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味书屋的教学设计方案

2024-04-10

三味书屋的教学设计方案(通用14篇)

篇1:三味书屋的教学设计方案

一、策划背景

xx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局,必须始终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为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和《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纲要》的精神,国家*****署提出了“到2011年,全国农村要建立20万个农家书屋”的工作部署。2011年起,农家书屋工程进入了加快推进实施阶段。

为支持地方农家书屋工程的实施,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方针,政策,有效提高广大农民群众科学文化素质和生产技能,切实解决农村读者“买书难,看书难,用书难”的问题。##区农村信用联社通过向农村乡镇冠名捐建“信合农家书屋”捐赠《信合农家书丛》等形式,落实和响应国家强农惠农政策,服务于“三农”建设。此项举措的实施,既使信合品牌走进农家,走进广大农村乡镇,传播了新的农村科技知识,培养了农民工就业技能,又宣传和扩大了企业品牌的影响力与企业领导的社会责任感,为信合树立了良好的社会公益形象。

二、捐建形式

以##区农村信用联社所辖的各乡镇分支建制为单位,在各乡镇原有图书阅览室,农业科技文化站,乡镇会议室,学校图书馆等基础上冠名挂牌增建或扩建“信合农家书屋”,捐赠《信合农家书丛》。

捐建形式

相关费用(购书,书架,牌匾)

一类(捐赠丛书xx万册)

人民币22万元以上

二类(捐赠丛书40000册)

人民币22.4万元

三类(捐赠丛书XX0册)

人民币11.2万元

四类(捐赠丛书1XX册)

人民币6.9万元

五类(捐赠丛书8000册)

人民币4.6万元

六类(捐赠丛书5000册)

人民币2.3万元

(备注:以上六类捐赠形式可供参考,企业可根据具体情况自定捐赠丛书数目。)

三、图书选配原则

农村建设,文化先行。图书选配本着通俗易懂,简明实用的原则,由我市书刊发行行业历年先进单位“儒林书局”从金盾出版社,三峡出版社,中华工商联和出版社等国家正式出版单位选购农业种植、农业养殖、农业机械、农村实用技术和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等类图书,内容涵盖,涉及农村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为“信合农家书屋”配置新颖独特的农村百科知识全书。

四、“信合农家书屋”捐赠仪式暨信合系统强农惠农工作经验交流会议

今年年底前择日举行盛大的“信合农家书屋”捐赠仪式暨信合系统强农惠农工作经验交流会议,邀请市委,区委和山西省农村信用社临汾办事处主要领导出席,全市各区,县信合社领导观摩交流,以点带面;受捐农家书屋代表及相关乡镇领导参加;安排捐赠企业领导在“信合农家书屋”捐赠仪式上作经验总结交流发言,并由省,市主流新闻媒体(电视,报纸,网络视频等)给予访谈和报道,大张旗鼓的宣传造势,扩大社会影响。

五、冠名捐赠企业回馈方式

1,由中共临汾市委宣传部,新闻出版管理总局,文明办授予企业及企业领导“信合农家书屋”荣誉奖牌及荣誉证书。

2,在受捐“信合农家书屋”悬挂由捐赠企业冠名的“信合农家书屋”牌匾。

3,在所捐赠图书的扉页印制捐赠企业的形象宣传广告。

4,“信合农家书屋”的所在地乡镇政府领导向捐赠单位致谢并赠送锦旗。

5,安排报纸,电视等主流媒体对冠名企业领导进行专题访谈,系列报道。

6,也可根据捐赠企业的要求另行制定个性化的回报方案。

六、组织机构

支持指导单位

中共临汾市委宣传部

临汾市新闻出版管理总局

临汾市##区人民政府

冠名捐建单位:

临汾市##区农村信用联社

承建执行单位

山西省临汾市儒林书局有限公司

七,后附

1、《信合农家书丛》(儒林书局推荐)选配图书目录

2、“信合农家书屋”牌匾,荣誉证书样式

3、媒体对相关农家书屋的报道,剪辑

策划人:电话:

2011年月

篇2:三味书屋的教学设计方案

一、项目背景

我国有约2亿贫困儿童出生在贫穷落后山区,全国每年出版大量图书,可是这些贫困儿童们每人拥有的图书最多只有2册,有的甚至0册。阅读一本书可能会影响一个人的一生,许多贫困地区的孩子们却远没有我们幸运,他们没有余力购买课本以外的书籍,更没有任何方式汲取外界的知识与信息,除了贫瘠的大地与封闭落后的村落,他们不知道山的外面是什么。中国国土庞大,许多贫困落后的山区因为自身地域与地质的关系,无法刺激经济发展,所以并不能普及最基本的教育发展水平,他们没有足够的资金与书籍资源来添置图书。为了帮助那些渴望知识的孩子们,《最衢州》杂志社特成立爱心书屋,呼吁各界人士捐出一本书,传递一份爱。

二、项目调查

据2012年教育部统计,全国共有5800余万留守儿童,其中衢州下辖所有区域包括江山市的留守儿童就有3.5万之众,大多数留守儿童出生在贫困家庭,父母也因生活所迫不得不外出务工,他们将子女托付给亲友一起生活,其中不乏有的儿童跟随着低保户的祖父母辈在一起勉强度日。留守儿童也就形成了一个弱势群体,他们普遍存在着疏于照顾、缺乏抚慰和社会关爱等问题。衢州有一所民工子弟学校,共有630名学生只,只有100多名学生拥有字典。其中一名三年级的小女孩说:“我太想有一本自己的字典了,这样在家看书的时候,遇到不认识的字,我就可以边查自己边看了。”这是多么发人省醒的一个案例,但在中国的贫困儿童之中这样的案例又何止千千万万,他们需要社会各界的关爱。

二、项目主题

“予人玫瑰,手留余香。爱心捐书,善小意大。”

三、工作机构

1、主办单位:

《最衢州》杂志社

2、协办单位

衢州市团市委、左邻右舍、沃尔玛、大润发、汇丰酒楼、香特莉蛋糕店、肯德基、麦当劳、雅帝品味装饰

四、前期准备

设定捐赠点、设计捐赠点挂牌,报纸软文呼吁,回馈礼品的安排。

五、项目步骤

1、捐赠对象

衢州留守儿童、衢州民工子弟学校

2、参加对象

社会各界所有爱心人士、企业

3、捐赠地点

汇丰酒楼、左邻右舍、沃尔玛、大润发、香特莉蛋糕店、肯德基、麦当劳、雅帝品味装饰

4、书籍捐赠工作

(1)爱心捐赠工作于2012-9-20正是启动

(2)相关捐赠地点记录记录捐赠者的姓名、电话及捐赠数量

(3)部分捐赠地点工作人员根据捐赠者捐赠累计数量做好礼品回馈

(4)工作人员做好捐赠书籍统计

6、个人捐赠书籍要求

(1)名著、字典、词典、工具书、童话、少儿读物、科普类书籍、适合中小学生阅读的杂志、小说、诗词、数、理、化、英、科学等有助学习、身心健康、开拓知识、视野的书籍

7、企业捐赠要求

(1)名著、字典、词典、工具书、童话、少儿读物、科普类书籍、适合中小学生阅读的杂志、小说、诗词、数、理、化、英、科学等有助学习、身心健康、开拓知识、视野的书籍

8、爱心回馈方式(个人)

《最衢州》杂志刊内附带回馈卡片,捐赠者按虚线剪下,累计收集一定数量后便可以到指定捐赠点兑换礼品。

(1)在指定捐赠点捐赠1本书籍者,回馈一期《最衢州》杂志

(2)累计捐赠10本以上书籍者,收集10张回馈卡片可到汇丰酒店兑换30元抵金券。

(3)累计捐赠60本以上书籍者(无需回馈卡片),将被录入《最衢州》杂志爱心大使

9、爱心大使回馈

(1)汇丰酒楼300元抵金券

(2)团市委颁发“爱心大使”证书

(3)拥有与主办方一起亲临对留守儿童、民工子弟学校的现场捐助活动资格。

(4)获得爱心捐助活动专题报道中人物专访的资格。

10、爱心回馈方式(企业)

(1)累计捐赠200本,赠《最衢州》杂志一期封1广告

(2)累计捐赠300本,团市委颁发“热心公益企业”证书

六、媒体策略

1、捐赠活动前期通过《衢州日报》、《最衢州》进行宣传,突出捐书目的、意义及公益性列明捐赠网点及回馈方式,呼吁社会各界爱心人士及热心公益事业的企业共同参加。

2、分阶段通过报纸以软广形式对活动阶段的书籍捐赠成果、收益群体的良好反应进行报道,并对积极参与捐赠的爱心大使、公益企业进行表彰鸣谢。

七、活动效果

篇3:识字写字教学的“三味书屋”

一、识字写字教学散发文化味

【案例点击】苏教版第五册《每逢佳节倍思亲》教学片段

师:说起“重阳节”, 你知道哪些有关它的知识?

