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存在问题分析报告

2023-04-04

根据工作的内容与性质,报告划分为不同的写作格式,加上报告的内容较多,很多人不知道怎么写报告。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关于《学校存在问题分析报告》,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第一篇:学校存在问题分析报告

高等学校学生评教存在问题与对策分析

——以N大学为个案

彭虹斌

(华南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广东广州

510006)

摘要:目前许多高校采用学生评教制度,以期通过学生评教来确保教学质量,初衷无疑是好的。但在其操作过程中存在很多弊端。本研究通过对个案学校访谈研究,在肯定高校学生评教积极作用的同时,分析了学生评教所固有的局限性,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给出学生评教的完善对策。

关键字:学生评教;问题;对策

目前,我国的各类高等学校,上至著名的综合性大学,下至各类职业技术学院,均采用学生评教的方式来评估教师上课质量的“优劣”。这种方式在一定程度的确能够促进教师满足学生的需要,调动学生课堂学习的积极性,但单一的学生评教方式存在的问题也是不容忽视的。本研究以N大学为个案,主要方法是对个案学校的实地研究,采用访谈、课堂观察、文献分析等具体方法。共访谈了10位教师、30位学生,每位访谈时间都在15分钟以上。收集学校有关课程改革与学校发展的文献资料等。访谈的内容是关于学校实施学生评教以来的一些情况,学生对评教的态度和内心感受,以及教师对评教作出的反应。在研究过程中还收集了一些与研究相关的文献资料,所有的访谈都做了记录,并进行了详细的整理。

一、学生评教存在的问题

学生评教是一种简单化的教师课堂教学评价方式,大学教务处可以根据学生填写的评价结果,用计算机软件很快就可以得出教师的得分,既节省了时间,又省了人力、物力和财力,似乎是一举几得的好事,我们通过访谈,发现问题并非这么简单。

1、学生评教的偏向性 学生给老师打分存在明显的偏向。这种偏向是与传统教育有关的,我们目前的大学生都是受传统教育过来的,曾经受过的学校教育主要是靠“讲授——接收”型教学模式完成的,对老师滔滔不绝的演讲般式的授课方式比较习惯,从而内心喜欢那些逻辑性强、语言流畅的讲解。N大学的学生A这样说:

“我们通常会对自己喜欢的老师的打分会高一些,最喜欢的是那些知识水平渊博,讲课也好的老师,其次是喜欢知识水平不高,讲课有技巧,有风格,幽默风趣的老师;总之,如果老师知识水平高,语言流畅、讲话幽默,尤其是讲课具有逻辑性;板书工整、优美;仪表得当;对布置作业认真批改,我们给分会高一些。我们不喜欢那些照本宣科、不注意仪表,讲话不流畅,没有授课技巧,经常有不文雅的小动作,对那些不喜欢的老师,打分会低一些。”

由于我们高校中,教师以讲为主,师生互动不是很多,教师必须掌握高超的讲授技艺,配以生动的案例,否则,想取得学生良好的评价是很难的。华南师大一位高年级的本科生B说:

“对于上课,如果教师的案例多并且生动;讲课内容贴近生活的话,我们会比较喜欢,评价要好一些。”

N大学一位屡次获学生高分的老师H这样介绍经验,强调案例的重要性。

“讲课的方式要‘活’,即从案例出发。案例要多,人的理解是从具体到抽象,最好从案例中抽出问题,然后回到案例。我们可以从生活中找案例,如焦点问题、生活中的问题,总之,案例一定要贴近生活,设问要层层深入。”

从这位老师的经验介绍可以看出,在传授型的课堂中,传授的技术要遵循传统教学中的从“具体到抽象”,“从现实出发”,“从生活出发”(即让教学贴近生活)等既传统又含有现代味的教学技能。讲课要重视“活”,并不是强调互动多,而是要求案例更好地服务于传授,让学生在生动的糖衣炮弹下接受知识,而不是真正地在课堂中实施“活动”教学。

可以说,调动学生的兴趣是课堂教学的一项重要工作,但学生动辄要求课堂生动、形象、有趣,有学生提出,老师上课应该像中央电视台“实话实说”主持人崔永元那样风趣、幽默、优美。他们哪里知道,求学注定是艰苦奋斗的过程。知识的内化是复杂而艰巨的过程,可以苦中取乐,但不可能只有轻松欢乐,纯粹的“乐学”只不过是一种诱人的广告语。[①]

2、学生打分的情感性

大学生是成年人,但成年人也不是没有价值取向的。我国是一个讲究人情的国家,“人情”是一道门槛,学生对他们喜欢的或与他们关系融洽的老师都会多给一些人情分,善于与学生搞好关系,有亲和力的老师会赢得学生的好感,在评教中,有一定的优势,得分会增加。我曾经采访我的一位学生。 我问:“和你们私人关系比较好的老师,你们打分会不会有所不同?”

N大学的学生C说:

“对于那些上课不太好,但对学生很好,我们会给老师面子,分数不会低。例如,×××老师,上课照着书念,普通话讲得也不好,因为他对学生很好,考试给学生打分很高,因而,我们给他的分也不低。”

在一些学院,有些老师对学生要求很严,记学生考勤,学生不喜欢,打分也低,法学院的一位学生D对他们本科阶段教学评价这样认为:

“如果某任课教师给学生方便,‘关怀学生’,‘细微之处见真情’,如不记学生考勤,对旷课的学生不加以‘刁难’,对不听话的学生不使用过急的言语,与学生搞好关系,尤其是在考试前给我们透露考试信息,我们会给这位老师的打分很高。但我们班中有几个调皮佬,他们与要求严格的老师一直对着干,如果这些老师因为他们不来上课,记他们的考勤,扣他们的平时分,调皮佬们会在评教时给老师打很低的分,不仅如此,如果这个调皮生在学生中有威望,他还煽动其他与他们相好的同学给老师打低分。这些老师得知评教的分数第二天准会气得面色发青。”

教育科学学院的学生E也认为:

“我们比较喜欢比较有亲和力,关心学生,脾气好,也喜欢与学生有共同语言,对学生这代人比较了解的老师,因为80年代以后出生的学生与教师有代沟,如果教师能消除代沟,熟知学生的兴趣,关心学生心灵,对这些老师我们评分通常会比较高。”

N大学计算机系的一位学生说:

“我们不喜欢那些生气时使用不理智的语言伤害学生、办事不公正的老师,也不喜欢那些给那些与自己关系好的学生高分的老师,或者考试中给学生普遍较低分的老师,对这些老师,我们评教时打分会低一些。”

