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化学复习题答案

2022-08-26

第一篇:生物化学复习题答案

九年级上册化学期末复习题和答案

一. 选择题

1.我国自主开发长征系列运载火箭“长三丙”,第三级采用燃料是液氢、助燃剂是液氧的火箭发动机,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控制液态氢技术的国家。则下列属于氢气的化学性质的是( )

A.氢气在相同条件下密度最小 B.氢气能与氧气发生化合反应

C.氢气难溶于水 D.液氢是一种无色液体

2.我国成功发射第二颗探月卫星“嫦蛾二号”,使用长三丙运载火箭,其中火箭燃料用偏二甲肼(C2H8N2)和四氧化二氮(N2O4)作常规推进荆,当两者完全反应生成三种新物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2H8N2+2N2O4===3X+2CO2+4H2O,则X的化学式为 ( )

A.O2 B.N2 C.H2 D.CO

3.为适应火车提速,沪宁线上原有的短轨已全部连接为超长轨。工程技术人员常用点燃铝热剂(铝粉和氧化铁粉末的混合物,能释放大量的热量)的方法来生成熔融状态的铁,从而焊接钢轨间的缝隙。有关反应化学方程式为:Fe2O3+2Al Al2O3+2Fe,其中还原剂是 ( )

A.Fe2O3 B.Al C.Al2O3 D.Fe

4.今年3月29日,京沪高速淮安段,一辆载有液氯的槽罐车发生车祸导致液氯大面积泄漏,造成28人死亡,数百人中毒。已知氯气(Cl2)常温常压下为气态,密度大于空气,能溶于水,易被碱性溶液吸收(它会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救援消防干警在现场的下列处理方法较合理的是 ( )

①及时指挥人群向较高地势转移;

②被转移人群应戴上用碱性溶液处理过的口罩;

③用高压水枪向空中喷洒含碱性物质的水溶液;

④将尚有残留液氯的槽罐移入附近水塘中,并向水塘中加入生石灰

A.①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5. 二氧化铅(PbO2)中铅元素的化合价是 ( )

A.-2 B. +1 C. +2 D. +

46.生产生活中的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 )

A.用洗洁精或纯碱洗涤餐具上的油污 B.用甲醛水溶液浸泡水产品以防止腐烂

C.使用无铅汽油以减少含铅物质的排放 D.开发利用新能源以减缓能源危机

7.小红提出了一系列降低铅对环境污染的建议。下列建议中不恰当的是 ( )

A.使用无铅汽油 B.开发新的无铅颜料

C.倡导使用铅蓄电池作动力的电动车 D.燃煤电厂、金属冶炼厂的废气经除尘后排放

8.各种饮用酒里都含有一定量的乙醇,青少年正处于身体发育阶段,绝对不能酗酒。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乙醇俗称为酒精,过度饮酒有害健康

B.医用消毒酒精中,乙醇的体积分数为70%~75%

C.工业酒精中含有少量有毒的甲醇,禁止饮用工业酒精

D.乙醇能加速血液循环、兴奋神经,驾车时可少量饮酒

9.交警常用装有重铬酸钾的仪器检测司机是否酒后开车,因为乙醇分子等可以使橙红色的重铬酸钾变为绿色的硫酸铬。重铬酸钾[K2Cr2O7 ]和硫酸铬[Cr2(SO4)3 ]中,铬元素的化合价由高到低依次为 ( )

A、+6,+3 B、+3,+6 C、+3,+5 D、+5,+

310.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发生严重的核辐射泄漏,日本政府向福岛核电站附近居民发放碘片(I-127),以降低放射性碘对人体的伤害。已知核辐射中放射性碘(碘-131)的核电荷数为53,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核裂变是一种物理变化

B.核能的利用证实原子的可分性

C.碘I-127原子和放射性碘原子I-133属于同种元素

D.碘127原子和碘131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相同

11.将底片浸泡在大苏打(Na2S2O3)溶液中,使影像固定下来,这一过程叫“定影”。大苏打中硫元素的化合价为( )

A.0 B.+2 C.+4 D.+6

12.x疆的和田玉、玛纳斯碧玉都闻名于世,某种玉石的主要成份是NaAlSi2O6。关于NaAlSi2O6,下列说法正确的( )

A.其中硅元素的的化合价为+4价 B.该物质的一个分子中含有9个原子

C.该物质中含有三种金属元素 D.该物质中钠元素与氧元素质量比为1:6

13.中科院的全超导的“人造太阳”——托克马克核聚变试验装置的调试运行成功,使我国在该领域的研究处于世界前列。氘和氚是核聚变的原料(氘、氚原子核内都只有1个质子,但含不同数目的中子),聚变发生后,氘、氚原子核转变为氦原子核。根据以上叙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核聚变是化学变化 B.氘原子和氚原子属于不同元素

C.氘原子和氚原子是氢元素的两种不同原子 D.氘原子和氚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相同

14.用“ ”表示氢原子、“ ”表示氧原子。下列方框中,符合“2H2O”所表示意义的是( )

15.我国著名科学家张青莲教授主持测定了铕等9中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新值,已知原子质量为152,核电荷数为63,则铕原子的核外电子为( )

