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知识点梳理范文

2022-05-24

第一篇:春知识点梳理范文

2018年长春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时政梳理(4.17-4.23热点新闻)

2018年长春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时政梳理(4.17-4.23热点新闻)

大多数的学员们对时政很是苦恼,因为内容量非常之大,而且也是特别爱考知识点。所以复习起来大多数的学员苦不堪言,建议大家平时多看看新闻。在此梳理了新鲜出炉的时政材料。

1、习近平日前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在全党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取得了显著成效。实践证明,“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是推进思想建党、组织建党、制度治党的有力抓手,是全面从严治党的基础性工程,要坚持不懈抓下去。要把思想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坚持用党章党规规范党员、干部言行,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全党,引导全体党员做合格党员。

2、习近平4月18日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三十四次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督察是抓落实的重要手段。各地区各部门要把抓改革落实摆到重要位置,投入更多精力抓督察问效,加强和改进督察工作,拓展督察工作广度和深度,点面结合,多管齐下,提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实效。

3、国务院日前印发《关于做好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就业创业工作的意见》。从“坚持实施就业优先战略,支持新就业形态发展,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抓好重点群体就业创业,强化教育培训和就业创业服务”五个方面着力,就业是13亿多人口最大的民生,也是经济发展最基本的支撑。面对就业形势的新变化和新挑战,必须把就业作为重中之重,坚持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坚决打好稳定和扩大就业的硬仗。

4、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总干事弗朗西斯·高锐表示,中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专利、商标和工业品外观设计申请国,知识产权正在成为中国科技创新发展的新动力和有力的制度保障。

5、4月20日晚,中国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搭载着天舟一号货运飞船的长征七号遥二运载火箭点火升空,中国首单“太空快递”正式发出。天舟一号是我国自主研制的首艘货运飞船,将与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完成交会对接,实施推进剂在轨补加,突破和掌握推进剂在轨补加等关键技术。

小试牛刀

1.【单选】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总干事弗朗西斯·高锐表示,( )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专利、商标和工业品外观设计申请国,知识产权正在成为该国科技创新发展的新动力和有力的制度保障。

A.美国 B.英国 C.中国√ D.法国

2.【单选】4月19日,渑池上河曙猿化石遗址立碑仪式举行,这标志着4500万年前人类远祖起源地“锁定”( ),从而动摇了“人类起源于非洲”的论断。

A.河南渑池√ B.非洲大陆 C.云南元谋 D.印尼爪哇

3.【单选】4月20日晚,中国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我国自主研制的首艘货运飞船——( )升空,中国首单“太空快递”正式发出。

A.自动货运飞船 B.“进步”号 C.天宫一号 D.天舟一号√

以上是吉林事业单位招聘网为考生做的知识点归纳整理,供大家参考借鉴!

了解更多公告,请登录吉林事业单位招聘网。网址里将定期发布吉林省事业单位招聘、吉林省教师招聘、吉林省医院招聘公告。

第二篇:语文单元知识点梳理

第一单元知识梳理

1、《草原》作者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现代著名作家,“人民艺术家”,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四世同堂》、《骆驼祥子》,戏剧《茶馆》、《龙须沟》。

《草原》情景交融,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为我们描绘了草原风光图、喜迎远客图、主客联欢图、依依话别图四个画面,体现了草原的风光美、人情美和民俗美,表达了蒙汉两族人民团结友好的深情厚谊。(背诵

1、2自然段)

“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 意思是说蒙古族和汉族人民之间的情谊很深,怎么舍得马上就分别!大家站在夕阳下无边无际的大草原上,相互倾诉着惜别之情。这句话既是全文的中心句,也是作家情感的集中体现,同时给读者以回味的余地,总结了全文。

2、《丝绸之路》描绘了两千多年前中国与安息国交流的一幕,它东起我国的汉唐古都长安(今陕西西安),西至罗马,不仅是古代亚欧互通有无的商贸大道,还是促进亚欧各国和中国友好往来、沟通东西方文化的友谊之路。我还知道古代出使西域的张骞、投笔从戎的班超、西天取经的玄奘,都与这条道路有关。

3、《白杨》作者袁鹰,这篇课文采用托物言志、借物喻人的写法,借白杨歌颂了边疆建设者服从祖国需要,扎根边疆,建设边疆的远大志向和奉献精神。(背诵第12自然段)

4、《把铁路修到拉萨去》通过记叙建设者们穿越冻土区、战胜恶劣天气、克服极度缺氧三大难题,使风火山隧道胜利贯通,创造了世界铁路建设的奇迹的故事,赞颂了西部建设者的智慧与力量以及出苦耐劳、无私奉献的精神。

5、日积月累: 《浪淘沙》(唐)刘禹锡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凉州词》(唐)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 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 春风不度玉门关。

第二单元知识梳理

1、《牧童》描绘了一幅牧童晚归休憩图,表现了诗人对远离喧嚣,怡然自得的生活状态的向往,刻画了自由自在的牧童形象;(背诵默写)

《舟过安仁》表达了诗人对两个孩子的喜爱以及对他们聪明伶俐的赞赏之情,两小童:无忧无虑,天真、可爱、聪明;(背诵默写)

《清平乐.村居》是一首词,“清平乐”词牌名,“村居”题目,表现了人情之美和生活之趣,表达了作者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大儿、二儿:孝顺懂事,小儿:顽皮可爱。(背诵默写)

我知道的描写儿童的诗:(自己补充印象深刻的)

2、《冬阳.童年.骆驼队》作者林海音,这篇课文是小说《城南旧事》的序言,它是一部自传体小说,写了20世纪二十年代主人公英子在北京城南的童年往事。课文写了四件事:观察骆驼咀嚼、谈骆驼戴铃铛、想替骆驼剪毛皮、问夏天骆驼去哪里,表达了作者对童年生活的怀念和留恋。