可见,人情在评教中是有一定影响,关心学生、爱护学生,与学生沟通,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这本来是教师职业道德的一项重要内容,但不同的教师与学生的距离会有所不同,与学生的心灵距离近的老师,学生会在评教中给予较高的分值。由此可见,人情是避免不了的一个因素。

N大学的的学生评教和津贴挂钩,评教不及格者按具体规定扣发一定比例的津贴,导致一部分教师不敢管、不愿管而一味迎合学生,以期学生给自己好的评价,这不仅不能提高教学质量,还造成教师教学质量考核成绩失真。进一步,如果学生评教的结果影响到教师的职称晋升、评优等关涉到教师切身利益的方面,教师无论如何,从“自保”出发,不得不姑息、迁就学生,对学生不可能从严管理,甚至无底限地降低对学生的学业要求等等,只图相安无事,你好、我好、大家好。在学生评教的压力下,在“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的热潮中,不少教师或主动或被动地在向学生邀宠。适者生存,这似乎也是一种生存的需要。不光是我国内地高等学校学生评教活动中出现教师讨好学生的现象,就连新创的中国大学的楷模——香港科技大学也出现教授为获得高的评分而在作业和分数上讨好学生的情况。[②]在一些学校这可能已经成为一些老师和学生心照不宣的潜规则了。这样大家都得到自己想要的,自然就相安无事。

N大学的一位资深教授I说:

“学生对教师评分,影响到教师的切身利益。现在大学扩招,反正学生入校了,都得毕业,不如做个顺水人情,学生的考试成绩就不必抓那么严,太认真了,学生反而对教师不满意,弄得不好,影响到学生的评教情绪。”

另一位N大学的副教授J也叹息:

“要是我对学生要求严格一点,学生评教结果肯定会差,2006年上半年就是这样,我才勉强得80分。但我还是坚持原则,考试不及格的我还是不迁就,上课不来的,肯定扣平时分。”

3、学生评教的随意性

大学生上课并不是像公司那样采取上班打卡的制度,学生来不来上课是自己的事,推行学生评教制度后,一些老师干脆不抓学生考勤。所以,有些学生经常不来上课,有些学生时来时不来。有些学生即使来到课室,也未必认真听课。由于评教主要是无记名问卷调查,部分学生认为评教是学校或老师们的事,与自己无关,于是采取应付的方式,不认真、客观地对问卷进行回答,胡乱填写,使评教工作完全变成一种走过场的事情,导致给老师打分出现随意化的倾向。华南师大公共管理学院的一位同学F这样说:

“我给教师打分有时是委托别的同学打的,因为我经常逃课,也不知道老师上课清况,有时是听室友的意见,他们说那位老师上课好,我就根据他们的意见随便打一个差不多的分。反正给老师打分不影响我。”

评教是一件很严肃的事情,完全交由学生来处理,一些不负责任的学生会滥用这种权利,会严重降低评教的信度,影响评价的公正性。 在国外关于学生评教的科学性也存在两种截然相反的观点,一种是通过对教师讲课模式的调查,发现不同模式的等级级别之间存在很大的差异,从而证明学生有能力对教师和教学质量进行评价。另一种是通过让学生在网上从品质、温和和性感三方面对教授特质进行匿名评价,结果发现温和和性感影响到对教授品质的评价。当把教授分为性感和不性感两组时,对性感组教授的品质和温和打分高。[③]因此,建议应慎重对待学生评教结果,对学生的评价分数不应该是敬畏,而应该存有一些怀疑。因为,有一些学生缺乏严肃性,导致评价分数膨胀。

4、学生评教的差异性

我国的高校的普通班学生绝大多数是通过高考进来的学生,这些学生看似成年人,但实质上他们的心理并不是很成熟,大一的学生还具有高中生的稚嫩味,大多数学生会认真对待评教,但由于刚刚从高中过来,他们会以高中老师的教学方式和风格来评价大学教师。大

二、大三的学生开始具有独立思考的能力,但判断能力也没有达到理性的程度。大四的学生忙于毕业找工作、考研,对评教活动已基本上抱着一个兄长或师姐的心态,对教师的评价已不以为然了,不会像前三年那样引起足够的重视了。

N大学的一位大三的学生G说:

“我们在大一时,对教师的评价还是很认真的,但在大

二、大三就开始应付了,尤其是大四就没有那么认真了。其实,每个同学对老师课程教学的要求都不一样,众口难调。”

由此可见,教师要实施自主教学,评价的对象是不成熟的学生,评价存在很大的差异性,这种差异性需要教师兼顾各类不同学生的要求,如果处理不好,会降低评教的可信度。

二、评教标准侧重于“教”

众所周知,大学是肩负教学、科研和为社会服务的机构,大学教师执行教学任务不同于中小学老师,大学生也不同于中小学生。大学教师有较强的专业自主性,其教学任务、教学对象以及教学要求不同于中小学,决定了评教标准与教师的专业自主性是一对矛盾。

教师的专业自主表现为教学与科研相统一渗透在高等学校课堂教学过程的每一环节。高校教师的教学内容上既要传授专业知识,也要传授该领域研究的最新动态。中小学教师根据课程标准及所选教科书,在教学方法上可以灵活运用多种方法。高等学校教师与中小学教师最大的不同是其专业课的教学内容不是由国家教育部规定,也没有国家提供的课程标准,教学内容均是由任课教师根据专业计划和本领域研究发展的最新状况,由教师本人进行挑选的,这些内容可能是根据某种教材加工、增删而成的知识体系,也可能是教师根据自己的科研成果,向学生传授本领域最新的的热点问题和研究进展,使学生了解学科的发展动态,激发他们解决学术问题和实际问题的兴趣;教师还要结合自己的科研工作,引导高年学生参与部分研究工作,要用自己的研究经历教育学生具备严谨的科学态度,指导他们收集资料,查阅文献、设计与进行试验的方法与思路。这些特征决定了教师的工作具有相当独立自主性,可能学生对这些内容丝毫不感兴趣,但作为一个高校教师,不得不按照专业领域的知识逻辑进行讲解,授课内容因教师的知识水平、研究水平以及教学风格的不同而极具个性化色彩。因而,其教学内容的性质与中小学有着质的差异。在传授专业知识的时候,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引导学生利用已知的知识去探求问题,鼓励他们用新的方法、新的思路、新的视角去解决问题,获取知识,还要培养学生的批判精神和创新精神。