A.63 B.89 C.152 D.21

516.硒是人体必需的一种微量元素,严重缺硒有可能诱发皮肤疾病。已知硒的原子序数为34,质子数与中子数之和为79。下列有关硒原子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核外电子数为34 B.核电荷数为79 C.质子数为34 D.中子数为45

17.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下列信息中,不能从元素周期表中获取的是( )

A.元素的原子结构 B.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

C.元素的原子序数 D.元素在自然界的分布

18.下列粒子中属于阴离子的是 ( )

19.陶瓷是传统的无机非金属材料,黏土【主要成分Al2Si2O5(OH)4】是制备陶瓷的原料之一。下列关于Al2Si2O5(OH)4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它由5元素组成 B.其中铝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

C.其中氢、氧元素的质量比是4:9 D.其中硅元素的质量分数为5 6%

20.下列有关分子、原子和离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分子是保持物质性质的一种粒子

B.物体有热胀冷缩现象,主要是因为物体中的粒子大小随温度的改变而改变

C. 分子、原子、离子都可以直接构成物质

D. 在化学反应中,任何离子都不能再分

二.非选择题

21. 用相应的化学用语填空

①5个氢气分子 ; ②一个铜原子 ;

③2个碳酸根离子 ④铁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 。

(2)化学就在我们身边,它能改善我们的生活。请从“ A.氧气 B.氮气 C.生石灰 D.熟石灰

E.明矾 F. 尿素”中选择适当的物质填空(填字母)

①抢救危重病人常用的物质是 ;②用于农作物肥料的物质是 ;

③常用作袋装食品干燥剂的是 ;④净化水时可作絮凝剂是 。

22..下图是物质与其构成粒子之间的关系图。

回答下列问题:

(1)金属铁是由 (填“原子”、“分子”或 “离子”,下同)

构成的,硫酸铜是由 构成的。

(2)原子得到或失去电子后形成离子。某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为

①当a= 时,该粒子是原子。

②当a=8时,该粒子是 (填“原子”、“阳离子”或 “阴离子”)其符号为 。

(3)氯化氢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走进实验室就闻到了这种气味。从分子的角度解释这种现象: 。

23. 纽扣电池常用于手表等精密电子产品。下面是某常见纽扣电池中发生的反应:H2O+Zn+HgO=Zn(OH)2+Hg (1)该反应中,Zn的化合价由__________变为___________.(2)将该反应中的反应物进行简单分类,则下面横线上的物质是(填名称):

单质:_____________ 金属氧化物:_____________

(3)该电池中通常还加入炭粉,是因为炭具有良好的___________性。

(4)废旧的纽扣电池不能随意丢弃,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进行回收。

24. 下图是几种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请根据题目要求填写下列空白。

(1)属于金属元素的是 (填序号),其原子结构特点为 ,在化学反应中易失电子,能形成 离子。

(2)写出F单质在B单质中燃烧化学方程式 。

25. 下图A、B是碳元素和氮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C、D是两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仔细观察,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A B C D

(1)碳元素的原子序数是________________。 (2)氮元素的质子数是___________________。

(3)若D粒子的化学符号为O2-,则X=___________________。

(4)上述四种元素都属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

(5)上述四种元素可组成几种常见的化肥,请写出其中一种的化学式_______。

26. (1)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请你根据下表回答问题:

3 Li

6.941 4 Be

9.012 5 B

10.81 6 C

12.01 7 N

14.01 8 O

16.00 9 F

19.00 10 Ne

20.18

11 Na

22.99 12 Mg

24.31 13 Al

26.98 14 Si

28.09 15 P

30.97 16 S

32.06 17 Cl

35.45 18 Ar

29.9

5①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 。②上表中,金属元素有 种。

③食盐的主要成分是 (填化学式)。

(2)2010年西南的持久旱灾牵动全国人民的心,灾区饮水安全成为人们关注的重要问题。请你应用以下资料及所学的化学知识,为灾区人民提供饮水安全常识。

【资料在线】我国生活饮用水的标准:

感官指标 化学指标 细菌指标

水质无色无味

且澄清透明 pH6.5~8.5;总硬度<250mg/L

(以碳酸钙计);铜<1.0mg/L;……等 细菌总数<100个/mL等

① 为了使灾区饮用水达到感官指标中的任意一项要求,可采用的净水方法有 (写一种方法即可)。

②检验灾区某水样是硬水还是软水,常用的物质是 。

③漂白粉可用于饮用水的杀菌消毒,其有效成分是次氯酸钙[化学式为Ca(ClO)2],次氯酸钙可发生如下反应:Ca(ClO)2+X+H2O=CaCO3↓+2HClO,则X的化学式为 。

④爱护水资源,人人有责。作为中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你的节水方法是 (写一种方法即可)。

27. 下面是钠元素和氯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和3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氯原子的核电荷数是 ;钠原子与氯原子的最本质区别是 。

(2)在钠和氯气生成氯化钠的反应中,得到电子的是 原子;Na+的结构示意图是

(填字母)。

28. 人类对原子结构的认识永无止境。

(1)道尔顿认为原子是“不可再分的实心球体”,汤姆生认为原子是“嵌着葡萄干的面包”,如今这些观点均_____(填“正确”或“错误”),卢瑟福进行α粒子散射实验后,认为原子是“行星模型”,即原子是由带_____ 电荷的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