3、《祖父的园子》作者萧红,选自《呼兰河传》,表现了作者儿时天真活泼、顽皮可爱的特点,表达了作者幸福、自由、快乐的心情和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4、《童年的发现》作者是俄国费奥多罗夫,本文写了作者童年时梦中飞行—请教老师--发现了胚胎发育的规律的过程。

人物形象:求知若渴、天真无邪,有惊人的想象力。

“我明白了——世界上重大的发明与发现,有时还面临着受到驱逐和迫害的风险”这句话的意思,并举例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答:世界上的重大发现,有时由于人们不了解,不习惯,被认为荒谬或违前人的结论等,而被鄙视甚至迫害,这是存在的现象。例子:哥白尼发现了日心说,结果怕遭到教会的处罚而不公布真相,布鲁诺坚持了日心说,结果被教会处死。

5、《儿童诗两首》

《我想》作者高洪波,表达了儿童丰富的想象力和对美的追求和向往。 《童年的水墨画》表现了孩子们童年生活的自由快乐。

日积月累: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周易》

有志不在年高,无志空长百岁。 《传家宝》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满江红》 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 《偶成》 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离骚》]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荀子》

第三单元知识梳理

1、《杨氏之子》选自《世说新语》,作者南朝刘义庆。杨氏之子:风趣、机智。中心句: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背诵全文)

①甚:很;②惠:同“慧”,智慧;③诣:拜见;④乃:就,于是;⑤示:给......看; ⑥曰:说;⑦未:没有

杨氏之子的回答妙在哪:一是孔君平在姓上做文章,杨氏之子也在姓上做文章。二是他没有生硬地直接说“孔雀是夫子家禽”,而是采用否定方式婉转对答,既表现了应有的礼貌,又表达了“孔雀既然不是您家的鸟,杨梅岂是我家的水果。”这个意思,使孔君平无言以对。

2、《晏子使楚》选自《晏子春秋》,讲述了春秋时期齐国大夫晏子出使楚国,与楚王三次斗智,维护了国家尊严的故事。晏子形象:机智聪明、爱国、足智多谋、能言善辩、有胆有识。相关成语:举袖为云、挥汗如雨、摩肩接踵。

3、《半截蜡烛》是一个剧本,剧本主要通过人物对话或唱词来推进情节。故事发生在二战期间的法国,写了伯诺德夫人一家人为保住蜡烛里的秘密和敌人作斗争的故事,伯诺德夫人一家特点:机智、勇敢、爱国。

4、《打电话》是马季和郭启儒合说的相声,用夸张手法讽刺了时间观念不强,说话啰里啰唆,废话连篇、缺乏公共道德的人。

日积月累:

地满红花红满地 天连碧水碧连天(回文联)

一夜五更,半夜二更有半 三秋九月,中秋八月之中 (数字联) 翠翠红红,处处莺莺燕燕 风风雨雨,年年暮暮朝朝 (叠字联)

楼外青山,山外白云,云飞天外池边绿树,树边红雨,雨落溪边 (顶针联)

第四单元知识梳理

1、《再见了亲人》作者魏巍,时间:1958年;地点:朝鲜;人物:中国人民志愿军和朝鲜人民。本文赞颂了中朝两国人民用鲜血凝成的伟大友谊。“亲人”指:大娘,小金花、大嫂。

大娘:洗补衣服,三天没合眼;送食物,累得昏倒;救伤员,失去唯一的亲人。 小金花:为救侦察员老王,失去妈妈。 大嫂:为志愿军挖野菜,失去双腿。

志愿军:浴血奋战,帮助朝鲜人民赶起侵略者。 三个反问句。

2、《金色的鱼钩》发生在红军长征期间,老班长形象:忠于革命,舍己为人。

最后一句的理解:鱼钩虽然长满红锈,但它却象征了老班长忠于革命,舍己为人的精神永垂不朽。

3、《桥》中老支书在生死关头沉稳、果断,将村民送上了跨越死亡的生命桥。老支书形象:心系群众、临危不乱、先人后己、不徇私情。

本文设置悬念,前后照应,运用大量的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

4、《梦想的力量》中加拿大男孩瑞恩的梦想是:“给非洲的孩子挖一口井,好让他们有干净的水喝”。瑞恩形象:善良、坚定执着。

《程门立雪》描写了杨时、游酢去拜访程颐的故事,赞扬了尊师重道的精神。 日积月累:

精卫填海 愚公移山 含辛茹苦 任劳任怨 艰苦卓绝 百折不挠 千里迢迢 肝胆相照 风雨无阻 坚贞不屈 赤胆忠心 全心全意

鞠躬尽瘁 扶危济困 赴汤蹈火 冲锋陷阵

第五单元知识梳理

1、《将相和》根据《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改编,《史记》作者是汉代司马迁,采用为人物写传的形式来反映历史,在这部著作里有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的大禹,伟大诗人屈原,西楚霸王项羽等,鲁迅称它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本文中“将”指廉颇,“相”指蔺相如,“和”指和好,以战国时期秦赵两国为背景,写了三个小故事: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写了将相之间由不和到和好的经过。

蔺相如形象:勇敢机智、不畏强暴、以国家利益为重、识大体、顾大局。 廉颇形象:勇于改过(知错就改)。

2、《草船借箭》根据《三国演义》四十六回改编,作者是元末明初的罗贯中,这部书写了三国时期魏、蜀、吴的故事,书中塑造了刘备、关羽、张飞、诸葛亮、曹操、孙权等人物形象。我还知道《三国演义》中的小故事,如:“三顾茅庐”、“桃园三结义”、“火烧赤壁”、“空城计”等。

