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社团发展的想法

2022-06-27

第一篇:对社团发展的想法

对公司发展的想法

企业身处市场经济的大潮,竞争激烈,国际国内市场形势瞬息万变,不可知因素威胁着企业的生存、发展。要使我们的企业强壮长寿,使我们的凤成金基业长青、兴旺发达,我们每一个凤成金人都应与企业同呼吸共命运,为企业的发展献计献策。如何使企业茁壮成长,并具有强大的抗风险能力,对此谈点个人拙见。

一、针对公司现状而言,还存在很多需要改进和提高的地方,如下:

1、人才严重缺乏:就其具体而言,部分部门缺少独挡一面之人物,能力有待提升。

2、分工不明,权力无法有力的下放,职责更不清晰,出现问题无法追究,互相推委,害怕承担责任的情况。

3、部门之间配合较差,缺少有序的监管和控制。

4、管理制度不完善,或有制度却无法真正有效的推行,没有形成重视。

5、培养员工创新和节约意识。

6、企业形象有待改善和发展。

7、人力资源管理薄弱,不仅没有招聘到优秀人才,也没有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人力资源的主职包括工作分析、人力资源规划、员工招聘选拔、劳动关系、绩效考评、薪酬福利、员工激励、人才培训和开发等八个板块,缺一不可。

8、公司在人才保护方面也需提高。企业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没有人便没有财。我们总是在强调“以人为本”、重视人才,但从我公司近几年的人才流失来看,我们仍有很大的改进空间,让优秀的人才把根留住。

二、为了公司的长远发展考虑,我建议公司可从以下方面着手:

1、人才的引进,应纳入公司人力资源工作日程,可作为人力资源管理的考核指标之一,引进一定数量的高素质人才。

2、加快培养新员工,让新人快速适应企业:一是培训使其了解企业产品、工作环境以及所作工作、同事;二是安排有资历员工带他们,做好传帮带;三是不定期询问新进员工所遇到的问题,让员工感到公司的关心,从心底想为这个企业效劳奉献;四是定期考核,由管理阶层做裁判,鼓励和奖励工作表现良好的人员,总结工作经验。

3、加强对企业员工的培养,分化职能和分工,使管理能深入到基层。

4、公司领导应对管理人员放权,以提高其管理能力。权力是施政的工具,要任命一个人当经理,他就必须有相应的权力。没有权力的管理者不是一个真正的管理者。有名无实、有职无权,管理便是一个空架子。事事一个人说了算,工作效率永远也得不到提高,正确用人,大胆授权,用人不疑。

5、管理制度的完善和实施,具体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

(1)建立和完善公司的系列规章制度,宣传推广,培养干部和广大员工自觉意识;(2)建立健全的企业文化,使员工真正能以公司为家,公司以员工为本,员工和企业共同成长;(3)继续完善和贯彻三体系,从公司的各方面环节加强控制和管理,以保障公司健康发展;(4)设立企管部,聘请知名的咨询公司设计企业的管理制度,使企业管理现代化,避免摸着石子过河。

6、创新和节约方面,我认为需要从以下几方面改善:

(1)培训、选拔使用有经验人员,使其尽快成长;(2)完善奖励机制,奖励企业创新,实现多劳多得;(3)加强员工节约意识培训,从根本上杜绝浪费。

7、改善公司形象,强化公司品牌效应,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1)内、外公司人员规范礼貌用语,熟用各种礼仪;(2)公司各部门统一制服,昭显企业形象;(3)提高服务质量,满足客户需求,从而赢得回头客,提升公司影响力;(4)优化公司环境,提升企业外在形象;(5)积极借助媒体进行宣传,提升公司技术形象。

8、人力资源管理聘请经验丰富的高管人员,真正把公司人力资源管理提升一个层次。

再就是公司发展很快,规模也越来越大,考虑到我们社会现状,建议公司可以酌情考虑关心和帮忙解决一些员工生活、家庭方面的问题,员工没了后顾之忧,才能全身心地投入工作中。

以上是本人的一点不成熟的考虑,希望能给公司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第二篇:对公司目前的一些建议和想法

作为一个企业,除了追求必然的利润外,其他层次的追求有:

对外而言:形象品牌健康,品质有保证,信誉度高,价格有优势,交期迅速,服务好,对客户反映较快;

对内而言:分工明细,职责清晰,权力明确,管理有力,制度健全;部门之间协助与监管有序,有章可循,且能达到制约和权力的平衡。企业与员工的规划科学合理,共同进步,以公司为家。有创新的意识,有活力。这是企业的生存之本,也是发展之本。这样的企业才会无往而不胜,达到企业与员工共同发展的境界。这也是众多的管理的最终的目的。当然要达到这样的目的,仅仅是纸上谈兵肯定不行,这需要公司上层领导和所有管理者一起努力来实施。就我国目前的民营企业来说,数量不断增多,规模扩大,且介入的行业也在逐渐深入和扩展。然而,它的发展终归受到一些隐性的制约和影响,诸如制度、政策、管理、品牌等方面有其先天之不足, 与现有的国有企业、股份制企业都不能相提并论,惟有用心在内部控制、价格、质量、成本、服务等方面下足工夫需求突破,才是制胜之道。而这些无不需要人才来推动、实现。

综观国内之大多数企业民营企业,或成功、或失败,人才几乎都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很多时候,关键性的人才就像是船上的舵手,操控全局,掌握方向,可以带领企业沿着正确的道路发展壮大,其价值远远不是金钱所能衡量。而其他具体到部门到岗位的人才也是所不可缺的,他们是本部门或本岗位的领军人物,是企业架构里必须引起重视的环节,是对企业的制度、方针、目标具体实施、执行的对象。引进了人才,会用人才是根本。不会用人,不敢用人,职责不清,权力不能下放,分工混乱,一方面企业的管理成本无形中增加,另一方面企业运作过程中的效率不高,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针对本公司目前而言:

1. 人才严重缺乏。就其具体而言,每个部门无独挡一面之人物,事无巨细均需要别人安排,居在岗位却无行事之能力。其次缺少系统完整的操作体系和意识,本部门工作无法得到改进、完善和提高,仅仅提留在为做事而做事,而不知为何做事,如果做事,如何做好事之能力。

2. 2. 分工不明,权力无法有力的下放,职责更不清晰,经常出现为他人做事,自己的事情却无法做好的情况,又或者出现问题无法追究,互相推委,害怕承担责任的情况。

3. 部门之间配合较差,缺少有序的监管和控制。 4. 有制度却无法真正有效的推行,没有形成重视,上上下下都有其阻力。

5. 公司领导有决心、无行动,无法为下面的人员指引方向。公司的经营和发展缺少系统的规划和具体的持续发展的计划。

6. “以人为本”没有真正体现在实际当中,员工的福利及一系列人性化的关怀并没得到体现。员工没有以公司为家,缺少适当的职业和发展规划,公司的企业文化非常薄弱。为了公司的长远发展考虑,公司可从以下方面着手突破: 1.人才的引进、留住及激励。

2.正确用人,大胆授权,分工到位,职责明确,用人不疑。 3. 将制度进行到底,引起充分的重视,具体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实施:

㈠建立和完善公司的一系列规章制度,宣传推广,培养员工意识;

㈡建立健全的企业文化,使员工真正能以公司为家,公司以员工为本,员工和企业共同成长。

㈢继续完善和贯彻ISO9000质量体系,从生产到质量的各方面环节加强控制和管理,培养质量意识,以降低成本,消除质量隐患,提高产品合格率,提高效率。

4. 完善员工福利制度等一系列制度,从细节着手,为员工着想,将关怀落到实处。

5. 加强对基础干部的培养,分化职能和分工,使管理能深入到基层。

6.培养员工创新和节约的意识。以上是本人的一点所思所想,希望能对总经理有些启发,无论好坏,目的都是希望公司能够更好的发展。

第三篇:对交通管理工作的一些想法

为期一周的岗前培训已经结束,在一段假期的休整之后,我就要走上交通管理这个新的岗位,而此刻的我,想着自己即将成为一名交通警察,还是如同做梦般始料不及。

从报考晋中市公安局公务员的那天起,我就在幻想自己将来从事的工作会是一个什么样子。我想如果考上了,或许会留在市局机关里,或许从事监所管理工作,或许就成了一名刑警,又或许还是回到已经工作过四年之久的基层公安派出所。可是令人意想不到的是,我考进公安局后居然被分配到了交警队。不仅仅是我诧异,周围的亲朋好友得知我当上了交警,个个都露出了惊奇的表情。

