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校本课程图文

2023-05-03

第一篇:语文教学校本课程图文

语文学科校本课程

构建语文学科校本课程体系

【论文摘要】: 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对语文教育冲击越来越大的今天,如何满足社会对语文教学的更高要求,贯彻新语文课程标准,我们不但要研究语文课堂教学问题,还要探讨作为语文学科体系重要组成部分的校本课程。本文将从语文学科校本课程的价值、背景、开课模式等层面进行阐述。

【关键词】: 新课程标准、校本课程、构建体系

一、价值阐释:

现代社会的大变革对传统语文教育格局的冲击,丰富了语文教育的资源,拓展了语文教育的空间。重视挖掘教育资源并发挥其教育功能,是解决语文课堂教学局限性的有效办法,开辟语文校本课程,是充分利用语文教育资源、实现语文教育目标的有效途径,是实现语文教育由封闭式教育向开放式教育转变的有效实践形式。因此,语文第二课堂应避步成为现代语文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参照新课程标准和新教材的体例,建立一整套与现行高中语文教材相配套的任选课教学体系,能够在落实好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的基础上有效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给学生更大的学习和活动余地,引导学生从各种途径吸纳相关知识多途径地获得信息进行积极的探索性创造性的学习,促进其探究精神和创新学习能力的发展。这样的教学体系既有利于满足学生个性需求和能力特长的发展,又能充分尊重教师和学校环境的独特性和差异性,也有利于突出本校的课程特色,使学校课程具有更强的主动变革的机制和能力,是对新课程理念的积极实践

语文校本课程是相对于语文课堂教学而言的。语文课堂教学成功的历史和不可否认的优越性,使它在现在和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仍然是教学的主要形式。要求学生掌握比较系统的语文知识,离不开课堂教学;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听说读写语文能力,也离不开课堂教学的示范和引路。但是它也有着不可忽视的局限性。中学语文课本中的课文和有限的语文知识,是每个中学生应该认真学习掌握的。但学生仅仅掌握本中有限的语文知识显然是不够的。另外,由于受时空的限制,它无法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和场合,仅限期于课堂学习而要求学生有较高的语文能力,显然是难以实现的。相对于课堂教学的这些局限,语文校本课程的优势显著。

首先,语文校本课程为学生的语文能力的培养提供了实践的广阔天地。

作为学习,课堂教学和校本课程两者的目的是一致的。任何一种教育现象,学生较少感觉到教育者的意图,它的教育效果往往越好。学生在校本课程越少感到学习的强制,更多的是独立的和创造性的学习活动,同时,校本课程的丰富多彩也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校本课程冲破了教室时空的限制,使学生有了实践和应用语言的更多场合和时机,从而培养和锻炼了学生综合运用的语文能力,体现了学校 “以学生为本”的思想。 其次,语文校本课程为因材施教提供了余地。

在课堂教学中,语文教师要想尽办法千方百计的因材施教,而校本课程可以让广大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语文活动,有特长的学生也可以在校本课程中充分发挥才能。使每个学生都能找到自己的位置和目标,都得到发展。

再次,语文校本课程有利于发挥社区、家庭的教育效益。

学生学习语言,除了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更多的是在社会、家庭里学习。语文校本课程能沟通学生与社会的联系。学生走出课堂狭小的天地,面向社会,把社会生活作为学习对象和学习场所,语文能力也就相应提高了。同时,校本课程有益于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有经验的语文教师总是教导学生多读课外书和多参加校本课程。

二、背景阐释:

