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社团活动情况对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

2022-09-11

1 引言

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的《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 (2016~2025年) 》中指出, 青年是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生力军和中坚力量。党和国家事业要发展, 青年首先要发展。赢得青年才能赢得未来, 塑造青年才能塑造未来。自我管理素养是中国学生核心素养之一, 高中生作为青年中最充满活力的群体, 其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 有利于其自我认识、自我教育、自我修养、自我学习, 激发自身创业创新的热情, 促进自身成才。“社团活动是由学生自愿组成, 按照章程自主开展活动的非营利性学生组织。”社团活动是“按照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发展的要求”, 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 自行组织的活动。学生参与社团活动, 有利于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

本文主要探讨高中生社团活动情况对其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 提出培养高中生自我管理能力的对策。

2 研究过程

2.1 研究工具

本调查问卷根据张国礼编制的自我管理问卷改编而成, 本问卷共42个项目, 要求被试回答时对项目符合自己的程度进行1到5级评定, 分数越高表示自我管理水平越高。问卷包括行为管理:学习行为、日常行为;情绪管理:情绪稳定性、情绪调节;认知管理:自我定位、目标设置;时间管理:学习时间、休息时间等维度。问卷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853, 分半一致性系数为0.812。问卷具有良好的信度与效度。

2.2 研究对象

本研究以高中生为研究对象, 回收问卷265份, 其中有效问卷265份, 有效率为100%

2.3 调查过程

调查人员首先将量表输入问卷星 (https://sojump.com/jq/10615952.aspx) , 再通过高中生QQ群、家长微信群、家长QQ群发放问卷, 打开链接由高中生答卷, 测试时间约20分钟。采用SPSS19.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

3 调查与分析

3.1 总体状况

从调查结果分析, 高中生自我管理能力水平较高 (3.22±0.39) , 其中各维度得分由高到低依次是自我定位、目标设置、情绪调节、休息时间、学习行为、日常行为、情绪稳定性、学习时间。 (见表1)

显著性:*P<0.05, **P<0.01, ***P<0.001 (下同)

3.2 参加社团数量差异

方差分析表明, 高中生自我管理能力水平在参加社团数量变量上存在显著差异。通过事后检验发现:自我定位维度, 参加1个社团的学生显著高于没参加、参加2个以上社团的学生。目标设置维度, 参加1个社团学生显著高于没参加社团的学生。总体上, 参加1个社团的学生自我管理能力水平最高, 没参加社团学生自我管理能力水平最低详见表2。

3.3 参加社团活动频率差异

方差分析表明, 高中生自我管理能力水平在参加社团活动频率变量上存在显著差异。通过事后检验发现:学习行为维度, 参加社团活动1周1次学生显著高于从不参加、1个月以上1次学生;从不参加社团活动学生显著低于1周1次、1月1次、1周2次学生。自我定位、休息时间维度, 从不参加社团活动学生显著低于1个月1次、1周1次学生。总体上, 参加社团活动1周1次学生自我管理能力水平最高, 从不参加社团活动学生自我管理能力水平最低详见表3。

3.4 最喜欢的社团差异

方差分析表明, 高中生自我管理能力水平在最喜欢的社团变量上存在显著差异。通过事后检验发现:自我定位维度, 最喜欢音乐类社团学生显著高于没有 (或其他类) 、美术类社团学生。休息时间维度, 最喜欢学科类社团学生显著高于没有 (或其他类) 、体育类、美术类社团学生;没有最喜欢 (或其他类) 社团、最喜欢美术类社团学生显著低于学科类、音乐类社团学生。总体上, 最喜欢音乐类社团学生自我管理能力水平较高, 没有最喜欢 (或其他类) 社团学生自我管理能力水平较低。 (见表4)

4 高中生自我管理能力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调查结果表明:在参加社团数量方面, 参加1个社团学生自我管理能力水平最高, 没参加社团学生自我管理能力水平最低;在参加社团活动频率方面, 参加社团活动1周1次学生自我管理能力水平最高, 从不参加社团活动学生自我管理能力水平最低;在最喜欢的社团方面, 最喜欢音乐类社团学生自我管理能力水平较高, 没有最喜欢 (或其他类) 社团学生自我管理能力水平较低。

4.1 没参加社团学生自我管理能力水平低的原因分析

调查表明, 在参加社团数量方面, 没有参加社团学生在认知管理的自我定位、目标设置两维度较低。

(1) 自我定位不够明确。没有参加社团学生相对于参加社团学生, 对自己优缺点不够了解, 不能合理安排自己的学习、生活和娱乐, 不能很快适应新环境.

