经济发展(正确是相对的,有前提的)

31教育的前瞻性:教育的发展所以要超前于竞技的发展,是因为教育的周期性长,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未中经济建设需要人才,必须提前培养;在现代化的生产中,知识是生产体系的心脏和大脑,没有科学的知识,就不能从事生产和发展生产,而科学人才的培养,基础是教育,因而经济要起飞,教育须先行。

32教育与政治,经济制度的关系?A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性质a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领导权b决定着受教育者的权利c决定着教育目的的性质和思想品德教育内容.B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伟大影响作用.a教育能为政治经济培养所需要的人才b教育可以促进政治民主c教育通过传播思想,形成舆论作用于一定的政治和经济

33教育的相对独立性-是指教育具有自身的规律,对政治经济制度和生产力具有能动作用. 34教育独立性的三种表现形式:A教育是一种转化活动的过程B教育具有历史继承性C教育具有与政治经济制度和生产力发展的不平衡性. 35义务教育-即以法律规定适龄儿童和青少年必须接受国家,社会,家庭必须予以保证的国民教育. 36教育目的-是指社会对教育所要造就的社会个体的质量规格的总的设想或规定. 37教育目的结构,也就是教育目的的组成部分及其相互关系.两部分组成-一是就教育所要培养出的人的身心素质做出规定,二是就教育所要培养出的人的社会价值作出规定.其中关于身心素质的规定是教育目的的结构核心部分. 38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是指教育目的的提出者或从事教育活动的主体依据自身的需要对教育价值作出选择时所持的一种倾向. 39个人本位论者主张A提出教育目的应当从受教育者的本性出发而不是从社会出发B教育的目的再于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人,增进受教育者的个人价值.个人价值高于社会价值。 40社会本位论者主张:教育的目的要根据社会需要来确定个人的发展必须服从社会需要,教育目的使受教育者社会化,社会价值高于个人价值. 41社会发展和个人发展是对立统一的历史过程,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也为这种历史过程所制约.A从社会历史的总的进程来看,社会进步与个人发展是密切联系的互为条件,互为因果的,因此总的来说,教育目的的两种价值取向基本是一至的,而不是截然对立。B个人的发展与具体的社会现实之间是有矛盾的,这种矛盾在一定历史条件下还很尖锐。C只有在共产主义社会里,个人与社会才能达到高度统一,教育目的的两种价值取向才能完全一致。 42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A培养”劳动者’或”社会建设者”B需要全面发展C具有独立个性. 43教育的目的是不变的,但其价值取向由应试教育――素质教育. 44普通中小学教育的性质是基础教育(不是义务教育)

45智育:是授予学生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技能和发展他们的智力的教育

德育:德育是引导学生领悟无产阶级思想政治观点和道德规范,组织和指导学生的道德实践,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品德教育. 美育:美育是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发展他们的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培养他们高尚情操和文明素质的教育. 劳动技术教育是引导学生掌握劳动技术知识和技能形成劳动观点和习惯的教育. 46学校教育制度(学制)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系统,它规定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47学校教育制度建立的依据?A首先取决于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水平和科学技术发展的状况.B学制的建立又受社会制度的制约,方应一个国家教育方针政策的要求C学制的建立,还要考虑到人口状况D学制的建立,还要依据青少年儿童的年龄特征E学制的建立,还要吸取原有学制中有用的部分,参照外国学制的经验. 48现代学校教育制度改革的趋势?A加强学前教育及其与小学教育的衔接.B提早入学年龄,延长义务教育年限C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朝着综合统一的方向发展D高等教育的类型日益多样化.a层次增多b短期大学迅速发展c开放性的招生政策和严格的选拔考试相结合,不拘一格培养人才d加强大学与新兴工业的联系和建立起多多种形式的教学科研生产联合体E终身教育受到普遍的重视. 49终身教育;指人的一生应该是一个不断学习的过程,永远和接受教育联系在一起. 50 1902年-壬寅学制-未实施

1904年-葵卯学制-中国实行近代学校教育制度的开始-以日本的学制为蓝本. 1922年-壬戌学制-六三三制

51.中等教育-双重任务为国家培养劳动后备力量和为高一级学校培养合格的新生. 52.课程-是学校学生所应学习的学科总和及其进程和安排. 53狭义的课程=学科.广义的课程包括学科. 54学科课程论主张-课程要分科设置,分别从有关科学中选取一定的材料,组成不同学科,分科进行教学. 活动课程论-美,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他们反对分科教学,以活动为中心组织教学,强调以游戏,活动作业,手工,烹调,缝纫,表演,实验为教学内容. 55.学校的任务在于发展学生的智力.(正确) 学校的主要任务是向学生传授实用的知识才能. 56我国课程的编订的原则?A符合社会主义的教育目的和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B适合各级各年龄阶段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C适合教学的认识规律D要有统一性,相对的完整性和一定的灵活性. 57教育计划-是指根据教育目的和不同层次和类型学校的培养目标,由教育主管部门制定的有关学校教学教育工作的指导性文件. 58教学大纲-是根据教学计划,以大纲的形式编写的有关学科教学内容的指导性文件 59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科书.三者是准层襄括又是相互联系的,三者都是课程的具体表现形式. 60.教科书-是根据教学大纲编写的教学用书. 61.教材编写的基本原则?A在内容上要做到科学性,思想性,效用性的统一B在教材的编排上,要做到知识的内在逻辑与教学法要求的统一C教科书的编排形式要利于学生的学习. 62.教学-是教育目的规范下的,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通过教学,学生在教师的有计划,有步骤的积极引导下,主动地掌握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和技能,发展智力,体力,陶冶品德,美感,形成全面发展的各性

63 ”教是为了不教”?教学由教与学两方面组成,其中,学既包括学生在教师的直接教授下学习,也包括学生为配合教师上课而进行的预习,复习与独立作业等自学活动,而教的目的就是要不断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达到自主的学习. 64教学的意义?A教学是严密组织起来得传授系统知识,促进学生发展的最有效的形式B教学是进行全面发展教育,实现培养目标的基本途径. 65学校坚持以教学为主的原则,教育质量就能提高(正确)

66.教学的任务?A引导学生掌握科学为文化基础知识和基础技能.B发展学生的智力,体力和创造才能C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品德和审美情趣,奠定学生的科学世界观基础

67.德-赫尔巴特-五段教学法-预备.提示,联系,总结,应用-由教师在课堂内围绕书本知识而进行. 美-杜威-五步教学法-困难,问题,假设,验证,结论-儿童在户外围绕活动而进行. 68苏联教育,心理学家-赞可夫-”教学与发展”实验-”最近发展区”理论-以尽可能的教学效果来促进学生的一般发展. 69美-布鲁纳的教学过程论.(了解)P190 70苏联-巴班斯基的教学过程理论-教学过程最优化P192 71我国当前教学过程性质的认识?A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B教学过程也是一个促进学生身心发展的过程

72.学生掌握知识的基本阶段A引起求知欲B感知教材C理解教材D巩固知识E运用知识F检查知识,技能和技巧

73学生掌握知识的基本阶段组织进行教学过程具有普通的指导意义.A根据具体情况灵活运用B注意阶段之间的内在联系不要割裂C每个阶段的功能都是整个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因素. 74教学过程中的几种必然联系?A间接经验和直接经验的必然联系a学生认识的主要任务是学习间接经验b学校间接经验必须以学生的直接经验为基础c防止忽视系统知识传授或间接经验积累的偏向B掌握知识和发展智力的必然联系a智力的发展依赖于知识的掌握,知识的掌握又依赖于智力发展b引导学生自觉地掌握知识和运用知识才能有效地发展他们的智力c防止单纯抓知识教学或只重视能力的发展的发展的片面性C掌握知识和提高思想的必然联系a学生思想的提高以知识为基础b引导学生对所学的知识产生积极的态度才能使他们的思想得到提高c学生思想的提高又推动他们积极地学生知识D智力活动和非智力活动的必然联系a非智力活动依赖于智力活动,并积极作用于智力活动b按照教学需调节学生的非智力活动才能有效地进行智力活动,完成教学任务E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动性的必然联系a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是学生简捷有效地学习知识发展身心的必要条件.B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是教师有效地教学的一个主要因素c防止忽视学生积极性和忽视教师主导作用的偏见. 75直观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要通过学生观察所学事物或教师语言的形象描述.引导学生形成所学事物过程的清晰表象,丰富他们的感性认识,从而使他们能够正确理解书本知识和发展认识能力. 依据-反映学生的认识规律. 基本要求:A正确选择直观教具和现代教学手段B直观要与讲解相结合C重视运用语言直观. 76启发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教师要承认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注意调动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引导他们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生动活泼地学习,自觉地掌握科学知识和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依据-反映了学生的认识规律. 基本要求:A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B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C让学生动手,培养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D发扬教学民主. (辩)引-孔子-<<论语>>-”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即条件论原则 77循序渐进-是指教学要按照学科的逻辑系统和学生的认知发展的顺序进行,使学生系统地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形成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 依据-首先是被科学知识本身的严密系统性决定的,其次是由于学生认识是一个由简单到复杂的逐步深化的过程. 基本要求:A按照教材的系统性进行教学B抓主要矛盾,解决好重点与难点的教学C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简到繁. (判)-<<学记>>”学不蹋等””不陵节儿施”提出”杂施而不孙,则坏乱而不修”

78巩固性原则-是指教学要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牢固地掌握知识和技能,长久地保持在记性中,能根据要求迅速再现出来,以利知识技能的运用. 依据-巩固掌握知识是学生接受新知识,顺利进行学习的基础,是学生熟练地运用知识的条件. 基本要求:A在理解的基础上巩固B重视组织各种复习C在扩充改组和运用知识中积极巩固

79可接受性原则-是指教学的内容,方法,份量和进度要适合学生的身心发展,是他们能够接受的,但又要有一定的难度,需要他们经过努力才能掌握,以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 基本要求:A了解学生发展水平,从实际出发进行教学.B考虑学生认识发展的时代特点. 80因材施教原则-是指教师要以学生的实际情况,个别差异出发,有的放施地进行有差别的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获得最佳的发展. 依据-学生的身心发展各有其特点,由其在智力才能方面,更有他们各自的兴趣,爱好和擅长,只有因材施教才能扬长避短,把他们培养成为社会上各种有用的和杰出的人才. 要求:A针对学生的特点进行有区别的教学.B采取有效的措施使有才能的学生得到充分的发展. 81.较学方法-是随着社会的发展教学实践和理论的发展而发展的. 82教学方法和手段的选择主要依据?A教学目的和任务.B教学过程规律和教学原则.C本学科的具体内容及教学法特点.D学生的可接受水平,包括生理,心里和认知感.E教师本身的条件,包括业务水平,实际经验,个性特点.F学校与地方可能提供的条件,包括社会条件,自然环境,物质设备等,G教学的时限,包括规定的课时与可利用的时间.H预计可能取得的真实效果. 83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学是一种创造性活动,选择与运用教学方法和手段要根据各方面的实际情况统一考虑.万能的方法是没有的,只依赖于一二种方法进行教学无疑是有缺陷的常言道”教学有法,但无法定”,每个教师都应该当恰当地选择和创造性地运用教学方法,表现自己的教学艺术和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 84.讲授法-教师通过语言系统连贯地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方法. 谈话法-又叫问答法.它是教师按一定的教学要求,向学生提出问题,要求学生回答,并通过问答的形式来引导学生获取或巩固知识的方法. 练习法-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运用知识去反复完成一定的操作以形成技能技巧的方法. 演示法-是教师通过展示实物,直观教具或实验使学生获得知识巩固知识的方法. 讨论法-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为解决某个问题而进行探讨,辩明是非真伪以获得知识的方法. 研究法-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独立探索,创造性地解决问题,获取知识和发展能力的方法. 85.问题-发现教学:是指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通过对问题的独立研究来发现、获取知识的教学。

86 程序教学-是一种使用程序教材并以个人自学形式进行的教学。

87.教学组织形式:是指为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教师和学生按一定要求组合起来进行活动的结构。

88.班级上课制-一种集体教学形式,它把一定数量的学生按照年龄于知识成度编成固定的班集,根据周课表和作息时间表,安排教师有计划地向学生集体上课。 89 分组教学-就是按学生的能力或学习成绩把他们分成水平不同的组进行教学. 90班级上课是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 91班级上课是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为什么?A有严格的制度保证教学的正常开展和达到一定的质量.B以课为单位教学比较科学.C便于系统地传授各种知识.D能够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92.课的类型和结构?根据教学任务(传授新知识课、巩固知识课、培养技能技巧课、检查知识课)根据主要的教学方法(讲授课、演讲课、练习课、实验课、复习课)。新授课的结构:组织教学,检查或复习,提出新课的目的,内容要点与学习要求,讲授新课,小结,布置作业。技能课:组织教学,提出培养技能技巧的目的要求,教师讲解原理,范例或作示范操作,在教师指导下独立进行练习,小结,布置作业。复习课:组织教学,提出复习目的与要求,引导学生复习,小结,布置作业。综合课:组织教学,检查复习,提出教学目的并讲授新课,巩固新课布置作业。――教学的辅助组织形式:作业、参观、讲座、辅导。 93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先决条件. 94 备好课必须做好三方面的工作.A钻研教材B了解学生C考虑教法. 95.怎样才能上好一堂课.A明确教学目的B保证教学的科学型和思想性.C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D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教学计划.E组织好教学活动,F布置好课外作业. 96.教学评价是对教学工作质量所作的测量、分析和评定。

97.现代教育评价有显著的特点?它是以促进学生发展和达到教育和教学目标为中心的评价,不仅重视测量学生的知识,而且重视测量学生的智能与品德;不仅重视总结性评价,而且重视形成性评价;不仅由评价者作评价,而且注意自我的评价作用;不仅用于评价学生的学习,而且用于评价课程教师教学和教育的各个方面。

98.诊断性评价-是在学期教学开始或一个单元教学开始时对学生现有知识水平、能力的发展。

形成性评价,是在教学进程中对学生的知识掌握和能力发展的及时评价

总结性评价,是在一个大的学习阶段,一个学期或一门学科终结时对学生学习成绩的总评,也称总结性评价。

99想对性评价是是用常模参照性测验对学生成绩进行评定。绝对性评价用目标参照性测验会对学生成绩进行评定。

100.教学评价的原则?A客观性原则B发展性原则C指导性原则D计划性原则。 101.教学目标是评价学生学业成绩优劣的唯一质量标志。

102.电化教学,就其本质来说,它是属于现代教学论范畴的一种新的教学方式。

103电化教学-在教学中,运用现代教学媒体,并与传统教学媒体恰当结合,传递教学信息,以实现教学的优化。 104.电化教学的作用?A提高教学质量B增进教学改革C扩大教学规模D促进教学改革。 105.教育学上的德育,则是相对于智育和美育来划分的,它的范围广,包括培养学生一定的思想品质和道德品质。

106.德育的功能?A培养学生的品德,制约他们的发展方向。B决定学校教育的性质。C影响社会的稳定与发展。

107.德育的过程?A德育的过程是教师教导下学生的能动性的道德活动过程。B德育过程是培养学生知情意行的过程。C德育过程是促进学生品德发展矛盾的积极转化过程。D德育过程是提高学生自我能力的过程。

108.毛泽东早年《体育之研究》指出“体育一道,配德育与智育,而德、智皆寄于体,是无德智也。“体者载知识之本而寓道德之舍也。”

109.教师劳动的特点?A强列的示范性B独特的创造性C空间的广延性和时间的连续性。 110.教师价值具有明显的滞后性和明显的隐含性。

111.学校管理是学校管理者通过合理的组织形式和运行方式,充分发挥学校人、财、物、时诸因素的最佳功能,以实现学校教育目标的活动。

112.学校管理体制:是指学校内部各种管理关系的体系和制度,它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学校领导的体系和制度,规定学校由谁决策和组织实施;二是学校组织机构的体系和制度,规定学校设置什么机构各机构的职责、权范围及相互关系等。

113.古代学校教育与现代学校教育的区别:基本与生产劳动脱离的;学习教育为奴隶主阶级和地主阶级所垄断,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学校成为了统治阶级培养统治人才的场所;学校的教学内容主要是古典人文科学和治人之术;教学的组织形式是采用个别教学;学校与社会生活脱离,学生的思想和生活被困于狭小的天地,所以古代的学校教育是一种封闭的教育。――现代的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发生着密切联系,越来越紧密结合;自然科学的教育内容大为增加;学校教育的任务,不仅是培养政治上所需的人才,而且还担负着培养生产工作者的任务;学校教育不再为少数剥削阶级所垄断,而是逐步走上大众化,具有民主性,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逐渐普及,成人教育日趋发展;班级授课成为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科学的教学方法和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越来越被广泛地采用;学校教育不再受围墙的限制,走向多种形式办学,并与社会发生密切联系,逐渐成为一个系统。

114.国外课程改革的趋势:重视课程内容的理论化、综合化。强调知识的系统化、结构化。重视智力开发与学习能力的培养。重视个别差异。

115.智力活动;主要指为认知事物,掌握知识而进行的观察,思维,记忆和想象等心理因素活动。 非智力活动:主要指认知事物,掌握知识过程中的兴趣情感、意志和性格等心理因素的活动。

116教育原则是有效进行教学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它即指导教师的教又指导学生的学,应贯彻于教学过程的各个方面和始终。(科学性与思想性统一原则、理论联系实际原则、直观性原则、启发性原则、循序渐渐性原则、巩固性原则、可接受性原则、因材施教原则)

教育学基础知识

●什么是教育学

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教育现象包括教育社会现象和教育认识现象;教育规律是教育内部诸要素之间、教育与其他事物之间的内在必然联系。

研究并揭示教育的规律,这是教育学的研究任务。 教育学是庞大教育科学体系中的基础学科。 ●教育学的发展概况

教育学的发展,大体可以分成萌芽、独立形态、科学化、现代化四个阶段。

1、教育学的萌芽阶段

我国春秋末年出现的教育文献《学记》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教育著作。教学相长、及时施教、不陵节而施(循序渐进)、长善救失、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等教学原则均出自《学记》;西方古罗马昆体良的《论演说家的教育》

2、独立形态教育学的产生

以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1632年)为开端(教育学形成一门独立学科的标志),出现了一系列对后世有影响的教育家及教育代表作:<英>洛克的《教育漫话》、<法>卢梭的《爱弥儿》、<瑞士>裴斯泰洛齐的《林哈德与葛笃德》、<德>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1806年)、<德>福禄倍尔的《人的教育》、<英>斯宾塞的《教育论》、<沙俄>乌申斯基的《人是教育的对象》、<美>杜威的《民主主义与教育》。夸美纽斯、赫尔巴特、杜威的最主要的观点。

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一书中主要论述的观点是:教育要适应自然(自然适应性原则),系统论述了班级授课制,以及教学的原则、方法。他还提出了“泛智”的思想,主张应该让一切人掌握一切科学知识,成为百科全书式的学者,为此他编写了很多教材,如《世界图解》。

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被西方教育家称为第一本科学的教育学,赫尔巴特的理论后来被杜威称为传统教育,赫尔巴特就成了传统教育派的代表人物。赫尔巴特的主要观点有:教育学要根据伦理学建立教育目的论,根据心理学建立教育方法论;“教学四步法”――明了、联想、系统、方法。(后为学生改成“教学五步法”而流传。)强调教师权威,课堂中心和课本中心。

杜威把自己的理论称为现代教育。主张: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经验的改造。“儿童中心”、“从做中学”。杜威被称为现代教育派的代表。

3、马克思主义教育学的建立

<苏>克鲁普斯卡娅的《国民教育与民主制度》、<苏>加里宁的《论共产主义教育》、<苏>马卡连柯的《论共产主义教育》和《教育诗》、<苏>凯洛夫的《教育学》、我国杨贤江的《新教育大纲》(1930年)是我国第一本马克思主义的教育学。

4、现代教育理论的发展

<苏>赞科夫的《教学与发展》、其中提出了五条新的教学原则。赞科夫把学生的一般发展作为教学的出发点,提出了高难度、高速度、理论知识起指导作用、理解学习过程、使所有学生包括“差生”都得到发展等原则。

<美>布鲁纳的《教育过程》。提出了结构课程理论和发现法。 <德>瓦.根舍因的“范例方式教学理论”。

<瑞士>皮亚杰的《教育科学与儿童心理学》认为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发展学生的智力。 <苏>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提出了和谐教育主张。

●教育的基本概念

(1)广义的概念

广义的教育是泛指一切有目的地增进人的知识和技能,发展人的智力和体力,影响人的思想品德的活动,包括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

(2)狭义的概念

狭义的教育是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按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和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规律,对受教育者所进行的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系统影响的社会活动。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

(3)有时作为思想品德教育的同义语使用。 教育的本质属性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 教育的社会属性

①教育具有永恒性。教育是人类所特有的社会现象,它是一个永恒的范畴。只要人类社会存在,教育就存在。教育的永恒性源于教育的两大职能:一是使新生一代适应现存的生产力,作为生产斗争的工具;二是使新生一代适应现存的生产关系,在阶级社会作为阶级斗争的工具。