其实我对交通警察以及交通管理工作并不陌生。警校刚毕业时,我没有遇到入警机会,我便到了高速交警大队做了一名协警,主要负责办公室的文职工作和协助正式民警处理交通违法。在此之前,我对交通警察的印象,和大多数的老百姓一样,当看到交警站在马路中央用干净利落的手势指挥交通的时候,总是羡慕的想:呀,真神气啊!当看到交警在对交通违法行为进行处罚的时候,又会不自觉的说:哼,就会罚款!在高速交警队的日子,让我对交通警察的工作有了全新的认识,我亲身体会到了交通警察在执法时不被理解的苦衷,也亲眼看到了交通警察在雨雪天气实行交通管制时和处理交通事故时的辛苦,更是亲耳听到了交通警察在工作中不幸牺牲的消息。从那时起,我便对交通警察充满了

敬佩和好感。

当然,高速公路交警和普通交警的工作还是有很大不同的。在经过一周的培训后,我对我将要从事的职业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和理解。交通警察,顾名思义,就是从事交通管理工作的警察。相对于公安管理工作来所,交通管理工作只是其中的比较单一的方面,但就交通管理工作本身来说,却又是一项十分复杂的管理工作。它不仅仅是维护交通秩序和查纠交通违法行为,还包括处理交通事故、进行驾驶人和机动车管理、开展交通安全宣传,参与交通警卫工作,处置突发事件等等很多方面的工作。交通警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警种。衣食住行,这个“行”说的就是交通,人们每天的工作生活都离不开“行”。假如没有交通警察的管理,道路交通会是一个什么样子,我们都不堪想象。尤其是在机动车辆日益增多的今天,离开了交通警察的管理,我们的交通安全都得不到应有的保障。

就像交通标语所说的那样“人人是交通参与者”,所以作为一位交通人,基础就是要守法,自觉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这是保障我们交通安全的重要前提。现在我自己成为一名交通警察了,就更加要以身作则,熟练掌握交通法规不再是一句话,而是要了然于胸。

当公务员考试的压力和通过后的兴奋都成为过去式的时候,我需要对我的人生重新做一个规划,认识自己,也认识所从事的职业。

这两天,我仔细看了前几年济南交警的执法片段和近期中央电视台采访北京交警孟昆玉的节目,我就在心里决定,要做一个刚正不阿,为民服务的好交警!交通警察的严格,在于遵循法律要求和执法程序上,而不是严在语言和态度上。

首先,我要把《山西省公安交警执勤执法工作手册》和《规范执法资料汇编》两本书弄懂弄通,做到法律法规“一口清”。“严整的警容、标准的站姿、规范的指挥”是我作为一名交警迈出的第一步。从到晋中市公安局交警支队第三大队的第一天开始,我就要坚持“上岗一分钟,规范六十秒”,无论是风霜雪雨还是严寒酷暑,执勤到哪里,都把自己的规范言行带到哪里。

其次,在规范执勤执法的基础上更要做到热情服务。我要把“主动服务、用心服务、用情服务”贯穿到日常工作中。牢记“热情服务,严格执法”,本着“管理是目的,处罚是手段”的原则,以和谐执法,提高群众对交通管理工作的认同。分清主观、客观,根据违法行为的危害性来决定是否进行处罚,让违法者心服口服。

第三,我要在今后的工作,虚心向老同志学习他们好的方面,远离陋习,养成良好的习惯。我会注重搞好同事之间的关系,尊重老同志,团结年轻同志,绝不以公务员自居,更不会在工作中斤斤计较,我会努力做到与大家相互配合,共同做好工作。