但高校评教标准主设计往往侧重于教师的“讲授”,以N大学的评教标准为例,第1项涉及的是教师的职业道德问题,第2-7项涉及的是教师的讲授。第8-10项涉及的学生的学习,包括学生的思维方式、学习方法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评教标准明显地侧重于教师的“教”。

大学教师的专业自主性与教务管理部门推行的学生评教永远是一对矛盾。高等学校课程的实施方式会与学校教务处制定的评教标准产生不协调,因为高等学校普遍把评教标准制定权交给教务管理部门,然后由学生来评教,而且学生评教的结果影响教师的晋升、奖励和评优等,这样的标准制定后,教师必须按这些要求要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满足学生要求,让学生在评教中给“好”的分数。但这些标准不管什么学科、什么专业,采取一刀切的办法,显然是不合理的。这些标准是由教务管理人员制定的,并非是经过广大教师和有关专家共同研讨制定出来的,而且这些标准侧重于教师的讲授,并非有效地兼顾“教”与“学”。我们知道,教学活动是一项双边活动,是由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缺一不可,如果这些标准侧重于教的话,无疑是片面的。受制于这些标准,教师们想尽方法让课堂满足学生“听”的需要。相应地,课程实施方面不得不向“评价标准”看齐,阻碍教师灵活、创造性地进行教学。

三、学生评教完善对策

学生评教作为学生的学习权利有其存在的合理性。高等学生作为消费者有充分的理由参与评教,从法律上讲,学生有受教育权的自由权和社会权的双重属性,这也为学生评教提供了依据。但学生评教一定要加以规范,评价标准要根据不同学校的不同学科、专业的特色区别对待,且评教结果只有参考性,不能作为奖惩的依据。

1、学生评教不能作为教师职称晋升、奖惩和评优的重要依据,只能作为改建和完善该门课程教学的参考。学校将学生评教结果与教师的晋职直接挂钩,学生评教排名靠后的教师在申请晋职时将受到影响,同时,评教结果影响学校对院系的拨款。学生评价的重点是教学评价,这种评价方法在美国、加拿大很普遍,已上升为一种制度。学生评价数据应包括对教学评价的总结。教学效果排名包括所有助理教授或副教授级别的课程。[④]在美国的高校,学生作出的教学评价只是参考,不具有权威性,只是作为老师改进教学、促进课程发展的一种手段,并不能作为教师奖惩的依据。鉴于学生评教中存在的种种问题,导致教师不敢管、不愿管学生,甚至向学生邀宠,以求相安无事的弊端。参考美国大学的经验,我们可以继续完善学生评教,将学生评教的结果作为教师发展性评价的依据,以此来不断改进该门课程的教学,但不能作为教师奖惩、评优以及继承晋升的依据或畔脚石。借鉴美国哈佛大学学生的评价的经验。[⑤]学生的评价集中在以下四个方面:① 技能知识的掌握及思维方式的转变。② 授课形式:从老师课堂授课,课堂讨论,实例分析,专业活动,书面作业及教师的评阅情况等等。③ 任课教师的长处和弱项。④ 整体性评价及对以后学生的建议。学生评教的目的在于为每一个学生、院系、其他学术评价以及发展需要服务。

2、不同学校不同学科、专业乃至课程体系之间宜采用不同的评价标准。高等学校是学者们进行教学科研的场所,不同的学科之间存在不同的教学模式,以人文社会学科为例,人文学科的知识作为一种“反思性的知识”或“反思性的理论”,旨在通过认识者个体对于历史上所亲历的价值实践的总体反思呈现出认识者个体对于人生意义的体验。人文知识的内容主要是历史知识、道德知识、艺术知识、文学知识、人类学知识等,表现为故事、“典型”的问题、文学和艺术形象、生活经验、历史事实与评价等等,这些内容应反映所选取的人物的独特经历和所处的社会背景,而且这些内容应是贴近生活、来源于生活。其主要目的不在于形成大规模的社会行动,而在于促使和帮助个体反思自已的历史生活,反思自己在历史生活中所信奉和实践的价值观念的合理性,并由此形成新的生活态度,确定新的生活方向。因此,对于某一人文知识,既不能进行“逻辑的”证明,也不可进行经验的证实或证伪,还不可能通过促使社会集体行动的方式来获得认可,而只能通过不同的个体的内心世界来加以欣赏、鉴别和认同。从人文社会科学的知识的独特性来看,传统的教学模式仍是教师讲授有关知识为主,学生在理智上处于一种被动地位,有关社会知识的教学宜于超越课堂,采用“社会实践”的模式。这种教学模式不再将实践看成是课堂教学的一个延伸和补充,而是将其作为社会教育的一种基本形式。人文课程宜于“交往——对话”、“自主——钻研” 、“讨论课” 等形式,利于个体经验的参与、反思与表达。活动尽可能发生于与现实生活中相类似情境中。

理工科的课程体系主要表现为自然知识,它们是一种“描述性的知识”,旨在通过一定的概念符号和数量关系反映不同层次自然界所存在的一些“事实”和“事件”。理工科的教学早期采用的是科学知识“教授”加“演示”或“证明”的模式,以后倾向于采用20世纪60年代所提出来的的“发现模式”与“合作学习模式”。

由此可知,人文类、社会科学类以及理工类课程的教学模式不同,如果统一采用评教标准,则不利于照顾学科之间的差异,出现生搬硬套的情况。

3、课堂教学评价以学生评教、同行评价和教育督导评价三者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美国教师晋升正教授的教学评价主要采用的是同行评价,即本系相关专业的正高职称的教师集体对被考核人听课,然后匿名打分,作出评价。结果作为晋升高一级职称的条件之一。这种方式有效地避免了学生评教的不足对教师晋升产生的影响。以亚拉巴马南部大学为例,它下属的的一个学生评教委员会,在2003年的年度报告中指出,即使是运行得最好的教学评价,也应该有其它评价手段补充。[⑥]借鉴美国的经验,高等教师的教学评价采用学生评教、同行评价和教育督导评价三者相结合的形式,学生评教可以作为改进教学的依据,同行评教和教育督导评教的结果作为教师晋升高一级职称的依据和参考。这样可以有效地评价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教师改进教学。

参考文献:

[①]潘艺林.“学生评教”信奉什么教育哲学[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5,(12):27-31. [②]张红伟,章建石.学生评教如何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标[N].科学时报(B03),2007-3-13. [③] James Felton,John Mitchell, Michael Stinson.Web-based Student Evaluations of Professor s:The Relations between Perceived Qua1ity, Easiness and Sexiness[J].Assessment and Evaluation in Higher Education,2004,29(1):91 - 108 [④]王光彦.美加高校教师评价制度研究[J]. 教育发展研究2007,(10B):48-53. [⑤]花海燕哈佛大学学生对课程及任课教师的评价[J]. 高教发展与评估,2007,(1):75-83. [⑥] Senior Vice President for Academic Affairs. Final Report of the Student Evaluation of Teaching Committee[R]. AL 36688: University of South Alabama Mobile,2003.1-11.

