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教案研讨范文

2022-06-04

教案的特征是教师教什么、学生就学什么,强调的是教师的主导地位,学生根据教师安排的教学内容学习、思考和模仿。教案撰写的水平和质量直接反映教师的教学基本功,而教学态度和敬业精神则关系到教学效果。以下是小编为您收集的《优秀教案研讨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第一篇:优秀教案研讨范文

环境教育研讨课教案

环境教育综合实践活动教学案例 ——分析“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实施对象】乌鲁木齐市第109小学六年级学生 【活动背景】

环境教育旨在引导学生关注家庭、社区、国家和全球面临的环境问题,正确认识个人、社会和自然之间相互依存的关系。中学生是祖国的明天,是社会未来的接班人。他们的环境意识对于未来的社会建设具有重大意义。让学生关注环境问题时不可缓,让学生认识到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更是为了提高小学生的环境素养、增强他们环境保护的意识奠定良好基础。在我校创办绿色学校的佳期,在各学科教学中全面渗透环境教育的前提下,更是为本次活动提良好的氛围。 【主题内涵】

自然环境是人类赖于生存的基本条件,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的地提高的同时,人类向自然界过度索取资源和对自然环境的破坏越来越严重,随之而来的环境问题也不断地人类敲起了警钟。带领学生认识环境问题,分析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不但可以拓展学生的知识、提高学生思维能力。主要在于提高学生的环境素养。 【活动目标】

1、学生能够认识到当今世界存在的十大环境问题。

2、学生能够用举出实例说明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有负面影响。

3、学生能够举出实例说明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有正面影响。

4、学生能够初步学会收集资料的和整理资料的能力。

5、学生能够初步形成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善于表达的能力。

6、学生认识到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逐步形成保护环境的意识。 【实施过程】

环节一:引导学生进入活动课题的学习。

1、通过“当今十大环境问题的专题报告”,让学生对当今存在的环境问题有一个初步认识。

2、让学生根据自己亲身生活经验,谈谈身边的环境问题或是自己对环境污染的一些看法。

3、通过让学生观看电影《可可西里》,电影中血淋林场面更能引发起学生对藏羚羊的存亡的忧患。让学生有一个具体的感性认识,引出活动课题提出。

4、把班上的学生分成小组(4-6个同学一组),根据他们的兴趣针对某一个环境问题造成的原因以及人类活动的影响等,利用课后通过上网和到图书馆查找资料学习并总结。 环节二:以小组为单位分析人类活动对某一环境问题的影响。

1、温室效应小组——以水晶球为模型,向全班同学介绍了温室效应的成因,预测温室效应可能给人类带来的灾难。

2、臭氧层小组——以第一人称演讲的形式向同学们详细做一个自我介绍,并呼吁大家加入报护臭氧层的队伍中去。

3、关注绿色小组——制作了精美的课件给大家讲述了绿色植物的作用和人类活动破坏森林的现状和给人们带来的危害:滥伐森林会导致空气质量变差,严重则会导致沙尘暴。

4、生物多样性小组——给同学们介绍当今生物灭绝的情况,引发学生对野生动物的怜悯之心。介绍广州市常吃的野生动物的现状可能会造成危害,呼吁同学们拒绝吃野生动物。

5、垃圾回收小组——介绍垃圾的处理方法:填埋、焚烧等,说明了垃圾成灾会带来的危害。给同学们介绍垃圾回收的方法。

6、水资源小组——以具体的数字给同学们介绍水资源紧缺的现状和人类生产排出的污水对水资源紧更是雪上加霜。

老师总结:个小组同学都做得很不错,都指出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的影响,但是,在破坏的同时,也有很多的人士为保护环境作出许多贡献:植树造林,退耕还林;利用生物技术,创造新的品种;改善土壤,有利于植物的生长;消灭有害的物种,减少疾病在动物之间的传播,有利于保护珍稀动物等等,我们作为中学生,也应该加入到环保的队伍中去。各小组的同学继续你们的课题,通过你们查阅或亲自考察拟定可以解决相应问题的计划。 环节三:以小组为单位参与环保行动。

