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四运动的内容和意义

2023-03-16

第一篇:五四运动的内容和意义

档案培训的意义和内容

当今世界已进入知识经济和信息时代,信息已成为比资产更为重要的战略资源 。档案管理工作作为信息业的组成部分,档案作为一种信息资源,作为企业生产、技术科研和经营等活动的真实记录和一项基础 性工作,同时作为与企业同步发展的无形 资产,在企业管理等各方面正积极地发挥 应有的重要作用。规范化、科学化的档案 管理,是企业必须做好的一项基础性工 作,在企业发展的同时档案工作不被削 弱,建立一套适应本公司业务特点、体现 公司规范化、科学管理水平的档案体系,使得档案工作的发展不置后于企业发展速 度,它将为公司各项综合业务、研究工作 的开展创造必要条件,对规避和抵御各种风险起到一定的必备作用。

随着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加速,档案 信息管理如何标准化和规范化?您的企业是否在为建立一个规范的档案管理制度而找 不到标准?档案管理工作如何创新?档案 管理隶属关系变更的思考 ?

如何按公司的实际需要建立信息平台,成 为企业在工作中能充分利用资源?

此培训课程专家组潜心研究,面对 目前企业档案管理亟待解决的问题,企业 要求快速提升档案管理人员素质的要求。针对现代企业档案管理工作的现状,整理 出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办法与先进管理方 式。

培训颁发证书: 课程完成证书

课程大纲:

一、如何建立正确的企业档案意识

1、企业档案, 是在企业的生命周期中直接形成并保存备查的企业文件

2、企业档案意识具有个性化的特点

3、档案工作服务职能的目标定位

4、企业档案意识必须符合国家的档案法律法规

二、企业文档管理现代化

1、企业电子文档的产生与传递

2、新时期档案工作者要树立“五个”意识

3、档案职业的角色定位与形象重塑(案例分析)

4、企业电子档案管理问题研究

三、企业公文的写作与处理

1、公务文书概述

2、公文的处理

3、公文的写作(案例分析)

4、提高公文质量

四、企业文档科学化管理要点

1、企业文档工作的主要内容

2、企业文档工作的配套要求

3、企业文档工作的具体实务(案例分析)

4、企业文档工作的改革

五、现代企业制度下企业文档工作

1、现代企业制度对企业文档工作的影响

2、重构企业档案意识

3、文档一体化体制的建立(案例分析)

六、企业文件处理的方法

1、基本概念(文件、文种、文件工作等)

2、办公自动化条件下归档文件的整理

3、文件的写作(案例分析)

4、文件的处理

七、企业档案管理实务

1、重新修订归档范围

2、分类与标识

3、企业各类档案如何进行收集、分类、立卷、归档、利用等管理程序及要素 资源分析与配置(案例分析)

八、企业电子文档管理原则与方法 企业电子文档的概念与特点 企业电子文档管理的原则 企业电子文档管理的基本方法

九、企业档案工作者

1、企业档案工作者的任务

2、企业档案工作者的职业化

3、管理档案工作的发展方向

第二篇:财务报表分析的意义和内容

财务报表分析的意义

财务报表能够全面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情况,但是单纯从财务报表上的数据还不能直接或全面说明企业的财务状况,特别是不能说明企业经营状况的好坏和经营成果的高低,只有将企业的财务指标与有关的数据进行比较才能说明企业财务状况所处的地位,因此要进行财务报表分析。

做好财务报表分析工作,可以正确评价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情况,揭示企业未来的报酬和风险;可以检查企业预算完成情况,考核经营管理人员的业绩,为建立健全合理的激励机制提供帮助。

财务报表分析的内容

财务报表分析是由不同的使用者进行的,他们各自有不同的分析重点,也有共同的要求。从企业总体来看,财务报表分析的基本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分析企业的偿债能力,分析企业权益的结构,估量对债务资金的利用程度。

2、评价企业资产的营运能力,分析企业资产的分布情况和周转使用情况。

3、评价企业的盈利能力,分析企业利润目标的完成情况和不同盈利水平的变动情况。

以上三个方面的分析内容互相联系,互相补充,可以综合的描述出企业生产经营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情况,以满足不同使用者对会计信息的基本需要。其中偿债能力是企业财务目标实现的稳健保证,而营运能力是企业财务目标实现的物质基础,盈利能力则是前两者共同作用的结果,同时也对前两者的增强其推动作用。 对上市公司的应用

通过对上市公司财务报表的有关数据进行汇总、计算、对比,综合地分析和评价公司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对于股市的投资者来说,报表分析属于基本分析范畴,它是对企业历史资料的动态分析,是在研究过去的基础上预测未来,以便做出正确的投资决定。