先学生自主交流, 然后教师课件出示有关重阳节的知识:1我国古代把六叫做“阴”数, 把九叫做“阳”数。2农历九月初九, 两个九相重, 都是阳数, 称为“重阳”。3九月初九就是“九九”, 谐音是“久久”, 因此有长久之意, 也称敬老节。42013年10月13日的重阳节, 也是全国第一个法定的“老年节”。5重阳节的习俗有:登高、插茱萸、赏菊花、吃重阳糕等。

师:“重” (chóng) 还是本课的一个生字, 它还有一个读音zhòng。下面我们一起来书写一下这个字, 谁能告诉老师书写时我们要注意些什么? (学生讲述“重”字书写要领, 教师范写, 指导学生在田字格中书写, 然后引导学生进行相互评价。)

师:有关这个“重”字呀, 还有一个有趣的故事, 同学们想听吗?

讲述字理 (仓颉jié造字的故事)

仓颉造了字, 人人夸他, 他得意忘形之下造的字也马虎起来。当它造好了“重、出”后, 有一位老人问他:“仓颉啊, 你造的字已经家喻户晓, 可我人老眼花, 有几个字至今还糊涂着呢, 你肯不肯再教教我?”老人接着又说:“你造的‘重’字, 是说有千里之远, 应该念出远门的‘出’字, 而你却教人念成重量的‘重’字。反过来, 两座山合在一起的‘出’字, 本该为重量的‘重’字, 你倒教成了出远门的‘出’字。这几个字真叫我难以琢磨, 只好来请教你了。”这时仓颉羞得无地自容, 深知自己因为骄傲铸成了大错, 但这些字已经传遍了天下, 改都改不了。他连忙跪下, 痛哭流涕地表示忏悔, 以后一定不再骄傲自大!从此以后, 仓颉每造一个字, 总要将字义反复推敲, 将字形与字义相结合, 再也不敢粗心马虎了。最后这些字逐渐流传了下来, 成了我们中国特有的汉字。

【案例评析】

“重”是《每逢佳节倍思亲》中的一个生字, 在教学时, 这位教师首先从课文“重阳节”这个词语导入, 给学生拓展了五个有关重阳节的小知识;接着教师重点对学生进行了“重”字的书写指导, 让学生正确、美观地在田字格中书写这个“重”字, 同时学生还知道了“重”字是一个多音字;最精彩的是, 这位教师最后还引入了一则“仓颉造字的故事”, 让学生更加深刻、形象地记住了“重”字。这样的教学过程, 一个简简单单的生字, 经过学生一系列的触摸并感悟, 慢慢地烙上了文字所特有的文化味, 不但让学生知晓了重阳节的知识, 而且知道了有关“重”字造字的趣事, 今后这个“重”字, 一定会烙入学生们的记忆。

二、识字写字教学散发书法味

【案例点击】苏教版第七册《黄鹤楼送别》教学片段

师:同学们, 这小节中“暮”是生字, 你能说说它的意思吗?你是通过什么方法知道它的意思的?

生1:暮指日落时, 傍晚的意思。我是利用查字典的方法。

生2:我是利用看字形的方法, 你看“暮”字下面是个日字, 有太阳的意思, 而且这个日字又在莫的下面, 说明这太阳快要落山了。

师:说得真好! (教师课件出示“暮”字书法作品展示)

原来“莫” (1) 就是“暮”的本字, 这样写, 上下的叉叉代表的是草丛, 意思就是太阳隐没在丛林之中, 快要下山了。后来, 在晚期的篆文中, 在“莫”字下方又加了一个“日”, 变成了“暮” (2) , 古人称日升而天地分明为“旦”, 称日落而天地不分为“暮”。我们看“暮” (3) 是隶书, “暮” (4) 是楷书, “暮” (5) 是行书, 而“暮” (6) 则是毛泽东写的草书……

【案例评析】

《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小学高年级学生“能用毛笔书写楷书, 在书写中体会汉字的优美”。因此, 在这节课的识字写字环节, 教师让学生在研究“暮”字含义的同时, 还适当地渗透了书法教育, 让学生们从欣赏的角度感悟汉字所特有的书法美感, 隶书的“暮”书写流畅, 蚕头燕尾;楷书的“暮”工工整整, 一提一顿, 左右能详;行书的“暮”有轻有重, 无比奔放……让学生们在书法线条的轻舞飞扬中体悟中国语言文字的魅力。

三、识字写字教学散发生活味

【案例点击】苏教版第五册《每逢佳节倍思亲》教学片段

课件出示 (课文第三小节) :王维想:以前在家乡时, 每逢重阳节总要和兄弟们头插茱萸, 手挽着手去城外登高远眺。大家欢聚在一起, 是多么让人高兴啊!如今我们却天各一方, 不能相会……此时此刻, 兄弟们一定也在登高聚会, 西望长安, 思念着我呢。

师:今天的早晨, 王维一起床, 不由地思绪万千—— (引读课件)

中午, 窗外不时传来他人和友人的吟歌声, 王维不由想—— (再次引读)

夜晚, 夜深人静, 王维辗转反侧, 又一次陷入了深思—— (再次引读)

师:时时想起, 今又想起, 我们把这样的“想”叫做——“念”, “念”是本课的一个生字, “念”由心生, “今”又想起, 所以上面是一个“今”字, 下面是个“心”, 不能写成“令”。观察一下, 这个“念”字在书写时我们要注意些什么呢? (指导学生进行生字的书写。)

师:在生活中你是否也曾在某个特殊时候“思念”过某些人、某些事呢? (学生自由表达)

【案例评析】

篇4:三味书屋的教学设计方案

(在学生对“百草园”和“三味书屋”内容已有初步了解的基础上。)

师:你们觉得文章什么内容最有趣,什么内容最无味?

生:(多数学生)美女蛇的故事最有趣,三味书屋师生读书内容最无味。

师:三味书屋读书真的那么无味吗?(决定先由这个问题入手)

[出示投影]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样写先生念书:

后来,我们的声音便低下去,静下去了,只有他还大声朗读着:——“铁如意,指挥倜傥,一坐皆惊呢~~;金叵罗,颠倒淋漓噫,千杯未醉嗬~~……”

我疑心这是极好的文章,因为读到这里,他总是微笑起来,而且将头仰起,摇着,向后拗过去,拗过去。

(先生读的文章原文出自清代刘翰的《李克用置酒三垂冈赋》:铁如意,指挥倜傥,一坐皆惊;金叵罗,颠倒淋漓,千杯未醉。)

师:通过对比,发现课文中多出了三个语气词:呢、噫、嗬,且句后还加了两个波浪线。这是怎么回事呢?

生:我觉得,这是因为先生读书时太“投入”,完全沉醉其中了,感情也就自然而然地融入其中,所以兴之所至就带出了三个语气词。

师:对,先生读书投入还体现在哪里?

生:先生读书时“微笑起来,而且将头仰起,摇着,向后拗过去,拗过去”的描写,活灵活现地描写了先生读书的语气、声调和神态。使少年鲁迅“疑心这是极好的文章”,并留下极深的印象。

师:说得好极了!先生读书投入,且能深深吸引少年鲁迅是因为先生在朗读时对文章内容进行了适当的补白,即按情感表达的需要增加了三个语气词。

师:如果我们读书时也能像先生一样读出神态动作,甚至带上自己的语言(语气词)来,肯定不会觉得那样乏味了。

(理解这个问题之后,学生模仿先生的神态和语气表情朗读这一段。读得很有味,同学们都笑了。)

师:回到前一个问题,刚才大家都认为美女蛇的故事是有趣的,从故事描写的角度来看这个趣味主要来自故事情节,我们试着也来作些补白,从听者的角度来描绘这种趣味。

[出示投影]

听长妈妈讲故事时,“我”的反应又是如何的呢?请在故事情节中适当穿插“我”听故事时的神情、动作甚至语言等。

[生小组讨论后交流]

先前,有一个读书人住在古庙里用功,晚间,在院子里纳凉的时候,突然听到有人在叫他。(我心里咯噔一下,微微皱了一下眉头,竖起耳朵,继续往下听……)

答应着,四面看时,却见一个美女的脸露在墙头上,向他一看,隐去了。

(“啊!”我抱紧长妈妈的腿,用余光瞄了瞄墙,嘴里却呢喃着:然后呢?)

他很高兴;但竟给那走来夜谈的老和尚识破了机关。说他脸上有些妖气,一定遇见“美女蛇”了;这是人首蛇身的怪物,能唤人名,倘一答应,夜间便要来吃这人的肉的。

(“真的吗?”我将身体更贴紧长妈妈,小心地咽下口水,按捺不住心底的好奇,压低声音问道:那……然后呢?)

他自然吓得要死,而那老和尚却道无妨,给他一个小盒子,说只要放在枕边,便可高枕而卧。他虽然照样办,却总是睡不着,——当然睡不着的。

(“哦”,我半信半疑,吊着的一颗心也就慢慢放了下来,微微呼了口气)

到半夜,果然来了,沙沙沙!门外像是风雨声。

(“呀”……心一下子又揪了起来,我赶紧闭住眼睛,仿佛美女蛇就在我眼前)

他正抖作一团时,却听得豁的一声,一道金光从枕边飞出,外面便什么声音也没有了,那金光也就飞回来,敛在盒子里。

(我豁的站了起来,“好险哪!”……)

后来,老和尚说,这是飞蜈蚣,它能吸蛇的脑髓,美女蛇就被它治死了。

(美女蛇就这样死了?再后来呢?)

(长妈妈有些不耐烦了,厉声说道:没后来了,睡觉!)

