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文化建设经验材料

2023-02-27

第一篇:社区文化建设经验材料

社区服务信息化建设经验交流材料

搭建信息化服务平台 提升社区服务水平

——##区社区服务信息化建设经验交流材料

XXX市##区人民政府

##区是XXX市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辖区面积167平方公里,辖9个街道1个镇,常住人口32.05万人;驻有市党政军机关、科研院所、大专院校和攀钢、中冶实久等10余家中央企业以及近百家省市属企业。近年来,在上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们紧紧围绕“全省领先、西部一流”的目标,全力推进协调发展,全区经济社会取得了长足进步,各项经济指标在全省区(县)排位大幅提升。2008年,全区完成地区生产总值221.04亿元,在全省181个县(市、区)中排名第10;人均GDP全省排名首位;工业增加值159.1亿元,排全省第2位。

由于历史原因,##区形成了“先工业、后城市”、“先生产、后生活”的发展格局,以及远离省会城市的区位劣势,使得##区的社区服务起步晚、基础差。在2007年以前,##区的社区服务还是采用传统服务模式,服务层次底,服务企业规模小,服务资源分布散,产业化组织程度不高。如何提高社区服务和管理质量,为辖区广大群众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服务,成为摆在区委、区政府面前的难题。在加快社区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我区坚持以信息化建设为抓手,以“96519社区服务平台”为载体,着力提升 1 社区管理效率,优化社区服务功能,提高居民生活质量。

一、主要做法

(一)借助信息化技术,以“大投入快发展”弥补“基础差起步晚”

为提高社区服务能力,##区不断加强对社区的投入力度,借助信息化技术,搭建信息化平台,整合辖区服务资源,加快提升社区服务功能,从根本上改变了基础差、起步晚的局面。

一是加强社区基础设施建设。2005年以来,通过政策推动、财政支持、奖励补助、单位共建、社区自筹等手段,筹资1.5亿元,高标准兴建了10个街道、镇社区服务中心,兴建、改扩建了49处社区办公房。目前,全区所有社区办公房和服务用地面积全部超过了200平方米,最大的社区面积1400多平方米。

二是搭建服务信息化平台。充分利用绝大部分人口为城市人口,有较高的文化素养,家庭上网普及率较高的优势,从2007年起累计投入700余万元,搭建了社区服务信息化平台。通过“95519呼叫中心”语音平台、“”网络平台和“”平面资讯三大载体,为居民提高高效、便捷的社区服务。呼叫中心承担接受业务和调配物流配送职责;网站主要进行产品介绍、业务宣传、网上咨询和接收部分网上业务;社区服务超市承担物流配送终端、部门零担仓储以及社区服务站点的职能。

三是整合辖区社区服务资源。##区作为中心城区,全市社区服务业提供商大多在辖区聚集,社区服务行业门类齐全。我们充 2 分抓住这个优势,把政府公共服务、社区居民自我服务和各类商业服务资源整合在一起,纳入信息化服务平台,形成了以政务服务、商务服务、金融服务、物业服务和资讯服务为内容的服务体系,为居民提供一个完整集成的属地化的“5A”式服务(即任何人(Anyone)在任何时候(Anytime)任何地点(Anywhere)通过任何方式(Anyway)均可得到任何服务(Any service)。

(二)利用市场化手段,不断完善社区服务信息化平台运作体系

在平台运作过程中,我们不断创新平台的运作模式,充分利用市场化手段,采取“政府引导,企业运营,社区参与”的方式,完善平台运作体系,提升社区服务功能。

一是政府研发、企业投资。在平台建设上,由政府牵头引导,面向社会公开招标确定运营合作商,共同投资建设信息平台。政府投资主要用于软件定制开发、社区设备配备、人员培训和宣传推广。平台的硬件建设、线路租用、维修维护和日常运营费用应由运营商投入。

二是政府监管、企业运营。在平台运营上,由政府负责整合部门、社区相关资源,监督管理平台运行。对服务质量高、信誉好的企业给与表彰奖励,对服务质量差、信誉低的企业清理出加盟队伍并在媒体上给与批评,通过政府的行政手段促进企业服务质量的提升,为辖区群众提供高效、优质、便利的服务。运营商通过市场运作整合商业服务资源,从中实现盈利,支撑平台的长 3 期发展。