诸葛亮草船借箭成功的原因是:识天文、晓地理,知人心,巧谋划。 诸葛亮:神机妙算、有胆有识、足智多谋、才智超群。 周瑜:自负、嫉贤妒能。 鲁肃:忠厚守信。 曹操:多疑谨慎。

3、《景阳冈》选自《水浒传》第二十三回,写的是“武松打虎”的故事,作者是元末明初的施耐庵,写了北宋末年以宋江为首的一百零八人在水泊梁山起义的故事。我知道的人物有及时雨宋江、豹子头林冲、智多星吴用、黑旋风李逵、行者武松、浪里白条张顺等,我还知道“拳打镇关西”、“误入白虎堂”、“智取生辰纲”“三打祝家庄”“醉打蒋门神”等故事。

全文按事情发展的顺序,依次写了喝酒、上冈、打虎、下冈这几件事。 武松形象:豪放、勇武、机敏、倔强。

4、《猴王出世》选自《西游记》第一回,作者是明代吴承恩,写了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僧师徒四人历经九九八十一难去西天取得真经,修成正果的故事。我知道的故事有:“三打白骨精”、“真假美猴王”、“三调芭蕉扇”、“大闹天宫”、“龙宫借宝”等。

石猴形象:活泼可爱、敢作敢为。 日积月累:

刘关张桃园三结义 — 生死之交 孔明借东风 — 巧用天时 关公赴会 — 单刀直入 徐庶进曹营 — 一言不发 梁山泊的军师 — 无(吴)用 孙猴子的脸 — 说变就变

周瑜打黄盖 — 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第六单元知识梳理

古人传递信息的方式:烽火、人传信、漂流瓶等。

1、“烽火戏诸侯”的故事发生于西周后期,周幽王为了讨褒姒欢心点燃烽火,最终导致亡国。这个故事使我们知道2700年前的人们利用烽火传递信息。

2、希腊人菲迪皮茨奔跑40多千米只是为了传递“我们胜利了”的信息。

3、1493年,哥伦布曾经用漂流瓶给西班牙女皇传递信息。

4、《因特网将世界连成一家》我们知道了从古至今信息传递形式的主要发展经历:

1、古代,驿差长途跋涉.2、近代,依靠交通工具的邮政系统.

3、现代,电报、电话.4、当代,广播、电视和计算机网络. 理解网络的两面性:网络可以开阔视野,使人们知识更丰富,思维更活跃,对外交流方便,获得各种信息,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但是有同学沉迷于网络,学习成绩一落千丈;长时间上网导致视力下降;有同学甚至受不良信息影响走上犯罪道路。

调查研究问题:

1、确定研究的问题.2、定一个简单的研究计划.

3、通过各种途径获取资料.4、形成自己的观点.5写简单的研究报告. 信息获取的途径:阅读书籍报刊、上网浏览、调查访问、观看影视节目、收听广播„„ 研究报告的写法:

1、问题的提出

2、调查方法

3、调查情况和资料整理

4、结论

5、诗句积累:

折花逢驿使,寄与陇头人。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

第七单元知识梳理

1、《小嘎子和胖墩儿比赛摔跤》选自儿童小说《小兵张嘎》,作者徐光耀。讲了小嘎子在老钟叔、老罗叔、奶奶的引导下,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八路军战士的过程。

小嘎子:顽皮、争强好胜、机敏、富有心计。 胖墩儿:沉稳、憨厚、老实。

2、《临死前的严监生》选自古典讽刺小说《儒林外史》,作者是清代吴敬梓。 严监生:爱财胜过生命的守财奴。

3、《“凤辣子”初见林黛玉》选自《红楼梦》作者清代曹雪芹,“凤辣子”就是王熙凤,描写她的诗句有:“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课文通过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来展示王熙凤性格。

王熙凤形象:泼辣张狂、口齿伶俐、善于阿谀奉承、见风使舵,喜欢使权弄势,炫耀特权和地位。

4、《刷子李》选自《俗世奇人》,作者冯骥才。本文运用细节描写展现了刷子李的技艺高超,告诉我们只有勤学苦练才能学到真本事。

5、《金钱的魔力》选自《百万英镑》,作者是美国马克.吐温。本文采取对比手法,通过人物动作、语言、神态描写来刻画人物。

托德形象:以貌取人、见钱眼开、傲慢无礼。 老板形象:逢迎拍马、唯利是图、圆滑世故。

6、《入木三分》讲了东晋书法家王羲之的故事,他的书法被誉为“飘若浮云,矫若惊龙”。“入木三分”原是形容书法笔力强劲,后来也比喻见解、议论十分深刻。

日积月累:

(描写外貌的)文质彬彬 仪表堂堂 虎背熊腰 身强力壮 (描写神态的)神采奕奕 满面春风 垂头丧气 目瞪口呆 (描写动作的)健步如飞 活蹦乱跳 大摇大摆 点头哈腰 (描写语言的)低声细语 巧舌如簧 娓娓动听 语重心长

第八单元知识梳理

1、《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作者季羡林。

“多么奇丽的景色,多么奇特的民族!”奇丽的景色指开花时家家户户窗子前都是花团锦簇姹紫嫣红汇成花的海洋这美丽的景象;奇特的民族指德国人爱花养花给别人看,自己又看别人的花,这种“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高尚的境界。 这篇课文表达了作者对德国奇丽景色和与众不同的风俗习惯的赞美之情,揭示了“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耐人寻味的哲理。我们在班里轮流打扫卫生,每人带课外书到班级图书角都是“人人为我,我为人人”。(背诵第三自然段)

“人人为我,我为人人.我觉得这一种境界是颇耐人寻味的.”为什么说这种境界“耐人寻味的? 答:因为德国人爱花,他们将花栽种在临街窗户外面,将最美的花给别人看,而自己走到街上有享受别人为自己创造的美,这种民族风情的境界是高尚的、无私的、实实在在的,人人都能享受到的,因此,耐人寻味.