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与新课程匹配的支持系统。随着人们对新课程的合理解读,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越来越受到关切。语文课程是学习母语的课程,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一是无与伦比的语言环境,满眼皆汉字,满耳皆汉语;二是丰富的语言、文化资源,灿烂的古代文明,丰厚的民族文化。语文课程又与现实生活有着天然的联系,自然风光、文物古迹、风俗民情,国内外的重大事件,学生的日常生活,都可以拿来作为语文课程的资源。 “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语文课程标准》)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启动及新课程方案的逐步推广,人们在对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思考与反复实践中发现,如何认识新课程、把握新课程的精神,从教师自己现有的实际情况和学生的具体实际及客观条件出发,合理利用现有资源,将新课程的精神贯彻到自己的教学行为中、具体落实到每位学生身上,最终使学生在普遍达到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实现其个性的充分发展。这无疑是当前基础教育如何真正贯彻《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精神、实现素质教育目标的一个亟待理清的问题。在此背景下,建立 “以校为本”的教研机制作为一种贯彻新课程的理念被提了出来,作为对这一理念的积极探索和实践的重要活动形式,校本课程的开发也得到了广泛的开展与实践。

新课程标准加大了实践和实验的比重,必然要求课程的设置要有必修课、活动课、任选课等课程形式;新课程标准关注社会对人才的多样化需求和学生对不同学科教育的不同期待,必然要求高中语文课程体现出时代性、基础性和选择性的特点;新课程要使学生的语文素养在义务教育的基础上普遍获得进一步的提高,同时也要为具有不同需求的学生提供更大的自主发展空间,必然要求语文课程的结构应体现出多样性、层次性发展性的特点;新课程强调对学生创新意识和人文精神的培养,必然要求语文课程的内容和目标要充分反映时代的要求,注意和现代生活相联系,体现出现代的思想意识、价值追求和行为方式,同时要使学生能够从现代观念的角度出发,联系特定的历史背景去感受和思考传统的经典作品。可以说,新课程标准是以全体学生的个性发展和社会发展要求为主要着眼点的,是最能体现素质教育目标的重要教育理念之一,它必然要求课程的设置要与之所体现出来的特点与要求相适应。然而,反观当前的中学语文教育,却仍存在着与新课程理念不相适应的地方:课程的设置仍未能突破统一化、单一化和机械化的局限;作为教学内容重要载体的语文教材,无论是旧编还是新编,都未能很好地遵循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从学生的兴趣与经验出发,以多样、有趣、富有探索性的素材来展示教育内容。因此,语文教育呼唤与生活领域相衔接、相融合的教学素材;呼唤一种生命化、创新化与信息化环境、学习型社会相适应的能够突现个体成长、个性发展的多元课程体系。《普通高级中学语文课程标准(送审稿)》在前言部分特别强调,要适应时代发展对高中语文的新要求新需要,应该调整好课程的内容和结构,为学生的发展搭建一个展示个人才华、探寻适合个性发展方向的大舞台。为此,改变原有的只由国家设置课程、决定课程内容的状况,转而推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政策,根据本校的具体情况构建一个符合新课程理念的课程体系,显得尤为重要。那么开发语文校本任意选修课程,使高中语文的课程设置更符合新课程标准,这将是推动新课改的很有意义的尝试

三、高中语文校本课程体系的基本构建思路

(一)围绕普通高中语文的学科培养目标,从课程设计到课程实施,建立一整套全新的与现行高中语文教材相配套的校本课程教学体系。

高中语文课程的基本培养目标是: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语文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终身学习和有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新课标)与这一强调学生能力培养的目标相适应,新教材的编写是以能力点为依据的,但是如何落实这些能力的培养,却是我们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怎样使用新教材所必须要解决的问题。尽管新课程标准在阐释语文能力比原有的教学大纲相关内容来得详细,但由于它是以三年为总目标的,在落实时难免会有遗漏。在从重知识到重能力的转变过程中,片面追求哪一点都不利于人才的培养和成长。但新教材在编著时 “有意淡化技术操作层面的训练,改变了某些纯工具性的做法,着眼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新课标)从这点上看,新教材和新课程标准在更趋于合理化科学化的基础上,似乎也都忽视了这样一个事实:能力的培养不能脱离知识点的传授,知识点的落实在常规教学中也是至关重要的。架空基础知识大谈语文能力或语文素养的提高,无异于舍本逐末,再完美的目标也只能是水中花、镜中月。