②教育具有历史性。教育是一种历史现象,不同历史时期,教育的性质、目的、内容等都可能各不相同。阶级性是教育的历史性在阶级社会中的必然反映。

③教育具有相对独立性。具体表现在:教育具有自身的继承关系;教育要受其他社会意识形态的影响;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不能将其独立性绝对化。

●教育的发展

①原始社会的教育概况。教育的社会性和无阶级性;教育和社会生活、生产劳动融合在一起;言传身教和模仿是主要的教育手段。

②古代社会的教育,包括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教育。

我国奴隶社会学校名称――

序、校等,教育内容是六艺――礼、乐、射、御、书、数;我国奴隶社会的学校教育鄙视和脱离生产劳动。

我国封建社会,学校大体分为官学和私学两种。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和等级性;教育目的是“学而优则仕”;教育内容是“四书”(《论语》、《孟子》、《大学》、《中庸》)“五经”(诗、书、礼、易、春秋);教育方法是崇尚书本,要求学生死记硬背,对学生实行棍棒纪律;教育组织形式是个别教学。

欧洲奴隶社会曾出现过两种著名的教育体系――斯巴达教育和雅典教育,前者重视培养骁勇的军人、武士,教育内容几乎完全是军事体操教育,后者重视培养多方面发展的人,教育内容包括政治、哲学、文学艺术、体操等许多方面。

欧洲封建社会的两种教育体系――教会教育(僧侣封建主教育)和骑士教育(世俗封建主教育)。前者培养教士和僧侣,教育内容是七艺:包括三科(文法、修辞、辩证法),四学(算术、几何、天文、音乐),但各科都贯穿神学;后者培养封建骑士,教育内容是骑士七技:骑马、游泳、击剑、打猎、投枪、下棋、吟诗。

③现代社会的教育,包括资本主义社会的教育和社会主义社会的教育。 资本主义社会的教育概况及出现的新的改革:改革教育目的――双重教育目的;改革教育内容――增加许多自然科学知识;改革教学方法――引进实验法、演示法、实习法等;改革教育组织形式――班级授课普遍采用;改革受教育权――第一次提出普及义务教育。

社会主义教育的特点:教育指导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由共产党统一领导;教育权为广大劳动人民所掌握;实施平等的民族教育;把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作为培养社会主义新人的强有力手段。 ●教育的基本规律

1、教育与社会发展相互制约的规律 (1)教育与生产力相互制约

①生产力对教育的制约作用(生产力对教育目的、内容,教育发展的规模、速度,学校结构以及教学方法、手段、组织形式的制约);②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教育是劳动力再生产的必要手段;教育是科学知识技术再生产的手段;教育是生产新的科学知识技术的手段)。

(2)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相互制约

①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作用(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性质、目的、领导权、爱教育权等方面的制约);②教育对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的反作用(教育培养出具有一定阶级意识的人,维护和巩固一定的社会政治经济制度;教育通过影响社会舆论、道德风尚为政治经济制度服务;教育对社会政治经济制度不起决定作用)。

2、教育与人的发展相互制约的规律 (1)影响人的发展的主要因素

①遗传及其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遗传是指人们从父母先代继承下来的解剖生理特点。遗传素质是人的发展的生理前提或物质前提。第一,遗传素质为人的发展提供了可能性。第二,遗传素质的成熟过程制约着人的发展过程及其阶段。第三,遗传素质的差异性对人的发展有一定的影响作用。但遗传素质对人的发展不起决定作用。(遗传素质为人的发展提供的是可能性,而不是现实性;遗传素质随着环境和人类实践活动的改变而改变;遗传素质对人的发展的影响是有限度的,“遗传决定论”是错误的。)

②环境的概念,环境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人对环境的反映是能动的反映:环境是指人生活于其中,能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一切外部条件的总和,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两大部分。对人的影响较大的是社会环境(包括被人改造的自然;人们之间的交往活动;社会意识形态)。社会环境是人的发展的外部条件,对人的发展起着很大的制约作用。但是,人们受环境的影响不是被动的、消极的,而是积极的、能动的实践过程。环境对人的发展的影响要通过主观努力和社会实践活动才能实现。“环境决定论”也是错误的。

③教育对人的发展的制约,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教育起主导作用的原因:教育是大环境的一部分。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教育是一种有目的的培养人的活动,它规定着人的发展方向;教育特别是学校教育给人的影响比较全面、系统和深刻;学校有专门负责教育工作的教师),但这并不意味着单凭教育就能决定人的发展水平。教育的作用不能脱离受教育者自身的实践活动和主观能动性而机械地实现。同时,教育的主导作用能否得到充分发挥,还要受其他因素的影响,尤其要受人的发展规律的制约。“教育万能论”也是错误的。

(2)人的发展对教育的制约

①教育要适应人的发展的顺序性和阶段性,循序渐进地促进人的发展;

②教育要适应人的发展的不均衡性,在身心发展的关键期,施以相应的教育; ③教育要适应人的发展的稳定性和可变性,既考虑稳定性,不任意改动教育内容和方法,又注意可变性,充分挖掘儿童的发展潜力;

④教育要适应人的发展的个别差异性,做到因材施教。

●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的概念

教育目的规定了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什么样的人,是培养人的质量规格标准,是对受教育者的一个总的要求。培养目标一般是指教育目的在各级各类教育机构的具体化。教育目的与培养目标的关系是一般与特殊的关系。

(1)教育目的既是教育工作的出发点,也是教育工作的归宿;可以说,全部教育工作自始至终都应围绕教育目的这个核心而展开。

(2)教育目的对提高教育质量有指导意义。

●我国社会主义教育目的的基本点

(1)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劳动者,或者说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我国教育目的的本质要求

(2)使学生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是我国教育目的中对受教育者的素质要求 (3)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实现我国教育目的的根本途径 我国的教育方针

(1)1957年颁布的教育方针。1957年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指出:“我们的教育方针,是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

(2)1958年颁布的教育方针。195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中规定“党的教育工作方针是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必须同生产劳动相结合。”

(3)我国新时期的教育方针 199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明确规定了我国新时期的教育方针,即“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

●教师

1、教师的作用

(1)教师是人类文化知识的传递者,对人类社会的延续和发展有承前启后的桥梁作用 (2)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对青少年一代的成长起关键作用。 (3)教师是教育工作的组织者、领导者,在教育过程中起主导作用。

2、教师的任务和教师劳动的特点 (1)教师的任务

教师的根本任务是教书育人。

教师的具体任务是:教师不仅要教好书,还要做好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工作,关怀学生的身体和心理健康,关心学生的生活。

(2)教师劳动的特点

①复杂性、创造性:教师劳动是一种复杂的劳动。复杂性表现在第一,教育目的的全面性;第二,教育任务的多样性;第三,劳动对象的差异性。

教师劳动的创造性主要表现在教师创造性地运用教育教学规律。具体表现在:第一,因材施教;第二,教学上的不断更新;第三,教师的“教育机智”。

②连续性、广延性:连续性是指时间的连续性,广延性是指空间的广延性。

③长期性、间接性:长期性是指人才培养的周期比较长,教育的影响具有迟效性。间接性是指教师劳动不直接创造物质财富,而是以学生为中介实现教师劳动的价值。

④主体性、示范性:主体性是指教师的劳动手段是教师自身。示范性指教师言行举止都会成为学生学习的对象,教师的人品、才能、治学态度等都可成为学生学习的楷模,因此,教师必须以身作则、为人师表。

3、教师的素养 (1)职业道德素养

①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 ②热爱学生:师爱是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重要环境因素;师爱是增强教育效果的重要条件。如何爱学生?爱与严结合;爱与尊重、信任结合;全面关怀学生;关爱全体学生;对学生要保持积极、稳定的情绪。

③集体协作的精神;

④严格要求自己,为人师表。 (2)知识素养

①比较系统的马列主义理论修养; ②精深的专业知识; ③广博的文化基础知识;

④必备的教育科学知识,包括教育学、心理学以及各科教材教法等方面的知识。 (3)能力素养

①组织教育和教学的能力;

②语言表达能力:对教师的语言表达的要求主要有:准确、简练,具有科学性;清晰、流畅,具有逻辑性;生动、形象,具有启发性;语言和非语言手段的巧妙结合。

③组织管理能力; ④自我调控能力。

●学生

1、学生的特点

(1)学生是教育的对象(客体)

①依据:第一,从教师方面看,由于教师是教育过程的组织者、领导者,学生是教师教育实践活动的作用对象,是被教育者、被组织者、被领导者。

第二,从学生自身特点看,学生具有可塑性、依附性和向师性。

②表现:学生成为教育的对象表现在,学生明确自己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具有愿意接受教育的心理倾向,服从教师的指导,接受教师的帮助,期待从教师那里汲取营养,促进自身的身心发展。

(2)学生是自我教育和发展的主体

①依据:首先,学生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人;其次,学生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也具有了一定的素质,可以进行自我教育。

②表现在三个方面:自觉性(也称主动性)、独立性(也称自主性)、创造性(是学生主观能动性的最高表现)。

“教师中心论”和“儿童中心论”都是片面的。 (3)学生是发展中的人

学生是发展中的人,生理和心理都不太成熟,这说明学生具有:与成人不同的身心发展特点;发展的巨大潜在可能性;获得成人教育关怀的需要。

2、发展阶段

(1)学生年龄特征的概念

学生的年龄特征是指青少年学生在一定社会和教育条件下不同年龄阶段所形成的一般的、典型的、本质的生理和心理上的特征。

(2)青少年学生的年龄分期

①婴儿期(又称先学前期,相当于托儿所阶段)――出生至三岁; ②幼儿期(又称学前期,相当于幼儿园阶段)――三岁至五六岁; ③童年期(又称学龄初期,相当于小学阶段)――五六岁至十一二岁; ④少年期(又称学龄中期,相当于初中阶段)――十一二岁至十四五岁; ⑤青年初期(又称学龄晚期,相当于高中阶段)――十四五岁至十七八岁。

●我国新型师生关系的特点:

(1)尊师爱生 (2)民主平等 (3)教学相长

●教学的概念

教学是教师和学生共同组成的传递和掌握社会经验的双边活动。 教学和智育是不同的概念。

教学是实现教育目的的基本途径。教学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对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二是对个人全面发展的作用;三是教学在教育活动中的作用。

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学校工作必须坚持以教学为主、全面安排的原则。

●课程

广义的课程是指:为了实现教育目的而规定的学生应该学习的所有学科与应该从事的所有活动的总和及其有计划的进程。

狭义的课程是指:学生在学校应该学习的一门学科或应该从事的一种活动的内容及其有计划的进程。

课程与教学的关系:课程与教学的关系是教育的内容与途径之间的关系。

课程的意义:课程是学校教育的核心,是学校培养未来人才的蓝图。课程是教育目的、培养目标的具体化,同时,课程又是教与学的根据。

在我国,课程主要由三部分组成,即课程计划(教学计划)、学科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和教材。

●我国当前的课程与教学内容的改革

(1)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

2001年,中共中央颁发了《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同年,教育部印发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通知。教育部决定,大力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调整和改革基础教育的课程体系、结构、内容,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

①课程任务方面的改革目标是:改变课程任务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②课程结构方面的改革目标是: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置综合课程,以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求,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③课程内容方面的改革目标是: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④课程实施方面的改革目标是: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⑤课程评价方面的改革目标是: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拨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

⑥课程管理方面的改革目标是: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

(2)我国各级学校课程设置的特点 ①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

②初中阶段设置分科与综合相结合的课程 ③高中阶段则以分科课程为主。 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其内容主要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

●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

(1)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的规律 以间接经验为主是教学活动的主要特点 在教学中必须重视直接经验的作用

贯彻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相统一的规律应注意两个问题:一是只重书本知识的传授;一是只强调学生通过自己探索去发现、积累知识,忽视书本知识的学习。

(2)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相统一的规律 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起主导作用 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

贯彻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相统一的教学规律要注意两个问题:既不能只重视教师的作用,又不能只重视学生的作用。

(3)掌握知识和发展智力相统一的规律

传授知识与发展智力二者是相互统一和相互促进的:传授知识与发展智力这两个教学任务统一在同一个教学活动之中,统一在同一个认识主体的认识活动之中;知识是发展智力的基础,知识为智力活动提供了广阔的领域,只有有了某一方面的知识,才有可能去从事某方面的思维活动;发展智力又是掌握知识的重要条件,可以说,智力既是接受人类已有知识的工具,同时又是开发新知识的工具。掌握知识的速度与质量,依赖于一定的智力。

知识和智力是两个不同的概念:知识是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智力是人们认识客观事物的基本能力。

要使知识的掌握真正促进智力的发展是有条件的:从传授知识的内容上看,传授给学生的知识应是规律性的知识。从传授知识的量来看,在一定时间范围内所学知识的量要适当,不能过多。要给学生留有充分的时间去思考。采用启发式教学。

贯彻掌握知识和发展智力相统一的规律,要防止两种倾向:一是形式教育论只强调训练学生的思维形式,忽视知识传授的倾向。二是实质教育论只向学生传授对实际生活有用的知识,忽视对学生认识能力的训练。

(4)传授知识与思想品德教育相统一的规律(教学的教育性规律) 知识是思想品德形成的基础

学生思想品德的提高又为他们积极地学习知识奠定了基础 贯彻传授知识和思想品德教育相统一的规律时,必须注意的问题:一是脱离知识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二是只强调传授知识,忽视思想品德教育。

●教学原则

1、教学原则的概念

教学原则是有效地进行教学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

2、教学原则与教学规律的区别与联系

教学规律是教学内部的本质联系,是客观的;教学原则是第二性的,是人们制定的。教学原则是教学规律在教学中的反映;不同的教学体系有不同的教学原则。

3、我国目前主要的教学原则及其运用 (1)科学性与教育性相结合原则 (2)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3)直观性原则

直观手段(实物直观、模象直观、语言直观); (4)启发性原则 (5)循序渐进原则 (6)巩固性原则 (7)因材施教原则

●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是教师和学生为实现教育目的、完成教学任务所采用的手段和一整套工作方式。

启发式和注入式是两种根本对立的教学方法思想。 (1)以语言传递为主的教学方法

①讲授法,其中包括讲述、讲解、讲读、学校讲演等方式; ②谈话法; ③讨论法; ④读书指导法

(2)以直观感知为主的教学方法 ①演示法; ②参观法。

(3)以实际训练为主的教学方法 ①练习法; ②实验法; ③实习作业法; ④实践活动法。

(4)以探究活动为主的教学方法(发现法) (5)以情感陶冶(体验)为主的教学方法 ①欣赏教学法;

②情境教学法 学生的学习方式

学习方式是人们在学习时所具有或偏爱的方式,即学习者在研究解决其学习任务时所表现出来的具有个人特色的方式。

新课改强调: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

选择与运用教学方法的基本依据 ①教学任务; ②教学内容; ③学生年龄特征

教学方法运用的综合性、灵活性、创造性

教学手段及其现代化:教学手段是指教师和学生进行教学活动以及相互传递信息的工具、媒体或设备。教学手段是教学过程的构成要素,其功能主要在于把教材内容有效地传递给学生。历史上教学手段的发展大体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口耳相传;文字教材;直观教具;电教工具;电子计算机;多媒体;网络教学。

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发展趋势

①教学媒体日益自动化、微型化; ②新的教学媒体不断涌现;

③教学手段运用的多媒体化、综合化和网络化; ④现代化教学的服务目标多样化。 现代化教学手段在教学中的作用 ①教材建设的突破; ②教学组织形式的突破; ③师生关系的突破;

④提高了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 ⑤扩大了教学规模。

●教学组织形式

1、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班级授课制(或课堂教学)

(1)班级授课制的概念:班级授课制也叫课堂教学,是把学生按年龄和文化程度分成固定人数的班级,教师根据课程计划和规定的时间表进行教学的一种组织形式。

班级授课制首先由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中进行理论论证。中国在1862年,清政府在北京开办的京师同文馆中首次采用。

(2)班级授课制的意义及存在的问题

班级授课制的基本特征:固定班级;按课教学;固定时间。 班级授课制的优缺点:

优越性――有利于经济有效地大面积培养人才;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有利于发挥学生集体的作用;有利于学生多方面的发展。

局限性――学生的主体地位或独立性受到一定的限制;实践性不强,学生动手机会少;难以照顾学生的个别差异,强调的是统一。齐步走;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灵活性有限。

2、课的类型和结构 (1)课的类型

课的类型指按课的任务将课划分为不同的种类,大致分单一课和综合课两大类。 (2)课的结构

课的结构指课的组成部分的顺序和时间分配。 综合课的结构包括: 组织教学 复习过渡 讲授新教材 巩固新教材 布置课外作业。

3、教学的辅助形式――个别教学、分组教学、现场教学的概念

4、教学的特殊形式――复式教学的概念

●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

教学活动包括五个基本环节:备课、上课、课外作业的布置与批改、课外辅导、学业成绩的检查与评定。

1、备课

①做好三方面的工作,即钻研教材,了解学生,设计教法;

②写好三种计划,即学年(或学期)教学进度计划、单元(或课题)计划、课时计划(教案)。

2、上课(一节好课的基本要求) 上课是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 一节好课的要求有如下几点: 教学目的明确 内容正确 结构合理 方法恰当 语言艺术 板书有序 态度从容自如

3、课外作业的布置与批改

4、课外辅导

5、学业成绩的检查与评定

●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是指以教学目标为依据,通过一定的标准和手段,对教学活动及其结果给以价值上的判断。

常用的教学评价 诊断性评价:它是指教师在教学前进行的评价评价。目的在于了解学生在教学前是否具有新的教学单元目标所需的基本技能、能力。根据评价结果,教师可确定教学起点,安排教学计划。

形成性评价:它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实施的教学评价,其目的有赖于:了解教学效果,了解学生学习的情况及所存在的问题,从而对教学工作进行调整,使所有学生都达到教学目标。布卢姆特别重视这种评价,指出要尽一切努力用它改进教学过程。

终结性评价:它是指在教学结束时进行的教学评价,主要用于评定学生对一学期、一学年或某个学习课题结束时,教学目标达到的程度,判断教师的教学方法是否有效,并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结果,这种评价的目的有赖于给学生划分等级。终结性评价应该成为一个新的教学起点。

5、当前我国教学评价的新理念――发展性评价 发展性评价的理念:

评价是与教学过程同等重要的过程。评价不是完成某种任务,而是一种持续的过程;评价被用来辅助教学,它是教与学一个主要的、本质的、综合的组成部分,贯穿于教学活动的每一个环节。评价提供的是强有力的信息、洞察力和指导,旨在促进发展。评价的基本目标是为了教育并促进学生的学习,而不仅仅是为了检查学生的表现;评价是为学习服务的,其目的在于提高学习的效率,是学习的动力和源泉;评价是为人的终身发展服务的。评价应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建构个体的发展。评价要关注个体的处境和需要,尊重和体现个体的差异,激发个体的主体精神,以促使个体最大可能地实现其自身价值。

发展性评价的功能: 反馈调节的功能 展示激励的功能 反思总结的功能 记录成长的功能 积极导向的功能

发展性评价的基本内容: 促进学生发展的评价体系 促进教师发展的评价体系 促进学校发展的评价体系

●德育

德育是教育者培养受教育者品德的活动,它包括思想教育、政治教育、法纪教育和道德品质教育四个基本方面。

德育过程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的德育要求和受教育者品德形成发展的规律,把一定社会的品德规范转化为受教育者品德的过程。 思想品德教育过程(简称为德育过程)和思想品德形成过程是两个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的概念。它们之间的主要区别表现在;其一,范畴不同。其二,影响因素不同。其三,结果不同。

●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

德育过程是由四个相互制约的因素共同构成的,这四个因素分别是教育者、受教育者、德育内容和德育方法。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或主要矛盾是教育者提出的德育要求与受教育者已有的品德基础的矛盾。

●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

(1)德育过程是对学生知、情、意、行的培养提高过程 知即道德认识 情即道德情感 意即道德意志 行即道德行为 德育具有多端性

注意知、情、意、行结合。“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导之以行,持之以恒” (2)德育过程是促进学生思想内部矛盾斗争的发展过程 学生思想品德的任何变化,都必须依赖于学生个体的心理活动。任何外界的教育和影响,都必须通过学生思想状态的变化,经过学生思想内部的矛盾斗争,才能发生作用,才能促使学生品德的真正形成。

在德育过程中,学生思想内部的矛盾斗争,实质上是对外界教育因素的分析、综合过程。 青少年学生的自我教育过程,实际上也是他们思想内部矛盾斗争的过程。 (3)德育过程是组织学生的活动和交往,统一多方面教育影响的过程 活动和交往是思想品德形成的基础。学生的思想品德是在活动和交往的过程中,接受外界教育影响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并通过活动和交往表现出来。教育性活动和交往是德育过程的基础。

学生在活动和交往事必定受到多方面的影响。品德的形成是学生能动地接受多方面教育影响的过程。学校德育应在多方面影响中发挥主导作用。

(4)德育过程是一个长期的反复的逐步提高的过程 德育过程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德育过程是一个反复的过程, 德育过程的长期、反复、渐进的特点,要求教育者必须长期一贯,耐心细致地教育学生,要善于抓反复、反复抓,引导学生在反复中逐步前进。

