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味真火范文

2022-05-17

第一篇:三味真火范文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三味书屋部分)精品教案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9课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三味书屋部分)

教案

学校:太丘镇中心学校 教师:曹逸品

一、教学目标

1. 精读三味书屋部分,了解鲁迅在三味书屋中读书学习时的情形。 2. 评析“先生”的人物形象,理解作者对寿镜吾先生的情感。 3. 联系百草园部分,探究文章主题。

二、重点、难点

1. 精读三味书屋部分,了解鲁迅在三味书屋中读书学习时的情形。 2. 评析“先生”的人物形象,理解作者对寿镜吾先生的情感。 3. 联系百草园部分,探究文章主题。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1min)

在前面几节课中,我们已经整体感知了文章内容,并且精读了百草园部分。这节课,让我们随着鲁迅先生的回忆,一起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重读),去追寻他成长的足迹。首先,让我们来看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二)学习目标(1min)

1. 精读三味书屋部分,了解鲁迅在三味书屋中读书学习时的情形。 2. 评析“先生”的人物形象,理解作者对寿镜吾先生的情感。 3. 联系百草园部分,探究文章主题。

(三)走进三味书屋(20min) 1. 自学质疑(7min)

试用一两个词语概括三味书屋的生活,并结合课文说说你的依据。 1) 通读10-24自然段,默读;

2) 结合题目跳读课文,找出与问题有关的关键语句,圈画并概括出词语。 3) 组织语言,形成流畅完整的答案,可中练习本上书写要点。 2. 合作释疑(3min)

每组6号回答问题,所有组员帮助他形成完整答案。 3. 展示评价

从第一组开始轮流作答。师简单评价,最后评出最优小组。 4. 巩固深化 师出示PPT并总结。

- 12) 儿童心理说。通过对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美好生活的回忆,表现儿童热爱自然,天真幼稚的欢乐心理。

3) 对比说。用百草园自由快乐的生活同三味书屋枯燥无味的生活作对比,表现儿童热爱自然的心理,同时表达对束缚儿童身心发展的封建教育的不满。 2. 合作释疑 小组内合作讨论。 3. 展示评价

生举手回答。师总结:

正如我们在刚走进三味书屋时所说,三味书屋中的生活粗看是写读书之苦,但字里行间又洋溢着读书之乐。让作者感到苦的是难读难懂的“死书”以及那种陈旧落后的教育方式和手段,而不是读书本身,也不是那里的人,作者更不是厌恶那种生活。相反,从刚才我们的分析中,从作者的字里行间中,我们感受最多的,是作者儿童时代对自然的热爱,对知识的追求,以及天真、幼稚、欢乐的心理。贯穿全文的,是甜美欢乐的额会议,是一颗天真调皮的童心,这就是这篇散文的意境美和韵味美之所在。

4. 巩固深化(略)

(六)作业(1min)

自主阅读《朝花夕拾》,了解鲁迅先生的另一位老师——《藤野先生》。比较两位老师的异同,写中读书笔记上。

第二篇:三味真生活

前言:有人说:“生活,就是生下来、活下去。”我们没有权利选择是否被生下来,但我们有义务更好地活下去。人生就像一个火锅,百味杂陈。它看似鲜美无比,但要吃完全锅,却需要莫大的勇气和耐心。

人物:安吉儿(女)、裴蓓蓓(女)、夏欣雨(女)、贾少泉(男)以及其他同学场景:大学校园

背景:高考失利的他们,幸运地搭上了大学的末班车,来到了某二本大学的少数民族预科班。可以说是天意,也可以说是缘分!一阵新鲜感过后,一部分同学依旧心怀梦想,依旧奋发图强。然而,对另一些同学来说,除去了刚到校时的那种好奇和兴奋,余下更多的便是茫然跟乏味。而此时,一年一度的迎新晚会即将来临,他们又将如何面对?————

第一场:梦开始的原点

【下课铃声响,裴蓓蓓和夏欣雨带着课本缓缓走出教室。安吉儿看见懒散的二人,快步向前。】

安【拍了拍俩人的肩膀】:嘿!你俩这是上哪儿啊?

【裴、夏同时回头。】

裴:唉!能上哪儿啊,回寝室睡个美容觉呗!夏【打了个哈欠】:对啊,大学生活太乏味,不如同周公约约会!安【摇了摇头】:你俩能别这么消极吗?这么美好的大学时光,可千万别给浪费在了床上!

【俩人都没接话,转身继续往前走。】

安【跑上前拦住俩人的去路】:我跟你们说正经的呢!!

【裴、夏二人立正,行了个少先队礼,齐声】:是!谨听领导教诲!

安【无赖地笑了笑】:唉,真是一对活宝!好了,我是想跟你们说今年迎新晚会的事儿--- ---

【裴、夏惊奇,齐声】:迎新晚会??

安:对啊,迎新晚会要征选节目。我们一起上个有特色一点的节目吧?裴:开什么玩笑,就我这形象能上得了那台面么?