2、《威尼斯的小艇》是美国的马克.吐温的一篇写景的散文。威尼斯是意大利东北部著名的水上城市,课文从小艇的样子、船夫技术的高超、小艇的重要作用三个方面为我们展示了威尼斯这座水上名城特有的风光。(背诵4——6自然段)

文中把小艇比作独木舟,写出了小艇的长、窄、深的特点;比作新月写出了小艇两头翘起的特点;比作水蛇写出了小艇轻巧灵活的特点。

3、《与象共舞》 写了有“万象之国”美称的泰国人与大象之间亲密和谐的关系。

4、《彩色的非洲》从非洲的骄阳蓝天、植物世界、动物世界、人们的日常生活以及艺术风采几个方面展示了非洲的自然风光和异域文化。

课文中心句:“非洲真是一个色彩斑斓的世界啊!” 日积月累:

你若要喜爱你自己的价值,你就得给世界创造价值。

—(德国)歌德

让预言的号角奏鸣!哦,西风啊,如果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

—(英国)雪莱

果实的事业是尊贵的,花的事业是甜美的,但还是让我在默默献身的阴影里做叶的事业吧。

—(印度)泰戈尔

假如生活欺骗了,不要心焦,也不要烦恼,阴郁的日子里要心平气和,相信吧,那快乐的日子就会来到。

— (俄国)普希金

补充:

我最喜欢的一本书,简要介绍其作者、内容:(中外名著各介绍一本)

第三篇:30课知识点梳理

归园田居(其三)

陶渊明

原文: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注释:

①归园田居:回到田园家乡。

②晨兴:早起。理:治理。荒秽:杂草丛生。

③带月:顶着月亮。荷锄:扛着锄头。

④道狭:道窄。

⑤沾:沾湿。

⑥但使:只要让。愿无违:不违反自己的意愿。

译文:南山坡下有我的豆地,杂草丛生,豆苗长得很稀。

清晨我下地松土除草,星月下我扛着锄头回家歇息。

草木覆盖了狭窄的归路,夜露打湿了我的粗布上衣。

衣服湿了又有什么可惜,只求我那心愿至死不移。

作者简介:

陶渊明(365—427) 字元亮,或云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人。东晋最杰出的文学家,开创了田园诗派,代表作《桃花源记》、《归园田居》《饮酒》等,有《陶渊明集》。

诗风:1.恬淡自然、醇厚隽永的艺术风格。

2.高远拔俗、天然浑成的艺术境界

3.天然本色、精练传神的语言。

写作背景:

公元405年,陶渊明担任彭泽县令时,郡督邮来县巡察,县吏告诉他,应该穿戴得整整齐齐地去恭迎郡督邮。陶渊明叹息说:“我岂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即日授印去职 。离开官场回到家园,从事耕读,这首诗描写的就是农家生活。

归园田居一共有五首,写作于隐居后第二年,这是第三首。

重点句子赏析: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画面美)

问:陶诗平淡而又富于情趣,平淡不必多言,你认为“情趣”表现在什么地方?

明确:陶诗的情趣来自于写意。“带月荷锄归”,劳动归来的诗人虽然独自一人,却有一轮明月陪伴。月下的诗人,肩扛一副锄头,穿行在齐腰深的草丛中,这是一幅多么美好的月夜归耕图啊!而“夕露沾我衣”,露水调皮而多情,他们给了辛苦一天的诗人温柔的抚慰,诗人就像一个凯旋的士兵,心情傲然、欣然。

主题思想:

作者通过这首诗,向我们展示了一幅辛勤劳作而心情闲适的农村生活画面,抒发了他对田园生活的热爱以及辞官归隐,远离污浊的愿望。

使至塞上

王维

原文: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译文:我轻车简从,将去慰问护疆守边的将士,奉使前行啊,车轮辘辘辗过居延。

恰似路边的蓬草,随风飘转出了汉朝的边界,又如那天边的大雁,翱翔北飞进入胡人的天空。

茫茫无边的大漠上,烽烟一柱直上云天,横卧如带的黄河上,火红的落日苍凉浑圆。

行程迢迢啊,终于到达萧关,恰逢侦察骑兵禀报──守将正在燕然前线。

作者简介:

王维(701-761),字摩诘,蒲州(今山西永济)人,唐代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作家。少有才名。开元九年(721)中进士,任太乐丞,后因事受牵累被贬到济州(今山乐长青县)作司库参军。

王维是个多才多艺并有较高艺术修养的作家,他能诗能画,精通音乐,首创破墨山水画,成一派之宗。受音乐、书法、绘画的影响,他的诗歌呈现丰富多彩的艺术特色,具有词句秀冶,意境清新,格调高雅,音韵婉转,情景交融的特点。尤其是避世隐居时的诗歌,多以山水田园景色寄托孤寂闲适的情怀。这一类诗以感受敏锐,体物细微,诗“中有事画”见长,对后世影响深远。宋朝苏轼曾称赞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写作背景:

开元二十四年(736年)吐番发兵攻打唐属小国小勃律(在今克什米尔北)。737年春,河西节度副大使崔希逸在青涤西大破吐番军。王维奉使出塞宣慰,察访军情,但实际是将王维排挤出朝廷。这道诗作于赴边途中。

重点赏析:“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鉴赏一:国学大师王国维称此句为“千古壮观”的名句,你如何看待?

