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必备资料汇总

2022-08-17

第一篇:教育学必备资料汇总

见证取样汇总(资料员必备)

一、钢筋

钢筋进场时的验收:

钢筋进场时,应按照现行国家标准《钢筋砼用热轧带肋钢筋》GB1499等的规定抽取试件作力学性能检验,其质量必须符合有关标准规定。

验收方法:检查产品合格证、出厂检验报告和进场复验报告。

取样方法:按照同一批量、同一规格、同一炉号、同一出厂日期、同一交货状态的钢筋,每批重量不大于60t为一检验批,进行现场见证取样;当不足60t也为一个检验批,进行现场见证取样。试样分为抗拉试件两根,冷弯试件两根。实验室进行检验时,每一检验批至少应检验一个拉伸试件,一个弯曲试件。

试件长度:冷拉试件长度一般≥500mm(500~650mm),冷弯试件长度一般≥250mm(250~350mm)。(备注:取样时,从任一钢筋端头,截取500~1000mm的钢筋,再进行取样。)

冷拉钢筋:应进行分批验收,每批重量不大于20t的同等级、同直径的冷拉钢筋为一个检验批。

取样数量:两个拉伸试件、两个弯曲试件。

二、钢筋焊接

钢筋焊接在建筑施工中一般分为:闪光对焊、电阻点焊、电弧焊、电渣压力焊、预埋件T型接头埋弧压力焊、钢筋气压焊。

取样方法:

1、闪光对焊:在同一工作班内,由同一焊工完成的300个同级别、同直径钢筋焊接接头应作为一检验批。当同一台班内不足300个接头时也作为一个检验批。

其机械性能试验包括拉伸试验和弯曲试验,应从每批成品中切取6个试件,3个作拉伸试验,3个作弯曲试验。拉伸试件长度一般≥500mm(500~650mm);冷弯试件长度一般≥250mm(250~350mm)。

验收方法:

(1)接头处不得有横向袭纹;

(2)与电极接触处的钢筋表面,Ⅰ~Ⅲ级钢筋焊接时不得有明显烧伤;Ⅳ级钢筋焊接时不得有烧伤;负温闪光对焊时,对于Ⅱ~Ⅳ级钢筋,均不得有烧伤;

(3)接头处的弯折角不得大于4。;

(4)接头处的钢筋轴线偏移,不得大于0.1倍钢筋直径,同时不得大于2mm。

2、电阻点焊:凡钢筋级别、直径及尺寸均相同的焊接制品,即为同一类型制品,每200件为一批。

热轧钢筋点焊做抗剪试验,试件为3件,长度一般≥600mm;拔低碳钢丝焊点,除作抗剪试验外,还应对较小钢丝做拉伸试验,试件为3件,试件长度一般≥500mm(500~650mm)。

3、电弧焊:在现场安装条件下,每一楼层中以300个同类型接头(同钢筋级别、同接头类型、同焊接位置)作为一批,不足300个时,仍作为一批。

从每批成品中切取3个接头作拉伸试验,试件长度一般≥500 mm(500~650mm)。

4、电渣压力焊:在一般构筑物中,每300个同类型接头(同钢筋级别、同焊接位置)作为一批;在现浇砼框架结构中,每一楼层中以300个同类型接头作为一批。

从每批成品中切取3个接头作拉伸试验,试件长度一般≥500 mm(500~600mm)。

验收方法:

(1)接头焊包均匀,不得有流疱、裂纹,焊包自钢筋表面至其外边缘宽度≥2mm,厚度≥4mm;

(2)焊接时钢筋表面不得有明显烧伤,其零线不得接在构件主筋上;

(3)接头处的钢筋轴线偏移不得大于0.1倍钢筋直径,同时不得大于2mm。

(4)接头处的弯折角不得大于4。

(备注:对焊接检验报告复查时,其焊接的力学性能必须大于或等于其原材的力学性能。本现场暂时未使用到预埋件T型接头埋弧压力焊及钢筋气压焊,因此不予赘述。)

三、水泥、砂石

1、水泥

水泥进场验收:水泥进场时应对其品种、级别、包装或散装仓号、出厂日期等进行检查,并应对其强度、安定性及其他必要的性能指标进行复验,其质量必须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GB175等的规定。

当在使用中对水泥质量有怀疑或水泥出厂日期超过3个月(快硬硅酸盐水泥超过1个月)时,应进行复验,并按复验结果使用。

钢筋砼结构中严禁使用含氯化物的水泥。

检查数量及验收方法:按同一厂家、同一等级、同一品种、同一批号且连续进场的水泥,袋装不超过200t为一批,散装不超过500t为一批,每批抽样不少于一次。检查产品合格证、出厂检验报告和进场复验报告。

取样方法:水泥试样必须在同一批号不同部位处等量采集,取样试点至少在20点以上,经混合均匀用防潮容器包装,重量不少于12kg。

(备注:委托单位填写检验委托单时应逐项填写以下内容:水泥生产厂名、商标、水泥品种、强度等级、出厂编号或出厂日期、工程名称,全套物理检验项目等。)

(另注:水泥的强度报告一般先出3天强度报告,但28天强度报告,仍应要求施工单位报审,负在3天强度报告后。)

2、砂石

以400m3或600t为一个检验批,每验收批至少应进行颗粒级配、含泥量和泥块含量检验。

取样方法:在料堆水取样时,取样部位应均匀分布。在料堆的顶部、中部、底部各均匀分布的五个不同部位取得,组成一组样品,砂子在各部位抽取大致相等的8份,石子在各部位抽取大致相等的15份。砂子为 Kg,石子为 Kg。

四、砼配合比

砂石、水泥送检的同时,进行砼配合比、砂浆配比的检验工作,一般是与砂石、水泥检验报告同期出示。在第一次使用配合比搅拌砼或砌筑砂浆时,应至少留置一组标准标养试件(标养条件:温度为20±3℃,相对湿度为90%,试件间距为10~20mm),作为验证配合比的依据。

五、建筑砂浆

1、水泥砂浆

验收方法:根据砂浆配比,对所搅拌的砌筑砂浆用砂的粒径、水泥用量、搅拌时间、砂浆和易性等进行检查验收。

取样方法:每一楼层或每250m3砌体中各种强度等级的砂浆,每台搅拌机至少应检查一次,每次至少应制作砂浆立方体(70.7mm立方体)抗压强度试块一组六块。当砂浆强度等级或配合比有变更时,还应另作试块。

做好的砂浆试块应在标准养护条件下进行“标养”(标养的条件是:水泥混合砂浆养护温度为20±3℃,相对湿度为60%~80%;水泥砂浆和微沫砂浆养护温度为20±3℃,相对湿度为90%以上;养护期间,试件彼此间隔不少于10mm)。当工地现场无“标准养护”时,可采用自然养护,或及早地将试模送往实验室进行“标养”(试块不得受震动)。

制作和送检试块时,均须持有见证员参加见证,试块送到实验室时,应认真填写好委托单,写明使用部位、砂浆种类、强度等级、工程名称、制作日期、配合比、稠度、养护条件等,检验报告出示后,不得要求更改有关内容。

监督砂浆试块制作注意事项:

1、制作砌筑砂浆试件时,应将其铁底模废弃不用,将无底试模放在预先铺有吸水性较好的纸的普通粘土砖上(砖的吸水率不小于10%,含水率不大于2%),试模内壁事先涂刷脱模剂。

2、放在砖的湿纸应为湿的新闻纸,砖的表面应平整。

3、振捣时,其捣棒应为(直径为10mm,长350mm的钢棒,端部磨圆),均匀由内而外螺旋方向差捣25次。

六、墙体材料

根据砖和砌块的生产方式、主要原料以及外形特征,砖和砌块可分为蒸压灰砂砖、烧结多孔砖等。

取样方法:

1、蒸压灰砂砖

每10万块为一批,不足10万块也为一批,但不得少于2万块。

强度检验的样品,从尺寸偏差、外观合格的样品中按随机抽样法抽取3组共15块(每组5块)。其中2组进行抗压强度和抗折强度检验,一组备用。

2、烧结多孔砖

每5万块为一批,不足该数量时仍按一批。

强度检验的样品,从尺寸偏差和外观质量检查合格中按随机抽样法抽取,共15块。抗压强度、抗折荷重检验各5块,备用5块。

七、基本回填材料

土作为常用基础回填材料,在建筑中被广泛应用。

取样方法:

(一)取样数量

土样取样数量,应依据现行国家标准及所属地区或现行标准执行。

1、依据《建筑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取样

(1)填方和柱基、基坑、基槽、管沟的回填

a、柱基回填:抽取柱基总(个)数的10%,但不少于5个;

b、基槽和管沟回填:每层按长度20~50m取样1组,但每层不少于1组;

c、基坑和室内回填:每层按100-500m2取样1组,但每层不少于1组;

d、场地平整填方:每层按400~900m2取样1组,但每层不少于1组。

(2)灌砂或灌水法的所取数量可适当减少。

2、依据上海市标准《地基处理技术规范》取样

(1)整片垫层

a、面积≤300m2时:环刀法为30~50m2布置一个;贯入法为10~15 m2布置一个。

b、面积≥300m2时:环刀法为50~100m2布置一个;贯入法为20~30 m2布置一个。

(2)条形基础下垫层

a、参照整片垫层要求。

b、环刀法每20m至少布置一个;贯入法每5m至少一个。

(3)单独基础下垫层

a、参照整片垫层要求。

b、每个单独基础下垫层不少于两个测点。

(备注:

1、现场取样必须是在见证人的监督下,由取样人员按要求在测点处取样,而取样、见证人员、必须时通过资格考核。

2、在见证人员陪同下,送样人应准确填写下述内容:委托单位、工程名称、试验项目、设计要求、现场土样的鉴别名称、夯实方法、测点标高、测点编号、取样日期、取样地点、填单日期、取样人、送样人、见证人以及联系电话等。同时还应附上测点平面图)

八、砼工程

取样方法:

(一)主控项目

1、结构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必须符合设计要求。用于检查结构构件混凝土强度的试件,应在混凝土的浇筑地点随机抽取。取样与试件留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每拌制100盘且不超过100m3的同配合比的混凝土,取样不得少于一次;

(2)每工作班拌制的同一配合比的混凝土不足100盘时,取样不少于一次;

(3)当一次连续浇筑超过1000m3时,同一配合比的混凝土每200m3取样不少于一次;

(4)每一楼层、同一配合比的混凝土,取样不少于一次;

(5)每次取样应至少留置一组标准养护试件,同条件养护试件的留置组数应根据实际需要确定。

检验方法:检查施工记录及试件强度实验报告。

2、对有抗渗要求的混凝土结构,其混凝土试件应在浇筑地点随机取样。同一工程、同一配合比的混凝土,取样不应少于一次,留置组数可根据实际需要确定。

检验方法:检查试件抗渗试验报告。

(二)一般项目

1、后浇带的留置位置应按设计要求和施工技术方案确定。后浇带混凝土浇筑应按施工技术方案进行。监理工程师应全数检查。

检查方法:观察、检查施工记录。

2、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应按施工技术方案及时采取有效的养护措施,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应在浇筑完毕后的12h以内对混凝土加以覆盖并保湿养护;

(2)混凝土浇水养护的时间:对采用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或矿渣硅酸盐水泥拌制的混凝土,不得少于7d,对掺用缓凝剂型外加剂或有抗渗要求的混凝土,不得少于14d;

(3)浇水次数应能保持混凝土处于湿润状态;混凝土养护用水应与拌制用水相同;

(4)采用塑料布覆盖养护的混凝土,其敞露的全部表面应覆盖严密,并应保持塑料布内有凝结水;

(5)混凝土强度达到1.2N/mm2前,不得在其上踩踏或安装模板及支架。

备注:

1、当日平均气温低于5℃时,不得浇水;

2、混凝土表面不便浇水或使用塑料布时,宜涂刷养护剂;

3、对大面积混凝土的养护,应根据气候条件按施工技术方案采取控温措施。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施工记录。

1条回答

2012-02-26 19:02新州汉河|八级 资料员工作流程 第一部分:开工前资料

1、 中标通知书及施工许可证

2、 施工合同

3、 委托监理工程的监理合同

4、 施工图审查批准书及施工图审查报告

5、 质量监督登记书

6、 质量监督交底要点及质量监督工作方案

7、 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8、 施工图会审记录

9、 经监理(或业主)批准所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方案

10、 开工报告

11、 质量管理体系登记表

12、 施工现场质量管理检查记录

13、 技术交底记录

14、 测量定位记录 第二部分质量验收资料

1、 地基验槽记录

2、 基桩工程质量验收报告

3、 地基处理工程质量验收报告

4、 地基与基础分部工程质量验收报告

5、 主体结构分部工程质量验收报告

6、 特殊分部工程质量验收报告

7、 线路敷设验收报告

8、 地基与基础分部及所含子分部、分项、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

9、 主体结构分部及所含子分部、分项、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

10、 装饰装修分部及所含子分部、分项、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

11、 屋面分部及所含子分部、分项、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

12、 给水、排水及采暖分部及所含子分部、分项、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

13、 电气分部及所含子分部、分项、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

14、 智能分部及所含子分部、分项、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

15、 通风与空调分部及所含子分部、分项、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

16、 电梯分部及所含子分部、分项、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

17、 单位工程及所含子单位工程质量竣工验收记录

18、 室外工程的分部(子分部)、分项、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 第三部分试验资料

1、 水泥物理性能检验报告

2、 砂、石检验报告

3、 各强度等级砼配合比试验报告

4、 砼试件强度统计表、评定表及试验报告

5、 各强度等级砂浆配合比试验报告

6、 砂浆试件强度统计表及试验报告

7、 砖、石、砌块强度试验报告

8、 钢材力学、弯曲性能检验报告及钢筋焊接接头拉伸、弯曲检验报告或钢筋机械连接接头检验报告

9、 预应力筋、钢丝、钢绞线力学性能进场复验报告

10、 桩基工程试验报告

11、 钢结构工程试验报告

12、 幕墙工程试验报告

13、 防水材料试验报告

14、 金属及塑料的外门、外窗检测报告(包括材料及三性)

15、 外墙饰面砖的拉拔强度试验报告

16、 建(构)筑物防雷装置验收检测报告

17、 有特殊要求或设计要求的回填土密实度试验报告

18、 质量验收规范规定的其他试验报告

19、 地下室防水效果检查记录 20、 有防水要求的地面蓄水试验记录

21、 屋面淋水试验记录

22、 抽气(风)道检查记录

23、 节能、保温测试记录

24、 管道、设备强度及严密性试验记录

25、 系统清洗、灌水、通水、通球试验记录

26、 照明全负荷试验记录

27、 大型灯具牢固性试验记录

28、 电气设备调试记录

29、 电气工程接地、绝缘电阻测试记录 30、 制冷、空调、管道的强度及严密性试验记录

31、 制冷设备试运行调试记录

32、 通风、空调系统试运行调试记录

33、 风量、温度测试记录

34、 电梯设备开箱检验记录

35、 电梯负荷试验、安全装置检查记录

36、 电梯接地、绝缘电阻测试记录

37、 电梯试运行调试记录

38、 智能建筑工程系统试运行记录

39、 智能建筑工程系统功能测定及设备调试记录

40、 单位(子单位)工程安全和功能检验所必须的其他测量、测试、检测、检验、试验、调试、试运行记录

第四部分材料、产品、构配件等合格证资料

1、 水泥出厂合格证(含28天补强报告)

2、 砖、砌块出厂合格证

3、 钢筋、预应力、钢丝、钢绞线、套筒出厂合格证

4、 钢桩、砼预制桩、预应力管桩出厂合格证

5、 钢结构工程构件及配件、材料出厂合格证

6、 幕墙工程配件、材料出厂合格证

7、 防水材料出厂合格证

8、 金属及塑料门窗出厂合格证

9、 焊条及焊剂出厂合格证

10、 预制构件、预拌砼合格证

11、 给排水与采暖工程材料出厂合格证

12、 建筑电气工程材料、设备出厂合格证

13、 通风与空调工程材料、设备出厂合格证

14、 电梯工程设备出厂合格证

15、 智能建筑工程材料、设备出厂合格证

16、 施工要求的其他合格证 第五部分施工过程资料

1、 设计变更、洽商记录

2、 工程测量、放线记录

3、 预检、自检、互检、交接检记录

4、 建(构)筑物沉降观测测量记录

5、 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施工记录

6、 隐蔽工程验收记录

7、 施工日志

8、 砼开盘报告

9、 砼施工记录

10、 砼配合比计量抽查记录

11、 工程质量事故报告单

12、 工程质量事故及事故原因调查、处理记录

13、 工程质量整改通知书

14、 工程局部暂停施工通知书

15、 工程质量整改情况报告及复工申请

16、 工程复工通知书 第六部分必要时应增补的资料

1、 勘察、设计、监理、施工(包括分包)单位的资质证明

2、 建设、勘察、设计、监理、施工(包括分色)单位的变更、更换情况及原因

3、 勘察、设计、监理单位执业人员的执业资格证明

4、 施工(包括分包)单位现场管理售货员及各工种技术工人的上岗证明

5、 经建设单位(业主)同意认可的监理规划或监理实施细则

6、 见证单位派驻施工现场设计代表委托书或授权书

7、 设计单位派驻施工现场设计代表委托书或授权书

8、 其他 第七部分竣工资料

1、 施工单位工程竣工报告

2、 监理单位工程竣工质量评价报告

3、 勘察单位勘察文件及实施情况检查报告

4、 设计单位设计文件及实施情况检查报告

5、 建设工程质量竣工验收意见书或单位(子单位)工程质量竣工验收记录

6、 竣工验收存在问题整改通知书

7、 竣工验收存在问题整改验收意见书

8、 工程的具备竣工验收条件的通知及重新组织竣工验收通知书

9、 单位(子单位)工程质量控制资料核查记录(质量保证资料审查记录)

10、 单位(子单位)工程安全和功能检验资料核查及主要功能抽查记录

11、 单位(子单位)工程观感质量检查记录(观感质量评定表)

12、 定向销售商品房或职工集资住宅的用户签收意见表

13、 工程质量保修合同(书)

14、 建设工程竣工验收报告(由建设单位填写)

15、 竣工图(包括智能建筑分部) 建筑工程质量监督存档资料

1、 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登记书

2、 施工图纸审查批准及建筑工程施工图审查报告

3、 单位工程质量监督工作方案

4、 建设工程质量监督交底会议通知书及交底要点

5、 建设工程质量监督记录

6、 建设工程质量管理体系登记表

7、 施工现场质量管理检查记录

8、 地基、基桩工程质量监督验收检查通知书

9、 地基验槽记录及基桩工程质量验收报告

10、 地基、基桩工程质量核查记录

11、 设计单位出具(或认可)的地基处理措施及地基处理工程质量验收报告

12、 地基与基础分部工程质量监督验收检查通知书及验收报告

13、 地基与基础分部工程质量核查记录

14、 主体结构分部工程质量监督验收检查通知书及验收报告

15、 主体结构分部工程质量核查记录

16、 特殊部分工程质量监督验收检查通知书及验收报告

17、 线路敷设工程质量监督验收检查通知书及验收报告

18、 钢材力学、弯曲性能检查报告及钢结构焊接接头拉伸、弯曲检验报告

19、 预应力筋、钢丝、钢绞线力学性能进场复验报告 20、 水泥物理性能检验报告

21、 砼试件强度统计表、评定表试验报告

22、 装配或预制构件结构性能检验合格证及施工接头、拼缝的砼承受施工满载、全部满载时试件强度试验报告

23、 防水砼、喷射砼抗压、抗渗试验报告及锚杆抗拨力试验报告

24、 地基处理工程中各类地基和各类复合地基施工完成后的地基强度(承载力)检验结果

25、 桩基工程基桩试验报告

26、 砂浆强度统计表及试件试验报告

27、 砖、石、砌块强度检验报告

28、 建筑工程材料有害物质及室内环境的检测报告

29、 防水材料(包括止水带条和接缝密封材料)、保温隔热及密封材料的复验报告

30、 金属及塑料外门、外窗复验报告(包括材料、风压性、气透性、水渗性)

31、 外墙饰面砖的拉拔强度试验报告

32、 各类电梯、自动扶梯、自动人行道安装工程的整机安装验收报告

33、 各类设备安装工程的隐蔽验收、系统联动、系统调试及系统安装验收记录

34、 砼楼面板厚度钻孔抽查记录

35、 工程质量事故报告单

36、 工程质量整改通知书及工程局部暂停施工通知书

37、 工程质量复工意见书及工程质量复工通知书

38、 单位(子单位)工程质量控制资料核查记录(质量保证资料审查记录)

39、 单位(子单位)工程安全和功能检验资料核查及主要功能抽查记录 40、 单位(子单位)工程观感质量检查记录(观感质量评定表)

41、 施工单位工程竣工报告

42、 监理单位工程竣工质量评价报告

43、 勘察单位勘察文件及实施情况检查报告

44、 设计单位设计文件及实施情况检查报告

45、 建设工程竣工验收报告

46、 工程竣工验收监督检查通知书

47、 质量保证资料核查记录

48、 单位(子单位)工程质量竣工验收记录(工程质量竣工验收意见书)

49、 重新组织竣工验收通知书 50、 工程竣工复验意见书

51、 竣工验收存在问题整改通知书及存在问题整改验收意见书

52、 工程质量保修合同

53、 单位(子单位)工程质量监督报告

隐蔽工程验收主要内容(土建部分)桩基工程 ======= 1.桩基轴线及样桩放线定位及复核记录;

2.打(压)桩施工记录、灌注桩成桩施工记录;

3.预制桩接桩,灌注桩钻孔、清孔,钢筋笼制作、吊放,混凝土灌注;

4.桩位轴线偏差和标高验收记录(若桩顶标高与施工现场场地标高相同时,应在桩基工程施工结束后进行)。

======= 基础工程 ======= 1.轴线:施工单位填报施工测量报验单(报验申请单),附施工测量放线复核单。

2.挖土(包括设计标高、暗浜、地质、基槽宽度、长度、放坡、坡度):施工单位填报地基验槽记录。 3.垫层(包括标高、长度、厚度、宽度、混凝土强度等级)。

4.底板钢筋(包括品种、规格、数量、搭接长度、箍筋间距、保护层厚度、预埋件数量位置)。 5.混凝土(包括断面尺寸,标高,是否有蜂窝、麻面、露筋,混凝土强度等级):混凝土浇灌令、混凝土级配单。

6.基础墙(包括标高、大放脚尺寸、砌筑砂浆强度):砂浆级配单。 7.防潮层钢筋(包括数量、规格、品种、搭接长度)。

8.架空板安装(包括楼板型号、下底板的离缝、搁置长度、硬找平、软坐灰;架空板锚固筋数量、规格、长度)。

======= 主体工程 ======= 1.轴线及放样(每一层)。

2.柱、梁、楼梯、板钢筋(包括数量、规格、品种、搭接长度、焊接情况、保护层厚度、箍筋间距、预埋件等,每层一次),巡视旁站记录。

3.雨篷、阳台、空调板等悬臂部位钢筋(每层一次),巡视旁站记录。 4.混凝土(包括表面质量、强度等级、每层一次),巡视旁站记录。 5.墙体砌筑(包括柱与墙拉结筋数量、规格及设置情况),砂浆级配单。 6.屋顶水箱钢筋(包括数量、规格、品种、搭接长度),巡视旁站记录。 7.女儿墙压顶钢筋(包括数量、规格)。

======= 建筑装饰装修工程 ======= 1.抹灰工程:抹灰厚度大于或等于35mm时的加强措施;不同材料基体交接处的加强措施。

2.门窗工程:预埋件和锚固件;隐蔽部位的防腐、填嵌处理。 3.吊顶工程:木龙骨防火、防腐处理;预埋件或拉结筋;吊杆安装;龙骨安装;填充材料设置。 4.轻质隔墙工程:木龙骨防火、防腐处理;预埋件或拉结筋;龙骨安装;填充材料的设置。 5.饰面板(砖)工程:预埋件(后置埋件);连接节点;防水层。

6.幕墙工程:预埋件(或后置埋件);构件的连接节点;变形缝及墙面转角处的构造节点;幕墙防雷装置;幕墙防火构造。

7.细部工程:预埋件(或后置埋件);护栏与预埋件的连接节点。 8.楼地面工程:各构造层均须作隐蔽工程验收;变形缝的处理。

======= 屋面工程 ======= 1.卷材、涂膜防水层的基层

2.密封防水处理部位

3.天沟、檐沟、泛水和变形缝等细部作法 4.卷材、涂膜防水层的搭接宽度和附加层 5.刚性保护层与卷材、涂膜防水层之间的隔离层

=========================================== 每一分项工程除应包含表中已作说明的内容外,还都必须包括以下内容:施工单位填报工程报验单,附隐蔽工程验收单、施工单位自检评定表;监理实测实量记录。

===========================================

第二篇:成都、绵阳教师公招资料(教育学、心理学)必备

教师公招教育基础知识课堂笔记(必备)

一. 单项选择

1. 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研究学校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 2. 按照智力测验的标准,智力超常儿童的智商最低临界值应是140。

3. “将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起非人为的和裨性的联系”属于——意义学习。

4. 自我意识包括三种成分:自我意识、自我体验和自我控制。

5. 一般学习中习得的一般原理、方法、策略和态度等前一道另一种学习中去是一般迁移。 6. 智力的性别差异的研究结果表明,男女智力的总体水平是大致相等。

7. 在知识的学习过程中,掌握同类事物的共同的关键特征和本质特征属于概念学习。 8. 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说明遗忘的规律是先快后慢。

9. 人和动物一旦学会对某一特定的条件刺激做出条件反应之后,其他与该条件相类似的刺激也会诱发其条件反应。这是条件刺激的泛化。

10. 在操作技能形成的操作熟练阶段,动觉控制起主导作用。 11. 创造性思维的核心是发散思维。

12. 学生中常见的焦虑反应是考试焦虑。

13. 发现学习是属于——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策略。

14. 引起和维持个体的活动,并使活动朝向某一个目标的内在心理过程,叫做——动机。 15. 人的健康不仅要有健康的身体,还要有——健康的心理。 16. 完形——顿悟学说的理论是由心理学家苛勒提出的。

17. 学习策略中的认知策略可分为复述策略、精细加工策略和组织策略。

18. 个人应用一系列的人组织操作,从问题的起始状态到目标状态的过程,叫做问题解决。 19. 一般认为,态度与品德形成过程经历三个阶段:依从、认同和内化。 20. 如果将期末考试结果的解释视为总结性评价,那么对在教学过程中实施测验的解释就是形成性评价。

21. 师生关系中最基本的一种关系是工作关系。 22. 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是热爱学生。

23. 以无序、随意、放纵为特征的师生关系模式属于放任型。 24. 对学生的发展最有利的师生关系模式是民主型。

25. 在专制型的师生关系模式下,学生的学习成绩最好。 26. 民主型的师生关系模式容易使学生形成良好的人格特征。

27. 教师讲课语言生动、形象、简洁、准确、富有吸引力,声音抑扬顿挫,并伴有适当的表情,使学生产生兴趣,易引起学生无意注意。

28. 冷静地处理课堂环境中的偶发事件是教师行为中心理健康的表现。

29. 评价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发展性评价的核心是关注和促进学生的发展。

30. 为了保证和促进课堂对不同地区、学校、学生的要求,国家实行三级课程管理体制,这三级课程是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

31. 现代学生观的基本观点是:学生是发展的人,学生是独特的人,学生是教育活动的主体。 32. 个别教师不允许班上学习差的学生参加考试,随意占用学生的上课时间、指派学生参加一些与教育教学无关的商业庆典活动等。这些行为主要侵害的事学生的——受教育权。

33. 学校组织学生参加教育教学活动或校外活动,未对学生进行相应的安全教育,并未在可预见的范围内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所造成的学生伤害事故,学校应当承担责任。 34. 课程改革是推进素质教育的历史的必然的选择。

35. 课程改革是我国教育领域的一场广泛深入的教育创新。

36. 新课程提倡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而综合能力的培养要考教师集体智慧的发挥。 37. 新课程呼唤综合型教师,这是一个非常值得注意的变化。 38. 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保证新课程实施的基本条件。 39. 改变应试教育模式下的学科本位课程体系,建构与时代精神相适应的旨在培养和提高人的素质的课程体系,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首要环节。

40. 新课程教学改革要求我们首先确立起与新课程相适应的、体现素质教育精神的教学观念。 41. 教育的根本功能是促进人的成长与全面发展。

42. 在新课程改革中,对“课程”含义的理解应该是包括学科课程、综合化课程、时间活动类课程和潜隐形课程四大类课程。

1 43. 新课程把教学过程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

44. 教学关系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这种统一的实质是师生交往。 45. 学科教学要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本。 46. 课程不是教学的权威。

47. 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教师要用心去实施教。 48. 对待师生关系上不应当强调服从。

49. 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

50. 新课程主张课堂让学生至少有2/3时间的活动。 51. 开展教育工作,首先需要确立教育目的。

52. 教师提高研究技能的三种途径是阅读、合作、行动研究。 53. 所谓在教学时要“用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是指教师要有针对性、因材施教。 54. 新课程的培养目标应体现时代的要求。 55. 教育改革的核心是课程改革。

56. 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的依据是国家课程标准。

57. 为了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本次课改实行省、县、乡三级课程管理。 58.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提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 59. 教材是指与教科书有关的教学资源——是对教材的正确理解。 60. 教学方式、学习方式转变的基本精神是自主、合作、创新。

61. 关于多元智能理论论述正确是:各种智能是以整合的方式存在,他们有共同的发展规律。 62. 关于教学策略的认识正确的是:教学策略具有明确的针对性和典型的灵活性。 63. 下列关于教学设计的论述错误的是:教学设计的方案一般不能修改。

64. 新课程中教师角色将发生转变正确的是:从教学与课程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

65. 在新课程中教师的教学行为将发生变化中正确的是:在对待自我上,新课程强调反思。 66. 面对新教材,教师首先要做的是:研究所教学科的《课程标准》、研究教材、教师要从课程整体设计高度、从学科知识技能整合视角、从教材知识技能的体系编排审视教材、灵活运用教材。

67. 新教材对教师的专业知识提出新的要求是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恰当的选用教材、灵活的增删教材。

68. 教学过程的本质属性是师生的交往互动。

69. 体现今后考试改革方向的是:突出考试的诊断、选拔和发展功能。考试的内容要以课程标准为依据,体现新的人才观和教育观。改进考试的方式,倡导灵活多样、多次机会、双向选择的原则。考试要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和个别差异。

70. 探究性学习的基本特征包括:问题性、开放性、过程性。

71. 新一轮课程改革嗦遵循的主导理念是: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

72. 新课程改革中,学科课程目标由:知识与技能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所构成。

73. 新课改中教育观念的转变主要是指:教育功能观的转变,教师观的转变,学生观的转变,教学观的转变,评价观的转变。

74. 新课程改革从价值取向上看:从教学大纲到课程标准,其价值取向出现了由学科知识本位走向学生发展本位,由侧重知识层面走向关注整体素质。

75. 现行的教学大纲明显存在的弊端:教学目标上只规定知识方面的内容,内容偏难、深、窄、对绝大多数学生来说要求过高,只强调教学过程,忽视课程的其他环节,“刚性”太强,缺乏弹性和选择性。

76. 课程标准与教材的关系是:教材编写必须依据课程标准,教师必须领会和掌握本学科课程的基本思想和内容,并在教材中予以充分体现。课标是教材的编写指南和评价标准,教材是课标的主要载体。课标知识一个最低限度的要求,是基本的要求。教材是对课程标准的一次再创造、再组织。教材的编写和实验可以检验课标的合理性。

77. 关于课程改革的背景的论述正确的是:知识经济初见端倪,国际竞争日益激烈,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面临困难,我国政治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我国基础教育发展的需要,世界各教育发达国给我国教改的启示。

78. 新课程结构区别与现行课程结构的三个基本特征及调整原则是:均衡性、综合性、选择性。 79. 课程改革可以在课程内涵的丰富、课程理念的演进和课程制度的变迁等三个层面上展开。

2 80. 新课程提倡的三维教学目标是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81. 综合实践课主要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技术教育。 82.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研究从一开始只定位于语文教学,现在已经开展到各个学科,提出一种新的“四结合”,即学科教学,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培养,信息技术运用相结合。

83. 在交流与讨论中,要求学生之间对各自提出的观点不作肯定或否定的评价和讨论,而是尽可能多的提出与讨论问题相关的观点,这种交流与讨论形式是指头脑风暴(brainstorming) 84. 课堂教学中,经常出现教师在学生不注意参与学习时突然加重语气或提高声调的现象,教师采用这种手段的目的是为了引起学生的有意注意。 85.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而不从”,孔子这句名言体现出的德育方法是榜样示范教育法。

86. 古汉语形容“多”或“少”时常用“三”字表示,表示“少”的意义的成语是三言两语。 87. 新课程结构明确小学阶段的主要内容是以综合课程为主。 88. 新课程结构的三个基本特征是均衡性,综合性,选择性。