第二篇:分析学校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三奇小学校

一、管理制度完善健全。学校注重内部规章制度的制定和修订,既与基础教育改革配套衔接,又与内部各方面协调一致,管理制度体系化,为依法治校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校内管理体制完善。学校在管理体制上首先追求组织健全、职责明确和依法发挥作用。在内部管理体制上,学校正在依法建立一个扁平化组织。平面管理系统与年级办公制的垂直管理线形成条块互补之势,大大节省了教育管理资源,有力地加强了学校管理力度。实施年级办公制度之后,学校党支部建立到年级,思想工作与教学工作紧密结合。

三、办学活动依法规范。我校自觉遵守国家法律法规,依法实施办学活动。注重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和个性特长的发展。校风淳朴教风严谨,师生素质普遍较高,是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

四、民主管理机制健全。学校坚持做到民主渠道畅通,内部重要规章制度的制定与出台,能充分征求和听取民主党派和群团组织的意见。坚持加强学校行政自身的监督和师生员工对行政的监督。建立健全并完善校务公开制度,以便广大师生员工进行监督。建立“监督法治”,从根本上加强廉政建设,消除腐败行为。加强领导班子作风建设和教育行风建设。

五、教师权益受到保障。教师队伍是一个学校的核心竞争力重要组成部分。学校从招聘到使用到继续教育,都从“师本”角度出发,保障教师权益不受侵害。学校不断加强教师在岗培训,鼓励和支持优秀教师参加各种重要的业务进修。

六、学生权益得到尊重和维护。学校能够依法维护学生受教育权,尊重学生人格及其他人身权利和财产权利。长期开展“敬业爱岗,尊师爱生”活动,从外部渲染和强化融洽的师生关系。积极主动创造条件让学生参与学校管理,鼓励学生们组织社团,开展社会活动。开放“学生论坛”和学校网站等,都凸现了学生本位观,表现了学校对学生权益的保护。

七、法制宣传教育成效明显。学校根据基本需要和时事需要,组织全体师生员工认真学习《教师法》等教育法规。不断强化工会、教代会、民主党派等在学校内部建章立制中的地位和作用;加强依法治校干部队伍的建设。在教职工政治学习的时间充分利用现代技术教育方式向全体师生宣传法律知识。学校形成了依法办事的良好风气,学校依法管理水平逐步提高。

2009年9月

分析学校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三奇小学校

一、管理制度完善健全。学校注重内部规章制度的制定和修订,既与基础教育改革配套衔接,又与内部各方面协调一致,管理制度体系化,为依法治校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校内管理体制完善。学校在管理体制上首先追求组织健全、职责明确和依法发挥作用。在内部管理体制上,学校正在依法建立一个扁平化组织。平面管理系统与年级办公制的垂直管理线形成条块互补之势,大大节省了教育管理资源,有力地加强了学校管理力度。实施年级办公制度之后,学校党支部建立到年级,思想工作与教学工作紧密结合。

三、办学活动依法规范。我校自觉遵守国家法律法规,依法实施办学活动。注重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和个性特长的发展。校风淳朴教风严谨,师生素质普遍较高,是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

四、民主管理机制健全。学校坚持做到民主渠道畅通,内部重要规章制度的制定与出台,能充分征求和听取民主党派和群团组织的意见。坚持加强学校行政自身的监督和师生员工对行政的监督。建立健全并完善校务公开制度,以便广大师生员工进行监督。建立“监督法治”,从根本上加强廉政建设,消除腐败行为。加强领导班子作风建设和教育行风建设。

五、教师权益受到保障。教师队伍是一个学校的核心竞争力重要组成部分。学校从招聘到使用到继续教育,都从“师本”角度出发,保障教师权益不受侵害。学校不断加强教师在岗培训,鼓励和支持优秀教师参加各种重要的业务进修。

六、学生权益得到尊重和维护。学校能够依法维护学生受教育权,尊重学生人格及其他人身权利和财产权利。长期开展“敬业爱岗,尊师爱生”活动,从外部渲染和强化融洽的师生关系。积极主动创造条件让学生参与学校管理,鼓励学生们组织社团,开展社会活动。开放“学生论坛”和学校网站等,都凸现了学生本位观,表现了学校对学生权益的保护。

七、法制宣传教育成效明显。学校根据基本需要和时事需要,组织全体师生员工认真学习《教师法》等教育法规。不断强化工会、教代会、民主党派等在学校内部建章立制中的地位和作用;加强依法治校干部队伍的建设。在教职工政治学习的时间充分利用现代技术教育方式向全体师生宣传法律知识。学校形成了依法办事的良好风气,学校依法管理水平逐步提高。

2010年9月

分析学校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三奇小学校

一、管理制度完善健全。学校注重内部规章制度的制定和修订,既与基础教育改革配套衔接,又与内部各方面协调一致,管理制度体系化,为依法治校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校内管理体制完善。学校在管理体制上首先追求组织健全、职责明确和依法发挥作用。在内部管理体制上,学校正在依法建立一个扁平化组织。平面管理系统与年级办公制的垂直管理线形成条块互补之势,大大节省了教育管理资源,有力地加强了学校管理力度。实施年级办公制度之后,学校党支部建立到年级,思想工作与教学工作紧密结合。

三、办学活动依法规范。我校自觉遵守国家法律法规,依法实施办学活动。注重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和个性特长的发展。校风淳朴教风严谨,师生素质普遍较高,是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

四、民主管理机制健全。学校坚持做到民主渠道畅通,内部重要规章制度的制定与出台,能充分征求和听取民主党派和群团组织的意见。坚持加强学校行政自身的监督和师生员工对行政的监督。建立健全并完善校务公开制度,以便广大师生员工进行监督。建立“监督法治”,从根本上加强廉政建设,消除腐败行为。加强领导班子作风建设和教育行风建设。