有鉴于此,参照课程标准和新教材的体例,建立一整套与现行高中语文教材相配套的校本课程教学体系,把能力目标细分为学年目标、学期目标,可以使教与学都做到循序渐进、梯级进行,较好地实现落实语文基础知识和培养语文能力的双重目标。比如,高一新教材在阅读方面的内容编排上以现代散文和古代散文为主, “着重培养理解、分析现代文的能力和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⑤在文言文阅读的教学中,可将新大纲规定掌握的120个文言实词、15个文言虚词全部分解到具体的课文中,以保证知识点的落实;在现代文阅读教学中,则根据新教材的编排内容,按照整体感知、揣摩语言到分析评价、鉴赏吸收的过程,将现代文阅读能力的培养分解到具体的单元中,构建一个完整的现代文阅读能力培养体系。在确定落实教材知识和能力目标的同时,可设计与教材内容相关能对教材内容起到拓宽加深的选修科目,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如可开设以下内容的选修课:《常用语文工具书的使用》、《中国传统文化》、《训诂学入门》、《汉语的演变》、《文言文语法示例》、《先秦散文选讲》、《中国古代散文史》、《唐宋八大家散文鉴赏》、《骈文概论》、《现代散文名家代表作赏析》、《现代散文的发展》、《中国现当代文学简介》、《鲁迅与国民性批判》、《杂文大家名篇赏析》、《当代女性作家散文》、《闽籍作家的成名作》等。这样,通过建立一整套与新教材相配套的任选课教学体系,对教材内容进行拓展加深,能够在落实好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的基础上有效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树立信息化社会的知识观和课程观,注重对知识的重新筛选和横向组合。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知识更新速度日益加快,学校教育中那些企图通过必修课教学进行全面、系统的知识训练已经不再可行,也难以适应新的社会要求。有鉴于此,《语文课程标准》提出高中语文课程的设置 “应联系学生生活,加强语文实践,沟通古今中外,面向未来世界,应以专门性和综合性、边缘性相结合的学习内容,向学生展示层次多样的语文课程图景,提供丰富的语文营养和多向度发展的途径”。(新课标)

语文学科作为基础学科中的基础,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应该树立信息化社会的知识观和课程观,注重对知识的重新筛选和横向组合。在教学中应该改变过去那种一味增加知识量的做法,转而注重培养学生收集信息、筛选信息、整合信息的能力;在继续提高学生观察、感受、分析、判断能力的同时,重点关注学生思考问题的深度和广度,使学生增强探究意识和兴趣,掌握探究学习的方法,从而让语文学习的过程成为积极主动探索未知领域的过程。这样才能使学生在变革学习方式、重新筛选和横向组合知识的过程中,更好地掌握那些真正属于基础性的、具有 “生产性”的、适应信息时代学习需要的知识,从而获得参与社会生活所必需的语文素养。因此,根据知识体系在发展过。程中知识越来越具有整体性和综合性的特点,在整合现有课程、参照教材内容、充分利用现有课程资源、发挥语文教师的专业特长和能动创造精神的基础上,可以开设诸如《生活中的逻辑思维》、《农村实用文体写作》、《网络时代的写作》、《修辞例谈》、《美学入门》、《中外文学比较》、《西方文学纵横谈》、《影视欣赏》、《三国谋略》、《泉州文化名人》、《泉州地方戏剧》等任选课目。这样既有利于满足学生个性需求和能力特长的发展,又能充分尊重教师和学校环境的独特性和差异性,也有利于突出本校的课程特色,使学校课程具有更强的主动变革的机制和能力。