一直以来我都是一个交通迷,喜欢每到一个地方就对当地的道路情况进行了解,也常常考虑现在的交通状况应该如何加以改

善。既然我已是一名三大队的民警,我先对我大队的道路情况做了一个大致的了解,其中国道一条,既贯穿榆次区南北的108京昆线;省道五条,辐射到东南西北各个方向;还有九条县乡公路,完善了榆次区各乡镇之间的交通网。我就对我大队的交通管理工作谈几点看法。

一、就我大队所管辖范围和警力配置来看,存在严重的警力不足问题,如果做到面面俱到是很困难的,因此需要我们利用现有警力对在主要道路和主要路口设置流动检查点。

二、要进一步加强道路巡逻。道路巡逻是一件很费时费神的事情,但是对于预防交通安全隐患,及时查纠交通违法行为,减少交通事故有很大的帮助。

三、最近介休与灵石交界有一辆校车发生了交通事故,死亡了七个孩子,现场惨不忍睹。像这样校车发生交通事故的案例还有很多,尤其是在农村地区校车都不是很规范,我们更应该加强管理,同时加大对在校师生和广大家长的安全教育力度。

以上所提如有不妥之处请予指正。

杜志强

2011年9月29日

第四篇:对差生教育的几点想法

专业成长故事

转眼间,我走上工作岗位已十年多了,无论是在教学方面,还是在班主任工作方面,我都由一无所知到一点一点的熟悉了起来。回想起着几年的工作经历,我明白了真正走进学生是那么。

现在,学生里面有许多学生让老师头痛,往往你老师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他也不卖你的帐。我班上的一位学生,成绩还可以,就是一个管不住自己,总要违反纪律。我找他到办公室,表面上可老实了,我批评他,他听着。我问他是否明白了这个道理,他总是点头称是。前脚刚迈出办公室,后脚还在办公室里,他就突然换了一个人。原来是怎样,就怎样。这样在办公室进进出出,不知有多少次。有一段时间我真有点泄气了。认为“朽木不可雕”。后来,我想出了一个办法:适当地与他拉开距离,“冷落”他欲擒故纵。因此,对他的一举一动,在平时我可能要骂他的,但我现在对此视而不见,不闻不问。这样过了一个多星期,一天他交给我一篇周记,里面写道:“黄老师,从最近我发现你已把我给放弃了。我对以前我的所作所为感到很后悔。以前,你曾对我一次又一次的耐心教育,可是我不听。如今,在你的心目中我已是一个不可救药的学生了。我好恨我自己在你心目中留下不好的印象。我还不想失去你的信任时,可能我已经失去了。我多么希望你能像以前那样对我,‘我再也不像以前那样了,我要找回你对我的信任。’我真心的向你呼唤。”看了这篇周记,我当时真是欣喜若狂,我终于成功了。但我并没有被胜利冲昏头脑。对周记的评语我并没有流露出很大的热情,不过,我的态度有一点转变,让他好好表现。因为一方面,我要照顾他的情绪;另一方面,我又担心过早的对他肯定,又会失去应有的效果。通过一段时间的观察,我发现他真正的有所改观,于是,我在班会上对他提出了表扬。这样一来,我觉得他已经变好了。现在,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条件越来越好,再加上一部分家长过分的溺爱孩子,什么都以他们为中心,让他们觉得让别人围着他们团团是理所当然。因此,我们可以适当地疏远他们,让他们去独立思考。从这件事来看,对学生的教育,尤其是对一些纪律或成绩差一点的学生的教育,我们老师应该从多方面着手,从不同的角度出发,这样可能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作为一名老师都想“一碗水端平”,但无论怎么弄,学生都会有那样这样的埋怨。我班上的干部都是经过学生民主投票而选举的。有一次,一个学习基础差,平时表现也不好的学生在周记这样写道:“你为什么只选成绩好的同学做干部,而成绩差的就不屑一顾了。而让一些有能力的同学给埋没了。我觉得这很不公平。”当时,我看了这样的话,相当气愤,干部不是他们自己选举的吗?但后来我还是想清楚了,毕竟他们是学生。于是,我在评语中回避了他所说的问题。而是从另一个角度去引导他。我说:“每个人都有闪光点,这一点我承认。但现在是一个竞争很激烈的时代,你有特长就应该站出来,让别人来发现你,我觉得就晚了一步,你说呢?”后来,改选干部的时候,我就故意激他上台竞聘,他果真第一个上台了。事后他又在周记里写道:“当时我很紧张,但我一看到你写给我的评语,就增添了勇气。谢谢你,我一定会管好自己,也会管好班级的,请相信我。”自从他当了干部以后,变好了很多。我真的很庆幸我没有武断而对他的心声置之不理。由此,我也真正明白了“没有教不好的学生”这句话的内在涵义。我也了解到:其实有许多相对来说差一点的学生,并不是真的想和老师作对。他们对老师表现出满不在乎的样子,其实他们十分重视班主任投射在他们身上的目光(如果这种目光是关怀、赞许与支持的话),他们希望这些目光更多一些。因此,我们老师不但要不断地去发现学生的闪光点,更应想办法让学生自我展示出来适应时代的需要。