五、教师权益受到保障。教师队伍是一个学校的核心竞争力重要组成部分。学校从招聘到使用到继续教育,都从“师本”角度出发,保障教师权益不受侵害。学校不断加强教师在岗培训,鼓励和支持优秀教师参加各种重要的业务进修。

六、学生权益得到尊重和维护。学校能够依法维护学生受教育权,尊重学生人格及其他人身权利和财产权利。长期开展“敬业爱岗,尊师爱生”活动,从外部渲染和强化融洽的师生关系。积极主动创造条件让学生参与学校管理,鼓励学生们组织社团,开展社会活动。开放“学生论坛”和学校网站等,都凸现了学生本位观,表现了学校对学生权益的保护。

七、法制宣传教育成效明显。学校根据基本需要和时事需要,组织全体师生员工认真学习《教师法》等教育法规。不断强化工会、教代会、民主党派等在学校内部建章立制中的地位和作用;加强依法治校干部队伍的建设。在教职工政治学习的时间充分利用现代技术教育方式向全体师生宣传法律知识。学校形成了依法办事的良好风气,学校依法管理水平逐步提高。

2011年9月

分析学校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三奇小学校

一、管理制度完善健全。学校注重内部规章制度的制定和修订,既与基础教育改革配套衔接,又与内部各方面协调一致,管理制度体系化,为依法治校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校内管理体制完善。学校在管理体制上首先追求组织健全、职责明确和依法发挥作用。在内部管理体制上,学校正在依法建立一个扁平化组织。平面管理系统与年级办公制的垂直管理线形成条块互补之势,大大节省了教育管理资源,有力地加强了学校管理力度。实施年级办公制度之后,学校党支部建立到年级,思想工作与教学工作紧密结合。

三、办学活动依法规范。我校自觉遵守国家法律法规,依法实施办学活动。注重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和个性特长的发展。校风淳朴教风严谨,师生素质普遍较高,是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

四、民主管理机制健全。学校坚持做到民主渠道畅通,内部重要规章制度的制定与出台,能充分征求和听取民主党派和群团组织的意见。坚持加强学校行政自身的监督和师生员工对行政的监督。建立健全并完善校务公开制度,以便广大师生员工进行监督。建立“监督法治”,从根本上加强廉政建设,消除腐败行为。加强领导班子作风建设和教育行风建设。

五、教师权益受到保障。教师队伍是一个学校的核心竞争力重要组成部分。学校从招聘到使用到继续教育,都从“师本”角度出发,保障教师权益不受侵害。学校不断加强教师在岗培训,鼓励和支持优秀教师参加各种重要的业务进修。

六、学生权益得到尊重和维护。学校能够依法维护学生受教育权,尊重学生人格及其他人身权利和财产权利。长期开展“敬业爱岗,尊师爱生”活动,从外部渲染和强化融洽的师生关系。积极主动创造条件让学生参与学校管理,鼓励学生们组织社团,开展社会活动。开放“学生论坛”和学校网站等,都凸现了学生本位观,表现了学校对学生权益的保护。

七、法制宣传教育成效明显。学校根据基本需要和时事需要,组织全体师生员工认真学习《教师法》等教育法规。不断强化工会、教代会、民主党派等在学校内部建章立制中的地位和作用;加强依法治校干部队伍的建设。在教职工政治学习的时间充分利用现代技术教育方式向全体师生宣传法律知识。学校形成了依法办事的良好风气,学校依法管理水平逐步提高。

2012年9月

第三篇:中职学校德育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分析

摘要:职业教育作为我国的一个重要教育类型,在为社会发展培养基层劳动者,特别是具有高素质和专业技能的劳动者方面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然而,中等职业学校在发展的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明显的问题,比如,德育方面的问题。本文结合教学工作实际,对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思考和归纳整理,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分析对策。

关键词:中职学校;德育教育;问题;对策

【分类号】G711

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是中职德育的主渠道,是适应职业学校学生特点和社会要求的基础课程,主要引导学生逐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觉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创业观,培养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素质。中等职业教育作为我国的一个重要教育类型,在为社会发展培养基层劳动者,特别是具有高素质和专业技能的劳动者方面做出了巨大的贡献。随着人们思想认识的转变,中等职业教育越来越受到国家和普通民众的重视。结合教学工作实际,目前,中职学校在德育教育上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学生自身的的品德素养问题,二是德育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具体概述如下。

一、中职学校德育教育的问题分析

(一)学生素养方面

1、文化基础薄弱,思想存在误区。由于国内高考的形式与压力,以及家长、学生、社会对于大学的认同和舆论导向,大部门家长和学生都认为,上职业学校是因为考不取大学,是退而求其次的选择。因此,没能进入大学校园的这批学生,很顺利成章的选择了就读职业学校,文化课成绩相对不高,文化基础薄弱。因此,中职院校内的德育课很难受到重视,对于开展德育课存在一定的难度。

2、学习不够主动,缺乏职业规划。中职院校的大部分学生是因为没有考上更好的院校而来此就读,因此,他们对于学习缺乏热忱,也不够积极主动,相当一部分学生就读中职院不情愿,对于学校的课程安排听之任之。而相当一部分学生甚至没有职业规划,认为毕业以后找一份工作就可以了,对于未来的职业并不憧憬。因此,学生的素养对德育教育的开展存在着一定的阻碍。

3、心理素质欠佳,自控能力不强。通过实地走访调研和教学经验分析,目前中职院校的学生心理素质普遍不佳,有些学生一遇到问题,就会出现孤僻、叛逆、焦虑、自卑等心理问题,这就需要辅导员、班主任经常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另外,学生的自控能力也亟待提升,大部分学生在45分钟的课堂上,很难全神贯注听讲。这些对于中职院校德育课的顺利开展具有一定的负面影响。

(二)教学实施方面

1、德育目标过于理想。通过走访各大中职院校,调查发现,一些学校在制定德育目标时直接照抄照搬教育部下发的《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大纲》中对学校德育目标的要求,而没有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设置教学目标。没有贴近学生生活的德育教育,很难引起学生的接受和共鸣,对于学生的德育教育只是理论上的教授,很难做到润物无声、潜移默化的启发和教导,理论与现实不能很好的结合,理想目标和具体实际效果存在一定的差距。教学目标的制定没有结合学生实际,使得德育课教学效果欠佳。