(三)确立适应 “学习型社会”的学习观,加强学生探究精神和创新学习能力的培养。

正如一位未来学家所说的: “将来的文盲不是目不识丁的人,而是不会学习的人”。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学习型社会”的确立,必然要求人们树立终身教育的观念,不断学习快速吸收新的知识,以适应社会生产和生活的需要。知识的更新和发展是飞速的,而个人在校学习的时间却是有限的。如果基础教育仅仅局限于向学生传授知识,而没能注意培养其获取知识的能力,将远远不能满足未来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也不利于学生的自我发展。因此,着眼于未来社会的需求,培养善于主动更新知识、紧跟时代脉搏的研究型人才,必须是基础教育的首要目标。为此,《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了要让学生“在执着的探索中,逐步养成严谨、求实的学习作风,既能尊重他人的成果,也勇于提出自己的见解;对未知世界始终怀有强烈的兴趣和激情,敢于领异标新,走进新的领域,尝试新的方法,追求思维的创新、表达的创新”(新课标)的培养目标。在这个目标中,高中语文对受教育者的创新意识和自主创新性的学习能力的有效培养与未来社会对人才的要求是一致的。“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则基础教育应有面向未来的前瞻性目光,高中语文学科作为最重要的基础学科更应如此。 所以高中语文应充分发挥本学科的课程优势,在落实好必修课的教学任务和目标的基础上,积极发挥任选课对必修课内容的拓展深化作用。以生动的、开放的、丰富的、创造的、实践的、发展的、科学的任选课内容,帮助学生确立面向 “学习社会”的学习观,变适应性学习为创新性学习,注重学生对自主学习方法的掌握,强调基础性学习和应用性学习、知识学习和能力培养的有机统一,使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创新人格得到充分的发展。由此,可以开设诸如《如何有效获取网上信息》、《网络时代的语文学习》、《现代文阅读指要》、《语文学习心理探索》、《文学创作入门》、《演讲与辩论》、《写作中的创新思维》、《语言表达》、《广告写作》、《武侠世界中的情与义》、《儒、释、道与中国古代文人》、《现当代文学中的农民形象》等任选课。通过开设带有研究性学习性质的任选课,把课内学习和课外学习结合起来,可以给学生更大的学习和活动余地,能够引导学生从各种途径吸纳相关知识多途径地获得信息,进行积极的探索性创造性的学习,从而促进其探究精神和创新学习能力的发展。这样的教学体系对学生今后的自我发展是很有意义的。

(四)我校高中语文老师构建校本课程的实践。

我校高中四位高中语文老师分别开设了:

《中外名著名片赏析及表演》(内容为:赏析名著名片,并自导自演其中精彩片段,是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心,诗意地栖居,哪怕片刻,这是本课程的目标。)

诗歌诵读与创作(内容为:鉴赏诗歌力作,提升文化品位,培养高雅气质,尝试创作创作。)

文言经典选读(内容为:选取古代文言名篇《四书五经》等,如《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周易》《诗经》、《尚书》、《春秋左传》中的名篇等等。更系统、更全面、更深入的学习古代汉语知识,了解中国古代文化。)

小说和戏剧(内容为阅读和欣赏中外著名小说和戏剧)

从课程内容的开设来看,符合新课标的要求:新课标关于五类选修课的教学是这样规定的:

诗歌与散文

本系列课程,应在一定阅读量的基础上,精选重点,鉴赏研读。

小说与戏剧

本系列课程的一些基本教学要求,与 "诗歌和散文"大致相同,应重视作品阅读欣赏的实践活动,

新闻与传记

重在指导学生阅读典范性新闻作品。 语言文字应用

应引导学生增强应用意识,注重在生活和其他学科的学习中学习语文,在广泛的实践中提高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文化论著研读

应指导学生阅读论著,凋查和梳理材料,增强文化意识,学习探究文化问题的方法,提高认识和分析文化现象的能力,吸收优秀文化的营养,参与先进文化的传播。

我尝试过两门校本课程,一为新闻赏析与写作,二是中外名著名片赏析与表演。上前者这门课时,我先给学生介绍一些最基础的新闻知识和技能,然后带领学生阅读《北京青年报》、《北京晚报》等京城主流报刊,从阅读时间中体会消息、通讯等各种新闻问题的写作技巧,然后让学生把学习所得运用到实践中,每隔两周左右的时间采写校园内新闻或做人物专访。一个学期下来,经过我辅导的学生已经能较好地完成学校校刊和校广播站、电视台的新闻撰写采访工作。并有部分同学向校外新闻媒体投稿,得以发表。