●德育原则

1、社会主义方向性原则

2、从学生实际出发的原则

3、知行统一的原则

4、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的原则

5、正面教育与纪律约束相结合的原则

6、依靠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的原则

7、尊重信任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的原则

8、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和连贯性原则 ●德育的途径 教学

社会实践活动 课外、校外活动

共青团、少先队组织的活动

校会、班会、周会、晨会、时事政策学习 班主任工作 ●德育的方法

(1)常用的德育方法 说理教育 榜样示范 实际锻炼 陶冶教育 指导自我教育 品德评价

(2)德育方法的选择与应用须依时间、地点、条件而定

选择德育方法的依据是:德育目标、德育内容、德育对象的年龄特点和个性差异 ●德育工作的新形式

通过开展社区教育进行德育 创办业余党校

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建立德育基地

●班主任工作

班主任是全班学生的组织者,教育者和指导者,是学校领导实施教育教学计划的得力助手,对全班学生的健康和谐发展负直接责任。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主要实施者,不仅是联系各科教师与团队组织的纽带,而且起着沟通学校、社会和家庭的桥梁作用。是年轻一代健康成长的引路人,是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促进力量。

1、班主任工作的基本任务 带好班级,教好学生

2、班主任工作的主要内容 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

教育学生努力学习,完成学习任务 指导学生课余生活,关心学生身体健康 组织学生参加劳动和其他社会活动

指导本班班委会和共青团、少先队的工作 做好家访工作,争取社会有关方面的配合 评定学生操行

3、班主任工作的方法

(1)全面了解和研究学生

全面了解和研究学生是有效进行班主任工作的前提和基础

了解和研究学生常用的方法有:考核法、观察法、测量法、问卷法、谈话法、实验法、调查法、访问法和书面材料分析法等

(2)组织和培养班集体

班集体是班主任工作的目的和结果,也是班主任开展工作的有力助手和途径,组织培养班集体是班主任的中心工作

培养班集体的主要方法有: A、确立班集体的奋斗目标 B、选择和培养班干部

C、培养正确的集体舆论和优良的班风 集体舆论是在集体中占优势的、为大多数人所赞同的言论和意见。集体舆论是集体生活和集体成员意愿的反映,以议论、褒贬等形式肯定或否定集体的动向和集体成员的言行。有无正确的集体舆论,是衡量班集体是否形成的重要标志之一。正确的集体舆论是学生自我教育的重要手段,是形成和发展班集体的巨大力量,有利于提高集体成员的思想觉悟,能够使大家明辨是非,支持正确的言行抵制错误的倾向。

一个班集体舆论持久地发生作用就形成一种风气,这就是班风。 D、组织多样的教育活动 (3)做好个别教育工作 个别教育同集体教育的关系

据不同类型的学生实际,有针对性地做好个别学生、尤其是后进生的工作(正确对待后进学生,关心热爱后进生;弄清情况,分析原因,了解症状,对症下药;培养学习兴趣;抓反复,反复抓)

(4)家庭与社会教育密切配合,统一各方面的教育力量 (5)做好班主任工作的计划和总结

班主任计划一般分为学期(或阶段)计划和具体活动计划 班主任工作的总结一般分为全面总结和专题总结

第一章 教育与教育学 第一节 教育的发展

一、教育的概念

1.教育活动是人类社会独有的活动; 2.教育活动是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

3.学校教育是一种专门的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 4.教育概念的扩展——大教育观的形成。

二、教育的历史形态 依据教育的正规化程度、实施机构和在不同历史阶段的存在方式,可以将教育的形态进行不同类型的划分。

依据教育的正规化程度划分的教育形态。在教育发展史上,教育的形态经历了从非形式化到形式化,再到制度化教育的演变。

依据实施教育的机构划分的教育形态。按照教育的实施机构,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家庭教育等多种教育形态在实体化教育产生以后,就同时并存于不同的社会之中。

三、教育发展的历史阶段

根据教育在不同历史阶段的存在方式划分教育的形态,可以将教育划分为原始社会的教育、古代社会的教育和现代社会的教育。 (一)原始的教育形态

1.教育和生产劳动、社会生活具有融合性; 2.教育具有原始性; 3.教育具有同一性。

(二)古代社会的学校教育形态 1.学校的产生

第一,生产的发展,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为学校的产生提供了物质上的准备。 第二,统治阶级对人才的需求,为学校的产生提供了社会条件。 第三,文字的产生和文化的发展,为学校的产生提供了现实条件。 2.古代学校教育的特点

第一,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成为一种相对独立的社会活动。 第二,学校教育为统治阶级所垄断,具有鲜明的阶级性、森严的等级性。 第三,学校教育的内容主要是古典人文学科和治世之术,有明显的保守性。

第四,教学的组织形式主要是个别教学,教学方法主要是灌输与死记,同时也注重在实践中学。

第五,教育的象征性功能占主导地位。

第六,出现专科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的萌芽,但尚未形成自己的体系。 (三)现代教育形态 1.现代教育的特点

第一,现代教育具有鲜明的生产性。 第二,现代教育逐步走上了大众化道路。 第三,现代教育内容日益科学化。

第四,班级授课制成为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 第五,现代教育形成了比较完备的教育系统。 2.现代教育发展的趋势 第一,教育终身化。 第二,教育社会化。 第三,教育生产化。 第四,教育民主化。 第五,教育国际化。 第六,教育现代化。 第七,教育多元化。

来_源: 第二节教育学的发展

一、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 (一)教育学的研究对象

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的科学。教育现象是教育的外部表现形式,教育问题是人们对某些具体的教育现象所进行的思索,教育规律是指教育与其他社会现象之间以及教育内部各要素之间的本质联系和发展变化的必然趋势。

(二)普通教育学的任务 1.教育学的理论建设; 2.教育学的实践运用。

二、教育学的产生和发展 (一)历史上的教育学思想 1.中国古代的教育学思想

孔子(公元前551~公元前479)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论语》一书汇集了他关于哲学、政治和教育方面的言论。

墨翟(约公元前468~公元前367)以“兼爱”和“非攻”为教,重视文史知识的掌握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注重使用技术的传习。认为“亲知”“闻知”和“说知”是获得知识理解的三种主要途径,强调依靠推理的方法来追求理性知识。

道家则根据“道法自然”的哲学,主张加归自然、“复归”人的自然本性,认为一切任其自然,便是最好的教育。 战国后期,《礼记》中的《学记》是我国古代教育经验和儒家教育思想的高度概括,系统地阐发了教育的作用和任务,教育、教学的制度、原则和方法,教师的地位和作用,师生关系和同学关系等,有相当丰富的教育思想,可算是人类历史上最早出现的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著作。 2.西方古代的教育学思想

苏格拉底主张通过寻求确定知识来建立价值标准,他肯定人人都有自求真知的能力,因此,以问答法来启迪他人的思想。问答法的步骤是:(1)苏格拉底讽刺;(2)定义;(3)助产术。柏拉图的教育学思想散记在他的哲学著作《理想国》一书中。他以“理念说”为核心,建立了一整套包含形而上学、价值论及知识论的哲学系统。 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百科全书式的哲学家。其教育思想主要反映在他的著作《政治学》中。他认为,追求理性就是追求美德,追求美德就是教育的最高目的。亚里士多德注意到了儿童心理发展的自然特点,主张按照儿童心理发展规律对儿童进行分阶段教育,提倡对学生和谐的、全面发展的教育。他在教育思想史上第一次提出教育具有两种不同性质的功能,即服务于社会与服务于个人闲暇生活。 古罗马昆体良(Marcus.Fabius.Quintianus 35~96)的《论演说家的教育》,就是西方历史上最早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著作。 (二)教育学的建立与变革 1.教育学学科的建立

被人称为“教育学之父”的捷克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J.A.Comenius,1592~1670)在1632年写成、1657年发表的《大教学论》是近代最早的一部教育学专著。 2.规范教育学的建立

赫尔巴特在1806年出版的《普通教育学》被教育史上誉为第一部规范形态的教育学,它标志着教育学已开始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杜威1916年出版的《民本主义与教育》。他不但提出了一系列以实用主义哲学为指导、以儿童为中心、以经验为基础、以活动为主要手段的教育观念,主张“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是经验的改造和改组,“学校即社会”。 3.教育学的多元发展与理论深化

凯洛夫(N.A.Kaiipob,1893~1978)主编的1939年出版的《教育学》。这是一本试图以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和方法阐明社会主义教育规律的教育学。

1956年以来,美国著名教育家布卢姆(B.S.Bloom,1913~)提出了“教育目标的分类系统”和“掌握学习”理论。他把教育目标分为认知目标、情感目标、动作技能目标三大类,每类目标又分成不同层次,排列成由低到高的阶梯。

1963年,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和教育改革家布鲁纳(J.S.Bruner,1915~)发表了他的《教育过程》在这本著作中,他提出了“学科基本结构”的观点,强调学习学科基本结构的重要性。

1970年,法国的保尔•朗格朗(P.Lengrand,1910年)写成了《终身教育引论》一书,提出了“终身教育”(针对学校教育)和“学习化社会”(针对学历社会)的概念。 自1972年以来,巴班斯基提出了“教学过程最优化”的思想,把系统方法的基本原则,即整体性原则、相互联系原则、有序性原则、动态原则,创造性地在教学过程最优化的研究中加以具体化。

1975年,苏联出版了心理学家、教育家赞科夫的《教学与发展》一书。详细阐述了他的实验教学论体系,系统地叙述了学生的发展进程,介绍了学生学习过程的情况,在对教学与学生发展之间的关系进行深入探讨之后,强调教学应走在学生发展的前面,促进学生的一般发展。 (三)教育学研究在当代的发展趋势 1.学科发展的分化和综合。 2.理论导向上的冲突与融合。 3.研究方法的多元互补。 (四)教育学的研究方法 1.基本的科学研究方法

(1)类比方法、归纳方法与演绎方法; (2)比较方法与分类方法; (3)分析方法与综合方法; (4)系统方法;

(5)自下而上的方法和自上而下的方法。 2.常用的教育学研究方法

(1)观察法;(2)文献法;(3)调查法;(4)实验法;(5)比较法;(6)个案研考试大_

第二章教育与社会的发展 第一节教育与政治经济制度

一、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

(一)政治制约着教育的领导权和教育的享受权

具体说来,统治阶级主要是从这样几个方面来实现这种领导权的:(1)利用国家政权的力量来掌握教育的领导权。(2)利用经济力量来掌握教育的领导权。(3)以意识形态上的优势力量来影响和控制教育。

(二)政治决定着教育目的的性质和思想品德教育的内容 (三)政治经济制度制约教育制度 (四)教育相对独立于政治经济制度

二、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 (一)培养合格公民,造就政治人才 (二)宣传思想,形成舆论 (三)促进社会政治民主化

第二节教育与生产力

一、生产力对教育的决定作用(一)生产力的发展为教育的发展提供基础性条件 1.生产力发展为教育发展提供基础性条件 2.生产力的发展为教育发展提供财力与物力 (二)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决定教育的规模和速度

(三)生产力发展水平对人才培养的规格和教育结构有制约作用

(四)生产力发展水平对教育的内容、手段和组织形式的改革的决定作用

二、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

(一)教育是实现劳动再生产的重要手段 (二)教育是科学知识再生产的手段 (三)人力资本理论

第三节教育与科学技术

一、科学技术对教育的影响

1.科学技术发展对教育者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 2.科学技术可以影响教育的内容、方法和手段

3.科技发展将促进学校教育专业与结构的调整与更新

二、教育对科学技术发展的作用 1.教育能完成科学知识的再生产; 2.教育推进科学的体制化; 3.教育具有科学研究的功能;

4.教育具有推进科学技术研究的功能。

三、信息技术与教育

1.信息技术改变着人们的知识结构和教育内容; 2.信息技术改变着教学和教育的观念;

3.信息技术的日益成熟和普及为实现教育的第三次飞跃提供了平台。

第四节教育与文化

一、文化对教育的作用

1.社会文化发展提高了人们对教育的需求,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和完善; 2.社会文化发展促使学校与社会联系加强;

3.社会文化发展促进教学内容的质量和结构的变化; 4.文化发展影响教育方法、手段和组织形式的变革。

二、教育对文化的作用

1.教育是社会文化得以保存和传递的重要手段; 2.教育是促进社会文化交流和融合的重要手段; 3.教育是社会文化创造和更新的重要手段。

三、学校文化 (一)学校文化界说 (二)学校文化的特征

1.学校文化是一种组织文化;

2.学校文化是一种整合性较强的文化; 3.学校文化以传递文化传统为己任; 4.校园文化——学校文化的缩影。 (三)学生文化

1.学生文化的成因

(1)学生个人的身心特征; (2)同伴群体的影响; (3)师生的交互作用; (4)家庭社会经济地位; (5)社区的影响。 2.学生文化的特征

(1)学生文化具有过渡性;

(2)学生文化具有非正式性; (3)学生文化具有多样性; (4)学生文化具有互补性; (5)学生文化具有生成性。

第五节 教育的相对独立性

一、教育相对独立性的含义

教育的相对独立性是指教育具有自身的规律,对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具有能动作用。

二、教育相对独立性的表现 1.教育具有历史继承性;

2.教育具有与政治经济和生产力发展的不平衡性。

第三章 教育与个体身心发展 第一节 个体身心发展概述

一、个体身心发展的含义 教育学上所指的个体的发展,主要指儿童、青少年身体和心理上的连续不断的变化过程。

二、个体身心发展的特殊性

(一)个体身心发展是在社会实践过程中实现的 (二)个体身心发展具有能动性

三、个体身心发展的动因 (一)内发论

内发论者一般强调人的身心发展的力量主要源于人自身的内在需要,身心发展的顺序也是由身心成熟机制决定的。

(二)外铄论

外铄论的基本观点认为,人的发展主要依靠外在的力量,诸如环境的刺激和要求、他人的影响和学校的教育等。 (三)多因素相互作用论

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认为,人的发展是个体的内在因素(如先天遗传的素质、机体成熟的机制)与外部环境(外在刺激的强度、社会发展的水平、个体的文化背景等)在个体活动中相互作用的结果。

四、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 1.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均衡性; 2.个体身心发展的顺序性; 3.个体身心发展的阶段性; 4.个体身心发展的个体差异性; 5.个体身心发展的互补性。

第二节 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重要因素

人的身心发展受多种因素制约,主要有遗传素质、成熟机制、环境和个体实践 活动的影响。

一、遗传对个体发展的影响 (一)遗传的概念

(二)遗传在个体身心发展中的地位

二、成熟对个体发展的影响 (一)成熟的概念

(二)成熟对个体身心发展的意义

三、环境对个体发展的影响 (一)环境的概念

(二)环境对个体发展的影响

四、个体主观能动性对个体发展的影响

第三节 教育在个体身心发展中的作用

一、教育对人类地位的提升 1.教育对人价值的发现; 2.教育对人潜力的发掘; 3.教育对人力量的发挥; 4.教育对人个性的发展。

二、学校教育在个体身心发展中的特殊功能 1.学校教育按社会对个体的基本要求对个体发展的方向与方面作出社会性规范; 2.学校教育具有加速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

3.学校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不仅具有即时价值,而且具有延时价值;

4.学校教育具有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性的功能。

第四节 普通中等教育促进青少年发展的特殊任务

普通中学是学校教育系统中的一个阶段,分为初级中学与高级中学两段。初级中学的教育对象是13~17岁的少年,高级中学的教育对象是16~20岁的青年, 他们分别处于人生的少年期和青年期。

一、少年期的年龄特征与初中教育的个体发展任务 (一)少年期的年龄特征

有些心理学家把少年期称为“危险期”或“心理断乳期”。身体状态的剧变,内心世界的发现,自我意识的觉醒,独立精神的加强,是少年期表现出的总体性的阶段特征。

(二)初中教育的个体发展任务

总的说来,初中教育在促进少年身心发展方面的任务,可形象地比喻为“帮助少年起飞”。

二、青年期的年龄特征与高中教育的个体发展任务 (一)青年期的年龄特征

(二)高中教育的个体发展任务 高中阶段是中学期间学习负担最重的时期,也是青年体质增强的时期,学校在保证学生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方面依然有重要的责任。

第四章 教育的目的

第一节 教育目的的概念和层次结构

一、教育目的的概念

广义的教育目的是指人们对受教育的期望,即人们希望受教育者通过教育在身心诸方面

发生什么样的变化,或者产生怎样的结果。狭义的教育目的是国家对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什

么样人才的总的要求。简而言之,教育目的即培养人的质量规格。

二、教育目的的作用

教育目的是一切教育工作的出发点,教育目的的实现则是教育活动的归宿,它贯穿于教育

活动的全过程,对一切教育工作具有指导意义。教育目的对整个教育工作的指导意义是通过

发挥以下作用实现的: 1.导向作用; 2.协调作用; 3.激励作用。

4.评价作用。

三、教育目的的层次结构 (一)国家的教育目的

(二)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

根据各级各类学校任务确定的对所培养的人的特殊要求,我们习惯上称为培养目标。教育目的与培养目标是普遍与特殊的关系。教育目的是针对所有受教育者提出的,而培养目标是针对特定的教育对象提出的,各级各类学校的教育对象有各自不同的特点,制定培养目标需要考虑各自学校学生的特点。 (三)教师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教育者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在完成某一阶段(如一节课、一个单元或一个学期)工作时,希望受教育者达到的要求或产生的变化结果。

教学目标与教育目的、培养目标的关系是具体与抽象的关系,它们彼此相关,但相互不能取代。目的与目标根本不同,目标是可以测量的.但不能测量目的。

第二节 制定教育目的的基本依据

一、教育目的的制定受制于特定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背景 1.教育目的是社会的历史性与时代性的动态结合; 2.教育目的受制于生产力和科学文化的发展水平; 3.教育目的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演进。

二、教育目的体现了人们的教育理想

三、教育目的的确定必须考虑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规律

四、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是建立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 1.分析资本主义社会中人的片面发展。

2.分析了社会化大生产为人的全面发展提出的客观需求和创造的可能条件。 3.提出和论述了人的全面发展的内涵。

4.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途径。

第三节 我国的教育目的

一、我国历史上教育目的的演化

(一)古代的教育目的——儒家教育目的 我国古代教育就是为了培养学生做官。 (二)我国社会主义时期的教育目的及其演化

二、我国当前的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 1.坚持社会主义方向; 2.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3.培养现代人的品质。

三、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一)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 (二)素质教育是全面发展的教育

全面发展的教育由以下几个方面组成:

1.德育;2.智育;3.体育;4.美育;5.劳动技术教育。 (三)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 (四)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创新精神为重点的教育

第五章 学生与教师 第一节 学生

一、学生的本质属性

(一)学生是现实社会的成员之一 1.具有人的主观能动性; 2.具有思想感情;

3.具有个性特征。

(二)学生是处于人生阶段身心发展最迅速时期的人

1.具有发展的潜在可能性和可塑性;

2.学生身心发展的可能性和可塑性转变为现实性的条件是个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

3.具有获得成人教育关怀的需要

(三)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具有能动性的教育对象 1.学生既是教育的对象,又是学习的主体;

2.学生以学习为主要任务,学校教育起主导作用; 3.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习。

二、学生的社会地位

(一)对学生社会地位的传统认识

从整体上没有真正认识儿童个性的独立存在价值。 (二)学生的社会地位

1.学生的身份和法律地位 (1)学生身份

(2)学生的法律地位

2.学生享有的合法权利

青少年学生享有的主要权利有:(1)人身权;(2)受教育权。

3.学生的义务

在教育法规中规定学生应尽的义务有以下四个方面: (1)遵守国家法律、法规;

(2)遵守学生行为规范,尊敬师长,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 (3)努力学习、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

(4)遵守所在学校或其他教育机构的管理制度。

第二节 教师

一、教师职业的性质与特点 (一)教师职业的性质

1.教师职业是一种专门性职业,教师是专业人员 2.教师是教育者,教师职业是促进个体社会化的职业 3.教师的神圣使命是教书育人 (二)教师的职业特点

教师职业的最大特点在于职业角色的多样化。一般说来,教师的职业角色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人类文化的传递者;2.人类灵魂的工程师;3.示范者角色;4.管理者角色;5.父母与朋友角色;6.研究者角色。

二、教师职业专业化的条件

(一)教师的学科专业素养

1.精通所教学科的基础性知识与技能 2.了解所教学科相关的知识 3.了解学科的发展脉络

4.了解学科领域的思维方式和方法论

(二)教师的教育专业素养 1.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

(1)新的教育观;(2)新的学生观;(3)新的教育活动观。 2.具有良好的教育能力

(1)加工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方法的能力;(2)语言表达能力;(3)组织管理能力;(4)交往能力。

3.具有一定的研究能力

学科研究和教育研究的能力。首先,应有学科研究的能力。其次,要研究教育和教学工作的基本规律,研究学生,研究教材,研究教学和教法。 (三)教师的人格特征 1.积极乐观的情绪; 2.豁达开朗的心胸; 3.坚忍不拔的毅力; 4.广泛的兴趣。