2、教育途径狭窄单一。大部分中职院校开设的德育课,教授方法和途径单一,基本上是老师讲授,是生硬地灌输道德理论,缺乏师生之间的互动,使得学生对德育课兴趣全无。课程内容枯燥无味,缺乏对德育课程资源的深入研究和挖掘,课程内容上忽视了职业理想、信念等的培养和启发,浪费了众多优秀的德育课程资源,课堂教授的内容也比较片面。另外,中等职业学校的德育课目前大多还只是局限于学校内部,德育向家庭、社会的延伸还做得不够。因此,对德育课的教学效果造成了一定的减损。

3、教师自身存在不足。中等职业学校的教师整体素质不容乐观,大都存在年龄结构不合理,知识结构不合理,业务水平低,科研能力差,缺乏创新意识等问题。另外,在德育课教授的过程中,部分教师不了解学生的需要,只重视对学生的管理而轻视学生的品德养成,教育方法简单粗暴;教育过程中教师的情感投入不够,缺乏对学生的基本尊重,做不到与学生的平等对话;教师不能与时俱进,仍是理论教条、生搬硬套,教学内容脱离学生思想和社会实际,导致教育效果不佳。

二、中职学校德育教育的解决对策

(一)树立正确德育观念。职业教育要转变只重视专业知识和技能教学,而忽略德育教学的观念,并且也不能只是作为完成教学任务来开德育课,而要把思想政治水平当作能力来开展教学,要给学生全方位的意识和能力,培养学生具有职业意识、创业意识、敬业意识、质量意识、竞争意识、公关意识、科技意识和法制意识,同时要在实践中培养学生良好的自省能力,能经受挫折和失败的考验。只有这样,职业教育才能培养出适应现代经济发展所需的素质全面的人才。

(二)制定合理德育目标。中等职业学校的德育目标,不但要体现对学生基本品德素养的要求,更要强调学生应“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素养”,从而使学生具备更高的综合素质,符合现代企业对从业人员的选拔标准。具体来说,中等职业学校在选择制定德育目标时,应该理论联系实际,首先考虑到中等职业教育的社会倾向性、职业倾向性,在德育目标中突出涵盖职业理想、职业道德、职业心理品质、职业纪律、职业能力素质等在内的“职业素养”特征,把职业道德教育放在学校德育的突出位置。

(三)拓宽课程教学途径。充分发挥德育课在中等职业学校德育中的主渠道作用。一是要加强和改进德育课的内容、方式、手段,使之贴近中职学生生活实际;二是要改变单一的注入式教学方法,启发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和判断社会现象,自觉提高道德认知能力;三是要丰富课程资源,重视对热点、难点问题的对策研究,关心中职学生成长;四是要充分利用中等职业学校特有的德育途径,包括职业指导、学生的实训、实习等,在实习、实训期间,利用企业丰富的德育资源,对学生进行适时的德育熏陶。

(四)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中等职业学校要提高学校的德育实效,需要一支优秀的教师队伍。首先,教师应该加强学习。对德育原理、教育学、心理学等新知识不断补充,掌握科学的管理理论以及具体的德育方式和手段。其次,加强个性品质、言行修养。教师的语言要文雅、健康、谦让和尊重他人,尤其是在评价学生时不能用侮辱性的语言去讽刺学生;仪容仪表应能体现自己的职业特征。三是,正确处理师生关系。良好的师生关系有利于教育教学的顺利进行,有利于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有利于教师的专业成长,也有利于校园文化的建设。

第四篇:学校消防安全存在的问题

1、疏散通道、安全出口不畅。很多学校为了加强学生管理和做好防盗安全工作,在教职工和学生宿舍楼的窗户、疏散通道和安全出口等处安装影响人员疏散和消防队员灭火救援的防盗窗和铁栅栏,在夜间将安全出口上锁,造成人员疏散不畅。

2、消防安全意识差。学校领导对消防工作往往不是十分重视,对火灾隐患危害的认识不够,思想麻痹,认为抓消防工作事倍功半,不如抓教学质量、升学率等工作见成效。所以,在消防工作中,只做表面文章,在消防方面投入的经费不多,对查找的火灾隐患存在侥幸心理,整改不到位。

3、消防宣传教育不够,监督管理不完善。加强消防宣传,落实监督管理机制,杜绝火灾隐患是防范火灾的有效手段。但目前绝大多数学校还没有真正意识到消防工作的重要性,没有有意识地将消防宣传教育工作纳入到学校的教学和管理之中,消防宣传教育没落实,没有真正形成一种长抓不懈的长效机制,致使师生缺乏消防安全意识,遇到火灾惊慌失措,局面失控。

4、消防基础设施薄弱,且缺乏维护保养。一是相当一部分学校特别是农村学校没有设置消防水池和消防车取水口,不按消防技术规范配置室内外消火栓、水带、水枪、消防水泵等设施,无法保证消防用水需要。二是灭火器材严重不足,绝大多数学校由于经费不足,没有配齐灭火器、火灾应急照明灯、疏散指示标志等器材设施,或者配置后多年没有进行维修,一旦发生火灾,只能望火兴叹。

5、违章用火、用电现象严重。随着家庭生活的提高,许多学生配备了电脑、电风扇、电温瓶等大功率电器,乱接电线,超负荷用电等违章用电现象较普遍,而学生消防意识比较淡薄,又经常处于紧张的学习生活之中,往往在使用各种电器后忘记拨出插头,致使电器长期处于通电状态,极易造成电气火灾事故。另外,一些管理不善的学校,学生在宿舍内点蜡烛、点蚊香、抽烟等现象越来越严重,火灾危险性非常大,稍有疏忽,就会酿成大灾。

学校消防安全工作有哪些对策 (一)健全组织,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

1、做好学校消防工作,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是关键,健全消防组织是保障。学校要按照《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规定》的要求成立防火安全领导小组,增强责任意识,确定校内消防安全管理人以及建立义务消防队,具体负责抓好日常校内防火、灭火工作。

2、学校应建立有消防安全教育、培训,防火巡查、检查,消防值班,消防设施、器材维护、管理,用火用电安全管理,义务消防队组织管理,电气设备的检查和管理,消防安全工作考评和奖惩等制度,并认真贯彻执行,规范和加强学校自身的消防安全管理,改善消防安全“软环境”,形成“消防安全自查、火灾隐患自除、法律责任自负”的消防管理运行机制。

(二)加大消防经费投入,改善消防基础设施。

1、学校问题带有普遍性,许多消防问题都要经费去落实,而学校又是义务教育,基本没有什么经费来源。所以,学校应积极争取政府和主管部门支持,政府和主管部门要在消防经费上给予倾斜政策。