夏:对啊,就我这款,要才没才,要貌没貌,既不会唱,也不会跳的,怎--- ---

安【打断夏的话】:打住,打住!不会唱不会跳?我可记得某人第一次自我介绍的时候可是说在她的家乡“男人会唱歌,女人爱跳舞”的哦~~

裴【认真地】:对哦,你们那可是少数民族聚居地耶!

夏:哎呀,我们那只是爱好嘛,又不专业。再说,那玩意儿别人也不一定会喜欢啊!安:咦~~~~什么叫“那玩意儿”呀!那可是名族文化。遥想高三当年,《政治》都背了——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Do you understand?

【夏思考着,没有说话。】

安:专不专业不要紧,努力就有好成绩!只要我们用心去排练,就一定可以把这个节目给弄好!

裴【有点儿感兴趣了,向夏】:那--- ---要不咱试试?

夏【看了裴一眼,又看了安一眼】:这--- ---【裴、安齐声】:怎么样??夏:若想排一个民族舞蹈出来其实也不是不可能。只是,我们要面对的现实问题很多。裴:嗯?比如说呢?

夏:比如--- ---舞蹈演员、服装、训练场地,等等等等。

安:这些都是可以解决的嘛!蓓蓓,你说呢?【看向裴】裴:对呀,欣雨,我们就试试看嘛,反正也无聊!夏:嗯--- ---好吧!

安:那就这么说定喽!【拍了拍夏的肩膀】放心,有什么艰辛,我们一起面对!【裴、夏二人嘻皮笑脸地,齐】:是,领导!有什么艰辛,我们一起面对!!

【三人打闹着走下场。】

第二场:没那么简单

第1幕:女生宿舍【裴一个人坐在寝室里,异常安静。夏推门而入,一眼看到了趴在桌上发呆的裴,走了过去。】

夏:蓓蓓,发什么呆呢?

【裴没有反应。】

夏:我说蓓蓓你今天到底怎么了嘛?

【裴看了下一眼,还是没说话。】

夏【加大音量】:喂!裴蓓蓓,大晚上的你飘什么魂啊?别吓人好不好?!

裴【垂头丧气地】:唉,我快烦死了!夏:怎么了?裴:还不是舞蹈演员的事儿啊!本来以为很简单的一件事,怎么做起来就那么不容易呢?夏:唉,我早就说过的嘛,没、那、么、简、单!【说着,走到自己的床边哼起了歌儿】裴:你倒是想想办法呀!这可是干正事,你正经一点好不好?!

【夏和了一口水,拿起刚刚放下的笔记本】:谁说我不正经了?!看,男生那边我已经把人都给凑齐喽!

裴【惊讶】:什么?你是说我们班十八个男生你给叫来了十个??

夏【淡淡地】:对啊,找来了十个。

裴:那女生怎么办啊?

夏:嗯--- --- 我们班那么多女生你随便找几个就行了。

裴:随便?要是都有你那么随便就好了!

夏【无奈状】:好了,好了!我来帮你算算人数啦!【说着,翻开手中的笔记本】你看,这里已经有两个女生了对吧?

【裴点了点头】

夏【接着说】:我们寝室就有四个,加上安吉儿,再加上这两个,【用笔在笔记本上写了几笔,抬头】你看,再去找三个女生就可以了!

裴【苦笑】:这些我当然也考虑过--- ---

夏【意外】:我们的那两位室友没意向??

裴:她们没意向我到还能想得通,我无语的是原计划的发起人说不参加了。

夏;你是说安吉儿??【裴点了点头,没再说话。】【这时,响起了敲门声。裴起身开门,迎来的是安吉儿的一张笑脸。】裴:进来坐呗!

【安进门,看见夏,笑着】:你俩都在啊!

夏【有些气愤】:吉儿,你什么意思啊?当初可是你说要排这个节目的,怎么现在说不参加就不参加了呢?难道你不知道我们正缺女演员吗?

安:我真不会跳舞,也不想跳。呵呵,你们跳,我来帮忙放放音乐啊、打打杂什么的也是一样的嘛!你说是吧?

夏:怎么会一样?!你又不是没上过台,也不是没有时间,为什么不参加呢?裴:对啊,吉儿,你就当给个面儿成吗?

安:别这么说,蓓蓓。好好好,我跳还不成吗?嘿嘿~~【起身,准备出门】唉,时间也不早了,我回去睡觉了,你们也早点休息吧!

夏【半开玩笑】:吉儿,这次可是你给了我希望哦,可千万别再让我失望呀?安:呵呵。行!拜拜!【下场】裴【关门,回头,对夏】:嗯--- --- 现在怎么办?

夏:唉,洗洗睡呗!

裴:也对,干嘛这么积极,这不是我们的一贯作风啊!夏:呵呵,人总是会变的嘛!好了,我要去洗澡了!【说着,转身,下场】裴:喂!让我先洗啦!每次都是你先洗--- ---【追夏,下场】

第2幕:教室【夏正在教室看书,安走了过来】安【吞吞吐吐地】:欣雨啊,我---我---我看我还是别跳了吧。

夏:为什么?