上市公司的财务报表向各种报表使用者提供了反映公司经营情况及财务状况的各种不同数据及相关信息,但对于不同的报表使用者阅读报表时有着不同的侧重点。一般来说,股东都关注公司的盈利能力,如主营收入、每股收益等,但发起人股东或国家股股东则更关心公司的偿债能力,而普通股东或潜在的股东则更关注公司的发展前景。此外,对于不同的投资策略,投资者对报表分析侧重不同,短线投资者通常关心公司的利润分配情况以及其他可作为“炒作”题材的信息,如资产重组、免税、产品价格变动等,以谋求股价的攀升,博得短差。长线投资者则关心公司的发展前景,他们甚至愿意公司不分红,以使公司有更多的资金由于扩大生产规模或用于公司未来的发展。

虽然公司的财务报表提供了大量可供分析的第一手资料,但它只是一种历史性的静态文件,只能概括地反映一个公司在一段时间内的财务状况与经营成果,这种概括的反映远不足以作为投资者作为投资决策的全部依据,它必须将报表与其他报表中的数据或同一报表中的其他数据相比较,否则意义并不大。例如,琼民源96年报表中,你如果将其主营收入与营业外收入相比较,相信你会作出一个理性的投资决定。所以说,进行报表分析不能单一地对某些科目关注,而应将公司财务报表与宏观经济面一起进行综合判断,与公司历史进行纵向深度比较,与同行业进行横向宽度比较,把其中偶然的、非本质的东西舍弃掉,得出与决策相关的实质性的信息,以保证投资决策的正确性与准确性。

衡量公司财务状况的主要内容包括:

1.资产净值。资产净值也就是公司的自有资本(资本金+创业利润+内部保留利润+该结算期利润)。它是考察公司经营安全性和发展前景的重要依据。

2.总资产(负债+资产净值)。它显示公司的经营规模。

3.自有资本率(自有资本/总资产×100%)。它反映了公司的经营作风和抗风险能力。

4.每股净资产,即每股帐面价值(资产净值/发行数量)。它反映了股票的真实价值

5.公司利润总额及资本利润率(当期利润/总资本)等等。

财务报表分析方法:将报表分为三个方面:单个的财务比率分析、不同时期的比较分析、与同业其它公司之间的比较。这里我们将财务比率分析分为偿债能力分析、资本结构分析(或长期偿债能力分析)、经营效率分析、盈利能力分析、投资收益分析、现金保障能力分析、利润构成分析。

A.偿债能力分析:流动比率 = 流动资产/流动负债

流动比率可以反映短期偿债能力。一般认为生产企业合理的最低流动比率是2。影响流动比率的主要因素一般认为是营业周期、流动资产中的应收帐款数额和存货周转速度。 速动比率 =(流动资产-存货)/流动负债

由于种种原因存货的变现能力较差,因此把存货从流动资产种减去后得到的速动比率反映的短期偿债能力更令人信服。一般认为企业合理的最低速动比率是1。但是,行业对速动比率的影响较大。比如,商店几乎没有应收帐款,比率会大大低于1。影响速动比率的可信度的重要因素是应收帐款的变现能力。

保守速动比率(超速动比率)=(货币资金+短期投资+应收票据+应收帐款)/流动负债 进一步去掉通常与当期现金流量无关的项目如待摊费用等。

现金比率 =(货币资金/流动负债)

现金比率反应了企业偿还短期债务的能力。

应收帐款周转率 = 销售收入/平均应收帐款

表达内应收帐款转为现金的平均次数。如果周转率太低则影响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 应收帐款周转天数 = 360天/应收帐款周转率

表达内应收帐款转为现金的平均天数。影响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

B.资本结构分析(或长期偿债能力分析):股东权益比率 = 股东权益总额/资产总额×100%

反映所有者提供的资本在总资产中的比重,反映企业的基本财务结构是否稳定。一般来说比率高是低风险、低报酬的财务结构,比率低是高风险、高报酬的财务结构。

资产负债比率 = 负债总额/资产总额×100%

反映总资产中有多大比例是通过借债得来的。

资本负债比率 = 负债合计/股东权益期末数×100%

它比资产负债率这一指标更能准确地揭示企业的偿债能力状况,因为公司只能通过增加资本的途径来降低负债率。资本负债率为200%为一般的警戒线,若超过则应该格外关注。 长期负载比率 = 长期负债/资产总额×100%

判断企业债务状况的一个指标。它不会增加到企业的短期偿债压力,但是它属于资本结构性问题,在经济衰退时会给企业带来额外风险。

有息负债比率 =(短期借款+一年内到期的长期负债+长期借款+应付债券+长期应付款)/股东权益期末数×100%

无息负债与有息负债对利润的影响是完全不同的,前者不直接减少利润,后者可以通过财务费用减少利润;因此,公司在降低负债率方面,应当重点减少有息负债,而不是无息负债,这对于利润增长或扭亏为盈具有重大意义。在揭示公司偿债能力方面,100%是国际公认的有息负债对资本的比率的资本安全警戒线。