以上所写的是我个人的几点看法,总的来说,我就是觉得老师特别是班主任应该更走近学生,针对不同的情况采取不同的办法,及时的去引导他们,尤其是后进生。现在竞争日益激烈,社会对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人才的需求也不断趋于多元化。正因如此,我们教师作为人才的培育者,更应不断更新自己的思想,为社会输送更多的人才。

第五篇:关于对高中美术课的一点想法

王世举

我们每学期都计划着上好我们的课,但我们的主体对象似乎游离在计划之外。学生不渴望多学一点东西。你不考,我不学。一种叫“副课”的慨念深入人心,面对这样的群体,我们该怎么做?

我们每周有一节课,很短,说不了太多。但能否让那些欲睡的眼神感受到一些美术世界的灵光。这也正是我们这些美术教师应该思考的。

首先,我们的改变学生对美术的简单认知,偏见甚远,我不喜欢画画,听他何用?其实我们学习很多东西都是为了用吗?有时候小学三年级的数学就够用一生得了,何必在学高等函数之苦。背诵“床前明月光”不是为了将来成为诗人。学生的学习很多都是奔着高考去的,对知识之渊博,对未知领域的渴求者有几,对丰富自己,提升自我内涵者有几?殊不知审美已经成为现代人必不可少的一种素养。这也正是我们面对的困境。但我们要面对。

我们不培养艺术家,我们做个导游,去引领,去看拉斐尔,去看卡拉瓦乔;去感受徐渭、八大、苦瓜和尚;去游历四大名窟,去西递宏村,去拙政园,留园;(当然,我们学生看的不是画,不是建筑,不是雕塑,而是印刷品而已。)通过这些伟大的人,去了解他们伟大的作品。提高一点基本的美学素养。美,是修养,是思想,是文化沉积的结果,在诸多领域的参与下方可提高,而不单单看几幅印刷品就能解决的问题。但你若果连最基本的都不看,那就更谈不上别的了。

作为老师,我们应该更好的传达,引领,启发,让学生认识多元的,灿烂的人类智慧结晶的艺术世界,更多的去感受,感受;领会,领会。从而提升品质,拓宽视野,润泽心灵。

关于这节“副课”下面我说几点个人的见解,供大家分享指正。

挑中一件作品。我们每上一节课都是慨念太大,时间太短。譬如:《外国古代雕塑》,除了中国都是外国,我们不可能周游列国。那就得挑一个核心的去讲,的挑国家,选作品,集中优势兵力,击破一个足矣。其他捎带而过。