89. 把邓小平理论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是党的十五大。 90. 邓小平理论的精髓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91. 十六大报告指出,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 92. 基础教育课程的灵魂是课程标准中规定的基本素养。

93. 课程标准作为衡量教育质量的基本依据,其核心部分是课程目标。 94. “知之者莫如好之者,好之者莫如乐之者”,这句话体现的课程理念是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

95. 新课程积极倡导的学生观是学生是发展的人,学生是独特的人,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 96. 创造新型的师生情感关系的努力方向是教师要真情对待学生,关心爱护学生;展现教学过程的魅力;完善个性,展现个人魅力。

97. 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98. 我国基础教育新课程管理的政策是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 99. 本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建国以来的第8次。 100. 我国长期以来的教育传统是把教师放在中心位置。 101. 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对于教育工作者,特别是班主任意义更大。 102. 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关键是根据具体的教学要求,调动学生的主体性,为学生构建广阔的活动空间。 103. 关注每一位学生是树立正确学生观的基础。 104. 课堂不仅是传递知识的殿堂,更是人性养育的圣殿。 105. 民主平等是现代师生伦理关系的核心要求。 106. “教师让学生学会认识,学会生活,学会生存,学会做人,学会在实践中不断的充实和完善自己。”体现出注重学生的可持续发展的发展观。 107. 建立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指标体系是发展性教师评价制度的基础。 108. 新评价观强调评价主体应具有多元性。 109. “新的评价体系打破唯一,倡导多元和创新。”体现出评价体系灵活性的特点。 110. 基础教育课程评价的根本目的在于促进发展。 111. 课程评价按评价的主体可分为自评与他评。 112. 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学会认知。 113. 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主管全国的教师工作。 114. 对依法提出申诉、控告、检举的教师进行打击报复的,情节严重的,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给予行政处分。 115.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措施,加强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和业务培训,改善教师的工作条件和生活条件,保障教师的合法权益,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 116. 教师对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工作和教育行政部门的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通过教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其他形式参与学校的民主管理。 117. 取得高级中学教师资格和中等专业学校、技工学校、职业高中文化课、专业课教师资格,应当具备高等师范院校本科或者其他大学本科毕业及其以上学历。 118. 不具备《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规定的教师资格学历的公民,申请获取教师资格,必须通过国家教师资格考试。 119. 中小学教师资格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认定。

3 120. 教师的考核结果是受聘任教、晋升工资、实施奖惩的依据。 121. 教师的平均工资水平应当不低于或者高于国家公务员的平均工资水平。 122. 社会力量所办学校的教师的待遇,由举办者确定并予以保障。 123. 侮辱、殴打教师的,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124. 教育行政部门应当在接到教师申诉的30日内,作出处理。 125.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对教师以及具有中专以上学历的毕业生到少数民族地区和边远贫困地区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应当予以补贴。 126. 批评和抵制有害于学生健康成长的现象不属于教师享有的权利。 127. 为了保障教师的合法权益,建设具有良好思想品德修养和专业素质的教师队伍,促进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发展,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 128. 教师应当履行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促进学生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的义务。 129. 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 130. 教师的医疗同当地国家公务员享受同等的待遇;定期对教师进行身体健康检查,并因地制宜安排教师进行修养。 131. 地方人民政府对违反《教师法》规定,拖欠教师工资或者侵犯教师其他合法权益的,应当责令其限期改正。 132.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自1994年1月1日起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是1995年9月1日起实施。 133. 教育学研究的对象是教育现象。 134. 1632年,标志着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开始形成的教育论著是《大教学论》。 135. 音乐不属于骑士七技的范围。 136. “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反映了对人的发展的影响是环境。 137. 学校体育的最为基本的组织形式是体育课。 138. 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 139. 马卡连柯“要尽量多地要求一个人,也要尽可能多地尊重一个人”所体现的德育原则是尊重、信任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的原则。 140. 布鲁纳嗦倡导的“发现学习”的教学方法是一种以探究活动为主的教学方法。 141. 班主任工作计划一般包括学期计划和具体活动计划。 142. 在三结合教育中,占主导地位的是学校教育。 143. 学校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重要而又特殊的途径是班主任工作。 144. 长期以来的教育实践证明,学校工作必须做到以教学为主。 145. 班级授课制在我国正式施行一般认为是在清朝末年。 146. 中国历史上最早提出“教学相长”的著作是《大学》。 147. 实用主义教育流派的代表人物是杜威所持观点是:教育无目的论。 148. 教育心理起源论认为教育起源于模仿。 149. 普通中小学经常组织诸如生物、物理、航模等兴趣小组,主要是为了因材施教,发展青少年个性特长。 150. 西汉初期实行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文教政策体现了教育的历史性。 151. 1985年中共中央颁布《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要调整中等教育结构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 152. 学生在教育过程中,处于主体地位。 153. 教学的教育性主要体现在教学过程的传授知识与思想品德教育相统一的规律中。 154. “让学校的每一面墙壁都开口说话”,这是充分运用了陶冶教育的德育方法。 155. 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是理解教材、形成概念。 156. 学生的“向师性”和模仿性的心理特征决定了教师的劳动具有示范性。 157. 班集体形成的主要标志之一是形成了正确舆论。 158. 英国教育家斯宾塞的教育代表作是《教育论》。 159. “教学与发展”理论的倡导者是赞科夫。 160. “孟母三迁”的故事说明了环境对人发展的影响。 161. 毛泽东同志在1957年首次提出的我国社会主义的教育目的是培养有社会主义觉悟有文化的劳动者。

4 162. 《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要有计划、有步骤地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并把其责任交给地方。 163. 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对突发性时间做出迅速、恰当的处理被称为“教育机智”。这反映了教师劳动的创造性特点。 164. 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上课。 165. 德育过程是对学生知、情、意、行的培养提高过程,其进行顺序是视具体情况,可有多种开端。 166. 课外校外教育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活动,其实施范围是在课程计划和学科课程标准之外。 167. 将对象从背景中分化出来的知觉特性是选择性。 168. 追求个人特有潜能的充分发挥以及理想和人的价值的完美实现属于自我实现需要。 169. 这次课程改革的核心目标是实现课程功能的转变。 170. “情急生智”所描述的一种情绪状态是应急。 171. “人心不同,各如其面”,这句俗语为人格的独特性作了最好的诠释。 172. 早晨的学习效果一般较好,这是因为这一阶段的学习不受前摄抑制的干扰。 173. 直接影响活动效率,使活动能顺利完成的个性心理特征是能力。 174. 在社会心理学中,由于第一印象的形成所导致的在总体印象形成上最初获得的信息比后来获得的信息影响更大的现象,成为首因效应。 175. 综合实践活动是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设置的必修课程,自小学3年级开始设置,每周平均3课时。 176. 学科中的研究性学习与研究型学习课程的终极目的是促进学生的个性健康发展。 177. 精力旺盛,表里如一,刚强,易感情用事,这是胆汁质气质类型的特点。 178.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对解答问题有启示作用的相类似的事情叫原型。 179. 教育科学有诸多的分支学科,其中在整个教育科学体系中处于基础地位的是教育学。 180. 记忆过程包括识记、保持、再认或回忆。 181. 古代社会的教育具有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的特点。 182. 野战部队身穿迷彩服以达到与周围背景相混淆的效果,这主要是利用知觉的选择性。 183. 智力可以分解为多种因素,思维力是智力的核心。 184. 闭卷考试时,学生主要的记忆活动是回忆。 185. “学为人师,行为世范”体现了教师工作的主体性、示范性。 186. 受过去经验与习惯影响而产生的心理活动的准备状态是定势。 187. 青少年异性交往的原则是自然适度。 188. “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说的是道德意志。 189. 在新课程背景下,教育评价的根本目的是促进学生、教师、学校和课程的发展。 190. 当一个人的外表具有魅力时,他的一些与外表无关的特征也常常被肯定,这种现象被称为晕轮效应。 191. 智力测验中解释测验结果的依据是常模。 192. 澳大利亚的教师在向学生讲“雪花”这一事物时,采用观看录像带向空中抛洒大量碎纸片以引导学生体会下雪场景的方式,这种直观的手段是模象直观。 193. 活动方式具有高度的适应性,在执行方面能达到高度的完善和自动化的阶段是操作熟练。 194. 出乎意料的夸张场景下嗦引起的情绪状态称为应激。 195. 新课程强调将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转化为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其价值观是指学科、知识、个人、社会价值有机地结合。 196. 人们看书时,用红笔划出重点,便于重新阅读,是利用知觉的选择性。 197. 在学校课程中,与选修课程相对应的课程是必修课程。 198. 能力是一个人顺利完成活动的个性心理条件。 199. 学生既是教育的对象,又是教育过程中的主体,学生主体作用的最高表现形式是创造性。 200. 一般地,教学中的感知可以区分为直接感知、间接感知。 201. 俗话说“人逢喜事精神爽”,这种情绪状态属于心境。 202. 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是课堂教学。 203. “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要求教学必须遵循的原则是启发性原则。 204. 教育学生必须了解学生的年龄特征,这要求教师的知识结构应有必备的教育科学知识。 205. 鲁班发明锯是借助原型启发。

5 206. 课外教育与课堂教学的共同之处在于它们都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 207. 人脑直接作用于感官的客观事物的综合整体反映是知觉。 208.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这句话反映了教师劳动的长期性。 209. 校本教研的核心要素是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 210. 气质类型无好坏之分。 211. 校本教研的基本特征是基于学校、在学校中、为了学校。 212. 新课改整体设计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在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 213. 智力的高级表现是创造能力。 214. 教育要适应人的发展的个别差异性,做到因材施教。 215. 当个体接受一个小的要求后,为保持形象的一致,他更可能接受一项重大的,更不合意的要求,这叫做“登门槛”效应。 216. 人们常说“教育有法而教无定法”,这反映教师劳动具有创造性特点。 217. 教师的根本任务是教书育人。 218. 人的情绪与情感是以需要为中介的反映形式。 219. 教师由“教书匠”转变为“教育家”的主要条件是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和分析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中的各种问题,对自身的行为进行反思。 220. 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 221. 教学的中心任务是使学生掌握文化基础知识,形成基本技能、技巧。 222. 贯彻新课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首先应该做到尊重学生人格,关注个体差异。 223. 主体教育在教学领域里的实践,最相关的一项是主体性教学。 224. “关注个体差异”就是根据学生实际存在的爱好,兴趣和差异使每个虚心而生的特长都得到发挥。 225. 教师分析研究所教学科的教材及课标(大纲),变革与完善自己的教学过程,从问题出发,开展专题性的课题研究,进行教育教学改革实验是属于教师教育科研方面的工作。 226. 小组学习属于新课程倡导的合作学习方式。 227. 当团体中所有的人都能达到目标时,个体才能达到目标是指合作目标结构。 228. 主体性教学与自主学习教学策略有着高度的相似性。 229. 通过一定的榜样来强化相应的学习行为或学习行为倾向是替代强化。 230. 在形式上,尝试教学强调教与学的先后顺序,其特征是先练后讲,先试后导。 231. 小组合作学习的意义在于人际交往,相互促进。 232. 发现教学法重视问题的认知属性,其认识起点是问题刺激的阈值水平。 233. 教师通过自己长期的辛勤工作,使学生提高了思想品德素养,完善了知识与能力,身体和心理都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这些事实集中反映了教师的教育能力。 234. 有两个学生,他们各自对自己即将到来的期末考试的成绩预期是:甲生80分,乙生100分。结果,两人都考了85分,甲乙二生的心理挫折,最可能出现的情况是甲生的挫折心理小于乙生。 235. 智力活动转向头脑内部,借助言语来作用于观念性对象的阶段是原型内化。 236. 在教学中,学生参与教学评价过程体现了教育民主。 237. 技能水平随练习而提高的一般趋势是随练习次数而提高。 238. 在教学中,通过材料感知产生疑问体现了问题链教学。 239.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班杜拉。 240. 意大利著名教育家蒙台梭利有一句教育名言:“没有哪一个人是由别人教育出来的,他必须自己教育自己。”这句话直接与人本主义教育思想、学说相支持。 241. 学业评价是为了促进发展与新课程教育思想一致。 242. 素质成长记录袋是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常用方式。 243. 成就动机卢纶的研究表明,成功概率约为50%的学习任务,最有利于激发学生达到最佳动机水平。 244. “教书育人,为人师表”,是对当代教师崇高职业操守的概括。为师的含义是传道、授业、解惑。 245. 被称为世界上第一部研究教育的专著是《学记》。 246. 1986年4月21日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建立教师资格考核。中华人民过共和国主席令,第三十八号令公布的。 247. “四书”“五经”是中国封建社会正统的教育内容,《春秋》不属于四书范围。

6 248. 一个社会的教育发展进程与其政治经济发展进程之间的关系是教育常常与社会政治经济发展水平不平衡。 249. 教育者要在儿童发展的关键期,施以相应的教育,这是因为人的发展具有不均衡性。 250. 我国目前主要由地方承担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责任。 251. “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体现的教学原则是巩固性原则。 252. 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前提和基础是全面了解学生。 253. 在近代教育史上,对于掌握知识和发展能力究竟以谁为主问题上存在争论,一种理论是形式教育论,另一种理论是实质教育论。 254. 三结合的教育一般是指学校、家庭、社会教育三结合。 255. 近代教育史上,是赫尔巴特首次试图把教育学建立在心理学和哲学的基础之上。 256. 赞科夫在《教学与发展》一书中提出五条新的教学原则,不在此列的一条是循序渐进原则。 257. 说法不正确的是教育将随国家的消亡而消亡。 258. 体育的根本任务是增强学生体质。 259. 我国颁布的第一个现代学制被称为壬寅学制;正式实行的第一个现代学制被称为癸卯学制。 260. “教学相长”这一提法是我国新型的师生关系的特点之一。 261. 学校实现德育内容,达到德育目标的基本手段是各科教学活动。 262. 班主任的工作重点和最为经常的工作队学生进行品德教育。 263. 班主任了解学生的基本方法是观察法,班主任的中心工作是组织和培养班集体。 264. 现代教育史上,提出“结构主义”学说并倡导“发现学习”方法的教育家是布鲁纳。 265. 华生在《行为主义》一书中写道:“给我一打健康的儿童,如果在由我所控制的环境中培养他们,不论他们的前辈的才能、爱好、倾向、能力、职业和种族情况如何,我保证其中把其中任何一个人训练成我所选定的任何一种专家——医生、律师、艺术家、富商、甚至乞丐和盗贼。”这种观点过于低估了遗传在因素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 266. 在古代欧洲,曾经出现过一种旨在培养多方面发展的人的和谐教育,它是雅典教育。 267. 普及义务教育始于资本主义社会。 268. 我国学制沿革史上,借鉴美国教育体制,初次确立了“六,三,三”的学习阶段和年限的学制是壬戌学制。 269. 教材包括教科书、CAI软件、教学参考书。 270. 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教育者提出的德育要求与受教育者已有的品德基础之间的矛盾。 271. 课外校外教育史对课堂教学的一种必要补充。 272. 狭义的教育制度是指学校教育制度。 273. “以僧为师”“以吏为师”是古代埃及时期的教育特征。 274. 以培养有文化修养和多种才能的政治家和商人为教育目的的是古代雅典。 275. 以培养终于同志阶级的强悍的军人为教育目的的是古代斯巴达。 276. 以注重身心的和谐发展,教育内容比较丰富,教育方法比较灵活为特征的是古代雅典。 277. 以强调军事体育训练和政治道德灌输,教育内容单一,教育方法比较严厉为特征是古代斯巴达。 278. 初等义务教育普遍实施于近代。 279. 以“教育的终身化”为教育特征的是现代。 280. 以“教育的民主化”为教育特征的是现代。 281. 以“教育的多元化”为教育特征的是现代。 282. 反映孔子教育思想的文献是《论语》。 283. 在教育史上主张“有教无类”的教育家是孔子。 284. 在教育史上提出“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的教育家是孔子。 285. 在教育史上主张“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教育家是孔子。 286. 复归人的自然本性属于墨家(道家)的主张。 287. 由《学记》提出的教育主张是化民成俗,其必由学。 288. “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出自《学记》。 289. “学而 等”出自《学记》。 290. “建国君民,教学为先”这句话反映了教育与政治的关系。 291. 西方古代以其雄辩和与青年智者的问答法著名的教育家是苏格拉底。 292. 《理想国》反映了柏拉图的教育思想。 293. 反映古希腊百科全书式的教育家亚里士多德的教育思想的是《政治学》。

7 294. 以教育现象为研究对象,探索教育规律的科学是教育论。 295. 以儿童中心主义著名的实用主义教育家是杜威。 296. 校园文化的核心是学校的精神或观念文化。 297. 作为人身心发展的前提,并为个体的身心发展提供可能性是遗传素质。 298. 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指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方法是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299. 师生关系在人格上是民主平等的关系,在社会道德上市相互促进的关系。 300. 有目的、有计划、有结构地产生教学计划、教学大纲以及教科书等系统化的活动是课程设计。 301. 把课程计划付诸实施,并达到预期的课程目标的基本途径是课程实施。 302. 道德认知模式首先是由皮亚杰所提出的。 303. 学校行政体系中最基层的行政组织是班级。 304. 将课程分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学校课程是从课程制定者或管理制度角度来进行划分的。 305. 学校教育中最基本的活动是教学。 306. 教师通过口头语言系统连贯地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方法是属于讲授法。 307. 德育活动所要达到的预期目的或结果的质量标准叫做德育目标。 308. 通过制定和执行规章制度去管理班级的经常性活动是班级管理师常规管理。 309. 根据一节课所完成的任务,课的类型一般可分为新授课和巩固课。 310. 班主任工作的中心环节是组织和培养班集体。 311. 自然主义教育思想的作品《爱弥尔》是由法国的卢梭所著。 312. 构建学习化社会的理想主要体现的是非制度化教育。 313. 为适应科学知识的加速增长和人的持续发展要求而逐渐形成的教育思想和教育制度成为终身教育。 314. 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表明孔子很强调学习与思考相结合。 315. 西方教育史上,首倡“从做中学”的是杜威。 316. 心理学家提出了发展的关键期或最佳期的概念,其依据是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 317. 决定教育领导权的是政治经济制度。 318. 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319. 学校不得合未成年学生在危机人身安全、健康的校舍和其他教育教学设施中活动,否则就是违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权。 320. 现代教育与传统教育的根本区别在于重视创新能力的培养。 321. 教师职业的最大特点在于职业角色的多样化。 322. 将课程分为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研究型课程,这是从课程的任务角度划分的。 323. 学校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途径是教学。 324. 第斯多惠有一句名言:“一个坏的教师奉送真理,一个好的教师则教人发现真理。”主要体现额教学的启发性原则。 325. 上好课的先决条件是备课。 326. 受测验长度影响的测验质量指标是信度。 327. 把道德情感的培养置于中心地位的德育模式是体谅模式。 328. 班级成员在服从班集体的正确决定和承担责任的前提下,参与班级管理的方式叫做民主管理。 329. 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体制中的领导影响力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职权影响力;二是个性影响力。 330. 近代启蒙主义教育的代表人物是卢梭。 331. 近代教育史中主张“绅士教育”的教育家是洛克,代表著作是《教育漫画》,持个人本位论。 332. 近代教育史中提出著名的“白板说”的教育家是洛克。 333. 第一个提出要使教育学成为科学,并把教育理论建立在伦理学和心理学基础之上的教育家是赫尔巴特,著名的教育学著作《普通教育论》。 334. 赫尔巴特强调的中心是:教师中心、教材中心、课堂中心。 335. 美国的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的代表作是《民本主义与教育》。 336. 1939年,首位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主编《教育学》的教育家是凯洛夫。 337. 我国尝试编写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教育学始于60年代。 338. 20世纪60年代以后提出了课程结构理论的教育家是布鲁纳。 339. 20世纪60年代以后提出了教学发展思想的教育家是赞可夫。 340. 决定教育事业发展规模和速度的是生产力。

8 341. 首次提出“人力资本”理论的学者是舒尔茨,创建于1960年。 342. 影响受教育者的数量和教育质量的因素是科学技术。 343. 教育能推进科学的体制化。 344. 人的身心发展具有能动性。 345. 中国古代“内发论”的代表人物是孟子。 346. 强调成熟机制对人的发展起决定作用的是格赛尔。 347. 中国古代“外铄轮”的代表人物是荀子。 348. 个体身心发展的顺序性决定教育、教学工作应循序渐进。 349. “拔苗助长”“凌节而施”违背了人的身心发展的顺序性和阶段性。 350. 在教育、教学中采用“一刀切”“一锅煮”的办法,这是违背了人的身心发展的差异性。 351. “因材施教”体现了人的身心发展的差异性。 352. “一两的遗传胜过一吨的教育”强调的是遗传决定论。 353. 促进个体发展从潜在的可能状态转向显示状态的决定性因素是个体主观能动性。 354. 心理学家所说的“危险期”或“心理断乳期”指的是少年期即高中阶段。 355. 国家把深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什么样的人才的总要求,就是教育目的。 356. 衡量和评价教育实施效果的根本依据和标准时教育目的。 357. 教育目的是教育的根本性问题,对一切教育工作具有指导意义。 358.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方法。 359. 根据各级各类学校任务确定的对所培养的人的特殊要求,我们习惯上成为培养目标。 360. 教育目的是社会需求的集中反映,它集中体现了教育的性质。 361. 学生僧具有发展的可能性和可塑性。 362. 人是自然性与社会性的统一,个体的早期发展更多地体现了自然的属性。 363. 社会环境对个体的客观要求所引起的需要与个体发展水平之间的矛盾运动,是推动个体由自然人向社会人转变的动力。 364. 学校作为为个体发展而有意识地安排的一种特殊环境,其要求,内容及各种活动能否引起并满足学生发展的需要,取决于教师对这种环境的安排。 365. 公民权利中最基本、最重要、内涵最为丰富的一项权利是人身权。 366. 学生最主要的权利是受教育权。 367. 学生是独立的社会个体,有着独立的法律地位,并且受到社会特别的保护。 368. 教师不得因为各种理由随意对学生进行搜查,不得对学生关禁闭,这是由学生的人身自由权决定的。 369. 教师不得对学生进行谩骂、提法、受相体罚和其他侮辱学生的行为,这是由学生的人格尊严权决定的。 370. 教师胜任教学工作的基础性要求是,必须具有学科专业素养。 371. 教师职业的特殊要求是,必须具有教育能力。 372. 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育教学活动取得成功的必要保证。 373. 学生主体性的形成,既是教育的目的,也是教育成功的条件。 374. 教师对学生知道引导的目的是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 375. 一位教育工作者的真正威信在于他的人格力量。 376. 学校教育的基础是课程。 377. 把课程用于教育科学的专门术语,始于教育家斯宾塞。 378. 课程的组织方式或设计课程的种类指的是课程类型。 379. 基础型课程注重学生基础学力的培养,即培养学生作为一个公民所必须的“三基”为中心的基础教养,“三基”指的是读、写、算。 380. 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究态度和能力的课程,属于研究型课程。 381. 从课程制定者或管理制度角度,可把课程分为地方课程。 382. 以课程任务为依据可把课程分为基础型课程。 383. 从课程功能的角度,可以把课程分为工具性课程、知识性课程、技能性课程和实践性课程。 384. 从课程的组织核心来看,可把课程分为社会中心课程。 385. 指导整个课程编制过程的最为关键的准则是确定课程目标。 386. 强制性、普遍性、基础性这三个特征是教学大纲的基本特征。 387. 教学计划的中心问题是开设哪些科目。 388. 编写教科书和教师进行教学的直接依据是教学大纲。

9 389. 衡量各科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准时教学大纲。 390. 教材的主体部分是教科书和讲义。 391. 课程实施是指把课程计划付诸实践的过程,它是达到预期的课程目标的基本途径。 392. 课程实施计划的展开过程是组织教学活动。 393. 智力是指人们的认识能力,其核心是思维力。 394. 教学在学校整个教育系统中居于中心地位。 395. 把学习过程概括为“学——思——行”的统一过程的教育家和思想家是孔子。 396. 主张“一切只是都从感官的知觉开始的”教育家是夸美纽斯。 397. 试图用心理学的“统觉理论”原理来说明教学过程的教育家是赫尔巴特。 398. 学习动机是推动学生学习的一种内部动力。 399. 教学过程的结构指的是教学过程的基本阶段。 400. 在教学过程的基本阶段中,居于中心环节的是领会知识。 401. 领会知识包括感知教材和理解教材。 402. 根据一定的教学目的和对教学过程规律的认识而制定的指导教学工作的基本准则是教学原则。 403. 循序渐进原则要求教学要不凌节而施。 404. 教学工作中的中心环节是上课。 405. 课的类型的划分依据教学任务。 406. 教室上课必要的补充主要是通过课外辅导。 407. 一个测验能测出它所要测量的属性或特点的程度,成为测量的效度。 408. 一个测验经过多次测量所得的结果的一致性程度,成为测验的信度。 409. 为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教师和学生按一定要求组合起来进行活动的结构,成为教学组织形式。 410. 古代中国、埃及和希腊的学校大多采用个别教学。 411. 最早在理论上对班级授课制进行阐述的教育家是夸美纽斯。 412. 我国最早采用班级授课制是在1862年清政府在北京设立的京师同文馆。 413. 德育活动在受教育者品德形成发展上所要达到的总体规格要求,成为德育目标。 414. 德育目标是德育工作的出发点。 415. 德育目标确定了培养人的总体规格和要求,但必须落实到德育内容上。 416. 德育过程中不同质的各种要素的组合方式成为德育过程的结构。 417. 构成思想品德四个基本要素是知、情、意、行,其中基础性的要素是知。 418. 衡量人们品德的重要标志是道德行为。 419. 活动和交往时学生品德形成的基础。 420. 进行德育时要有一定的理想性和方向性,以指导学生向正确的方向发展,这体现了德育的导向性原则。 421. 德育的实施渠道或形式就是德育的途径。 422. 实施德育的最基本的途径是政治课与其他学科教学。 423. 通过摆事实、讲道理,使学生提高认识,形成正确的观点的方法是陶冶法。 424. 委托任务和组织活动是属于锻炼法。 425. 德育认知模式非常注重道德认识。 426. 德育体谅模式非常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 427. 创立社会模仿模式的教育家是班杜拉。 428. 率先正式使用“班级”一词的是著名教育家埃拉斯莫斯。 429. 班级管理的主要对象是学生。 430. 班主任既通过对集体的管理去间接影响个人,又通过对个人的直接管理去影响集体,从而把对集体和个人的管理结合起来的管理方式成为民主管理。 431. 1903年,在美国出版第一本《教育心理学》的心理学家是桑代克。 432. 20世纪60年代初期,在美国发起课程改革运动的著名心理学家的布鲁纳。 433. 已有研究表明,儿童口头语言发展的关键期一般在2岁。 434. 儿童形状知觉形成的关键期在4岁。 435. 人格是指决定个体的外显行为和内隐行为并使其与他人的行为有稳定区别的综合心理特征。 436. 自我意识是个体对自己以及自己与周围事物关系的意识。 437. 广义的学习是指人和动物在生活过程中,凭借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相对持久的变

10 化。 438. 桑代克认为动物的学习是由于在反复的尝试——错误过程中,形成了稳定的刺激——反应联结。 439. 提出经典条件反射作用理论的巴甫洛夫是俄国生理学家和心理学家。 440. 先行组织者教学技术的提出者是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奥苏伯尔。 441. 根据学习动机的社会意义,可以把学习动机分为高尚动机与低级动机。 442. 对学习内容或学习结果感兴趣而形成的动机,可称为近景的直接性动机。 443. 由于对学习活动的社会意义或个人前途等原因引发的学习动机称作远景的间接性动机。 444. 由于个体的内在的需要引起的动机称作内部学习动机。 445. 由于外部诱因引起的学习动机称作外部学习动机。 446. 学习迁移也称训练迁移,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 447. 下面的四个成语或俗语中有一句说的就是典型的对迁移现象——举一反三。 448. 下述所列的迁移说中有一种被认为是缺乏科学根据的是——形式训练迁移说。 449. 知识是个体通过与环境相互作用后获得的信息及其组织。 450. 由于反映活动的形式不同,知识可以分为陈述性知识与程序性知识。 451.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知识直观的方式主要由实物直观、模象直观和言语直观。 452. 现代认知心理学把记忆系统分为瞬时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 453. 短时记忆的容量为7正负2个组块。 454. 所谓的及时复习,应该是指在学习结束立刻复习。 455. 根据知识本身的存在形式和复杂程度,知识学习可以分为符号学习、概念学习和命题学习。 456. 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合乎法则的操作活动方式被称作操作技能。 457. 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合乎法则的心智活动方式即是智力技能。 458. 学习策略师学习者为了提高学习效果和效率,有目的、有意识地制定的有关学习过程的复杂方案。 459. 学习策略一般包括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和资源管理策略。 460. 对学习过程中制定自我学习计划、实施自我监督以及自我调控的策略,一般称为元认知策略。 461. 生成性学习就是要求学生对所阅读或听讲的内容产生一个类比或表象等。 462. 学习策略师学习者制定的学习计划。,由规则和技能构成。 463. 问题是给定信息和药达到目标之间有某些障碍需要被克服的刺激情境。 464. 创造性是指个体产生新奇、独特的、有社会价值的产品的能力或特性。 465. 问题解决的过程包括发现问题、理解问题、提出假设和验证假设。 466. 一个人的对人对己、对事、对物的态度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 467. 品德是个体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行为规范行动时表现出来的心理特征和倾向,它是比较稳定的。 468. 内化是指在思想观点上与他人的思想观点一致,将自己所认同的思想和自己原有的观点、新年融为一体,构成一个完整的价值体系。 469. 认同是在思想、情感、态度和行为上主动接受他人的影响,使自己的态度和行为与他人相接近。 470. 与依从相比,认同更深入一层,它不受外界压力控制,行为具有一定的自觉性、主动性和稳定性。 471. 态度的认知成分是指个体对态度对象所具有的带有评价意义的观念和信念。 472. 态度的情感成分是指伴随态度的认知成分而产生的情绪或情感体验,是态度的核心成分。 473. 态度的行为成分是指准备对某对象做出某种反应的意向或意图。 474. 心理健康的人能够有效地发挥个人的身心潜力以及作为社会一员的积极的社会功能。 475. 心理健康表现为个人具有生命的活力,积极地内心体验和良好的社会适应。 476. 强迫症包括强迫观念和强迫行为。 477. 强迫行为指当事人反复去做他不希望执行的动作,如果不这样想,不这样做,他就会感到极端焦虑。 478. 恐怖症是对特定的无实在危害的事物与场景的非理性惧怕。 479. 性偏差是指少年性发育过程中的不良适应,如过度手淫、迷恋黄色书刊、早恋、不当性游戏、轻度性别认同困难等,一般不属于性心理障碍。 480. 教学目标是预期学生通过教学活动获得的学习结果。 481. 情感领域的教学目标根据价值内化的程度分为五个等级。

11 482. 根据认知学习理论,教学活动中学生学习的实质是内在的心理变化。 483. 任务分析必须将教学目标逐级细分成彼此相联的各种子目标。 484. 领会超越了单纯的记忆,代表最低水平的理解。 485. 有些课题主要包含高度有结构的知识和技能(如数学、物理、化学、计算、语法等),如果教学目标是要求学生尽快地掌握这种知识和技能,则宜于采用以教师为中心的讲授策略。 486. 在情境教学中,教学环境是一种人为设计的问题情境,它与现实问题情境相类似。 487. 合作学习也是一种教学策略,它的特征是以学生的主动合作学习的方式代替教师的主导教学。 488. 掌握学习理论人为,学生能力上的差异并不能决定他们能否成功掌握教学内容,而是在于他们要花多少时间。 489. 研究表明,学生作为的安排对于学生接受课堂教学效果和学习效果有影响。 490. 在教学程序中,教师安排的程序性事项就是教学事项。 491. 向学生提示教学目标,使学生在心理上做好准备,明了学习的结果和方法,以免迷失方向。 492. 课堂管理始终制约着教学和评价的有效进行,具有促进和维持功能。 493. 教师的领导风格对课堂教学有直接的影响。 494. 班级的大小是影响课堂管理的一个重要因素。 495. 松散群体是指学生们只在空间和时间上结成群体,但成员间尚无共同活动的目的和内容。 496. 集体则是群体发展的最高阶段。 497. 联合群体的成员已有共同目的的活动,但活动还是具有个人的意义。 498. 群体规范会形成群体压力,对学生的心理和行为产生极大的影响。 499. 在群体压力下,成员有可能放弃自己的意见而采取大多数人一致的行为,这就是从众。 500. 从中现象的发生,一般认为有两个原因导致,一是人们往往相信大多数人的意见是正确的,觉得别人提供的信息是权威意见。 501. 课堂气氛也会使许多学生追求某种行为方式,从而导致学生间发生连锁性感染。 502. 群体规范是约束群体内成员的行为准则,包括成文的正式规范和不成文的非正式规范。 503. 群体规范通过从众使学生保持认知、情操和行为上的一致,并为学生的课堂行为划定了方向和范围。 504. 人际吸引的特征表现为认知协调、情感和谐和行动一致。 505. 人际排斥的特征表现为认知失调、情感冲突和行动对抗。 506. 研究表明,距离的远近,交往的频率,态度的相似性,个性的互补以及外形等因素是影响人际吸引和排斥的主要因素。 507. 课堂气氛往往有其独特性,不同的课堂往往有不同的气氛,即使是同一个课堂,也会形成不同教师的气氛区。 508. 人际交往过程必须以一定的符号系统为交往工具才有可能实现,其主要交往工具是语言符号系统和非语言符号系统。 509. 人际关系是人与人之间在相互交往过程中所形成的比较稳定的心理关系或心理距离。 510. 人际关系的形成与变化,取决于交往双方需要满足的程度。 511. 吸引与排斥、合作与竞争是课堂里主要的人际关系。 512. 合作是实现课堂管理促进功能的必要条件。 513. 竞争指个体或群体充分实现自身的潜能,力争按优胜标准使自己的成绩超过对手的适度竞争,不但不会影响学生间的人际关系,而且还会提高学习和工作效率。 514. 竞争有可能会使一部分学生过度紧张和焦虑,容易忽视活动的内在价值和创造性。 515. 课堂纪律是对学生课堂行为所施加的准则与控制。 516. 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情境是课堂的三大要素。这三大要素的相对稳定的组合模式就是课堂结构。 517. 课堂常规是每个学生必须遵守的最基本的日常课堂行为准则。 518. 分配学生座位时,教师最值得关心的是人际关系的影响。 519. 课堂情境结构包括班级规模的控制、课堂常规的建立和学生座位的分配。 520. 课堂教学结构包括教学实践的合理利用、课程表的编制和教学过程的规划。 521. 对于消极的课堂行为,采用适当的惩罚是必要的。 522. 编制课程表时,尽量将文科与理科、形象性的学科与抽象性的学科交错安排。 523. 长时间地集中学习同一学科或同一类学科,使大脑皮层的同一部位接受同一种刺激,会导致疲劳和厌倦。