(2)右下图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数字表示相应元素的原子序数)。表中部分元素的原子(离子)结构示意图如下,其中属于阳离子的是_____(填数字序号)。

选用表中元素填空A2B2型化合物的化学式是_________,带一个单位负电荷的一种阴离子_______。某耐火材料是由Mg, O组成的化合物,写出其化学式_________。

29. 200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高锟被称为“光纤之父”,生产光导纤维的原料是高纯度二氧化硅(SiO2)。计算:

(1) SiO2的相对分子质量 ;

(2) SiO2中硅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 (填最简整数比);

(3) SiO2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 (计算结果保留到l%)。

30. 我国从1994年开始强制食盐加碘,即在食盐中加入碘酸钾(KIO3),以防治碘缺乏病的发生,今年将适当下调现行食盐加碘量。各地将根据本地区实际情况作相应调整。深圳已率先作出调整,由原来每千克食盐含碘40mg下调至25mg。

(1)碘酸钾中碘元素、钾元素、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

(2)碘酸钾中碘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保留至0.1%或用分数表示)

(3)请为我市某企业计算:售往深圳的加碘食盐每袋(500g)应比调整前少加碘酸钾多少毫克。

31. 精制碘盐是食盐中添加一定量的碘酸钾,由于碘盐中碘含量相对较低,根本起不到预防放射性碘的作用。医疗专家提醒:不可盲目过量吃碘盐或碘片,可诱发甲状腺毒症、甲状腺技能减退、甲状腺肿等疾病。则回答下列问题:

⑴、碘盐中的“碘”指的是________(选“分子”“原子”或“元素”),碘元素被誉为“智力之花”,是人体内合成___________的主要原料,如果人体内的碘元素缺少或含量过多会导致甲状腺亢进的症状。生活中若要预防甲状腺肿大,应该如何经常健康膳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精制碘盐的储存方法是密封储藏和防潮湿,食用方法是待食物烹调好后再放入,可以准确推测碘酸钾的化学性质为______________。因此碘盐存放的科学方法是________ ____________。

⑶、世界卫生组织提示要求谨慎服用碘片,以减少人体甲状腺吸收放射性碘。推荐服用量为100毫克碘元素,每500g“云鹤”加碘食盐,经化验其中含有碘元素50mg,我们每天食用10g碘盐,则我们从碘盐中可吸收 ______g碘元素,食用碘盐_______(能否)防治核辐射。

32.为了消除人体碘缺乏病,我国政府规定食用盐必须是加碘食盐,简称碘盐。所谓碘盐就是在食盐中加入一定量的碘酸钾(KIO3)。1000g碘盐中约含20mg碘。计算:

(1)KIO3的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__;

(2)碘酸钾中各元素的质量比K :I :O =_______;碘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

(3)_______mg碘酸钾中含有20mg碘;

(4)成人每天约需0.15mg碘,假设这些碘是从碘盐中摄取的,成人每天需要食用碘盐_______g。

33. 2011 年3 月,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发生核辐射泄漏,不同于1986 年前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发生了冲击波、光辐射和核辐射的连锁核爆炸。当核电站反应堆内发生核裂变便可产生放射性碘-131 和铯-137,一旦发生核泄漏,放射碘可能被附近居民吸入,引发甲状腺疾病或甲状腺癌。则回答:

⑴、日本福岛核泄漏事故发生之后,中国全面安检核设施,暂停审批核电项目。关于和平利用核能的意义在于:①开发核能可节约化石能源;②核能是可再生能源;③核能是二次能源;④可减少二氧化硫排放,防止形成酸雨。其中理解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_(填序号)。

⑵、世界卫生组织提示要求谨慎服用碘片,以减少人体甲状腺吸收放射性碘。碘片的主要成分为碘化钾(化学式为 KI),则碘化钾中碘元素化合价为_________。推荐服用量为 100 毫克碘元素(碘、钾的相对原子质量分别为为1

27、39),修正药业碘片剂每颗含有10 毫克碘化钾,则需要服用____________颗碘片剂。

⑶、堆芯熔毁是核燃料所在反应堆芯最终熔化是核电事故中最严重的事态。福岛第一核电站机组反应堆芯发生放出氢气,当接触外界的氧气发生剧烈反应,导致连续爆炸。请写出氢气爆炸时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发生反应的基本类型是___________。

⑷、为了应对这次人类和平利用原子能的核危机,应当采取预防的科学措施为 __________________ (至少两点)。

34. 上海联合调查组严查染色馒头相关企业和超市,发现盛禄等公司在生产过程中虚假标注生产日期.滥用食品添加剂、回收馒头再利用等问题。使用山梨酸钾用在馒头中防止馒头发霉,甜蜜素用在馒头中代替蔗糖,降低生产成本。则回答:

⑴“染色”馒头中添加柠檬黄PbCrO4,铬酸铅会使人体致癌,已被明文禁用。已知铅元素化合价为+2,则铬元素(Cr)的化合价为( )

A.+6 B.+4 C.+2 D.+

1⑵人体所必需的钙.铁.锌.硒等化学元素仅从食物中摄取不足时,可通过食品添加剂和保健药剂来予以补充,这里的“钙.铁.锌.硒”是指 ______(选”原子“.“分子“或“元素”),其中属于人体所需的常量元素是_______(名称)。