三是社区参与、居民受益。一方面,社区通过信息化平台发布服务信息,提高公共服务效率,为居民提供方便、快捷的公共服务。另一方面,社区在合理的盈利机制引导下,积极参与社区服务业,配合运营商开展商业服务,增加社区可用财力,用于“爱心超市”建设等群众受益的工作。

通过这样的运作模式,将公民与政府和社会的关系真实再现于虚拟的数字世界之中,形成了一个完整集成的电子化政务服务综合体系,为居民提供 “一站式”、“一窗口式”服务。

(三)加强规范化管理,不断拓展社区信息化服务的功能和领域

整个社区服务平台开展的服务有公共服务、居民自我服务、公众服务三大类。

第一,加强政府公共服务管理。公共服务是由政府相关部门通过对社区工作人进行培训,为辖区居民提供的政务服务。通过该服务实现政府对社区的指导和管理,贯彻和落实政府相关政策措施,对辖区居民提供便利的政务服务,相当于把政府的政务服务中心搬到了各居民的家门口,并在互联网上搭建了一个社区建设成果展示平台。

第二,引导居民进行自我服务。目前我区各社区成立了不同的文化、体育活动组织,但居民对各种组织开展活动情况不了解,各社区间的组织交流互动也不频繁。通过该平台的居民自我服务 4 管理,充分发挥社区资源,为更多居民能够参加到各种组织提供了信息和渠道,使我区社区群团组织的活动得到更加广泛的发挥,使政府对各自发组织开展活动起到了监督引导作用。通过居民的自我服务,同一社区的居民可以在网上对同一社区的物业管理、社区服务以及大家共同关心的热门话题进行交流,匿名发表看法,为社区居民提供了一个沟通的桥梁,使之成为社区居民的精神家园。

第三,规范培植社区商业服务。公众服务就是整合辖区服务资源,通过有意识地引导、规范或者培植商业服务,让辖区居民通过低价付费享受到快捷、安全、规范的服务。公众服务是平台的落脚点和维持平台运作的生存点,也是平台运营商的盈利点。它的服务内容涉及居民生活的方方面面,包括家政服务、医疗保健、庆典礼仪、物流快递、培训教育等26大项200多小项的服务内容。服务流程是居民通过拨打96519呼叫热线或者通过96519网站预约服务,调配中心根据居民所拨打电话或者所填写资料进行核实信息真实性,并就近调配服务队伍响应居民需求,服务队伍完成服务反馈调度中心,并由调配中心对其服务质量进行回访,作为服务队伍考核指标。

二、取得成效

该平台的建设,一方面延伸和拓展了我区电子政务功能,使电子政务在我区有了落脚点,辅助电子政务系统完成政府的行政管理职责;另一方面,由于社区服务包含了规模巨大的用户资源, 5 具有便利的服务功能,成为电子商务走进社区的重要接口,这对完善社区居民的信用体系,开展末端物流,发展现代服务业发挥了重要作用。通过平台的服务功能、商务功能、结算功能、资讯功能,各种厂商包括硬件供应商、软件供应商、系统集成商、网络运营商、服务提供商、物流配送公司等,都为社区服务信息化平台的实现提供了不同服务,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社区服务价值链,拉动需求,刺激消费,诞生了多种产业。并且由于该平台各级数据库记录了各社区居民信息和各种商品的消费信息,这些信息不仅成为指导厂商进行市场营销和生产的宝贵资源,而且还为政府部门提供准确数据,作为指导我区经济工作的主要依据。

通过近三年的运行时间,平台功能逐趋完善,管理体系进一步理顺。目前,社区网站已上挂信息12000条,为居民提供各类服务3000件次,社区服务超市已有56家,加盟企业近100家,解决就业人员近1000人,已经成为了服务##区、辐射周边区县的现代服务平台。2008年四川省民政系统信息化建设现场会在我区举行,社区服务平台建设工作得到了省民政厅的高度赞扬;在2009年##区创建全国和谐社区示范区的工作中,社区服务平台建设工作也作为特色亮点得到肯定。

三、存在问题

尽管我区社区服务平台建设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从运行实际效果来看还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平台的品牌效果还不明显。96519作为社区服务平台的品牌,宣传工作还不完善,居民的接受程度 6 和知晓度还不够高。二是服务功能还不丰富。由于加盟企业还不够多,开展服务的内容还不够丰富。三是平台管理体系还需要进一步完善。