我现在开始的这门《中外名著名片赏析及表演》,一周两节课,大概能上十五周左右的课。一部名著电影用一至两周的时间播放完,然后用半节课的时间进行小组讨论交流名著的人物、主题、艺术魅力等,小组发言完后,接着进行另两个小组的电影片段表演。一个学期大概能欣赏六部左右的名著电影,所放内容一是根据我所拥有的影碟资料,一是根据学生的喜爱调查,一般播放的是《飘》、《简爱》、《巴黎圣母院》、《呼啸山庄》、《双城记》、《茶花女》《傲慢与偏见》等。学期末的考评方式为写名著欣赏论文,再结合平时的发言和戏剧表演来打分。从两个学期开学初的报名情况来看,这门课程很受学生欢迎,两学期报名人数均达到 50多名,为保证上课质量,我不得不控制在不超过40人。

实际上,在几年前,为了开设这门校本课程,我已经在教材上做好了准备,和他人合作编写了一本长达 50万字的专著:《文学名著导读》,由新华出版社出版发行。我完成了其中二十篇,每篇都是对中外文学名著的介绍,包括时代背景、作者介绍、小说主要人物、小说梗概、精彩段落、艺术价值评述等。现在我就是用这本书作为本课程的教材的。所以我以为:老师们可以平时有意识地多从事这方面的写作和素材积累,成论文,甚或成专著,这都是自己教学的成果。

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从选修本课程的学生,所写的读书报告、读书札记、评论鉴赏文章、举行朗诵表演等具体成果来看,他们的阅读兴趣和文化视野明显提高。在阅读名著时间,能拓展想像和联想,对作品的形象和意境产生感情的共鸣,能发现作品的丰富内蕴和深层意义,对作品有独到的感受和创造性理解,批判质疑的能力也有较大提高等。

在这几年的校本课程体系建设实践中,我感觉到校本课程在学校的育人工程里,应该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学校在构建设校本课程体系的过程时,应充分利用老师,社区、学校、社会等已有的教育资源,紧扣新课标理念,给老师提供发展的舞台,实现学生(综合能力和素质提高)、老师(出书、写论文、教育教学能力提高)和学校(学校得到更快更大发展)的三赢。

第二篇:语文校本课程教案

如何对文学文本进行研读

学习目标:让学生学会对文本进行多种研读。 学习重难点:研读方法的掌握。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

我们在研读文本的过程中,既要发扬和继承我国传统语文教学的精华,还要吸收相关的文学理论。这里我简要介绍主要的几种文学鉴赏方法,以帮助加深对文本研读的能力和方法。

二、教学过程:

(一)、社会历史分析法

这种方法源于西方,强调文学对社会生活的反映,以反映的逼真程度作为判断作品成败优劣的标准,或者说以作品的认识意义作为唯一标准。看轻作家的精神创作价值,重视文学的认识价值,而淡化作品的审美价值。其和我国的知人论世很是接近,从而形成了我国的“义理、考据、辞章”相结合的标准。其中的考据就是先推究作品再现了什么样的历史真实,再判断是否符合善的标准。其如鲁迅所说:“我总以为倘要论文,最好是顾及全篇,并且顾及作者的全人,以及他所处的社会状态,这才较为确凿。要不然,是很容易近乎说梦的。”

当今的语文教学就很盛行知人论世法,如对牛汉《华南虎》的解读:这首诗作于1973年6月,正是“十年**”期间。诗人在湖北咸宁文化部干校劳动改造。一次,他去桂林,在动物园里见到一只趾爪破碎、鲜血淋漓的被囚禁的老虎。这只老虎的形象强烈地触动了诗人的情思,回到干校后,他就写下了这首《华南虎》。诗人以华南虎作为象征,表现的是自己在困境中不屈的人格和对自由的渴望。

这种鉴赏方法可以引导学生深入领会作品的意蕴,引发和作者的心灵共鸣,不过有时也会牵强附会。如从朱自清的《绿》里看到当时南方革命形势风起云涌的侧影,在现在看来显得生硬和幼稚。

(二)、道德分析法

道德分析法也是一种源源流长的鉴赏模式,是用伦理道德的标准评价文学作品的成败得失,主要关注的是作品的伦理道德倾向性和教育性,关键词是善恶。如孔子的“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又如文艺复兴时代看待文学艺术,主要是以人道主义作为评鉴标准。