(四)教师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 1.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 2.热爱学生; 3.团结协作精神; 4.良好的道德修养。

第三节 学生和教师的关系

一、师生关系的含义及发展 (一)师生关系的内涵

师生关系是指学生和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包括彼此所处的地位、作用和相互对待的态度。 (二)师生关系的发展

第一阶段:以德国赫尔巴特为代表的传统教育。片面强调教师的权威,视教师为凌驾于学生之上的主宰人物,学生成了被动的容器,由此形成了教师中心说。第二阶段:以美国杜威为代表的进步主义教育。竭力弘扬学生主体论,把学生当作教学活动的中心,教师只是“向导”,这就形成了学生中心说。第三阶段:以前苏联和我国一些教育家为代表,认为教师处于主导地位,学生处于主体地位,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主导地位和学生的主体地位是统一的,便有了主导主体说。

二、学校师生关系的主要表现形式

(一)师生在教育内容的教学上构成授受关系;

1.从教育内容的角度说,教师是传授者,学生是接受者;

2.学生主体性的形成,既是教育的目的,也是教育成功的条件; 3.指导、引导学生的目的是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 (二)师生关系在人格上是民主平等的关系;

1.学生作为一个独立的社会个体,在人格上与教师是平等的; 2.严格要求的民主的师生关系,是一种朋友式的友好帮助的关系。 (三)师生关系在社会道德上是相互促进的关系。 1.师生关系从本质上是一种人——人关系;

2.教师对学生的影响不仅仅是知识上的,智力上的影响,更是思想上的、人格上的影响。

三、新型师生关系的建立

第六章 课程

第一节 课程概述

一、课程的一般概念

二、课程的分类 课程类型是指课程的组织方式或指设计课程的种类。

(一)根据课程制定者或管理层次,可分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学校课程 所谓国家课程,是由中央教育行政机构编制和审定的课程,其管理权属中央级教育机关。国家课程是一级课程。

所谓地方课程,就是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行政机构和教育科研机构编订的课程,属二级课程。 所谓学校课程,是在具体实施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前提下,通过本校学生的需求进行科学评估,充分利用当地社区和学校的课程资源而开发的多样性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

(二)根据课程任务,可分为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研究型课程

基础型课程注重学生基础学力的培养,即培养学生作为一个公民所必需的“三基”(读、写、算)为中心的基础教养,是中小学课程的主要组成部分。 拓展型课程注重拓展学生知识与能力,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发展学生各种不同的特殊能力,并迁移到其他方面的学习。 研究型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究态度与能力。

(三)根据课程的组织核心,可分为学科课程、活动课程、综合课程

学科课程又称为分科课程。活动课程又称“经验课程”或“儿童中心课程”。综合课程又称为广域课程。

(四)根据课程的表现形式,可分为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

三、制约课程的基本因素

1.一定历史时期社会发展的要求及提供的可能; 2.一定时代人类文化及知识发展水平;

3.学生的年龄特征、知识、能力基础及其可接受性。

第二节 课程目标与课程设计

一、课程目标

(一)课程目标与教育目的、培养目标、教学目标的关系 1.教育目的

它是指一定社会培养人的总要求,是根据不同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科学、技术发展的要求和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规律确定的。 2.培养目标

它是对各级各类学校的具体培养要求。它是根据国家的教育目的和自己学校的性质及任务,对培养对象提出的特定要求。所以,教育目的与培养目标没有实质性的区别,只是概括性的程度不同。 3.课程目标

它是指导整个课程编制过程的最为关键的准则,是指特定阶段的学校课程所要达到的预期结果。它有四个方面的规定性:第一,时限性,第二,具体性,第三,预测性,第四,操作性。 4.教学目标

它是课程目标的进一步具体化,是指导、实施和评价教学的基本依据,是师生在学科教学活动中预期达到的教学结果、标准。它具有这样几个特征:教学目标具有可操作指标体系;教学目标体现学生学习行为及其变化;教学目标具有灵活性,教师可根据教学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二)确定课程目标的依据 确定课程目标的依据主要有三个方面:对学生的研究;对社会的研究;对学科的研究。

1.对学生的研究 对学生的研究,就是要找出教育者期望在学生身上所要达到的预期结果。它通常包括三方面内容:①了解学生身心发展的现状;②了解学生个体的需要;③了解学生的兴趣和个性差异。 2.对社会的研究

对社会的研究涉及的内容极为广泛,在课程领域里通常采用的方法是把社会生活划分为若干有意义的方面,再分别对各个方面进行研究。泰勒介绍的一种可行的分类是:①健康;②家庭;③娱乐;④职业;⑤宗教;⑥消费;⑦公民。 3.对学科的研究

学校课程毕竟是要传递通过其他社会经验难以获得的知识,而学科是知识的最主要的支柱。

(三)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所确立的课程目标 1.知识——技能目标 2.过程——方法目标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二、课程设计

(一)课程设计的概念与意义

“课程设计是指那些经过精心计划的活动,通过这些活动,设计出各种学程或教育活动方式,并将它们提供给教育机构中的人们,以此作为进行教育的方案。”总的来说,课程设计是一个有目的、有计划、有结构地产生教学计划、教学大纲以及教科书等系统化活动。其中,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科书也是课程文件的三个层次。

(二)课程设计的基本要求

1.合目的性; 2.合科学性; 3.合发展性。

(三)课程设计的基本程序 1.确定教育目标; 2.选择经验; 3.组织经验; 4.评价结果。

(四)课程文件的三个层次

1.教学计划

(1)教学计划的概念

教学计划是指导和规定课程与教学活动的依据:是学校课程与教学活动的依据,也是制定分科标准、编写教科书和设计其他教材的依据。我国义务教育的教学计划应当具备以下三个基本特征:一是强制性。二是普遍性。三是基础性。 (2)教学计划的构成

教学计划主要由教学计划设计的指导思想、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及其说明、课时安排、课程开设顺序和时间分配、考试考查制度和实施要求几部分所构成。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必须同中有异,重点突出,特点鲜明。

在基本内容上,主要是指教学科目的设置、学科顺序、课时分配及学年编制和学周安排。我国中小学课程中科目的设置大致包括六类:一是语文、数学等基础性科目;二是思想品德教育科目;三是社会基础知识科目;四是自然科学基础知识科目;五是体育、保健、艺术审美科目;六是劳动技术教育科目。另外,还有外语、计算机等工具性科目。

课时分配包括各学科的总时数,每一门学科各学年(或学期)的授课时数和周学时等。我国学校一般均为秋季招生,一学年分为两个学期,学期之间有寒假或暑假。 2.课程标准

(1)课程标准的概念

课程标准又称教学大纲,是课程计划中每门学科以纲要的形式编定的、有关学科教学内容的指导性文件。 (2)课程标准的构成

课程标准一般由以下基本部分构成:一是说明部分,二是本文部分。 3.教科书

(1)教材与教科书

教材是教师和学生据以进行教学活动的材料,包括教科书、讲义、讲授提纲、参考书、活动指导书以及各种视听材料。其中教科书和讲义是教材的主体部分,故人们常把教科书与讲义简称为教材。教科书又称课本,它是依据课程标准编制的、系统反映学科内容的教学用书。教科书是课程标准的具体化。 (2)教科书的作用

第一,教科书是学生在学校获得系统知识、进行学习的主要材料。 第二,教科书也是教师进行教学的主要依据。

第三,根据教学计划对本学科的要求,分析本学科的教学目标、内容范围和教学任务:

第四,根据本学科在整个学校课程中的地位,研究本学科与其他学科的关系;理论与实际相联系的基本途径和最佳方式,确定本学科的主要教学活动、课外活动、实验活动或其他社会实践活动,对各教学阶段的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做出统筹安排

第三节 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

一、课程实施

(一)课程实施的概念

课程实施是指把课程计划付诸实践的过程,它是达到预期的课程目标的基本途径。

(二)课程实施的结构

课程实施作为一个动态的序列化的实践过程,具有一定的运行结构。在课程实施过程中,

至少要考虑七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 安排课程表,明确各门课程的开设顺序和课时分配; 第二, 确定并分析教学任务;

第三,研究学生的学习活动和个性特征,了解学生的学习特点; 第四,选择并确定与学生的学习特点和教学任务相适应的教学模式; 第五,对具体的教学单元和课的类型和结构进行规划; 第六,组织并开展教学活动;

第七,评价教学活动的过程与结果。 1.安排课程表

通常情况下,课程表的安排应遵循以下几条原则。 第一,整体性原则。 第二,迁移性原则。 第三,生理适宜原则。 2.分析教学任务

教学任务通常包括三个方面:第一,学生所要掌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第二,学生所要形成和发展的智力、能力和体力。第三,学生所要养成的情感、态度、品德和个性心理品质。 3.研究学生的学习特点

学生的学习特点有四方面特性:①独特性;②稳定性;③发展性;④灵活性。学生的学习特点受三个方面因素的影响:第一,基础因素。第二,内部因素。第三,外部因素。

4.选择并确定教学模式

教学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教学思想或理论指导下,为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实现预期的课程目标所形成的相对稳定的、系统化的教学活动的基本范式。

5.规划教学单元和课

教学单元通常是指某门课程的教材内容中的一个比较完整的部分。在对教学单元进行规划时,需要对教学单元中的主要原理、主要概念、技能、态度、诊断性测验和评价等方面加以考虑。

6.组织教学活动

7.评价教学活动的过程与结果 (三)影响课程实施的因素 1.课程计划本身的特点; 2.教师的特征; 3.学校的特点; 4.校外环境。

二、课程评价

(一)课程评价的概念

课程评价是指检查课程的目标、编订和实施是否实现了教育目的,实现的程度如何,以判定课程设计的效果,并据此作出改进课程的决策。 (二)课程评价的目的与功能 1.课程评价的目的 (1)改进课程; (2)改进教学。

2.课程评价的功能 (1)诊断功能; (2)修正功能; (3)决策功能。

(三)课程评价的方法 1.观察法

2.调查与访谈 3.纸笔测试 4.表现评估

(四)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评价改革的要点

1.建立旨在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 2.建立旨在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体系; 3.建立旨在促进课程发展的评价体系; 4.改革和完善考试制度。

第四节 国内外课程改革与发展趋势

一、国外课程改革的趋势 1.课程结构日趋合理化; 2.课程内容日趋综合化; 3.课程形式日趋多样化。

二、近年来我国中学课程的改革与发展 (一)我国原有中小学课程的主要弊端 1.课程管理僵化

2.课程结构不合理 (1)科目设置太多; (2)重学科课程; (3)重必修课;

(4)课时比例分配不合理。 3.课程内容陈旧、落后

(二)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思路 1.课程功能转变 2.课程结构改革 3.课程内容改革 4.课程实施改革 5.课程评价改革 6.课程管理改革

(三)我国中小学课程改革的趋势

1.课程体系三级管理的趋势; 2.课程综合化的趋势;

3.稳定并加强基础教育的趋势; 4.课程个性化和多样化的趋势;

5.课程改革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趋势。

第七章 教学(上)

第一节 教学工作的意义与任务

一、教学的概念

在教育目的规范下,学生通过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和培养,积极主动地掌握系统的文化科学知识和基本技能,从而促进自身全面发展的过程。 教学作为教师教、学生学的统一活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教学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根本目的; 2.教学由教与学两方面活动组成;

3.教学具有多种形态,是共性与多样性的统一。

二、教学的意义

1.教学是社会经验得以再生产的一种主要手段; 2.教学为个体全面发展提供科学的基础和实践; 3.教学是学校教育工作的主体。

三、教学的任务

(一)引导学生掌握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二)发展学生智力、体力和创造才能 1.发展学生的智力; 2.发展学生的体力; 3.发展学生的创造才能。

(三)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品德和审美情趣,奠定学生的科学世界观基础 (四)促进学生个性和谐发展

第二节 教学过程

一、教学过程的概念

(一)教学过程是一种认识过程

(二)教学过程又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

二、教学过程的特点

1.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 (1)学生以学习间接经验为主;

(2)学生学习间接经验要以直接经验为基础。 2.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统一 (1)掌握知识是发展智力的基础;

(2)智力发展是掌握知识的重要条件;

(3)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互转化的内在机制一般来说应注意以下条件。 第一,传授给学生的知识应该是科学的规律性的知识。 第二,必须科学地组织教学过程。

第三,重视教学中学生的操作与活动,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与能力,提供学生积极参与实践的时间和空间。

第四,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品质,重视学生的个别差异。 3.教学过程中知、情、意的统一 4.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能动性结合

(1)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处于组织者的地位,应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2)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作为学习主体的地位; (3)建立合作、友爱、民主平等的师生交往关系。

三、教学过程的结构

按照教师组织教学活动中所要求实现的不同认识任务,可以划分出教学过程中学生认识的不同阶段。 1.激发学习动机 2.领会知识

这是教学的中心环节。领会知识包括使学生感知和理解教材。 第一,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感知形成清.晰的表象和鲜明的观点,为理解抽象概念提供感性知识的基础并发展学生相应的能力。 第二,理解教材,形成科学概念。 理解教材可以有两种思维途径:一是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二是从已知到未知,不必都从感知具体事物开始。 3.巩固知识 4.运用知识 5.检查知识

要注意以下几点:

(I)根据具体情况灵活运用;

(2)注意阶段之间的内在联系不要割裂;

(3)每个阶段的功能都是整个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因素。

第三节 教学原则和教学方法

一、教学原则

(一)教学原则概述

教学原则是根据一定的教学目的和对教学过程规律的认识而制定的指导教学工作的基本准则。

(二)我国中学教学原则及运用

1.直观性原则

直观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要通过使学生观察所学事物,或教师语言的形象描述,引导学生形成所学事物、过程的清晰表象,丰富他们的感性知识,从而使他们能够正确理解书本知识和发展认识能力。贯彻直观性原则的基本要求是:①正确选择直观教具和现代化教学手段。②直观要与讲解相结合。③重视运用语言直观。

2.启发性原则

启发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教师要承认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注意调动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引导他们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生动活泼地学习,自觉地掌握科学知识和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贯彻启发性原则的基本要求是:①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②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③让学生动手,培养其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④发扬教学民主。

3.巩固性原则

巩固性原则.是指教学要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牢固地掌握知识和技能,使其长久地保持在记忆中,能根据需要迅速再现出来,以利于知识技能的运用。

贯彻巩固性原则的基本要求是:①在理解的基础上巩固。②重视组织各种复习。⑧在扩充改组和运用知识中积极巩固。

4.循序渐进原则

循序渐进原则.是指教学要按照学科的逻辑系统和学生认识发展的顺序进行,使学生系统地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形成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

贯彻循序渐进原则的基本要求是:①按教材的系统性进行教学。②注意主要矛盾,解决好重点与难点的教学。③由浅人深,由易到难.由简到繁。

5.因材施教原则

因材施教原则,是指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个别差异出发,有的放矢地进行有差别的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获得最佳的发展。

贯彻因材施教原则的基本要求是:①针对学生的特点进行有区别的教学。②采取有效措施,使有才能的学生得到充分的发展。

6.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理论联系实际原则,是指教学要以学习基础知识为主导,从理论与实际的联系上去理解知识,注意运用知识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达到学懂会用、学以致用。

贯彻理论联系实际原则的基本要求是:①书本知识的教学要注重联系实际。②重视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③正确处理知识教学与技能训练的关系。④补充必要的乡土教材。

二、教学方法的概述

(一)教学方法的概念

教学方法是指为了完成一定的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的,教师和学生在教学活动中采用的手段及教与学相互活动方式的总称。

(二)选择与运用教学方法的依据

第一,教学目的和教学任务;第二,课程性质和教材特点;第三,学生特点;第四,教学时间、设备、条件。第五,教师业务水平、实际经验及个性特点。

三、中学常用的教学方法

根据中学教学改革与发展的趋势,中学教学方法的主要特点有:

1.师生之间在运用教学方法时的互动和联系加强;

2.指导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方法逐步增加;

3.多种方法的综合运用和相互配合。

四、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发展

从教育发展史的角度来看,从20世纪50年代以来,最有影响力、最有代表性的教学方法的改革主要有以下四类:

(一)发现教学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提出了以发展探究性思维为目标,以学科的基本结构为内容,以再发现为学习步骤的教学方法综合方式,这种教学方式被称为“问题——发现教学法”。“问题——发现法”的一般步骤包括四个环节:(1)教师创设问题情境,提出要解决的课题;

(2)教师提供结构性材料。学生提出解决问题的设想;(3)学生验证假设,交流初探成果;(4)得出原理或概念,并检验假设。

“问题——发现法”有如下特点:(1)教学的任务是要求学生通过对问题的探究获得经验和知识,从而培养自己的创新意识和进取精神;(2)整个教学活动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探究和解决问题,学生在教学中仍处于主要地位,教师处于辅导地位;(3)教学方法以学生独立探究和作业为主,教师的讲授、指导,学生的阅读、练习仅为学生的独立探究服务。

“问题——发现法”的优点如下:(1)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2)能培养学生独立探究的习惯与能力;(3)教学中多采取个人或小组形式进行,便于因材施教;(4)获得的经验和知识教是通过自己探索得来的,故容易理解、便于记忆。

“问题——发现法”存在的局限:(1)因强调学生的独立作业和探究而不能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2)对教师的要求高,教师除了具备深厚的理论知识外,还要有较强的动手操作能力和科研能力。

(二)程序教学

1.程序教学的起源

1926年普雷西设计了一种自动教学机器,50年代斯金纳设计了使用教学机器的程序教学和只用程序教材的程序教学。60年代后,许多国家都进行了程序教学的研究。

2.程序教学的分类

根据程序化教材的载体来分,程序教学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第一,机器教学,指通过机器呈现程序化了的教材;第二,课本式程序教学,指通过课本呈现程序化了的教材;第三,计算机辅助教学(CAI),指通过电子计算机来呈现程序化了的教材。

根据程序化教材的结构形式来分,程序教学可分为直线式程序、分支式程序。

3.程序教学的特点

(1)教材编制充分考虑到了学生接受能力和学科的知识体系、内在逻辑结构。(2)学习时学习者手脑并用。(3)能及时地反馈学习结果,便于自我调节,掌握学习速度。

4.程序教学的优点

(1)目的要求明确,便于学生掌握预定的系统知识与技能;(2)便于学生个人学习,适应因材施教,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3)能及时强化学习的动力。

5.程序教学的不足

(1)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习惯;(2)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信息交流和人际交往较少。

(三)范例教学

1.范例教学的起源

范例教学是20世纪50年代德国的瓦·根舍因首创。

2.范例教学的特点

(1)体现了基本性。(2)体现了基础性。(3)体现了范例性。(4)较好地体现了四个统一。

3.范例教学的优点

(1)有利于学生掌握知识结构体系。(2)有利于照顾学生的个性差异,便于因材施教。(3)重视基础知识的学习,便于学生对知识进行广泛地迁移和运用。

4.范例教学的局限

(1)当今时代,知识更新频率加快,科学技术发展迅速,难于准确把握学生将来所需要的知识。(2)教学中不能很好地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和创新精神。

(四)暗示教学

1.暗示教学的起源。

暗示教学法是由保加利亚医学和心理学博士卢扎诺夫首创。

2.暗示教学的优点。

(1)有利于学生在愉快的情绪体验中从事学习活动。(2)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3)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各种潜能参与学习,特别是传统教学不容易注意到的非智力因素,从而促进学生的发展。

3.暗示教学的局限。

(1)对教师素质要求较高,要求教师具有一定的医学知识和较丰富的心理学知识,教学中还要求合理利用音乐、舞蹈、戏剧等单项或综合艺术形式进行配合,势必要求教师要有这些方面的知识和技能。(2)准备比较烦琐,对环境要求较高,特别是诱发学生学习潜力的外部环境设置难度在。(3)推广的难度较大

第八章 教学(下) 第一节 教学工作的基本程序

上课是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

一、备课

(一)钻研教材;

(二)了解学生;

(三)制定教学方案。

1.学期(或学年)教学方案;

2.课题(单元)教学方案;

3.课时教学方案(课案)。

二、上课

(一)课的类型与结构

1.课的类型

课的类型指依据教学任务划分课的种类。一般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根据教学任务进行分类,可以分为:传授新知识课(新授课),巩固新知识课(巩固课),培养技能技巧课(技能课),检查知识课(检查课)。

另一种是根据教学中所采用的主要方法进行分类,可以分为:讲授课、演示课(演示实验或放映幻灯、录像)、练习课、实验课、复习课。

2.课的结构

课的结构是指课的基本环节及各环节展开的程序、时限及相互关系。一般来说,综合课大体上由如下五个环节构成。

第一,组织教学。

第二,检查复习。

第三,掌握新知识。

第四,巩固新知识。

第五,布置课外作业。

(二)上好课的具体要求

1.目标明确;

2.内容正确;

3.方法得当;

4.表达清晰;

5.气氛热烈。

三、作业检查与批改

教师布置作业时应注意下列要求:

1.作业的内容要符合课程标准和教科书的要求,同时要精练、典型;