⑶甜蜜素是一种常用甜味剂,其甜度是蔗糖的30~40倍,若经常食用摄入超标的甜蜜素,会对人体的肝脏和神经系统造成危害。蔗糖是人体所六种需营养物质中的________。

35.《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在2010年8月底已经结束征求意见,卫生部等部门3月1日正式发布公告,撤销食品添加剂过氧化苯甲酰、过氧化钙,自2011年5月1日起,禁止生产、在面粉中添加这两种物质。

⑴、过氧化苯甲酰在水和酶的作用下,释放出活性氧,可以 __________(选择“吸附”、“乳化”或“氧化”)面粉中极少量的有色物质,以达到使面粉增白的目的,同时生成苯甲酸,还能对面粉起到____________等作用。

⑵、若超量使用面粉增白剂,会破坏面粉中的营养成分,会对人体造成危害,则过氧化苯甲酰 (是否属于)食品添加剂用于食品加工。我们在选购优质面粉制作的好馒头,应该要注意哪些方面来保证食品卫生安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过氧化苯甲酰中含有微量的砷和铅,欧盟多国从1997年已禁止将过氧化苯甲酰作为食品添加剂使用,这里的砷和铅属于人体中的( )

A.常量元素 B.微量元素 C.有害元素 D.非必需元素

36.我国是世界上唯一批准在面粉中使用过氧化钙的国家。过氧化钙具有强烈的氧化性,促使面粉中的色素被氧化分解而增白。

⑴、过氧化钙的化学式CaO2为,所含钙元素的化合价为+2,则过氧化钙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_。

⑵、将适量过氧化钙投入足量的水中,产生无色气泡,收集后用带火星木条进行实验,结果发现木条复燃,则释放出来的是_____________(物质化学式),再测定10%含水浆液的PH=12,则显______性,写出其中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

⑶、长途运输鱼苗时,通常使用化学增氧法,可在水中加入少量过氧化钙,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____________。

37. 2011年央视《每周质量报告》的315特别节目《“健美猪”真相》曝光:河南孟州等地养猪场采用违禁动物药品“瘦肉精”饲养,有毒猪肉有部分流向河南双汇集团下属分公司济源双汇食品有限公司。“瘦肉精”(化学式为C12H19Cl3N2O)能提高猪的瘦肉率,但对人体有危害,国家多年前已经禁止使用。请回答:

(1)“瘦肉精”由______种元素组成,其分子中碳元素与氢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__。

(2)“瘦肉精”的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_______。

(3)“瘦肉精”中________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38. 瘦肉精被认为是肉制品业的“三聚氰胺”,可加快猪的生长速度用于提高猪的瘦肉率10%以上,但对人体有一定的危害,国家早在多年前已经明文禁止使用。实验中学化学探究小组对“瘦肉精食品问题”进行探究:

【查阅信息】瘦肉精学名为盐酸克伦特罗,是一种可用作兴奋剂的药物,并可用于治疗哮喘。其性状为纯白色晶体,无味,易溶于水。由于本品化学结构稳定,加热到172℃时才能分解,因此一般的加热方法不能将其破坏。

【问题探究】请阅读上述化学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⑴ 、由于瘦肉精的化学性质____________(是否)稳定,人体吸入后不易被破坏分解,以原形排出体外。瘦肉精不可用于食品方面,它属于一种____________(选“安全”或“违禁”)药物。

⑵、已知瘦肉精的化学式为C12H19Cl3N2O,则其分子中氢、氧原子个数比为_____,其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___,氯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_______(精确到一位小数)。

【反思拓展】近年在一些食品中频频出现了“瘦肉精”、“三聚氰胺”等有害物质,许多人谈化学物质色变。请从化学物质与人类社会的关系角度,谈谈你对化学物质的认识(一句话即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附: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B 2.B 3.B 4.D 5.D 6.B 7.C 8.D 9.A 1 0 D;

11.B 12.A 13.C 14.D 15.A 1 6.B 17.D 18.C 1 9.B 20.C

二.非选择题

21.(1)①5H2 ②1Cu ③ 2CO32- ④ F(+)e(3)(2)① A ② F ③ C ④ E

22.(1)原子 离子 (2)①10 ②阴离子 O2—(3)氯化氢分子总是在不断地运动着

23.(1)0 +2(2)Zn HgO (3)还原性(4)分类、集中

24.(1)①D E ②最外层电子数少于4 ③阳 (2)S+O2 SO

225.(1)6(2)7(3)8(4)非金属(5)NH4HCO

326.(1)①22.99 ②5 ③NaCl

(2)①过滤(或蒸馏或吸附或沉淀等合理答案)。②肥皂水 ③CO2 ④洗脸水用来拖地板等合理答案。

27. (1) 17 核电荷数(或质子数)不同 (2) 氯(或Cl) A

28.(1)错误 正 (2)② H2O2 Cl- MgO

29. (1)60 (2)7:8 (3)53%

30. (1)127:39:48 (1分) (2)59.3%(127/214)

(3)每500g食盐中少加碘的质量为(40mg一25mg)÷2=7.5mg

则每500g食盐中少加碘酸钾的质量为7.5mg÷59.3%=12.6mg

31. ⑴元素,甲状腺激素,食用加碘食盐,吃含碘量高的海带、紫菜等海产品。⑵、在见光和加热时都容易发生分解;存放在阴凉干燥处,密封保存,小剂量购买,随吃随买,不能长期保存等。 ⑶1g,不能。