四、下一步工作打算

结合存在的问题,我们下一步将做如下工作。一是进一步大力打造96519社区服务品牌。制定周密的宣传策划方案,加大宣传力度,扩大96519社区服务平台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二是结合商务系统的“商务双进社区”活动,促使更多企业加入社区服务平台,开展更丰富的服务。三是进一步理顺政府、平台运营商、加盟企业之间的关系,提升服务质量,提高管理水平。真正实现“民呼我应,民需我帮”。

第二篇:社区大调解经验材料

推进“大调解”工作开展构建和谐稳定“三姓”

哈尔滨市南岗区荣市街道三姓社区

三姓社区面积0.5平方公里,居民2473户、7105人,是市中心的老式居民区,具有下岗人员多,流动人员多的特点。

近年来,我们三姓社区严格按照上级工作部署,从为居民、商家服务赢取信任支持入手,坚持综治维稳组织建设与社区党委、居委会建设一起抓,通过“联调联动、源头预防”有效维护了区域的和谐稳定,特别是在区、街组织开展“大调解”体系建设后,我们发挥智之极致,力之极限,在街道的帮助下,构建起了力量整合更加全面、收处信息更加快捷、矛盾调处更加有效、保障措施更加有力的新型“大调解”组织网络,自x月以来,社区内矛盾信息掌控率达百分之百,零越级访,矛盾纠纷化解率达百分之百,零寻衅滋事。

一、发动群众,全面采集信息

坚持“为了群众、依靠群众”的工作方针,全面强化矛盾纠纷的情报信息采集工作,实现了发现、反馈的及时有效,规范了台账建设。

一是持续强化信息员队伍建设。构建起了覆盖区域19个庭院、124个楼道和区域内134家大小单位,共计296人的信息员队伍;按照社区包片主任的责任区,分别建立信息24小

1时反馈网络;根据居住地逐人明确工作区间、职责;统筹规划信息员培训项目,八月初已由社区民警、街道综治维稳办和社区综治维稳工作站人员联合组织开展集中培训,强化了信息发现反馈的工作流程、第一时间稳控调处的方式方法,提升了信息员对发现、反馈、临时处置重大事件和及时调处群众纠纷的能力和水平。同时,还不定期组织律师、法官对信息员进行法律知识培训。

二是坚持摸排方向紧跟民意民愿。按照区、街定期开展集中排查要求,责成社区综治维稳工作站和社区警务室每周组织辖区内老党员、老干部、老教师、老模范、老工人等积极力量,开展入户走访活动,并在走访前根据季节变化、市政建设等一个时期内群众关注度较高的相关内容,统一研究当前最有可能影响群众生产生活的突出问题,明确工作主题。如:在x月开展入户走访前,明确了巡查供热情况的主题,收集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经及时归类,综合协调,源头解决了xx街xx号百余户居民供热等多起不稳定问题。

三是全力促动群众主动寻求调解。将服务群众赢取信任,作为促动群众主动反映矛盾,自觉接受社区调解的主要手段,联合中国邮政xx公司,结合社区一口式受理,开通社区服务群众一站通,将代收代缴水电气热等14项费用,代办牌匾审批、代办老年证、调解矛盾等20项政务,代订餐、爱心服务车、上门理发等8项服务,及其他共计42项惠民项目纳入其

中,制作一站通服务联系卡逐家发放,赢得了群众好评;在x个大院设立社情民意反馈箱,在社区大厅设置矛盾受理窗口,方便群众反馈信息;利用市民学校、社区党校各种宣讲契机,讲解社区调解的成功案例,坚定群众对社区调解的信心。自x月以来,群众主动寻求调解案件同比增加15%。

二、三措并举,源头化解矛盾

坚持“抓早、抓小、抓源头”的调处理念,通过持续强化人民调解,联动相关部门、周边单位,构筑起了“三姓”调处防线。

一是做贴心人,让人民调解润物细无声。吸纳辖区“三官一律”、有威信群众成立调解员队伍,突出人民调解工作的亲情、友情、人情感化力度,全力将社区干部、片警、调解员打造成居民群众的亲人、朋友。先后组织社区居民群众开展邻居节,组织社区群众与附近商家单位联合打扫庭院卫生,组织开展文明家庭、文明楼道创建活动,增加了群众之间、群众与社区间的情感积淀,实现了源头预防矛盾纠纷和增加群众对社区干部、调解员认可度的双赢。活化调解形式,将一日起诉讼世代结冤仇的理念广泛宣传。综合运用灌溉调解,普及政策法规;背对背调解,消减双方过激情绪;换位思考调解,努力达成双方需求等多种调解方式,成功调解了xx街xx饭店油烟外串,引发该院xx名居民不满等多起矛盾纠纷。