安:我也不知道该怎么说,我就觉得跳那个舞蹈真的好别扭。嗯--- ---唉,反正就是不想跳嘛。

【夏没有说话】

裴【走过来】:真的要这样吗,吉儿?

安:嗯--- ---少我一人也什么大的影响嘛,我相信你们的能力。

裴:意思就是,我们以后的排练你也不过来了??可是--- ---夏【打断裴的话】:好了,蓓蓓!既然吉儿不想参加,我们也就不勉强了!【转向安】吉儿,你会支持我们的吧?

安【有些尴尬】:当--- ---当然!

【大家都没再说话,约过了一分钟,安起身走出教室(下场)。裴接了个电话也走了出去(下场)。这时,同学甲走了进来,在夏旁边的座位上坐下。】

同学甲:欣雨啊,我昨天听了你给我的那个音乐。我--- ---我想我不太适合这种类型的舞蹈。所以--- ---我还是退出吧。

夏【笑着】:是因为不喜欢那个音乐吗?

同学甲:额--- ---差不多吧。

味儿哦!同学甲:嗯--- ---我看还是算了吧。我觉得我的境界还没那么高啊!

夏【尴尬】:这--- ---这样啊?呵呵,那好吧。

同学甲:对不起啊!我还有事,就先走了啊!拜拜!

夏:没事儿,你去忙吧!

【同学甲起身,下场。又是一阵沉寂】

旁白:此时,夏欣雨一个人静静地坐在那里。没有言语,没有动作,她的心一下子沉入了谷底。她感觉挫败极了,这种感觉,仿佛回到了高考成绩公布的那一天。 她很想发泄,但是她没有。她不是个爱哭的女孩儿,但此刻却有一种强烈的想哭的冲动。【这时,裴走了进来,一眼看出了夏的异样。】裴:欣雨,怎么了?

夏【强笑】:没事儿!

裴:怎么可能没事!我就没见你这么消沉过。说呀,发生什么事了?夏:那个舞蹈--- ---我们就别排练了吧?

裴:为什么?我们都已经在排练了,怎么可以说放弃就放弃呢?你不是一个轻言放弃的人啊。到底发生什么事了嘛?

夏:没什么,就是感觉好挫败。、

裴:不要这样,欣雨。有什么事你说出来我们共同担当,好不好?

夏:蓓蓓,这次我真的被、打击到了。安吉儿说她不参加了,另一个女生说音乐不好听不跳了。你说,这队形都弄好了,少了俩人怎么继续嘛?

裴 :安吉儿真不跳了?另一个女生也退出了??不行,我得去问问!【说着,准备起身】夏【拉住裴,认真地说】:我看还是算了吧!

裴:你真想清楚了吗?

夏:我已经想了很久了,只有这样了!

裴【叹息】:哎。。。那好吧,我通知一下其他同学。

夏:恩。。。 。。。我们去吃东西吧,饿死我了!呵呵。

裴【看了看强颜欢笑地夏】:好吧,走!

【二人携手走下场。】

第三场:下一个天亮

旁白:又到了每天的排练时间,夏坐不住,习惯性地往排练场地走去。她想,她应该去那里坐坐的。因为毕竟,在那里她是费过心血的。那个没有观众的舞台上,她找回过原来那个自信满满的自己。

【到了门口,夏犹豫了一下,还是推开了门。在门被打开的那一刹那,夏惊呆了】同学乙(女):我这个动作做不好耶。你教教我吧?

同学丙(女):这个啊?我也不太会啊!要不等欣雨来了我们去问问她吧!咦--- ---欣雨呢?

同学乙:是哦,今天怎么没看见欣雨啊?平时她可是最积极的啊!

我们接着练吧!同学丙:哦,好!【说完,乙、丙俩人退在一旁练习】【这时,贾少泉注意到了傻站在门口的夏,走了过去】

贾:喂,我说夏导,你迟到也就算了,现在来了还在这偷什么懒啊?

夏:我------你们----??贾:你也看到了,我们这可是下了狠功夫的。怎么可能因为那些有的没有的原因放弃呢?你说是吧?

夏:是你让他们--- ---

贾:我可什么也没说啊!他们也什么都不知道!一切,都跟以前一样。夏:可是,少了人怎么跳啊?贾:不就少了两个女生嘛,改一下队形就可以了!这个--- ---应该不难吧,夏导?

【夏沉默。】贾:生活本身就是这样,并不是每时每刻都有阳光。但我们可以期待下一个天亮,不是吗?

夏【点头】:嗯!谢谢你!

贾:呵呵。。。。

【裴双手叉腰,朝贾、夏二人喊】:哎!我说你俩在那儿干嘛呢?想偷懒啊?快点过来练习!

夏:啊??

裴:啊什么啊?!就是你啦,夏欣雨同学,快点给我过来!

夏:哦。。。。。。。好!

【夏脱下外套,跑了过去,落幕,第三场完】

第四场:今天起

【裴、夏二人拎着大包小包进场】

夏【放下手中的东西】:哎呦,手都快断掉了!这么沉!裴:能不沉吗,这可是RMB换来的啊!