C.经营效率分析:净资产调整系数 =(调整后每股净资产-每股净资产)/每股净资产 调整后每股净资产 = (股东权益-3年以上的应收帐款-待摊费用-待处理财产净损失-递延资产)/ 普通股股数

减掉的是四类不能产生效益的资产。净资产调整系数越大说明该公司的资产质量越低。特别是如果该公司在系数很大的条件下,其净资产收益率仍然很高,则要深入分析。 营业费用率 = 营业费用 / 主营业务收入×100%

财务费用率 = 财务费用 / 主营业务收入×100%

反映企业财务状况的指标。

三项费用增长率 =(上期三项费用合计-本期三项费用合计)/ 本期三项费用合计 三项费用合计 = 营业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

三项费用之和反应了企业的经营成本如果三项费用合计相对于主营业务收入大幅增加(或减少)则说明企业产生了一定的变化,要提起注意。

存货周转率 = 销货成本×2/(期初存货+期末存货)

存货周转天数 = 360天/存货周转率

存货周转率(天数)表达了公司产品的产销率,如果和同行业其它公司相比周转率太小(或天数太长),就要注意公司产品是否能顺利销售。

固定资产周转率 = 销售收入/平均固定资产

该比率是衡量企业运用固定资产效率的指标,指标越高表示固定资产运用效果越好。 总资产周转率 = 销售收入/平均资产总额

该指标越大说明销售能力越强。

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 =(本期主营业务收入-上期主营业务收入)/上期主营业务收入×100%

一般当产品处于成长期,增长率应大于10%。

其他应收帐款与流动资产比率 = 其他应收帐款/流动资产

其他应收帐款主要核算与生产经营销售活动无关的款项来往,一般应该较小。如果该指标较高则说明流动资金运用在非正常经营活动的比例高,就应该注意是否与关联交易有关。

D.盈利能力分析:营业成本比率 = 营业成本/主营业务收入×100%

在同行之间,营业成本比率最具有可比性,原因是原材料消耗大体一致,生产设备及工资支出也较为一致,发生在这一指标上的差异可以说明各公司之间在资源优势、区位优势、技术优势及劳动生产率等方面的状况。那些营业成本比率较低的同行,往往就存在某种优势,而且这些优势也造成了盈利能力上的差异。相反,那些营业成本比率较高的同行,在盈利能力不免处于劣势地位。

营业利润率 = 营业利润/主营业务收入×100%

销售毛利率 =(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成本)/主营业务收入×100%

税前利润率 = 利润总额/主营业务收入×100%

税后利润率 = 净利润/主营业务收入×100%

这几个指标都是从某一方面反应企业的获利能力。

资产收益率 = 净利润×2/(期初资产总额+期末资产总额)×100%

资产收益率反应了企业的总资产利用效率,或者说是企业所有资产的获利能力。 净资产收益率 = 净利润/净资产×100%

又称股东权益收益率,这个指标反应股东投入的资金能产生多少利润。

经常性净资产收益率 = 剔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股东权益期末数×100%

一般来说资产只能产生“剔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所以用这个指标来衡量资产状况更加准确。

主营业务利润率 = 主营业务利润/主营业务收入×100%

一个企业如果要实现可持续性发展,主营业务利润率处于同行业前列并保持稳定十分重要。但是如果该指标异忽寻常地高于同业平均水平也应该谨慎了。

固定资产回报率 = 营业利润/固定资产净值×100%

总资产回报率 = 净利润/总资产期末数×100%

经常性总资产回报率 = 剔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总资产期末数×100%

这几项都是从某一方面衡量资产收益状况。

E.投资收益分析:市盈率 = 每股市场价/每股净利润

净资产倍率 = 每股市场价/每股净资产值

资产倍率 = 每股市场价/每股资产值

F.现金保障能力分析:

销售商品收到现金与主营业务收入比率 =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主营业务收入×100%

正常周转企业该指标应大于1。如果指标较低,可能是关联交易较大、虚构销售收入或透支将来的销售,都可能会使来年的业绩大幅下降。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与净利润比率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净利润×100%

净利润直接现金保障倍数 =(营业现金流量净额-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流入+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流出)/主营业务收入×100%

营业现金流量净额对短期有息负债比率 = 营业现金流量净额/(短期借款+1年内到期的长期负债)×100%

每股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股数

每股自由现金流量 = 自由现金流量/股数

(自由现金流量=净利润+折旧及摊销-资本支出-流动资金需求-偿还负债本金+新借入资金)