二是搭连心桥,用“三调联动”解民忧。在街道帮助下,

开通与街道职能科室、驻街工商、税务等部门沟通协调渠道,以社区矛盾受理窗口为依托,及时向相关部门分流反馈需行政调解、司法调解等矛盾纠纷,适时引导群众合理合法向相关部门反映问题,搭建相关部门与群众的连心桥;按照“条块结合、协同联调”的工作原则,坚持将社区人民调解贯穿区、街行政、司法部门调解的始终,充分利用人熟、事熟的有力优势,与区、街相关行政、司法部门联合开展调处,自7月份以来,共联动相关部门完成调处工作xx起,得到了相关部门的好评。借助区、街开展庭院改造、裸土地整治、“3531”等惠民工程契机,全面消除诱发群众不满的各类因素,先后配合相关部门完成xx街xx号改造、组织群众完成区域楼门庭院灯维修等多项工作,赢得了群众的好评。

三是系同心锁,聚辖区单位力量排民难。倡导群众、单位、社区一家亲理念,集聚辖区单位力量,广泛开展为民服务活动,源头消减一切可能引发群众不满的问题。即:与xx物业联合,开办“xx为民服务日”,免费为居民维修水电破损设施;与xx商场联合,创办“xx爱心俱乐部”,专门为有困难的居民提供帮助;组织辖区单位广泛开展为民服务建和谐活动,解决了一批困扰群众的疑难问题。如:协调xx经营公司,无偿提供闲置场地用于周边往来顾客停车,解决了顾客经常将车停放居民院,影响居民出行的问题。

三、强化保障,满足工作需求

坚持把工作的实际需求作为前置要件,举全社区之力强化保障措施落实,实现了“大调解”工作的有序、有力、有效开展。

一是构建全面覆盖的组织网络。依托社区党委、综治维稳工作站、调委会,成立由社区书记任组长,社区主任和社区警长任副组长,治保会、调委会骨干,社区民警、辖区规模较大单位负责人、有威望群众、律师、法官、检查官等为成员的“大调解”组织机构,明确工作流程,逐案限时办结;同时,延伸“大调解”组织触角,在居民和单位商家中广泛组建调解员队伍,形成了按院、按单位设立“大调解”小组,按楼道、按场所布置调解员的工作布局,形成了在社区党委统一领导下,社区内各方力量都能第一时间投入联调联动的高效运行格局。

二是汇聚满足工作的财力物力。将社区“大调解”工作经费列入社区经费重点保障项目,明确综治维稳经费中用于“大调解”工作的经费不低于xx%,年用于“大调解”工作的经费达万余元。强化社区调解基础设施建设,建立了专门的社区调解庭,设置了当事人、旁听人、调解员座席,配齐配强了必要的办公用品。同时,在社区大厅设立专门矛盾调处受理窗口,统一开展登记受理、咨询服务,在xx律师事务所建立调解台,开展调解,提升了工作成效。

三是建立切实可行的工作机制。即:建立定岗定责机制,

对信息员反馈和窗口受理矛盾,按区域责成相关调解员负责;建立调处联动制度,对重大矛盾纠纷,由发现和受理人组织需要配合人员,协调相关区、街行政、司法部门,召开联席会议联合解决问题;建立群众自选制度,让主动寻求调解的群众,自选调解员调解;建立回访制度,要求调解员根据调解案例的实际情况,适时回访当事人,避免矛盾复发;建立分析研判制度,社区每周组织成员对一周内的调解案例进行分析研判,固化有效方法,提升工作成效;建立调解员培训制度,采取以老带新,言谈面授的形式进行帮教体验,提升调解员工作水平;建立考核奖惩制度,每月组织群众联合对调解员、信息员进行评议,对工作表现突出的,以书面形式反馈给其所在单位(学校)表示感谢,在社区张榜公示,树立威信,并呈报给街道,对表现一般的,及时进行教育培训。