12 524. 儿童不能遵守公认的正常行为规范和道德标准,不能正常与人交往和参与学习的行为等表现,一般称作问题行为。 525. 班级里学习成绩差生和后进生有问题行为,优秀学生也有问题行为。 526. 有的心理学家把表现为破坏课堂秩序、不遵守纪律和不道德等行为学生的行为称作扰乱性的问题行为。 527. 教学评价的目的是对课程、教学方法以及学生培养方案作出决策。 528. 测量首先要根据某种标准和一定的程序将学生的学习行为与结果确定为一种量值。 529. 测验时测量一个行为样本的系统程序,即通过观察少数具有代表性的行为或现象来量化描述人们心理特征。 530. 为了减少误差,测验在编制、施测、评分以及解释等方面都必须遵循一套系统程序。 531. 对于认知和技能领域的学业,最常用的教学评价手段是标准化成就测验和教师自编测验。 532. 标准化成就测验是指由专家或学者们所编制的适用于大规模范围内评定个体学业成就水平的测验。 533. 一般人们认为标准化考试与学校课程之间关系很不协调。 534. 教师自编测验是由教师根据具体的教学目标、教材内容和测验目的,自己编制的测验,是为特定的教学服务的。 535. 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代表人物是马斯洛。 536. 心理学属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双重性质的科学。 537. 有预定目的,需要一定意志努力地注意是随意注意。 538. 觉察刺激之间微弱差别的能力称为差别感受性。 539. “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描述的是适应现象。 540. 信息在短时记忆中一般只保持20~40秒钟。 541. 学习新信息对已有旧信息回忆的抑制作用叫倒摄干扰。 542. 短时记忆容量有限,为了使其包含更多的信息,可采用的方式是组块。 543. 概念的内涵指的是概念所反映的事物的本质,外延指的是概念的范围,概念的内涵增加的同时,也就是使本质的条款更多,它的外延就小了。 544. 先有一个目标(目的),它与当前的状态之间存在着差异,人们认识到这个差异,就要想出某种方法采取活动(手段)来减小这个差异,这种解决问题的方法或策略师手段——目的分析法。 545. 流体智力和晶体智力说是由美国心理学家卡特尔提出来的。 546. 我国古代思想家王充所说的“施用累能”是指社会实践对智力的影响。 547. 个体的成就动机中含有两种成分:追求成功的倾向和会皮失败的倾向。 548. 具有感染性的,比较平稳而相对持久的情绪状态是心境。 549. 某学生活泼、好动、乐观、灵活,喜欢交朋友,爱好广泛,稳定性差,缺少毅力,见异思迁,他的气质类型属于多血质。 550. 信息的发送者与信息的接受者之间的信息相互作用过程是人际沟通。 551. 吃不着葡萄说葡萄酸,得不到的东西是不好的,这种心理防御方式称为文饰。 552. 某生学习成绩较差,却经常在同学面前炫耀自己的父亲是XX级干部,以求得到心理满足。这是采用了补偿这种心理防御方式的表现。 553. 贯穿本书学习分论部分的六轮是知识分类学习论。 554. “教学心理学”这个术语最早由加涅提出。 555. 关于教育心理学研究对象最宽泛的定义是教育过程中的种种心理现象。 556. 六年级的小芳通过一节几何课学习,学会用圆规画圆,这里的学习结果类型是动作技能。 557. 小学生在英语课堂上学习“书”的英语单词“BOOK”。按奥苏伯尔的学习分类,则获利的学习属于表征学习。 558. 婴幼儿在与承认的交往中,学习区分“你”“我”“他”,根据奥苏伯尔的学习分类,这里发生的学习实质上是概念学习。 559. 未给小学一年级的学生讲过句子的结构和成分,他们却能正确的判断:“我爱梅花”是句子,而“冬天的梅花”不是句子。这可以用乔纳森学习分离以下信息网络来解释。 560. 桑代克的准备律与现代学习心理学中的动机原理相一致。 561. 桑代克后期把联系律看成效果律附律的原因是光有联系而无满意的效果不能导致学习的进步。 562. 适合系列学习研究范型的例子是记电话号码。

13 563. 适合自由回忆学习研究范例的例子是记忆班级同学名字。 564. 外语单词语音和字型联系的识记最适宜与用早期学习研究中的配对联想学习范型来解释。 565. 苛勒的顿悟学习实验中,能解决此类问题的动物是所有野生的黑猩猩。 566. 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是根据系列学习实验结果得出来的。 567. 主张“知识是外部现实在人脑中的表征”属于信息加工理论。 568. 主张“是个人的建构,不存在共同的知识”属于信息加工理论。 569. 社会建构主义强调知识的情境性属于奥苏伯尔的观点。 570. 教育心理学的核心部分是学习心理。 571. 学习心理学研究的对象是人和动物。 572. 教育心理学作为一门分支学科诞生于科学心理学诞生以后。 573.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学与教的心理规律。 574. 不属于注意的评价标准的是注意恒长性。 575. 人的发展是指人类身心的生长和变化。 576. 去过几次小朋友的家,就能画出具体的路线图来,认知发展到具体运算阶段的儿童能做到这种程度。 577. 杜威所主张的教育思想被称作是实用主义教育思想。 578. 在17世纪,对班级授课制给予了系统的理论描述和概括,从而奠定了它的理论基础的教育家是捷克的夸美纽斯。 579. 教师在教育工作中要做到循序渐进,这是因为教育活动中药遵循人的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 580. 身处教育实践第一线的研究者与受过专门训练的科学研究者密切协作,,以教育实践中存在的某一问题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合作研究,再把研究结果应用到自身从事的教育实践中的一种研究方法,这种研究方法是行动研究法。 581. 马克思主义教育学子啊教育起源问题上坚持劳动起源论。 582. 必须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思想的提出始自党的十四大。 583. 反映一个国家配合政治、经济、科技体制而确定下来的学校办学形式、层次结构、组织管理等相对稳定的运行模式和规定,这是指教育体制。 584. 北京师范大学学制研究小组于1981年在其附属中小学开始进行的学制实验师五四制。 585. 马克思主义认为,早就全面发展的人的途径和方法是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586. 教学从本质上说,是一种认识活动。 587. 师范学校的出现,与教师成为一种独立的社会职业,从时间上来说,教师成为一种独立的社会职业的时间早。 588. 在教育活动中,教师负责组织、引导学生沿着正确的方向,采用科学的方法,获得良好的发展,这句话的意思是说要充分发挥教师在教育活动中的主导作用。 589. 小学阶段是发展学生个性非常重要的奠基时期。 590. 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是教师中心论的代表。 591. 在1951年提出的“范例教学”主张的是瓦·根舍因。 592. 在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关系问题上,应坚持的是坚持人文主义教育与科学教育的携手并进。 593. 教育内容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共同认识的客体。 594. 美国行为主义心理学家华生在《行为主义》一书中写道:“给我一打健康的婴儿,一个由我支配的特殊的环境,让我在这个环境里养育他们,我可担保,任意选择一个,不论他父母的才干、倾向、爱好如何,他父母的职业及种族如何,我都可以按照我的意愿把他们训练成为任何一种人物——医生、律师、艺术家、大商人,甚至乞丐或强盗。”这是环境决定论的观点。 595. 下列说法不是杜威实用主义教育家的论点是生活即教育。 596. 古希腊斯巴达教育比较重视军事体操教育。 597. 我国首次把美育列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1912年。 598. 我国颁布施行的壬戌学制是在1922年。 599. 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所倡导的“平行教育”的德育原则是指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的原则。 600. 课外校外教育与课堂教学的共同之处在于它们都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 601. 班主任做好班级工作的中心环节是做好个别学生的教育工作。 602. 我国最先以马克思主义观点阐述教育问题的著作是《新教育大纲》。

14 603. 历史上流传的“狼孩”的故事说明,遗传因素在人的身心发展中不起决定作用。 604. 革命战争年代,我国去解放区的教育主要分为干部教育和群众教育。 605. 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提出过的著名德育原则是教学的教育性原则。 606. 下列不是家庭教育的主要特点的是教育形式的集体化。 607. 课程具体包括课程计划、教学大纲、教材。 608. 在青少年学生的各年龄阶段中,少年期是指11-15岁。 609. “长善救失”“教学相长”的教学思想是由《学记》首先提出的。 610. 西欧最早出现的教育专著是《大教学论》。 611. “教学过程最优化”的教学思想是由巴班斯基提出的。 612. 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思想史和谐教育思想。 613. 我国最早的学校教育机构是痒。 614. 讲授法的基本方式包括讲述、讲解、讲读、讲演。 615. 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的性质。 616. 普通中小学教育的性质是基础教育。 617. 中小学的“双基”教学是指基础知识,基本技能。 618. 德育在青少年学生的发展中起导向作用。 619. 班主任在班集体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 620. 良好班集体形成的重要标志是形成了正确的舆论和良好的班风。 621. 教师的劳动价值主要体现在教育劳动的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 622. 环境决定论最早的代表人物是行为主义的创始人华生。 623. 环境决定论最早的代表人物是行为主义的创始人华生。 624. 在学与教的过程中,要有效传递的主要信息是教学内容。 625. 教育心理学初创时期的时间大致为20世纪20年代以前。 626. 教育心理学的诞生之年是1903年。 627. 教育心理学的创始人是桑代克。 628. 1924年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科书出版,它的作者是廖世承。 629. 1999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了《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提出素质教育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 630. 教师按照一定的教学要求向学生提出问题,要求学生回答,并通过回答的形式来引导学生获得或巩固知识的方法叫做谈话法。 631. 教师的教育专业素养除要求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良好的教育能力,还要求具有一定的研究能力。 632. 班主任的领导方式一般可以分为三种类型:权威型、放任型和民主型。 633. 信息技术的日益成熟和普及为实现教育的第三次飞跃提供了平台。 634. 校风是学校中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的统一体。 635. 学业评价是指根据测验分数、观察和报告,对被测验者的行为、作业的优点或价值作出的判断。 636. 当前,我国学校德育内容主要由: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 637. 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其特殊性表现在认识的间接性、交往性、教育性和有领导的认识。 638. 20世纪以后的教育特点有:教育的终身化、全民化、民主化、多元化和教育技术的现代化。 639. 教育目的的对整个教育工作具有导向作用、激励作用和评价作用。 640. 教师要具有符合时代特征的学生观。这就要求教师正确理解学生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关系,全体发展与个体发展的关系以及显示发展与未来发展的关系。 641.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指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方法是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642. 个体在不同的年龄阶段表现出的身心发展不同的总体特征及主要矛盾,面临着不同的发展任务,这就是身心发展的阶段性。 643. 在西方教育史上,被认为是现代教育代言人的是杜威。 644. 人力资本理论说明了教育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645. 人的身心发展的年龄特征表明了个体的发展具有阶段性。 646. “理想和未来”是人生青年期的重要特征。 647. 马克思指出的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方法是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15 648. 编写教科书的直接依据和国家衡量各科教学的主要标准时课程标准。 649. 我国义务教育阶段的课程计划应该具有三个特征是强制性、普遍性、基础性。 650. 教师通过展示实物、直观教具、进行示范实验,指导学生获取知识的方法,是演示法。 651. 打乱传统的按年龄编班的做法,而按学生的能力或学习成绩编班,这是外部分组。 652. 结构化策略和问题化策略属于教学策略中的内容型策略。 653. 德育过程结构的构成要素是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内容,德育方法。 654. “学会关心”是体谅模式所强调的。 655. 把对集体的管理和对个别的管理结合起来的班级管理方式是平行管理。 656.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包括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多元智能理论、建构主义理论。 657. 日常教学活动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闻一知十”,这种现象在教育心理学上成为迁移。 658.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不能满足于“授人以鱼”,更要做到“授人以渔”,这说明教学中应该重视发展学生能力。 659. 小孩子在识字的初级阶段,容易把一些笔画相近或相似的字读错,如把“入口”读成“八口”,这说明小孩子感知能力不成熟。 660. 根据儿童的身心发展特点,不同学段的德育工作有相应的侧重点。其中,幼儿园阶段的德育重点主要是基本道德行为的形成与实践。 661. 进城务工的张某夫妇超计划生育一女孩,今年已满六岁,由于没有准生证,他们临时住所附近的一所小学及当地教育局拒绝接受该孩子入学。学校和教育局的行为违背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662. 小敏是个活泼、聪明的孩子,回答老师的提问总是又快又好。又一次,老师提了个问题叫小敏回答,她却答不出来。正着急时,忽然听到有个小朋友说“她越来越笨了”,小敏心里咯噔一下,心想:他一定是在说自己,然后就不断地想自己是不是变笨了。从那以后,小敏很在意别人说什么,而且总觉得是在说自己,非常难受。整天被一些无关紧要的事占着脑子,乱糟糟的,头都快炸了。你认为小敏的心理问题是常见的强迫症。 663. 袁老师中途接手大三班的班主任,发现有相当一部分孩子在惊醒体育活动时总是叫苦叫累,哪怕运动量没有超出他们可以承受的范围也是如此,如果你是袁老师,可在全班进行意志品质的培养。 664. 教师提问学生,要求学生列举住咱头的各种用途,学生给出的答案可能是:建房子用的材料、打人的武器、用于垫高、用于固定某东西。这种寻求答案的思维方式是发散思维。 665. 健康是现代社会人们追求的重要目标,拥有健康并不意味着拥有一切,但失去健康则意味着失去一切。1989年世界卫生组织认为健康应包括躯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良好。 666. 推动教育学发展的内在动力是教育问题的发展。 667. 提出“泛智”教育思想,探讨“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类的全部艺术”的教育家是夸美纽斯。 668. “我们敢说日常所见的人中,十分之九都是他们的教育所决定的”这一观点出自洛克的《教育漫话》。 669. 学校的中心工作是教学工作。 670. “活到老学到老”是现代教育终身性特点的要求。 671. 学校管理的目标和尺度是学校绩效。 672. 学校管理的基本途径是沟通。 673. 儿童身心发展有两个告诉发展期:新生儿与青春期,这是身心发展不平衡性规律的反映。 674. 教育目的是全部教育活动的主题和灵魂,是教育的最高理想。 675. 学校德育对政治、经济、文化发生影响的功能即指社会性功能。 676. 美国各门课程中多样化的实践活动,日本的综合活动时间反映出对直接经验在课程中的地位的重视。 677. 欧洲中世纪的宗教神学课程和工业革命后的以自然科学为基础的课程属于课程类别中的学科课程。 678. 教学活动的本质是认识活动。 679. “除数是小数的除法”,某老师把学生的回答的分12个馒头的计算板书出来:12除3等于4人,这一做法体现了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680. 布鲁纳认为,无论我们选择何种学科,都务必使学生理解该学科的基本结构,一次而建立的课程理论是结构主义课程理论。 681. 把两个及其两个年级以上的儿童编在一个班级,直接教学与布置、完成作业轮流交替进行,

16 在一节课内由一位教师对不同年级学生进行教学的组织形式是复式教学。 682. 罗杰斯的“以学生为本”“让学生自发学习”“排除对学习者自身的威胁”的教学原则属于非指导教学模式。 683. 最早在教学理论上提出班级授课制思想的是夸美纽斯。 684. “矮子里找高个”“水涨船高”是一种相对评价。 685. 从评价的功能上区分,中小学教育评价的类型可分为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 686. 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是以学生发展为本、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 687. 感受、参加、养成是符合体验性目标陈述方式的。 688. 首倡“教师作为研究者”的学者是斯腾豪斯。 689. 多元智力理论是新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之一,其提出者为加德纳。 690. 以培养学生技能为目的,一般程序为:定向——示范——参与性练习——自主性练习——迁移的教学模式为示范——模仿式。 691. 在“对话/互动”式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的关系是都是主体。 692. 探究学习实施的过程是问题阶段——计划阶段——研究阶段——解释阶段——反思阶段。 693. 展示学校的办学宗旨和特色的课程是校本课程。 694. 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是上课。 695. 20世纪90年代初,美国著名的卡内基金会提交了一份名为《准备学习:国家的指令》的报告有七个方面的内容,其中排在第二位的是学校需要家庭的支持。 696. 教育的中心和灵魂在学校。 697. 校本教研的主体是教师。 698. 建立评价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必须包括学科学习目标和一般性发展目标。 699. 课程目标根据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三个方面相互渗透,融为一体,注重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700. 学生是语文学习和发展的主体。 701.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 702. 语文教育必须在课程目标和内容、教学观念和学习方式、评价目的和方法等方面进行系统的改革。 703. 陶行知的“生活即教育理论”的核心观点是生活即教育。 704. 陶行知创造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创造新人才与真善美的人。 705. 陶行知实施创造教育的条件中民主化是最利于创造力发挥的首要条件。 706. 创新精神是我们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店,也是我们本次新课程改革的主要目标。 707. 苏霍姆林斯基主要的教育思想史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目的论。 708. 所谓“自我反思”是指教师把自己日常所从事的教育教学活动作为思考和研究对象。 709. 为了提高学生的记忆力,训练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分析、思考、探究问题的能力和独立学习的能力,苏霍姆林斯基创造了记忆法、思维法和研究性学习方法。 710. 深刻理解并学以致用是多元智能理论确立的直接教学目标。 711. 建构主义理论中杉树学习的四大要素是情境、协作、交流和意义建构。 712. 新课程的培养目标应体现时代要求,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责任感;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时间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具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713. 如果迁移产生的效果是积极的,这是迁移则是正迁移。 714. 认知结构不是影响迁移的客观因素。 715. 奥苏贝尔把动机分为: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内驱力和附属内驱力。 716. 自我效能感的概念是桑代克最早提出的。 717. “学校小学年生源锐减,教师严重超编,不愿意上早晚自修和不可的通知可以去其他学校另谋高就!”这种说法违反了——《教师法》。 718. 教师之间要“谦虚谨慎,尊重通知,相互学习,相互帮助,维护其他教师在学生中的威信,关心集体,维护学校荣誉,共创文明校风”。这是师德教育的——“双赢”协作原则。 719.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在教师对待教育事业的较高道德目标是——献身于人民的教育事业。 720. 聘任或任命教师担任职务应当有一定的任期,每一任期一般为三至五年。 721. 国家实行教师资格制度:中国公民凡遵守宪法和法律,热爱教育事业,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

17 具备本法规定的学历规定的学历或者经国家教师资格考试合格,有教育教学能力,经认定合格的,可以取得教师资格。 722. 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史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根本保证,是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和思想政治教育的迫切要求。 723. 中国公民凡遵守宪法和法律,热爱教育事业,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具备《教师法》规定的学历或者经国家教师资格考试合格,有教育教学能力,经认定合格的,可以取得教师资格。 724. 对象的特殊性决定了教师工作的长期性和复杂性。 725. 劳动质量决定了教师工作的自觉性和创造性。 726. 用饿猫掏出笼箱的著名实验,解释试误学习现象的心理学家是桑代克。 727. 学生高级情感不包括归属感。 728. 建构主义儿童发展观的代表人物是皮亚杰。 729. 根据学习的定义,儿童模仿电影中人物的行为属于学习的现象。 730. 小明原来见了陌生人就躲避,上幼儿园一个月后,小明的这种行为消失了,根据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这里发生的学习是动作技能的学习。 731. 小明在两岁时就学会了背“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这首唐诗,按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这里发生的学习是言语信息的学习。 732. 小明在两岁半就学会正确使用“你”“我”“他”三个代词进行言语交流,按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这里发生的学习是智慧技能的学习。 733. 强调学习者的主体作用,强调学习的主动性、社会性和性境是建构主义学习论。 734. 联结论是由桑代克提出的。 735. 被公认为是行为主义学习观与认知主义学习观相结合的代表是加涅。 736. 我们常说:“学生不但要掌握知识,而且要获得技能”。此处的“知识”概念与信息加工心理学的陈述性知识大致相对应。 737. 安德森惹你完饿陈述性知识的例题及其例题网络来表征。 738. 学习圆周、圆周率概念后,学习用π和X表示圆周率和圆周,这种学习属于概念名称学习。 739. 程序性知识的获得过程主要是由4个阶段构成。 740. 在学习动作技能的培养中熟练操作具有5种主要特征。 741. 在没有教师帮助下,学生通过活动解决学习问题,完成教学任务,成就教学目标的方法是构架法。 742. 学习者对材料进行提取和利用时,需要再认和回忆。 743. 贾德所做的著名水下击靶实验证明的是陈述性知识的迁移。 744. “举一反三”和“触类旁通”所说的是侧向迁移。 745. 产生式迁移理论证实了桑代克的共同的“S——R”成分可以导致迁移。 746. 桑代克在迁移研究中的贡献是共同要素说。 747. 问题空间是由允许的操作构成的。 748. 创造性与生活条件无关。 749. 从现代认识心理学的观点看,创造力培养的最好途径是进行发散性思维训练。 750. “已知一个等腰三角形,求证它的两边相等”。这是四种类型问题中的C型。 751. 代表高成就需要的描述是:他总是因为他的行为承担责任。 752. 早在上世纪初,叶克斯和多德森研究发现,情绪唤醒水平高成过低却不利于学习,中年唤醒水平,学习效果最好。 753. 营业员不小心找错钱,主动归还能反映个人品德的行为。 754. 幼儿园小朋友不愿意吃肥肉,把肉吐在地上,反映了儿童不能确定。 755. 儿童易模仿影片中反面人物行为,导致不良品德。根据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适当做法是减少描写反面人物。 756. 教学的一般过程可以分为决定教学目标、了解学习准备水平、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活动、实施教学评价四个阶段。 757. 布卢姆将教学目标分为三个领域,每一领域的目标又是由低到高分成若干层次。 758. 学习准备是学习的内部条件,是教学的起点。 759. 制定国家课程标准要各门课程的特点,结合具体内容,加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科学性。 760. 在全人类中,智力呈常态分布。 761. “矫正错误”是注意的维持功能。

18 762. “灵感或顿悟”是创造思维。 763. 少年早慧和大器晚成表现了能力表现早晚的年龄差异。

二. 判断题

1. 教师道德是指教师个人的道德而不是指教师的职业道德。——错误。教师道德是教师职业道德的简称。因此,教师道德就是教师职业道德。

2.教师只要在课堂教学中按其职业道德的要求行事就可以了。——错误。教师职业道德是整个教育过程的精神支柱。因此教师应在一切教育教学活动中遵循其职业道德规范的要求。

3. 只要有一定的文化科学知识就可以当教师。——错误。做一名合格的教师,不仅需要有一定的文化科学知识,还需要有相应的专业知识及教育科学知识。

4. 教师职业是一种专业性极强的职业,对从业人员的素养应有特殊而严格的规定。——正确。 5. 师生关系就是教与学的关系。——错误。师生关系是以个结构复杂的多层次的关系体系。教与学的关系只是其中的一部分。

6. 师生关系如何无所谓i,只要教师业务能力强就行。——错误。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育教学取得成功的关键,因此,必须营造良好的师生关系。

7.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育工作取得成效的重要因素。——正确。 8. 教育机智是教师灵感的突显。——正确。

9. 当代教育的发展中,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的界限逐渐淡化。 10. 少年期是多事之秋,心理学家称之为“危险期”,因此,对这一阶段的少年一定要严加看管。X 11. 一定社会的政治制度决定着教育目的的性质,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着培养人才的质量规格。 12. 教育过程中的师生关系是知识授受的关系。X 13. 课程目标的确定取决于知识或学科的内容。X 14. 在泰勒的课程原理和评价原理基础上涉及的课程评价模式是目的游离评价模式。X 15. 分组教学时为了克服班级授课制的弊端而提出的,因此比班级授课制优越。X 16. 德育的过程具有多端性。

17. 依据科尔博格的道德认知模式进行道德教育主要用的是道德两难故事法。 18. 班级管理应该以学生为核心,建立学生为本的班级管理机制。

19. 人的身心发展受多种因素制约,概括起来主要由遗传、环境和教育。

20. 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教师的角色已有课程知识的施与者变为教育学意义上的交往者。 21. 现代学生观强调学生主体性的观点,学生主体性包括学生在教育教学该活动中的自主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三个基本特征。

22. 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目标之一是开设信息技术选修课程。X,必修课。

23. 新型师生关系的核心是把教师和学生看成真正意义上的人,师生之间是平等的关系,没有高低和尊卑之分。

24. 诚信既是人际关系中的基础性道德,也是市场经济领域中的基础性道德规范,而学校是诚信教育的启蒙场所。X,重要场所。

25. 新课标三个学段:第一学段(1-6年级)、第二学段(7-9年级)、第三学段(10-12年级)。X 26. 提倡选择性学习是日本教学课程的一大特色。

27. 新一轮的数学课程改革,就是对传统教学的彻底改变。X 28. 教学在19世纪已经发展成独立的学科。 29. “精讲多练”成为我们普遍的教学模式。X 30. 教育学是研究人类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提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 31. 全面实现小康社会是党和国家到2020年实现的指导思想。X 32. 教师由指导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评定学生的品行和学业成绩的义务。(教师法第二章第七条:这是权利不是义务,成为管理学生的权利)X 33. 《教师法》也适用于在少年宫以及地方教研室、电化教育机构等中专门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教师。

34. 学校和其他教育机构应当逐步实行教师聘任制。教师的聘任由学校和教师签定聘任合同,明确规定教师的权利、义务和责任。(教师法第三章第十七条:学校和其他教育机构应当逐步实行教师聘任制。教师的聘任应当遵循双方地位平等的原则,由学校和教师签订聘任合同,明确规定双方的权利,义务和责任。实施教师聘任制的步骤、方法由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规定。)

35. 教师考核应当客观、公正、准确,充分听取学校各部门,其他教师以及学生的意见。X(教

19 师法第二十三条 考核应当客观、公正、准确,充分听取教师本人、其他教师以及学生的意见)

36. 国家支持和鼓励社会组织或者个人向依法成立的奖励教师的基金组织捐助资金,对教师进行奖励。

37. 中小学教师和职业学校教师享受教龄津贴和其他津贴,具体办法由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制定。

38. 教师体罚学生,经教育不改,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39. 各级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应当办好师范教育,并采取措施,鼓励优秀青年进入各级师范学校学习,分师范学校不承担培养和培训中小学教师的任务。X(非师范学校应当承担培养和培训中小学教师的任务。各级师范学校学生享受专业奖学金。)

40. 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社会组织应当为教师的社会调查和社会实践提供方便,给予资助。

41. 我国古代《学记》一书是世界上最早的教育专著。

42. 赫尔巴特提出的四段教学法的四个阶段是:领会、联想、系统、方法。X(领会改为“明了”) 43. 冯特创立了第一个完整的学习理论。X(桑代克) 44. 桑代克于1908年所著《教育心理学》一书,是教育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标志。X(1903年)

45. 桑代克早期提出的三大学习定律是效果律、练习律和准备律。 46. 在个体发展中,无意注意的发展先于有意注意。

47. 自制和自我监督是自我调控中最主要的方面。X(自制和自我监督改为“自我控制和自我教育”)

48. 先天遗传论认为儿童心理发展是由先天的不变的遗传所决定的。 49. 霍尔是智力发展的“内化”学说的最早提出者之一。X(维果斯基) 50. 个体间智力发展是非常态分布。X(常态分布)

51. 1885年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发表了自己关于记忆的研究。

52. 斯金纳认为学习的过程就是形成操作性条件反射的过程。X(斯金纳改为操作学习论) 53. 格式塔认为学习是由顿悟来实现的。

54. 知识的评价是对知识转化的一种检验,看对知识的分析概括是否恰当、运算是否正确。 55. 皮亚杰认为,儿童是在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通过同化与顺应逐步建构相关于外部世界的知识,从而使自身认知结构得以转化与发展。 56. 陈述性知识是关于事物及其关系的知识,程序性知识是一种经过学习自动化了的关于行为程序的知识。X(程序改为“步骤”)

57. 陈述性知识的学习过程是将新的命题与命题网络中的有关命题联系起来,在这一过程中,学习者要对信息进行精加工组织。

58. 理学习要充分考虑学习者的内部条件并进行言语指导,概念学习的例—规法与规—例法耶是远离学习的两种基本形式。

59. 动作技能的学习以一定的认识活动为基础。 60. 动作技能形成的目标是熟练操作。X 61. 分化的需要在同类的刺激中抽取出共同的特征。X 62. 程序性知识的获得过程是从陈述性知识转化为自动化的技能的过程。 63. 正例和反例的提供时学习模式识别的必要条件。 64. 支持策略师指直接操作材料的各种学习策略,主要有信息获得、贮存、信息检索和应用策略。 65. 学习策略对信息加工进行控制,主要是自我监控策略对个体认知过程的监视、管理和指导。 66. 理解策略是指学习者能够将新的学习材料纳入到已有的知识结构中并使之形成联系。 67. 自我提问法、相互提问法、知识传授法都是学习策略的教学方法。X 68. 设计优化的教学结构的指导思想史在教学中设计先行组织者。X 69. 什么样的人格特征有利于人在活动中创造。X 70. 一般说来,定义良好的问题较易解决;而定义不良的问题较难解决。

71. “集体大脑”指一个新的设想可能由几个乃至更多人集中站到一起形成。X 72. 多功能三角尺的开发属于希望点列举法。 73. 法拉第对“电力”“磁力”关系的研究属“移植法”。X 74. 兴趣定由内、外、直接、间接四个因素构成的。X 75. 人本心理与加涅认为,要提示动机的本质,必须关系人的需要,把需要区分为一些基本的层

20 次,对这些需要层次进行研究,从整体动机的实质。X 76. 学习目标是学生对学习兴趣及结果的期待,达到学习目标学生受到各种强化。X 77. 道德和品德是两个相同的概念。X 改为:品德和道德是密切联系的,二者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78. 品德是社会历史发展的产物,随着历史的发展而改变。X 改为:品德的形成和发展除了既受社会条件的制约还要受个体心理发展的影响,他将随着个体的产生、成长、死亡而发生、发展以至消亡。

79. 品德的心理结构包括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为。

80. 自律是指儿童的道德判断是注意行为的客观效果,不关心主观动机,受自身以外价值标准所支配。X 81. 要是学生将掌握的道德知识转化为道德信念,主要是让他们掌握大量的道德知识。X 82. 加涅将教学目标或学生学习结果分为言语信息、智力技能、认知能力、动作技能和态度5类。X 83. 学习准备是学生学习的内部条件,是教育的起点。X 84. 教学支架式从绘画的画架引申而来的。X 85. 程序教学的真正首创者是普莱西。X 86. 启发式教学的思想源于《孔子·述而》。

87. 是非题是要求学生对一则陈述的命题给予是非判断的一种试题形成。 88. 观察评价常采用行为检查单和轶事记录等方式进行。X 89. 档案袋是档案评价的重要依据。

90. 根据评价中所使用的测验的来源不用,可以将测验分为标准化学绩测验和教师自编测验。X 91. 测验时评价的前提和重要手段不等于评价。X 92. 课堂教学监控系统的特性是施于未发、被控为主和个体单独的过程。X 93. 课堂教学监控系统在结构上包括三项基本内容:价值取向要素构成和课堂教学的监控设备。 94. 满足课堂教学监控心理要求的策略有紧张的教学较少的参与机会和教师一般的教学艺术。X 95. 道德品质的基础是道德动机。X 道德认识 96. 定势对迁移的影响有两种:促进和阻碍。