G.利润构成分析:为了让投资者清晰地看到利润表里面的利润构成,我想在这里对由股份有限公司会计制度规定必须有的损益项目(含: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折扣与折让、投资收益、补贴收入、营业外收入、主营业务成本、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其他业务支出、存货跌价损失、营业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营业外支出、所得税、以前损益调整。)对净利润的比率列一个利润构成表。

第三篇:社区建设的意义和主要内容

作者:孙 旺 文章来源:不详 点击数:6704 更新时间:2001-9-17 16:06:

43全面推进城市社区建设,是党中央、国务院为加强城市工作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也是新形势下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做好群众工作和加强基层政权建设的重要内容,是面向新世纪我国城市现化代建设的重要途径,更是在城市工作中努力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体现。进入新世纪,以"十五"计划纲要为契机,社区建设作为新时期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内容,得到了蓬勃发展,方兴未艾,社区建设进入了快速发展的新时期,社区建设是一项政治性很强的系统工程,它涉及社会的方方面面,需要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参与和努力。那么,大力发展社区建设的意义何在呢?社区建设所遵循的"以人为本、服务居民,资源共享、共驻共建,责权统

一、管理有序,扩大民主、居民自治、因地制宜、循序渐进"的原则,其根本目的就是要通过推进社区建设,不断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进一步加强城市精神文明建设,完善城市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巩固城市基层基础,切实维护城市社会的稳定。简单地说,就是在以人为本的内涵中真正实现社区居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不断提高。下面,再说说当前社区建设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社区建设是一项全新的工作,其主要内容包括三个方面。

一、社区组织和队伍建设。包括加强社区党的组织建设,建立健全社区党的基层组织;加强社区居委会建设,成立居民自治组织,建立社区代表会议制度;加强民间服务组织建设,发展社区志愿者队伍。逐步建立起以地域性为特征、以认同感为纽带的新型社区。

二、社区内涵建设。包括以拓展社区服务为龙头,完善服务设施,拓宽服务领域,提高服务质量;发展社区卫生,建立社区卫生服务组织,健全基层卫生服务网络,逐步实?quot;治疗小病在社区"的目标;繁荣社区文化,建设和完善公益性文化体育设施,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教育活动;美化社区环境,动员社区成员广泛参与,把社区建成干净、整洁、有序、舒适的美好家园;加强社区治安,进一步完善社区治安管理体制,建立专群结合的社区治安防范体系。

三、社区外延建设。包括以转变政府职能、理顺社区关系为突破口,合理配置和利用社区资源,完善社区功能,建立科学的工作运行机制可以想见未来我们生活的社区将处处显示以人为本的理念真正实现社区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监督,居民的素质和社区的文明程度不断提高一个管理有序服务完善、环境优美、治安良好、生活便利、人际关系和谐和新型现代化社区社区将出现在我们身边。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城市街道社区的基层组织建设中出现了

一些新情况、新问题与新矛盾。迫切要求我们进一步探索建立基层组织,努力巩固党的执政基础,为改革

与发展提供坚实的政治组织保证的新方法、新路子。社区作为基层政权组织的载体,是改革开放中出现的

新事物,对于党领导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与改革开放深入开展具有极其深远的意义,努力加强社区建设也是

推动经济建设的根本保证,同时也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不断变革的必然趋势。

所谓社区建设是对社区工作的总体概括,是指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依靠社区力量,利用社区资源,强化社区功能,解决社区问题,提高社区成员的生活质量,建设环境优美、治安良好、生活便利、人际关系和谐的新型社区。促进社区经济、政治、文化、环境协调、健康发展的过程,也是社区资源和社区力量的整合过程。城市社区建设是以邓小平理论和江泽民同志关于“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从我国的基本国情出发,改革城市基层管理体制,强化社区功能,巩固党在城市工作的组织基础和群众基础;加强城市基层政权和群众性自治组织建设,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和文明程度;扩大基层民主,密切党群关系,维护社会政治稳定,促进城市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由此可见,加强社区建设是新时期党组织加强基层工作的体现,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改革开放的大势所趋,同时也是基层政权和群众性自治组织相结合的集中体现。它既体现了党的领导,又充分展现了城市居民的民主权利,增强了城市居民的整合力。在新形势下,大力推进城市社区建设是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做好群众工作和加强基层政权建设的重要内容,是面向新世纪我国城市现代化建设的重要途径。切实加强城市社区建设,对于促进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扩大基层民主,维护社会稳定,推动城市改革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也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迫切要求,是繁荣基层文化生活,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有效措施,是巩固城市基层政权和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途径。可见,大力推进城市社区建设,不但可以推动城市的改革与发展,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与生活质量,而且对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推动作用。