可见,道德的内容是与时俱进的,不同时代、不同国家、民族、阶层的评判标准差异很大。我国的潘金莲被看成十恶不赦的淫妇,而俄国的安娜·卡列尼娜,则被列宁称为俄罗斯的母亲。

不过有些永恒的道德价值,不会因时代等因素的改变而变化,如对祥林嫂的道德判断,还有对别里科夫作为旧道德、旧势力的典型代表的判断。

(三)、审美分析法

审美分析法积极探寻文学作品的美的构成和美的价值,强调愉悦、畅神、移情的效果。从司空图、一直到王国维,都是审美分析法的理论家和实践者其主要观点有三:

一是偏于情感评价,即以是否激发读者情感波动、心灵震撼为判断标准;二是引导文学也引导人超越昏暗现实和追名逐利的低下境界,让人超越现实而体验对尘世的超越;三是关注文学的形式特点,考察形式是否和谐和完善,形象是否鲜明和独特。

这是教材练习和试卷常用的,如“分析表达效果”、“分析艺术特色”、“评价哪个更好”等。这种方法体现了文学鉴赏的特殊规律,可惜的是仅关注作品的美感和形式,视阈太狭。

第二课时

一、导入:

达尔文曾经说过:“方法的知识是最有价值的知识.”本节课我们继续分享研读文本的方法。

二、教学过程:

(四)、心理分析法 心理分析法起源于西方,是运用现代心理学原理对作家的创作心理和作品中的人物心理进行研究、

1 分析,从而探寻作品是如何形成的、人物的本来面目如何以及作品的心理学价值等。这里要运用很多心理学术语,如潜意识、无意识、格式塔、原型等。与我国的体悟很类似,如“诗言志”、“性灵说”等。

语文教学也时时闪烁着心理分析的灵光,如阿Q的精神胜利法的分析,揣摩祥林嫂死前的心理,但这些还没有达到自觉的程度。我们可以这样分析《氓》这篇女主人公的自述作品。其情感变化线索、心理活动线索非常鲜明,可以看出其心理变化的层次和情感表达的艺术性。其实很多抒情作品,我们也可以从中抽绎出其中的情感线索、心理线索,这些都可以成为赏析的重点。

(五)、语言分析法

语言分析法产生于西方,就是运用语言学原理和概念分析作品中的语言现象、语言规律,分析语言结构和结构中的能指性、转换性和象征性。语言分析法主张,文学作品是一个独立自足的整体,是一种有组织的符号结构。因此作品的意义只能从文本、话语中寻找,而不能从外部世界寻找,或从与外部世界的联系中寻找。

这种方法把语言学原理引入文学鉴赏里,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咬文嚼字,给我们对于文学语言的精细研究分析提供了依据。如语言分为实用语言和诗性语言两大系统。诗性语言是语言的变形产物,由此才能产生艺术的魅力。作家在进行语言变形时,往往是根据文学观念、创作方法和文学风格不同而呈现出不同的风格。

基本方法一是着眼于字词义,揣摩微言大义,如《郑伯克段于鄢》的阅读提示:这是典型的“春秋笔法”,文辞简约,一字见褒贬。不用兄弟之称,表明他们已无手足之情。言“克”,则把他们当作两个尔虞我诈、相互攻伐的君主来看待,孔子对周室衰微、道德沦丧的感慨尽在字里行间。二是着眼于字词味,如朱光潜对“推敲”的赏析:古今人也都赞赏“敲”字比“推”字下得好。其实这不仅是文字上的分别,同时也是意境上的分别。推固然显得鲁莽一点,但是他表示孤僧步月归寺,门原来是他自己掩的。

(六)、品象入境法

这种方法常用于古典诗词鉴赏。品象入境也就是品味意象、探入意境,实为我国文人鉴赏文学常用,一般分成以下步骤:

一是披文识字,也就是从深层认读语言文字。这里鉴赏者不仅要认得这些字词“是什么”,还要想到他们是怎样的和为什么。二是感知物象,形成一个个鲜明的形象。鉴赏者发挥联想和想象,把文本还原成人物形象、生活图景或自然风光。三是探入意境,意境是由意象群所组成。四是领悟意蕴,从而把握作者的初始命意和作品的客观意义。五是体会情感,从字里行间读出情感来。最后是审美评价,一方面是关注作品美的内核,另一方面还要对作品的艺术性和技巧性相关的方面做出评判。

三、总结归纳:

1、每种方法都不是万能的,一种方法运用到了正确的地方才能产生良好的效果。

2、一种文本具有很宏大的结构,通常一种方法也不能够完全把文本的意义解读出来,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文本常读常新”。

四、布置作业:

选择一篇文章或一本书,对其用多种方法进行文本解读。

第三篇:校本课程教学总结

新民小学田淑云

经典诗文是我国民族文化史上的一颗璀璨的明珠。通过诵读与背诵竞赛,孩子的语文素养有了一定的提高,写作能力也着实有了长足发展,现对校本课总结如下:

一、总动员调动孩子诵读古诗文的积极性

开展诵读古诗文活动之前,我班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总动员, 教师谈感受,孩子谈想法,亲身的经历,更具有感染力。古诗名句,在文章中不但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而且更能显示出作者本身的文化底蕴和写作底功。

二、赏名句激发孩子诵读古诗文的兴趣

为培养孩子诵读经典的兴趣,师生一起搜集了引用古诗文名句的文章,重点朗读,体会作者的妙用之处,来引发孩子诵读古诗文,引用古诗文的兴趣。

三、觅方法加强孩子诵读古诗文的指导

首先本着“直面经典,不求甚解,但求背诵,终生受益”的思想,引导孩子多读,即可朗朗出声地诵读,也可低唱慢吟地诵读,让孩子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人常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这完全适合孩子古诗文的诵读方法。

其次采用了同类连块诵读法,也就是把描写同一类事物或情感的古诗文归类加以比较,再进行分块记忆,这样不但孩子记得快而且记得准,不混淆。比如:描写思念亲人的有王勃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静夜思》;描写具有个性植物的有王安石的《梅花》、陈毅的《青松》;描写朋友间友谊的有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李白的《赠汪伦》;描写珍惜时间的有《长歌行》;还有描写春、夏、秋、冬、爱国将领等等。人常说:“有比较,才有鉴别”,也是完全适合儿童诵读经典的好方法。

最后,亲身感受法,诵读古诗,一方面是联系现实生活让学生去观察,在体验中感悟一些东西,如:《草》、《锄禾》。

四、多步骤引发孩子诵读古诗文的热情

针对校本课程,为能有效持续地开展,我班分三步走:①背诵;②讲解;③引用。以多种多样的形式来引发孩子诵古诗文的热情。

首先按照《学校校本课程教学活动计划》进行诵读竞赛活动,通过小组、个人层层竞赛,从面到点,从点到面,从量到质,从质到量都有显著的变化,各种评比和评价激励了学生的积极参与,创设了良好的开端。

这仅仅只是开始,我们要把它贯穿于我们教育教学的始终,真正地继承和发扬我们的民族文化,为熏陶和感染新一代的少年,让我们携着孩子的双手沉下心来——读经诵典吧!

2014.7

第四篇:校本课程教学总结

小学二年级2014年下期校本课程教学总结

这个学期我担任二四班校本课程教学工作,结合本校特色,我们二年级的校本课程以《生命成长》为教本,重点培养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形成积极的心态,培养健全的人格,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一个学期以来,通过教育教学,孩子们各方面均有了很大的进步,教学相长中,我自己也有了很大的收获,现总结如下:

一、钻研教材,做好课前准备

《生命 成长》课是一门新学科,它有着与其他学科不同的特点,它既有教育的一般性质和特点,又具有心理学、社会学等学科的性质和特点。教材篇幅短,文字叙述少,课时量也未几,但涉及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美学诸多学科方面的内容,教材内容有较严密的科学性、先进性、可读性、实用性和趣味性。为了上好这门课,课前我认真钻研教材,查找资料,研究教法,为上课做好充分的预备。