2.作业的分量、难易要适度;

3.布置作业应要求明确;

4.对作业教师要及时批改和讲评。

四、课外辅导

课外辅导的主要内容集中在两个方面,

一是做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具体说来,这些工作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1.培养学生制订学习计划,及时复习功课,按时完成作业的习惯。

2.了解学生独立作业和自学的情况和学习条件。

第三,查明学生未能按时完成作业的原因,并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

第四。与家长联系,确保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保持一致。 二是做好对优秀学生和学习困难学生的帮助、辅导工作。具体工作包括如下几方面:

1.对优秀学生进行个别辅导,鼓励他们拓展学习的深度、难度。

第二,鼓励优秀学生帮助学习有困难的学生。

第三,组织学习经验交流会,让学生们相互帮助、相互提高。

五、学业成绩考查与评定

(一)测验与目标

测验是要考查教学是否实现了教学目标。所谓教学内容的目标是指学科中的基本原理、概念和基本的知识等,行为和发展的目标是指心理操作和身体发展方面的目标。

(二)试题类型

在目前常用的测验中,试题类型一般分为两种类型,供答型试题要求学生对出题者编制的问答题、解答题作出答案。选答型试题要求学生对试卷提出的若干答案中挑选出正确的答案。

(三)测验的效度、信度、难度和区分度

测验的效度是指一个测验能测出它所要测量的属性或特点的程度。

测验的信度是指一个测验在对测验对象进行多次测量后,测量结果的一致性程度,以及一次测量所得结果的准确性程度。

测验的难度是指测验中试题的难易程度。

测验的区分度是指测验对学生的不同水平的区分程度。

(四)评价

评价是指教师根据测验分数、平时对学生的观察和报告对被测验者的学习行为和优劣或价值作出判断。

第二节 教掌组织形式及其演变

一、个别教学制

在古代的东西方,学校教育学组织形式一般都是个别教学形式。

二、班级授课制

(一)班级授课制的产生与发展

1632年,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在总结前人和自己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出版了《大教学论》。该书最早从理论上对班级授课制作了阐述,为班级授课制奠定了理论基础。到19世纪中叶;班级授课制已成为西方各国教育的主要教学组织形式。我国最早采用班级授课制的是1862年清政府在北京设立的京师同文馆。

(二)班级授课制的主要优缺点

班级授课制的主要优点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第一,有利于经济有效地、大面积地培养人才。第二,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第三,有利于发挥班集体的教育作用。

班级授课制也有明显的不足。主要表现在不利于照顾学生的个别差异,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兴趣、特长和发展个性。同时,班级授课制大多采用分科教学,过于强调书本知识。最大的弊端是容易肢解知识的整体性,容易理论脱离实践。

三、分组教学制

(一)分组教学制的主要类型

1.外部分组

外部分组是指学校打破按年龄编班的传统习惯,根据学生的能力水平或学习成绩编班进行教学。外部分组主要有两种形式,即学科能力分组和跨学科能力分组。

2.内部分组

内部分组是指在传统的按年龄编排的班级内,再根据学生的能力或学习成绩等来编组进行教学。内部分组也分为两种形式,即根据学习内容和目标进行的分组和根据不同教学方法和媒体进行的分组。

(二)分组教学制的优缺点

分组教学的优点在于它能较好地照顾个别差异,重视学生的个别性,有利于因材施教,有利于发展学生的个性特点。不足之处也比较明显:第一,对学生能力和水平的鉴别不一定科学,却要按能力和水平进行分组教学,忽视了学生的发展性;第二,对学生心理发展的负面影响较大,被分到所谓快班或实验班的学生容易骄傲自满,被分到所谓慢班或普通班的学生容易产生破罐子破摔的心理;第三,在分组教学的问题上,家长、学生、教师与学校的意见很难达成一致;第四,由于学生处于不断发展变化中,为了确保学生在分组教学中能受到恰当的教育,分组就必须经常进行,情况一变就得重新分组,教育管理上比较麻烦。

四、设计教学法和道尔顿制

设计教学法是由美国教育家杜威首创,后来经过他的学生克伯屈改进后在全国推广而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该教学组织形式主张废除班级授课制和教科书,打破传统的学科界限,强调依据学生的已有的知识和兴趣,组成以学生生活问题为中心的综合性学习单元,由教师指导学生自己在生活情境中确定学习目标,并制订工作方案,根据方案进行各种实际活动,并检查工作结果,学生在自己设计,自己负责任的单元活动中获得有关知识和能力。

道尔顿制是由美国教育家帕克赫特于1902年在美国马萨诸塞州道尔顿中学阶设。它强调以各科作业室代替教室,作业室按学科性质设置教学用具,由1~2名教师指导学生学习;学习内容由老师按月安排,各科教师与学生签订每月的“学习合同”,老师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要求学生做一个月的作业,并把它公布在作业室内;学生与教师、同学研究讨论,自己掌握学习进度和学习时间;学生履行当月“学习合同”,并经过考试及格后才能与老师续签下个月的合同;教师把学生的学业成绩和学习进度记载在学习手册上。每天上午9点15分至13点为学习时间,下午为游戏时间

第三节 教学策略

一、什么是教学策略

(一)对教学策略的基本理解

教学策略是指为达到某种预测效果完成教学任务,而在对教学活动清晰认识的基础上对教学活动进行调节和控制的一系列执行方案。即在教学目标确定以后,教师根据已定的教学任务和学生特点,有针对性地选择与组合有关的教学内容、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法和技术,以便形成具有效率意义的特定的教学方案。

(二)教学策略的基本特征

1.综合性;

2.操作性;

3.灵活性。

二、教学策略的主要类型

(一)内容型策略

内容型策略是指教师围绕学习内容这个中心,所形成的教学策略。

内容型策略具体说来可以分为:结构化策略的问题化策略。结构化策略强调知识结构,主张在教学内容上削枝强干,学生主动构建简明的知识体。结构化策略在教材的排列方面还可以分为直线式、分支平行式、螺旋式和综合式等。

问题化策略强调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主张学校教学应当以问题解决为中心内容。

(二)形式型策略

形式型策略就是以教学组织形式为中心的策略。美国教学设计专家肯普根据教学过程中的人数多少,将形式型策略分为以下三类:即集体教学形式,个别学习形式和小组教学形式。而英国教育技术学家波西瓦尔则根据教学过程中以什么为核心进行教学设计,将形式型策略分为以下两种基本类型:以教师、学校为中心的策略和以学生为中心的策略。

(三)方法型策略

方法型策略就是指以教学方法和技术媒体为中以的策略,它包括各种各样的教学方法、技术、程序和模式。

(四)综合型策略

综合型策略是指直接从教学目标、任务出发,综合展开的教学策略。其一是结合行为主义与认知派学习理论的教师主导取向,或称指导教学,其基本要点是:从过去的经验引导学生进行新的认知,教师系统地讲解学习内容,及时练习评价与反馈校正。其二是体现人本主义与认知结构理论的学生自学取向,其要点是:在教师引导下学生自主地发现学习,在合作学习中追求新知,寓求知于生活实践的教学活动

第九章 德育

第一节 德育意义、目标和内容

一、德育的概念

德育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的要求,运用德育规律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受教育者的思想、政治、道德等方面施加积级影响的教育活动。从形式说,德育通常包括家庭德育、学校德育和社会德育等,从内容上说,一般包括道德教育、思想教育、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学校德育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的要求和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的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系统地、有针对性地对受教育者的政治、思想、道德等方面施加积极影响,并通过受教育者内部矛盾运动,以使其形成教育者所期望的政治思想意识、道德品质以及自我修养能力的教育活动。

二、德育的意义

1.德育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条件和保证;

2.德育是中学生健康成长的条件和保证;

3.德育是实现教育目的条件和保证。

三、德育目标

(一)什么是德育目标

德育目标是指通过德育活动使受教育者在品德形成发展上所要达到的总体规格要求,即德育活动所要达到的预期目的或结果的质量标准。

(二)制定德育目标的主要依据

1.时代与社会发展需要;

2.国家的教育方针和教育目的;

3.民族文化及道德传统;

4.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形成发展的规律及心理特征。 (三)我国中学德育目标

1.我国中学阶段具体德育目标要求

根据我国政府对中小学德育目标的调整,我国中小学德育的目标摹求主要体现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道德知识的传授和道德能力的培养。

2.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

(1)热爱生命,自尊自信,乐观向上,意志坚强。

(2)亲近自然,爱护环境,勤俭节约,珍惜资源。

(3)孝敬父母,尊重他人,乐于助人,诚实守信。

(4)热爱劳动,注重实践,热爱科学,勇于创新。

(5)尊重规则,尊重权利,尊重法律,追求公正。

(6)热爱集体,具有责任感、竞争意识、厨结合作和奉献精神。

(7)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热爱和平,具有世界眼光。

3.能力方面

(1)培养爱护自然、鉴赏自然、保护环境的能力。

(2)发展观察、感受,体验、参与社会公共生活的能力,培养同他人交往与沟通的能力。

(3)逐步认识和理解社会生活的复杂性,具有基本的道德判断和辨别是非的能力,能够负责任地做出选择。

(4)形成自我调适、自我控制的能力,能够理智地调控自己的情绪。

(5)能够初步掌握搜集、处理、运用社会信息的方法和技能,能够独立思考、提出疑问和进行反思。

(6)能够理解法律的规定及其意义,理解学校及社会生活中的必要规则,能遵纪守法,具有寻求法律保护的能力。

4.知识方面

(1)了解和掌握我与他人、我与社会、我与自然的道德规范。

(2)知道和掌握基本的法律知识,了解法律的基本作用和意义。

(3)了解我国的基本国情、基本路线、基本国策和世界概况。

(4)了解和掌握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

四、德育内容

(一)确定德育的内容的依据

1.教育目的和德育目标。

2.学生的年龄特征。

3.时代特征和学生品德实际。

(二)中学德育的内容

1.政治教育

政治教育主要是指按照国家特定的政治观和社会对公民的一般要求,对学生进行系统的政治理论教育、法制教育及社会行为规范的教育。其内容主包括: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教育,国家的政策法规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时事政治教育等。

2.思想教育

思想教育主要是指关于人生观、世界观以及相应思想观念方面的教育。其具体内容包括: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世界观和人生观的教育,革命传统和革命理想教育,劳动教育,自觉纪律教育等。

3.道德教育

道德教育主要注重受教育者的良好个性培养及社会公德的教育。其具体内容包括:道德知识教育,审美情操教育,传统美德教育,社会公德教育,道德思维能力及道德信念教育,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等。

4.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健康教育主要是指通过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方面的教育与训练,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预防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的产生,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

在心理健康教育中,为杜绝学生不良心理现象的发生,促进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我们必须遵循以下原则:

(1)激励性原则。

(2)预防为主的原则。

(3)因材施教原则。

(4)愉悦性原则。

(5)支援性原则。

第二节 德育过程

一、德育过程的含义

德育过程即思想品德教育过程,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双方借助于德育内容和方法,进行施教传道和受教修养的统一活动过程,是促使受教育者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协调发展的过程,是个体社会化与社会规范个体化的统一过程。

德育过程是由教育者、受教育者、德育内容和方法四个相互制约的因素构成。

二、德育规律

(一)学生的知、情、意、行诸因素统一发展的规律 1.知、情、意、行是构成思想品德的四个基本要素 2.知、情、意、行之间的关系

在德育过程中,它们是相互作用的,道德行为受道德认识、情感和意志的支配、调节,同时又影响道德认识、情感和意志。其中,道德认识是基础,道德行为是关键。

(二)学生在活动和交往中形成思想品德的规律

1.学生的思想品德是在社会交往活动中形成发展的 2.德育过程中的活动和交往的特点

(1)引导性、目的性、组织性。(2)内容、形式的多样性。(3)对象的有限性。 (4)科学性和有效性。

(三)学生思想内部矛盾转化规律

德育过程的最基本矛盾是社会通过教师向学生提出的道德要求与学生已有品德水平之间的矛盾。要实现矛盾向教育者所期望的方向转化,最根本的是受教育者思想内部矛盾的转化。

(四)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长期性和反复性规律

第三节 德育原则途径和方法

一、德育原剡

(一)德育原则的概念

(二)我国中学德育的基本原则

德育原则是教师对学生进行德育时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 1.导向性原则

它是指在进行德育时,以正确的政治、思想、道德观念、价值取向为导向,指导学生形成发展良好的思想品德的德育原则。贯彻这一原则,要求教育者做到: (1)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

(2)把德育的理想性与现实性结合起来。

(3)学校德育目标必须符合我国现行的方针政策、工作总任务和德育总目标的要求。

2.正面教育原则

它是指在进行德育时,教育者以说理疏导的方式,来调动受教育者的积极性,以形成良好思想品德的德育原则。

(1)坚持正面说理,疏导思想,以理服人。

(2)树立先进典型,利用榜样教育引导学生进步。 (3)以表扬、鼓励为主、批评、处罚为辅。 (4)正面教育要与纪律约束结合起来。 3.知行统一原则

它是指在进行德育时,把提高道德认识与培养道德实践能力结合起来,做到知行和谐发展的德育原则。 (1)联系实际,讲清理论。

(2)组织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去分析、评价、解决实践中的德育问题。 (3)教育学生要言行一致、知行统一。 4.尊重与严格要求相结合的原则

它是指在进行德育时,把尊重、信任、爱护学生与合理、严格的要求相结合的德育原则。

(1)要尊重、信赖、爱护学生。

(2)要根据学校德育任务和学生现有的思想道德水平,提出合理的、明确具体的、序列化的德育要求。

(3)把尊重爱护学生与严格要求结合起来。 5.因材施教原则

它是指在进行德育时,要从学生的思想认识和品德实际出发,根据其年龄特征和个性特点,确定德育内容,选用德育方法和形式来进行针对性教育的德育原则。 (1)要深入了解和掌握学生身心发展的年龄特点,承认学生思想品德发展的过程性和差异性。

(2)要根据学生个人特点和品德现实水平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切忌采用成人化、一般化的做法。

(3)要从学生的实际思想状况出发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德育。 6.教育的一致性与连续性的原则 它是指在进行德育时,使各种教育力量互相配合、协调一致地对学生施加统一的、系统连贯的教育影响的德育原则。

(1)校内各方面的教育影响要协调一致。 (2)统一社会各方面的教育影响。 (3)要加强德育的计划性。

二、德育的途径

1.政治课与其他学科教学; 2.共青团、学生会组织的活动; 3.课外校外活动; 4.社会实践活动;

5.校会、周会、晨会和时政学习; 6.班主任工作。

第四节 德育模式

(一)认知模式 1.理论假设 (1)道德发展论

①道德发展是学习结果,这种学习不同于知识和技能的学习。②道德的发展有赖于个体的道德自主性。③冲突的交往和生活情境最适合于促进个体道德判断力的发展。

(2)道德教育论

该模式强调道德教育的目的,首先在于促进学生的道德判断不断向更高水平和阶段发展,其次在于促进学生道德判断与行为的一致性。 2.围绕道德两难问题的小组讨论 (1)道德两难问题及其设计

所谓道德两难,指的是同时涉及两种道德规范、两者不可兼得的情境或问题。 (2)道德讨论中的引入性提问

引入性提问的策略把师生引进对道德争端的讨论,并不断地发展学生的道德意识。

(3)道德讨论中的深入提问

有四种深入提问的策略:升华性问题、突出相邻阶段的论点、澄清与总结、角色扮演问题与策略。 3.简要的评论 (1)认知模式的缺陷

①太过于强调认知力的作用,忽视了对道德行动的研究,而后者对德育来说才是最重要的;②强调了道德判断的形式而忽视了内容的作用;③阶段理论有缺陷;④在批评传统德育靠机械重复训练的做法时却完全排斥了道德习惯的作用。 (2)认知模式的特色及对我国学校德育改革的启示

该模式的特色在于:①提出以公正观发展为主线的德育发展阶段理论,通过实际研究,作出了完整的理性阐述;②建构了较为科学的道德发展观,提出智力与道德判断力关系的一般观点;③通过实验建立了崭新的学校德育模式,如新苏格拉底德育模式、新柏拉图德育模式等,提出课堂道德讨论法、公正团体法等一系列可操作性德育过程,重新确立了人的主体性和学校德育的功能。 对我国学校德育改革的启示:①科尔伯格对于道德判断发展六个阶段的界定未必合乎我们的国情,但研究方法和研究结果总的说是可信的。值得进一步研究和发展。在实际应用中应不断对科尔伯格的研究进行修正;②发展性原则在我国学校的知识教学中已经得到广泛认可和应用,但在德育上还没有更多的研究和展开;③我国学校在系统地传授道德知识方面颇有心得,但在提高学生道德思维能力方面缺少行之有效的办法。 (二)体谅模式 1.理论假设

(1)与人友好相处是人类的基本需要,帮助学生满足这种需要是教育的职责。 (2)道德教育重在提高学生的人际意识和社会意识,引导学生学会关心,学会体谅。

(3)鼓励处于社会试验期的青少年试验各种不同的角色和身份。 (4)教育即学会关心。

2.围绕人际一社会情境问题的道德教育 (1)设身处地

设身处地的目的在于发展个体体谅他人的动机。 (2)证明规则

证明规则的一般目的在于给学生以机会,“以设法解决当他们试图取得成年人的地位并在与其他成年人平等的基础上生活和工作时发生的各种常见的问题”,具体目的在于帮助青少年学生形成健全的同一性意识,并把自己视为对自己的共同体作出贡献的人。 (3)付诸行动

付诸行动的目的在于:如果是你,“会怎样做?”的问题。 3.简要评论

(1)体谅模式的理论上的缺陷

①麦克费尔对于青少年学生的需要和特点的描述带有鲜明的人本主义色彩,但关于道德感染、道德表率、观察学习和社会模仿的观点又有明显的行为主义倾向。 ②麦克费尔关于青少年期是人生“社会试验期”的假设,暗示《生命线丛书》只适用于中学德育,这套教材本来是为中学设计的。但实践证明,它也十分适合于小学德育,这一方面表明该丛书生命力强,另一方面表明麦克尔的理论假设不可靠.也许人生的“社会试验期”早在少年期来临之前就已经开始了。 (2)体谅模式的特色及对我国学校德育改革的启示 体谅模式的特色在于:有助于教师较全面地认识学生在解决特定的人际一社会问题的各种可能反应;有助于教师较全面地认识学生在解决特定的人际社会问题可能遭到的种种困难,以便更好地帮助学生学会关心;提供一系列可能的反应,教师能够根据它们指导学生围绕提出的行动方针进行讲座或角色扮演的主题。 我国的一些学校正在开展这方面的试验和研究,体谅模式对于我国学校德育的改革有一定的启示。①如果把“学会关心”视为学校德育的一个重要方面,那么,这个总的教育目的应当分解成层层推进的目标体系:从培养学生对他人需要、目的、利益的敏感性,到培养较为丰富的人际意识,直到培养比人际意识更为复杂的社会意识;②目标体系应当通过一套精心设计的、内容逼真的、包含人际一社会问题情境的教材体现出来;③应当与各学科的教学结合起来使用,大量使用有助于提高学生人际意识和社会意识。

第十章 班级管理 第一节 班级管理的定义

一、班级概述

(一)班级的概念

班级是一个复杂的小社会体系,是学校行政体系中最基层的行政组织。它通常由教师和一群年龄相近、知识水平相似并有着共同的学习目标和需求的学生以及环境组成,根据学校的教育目的,通过师生交互影响的过程实施教育教学活动,以实现教育教学目标。 (二)班级组织的发展

班级组织是历史发展的产物。16世纪随着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教育对象范围的扩大和教学内容的增加,这样适应大工业生产的班级组织应运而生。率先正式使用“班级”一词的是文艺复兴时期的著名教育家埃拉斯莫斯。从16世纪开始,在西欧一些国家创办的占典中学里出现了班级组织的尝试,运用班级的形式开展教学活动。

中国采用班级组织形式,最早的雏形始于1862年清政府开办的京师同文馆。20世纪初废科举、兴学校之后,全国各地的学校开始采用了班级组织的形式。

二、班级管理概述 (一)班级管理概念

班级管理是教师根据一定的目的要求,采取适当的方法手段,带领班级学生,对班级中的各种资源进行汁划、组织、协调、控制,建构良好的班级集体,以实现教育目标的组织活动过程。 (二)班级管理的功能

1.有助于实现教学目标,提高学习效率。 2.有助于维持班级秩序,形成良好班风。 3.有助于锻炼学生能力,学会自治自理。

第二节 班级管理的几种模式

一、常规管理

班级常规管理是指通过制定和执行规章制度去管理班级的经常性活动。

二、平行管理

班级平行管理是指班主任既通过对集体的管理去间接影响个人,又通过对个人的直接管

理去影响集体,从而把对集体和个人的管理结合起来,以增强管理效果的管理方式。

三、民主管理

班级民主管理是指班级成员在服从班集体的正确决定和承担责任的前提下,参与班级管

理的一种管理方式。

四、目标管理

班级目标管理是指班主任与学生共同确定班级总体目标,然后转化为小组目标和个人目标,使其与班级总体目标融为一体,形成目标体系,以此推进班级管理活动、实现班级目标的管理方法。