讲好一个故事。上美术课,学生爱睡觉。我们不能光去叫,要在内容上想想办法。尽量让课堂充满趣味。那么我觉得故事是

很吸引人的。再讲《中国古代工艺美术》的时候有一环节是讲青铜器,中国最大的方鼎《司母戊大方鼎》我给学生讲了河南安阳武官村村民吴培文如何在盗墓的过程中发现,如何变卖,如何和日本人周璇保护该鼎。一下吸引了学生的好奇心。同是也介绍了青铜器。还比如《中国古代绘画撷英》中黄公望的名画《富春山居图》,我们可以给学生讲六百多年前,年过七十的黄老先生用了三四年的时间完成的,那三四年,周围的人们在为名忙在为利忙,而黄老先生的与他的画不过是一个看似无用的人做了一件无用的事而已。然而千百年过去了,那些一代又一代人做的有用的事都烟消云散;却是那当年无用的老人,用清净的心和一根有一根磨秃的笔,留下的画作显赫起来,带来财富,带来关注。这该是怎样的一个轮回呢?无用的事,真的无用吗?以至于后来如何画分为二,如何天南地北,身处两岸。温总理有为何感叹能见到《富春山居图》合二为一呢?这样不但调动了学生的兴趣,还传达了画外之意。(这样的背景我们让学生搜集完成,在课堂上让学生自己介绍给大家更好。)每一个伟大的画家,没一件伟大的作品都有他传奇的经历。都是学生喜欢的。

准备好一节课件。书本的东西乏味单一,我们应该拓展。其实很多的好作品没被选入教材,就像余光中说:不知道谁选的《唐诗三百首》其实更多的好诗还在三百首之外。现在网络给我们提供了很好的平台。能找到太多的资源。学生更喜欢没见过的东西,震撼的画面。经过多媒体像电影一样出现在屏幕上,会吸引更多即将瞌睡的孩子。

下载好一段视频。单一的介绍作品难免会有些孤单。难免催人入眠。我们准备一段和作品相关的视频,将会大大提升收视率。靳显芬老师讲过的几节课印象深刻,《民间泥塑》,最后放了一段泥塑的制作过程,那是给学生很深印象的。那也是用嘴无法描述的。还有讲《中国古代绘画》时放的国宝档案对《步辇图》、溪山行旅图》的视频介绍,都起到锦上添花的效果。贺建东讲伟大的浪漫主义钢琴家李斯特的时候,我记得放了段猫和老鼠的视频,姆猫和老鼠演奏李斯特《匈牙利狂想曲》给我印象深刻。我们有很多,如古代建筑,可以放《故宫100》的纪录片。讲西方雕塑绘画我们可以放放《当卢浮宫遇见紫禁城》等等。

利用好我们的学生。上课不能让学生闲着。让他们眼睛忙着,嘴也不要闲着。给个话题,引导他们多交流,多探讨,多发言。最好是能布置下去,能让他们上网查查资料,看看相关背景,了解作者,了解作品。这样不至于一问三不知,胡侃冒料,离题太远。这和文化课的学案差不多。不过我估计学生顾不上弄你这个

副课的遗留问题。该忙的还忙不过来呢。

用运好一句形象的语言。讲课语言的幽默形象很是吸引学生。易中天品三国风靡全国,和他那机智幽默的语言是分不开的。咱们组王志祥讲课就风趣幽默。活泼生动,上节课讲《黄河大合唱》的导课就自然风趣,流畅自然。我在讲《走进具象艺术》一节中谈到《王时敏像》和《教皇英诺森十世》是就做了这样一个比喻:一个是小葱豆腐,一个是红烧大肉。一个是用的竹筷子,一个是用不锈钢叉子。一个是中国文化,一个是西方文化。

总之,老师应尽自己微博之力,上好课,备好案,把美渗入课堂,努力提升学生审美素养,让审美走进生活。养成健康的审美习惯。告诫学生,加强知识储备,形成一定的文化底蕴。审美不是看几幅画,上几节美术课就能提高的。建议多读中外名著,多听名师大家之作。(如歌剧、古典名曲、昆曲)多去实地欣赏建筑、雕塑,多参观博物馆、美术馆。少逛些商场,少看些电视,少上些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天地有大美让我们去领会。

我想让孩子多学习没用的课,多做些没用的事,如琴棋书画。人和动物最重要的区别就是动物做的每件事都是为了生存和繁殖。如果一个学生被教育只能学对考试有用的课,上大学只能做对就业有用的事,工作了只能为了买房买车。那么,作为人,还有什么意义?生而为人岂不浪费?

无论何如,改变或不改变,副课还是主课,不要纠结,不要茫然,谁让你选择了,我们都要坦然面对。让我们为了孩子,上好每一节课。让我们更好的工作,有更多的收获,更有诗意的生活。

2013.4.1

上一篇:读世界是平的后感下一篇:地税局的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