32.:⑴ 214;⑵39:127:48;59.34%⑶34mg ⑷7.5g

33. ⑴①和④; ⑵-1 价;13 颗;⑶2H2+O2点燃2H2O;化合反应;

⑷疏散核电站附近居民;尽量不要外出,要紧闭门窗,关停换气扇和空调等设备。居民外出应戴防毒面罩或湿毛巾捂住口鼻;发放和服用碘片,防止人体吸入放射碘;避免接触受污染食物和用水。

34. ⑴B;⑵元素;钙;⑶糖类。

35 ⑴氧化。 ⑵是、一是看包装和封口规范;二是看颜色——未增白面粉和面制品有乳白色或微黄本色;三是闻气味——正常的面粉有一种清香气味,若面粉有异味或霉味。 ⑶C。

36. ⑴ -1; ⑵O2;碱性;CaO2+H2O===Ca(OH)2+O2 ⑶过氧化钙跟水反应有氧气生成,增加水中氧气的溶解量。

37. (1)5;144:19;(2)312.5;(3)46.08%

38

第二篇:中学生物学教学论复习题及答案

《生物学教学论》章节说明及自学练习题: B 共选了10个主题,每一个主题都由若干个二级主题第一章:中学生物学课程 构成。

(二)填空题 C 共计6个模块,相当于6个主题。

1、从课程内容的组织方式来看,中学生物学课程可分为 D 高中必修部分共计6个模块,相当于6个主题。

课程和 课程。

6、关于生物课程标准的结构框架中内容描述正确的是

2、新的高中生物学课程包括 和 两部分内容,A 前言:主要介绍课程标准的制作背景、和制作过程。 其中前一部分是在初中生物课基础上,对生物学核心知识B 课程目标:包括课程的总目标和具体目标,它指出的扩展和延伸,旨在进一步提高全体高中生共同的生物科了教师在实施课程中的努力方向。 学素养;后一部分是根据学生的兴趣和志向,由学生自己C 内容标准:详细描述了不同阶段学习的具体内容和选择学习内容,以便为学生学习方向和择业提供帮助。 知识点。

3、生物课程标准的出台,是我国大陆地区生物学课程改革D 实施建议:提出了活动和探究的具体内容、方法及进展中的重大事件,2001年7月,教育部颁布了课时分配。 《 》,2003年2月,教育部又颁布了

7、关于生物学课程目标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 》。 A 生物学课程总目标包括了知识、能力、态度情感价

4、生物课程标准中内容标准的每一个具体标准都是描述学值观和科学技术与社会等内容。 生学习的 ,是用 描述学生学习后学习行B 课程的总目标是一种宏观的、较为抽象的表述方式,为上的变化。 具体目标是对总目标的解释和具体的要求。

5、我国各学科的课程标准采用了统一的框架结构,这种尝C 课程总目标代表了课程设计者对本课程的认识、理试性的课程标准框架主要包括四部分内容,依次为前念、期望、和要求,指明努力的方向和教师应注意到的不言、 、 和实施建议。 同方面。

6、初中生物课程标准共选取了 个主题,并选择了 D 具体目标专指生物教学过程中知识与技能应达到的作为主线,贯穿在这些主题之中。 标准。

7、课程目标是生物教师备课、上课、分析课的

8、关于教科书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和 。(出发点、依据) A 教科书是教师教学活动的主要依据,教师要忠于教

8、2000年后我国颁布的生物课程文件,将课程目标分为两材,不能对其内容进行修改和调整。

个层次来表述,一是课程 ,二是课程的 。 B 教科书的编写要体现本学科课程标准的理念、课程

9、教科书既是支持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 ,又是目标和内容要求。

学生学习的 。 C 教科书是学生学习的工具。

10、教科书的编写不仅要体现本学科 的理念、课程目D 教科书是在学科范畴之中系统编写的教学用书。

标和内容要求,还要符合国家的意识形态

(四)多项选择题 和 。

1、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三)单项选择题 A中学生物学课程从性质上来讲属于学科课程。

1、下面关于中学生物学课程的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B中学生物学课程属于科学课程。

A 它是中学的一门选修课程 C中学生物学课程具有技术课程的性质。 B 它是中学开设的一门综合课程 D中学生物学课程属于选修课程。 C 它是科学教育中一门重要学科 E中学生物学课程属于综合课。 D 它是一门非技术课程性质的科学课程

2、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2、中学生物学课程价值主要体现在 A中学生物学课程面向全体中学生,其主要目的是提高A 面向全体中学生,课程的主要目的是提高全体公民全体公民的生物科学素养。 的生物科学素养。 B中学生物学课程面向初中学生,其主要目的是提高全B 面向大多数学生,课程的主要目的是传授生物学基体初中生的生物科学素养。 础知识,体验科学探究过程。 C中学生物学课程在我国大陆地区,初中阶段为必修课,C 面向全体初中生,课程的主要目的是传授生物学基高中阶段为选修课。 础知识,体验科学探究过程。 D中学生物学课程在我国大陆地区初中阶段为必修课,D 面向部分高中生,课程的主要目的是为学生步入社高中阶段有选修和必修两部分。 会、择业、终身学习打基础。 E中学生物学课程应体现自然科学的本质和特征。