温室效应小组和臭氧层小组分别查阅资料,并通过自己的思考拟定出人类活动如何才能减少温室效应和臭氧层破坏的计划;水资源小组通过访问一些年老人和到珠江边亲自观察,了解珠江的过去和现在并拟定了保护珠江水体的计划;生物多样性小组和关注绿色小组到社区中,给街坊宣传吃野生动物的危害,绿色植物对环境作用的知识;垃圾回收小组在学校通过板报的形式向全校师生宣传垃圾分类的方法。

【活动总结与反思】

本次活动结合生物教学内容制定了环境教育综合实践活动,即能让学生学习到书本的知识,有能把知识与实践活动联系起来,在学习中运用知识,在运用中掌握知识,使得学生掌握知识更加牢固。并能在实践中,潜移默化地增加了学生环境保护的意识。这是实践活动最终的意义所在。总体来说,我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综合实践活动强调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但是也不要缺少老师的有效指导。虽然在整个活动中,把舞台交给学生,让他们进行自主学习。在老师引入课题后,学生都很积极参加环境问题的学习中,通过小组为单位利用信息技术和图书查阅资料收集材料,这样既能发展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也增强了学生学会合作的能力。但是往往有时候学生遇到一些很抽象的问题就会气馁。所以在进行活动之前的准备和活动中都要有老师及时和有效的指导。比如在活动的第三个环节制定有相应环保计划,许多小组的同学就纷纷说不会。采取一种逃避的态度。这时就要鼓他们不要气馁,重要就是举出一些实际例子来引导他们,起着一种抛砖引玉的作用。他们有了方向之后,自信心也所增强。

二、实践活动的实施中要注重教于学生学习的方法,而不仅仅是知识本身。有些学生在潜意识中很懒地去思考问题,都是想老师直接告诉应该怎么做。这个时候,不要纵容学生的这种思想,而在于引导学生思考问题,并如何去解决问题。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

三、综合实践活动实施的前提是:要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由于本学校一直在注重环境教育,在各个学科中都在渗透,而且在平时的一些活动中也以环境保护为主题进行。在这样一个氛围,学生耳熏目染,也愿意积极参环境教育的活动。

四、实践活动选题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不能太深奥,很多同学会放弃。只有学生感兴趣的课题才能在学生中开展开来。

综合实践录入:王星

第二篇:小学英语优秀团队研讨活动总结

三月里春风送暖,三月里人们喜气洋洋,我们XX小学全体师生更是激情满满。因为就在3月20日,我校迎来了郊区小学英语优秀团队的全体精英们,我们将汇聚于此,共同研讨如何打造小学英语魅力课堂,怎样做才是一名有魅力的英语教师。

活动伊始,由我校郭XX老师给大家呈现一节神采飞扬的英语课,她讲授的是四年级下Unit4。郭老师是我校一位年轻而又有活力的英语教师,她的课堂大家有目共睹,甜美的微笑、丰富的姿体语言,感染着学生;精美的、漂亮的板书,吸引着学生;灵活的思维、巧妙的设计指引着学生。

整个教学过程可以说是,环环相扣,层层递进,知识的讲授由词到句,由句到段,词不离句,句不离景,听、说、读、写齐聚课堂,使学生各方面的能力都得到了一定的训练和提高。

尤其是一首英文歌“Ilikemaths

23;IlikeEnglish

ABc…”让学生巩固了知识,放松了心情,又为下一阶段的学习作了很好的铺垫,真是一举三得,魅力无限。

第二节课是由坡头小学的甄晶老师来展示的,她讲授的是三年级下册Unit4。三年级学生是一群最活泼,最具好奇心的孩子们,甄老师抓住了学生的年龄特点,以一首关于动物的英文歌曲把学生引入课堂,接着一个有趣的猜谜活动又一次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可爱的动物逐个映入眼帘,吸引了学生的眼球,捕获了学生的注意力。