夏:哎,别说它了,说到它我就伤心。

裴:好了,好了。快打开看看我们亲爱的、可爱的民族服饰!哈哈~~

【二人兴奋地拆着包装,贾进】贾:哟~~什么东西啊?这么开心、

裴:我们的服装啊!

贾:服装?这么快就到了?让我看看。

【这时,另十几个同学一起进场。】

贾:伙计们,我们的盔甲来喽!快来这边依次领取啊!

裴:拿好衣服就找个隐蔽的地儿换上啊!动作要快,五分钟后在这集合!【依次退场】

【过了一会儿,大家陆续进场】

夏:现在让大家换上衣服主要是看一下整体效果,纠正不足之处。另外,大家穿着这衣服找一下感觉吧!下面我们到那边去练几遍吧!

裴:下午就要比赛了,大家都用点心哦!

【落幕】【约四十秒,幕布拉开】夏:同学们,等会儿我们就要上战场了,大家有没有一点小紧张呢?

同学们【齐】:有啊!

夏:那就好,说明大家都挺在状态嘛!不过真的没必要太紧张。记住:不管结果如何,我们都胜利了!所以,从今天起,我们不要太在意别人对我们的赞美或贬低,我们要自己为自己打气,每一天都充满自信!同学们【齐】:对,今天起,我们要自己给自己打气,没一天都充满自信!贾【跑出场】:伙计们,要上战场喽!加油!全体【齐】:加油!加油!加油!【落幕,幕布拉开,谢幕】

后记:都说人生百味,但细细品来,莫过于辛酸、甘甜与乏味。大学校园时现实社会的一个缩影。但学生时代是人生中最单纯的时代。我们有单纯的环境、目的和人际关系。因此,作为一名大学生,我们绝对不能让生活变得乏味。我们向往甘甜,就必须学会品尝辛酸 。亲爱的朋友们,不要畏惧苦难,不要害怕孤单,学会宽容,学会习惯。只要我们用一个良好的心态去对待,成功之城就不会遥远!

政法系预科(文)班向琳

第三篇:作文“三味”

张 清

中学生有“三怕”:一怕周树人,二怕文言文,三怕写作文。执教十年,回首过往,历届学生中不乏得意门生,如吴睿佳、范贞序、周鹏飞、张谦、梁晶晶、曹璟怡、舒扬子者流,亦门徒中才思俊爽者,或下笔千言,文不加点;或纵横文哲,见识超群;或演讲朗诵,才情并茂,似徜徉于文山书海中,乐此不倦,孔夫子云“乐以忘忧”也不过此境吧!然授业十年,渐染日深,对学生学语文的苦恼、窘境了解和体会也颇多,细细思量,学生怕语文恐与高考大有关联,学生并非惧怕语文,实则怕高考啊!于是余有叹焉:“高考猛于虎也!”

这次月考,我领到的任务仍然是作文,恰巧由我负责本次《阅读与实践》的编辑工作,故借此良机和各位同学交流一些阅卷心得。

首先说一说作文题。这次月考作文是一篇命题作文,以“尴尬”瞬间”为题,写一篇不少于八百字的800字的记叙文,命题“尴尬瞬间”是一个名词性短语,中心词“瞬间”交代了写作对象和内容,而修饰语“尴尬”则为重要限制,他规定了思维方向和写作重点,是该命题真正的着力点。“瞬间”是一个时间性名词,词典义“转眼之间”,极言时间短暂,这就要求考生在选材上要遴选那些学习、生活经历中记忆深刻的一幕、一刻、一瞬,把定格在记忆深处的画面唤醒、复现出来。“尴尬”是一个形容词,词典义:①处境困难,不好处理;②(神色、态度)不自然;它修饰限制“瞬间”,要求考生把记忆库存、生活经历中遭遇尴尬的瞬间再现出来。从人生阅历来观照自身经历及体验,没有审题的难度,可以说是一道比较大众化的题目,所以偏题作文基本没有,但降低审题难度在高考中并不是一件好事,因为这类题目要做到“人无我有”比较困难。从阅卷来看,较期中考试涌现出的优秀考场文要少得多,而且质量也不高,大部分同学写的是自己在老师、同学、亲友面前丢人、不雅、出丑的经历,洋洋洒洒,手到擒来,但立意不够深远,读后余味索然,难以给人留下深刻印象,更有甚者不惜贬损自我,把自己在众目睽睽下不雅的放屁经历也写进作文,而且人数不少,当然“管天管地,皇帝也管不了放屁”,然入文不雅,立意显得低俗、乏味。因此对此类作文,只有写出格调高雅、立意深远、构思精巧的文章才能脱颖而出!从选材上来看,我们遭遇过尴尬之事很多,但要选择自己尴尬经历中最有典型性的来写,才能出彩!