第三节 当前班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当前班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由于受到分数压力和教师权威的制约,班主任对班级实施管理的方式偏重于专断型。

2.班级管理制度缺乏活力,学生参与班级管理的程度较低。

二、建立以学生为本的班级管理的机制 1.以满足学生的发展需要为目的。 2.确立学生在班级中的主体地位。 3.训练学生自我管理班级的能力。

第四节 班级与班集体的形成

一、集体的教育价值 (一)班集体的基本特征 1.明确的共同目标 2.一定的组织结构。 3.一定的共同生活的准则

4.集体成员之间平等、心理相容的氛围。 (二)班集体的教育作用

良好的班体体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是非常重要的,具体体现在以下方面: 1.有利于形成学生的群体意识。

2.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交往与适应能力。 3.有利于训练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

二、班集体的形成与培养 1.确定班集体的发展目标。 2.建立班集体的核心队伍。 3.建立班集体的正常秩序。 4.组织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

5.培养正确的舆论和良好的班风。

第三篇:汇总_高等教育学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Ch01 学习与研究高等教育理论的意义和方法

教育科学:教育科学是研究教育现象的本质与规律的科学。

高等教育学:高等教育学科是教育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研究对象是高等教育。

为什么要学习高教理论

1.高教实践需要高教理论的指导:a.高等教育的理论是教育规律的正确反映,具有客观真理性,对教育实践具有重大的认识价值和实用价值;b.高等教育实践只有合乎教育规律才能不断的向前发展;c.高等教育改革更离不开高等教育理论的指导。 教学改革

1)改革是破旧创新:破什么旧、创什么新,必须以教育规律为依据2)传承与创新3)提出改革方案:小步走、循序渐进4)实施方案5)总结:实现教学改革与教学理论研究的有机统一

2.学习与研究高等教育理论是大学教师专业化的需要:a.大学教师的角色具有学术性和技艺性双重特点 ;b.大学教师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技术的学习其实在其教师生涯开始之前就有潜在地、无意思的感知;c.大学教师学习与研究高教理论是从根本上保证教学效果的需要。 注意:教学效果

教学效果=学术水平+教学水平 (教学水平,包括对教学规律的理解,具有必须的教学能力和技巧,善于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的特点,采用科学的教学方法。 教学效果的学生满意原则,对社会风气是迎合还是保持合适的批判。

Ch02高等教育的性质与任务

教育现象:是人们可以感知的事物的各个方面的外部表现形态,是教育事务的外部联系。

教育本质:教育内部所包含的一系列必然性、规律性的集合,是教育区别于其他事物的根本原因和依据。

高等教育的基本性质:高级性、专业性、学术性、公益性、主体性

高校服务社会的形式:教学服务、科技服务、信息服务、装备服务

高校服务社会的途径或方法:教育推广、人力培训、决策咨询、技术转让

专门人才的类型:学术型、研究型、应用型、技术型 教育的本质特点

1)促进、提升个体和人类素质的活动;教育需要促进人的自然生命的成长;促进人的社会属性的发展;促进人的自我属性的发展;2)通过文化传承促进社会和人的发展;3)通过文化创新促进社会和人的发展 高等教育的基本性质

1.高级性:第一,高等教育是建立在初等教育、中等教育的基础之上,以培养高级专门人才为主的教育;第二,高等教育的对象是青年,身心发展相对比较高的发展阶段;第三,教师和学生更加具有教育和自我教育的主体性。

2、专业性:高等教育是建立在中等教育基础上的各种专业教育,是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教育;

3、学术性:大学以思想自由为基本原则:大学自治、学术自由、教授治校;

4、公益性:

5、主体性:大学不仅是使人类掌握科学知识、追求客观真理的摇篮,更是教人如何守望心灵、安顿灵魂的精神家园。大学必须引领社会,给社会所必需(needs)而非社会需要(wants),清流,相对独立性,统治阶级及其统治工具的附庸 高等教育的主要任务

1.培养高级专门人才:意大利波伦亚大学,最早、最基本的社会职能;2.推进科学技术发展:德国洪堡大学,教学与科研相结合;3.服务社会发展需要:美国威斯康星大学,直接为社会服务

Ch03 高等教育的历史发展

书院:书院是我国古代特有的高等教育机构,它以私人创办为主,积聚大量图书,将教学活动与学术研究结合在一起,从唐末至清末,存在了一千年之久。

中世纪大学:中世纪大学具有行会性、自治性、国际性和宗教性等特点。它还研究和传授世俗科学知识,重视人们的理解能力,启迪辩论的风气。

赠地学院:美国南北战争为高等教育的扩展提出了要求。为了克服经费等物质条件困难,1862年国会通过《莫雷尔法案》,即《赠地法案》,规定各州凡有国会议员一名,拨联邦土地3万英亩,用这些土地的收入来资助至少一所学院。这些学院成为美国高等教育的一支重要力量。

社区学院:美国高等教育的一项创举。其前身为两年制的“初级学院”,它以转学教育、职业教育和闲暇教育等多种功能服务社会,成为美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重要途径。 院系调整:文革前1952年按照苏联的高等教育体制实行“院系调整”,即改造文理工医农学科齐全的综合大学为文理综合大学,设置其他学科类的单科和多科学院,且以单科学院为主。

高教60条:为解决1958-1960年我国高等教育超常发展带来的问题和全盘学习苏联带来的不良后果。1961年9月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高等学校暂行工作条例》即高教60条,保证高校正常教学秩序的恢复。 欧洲中世纪大学特点

行会性:大学起初为学生和教师结合的“行会”,后来成为学习与研究的组织。

自治性:这种行会性组织在与宗教和世俗政权的周旋中,为自己取得许多特权,都拥有自我管理、不受或少受外来干预的权利。

国际性:中世纪大学的教学与研究均以拉丁语为共同语言,部分国籍种族招收学生和聘请教师。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3 144 145 146 147 149 150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宗教性:很多学校在寺院基础上建立,多受教会的控制,神学在中世纪大学中地位最高。

美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为什么能后来居上?

1.稳步发展本科教育,大力发展研究生教育和二年制专科教育,形成适应大众化教育所需要的多层次、多结构、多类型的庞大高等教育体系,以多规格人才满足社会和个人的多样化需要。

2.在高等教育的运营机制上充分利用市场法则,在行政管理上合理划分了中央、地方和大学管理权限,在校内管理上较好地处理了社会参与和大学生自治的关系。

3.社会和高校都有较强的危机意识,联邦政府在逐步认识到高等教育对保持本国霸主地位重要作用的基础上,逐步加大了介入高教事业的力度。

高等教育发展的历史阶段。

①高等教育的萌芽阶段(公元前),萌芽阶段的高等教育是不定型的学术组织;

②高等教育的雏型阶段 (纪元前后至文艺复兴时期),雏型阶段的高等教育是较定型和固定的学术组织,有教学和研究,但与基础教育没有直接的联系;

③高等教育的成型阶段(文艺复兴至19世纪初叶),成型阶段的高等教育与基础教育建立了直接的联系; ④高等教育的完善阶段(19世纪初叶到20世纪上半叶 ),完善阶段的高等教育的重要特点是职能的完善(三大职能),正规的精英教育;

⑤高等教育的大变革时期(20世纪中叶以后),大变革时期的高等教育的重要特点是多样化:学校类型多样化,教育层次多样化,培养目标多样化等。二战以后:中等后教育、第三级教育(大众化教育、普及教育:马丁.特罗的分类)。

Ch04现代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

大众化:高等教育大众化是一个量与质统一的概念。量的增长指的是适龄青年高等学校入学率要达到15%-50%,质的变化包括教学理念的改变、教育功能的扩大、培养目标和教育模式的多样化、课程设置、教学方式与方法、入学条件、管理方式以及高等教育与社会关系等一系列的变化。

民主化:高等教育民主化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涉及接受高等教育的权利和教育机会均等的问题;另一层含义体现在实现高校内领导体制和管理体制的民主化。

终身化:职业教育,为生存和发展服务。高校培养学生要着眼于学生终身受用的素质培养及其构成。

国际化:指跨国界、跨民族、跨文化的高等教育交流与合作。

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的涵义是以人为本,坚持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以人为本,主要体现主体地位:教育要以学生为本,学生是教育的主体;办学要以教师为本,教师是办学的主体。

开放大学:开放大学不需要正式学历,积累一定学分即可获得学位,授课方式广播、电视、函授并举,坚持既定的学术标准。

世界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

1)受教育对象的大众化2)产学研一体化3)培养目标的综合化4)行政管理自主化5)合作交流国际化 什么是高等教育的现代化? 中国高等教育现代化目标或内涵 1.是观念的现代化。一是继承和发扬大学自治、学术自由、教学与科研统

一、教授治校等传统大学理念。二是认真研究20世纪下半叶以来世界范围内的新的高等教育理论和思潮,如大众化、多样化、终身化、私营化、国际化、可持续发展等。

2.是制度的现代化。

3.是实体的现代化。具体说就是能为国家培养大批高素质创新人才,使大学成为进行高水平学术研究的的重要基地,成为推动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力量。 中国高等教育现代化的任务 大众化:量和质

民主化:受高等教育的权利和教育机会均等,高等教育管理(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

终身化:职业教育,为生存和发展服务

国际化:加入WTO后,高等教育服务市场国际化

坚持科学发展观,促进高等教育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的涵义是以人为本,坚持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高等教育怎样体现以人为本?

高等教育事业的改革和发展坚持以人为本,体现在两个主体地位:①教育要以学生为本,学生是教育的主体,学校的一切工作,首先是为学生服务的,要把学生培养成受社会欢迎的全面发展的专业人才;②办学要以教师为本,教师是办学的主体。高等教育以人的全面发展作为目标,不断满足人民群众享受高等教育的需求,培养符合社会和劳动市场需要的各类人才。

简述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的关系。

①社会发展与个体发展的一致性。其一,两者互为存在条件;其二,两者互为发展条件;其三,两者在互动中发展;其四,使每个个体获得充分而自由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终极目的。②社会发展与个体发展的矛盾性。社会发展与个体发展的矛盾,产生于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一是社会生产力水平的制约。二是社会制度的制约。三是传统观念的束缚。

如何保持我国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科学发展观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的指导思想,对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指导意义不言而喻。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 228 229 230 231 232 233 234 235 236 237 238 239 240 241 242 243 244 245 246 247 248 249 250 251 252 253 254 255 256 257 258 259 260 261 262 263 264 265 266 267 268 269 270 271 272 273 274 275 276 277 278 279 280 281 282 283 284 285 286 287 288

1. 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坚持以人为本,体现在两个主体地位:一是教育要以学生为本,学生是教育的主体;而是办学要以教师为本;

2. 经过1999年以来的扩招,我国的高等教育入学率大幅度上升。今后一段时间,高等教育的主要任务不是扩大规模,而是调整结构,提高质量。

3. 为了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实现规模和结构、质量、效益的统一,高等教育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想协调。

实现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实现规模和结构、质量、效益的统一,高等教育的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今后一段时间,高等教育的主要任务是调整结构、提高质量,分类指导、在各自层面上办出一流。

科学发展观结合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1. 发展依据:

指导思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 “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优先发展教育,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

工作方针: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

战略主题:坚持以人为本、推进素质教育。核心是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重大问题,重点是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2. 学校发展

立足点:提升教育功能。高等教育承担着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技术文化、促进现代化建设的重大任务。 着力点: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把促进学生成长成才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突破点:优化学科专业结构

落脚点:服务国家战略和地方经济发展 3. 教师发展

Ch05教育的目的与高等教育目标

教育目的:教育目的是对教育预期结果的规定。

中国教育目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教育目标:教育目标是教育目的在时间与状态上的具体化。教育目标是根据国家总的教育目的,结合各级各类教育的特定任务,在培养时间与学生发展状态上作出的具体规定。

教育功能:功能是指事物的作用

教育价值:价值则是客体的功能对主体需要的满足

教育适应性:教育的适应性是一种主动的适应,是顺应环境与改造环境的统一,是继承与创造的统一。

社会本位:主张根据国家利益与社会需要来制定教育目的和进行教育,是以教育的社会价值为取向。

个人本位:主张根据个人发展的需要确定教育目的和进行教育,是以教育的个人价值为取向。

教育目标系统的规定性:具体身份(职业资格)的规定、质量规定、时间规定、层次类型规定

教育目标体系设计的原则:全面性、适应性、可行性、可测性、统一要求与发展个性相结合

高等教育目标体系的构成要素: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思想品德目标、体质目标

高等教育目标体系的整体框架:普通素质、专业素质、普通素质与专业素质的关系、寓于普通素质与专业素质之中的创造性

人具有多重属性:自然、社会、心理

教育目标和教育目的的关系

教育目标是教育目的在时间与状态上的具体化1.共同点都是对学生发展预期结果的规定;

2.不同在于,教育目的是对学生发展终极结果的原则规定,教育目标是根据国家总的教育目的,结合各级各类教育的特定任务,在培养时间与学生发展状态上作出的具体规定。教育目标与教育目的是紧密相联的,但不能相互取代。

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的关系

1.社会发展与个体发展的一致性:两者互为存在的条件、两者互为发展的条件、两者是在互动中发展的,使每个个体获得充分而自由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终极目标

2.社会发展与个体发展的矛盾性:表现在两个方面,发展机会和发展取向上的矛盾;主要受到一定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社会生产力水平的制约、社会制度的制约、传统观念的束缚。

教育的功能与价值的关系

功能是指事物的作用,而价值则是客体的功能对主体需要的满足;只有当教育的功能作用于主体并能满足主体需要时,才会产生教育的价值。 制定教育目的的理论依据

正确认识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的内涵及其相互关系,是分析教育功能与价值、制定教育目的的理论依据。

社会发展:1)两种发展理论:马克思主义关于整个人类社会发展的理论,现代社会发展理论,二者互补。 2)三代生产力与社会现代化的主要目标以手工劳动为标志的农业社会生产力、以机器生产为标志的工业社会生产力、以计算机等高科技为标志的信息知识社会生产力 3)现代发展观:经济、社会全面可持续地发展

人的发展:1)人是社会实践的主体:以生产劳动为基础的实践活动是人类所独有的;社会关系及其社会属性使实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高等教育目标体系的构成要素有哪些

根据全面发展的要求,教育目标由知识、能力、品德、体质四个基本要素构成,并以此划分分类目标。①知识目标;②能力目标(关键是能力目标);③思想品德目标;④体质目标

ch06 高等教育的层次结构和专业结构

高等教育结构:指高等教育系统内各组成部分之间的联系方式和比例关系,它是一个多维度、多层次的复杂的综合结构。

1. 宏观结构:层次结构、科类结构、形式结构、能级结构、地域结构、管理体制结构;

2. 微观结构:学科专业结构、课程结构、教材结构、队伍结构、各类人员的知识结构等。

3. 层次结构:高职高专、本科、硕士研究生教育、博士研究生教育

4. 科类结构: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

5. 形式结构:A)经费来源和管理体制:公立和私立;B)授课时间:全日制、半日制、业余制;C)授课方式:普通高等教育、网络学院、函授大学、广播电视大学、职业大学、夜大学、自考、管理干部学院

6. 能级结构:研究生院、本科教育为主、应用性与技艺性的专科

7. 地区结构:西、中、东

高等教育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一方面,高等教育结构的整体功能取决于它与社会的经济结构相适应的程度,高等教育的发展规模首先表现为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规模相适应。另一方面,结构和功能虽然联系紧密,但并存在必然的一一对应关系。相同的功能常常可由不同的结构来实现。

影响高等教育结构的因素分析

1.经济因素:在高等教育结构的诸多制约因素中,经济因素的作用是基础性的。主要包括生产力水平及其发展速度、经济发展水平与速度、产业结构以及由此引起的人力资源需求状况等。 经济结构中的产业结构和技术结构对教育结构影响更为直接。

2.文化传统因素:主要包括全社会的总体文化水平、由历史传统形成的民族文化特点及观念,表现在人们对择业的态度、消费观念,对各类教育的价值取向、自身的文化需求以及对子女的教育期待等。

3.科学技术因素:主要包括科学技术的总体发展水平与速度、科学技术系统的规模与结构等。科学发展的分化与综合,复合型人才培养

4. 教育因素:从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的双重跨越,经济的飞速发展和技术革命带来的产业结构的变化,与人们教育观念的变化以及对高等教育需求的剧增相伴,从各方面对高等教育提出要求。

5. 区域因素: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区域的经济结构,尤其是产业结构。高等教育结构将直接影响到人才培养的规格、质量、水平,影响到区域产业结构的布局,影响到区域创新的能力,就成为区域经济实现梯度转移的关键。

我国当前高等教育层次结构存在哪些主要问题?如何优化高等教育层次结构?

高等教育的层次结构反映着高等教育的发展水平。它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国民经济的技术结构、产业结构与社会结构所决定的。专科-本科-研究生主要问题

1)专科层次独立性不强。首先,要改变人们对专科层次教育的认识;其次,要突出专科层次教育办学特色;第三,要调整专科内部的科类比例。

2)研究生层次较为薄弱。一是规模与质量的矛盾;二是忽视应用型人才培养。 优化

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高校要有不同的发展目标和重点,办出特色:

1.研究性大学要突出理论性和高层次人才的培养;

2.本科院校重点突出本科教育质量,围绕教学开展科研; 3.专科院校大力培养使用技术人才,以教学为主。

我国高等教育的科类与专业结构不合理的主要表现是什么?如何优化专业结构?

高等教育科类结构与专业结构是指不同学科领域的高等教育的构成状态,和层次结构不同,它是一种横向结构,是由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以及社会分工状态决定的。

文学、历史学、哲学、教育学、经济学、法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主要问题

1)适应新产业结构、与经济结构调整相契合的新兴学科和应用学科发展不足。

2)出现了学科专业新的失调,进而造成人才结构性过剩。 优化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5)重视人文社会学科专业的建设和发展。 6)加强传统学科专业的改革和改造。

Cha7 现代大学职能与院校发展

大学职能:指大学作为一个社会组织得以存在的依据和价值。换言之,大学是干什么的,能为社会作哪些事情。

三职能观:产生于美国,以“威斯康星思想”为标志。大学教学职能、科研职能与为社会服务职能相辅相成。

高等学校定位:1.我国高校定位中的问题:办学类型趋同;办学层次攀升2.加强政府宏观调控;辨证分析:积极面是有利于竞争和高校发展;消极面是人才机构失衡。

院校研究:指把现代管理科学和高等教育科学研究成果应用于高等学校管理,旨在提高高校管理水平的一门学科和实践领域。

现代大学三项职能:教学职能、科研职能(1809年柏林洪堡大学)、为社会服务职能(1904年范·海斯“威斯康星计划”)

现代大学职能发展:改造社会职能、国际化职能

我国高等学校分类

本科专业分:综合性、多科性大学、单科性大学 隶属关系分:中央部委属大学、地方大学 按所有制分:公立大学、私立大学

教学科研分:科研型、科研教学型、教学科研型、教学型 发展阶段分:精英型、精英—大众型、大众型

大学职能的历史演变

1)教学职能:从中世纪后半期直到18世纪末,大学的主要职能是传授知识、培养人才。

2)科学研究职能:1809年德国洪堡创建的柏林大学使科学研究与教学成为大学的基本职能。

3)社会服务职能:赠地学院、威斯康星思想,使直接为社会服务和为国家服务成为高等教育的主要职能。 现代大学职能的发展 1)改造社会职能 2)国际化职能

大学三项职能之间的关系

1)大学职能观的演变:单一职能观--两职能观--三职能观。2)正确处理三项职能之间的关系:培养人才是现代大学的根本使命,科学研究是大学的重要职能,社会服务是现代大学职能的延伸。

如何理解大学三项职能之间的关系?

①培养人才是现代大学的根本使命;也是大学所特有,而任何其他社会组织所不可替代的。任何一所大学都应该把教学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②科学研究是现代大学的重要职能;大学科研具有三个方面重要意义:一是创造新的知识;二是培训高层次高质量人才的保证;三是直接为社会经济发展服务。③社会服务是现代大学职能的延伸(形式有教学服务、科技服务、信息服务、装备服务)。在为社会做出贡献的同时,对于提高高校自身人才培养质量与科研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从大学改造社会的职能出发,认识大学与社会的关系 现代大学处在社会的中心位置,大学是人类的思想库。因此,大学就应该承担更大的社会职能,即批判社会和改造社会,引领社会发展。大学不仅有维护传统、维持现状的属性,更具有改造现状、创造未来的属性。大学应该变革、建立社会规范、参与社会决策。

为什么说大学教学是在改革中发展的?