另外,甄老师的亲和贴近了学生,给了学生一个轻松的学习氛围。学案的设计是她课堂的又一亮点,彩色打印的动物活灵活现,让学生爱上了动物,爱上了英语。同时,也对学生进行了情感教育,这么可爱的动物,我们应该做的是去关爱他们,保护他们,而不是伤害他们。三维教学目标,在甄老师的课上体现的淋漓尽致。

总之,两位老师的课,各有千秋,精彩无限,给我们做了一个很好的示范,他们的设计理念和教学方法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活动的第二环节,是由我校英语组“领头羊”,省级课改名师杨慧英老师,以“如何争做一名有魅力的英语教师”为主题,跟大家作经验分享。杨老师以动画片《喜羊羊与灰太狼》中的动物为主线,分别介绍了羊和狼所具有的独特魅力,引申到作为教师我们要学习美羊羊,注重内外兼修气质美;再看“慢羊羊”---知识储备不可少,运筹帷幄善管理;看齐喜洋洋,创意无限,灵活应变,玩转兴趣高效课堂;巧办懒洋洋,适度放手,“激将”学生,知识能力齐锻炼,兴趣长久驻学科;辩证来看灰太狼,认识他的执着,学习他的敬业。

杨老师给我们讲道,人与人之间是存在着很大的个体差异的,人的差异性就决定了我们的工作必须是因人而异,因材施教。很多时候,我们不是一遍、两遍的教,而是十遍、二十遍的教,变着法的教,我们用耐心和爱心感化了每一个孩子,赢得他们的尊重和喜爱,这才是一个好老师的硬指标。

杨老师的精彩讲座,给了我们教师很好的启发,让我们教师对魅力课堂有了新的认识,有了新的思考。

活动的第三环节,是各位教师针对这两节课,说说他们的魅力所在,并提出自己的建议或意见。王XX等几位老师都作出了点评,王XX老师还针对某一教学环节,提出了自己新的想法,更增加了这两节课的魅力值。其他教师也针对本次活动主题作了交流研讨。孔晓艳老师不愧是一名有多年教学经验的英语老师,她对两节课的分析点评,堪称完美而全面,让每一位教师都受益匪浅。

最后,由我区教研室最具感染力,最具亲和力,最具魅力的张林海老师作总结点评,并给我们提出了一下魅力指标:

.蹲下身来,为学生考虑,从学生的角度去设计课堂。

2.用语言美、体态美来感染学生。

3.要给学生留白,给学生发展空间和质疑提问的机会。

4.训练学生,应保质、按需、变换、有序、适时、适量。

5.教师要做好“讲解、示范、启发、诱导、点拨、责督、评价”的工作。

6、教师要指导学生“思考、模仿、操作、练习、体会、理解、感悟”

我坚信,在张老师的带领下,我们的团队会越来越优,团队中的精英骨干会越来越多,我们的研讨活动也将会更上一层楼,迈上新台阶!

第三篇:教学研讨活动《放风筝》教案

一、活动目标:(一)初步学唱歌曲,唱准歌曲中的顿音部分。

(二)在合作表演风筝的游戏中,感受放风筝的快乐。

二、活动准备:

风筝一只,歌词图谱。

三、活动过程:

(一)出示风筝,了解放风筝的过程。

T:看,今天我带来了什么?你放过风筝吗?那放风筝需要什么样的线呢?

(1)风筝会飞到哪里去?他会怎么飞呢?

1、 欣赏歌曲,理解歌词

(1)师:风筝飞的时候你觉得他像什么?我们来一起听听歌曲里是怎么说的吧!