(2) 目标设置不够清晰。没有参加社团学生相对于参加社团学生, 自己人生目标不够清晰, 或者说目标设置过高或者过低, 与自己的具体发展情况不相符合。即使有了目标, 可能也没有严格执行计划, 去实现目标。

(3) 缺乏培养自我管理能力的机会。学生社团是由学生自己组织、参与、规划的学生团体, 其活动组织、计划制定等社团活动都是由学生来完成的, 这个过程也是学生自我认识、自我定位、自我教育的过程, 有利于学生自我管理能力水平的提高, 没有参加社团, 显然会失去锻炼的机会。

4.2 从不参加社团活动学生自我管理能力水平低的原因分析

调查表明, 在参加社团活动频率方面, 从不参加社团活动学生在学习行为、自我定位、休息时间维度较低。

(1) 学习行为不够科学。从不参加社团活动学生相对于参加社团活动学生, 不容易规划自己的学习行为。课前预习方面, 预习不到位, 或者根本就没有预习。上课听讲方面, 注意力相对不够集中, 认真程度不够。课后复习方面, 复习不及时, 学习时更容易受到干扰。

(2) 自我定位不明确。从不参加社团活动学生相对于参加社团活动学生, 更不容易认识自我, 对自己的了解不够, 不能根据自己的身心特点, 确定奋斗目标。

(3) 休息时间安排不合理。从不参加社团活动学生相对于参加社团活动学生, 不能正确规划自己的休闲、娱乐等业余时间, 时间观念不够强, 休息 (睡眠) 时间无法保证等。

4.3 没有最喜欢 (或其他类) 社团学生自我管理能力水平低的原因分析

调查表明, 在最喜欢的社团方面, 没有最喜欢 (或其他类) 社团学生自我定位、休息时间维度较低。

(1) 自我定位不到位。没有最喜欢 (或其他类) 社团学生更容易自我认识不足, 没有准确定位, 更容易没有自己的爱好特长, 即使有爱好特长, 没有最喜欢 (或其他类) 社团的学生, 不会去参加社团, 也就没有展示自己爱好特长的机会。

(2) 休息时间不合理。没有最喜欢 (或其他类) 社团学生不能很好规划自己的休息时间, 要么容易无所事事, 要么容易没有时间观念, 不能保证良好的睡眠时间等。

5 培养高中生自我管理能力的对策

5.1 培养没参加社团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对策

(1) 明确自我定位。没有参加社团学生, 应该正确分析自我, 了解自我, 认识自我, 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 对自己有一个合理的定位。在确定目标、制定计划等方面, 定位准确。符合自己身心发展特点。

(2) 科学设置目标。没有参加社团学生, 应认识到目标对自己成长的重要性, 结合自己实际情况, 科学制定人生目标以及学习目标。制定目标后监督自己付诸行动, 为实现大目标不断给自己制定循序渐进的小目标。

(3) 增加锻炼机会。调查表明, 参加1个社团学生自我管理能力水平最高, 没有参加社团学生, 应认真分析自己的优势与特长, 至少参加一个社团, 在活动中锻炼自己的管理能力、组织能力、交际能力, 创造更多机会, 培养自己的自我管理能力。

5.2 培养从不参加社团活动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对策

(1) 规划学习、明确定位、科学作息。从不参加社团活动学生, 应科学规划自己的学习行为, 做好课前预习、认真听课、课后预习;正确认识自我, 对自己有正确的定位, 确定合理的学习目标;安排好个人作息时间, 业余活动安排合理, 保证休息时间。

(2) 参加社团活动, 增加锻炼机会。调查表明, 参加社团活动1周1次学生自我管理能力水平最高。从不参加社团活动学生, 应该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 保证自己1周参加1次社团活动, 在活动中锻炼自己的自我管理能力, 培养自我管理能力。

5.3 培养没有最喜欢 (或其他类) 社团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对策

(1) 正确认识自我、培养爱好特长。应该对自己进行认真的剖析, 了解自己的优势与不足, 发扬优势、克服不足。根据自身特点, 培养自己的爱好特长, 可能的情况下, 选择音乐类爱好特长 (调查表明, 最喜欢音乐类社团学生自我管理能力水平较高) 进行培养, 并参与相关社团活动, 培养自己自我管理能力。

(2) 合理安排作息、保证休息时间。没有最喜欢 (或其他类) 社团学生, 应科学规划自己的作息时间, 尤其是科学安排自己的休息时间, 对自己的娱乐、休闲、睡眠时间进行合理的规划, 并严格要求自己遵守作息时间。

摘要:自我管理素养是中国学生核心素养之一, 参加社团活动是培养高中生自我管理能力的有效途径。通过对265名高中生的调查研究表明, 高中生自我管理能力水平在参加社团数量、参加社团活动频率、最喜欢的社团变量上存在显著差异。根据差异分析了相关群体自我管理能力水平低的原因, 针对原因提出了培养高中生自我管理能力的对策。

关键词:自我管理能力,社团活动,高中生

参考文献

[1] 石中英.社团活动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J].中国教育学刊, 2014 (6) .

[2] 包协新.社团活动对技校生应对方式的影响[D].南京师范大学硕士论文, 2016 (5) .

[3] 张国礼, 吴霞民, 何培宇.大学生自我管理问卷的初步编制[J].中国临床心理学, 2009 (3) .

上一篇:泌尿生殖道溶脲脲原体感染临床耐药性分析下一篇:双曲空间中具有非正Ricci曲率的超曲面的性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