一、新时期加强社区建设的意义

(一)加强社区建设,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迫切要求

首先,市场经济使社会的流动性加剧,社会成员的“单位”“组织”属性逐渐减弱,大量的“单位人”转为“社会人”,大量的农村人口涌入城市。还有大量从事个体、私营企业人员处于松散的管理状态。其次,企业深化改革,企业转换经营机制,企业办社会的职能,企业退休职工的管理,企业下岗职工的再就业和社会保障等,都将分离到社会,必须有一个载体来承接;第三,政府机构改革,转变职能,许多社会职能,服务职能,除一部分可以通过中介组织承担外,大部分也要由一个新的载体来承接。人员的社会流动性增加,企业深化改革,政府转变职能,使得计划经济体制的城市基层社会管理方式很难适应,迫切需要一种新型的管理模式取而代之。这种模式最好的选择就是社区管理。

(二)加强社区建设,是提高居民生活质量的迫切要求

随着经济的发展,群众富裕了,越来越讲究生活的质量。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住房、医疗、养老、就业等体制的改革,城市居民同所居住社区的关系愈来愈密切。在社区服务、居住环境、文化娱乐,医疗卫生等方面,群众的要求会越来越多,越来越高。但是,目前城市在管理和服务方面远不能满足群众多方面、多层次的要求。因此,必须在拓展社区服务的基础上,推动社区建设。

(三)加强社区建设,是加快城市现代化进程的迫切要求

目前,城市基层管理普遍滞后,居民整体素质有待提高。邪教“法轮功”之所以卷进去许多党员和群众,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城市基层社会组织管理薄弱,社区文化,娱乐,体育活动匮乏。因此,只有加强社区建设,才能提高城市的管理水平,提高城市居民的整体素质和文明程度,从而加快城市现代化的步伐。

(四)加强社区建设,是城市基层政权建设改革的迫切要求

一是居委会自治功能弱,缺乏凝聚力和吸引力。面对流动人口,下岗职工、老龄问题、社会治安、计划生育以及对属地单位的社会化服务等各种问题,居委会力不从心;二是规模及划分方法不合理。随着城市的发展,旧城区的改造与新区开发,按户口数量而不是按自然地域标准来建立居委会的做法,已显得落后,也不符合城市管理的客观需要;三是居委会干部素质不高,工作条件差。长期以来,绝大多数居委会干部由离退休人员组成。这些老同志凭着奉献精神发挥余热,为城市社会管理做出了贡献。但年龄大,文化低,体力和精力不足等问题,使他们难以承担新时期居委会工作的繁重任务,难以承担推动社区建设的重任。同时,居委会办公用房短缺,办公经费匮乏,工作条件差等问题,也严重制约了居委会作用的发挥。因此,加强社区建设,改革城市基层管理体制,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城市基层管理的新路子,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

从而使我们认识到,积极推进城市社区建设,是一项十分重要而紧迫的任务。社区建设在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由民政部门牵头探索和推进,是国务院确定的职能任务,也是民政工作的改革与发展。因此,各级民政部门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增强推进社区建设的主动性。要认识到,推进社区建设,是社区服务巩固、提高和发展的重要保证,是城市基层政权和群众自治组织建设改革的突破口和新的工作抓手,是城市民政工作新的着重点。更要认识到,推进社区建设,对于配合党的中心工作,对于城市基层政权的巩固和社会稳定,对于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和进一步扩大基层民主,意义重大。中央领导对社区建设十分关注,在听取了社区建设汇报后,到各地视察社区建设情况时提出要“大力加强城市社区建设”。明确指出:“加强社区建设,是新形势下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做好群众工作和加强基层政权建设的重要内容”。并希望民政部认真研究,提出一个明确的工作思路和办法。在这样的形势下,民政部门一定要“抓住机遇而不可丧失机遇,改革创新而不可因循守旧”,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事业心,不失时机地推进城市社区建设。由此可见,加强社区建设不仅能满足党和人民的需要,而且是当前社会主义经济形势和改革开放的必然选择。

二、新时期推进社区建设的作用

城市社区是指聚居在城市中一定地域范围内发生各种社会关系和社会活动,具有共同的利益和具有一定的行为规范和生活方式,具有认同感和归属感的人群所组成的社会生活共同体。城市社区建设是在我党和政府的领导下,依靠社区力量,利用社区资源,强化社区功能,解决社区问题,促进社区政治、经济、文化、环境协调和健康发展,不断提高社区成员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过程。当前,大力推进城市社区建设,既是城市管理体制的一项重大改革,又是加强和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和国家政权的一项基础工作,更是以为民服务为根本宗旨的一项“民心工程”。由此可见,社区建设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影响到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全局。