(2)教师演唱歌曲一遍

提问:你听见了什么?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出示相应的图谱。

(3)再听听看,有没有都听出来了。

教师演唱歌曲第二遍

请幼儿根据顺序来放,教师根据幼儿放的情况来决定演唱次数。

3、幼儿尝试演唱歌曲

(1)幼儿和教师一起演唱歌曲一遍

师:现在我们来一起试试唱唱这首歌吧!

(2)引导幼儿唱准歌曲中“啦”的部分

师:这里有几个啦?他们谁和谁是好朋友要住在一起的呢?(教师范唱拉部分)

我们来一起试试

(3)减少图片幼儿尝试演唱歌曲

师:听!是什么?一阵风吹来了,他把几张图片吹走了,现在你还能把歌曲唱出来吗?

(4)将图片全拿走幼儿演唱

又来了一阵风,这下把图片全斗吹走了,这次难度大了,想不想挑战一下?

4、表演歌曲

(1)猜猜这个好听的歌曲叫什么名字?《放风筝》

师:你们想不想也来放风筝?请几个小朋友来做风筝和线来进行表演,集体幼儿为他们演唱。

(2)集体幼儿一起来进行表演。

男小朋友做风筝线,女小朋友做风筝。

再进行交换

结束:我们到外面去放一放风筝吧!看看风筝在天空中是怎么飞舞的。

第四篇:九年级历史复习研讨教案 三次科技革命

(2010-05-19 15:33:42) 标签: 分类: 教学设计篇

杂谈

九年级历史复习研讨教案 三次科技革命 教学目标:

通过复习和练习,进一步巩固已有的知识,为学业考试顺利过关打下基础; 通过复习研讨,达到取人之长,补己之短的目的,从而进一步提高教学水平, 知识与能力:

1、掌握三次科技革命的开始时间、概况、主要发明、影响等基本知识;

2、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历史知识的归纳、历史现象的分析以及历史问题的探究,培养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运用、分析和探究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导入—回顾---讨论---启发---分析---探究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每一次科技革命的出现都是实践的需要。 科技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落后就要挨打。 教学重点:三次科技革命的开始时间、主要发明、影响 教学难点:对与三次科技革命相关的知识的分析和探究 教学用具:教材、学业考试历史指导丛书、复习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篇:今年春节前夕我国南方地区遭受了50年不遇的雪灾,雪灾给我们带来了哪些不便?由此导入“三次科技革命”的复习。

二、复习篇

A、基础扫描(教师引导,学生为主,用对比法复习三次科技革命的相关知识)

1、第一次工业革命-----人类进入“蒸汽时代” 开始时间:18世纪60年代。 开始标志:珍妮机的发明。

动力革新:机械师瓦特改进蒸汽机 ,将人类带入蒸汽时代。 交通工具:火车的发明

2、第二次工业革命-----人类进入电气时代 开始时间:19世纪70年代(19世纪中晚期) 电力的广泛使用使人类进入电气时代。

主要发明家及其发明:电话、电报、电车、电灯、汽车、飞机。 特点和影响:a

3、第三次科技革命-----人类进入“信息时代 开始时间:20世纪

四、五十年代

主要成就:原子能、航天技术、电子技术、生物工程以及海洋工程技术、新材料技术等领域。

特点:a、技术革命群体化;b、科技社会化;c、发展进程高速化。 d、第三产业迅速发展起来,推动了社会生活的现代化 B、排忧解难(学生质疑,教师辅导) 三次科技革命对中国分别有什么影响?(结合中国历史复习)

C、经典回顾 (回顾2007年中考经典题,让同学接触中考,感悟中考) D、同步训练 ( 有目的地选相关内容,作为巩固练习,培养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

1、第一次工业革命开始的时间18世纪60年代,标志是 ( )的发明。 史蒂芬孙发明了( )。

2、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的时间19世纪中后期,第二次工业革命由于电力的广泛使用,使人类进入 ( ) 时代。

3、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电灯的发明者是( )、有线电报的发明者是 ( )、无线电报的发明者是( )、有线电话的发明者是 ( )。