此联写进入边塞后所看到的塞外奇特壮丽的风光,画面开阔,意境雄浑,近人王国维称之为“千古壮观”的名句。边疆沙漠,浩瀚无边,所以用了“大漠“的“大”字。边塞荒凉,没有什么奇观异景,烽火台燃起的那一股浓烟就显得格外醒目,因此称作“孤烟”。一个“孤”字写出了景物的单调,紧接一个“直”字,却又表现了它的劲拔、坚毅之美。沙漠上没有山峦林木,那横贯其间的黄河,就非用一个“长”字不能表达诗人的感觉。落日,本来容易给人以感伤的印象,这里用一“圆”字,却给人以亲切温暖而又苍茫

的感觉。一个“圆”字,一个“直”字,不仅准确地描绘了沙漠的景象,而且表现了作者的深切的感受。诗人把自己的孤寂情绪巧妙地溶化在广阔的自然景象的描绘中。

鉴赏二:此句如何体现王维诗“诗中有画”的特点?

这两句诗充分体现了诗中有画的特色,非常讲究景物的画面感。首先,它有画一样的构图,从天边的落日到空中的烽烟到地下的河流,从近处的烽烟到远处的夕阳到绵延无边的大漠,空间阔大,层次很丰富。其次,它讲究线条,一望无际的大漠上,纵的是烟,横的是河,圆的是落日,线条简约,物态毕现。第三,色彩丰富,广阔无垠的大漠黄沙漫漫,黄昏橘红色的夕阳收敛了光辉,静静地居于天际,辉映着波澜不惊的闪着白光的河水,沙漠上升起一缕白色的烽烟,直上高空,雄浑寥廓的边塞风光如在目前。

主题思想:本诗写作者进入边塞后所看到的塞外奇特壮丽的风光,画面开阔,意境雄浑,同时又将自己的孤寂情绪巧妙地溶化在广阔的自然景象中。

渡荆门送别

李白

原文:渡远荆门外, 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 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 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 万里送行舟。

译文:我从遥远的荆门山外渡江,要去古老的楚国漫游。

巴山尽头渐渐现出原野,江水就在这广阔无际的原野上奔流。

皎洁的明月在空中流转,如同飞在空中的明镜。云气在大江面上变幻莫测,如同海市蜃楼一般。

虽然进入异地,我仍然依恋着故乡的水水山山,它不远万里,一直伴着我这位游子。

作者简介: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祖籍陇西成纪。人称“诗仙”。他常以奔放的激情抒发自己的抱负和理想,以强烈的叛逆精神和傲岸不驯的态度抨击社会,鞭挞权贵。他的诗风雄奇豪放,想象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韵律和谐多变。杜甫曾给予李白的诗篇极高的评价:“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写作背景:

诗人李白一生足迹几乎踏遍了祖国的名山大川,写了不少歌颂祖国壮丽河山的名诗佳篇。这首诗是诗人于开元十三年(726)辞亲远游,出蜀至荆门时在旅游途中所作。李白这次出蜀,由水路乘船远行,经巴渝,出三峡,直向荆门山之外驶去,目的是到湖北、湖南一带楚国故地游览。诗人在二十五岁之前一直住在四川,这次是诗人第一次离开故乡开始漫游全国,准备实现自己的理想抱负。

重点赏析:

“山随平野尽, 江入大荒流。”

上句形象地描绘了船出三峡、渡过荆门山后长江两岸的特有景色:山逐渐消失了,眼前是一望无际的低平的原野。它好比用电影镜头摄下的一组活动画面,给人以流动感与空间感,将静止的山岭摹状出活动的趋向来。(化静为动)

下句写出江水奔腾直泻的气势,从荆门往远处望去,仿佛流入荒漠辽远的原野,显得天空寥廓,境界高远。此句著一“入”字,力透纸背,用语贴切。景中蕴藏着诗人喜悦开朗的心情和青春的蓬勃朝气。(景中含情)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晚上,江面平静时,俯视月亮在水中的倒影,好象天上飞来一面明镜似的;日间,仰望天空,云彩兴起,变幻无穷,结成了海市蜃楼般的奇景。这一联将水中月明比作从天上飞下的明镜,同时又反衬出江水的平静,以天上云彩构成海市蜃楼衬托江岸的辽阔,天空的高远,艺术效果十分强烈。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诗人从“五岁诵六甲”起,直至二十五岁远渡荆门,一向在四川生活,读书于戴天山上,游览峨眉,隐居青城,对蜀中的山山水水怀有深挚的感情,江水流过的蜀地也就是曾经养育过他的故乡,初次离别,他怎能不无限留恋,依依难舍呢?但诗人不说自己思念故乡,而说故乡之水恋恋不舍地一路送我远行,怀着深情厚意,万里送行舟,从对面写来,越发显出自己思乡深情。

这里既非朋友在送别诗人,也不是诗人在送别朋友,而是故乡之“水”在送别他远游的儿子——李白,所以题中“送别”二字是理解全诗的关键,不能删去。

主题思想:本诗表达了作者对长江中游秀丽景象的赞叹和对故乡的留恋。

拓展积累:

一、 离别送别的诗句

1.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2.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李白: 《送友人》)

3.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白居易: 《赋得古原草送别》)

4.渭城朝雨悒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王维: 《送元二使安西》)

5.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王昌龄: 《芙蓉楼送辛渐》)

6.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高适: 《别董大》)

7.桃花潭水三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 《赠汪伦》)

8.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李白: 《送孟浩然之广陵》)

9.轮台东门送君去,雪上空留马行处。(岑参: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10.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天之涯,海之角,知交半零落。一瓢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李叔同: 《送别》)