97. 冯特创立了第一个完整的学习理论。X 桑代克。

98. 社会学习理论人为人类学习的实质应当是操作性学习。X 观察学习 99. 几何证明中的反证法实际就是手段—目的的分析法。X 逆推法 100. 在新课程背景下,课程是教学内容和进展的总和。X 101. 教师是既定课程的阐述着和传递着,学生是既定课程的接受者和吸收者,这是新课程倡导的教学观。X 102. 教学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 103. 在新课程中,课程评价主要是为了“选拔适合教育的儿童”,从而促进儿童的发展。X 104. 学校课程管理是指学校有权对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进行总的设计。X 105. 发展性评价体系中的评价改革就是考试内容和考试方式的改革。X 106. 注意是一个独立的心理过程。X 107. 解决复杂问题,中等偏低的兴奋水平比较有利。 108. 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发展不是同步的。 109. 智力年龄的概念是比纳提出的。 110. 良好的记忆力是天才的特征之一。 111. 强调教师做学生学习的促进者,表明传授知识已经不再是新课程对教师的要求了。X 112. 每一位教师都应该把实验新课程的过程作为自己专业成长的过程。 113. 个体早期的心理发展对人的一生有深远的影响。 114. 在个体心理发展的过程中先天遗传起决定作用。X 115. 在感知运动阶段儿童的智慧只停留在动作水平。 116. 记忆是一个被动保持信息的系统。X 117. 新课程提倡的教学过程中的师生互动,就是要求老师讲课时多提问,学生积极地举手回答。X 118. 行动研究法的操作步骤和程序一般是计划——行动——考察——反思。 119. 布卢姆将认知目标分为知识、领会、运用、分析、综合、评价六个层次。 120. 教学设计中,教师了解不痛的学生特定有效的学习方式可以改进教学设计质量。 121. 在考试改革方面,纸笔测验仍然是考试的唯一方式,只有这样,才能将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

21 评价相结合。X 122. 计算机付诸教学的基本特点是人机互动与交流。 123. 头脑风暴法是一种集体激励的策略。 124. “学”主要指获取知识技能,“习”主要指巩固知识技能。 125. 在教学中,我们要抛弃一切传统的教学技术,发展现代教学技术,大力推广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应用。X 126. 开发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就是编写适合学生发展的新教材。X 127. 在新课程中,教材提供给学生的是一种学习线索,而不是唯一的结论。 128. 负强化就是惩罚。X 129. 非智力因素可以通过教育手段加以培养。 130. 家长具有很强的暴力倾向,子女相对来说也比较容易对人采取侵犯性行为。 131. 看见武器的人比没有看见武器的人具有更强烈的攻击性行为。 132. 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教育模式改善了原先心理咨询较为被动的工作方式。 133. 认知教学的本质是以学生认知发展为中心。 134. 营造校园文化也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一种重要方法。 135. 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目的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136. 语言的发展进程是按一定的顺序进行的。 137. 桑代克认为学习是尝试错误的过程。 138. 在个体心理发展的过程中后天环境去决定作用。X 139. 个性心理特征包括能力、气质和知觉。X 140. 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按内容分,可将问题分为:学习问题、人际关系问题、自我管理问题、自我发展问题等。 141. 实验法是按研究的目的控制或创造条件,对由此引起的或改变的被试心理活动进行研究的方法。 142. 用观察法研究心理现象时,不必借用仪器。X 143. 个案研究法是把个案作为一个研究单位进行的研究,不可以以群体为单位。X 144. 调查法中只有保证总体中每一个人被抽到的机会相等,才能使样本情况代表总体情况。 145. 引起感觉需要的最小刺激量称为阈限。 146. 凡是教学效果好的老师,都会有意识和无意识地堆学生的学习风格进行认真的研究。 147. 同一心理技能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发展速率。 148. 人所具有的最有力的认知技能是解决问题的能力。 149. 学习风格是学习者持续一贯的带有个性特征的学习方式和学习倾向。 150. 认知学习是教学的主要任务。

三. 多选题

1. 课程发展至今,经历了漫长的演进过程,影响和制约课程发展的主要因素有人的身心发展因素、科学文化因素、社会因素。

2. 课程的基本类型有学科课程、综合课程、活动课程。

3. 我国中小学课程的基本表现形式是课程计划、教学大纲、教科书、教学指导书。

4. 课程计划的主要内容和顺序:课程设置、课时分配、规定培养目标、学科顺序、学年编制和学周安排。

5. “拔苗助长”违背了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

6. 以语言为主的教学方法有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

7.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采用的一般的方法由将手、提问、组织讨论、家庭作业。

8. 目前中小学教学中普遍运用的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主要有投影器、录音机、录像机。 9. 实施素质教育应当贯穿于中小学教育、社会教育、成人教育、家庭教育、高等教育。 10. 生产力发展决定教育的规模和速度。

11. 构成人的思想品德的基本要素包括知、情、意、行。 12. 教学的组织形式个别教学、班级授课、分组教学。

13. 课程改革要改变原有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置综合课程,以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求,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选择性。

14. 新课程在培养学生能力方面倡导培养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的能力;培养学生 22 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和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15. 新课程在课程管理方面为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

16. 属于课程改革提出的积极开发并合理利用的校内外课程资源有:图书馆、实验室、专用教室及各类教学设施和实践基地;各种社会资源和丰富的自然资源;信息化课程资源。

17.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应适应普及义务教育的要求:让绝大多数学生经过努力都能都达到,体现国家队公民素质的基本要求;着眼于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 18. 新课程体系下要建立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体系强调:教师对自己教学行为的分析与反思基础上的教师自评为主;使教师从多种渠道获得信息,不断提高教学水平;校长、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评价。

19. 学校在课程开发中的任务有:执行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结合本校的传统和优势,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开发或选用适合本校的课程;学校有权力和责任反映在实施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中所遇到的问题。

20. 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制度改革,应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相衔接,改革的目标是建立:学生自由选择;提供多次机会、双向选择;综合评价的考试、选拔方式。

21. 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可以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的变革;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教师的教学方式的变革;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

22. 新课程的具体目标除了有改革考试和评价制度、重建课程管理体系外,还有:改变课程功能;调整课程结构;精选课程内容;改变教学方式。

23. 在下列教育评价方式中,属于质性评价方式的有:档案袋评定、苏格拉底式研讨评定、表现展示评定

24. 建构主义教育理论人为,学习环境的构成要素有情境、协作、会话、意义建构

25. 下列关于新型知识观 的说法正确的是:知识客观化和科学和科学化的追求必然是以牺牲个人知识因素为代价的;缄默知识对人类的认识有着深刻的影响;知识为一种探索的行动或创造的过程

26. 本次课程改革所倡导的师生关系应该是民主的、平等的、对话的、互动的 27. 新课程给教师角色的定位是学习者、促进者

28. 新课程结构的主要特点是均衡性、综合性、选择性

29. “校本课程开发方案”的内容包括:校本课程开发总体目标、校本课程的结构与课程门类、课程实践与评价的设想、保障措施

30. 2001年,全国基础教育工作会议旗帜鲜明地把课程改革作为一项政府行为,明确了基础教育对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的作用是全局性、基础性、先导性

31. 地方队课程管理的主要方面是贯彻国家课程政策、指定课程实施计划、组织课程的实施与评价、加强课程资源的开发和管理

32. 校外课程资源是指学校范围以外的各种可以用来开发和建设课程的资源,主要由家庭资源、社会资源、自然资源

33. 当今世界,教学研究的发展趋势是向学校回归、向教师回归、向教育实践回归 34. 教学研究中的行动必须具有以下特征:验证性、教育性、探索性

35. 现代教育评价的产生和发展可分为如下几个时期:目标分析研究时期、多方位研究时期、教育评价研究时期

36. 简述质性评定的主要特征有:评价的目的在于促进主体人的发展、评价的方式具有情境性、评定是不断探索改进的过程

37. 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

38.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六项具体目标有:转变课程的功能、建立合理的课程结构、改革课程内容、改进教与学的方式和建立发展性的评价观、醋精课程的民主化与适应性

39. 情感与态度的发展主要强调两个方面:学生对教学的认识、学生对教学学习的情感体验 40. 教学思维的特性主要有概括性、问题性、相似性

41. 教学基本功能分为:运算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其他教学能力主要指观察、理解、记忆、运用的能力

42. 皮亚杰提出影响心理发展的因素有:成熟、练习和经验、社会性经验、具有自我调节作用的平衡过程

43. 皮亚杰所说的适应机能包括哪些过程:同化、顺应

23 44. 正迁移可分为:横向迁移和竖向迁移

45. 影响迁移的因素有:认知结构、媒体、年龄、态度

46. 影响迁移的个人因素有:认知结构、智力、年龄、态度

47. 影响迁移的客观因素有:学习情境的相似性、教师指导、学习材料特性、迁移的媒体 48. 生长需要包括:求知与理解的需要、审美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

49. 求知欲、知识价值观、成就归因、自我效能感是学生学习动机的主要内容 50. 注意的功能有:调节功能、维持功能、选择功能

51. 知觉的特性包括:整体性、选择性、恒常性、间接性

52. 陈述性记忆处理陈述性知识,如:字词、人名、时间、观念 53. 心理测验的技术指标包括量表的效度、信度、标准化 54. 性向测验用于测量:潜在才能、能力倾向

55. 一般认为,动机具有以下几种功能:激活功能、指向功能、调节与维持功能

56. 情绪与情感的反映特点不同,情绪具有:情境性、激动性、暂时性、表浅性、外显性 57. 人格的本质特征有:独特性、稳定性、综合性、复杂性、功能性

58. 根据国内外的研究与实践,人的心理健康水平大致可划分为三个等级:一般常态心理、轻度失调心理、严重病态心理

59. 发展心理学的主要研究方法有:横断研究法、纵向研究法、群体序列研究法

60. 美国当代著名教育家、心理学家布卢姆认为完整的教育目标分类学应当包括的主要部分是: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动作技能

61. 文化发展对学校课程产生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内容的丰富、课程结构的更新 62. 我国学校教育层次包括幼儿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 63. 古希腊把“三艺”作为教育内容,是指文法、修辞、辩证法 64. 教育活动中要注意“三结合”,发挥教育合力,这“三结合”所指的三种教育是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区教育

65. 反映家庭教育中存在问题的说法是:家长对孩子期望偏高、片面重视孩子的智力开发、文化学习、不能全面关心孩子的成长

66. 结合中小学教师在职进修的特殊性、组织教师进修时,一般是以业余为主、以自学为主、以短期为主 67. 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规定的少年儿童社会权利是无歧视原则、尊重儿童观点与意见原则、尊重儿童尊严原则、儿童利益最佳原则

68. 以下说法中,反映当代世界各国课程改革中所存在着的一些共同的发展趋势是:重视课程内容的现代化,综合化、重视基础学科和知识的结构化、重视能力的培养、重视个别差异 69. 下列课程属于综合课程的有:核心课程、融合课程、广域课程

70. 学校文化的内容有:教育的理想和追求、对学校功能及社会责任的理解、对个性的理解、对学习,工作的态度、对集体的看法

71. 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相互配合的方法有:互访、家长会、家长委员会

72. 现代教育的特征主要有:公共性和生产性、科学性、国际性、终身性和未来性 73. 沟通对于学校管理来说,有如下功能:信息传递、控制、激励、情感交流

74. 教育如何培养学生的主体性的措施有:建立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重视学生自学能力培养;重视学生主体参与课程,获得经验;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进行针对性教育 75. 聘任教师的形式有:招聘、续聘、解聘、辞聘

76. 教育目的的功能有:导向功能、调控功能、评价功能

77. 参观教学法可分为:准备性参观、并行性参观、总结性参观

78. 班级组织机构微观建制的形式有:直线式、职能式、直线职能式

79. 咨询活动的基本原则有:积极关注和信任来访学生、注重来访学生的主动参与、充分支持和鼓励来访学生、严格为来访学生保密

80. 义务教育法总则第一条规定,为了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保证义务教育的实施,提高全民族素质,根据宪法、教育法,制定本法 81. 新义务教育法规定,实施义务教育,不收学费、杂费

82. 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应当平等对待学生,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促进学生的实际发展

83.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进一步强调指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根本上要靠法制、靠制度来保障”。

24 84. 在实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程”中,要把思想政治教育、职业道德教育放在突出地位 85. 中小学教师职业教育道德内容主要包括:政治理论、教育方针、政策、法律法规、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教师心理健康教育等。

86. 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的总体要求是: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仅仅围绕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全面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各思想政治教育

87. 国家在受教育者中,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的教育,进行理想、道德、纪律、法制、国防和民族团结的教育

88. 申请认定教师资格,应当提交教师资格认定申请表和下列证明和材料:身份证、学历证书或者教师资格考试合格证明、教育行政部门或者受委托的高等学校指定的医院出具的体格检查证明和户籍所在地的街道办事处、乡人民政府或者工作单位、所毕业学校,对其思想品德、有无范围记录等方面情况的鉴定及材料证明。

89. 为保护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促进义务教育的实施,维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根据宪法、劳动法、未成年人保护法制定了《禁止使用童工规定》

90. 教师可以通过示范、提问、言语指点、提供线索方式给学生提供教学支架。 91. 教学设计由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评价问题组成的 92. 质化教学评价的方法与技术包括观察评价、档案评价

93. 量化教学的评价方法与技术包括课堂测验的问题类型与编制技术、测验的准备与实施、对测验分数的解释与实施

94. 典型的纸笔测验包括论文问题、匹配题、是非题、填空题

95. 根据对教学评价的资料的处理方式不同,可以将教学评价分为常模参照评价、标准参照评价 96. 下面几项哪些属于教师角色的特点:学生个性塑造者、科学文化知识传递者

97. 下面哪些属于教师的角色:学生个性的塑造者、科学文化知识传递者、学校集体领导者、学生的示范者

98. 教师的工作具有长期性、复杂性、多面性、延时性

99. 课堂教学管理的策略有创造良好的课堂氛围、营造良好的卫生环境、维持课堂学习纪律 100. 教师的领导方式、教师的移情指教师对当前或预计到对自尊心有潜在威胁的任何情境嗦具有的一种类似于担忧的反应倾向 101. 课堂教学和课堂教学法管理区象在于权重、稳定性系数 102. 根据迁移的性质分类,迁移有正迁移、负迁移 103. 加涅将教学目标分为言语信息、智力技能、认知策略和动作技能、态度 104. 学生的心理发展主要包括认知、情感、社会性 105. 思维品质主要包括思维的深刻性、灵活性、独创性、批评性、敏捷性 106. 学生智力差异主要表现在智力类型差异、智力发展水平差异、智力表现早晚差异 107. 学生认知的发展的分类:注意、记忆、思维 108. 班杜拉认为强化可分为直接强化、替代强化、自我强化 109. 布鲁纳认为学习过程可以分为知识的获得、知识的转化、知识的评价 110. 我国学者的学习分类:知识的学习、动作技能的学习和熟练、心智的以思维为主的能力的学习、道德品质或行为学习和熟练 111. 通过信息加工过程人们获得的知识有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 112. 认知心理学家认为,陈述性知识主要有知识、信息、表征、贮存 113. 影响概念学习的因素概念的定义性特征、原型、讲授概念的方式、概念之间的联系 114. 程序性知识可以划分模式识别程序、动作步骤程序 115. 从动作过程中外部情境是否有变化的维度,可将动作技能分为开放性技能、封闭性技能 116. 动作技能与智力技能的区别主要有活动的对象不同、活动的结构不同、活动的要求不同 117. 程序性知识学习的阶段有陈述性阶段、程序化阶段、自动化阶段 118. 动作技能形成的理论形成的阶段有:认知阶段、分解阶段、联系定位阶段、自动化阶段 119. 智力技能形成的阶段有:原型定向阶段、原型操作阶段、原型内化阶段 120. 元认知培养的方法过程自我提问法、相互提问法、知识传授法 121. 根据学习策略的运用范围,可分为一般学习策略、学科学习策略 122. 根据学习策略的涵盖成分,可将学习策略分为资源管理策略、认知策略、自我监控策略、自学策略 123. 自我调节学习的模式有自我评价和监控、目标设置与策略计划、策略执行与监控、策略结果

25 的监控 124. 学习策略的教学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有过程性原则、训练性原则、分解性原则、一体性原则、迁移性原则、效能感原则 125. 学习策略的教学的方法和途径:表面深层成就法、构架法、学科渗透式教学、学习策略的专门训练 126. 学习策略教学的程序:策略教学计划的制定、将策略落实到每一节课中 127. 为了促进学习迁移的教学原则合理编排教材内容应做到教材结构化、一体化、网络化 128. 学习迁移理论的基本观点是形式训练说、共同要素说、概括化理论、关系转化说、奥斯古德的歉意三维曲面模型、认知结构迁移理论、产生式迁移理论 129. 下列属于创造法培养中的类比模拟法的是鱼-潜水艇、蝙蝠-雷达、蒲公英-降落伞 130. 问题解决的特点是问题情境性、目标指向性、认知操作性 131. 问题解决的类型是定义良好的问题和定义不良的问题、排列问题、结构推导问题、转换问题 132. 问题解决的一般过程:发现问题、明确问题、提出假设、检验假设 133. 创造性的评定原则是一致性、多样性、适应性 134. 创造性评定的基本方法是创造性测验法、创造性实验法、作品分析法、主观评定法 135. 创造性的评定工具:南加利福尼亚大测验、托兰斯创造性思维测验、威廉斯创造力测验 136. 维纳的三维归因分类有内外维度、特定维度、可控制维度 137. 研究者发现,掌握目标和成绩目标对认知、情感和行为的影响的不同是:不同成就目标定向的个体情感方面有差别、不同成就定向的个体在行为方面有差别 138. 学习动机的分类是内在动机、外来动机、主动性动机、辅助性动机 139. 学习动机理论的基本观点:行为主义强化理论、人本主义的需要理论、成就动机理论、归因理论、成就目标理论、习得性无力感理论与自我效能感理论 140. 品德的心理结构可归纳为道德认识、道德行为、道德情感、道德意志 《教育基础知识指南》课本知识整理

1. 在个体早期生命中有意个比较短暂的时期,在此时期,个体对某种刺激特别敏感,过了这一时期,同样的刺激对之影响很小或没有影响。心理学者把此时期称之为关键期。 2. 智力测验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是智商,简称IQ=(智力年龄MA÷实际年龄CA)X100 3. 我国教育心理学家主张学生的学习分为知识的学习、技能的学习和行为规范的学习。 4. 桑代克认为尝试——错误学习的基本规律有:效果律、练习律和准备律。 5. 心理辅导的一般目标可归纳为两个方面,第一是学会调适,第二是寻求发展。

6. 学生的学习就其学习内容来说,大致可分为三个方面:一是知识技能和学习策略的掌握;二是总是解决能力和创造性的发展;三是道德品质和健康心理的培养。 7. 先于一切的活动则又指向该活动的一种动力准备状态称为心向与定势。 8. 贮存时间大约为0.25——2秒的记忆是瞬时记忆。

9. 在读一首诗时,某生学习10分钟就刚好能背诵,随后又增加学习几分钟。这种增加的附加学习,叫做过度学习。它是促进知识保持,克服遗忘的记忆规律之一。

10. 中学生的伦理道德发展的基本特征之一是可以做到言行一致,具有自律性。

11. 能让学生以自己的速度和水平自学有特定顺序和小步子安排的材料的个别化教学方法,是程序教学。

12. 课堂里某些占优势的态度与情感的综合状态,叫做课堂气氛。它是教学过程的软情境。 13. 有系统的根据有关学生学习行为的材料,参照预定的教学目标对其进行价值判断的过程,称之为教学评价。

14. 标准化测验的优越性在于:第一,客观性;第二,计划性;第三,可比性。 15. 多次测验所得的分数的稳定和一致的程度,叫做测验的信度。

16. 罗森塔尔借用古希腊神话中的典故,把教师期望的预言效应称之为皮格马利翁效应。 17. 信息加工学习理论认为学生的学习是一个信息加工的过程,信息时以信息流形式储存在长时记忆中。

18. 积极诱因使个体产生积极行为,趋向或接近某一目标;消极诱因则使个体产生负性行为,远离或回避某一目标。

19. 布卢姆等人将教学目标分为认知目标、情感目标和动作技能目标。

20. 对专家型教师和新教师的比较研究发现,专家型教师的课时计划简洁、灵活,具有预见性,并以学生为中心。

21. 职业道德是职业范围内的特殊道德要求,是一般社会道德和阶级道德在各个职业领域内的具

26 体体现。

22. 教师道德是一种职业道德,它的基本含义就是,教师在共产主义道德原则的指导下,通过教育劳动过程逐步形成并必须遵循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的总和。

23. 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内容有忠于人民的教育事业,热爱学生,团结协作,以身作则。 24. 教师最基本的职业道德是忠于人民的教育事业,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是热爱学生。 25. 忠于人民的教育事业,要求教师必须具有坚定的事业心和较强的荣誉感。

26. 教师合理的知识结构应包括扎实的事业知识、广泛的文化科学知识、娴熟的教育科学知识等方面;教师的能力结构主要有组织管理人员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教育机智等方面。

27. 教师良好的心理素质至少应包括良好的意志品质,稳定的情绪,良好的性格特征,清晰的自我意识等方面。

28. 我国的师生关系是以培养全面发展的新人为根本目标的,其明显的特征是教育民主,尊师爱生,教学相长。

29. 师生关系与一般社会关系的最大不同就在于它是因教育而生,又为教育而存,其最大的功能就是教育功能。

30. 一般来说,在师生关系中有几种典型的模式,它们分别是放任型,专制型,民主型。 31. 教育学作为一个学科独立的标志是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 32. 学习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不仅具有即时价值,而且具有延时价值。

33. 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主要通过两个途径实现:教育再生产劳动力和教育再生产科学知识。

34. 1989年联合国大会通过的《儿童权利公约》的核心精神是学生是独立的社会个体,有独立的法律地位,享有一般公民的绝大多数权利,守到社会的特别保护。 35. 我国的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36. 当前实施素质教育应该以培养学生的创新和社会实践能力为重点。 37. 当前实施素质教育应该以培养学生的创新和社会实践能力为重点。 38. 在我国,课程具体表现为课程计划、教学大纲和教科书。 39. 实施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途径是学校教育。

40. 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知过程,是实现学生身心发展的过程。

41. 教师在教学中运用的直观教具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实物直观,另一类是模象直观。

42. 教学工作的基本程序是备课、上课、作业检查与批改、课外辅导、学业成绩的检查与评定。 43. 教师在教学中运用的直观教具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实物直观,另一类是模象直观。 44. 教师在教学中运用的直观教具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实物直观,另一类是模象直观。 45. 班主任是班级的组织者、领导者和教育者。 46. 决定教育性质的根本因素是:政治经济制度。

47. 个体从生命开始到结束的全部过程中,生理和心理不断向积极方面变化的过程,称之为:个体身心发展。

48. 教师的个性、情绪、健康以及处理人际关系的品质等统称为:教师的人格特征。 49. 学生的学习要以间接经验为主,以直接经验为基础。 50. 学生的学习要以间接经验为主,以直接经验为基础。

51. 1939年,苏联教育理论家凯洛夫明确提出以: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编写《教育学》。

52. 在教学史上先后出现的影响较大的教学组织形式有:个别教学制、班级授课制、分组教学和道尔顿制等。

53. 在德育的模式中,同时涉及两种道德规范不可兼得的情境或问题叫做:道德两难。 54. 班级管理的主要模式有:常规管理、民主管理、平等管理、和目标管理。

55. 在德育的模式中,同时涉及两种道德规范不可兼得的情境或问题叫做:道德两难。 56. 在德育的模式中,同时涉及两种道德规范不可兼得的情境或问题叫做:道德两难。 57. 古希腊提出问答法的哲学家和思想家是苏格拉底。

58. 班主任是班级建设的设计者,是班级组织的领导者,又是班级人际关系的艺术家。 59. 发展个性是教育的理想,进行个性教育史教育的本质和真谛。 60. 教学过程中领会知识,包括使学生感知教材和理解教材。 61. 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学校教育现象。

62. 教育现象包括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

63. 教育学是一种综合性的学科,既是理论学科也是应用学科。

64. 完备的教师知识结构是学科基础知识、教育学科基础知识和广泛的文化科学知识。

27 65. 孔子对我国教育的贡献有三个方面:创立私学、创立儒学、删订六经。 66. 孔子之后儒家代表是孟子、荀子

67. 从性善论阐述他的观点是孟子;从性恶论阐述他的观点是荀子 68. 后期称墨家为功利主义者,称道家为自然主义者 69. 曾子所著,专讲古代大学教育的是《大学》 70. 曾子的学生子思的著作是《中庸》

71. 《学记》是根据今人的考证是战国末期乐正刻的作品,是世界上最早的教育经典巨著。 72. 《大学》是《学记》的教育政治学基础 73. 《中庸》是《学记》的教育哲学基础

74. 先秦时代教育理论和时间研究的教育学专著是《学记》

75. 欧洲奴隶社会曾出现过两种著名教育体系,即斯巴达教育和雅典教育。 76. 我国新时期的教育方针是: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为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77. 德育时教育者培养受教育者品德的活动,它包括思想教育、政治教育、法纪教育和道德品质教育四个基本方面。

78. 自由联想不属于行为矫正治疗

79. 西方启发式教育思想的渊源是苏格拉底的产婆术。

80. 西方教育学传统始于古代希腊的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 81. 古希腊著名教育家柏拉图的著作是《理想国》,这部著作是后世公共教育思想的源头。 82. 亚里士多德历史性贡献是首次系统阐述了体育、德育、智育、美育和谐发展的教育思想。 83. 昆体良的代表著作是《雄判术原理》

84. 裴斯泰洛奇是“要素教育”的代表,被称为19世纪中期以后到20世纪世界新教育运动的开创人。

85. 赫尔巴特独立化时期的代表作是《普通教育学》,是1860年出版的。 86. 福禄贝尔被称为“幼儿园之父”

87. 杜威是“进步主义教育学派”的代表

88. 历史研究法的工作是:史料真伪的鉴别,鉴别包括:外部考证和内部考证 89. 调查研究法包括:调查、研究、访问

90. 调查研究法可分为确定课题、搜集资料、作出结论。 91. 教育实验可分为:前实验设计、准实验设计、真实验设计

92. 教育一词最早可以在《孟子·尽心上》说“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 93. 古代教育包括:奴隶制社会教育、封建制社会教育

94. 古代教育发展的首要事件是作为教育的专门机关:学校的产生 95. 教师的来源是我国夏商周时代的:师氏、保氏、大司氏、大司徒 96. 我国最早的学校是在夏代,是称为:校、庠、序 97. 埃及古代最早的学校是前21世纪的:宫廷学校

98. 中国古代社会教育发展有两个典型时期:西周教育、唐代教育,外国的典型代表则有:古代希腊教育、欧洲中世纪教育。

99. 六艺的内容是:礼、乐、射、御、书、数。是我国奴隶社会的教育内容 100. 西周代表了我国奴隶社会时期教育的发展水平,西周形成了完备的教育制度体系,在这个体系中分为:国学和张学教育。 101. 希腊6世纪形成了著名的:雅典和斯巴达教育体系 102. 从雅典教育的课程内容看,他们非常重视体育、智育和美育,史称“和谐”发展的教育,称他们开设的主要学科(文法、修辞、辩证法、几何、天文、音乐、算术)为自由七艺。 103. 唐代教育有:言学、么学,言学分为:中央官司学和地方言学 104. 中国封建社会的三大学校典型:言学、私学、书院 105. 唐代教育是封建时代世界上最发达的教育 106. 5世纪后欧洲的教育掌握在教会手中,教会学校是教育制度的主题,称骑士教育 107. 骑士教育的内容是“骑士七技” 108. “骑士教育”的内容为骑马、游泳、投枪、击剑、打猎、下棋、吟诗,称“骑士七技” 109. 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一个“士”独立阶层是我国第一代教师群体 110. 教师是学校教育活动的设计者、组织者、领导者 111. 17世纪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说: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荣的职业

28 112. 俄国教育家乌伸斯基说:教师职业是历史上最伟大的事业 113. “古之学者必有师”出自韩愈的《师说》 114. 前苏联教育理论家加里宁说:“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115. 1985年开始我国确定每年的9月10日为教师节 116.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又对教师的权利与义务做出了全面的规定。 117. 教师的一般认识能力包括: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 118. 教师的语言包括:口头语言、书面语言、体态语言三种 119. 教师职前教育分为:非定向师范教育业称开放式师范教育和定向师范教育业称封闭师范教育。 120. 我国师范教育分为两级四个层次:中等师范教育、高等师范教育两级。分中考、专科、本科、研究生四个层次。 121. 教师职后教育有:在职徐邪恶系、脱产进修、岗位锻炼。 122. 脱产学习包括:读研、读博、访学、进修 123. 1995年12月12日颁布《教师资格条例》规定持有国家颁布教师资格证书者才聘任。 124. 经济的发展与下列因素有依存关系:教育人口数量、教育程度、教育年限、教育资金支付、学科专业设置。 125. 政治决定教育的性质。 126. 文化对教育的制约作用表现在:教育思想和教育观点、教育内容。 127. 教育通过对文化的传递、选择、融合、创造来促进文化的发展。 128. 科技是科学和技术的简称。 129. 人的发展包括身体发展、心理的发展、社会适应性。 130. 儿童身心发展的基本规律:身心发展的协调统一性、发展的连续性和阶段性、发展的稳定性和可变性、发展速度的不均衡性、发展内容和程序的差异性。 131. 在儿童身心发展中起前提作用的因素是遗传因素。 132. 环境在儿童发展中的作用于影响不起决定作用 133. 实践活动在儿童身心发展中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 134. 教育在儿童发展中起主导作用 135. 作为人们在观念中存在的对教育活动的预期结果是教育目的 136. 教育目的和教育价值是因果关系、后因前果 137. 广义上的教育包括: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 138. 教育目的是由教育价值决定的 139. 教育的价值包括社会价值、个人价值 140. 在近现代西方,康德、卢梭、杜威等人,是“个人本位论”的代表 141. 高级神经活动类型是生理特性 142. 人的个性中核心成分是性格,性格是社会性方面的个性心理特征 143. “自私与秉公、勤劳懒惰、自负与自卑”是态度性格特征描述 144. “不达目的不罢休”意志型性格 145. 阿德勒提出性格的优越与自卑类型划分 146. 持消极人性观的心理咨询流派是精神分析 147. 在西方教育历史上:尔干、孔德、凯乐斯仄德纳等人是“社会本位论”的代表 148. 个人与社会发展统一性是马克思的代表总结 149. 实现个人全面发展的条件是教劳结合 150. 德育教育是指: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 151. 美育是对受教育者的(审美观点)(审美能力)的教育 152. 乳儿期(出生至1岁)婴儿期(1-3岁)幼儿期(3-6,7岁)童年期(6,7-11,12)少年期(11,12-14,15)青年期(14,15-17,18) 153. 1999.6.13中央发布《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国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 154. 学制是学校教育制度的简称,是一个国家各级各类的学校体系,它规定了各级各类的学校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彼此之间的相互关系。 155. 我国近年学制的开始是由壬寅学制和癸卯学制 156. 壬寅学制又名钦定学堂章程 157. 癸卯学制又名奏定学堂章程 158. 壬寅和癸卯学制的制定参照的是日本明治维新时期的学制