2、学校要将消防经费纳入学校经费开支计划,积极落实资金配置消火栓、水带、水枪、消防水泵、灭火器、疏散指示标志、火灾应急照明灯等消防器材设施,并定期检验维修,确保完好有效,提高学校抗御火灾的能力。

(三)部门协调,加大学校火灾隐患整治力度。教育主管部门要联合公安、消防、城建等部门,各司其职,形成合力,深入细致开展学校火灾隐患的整改。

1、按照《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规定》及消防安全重点单位界定标准规定,公安消防机构和派出所应严格按照界定标准要求,将学校纳入消防监督管理重点,督促学校加强消防管理、消除火灾隐患,确保师生安全。在日常监督管理中,公安消防机构和各派出所应按照分级管理要求,定期不定期的开展检查,对检查中发现的火灾隐患,能当场改正的公安消防机构和派出所应责令当场改正,不能当场改正的应责令限期改正,火灾隐患不及时整改的,应依法给予查处,以此来全面促进学校加强消防安全工作。

2、城建部门应严把建筑工程审核验收关。许多学校之所以存在防火间距不足、疏散出口不符要求、消防器材设施缺乏等问题,是因为城建部门没有严把建筑工程审核验收关,没有做到建筑设计、验收与消防审核、验收同步进行,致使这些建筑物在建筑初期没有报经公安消防机构审核验收,在设计源头上留下了许多先天性火灾隐患。因此,城建部门在督促学校新、改、扩建建筑物审核验收时,应及时通知公安消防机构,提前介入,共同把好建筑工程消防设计审核验收关,确保新的隐患和问题不再产生。

3、教育主管部门要把保证安全出口和疏散通道的畅通作为消防工作的重点来抓,在日常管理中,要定期对学校开展消防检查,重点检查出口情况,查用火用电情况,不能因为便于管理和防盗安全工作,就将安全出口上锁或将窗户封堵,要下大力气加强日常管理,将用火、用电“管”起来,保障疏散通道、安全出口“通”起来。

(四)加强消防知识的宣传教育。

1、《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第六条规定:教育、劳动行政主管部门应将消防知识纳入教学、培训内容。教育部门要依法将消防安全知识教育纳入学校教学内容之中,力争把消防安全教育工作经常化、制度化,并促进消防知识进家庭,达到“带动一个家庭,影响整个社会”的宣传效果,提高全社会整体消防意识。

2、教育部门和消防部门要相互协调,合力开展多种形式的消防宣传活动。在宣传教育过程中,学校和消防部门可利用军训、“11.9”等宣传活动时机,通过校园广播电视、黑板报、宣传栏、校报、校园网络等形式广泛进行消防知识宣传教育,向学生传授防火、灭火知识和逃生自救技能,提高师生的自防自救能力。

(五)制定灭火应急疏散预案,开展灭火和应急疏散演练活动。制定详细的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并定期开展演练活动,可以使学生了解火灾情况下的疏散程序,掌握逃生方法和要点,以帮助学生尽量克服在火灾情况下的惊慌心理,克服盲目行为,减少人员伤亡。同时,可以使消防官兵在发生火灾的情况下,迅速采取对应的灭火战术,为扑灭火灾和抢救人员节省时间,减少火灾造成的损失。

教室—— 记清安全出口位置和方向

学生在教室的活动时间较长。教室中桌椅要摆放整齐,留好畅通的通道。学生初入教室,要记清前后门的位置和开启方向,在门旁不要放置杂物,特别是教室后门,不要让桌椅阻塞这条重要的疏散逃生通道。讲台前放置的幻灯机、电子显示屏等教学设施要注意电线铺设,防止线路老化,用后关闭电源,不要使其长时间处于待机状态。教室应符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要求,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三级,如因条件限制而低于三级耐火等级时,层数不应超过一层,建筑面积不应超过600平方米。教室距离易燃易爆物品和化学危险品生产厂房、仓库等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25米。课堂上用于实验或演示的化学危险物品应严格控制用量,用后应立即清出,不得在教室内存放。容纳人数超过50人的教室,其安全出口不应少于两个,疏散门应向疏散方向开启,不得设置门槛。多层的教学楼超过5层时也应设置封闭式楼梯间。

楼道楼梯——错时出入防踩踏

学校要注意学生上下课、集合等上下楼梯时,应适当错开时间,分年级、分班级进行。同时,学校要开展预防拥挤踩踏事故的专题教育,让学生充分认识发生拥挤踩踏事故的主要原因、严重后果及防范措施,了解在楼梯间打闹、搞恶作剧的危险性。在教学楼楼梯间设置指示、警示标志,告诫学生上下楼梯要遵守秩序、注意安全。在遇有雨雪大风天气和突然停电、起火、楼梯间照明设施损坏等特殊情况,出现或可能导致学生拥挤时,学校领导、老师、医务人员在第一时间到岗,迅速进行现场处理。要重点对中小学校的教学楼楼梯、扶手、楼梯间照明设施进行检查,确保不堆积杂物,确保楼道、楼梯通畅。

实验室——操作要严格按照规程

实验室和储物间存放有大量的实验材料和实验设备,在教室、实验室进行教学、科研实验时,一定要严格遵守各项安全管理规定、安全操作规程和有关制度。使用仪器设备前,应认真检查电源、管线、火源、辅助仪器设备等情况,如放置是否妥当,对操作过程是否清楚等,做好准备工作再进行操作。使用完毕应认真进行清理,尤其是涉及使用易燃易爆危险品时,一定要注意防火,按照规定进行操作,用后剩余的化学试剂应送规定的安全地点存放。

图书馆、档案室——通道要宽敞照明须防火

图书馆、档案室图书画册储存较多,为保证图书储藏质量一般较为干燥,容易引发火灾。要注意书架之间的通道宽度,应大于0.8米,主干线通道宽度为1米至1.2米,贴墙通道可为0.5米至0.6米。书库的安全出口不少于两个。图书库、档案库内采用距离可燃物5厘米以上的吸顶白炽灯泡照明,灯座应位于走道上方;采用荧光灯时,为严防整流器过热起火,不能把灯架直接固定在可燃构件上;严禁在库房内使用各种家用电器、设置配电盘;人离开时,必须切断电源。严禁在书库、档案库、阅览室及目录检索室等处吸烟。图书室、档案室应安装消防给水和固定灭火装置,配备相适应的灭火器。也可安装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食堂——油垢务必及时清理、