①随着社会的发展,对人才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由片面的掌握书本知识到掌握理论与实践的统一的全面知识,由掌握知识到发展职能,由限于学习到创造性的培养等;②现代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条件下,人类积累的知识量越来越大,知识更新的速度越来越快,科学内容出线高度分化与高度综合的趋势,因此使教学时间与教学内容的矛盾越来越尖锐。③科学技术手段的发展,必然促进教学手段的更新,这就不仅为教学方法的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而且为教学方法的改革提供了新的可能,包括现代教育技术和新的仪器设备的应用等。④教育与教学理论上的发展突破,必然推动教学的发展。

如何认识高校的分类和定位

面对高等教育系统,我们首先就是要对高等学校进行分类。我国高等学校分类

本科专业分:综合性、多科性大学、单科性大学隶属关系分:中央部委属大学、地方大学 按所有制分:公立大学、私立大学

教学科研分:科研型、科研教学型、教学科研型、教学型发展阶段分:精英型、精英—大众型、大众型

高等学校定位

1)我国高校定位中的问题:即办学类型的趋同与办学层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 228 229 230 231 232 233 234 235 236 237 238 239 240 241 242 243 244 245 246 247 248 249 250 251 252 253 254 255 256 257 258 259 260 261 262 263 264 265 266 267 268 269 270 271 272 273 274 275 276 277 278 279 280 281 282 283 284 285 286 287 288

教学:教学是教育的基本途径,是教师指导下学生的学习活动,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进行的人为的可以控制的系统。

教学过程:1)教学过程的本质是教学条件下学生获得认识与发展的过程2)教学条件与教学目标的相关性是教学过程的核心问题

教学过程的核心问题:教学条件与教学目标的相关性 教学条件构成因素:1师生在教学中的地位作用及其相互关系、2课程(教学活动的内容)、3教学方法与教学组织形式、4教学时间、5教学环境、6教学的物质条件

大学教学过程的特点:专业性、教学与研究相结合、独立性

教学与教育的关系:教学是教育的基本途径

①将教学与智育划等号是不对的。教学是促进学生德智体美等方面的全面发展的基本途径。

②教学是教育的基本途径,但不是惟一的途径。在学校教育工作中,必须坚持以教学为主,课外校外活动、党团组织活动、班主任工作等多种教育途径密切配合。

③对“教书育人”的提法应有正确理解。应该是通过教书来育人

如何理解教学条件与教学目标的相关性(教学过程的核心问题:教学条件与教学目标的相关性)

一是教学目标决定需要创设的教学条件,二是实际的教学条件决定教学目标的实现

论述大学教学的特点

1.教学是教师指导下学生的学习活动;教学活动是在教师指导下进行的,它是一种教与学的双边活动,是教与学的统一。

2.教学是教育的基本途径;

①将教学与智育划等号是不对的。教学是促进学生德智体美等方面的全面发展的基本途径。

②教学是教育的基本途径,但不是惟一的途径。在学校教育工作中,必须坚持以教学为主,课外校外活动、党团组织活动、班主任工作等多种教育途径密切配合。

③对“教书育人”的提法应有正确理解。应该是通过教书来育人

3. 教学是一种人为的可控系统。

①大学教学的专业性。高等教育是建立在普通教育之上的专业性教育,它在性质上不同于普通教育,在程度上又高于中等专业教育,可用“高”、“专”二字概括。②教学与科研相结合。这是实现大学生学习和发现结合的主要途径,也是大学教学过程特殊本质的重要表现。③大学生学习的独立性。大学生学习进入以自学为主的阶段。

大学教学过程有何规律性和特点? 教学过程的规律性

1)教学过程的本质是教学条件下学生获得认识与发展的过程

2)教学过程的核心问题---教学条件与教学目标的相关性 教学条件与教学目标的相关性:教学目标决定需要创设的教学条件,实际的教学条件决定教学目标的实现 3)教学过程的阶段性与连续性

教学过程作为学生发展的过程,包含着学生德智体美诸因素状态的演变及教学时间的推进,也是时间和状态的序列。

Ch09 大学的学术追求与科学研究

为什么说学术追求是大学组织的本质特征?

科学研究作为大学三项基本职能之一被广泛认同和接受是由大学组织的本质特征所决定的。大学不同于其他类型学校的本质特征在于它的知识的高深性,通过传播高深知识培养高级专门人才,通过科学研究发现高深知识。传播和发现高深知识离不开身为学者的大学教师对学术的追求。学术追求是大学文化和大学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大学组织本质特征的表现。1大学者,研究高深学问者也。2大学学术至上犹如企业利润至上。3大学学术追求的层次性。

大学科学研究有哪些特点?

1大学学科齐全,门类众多,具有高度的组织性,能满足大科学交叉综合研究的需要。2大学学术思想活跃,后备力量充足,满足大科学创新和探索的需要。3大学是信息集散地,满足大科学对信息的需要。4大学研究以国家投入为主,适宜于原创性研究。5大学教师广泛开展自由选题的研究,大学是小科学的研究基地。

青年教师如何处理教学与科研的关系 1.首先要站稳讲台;

2.做科研要以课题为导。

为什么说学术追求是大学组织的本质特征?科学研究作为大学三项基本职能之一被广泛认同和接受是由大学组织的本质特征所决定的。大学不同于其他类型学校的本质特征在于它的知识的高深性,通过传播高深知识培养高级专门人才,通过科学研究发现高深知识。传播和发现高深知识离不开身为学者的大学教师对学术的追求。学术追求是大学文化和大学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大学组织本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96

的学术队伍的科研条件,争取足够多的研究经费,承担高水平的科研课题,做出一流的科研成果。第一个层次的学术追求具有隐蔽性和普遍性。隐蔽性表现在学术追求寓于校园文化中,寓于教师的观念中,寓于教学过程之中。第二个层次的学术追求则具有外显性和条件性。尽管学术追求的外显性能引起学校和教师的重视,但由于条件的限制,并非所有的大学和大学教师都能够在第二个层次上追求学术。一般来说,只有承担精英教育和研究所教育的大学和教师才具备必要的条件,才可能在第二个层次上追求学术。

大学科学研究有哪些特点?应遵循什么原则?特点:1大学学科齐全,门类众多,具有高度的组织性,能满足大科学交叉综合研究的需要。2大学学术思想活跃,后备力量充足,满足大科学创新和探索的需要。3大学是信息集散地,满足大科学对信息的需要。4大学研究以国家投入为主,适宜于原创性研究。5大学教师广泛开展自由选题的研究,大学是小科学的研究基地。原则:1科研与教学相统一的原则。2选题中心原则。3团队原则。

大学教师绩效评价中存在哪些问题?如何解决?1当前学术腐败与评价标准有直接关系。2不利于学术团队的形成。3轻教学的结果必然拖科研的后腿。“一个坏的制度可以使好人变快,一个好的制度可以使坏人变好”,从根本上治理学术腐败,建设学术团队,把教学放在重点之重的地位,必须制定科学的大学及大学教师绩效评价标准。承认高等学校多元化,按照分类管理的原则,对大多数的大学和大学教师的评价以教学质量为主,以科研为辅,从制度上回归教学为本。研究型大学和承担研究所教育的教师,其评价标准中应强调教育与科研并重,在搞好教学的同时科研也要出成果。总的来说,不能搞一刀切,要实事求是,评价标准要有利于科研提高水平,推出重大成果,同时要保证学校上下对教学的重视,保证科研能有效的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大学为什么要研究自己?中国的高等教育是从西方移植过来的,至今100余年。中国办高等教育,学习德国,美国,苏联,20世纪80年代以后又转向西方,但总体上还是模仿和借鉴。中国的国情十分复杂,高等教育涉及千家万户,与社会经济,政治文化息息相关,是一项浩大的系统工程,任何照搬照抄是行不通的,必须在拿来主义的基础上,认真研究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之路。大学是我们每一个“大学人”的大学,大学管理干部要研究高等教育管理的规律,大学教师要研究培养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形式,即使是大学生也要研究大学学习的规律。

Ch10大学教学的特点与教学的整体改革

教学:教学是教育的基本途径,是教师指导下学生的学习活动,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进行的人为的可以控制的系统。

论述大学教学的特点

1.教学是教师指导下学生的学习活动;教学活动是在教师指导下进行的,它是一种教与学的双边活动,是教与学的统一。

2.教学是教育的基本途径;

①将教学与智育划等号是不对的。教学是促进学生德智体美等方面的全面发展的基本途径。

②教学是教育的基本途径,但不是惟一的途径。在学校教育工作中,必须坚持以教学为主,课外校外活动、党团组织活动、班主任工作等多种教育途径密切配合。

③对“教书育人”的提法应有正确理解。应该是通过教书来育人

3.教学是一种人为的可控系统。

结合实际,谈谈青年教师在推进大学教学整体改革中的应为与可为。

大学教学改革的推动因素:社会发展对人才质量要求的提高;知识更新的速度加快;科学技术促进教学手段的更新;教育教学理论的发展与突破 大学教学整体改革的目标:

1.在教学思想上处理好传承和创新;

2.在教育目标上处理好全面发展与创新人才的培养; 3.在教学内容上处理好确定与不确定知识的关系; 4.在教学方法上处理好教与学、学习与科研的关系; 5.在教学管理上处理好统一要求与个性发展的关系。 大学教学整体改革的策略:1)整体改革与单项改革相结合

教学整体结构的改革,即通过教学模式的变革达到教学整体结构的优化;教学的单项改革,即各种教学要素的改革,如教育目标、专业结构、教学内容与方法、教学管理等方面的改革,其目标是实现教学要素的优化。 2)教学改革必须经过实验

首先必须从实际存在的问题出发,提出解决问题的原则与设想,确定改革的目标与措施,也就是设计出改革实验方案,然后创设必要的条件,采取一定的方法步骤来实施实验方案,并在实验过程中修正与完善,最后推广。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Ch11 大学教师与学生在教学中的地位作用及其相互关系192

靠他的自我作用。学生必须作为主体去活动,才能在活动中实现对象与自我的双向建构。

教师教学监控能力: 教学监控的实质就是对教学过程的自我意识和调控,即反思。这实际上是教师自我教学质量监控。教学监控包括:

课前的计划与准备课堂的反馈与评价 课堂的控制与调节课后的反省

师生关系类型:传承、导学、合作、相长

学生自主发展和自我建构体现在五方面:学习动机、认知学习策略、学习自我监控、学习时间管理、学业求助。

大学学习的自主性和探究性

自主性:学生是自主发展、自我建构的主体。研究表明,大学生的自我界限逐渐明确,自我力量逐渐增强,自我成了决定其认知发展过程、速度、质量的核心力量。正是这种日益成熟、完善的自我,引导个体不断学习、提高、超越自我。可以说,大学生已经具有自主发展、自我构建的主体能力。表现在五个方面:学习动机、认知学习策略、学习自我监控、学习时间管理、学业求助。

探究性:大学教学过程作为认识已知和探索未知的统一,突出体现为教学与科研的紧密结合。由于大学教学与科研的结合,大学生当然具有参加科研、探索新知的责任。在知识观和学习文化深刻变革的背景下,大学生作为知识探究的主体也是时代发展的要求。

简要分析大学教师在教学中的角色定位

1.教师是学生发展的引导者、促进者(学生需要引导,教师具备一定思想道德素养)

2.教师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调节者(需要一定的权威作为基础和保证)

3.教师是教学活动的反思者、创造者。反思即:教学监控的实质就是对教学过程的自我意识和调控。 教学监控包括: 课前的计划与准备课堂的反馈与评价;课堂的控制与调节课后的反省

大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

1.学生是自主发展、自我建构的主体

研究表明,大学生的自我界限逐渐明确,自我力量逐渐增强,自我成了决定其认知发展过程、速度、质量的核心力量。正是这种日益成熟、完善的自我,引导个体不断学习、提高、超越自我。可以说,大学生已经具有自主发展、自我构建的主体能力。

2.学生是教学过程的积极参与者和推动者1)学生是教学过程的积极参与者。

从经验来看,大学生参加教学过程,采取积极的态度和行为就有利于实现教学目标。

从理论上讲,大学生作为教学过程的积极参与者,是转变知识观的要求。

2)学生是教学活动的积极推动者 3.学生是具有独立性、探究性的学习者

大学里,学生的学习独立自主性表现在时间分配、课程设置和活动安排等很多方面。大学生独立自主进行学习从学生的身心发展水平来说,是有充分根据的。学生作为独立的学习者是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根据大学教学的性质,大学生还应该是具有探究性的学者。 大学教学过程作为认识已知和探索未知的统一,突出体现为教学与科研的紧密结合。由于大学教学与科研的结合,大学生当然具有参加科研、探索新知的责任。在知识观和学习文化深刻变革的背景下,大学生作为知识探究的主体也是时代发展的要求。

大学学习的自主性和探究性(P183-185) 自主性:

学生是自主发展、自我建构的主体。研究表明,大学生的自我界限逐渐明确,自我力量逐渐增强,自我成了决定其认知发展过程、速度、质量的核心力量。正是这种日益成熟、完善的自我,引导个体不断学习、提高、超越自我。可以说,大学生已经具有自主发展、自我构建的主体能力。表现在五个方面:学习动机、认知学习策略、学习自我监控、学习时间管理、学业求助。 探究性:

大学教学过程作为认识已知和探索未知的统一,突出体现为教学与科研的紧密结合。由于大学教学与科研的结合,大学生当然具有参加科研、探索新知的责任。在知识观和学习文化深刻变革的背景下,大学生作为知识探究的主体也是时代发展的要求。

大学师生关系分类以及如何建立良好师生关系

师生关系类型:传承关系、 导学关系、合作关系、相长关系(教学过程为学习已知和探求未知的统一;大学生具备文化科学知识基础,抽象逻辑思维成熟,有时候为教师提供新的视角和新的解决思路) 如何建立良好师生关系: 1.全面了解学生;

2.树立正确的学生观;

3.热爱、尊重学生,公平对待学生; 4.主动与学生沟通,善于与学生交往;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 228 229 230 231 232 233 234 235 236 237 238 239 240 241 242 243 244 245 246 247 248 249 250 251 252 253 254 255 256 257 258 259 260 261 262 263 264 265 266 267 268 269 270 271 272 273 274 275 276 277 278 279 280 281 282 283 284 285 286 287 288

显性课程:即计划课程。是经过组织的教学内容,是有目的有计划实施的课程,目前在教学计划中所安排的课程。 隐性课程:即非计划课程。学生在计划的教学内容之外,通过课外活动、校园文化、人际关系等各种渠道所获得的知识、经验、情感、态度等。

高等教育课程制定的依据

课程的制定包括两个层次,一是专业层次的课程设置及其整体结构,是专业培养方案的核心内容;二是专业层次课程结构中各门课程的内容及其结构,主要体现于课程教学大纲和教材。

制定课程的依据:

1.高等教育目标—高等教育总体目标和专业层次的教育目标(专业培养目标)

2.科学知识体系—广义的科学

①课程内容作为人类知识传承的主要内容,是对科学内容的选择与重组;②学科专业结构与课程结构是以科学的分类结构为依据的;③科学技术的发展是推进课程内容与结构不断更新的动力。

3.学生个性化的需要与接受能力—除应满足教育目标的共性要求外,还应考虑教育对象的特点与要求,也就是将学生个性的需求作为重要依据,并为满足其要求提供选择的空间。课程内容的深度与广度也受到学生接受能力的制约。

4.课程设置的内在逻辑—课程的完整性、课程的条件性、课程的稳定性、课程的发展性

课程结构的优化要处理好哪些关系

课程结构的优化,是指课程体系在整体联系上达到最适宜的有序状态,并能在整体上最大限度地发挥课程的教育功能。具体而言,它应达到的主要指标是对教育目标的适应性、科学内容的先进性、课程组合方式的合理性。 要处理好的关系:

1.通识教育课程与专业教育课程的关系:两类课程皆应重视而不可偏废、两类课程应以专业教育课程为主

2.专业基础课与专业课的关系:扩大专业口径、拓宽专业基础

3.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的关系:忽视综合课程的开设 4.理论课程与教学实践环节的关系:应以理论学习为主,在坚持理论学习为主的同时,必须使学生不断积累与丰富实践经验

5.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的关系:显性课程是课程的主体、两类课程互补、充分挖掘隐性课程资源以充分发挥隐性课程的作用

6.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的关系:压缩必修课程、增加选修课程

7.主修专业课程与第二专业课程的关系:学科跨度不宜太大

8.先行课程与后续课程的关系:先后顺序,各自的侧重点与后续课程内容的起点

更新大学教学内容的途径

教学内容的更新要克服三种认识上的误区:将教学内容更新的内涵及其层次简单化、将教学内容更新的途径单一化,将科学前沿的介绍神秘化

教学内容更新的多种层次:论证材料的更新、理论观点的更新、学科体系的更新

教学内容更新的多种途径:讲授内容的更新、指导学生通过课外阅读扩充新知识、教材的更新

应将科学前沿的介绍纳入教学内容:科普讲座或通识课程、学科课程、前沿问题研究

Ch13大学教学方法的运用

教学方法:教学方法是为了完成一定的教学任务,师生在共同活动中采用的途径、手段和工具。

讲授法:讲授法是教师通过口头语言向学生描述情境、叙述事实、解释概念、论证原理和阐明规律的教学方法。其实质是以教师的理解帮助学生理解

自学法: 自学是学习者的独立学习,是学习者通过独立学习获得知识、技能的方法。学校学生的自学,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通过独立学习获取知识、技能,发展能力的方法,是学校教学的基本方法之一。

自学能力:记忆能力、理解能力、评价能力、研究性学习的能力、自我评价调节控制的能力。

大学教学方法的本质?作用?基本结构?结构的特点? 教学方法是为了完成一定的教学任务,师生在共同活动中采用的途径、手段和工具。①大学教学方法是师生在教学活动中相互联系的方式;②大学教学方法又是一种特殊的认识方法,具有科学方法的性质;③大学教学方法的本质在于师生联系方式与科学方法的统一。 大学教学方法的作用:

直接影响教学目标能否实现及其实现的程度和效率:①激励功能②认识功能③开智功能④评价、调节、控制功能

按照与学生认识独立性的程度相适应的教学方法:传习性、独立性、研究性

备课的步骤:①在钻研教材、参考资料与分析学生情况的基础上,按照一定的课时规定,进行讲授内容的选择、加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工和组织,并写出讲稿或提纲②根据确定的讲授内容进行教学法的准备,包括教学方法的选择和设计与教具的准备③临上课前再重温一下教案或提纲,使上课时具有充分的心理准备。

备课注意的问题:讲稿与教材的关系、讲稿同临场发挥的关系

自学的教学条件:教师的指导、时间条件、图书资料条件、保证学习环境、开放的实验室

自学的基本方法:阅读、练习和复习等

阅读的基本方法包括:读、查、问、记、思 科研训练的形式与方法:经常性的科研活动、学年论文(课程设计)和毕业论文(毕业设计)。 大学教学方法的结构

1)与教学过程相适应的教学方法

2)与学生认识独立性程度相适应的教学方法:传习性、独立性、研究性

3)教学认识活动中的智力方式和方法 大学教学方法结构的特点

1)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的统一

2)教学方法与学科研究方法的统一

3)大学教学应以教师指导下的学生独立学习为主 如何进行自学指导

1. 课堂讲授。针对性讲解、寓科学方法于讲授之中、推荐有关科学及重要文献并进行必要评价。2. 辅导与答疑。掌握学生自学状况,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质疑习惯;辅导要着眼于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与理解水平;辅导要因材施教,有的放矢。 如何运用讲授法? 讲授方法的运用要求:

1激发动机、同步思维;2结构严谨、说理深刻;3虚实结合、表述生动;4注意反馈、及时调整 可采用的方法:

1.运用问题法:善于设疑和释疑

2.运用逻辑方法:比较和分类,归纳和演绎,分析和综合 3.运用理论联系实践及直观的方法:案例法、现场法、演示法等

4.教学语言的运用:干净、准确、生动 5.注意学生的反馈信息:

6.学生听课方法的指导:善听、善思、善记 自学的教学条件以及自学指导的基本途径 自学的教学条件:教师的指导、时间条件、图书资料条件、保证学习环境、开放的实验室 自学指导的基本途径

1)课堂讲授对自学的指导作用 2)辅导、答疑

对大学生进行科研训练要注意哪些方面? 科研训练的组织与指导

1)加强教师教学工作和科研工作的结合,是实施科研指导的前提条件;2)应根据不同年级的教学任务与学生的发展水平,对科研训练进行统筹的合理安排;3)教师对学生的科研训练应实施全面的有针对性的指导。

教学方法的选择、组合与运用

教学方法的选择,就是根据特定的教学需要及可能的条件选择有效的教学方法;教学方法的组合,则是为了综合运用多种方法,以发挥教学方法的综合效应,克服单一教学方法的局限性;而对已经选定的教学方法的选用,其核心问题,则更是围绕有效性,努力提高运用的水平,以争取达到最大可能的教学效果和效率。

1)教学方法选择的依据:教学目标、学科性质与知识形态、学生发展水平、时间条件与物质条件;

2)教学方法的组合:组合的层次性(科类、专业、课程);教学方法组合的形式:包容性组合、互补性组合、量化性组合

3)教学方法的运用:教学法的基本修养(教学法理论、教学经验、教学能力与技能)、教法与学法的有机结合、教学方法运用中的灵活性与创造性、教学方法运用中的情感因素。

试述大学教师教学评估应遵循的原则。

①评价机制:自我控制与同行评议结合;②评议过程:与校园文化相兼容;③评价技术:空间、时间、知识上的一致性,评价信息的全面性,评估方法的简单性;④评价策略:原则性与灵活性结合。

Ch16高等教育质量管理与教育评价

高等教育管理体制:体系化的高等教育管理组织制度,主要包括高等教育管理组织机构的设置,隶属关系和权限划分。从本质上讲,高等教育管理体制体现了一格国家在高等教育管理活动中的中央和地方政府、政府和高校以及高校各管理层次、管理单元间职责、权力和利益关系。 集权与分权:集权是指决策权在组织系统中较高层次的一定程度的集中;与此相对应,分权是指决策权在组织系统中较低管理层次的一定程度的分散。集权和分权是一个相对的概念。

高等学校领导体制:指学校决策机构的组成及权力配置方式。发达国家高校领导体制三个共同点:1集体决策2决策机构在人员组成上保证多方面的利益;3突出校长的权力.