29 159. 首次规定男女同校的学制是壬子—癸丑学制 160. 壬戌学制是中国现代教育史上第一个学制 161. 壬戌学制借鉴的是美国学制 162. 战国后期,《礼记》中的《学记》从正反两方面总结了儒家的教育理论和经验,是罕见的世界教育思想遗产。 163. 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萌芽于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 164. 生产力水平决定着教育的规模和速度 165. 科学知识的再生产有多种途径,学校教育史科学知识再生产的主要途径 166. 个体身心发展的规律表现在身心发展的顺序性、阶段性、不平衡性及互补性、个别差异性 167. 身体状态的剧变,内心世界的发现,自我意识的觉醒,独立精神的加强市少年期表现出的总体性的阶段特征 168. 我国教育目的是建立在马克思关于人的整体发展学说基础之上的。 169. 教师的专业素养是当代教育质量的集中体现,它主要表现在教师的科学专业素养及教育专业素养两个方面。 170. 课程从广义上来看,是各级各类学校为了实现培养目标而规定的科目及其进程的总和。 171. 我国义务教育的教学计划应当具备强制性、普遍性、基础性三个基本特征。 172. CLPP评价模式是由背景评价、输入评价、过程评价、成果评价四个步骤组成。 173. 教学策略的基本特征包括综合性、可操作性及灵活性 174. 当代最具影响的德育模式有认知模式、体谅模式、社会模式等 175. 班主任的领导方式一般可以分为三种类型:权威型、民主型、放任型 176. 正规教育的主要标志是近代以学校系统为核心的教育制度,又称制度化教育 177. 从一门规范学科的建立,从独立的教育学诞生的角度说,通常以德国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为标志。 178. 校风是学校中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的统一体。 179. 教育目的是各级各类教育培养人的总的质量标准和总的规格要求,是各级各类学校工作遵循的总方针 180. 未成年学生享有的主要权利概括起来有人身权和受教育权 181. 师生关系在教育内容的教学上构成授受关系,在人格上是民主平等关系,在社会道德上是相互促进关系 182. 教学大纲一般由说明部分和本文部分组成 183. 讲授法可分为讲述、详解和讲演三种方式 184. “鱼和熊掌、不可兼得”属于双趋式目标冲动 185. 我国德育的基本途径是政治课和其他学科 186. 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包括学习辅导、生活辅导和择业指导 187. 节假日补课是国家教育部明令禁止的,是一种非法行为。 188. 社会主义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主要内容包括政治素质、业务素质和心理素质 189. 申请认定教师资格者的普通话水平测试等级标准要在二级乙等以上标准。 190. 参加继续教育是中小学教师的权利和义务。 191. 教师的考核应当坚持全面考核,以工作成绩为主,做到客观、公正、准确 192. 所谓教师德性,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不断修养而形成的一种获得性的内在精神品质。 193. 施行义务教育的学校在教育教学和其他活动中,应当推广使用全国通用的普通话。 194. 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教育目的是增强未成年人法制观念。 195. 《教育法》规定,国家建立以财政拨款为主、其他多种渠道筹措教育经费为辅的体制。 196. 《义务教育法》规定,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依法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 197. 实施教育行政处罚的机关,除法律、法规另有规定外,必须是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的教育行政部门。 198. 学校对校舍、体育设施、消防设施、各种仪器设备安全状况,应当每月检查一次。 199. 参加教师资格考试有作弊行为的,其考试成绩作废,3年内不得再次参加教师资格考试。 200. 中学、小学校园周围200米范围内不得设立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 201. 学校应当尊重未成年人学生的受教育权,不得随意开除学生。 202. 义务教育阶段的总目标突出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 203. “大众数学”必须成为我国21世纪上半叶中小学数学教育的主旋律。

30 204. 在各个学段中,《标准》安排了“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时间与综合应用”四个学习领域。 205. 新课程倡导的学习方式——自主、探究、合作学习。 206. 科学计算已经和理论、实验共同构成当代科学研究的三大支柱。 207. 数学课程应具备的一些基本特征:课程内容的设置要反映公民的数学需求;课程内容的呈现要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现实的联系。 208. 作为数学课程标准的核心内容,数学课程目标从根本上明确了“学生为什么学数学”“学生应当学哪些数学”和“数学学习将给学生带来什么”等有关数学课程的基本要求。 209. 有学者将数学课程的目标分为三类:第一是实用知识;第二是学科知识;第三是文化素养。 210. 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研究学校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 211. 教育心理学史应用心理学的一种,是心理学与教育学的交叉学科。 212. 所谓心理发展,是指个体从出生、成熟、衰老直至死亡的整体生命进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心理变化。 213. 学生心理发展的基本特征是:连续性与阶段性、定向性与顺序性、不平衡性与差异性。 214. 学生性格差异主要是指性格的特征差异和性格的类型差异。 215. 自我意识包括自我认识、自我体验、自我监控三种主要成分。 216. 自我认识是指个体对自己的心理特点、人格特征、能力及自身社会价值的自我了解与自我评价。 217. 自我体验是指个体对自己的情感体验,如自尊、自爱、自豪、自卑及自暴自弃等。 218. 自我监控属于意志控制,如自我检查、自我监督、自我调节、自我追求等。 219. 学生的认知差异主要包括认知方式和认知能力差异。 220. 我国心理学家一般把学习分为知识学习、技能学习和行为规范学习三类。 221. 强化也是一种操作,它的呈现或撤除能够增加反应发生的概率。 222. 强化有正强化(实施奖励)与负强化(撤销惩罚)之分。 223. 布鲁纳认为学习的实质就是主动地形成认知结构。 224. 意义学习的主观条件是学习者知识结构中必须具有能够同化新知识的适当的原有知识。 225. 教学不是知识传递,而是知识的处理和转换。 226. 所谓学习动机,是指引起和维持个体的活动,并使活动朝向某一目标的内在心理过程或内部动力。 227. 奥苏伯尔认为,学习情境中的成就动机主要由三个方面的内驱力组成:认知的内驱力、自我提高的内驱力和附属的内驱力。 228. 班杜拉研究提出,影响自我效能感的最主要因素是个体自身行为的成败经验。 229. 程序性知识也叫操作性知识,是个体难以清楚陈述,只能借助于某种作业形式间接推测其存在的知识。 230. 如果根据新知识与原有认知结构的关系,知识的学习可以分为下位学习、上位学习和并列结合学习。 231. 关于遗忘产生原因的解释有许多学说,比如痕迹衰退说、干扰说、同化说和动机说等。 232. 所谓变式就是用不同形式的直观材料或事例说明事物的本质属性,即变换同类事物的非本质特征,以便突出本质特征。 233. 短时记忆一般包括两个成分,一是直接记忆,即输入的信息没有经过进一步加工;另一个成分是工作记忆,指从长时记忆贮存中提取的正在使用的知识信息。 234. 人的良好意志品质特征:自觉性、果断性、自制性、坚韧性。 235. 所谓技能,一般认为是通过练习而形成的合乎法则的活动方式。 236. 前苏联心理学家加里培林于1959年系统提出了心智动作按阶段形成的理论。 237. 态度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影响个人的行为选择的内部准备状态或反应倾向性。 238. 态度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无论是对人还是对事,各种态度都是通过个体与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或改变的。 239. 品德是社会道德在个人身上的体现,是个体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行为规范行动时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和倾向。 240. 从众是指人们对于某种行为要求的依据或必要性缺乏认识与体验,跟随他人行动的现象。 241. 服从是指在权威的命令、社会舆论或群体气氛压力下,放弃自己的意见而采取与大多数人一致的行为。 242. 认同实质上就是对榜样的模仿,其出发点就是试图与榜样一致。

31 243. 所谓心理健康,就是一种良好的、持续的心理状态与过程。 244. 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心理评估,指依据用心理学方法和技术搜集得来的资料,对学生的心理特征与行为表现进行评鉴,以确定其性质和水平并进行分类诊断的过程。 245. 习惯上,人们用心理困扰、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分别指称严重程度由低到高的几类心理健康问题。 246. 焦虑症是一种与客观威胁不相适合的焦虑反应为特征的神经症。 247. 抑郁症是以持久的心境低落为特征的神经症。 248. 人格障碍是长期固定的适应不良的行为模式,这种行为模式由一些不成熟的不适当的压力应对或问题解决方式所构成。 249. “机敏、迅速合理处理问题的品质”是意志的果断性。 250. 教学目标是评价教学结果的最客观和可靠的标准,教学结果的测量必须针对教学目标。 251. 不管是正式群体还是非正式群体,都有群体凝聚力、群体规范、群体气氛以及群体成员的人际关系。 252. 班内学生对教师的课堂行为会形成定型的期望,他们期望教师以某种方式进行教学和课堂管理。 253. 所谓群体是指人们以一定方式的共同活动为基础而结合起来的联合体。 254. 正式群体是由教育行政部门明文规定的群体,其成员有固定的编制,责任权利明确,组织地位确定。 255. 班级、小组、少先队、团支部等都属于正式群体。 256. 正式群体的发展经历了松散群体、联合群体和集体等三个阶段。 257. 集体则是群体发展的最高阶段,成员的共同活动不仅对每个成员有个人意义,而且还有重要的社会意义。 258. 非正式规范的形成是成员们约定俗成的结果,受模仿、暗示和顺从等心理因素制约,正式规范是有目的、有计划地教育的结果。 259. 课堂气氛作为教学过程的软情境,它通常是指课堂里某占优势的态度与情感的综合状态。 260. 课堂气氛具有独特性,不同的课堂往往有不同的气氛,即使是同一个课堂,也会形成不同教师的气氛区。 261. 一种课堂气氛形成后,往往能够维持相当长的一段时间,而且不同的课堂活动也会被同样的课堂气氛所笼罩。 262. 由于教师在课堂中起着主导作用,教师的领导方式、教师对学生的期望以及教师的情绪状态便成为影响课堂气氛的主要因素。 263. 教师的积极情绪状态往往会投射到学生身上,使教师与学生的意图、观点和情感都联结起来,从而在师生间产生共鸣性的情感反应。 264. 处罚学生的消极的课堂行为,但不能采用讽刺挖苦、体罚和剥夺学习权利等手段。 265. 焦虑是教师对当前或预计到的对自尊心理有潜在威胁的任何情境所具有的一种类似于担忧的反应倾向。 266. 只有当教师焦虑适中时,才会激起教师改变课堂现状,避免呆板或恐慌反应,从而推动教师不断努力以谋求最佳课堂气氛的出现。 267. 人们往往相信大多数人的意见是正确的,觉得别人提供的信息将有助于他。 268. 个人可能为了避免他人的非议或排斥,避免受孤立,因而发生从众现象。 269. 在通常情况下,课堂气氛可能分成积极地、消极的和对抗的三种类型。 270. 积极的课堂气氛是恬静与活跃、热烈而深沉、宽松与严谨的有机统一。 271. 消极的课堂气氛通常以紧张拘谨、心不在焉、反应迟钝为特征。 272. 对抗的课堂气氛则是失控的气氛、学生过度兴奋、各行其是、随便插嘴、故意捣乱。 273. 人际交往时教师和学生在课堂里传递信息,沟通思想和交流情感的过程。 274. 人际吸引是指交往双方出现相互亲近现象,它以认知协调、情感和谐及行动一致为特征。 275. 学生座位的分配,一方面要考虑课堂行为的有效控制,预防纪律问题的发生;另一方面又要考虑促进学生间的正常人际交往。 276. 也有的心理学家把问题行为分为:品行性问题、性格问题行为、情绪上、社会上的不成熟行为等三类。 277. 教学评价是指由系统地收集有关学生学习行为的资料,参照预定的教学目标对其进行价值判断的过程。 278. 教学评价是一种系统化的持续的过程,包括确定评估目标、搜集有关资料、描述并分析资料、

32 形成价值判断以及做出决定等步骤。 279. 测量主要是一种收集资料数据的过程,是根据某种标准和一定的操作程序,将学生的学习行为与结果确定为一种量值,以表示学生对所测问题了解的多少。 280. 意志行动心理过程:采取决定、执行决定。 281. 对于情感以及道德行为表现的评价则常常采用非测验性的评价手段,如案卷分析、观察、问卷量表以及谈话等。 282. 教师自编测验的主观题包括论文题、问题解决题。 283. 教师自编测验的客观题包括选择题、是非题、匹配题、填空题等。 284. 评分必须以一定的比较标准为依据,评分的标准可分为绝对标准和相对标准两种。 285. 教师要充当知识传授者、团队的领导者、模范公民、纪律的维护者、家长的代理人、亲密朋友、心理辅导者等多种角色。 286. 直观时运用变式方法的目的主要是掌握概念。 287. 与生活愿望相结合并指向未来的想象是幻想。 288. 记忆的过程:识记、保持、再认或回忆。 289. 看到“天安门”想到城楼市表象。 290. 长系列教材、中间内容记忆效果差、是双重抑制干扰。 291. “由骄兵想到必败”是因果联想。 292. 无意义音节的首创者和遗忘曲线的最先提出者是艾宾浩斯。 293. 操作技能的特点:物质性、外显性、展开性。 294. 视觉控制逐渐让位于动觉控制是操作整合。 295. 智力是一般智力的综合。技能是一种熟练。 296. 遗传素质是能力发展的自然前提。 297. 当人们掌握知识,形成技能,达到迁移成都,才能促进能力发展。 298. 完成活动任务的各种能力的独特结合是才能。 299. 在全人类中,智力是常态状态分布。 300. 情绪、情感内的中介是需要,心理基础是认识,与社会性需要相联系。心境——激情——应激。 301. 意志行动的基础是随意运动。 302. “眨眼反射动作”是不随意动作。 303. 客体复杂,任务多,注意范围狭窄。 304. 医生观察,号脉听诊诊断病情是思维的间接性。 305. “一题多解”是发散思维,“足智多谋,随机应变”思维灵活性。 306. 教育心理学是研究学校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 307. 教育心理学史介于心理学、教育学之间的交叉学科。 308. 在教学活动中,学生这一因素对学与教的影响主要是通过群体差异、个体差异来体现的。 309. 影响学与教的教师因素主要有敬业精神、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以及教学风格等基本的心理特征。 310. 教学环境包括物质环境和社会环境。 311. 教学环境中的物质环境主要指课堂自然条件、教学设施以及空间布置等。 312. 评价、反思过程包括在教学之前对教学设计效果的预测和评判在教学过程中对教学的监视和分析以及在教学之后的检验和反思。 313. 教育心理学对教育实践的作用可表述为具有描述、解释、预测和控制的作用。 314. 班主任工作的基本任务是带好班级、教好学生。 315. 学校和家庭联系的方式有:互相访问,建立通讯联系、举行家长会、组织家长委员会、以及举办家长学校。 316. 德育过程中“知”指道德认识,它包括道德知识、品德知识、和道德判断、品德判断两个方面。 317. 教师工作的基本环节包括备课、上课、课外作业的布置与批改、课外辅导以及学业成绩检查与评定。 318. 自古以来,就形成了两种对立的教学方法体系,一是启发式,二是注入式。 319. 杨贤江写的《大教学论》,是我国第一本试图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论述教育问题的著作。 320. 教育的本质是有目的的培养人的社会活动。 321. 我国封建社会的教育内容是四书五经

33 322. 我国现阶段的教育方针是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同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323. 班级授课制的教学组织形式是由夸美纽斯正式提出并推行的,1862年我国在京师同文馆首先执行了这个制度。 324. 1903年颁布的癸卯学制,是中国最早实行的近代学制。 325. 普通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的一般原理和中小学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是师范学校的一门公共必修课程,是理论性和应用性相结合的学科。 326. 义务教育,也叫强制教育,是由国家用立法形式确定下来强制实行的国民基础教育。 327. 教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学生与教师之间的矛盾。 328. 教学手段就是指教师和学生进行教学活动以及相互传递信息的工具、媒体或设备 329. 现场教学和个别指导师中小学教学的辅助形式 330. 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是备课、上课、课外辅导、作业批改(成绩考核)四个环节组成 331. 学校德育工作的主要途径是通过各科教学渗透德育 332. 我国中小学的教学内容,具体体现在中小学各类课程计划和各科课程标准、教科书之中 333. 看书用红笔划重点,利用知觉的选择性 334. 坐车,近物快,远物慢同方向是运动视差 335. 云彩飘动,好像月亮在行,云彩没动,这是诱动 336. 注意特点:指向性、集中性,注意是组织特性 337. 时间是注意稳定性的品质特征 338. 在确定教育目的的依据问题上的两种片面理论是个人本位论和社会本位论 339. 教师是教育工作的组织者、领导者,在教育过程中起主导作用 340. 在我国,课程主要由三部分组成,即课程计划(教学计划)、学科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和教材 341. 德育一般包括思想教育、政治教育、法纪教育和道德教育四个基本方面 342. 感觉性和感受性是反比关系 343. 人对环境的反映是能动的反映,教育在人的发展过程中起主导作用 344. 根据我国新时期的教育方针,教育工作者必须树立由单纯的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思想 345. 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教育现象包括教育社会现象和教育认识现象。 346. 美育的实施途径主要由:通过各科教学和课外文艺活动实施美育;通过大自然实施美育;通过社会日常生活实施美育。 347. 一名合格教师应具备的能力结构包括:组织教育和教学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组织管理能力;自我调控能力。 348. 洛克在《教育漫话》一书中提出了“绅士教育”的思想,充分体现了他在教育目的论上持个人本位论主张。 349. 教育的两大基本规律是教育与社会发展相互制约的规律和教育与人的发展相互制约的规律。 350. 体育是以身体活动为基本内容,促进人的身心发展的培育人塑造人的过程。学校体育的基本组织形式是体育课。 351. 广义的教育制度是指国民教育制度;狭义的教育制度即学制,它是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总体系。 352. 教师在整个教育过程中起主导作用。“我爱我师,我更爱真理”这句名言可以用来说明我国社会主义条件下师生关系的民主平等特点 353.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为教育学的发展开辟了真正科学化的道路,前苏联教育家凯洛夫的教育理论对我国建国初期的教育曾发生过重大影响。 354. 人脑对直接作用感言的客观学习的综合整体反映是知觉,如看见红旗,立即认识它 355. “一心二用”是有条件的。“人”写成“丫”对比 356. 远物模糊,近物清楚是空气透视 357. 社会主义制度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条件,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时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途径 358. 教育是人类社会特有的一种社会现象,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 359. 教学原则对教学活动具有指导性功能 360. 实施素质教育,必须把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有机地统一在教育活动的各个环节中。 361. 我国中小学教育具有基础性、全面性、义务性的特点

34 362. 前苏联教育家维国茨基提出了要探索儿童的最近发展区理论,即刺激儿童的现实水平和潜在水平 363. 20世纪中叶,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提出了以学科的基本结构构建课程的理论 364. 任何知识都来自直接经验,直接经验是掌握间接经验的桥梁 365. 因材施教原则是依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提出的 366. 美国中小学课程改革发展趋势是加强基础、更新课程内容、加强课程观 367. 教师的劳动具有复杂性、创造性、长期性、示范性等特点 368. 教师必须自觉遵守宪法、法律和职业道德,使自己的言行举止具有示范性 369. 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370. 人的身心发展是指人的身体的发展,知识、技能的获得,思想、品德的形成,审美情操的陶冶,也就是德智体美劳几方面的发展 371. 德育内容是指在思想教育过程中用以影响学生思想品德形成发展的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体系 372. 教育学研究的教育现象主要包括教育的社会现象和认识现象 373. 美国教育家孟禄主张的教育起源论被称为是心理起源论;而马克思主义观点认为,教育只能起源于劳动 374. 我国颁布的第一个现代学制被称为壬寅学制;正式实行的第一个现代学制被称为癸卯学制 375. 兴趣的稳定性是持久性的品质特征 376. 学生是教育的对象(客体),又是自我教育和发展的主体 377. 直视手段一般可分为三类,一是实物直观、二是模象直观,三是语言直观 378. 我国中小学对学生进行德育的基本方法是说理教育(说服教育),基本途径是教学 379. 班主任了解学生的基本方法是观察法;班主任的中心工作是组织和培养班集体 380. 根据动机的性质和社会价值不同,动机可分为高尚和低级 381. 现代三大教学理论包括:美国教育家布鲁纳的结构主义理论,前苏联赞科夫的教学与发展理论以及德国瓦根舍因的范例教学理论 382. 教育目的规定了特定社会教育所培养的人的质量规格标准。培养目标一般是指教育目的在各级各类教育机构的具体化 383. 小学生的思维以具体形象思维方式为主,这是小学教学中必须贯彻直观性教学原则的依据 384. 教师的贝壳要求做好三方面的工作,即钻研教材、了解学生、设计教法 385. 历史上曾出现过两种相互对立的教学方法思想,即启发式和注入式 386. 教育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 387. 教育法规定国家保护教师的合法权利,改善教师的工作条件和生活条件,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 388. 义务教育法规定,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依法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 389. 赞科夫在《教学与发展》中提出有别于传统的五条新的教学原则,即高难度原则、高速度原则、理论知识起主导作用,使学生理解学习过程以及使所有学生包括差生都得到一般发展的原则 390. 遗传是指人们从上代那里继承下来的一些先天的胜利解剖的特点,遗传素质仅仅为人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可能性 391. 第二信号系统的条件反射:谈梅生津 392. 人的一切心理活动按其生产方式来说都是脑的反射活动 393. 个性积极性的源泉与人的活动的基本动力是需要 394. 马斯洛需要层次中最低是生理需要,最高是自我实现需要 395. 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 396. 我国春秋末年的《学记》是世界上第一部论述教育问题的专著。比古罗马昆体良的《论演说家的教育》早约三编年。其中的主要思想有“学不 等”“不凌节而施”(体现了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道而弗牵”(反映了启发性教学原则);“教学相长”(体现了教师主导作用于学生主体作用相统一的教学规律) 397. 美国杜威的《民本主义与教育》强调“儿童中心”,提出了“做中学”的方法,开创了“现代教育派” 398. 班主任是负责一个班学生工作的教师

35 399. 美国布鲁纳的《教育过程》的主要思想史结构主义和发现法的教学方法 400. 苏联苏霍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其著作被称为“活的教育学”“学校生活的百科全书”。 401. 教育的概念:广义指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三个方面;狭义指学校教育;偏义指思想品德教育 402. 教育的社会属性有:永恒性、历史性、相对独立性 403. 我国封建社会学校的教学内容主要是“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诗、书、礼、易、春秋)。其贯穿了儒家思想。 404. 遗传素质对人的身心发展不起决定作用,社会环境对人的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但环境决定论又是错误的,因为人接受环境影响不是消极的、被动的,而是积极地能动的实践过程 405. 我国普通中学的双重任务是:培养各行各业的劳动后备力量;为高一级学校输送合格新生。 406. 我国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是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 407. “双基”是指系统的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技巧 408. 智育的任务之一是发展学生的智力,包括观察力、想象力、思维力、记忆力和注意力,其中四位能力是决定性因素。 409. 对学生的知、情、意、行的培养顺序,就具体情况,有多种开端 410. 在活动中让学生自己设计、动手、检查,特点是实践性 411. 蔡元培于1912年最早提出美育,并主张“以美育代宗教” 412. 美育的任务:(1)使学生具有正确的审美观和感受美、鉴赏美的知识与能力。(2)培养学生表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3)培养学生的心灵美和行为美 413. 劳动技术教育的任务:(1)培养学生的劳动观点,养成正确的劳动态度和习惯(2)教育学生初步掌握一些基本生产知识和劳动技能 414. 义务教育是依法律规定、适龄儿童和青少年都必须接受,国家、社会、家庭必须予以保证的国民教育。义务教育是一种强制性教育 415. 教师是教育工作的组织者、领导者,早教育过程中起主导作用 416. 马卡连柯提出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的德育原则 417. 教师劳动的特点;(1)复杂性、创造性(2)时间上的连续性、空间的广延性(3)长期性、间接性(4)主体性、示范性 418. 教师的素养:职业道德素养、知识素养、能力素养 419. 学生是教育的客体、是自我教育和发展的主体、是发展中的人 420. 我国的新型师生关系的特点是:(1)尊师爱生(2)民主平等(3)教学相长。从根本上说,良好的师生关系的建立取决于教师的教育水平。 421. 教学时教师和学生共同组成的传递和掌握社会经验的双边活动 422. 教学时实现教育目的的基本途径。教学永远具有教育性。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学校工作必须坚持以教学为主,全面安排的原则 423. 教学过程是教学信息反馈和师生双边活动的过程,教学中教师起主导,学生是主体。教师的主导作用不是包办代替 424. 课程是学校教育的核心,是学校培养未来人才的蓝图 425. 编写学科课程标准和教材应遵循的原则:思想性和科学性统一;理论联系实际;稳定性和时代性结合;系统性和可接受性结合

36

第一部分 教育学

一、单项选择题

1.狭义的教育是指( B )

A.社会教育 B.学校教育 C.家庭教育 D.网络教育 2.只要人类社会存在,就存在教育,这体现了教育的( A )

A.永恒性 B.历史性 C.阶级性 D.相对独立性

3.世界上不同民族的教育往往表现出不同的传统和特点,这主要是因为教育( B ) A.具有阶级性 B.具有自身的继承关系 C.不能脱离政治经济 D.具有永恒性

4.我国目前的教育有很多方面不同与解放初期的教育,这反映了教育具有( A ) A.历史性 B.永恒性 C.阶级性 D.相对独立性 5.马克思主义观点认为,教育起源于( C )

A.生物界 B.儿童对成人的无意识模仿 C.生产劳动 D.动物本能

6.我国唐代由中央直接设立的学校有六学二馆,二馆是指( B ) A.教馆与学馆 B.崇文馆与弘文馆 C.文馆与武馆 D.书学馆与算学馆 7.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的社会是( B ) A.原始社会和奴隶社会 B.奴隶社会与封建社会

C.封建社会与资本主义社会 D.资本主义社会与社会主义社会

8.自然科学的教学内容之所以不可能在古代社会学校中占主导地位,主要是因为古代社会 ( D )

A.教育规模的限制 B.学生数量的限制 C.教师水平的限制 D.生产力水平的限制 9.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起( D )

A.决定作用 B.加速作用 C.延缓作用 D.加速或延缓作用 10.决定教育性质的根本因素是( B )

A.社会生产力 B.政治经济制度 C.上层建筑 D.科学技术 11.遗传素质在人的发展中起( D )

A.主导作用 B.决定作用 C.不起作用 D.生理前提作用

12.“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句话反映了下列哪种对人的发展的影响( A ) A.环境 B.遗传 C.教育 D.社会活动

13.在教育工作中我们要“一把钥匙开一把锁”,这是遵循了人的发展的 ( D ) A.顺序性 B.不平衡性 C.稳定性 D.个别差异性

14.在人的发展的关键期,施以相应的教育,这是遵循了人的发展的 ( B ) A.顺序性 B.不平衡性 C.稳定性 D.个别差异性 15.教育是一种 ( C ) A.生物现象 B.自然现象 C.社会现象 D.心理现象 16.我国奴隶社会的教育内容主要是 ( A ) A.六艺 B.三科 C.四学 D.七艺 17.我国及世界最早的一部教育专著是 ( B ) A.《论语》 B.《学记》 C.《中庸》 D.《大学》 18.古罗马昆体良的教育著作是 ( A ) A.《论演说家的教育》 B.《理想国》 C.《大教学论》 D.《教育论》 19.英国教育家洛克的教育著作是( B )

37 A.《教育论》 B.《教育漫话》 C.《大教学论》 D.《爱弥尔》 20.《普通教育学》的作者是 ( B ) A.夸美纽斯 B.赫尔巴特 C.卢梭 D.斯宾塞 21.《民主主义与教育》的作者是 ( A ) A.杜威 B.斯宾塞 C.布鲁纳 D.克鲁普斯卡娅 22.我国第一部以马克思主义观点阐述教育问题的著作是杨贤江( C ) A.《教育学》 B.《论共产主义教育》 C.《新教育大纲》 D.《民主主义与教育》 23.提出结构教学理论和发现法的教育家是 ( B ) A.赞科夫 B.布鲁纳 C.根舍因 D.杜威 24.前苏联教育家凯洛夫主编的教育学著作是 ( A ) A.《教育学》 B.《论共产主义教育》 C.《普通教育学》 D.《教育论》 1.狭义的教育主要指( A ) A.学校教育 B.家庭教育 C.社会教育 D.职业教育 2.产生教育的最具基础性的条件是( B ) A.人类学会制造工具 B.人类生产劳动的进行 C.语言的形成 D.学校的出现 3.关于教育起源的问题,历来存在分歧,前苏联教育界一直坚持( D ) A.生物起源说 B.模仿起源说 C.游戏起源说 D.教育起源于劳动 4.在一定意义上,教育是人类一种特殊的( C ) A.生产劳动 B.家庭活动 C.交往活动 D.社会现象

5.当生产力发展到一定水平,一部分人有可能脱离生产劳动,当语言的发展到了文字的出现后,便出现了( A ) A.学校 B.家庭 C.集体劳动 D.职业教育 6.教育形成自己相对独立形态的标志是( C ) A.家庭的出现 B.部落的形成 C.学校的出现 D.专职教师的出现 7.古代社会学校教育的各种服务中,占中心地位的是( B ) A.为社会物质生产服务 B.为社会统治阶级政治服务

C.为社会稳定服务 D.为科学文化的普及与发展服务

8.与生活过程、生产过程浑然一体的教育,没有固定的教育者,也没有固定的受教育者,这是一种( A ) A.非形式化教育 B.形式化教育 C.制度化教育 D.大众教育 9.制度化教育的典型表征是( B ) A.学校的出现 B.学制的建立 C.教师的出现 D.教育机构的建立 10.加强学前教育并重视与小学教育的衔接是在( A ) A.二战以后 B.二战以前 C.中世纪开始 D.16世纪以后

11.国家用法律形式规定的、对一定年龄儿童实施确定年限的学校教育,这是( B ) A.学校教育 B.义务教育 C.学年教育 D.基础教育

12.提出了年限不等的普及义务教育目标的占世界国家总数的近( C ) A.二分之一 B.三分之一 C.三分之一 D.四分之一 13.在中等教育中,普通教育的主要目标是以( D ) A.就业为主 B.人的发展为主 C.技能训练为主 D.升学为主 14.以就业为主要目标、以从事某种职业或生产劳动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为主要教学内容的教育是( A ) A.职业教育 B.义务教育 C.普通教育 D.双轨制教育 15.根据历史记载,中国有了最早学校教育的形态是在( A ) A.夏朝 B.商朝 C.西周时期 D.春秋时期

16.官学衰微,私学大兴,儒、墨两家的私学成为当时的显学是在( D ) 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春秋战国

17.学校教育制度已经发展到比较完备的形式,建立了典型的政教合一的官学体系,是在( C ) A.夏朝以后 B.商朝以后 C.西周以后 D.春秋战国以后 18.西周时期,学校教育的主要内容是( A ) A.六艺教育 B.儒家经典教育 C.程朱理学教育 D.四书五经教育

19.采纳董仲舒提出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实行了思想专制主义的文化教育政策和

38 选士制度是( C ) A.汉文帝 B.汉景帝 C.汉武帝 D.汉宣帝

20.使得政治、思想、教育的联系更加制度化是由于隋唐以后盛行( B ) A.选士制度 B.科举制度 C.铨选制度 D.荐举制度 21.宋代以后,成为国学的是( D ) A.黄老思想 B.儒家思想 C.杨朱思想 D.程朱理学 22.明代以后,考科举的固定格式是( B ) A.四书五经 B.八股文 C.神学 D.六艺

23.科举制度再也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清政府下令废科举开学堂是在( C ) A.1902年 B.1895年 C.1905年 D.1860年

24.古代印度婆罗门教把人分成四种等级,其中被剥夺了受教育的权利的是( D ) A.僧侣祭司 B.刹帝利 C.吠舍种姓 D.首陀罗种姓

25.“以僧为师”,“以(书)史为师”成为教育的一大特征出现在古代( D ) A.印度 B.中国 C.巴比伦 D.埃及 26.古埃及设置最多的学校是( A ) A.文士学校 B.学士学校 C.私立学校 D.公立学校

27.教育的目的是培养有文化有修养和多种才能的政治家和商人,这种教育方式出现在( B ) A.古代斯巴达 B.古代雅典 C.古代希腊 D.古代罗马

28.欧美国家资产阶级政府逐渐认识到公共教育的重要性,逐渐建立了公共教育系统发生在( C ) A.20世纪上半叶 B.20世纪下半叶 C.19世纪以后 D.19世纪以前 29.提出教育贯穿人的一生的终身教育思想出现于( D ) A.20世纪初 B.20世纪50年代 C.20世纪末 D.20世纪60年代 30.教育民主化首先是指( A ) A.教育机会均等 B.师生关系的民主化 C.教育活动民主化 D.教育内容民主化

31.孔子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教育家和教育思想家,他的思想集中体现在( C ) A.《大学》 B.《中庸》 C.《论语》 D.《孟子》 32.孔子学说的核心和他认为的最高道德标准是( C ) A.忠 B.孝 C.仁 D.义

33.对于获得知识的理解,认为主要有“亲知”、“闻知”和“说之”三种途径的是我国古代( C )。

A.孔子 B.孟子 C.墨家 D.苟子

34.战国后期,从正反两方面总结了儒家的教育理论和经验的是( A ) A.《学记》 B.《中庸》 C.《论语》 D.《尚书》

35.按照朱熹对孔子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解释,“口欲言而未能之貌”就是( B ) A.愤 B.悱 C.启 D.发 36.《学记》反对死记硬背,主张启发式教学,其中主张的开导学生但不要牵着学生走就是( D ) A.博学于文 B.开而弗达 C.强而弗抑 D.道而弗牵

37.认为“现实世界”不过是“理念世界”的摹本和影子,人类要想从“现实世界”走向“理念世界”,非常重要的就是通过教育,帮助未来的统治者获得真知,以“洞察”理想的世界。这是古希腊哲学家( B ) A.苏格拉底的思想 B.柏拉图的思想 C.亚里士多德的思想 D.维多里诺的思想

38.注意到儿童心理发展的自然特点,主张按照儿童心理发展规律对儿童进行分阶段教育的第一人是( B ) A.柏拉图 B.亚里士多德 C.夸美纽斯 D.赫拉克利特

39.最早提出教育的目的在于按照自然的法则全面地、和谐地发展儿童的一切天赋力量的教育学家是( D ) A.裴斯泰洛齐 B.康德 C.杜威 D.夸美纽斯

40.认为根据社会要求加给儿童的教育是坏教育,让儿童在自然中顺其自然发展才是好的教育,甚至越是远离社会影响的教育才越是好教育,这是( A ) A.卢梭的观点 B.杜威的观点 C.康德的观点 D.华生的观点