第三篇:社区治理经验交流材料

至善天马.以人文本—做好社区服务

(曹溪街道天马社区:戴雪梅)

2016年11月1日

曹溪街道天马社区成立前后的基本情况:曹溪街道天马社区成立于2015年6月。处于城乡结合部,辖区面积1平方公里,居民总户数有2014户、常住人口10030人;其中包含13个小区楼盘、6个驻地单位。社区现有街道挂职书记1名,工作人员7名(含社区主任),其中社区在职党员369名,居民党员165名。

成立前:辖区居民形形色色、从事各行各业。他们的年龄、文化程度、生活状况、经济条件、个人素质、经历等等各不相同,所以他们对政策的认知理解水平也相差甚远,邻里间交流甚少。

自社区成立后:我们社区与时俱进,创新工作理念,积极倡导“创建非凡,至善共生“的理念,坚持做到六善:善德、善心、善行、善解、善意、善言。以居家养老与志愿者服务助残助困为主线,着力搭建暖心服务平台,特别注重充分发挥社区各种群体的作用,通过开展各项服务活动把居民凝聚在一起,发挥自身优势,不分你我,共同为社区出谋划策。进一步加强辖区帮扶、脱贫工作,加强同居民的联系,真正把服务居民落到实处。社区成立以来辖区内至今未发现吸毒涉毒、电信网络诈骗等情况,无重点信访人员,社区今后将继续加强管控。具体做法有:

居民自治,坚持以人为本为核心,是推进和谐社区建设的第一原则。居民参与标志着对社区的认同和关爱,标志着居民既可以对社区内的利益分享,又能对社区内的责任承担。为使社区的自治工作真正开展起来,我认为,首先要做好四方面的基础工作:

着力深化居民自治意识,提高互动能力。发展社区居民自治,是当前社区治理创新的必然趋向和选择。只有实行居民自治,让居民自己参与管理自己的事情,才能真正符合社区居民内心愿望、及时化解社会矛盾、推动基层民主建设,从而畅通民意表达渠道,使社区不和谐因素及时得到化解,最终推进文明祥和社区建设,强化社区居民自治的意识,需要把握以下几方面:

第一, 要加强对社区胡归属感、认同感,强化社区居民“社区是我家,建设靠大家”的意识。动员和组织社区居民主动积极广泛参与,与社区的自治活动,参与社区的开发与建设。社区居委会把主要的精力放在开展工作,宣传发动上。使社区的建设宗旨家喻户晓,升入人心。引导社区居民树立“我为人人,人人为我”踊跃参加,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监督的社区自治工作。一个活动有创造力工作效率高的社区都是居民参与力相对比较高的社区。

第二, 要使社区服务成为自治功能的支柱。现在的社区服务实际是要社区来解决居民在日常生活中提出的问题,要落实居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和物质需求,而社区却没有足够的力量,这就需要动员更多的社会力量支持,动员社区居民参与自理,让越来越多的居民自己来协调和管理他们在社区的各种关系。如社区“睦邻”志愿者服务队和“青少年”志愿服务队及企业家商会等联盟,弥补了社区在服务功能上所存在的缺陷,为居民开展全方位的服务,使社区居民家里事有人管,发生困难有人帮,使他们切身感受到社区是一个温暖的大家。

第三, 开展健康文明、丰富多彩的活动,吸引居民群众参与和关心社区建设。每位居民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参加诸如舞蹈队、志愿者服务队、社区教育讲师队、“编外党支部”等,由热心群众工作,有一定专长的居民骨干经常组织活动。近1年来,社区在这方面进行了探索,先后成立了“夕阳红”老年舞蹈队、书法兴趣小组、读书读报小组等,较好地丰富了居民群众业余文化生活,另一方面增加了这些人员对社区建设的关心和参与,增强了社区居民自治的力度。

