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的目的——保护人权

2022-12-30

一、惩罚犯罪与保护人权的关系

刑法目的是为了保护法益, 不是为了惩罚犯罪。刑法目的不能等同于刑罚目的:前者比后者具有更高的价值追求和理想境界;惩罚犯罪只是刑罚本身的行为属性, 不应是刑法的目的;在我国社会转型期, 认为稳定规范是刑法的现实目的的观点值得商榷;保障人权应是刑法目的的重要内容。

首先, 惩罚犯罪是保护人权的手段。法的作用是指法对人与人之间所形成的社会关系所发生的一种影响, 它表明了国家权力的运行和国家意志的实现。刑罚的目的就是国家立法机关、司法机关和行刑机关及其相关人员主观上预先确立的, 通过制定刑罚、适用刑罚和执行刑罚等刑事法律活动所希望达到的结果。可见, 刑罚目的体现在国家进行的由创制、裁量和执行刑罚所组成的整个刑事法律活动中。刑罚的目的是防止犯罪行为的再次发生。正是通过这些刑罚手段, 对犯罪分子进行惩处, 以达到保护人民, 维护社会秩序的最终目的。

其次, 保护人权是惩罚犯罪的最终目的。在传统司法中, 被害人真正的主体地位并未建立起来, 基于保障和尊重被害人意志和自由的被害人与被告人、犯罪嫌疑人之间的协商与和解在刑事司法中一般来说是被禁止的, 或者仅仅是受到非常有限的容许, 这显然不符合现在国际社会人权保护的发展趋势。在当今社会, 人权不再只是一个口号, 而是需要由国家引导, 作出实际努力的时刻, 国家更应该在立法、司法、执法等各个方面积极配合, 统筹兼顾, 不仅做到对被害人受损权益进行保护, 也应对犯罪嫌疑人的合法权益进行保护, 最终达到真正意义上的保护人民, 保护人权。

最后, 惩罚犯罪与保护人权是不可分割的关系。没有对犯罪分子进行惩处, 就不能遏制犯罪行为的发生, 达到警示社会的作用;保护人民的刑法目的, 也需要惩罚犯罪予以支撑, 以更好的实现保护人民、保障人权的最终目的。惩罚犯罪是手段, 保护人权是目的, 二者是不可分割的关系, 只有二者互相促进, 互为补充, 刑法才能更好的实施, 发挥其根本作用。

二、对于人权保护的几点看法

当今人权意识高涨, 其结果之一便是人权成了各种主张的口号。不仅关注对被害人及其家属权利的保护, 也应关注对被告人、犯罪嫌疑人、犯罪人的权利保护, 以及对于整个社会关系的保护。

(一) 保护被害人及其家属的权利

公安机关、检察机关在侦破案件的同时, 往往会询问被害人案发经过, 而这一过程无疑是对被害人的再一次伤害。如果类似盗窃、抢劫案件, 公安机关、检察机关在询问时, 被害人一般不会产生恐慌或是紧张的情绪, 也不会产生抵触心理;如果是人身侵害的案件, 例如, 强奸案件、侮辱诽谤案件等, 当被害人被询问时, 被害人不得不把这些经过告诉公诉机关, 重述案件过程也相当于被害人再次遭受这种不幸地遭遇。同时, 如果被害人死亡, 公诉机关对其家属进行询问, 对于被害人家属而言, 精神上的伤害也是不言而喻的。

如果公诉机关只是为了追求破案率, 而忽视这些细节, 无不相当于公诉机关再一次制造了案件事实, 而这一危害后果比犯罪人所造成的危害后果更为严重。所以, 司法机关在侦破案件的同时, 应当防范这些问题的发生, 从被害人及其家属的感情考虑侦破案件的方法, 做到对被害人及其家属人权的尊重与保护。

(二) 保护被告人、犯罪嫌疑人及犯罪人的权利

我国目前对被告人、犯罪嫌疑人以及犯罪人的人权保护确实存在很多不足, 被告人、犯罪嫌疑人以及犯罪人多少会受到一些比较残暴的待遇。但是, 在我国传统社会, 砍头会在菜市口, 偷鸡摸狗会在脸上刻字, 适用羞辱刑, 长期以往, 民众对于惩处犯罪就抱着一种看热闹的心态, 认为那些犯罪人在做了伤天害理的行为后, 就该遭受唾弃, 接受残酷刑罚, 掌权者也会进而忽视犯罪人的人权, 刑罚也多以残刑酷法为主, 这也是封建社会为了维护其统治秩序而采取的做法。近代以来, 在西方民主思想的影响下, 我国也开始逐渐重视对于犯罪人的保护, 对于死刑犯, 也有了多种执行方式, 比如, 注射刑, 枪决等, 不再仅仅是为了警示普通民众, 无视犯罪人的生命, 漠视犯罪人的人权与尊严。

在被告人、犯罪嫌疑人进行讯问时, 应当采取合理的方式、方法以及手段, 应以感化为主, 走感情路线, 让被告人、犯罪嫌疑人考虑到家庭、父母、孩子, 而真诚悔过, 从而达到侦破案件的目的。此外, 对于犯罪人的关押场所也应有所要求, 犯罪人也是人民, 也享有与普通民众一样的权利, 不应带着有色眼镜去看待犯罪人, 而且犯罪人一次犯罪并不代表犯罪人就是恶人。如果不重视保护被告人、犯罪嫌疑人及犯罪人的人权, 那么社会上的公平与正义也便不复存在, 刑法保护人民的目的, 更是不能实现。

在近代社会以来, 刑法对于维护社会秩序同样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其目的主要是为了保护人民, 使人民生活的更好, 人民生活稳定, 社会上犯罪的发生机率自然就会减少, 社会秩序也必然能够很好的维护。刑法不是为了威慑民众而制定的, 而是为了保护人民而制定。

摘要:刑法在中国的历史上是发展最为完善、最为系统的一门学科, 而刑法的目的从古至今也被不同学者争相讨论, 但是至今并没有一个被众多学者认可的学说。刑法是由国家制定的, 代表国家意志和人民利益, 因此刑法应当是为了保护人民利益, 维护社会秩序而去惩罚犯罪, 而不是为了惩罚犯罪行为而制定刑法。

关键词:刑事目的,惩罚犯罪,保护人民,社会秩序

参考文献

[1] 张明楷.刑法学[M].北京:法律出版社, 2007.

[2] 陈光中.刑事诉讼法[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2.

上一篇:浅谈队列队形在体育教学中的作用下一篇:关于中职数学教学的现状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