……

师:根据刚才同学们讨论的结果,现在请一个同学来做长妈妈,一个同学来表演文中的“我”,两人一起演绎当时的情景。(两学生表演得入情入理,惟妙惟肖,同学们情不自禁地都鼓起掌来。)

师:再接着想象一下,那个晚上,听完故事的“我”会如何?

生:做了一夜的梦,梦里全是美女蛇,她喊着我的名字……

生:独自躺在床上,紧闭双眼,仔细聆听窗外的各种响声,心里不断想着床边要是有个金盒子,就什么也不怕了。

生:紧紧的搂着长妈妈睡了一夜,早上长妈妈说我说了一夜的梦话……

生:晚上睡不着,白天也不敢往墙上瞟,一听到别人喊我名字就吓得要命,不敢回头也不敢答应。

……

师:这才是“美女蛇故事”真正神秘的地方。不必说园子里的鲜美的植物,形象的动物,也不必说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动物的低吟弹唱,“我”的调皮好奇,单是长妈妈故事中神秘的美女蛇,神奇的飞蜈蚣就让“我”魂牵梦萦,彻夜难眠……

(以上教学片断旨在通过了解“先生读书时对文章内容有补白”明白三味书屋读书生活并非没有一点趣味;通过“对美女蛇故事的补白”练习,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到百草园的趣中趣)

以上教学构思是鉴于通常情况下,在教学《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时,很多教师似乎更重视结构的分析,把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看作两个部分,并确定这两者之间是对比关系(笼统地认为百草园是快乐的,三味书屋是枯燥乏味的)。而教学参考书中对文章思想感情的理解没有给教师提供固定答案,只给出三种提示让学生自由讨论,只要言之有理,持哪一种观点都是可以的。从中可以发现对此文的教学解读,已经逐步破除了过去以主题分析为主的解读模式,否定了“批判封建教育制度说”,这种解读视角的多元化,给读者和作品之间提供了平等对话、彼此尊重的可能,使得教学解读在文章的主题、意蕴问题上,实现了向文本解读的归依。因此在教学这篇文章时,教者应该尽可能的给学生创造广阔的思维空间,让学生对作品有自己的解读,体验阅读的乐趣。

所以当学生普遍认为“三味书屋读书生活最无味”时,我试着引导学生通过比较阅读来发现先生读书时是有“补白”的,所以能深深吸引我仔细欣赏,从而明白“无味中的有味”;顺势通过对“美女蛇故事”的补白训练来休会“有味中的真味”即“味中味”,于是便形成了以上教学片断。

新课程给语文课堂教学带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新的语文教材给予教师和学生广阔的发展和创造空间,具有很强的开放性。补白成了教学的点睛之笔。

一.在情感升华处补白,意真情更深。可以说选入教材的文章字里行间都蕴含着丰富的意韵、情感和哲理。教学中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在激情处补白,不但能突破重点和难点,还能让学生准确地把握文章的意境和作者的情感,就如以上教学片断所示。

二.在主题深化点进行补白,意明旨亦深。如教学《观刈麦》,为了让学生走进那个“苛政猛于虎”的时代,在解读“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时,笔者设计了这样的练习:作者来到田间,他看到了 ,听到了 ,他想: ”这是有价值的空白点,教学中,抓住这一空白点创设语境,使学生在补白拓展中感受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同时培养锻炼学生的思维想象力,真正实现了语文课堂“语言”和“精神”的融合。

三.在文本结尾处进行补白,意尽而韵长。为了使文章达到言虽尽而意犹在的效果,很多作者喜欢让文章留下一个令人遐想的结尾。这些空白不是作者行笔的终结或无奈,恰恰是不忍点破的韵外之致。教师可以对此来个及时练笔,如教学《窗》结尾的那堵白墙,是学生放开思绪,捕捉情感的蓄积点。教师大可在这里做好文章,通过对“那堵白墙”进行补白,让学生在文本阅读中升华、发展情感体验。

另处还可以通过在情节高潮点进行补白,对标点符号处(省略号)进行补白,于文本背景处补白等,来进行个性文学解读,体现解读过程的艺术性、体验性和创新性。

文本包含着很多空白之处,“文本空白处”常常是文章作者不想点破的韵外之意,不可言传的独具匠心。在阅读教学中,如果我们能在课文背景的迷茫处、情感的空白处、理解的困惑处进行合理阐释,适时穿插,适度补白,就能给学生带来无尽的遐思,既能“拨开云雾见天日”,也能“笔探风雅无穷意”,这样的语文课堂才更具感染力和生命力。

篇5:名人书屋筹建方案

一、名人书屋选址

二楼进门入口右转,设立名人书屋,紧邻读书角,改造现有工具书室南半边为名人书屋。

二、名人书屋布局方案(以设计师方案为准)

拆除原工具书室南边两排14节书架,增设集查询和办公二合一的工作台和相关查询电脑设备,用屏风隔断营造阅览空间,增加沙发、创意阅览桌、墙面装饰字画、窗帘、绿植、空调等,涉及顶部及墙面漏雨防水处理、电路改造等。

三、名人书屋涉及项目工程及预算

序号

项目名称

预算

备注

书屋设计、装饰费用(含软装、材料、墙面装饰字画、绿植)

10.2万元

图书馆

档案馆

图书搬运力资、购买书立等:

(1)工具书室现有工具书4万册,需下架、捆扎、贴标签、搬运图书2万册,需另调拨教育类图书2万册,力资费用1.5万元。

(2)14节6层书架拆除、搬运、安装,涉及费用0.15万元。

(3)购买大号书立2000个,费用2万元

3.65万元

室内维修:(1)屋顶漏雨、墙面粉刷,不宜做。

(2)空调电路改造,约0.9万元

(3)灯(现有灯柱更换),在维修经费中解决。

0.9万元

后勤管理处

设备:

(1)5台空调(含步楼书屋2台),约5万元

(2)电脑6台,约3万元

(3)创意阅览桌、沙发、办公桌、窗帘,约2万元

10万元

国资处

图书馆大厅多媒体大屏播放系统

26万元

图书馆大厅防火门更换

2.7万元

保卫处

合计

篇6:职工书屋活动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根据《中华全国总工会关于开展全国工会职工书屋建设的实施意见》总工发[]3号等有关文件精神,以提高职工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技术技能素质为重点,创建学习型企业。

二、工作目标

通过创建职工书屋,培养学习型职工,建立学习型组织,营 造学习型文化氛围,在企业内部形成“爱读书、多读书、读好书”的文化潮流,把职工书屋打造成内聚人气、外树形象的企业文化新品牌。

三、职工书屋组织机构

1、由海伦农场工会策划和组织,各基层工会协办。

2、成立职工书屋创建组委会

主任:王秋梅

成员:朱晶敏 张万祥 顾伟民 马静 朱晓文 李平慕显达 胡敬华 王永刚 高山

3、组委会下设办公室,负责组织、协调等相关工作。 组长:朱晓文

成员:王平周航 牛桂芳

四、书屋地点

文体馆三楼。

五、硬件设施建设

1、图书:目前已有图书1册。

2、报刊架:38个报刊架。

3、“职工书屋”铭牌,一个。

4、室内横幅、条幅或海报等励志、读书名言警句。

六、书籍来源

1、上级支持。

2、自身投入。

3、职工捐赠。

七、图书、资料分类:

1、安全、技术、环保、财务、机电设备等专业书籍,占总藏书的40%;

2、政治、经济、哲学类书籍,占总藏书的20%;

3、提升个人素养,转变工作态度等励志类书籍,如《人性的弱点》、《责任胜于能力》,占总藏书的10%;

4、教育子女、医疗卫生、养殖、种树等生活类书籍,占总藏书的10%;

5、杂志、小说、专刊如《读者》、《青年文摘》、《现代企业文化》等占总藏书的10%;

6、其他书籍如《人物传记》等占总藏书的10%; 具体分配比例根据抽样调查问卷的情况以及工作组的讨论结果做调整。

八、落实工作任务

(一)组织、策划期:召开职工书屋创建专题会议,加强领导组、工作组以及各部门、单位负责人的重视,明确工作任务;下发调查问卷,针对员工读书需求、兴趣爱好等方面进行抽样问卷调查,了解职工书屋的书籍种类需求;针对职工书屋的创建收集员工合理化建议;

(二)宣传发动期:一方面,下发职工书屋创建方案以及捐书活动通知,营造良好氛围,并通过捐书活动获得一部分书籍;另一方面,完善职工书屋桌椅、书架等硬件设施;

(三)建立健全相关规章制度:组织召开专题会议,建立健全职工书屋借阅和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落实职工书屋责任人和管理人员;并策划职工书屋开放仪式。

九、工作要求

1、强化领导,加强重视,各部门、各单位务必将职工书屋的建设情况和宗旨传达到各个层面,并鼓励和号召员工积极参与到职工书屋的建设和读书活动中。

2、统筹策划,明确分工,注重责任落实。各部门和单位要高度重视“职工书屋”建设工作,统一认识、精心策划、认真组织,整合资源,形成合力。

3、边建设、边使用,边完善,进一步扩展藏书的渠道,除购买和订阅相关图书外,鼓励广大干部职工捐赠好书、好资料,增加藏书量;同时,根据职工读书需求,逐年增加职工书屋的藏书量。