二、思乡思亲的诗句

1.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诗经.小雅.采薇》

2.胡马依北,越鸟巢南枝。--汉.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

3.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 --唐.王维《杂诗三首》

4.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唐.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5.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唐.王建《十五日夜望月寄杜郎中》

6.唯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唐.贺知章《回乡偶书二首》

7.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唐.贺知章《回乡偶书》

8.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唐.杜甫《月夜忆舍弟》

登岳阳楼

陈与义

原文:洞庭之东江水西,帘旌不动夕阳迟。

登临吴蜀横分地,徙倚湖山欲暮时。

万里来游还望远,三年多难更凭危。

白头吊古风霜里,老木沧波无限悲。

注释:岳阳楼,湖南岳阳西门城楼,在长江南岸,濒临洞庭湖。始建於唐代,与黄鹤楼、滕王阁并称为江南三大名楼。

① 旌:酒店或茶馆的幌子。

②夕阳迟:夕阳缓慢地下沉。迟,缓慢。

③吴蜀横分地:三国时吴国和蜀国争夺荆州,吴将鲁肃曾率兵万人驻扎在岳阳。横分,这里指瓜分。

④徙倚(xí yǐ):徘徊。

⑤三年多难:1126年(宋钦宗靖康元年)春天北宋灭亡,到写此诗时已有三年。⑥凭危:指登楼。凭,靠着。危,指高处。

译文:巍巍岳阳楼矗立在洞庭之东长江之西,黄昏时分,风平浪静,楼阁上的旌旗静止不

动,落日缓缓下坠;登临当年吴国和蜀国的分界之处,在黄昏的湖光山色中徘徊。 为避战乱我奔波三年,不远万里来此登高望远。登楼凭吊古人,我自己也已是两鬓如霜,看着远山的古树,青苍中,隐含无限的伤悲。

作者简介:

陈与义(1090~1138):宋代诗人,字去非,自号简斋。洛阳(今属河南)人。陈与义是南北宋之交的著名诗人。他的诗歌创作可以金兵入侵中原为界线,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期诗风明快,很少用典,受到徽宗的赏识。南迁之后,经历了和杜甫在安史之乱时颇为相似的遭遇,转学杜甫。 成为宋代学习杜甫最有成就的诗人之一。著有《 简斋集》。 赏析:

首联“洞庭之东江水西,帘旌不动夕阳迟”写景,一“东”一“西”形象生动的说明了岳阳楼的地理位置., “帘旌不动夕阳迟”由远及近,从“帘旌”到“夕阳”,描绘出了一幅静谧而惨淡的夕阳落山图。面对这样的景色,想到自己的漂泊生活,诗人不由悲从心来。

颔联中,” 登临吴书蜀横分地”从历史角度介绍了岳阳楼,此句仿杜诗中”吴楚东南坼”, 意境雄伟,让人想起战火纷飞的三国时代,怀古伤今,在这样美丽的岳阳楼畔,诗人却提不起半点观赏山水的雅兴,仅”徙倚”二字,便把诗人那满腔愁绪表现的淋漓尽致。

颈联从杜甫”万里悲秋常做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脱胎而来,而又未生搬硬套,“万里”、“三年”说明了诗人逃难时遥远的路途以及具体的时间,恰当的表现了自己背井离乡,漂泊不定的生涯。

尾联情景相生, “风霜”既指秋色浓重,又与自己的“白头”相映衬,且暗示了当时政治局势的严峻, “老木沧波”既指眼前实景,又是作者憔悴悲愁,饱经风霜的自我写照.主题思想:这首诗通过登楼观感,抒发了诗人辗转江湘、颠沛流离之苦,国家瓯缺、中原动荡之忧,以及老大伤悲的落寞情怀。

第四篇:《赤壁赋》知识点梳理

一、文学常识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苏轼才情奔放,为宋代最杰出的作家,诗、词、文、书、画、文艺理论均有独到成就。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为“唐宋八大家”之一。本文选自《经进东坡文集事略》,作于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当时,苏轼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心情十分苦闷。同年,他先后两次游览黄州的赤鼻矶,“借地抒情”,相继写下了《前赤壁赋》《后赤壁赋》《念奴娇·赤壁怀古》等诗文。本文是《前赤壁赋》,作者运用主客问答这一赋的传统手法,表现了他力求排遣苦闷、听任自然、乐观旷达的情怀。

二、“赋”

赋是一种有韵的文体,讲求声律、押韵、对比等形式,有辞赋、骈赋和律赋等。本文既保留了传统赋体那种诗的特质与情韵,同时又吸取了散文的笔调和手法;骈散结合;句式长短不齐,用韵错落有致,更多地表现了散文融景情理于一体的艺术特色。

二、重点字、词、句

(一)通假字

1.举酒属客 举匏尊以相属 2.浩浩乎如冯虚御风

3.山川相缪

(二)词类活用

1.歌窈窕之章 扣舷而歌之 2.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3.正襟危坐

4.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三)古今异义 1.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四)一词多义 1.望: 七月之望 2.歌: 扣舷而歌 3.如: 纵一苇之所如 4.然: 其声呜呜然 5.长: 抱明月而长终 6.于:

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月出于东山之上 徘徊于斗牛之间 7.而: 羽化而登仙 扣舷而歌

倚歌而和之 正襟危坐而问之

侣鱼虾而友麋鹿 逝者如斯而未偿往也

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托遗响于悲风 而卒莫消长也何为其然也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