41.认为人的心灵如同白板,观念和知识都来自后天。这就是英国哲学家洛克著名的( B ) A.绅士教育说 B.白板说 C.自然说 D.天性说

39 42.教育学作为一门课程在大学里讲授,最早始于( D ) A.洛克 B.杜威 C.赫尔巴特 D.康德

43.一般被认为是教育学形成独立学科的开始,是夸美纽斯的( B ) A.《教育漫画》 B.《大教学论》 C.《普通教育学》 D.《教育学讲授纲要》

44.第一个提出要使教育学成为科学,并认为应以伦理学和心理学作为教育学的理论基础的是( C ) A.裴斯泰洛齐 B.洛克 C.赫尔巴特 D.卢梭 45.主张“在做中学”,在问题中学习的是( A ) A.杜威 B.柏拉图 C.苏格拉底 D.蒙田 46.杜威的教育思想主要体现在其代表作( C ) A.《大教学论》 B.《教育学》 C.《民主主义与教育》 D.《普通教育学》

47.我国国内学者开始撰写教育学科方面的教育科书等著作,表现出由介绍、翻译转向以评述为主、联系中国教育实际来著述的特点,这发生于( C ) A.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 B.20世纪头20年

C.20世纪20年代至40年代 D.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 48.苏联教育理论家凯洛夫主编的《教育学》,其主要特点是重视( B ) A.德育在全面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B.智育在全面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C.体育在全面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D.美育在全面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49.提出“中小学教育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办出各自的特色。普通高中的办学体制和办学模式要多样化。”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发表于( C ) A.1979年 B.1980年 C.1993年 D.1998年

50.确立“深化教育改革,建立起教育新体制的基本框架,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并确定到2010年在全面实现“两基”目标其内容来源于教育部1998年颁布的( B ) A.《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 B.《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 C.跨世纪素质教育工程 D.跨世纪园丁工程 1.教育发展的物质基础是( C ) A.人力 B.物力 C.生产力水平 D.财力

2.教育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表现在教育再生产劳动力,同时,教育还再生产( C ) A.土地 B.物质资料 C.科学技术 D.资本

3.承担着生产人的劳动能力,使潜在的生产力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的使命的载体是( D ) A.政治 B.经济 C.科技 D.教育

4.科学技术对教育的影响,首先表现为对教育的( B ) A.规范作用 B.动力作用 C.引导作用 D.爆发作用

5.“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观念反映在教育价值观上,属于( C )的价值取向。 A.重传统 B.重权威 C.重功名 D.重忠孝 6.《礼记》中说:“何谓人义?父慈,子孝,兄良,弟悌,夫义,妇听,长惠,幼顺,君仁,臣忠,十者谓之人义。”从价值取向的角度看,不论是孝还是忠,都表现为一种建立在血缘和等级基础上的( A ) A.服从关系 B.尊卑关系 C.亲亲关系 D.尊尊关系

7.促进人的身心发展是教育的直接目的,个体身心的发展,个性的发展,在相当大的程度上依赖于( A ) A.教育 B.经济 C.遗传 D.环境

8.教育工作能否达到预期目的的关键是其能否遵循( C ) A.人的潜能规律 B.人的个性发展规律 C.人的身心发展规律 D.人的身心发展的特殊性 9.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人,具有规划自己的未来和为未来的发展创造条件的能力。这说明人的身心发展具有( D ) A.自发性 B.自由性 C.前瞻性 D.能动性 10.中国古代内发论的代表人物是( C ) A.荀子 B.孔子 C.孟子 D.韩非子

11.认为人的本能是最基本的自然本能,它是推动人的发展的潜在的、无意识的、最根本的动因的代表人物是( C )

40 A.孟子 B.格塞尔 C.弗洛伊德 D.洛克 12.下列中外历史名人中,坚持外铄论的有( D ) A.孟子 B.威尔逊 C.弗洛伊德 D.洛克

13.提出给他一打健康婴儿,不管他们祖先的状况如何,可以任意把他们培养成从领袖到小偷等各种类型的人的代表人物是( D ) A.洛克 B.弗洛伊德 C.荀子 D.华生

14.心理学家提出了发展关键期或最佳期的概念是遵循个体身心发展的( A ) A.不平衡性 B.顺序性 C.阶段性 D.互补性 15.教育工作要循序渐进规律是遵循身心发展的( A ) A.顺序性 B.不平衡性 C.阶段性 D.个别差异性

16.身体的发展遵循着从上到下、从中间到四肢、从骨骼到肌肉的顺序发展,心理的发展总是由机械记忆到意义记忆,由具体思维到抽象思维。这些说明个体身心发展具有( B ) A.不平衡性 B.顺序性 C.阶段性 D.互补性

17.皮亚杰有关发生认识论的研究,说明了个体身心发展的( D ) A.不平衡性 B.互补性 C.阶段性 D.顺序性

18.针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进行不同内容、特点的教育是遵循身心发展的( C ) A.顺序性 B.不平衡性 C.阶段性 D.个别差异性

19.失明者通过听觉、触觉、嗅觉等方面的超常发展得到补偿,这就是个体身心发展的( A ) A.互补性 B.不平衡性 C.顺序性 D.个别差异性

20.父母、教师培养孩子自信和努力的品质是依据身心发展的( C ) A.顺序性 B.不平衡性 C.互补性 D.个别差异性 21.因材施教是遵循身心发展的( D ) A.顺序性 B.不平衡性 C.阶段性 D.个别差异性 22.格塞尔双生子爬楼梯的实验说明了( B ) A.遗传的重要性 B.成熟对个体发展的影响 C.环境对个体发展的影响 D.教育的重要性

23.认为教育对儿童的发展能起主导作用和促进作用,但需要确定儿童已经达到的发展水平和可能达到的发展水平,并提出“最近发展IX”概念的是( A ) A.维果茨基 B.洛克 C.赞可夫 D.裴斯泰洛齐

24.少年期的年龄特征决定了初中教育在个体发展阶段的重要性和艰巨性。总的说来,初中教育在促进少年身心发展方面的任务可形象地比喻为( B ) A.“生理断乳期” B.“帮助少年起飞” C.“帮助少年成熟” D.“心理断乳期” 1.一个国家设立怎样的教育制度,什么人接受什么样的教育,进入不同教育系列的标准怎样确定,其基本决定因素是( A ) A.政治经济制度 B.社会制度 C.科技 D.文化

2.我国现阶段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国义务教育法》颁布于( C ) A.1982年 B.1984年 C.1986年 D.1990年 3.决定教育目的的性质和思想品德教育的内容的是( B ) A.文化 B.政治经济制度 C.生产力 D.科学技术

4.教育受到政治经济制度的制约,反过来,它对政治经济制度也产生积极的影响,教育作用于政治经济的主要途径是( D ) A.参加政治决策 B.制造舆论 C.促进民主 D.培养人才

5.一个国家的民主程度直接取决于一个国家的政体,但又间接取决于这个国家人民的文化程度、教育事业发展的程度,因此,教育对民主具有( A ) A.促进作用 B.决定作用 C.弱化作用 D.毫无关系 6.教育发展的物质基础是( C ) A.人力 B.物力 C.生产力水平 D.财力 7.教育的规模和速度的决定因素是( D ) A.政治 B.文化 C.民主思想 D.生产力水平 8.普及高等中级教育的要求出现在( C ) A.第一次工业革命 B.第二次工业革命 C.第三次工业革命 D.信息革命后

9.19世纪中叶,根据当时社会经济发展的行业要求,提出了较为系统的课程理论,对欧洲教育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的英国教育思想家是( B )

41 A.洛克 B.斯宾塞 C.卢梭 D.柯尔伯格

10.教育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表现在教育再生产劳动力,同时,教育还再生产( C ) A.土地 B.物质资料 C.科学技术 D.资本

11.承担着生产人的劳动能力,使潜在的生产力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的使命的载体是( D ) A.政治 B.经济 C.科技 D.教育

12.科学技术的积累和继承要实现,其主要途径是( B ) A.口耳相传 B.教育 C.文字 D.媒体 13.人力资本理论的核心概念是( A ) A.人力资本 B.经济资本 C.社会资本 D.自然资本

14.人力资本投资除了包括职业训练、卫生保健及为适应就业机会变化而进行的信息搜寻等形式外,还应包括( B ) A.家庭教育 B.学校教育 C.社会教育 D.社区教育 15.舒尔茨根据人力资本理论,通过教育资本储藏量的分析方法,推算出教育对( A )增长的贡献。 A.国民收入 B.国民生产总值 C.国内生产总值 D.社会总产值 16.舒尔茨推算出教育水平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是( A ) A.33% B.25% C.66% D.70% 17.科学技术对教育的影响,首先表现为对教育的( B ) A.规范作用 B.动力作用 C.引导作用 D.爆发作用 18.科学能否对教育发生影响,关键在于科学因素能否进入( C ) A.学校领域 B.社区领域 C.教育过程 D.学习过程

19.据统计,美国大学担负了全国基础研究的60%,应用研究的15%;联邦德国的大学承担了全国基础研究的75%;在中国,全国共有800多所高校承担有科研任务。这说明教育具有( B ) A.科学知识再生产 B.科学研究功能 C.推进科学体制化 D.第一生产力

20.知识的急速增长要求人们学会学习,( A )比知识教育更重要,方法教育比结论教育更重要。 A.能力教育 B.集体教育 C.情感教育 D.价值观教育

21.新技术革命使得传统工业的标准化、规格化转向非标准化和多样化,培养目标( B )更加受到关注。

A.个别化 B.个性化 C.全民化 D.全面化

22.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使得知识的创造和传播成为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使人类进入知识经济时代,由此要求教育注重学生( D )的培养。

A.辨别能力 B.接受能力 C.分析能力 D.创新能力

23.包括文学、艺术、语言、宗教等的特征,更表现为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的特征。这些内容属于( C ) A.物质文化 B.制度文化 C.精神文化 D.校园文化 24.在文化的诸因素中,处于核心地位的是( A ) A.思维方式 B.道德 C.知识信息 D.价值观

25.文字出现以后,文化的承传除了口耳相传外,更依赖于文字记载和( A ) A.有系统的教育 B.家庭教育 C.学校教育 D.社会教育 26.教育对文化的改造表现为两种形式,即选择文化和( B ) A.保存文化 B.整理文化 C.承传文化 D.创新文化

27.一个人价值观的形成,与他的生活经历、周围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而这种经历和环境渗透着文化传统中( C )的巨大影响。

A.道德 B.情感 C.价值取向 D.统治思想

28.“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观念反映在教育价值观上,属于( C )的价值取向。 A.重传统 B.重权威 C.重功名 D.重忠孝 29.《礼记》中说:“何谓人义?父慈,子孝,兄良,弟悌,夫义,妇听,长惠,幼顺,君仁,臣忠,十者谓之人义。”从价值取向的角度看,不论是孝还是忠,都表现为一种建立在血缘和等级基础上的( A ) A.服从关系 B.尊卑关系 C.亲亲关系 D.尊尊关系

30.组织的层次和形态、规章制度以及角色规范等内容应该属于校园文化中的( B ) A.物质文化 B.组织制度文化 C.课程活动文化 D.精神文化 31.校园文化的核心是( D ) A.物质文化 B.组织制度文化 C.课程活动文化 D.精神文化

42 1.促进人的身心发展是教育的直接目的,个体身心的发展,个性的发展,在相当大的程度上依赖于( A ) A.教育 B.经济 C.遗传 D.环境

2.教育工作能否达到预期目的的关键是其能否遵循( C ) A.人的潜能规律 B.人的个性发展规律 C.人的身心发展规律 D.人的身心发展的特殊性 3.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人,具有规划自己的未来和为未来的发展创造条件的能力。这说明人的身心发展具有( D ) A.自发性 B.自由性 C.前瞻性 D.能动性 4.中国古代内发论的代表人物是( C ) A.苟子 B.孔子 C.孟子 D.韩非子

5.认为人的本能是最基本的自然本能,它是推动人的发展的潜在的、无意识的、最根本的动因的代表人物是( C ) A.孟子 B.格塞尔 C.弗洛伊德 D.洛克 6.下列中外历史名人中,坚持外铄论的有( D ) A.孟子 B.威尔逊 C.弗洛伊德 D.洛克 7.提出给他一打健康婴儿,不管他们祖先的状况如何,可以任意把他们培养成从领袖到小偷等各种类型的人的代表人物是( D ) A.洛克 B.弗洛伊德 C.荀子 D.华生

8.在主客观条件大致相似的情况下,( C )发挥的程度,对人的发展有着决定性的意义。 A.智商 B.情商 C.个体主观能动性 D.个体参与实践活动 9.身体或一心理的某一方面机能和能力最适宜于形成的时期就是( D ) A.发展周期 B.适应期 C.成熟期 D.发展关键期

10.心理学家提出了发展关键期或最佳期的概念是遵循个体身心发展的( A ) A.不平衡性 B.顺序性 C.阶段性 D.互补性 11.教育工作要循序渐进规律是遵循身心发展的( A ) A.顺序性 B.不平衡性 C.阶段性 D.个别差异性

12.身体的发展遵循着从上到下、从中间到四肢、从骨骼到肌肉的顺序发展,心理的发展总是由机械记忆到意义记忆,由具体思维到抽象思维。这些说明个体身心发展具有( B ) A.不平衡性 B.顺序性 C.阶段性 D.互补性

13.皮亚杰有关发生认识论的研究,说明了个体身心发展的( D ) A.不平衡性 B.互补性 C.阶段性 D.顺序性

14.针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进行不同内容、特点的教育是遵循身心发展的( C ) A.顺序性 B.不平衡性 C.阶段性 D.个别差异性

15.失明者通过听觉、触觉、嗅觉等方面的超常发展得到补偿,这就是个体身心发展的( A ) A.互补性 B.不平衡性 C.顺序性 D.个别差异性

16.父母、教师培养孩子自信和努力的品质是依据身心发展的( C ) A.顺序性 B.不平衡性 C.互补性 D.个别差异性 17.因材施教是遵循身心发展的( D ) A.顺序性 B.不平衡性 C.阶段性 D.个别差异性

18.从上代继承下来的生理解剖上的特点,如机体的结构、形态、感官和神经系统等的特点,这就是( A ) A.遗传 B.成熟 C.生理素质 D.心理素质 19.格塞尔双生子爬楼梯的实验说明了( B ) A.遗传的重要性 B.成熟对个体发展的影响 C.环境对个体发展的影响 D.教育的重要性

20.由政治、经济、文化以及与个体相关的其他社会关系等因素组成的环境可称之为( C ) A.大环境 B.小环境 C.社会环境 D.自然环境

21.学校教育是由承担教育责任的教师和接受教育的学生共同参与和进行的,这是学校活动中( A )的特殊性。

A.主体 B.环境 C.对象 D.目的

22.认为教育对儿童的发展能起主导作用和促进作用,但需要确定儿童已经达到的发展水平和可能达到的发展水平,并提出“最近发展IX”概念的是( A )

43 A.维果茨基 B.洛克 C.赞可夫 D.裴斯泰洛齐

23.学校教育,尤其是中小学的基础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不仅具有即时的价值,而且具有( C ) A.额外的价值 B.附加的价值 C.延时的价值 D.通用的价值

24.人在世界中的地位得到肯定,人的作用得到发挥,人的尊严得到保证。这就是( D ) A.人的个性 B.人的力量 C.人的潜能 D.人的价值 25.当具备了某种条件时,往往能够得到超常发挥的是人的( C ) A.力量 B.价值 C.潜能 D.个性

26.人能创造和使用工具以增强自身的生存能力;能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以实现和满足人的各种需要;能认识自己和改造自己,以发展和完善人自身。这主要是因为人具有( A ) A.精神的力量 B.身体的力量 C.物质力量 D.潜在力量

27.发展人的个性是教育的理想,就我国学校教育的多数情况来说,更加重视的是( A ) A.共同性 B.差别性 C.主动性 D.地域性 28.在人生过程中,个体身心变化剧烈的时期是( C ) A.中年期 B.青年期 C.少年期 D.儿童期

29.儿童在少年期将从心理上摆脱对成人的依赖,表现出追求独立的倾向。因此有些心理学家把少年期称为“危机期”或( D ) A.“生理断乳期” B.青春期 C.起飞期 D.“心理断乳期”

30.少年期的年龄特征决定了初中教育在个体发展阶段的重要性和艰巨性。总的说来,初中教育在促进少年身心发展方面的任务可形象地比喻为( B ) A.“生理断乳期” B.“帮助少年起飞” C.“帮助少年成熟” D.“心理断乳期” 31.个体身心两方面逐步走向成熟的时期是( D ) A.少年期 B.儿童期 C.青春期 D.青年期

32.“未来”成为最重要的概念,存在于个体成长发展的哪个时期( C ) A.少年期 B.儿童期 C.青年期 D.中年期

1.马克思主义认为,造成人的片面发展的根本原因是( A )

A.旧的社会分工 B.生产力水平低下 C.资本主义制度 D.阶级剥削 2.马克思主义认为,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根本途径是( A )

A.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B.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相结合 C.城市与农村相结合 D.书本知识与实际知识相结合 3.真正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条件是( B )

A.机器大工业 B.社会主义制度 C.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D.市场经济 4.学校体育的根本任务是( B )

A.促进学生正常发育 B.增强学生体质 C.使学生掌握体育技能 D.输送运动员 5.最早使用美育一词的是( B )

A.赫尔巴特 B.席勒 C.卢梭 D.孔子 6.美育首次正式列入我国教育的组成部分是在( B )

A.1911年 B.1912年 C.1921 年 D.1949年 7.美育又可以叫做( C )

A.艺术教育 B.情感教育 C.审美教育 D.美学教育 8.体育的基本组织形式是( C )

A.课外体育锻烁 B.课间操 C.体育课 D.运动会 9.明确规定了“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为我国教育目的的是( C ) A.《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D.《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 10.在我国的教育方针中,首次提出素质教育的文件是( D )

A.《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 B.《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C.《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 D.《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 11.国民教育制度的核心和实质是( C ) A.中等教育制度 B.社会教育制度 C.学校教育制度 D.高等教育制度 12.在不同政治经济制度下,学制在很多方面存在共同特点,如入学年龄,大、中、小学阶段的划分,在很多国家都是一致的。这是因为,学制的建立要受( C ) A.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 B.生产力发展水平与科学技术发展状况的影响

44 C.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的影响 D.本国学制的历史和国外学制的影响 13.我国颁布的第一个现代学制是( A ) A.壬寅学制 B.癸卯学制 C.壬子癸丑学制 D.壬戌学制 14.我国第一个实行的现代学制是( B ) A.壬寅学制 B.癸卯学制 C.壬子癸丑学制 D.壬戌学制

15.明显反映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精神,体现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特点的现代学制是 ( B ) A.壬寅学制 B.癸卯学制 C.壬子癸丑学制 D.壬戌学制 16.第一次明显反映资产阶级在学制方面的要求的现代学制是( C ) A.壬寅学制 B.癸卯学制 C.壬子癸丑学制 D.壬戌学制 17.以美国学制为蓝本,一直沿用到全国解放初期的现代学制是( D ) A.壬寅学制 B.癸卯学制 C.壬子癸丑学制 D.壬戌学制 18.新中国第一次学制改革是在( C ) A.1949年 B.1950年 C.1951年 D.1952年 19.《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颁布于( D ) A.1982年 B.1983年 C.1984年 D.1985年 20.近代中国颁布的第一个学制是( A ) A.壬寅学制 B.癸卯学制 C.壬子癸丑学制 D.壬戌学制 21.以法律形式规定了我国的教育基本制度的是1905年颁布的( B ) A.《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B.《中华人们共和国教育法》 C.《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 D.《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 22.《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要有计划、有步骤地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并把其责任交给( B ) A.国家 B.地方 C.学校 D.家长 23.我国现行义务教育的年限是( C ) A.6年 B.8年 C.9年 D.12年 24.中国近代史上以日本学制为蓝本建立的学制是( B ) A.壬寅学制 B.癸卯学制 C.壬子癸丑学制 D.壬戌学制

1.国家和社会教育机构、学生的家长和亲友、教师等,都对新一代寄予这样那样的期望,这些期望都可以理解为广义的( A ) A.教育目的 B.教育方法 C.教育理念 D.教学目标 2.教育目的对( B )具有指导意义

A.部分学校 B.所有学校 C.高等教育 D.基础教育 3.整个教育工作的方向,一切教育工作的出发点是( C ) A.教育理念 B.教学方法 C.教育目的 D.教学目标 4.教育活动的归宿是( C ) A.教育理念的诞生 B.教育目标的产生 C.教育目的的实现 D.教学目标的实现 5.只针对特定的对象提出的要求指的是( B ) A.教育目的 B.培养目标 C.教学目标 D.教学计划 6.教育者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在完成某一阶段工作时,希望受教育者达到的要求或产生的变化结果,这就是( C ) A.教育目的 B.培养目标 C.教学目标 D.课程目标

7.课程目标、教学目标和教育目的、培养目标之间的关系是( D ) A.普遍与特殊的关系 B.抽象和具体的关系 C.一般与个别的关系 D.具体和抽象的关系

8.出于近代科学和资本主义兴起对科学知识的需要,提倡培养百科全书式的人物的是( C ) A.夸美纽斯 B.卢梭 C.培根 D.洛克 9.提出了“以公民道德教育为中坚,盖世界观其美育皆所以完成道德,而军国民教育及实利主义则必以道德教育为根本”的教育目的的是民国第一任教育总长( A ) A.蔡元培 B.陶行之 C.胡适 D.晏阳初

10.教育目的随着时代的变迁,随着社会条件的变化而变化,最终决定教育目的的性质和方向的是( B ) A.生产力发展水平 B.政治经济制度 C.儿童身心发展规律 D.教育学的基本规律

45 11.在许多发达国家,当经济增长加快、民主意识高涨、需要提高全民教育素质时,反映在教育目的上就是强调教育平等化和( B ) A.英才教育 B.价值多元化 C.培养国家精神 D.文明教育

12.当国家竞争加剧,强调各方面尤其是科技实力时,就会强调教育质量,反映在教育目的上,就是强调( A )和培养国家精神。

A.英才教育 B.价值多元化 C.绅士教育 D.文明教育

13.有浓厚的学习兴趣、强烈的求知欲望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具有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这属于对普通中学生( B ) A.体育方面要求 B.智育方面要求 C.德育方面要求 D.美育方面要求

14.正确认识自己,尊重他人,学会交流与合作,具有团队精神,理解文化的多样性,具有国际视野,指的是对普通中学生( C ) A.体育方面要求 B.智育方面要求 C.德育方面要求 D.美育方面要求 15.具有美学的基础知识,懂得各种类型美的特性与形态的丰富性,领悟美所表达的意蕴和意境,从而达到“物我同一”的审美境界,并使人格和性情得到陶冶,这属于( B ) A.感受美 B.鉴赏美 C.创造美 D.领悟美

16.按照美的规律对自己劳动条件和劳动产品进行设计和加工;对居室、日用品、服饰等方面按照美的观念作出选择与合理的配置属于( C ) A.感受美 B.鉴赏美 C.创造美 D.领悟美

1.学生的年龄特征应包括下列哪两方面的典型特征( A ) A.生理和心理上 B.情感和意识 C.认真和情感 D.气质和性格 2.反映教师对待自己的道德修养要求的是( D ) A.热爱学生 B.热爱教育事业 C.团结协作 D.为人师表 3.青少年发展过程中充满矛盾、被称为“危机期”的时期是( B ) A.童年期 B.少年期 C.青年初期 D.青年晚期 4.在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的过程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 B ) A.学生 B.教师 C.家长 D.校长 5.“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这句话体现了教师劳动的哪一特点( C ) A.创造性 B.广延性 C.长期性 D.示范性 6.教师的根本任务是( D ) A.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B.发展学生的智力 C.教授科学文化知识 D.教书育人 7.教师劳动的创造性主要体现在( C ) A.进行科学发现 B.进行技术的发明 C.创造性地运用教育规律 D.探索未知领域

8.学生的“向师性”和模仿性的心理特征决定了教师的劳动具有( A ) A.示范性 B.复杂性 C.主体性 D.长期性 9.教师的表率作用主要体现在( B ) A.衣着整洁 B.言行一致 C.举止端庄 D.谈吐文雅 10.少年期学生所处的年龄阶段是( C ) A.6~11岁 B.7~12岁 C.

11、12~

14、15岁 D.

12、13~15 1.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社会活动,教育系统是以( A )为主要构成要素的社会系统。 A.人的集合 B.物的集合 C.知识的集合 D.人、财、物的集合 2.要研究教育系统,要研究教育系统中人的活动,首先必须研究( C )的关系。 A.教师之间 B.学生之间 C.师生之间 D.领导和教师之间

3.我国国家统计局和国家标准局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职业分类与代码》中,教师被列在( D )这一大类。

A.事业单位负责人 B.办事人员 C.服务业人员 D.专业技术人员

4.不同职业的性质,使不同职业人员扮演的角色、承担的职责表现出不同的特点。教师职业的最大特点在于职业角色的( C ) A.单一化 B.专业化 C.多样化 D.复杂化

5.教师在教育教学中确定目标,建立班集体,制定和贯彻规章制度,维持班级纪律,组织班级活动,协调人际关系等。这些活动中,教师扮演着( C ) A.传道者角色 B.授业解惑者角色 C.管理者角色 D.示范者角色

46 6.( B )曾揭示教师示范者角色的特点,并指出教师的职务是用自己的榜样教育学生。 A.乌申斯基 B.夸美纽斯 C.赫尔巴特 D.卢梭

7.我们说教师是一种专门职业,首先是说教育工作者需要有( A ) A.学科专业素养 B.教育专业素养 C.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 D.较强的感染力 8.专业素养不仅包括专业知识,而且包括一定的( C ) A.学习能力 B.教育能力 C.科研能力 D.管理能力 9.教育有两个最基本的功能,即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和( D ) A.确立社会主流思想 B.传播统治者的意志 C.促进经济发展 D.促进人自身的发展

10.既是教育的终极目标,也是教育的社会功能得以实现的必要条件是( A ) A.人的发展 B.普及义务教育 C.教育内容确定 D.普及中等教育 11.区别一名普通的教师和优秀的教师的真正标志是( D ) A.是否具有高深的知识 B.是否具有很强的科研能力

C.是否具有崇高的威信 D.是否能为学生个性的发展提供充分机会 12.确定尊重儿童观点与意见原则的是( C ) A.我国《宪法》 B.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 C.联合国通过的《儿童权利公约》 D.我国《义务教育法》

13.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父母或其他的监护人应当依法履行对未成年人的监护职责和抚养义务,不得遗弃、虐待未成年人。”这就以法律的形式确定了青少年( B ) A.安全的权利 B.生存的权利 C.受教育的权利 D.受尊重的权利

14.我国法律规定:“学校不得使未成年学生在危及人身安全、健康的校舍和其他教育教学设施中活动。”明确作出此规定的是( D ) A.《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

15.《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规定: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依法保障儿童、少年( A ) A.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 B.接受九年义务教育的权利 C.接受六年义务教育的权利 D.接受五年义务教育的权利 16.师生在教育内容的教学上应该结成( C ) A.平等关系 B.相互促进关系 C.授受关系 D.和谐关系 17.教师对学生的指导、引导的目的是促进学生的( D ) A.人格平等 B.充分接受知识 C.主导地位 D.自主发展 18.师生关系在社会道德上应该是( B ) A.平等关系 B.相互促进关系 C.授受关系 D.和谐关系 1.根据教学大纲系统表述学科内容的是( C ) A.教学指导书 B.教学参考书 C.教科书 D.教案 2.评定学生成绩的方法除百分制记分法外,还有一类是( B ) A.五分制记分法 B.等级制记分法 C.文字记分法 D.数字记分法 3.教学方法是指为完成教学任务( D ) A.教师教育学生的方法 B.教师指导学生学习的方法 C.教师讲授课程的方式 D.师生共同活动的方式

4.教师在课堂上向学生作示范性的实验来说明和印证所传授的知识,这种方法是指( B ) A.实验法 B.演示法 C.参观法 D.实践活动法

5.在教师指导下学生独立运用一定的仪器设备,按照一定的条件作用于一定的对象,使学生亲眼看到所学对象的某些变化过程的方法是( A ) A.实验法 B.演示法 C.实习作业法 D.参观法 6.班级授课制在我国正式实行一般认为是在( C ) A.唐朝中期 B.明朝中期 C.清朝末年 D.辛亥革命以后 7.课的类型一般分为两大类,即( D ) A.讲授课和练习课 B.讲授课和复习课 C.讲授课和实验课 D.单一课和综合课 8.《学记》上说:“不陵节而施”,这句话体现了( A ) A.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 B.启发性教学原则 C.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 D.巩固性教学原则

9.人们常说,“教有法,而无定法”,这句话反映了教师劳动的( B )

47 A.连续性 B.创造性 C.长期性 D.示范性 lO.下列哪个选项符合我国古代个别教学的特征( C ) A.学生有固定的修业年限 B.教师对学生讲授相同的内容 C.学生的年龄和知识程度都不相同 D.学生的年龄相同但知识程度不同

11.在近代教育史上,认为教学的主要任务在于训练学生的智力或思维而传授知识无关紧要的理论被称为( C ) A.现代教育理论 B.传统教育理论 C.形式教育理论 D.实质教育理论 12.长期以来的教育实践证明,学校工作必须做到( A ) A.以教学为主 B.教学、科研并重 C.教学、科研、生产三中心 D.所有时间用于搞教学 13.以下哪种主张比较准确地体现了启发性教学原则( D ) A.学不躐等 B.各因其材 C.人不知而不愠 D.开而弗达 14.西方第一部教学方法论著是( B ) A.《大教学论》 B.《论演说家的教育》 C.《理想国》 D.《普通教育学》 15.“教学相长”最早出现在我国的( C )著作中。 A.《论语》 B.《师说》 C.《学记》 D.《劝学篇》 16.教学过程从根本上说是教师引导下的学生的( D ) A.认识过程 B.发展过程 C.智育过程 D.认识过程和发展过程 17.中小学“双基教育”是指( B )的教学。

A.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 B.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C.基本技能和基本技巧 D.基本知识和基本能力 18.将具体事物抽象化的过程,主要体现在教学过程的( A )阶段。

A.领会知识 B.巩固知识 C.运用知识 D.检查学习效果 19.将抽象知识具体化的过程,主要体现在教学过程的( C )阶段。

A.领会知识 B.巩固知识 C.运用知识 D.检查学习效果 2O.《学记》中提出“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说明在教学中应贯彻( B )原则。 A.因材施教 B.启发性 C.巩固性 D.直观性 21.“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出自( A ) A.《论语》 B.《学记》 C.《孟子》 D.《大学》 22.提出教学过程最优化思想的是( B ) A.赞科夫 B.巴班斯基 C.乌申斯基 D.维果茨基 23.现代教学技术是教学的( A ),它是靠教师来使用的。

A.辅助手段 B.基本手段 C.主要手段 D.重要手段 24.课堂教学是教学的( C )

A.一般组织形式 B.特殊组织形式 C.基本组织形式 D.辅助形式 25.教师把实物、教具呈示给学生看,或者向学生做示范性实验,使学生通过直观感知,从而获得知识、发展能力的方法,叫做( C )

A.参观法 B.实验法 C.演示法 D.练习法 26.教师向学生叙述事实材料或描绘所讲对象的讲授方式称为( C ) A.讲解 B.讲读 C.讲述 D.讲演 27.备课时,教师要按顺序写出( B )三种教学计划。

A.课时计划、单元计划、学期计划 B.学期计划、单元计划、课时计划 C.单元计划、课时计划、学期计划 D.学期计划、课时计划、单元计划

28.把两个及其两个年级以上的儿童编在一个班级,直接教学与布置、完成作业轮流交替进行,在一节课内由一位教师对不同年级学生进行教学的组织形式是( D ) A.分层教学 B.合作学习 C.小班教学 D.复式教学 29.最早在教学理论上提出班级授课制思想的是( B )

A.泰勒 B.夸美纽斯 C.裴斯塔洛齐 D.凯洛夫 30.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B)

A.备课 B.上课 C.布置批改作 D.成绩考评 31.在教学方法改革过程中,布鲁纳提出了( A )

A.发现学习教学法 B.探究研讨法 C.纲要信号图教学法 D.暗示教学法 32.“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反映了( D )教学原则。

48 A.系统性 B.启发性 C.思想性 D.巩固性 33.范例教学理论的提出者是( C )

A.赞科夫 B.布鲁纳 C.瓦根舍因 D.皮亚杰 34.当前我国教学评价的新理念是( A )

A.发展性评价 B.诊断性评价 C.形成性评价 D.终结性评价 35.体现我国教学的根本方向和特点的教学原则是( B ) A.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B.科学性与教育性结合原则 C.因材施教原则 D.循序渐进原则

1.认为教学是训练人先天具有的官能的过程,即促进人的内在官能显现、成长和完善的活动。这属于( A ) A.“形式教育”学派 B.“实质教育”学派 C.“科学主义”学派 D.“行动主义”学派

2.在教学论的争论中,主张教学是一种理性活动的属于( C ) A.“形式教育”学派 B.“主知主义”学派 C.“科学主义”学派 D.“人本主义”学派 3.教学的根本目的是( B ) A.概念和原理的习得 B.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C.行为方式的养成 D.心理和生理技能的提升