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学术权力和行政权力在作用主题,作用对象,作用方式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在某些方面甚至正好处在对立面。大学学术权力的主体是教授,其权力是大学内在逻辑的客观要求,是大学本质特征的外化,主要依靠教授自身的权威对客体产生影响,运行方式是 自上而下,越是在基层其影响力越大。学术权力的核心是学术地位,力大权大。行政权力的主体是职能部门及行政管理人员,其客体是行政失误,主要通过法律,政策,指示,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指令等自上而下贯彻执行。行政权力的核心是行政地位,权大力大,表现为官僚机构的科层制,上级对下级具有绝对的控制权。

高校教学质量管理:~~是对高校整个教学活动所进行的质量监督和控制。影响教学质量的内部因素主要是教师水平,学生素质、教学条件和教学管理水平。

如何理解集权与分权相结合的管理体制?集权与分权相结合不是二者简单的相加,是由中央和地方政府货政府与高等教育部门共同承担高等教育管理职能的管理体制。结合型管理体制体现了国家,地方和高校分享高等教育管理权力,各自在不同层次行使不同职能、并满足各方利益需要的宏观管理特征,有利于调动多方的积极性。结合型管理体制在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表现形式。

如何加强我国大学的学术权力?1建立健全校务委员会决策制度,吸收一定数量的教授参加学校重大行政事务和学术事务的决策。2建立健全各种学术组织,包括学术委员会,学位委员会,职称评聘委员会,教学指导委员会等,教师代表在其中应占据多数,以确保教授学者参与学术事务决策的权利。3民主选举产生院长,校长。

我国高等教育宏观管理体制改革的目标是什么?高等教育宏观管理体制改革的目标是理顺三对关系: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政府和高校的关系,管理者和举办者、办学者的关系

简述高校教学质量保障与监控体系的基本组成?教学质量决策、教学质量监控、教学质量实施、教学质量信息获取与反馈,教学质量信息发布等5个子系统组成。是一个逐层向下监控,逐层向上负责的责权合一的质量管理系统,具有校,院系二级教学管理体系职能。

我国现阶段高等教育宏观管理体制改革表现在哪些方面。1调整中央政府内部,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关系,加强地方统筹,调动地方办学积极性。2调整政府与学校的关系,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调动高校办学积极性。3加快法制建设步伐,依法治教,规范政府与学校行为。4加快中介组织建设步伐,理顺政府,学校,社会三者之间的关系。

试述高校教学质量管理系统的基本构成?1教学工作各要素管理(教学工作各要素管理;学生学业质量管理)2教学进程各环节管理(教学检查制度;实践性教学环节的组织管理;教学档案管理;教学质量管理与评价;教学信息的采集,统计和管理;学科和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时间教学基地建设;教学管理制度建设)3现代教育教学技术管理(教学辅助过程的质量管理;教学资源管理)

什么是教育质量

(1) 教育质量指的是教育条件下学生发展的优劣程度,也是教育结果的优劣程度,学生是教育质量唯一的载体与评价的对象;

(2) 评价学生发展优劣的质量标准是教育目标;

(3) 教育质量评价的主体是多元的,包括学生、教师、学校、教育主管部门与社会,其中学生的自我评价是评价主题与评价对象的统一; (4) 教育质量的高低,是以学生发展的实际状况达到教育目标的程度来判定的。

学生评教具有客观性吗? 优点:更全面,要求更迫切;

问题:角度、水平受自身利益限制;

教学评估的意义。

①实现国家对大学的质量监控;②学术自由与学术责任的共同要求;③学校内部进行教学管理的有效措施;④学校考核教师和促进教学改革的重要方式。

试述教学评估的结构。

答:结构呈多维性、多层次性。①目标子系统(系统的导向部分);②指标子系统(应成为开放系统、逐步更新);③评估人员子系统(由学生、专家评估人员和教育管理人员构成);④评估对象子系统(教学系统及其子系统都应列为评估对象);⑤方法子系统(搜集和处理信息给出结论的方法,包括教育测量与心理测量的各种方法,传统及一切可被利用的现代科学方法)。

教师自评与同行评估的关系。

答:根据内部动力比外部压力更为用的假设,在教学评估中有必要引进自我控制与同行语言结合的机制。

自我控制是一个过程,是教师在自我激励的基础上自我评价与自我诊断,在发现问题的基础上自我调节的活动。经过自我激励、自我评估、自我调整这一周而复始的活动,就是教师自我发展的过程。

同行评议具有与自我控制一样的重要性,能使教师对自己有一个更正确的认识。同行评议不仅在教师形成性评价中具有很大的作用,而且在学校中创造浓厚的学术氛围与职业发展的气氛也有很大的潜在价值。在评定教师的教学水平与能力方面,同行处在最有利的地位。

第四篇:《教育学》名词解释汇总

1、广义的教育:从广义上说,凡是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的思想观念的活动,都具有教育作用。

2、狭义的教育:是指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主要指学校教育。

3、制度化教育:主要指的是正规教育,也就是具有层次结构的、按年龄分级的教育制度。

4、普通教育:主要以升学为目标,以基础科学知识为主要教学内容的学校教育。

5、职业教育:是以就业为目标,以从事某种职业或生产劳动的知识和技能为主要教学内容的学校教育。

6、六艺:礼、乐、射、御、书、数。

7、教育学:是一门以教育现象、教育问题为研究对象,探索教育规律的科学。

8、教育结构:通常指包括基础教育、职业技术教育、高等教育、成人教育在内的各种不同类型和层次的学校组合和比例构成。

9、学校文化:是指学校全体成员或部分成员习得且共同具有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

10、人力资本理论:人力资本理论是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创立的,其核心概念是“人力资本”,它指的是人所拥有的诸如知识、技能及其他类似的可以影响从事生产性工作的能力,它是资本的形态,体现在人身上,属于人的一部分。

11、校风:是学校中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的统一体,是经过长期实践形成的。

12、个体身心发展:是指作为复杂整体的个体在从生命开始到结束的全部人生过程中,不断发生的变化过程,特别是指个体的身心特点向积极的方面变化的过程。

13内发论:是个体身心发展动因的一种观点,内发论者一般强调人的身心发展的力量主要源于人自身的内在需要,身心发展的顺序也是由身心成熟机制决定的。

14、外铄论:是个体身心发展动因的一种观点,外铄论的基本观点认为,人的发展主要依靠外在的力量,诸如环境的刺激和要求、他人的影响和学校的教育等。

15、多因素相互作用论: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人的发展是个体的内在因素(如先天遗传的素质、机体成熟的机制)与外部环境(外在刺激的强度、社会发展的水平、个体的文化背景等)在个体活动中相互作用的结果。

16、发展关键期:是指身体或心理的某一方面机能和能力最适宜于形成的时期。错过了关键期,训练的效果就会降低,甚至永远无法补偿。

17、遗传:是指从上代继承下来的生理解剖上的特点,如机体的结构、形态、感官和神经系统等的特点,也叫遗传素质。

18、成熟:是指儿童个体生长发育的一种状况,指个体的生理和心理机能与能力都达到比较完备的阶段,即已由儿童成长发育为成人。其主要标志是:生理方面具有生殖能力,心理方面具有独立自主的自我意识。

19、环境:泛指个体生活其中,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一切外部因素。按环境的性质来分,环境可分为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按环境的范围分,可分为大环境和小环境。

20、人的价值:是指人在世界中的地位得到肯定,人的作用得到发挥,人的尊严得到保证。

21、个性:亦称人格,指个体特定的心理特征,具有整体性与独特性。个性又是人的共同性与差别性在每个个体身上的具体统一。

22、心理断乳期:有些心理学家把少年期称为“危险期”或“心理断乳期”。

23、教育目的:广义的教育目的是指人们对受教育者的期望。狭义的教育目的是国家对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什么样人才的总的要求。

24、培养目标:根据各级各类学校任务确定的对所培养人的特殊要求,我们习惯上称为培养目标。

25、教学目标:是教育者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在完成某一阶段工作时,希望受教育者达到的要求或产生的变化结果。

26、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是全面发展的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是以培养创新精神为重点的教育。

27、德育:是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使学生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正确的政治观念,形成学生正确的思想方法的教育。

28、智育:是授予学生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技能,发展他们的智力和与学习有关的非认知因素的教育。

29、体育:是授予学生健康的知识、技能,发展他们的体力,增强他们的自我保健意识和体质,培养参加体育活动的需要和习惯,增强其意志力的教育。

30、美育:是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发展他们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培养他们的高尚情操与文明素养的教育。

31、劳动技术教育:是引导学生掌握劳动技术知识和技能,形成劳动观点和习惯的教育。

32、学校教育:是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的培养人的社会活动,学校教育对学生的成长起着主导的作用。

33、教育能力:是指教师完成一定的教育教学活动的本领,具体表现为完成一定的教育教学活动的方式、方法和效率。

34、教师的人格特征:是指教师的个性、情绪、健康以及处理人际关系的品质等。

35、师生关系:是指学生和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包括彼此所处的地位、作用和相互对待的态度。

36、课程:广义的课程是指学生在校期间所学内容的总和及进程安排。狭义的课程特指某一门学科。

37、课程类型:是指课程的组织方式或指设计课程的种类。

38、基础型课程:注重学生基础学力的培养,即培养学生作为一个公民所必须的“三基”(读、写、算)为中心的基础教养,是中小学课程的主要组成部分。基础课程是必修的、共同的课程。

39、拓展型课程:注重拓展学生知识与能力,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发展学生各种不同的特殊能力,并迁移到其他方面的学习。拓展型课程常常以选修课的形式出现。

40、国家课程:是由中央教育行政机构编制和审定的课程,其管理权属中央级教育机关。国家级课程是一级课程。

41、地方课程:是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行政机构和教育科研机构编订的课程,属二级课程。可安排必修课,也可开设选修课。

42、学校课程:是在具体实施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前提下,通过对本校学生的需求进行科学评估,充分利用当地社区和学校的课程资源而开发的多样性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通常以选修课或特色课的形式出现。

43、课程目标:是指导整个课程编制过程的最为关键的准则,是指特定阶段的学校课程所要达到的预期结果。

44、教学计划:是指导和规定课程与教学活动的依据,是学校课程与教学活动的依据,也是制定分科标准、编写教科书和设计其他教材的依据。

45、教学大纲:又称学科课程标准,是课程计划中每门学科以纲要的形式编定的、有关学科教学内容的指导性文件。它规定了学科的教学目的与任务,知识的范围、深度和结构,教学进度以及有关教学法的基本要求。

46、教材:是教师和学生据以进行教学活动的材料,包括教科书、讲义、讲授提纲、参考书、活动指导书以及各种视听材料。

47、课程实施:是指把课程计划付诸实践的过程,它是达到预期的课程目标的基本途径。

48、教学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教学思想或理论指导下,为完成特定教学任务,实现预期的课程目标所形成的相对稳定的、系统化的教学活动的基本范型。

49、课程评价:是指检查课程的目标、编订和实施是否实现了教育目的,实现的程度如何,以判定课程设计的效果,并据此做出改进课程的决策。

50、教学:是教育目的规范下的、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一种活动。

51、智力:一般指人们的认识的能力,即认识客观事物的基本能力,是认识活动中表现出来的那些稳定的心理特征。

52、教学过程:是教师根据教学目的、任务和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通过指导学生有目的、有计划地掌握系统的文化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发展学生智力和体力,形成科学世界观及培养道德品质、发展个性的过程。)

53、教学原则:是根据一定的教学目的和对教学过程规律的认识而制定的指导教学工作的基本准则。

54、启发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教师要承认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注意调动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引导他们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生动活泼的学习,自觉地掌握科学知识和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5、巩固性原则:是指教学要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牢固地掌握知识和技能,长久地保持在记忆中,能根据需要迅速再现出来,以利知识技能的运用。

56、循序渐进原则:是指教学要按照学科的逻辑系统和学生认识发展的顺序进行,使学生系统地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形成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

57、因材施教原则:是指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个别差异出发,有的放矢地进行有差别的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获得最佳的发展。

58、理论联系实际原则:是指教学要以学习基础知识为主导,从理论与实际的联系上去理解知识,注意运用知识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达到学懂会用、学以致用。

59、教学方法:是为完成教学任务而采用的办法,它包括教师教的方法和学生学的方法,是教师引导学生掌握知识技能,获得身心发展而共同活动的方法。

60、讲授法:是教师通过口头语言系统连贯地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方法。讲授法包括讲述、讲解、讲演三种方式。

6

1、谈话法:也叫问答法,是教师按一定的教学要求向学生提出问题,要求学生回答,并通过问答的形式来引导学生获取或巩固知识的方法。谈话法可分复习谈话和启发谈话两种。

62、讨论法: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为解决某个问题而进行探讨、辨明是非真伪,以获取知识的方法。

63、演示法:是教师通过展示实物、直观教具、进行示范性实验或采取现代化视听手段等,指导学生获得知识或巩固知识的方法。演示的特点在于加强教学的直观性。

64、练习法: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运用知识去完成一定的操作,并形成技能、技巧的方法。

65、实验法: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利用一定的仪器设备,通过条件控制引起实验对象的某些变化,从观察这些变化中获得知识的方法。

66、课的类型:是指根据教学任务划分课的种类。

67、课的结构:是指课的基本组成部分及各组成部分进行的顺序、时限和相互关系。一般来说,构成课的基本组成部分有:组织教学;检查复习;讲授新教材;巩固新教材;布置课外作业等。

68、测验的效度:是指一个测验能测出它所要测量的属性或特点的程度。

69、测验的信度:又称测验的可靠度,是指一个测验经过多次测量所得结果的一致性程度,以及一次测量所得结果的准确性程度。

70、测验的难度:是指测验包含的试题难易程度。

71、测验的区分度:是指测验对考生的不同水平能够区分的程度,即具有区分不同水平考生的能力。

72、教学组织形式:是指为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教师和学生按一定要求组合起来进行活动的结构。

73、班级授课制:是一种集体教学形式,它把一定数量的学生按年龄与知识程度编成固定的班级,根据周课表和作息时间表,安排教师有计划地向全班学生集体上课。

74、分组教学:就是按学生的能力或学习成绩把他们分为水平不同的组进行教学。 7

5、教学策略:是在教学目标确定以后,根据已定的教学任务和学生的特征,有针对性地选择与组合有关的教学内容、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法和技术,以便形成具有效率意义的特定的教学方案。

76、学校德育:是教育者依据特定社会要求和德育规律,对受教育者实施有目的、有计划的影响,培养他们特定的政治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的活动。

77、德育目标:是通过德育活动在受教育者品德形成发展上所要达到的总体规格要求,亦即德育活动所要达到的预期目的或结果的质量标准。

78、德育内容:是指实施德育工作的具体材料和主体设计,是形成受教育者品德的社会思想政治准则和道德规范的总和,它关系到用什么道德规范、政治观、人生观、世界观来教育学生的重大问题。

79、德育过程: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双方借助于德育内容和方法,进行施教传道和受教修养的统一活动过程,是促进受教育者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发展的过程,是个体社会化与社会规范个体化的统一过程。

80、德育原则:是根据教育目的、德育目标和德育过程规律提出的指导德育工作的基本要求。

81、德育方法:是为达到德育目的在德育过程中采用的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相互作用的活动方式的总和。

82、陶冶法:是通过创设良好的情境,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品德的方法。有人格感化、环境陶冶和艺术陶冶等。

83、说服法:是通过摆事实、讲道理,使学生提高认识,形成正确观点的方法。包括讲解、谈话、报告、讨论、参观等。

84、班级:是一个复杂的小社会体系,是学校行政体系中最基层的行政组织。是开展教学活动的基本单位,是学生从事集体活动、结交好友的场所。

85、班级管理:是教师根据一定的目的要求,采用一定的手段措施,带领班级学生,对班级中的各种资源进行计划、组织、协调、控制,以实现教育目标的组织活动过程。

86、班级常规管理:是指通过制定和执行规章制度去管理班级的经常性活动。

87、班级平行管理:是指班主任既通过对集体的管理去间接影响个人,又通过对个人的直接管理去影响集体,从而把对集体和个人的管理结合起来的管理方式。

88、班级民主管理:是指班级成员在服从班集体的正确决定和承担责任的前提下,参与与班级管理的一种管理方式。

89、班级目标管理:是指班主任与学生共同确定班级总体目标,然后转化为小组目标和个人目标,使其与班级总体目标融为一体,形成目标体系,以此推进班级管理活动、实现班级目标的管理方法。

90、班风:是一个班集体舆论持久作用而形成的风气,是班集体大多数成员的精神状态

的共同倾向与表现。

第五篇:汇总教育学名词解释

教学心理与设计

1.教育心理学:研究在一定社会文化背景下,学校教育情境中学生的学与教师的教的基本心理活动规律的科学。

2.学习:个体经验的获得和累积或心理结构的构建适应环境的过程。 3.智慧技能:指学生使用符号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能力。

4.认知表征:学习者通过知觉而将外部事物转化为个体内在心理事实的过程。 5.观察学习:指学习者通过观察榜样在一定情境中的行为及其结果,而无须直接强化所进行的学习。

6.知识:主体(学习者)通过与其环境相互作用而获得的信息及其组织。贮存于个体内的即为个体的知识,贮存于个体外的即为人类的知识。 7.概念:用符号来标志的具有共同的关键属性的一类事物或特性。

8.认知技能:人们借助于内部语言在头脑中完成的智力活动方式,也可以称认知操作方式。

9.学习策略:有助于获得、储存和利用信息加工的步骤。

10.注意策略:学习者在学习情境中激活与维持学习心理状态,将注意力集中于有关学习信息或重要信息上,对学习材料保持高度的觉醒或警觉状态的学习策略。

11.精加工策略:在知识学习中,能帮助学习者将信息储存到长时记忆中去,是把新信息与头脑中的旧信息建立联系,以此增加新信息的意义的学习策略。 12.解决问题(问题解决):当学习者在面对问题情境而没有现成方法可以利用时,指向于将已知情境转化为目标情境的认知过程。

13.创造性:个人能产生独特、创新产品的个性特征或倾向;同时创造性既表现为能产生独特非凡的产品,又体现出个体所具有的潜在创造倾向或过程。 14.态度:习得的、影响个人对特定对象做出行为选择的有组织的内部准备状态或反应的倾向。

15.品德:是道德品质的简称。是指一个人在面对一系列道德情境中所表现出来的,某些稳定的人格(个性)倾向和与之适应的行为方式趋向。 16.认知结构:学生头脑里的知识结构,是由外在知识内容转化而来的。 17.正迁移:一种经验的获得对另一种学习起促进作用。 负迁移:一种经验的获得对另一种学习起干扰或阻碍作用。

18.学习动机:推动、引导和维持学习者进行学习活动,并使活动朝向一定的学习目标的内部过程或动力。

19.亲和内驱力(附属内驱力):是一个人为了保持长者们(如家长、教师等等)的赞许或认可而表现出来的把工作做好的一种需要。

20.成就动机:是个体努力克服障碍、施展才能、力求又快又好地解决某一问题的愿望或内部动力。

21.归因训练:是通过一定的训练程序,使学生掌握归因技能,有意识地进行归因,逐渐改变不良的归因模式,建立积极的归因模式,从而提高学习积极性。 22.教学设计:根据教学对象特点,为了达到一定的教学目标,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案、策略和技术进行的设计,以期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23.学习需要:学习者学习方面目前的状况与所期望达到的状况之间的差距,也就是学习者目前水平(学习成绩)与期望学习者达到的水平(教学目标)之间的差距。

24.角色概念:人在社会关系中的特定位置和与之相关联的行为模式,反映社会赋予个人的身份与责任。

25.教学效能感:把教师对自己影响学生行为和学习成绩的能力的这种主观判断称为教师的教学效能感。

26.教学的表达能力:教师把自己的思想、知识、信念和情感,通过言语和表情动作向外表现的能力。它是教师传授知识和教育学生的主要手段。

27.师爱:指教师对学生的爱,它是在教育、教学实践中,由教师的理智感、美德和道德感凝聚而成的一种高尚的情感。 28.知识理解:

上一篇:广东省民族事务委员会下一篇:工地突发事件应急预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