篇7:开展农家书屋活动方案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届五中、六中全会精神,落实县会议精神要求,以提升公民素质、构建和谐社会为目标,紧紧围绕创建文化工作先进单位,倡导读书理念,引领文化消费,使我镇广大人民群众的思想文化素质有明显提高。

二、重点工作和责任分工

1、开展农家书屋创建活动

以各小学为单位,在全镇开展建设“农家书屋”活动,采取教师、学生及社会捐赠、学校与村合作共建的方式,加大图书的储备,把全镇22个“农家书屋”打造成农民读书学习基地。今年重点武装11个“农家书屋”,藏书达到5000册,其余“农家书屋”图书配备达1000册。责任单位:各村小学。

2、开展“讲文明礼仪、树社会新风”活动。8-12月份,在全镇青少年中,开展文明礼仪知识和技能比赛活动,以推进礼仪教育、普及礼仪知识、倡导文明生活。责任单位:全镇各学校。

3、开展“建设和谐新农村”主题征文活动(8月至12月)

面向公民,开展“建设和谐新农村”主题征文活动,聘请专业人士评选出特等奖1名、一等奖3名、二等奖10名、三等奖20名,给予适当的`物质奖励。责任单位:中心学校办公室。

4.开展“三个一”家庭读书活动。8-10月份,通过全体中小学生,在全镇家庭中开展“订一份学习计划、读一本好书、学一项技能”为主要内容的家庭读书活动。责任单位:各村民委员会。

5、开展“我读书、我快乐”全民系列阅读活动(207月至12月)

(1)名家系列讲座。邀请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知名专家学者围绕当前国内外热点问题进行专题讲座。责任单位:六十铺镇中心学校。

(2)中学生辩论邀请赛。立足我镇初中学生实际,由马桥中学承办,围绕读书这一主题,邀请镇内初中学生参与,力求形成文化品牌。责任单位:马桥初中。

(3)健康文化演唱演出。在第二希望小学操场上举办卡拉OK演出活动,每月一场。责任单位:第二希望小学。

(4)“团结友爱互助,共建和谐校园”青少年主题教育。在青少年中开展主题教育读书活动。责任单位:各中小学。

(5)“新农村?新农民”主题读书活动。以农家书屋为平台,在全镇广大农民中开展“新农村、新农民”主题读书活动。责任单位:各村民委员会。

(6)中小学生现场作文大赛。内容围绕读书与人生、成长与成才为主题,将聘请专家对参赛作品进行认真评选,优秀者给予奖励。中心学校办公室。

(7)百科知识竞赛。面向全镇青少年,围绕政治、经济、法律、历史、哲学、文学、新农村建设等方面内容,提前公布竞赛试题,在全部答对的试卷中抽取幸运者30名,给予奖励。责任单位:车站小学。

(8)书法、绘画、摄影作品展。展示农村发展和公民风貌等,提升文化品位,提高农村文化情调,增强公民爱家乡之情。责任单位:桃职中。

(9)对读书活动先进单位进行表彰。为使活动能落到实处,将于12月底,对在这次活动中涌现的先进单位、先进个人进行评选表彰。责任单位:六十铺中心学校

三、有关要求

篇8:三味书屋的教学设计方案

在鲁迅作品《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教学中, 笔者按照新课标的要求做了一些尝试, 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现就以《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教学实践为例, 浅谈如何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恰当运用人文关怀, 促进并发挥学生学习主动性和创造性。

一、鼓励学生发表课本所未涉及的独特见解, 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多元智力

新课标明确指出要“珍惜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因此, 学生对文章的不同角度的感悟, 只要言之有理, 就应当给予充分的肯定。对于《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主题思想的理解, 历来有争议:一种意见认为, 本文的主题在于批判封建教育制度;另一种意见认为, 不在于批判教育制度。这两种不同的意见造成对文章前、后两个部分内容之间的关系亦有多种理解:一种理解是衬托关系。用百草园自由快乐的生活衬托三味书屋枯燥无味的生活, 揭露和批判封建腐朽、脱离儿童实际的私塾教育。第二种理解是对比关系。用百草园自由快乐的生活同百草园枯燥无味的生活作对比, 表现了儿童热爱大自然、喜欢自由快乐的生活的心理, 同时对束缚儿童身心发展的封建教育表示不满。第三种理解是统一关系。通过对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美好生活的回忆, 表现儿童对自然的热爱, 对知识的追求, 以及天真幼稚、欢乐的心理。然而在教堂讨论过程中, 当我问及学生有无其他理解时, 一个平时极少发言的女同学小声地回答说: “有。”她认为:课文前一部分写的百草园的生活, 是鲁迅进学校前无忧无虑、快乐无比的生活;而课文后一部分所写的三味书屋的内容, 是鲁迅上学后苦中有乐的生活, 这也是求学者必须经历的过程。所以说, 这两部分的内容是两个不同阶段的生活, 是两个不同的生命历程, 它们之间的关系无所谓是衬托关系还是对比关系或者是统一关系。小女孩的见解不一定高明, 但对于一个初一学生来说, 能有这样的理解是非常值得鼓励的。

二、允许“偏离主题”的发言, 珍惜学生的“胡思乱想”

在讨论《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主题时, 有个同学突然提出课文所论及“怪哉”这一传说应属于封建迷信, 因为世界上根本不存在这种虫。话音刚落, 便有两个学生把手高高举起, 我微笑地示意他们谈谈自己的看法。一个同学说: “迷信是第二科学!因为迷信世界里的一切都是人们想象出来的, 是幻想。如果没有幻想, 能有科技发达的今天吗?”另一个同学说: “只要是流传下来的东西, 都有其存在的道理。就迷信而言, 从正面的角度看, 它主张与人为善, 因此, 它可以是一种信仰;对饱受生活煎熬或是身患绝症的人来说, 它又是一种寄托。”当时的讨论非常踊跃。这时, 学生们开始小声议论, “离题了”, “一派胡言”……我却带头鼓起掌来, 并竖起大拇指表扬他们有宽广的知识面, 而且敢想敢说, 实在难能可贵。同时, 也对发言已“离题”的同学称赞他们能够发现问题, 属于聪明一族!其实“胡思乱想”是处在奇思异想年龄阶段的青少年的天性, 即使他们的“乱提问”是“荒唐”, 是“谬论”, 这也是他们知识水平和认识能力折射的必然结果。纵观世界大科学家的研究史, 几乎无一例外都是谬论多于真理, 失败多于成功。我们没有理由苛求这些正在求知的青少年的观点要多么地准确!现代教育的学生观认为, 应该允许学生“胡思乱想”, 甚至“为所欲为”, 让学生在“自由发言”的氛围中畅所欲言, 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个体意识。

三、教师公开质疑教材, 发挥表率作用

要求学生大胆质疑的同时,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可以就教材或现实中的问题提出个人的看法, 在潜移默化中逐渐成为学生的表率。比如, 对《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课后练习内容编排可提出个人观点, 课文前、后两部分之间内容的关系和所表现的作者思想感情的三种说法可改为:①对比关系。用百草园自由快乐的生活同三味书屋枯燥无味的生活作对比, 表现了儿童热爱大自然、喜欢自由快乐生活的心理, 同时对束缚儿童身心发展的封建教育表示不满。②统一关系。通过对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美好生活的回忆, 表现儿童对自然的热爱, 对知识的追求, 以及天真幼稚、欢乐的心理。③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的生活是鲁迅小时候两种不同的生活经历、两种不同的生命历程, 都是过去的组成部分。百草园的生活是自由快乐的, 三味书屋的生活则是苦中有乐。其实在我们的求学生涯中, 也要向鲁迅一样苦中寻乐。因为衬托关系和对比关系不但意思相近, 而且所表现的思想感情也都是“反封建教育”, 两种说法重复, 所以应该删去“衬托关系”。

四、允许学生坐着发言, 保护学生脆弱的“灵感”

学生有异议的观点, 往往触景 (或因事) 而发, 来自闪念之间, 稍纵即逝, 等不得举手、站立、思考、措词等一系列礼节性过程。若经过复杂的思想斗争后, 学生立异的锐气会因而大减, 思路失去顺畅, 语言陷于支离, 客观上扼杀了学生来之不易的创新激情。所以, 在课堂中适当剔除教学上的清规戒律, 允许学生坐着无拘无束地争相质疑, 是培养学生求异思维的关键环节。

篇9:三味书屋的教学设计方案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是一篇经典散文,被收录在鲁迅《朝花夕拾》散文集中,这篇文章的编排目的是让学生感受散文的写作特点,培养学生掌握散文教材的学习方法。传统的教学中,一些教师只是简单粗略地让学生朗读所学文章,并解决文章当中的生字词,背诵文章第二节中景物描写的优美语句,然后直接告诉学生文章的主旨,致使学生没有真正掌握散文学习的一般方法,这种教学方法忽视了学生的学习需求,也不符合新课改理念中提出的让学生自主学习和主动探究的新理念。教师要循序渐进地指导学生学会阅读散文,让学生在与文本对话的过程中学会抓住作品中感人的意境和形象,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进而领会散文的主旨。