第四, 着力强化社区组织建设,拓展服务载体。一是构建社区区域化党建新格局。健全基层党政联席会议制度和共驻共建制度,大力推广“网格化”等新型区域化社区党建模式。依托区域化党建平台,开展社区服务活动,如组织党员对辖区困难群众慰问、开展“微心愿”认领等。二是完善社区服务组织,如居家养老、青少年服务中心、妇女之家、社区家长学校、志愿者服务等。建立社区服务组织应本着从社区广大居民的客观需求出发,在规划的基础上,加大扶持力度,重点支持为社区老年人、妇女、儿童、残疾人、失业人员等特殊群体服务的公益性组织。三是培育和发展各类社区自助组织,如志愿服务组织、文体活动类组织等。应加强对社区自助组织的培育与管理,使其规范有序,引导社区自助组织为建设环境优美、普遍信任、有效规范、人际关系和谐的美好社区做出积极贡献。要按照“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原则,通过挖掘文体骨干、培育文体团队、组织文体活动等,不断输入社区社会组织新鲜血液,逐步形成有自己特点的文化队伍和活动项目,使社区居民学在社区,乐在社区。以别开生面的活动方式向居民传授文化、科普、普及法律知识等。

第五, 齐抓共管,把社区治安作为社区建设的保证。社区成立以来,在每个小区配备有综治和流动人口中心户长34名,大大提升了居民对流动人口的监管力度;社区工作人员在每月不定期入户排查流动人口的同时,对小区进行涉毒和民爆物品的排查;在其他辖区有发现上门传销等危害居民财产的情况,及时通知辖区的物业和居民,警惕防范。结合在职党员进社区开展了综治宣传系列活动,主要在辖区中心地带开展禁毒、排毒宣传活动,针对辖区青少年开展识毒、防毒知识讲座;动员物业、党员开展文明城市创建,发放文明创建材料和文明劝导,宣传防火、防盗、禁毒等资料,提高辖区居民的防毒、识毒能力和防患意识;开展校园“交通安全知识讲座”,提高小学生的交通安全和自我保护知识。

通过做好上述五项基础工作,为社区居民自治提供了一个平台,但这还仅仅是一个方面,我认为要真真实现社区居民自治,除抓好基础工作之外,还应抓好社区内部的建设,使社区居民自治不仅是停留于表面,而是进一步拓展自治的空间。在这方面还应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选举配备居民群众信得过的具有一定能力和工作水平的社区居委会成员班子。

(二)实现社区工作者的述职制度。

(三)实行居民群众评议社区工作者制度。

(四)实行社区事务公开制度。

(五)发挥居民代表、中心户长自管小组的作用。

总的来说,社区社会工作参与创新基层社会治理,就是通过科学的、个性化、精细化和专业化服务回应政府对基层社会治理在理念、体制与机制方面的需要与转变。我们要以互敬、互助的方式凝聚社区建设与发展的正能量,积极投身到对公共事务的合作治理中来,积极培育居民的社会参与和个体责任,促进自助精神与能力的培养,逐步实现治理更加有序、居民更加幸福、社区更加和谐的善治目标。

第四篇:合什镇社区矫正工作经验材料

合什镇社区矫正工作经验材料合什镇在社区矫正工作开展以来,不断总结经验,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社区矫正工作初显成效。

一、提前介入摸清底数。在每一个社区矫正对象入矫前,司法所都会与派出所进行法律文书及相关信息核对,排除衔接上的脱节问题,并上门走访,对社区矫正对象的情况有一个初步了解,有效排除空户现象,如果该社区矫正对象不住在这里,也能及时地将他交由管辖地继续管理。

二、通过有准备的谈话,来奠定矫正工作的基础。俗话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把这句话用在社区矫正工作中是最恰当不过了。我们非常重视抓好第一次谈话,充分准备好所有该谈的内容,高度负责地抓好第一次谈话,要在第一次谈话中把握住社区矫正人员的思想状况及家庭的基本情况,为后面矫正对象的认罪伏法、服管、服教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日常管理执法到位。要求矫正对象参加教育和公益劳动每月不少于8小时、思想汇报、按规定请销假、组织进行上门走访,虽然日常的报到时间、报道方式,学习的内容、公益劳动的形式,可以根据每个人的实际情况灵活安排,但该做的工作一项都不落下,必须做到,没有商量的余地。

四、用好社区矫正的新工具。司法E通是社区矫正新的工具也是重要的手段。合什司法所坚持每天打开社区矫正定位系统检查社区矫正人员的定位信息。对于关机和超出活动范围的社区矫正人员进行训示或警告处分。同时在对社区矫正人员的教育方面也发挥司法E通的短信功能,通过法律小知识的短信和节日的温馨问候,做到对社区矫正人员的情感温暖和法律素质的提高。