其次说说作文中的一些不良倾向:一是滥用题记。题记本是对文章内涵的揭示和阐释,或引出正文,或点名题意,或创设情景,好的题记是锦上添花,意蕴深厚,情味绵长;开宗明旨,简介明了;语言优美,富有文采,对正文是一种有益补充。但由于高考满分作文中有些篇目巧妙应用题记而获得高分,误导考生们认为题记式作文“放之四海而皆准”。不少考生作文开头都使用了题记,但与主题没有一点联系,读来莫名其妙,成了“为题记而题记”了!二是滥用小标题。本来使用小标题,是便于将众多的材料分门别类地组织,从多个方面或多个角度来展示材料、表达主题,使行文条理清楚,能吸引读者,让读者在通读全文前对文章的主要内容有一个概括性的了解,在阅读过程中更快更准确地理解文章内容并了解写作意图,在阅读全文后留下更为深刻的印象。但滥用小标题人为隔断文脉,反倒是文章读起来“上气”不接“下气”,抓不住作者的意图。三是结构层次混乱。从高考阅卷看,由于阅卷速度快,层次清楚、主题鲜明和有文采越来越重要,据有关统计,高考阅卷平均40秒阅一篇作文,层次清晰,结构一目了然,则比较容易得切入分(本次切入分45分),如果文笔不错,满目珠玑,则多在50分以上;反之结构混乱不清者最多得42分。鉴于此,平时练笔,尤其是考场作文,我们一定要强化结构意识和层次意识。四是细节处理粗糙。不少同学卷面凌乱不堪,犹如甲骨,细读半天,不知所云,则必欲扣分而后快,尤其在快速阅卷时,好坏卷面作文分差五六分司空见惯。另外是开头、结尾,有些同学的作文虎头蛇尾,不太注重作品的完整性,刚读到好处,戛然而止;还有些作品匠气太重,虽使用了“三比”开头法,但与引出主题没有内在联系;错别字是目前最为严重的问题,有的同学开头一段50多字,能写出8个错别字,实在佩服!错别字只会令人怀疑考生的语文基础,应在平时学习中养成勤查字典的习惯,到了高三再纠正,恐病入膏肓,难以救治!还有结构上的“大三段”不可取;通篇讲故事的模式不可取;满篇堆积辞藻而没有真情实感者不可取;全篇不用一个(一句)成语、名句、名言、格言、警句,尽是自己编造、闲话、废话者亦不可取!

最后要说的是同学们要加强阅读,高中作业多是不争的事实,但作业多就不读书,受害的终究是自己,现在不读的浅薄是暂时的,入职以后的痛苦是终身的!开卷有益,善读润心!

第四篇:成都三味书屋

成都实体书店应向公共文化空间转型

2011-08-19 08:43:50

来源: 成都全搜索综合

编辑: 赖捷

跟帖0条

进入跟帖

编者按:昨日《成都商报》报道了成都实体书店面临的窘境。而这样的窘境以及转型,在北京、台北的书店里早已发生。大量市场统计已经表明,实体书被电子书打败只是时间问题,人们对纸质看似固执的偏好无法扭转这一进程。但可惜的是,成都目前多数民营书店,仍以卖书卖杂志作为主要经营模式,其前景令人忧虑。作为一个有着文化底蕴的城市,成都的书店应有条件像北京的一些书店那样尝试转型,这篇调查报道对此有详尽阐释。

文/李卓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

“我们现在生存的价值大概已经是一种符号了。”三味书屋主人刘元生淡淡地讲述着她的心境。即便没有房租压力,创立23年之久、中国最老牌民营书店之一的 “三味书屋”,近日也挣扎在“开一天,赔一天”的生存边缘。

纵观近几年国内民营书店市场,仅北京地区,第三极书局、北京五四书店就陆续消逝不见,豆瓣书店直营店关张,单向街、三联书店的规模收缩……据数据统计,2007年——2009年间,国内民营书店就减少了1万多家。

一个公认的现实是,“网购+电子书”是这些纯粹的民营学术书店遭遇的最大冲击。那么,接二连三的书店关张究竟是文化消亡的悲哀,还是新时代消费的必然选择?书店的多元化经营是唯一出路还是救命稻草?书店经营者们耐得寂寞,不怕艰苦,怎样才能平衡理想与现实?

在这条充满荆棘的光荣之路上,那些落寞的身影,正渐行渐远,也许,一切都是暴风雨的前奏,一场剧烈而深刻的变革正在酝酿。

三味书屋:“开一天,赔一天”

从开设中国最早的一家民营书店,到亲历这场由盛而衰的市场变革,刘元生可以说是国内民营书店发展史上,迄今为止最好的见证人。

刘元生一直坚持与老伴亲自打理书店。满身书香,一派儒雅的刘元生,虽已年过古稀,眉宇间依然韧劲十足,认识她的人都尊称她“先生”。

见到《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当天,刘元生坦言自己近来身体不是很好,加上书店的讲座自今年3月份起就被迫暂停,心情一度低落。雪上加霜的是,受书店旁正在施工的高楼噪音影响,二楼茶座也不得不暂时歇业。“除了一些老读者,再远也会来书屋看看,其他读者越来越少。”