3、中学生物学课程标准

3、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 主要描述了学生在某一阶段学习的具体方法。 A中学生物学课程可以分为分科课程和综合课程。 B 主要描述了学生在某一阶段的具体学习内容。 B中学生物学课程培养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 C 主要描述了学生在某一阶段的统一的探究和调查活C中学生物学课程在我国大陆地区,初中阶段为必修课,动。 高中阶段为选修课。 D 主要描述了学生在某一阶段学习后的学习成果。 D中学生物学课程在我国大陆地区初中阶段为必修课,4、下面关于生物课程标准的叙述正确的是 高中阶段有选修和必修两部分。

A 它是由教育部颁布的带有指令性的、重要的国家课E中学生物学课程是一门重要的文科课程。 程文件。

4、课程标准是

B 它是国家制定的初中、高中阶段生物学课程的统一A《课程计划》 的最高要求。 B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

C 它是对初中、高中阶段,生物学学习内容统一的具C是由教育部颁布的带有指令性的、重要的课程文件。 体详细的规定。 D《教学大纲》 E教学的具体内容的规定。 D 它是用一系列抽象的名词术语来描述学生的学习结果。

5、生物课程标准是

5、生物课程标准中的内容标准 A具体规定了中学生物学课程的性质、目标和内容标准,A 初中共选了10个主题,每一个主题都由若干个二级并提出了教学评价及教材编写等方面的建议。 主题构成。 B我国基础教育阶段生物学课程的基本规范和质量要

1 求。 C 科学是一个知识体系、科学是一系列思维方式、科学C每个中学生物教材编写人员、生物教师和教学管理者是一套探究方法、科学要与技术和社会相互作用。 开展工作的依据和准绳。 D 确认和表述问题 、提出假设、为检验假设寻找证据、D国家制定的初中、高中阶段共同的、统一的基本要求。 得出结论。 E国家制定的初中、高中阶段共同的、统一的最高要求。

3、在科学研究中,有三个十分重要的环节,它们是

6、生物课程标准 A 强烈的好奇心、正确的思维方法、良好的思维习惯

A是根据生物学教学大纲制定的详细的课程计划。 B 假设、观察、实验 B是根据课程计划,具体确定学生在不同阶段生物课程C 解释、测量、数据分析 中的学习成果。 D 实事求是的态度、大量的参考资料、定量化的分析

C主要描述了学生在某一阶段具体的学习内容。

4、中学自然科学课程中科学素养理念的提出是在 D包括了前言、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实施建议等内容。 A 20世纪60年代以前 B 20世纪70年代初期 E隐含地指出了教师的任务是落实课程标准,而不仅仅C 20世纪80年代以后 D 本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是教好一本教科书。

5、对科学素养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7、关于生物课程标准主要内容的说明正确的是 A 科学素养是指一个人对自然科学领域中核心的基础A前言:简要阐明了编写者的写作意图,为生物学课程内容的掌握情况。 设计定了基调。 B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科学素养的认识在不断变B课程目标:包括课程的总目标和课程的具体目标。它化,不同时代人们对它的解释有所不同,而同一时代,不同指出了教师在实施课程中的努力方向。 的机构、组织和专家对它的解释则是相同的。

C内容标准:共选取了科学探究、人与生物圈、生物的C 科学素养包括了两个不同的方面:一是对科学知识、多样性等10个主题。 态度情感价值观及科学技能的掌握情况;二是在已有基础上D内容标准都是用清晰的行为动词描述的行为目标。 提高自己科学素养的能力。 E实施建议:主要建议课时的分配。 D 科学素养是指了解进行个人决策、参与公民和文化

8、属于我国7~9年级生物学课程总目标的是 事务、从事经济生产所需要的科学概念和科学过程。

A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意义,提高环境保护意义。

6、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B初步掌握生物学实验操作技能,具有一定的科学探究A 具有科学素养是现代社会对每个公民必不可少的要和实践能力,养成科学的思维习惯。 求。 C获得生物学基本事实、概念、原理和规律等方面的基础B 一个具有科学素养的中学毕业生一定要以科学或工知识,了解并关注这些知识在生产、生活和社会中的应程技术为职业。 用。 C 对不同的学生来说,科学素养应该有相同的要求。 D 掌握基因工程等生物学技术,能够解决实际问题。 D 科学素养最基本的含义就是具有良好的科学态度和E 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参与社会各种活动的能科学情感。 力。

7、我国将生物科学素养概念正式引入中学生物学课程,并

9、中学生物课程标准中关于能力方面具体目标包括 将它作为课程的主要目的是在

A思维习惯 B实验操作技能 C科学探究技能 A 1980年 B 1990年 D获取信息的能力 E思维能力 C 2000年 D 2001年

10、关于生物教科书的描述正确的是

8、提出“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理念,是期望学生能够在A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工具 以下四个领域得到发展 B教师开展各种教学活动的书籍 A 强烈的好奇心、团队合作、创造力、科学的思维方C教学内容的载体,它包括了生物课程标准中要求的学法 科知识、学科知识的逻辑体系、知识的深度、呈现方式以及B 科学态度和科学的世界观;科学探究方法与技能;编写思路等。 科学、技术与社会;生物学知识和操作技能