(一)推进城市社区建设对全面深化改革和全面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起到十分积极的作用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新情况和新问题不断出现:一是企业深化改革,“企业办社会”的“单位体制”逐步瓦解,职工对单位的依附关系逐步弱化,正由“单位人”变为“社区人”;政府机构改革,转变职能,“机关办社会”的格局逐渐被打破,形成“小政府、大社会”的新格局。这样原来企业和政府中的社会职能和服务职能被剥离出来,转移到社会上;二是农村经济体制的改革,实行家庭承包经营,农民自主权增加,大量富余劳动力涌进到城市,大大增加了城市基层组织在管理上的压力;三是由于企业转换经营机制,下岗人员、失业人员、闲散人员日渐增多,个体户和私营业主增多,对这些人员的行为控制、教育和管理是城市基层组织面对的社会问题;四是随着医疗卫生条件的改善,人口老龄化日益突出,如何做到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乐,为老年人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是城市基层组织面对的又一社会问题。要解决上述这些问题,消化改革的社会成本,就必须大力推进社区的建设。由此可见,只有大力推进社区建设才能解决当前社会上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只有把社区建设好了,社会才能够减轻自身的负担,放下包袱,全身心的投入到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当中去。相反只有社会进步了,才能推动社区的进一步发展。

(二)推进城市社区建设可以提高居民生活质量,不断满足居民生活需要

改革开放以来,居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人们已不满足于吃饱穿暖,他们要求住得舒适宽敞,追求健康的身心,追求整洁、优美、安全、便利的生活环境,追求丰富多彩的精神生活和自我价值的实现。大力推进社区建设不但可以提高居民群众的生活质量,满足他们对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需求,而且通过社区建设还可以增强居民群众的凝聚力,提高居民群众的综合素质。激励居民群众以更大的热情投入到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建设。

(三)推进城市社区建设能够加快城市化进程

城市化水平的高低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科学技术、生产力水平、经济发展水平、社会文明程度的一种综合反映。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化水平迅速提高,城市数量和城市人口快速增长。城市管理的任务越来越繁重,如市容整洁、园林绿化、社会治安、计划生育、民政福利、居民拆迁安置、居民素质教育等等。这些任务单靠政府有关管理部门难以完成,必须改革政府包揽一切的城市管理模式,将城市管理重心下移,把各项管理措施落到实处,进一步提高城市的管理水平和居民素质。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大力推进社区

建设。只有大力推进社区建设,才能不断强化居民群众的自我管理意识。只有让居民群众感受到社区这个基层自治组织的优越性,才能让他们在社区建设当中有主人翁意识,进一步激发他们视社区如家的亲切感觉。只要每个社区都建设好了,城市建设就是一件十分容易的事情。可见,大力推进社区建设对加快城市化进程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四)推进城市社区建设对城市基层政权建设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城市基层政权管理体制与市场经济不相适应的矛盾越来越突出,责权利不统

一、职责任务不明确、管理范围过少、人员老化等问题,使基层组织开展工作越来越困难,严重制约了基层自治组织的活力。要真正发挥社区居民自治组织的作用,保证社区居民依法管理自己的事情,就必须大力推进社区建设。只有把社区建设成为一级地方群众自治组织,才能充分调动社区居民自我管理的热情,克服以前城市基层政权管理体制的弊端,让更多的人投入到社区这个大家庭的建设当中来。

社区在我国城市建设中是一个新生事物,但它却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我们一定要从实践“三个代表”的高度,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局上,充分认识进一步推进社区建设的重要意义,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与时俱进,勇于探索,不断开创社区建设的新生局面。要以创新为动力,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引入市场机制,培育社区民主自治机制,不断完善社区体制机制;以社区居委会日常管理为载体,理顺社区居委会与政府、物业管理公司和社区内其他组织与单位之间的关系;以人民群众的需要为第一信号,突出重点,拓展服务范围,创新服务形式,不断增强社区服务能力;以服务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为重点,切实解决当前存在的环境整治、困难群体的生产和生活、就业和再就业以及社区安全等突出问题;以社区党建为核心,进一步巩固和加强党对城市管理的领导。

总之,社区是广大人民群众生活的基本场所,是党和政府密切与人民群众联系的基础阵地。大力推进城市社区建设,建设和谐社区是我们党长期的不断前进的战略任务,既要与区域综合发展水平相适应,又要更好地促进区域发展。我们要从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加强城市和社会管理基层基础工作的大局出发,集中精力,集中资源,努力在推进和谐社区建设上取得更大的成效,把社区建设成人人讲信用、人人有事做、家家安居乐业、生活环境优美、百姓从内心感到幸福的“诚信、创业、平安、美丽、快乐”的和谐社区。

第四篇: 建立居民健康档案的意义内容和要求

居民健康档案是记录有关居民健康信息的系统化文件,是社区卫生服务工作中收集、记录社区居民健康信息的重要工具;是社区顺利开展各项卫生保健工作,满足社区居民的预防、医疗、保健、康复、健康教育、生育指导等“六位一体"的卫生服务需求及提供经济、有效、综合、连续的基层卫生服务的重要保证。通过建立个人、家庭和社区健康档案,能够了解和掌握社区居民的健康状况和疾病构成,了解社区居民主要健康问题和卫生问题的流行病学特征,为筛选高危人群,开展疾病管理,采取针对性预防措施奠定基础。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需要建立完善的社区居民健康档案,并严格管理和有效利用,有针对性地开展系统的社区卫生服务。