成立于1988年的三味书屋是中国最早的民营书店之一,坐落在北京西长安街佟麟阁路口。那时候,西单图书大厦还是西单劝业场,是平民百姓买衣服的去处;那时候,还没有万圣书园、国林风、风入松、三联书店这些后来一度引领文化风骚的地方。

“书屋周边原来的知识结构环境还很好,从80年代末90年代初,一直到2005年,读书买书的氛围还很浓。”刘元生介绍说,可而今周边大楼林立,除了政府大楼就是银行大厦,且书店位于快速道旁边……“环境的变化,使书屋经营每况愈下。”

客观来讲,“开一天,赔一天”已经成为三味书屋目前真实的经营现状,“而我现在所说的赔,还是没有把房租成本计算在内的,如果计算在内,我们从开业头一天就在赔。”

按理说,三味书屋所在地是刘元生夫妇自家祖屋,处于黄金地段,夫妇俩随时可以卖了房转身成为富翁。可是,他们坚持了下来。

网络对书店经营的冲击让刘元生深有体会。惨淡的经营让刘元生夫妇一度很矛盾:“现在网络的书籍品种很多,但受销售影响,书店进多了会积压,也没有钱去大量进书,这让我们感觉愧对读者。况且,网络确实比书店要便宜。”

在刘元生看来,国家和社会的高速发展,某种层面把人们的视线和关注点都从书业上转移了。但他坚信,读书人永远会有。“我们现在抱着一种心态,只要听说哪里办了书店,我和老头都衷心地感到欣慰,从来不会认为同行相残。”

刘元生表示,现在民营书店的主人靠着一种精神在做挣扎,“他们有租金的压力,比我们更难。”“商业也是一种学问。外面一切变化非常大,非常快,三味书屋是以不变应万变。”

“可我已经70多岁,按理来说(三味书屋)早就应该划上句号,迟早也要划句号。” 刘元生说,“外界给三味书屋增加了很多美丽的词汇,但事实上,我觉得我们就是按照自己的意愿,做一点感兴趣的事情,但是我们做得比较认真,而且我们坚持不挂羊头卖狗肉,仅此而已。”

文化需求的网络替代

典型80后“书童”张敏,每年入手书籍50本左右。尝试过电子阅读后的他,依旧坚持钟爱纸质书籍。理论上说,张敏这样的群体应该是现代民营书店的主力消费军。

“以前经常逛书店,看到好书,随手就买。”张敏告诉记者,2009年以后,逛书店的习惯就慢慢改变了。

“第一次从网上买书以后,比„便捷‟更直接的感触就是 „好便宜‟!”张敏回忆,而这三个字对于一个纯粹爱书的人来说,意味着花同样钱、读更多书。

网络改变了人们对时间的支配方式、阅读方式,以及书籍购买方式。万圣书园创始人刘苏里在梳理2010年图书行业市场时,用六个字概括他的心情——“这乏味的一年”,其中,民营书店受到的冲击,与网络有关的四大事件首屈一指:

“京东百货介入图书零售行业、百道网投入运营后的尴尬、„快书包‟的售书模式以及当当网在美国的上市。”刘苏里指出,包括2010年亚马逊的Kindle、苹果的iPad、国内的汉王、盛大文学的“锦书”等各种阅读器的争相面市,仿佛群雄逐鹿,网络给整个行业乃至整个文明形态带来前所未有的变数,甚至印刷文明会在网络冲击下大比例退出历史舞台。

“我们喜欢一样东西,不在于它本身,更多在于它的功能。图书的功能,在于传递一种知识信息、思想经验或休闲娱乐。如今,能满足这些功能的介质越来越多,尤其是„网络‟,提供了一种更为方便快捷的选择。从分流的角度来说,图书应该是有所萎缩的。”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民营书业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鲍红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分析。

“从受众来讲,现在主流阅读人群集中在七八十年代,包括更新的阅读人群都很容易从网络上获得替代性的需求。而网络应用能力稍差的五六十年代的消费者,也不是购书的主力人群。”中国科学院战略研究中心副研究员、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特约研究员周城雄说。

不过,刘苏里认为,网络虽是利器,但对它的理解以及以此为基础的商业模式建立,一旦走偏,也可能变成伤害自己的利刃;而在终极的网络终端(能够集手机、上网本、iPod、iPad、相机、录音笔等所有功能于一体)出现之前,所有冠以阅读器之名的,也都是过眼云烟。

刘苏里举例,京东的百货销售额是卓越、当当两家百货销售总和的几倍,介入图书,可以想象它“横扫千军”的态势。而京东挑起的也不只是几家网络书店之间惨烈的竞争,新一轮书店的空、地混战,甚至有可能演变成整个传统图书销售方式的崩盘,这里面也包括网络书店,甚至可能是这轮崩盘最先受到波及的部分。

“每家企业的经营战略不一样,绝大多数实体书店是通过正常的利润滚动经营,而一些大型综合的网上书店则是现在就用融来的钱投资买未来。”在鲍红看来,比如读库、孔夫子上面的许多网店,书并不便宜,也不以折扣取胜。但就大型综合的网上书店来说,低价依旧是最有效的竞争手段。