D教师不可选择、不可变动的教学内容 C 爱国主义教育、科学的世界观、科学探究的方法、E教科书的编写在很大程度上,受编写人左右 诚实的学习品质

第二章:科学的本质与生物学素养 D 强烈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诚实、合作、顽强的学

(二)填空题 习精神

1、自然科学包括 和 两部分,前者是相对稳定

9、 列描述不正确的是

的研究结果及由此构成的知识体系,后者是科学家们在A 科学知识是不断变化的,科学是一个产生知识的过探索自然奥秘方面做出的不懈努力及科学家们在思考程,知识的变化是不可避免的。 和解决问题中所运用的思维方式和工作方法。 B 科学处于不断变化之中,科学知识的主体具有连续

2、自然科学主要有以下四个纬度构成:科学是一个知识体性和稳定性。

系、科学是一系列的思维方式、科学是一C 科学是一个庞大的知识体系,它能够为一切问题提套 、科学要与 相互作用。 供全部答案。

3、在科学研究中,有三个十分重要的环节,这就是假设、 D 科学认为世界是能够被认知的,世间的万事万物都是和 。 以恒定的模式发生和发展,只要通过认真系统的研究都

(三)单项选择 可以被认知。

1、关于自然科学有关内容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10、学生科学探究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 科学依赖于定量化的工作、精确的测量 、观察与实验。 A 科学探究通常是指学生们用以获取知识、领悟科学的B 自然科学在自我更正的过程中积累。 思想观念、领悟科学家们研究自然界所用的方法而进行的C 自然科学是指科学家们的研究成果。 各种活动。 D 科学工作定量化的特点将科学与数学结合在一起。 B 科学探究的真正意图,不仅在于掌握生物学知识本

2、自然科学主要的四个维度是 身,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学会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养成探究A 定量化、观察、实验、科学过程。 的态度、方法和思维。 B 精确测量、认真观察、精确实验、数据统计分析。 C 科学探究就是要学生掌握科学家们探究的方法,开

2 辟人类新的知识领域。

D 科学探究是学生学习科学的有效方式之一,学生应掌握科学探究的一般技能。

11、下面的叙述中,属于功能化的生物学素养的是

A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能够认出哪些是生物学的术语和概念,并能将这些术语与自然界中的现象相对应。但他们仍有错误概念,对生物学概念的理解也很不准确。

B 学生能够使用正确的生物学词汇,对术语的定义表述也很准确,但大都基于记忆。

C 学生应能理解生物学的概念体系,理解科学探究过程的知识和技能,能用自己的话来解释概念。

D 学生理解生物学素养在诸多自然科学中的地位,知道生物学的发展史和生物学的本质、特点,理解生物学与社会之间的相互作用。

(四)多项选择

1、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生物是一门自然科学,生物教师在教授这门课时,要把生物课作为一门自然课程来对待。

B生物教学中要体现科学的本质和特征。

C生物教学中需要讲授、演示等手段向学生传授科学内容,但不需要学生经历科学的过程。

D生物教学中,应开展探究性学习,逐渐取消其他学习方式。

E生物教学中应重观察实验,以学生亲自观察实验获得知识为主。

2、下面描述正确的是

A科学靠的是科学家的努力,而不是依赖于定量化的工作、依赖于精确的测量

B观察与实验是自然科学的基石

C科学理论只有当它们被实验反复证实之后,科学家们才会接受

D自然科学在自我更正的过程中得到积累 E科学就是指科学家的科研成果

3、科学的本质和特征包括

A定量化 B定性化 C观察与实验 D科学过程 E重复实验

4、关于科学的描述正确的是

A科学是一个知识体,这个知识体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进行内容的更新但不会增大。

B科学和技术密不可分,它们有着相同的特点和追求 C科学是一套研究方法 D科学是一系列的思维方式 E科学对社会有重要的影响,科学的成长和发展根扎于社会之中

5、学生应掌握的自然科学核心的基础内容包括

A学生理解基本科学现象、规律、以及科学原理是如何运用于技术领域之中的。

B学生以在校学习为基础,形成终身学习的基本能力和习惯。

C学生能够理解或解释发生在身边的科学现象。

D学生应掌握一系列的相关技能,包括操作技能、科学探究的一般技能、思维技能以及创造性、批判性的思维方式。

E学生能够形成正确的态度、情感、价值观和科学的世界观,并以此来指导自己的行为。

6、具有科学素养的人应该

A具有良好的科学态度和科学情感

B掌握科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C具有基本的科学探究能力

D具有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

E从不与他人合作,事事坚持独立的能力

7、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科学素养是我国新一轮理科课程改革的基本目标。 B我国最先使用了科学素养的概念。

C生物科学素养概念的确立,使世界范围的生物课程改

革走向深入。

D中学生物教师的任务是将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从较低的水平提高到较高的水平。

E我国在2000年将生物科学素养的概念正式引入中学生物学课程。

8、科学态度包括

A好奇心 B思维力 C诚实 D合作 E创造力

9、下列描述正确的有

A世界不可以全部被认知

B科学是一个产生知识的过程,科学知识是不断变化的 C科学知识的主体具有连续性和稳定性 D科学不能为一切提供全部答案 E科学能够为一切提供全部答案

10、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科学探究属于科学家的方法和技能,学生没有时间和精力将其作为学习科学的方法