1、熟悉教材的编排体系。现行《生命 成长》教材是以学生的生理、心理发展过程为依据的,针对不同年龄段学生的特点,全套书既保证了知识的系统性和层次性,又力求用简明的文字,生动形象的画面,突出了人与自我、人与社会、人与环境等方面的教学内容。教学时,以教材为蓝本,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充实适当内容。

2、在讲授健康教育知识时,我运用图片、游戏等乐学的方式进行教学课前做知识的预备和教具学具的预备。

3、根据本地区自然环境以及社会环境差异灵活处理教材内容,结合学生生活实际情况,我不拘泥于教材的安排,让学生正确认识自我、懂得与环境和谐相处,能有较强的环境适应能力,有积极向上的心态。

二、采用灵活多样的方式,注重因材施教

1、现身说法联系实际

在生命成长教育中有很多内容可以采取联系实际情况进行教学。如讲授《不说谎话》时,让学生自查“你说过谎话”吗?“说谎话会有什么结果?”。

2、穿插游戏寓教于乐

在导进新课时我总是采用猜谜语、听故事、看录象等形式一激发爱好;在讲重难点时采用分组讨论、猜一猜等形式来化解难点;在巩固训练时采用读童谣、找朋友等形式加深印象,使学生在娱乐中学习,在游戏中巩固。如:教学《四季变化》这一课,首先放录像,让学生说说你最喜欢的季节,喜欢的理由是什么?以这种形式引出课题,学生学得积极主动,效果很好。

3、结合学生实际因材施教

二年级的学生,由于把握文化知识少,理解能力较弱,偏重于形象思维,他们爱听故事,看图画,好模仿,因此我在教学中利用实物投影,多媒体等直观教具,采取教童谣、歌曲、做游戏、讲故事、实物操纵等方式进行教学,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调动了学生的动脑、动口、动手,使他们对课程产生浓厚的兴趣。

本学期通过开展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育教学实践,增进了学生的心理保健意识,培养了学生的生命意识,形成了积极健康的人格,是学校生命、心理教育的深化。

第五篇:校本课程教学反思

布鲁纳说过:“知识的获得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学习者不应是信息被动接受者,而应是知识获得过程的主动参与者。”学生学习主体化的核心是自主化,即在老师的指导下,在学习积极性的驱动下,学生主动参与,充分体现其学习的主体地位. 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教师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学习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知识和技能。因此,教学时,我们应结合学生的实际经验和已有知识设计富有情趣和意义的活动,使他们有更多的机会大胆实践,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下面结合本人教学实践,谈一谈对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的认识和做法。

一、寓教于乐,引导学生主动参与。

对于小学生而言,游戏是启发心智与兴趣,达到身心愉悦的最佳方式。在教学中,学生注意力容易分散,因此,在教学活动中经常组织游戏,寓教于乐,乐中求教,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陈鹤琴老先生曾指出:“游戏是人生不可缺少的活动,不管年龄性别,人们总是喜欢游戏的,假如在读书的时代,我们也能化读书的活动为游戏,那么读书不是会变得更有趣,更快乐,更有进步了吗?”根据以上观点,我在教学中经常组织学生进行游戏,把知识合理地融入各种游戏中,让小学生在游戏中学习,达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游戏的设计与选择要切合学生的年龄特点,让学生喜闻乐见。教师在教学中,应该组织开展他们比较喜欢有一定主题和角色的社会化游戏,才能提高他们的参与兴趣。

二、感怀愉悦,各抒己见,提高效率。

校本课程也不要忽视学生口头表达的能力,有些教师认为口头表达能力训练是语文课的专利,其实,多一点让学生发表自己的想法和高见,除了会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外,还培养了学生追求真知的热情,同时消除学生学习紧张的情况,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牢牢掌握知识。

新课程改变了旧课程内容中脱离生活实际的状况,强调教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让学生贴近生活, 参与是学生心理的需要,是认知发展的需要,也是主动探索知识,成为新世纪创新人才的需要。

上一篇:语文八年级下册测试题下一篇: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