五、通过各种措施,切实提高社区矫正的实际效果。我们也尽可能地对矫正对象给与生活、工作上的帮扶,帮助他们解决各方面的困难,对那些有一技之长,可自主创业的矫正对象,一方面加以鼓励和帮助,另一方面则督促他们遵守相关的管理规定。但对极个别经济条件差却又不思进取的,我们则予以严肃批评教育,告知放弃等、靠、要的思想,做一个自食其力的公民。根据矫正对象犯罪性质和现实状况的不同,我们个别制定了不同的矫正方案,落实不同的矫正措施。针对一些主观恶意小,属过失犯罪的,一般情况下重新犯罪可能性不大,主要是告诫他们提高自己的法律素质和法律意识,能够严格按照法律的要求行事。对盗窃、抢劫等侵财类经济犯罪,由于这类矫正对象较易“重操旧业”,对其则要重点监管,重点教育他们走自食其力之路。

六、积极向当地党委政府汇报,将社区矫正工作纳入乡镇

财政预算。在年初司法所就社区矫正工作向当地党委政府作出汇报,将社区矫正工作按矫正人员每人3000元/年纳入乡镇财政预算,充分保障了社区矫正工作的开展。

目前全镇社区矫正人员共六名,全部在监管范围内无一人脱管和重新犯罪。虽然在社区矫正工作中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离县市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一定再接再厉以饱满的热情、进取的精神,务实的作风积极开展好这项刑法执行活动。

二〇一三年十一月七日

第五篇:社区矫正工作经验交流材料

在市委政法委的直接推动下,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按照“两院两部”要求,立足刑罚执行、勇于探索创新,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积极履行社区矫正工作职责。

探索建立“三支队伍”,凸显政府与社会资源整合优势。一是建立以司法行政工作人员为主体的刑罚执行队伍,承担刑罚执行职责。上海以“准矫正官”为标准,自上而下建立起一支政治素质与业务水平较为过硬的社区矫正刑罚执行队伍。

二是建立以社会工作者为主体的专业化帮教队伍,用帮教服务促进刑罚执行。充分运用社会管理理念,将社区服刑人员的日常帮教工作以“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委托给专业社团———“上海市新航社区服务总站”,组建起一支近500人的专业化社工队伍。其中57%具有大学本科以上学历,29.4%具备心理咨询师资格,62%具有社工师资格。

三是建立以社会帮教志愿者为主体的志愿服务队伍,为社工专业化帮教提供资源支持。建立了全国首个省级社会帮教志愿者协会,逐步构建了遍及18个区县的志愿者组织网络,建立起一支包括心理学、法学、医学、教育学等多种专业人才及社会热心人士在内的近万人的志愿者队伍,并吸纳了400余家企业作为团体会员。目前,上海为每一位社区服刑人员成立一个由社工和志愿者参加的帮教小组,形成了立体帮教网络。

探索构建“三大支持系统”,凸显社区矫正开放性优势:

一是从关注民生的高度出发,着力构建社区服刑人员“生存支持系统”,保障社区服刑人员的基本生活需要,有效预防其因生存问题而重新违法犯罪。XX年至XX年,上海共建成过渡性就业安置基地356个,累计成功推荐社区服刑人员就业2103人,组织参加技能培训1868人,帮助解决住房困难170人,助学复学362人,协助申请低保4045人,解决养老金278人,解决临时性补助3972人。

二是构建心理支持系统,重建融入社会的健康心理。努力为社区服刑人员构建“心理支持系统”,探索出“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咨询—心理治疗”三个层次的心理矫正模式。几年来,全市共建立93个“社区服刑人员心理咨询工作室”,培养了127名社工心理咨询师,发展了282名心理咨询师志愿者,组建了来自高等院校和专业机构的9名专家组成的心理矫正督导组,在全体社区服刑人员中系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2254次,对3045名心理异常的社区服刑人员开展个案心理咨询,委托专业医疗机构对162名有严重心理疾患的社区服刑人员进行了心理治疗。

三是构建社会支持系统,营造促进回归的良好氛围。首先,帮助社区服刑人员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其次,努力在社区服刑人员周边营造一个平等、接纳、宽容的小环境。第三,努力在全社会营造有利于促进社区服刑人员回归社会的大环境,引导社会民众理解支持社区矫正工作。

上一篇:社区入党积极分子自传下一篇:社区两个责任督查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