4、第二次工业革命使用的新能源:电力和内燃机。 内燃机的发明者是( )。

第二次工业革命发明新的交通工具:汽车、飞机。 飞机是美国( )兄弟发明的。

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瓦特改进了 蒸汽机。瓦特改进蒸汽机的影响:

瓦特改进蒸汽机,把人类带入“( )”,使机器大生产得到广泛的应用,彻底改变了世界面貌。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和影响

特点:①( )同 ( )紧密结合。

②在( ) 同时发生,规模更大,范围更广,发展更迅速。

③在一些 ( ) 两次工业革命同时进行。

影响:①大大发展了社会生产力,推动了世界经济的迅速增长。

② 导致了垄断组织的产生。

③使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相继进入垄断资本主义,即帝国主义阶段。

7、第三次科技革命开始的时间( )。其主要领域是

( )

8、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 技术革命( )化 科技( )化 发展进程( )化

9、第一次工业革命是“一枝独秀”的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是“遍地开花”的革命,这里的“一枝独秀”是指( )国。

10、从18世纪60年代到20世纪初,人类社会出现了两次科技革命,对人类生产、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影响。

请回答:

(1) 两次科技革命兴起的标志是什么?

(2)两次科技革命分别给中国带来了什么影响?

(3)两次科技革命对人类的生产、生活带来了哪些影响?

第五篇:最新《民法典》学习交流解读研讨素材教案

最新《民法典》学习交流解读研讨素材教案

未来的路任重而道远,不过我们有理由相信,在以习近平主席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民法典这部新时代的人民法典一定能够深入人心、落地生根,为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完备的民事法治保障!以下是东星资源网分享的最新《民法典》学习交流解读研讨素材教案,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最新《民法典》学习交流解读研讨素材教案1

今天,我交流发言的主题词是“民法典”。我想从两个方面谈谈感受。

第一个方面,是关于民法典的重要意义。我从三个角度来谈谈理解和认识。

第一个角度,民法典中“典”字的含义。顾名思义,“典”是典范、典籍的意思。它的重要性,我用《拿破仑法典》作个比较衬托说明。拿破仑,是历史上一位了不起的人物。后人评价他一生的主要功绩有两个:1、捍卫了法国大革命的成果;2、制定《拿破仑法典》。而拿破仑自己说:“我一生最大的骄傲并不是所指挥的那四十次胜仗,滑铁卢一战抹去了关于那一切的回忆。真正能为后人所记住的是我的法典。”《拿破仑法典》是资产阶级第一部法典,它的诞生,成为欧美各国资产阶级的典范,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发展。由此可见,一部法典,它的力量不容小觑。我们的这部民法典,是新中国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能以“典”字命名,足见它的重要地位,可谓具有里程碑意义。

第二个角度,民法典来之不易,值得珍惜。作为一名立法工作者,我深深知道,出台一部寥寥几十条的地方性法规,都要耗费数月的心血和精力。而我们的民法典,一共七编1260条。据统计,有几十万人参与讨论,提出了百万余条修改意见建议,立法过程中,要保证前后一致,要符合我国基本国情和发展实际,还要突出中国特色,工作量之大,难度之大,前所未有。也正因如此,加之一些特殊的历史原因,民法典的编纂工作曾几度被迫中断暂停。如今,终于出台了,实属来之不易,我们要倍加珍惜。

第三个角度,民法典范围之大、内容之多,涵盖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被誉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民法典中的条条款款在不知不觉中就渗透到了我们的日常生活。比如,我们坐公交、打的,就可能涉及到运输合同;发生了交通事故,可能涉及到侵权损害赔偿;平时买点东西,就是买卖合同调整的范围……可以说,从出生到死亡,从摇篮到坟墓,民法典都有所涉及,它的博大精深,奠定了它的重要地位。

既然民法典如此重要,意义如此之大,就来到了我想谈的第二个方面的问题,如何掌握学习呢?