4.教学作为一种活动,一个过程,具有多种形态,是( D )的统一。

A.课内与课外 B.班级与小组 C.集体与个别化 D.共性与多样性

5.( C )是学校教育中最基本的活动,不仅是智育的主要途径,也是德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的基本途径,在学校整个教育体系中居于中心地位。 A.班级活动 B.学术讲座 C.教学 D.教师教育 6.教学为个人全面发展提供科学的( B ) A.依据 B.基础和实践 C.平台 D.资源

7.指明各教育阶段、各科教学应实现的目的要求就是( D ) A.教学的作用 B.教学原则 C.教学策略 D.教学任务

8.通过练习而获得的能够在实践中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就是( A ) A.技能 B.知识 C.智力 D.动作

9.技能分为智力技能和动作技能两种。技能通过多次操作,可以发展为( C ) A.经验 B.能力 C.技巧 D.学力

10.智力主要包括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思维力和想象力,其核心是( D ) A.注意力 B.观察力 C.想象力 D.思维力

11.身体的正常发育成长与身体各个器官的活动能力即( B ) A.智力 B.体力 C.劳动能力 D.爆发力

12.世界观是对世界的总的看法和态度,科学的世界观的形成,必须建立在( D )的基础之上。 A.学校教育 B.自我意识 C.认识交往 D.科学知识

13.教学在使学生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培养优良的道德品质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原因在于,教学始终具有( A ) A.教育性 B.间接性 C.交往性 D.系统性

14.“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辩之,笃行之。”出自于( C ) A.《孟子》 B.《大学》 C.《礼记·中庸》 D.《论语》 15.提出“一切知识都从感官的知觉开始的”的著名教育家是( B ) A.赫尔巴特 B.夸美纽斯 C.杜威 D.卢梭

16.认为知识来源于有自我意识的主体或主体内部预先形成的结构的展开,人的头脑像一台电影放映机,儿童是带着一个内在的胶卷库来到世界的,这属于( C ) A.经验论 B.儿童中心论 C.唯理论 D.实质教育论 17.( A )提出学生掌握系统的书本知识的认识发展形式的程序阶段是:明了一联想一系统一方法。 A.赫尔巴特 B.夸美纽斯 C.裴斯泰洛齐 D.洛克

18.认为教育就是对经验的不断改造,一切均来自经验,“行”先于“知”,提出使学生“由做事而学习”。持这种观点的是( C ) A.柏拉图 B.华生 C.杜威 D.康德

19.在我国,长期通行的看法是把教学过程看做是一种特殊的( D )

49 A.交往活动 B.教育活动 C.课堂活动 D.认识活动

20.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学习的内容是已知的间接知识,并在教学中间接认识世界。这就是( D ) A.有领导的认识 B.认识的教育性 C.认识的交往性 D.认识的间接性

21.教学活动是一种社会性交往活动,是发生在师生间(学生间)的一种特殊的交往活动,具有鲜明的( A ) A.社会性 B.职业性 C.群体性 D.主体性

22.教学永远具有教育性,率先明确提出该观点的是( B ) A.夸美纽斯 B.赫尔巴特 C.陶行知 D.凯洛夫

23.区别一般认识过程,学生的个体认识始终是在( D )的指导下进行的。 A.教育方针 B.教育策略 C.学校 D.教师

24.教育现象中客观存在的、具有必然性、稳定性、普遍性的联系,对教学活动具有制约、指导作用。这就是( C ) A.教育方针 B.教育策略 C.教学规律 D.教学原则

25.人类在文明史的演进历程中所积累起来的人类一切经验,主要体现为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文学艺术等文化成果,是个人通过交往等活动获得的前人、别人的经验。这就是( D ) A.直接经验 B.个人经验 C.实践经验 D.间接经验 26.学生学习间接经验的基础是( A ) A.直接经验 B.个人实践 C.教师教学 D.社会阅历

27.学生掌握知识的速度与质量,依赖于学生原有的( B )的高低。 A.接受能力 B.智力水平 C.理解能力 D.应变能力

28.教师必须承认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作为学习主体的地位,充分发挥学生参与教学的( C ) A.客观性 B.事实性 C.主体能动性 D.必然性

29.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体地位是在教师主导下逐步确立的。学生这个主体从依赖性向独立性发展,正是( D )的结果。

A.成熟 B.环境变化 C.青春断乳期 D.教师主导

30.借助提供结构化材料,指导学生进行操作与思考而获得知识的方式,这是( C ) A.接受式学习 B.指导性学习 C.探究式学习 D.开放式学习 31.教学的中心环节是( B ) A.引起学习动机 B.领会知识 C.巩固知识 D.运用知识 32.往往渗透在教学的全过程,不一定是一个独立的环节的是( C ) A.检查知识 B.领会知识 C.巩固知识 D.运用知识 33.研究教学模式的最终目的是使( D ) A.教师尽快成熟 B.学生更容易升学 C.培养教学名师 D.教学达到艺术水平

34.孔子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是指在教学中应( D ) A.理论联系实际 B.发展性教学 C.因材施教 D.启发性教学

35.教学内容的安排既要有系统性和连贯性,同时又要保持一定的难度和速度,并注意新旧知识的联系,这主要体现( A )的要求。 A.循序渐进和促进发展相结合的原则 B.科学性和思想性统一的原则 C.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D.集体教学和因材施教相结合的原则,

36.建立在一定理论基础上,为实现某种教学目的而制定的教学实施总体方案,指的是( B ) A.教学模式 B.教学策略 C.教学原则 D.教学方法

37.构建教学策略应遵循的理论思路是:在实践活动的基础上通过交往促进( C ) A.师生沟通 B.校园文化 C.学生发展 D.校园环境 38.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是现代教学策略的( C ) A.追求目标 B.理论思路 C.核心问题 D.前提条件 1.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为了实现教学目的、完成教学任务而在共同活动中采用的方法就是( B ) A.教学原则 B.教学方法 C.教学机制 D.教育体制

2.教师通过简明、生动的口头语言向学生系统地传授知识和技能的方法是( A ) A.讲授法 B.谈话法 C.讨论法 D.读书指导法

50

第三篇:【必备】员工辞职报告汇总

员工辞职报告 篇1尊敬的酒店领导:

各位领导,我带着复杂的心情写这封辞职信。过去的岁月里,酒店给予了我良好的学习空间和时间,使我学到了一些新的东西,充实了自己,扩展了我狭窄的知识面,并增加自己的一些实践经验。由于您对我的能力的信任,使我得以加入酒店,并且在短短的两年间获得了许多的机遇和挑战。经过这两年在酒店从事工作,使我在相关工作方面等领域学到了很多知识、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对此我深怀感激!

由于薪金的原因,我不得不向酒店提出申请,并希望能与今年x月xx日正式离职。

对于由此为酒店造成的不便,我深感抱歉。但同时也希望酒店能体恤我的个人实际,对我的申请予以考虑并批准为盼。

此致

敬礼

辞职人:

20xx.xx.xx员工辞职报告 篇2

尊敬的领导:

其实这是一封可有可无的辞职报告,写与不写都改变不了我要离开奥特佳的事实。领导不用感到突然,辞职的想法已萌生很久。自20xx年11月1日进入奥特佳装配十三车间至20xx年6月7日调至质量部返修组,同年10月26日进入我入职以来最期待进入的部门——销售三部。为期16个月的奥特佳工作生活我想我是时候离开了。

做一名优秀的销售员是我的夙愿,这也是我为何一进公司就以销售部为自己的奋斗目标。可是当我真正的进入减振器销售工作一段时间之后真切的感觉到这里的环境不属于我或者可以说是不适合我。出生于一个普通家庭没关系没背景孤闯南京一心希望能凭借自己的努力争得一席之地。事实并非如此不是所有努力都能换回希望。(范文网 )虎啸深山、鹰击长空、鱼翔浅底、驼走大漠,每一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一个位置,找准位置对我来说非常重要,这可能决定我以后的职业方向和价值取向。而在减振器项目部我缺乏位置感、存在感,一个可有可无的位置留之何意?

我是一个做事比较讲原则且瞻前顾后的人,辞职是经过深思熟虑后作出的决定,在减振器项目部着实有种“世路山河险,君门烟雾深”的感觉。无解难为之,离别莫叹惜。工作诚可贵,青春价更高。即入而立之年,我想乘着自己还年轻,去做一些自己想做又喜欢做的事情,无琐碎,无顾忌,破釜沉舟胜天亦。

自从进入销售部我每夜都会说梦话,我自己也收集一些资料自我调理,始终不见成效,梦话声大到可以把室友吵醒。也许是压力太大了,这个压力不仅仅是工作,生活上也有很大一部分。面色难看、身体消瘦,我甚是苦恼,也想换一方水土一个环境重新审视一下自己的理想和未来。

乱条犹未变初黄,依得东风势便狂。解把飞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没有太多抱怨只是偶感。对于现有环境我不可久留,我也无颜让领导再给我调换新的工作项目,我们三部20xx年工作任务已经很重我也不好在分同事一杯羹,辞职是唯一的选择!对于三部对于施经理我感到愧疚,愧疚的是白费了您面试筛选,增添了三部人员流失率。良禽择木而栖,这样的结局实属无奈,我只想选择一个属于我适合我的工作和生活。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我能表达的只有深深的歉意和一句“对不起”。

去意已决,无须挽留。辞呈至上,望领导批准。为感!

此致

敬礼!

申请人:xxx

20xx年xx月xx日员工辞职报告 篇3

尊敬的_____领导:

您好!很遗憾在这个时候向公司正式提出辞职。

_____是我正式踏入社会工作的第一站,近两个月时间的学习和锻炼,让我认识到了自身的不足,了解从一个学生到全职工作者转变的过程。对一个尚未出校的学生,有幸得到了_____公司领导及同事们的倾心指导及热情帮助,使我获得了很多学习的机会,也学到了很多知识,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在各方面的能力都有所提高,对此我深表感激。

离开_____纯属家里原因,这里我也不想多说。我想说的是,在公司的这段经历对我而言非常珍贵。将来无论什么时候,我都会为自己曾经是公司的一员而感到荣幸。我确信在公司的这段工作经历将是我整个职业生涯发展中相当重要的一部分。离开_____,离开近两个月的同事,确实很舍不得,舍不得同事之间的那片真诚和友善。

最后,衷心的祝愿_____业绩蒸蒸日上,与日长虹。所有在公司辛勤工作的朋友们工作顺利,事业有成,身体健康!

此致

敬礼!

辞职人:xx

日期:xx年xx月xx日员工辞职报告 篇4

尊敬的公司领导:

很抱歉因此报告而扰了您们,岁月如逝,茫然回首,本人已在三和效力三载又一月之余,由当初女儿的尚未出生到如今能清晰喊我爸爸,可谓斗转星移,弹指一挥。本人更是由刚入职时的一无所知到如今的知人熟物,这期间固然少不了自己之努力,但更离不开公司领导及同事之热情帮助,对此,本人深怀感激而不能忘矣。

与三和携手走过三年光景,记录点滴,领悟到的不单单是工作,更多的是只可用心体会的人之性情,正如领导所言,认真是一种态度,工作是一面镜子,能照出自己,亦可映出他人,孰之优劣,何需言之。扪心自问,回首三载,虽从不敢在工作上有怠,可终因自己愚钝而不能尽趋完美,追其缘由,原因只有一个,无真才实学所至也。自知自己能力不济,终不能掩耳盗铃,自欺其人,故思索再三,惟辞呈才为上策。公司之发展,企业之兴衰,惟系人才为根本,既然毫无建树,不能胜任,再占其位,实不知耻愧,故本人慎重辞去财务经理助理之职,本人有愧在其位而不能为公司领导更好的分担点滴,惟让能者尽显其能,智者尽挥其智,则公司兴,事业兴。天下之大,人才之多,胜于我者何只万万千,本人绝不敢以己之私而损公司之利。对公司,领导不可不忠,但不能愚忠。放弃是为了重新扬起希望之风帆,坚忍才能积蓄力量,抱怨诅咒无济于事,沦丧的更是大树之精神,人不该甘于贫穷,但更不能因为想改变贫困而失之品格,于人于事,遵循行止无愧天下,褒贬自有春秋,足亦,我就是我。正如前人所言,无比人更高之山,无比脚更长之路,无比学更广之海,学海浩淼,毕生能求之一瓢足亦。

三和三年,有辱公司及领导之所望,本人深感愧疚,万望见谅,本人深知己已属而立之年之人,自己及社会所给机会亦不多,艰难困苦本是人生良师,身出贫寒之地,自幼不惧困境,只要生命尚存,终不至流落街头,客死他乡!

因我妻子近期身体不适,自己又即将暂时失业,恳求公司能给予结清薪资和风险金,本人及家人感激不尽,请于7.28—31之间准许离职,在此期间,本人将一如既往,尽心尽力,站好末班岗,请公司及领导批准,感谢二字,实不能表达本人三年来对公司之感激,本人惟有衷心祝福公司更加繁荣昌盛,领导及同事能健健康康,和和顺顺,家人平安,好人一生平安!!!!!!

此致

敬礼!员工辞职报告 篇5

尊敬的**老师:

您好,这是一份来自**的辞职报告。

来到栏目组已近**个月了,在这**个月里承蒙您的关照与厚爱,让初来乍到的我不断的学习、不断的练习、不断的进步,在这里工作的每一天都是那么新鲜的,大智的猎奇心极大满足!

如您所至爱的这份事业,这也是我深爱的一份工作。每个人都有理想,坚持理想,幸福而又孤独,坚持自已,执着而又艰辛。我想我们都一样,不断的肯定理想又否定理想,又找寻新的理想,也不断的肯定自已又否定自已,又找寻新的自已。一个有理想的人是非常令人钦佩的,过去的日子,我能为您梦想大旅的这一小段征程效力,深感荣幸!

目前由于个人原因向您提出辞职,原因有以下三点:

其一、家庭原因:也是关键原因。****经营,刚开张,缺少人手,加婚房装修赶工,外加马上要开始结婚的各种准备,在未来的近三、四个月事情很多。家是两个人的责任,我只顾着做自已喜欢的工作,把一堆事都扔给豆腐一个人,他实在分不开身,觉得自已不能自私,应该分担。加之我们的休息时间也不是特别规律,工作时候的投入,以至对家事关心太少,身为人妻,颇为失职!哎~简直就是姑娘到妇女的悲哀!

其二、工作本身原因:组里只要是宣传片或者广告,基本都是扔我一个人,当然活动也是我要参与的事,做活动或节目可以几个人同时探讨共同负责,然而宣传片永远都是我,我也一直没能在工作环境里找到可以教我让我在这方面有更多成长的人,全部的摸索都得靠自已,更主要的是,摸索了也没有前行,我也不断反醒自已的领悟能力,当然,这个问题我在很早之前就跟您提过。目前是有点厌倦了自已水平般般的停滞状态。

在一个环境里做一件事,没有人能指出你的好与不好时,这是最恐怖的!

其三、自身原因:最近特别疲于上班,每天早上起床,一拖再拖,感觉像生活在一口鼓里,嗅不到生活的清新。外加现在豆腐晚上熬夜看店,没法早起送我,上班变得好遥远,自已也没时间学车,再拖下去要驾校除名了(您也注意一下学车时间,应该跟我差不多要被除名了)。想停下来,把车学了,把心平了。

希望**老师这次传媒之行能找到如意能人,这样我也不至于因为自已的离开耽搁到组里的工作。对于辞职一事,深感歉意!稽查大队的宣传片我会继续完成,速贷帮的合作商谈我会继续跟进,不会因为有辞职打算而影响工作质量,这个您大可放心!

此致

敬礼!

XXX

20xx年X月X日员工辞职报告 篇6

尊敬的事务所领导:

首先感谢事务所领导一直以来对我的支持和关爱,在事务所的这些时间里让我倍感集体的温暖,特别是分所更像一个和睦温暖的大家庭,跟大家一起度过了美好的时光,在为企业服务的同时,自身在各方面也得到了良好的发展。

今天我选择离开的原因很多,虽然从事代理记帐工作也有一些时间性,但觉得自己并不能将这份工作做好,而且也失去了往日工作的热情,有种力不从心的感觉,再这样下去肯定会有负面的影响。也许是能力有限,虽然所里正在开展新的业务,但由于我以前从事过这块业务,对这块业务也提不起信心,所以我想在会计上基本定型,很难有更大的发展,所以我决定辞职!

当然无论我在哪里,我都会曾在事务所工作而感到骄傲,最后衷心祝愿事务所力挫群雄,永往直前!

此致

敬礼!

辞职人:xxx

20xx年xx月xx日

第四篇:【必备】读书活动总结汇总

不经意间,一个活动就结束了,我相信大家都是有收获的,该好好写一份总结把这些都记录下来了。但是相信很多人都是毫无头绪的状态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读书活动总结9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读书活动总结 篇1

“书籍是人类智慧的结晶,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开展读书活动,旨在营造积极向上、健康文明的校园文化氛围。围绕“读书伴我成长”主题活动我们开展了主题演讲比赛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快乐、健康生活、快乐成长。通过此次演讲比赛,使同学们个性得到发展、实践能力得到增强,在校园内再一次掀起“读书好,读好书,好读书”的读书热潮。现对此次活动总结如下:

演讲比赛于20xx年10月9日下午在高中楼四楼大会议室举行,本次比赛分为两组举行,一组是初一年级组,一组是初二年级组。本次演讲比赛的主题是“读书伴我成长”。每位选手都在赛前做了充分的准备,尽自己的努力去参加本次的比赛,并取得了理想的成绩。

在初一年级的比赛中238班的杨静萱、237班的秦雪儿、233班的史东浩同学以突出的表现分别夺得了一等奖和二等奖;初二年级223班的庞博同学更是以平凡而生动的文章和富有感情的演讲夺得了在场评委老师和同学们的一致好评获得了一等奖,220班刘锦璐、222班连智博两为同学分 别获得二等奖。

在演讲比赛过程中,学生们的演讲稿主题鲜明,思想积极上进,演讲过程中普通话标准,口齿清晰,语气、语调适当,表达流畅,衣着得体,精神面貌较好,能充分展示当代中学生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但也有一部分同学胆子较小,站到讲台前就忘了演讲的内容,说明我们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训练仍需加强。

总之,通过此次演讲演讲活动,有力地促进了学生读书兴趣的培养,使得一些学生好读书,读好书,校园读书氛围更加浓厚,达到了预期的效果,我们相信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学生们一定会以更高的热情参与到各项活动中去。虽然这次活动结束了,但我们读书的好习惯会一直持续下去,相信大家会做的更好!读书活动总结 篇2

风和日丽的x月,我们迎来了每月一次的“读书学习活动”,本次活动以“立足本岗、团结奋进·与企业共成长”主题,各小组在组长的带领下积极准备。

本次活动有效的调动了全体员工读书学习的积极性,现将x月份读书学习活动总结如下:

一、读书学习活动目的

本着“立足本岗、团结奋进·与企业共成长”的宗旨进行,努力形成一种工作学习一体化的学习风气,树立一种勤于学习、善于学习的学习理念,构建一个开放共享的学习平台,使起爆具全体员工在工作中学习,在学习中提高,提升理论、实践水平,将读书所得知识运用到工作中,爱岗敬业,尽职尽责,把平凡的工作做到极致;特召开本次读书学习活动。

二、活动体会

在开展活动的过程中,深深体会到:

(1)思想认识到位,才能搞好读书学习活动,思想是行为的先导,没有正确的思想认识,行为难以到位。

(2)领导重视,才能给活动的开展提供有力的保障。

(3)把握创新,才能使活动不断引向深入。

(4)突出重点,才能达到活动的最终目的;开展“立足本岗、团结奋进·与企业共成长”读书学习活动的最终目的,是提高班组员工的学习意思,爱岗敬业的精神。

本次活动中员工积极参与,形式多样,读书分享_____等节目精彩新颖,现场气氛活跃,达到了使读书学习活动意识深入人心的目的;同时,在本次活动中第___小组的成员表现积极,节目新颖,最终赢得了本次“优秀小组”的称号。

三、存在问题

尽管“立足本岗、团结奋进·与企业共成长”读书学习活动开展的卓有成效,但还存在一定的问题与不足;一是员工参与活动的积极性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二是活动的准备和实施有待加强,工作不够深入细致;三是内容和形式较为单调,在以后的活动中采取多形式、多样化。

四、努力方向

认真总结开展“立足本岗、团结奋进·与企业共成长”读书学习活动的经验教训,本着因地制宜的原则,努力搞好下个月的读书学习活动。

总之,通过本次活动的开展,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使读书学习意识深入人心,全体员工要不断强化学习,调整思路,转变观念,团结一致,与时俱时进适应企业未来的发展需求。读书活动总结 篇3

根据县教育局关于开展教师读书活动的精神,本学期我校把教师业务能力再提高工作放在学校工作的重要位置。学校上下在行读书之风,形成了时时皆读书之时,处处皆读书之地的良好局面。现将近期活动开展情况作一简要总结。

一、领导重视。

首先建立教师读书活动领导小组,由校长任组长,领导班子成员任组员。确定具体负责的领导。成立有领导牵头的学习小组,每小组在组长的带领下,认真学习、讨论、交流,读书并撰写读书笔记,写出高质量的心得体会。

二、健全制度,措施到位。

学校建立了读书活动规章制度,为读书活动提供制度保障。努力做到四到位。

1、组织到位:学校开学初就制定了读书方案,并下发到各个教研组,教师有个人读书计划,目标明确,使读书活动有计划开展。学校継教办定期检查,定期交流,使读书活动有效开展。

2、奖惩制度到位:我校将教师读书活动纳入到教师考评当中,教师按计划完成相应读书内容和读书体会文章,进行加分。

3、时间保障到位:我校要求教师充分利用假期和课余时间自主读书外,规定每周三第七、八节为师生共同读书时间。

4、物质保障到位:我校的图书室、阅览室全天向师生开放,同

时按经费预算,投入资金购买新书,充分利用远程教育资源,下载最新教育信息。

三、领导、教师积极参与读书活动。

1、 学校领导带头参加读书活动

一个单位,领导是群众的榜样。群众的表现如何,首先要看领导的样子做得如何。在读书活动中,我校几位行政人员坚持为群众带好头,树好样子。校长张文耀同志认真学习教育专著,坚持写读书笔记。副校长马晶带头学习新课程改革相关理论书籍,坚持用新的课程理念指导学校教育教学工作。领导带头参加读书活动,使得自身的管理方法得到改进,管理水平得到了提升,使得学校管理工作得以顺利开展。

2、全体教师积极投身读书活动

要求教师素质的不断提升而不去读书是不能实现的。我校教师在平时繁忙的的工作中,能挤出时间参加读书活动。这学期我们又向全体教师推荐了《细节决定成败》这本书,要求教师认识到:注重细节的重要性。鼓励青年教师坚持读教育教学专著,我们欣喜地看到许多教师自己拿钱买或向别人借,主动订阅教育教学杂志,坚持写读书笔记,平时经常交流读书体会。通过读书,老师们开阔了视野,头脑里注入了新鲜血液。在我校教师老龄化问题特别严重,平均年龄超过40岁,他们成长于特殊的年代,知识的结构上存在着一定的问题,没有经过专业的培训,教育孩子的方法陈旧、机械,严重制约着对新一代人的教育培养,而现在,通过读书,使得大家的专业素质得到很大的提高,教育教学方面有了很大的改进。

四、坚持学以致用原则,增强读书活动实效。

我们在教师读书活动中,注重读书的实效性,倡导结合教学实际的阅读。本学期通过推荐书目、组建学习小组、开展读书演讲、心得体会交流等形式,逐步建立起学习有组织、交流有渠道、运用有空间、考核有制度的读书学习机制。创造良好读书氛围,真正使读书成为教师的一种生活方式。

不过,我们也清醒地看到,教师读书活动的开展,还有好多工作要做,还需进一步深入开展下去,要最大限度地让教师读好书,为事业的发展增添后劲。读书活动总结 篇4

“感受文字之美,尽享读书之乐”,此次幸福读书征文活动,不仅是对学生读写水平的一次检验,也是对老师平时是如何进行作文教学的一次检查。通过活动。对学生的阅读积极性、尤其是对学生的作文水平有了很大的促进。现就这次活动总结如下:

一、提前通知、安排到位

在比赛的前三周,教研室就制定了三——六年级以“读书”为主题的比赛方案,并随文下发了作文评价标准,各教研组长、班主任老师及时幷按要求组织学生进行了比赛。

二、凸显主题、文字优美

参赛学生的征文,都能紧扣题意进行写作,学生基本做到了文从句顺,语言优美,有的还使用了一些恰当的表达方法,主题鲜明,有较深的读书体验和感悟。

三、注重指导、加强阅读

本次读书作文比赛,虽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也反映了各年级作文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现就这些问题提出一些建议:

一是要扎实上好作文指导课,使学生端正写作态度,激发写作欲望。教师可结合讲读课进行指导,把讲读课文作为写作的,引导学生体会其写作特点和优点,让学生借鉴其写法,进行写作。也可提供作文材料进行指导,开阔学生的思路。教师写好“下水文”,一方面可以亲身体会到写作训练中的难点,便于能够有的放矢地进行指导,另一方面又有学生提供了写作的。

二是要有目的地引导学生多看课外书,让学生多方面的`阅读,广泛地涉猎,以开阔学生的视野,增长知识。这次作文比赛中有好多的同学就写到了平时看课外书籍所得到的收获,这就是一个较好地例子。

三是要引导学生对作文进行修改。要写好一篇文章,必须进行细致、认真的修改。“好文章是改出来的”,是说作文写好后要让学生通过多种方法进行修改,并不是老师一味地在其作文本上写上评语就完事了。可以让每一个学生在课堂上面向全体同学读自己的作文,让其他同学进行点评;也可以组织学生给自己的作文写评语。这样的修改,不仅文章的质量会明显提高,学生对作文课的兴趣以及参与度也会明显增强。总之,引导学生写好作文,应当遵循积累—构思— 写作—修改的过程,在教学中精心安排、巧妙组织,这样,作文教学才可望取得较好的效果。

这次征文活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高,作品中谈“读书”的所感,所悟,谈读好书,好读书的决心,情文并茂.读书活动总结 篇5

为贯彻落实合肥市20xx年宣传思想文化工作要求和文明办《20xx年全民阅读活动方案》文件精神,进一步提高我社区大干部、群众的文化素质,营造全民读书的良好氛围,结合本社区实际,制定了《20xx年全民阅读活动实施方案》组织并开展了丰富的全院读书活动,现将读书活动开展情况总结如下:

一、领导重视,组织有序

成立社区内全民阅读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方案的制定、督促及全社区性活动的组织工作,由各部门别牵头负责相应部门的阅读组织工作。

二、主题鲜明,内容丰富

1、4月为读书月,以“学习业务知识,提高服务人民水平,增强个人文化素质”为中心,号召全社区工作人员开展自我阅读活动。

2、以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为契机,在“七.一”前后开展“纪念建党90周年”为主题的读书征文活动,我社区各科室工作者积极学习党史,踊跃投稿,其中不乏获奖文章并参加了全区的演讲巡演活动。

3、“扩展文化知识面,提高精神文明素质”,4月至11月期间,各科室了领导带头,鼓励工作人员丰富日间读书文化,多读文学作品,多学科技知识,创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

三、硕果累累,成效显著

1、本次阅读活动收集全社区工作人员读书心得体会优秀文章共计60余篇,内容涉及各个领域,丰富了相关专业知识,增加了阅历,能在今后的工作中更好地为群众服务。

2、在工作学习的同时,全社区职工积极响应号召,倡导健康业余生活,多读书、读好书,通过阅读优秀文学作品,提高了个人思想道德水平和文化素养。

四、总结经验,继往开来

此次全民阅读活动,有明确的指导思想,有鲜明的读书主题,有保障有力的领导组织,更有全民参与的活动热情。在我社区读书领导小组的组织领导下,此次活动圆满开展,收获喜人,全社区职工通过读书活动后无论是在业务水平还是在文化内涵方面都有了大大的提高。我社区将在今后的工作中将此类活动继续开展下去,创造出一个人人爱学习,处处树新风的望江西路社区工作站。读书活动总结 篇6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和中央领导同志有关学习和读书的重要指示精神,倡导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的文明风尚,全面构建学习型社会,中学读书月活动总结。根据教育局统一安排,九月份我校开展了争当书香校园、争当读书标兵“兰台读书月”活动,为总结经验,开展今后的读书活动,特作总结如下。

一、积极组织发动,宣传 “兰台读书月”活动的精神实质,使每一位教师都切实领会活动的目的、要求及要达到的具体目标。

针对教师的教学和教育工作的需要,学校根据上级统一安排,开放了图书室,配备了一些教育专著、专业知识方面的书籍,使教师能够从中不断提高自身的理论功底、了解教改动态,学习新的教育方法、增强教学的本领。在读书的基础上,学校定期组织的读书心得交流和研讨活动,使教师们能够在短时间内学习、解惑。在青年教师中开展晚自习自学的活动,让刚参加工作的年轻教师每天都有学习任务,从读书中增长知识,成长起来。

二、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保障,每个环节都有相应的制度和奖罚细则,确保活动持续有效的开展,防止“一阵风”刮过的不良倾向。有活动制度的约束和指导,使教师普遍感到目标明确、任务具体、做起来易行。

学校召开全体教师会议,明确“兰台读书月”活动的主旨是“倡导全民读书,共建文明钟祥”。引导教师认识、体味、畅谈读书与社会发展进步、人的全面发展的关系,倡导“爱读书、读好书”的良好风气。制定了教师读书活动计划和具体实施步骤,鼓舞教师大量阅读经典书籍,使教师素质得到升华。

三、建立学校、教研组、教师三级网络。学校负责整个活动的资料、资金、场所保障;教研组负责组织教师参与、实施;各位教师积极响应,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搞好阅读、研究、撰写论文等各项工作。在本次活动中我们以教研组为单位开展了读书征文活动,学校在语文、数学、英语、政史、理化五个教研组中评选出了五篇优秀征文,挂在学校开办的洋梓中学兰台读书月活动交流博客上,由老师们推荐评选出两篇征文《送给老师的心灵鸡汤读后感》、《坚强的面对一切》作为活动的一等奖征文。

四、各项活动的开展,有效地促进了教师专业的发展,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先后开展了读书笔记展评、开辟了读书心得体会网上专栏、好书推荐活动等。教师共推荐好书50多本,撰写读书笔记和心得体会80多篇。这些活动的开展,极大地开阔了教师的视野,教师的自身素质得到明显提高。

通过读书活动,教师们在知识的海洋中遨游,感受教育大师的风范,领悟素质教育的真谛,提高文化知识素养,增强教育管理的水平,对科学研究的认识越来越深入,课题研究的水平逐步提高, 促进了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我们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把这项活动持续有效地开展下去。读书活动总结 篇7

让学生的小手牵着老师和家长的大手一同幸福在共读时光,通过师生和家长共读活动,使我校读书活动有了一定的成就。现将我校本学期读书活动情况作如下总结。

一、加强组织领导,确保读书活动顺利开展

为了确保读书活动的顺利开展,学校成立了读书活动领导小组,校长亲自挂帅。活动伊始,学校教导处、语文教研组、图书管理员共同商议,确定了读书活动的指导思想,以及读书活动的主要内容。对于读书活动的开展,学校还制订了关于读书活动的相关计划和措施,并由班主任负责具体落实。活动开展不久,全校便形成了齐抓共管,共创书香校园的良好氛围。

二、精心策划,全体学生积极投身读书活动中

经学校研究决定:每周拿出两个自习师生共读一本书,间周进行一次聊书或系列丛书赏析活动。每个学生都要建立一本“读书成长册”(即平日积累词句的读书笔记本),从原有的好词积累丰富到阅读过程中收集到的精彩片段、名人名言、心得体会,学期结束进行“优秀读书册”的评比展示,评出优秀的作品,奖励好书一本。每月利用一节课举行读书交流会,交流所读书的内容,喜欢的人物,喜欢“名人名言”,格言,谚语,经典名句,畅所欲言,谈自己对书,对句,对名言,格言,警句的理解与感想,交流自己在读书活动中的心得体会,在班级中形成良好的读书氛围。

在实际开展的过程中,教师首先根据学生的实际阅读水平,选出合适的推荐书目。如一、二年级推荐的分别是适合低年级儿童阅读的注音版《小猪唏哩呼噜》和《小木偶奇遇记》这两本书;而高年级教师主要是针对学生的阅读兴趣向学生推荐了离学生比较近的《大林和小林》、《马小跳系列》、《窗边的小豆豆》、《第七条猎狗》等,目的是先引起学生的兴趣。为保证阅读质量,教师一般在学生阅读之前自己先读一遍,然后对学生做适当的引导,这样学生就会有足够的阅读兴趣。其次,因为学生的阅读速度不一样,我们的做法是鼓励学生利用课外时间读书,并利用晨会或班会等时间请他们谈谈自己的收获。

三、借助各种读书活动,展示读书成果

学校以读书活动为载体,从学生、班级、学校三个层面设计开展各种生动有趣的活动,引导学生敲开语言的物质外壳,展示学生的阅读成果,从而形成激励机制,推动阅读活动的深入开展。

个人活动:全校学生做好摘录、读书笔记、写读后感等等,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丰富自己的阅读积累。读书活动总结 篇8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读一本好书就如同和高尚的人谈话。一本好书,可以使同学们丰富课余生活,拓宽知识面,学会思考,学会如何面对问题,增强抵御不良文化侵蚀的能力。为此,学校团委开展了"读书"活动.