(一)个人健康档案内容:主要包括:

1、病人个人的基本资料。①人口学资料:如年龄、性别、教育程度、职业、婚姻、种族、社会经济状况、身份证号码等。②生活行为习惯:如吸烟、饮酒、包含习惯、运动、就医行为等。③健康状况3.1健康问题目录(既往史和现病史)3.2家族史3.3 血

型:3.4过敏史3.5 暴露史3.6遗传病史3.7有无残疾

2、健康问题目录。是健康档案的主要内容,所记录的内容系过去曾经影响,现在正在影响或将来还会影响个体健康的问题,可以是明确的或不明确的诊断、无法解释的症状、体征或实验室检查结果,也可以是社会、经济、心理、行为问题(如失业、丧偶、偏离行为等)。健康问题分主要问题和暂时性问题。如果时间不允许,可只列出主要健康问题目录,而把暂时性问题记录放在日常医疗记录中,并要求医生定期进行小结。

3、体格检查是运用格式化的健康检查表,针对个体不同年龄、性别、和健康危险因素而设计的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健康检查项目。主要由个体机会性就诊或医生家访时制订。

4暂时性健康问题记录 5健康体检信息 6住院信息摘要

(二)家庭健康档案的内容:包括家庭的基本资料、家系图、家庭评估资料、家庭主要问题目录、问题描述和家庭各成员的个人健康档案(其形式与内容同个人健康档案)。

注意事项:

1 居民健康档案作为医学信息资料,应按照医学科学的通用规范进行记录。各种图表制作、文字描述、计量单位使用都要符合有关规定,做到准确无误,符合标准。实际工作中经常使用的健康问题的名称,要符合疾病分类的标准,健康问题的描述符合医学规范

2用钢笔或圆珠笔 , 不得用铅笔或红色笔书写 3字迹要清楚 , 书写要工整

4数字或代码一律用阿拉伯字书写。数字和编码不要填出格外,如果数字填错 , 用双横线将整笔数码划去,并在原数码上方工整填写正确的数码,切勿在原数码上涂改

5在各种记录表中,凡有备选答案的项目,应在该项目栏的“□”内填写与相应答案选项编号对应的数字

如性别为男者,应在性别栏“□”内填写与“1男”对应的数字1 对于选择备选答案中“其他”这一选项者,应在该选项留出的空白处用文字填写相应内容,并在项目栏的“□”内填写与“其他”选项编号对应的数字 如既往疾病史为腰椎间盘突出症,则在该项目中应选择“其它”,既要在“其它”选项后写明“腰椎间盘突出症”,同时在项目栏“□”内填写数字10 没有备选答案的项目用文字或数据在相应的横线上或方框内据情填写 6注意对居民提供的相关隐私信息的保护

第五篇: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和指导意义

毛泽东思想不是在个别的方面,而是在许多方面以其独创性理论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构成一个博大精深的科学思想体系。他有着坚实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的理论基础,其核心和精髓就是实事求是。它紧紧围绕着中国革命和建设这个主题,提出了一系列相互关联的重要的理论观点。这些理论观点经过中国革命和建设长期实践的经验,已被证明是颠扑不破的科学真理。

摘要:毛泽东思想的成立是马克思列宁主义中国化的伟大成果,它成功的指导党和中国人民选择正确的发展道路。无论是毛泽东思想成立之初还是在当今,都占据着不可替代的位置,值得我们一直学习模仿。以下便是对毛泽东思想的概述和理解。

关键词:毛泽东思想 新民主主义 革命 战争 共产党 马克思主义 社会主义。

作为科学体系的毛泽东思想,以独创性的理论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内容主要由6个方面组成。

第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是毛泽东思想的基石。毛泽东从中国的历史状况和社会状况出发,深刻研究中国革命的特点和规律,创立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其基本内容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关于中国资产阶级的分析和统一战线的政策;关于中国武装斗争的特点和作用;关于中国共产党本身的建设;关于中国革命夺取全国胜利的道路。

第二,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理论。毛泽东思想中关于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具有很大的探索性和先导性。毛泽东从理论和实践上解决了在中国这样一个占世界人口四分之一的、经济文化落后的大国中,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艰难任务。这方面的理论主要包括四个方面:依据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所创造的向社会主义过度的经济政治条件,采取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的方针,从而逐步实现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从理论和实践上解决了在中国这样一个经济落后的国家建立社会主义艰难任务;主要包括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提出人民民主专政理论,丰富了无产阶级专政的学说,正确处理了内部矛盾;还提出社会主义建设的十大关系;创造性地提出两类矛盾学说和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理论。