有两个方法,第一个,是个笨方法,但是很有效果。简单说就是三个字:“抄一遍”。当你认真抄写过一遍后,会有更为深刻的理解和感受。当然了,这个方法很是枯燥,也很费神费力。那么来说第二个方法,趣味性更强一点。借助一个非常强大的App叫“学习强国”,通过搜索民法典,会有很多有关的短视频,比如《民法典遇上四大名著》《民法典成语新说》等等。这些短视频,用简单的动画,三言两语就讲清楚了民法典中的很多重要规则,比如离婚冷静期、高空抛物、高利贷、性骚扰等等非常现实的制度和问题。值得注意的是,《民法典》还修改了以前部门法中的一些制度规则,比如:遗嘱形式更加多样化,打印遗嘱、录音录像遗嘱形式被认可,同时,否认了公证遗嘱的优先性等等,法典更加人性化、也体现了与时俱进。

当然,民法典的内容非常庞大,要想系统了解,还是得系统研读,以民法总则编确立的原则为核心抓手,逐渐细化到对各编条文的学习,再多听听有关专家学者的讲座以加深理解。在学懂弄通的基础上,让这部大写的公民权利宣言书贯穿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真正为我们所用。

最新《民法典》学习交流解读研讨素材教案2

民法是民事领域的基础性、综合性法律,规范各类民事主体的各种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涉及社会和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民法确认民事主体的各项民事权利,尊重民事主体的意思自治,保障其依法享有人格权、人身权、财产权等民事权利,有助于激发社会创新发展活力。

对现行民事单行法律进行系统编订纂修,将相关民事法律规范编纂成一部综合性的民法典,这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大举措。

X年X月,六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通过了民法通则,这是新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正式颁行的民事基本法律。后来又陆续制定担保法、合同法、物权法等一系列民事法律。

这些立法为改革开放发挥了无可替代的保驾护航作用,赋予社会尤其是民事主体更广泛的自主权,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蓬勃发展,有利于增强我国的经济实力、综合国力,提升人民的生活水平,促进国家治理理念和治理方式发生重要转变。编纂民法典,有助于全面总结我国民事立法和司法的实践经验,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民法典确立了完备的民事权利体系和有效的权利保障机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民事法律制度逐步完善和发展,公民的民事权利得到越来越充分的保护。同时要看到,随着人们权利意识日益增强、信息技术迅猛发展,民事法律制度也面临确认新型民事权利、加强民事权利保护的新挑战。

比如,顺应科技发展及相关财产观念变革,确认民事主体对数据、网络虚拟财产的权利;承认民事主体对其个人信息的权利,回应信息时代对人格权的新要求;等等。民法典通过确认和拓展民事主体的权利,保障民事主体充分享有和有效行使其民事权利,充分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价值追求和根本目的。

民法典为规范社会治理提供法律依据。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社会的复杂程度日益提升,人民群众的利益诉求日趋多样,城市和农村社会治理都面临许多新问题、新挑战,这对民法规则的完善提出了新要求。民法典适应社会治理现代化的需要创设相关规则。比如,设置非营利法人制度,非营利法人包括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基金会、社会服务机构等。这一制度满足了民事主体投身公益、参与社会治理的需求,有助于促进国家与社会在公益领域的沟通和协作,提高社会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能力。