一、从学生视角优化教学设计

备课不能只是简单地设计教学过程和给出几个简单的思考题,要结合编者在某一单元对具体课文的培养目标,关注学生的具体学情找到文本与学生的最佳契合点、因地制宜、有的放矢。由于初中生对散文的鉴赏能力有限,准确理解作者的写作手法并体会字里行间流露出的感情比较困难。教师就要有针对性地加以引导和训练。教师可以设计简单有效的教学步骤,如:让学生初读课文体会作者对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的情感变化,再读课文理清文章的结构层次;细读课文、师生共同剖析这篇散文的写法特点,如写景时的由远及近、动静结合,描写两处景物的自然过渡和准确预言等,引导学生把握作者的写作思路。这样,在教师有效地引导下,学生就会逐步突破教学重难点,学会欣赏散文的一般方法。教師在备课时要设想到学生学习时可能出现的问题,要以学生的视角来设计教学、从学生的理解能力来设计问题。

二、用相关情境激活学生思维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是鲁迅创作的一篇记叙自己妙趣横生幼年往事的散文,为深化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可以创设与文本相关的教学情境,把学生置身于文本中的情境,激活学生思维,引导学生体味作者的童年乐事。例如:教学到作者描述自己在百草园的生活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几幅与百草园相似的场景:绿绿的草地、飞舞的蝴蝶配以和悦的鸟鸣声,让学生直观地感受作者童年生活的乐园,引导学生产生情感的共鸣,从而让学生感悟少年鲁迅在百草园里的快乐。又如:讲解到作者跟着闰土捕鸟的情节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讲一下自己童年时与小伙伴一起抓鸟的情景,以此让学生了解作者童年在百草园的幸福生活等。通过这种方法,可以激发学生探索鲁迅童年乐事,激活学生思维,促使学生理解鲁迅对童年往事的怀念之情。

三、用深情朗读体味作者情感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引导学生在朗读中揣摩阅读语调,准确把握字里行间流露出的情感。让学生试着朗读“百草园的玩耍”和“三味书屋的读书”两个段落,并让学生说出在朗读时应该用什么语气?在这个问题的引导下,学生会仔细揣摩作者的心理活动,然后发现作者生活在百草园挖何首乌根、听长妈妈讲故事、跟着闰土父亲捕鸟时的生活是轻松快活的,而生活在三味书屋被先生逼着读书、面对枯燥无味的知识和死板严肃的先生是苦闷压抑的。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用心来品味、用情来朗读,用满是欢欣和丝丝哀愁的语调分别读出作者在百草园生活与在三味书屋读书时截然不同的心理,然后得出作者通过这篇文章表达出自己对童年无忧无虑的生活的热爱,理解作者对腐朽封建制度的抨击。

四、用精巧作业巩固教学效果

有效的作业设计能深化学生对课文知识的理解,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作业设计要从学生的心理特点出发,让学生走进文本、感悟文本。可以让学生根据课文第二节写景时的由远及近、上下呼应和动静结合的写法仿写训练,写出学校的花园一角,让学生使用好比喻、拟人和排比等修辞手法,写出静态景物的特征和动态景物的特点,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学会表达。可以让学生以少年鲁迅的心理写出在三味书屋一次挨打的经历,要求学生重点写出挨打时的心中所想和对百草园生活的怀念。通过布置这种自主探究型的作业,帮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文章的写作结构,这样的作业设计既可以加深学生对散文写法的学习,又能加深学生对文章主题的理解,让学生走进故事情节切身感受到封建教育制度对儿童身心健康的摧残,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探究学习的能力。

总之,散文教学要注重走进文本,用心去体会文中的故事。教师从学生的特点出发精致备课,优化教学设计;要创设出散文学习的相关情景,让学生融入文本的情景、用情去感悟文本的主题表达。要用精巧的作业来训练学生的语文素养,促使学生掌握散文学习的一般方法,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篇10:爱心书屋活动策划方案

阳春三月,百花齐放。漫步于大学的校园里,沉浸在象牙塔的我们感受着智慧的美妙。可你是否知道,在这美丽的背后,隐藏着多少令人痛惜的辛酸和期盼。一群本该坐在课堂上的孩子,却过早的承受生活的坎坷和凄凉,他们也需要知识的洗礼,他们的脸上写满了困惑和渴望,流淌在他们脸上的神情告诉我们:读书是我们的`希望?

书是让人了解世界看清世界的窗口,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拥有一本好的是很容易的事,但贫困山区的孩子因为环境及家庭经济的因素使得他们想得到一本书很难,这样就会极大的影响他们的学习,对其自己在学习方面的发展造成了非常不利的影响。可就在我们身边还有另外一批孩子,他们有优越的家庭条件,拥有看不完的课外书,徜徉在知识的海洋里。其实,书本只是知识的一个载体,当我们吸收了知识后,又何尝不能把知识用爱心接力棒的形式传递下去呢??为此,安徽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的同学们想到了“爱心书屋”。

活动背景:

一、在我国,特别是贫困山区尚有少数文盲的存在,为了加强贫困儿童的素质教育,培养贫困儿童自力更生建设家乡的本领,中国儿童基金会还设立了“爱心书屋实用技术培训专项基金”。截止到目前,实施“爱心书屋”已经遍布全国各地,共建造约一万座小型图书馆。

二、就在我们身边,仍有一些贫困儿童因为家庭贫困,提前承担起生活的压力,被迫辍学,亟需帮助。那一个个令人触目惊心的贫困家庭,那一个个生活重压下之下的孤苦身影,那一双双渴求知识的期盼眼神,深深地烙印在安徽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志愿者们的心中。我们真诚邀请充满爱心的您,与大家一同帮助他们渡过难关。

活动目的:

一、风雨兼程,“爱心书屋”已经走过二十余年。此次活动的成功举办,可以在帮助贫困儿童摆脱困难的同时,积极享受课外知识的无限熏陶,感受来自社会的关爱。今天的孩子,是未来的主人。孩子的素质,影响着未来全民族的素质。

二、积极配合慈善机构工作,唤起大家对贫困山区儿童的关心,积极的参与到这份爱心事业中来。展示出当代大学生的精神面貌。同时使慈善活动深入到大学生活之中,增强大学生社会责任感,让爱心事业在大学校园里得以升华。

三、在活动进行中,锻炼学生干部和同学的处事能力,增强其对活动的组织、判断、策划、统筹与指挥能力,并培养部员人员之间的团队合作精神。

四、通过志愿者对活动的亲身参与与现在优越的生活学习环境形成对比,让同学们感觉自己的学习机会的可贵,从而激励我们珍惜时间和来之不易的机会,努力学习。

活动主题: 传递知识能量,共建爱心书屋。 活动前期准备:

1.联系学校,确定受捐学校。

2.联系受捐学校领导,获取该校的有关情况(学生总体情况、教学硬件设施等)

4.联系合作实验中学以及小学校领导,确定合作关系并协商双方负责的工作

5.联系新闻媒体,活动过程中争取在各募捐点予以报道

6.确定活动流程以及相关人员的职责

活动版块——【大学篇】

活动时间:20**年3月

活动地点:安徽医科大学

活动前期准备:

一、汇报和审批工作:将活动内容和形式向院领导及活动负责人汇报,商讨活动开展的工作安排,并向管理部门申请活动场地

二、宣传工作

负责人:

1. 宣传单(500份)

要求: ①介绍此次活动的目的和作用。

②呼吁同学们捐款,捐物

③语言力求概括性强

④活动前一天及活动当天在人员聚集地发放

2. 宣传海报

要求:①实片海报:制作实片海报,将照片贴于海报上端,并附上相关背景内容,下端留白处贴留言彩纸

②手绘海报:计划提出的背景以及这个工程开展至今取得的成就和目前中国失学儿童的相关情况

3. 横幅

要求:①书写此次活动的主题

②活动当天悬挂于现场

4. 广播站

篇11:农家书屋读书创业演讲比赛方案

一、指导思想

读书演讲活动要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农家书屋为平台,充分发挥农家书屋的功能和

作用,结合农村实际,引导广大农民多读书,读好书。通过读书演讲活动,让农民在阅读中开阔视野、增长知识、陶冶情操、感受快乐,不断丰富精神世界,增强精神力量,推动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促进社会和谐。

二、活动主题

读书演讲比赛主题为“读书创业”。

三、内容要求

(一)演讲内容要积极健康向上,贴近生活,语言要简洁、自然、生动,字数在1500字以内。

(二)演讲所涉及的图书应由国内出版单位正式出版发行,导向正确,有益身心,图书类型不限。

四、活动安排

(一)8月各乡镇自行进行读书创业演讲活动初赛,初赛形式不限,并在8月31日前评选出1名优秀选手报送县文化局。

(二)9月上旬,由县文化局组织各乡镇优秀选手在县城进行读书创业演讲活动决赛。

五、奖项设置

本次读书演讲比赛决赛设立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3名、优秀奖若干名。一等、二等奖、三等奖颁发奖品和证书,优秀奖颁发证书。

六、组织领导

(一)各乡镇文化站要认真做好读书创业演讲比赛的组织工作,保证演讲比赛的质量。通过举办读书创业演讲比赛,进一步推进全民阅读活动,提高农民群众“多读书、读好书”的积极性,更有效地发挥农家书屋增长农民知识、提高农民素质的作用,发挥农家书屋促进农民科技致富的桥梁纽带用,更好地带动农家书屋工程建设。