“一些网上书店以大折扣吸引读者,自然对于实体书店的经营影响很大。如果网上书店以低于进价恶性倾销,供货商可以通过法律手段制裁它。”鲍红说。

徐智明或许是这个行业里最有体会和发言权的人之一。他是“快书包”网上书店和龙之媒书店的创办人,跨越了网络书店和实体店两端,而且都取得了成功。他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外界看到的从龙之媒书店到“快书包”的上线,并不是真正的“转型”。因为它们是两个不同的企业,服务不同的群体,两者的创办没有逻辑关系。“事实上,龙之媒早已转型,十年前就有龙之媒网店,四年前就已经网上网下各占一半市场。”

徐智明对记者表示,他不看好实体书店的原因,主要是房租和人力成本不断增加。在他看来,无论网络书店还是实体经营,要想生存,必须做到两点:满足顾客需求以及差异化。

升级“公共文化空间”

“学术书店的生存从来都不容易,”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鲍红感叹,“许多学术书店都曾经历过资金周转困难、数年难以盈利的困境。”

“如今之所以更难支撑,首先在于经营成本的上升,尤其是房租成本的上升。二在于读者的减少。除了绝对数量的减少,还有数字阅读、网上书店的分流。”鲍红说。

鲍红告诉记者,学术图书因为印量较小,单位成本较高,发货折扣也比一般书高,而读者又较一般书少。一本书的利润也就几块钱,如果销量上不去,利润就很微薄了。去年先锋书店总经理钱晓华就说过,图书的利润已经不足以支撑这个行业。

“目前,综合性大书城还好一些,对于经营大众图书的小书店,单纯卖书对读者的吸引力越来越小。”鲍红说,正因如此,咖啡厅、茶座等多元模式,也越来越成为新兴书店提供增值服务、聚人气的方式。

“诚品文化的复合经营、天翼书店的增值服务、雨枫书店的会员制……锁定目标客户群,可以提供的服务有多种。”鲍红觉得,图书本质上是一种文化或服务,针对目标读者群,可以提供更有价值和吸引力的服务。

“民营书店的多元化经营可以说是必然转型,也是唯一出路。”周城雄表示,“任何行业都要适应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和消费方式的转变。”

在记者采访的诸多书店主人中,书店已经不单纯是书籍买卖之地了,而越来越被赋为一种“公共文化空间”的含义。

三味书屋就一度以茶馆、画廊、讲座的方式,进行各种文化的交融、交流而享有盛名;西西弗被看好的原因,也在于把书店、咖啡、文化创意产品有机结合,建设文化空间;发起于2005年末,由许知远、吴晓波、张帆等13人每人几万元入股创办的单向街书店,也成为目前民营书店里“公共文化空间”的典型代表。

单向街书店主管武延平告诉记者,单向街过去也走过非常艰难的一段,全靠书店主人们纯粹的文化情怀和理想信念支撑了下来。

目前单向街已经搬到北京朝阳公园旁的蓝色港湾,优越的地理位置及定期的文化沙龙等多元化经营,已经让书店暂时没有太大的房租压力,不仅有咖啡馆,还经营文具用品、创意消费品,同时举办各种文化沙龙,房租是以利润抽成的方式支付。

鲍红告诉记者,万圣书园除了咖啡厅,还有很大一块收益来自物业收入——万圣多年前签下的房子,将一楼出租给了银行。

“每家书店的经营手段有高下,但作为政府或直接受益的学校,应该给有公益性质的机构适当的补助,至少为它减轻一点经营上的压力,比如减免房租或税收。”鲍红说,“风入松最令我难忘的,是那一排排桌椅,可以供学生们坐下来看书抄书,它有很大的公益性。”

前不久,北大风入松书店不得不再度为寻找比地下室更低廉的房租而宣告无限期歇业,在微博上引发一片唏嘘。当时,真格天使投资基金创始人徐小平表示有通过注资、收购等方式帮助风入松继续经营下去的构想,他表示,类比同样声望很高的学术书店万圣书园,风入松的问题还是一个商业经营管理的问题,欲拯救风入松,也要从经营入手。不过,截至记者发稿,徐小平尚未对这一构想作出具体回应。

于是有人提出,除了政府扶持等方式,民营书店是否有可能引入投资,探索一条商业路径呢?