民法典有利于正确处理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需要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我们要坚持用法治来划定政府和市场的边界,尊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注重通过市场手段调节各类市场主体的利益关系,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序高效运行提供一整套法律规则。我国民事法律制度建设一直秉持“民商合一”的传统,把许多商事法律规范纳入民法之中。编纂民法典,进一步完善我国民商事领域基本法律制度和行为规则,为各类民商事活动提供基本遵循,有利于充分调动民事主体的积极性、维护交易安全、维护市场秩序,有利于营造各种所有制主体依法平等使用资源要素、公开公平公正参与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的市场环境,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民法典在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发挥着独特作用。比如,婚姻家庭制度反映和维护社会公序良俗,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制度载体。民法典增加了“家庭应当树立优良家风,弘扬家庭美德,重视家庭文明建设”的原则性规定,并在规范和调整婚姻家庭继承等领域的人格权、人身权和财产权关系中,注重弘扬中华传统家庭美德、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如增设离婚冷静期、明确亲属和近亲属的范围等。民法典的颁布实施,实现了几代人的夙愿。充分发挥民法典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作用,还需要民法学者进一步加强民事法律制度的理论研究,不断为有效实施民法典、发展我国民事法律制度提供理论支撑。

最新《民法典》学习交流解读研讨素材教案3

《荀子·君道篇》中有载:“法者,治之端也。”5月28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高票表决通过了万众瞩目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共中央政治局5月29日下午就“切实实施民法典”举行第二十次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学习时发表重要讲话。重“典”已出,广大党员干部当深学细悟总书记的这份重要“讲义”。

深“明”大义,读懂以人民为中心的时代内涵。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社会利益的主体日益多元化,人民群众的生活经历了翻天覆地的改变,世界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民之所安,法之所系;民有所呼,则法有所应。5年打磨,民法典宝剑锋从磨砺出,终成就新中国历史上首个以“法典”命名的法律,共和国法治建设从现在起正式宣告迈入“民法典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强调,民法典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具有重要地位,是一部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基础性法律,对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对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巩固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对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依法维护人民权益、推动我国人权事业发展,对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都具有重大意义。所谓民为邦本,法系根基。千呼万唤始出来的民法典,承载了几代立法者、法律工作者乃至亿万人民的梦想,是提高我们党治国理政水平的必然要求,更是衡量各级党政机关履行为人民服务宗旨的重要尺度。

旗帜鲜“明”,解锁以人民为中心的善治密码。法律是治国之重器,良法是善治之前提。被誉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的民法典,最大的特点就是体现“人民性”,7编法律条文不仅充分汲取了中华民族5000多年优秀传统美德和法律文化,同时也借鉴了人类法治文明建设中有益成果。同时,进入新时期,人民群众的政法意识不断提高,期待自己的各项权益能够得到更好的保护。民法典积极顺应人民意愿,坚持立法为了人民、立法保护人民宗旨,编纂过程中更是广泛征求群众意见,汇聚民智、顺应民意,是权利的宣言,更是国家治理的基本遵循和依靠。事异时移、法随时变。面对新中国成立以来,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此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过程中暴露出基层治理中的弱项和短板,对此民法典中明确保护特殊情况下无人照顾的“被监护人”、明确物业应急处置责任等,此外维护人格尊严、促进家庭和谐、追究侵权责任等基本要求也强烈体现了民法典应时运而生、为民所需的特点,坚持“创新”与“整合”的协调搭配,民法典的颁布实施有效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善治新格局。

清正廉“明”,引领以人民为中心的中国之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以来,各地深入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开辟了“中国之治”的崭新篇章。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体系的基石,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奋战在基层一线的党员干部,是连接党中央、上级决策部署与人民群众的“最后一道桥梁”,是提升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的“一线施工员”,必须始终坚定“一切为民者,则民向往之”的工作准则,心中装着群众,手中常握戒尺,脚下才有力量。好法尚需善施,好经还需正念。党员干部要把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赞同与满意作为联系服务群众的“最好表彰”,运用群众语言和喜闻乐见的方式宣传、阐释好民法典,让良法“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同时,严明纪律规矩,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提高行政、司法公信力,坚决维护民法典权威,纵深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助推“中国之治”迈向更高境界。

立善法于一国,则一国治;立善法于天下,则天下治。广大党员干部请查收好这份精读“讲义”,用心、用情、用力抓好学习,入脑、入心、入行推动实施,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携手共创共享全面小康的幸福未来。

上一篇:业务员计划书范文下一篇:有些话有些事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