(二)文化局将把本次活动纳入考核乡镇文化站的一项重要内容,对组织有力的乡镇,将优先资助和发放农家书屋、共享工程、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等项目设备,对工作不力的乡镇将暂缓或停发。

七、报送方式

篇12:三味书屋的教学设计方案

为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保障广大职工的基本文化权益,深化“创建学习型组织,争做知识型职工”活动,全面提高职工队伍整体素质。管理区根据上级工会关于开展“职工书屋”建设工作的意见,结合本单位实际,提出如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管理区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以北大荒核心价值观为根本,坚持因地制宜、资源共享、综合利用一屋多用的原则,以书屋为载体,并积极开展各种形式的读书活动,引导职工养成“爱读书,读好书”的良好习惯,促进学习型垦区建设,为构建垦区城乡一体化新格局、促进农场跨越式发展提供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以改善管理区职工群众的学习条件为目的,传播先进文化,提高职工素质,开启职工智慧,激发创造活力,丰富管理区职工群众的精神生活,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为推进实现科学发展、共建共享和谐社会,加快管理区进程提供精神动力和文化支持。

二、建设重点

管理区“职工书屋”建设要坚持贴近基层,贴近实际,贴近职工的原则,建设重点是将管理区作为重点建设工地,以本单位职工群众为重点服务对象。

三、建设目标

根据上级工会要求,管理区争取在2010年底前将“职工书屋”的软硬件建设全部达到全总 “职工书屋”示范点建设标准,同时要形成具有垦区特色的职工素质工程建设平台,争创七星农场 “职工书屋”建设示范基地。

四、管理区的基本条件

1、“职工书屋”建设面积

管理区将“职工书屋”与信息共享工程建在一起,这样既方便管理又方便职工学习。书屋达到白天采光好,晚上有照明设施,冬天有取暖设施。

2、“职工书屋”藏书量

根据农场要求,我区的“职工书屋”,藏书量在3000册以上,电子音像制品在50张左右,报刊杂志不低于20个种类;另外“职工书屋”还应购置《工人日报》、《黑龙江工人报》和《中国职工教育》杂志,每年新增图书不得少于10%。

3、“职工书屋”布局

为了更好地发挥管理区“职工书屋”的功能,方便管理,我区将书屋进行了合理的规划和布局。利用面积22平方米,投资6000元建设职工书屋,并将书屋和信息共享工程设计在一起。充分利用了空间,为了方便职工群众阅读,图书管理员将3000册图书进行了分类:其中包括:农业科学类、艺术类、综合类、文学类、工具类、少儿读物、经济类、小说类等八大类图书。配套的桌椅13套,书架7组,建立农场信息平台,微机共13台,配备专职图书管理员,建立图书电子

档案,实现图书登记借阅,并装备电子图书,为广大职工群众及时、准确地提供信息服务,实现“职工书屋”的提档升级。努力成为农场工会职工书屋示范点,促进农场文化事业的发展。

五、组织领导

为加强农场对 “职工书屋”建设的领导,管理区成立 “职工书屋”建设领导小组,名单如下:

组 长: 副组长: 成 员: 联系电话:

六、工作要求

1、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实施“职工书屋”建设工作是今后一个时期职工文化建设的一项重要政治任务,也是深化职工素质工程和“创建学习型组织、争做知识型职工”活动的一项重要工作,管理区高度重视,统一认识、精心策划、认真组织,切实把“职工书屋”建设工作抓紧抓好,抓出成效。

2、统筹规划,抓好落实。管理区要加强对“职工书屋”建设工作的组织领导,要及时成立组织、落实机构与人员,统筹兼顾,合理安排。要积极争取各级党政和社会各方面对“职工书屋”建设的重视和支持,拓宽建设资金渠道,落实相关扶持政策。具体指导本系统“职工书屋”建设的管理运作;及时了解情况、总结推广经验,确保“职工书屋”建设规范有序、可持续地健康发展。

4、加强管理,完善制度。管理区要切实加强对“职工书屋”建设过程中的指导、监督和检查,建立健全相应的考核,激励和约束机制,积极探索网络化管理、图书资料共享、图书采购配送、开展流动服务等形式,形成具有工会特色、职工喜爱、可持续发展的管理运行模式。同时要制定、完善“职工书屋”的各项规章和管理制度,保障其健康有序发展。

5、扩大合作,树立品牌。要利用当前开展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各相关部门重视职工尤其是农民工读书活动的有利机会,主动加强与文化局、建设局、广电局、图书馆、新华书店、网络公司等沟通联系与合作,利用各自资源与优势,促进“职工书屋”的发展规模与使用功能。要按照省总工会、省文化厅关于合作共建“职工书屋”的精神与要求,加强与当地文化主管部门、公共图书馆在信息资源共享、图书借阅、网上文献阅读、书屋管理人员培训及制度建设等方面的合作共建。要努力扩大“职工书屋”的利用效率与社会影响力,使其成为建设企业文化职工文化的品牌项目。

6、立足创新,持续发展。要准确把握社会文化生活的新特点和职工群众对精神文化的新期待,适应职工群众精神文化需求呈现出多层次、多方面、多样性的特点,在内容上、形式上进行积极探索和大胆创造。要从实际出发,立足于既便利职工,又长期发挥效益,在实行网络化管理、图书资源共享、图书采购、流动服务和更新改造资金筹措等方面进行积极探索,积累经验,逐步形成具有工会特色、可持续发展的“职工书屋”建设管理运行模式。

篇13:教学语言的“三味”

一、教学语言应有“三味”

教学语言应该具有三“味道”, 即:“情味”“趣味”和“甜味”。

1. 情味

感人心者, 莫先乎情。教师的教学, 虽不能说无情不教, 但应尽可能“动之以情”。作为教学语言的一部分的体态语言, 对学生的学习情绪会产生或大或小的影响。因此, 教师应注意自己体态语言的流露, 让其感染学生, 唤起学生与教师的共鸣, 激活学生的认知活动。把微笑带进课堂, 用亲切、和蔼、慈祥的目光扫视全体学生。有道是, 人非草木, 孰能无情?你的“深情厚谊”, 他们怎会无动于衷呢?

2. 趣味

教师若在讲课时, 语言幽默一点, 努力做到长短句式相辅, 抑扬顿挫相承, 语言文雅、准确、生动, 文采飞扬, 让抽象枯燥的教学内容, 在教师风趣的语言氛围下, 在宽松活跃的课堂教学中, 使学生以轻松愉快的心情, 聚精会神地去领悟。

我曾经教授过这样的两个班级, 高二重新分班时, 他们的外语成绩, 无论是中考还是高一下学期期末统考, 与其他十个平行班级相比较, 一个班级是全年级倒数第一, 另一个则是全年级倒数第二。我做了这样的一个实验:在倒数第一的班级, 尽可能以幽默风趣的语言进行授课;在倒数第二的班级, 则严肃有加, 上课一板三眼, 课堂秩序和纪律让人感觉确实不错。可教学效果如何呢?在高二上学期期末统考中, 倒数第一的班级的外语成绩, 上升了四位, 而倒数第二的班级则收效甚微。同样一个老师, 一样地尽心, 一样地倾情, 差异为何如此之大?是语言, 是有“趣味”的语言!

3. 甜味

现在, 多数老师记住了“严师出高徒”的古训, 忘记了“甜言蜜语”。平日里, 对学生除了骂, 就是挑剔。美其名曰:高标准, 严要求, 百尺竿头, 更进一尺。殊不知, 那些取得进步的学生, 是多么希望得到老师的肯定, 以确定他们的努力是否有效果、学习方法是否得当;基础差的学生, 则更渴望得到老师的“甘露”, 让精神食粮化作前进的动力。何况无止境的批评或指责, 会使学生抬不起头, 直不起腰, 精神萎靡, 情绪低落, 整天战战兢兢, 唉声叹气, 上课难以进入状态, 思考又从何说起?美国前总统林肯曾说过:“一杯蜜糖比一加仑苦酒更吸引蜜蜂。”这样, 教师应多一点赞赏, 给学生以鼓舞, 给他们以勇气和力量, 学生上课肯定会信心十足, 思维活跃。

二、把握好“言”的味道

厨师炒菜, 讲究色香味俱佳。因为这样的菜能引起人的食欲。其中, 盐的分量相当重要。太咸或太淡, 会使菜的味道大打折扣。同样道理, 教师发“言”, 也要有度。言重则偏激, 言轻则如隔靴搔痒, 达不到目的。为了保证“言”的“味道”, 以下几点, 值得教师们关注:

1. 平常心态

有人说,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为人师表。但是教师也是人, 不是圣人, 更不是神仙。他们也要食人间烟火, 也有七情六欲, 其心态有起有伏。因此, 教师在教书育人的同时, 还需修身养性, 达到“三我”境界, 即现实生活中的“自我”;在学生面前“忘我”, 忘却心中种种不愉快的事情;在名利面前“无我”, 凡事多为别人想想, 僧多粥少, 何不“后天下之乐而乐”呢?明代崔铣曾撰《听松堂语镜》一书, 其中的“六然训”, 对升华人的思想, 可供教师们借鉴:

(1) 自处超然。当一个人独处时, 应保持宁静志远的心境, 忘掉烦心之事, 种花草, 听鸟鸣, 望远方, 看庭前花开花落, 望天上云卷云舒, 或想想令人开心的往事, 保持轻松愉快的心境。

(2) 处人蔼然。与人相处时, 应谦虚诚恳, 乐于助人。与人交往时应宽容大度, 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 创造一个融洽的生活气氛。

(3) 有事斩然。遇到事务繁杂, 心烦意乱时, 既要深思熟虑, 又要坚决果断, 应按事情的轻重缓急, 有条不紊地去办。这样不仅不会因事务繁杂而焦虑不安, 反而会为自己有良好的处事能力而高兴。

(4) 无事澄然。无事可做时, 或吟诗, 或练字, 想想“采菊东南下, 悠然见南山”的意境, 会使人神清气爽, 飘飘欲仙。

(5) 得意淡然。得意时仍需谦和身平, 切不可狂妄自大, 忘乎所以, 应学会控制与善于驾驶情绪。

(6) 失意泰然。失意时, 应泰然处之。人生在世, 很难事事如意。在逆境中切不可自暴自弃, 学会知足, 主动寻找乐趣。这样才能避免患得患失, 以坦荡的胸怀、通明的心境、良好的心态, 干好自己的工作。

2. 充实提高

作为教师, 要求知识渊博, 以一桶水之容, 注一碗水之量。但是, 现代知识更新的太快。试想, 一桶水如果三个月不更换, 这桶水是否还能喝?教师的教学语言也是如此, 它需要不断地吸纳。要想“镇得住”学生, 教师就要让一桶水变成长流水, 达到“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的境地。有了知识的储备, 教师才能在学生面前镇定自若, 游刃有余。

为了丰富自己的语言, 教师不妨挤出时间多看点书, 提炼自己的语言, 让沉闷的课堂充满生机, 使枯燥的知识洋溢着趣味。我曾在讲授英语语法《主谓一致》时, 由于规则较多, 学生不易记住。当我讲完第七条规则, 突然对学生说, 看看“猪八戒”是啥样。全班学生一下子愣住了, 但马上恍然大悟, 禁不住笑了起来。原来“八”指第八条规则, “戒”与“介词”的“介”同音, 即第八条规则与介词有关。这样, 尽管这部分规则教多, 但我注意讲解语言的艺术性, 课堂气氛一直很活跃, 当堂测验, 效果非常理想。

3. 慎待“忤逆”

被后人推崇备至的孔子, 其弟子三千, 贤者也只有七十二人。教学中, 难免会遇到“不成器”的学生, 他们无视校纪班规, 不尊重教师的劳动, 冷漠教师的关爱, 对教师的教育持逆反心理, 在课堂上顶撞老师, 横眉冷对。我曾遇到过这样的一位学生, 他坐在教室的最后一排。已经上课五六分钟了, 他依然椅背靠墙, 双眼微闭, 两手抱怀, 翘着“二郎腿”。尤其让人不能接受的是, 竟然连书和笔记本子也懒得拿出来。于是我走到他的座位前, 对他说道, 到这儿来就是做学生, 而不是做少爷, 而学生的天职就是学习。就在这节课快要下课时, 这位学生突然冲上讲台, 振振有辞, 说老师不该骂他是少爷, 大有要与我“火并”之势。面对如此“胆大妄为”“逆言犯上”的学生, 我采用了“六宽”处理法:

(1) 时间上宽限。上课时出现的问题, 尽可能课后处理, 公开场合发生的情况, 尽可能个别场合解决。

(2) 态度上宽厚。即使学生出言不逊, 也不要火冒三丈, 学生的过错伤害了你的自尊心, 威胁了你的“权威”, 也须克制自己, 冷静加以处理。

(3) 环境上宽松。与学生谈心, 不妨让学生坐下来, 心平气和地同他沟通。

(4) 条件上宽让。允许犯错误的学生“讨价还价”, 重在以人格和修为去感化学生。

(5) 情感上宽容。学生毕竟是学生, 他们的阅历、知识、及自控能力不能与成人相比, 对某些偏激行为, 不必耿耿于怀。

(6) 处理上宽大。适度从轻处理, 大多数学生会知恩报恩的, 不要动辄停课、请家长、退学。

言之不易, 有味之言更难。因此, 教师教学要时时注意自己的言“味”。做到了这一点, 何愁你的课无吸引力?何愁学生对你的教学不感兴趣?又何愁你的教和学生的学没有效率呢?

摘要:针对时下学生厌学的现象, 提出了教学语言应富有“味道”, 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效率。同时, 从平常心态、充实提高、慎待“忤逆”等方面, 论述了怎样把握好“言”的“味道”。

关键词:情味,趣味,甜味

参考文献

[1]邵瑞珍.学与教的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0.

篇14:《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学设计

(一)知识与能力:

1.回顾鲁迅生平;

2.学习本文写景善于抓住景物特征,层次井然,融情入景的写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回味作者简练生动、准确传神的语言特色,增强语感;

2.体味鲁迅在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的生活乐趣,尝试表达自己的生活经历和体验。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习鲁迅先生从小热爱大自然、热爱自由生活、追求新鲜知识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1.学习本文写景善于抓住景物特征,层次井然,融情入景的写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

2.体味鲁迅在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的生活乐趣,尝试表达自己的生活经历和体验。

【教学课时】两课时

【教学方法】

1.以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为主,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探索精神,注重质疑问难与互相切磋;

2.注重学生的内心感受与自我体验;

3.培养学生语感,能够初步领悟作品内涵。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童年的天空是不寂寞的。长长的细线牵引着风筝,同时也牵引着许许多多纯真少年的心。上学期我们学习了鲁迅先生的《风筝》,还记得那个起初就不爱放风筝的“我”吗?“我”不但不爱,并且嫌恶它。因为“我”以为这是没出息的孩子所做的玩意儿。难道“我”童年时真的就是这般不苟言笑吗?大屏幕上先生的肖像显得严肃、庄重。其实,严峻的外表下未必没有一颗火热的心。打开先生的童年之窗《朝花夕拾》,我们会发现那里却是另外一道风景:灿烂的春光中有春意,无味的冬天里有童趣,自由的玩耍中充满幻想,严肃的学习中也不乏快乐。让我们一起走进鲁迅先生的童年,探索他成长的足迹。

(屏幕显示《朝花夕拾》的简介:是一部散文集,共搜集了10篇文章,大部分作品是作者回忆自己童年、少年时代生活的。写本篇文章时鲁迅已经40多岁了。这部散文集题名为《朝花夕拾》,意思是:早上的花到晚上才拾取,晚年了,回忆起少年时代的事。)

(出示教學目标:1.学习本文写景善于抓住景物特征,层次井然,融情入景的写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2.回味作者简练生动、准确传神的语言特色,增强语感。)

二、整体感知

1.理清本文思路、把握课文内容。

2.快速浏览全文,根据文章的标题分别找出写百草园和三味书屋两部分的起止语句以及中间的过渡段。

3.学生自主探究,独立思考,展示成果,最后明确:

百草园:开头到“来不及等它走到中间去”;

三味书屋:“出门向东”到结尾;

过渡段:“我不知道为什么家里的人要将我送进书塾里去了”到结尾。

明了文章段落层次:全文共分两大部分:

第一部分、百草园的有趣生活。(1~9段)

1.总说百草园是“我的乐园”。(1段)

2.百草园景物。(2段)

3.美女蛇的故事及“我”的感慨。(3~6段)

4.冬天的百草园及雪地捕鸟的乐趣。(7~8段)

5.过渡段,告别百草园去书塾读书。(9段)

第二部分、在三味书屋读书的经历。(10~24段)

三、细部探究

(一)研读第一部分

思考:1.用一句话归纳这一部分的内容。

学生思考并回答:写“百草园”是“我”儿时的乐园。

2.作者紧扣“乐园”依次描绘了关于百草园的哪些事?

作者紧扣“乐园”依次描绘了关于百草园的三件事:泥墙根的趣味、美女蛇的故事和百草园的冬天。

3.学习景色描写,分析第二段:(重点)

听配乐朗读,识具体事物。

学生自由朗读,熟悉景物内容。

探讨第二段的写景顺序及特点。

老师提示引导,学生思考归纳:作者描写了百草园这么多景物,用了一个怎样的句式把它们连缀起来的?

明确:“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就有……”

“不必说”之后写了哪些景物,各有何特点,它们的共性是什么?

明确:菜畦、石井兰、皂荚树、桑葚;碧绿、光滑、高大、紫红;它们的共性都是静物。

“也不必说”之后写了哪些景物,各有什么行为,它们的共性是什么?