汉能投资集团董事总经理余治华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单纯从投资人的角度考虑,最重要的就是“投未来”,关注所投行业“经营能力的成长性”。

“过去的盈利状况主要用来证明未来,即使过去盈利状况不好,也不能说明这个行业就一定没有投资价值,因为涉及行业产品、市场成熟度、及企业经营各方面原因。”余治华举例,有了网络在线观看及免费下载以后,业内一度很担心电影院的投资前景,事实证明,电影院依然火爆。

“书是电子商务最早涉及的产品之一,实体书店如果单纯依靠卖书,没有其他商业模式,受到网络冲击必然厉害;如果投资进入,必然考虑提供顾客其他方面的需求,比如书吧等形式。”余治华说,单纯书籍本身的盈利很少,这终究需要考验投资者的胆量和眼光。

记者手记:当理想照进现实

这是一场理想与现实的较量。

民营书店现有经营模式引人担忧,业界在探讨是否通过投资的注入来改良,但即使面临强大的生存压力,笼罩在强烈理想主义色彩下的书店主人们,也未必都愿意通过所谓的“变通”来求生存。他们怀揣纯文化的情怀与抱负,从情感上很难接受“商业”这顶帽子,这也成为民营书店经营困局一个纠结所在。

“求生-变通-多元化经营”,似乎已经成了现实意义上可以帮助民营书店“市场救赎”的手段。然而,书店主人们依然有着不同的理解。

万圣书园的对面是豆瓣书店。这是目前极少数的不捆绑任何附属商品、纯粹以卖书为生的书店。

豆瓣书店主人,30岁左右的卿松很明白,书店生态不断变化,书店不断倒闭,和社会阅读的功利性有关,同时也是因为受到网络购书及电子阅读的影响。他在北京的另一家豆瓣书店,也因此关张。

卿松说,目前书店一年的总开支在18万元左右,房租就占了15万元,他不得不缩小规模。书店现在的固定读者群在五六千人左右,40%是学子,60%是文化圈里人,经营勉强持平。

即便如此,卿松坚持认为,“如果说赚多少钱去盈利,不赚钱不去做是件很可笑的事情,开书店更多是一种文化现象而不是商业行为。某种意义上,某些时候,甚至是一个„反市场‟行为。”

在卿松看来,一个真正有文化传承的好书店,必定有人文精神在里面,这种精神是传帮带的,就像手工艺人一样的情怀和方式,拥有自己的立场、原则和品质。

正因如此,卿松对于现在书店的很多不同形态持保留意见。在他看来,万圣书园、风入松、国林风等这些传统民营书店和新兴的诚品、雨枫书店等完全是不同类型。

关于未来。“纸质书功能会变化,越来越像一种姿态,购买方式来说,实体书店的存在就像一种圈子行为,这种圈子不是精英主义,只是在这个平台上,有你的价值观念。”卿松说。

像卿松这样充满理想色彩的书店主人在全国不在少数。诸多人文书店的陆续关张就彰显了这种浪漫主义理念,以及与市场尖锐的摩擦与碰撞。

或许,就如万圣书园收银台旁挂着的一幅字所写的:“是谁传下这行业,黄昏里挂起一盏灯。”鲍红建议,“目前书店的经营者多是爱书人,作为一种爱好无可厚非,但要开一个书店,就成了一项生意,还得具有经营的策略。作为书店自身,也要提高自己的生存能力,让自己美好,同时,让自己有力。”

政府应当充分认识并重视传统图书渠道建设的意义和作用,在未来的城市化建设中,把书店的连锁化、网络化建设列入规划。鉴于德国和法国政府长期免征书店所得税、减低书店增值税,及日本政府立法规定图书批发折扣的国际通行做法,建议由中央或地方政府牵头,出台对传统出版产业减免税负的政策,同时对民营书店给予平等待遇。

总署已会同中宣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联合下发了《关于加强城乡出版物发行网点建设的通知》,要求各级党委政府在政策、资金、税收、占地等方面给予实体书店建设以必要扶持。在税收方面,继续实行宣传文化增值税和营业税优惠政策,免征或退还的增值税款专项用于发行网点建设和信息系统建设。

第五篇:人生犹如“三味”茶

禅语说:茶具有人生三味。日本某僧《煎茶训》:“一杯有清新甘味;二杯有人生苦味;三杯有老年涩味。”说得真是深刻,人生就犹如“三味”茶。

人生如茶,第一道茶苦如生命,第二道茶香如爱情,第三道茶淡如清风。一杯清茶,三味一生,人生犹如茶一样,或浓烈或者清淡,都要去细细的品味,才能品出其中的韵味,才能领会其中的真谛。人生在世,总想争个高低之分,成败得失,殊不知高与低,成与败,都是人生的滋味,功名利禄来来往往,炎凉荣辱浮浮沉沉,一切都是浮华。一份淡泊,一份宁静,品茶韵幽香,就像品味漫漫人生一样,先有酸甜苦辣,然后苦尽甘来。

来去自如、当舍则舍,当取则取,或浅或深、或甜或苦,都用自然本性取去面对,以自然本性的心去体悟,便是平常心的真正含义。人生须经过一番磨难,才能达到这种境界,待茶过三味,才了解人生真谛!

人生如茶,可有苦,可有甜,可细品,可豪饮,无论何种味道,品后才知何为人生!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三味真火范文】相关文章:

三味书屋三味范文06-01

人生三味范文05-17

人生三味茶范文05-21

三味书社xx范文05-23

三味书屋含义范文06-01

三味书屋简介范文06-01

三味书屋教案范文06-01

三味书屋评价范文06-01

三味书屋是哪三味07-16

三味初中04-07

上一篇:散文情感范文下一篇:申论必杀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