此次活动意义明确。读书活动开展的意义在于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吸取人类文明优秀成果的精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在读书活动中采取多种形式引导他们读一些有益身心健康、又可陶冶情操的书籍。如“做读书笔记”,同学们把作品中闪烁的精辟语言与思想等都摘录出来,并附上个人的随笔保存下来;又如让同学们用色彩、用图画、用语言描绘自己的天空,踊跃向《新校园》投稿。

同时此项活动得到了学校大力支持,对学生开放校园阅览室,同学们可以互相交流喜欢的各类图书,还可以交流上课必备的教材,这一做法不仅为同学们借阅图书提供方便,而且为同学购买教材节约了费用,更加强了同学之间的交流,得到了广大同学的好评。

另外开展主题团活,同学们在活动中表现出很高的热情,积极探索,不断创新,用多种形式围绕主题表达了自己的真情实感。如高一三班“枕香书入梦,伴青春而眠”倡导学生多读书,读有益之书。高一四班“风吹哪页读哪页让学生们意识到读书有利于提高人自身素质的提高,丰富自身的阅历”。高二三班“书海初航”意在让学生们走进书的海洋,领略书带给人们的无限魅力。高二二班“携书心,过书式生活”希望同学们在一个轻松快乐的气氛内摸索适合自己的读书方式,感悟读书境界,拥有真正的读书精神。

本次活动中也存在一些不足,如同学反映,我校参加读书活动的同学很多,可选书目较少,不知道应该读些什么。又如由于此项活动开展时间不长,活动的形式相对比较单一,在学生中还没有形成较大影响。

本次活动效果明显,很多同学读到了品味较高的书籍,做了很多读书笔记,写出了具有一定深度的读书心得,通过相互交流与沟通,效果明显。读书活动的开展,有力的强化了学生中的文化氛围,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文化品味,克服了学生中普遍存在的浮躁情绪,帮助学生发展了自我,完善了自我。读书活动总结 篇9

伴着读书日的脚步,聆听世界的声音。邢台学院读书会积极配合领导的响应,携手图书馆,开展了丰富多样,别具一格的大型宣传世界读书日活动。此次活动取得了较好的宣传效果,即宣传了世界读书日,顺便也将读书会介绍给了大家,浓厚了学习氛围,增强了社团社员的凝聚力。特别是琅嬛讲坛活动,办出了特色,办出了特点,得到了学生们的肯定,坚定了我们的信心。

世界读书日到来之前,外联部不畏挫折,按既定方案以三人小组为单位到校外拉去赞助,最终选定英吉特网络为合作伙伴。其原因有:一、世界读书日是读书的日子,所读书籍不限纸质还是电子书,选择英吉特网络可以让大家下载电子书,更方便以后读书。二、英吉特是原先的网吧改进后成立的,而且位置偏僻,需要宣传,对于拉取赞助比较容易。三、英吉特老板重视这次机会,给予了很大的支持,发放名片,即宣传了英吉特也宣传了读书会,最终的受惠方还有广大的学生,可谓一举多得。既得经验:拉取外联,要选择最合适的外联小组。拉取对象应合乎情理,符合逻辑。考虑的方向应该是多方受益,而不是单方面的受益。在外保持良好形象是必须的,不然以后很难再拉取到赞助。

活动当天上午,在图书馆门口召开“世界读书日大会”,邀请到图书馆老师潘老师,作简要讲话,随后读书会会长作进一步发言。号召大家了解世界读书日,快乐度过世界读书日。通过这次大会,有很多同学知道了并进一步了解了世界读书日,起到了一定的轰动效果。

十点在小桥边上的“我爱世界读书日”签名活动进行的风风火火,不时的发放三元免费上网优惠卡,获得了同学们热烈的吹捧。配合着“博览群书 学以致用”“学习进步 成长共迎4.23世界读书日”两个条幅,一面社旗,军乐团的四位鼓手的极力配合,学院广播站、金桥广播站的大力广播,收到了良好的宣传效果。世界读书日深入人心,此次让大家都知道了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

晚上七点到九点的琅嬛讲坛,是读书会的传统活动之一,一直以来进步不是很大,直到读书日活动前半个月,由学习部一手主抓,逐渐有了起色,世界读书日当天晚上,琅嬛讲坛请到了法政历史系的王孝君和孙超,他们两个出色的讲说赢得了大家热烈的掌声,为学生们奉上了一堂生动的演说课,让大家受益匪浅。“接近学生,接近生活”的讲坛宗旨被更多的学生接受,读书会的影响必将越来越大。

【【必备】读书活动总结汇总9篇】相关文章:

1.【必备】读书活动总结汇总5篇

2.【必备】读书活动总结汇总7篇

3.【必备】读书月读书活动总结四篇

4.【必备】读书月读书活动总结4篇

5.【必备】读书月读书活动总结3篇

6.【必备】读书月读书活动总结三篇

7.读书月读书活动总结汇总5篇

8.【必备】班级读书活动总结四篇

第五篇:【必备】读书活动总结汇总

在经历了某次活动以后,我们从中吸收了不少新的知识,不如让我们总结经验,展望未来。一起来参考活动总结是怎么写的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读书活动总结7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读书活动总结 篇1

本学期将读书作为班级特色,围绕这一特色开展了各种有意义的班级活动。为努力营造良好的班级读书学习的氛围,我在创建方面花费了大量的精力和时间,整个过程,学生们都能积极参与到这个活动中来,期末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回顾这一学期来的工作有许多感慨:有取得了成绩而带来的喜悦,有面对一些不足而产生的遗憾;有令人难忘的美好时刻,也有让人苦恼的短暂瞬间;有在工作中付出的艰辛和努力,也有取得成绩后的幸喜和快乐。总之,这学期的创建工作使我想起了很多。现将一学期来的工作做以总结,也算是前车之鉴吧。

一、期初创建工作,忙碌是快

期初,学校要求各班创建特色班级,并要围绕特色主题拟定工作计划。一接到工作,我就开始思索起来,心里想着要为孩子们制定一份有意义的特色计划,让他们在活动中获益。良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入学,抓紧对学校各项纪律规定,行为规范教育是很有必要的。因此,我一边强化入学教育,如在行为上,从开学第一天开始,要求每个学生做到严格校纪,不迟到早退。放学后的路队要整齐,有精神,讲文明,课间不要大声喧哗,同学间要学会宽容,要融洽相处??在严格要求的同时,我还创设真诚的教育氛围和实践的机会,使班级工作便很快上轨,为今后班级各项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另一边则着手特色班级的工作。

1、师生共同讨论。学生是特色创建的主人。晨会课,我和学生们一起讨论创建特色班级的事,一来征求他们的意见,二则可以调动孩子们的积极性,意在让学生能全程参与,能在接下来的活动中更自主地将其执行完成。学生各说己见,最后我们将目标锁定读书。

2、用心布置教室。特色内容敲定后,我马上写计划。另一头忙着搜集资料,布置教室。我想,既然是创建读书特色班级,就该把教室布置出具有浓浓书香味的韵味来。同一时期,我还出了一期全新的黑板报,在不停手的忙碌中,教室终于布置一新。看着学生如此充满浓浓书香的教室里学习,心里真高兴。晨会课,我向学生介绍班级布置的意义,要求他们能在课间仔细去阅读,我告诉孩子们我们的特色班级正式成立,我们要按照计划努力做好制定的工作。

3、忙碌中收获快乐。期初是个繁忙的阶段,特色创建工作占据了大量的时间,读书活动总结 篇2

一、 活动目的

回顾过去的大学时光,反思大学生活。

探讨大学为什么会是人生的重要阶段,为何要注重大学生活。

深思并讨论出读大学究竟应该读什么。

引导大家回顾大学生活,查遗补缺;促使大家制定大学生活计划。

二、 活动流程

主持者开场白并致辞开始。

全班起立唱团歌。

分组探讨大学为什么是人生的重要阶段,为什么要注重大学生活。请各组代表综合本组观念,并发言。

大家一起读李开复的《给中国学生的第四封信》。

引导大家回顾大学生活,反思过去的岁月。

说说自己的大学生活,谈谈自己的感想。

集体探究大学究竟应该读什么?如何hold住我们的大学生活。

相互推荐书物,谈自己的心得。

优势:

全班人员都很团结,到勤率高;

气氛活跃,大家兴致很高;

人员协调性好,效率较高。

不足:

人员到场时间过于准点,以致无法在12:40准时开始

总结以上优劣,我们在以后的团组织生活中一定会做好充分准备,事前做好会场布置,做好人员安排,设定紧凑的会议流程,以防止场面的失控。总体而言,此次团组织生活还是相当成功,希望同学们能一如既往的积极参与团组织生活,将团组织生活变为大家一起学习交流的良好平台。读书活动总结 篇3

一、读书学习活动目的

本着“立足本岗、团结奋进与公司共成长”的宗旨进行,努力形成一种工作学习一体化的学习风气,树立一种勤于学习、善于学习的学习理念,构建一个开放共享的学习平台,使全体员工在工作中学习,在学习中提高,提升理论、实践水平,将读书所得知识运用到工作中,爱岗敬业,尽职尽责,把平凡的工作做到极致;特开展读书学习活动。

二、活动体会

在开展活动的过程中,深深体会到:

(1)思想认识到位,才能搞好读书学习活动,思想是行为的先导,没有正确的思想认识,行为难以到位。

(2)领导重视,给活动的开展提供有力的保障。

(3)把握创新,使活动不断引向深入。

(4)突出重点,才能达到活动的最终目的;开展“立足本岗、团结奋进·与企业共成长”读书学习活动的最终目的,是提高员工的学习意思,爱岗敬业的精神。本次活动中员工积极参与,形式多样,读书分享等节目精彩新颖,现场气氛活跃,达到了使读书学习活动意识深入人心的目的。

三、存在问题

尽管“立足本岗、团结奋进与公司共成长”读书学习活动开展的卓有成效,但还存在一定的问题与不足:

(一)员工参与活动的积极性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二)活动的准备和实施有待加强,工作不够深入细致;

(三)是内容和形式较为单调,在以后的活动中采取多形式、多样化。

四、努力方向

认真总结开展“立足本岗、团结奋进与公司共成长”读书学习活动的经验教训,本着因地制宜的原则,努力搞好下次的读书学习活动。总之,通过本次活动的开展,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使读书学习意识深入人心,全体员工要不断强化学习,调整思路,转变观念,团结一致,与时俱时进适应公司未来的发展需求。读书活动总结 篇4

一、活动简况:

从94年开始,汕大的师生喊出了"在南方,我们要读书"的口号并开始举办"汕头大学桑浦山读书节"。通过开展探讨学习方法与宗旨,提高读书兴趣与动力,营造高品位的读书氛围的系列活动,赋予"好读书,读好书,读书好"在新形势下的丰富涵义,是汕头大学为适应形势发展需要而创设的群众性与专业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载体,着眼于提高人的文化素质和校园文化品位,通过校团委和图书馆的倡导、各级积极推动、全校踊跃参与的形式,大力倡导读书风尚,以读书求新知,以读书求进步,以读书求发展,努力建设学习型、创新型校园。

xx年桑浦山读书节,以"春天·书香·读书人"为主题有条不紊地开展。

"12年汕头大学桑浦山读书节"自3月份开始,持续至4月底,为期长,效果好。主要由系列的讲座活动和征文活动组成。全校同学积极参与今年的读书节活动。通过邮件调查,同学们对讲座的反馈很为满意。而今年以"奥运情 嫦娥舞 读书香"为主题进行征文比赛,则为汕大学子们提供一个文豪挥笔的绚丽舞台。此次征文比赛中,各个学院的同学都踊跃投稿,体现了同学们的真实水平,共收到征文数十篇,在学校组织有关专家评定、审核后,评出优秀征文一等奖1篇,二等奖2篇,三等奖2篇。

汕头大学桑浦山读书节活动发扬了桑浦山读书节精神,开辟了向大学文化淡漠挑战的道路,引导广大同学多读书,读好书,形成读书热潮,弘扬民族文化,逐步培养学生各方面的素质,营造高雅文明、健康活泼的校园读书氛围,让读书明理,让校园生活更和谐。

同时,通过读书节的活动切实提高学生社团的活力、创造力和自我发展能力,提高学生对图书馆资源的利用能力;培养并展示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充实校园的文化底蕴,丰富汕头大学学生的校园文化生活,让校园生活更加多姿多彩。此外,读书节能够创造的浓郁读书学习氛围,更好地倡导大学生独立思考问题。从总体来看,今年的读书活动是成功的。

二、活动总结

桑浦山读书节已经成为我校校园文化建设的一项重要举措,是我校学生工作、团工作继承传统、再创新辉煌,培养学生自主性、创造性和学生社团发展能力的一个优秀的校园文化活动,也成为我校对外宣传的一个典型和一张文化名片。参加今年读书节的人数比以往有较大的提高。无论是从准备还是从过程上来说都很成功,对此,将取得成功的原因总结为以下几点:

1、活动意义明确。

桑浦山读书节,顾名思义是一个关于读书的节日,重在培养同学们学习的能力和人文精神,是学生大学校园文化生活的一个重要环节。读书活动开展的意义在于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吸取人类文明优秀成果的精华,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通过读书节活动开展来锻炼同学们的学习能力和人文素养。

同学们积极参与到读书节的活动中来,勤于思考,既体验活动中的点滴,感受活动带来的欢乐,也宏观地思考自己在活动中有什么收获,自己做这些组织工作能做到怎样的程度,使自己对现实和未来的定位更为准确、客观。在大学里很多低年级的学生中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就是学习目的不明确,对于提高自身素质的有效途径不清楚,因而引导他们读一些有益身心健康、又陶冶情操的书籍无疑是一种良好途径。通过读书,同学们可以学会思考,学会如何面对问题,解决问题,比起一些虚无的网络文学,这无疑更有意义。这也是桑浦山读书节无可替代而必然存在的重要原因。

2、领导重视,执行妥善。

本届读书节得以顺利开展并取得圆满成功,离不开领导的高度重视和支持,以及组织者精心策划、妥善执行。在这次读书节中,为我校结合教育教学的实际工作更好的组织开展读书活动,为使读书活动落到实处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共青团汕头大学委员会喻洪书记、陈智武副书记以及汕头大学图书馆杨明华馆长、张莉华副馆长等主要负责人多次亲临现场并对活动给予指导和支持。

社联各部门和社团精心策划,使活动都妥善执行。各部门准备充分、密切配合,制定了具体的工作方案,按照工作任务,抽调足够人员,分解任务,责任到人。做好了读书节前、读书节中、读书节后的宣传、新闻报道,通过广泛的宣传活动把本届读书节的宗旨落到实处并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

前期宣传到位,除了常规的横幅、海报、挂卡、树标、传单等宣传方式,还积极与校内各部门合作,如艺术教育中心等合作增加讲座的可看性;工作人员工作认真积极,展现了良好的形象和工作态度在在各项活动中认真思考、积极探索,不断总结,开拓创新,为实际工作的开展和今后继续举办的学习活动积累例了经验;得到了校内其他兄弟组织的支持,校会、踹网、汕青等组织为活动顺利开展提供了帮助。

3、实现提前三个月准备活动策划书,提前一个月宣传的方案。

读书节是在三四月份进行,与文学院学术活动月和法学院的学术活动月存在时间上的冲突,今后的读书节将实现提早策划,提前宣传的方案,提前让相关社团进行准备,让社团成为读书节活动的有力先锋。做到先知先觉,在各类大型活动中凸显读书节的特色与优势。

4、赋予汕头大学读书节活动内容更深广的内涵。

本次读书节的系列讲座活动从 "全球资源轻松获取,馆际互借帮你实现", "win do change" "book? no book!" "读书o成长o人生"交流会等四个讲座从学术资源、金融理财和读书与人生几个方面宣传桑浦山读书节的精神,倡导读书明理,营造浓郁的读书氛围,更为处于现代化社会的同学们提供了共享海量的学术资源的机会。是针对性强、学生喜爱、收效显著的活动。

本次读书节系列讲座更与汕头大学青年领袖论坛共同举办了题为"书·画·人 讲·答·问--我与砚峰山人李闻海………"的讲座。有幸邀请到世界五百强企业正大集团副总裁李闻海先生为主讲嘉宾。汕头大学党委罗念潮副书记、图书馆杨明华馆长、学生处陈珠琳处长、共青团汕头大学委员会喻洪书记、陈智武副书记等校内领导以及共青团汕头市委周崇凝书记等校外领导出席了本次讲座。共青团汕头大学委员会书记喻洪为领袖论坛致开幕辞,校党委罗念潮副书记和为青年领袖论坛标志揭幕,共青团汕头大学委员会陈智武副书记为讲座主持。

讲座得到了来自汕头青年企业家协会的会员、汕头市青联的委员、潮州和揭阳企业家代表的支持和汕头大学广大师生的踊跃预约参加讲座。仅预约和报名讲座学生已达222人,为了满足同学们的需要,经李闻海先生和共青团陈智武副书记的同意,向数十位学生追发了数十张站票。

另外,此讲座得到校外媒体、企业的关注和全校师生的支持,反应热烈,在讲座预约阶段已经收到同学们对李先生提出的过百条问题。讲座从李闻海先生的《砚峰山人画册》入手,谈论他在商界,政界以及文艺界不同身份的转变,并以此引申而他的"①人生经历-②管理的认知-③作为商业领袖的心态-④对于传统观念的颠覆-⑤人生感悟"等内容。讲座期间现场掌声超过了20次、笑声更是不断,特别是互动环节李总幽默回答学生尖锐的提问。当晚气氛热烈,同学们从李闻海先生这一成功人士身上学习到他丰富的人生经验,引导学生们通过读书节的内容思考人生的真谛。

当然,讲座收到了良好效果,从李闻海先生的身上体现了潮汕儒商的领袖精神和风格,大大增进了主讲人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发扬了桑浦山读书精神,展示和培养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体现了青年领袖论坛的四大主旨--国际视野、社会责任、终生学习、创新创业,也为更好培养有志、有识、有恒、有为的汕大学子而努力。

在读书时空网页上汇集了各个学院的老师推荐的十本专业不可错过的好书,让同学们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可以开阔视野,在经典中收获更多。让同学们寻找读书的乐趣,营造了浓烈的读书氛围。

回首整个读书节,无论从量到质,从意义到效果,从参与度,无不令人惊喜。我们同时也清醒地认识到,读书节的传接任重道远。在总结成功经验的基础上,特提出以下建议和想法。

1、读书节将为社团提供一个更好的展示平台,走进社区,面向汕头,面向粤东。

如与招生办合作,利用社团到各中小学中广泛展示汕大社团的良好形象,推广汕头大学桑浦山读书节的精神,营造良好的氛围。

与汕头各媒体联合举办读书电视论坛、与汕头图书馆联办读书节等等,促进校园文化与城市文化的有效融合,促进汕头与汕大的相互了解。

如与汕头中信物业等合作开展社区文化读书节等活动。增强社区文化中的读书氛围,提高汕大在汕头的知名度。

让读书节走进农民、走进民工、走进那些需要书籍的人们。

2、将读书节的活动本土化、实用化。

通过读书节的举办,引导汕大学生参与"汕头精神"的讨论。"海纳百川,自强不息"是"汕头精神"的核心内涵,是汕头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它揭示了汕头精神特有的传统文化、华侨文化、特区文化和海洋文化的深刻含义,体现了自古以来汕头人民所具有的开放、奋斗、图强的共同精神品格,体现了汕头城市的地缘地理特征,是全市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和汕头发展的精神动力。

"汕头精神"的形成需要精心培育、积累、打造和锤炼, 汕头大学作为粤东地区唯一的综合性大学,应更积极地关注粤东、关注汕头。读书节的举办,将推动汕大学生着眼潮汕文化,关心汕头的发展,群策群力振兴汕头。这也表明读书节的活动将本土化,多

一点潮汕味,多一点实用主义。

3、实现提前三个月策划,提前一个月宣传的方案。

读书节是在三四月份进行,与文学院学术活动月和法学院的学术活动月存在时间上的冲突,今后的读书节将实现提早策划,提前宣传的方案,提前让相关社团进行准备,让社团成为读书节活动的有力先锋。做到先知先觉,在各类大型活动中凸显读书节的特色与优势。

4、在过往成功的经验基础上,更加量化、准确地把握该项工作,使之更为集约、有效地服务于学生,服务于校园文化建设。

加强对该项工作深入跟踪,加强与非本校部门与组织和具体参加活动的学生的沟通,总结和把握活动的得失,使学校、学生组织和学生能一起客观、有效、不断地找到该项工作的可增长点,使之紧跟学校改革与校园建设与学生需要变化的形势,永葆生命力,并发挥对学生素质拓展越来越大的的作用。经过十多年的实践,特别是近几年的发展,将更注重对该项工作的理论总结和提升,并把读书节与图书馆建设、校园文化活动有效结合起来,使读书节成为我校校园文化建设和图书馆完善的精彩部分。

21世纪是一个知识型、学习型社会,终身学习是社会发展的需要。开展读书活动,有利于引导大学生树立远大理想,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形成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青春的坚强信念,从而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创造人生的辉煌。开展读书活动,有利于推动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工作的开展,提高学校的文化品位和文化格调,形成浓郁的人文与科学氛围,对大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积极影响。开展读书活动,有利于大学生充分利用图书馆,广泛吸收人类优秀文化,在读书活动中加强社会实践和科学实践,使大学生在知识、能力和素养方面得到协调发展。开展读书活动,有利于增强大学生的创新精神,营造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提高办学品位,是迎奥运、树新风的良好表现。悠悠书香,点点墨趣,书传真知,笔墨传神,汕头大学学生社团联合会将在校团委、汕头大学图书馆的领导下办好、办大、办强桑浦山读书节。让浓郁的书香充盈着校园的每一个角落,让师生共同读书成为一道永恒而亮丽的风景线。读书活动总结 篇5

“中华魂”主题教育读书活动工作总结 “中华魂”主题教育读书活动是以《中华诵国学经典诵读》《弟子规》等读本作为教材,通过以“传承经典,弘扬民族精神”为主题开展的教育活动,对广大青少年进行一次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和弘扬时代精神、民族精神的教育,帮助他们增强民族自豪感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责任感。

接到通知后,我校领导非常重视,带头深入研究了本次活动的目的和《中华诵国学经典诵读》《弟子规》等书的导读建议,经过认真的研讨和周密的策划,将《中华诵国学经典诵读》《弟子规》等读本的学习和活动融入学校的读书活动中,有序开展,增强了教育实效,学生们在参加诵读过程中获益匪浅,升华了对家乡、对祖国、对中华精神的认识,达到了预期效果。

现将本次主题读书活动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总结:

一、全校师生共同阅读。

《中华诵国学经典诵读》《弟子规》两书学生的年龄特征与心理需求出发,选择了在民族发展史上能够彰显中国精神的诗歌和文章进行了有序合理的编排、注解,力求使同学们在读书活动中磨练意志、陶冶情操、启迪智慧,从而成长为既有民族自信心、自豪感和使命感,又有全球视野、国际眼光、世界胸怀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中华诵国学经典诵读》《弟子规》这两本书也很适合用作德育素材,为此,我校正式通知各科教师全员参与学习它,并在精心分析后,选用和自己所教学科相关的素材,进行课程资源链接。

班主任老师则在学习之后,根据读本主旨设计并实施符合学校实情,具有班级特色的活动计划,将读书教育活动扎扎实实地推进落实,吸引更多的孩子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此次活动中。

二、广泛开展活动。

班主任将晨读、课余时间和班会开辟为此次主题活动的阵地。在各位班主任老师的精心策划下,读书活动形式多样,精彩纷呈,学校真正成了书声琅琅的乐园、才艺比拼的赛场、快乐德育的平台。

例如七年级班主任每天早晨进行十分钟的集体朗读,学生在多种形式的读中不知不觉受到了熏陶,懂得了道理。每天积累一句关于中华传统美德的名句,学生用这些句子来自查自省,老师用学生们熟知的名言谚语来进行批评教育,效果非常好。

20xx年级班主任以讲述、穿插故事为主要形式,每天和学生共同走进《中华诵国学经典诵读》《弟子规》读本,在讲述中亲近名人,学文明理,磨练意志、陶冶情操、启迪智慧,并大大提高了口语表达能力,一批讲故事小能手脱颖而出。

我们还开展了一系列多种多样的活动,促使学生将全书内容自学完,再经过各种形式的复现,内化成自己的信念和人生准则。学生的读写能力得到了很大幅度的提升,能够理解自强不息的中国精神和坚定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愿意努力成长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

在本次“中华魂”的主题教育活动中,我校教育工作者始终牢记自己的神圣使命,充分利用、挖掘《中华诵国学经典诵读》《弟子规》等读本的教育教学功能,通过主题读书教育活动,师生共同经历了一场精神洗礼,“传承经典、弘扬民族精神”已经植根于每一个学生的心中。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会在原有的基础上,在上级领导的指导和关爱下,继续把读书活动进一步抓好,为学生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将此项活动的育人作用发挥到更大更强。

上寨中学

20xx年月读书活动总结 篇6

4月23日为世界读书日,为了使广大同学更好地了解这个节日的意义及内容,我们班开展了“我读书,我快乐”的主题活动。

世界读书日始于1995年,目的是推动阅读和写作,宣扬跟阅读关系密切的版权意识。4月23日对于世界文学领域是一个具有象征性的日子,因为塞万提斯,莎士比亚和加尔西拉索德拉维加都在1616 年的这一天去世。此外,4月23日也是另一些著名作家出生或去世的日子,如莫里斯德律恩、拉克斯内斯、佛拉吉米尔纳博科夫、约瑟普拉和曼努埃尔梅希亚巴列霍等。因此1995年在巴黎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大会选择这一天,向全世界的书籍和作者表示敬意;鼓励每个人,尤其是年轻人,去发现阅读的快乐,并再度对那些为促进人类的社会和文化进步做出无以替代的贡献的人表示尊敬。

活动分五部分进行:一是读书心得交流;二是介绍世界读书日的来历;三是推荐好书;四是读书笔记交流;五是诗文朗读。尤其在推荐好书活动中,同学们争先恐后地来为大家推荐好书:如韩雪介绍的《智慧好童话》,张雅靓推荐的《非常妈妈》,田佳的《开窍作文》……等一些好书。在诗文朗读结束后,我们班评选了诗文朗读之性,韩雪和吕晓杨并列第一,刘思敏第二,张雅靓和尤丹并列第三。可惜由于时间的关系同学们在恋恋不舍[注: 原形容极其爱慕,不能丢开。现多形容非常留恋,舍不得离开。]中结束了本次活动。

是啊,读书日的活动目的就是在于让同学们爱书、藏书、读书,我们就是应该时时抓住有利契机,引导同学们走入书的殿堂。

读书是非常有好处的,读书就是与名人对话、与名人交谈、向名人学习,读书可以明智、可以获得生活工作必要的信息和方法、可以走生活工作捷径之路,事半功倍;当生活中有困难时,读书可以获得解决的办法;当工作中遇到困难时,读书可以给你指点迷津。读书可以使人高兴无比,读书也可以使人痛哭流涕,读书可以让人凝神思索,读书也可以让人谈笑风生,读书可以让人总结经验规律,读书也可以让人反思自己。

我校“世界读书日”活动虽然结束了,但活动的开展将对我们每个学生的健康成长起到促进的作用。今后我们希望能够继续开展相关读书活动,营造浓厚的读书氛围,培养同学生们良好的爱书、读学的品质。让一本本好书成为导航灯,指引我们向“知识渊博、性情通达、思维创新的人”的目标不懈地努力。

“世界读书日”只有一天,但是它的意义是使每一天成为读书日,它提醒我们天天养成读书的好习惯,愿每个老师每个同学天天爱读书、天天读好书。读书活动总结 篇7

今天,四老沟矿正在“建设新同煤,打造新生活”战略愿景的指引下,以“强化管理、夯实基础、勇闯难关、创新发展”的工作思路,全面展开各项工作。现在,这个有着65年开采历史的老矿,正走在转型跨越发展的关键时期,它离不开全矿员工的共同努力和发展,需要每位员工爱企如家,发挥主人翁作用,全面提升个人素质;为企业出谋划策,不断提升个人道德修养;做文明员工,与企业同成长,共发展。

多学习 勤思考 德修身

我们要提升个人修养,需要每位员工多学习,提素质,做有文化员工。学习的首要是要多读书,读好书,读经典,经典会告诉我们做人的基本道理,如何进行个人人格的修炼,当然流行的也可以在网上看看,浏览一下天下大事,但是不能整天沉迷在那些东西里。下功夫读经典,能感受伟大的思想体系和经典的精神力量,现在我们四老沟矿工会图书馆原有藏书2100册,集团公司帮建500册,共计2600册。各基层单位都有图书角,里面藏书内容丰富,知识面广,其中不乏很多经典书籍,我们每位员工应充分利用这个平台,在工作之余,静下心来,细细品读,每天学习一点点,十天学习十点点,日积月累,我们每位员工个人修养将会得到全面提升。

我们要提升道德修养,每位员工需要勤思考,善运用,做有技术员工。读书最主要的目的是学以致用,培根说过“知识就是力量”今天,我们说“知识的运用才是力量”一个人能把书读活,体现在善思辨,会思考。作为企业员工要想的是如何将所学知识运用在实际岗位上,把本职工作干好,做细,做专,做精,成为行家里手。每年我们四老沟矿都会组织员工进行技术比武大赛。在每届比赛中都会涌现出一大批不同岗位,不同工种技术能手,他们其中有焊接工,皮带连接工,优秀消防员等。这些不同岗位的技术能手成为本单位员工学习的榜样,大家你争我赶,互帮互学,共同进步。

我们要提升道德修养,需要每位员工讲道德、有修养、做有道德员工。一个人品格最可贵。古人常讲,人无二志,心无二用,“贰”就是二心,用心不专,不忠诚、无恒心。作为企业的一名员工,要忠诚于企业,服务于企业,与企业同呼吸共命运,企业兴,员工荣;企业亏,员工损。当前,由于煤炭效益亏损,企业面临诸多困难,需要我们每位员工众志成城、团结一心,为企业出谋划策,与企业共渡难关。

讲文明 有责任 敢担当

做一个文明员工,首先要求我们有责任心,责任心就是能力,是长期培养出来的,是深入灵魂里的东西,在工作中,有些员工,工作一干完,就立马走人,不检查工作场地有不妥的地方。而有的员工,却有这样的好习惯:下班之前,检查作业现场有无安全隐患;温度较高的工作周围是否有易燃易爆炸物;高处的工件是否放置牢靠;设备照明的电源关好没有;如果发现有,就想方设法去改正,如“守护神”般负责地呵护自己班的生产安全。

做一个文明员工,其次要求我们有耐心和热心,这些是现代企业职业道德的精髓所在,职业道德就是专业主义,就是干什么事都要爱岗敬业,干一行、爱一行、懂一行。干一行就要成为一行的专家,我们有很多一线员工,不论春夏秋冬,风雨无阻,总是早早的来到单位,凭着对企业的一腔热爱,投入到煤炭生产中,他们中有的员工为了企业安全生产,放弃了节假日,有的员工为了企业节支降耗。在大修液压支架中,一个螺丝帽,一个耳销,也要检起来放好。不论活塞和密封件,工件总是清洗的干干净净。他们有的为班组成员烧开水,泡茶水,向主人照顾客人一样,看待一起的工友,就是因为有这样一群不忘初心,满腔热情、坚持不懈的员工,我矿才顺利实现了延深8101首采面的布局。

做一个文明员工,再次要求我们敢担当、能胜任,遇到问题迎难而上,要有一不怕苦、二不怕累的工作精神,团结协作,把各项工作做到位,做扎实。这就要求我们在平时的工作中,带着问题去工作,要深入实际、了解生产,把握尺度,解决问题。

现在我们正走在新的征途上,一个崭新的四老沟矿正向我们走来,一支有道德,有文化的员工队伍正在形成,广大道德模范为企业注入新的活力,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挥洒辛勤的汗水,尽心尽责,为企业创造更大的社会价值,让企业焕发出勃勃生机。

【【必备】读书活动总结汇总7篇】相关文章:

1.【必备】读书活动总结汇总5篇

2.【必备】读书月读书活动总结3篇

3.【必备】读书月读书活动总结4篇

4.【必备】读书月读书活动总结四篇

5.【必备】读书月读书活动总结三篇

6.读书月读书活动总结汇总5篇

7.【必备】读书活动总结锦集5篇

8.【必备】学校读书活动总结4篇

9.【必备】班级读书活动总结4篇

上一篇:加油站安全知识试题下一篇:加油站年度工作计划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