明确:鸣蝉、黄蜂、叫天子;长吟、伏在菜花上、直冲向云霄里去;写的都是动物。

请同学齐读此段后面的内容,再请一位同学凭记忆说一说:短短的泥墙根一带有哪些趣味?(要求用形象化的语言复述这部分的内容)

这些景物描写为什么会有无限趣味,同时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明确:可以满足孩子的好奇心;不只是对自然的观察,而是自己动手去捉、去按、去拔、去尝……觉得更加好玩;增长了许多知识……表达了作者对百草园的喜爱、留恋之情。

小结这一段的写景方法:“不必说……也不必说……”前半句从低处写到高处,写植物的静态,是春景,给人清新辽阔的感觉;后半句从高处写到低处,写动物的动态,是夏景,使人感到寂静的百草园充满了生机;“单是”以后,从动物写到植物,动物又分有声和无声来写,是秋景,对形状、声音、滋味各方面作恰当的点染,使人感到百草园确实趣味无穷。也可以看出,作者写百草园的概貌是很有次序的,且能抓住景物各自的特征,写得形、声、色、味俱全,春、夏、秋景皆备。

4.聆听“美女蛇”的故事。

请同学默读并记住故事的情节,再请一位同学绘声绘色地给大家讲故事。注意观察这位同学体态是否大方,口齿是否清晰,语句是否连贯,表情是否得当,有无感染力等。(不必背,力求有感染力)

①听后大家补充或更正。

②评议这位同学的口头表达能力。

③写百草园插入这段“美女蛇”的故事有什么作用?

说明:这个故事主要给百草园增添了神秘色彩,说明百草园是充满情趣的儿童乐园,也紧扣中心“趣”。

5.冬天的百草园。

①提问:对于冬天的百草园作者写了什么趣事?

说明:拍雪人、塑雪罗汉、捕鸟。

②齐读捕鸟部分的内容,观看捕鸟的动画,回想关键的动词。(扫、支、撒、系、牵、拉)

[说一说]不看课本,复述捕鸟动作。同桌互相听述,更正。

[写一写]每人想一种游戏,描写连续动作,至少用五个表动作的词。

(二)研读过渡段

童年是新鲜的,只要有一颗敏锐易感的心,童年的一切记忆都将会深深留在心中。童年的确是一段令人回想的快乐岁月,可是,每个人都必须告别童年。在同这个自由快乐的百草园挥手告别的时候,“我”是怎样的一种心情呢?

集体朗读过渡段。

(“我”到底知道不知道被送到私塾去的原因呢?你是从哪些词语看出来的?“Ade,我的蟋蟀们!Ade,我的覆盆子们和木莲们!”这句话运用什么修辞手法?表达了作者什么心理?)

四、课堂总结

百草园那时之所以是“我”的乐园,因为有美好的景色,还有无限趣味的动植物,长妈妈讲的故事那么神奇,闰土的父亲教“我”捕鸟是那么好玩。百草园的生活是自由自在的。走进百草园,走进的是缤纷的童年世界;走进三味书屋,聆听的是感受丰富的读书人生。我们下节课再来探讨。

五、课后作业

仿写: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就有……

第二课时

一、细部探究:研读第二部分

1.①用一句话归纳这一部分的内容。

对三味书屋的美好生活的回忆。

②作者选取了哪几个片断真实生动地再现了私塾教育?其中流露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2.归纳:学习三味书屋的生活

学习环境:呆板(黑油竹门,匾,画)

学习生活:单调枯燥:(正面描写)教学内容单调难明,只读书,习字,对课,古书难明。

教学方法死板,发问遭禁止,要打戒尺,罚跪。

(侧面描写)折花、寻蝉蜕,做戏,画画儿,喂蚂蚁。

教书先生:方正、质朴、博学、严格中有和蔼、开明的一面——好学、追求探索知识,封建教育束缚了儿童的身心发展

写人:客观、带有感情。

3.童年鲁迅对本文所提到的先生是什么态度?

主要是敬慕先生,对他渊博的知识感到信服。同时也很爱他,因为学生虽然很调皮,很贪玩,但先生很少体罚他们,通常总不过是瞪瞪眼睛而已。

4.私塾教育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你如何评价私塾教育,你满意现代学校教育吗?

开放性题,学生畅所欲言。适当评价。

5.提出自己还不懂的地方。

二、主旨探討

本文写“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的两部分之间是什么关系?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1.对于这个问题,有三种不同的看法。一种看法认为,两部分是对比关系,用百草园自由快乐的生活同三味书屋枯燥陈腐的生活相对比,一个是多么适合儿童心理,表现了儿童的广泛的生活乐趣,一个是多么妨碍儿童身心的发展,表现了儿童对它的厌恶。另一种看法认为,两部分是衬托关系,用自由欢乐的百草园生活来衬托枯燥无味的三味书屋生活,以批判封建教育制度对儿童的束缚和损害。还有一种看法认为,两部分是和谐统一的关系,贯穿全文的,是甜美的欢乐的回忆,是对自然的爱和对知识的追求,是一颗天真调皮的童心,这是这篇散文的意境美和韵味美之所在。

2.中心思想:本文通过幼年在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生活的对比,表现了儿童热爱大自然,喜欢自由快乐生活的心理,同时,对束缚儿童身心发展的封建教育表示不满。

三、互动释疑,拓展延伸

(一)自主寻找美点,自由圈点品读

1.①一组精确的量词:一道石桥、一扇竹门、一块匾、一幅画、一只梅花鹿。

②一组精当的动词:扫、露、支、撒、系、牵、看、拉、罩。

③一组精彩的句式:第9段“也许是因为……也许是因为……也许是因为……”

④一组精彩的抒情句:Ade,我的蟋蟀们!Ade,我的覆盆子们和木莲们!

⑤一组精妙的描写句:他是一个高而瘦的老人,须发都花白了,还带着大眼镜;他总是微笑起来,而且将头仰起,摇着,向后拗过去,拗过去。

2.模仿上述的③一组精彩的句式④一组精彩的抒情句⑤一组精妙的抒情句

(二)拓展延伸:

1.学了本文,在你印象中鲁迅的童年与少年是一个什么样的孩子?

提起鲁迅,人们常常会想到他的严肃、庄重,但是打开他的童年之窗,我们会发现,那里却是另外一道风景:灿烂的春光中有童真,无味的冬天也是童趣;自由的玩耍中充满幻想,严肃的学习中也不乏快乐。(活泼、天真、好奇、求知欲强等)

2.你怎样认识百草园的趣味和三味书屋的无味?

(①儿童少年与大自然接触,不仅增长知识,而且无拘无束;②三味书屋生活被封建礼教束缚,学的东西似懂非懂,枯燥无味。)

(三)分四个小组,每一组选一个话题,结合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和自己成长的经历、体验,合作探究:

成长中的小插曲——谈谈美女蛇的故事

成长中的启蒙者——评评文中的私塾先生

成长中的学堂——议议私塾教育下的三味书屋

成长中的启示——说说作者成长故事给我的启迪

四、课文小结

从内容上我们讨论了本文的主旨,那么从写作艺术上看,本文又有什么特点呢?

1.极富情致的写景艺术

2.两相比照的结构特色

3.准确生动的语言运用

4.本文善于联想。作者写何首乌根而联想到成仙,写传说的赤练蛇联想到长妈妈讲美女蛇的故事,写捕鸟便提到闰土的父亲,写学生读书而提到先生读书等。

五、总结存储,作业延伸

1.用形象化的儿童语言写一段童年有趣的生活。

2.用形象、风趣的语言描写某位老师。

【备教手记】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是一篇经典的课文,从我们上中学时到现在,或者更远可以到我的父辈的中学时代,无论教材如何变化,这篇文章却为所有编写者青睐。这就是“经典”的魅力。但鲁迅的文章难懂,不好读,和读现在许多的文化快餐不同,因此鲁迅先生的文章往往让学生望而却步。本课教学侧重如下两个方面:

首先,让信息的输入落在不经意间。

考虑到学生已经接触过鲁迅先生的文章《风筝》,对于鲁迅的生平是熟悉的,如果再次重复性地把鲁迅的生平作为知识点介绍,无形中做了重复性的劳动。但鲁迅先生的作品《朝花夕拾》并不为学生所了解,因此对《朝花夕拾》的介绍既关乎课文的出处,又涉及鲁迅先生的童年生活。课堂上大屏幕中出现《朝花夕拾》的简介时,我同时着意强调了作为鲁迅先生童年之窗的那道风景:灿烂的春光中有春意,无味的冬天里有童趣,自由的玩耍中充满幻想,严肃的学习中也不乏快乐。这样的设计让学生在情景中获悉了知识,既避免了形式的呆板,又使得凝练的语言创设了教学的氛围。

其次,让情感的培养落在细微处。

百草园是“我”儿时的乐园,这里能够自由地观赏自然景物;这里能够听到神奇的故事,而且又能常常被这种猎奇的心理驱使,想在百草园中寻得老和尚那样的“飞蜈蚣”;这里还可以学到捕鸟这种本领;这里还可以做在大人的眼皮子底下决不能做的把戏——毁墙根、投砖头、跳栏杆……这里的生活是自由的、新奇的、活泼的、带有探险意味的,这怎能不是儿童的乐园呢?离开它又怎能不恋恋不舍呢?因此学生在研读过渡段时能够读出一丝留恋之情,但这里不仅仅只是“我”活动地点的转移,更是“我”一段生活的告别呀!只有这样朗读才能深入一层,迸发的情感才会厚重一些,激起的共鸣方能深入三分。但真正的共鸣应该是学生设身处地的理解,进入到特定的情景之中:告别的不仅仅是百草园里的一草一木,告别的也不仅仅是鲁迅先生本人的童年岁月,告别的还有在座各位的童年!

上一篇:贴在商店门口的牛年春联对联下一篇:电脑销售实习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