第三,革命军队的建设和军事战略理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二十八年,主要是在战争中进行的。因此,关于革命军队的建设和军事战略,是毛泽东思想中的主要内容之一。毛泽东系统解决了以农民为主要成分的革命军队,如何建设成为一支无产阶级性质的、具有严格纪律的、同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的新型人民军队的问题。这一领域主要包含五方面的内容:系统地解决了建设新型人民军队的问题;系统地提出了建设人民军队的思想;提出了人民战争的思想;制定了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原则;提出了建设和发展现代化国防技术的重要思想。总之就是要

第四,政策和策略的理论。毛泽东思想中关于政策和策略的内容涉及到方方面面,非常广泛,主要包括政策和策略是党的生命,把策略的原则性和灵活性结合起来,战略上要藐视敌人,战术上要重视敌人,不要四面出击,利用矛盾、争取多数、反对少数、个个击破的思想,等等。总之就是要革命斗争中政策和策略问题的极端重要性,指出政策和策略是党的生命,必须根据形势灵活运用;在统一战线中提出了许多重要的政策和策略思想。

第五,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的理论。思想政治工作是一切工作的生命线,毛泽东思想对这方面的论述可以归纳为五个方面:思想政治工作是经济工作和其它一切工作的生命线;发展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实行百花齐放、推陈出新、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方针;知识分子应当与工农相结合;强调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艰苦奋斗,不怕牺牲。 第六,党的建设理论。中国革命“三大法宝”中党的建设是重要内容。毛泽东的建党学说成功地解决了在中国这样一个农民和其他小资产阶级占人口大多数的国家里,建设一个马克思主义的无产阶级政党的问题。在这方面主要包含四方面的内容:从思想上建党;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作风;“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正确方针;创造了通过批评和自我批评进行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教育的整风形式;要继续保持谦虚谨慎、戒骄戒躁、艰苦奋斗的作风。

除了上面讲的这六个方面外,毛泽东思想体系中还有关于国际战略和外交工作的理论,关于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的理论,等等。

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是贯穿于上述各个理论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他们有三个基本方面,即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

一、实事求是。就是不断地深化对中国国情的认识,研究和把握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找出适合中国情况的革命和建设的道路,确定我们党领导人民改造中国、建设中国的战略策略,实现推动历史前进的目标。

二、群众路线。就是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原理,系统地运用在党的全部活动中形成的党的根本工作路线。

三、独立自主。就是坚定不移地维护民族独立、捍卫国家主权,把立足点放在依靠自己力量的基础上,同时积极争取外援,学习外国一切对我们有益的先进事物。毛泽东把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运用于无产阶级政党的全部工作,在中国革命的长期艰苦斗争中形成了具有中国共产党人特色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

毛泽东思想还有着深刻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

第一、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运用马列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全面考察、分析中国社会、历史和民族的特点,深入研究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际问题,阐明中国革命和建设发展的客观规律,把马列主义由欧洲形式和语言变成中国民族形式和语言,用中国人民喜闻乐见的民族形式和语言说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理论原则和方针政策,形成了中国化的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实现了马列主义理论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

第二、毛泽东思想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科学指南。它领导我们找到一条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正确道路,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他还领导我们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奠定了重要的物质技术基础。如今的形势虽然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但毛泽东思想中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科学论述,仍为我们正在进行的事业继续提供着宝贵的理论指导。

第三、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虽然我们如今面临的形势和任务与毛泽东思想形成和发展的历史条件不同,但是毛泽东思想包含的许多基本原理、原则和科学方法都具有普遍的意义,对我们仍有激励意义和指导作用。从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来看,毛泽东思想正在指导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一方面,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制度保障的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是按照毛泽东思想关于中国在革命胜利后发展方向的基本理论和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构想而建立的。如关于人民民主专政、人民代表大会、人民政协、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民族区域自治、社会主义公有制、按劳分配、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的指导地位等都是如此。上述这些基本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制度保障,没有它们,就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离开它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就会误入歧途。另一方面,前述的毛泽东思想的基本方法和许多原则、方针、政策已为邓小平理论所继承、所发展,成为我国政治生活的指导思想。只要把毛泽东思想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我们就会鲜明地感受到毛泽东思想的现实性,而摆脱隔膜感。 所以说因此毛泽东思想应当继续传承下去,进行推广学习,激励着我们前进,用它来指导我们找寻正确的道路,更好、更快的发展下去。

主要参考文献:《毛泽东思想概论》吉林省教育厅组编。

学号:200910154029 班级:09级动画2班 姓名:李智

上一篇:卫生院安全生产自查表下一篇:卫生院长述职述廉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