飘飘乎如遗世独立

歌曰

倚歌而和之

望美人兮天一方

2.凌万顷之茫然

3、徘徊于斗牛之间

5.西望夏口,东望武昌 6.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

7.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8.侣鱼虾而友麋鹿

9、下江陵

10、渺沧海之一粟

11、歌窈窕之章

12、哀吾生之须臾

13、不知东方之既白

4.杯盘狼籍 5.举匏尊以相属 耳得之而为声 8.之:

凌万顷之茫然

扣舷而歌之 倚歌而和之 9.其: 而不知其所止 其声呜呜然

10、下

方其破荆州,下江陵

11、固 固一世之雄也

(五)特殊句式

1.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2.徘徊于斗牛之间 3.何为其然也

三、成语 1.沧海一粟: 2.正襟危坐: 3.遗世独立: 4.不绝如缕:

四、其他重点字词 七月既望

白露横江 纵一苇之所如 凌万顷之茫然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

五、重点句子翻译

1.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翻译:

2.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 翻译:

3.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 翻译:

4.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翻译:

七、积累四字短语并明确其意义

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白露横江、 水光接天、遗世独立、 羽化登仙 、 如怨如慕、如泣如诉、 余音袅袅、 不绝如缕 、正襟危坐、月明星稀、 舳舻千里、旌旗蔽空、 酾酒临江、 横槊赋诗、一世之雄、 一叶扁舟、 沧海一粟、逝者如斯, 取之无禁,用之不竭 .杯盘狼藉, 相与枕藉,东方既白 课堂练习

1.下列各项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窈窕yǎo 愀然chǒu 蜉蝣fú 山川相缪liáo

渺渺兮予怀 倚歌而和之

余音袅袅,不绝如缕 正襟危坐

方其破荆州

固一世之雄也

哀吾生之须臾 知不可乎骤得 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 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5.杯盘狼藉:

6、逝者如斯:

7、旌旗蔽空:

8、舳舻相接:

4.而今安在哉

5.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6.而又何羡乎

7.凌万顷之茫然 8.是造物之无尽藏也。 9.渺渺兮予怀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汝心之固,固不可彻

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何为其然也

方其破荆州

哀吾生之须臾 惟江上之清风 耳得之而为声

月出于东山之上 B.徘徊hái 枕藉jiâ 幽壑hâ 冯虚御风pínɡ C.嫠妇lí 桂棹nào 匏樽páo 酾酒临江shī D.肴核yáo 扁舟biǎn 糜鹿mí 横槊赋诗shuò 2.对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举酒属客 属:通“嘱”,这里指劝人喝酒 B.凌万顷之茫然 凌:越过 C.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 卒:到底 D.而吾与子之所共食 食:到„„去 3.下列有关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壬戌之秋”中的“壬戌”是古代纪年法中的干支纪年,文中指宋神宗元丰五年。 B.“七月既望”中的“既望”是指农历的每月十五。

C.“徘徊于斗牛之间”中的“斗牛”指斗宿和牛宿,都是星宿名。 D.曹孟德,即曹操,“孟德”是他的字。 4.对下列句子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离开人世,飞升仙境

B.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流去的水像这样(不断地流去),而并没有流去。 C.望美人兮天一方——在天的那一边眺望(那个)美人啊 D.物于我皆无尽——万物同我们一样都是永恒的,没有尽头的。 5.补写出下列各句中的空缺部分。

(1)______,歌窈窕之章。 (2)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 __________,__________。 (3)山不厌高,海不厌深。_____,_____。 (4)_______,目遇之而成色。 (5)相与枕藉乎舟中,_______。

二、语段阅读

阅读课内语段,完成下面的题目。

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糜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6.对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固一世之雄也 固:本来 B.举匏樽以相属 举:全,都 C.正襟危坐而问客曰 危坐:端坐 D.托遗响于悲风 遗响:余音,指萧声

8.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与例句中加点词语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例: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A.顺流而东也 B.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C.舞幽壑之潜蛟 D.侣鱼虾而友糜鹿 9.下列各句与例句句式特点相同的一项是( )

例: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

A.月出于东山之上 B.客亦知夫水与月乎?

C.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D.则物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

7.下列各组中加点的词语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托遗响于悲风 B.而今安在哉/侣鱼虾而友糜鹿 C.此非曹孟德之诗乎/固一世之雄也 D.寄蜉蝣与天地/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10.“月明星稀,乌鹊南飞”出自曹孟德的啊一首诗?

A.《长歌行》 B.《短歌行》 C.《蒿里行》 D.《步出夏门行》 11.下列对选段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段写出了客人感慨人生短促无常的悲观情绪。

B.本段借主客问答的方式,抚今追昔,畅述对天地人生的感触。

C.本段重在说理,借追述历史陈迹、感怀历史人物而显示人生与天地“变”与“不变”的哲理。 D.本段句式上整散结合,押韵自由灵活,极富声韵之美。 1.对粗体的词意判断正确的是 (1)徘徊于斗牛之间 (2)相与枕藉乎舟中 (3)扣弦而歌之 (4)依歌而和之

A.1与2相同,3与4不同 B.1与2不同,3与4相同 C.1与2相同,3与4也相同 D.1与2不同,3与4也不同 2.对下列句子的句式判断正确的是 (1)何为其然也 (2)而今安在哉 (3)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4)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A.1与2相同,3与4不同

“我可以说苏东坡是一个不可救药的乐天派,一个伟大的人道主义者,一个百姓的朋友,一个大文豪,大书法家,创新的画家,造酒试验家,一个工程师,一个憎恨清教徒主义的人,一个瑜珈修行者,佛教徒,巨儒政治家,一个皇帝的秘书,酒仙,厚道的法官,一位在政治上专唱反调的人,一个月夜徘徊者,一个诗人,一个小丑。但是这还不足以道出苏东坡的全部。一提到苏东坡,中国人总是亲切而温暖地会心一笑,这个结论也许最能表现他的特质。” ——林语堂《苏东坡传•序》 乌台诗案