油垢起火是引起厨房火灾的主要原因,大量宾馆、饭店、学校失火的案例,都是由于厨房排烟系统(管道、风机、烟罩、净化器)长时间未做清洗引发。学校食堂应该对抽油烟机每天做一次小清洗,每周做一次大清洗,并及时把储油盒里的废油倒掉。如果抽油烟机着火,首先立即关闭机器、切断电源;其次立即打开窗户,让浓烟得到及时排放,切记不能用水扑救,应该选择干粉灭火器喷洒或者用打湿的棉织物覆盖灭火。

第五篇:学校食堂托幼机构存在的问题

我县全县范围内中小学(含托幼机构)食堂共195所,其中设施营养餐计划的有173所,全县中小学食堂(含托幼机构)持有《餐饮服务许可证》30所,仍有165所学校未办理《餐饮服务许可证》(不具备申请办理餐饮服务许可证条件)。

学校食堂仍存在一些问题如下:

1、没有建立健全校长为第一责任人的学校食堂食品安全责任制度及各项卫生制度。

2、部分学校未取得餐饮服务许可证。

3、定期检查食品安全工作没有检查记录。

4、部分学校没有增设有效的防蝇、防鼠、防蟑螂、防尘设施,有设施的不按规定正常使用。

5、部分学校没有足够的通风、排烟设施。

6、部分学校食堂地面不平整,积有污水,墙面不整洁,积有污垢。

7、部分学校配送及采购的食品及原料、食品相关产品没有按规定索票索证并作台账登记。

8、学校食堂库房食品和原料及调味品没有按规定分类分架有序存放并没有明显标识。

9、部分学校没有建设专用有明显标识的洗涤池(洗肉、洗菜、洗食品工具)、浸泡池。

10、部分学校食堂留样制度不规范。未标明名称、餐次、数量(100克)、日期、留样人,进行食品留样登记记录。

托幼机构存在的问题:

1、餐饮服务从业人员未取得有效的健康证明和卫生知识培训合格证明。

2、县城第

一、第二幼儿园已取得餐饮服务许可证,全县其他公立和私立幼儿园均未取得餐饮服务许可证(均不具备申请办理餐饮服务许可证条件)。

建议:

一、加强管理,完善各种食堂管理制度,优化食堂服务流程,确保食堂工作合法化、规范化。

二、未取得《餐饮服务许可证》的学校食堂,要严格按照《学校食堂与学生集体用餐卫生管理规定》进行申请办理《餐饮服务许可证》。已取得《餐饮服务许可证》的学校食堂,依照《学校食堂与学生集体用餐卫生管理规定》进行整改。

三、建议教育部门严把学校和托幼机构准入关,对不符合《中小学校食堂建设配制建设标准》的学校和托幼机构不予审批。

附:

中小学校食堂建设配置标准(试行)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餐饮服务许可管理办法》(卫生部令第70号)、《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办法》(卫生部令第71号)、《餐饮服务许可审查规范》(国食药监食〔2010〕236号)、《农村普通中小学校建设标准》(建标109-2008),中小学校食堂建设配置标准如下:

(一)、学校食堂应选择地势干燥、不易受到污染的区域。距离粪坑、污水池、暴露垃圾场(站)、旱厕等污染源25米以上,并设置在粉尘、有害气体、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扩散性污染源的影响范围之外。加工场所内无圈养、宰杀活的禽畜类动物的区域(或距离25米以上)。

(二)、食堂面积应执行《农村普通中小学校建设标准》(建标109-2008)。食堂应设置独立的粗加工切配区、烹饪区、备餐间、食品库房、就餐场所等。加工操作间(粗加工切配区、烹饪区、备餐间)最小使用面积一般不小于8平方米。村级以下学校食堂就餐人数较少,多为简易食堂,规模较小,可根据实际情况适当放宽标准,但必须确保食堂功能分区相对独立、科学合理。

(三)、各加工操作场所按照原料进入、原料处理、半成品加工、成品供应的流程进行设置。

(四)、用于原料、半成品、成品的工具、用具和容器,有明显的区分标识,存放区域分开设置。

(五)、食品处理区地面用无毒、不透水、易清洗、防滑的材料铺设。粗加工、切配、烹饪和餐用具清洗消毒等场所有排水系统。地面和排水沟有排水坡度。墙壁采用无毒、无异味、不透水、平滑、不易积垢的浅色材料,粗加工、切配、餐用具清洗消毒和烹调等场所有1.5米以上光滑、不吸水、浅色、耐用和易清洗的材料制成的墙裙。天花板采用无毒、无异味、不吸水、表面光洁、耐腐蚀、耐温、浅色材料涂覆或装修。

(六)、门、窗装配严密,与外界直接相通的门和可开启的窗设有易于拆洗且不生锈的防蝇纱网(或设置空气幕),与外界直接相通的门安装自动闭门器。排气口及排水沟出口有网眼孔径小于6毫米的金属隔栅或网罩。

(七)、配备能满足食品留样需要的留样冰箱。

(八)、配备能正常运转的清洗、消毒、保洁设备设施,设施的大小和数量能满足需要。餐饮具自行清洗消毒的学校食堂,设置餐饮具清洗消毒专用水池,与食品原料、清洁用具及接触非直接入口食品的工具、容器清洗水池分开。采用化学消毒的,至少设有3个专用水池。采用人工清洗热力消毒的,可设置2个专用水池。各类水池以明显标识标明其用途。餐饮具保洁设施,要有明显标识,结构密闭并易于清洁。

(九)、粗加工区至少设动物性食品、植物性食品两类食品原料的清洗水池。洗菜池不能混用,要有明显的使用标识标明其用途。烹饪区应配备有通风、排烟装置。

(十)、食品处理区设存放废弃物或垃圾的容器。废弃物容器与加工用容器有明显区分的标识。废弃物容器配有盖子。备餐间内的废弃物容器盖子为非手动开启式。

(十一)、食品和非食品库房分开设置。食品库房内食品应分类分区的标识清楚、离地离墙存放。

(十二)、冷藏、冷冻设施数量满足需要;生熟分开存放,原料、半成品和成品分开存放,有明显区分标识。

(十三)、各餐间设有空调设施、空气消毒设施、工具清洗消毒设施。备餐间内无明沟,地漏带水封,墙裙铺设到顶,食品传递窗为开闭式,其他窗封闭。备餐间门安装自动闭门器,备餐间入口处设置洗手、消毒设施。

(十四)、厕所不得设在食品处理区。

上一篇:学校成人教育工作计划下一篇:学校创现工作汇报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