1056年, 苏轼首次出川赴京考试。翌年,他参加了礼部的考试,获得主考官欧阳修的赏识,高中进士第二名,其弟也高中进士,一时“三苏”名声鹊起。但适逢母亲病故,苏轼归家服孝,于1059年期满,重回汴京。 1061年,苏轼应中制科考试,入第三等,为“百年第一”,授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1066年逢其父于汴京病故,再一次扶丧归家。 1069年,服满还朝,仍授本职。他入朝为官之时,正是北宋开始出现政治危机的时候,此时神宗即位,任用王安石支持变法。苏轼的许多师友,包括他的恩师欧阳修在内,因在新法的施行上与新任宰相王安石政见不合,被迫离京。苏轼也因为反对新法,并在自己的诗文表露了对新政的不满。遭到李定、舒亶(dǎn)、何正臣弹劾,被扣以莫须有的罪名抓进乌台,一关就是4个月,每天被逼要交代他以前写的诗的由来和词句中典故的出处。在当时苏轼已是认定自己必死无疑。 因宋朝有不杀士大夫的惯例,以及众人的营救,使得苏轼免于一死,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乌台诗案”,是一个有名的文字狱,也是一个冤狱。(注:乌台,指的是御史台,是专任弹劾百官的中央机关。汉代时御史台外柏树上有很多乌鸦,所以人称御史台为“乌台”,也戏指御史们都是乌鸦嘴。) 余秋雨《苏东坡突围》

“成熟是一种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辉,一种圆润而不腻耳的音响,一种不再需要对别人察言观色的从容,一种终于停止向周围申诉求告的大气,一种不理会哄闹的微笑,一种洗刷了偏激的淡漠,一种无须声张的厚实,一种并不陡峭的高度。勃郁的豪情发过了酵,尖利的山风收住了劲,湍急的细流汇成了湖,结果—— 引导千年杰作的前奏已经鸣响,一道神秘的天光射向黄州, 《念奴娇·赤壁怀古》和前后《赤壁赋》马上就要产生.”

B.1与2相同,3与4也相同 C.1与2相同,3与4相同 D.1与2 不同,3与4 也不同 3.下列句子不是对偶句的是: A.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 B.酾酒临江,横槊赋诗

C.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D.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4. 下列句子没有活用的是: A.西望夏口,东望武昌 B.顺流而东也 C.侣鱼虾而友麋鹿 D.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

第五篇: 高中物理光学知识点梳理

一、光的反射和折射(几何光学)

1.反射定律α=i {α:反射角,i:入射角}

2.绝对折射率(光从真空中到介质)ncsini{光的色散,可见光中红光折射率小,vsinrn:折射率,c:真空中的光速,v:介质中的光速,i:入射角,r:折射角}

3.全反射:

1)光从介质中进入真空或空气中时发生全反射的临界角C:sinC1 n

2)全反射的条件:光密介质射入光疏介质;入射角等于或大于临界角

注:

(1)平面镜反射成像规律:成等大正立的虚像,像与物沿平面镜对称;

(2)三棱镜折射成像规律:成虚像,出射光线向底边偏折,像的位置向顶角偏移;

(3)光导纤维是光的全反射的实际应用,放大镜是凸透镜,近视眼镜是凹透镜;

(4)熟记各种光学仪器的成像规律,利用反射(折射)规律、光路的可逆等作出光路图是解题关键;

(5)白光通过三棱镜发色散规律:紫光靠近底边出射见。

二、光的本性(光既有粒子性,又有波动性,称为光的波粒二象性)

1.两种学说:微粒说(牛顿)、波动说(惠更斯)

2.双缝干涉:中间为亮条纹;亮条纹位置: =nλ;暗条纹位置: =(2n+1) =0,1,2,3……);条纹间距:x(n2l{:路程差(光程差);λ:光的波长;:光的半波d2长;d两条狭缝间的距离;l:挡板与屏间的距离}

3.光的颜色由光的频率决定,光的频率由光源决定,与介质无关,光的传播速度与介质有关,光的颜色按频率从低到高的排列顺序是:红、橙、黄、绿、蓝、靛、紫(助记:紫光的频率大,波长小)

4.薄膜干涉:增透膜的厚度是绿光在薄膜中波长的

1,即增透膜厚度d 4

45.光的衍射:光在没有障碍物的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在障碍物的尺寸比光的波长大得多的情况下,光的衍射现象不明显可认为沿直线传播,反之,就不能认为光沿直线传

第 1 页 共 2 页

6.光的偏振:光的偏振现象说明光是横波

7.光的电磁说:光的本质是一种电磁波。电磁波谱(按波长从大到小排列):无线电波、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伦琴射线、γ射线。红外线、紫外、线伦琴射线的发现和特性、产生机理、实际应用。

8.光子说,一个光子的能量E=hν {h:普朗克常量=6.63×10J.s,ν:光的频率}

9.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W:金属的逸出功}

注:

(1)要会区分光的干涉和衍射产生原理、条件、图样及应用,如双缝干涉、薄膜干涉、单缝衍射、圆孔衍射、圆屏衍射等;

(2)其它相关内容:光的本性学说发展史、泊松亮斑、发射光谱、吸收光谱、光谱分析、原子特征谱线、光电效应的规律光子说、光电管及其应用、光的波粒二象性、激光。

物质波。

-34

121mvhvW {mv2:光电子初动能,hv:光子能量,22第 2 页 共 2 页

上一篇:草种购销合同范文下一篇:茶与人生讲稿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