B学校的科学探究活动通常是指导那些“精英”在课余时间内进行探究

C学校的科学探究活动通常是在课外活动课中进行

D学生应该掌握科学探究的一般技能,包括:提出问题、做出假设、制定计划、收集证据、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的科学探究能力

E科学探究不是仅属于科学家的方法和技能,也是学生学习科学的有效方式之一

11、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培养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是我国中学生物学课程的总目标

B生物学素养的高低是一个连续变化的过程,每个学生都处于这种连续变化的不同位置

C一个学生有没有生物科学素养,可以看他所学生物学知识的多少和年级的高低

D多维的生物学素养是一个学生永远无法达到的境界和水平

E为学过生物学知识的人其生物学素养只能为零 第三章:生物学教育有关的学习和教学理论

(二)填空题

1、在心理学领域,围绕学习过程中知识如何获得、行为如

何改变的问题,形成了两大体系的学习理论,即 和 的学习理论。

2、作为一个划时代的人物, 首次用实验而不是思辨的方法来研究学习问题,是学习理论的一大超越,也为后继 的研究提供了基本的范式。

3、 理论把学习看作是外显行为改变的过程,是能够由选择性强化形成的。而 理论则把学习看作是学习者对事物进行认识、辨别、理解,从而获得新知识的过程。

4、华生认为刺激与反应联系的形成遵循 律和

律。

5、 律意味着对一些重点、难点加强复习巩固的必要性, 律则提示我们如何合理地安排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

6、强化可以分为 和 两种类型,前者可以理解为机体希望增加的刺激,后者则是机体力图避开的刺激。

7、斯金纳继承了华生强调的科学、客观和预测等心理学传统,采取以动物实验为依据的刺激-反应-联结学习理论的研究取向,参照桑代克的学习原理,创立了 学说和 理论。

8、斯金纳把机体由于刺激而被动引发的反应称为 ,机体自身主动发出的反应称为 。

9、斯金纳提出了 教学的概念,并总结了一系列的教学原则,并从20世纪50年代后期开始积极倡导 教学运动,此运动给教学方法带来了很大影响。

10、布鲁纳认为直觉思维对科学发现活动极为重要,直觉思D 小步调教学原则和强化学习 维的本质是 和 性的,所以教师在学生的探究

7、在认知主义学习理论中最为重视的有 活动中要帮助学生形成丰富的想象。 A 布鲁纳的发现学习论、桑代克的试误学习理论

11、讲解式教学是由教师将教材详细规划,使之成为有系统B 布鲁纳的发现学习论、奥苏伯尔的意义学习论 有组织的知识,然后条理分明地向学生讲解。在实际教学的C 桑代克的试误学习理论、奥苏伯尔的意义学习论 过程中,讲解式教学分为两个阶段:即提供 和呈D 桑代克的试误学习理论、斯金纳的强化学习理论 现 。

8、关于布鲁纳的发现学习描述正确的是

12、奥苏伯尔认为,意义学习的发生有两个先决条件,一是A 强调学习过程 B 强调外在动机

学生表现出一种 的倾向,即表现出一种在新学C 强调信息的储存 D 强调教师指示性的的语言内容和自己已有知识之间建立实质性联系的倾向,二是 信息 对学生具有潜在意义,即能够与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实

9、按照布鲁纳的发现学习论,下列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质性联系起来。 A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作用是要形成一种学生能够

13、皮亚杰学说是当代 理论的重要来源。皮亚杰认独立探究的情境,而不是提供现成的知识。

为知识既非来自主体,也非来自客体,而是在的相互作B 学习的目的不是记住教师和教科书上所讲的内容,用过程中建构起来的。 42 而是要学生参与建立该学科的知识体系的过程。

14、建构主义认为,学习不是知识由 向学生的传C 教师在学生探究活动中要帮助学生形成丰富的想递,而是学生 的过程,学习者不是被动的象,防止过早语言化。 信息吸收者,相反,他要主动地建构信息的意义。 D 学生的学习,关键在于教师的引导和学生之间的竞

15、建构主义认为,科学知识不是对现实的准确表征,它只争。

是一种 、一种假设。检验科学知识的标准是

10、下面叙述正确的是 看它在 中是否可行、是否起作用。 A 在接受性学习中,学习的内容是以定论的形式传授

16、概念转变理论就是试图理解和解释那些 是如给学生的。对学生而言,学习不包括任何发现,只是把教学何转变为 的理论。概念转变被认为是科学内容加以内化,结合到自己的认知结构中。 教育中的核心问题,也是近年来国际科学教育研究的热B 在发现法学习中,学习的内容不是现成地给予学生,点。 而是在内化之前,必须由他们自己去发现这些内容,因此发

17、概念转变需要满足对 的不满、新概念的可理解现学习必然是有意义的学习。

性、新概念的合理性、 四个条件。 C 接受学习就是机械学习。D 发现学习不是机械学

(三)单项选择 习。

1、在行为主义学习理论中,对教育影响最大的三大理论是:

11、讲解式教学是

A 巴甫洛夫的经典条件作用理论、桑代克的联结主义A 渐进分化和整和协调的教学方法。 理论、斯金纳的操作条件作用理论 B 是学生机械接受性学习。C 是有意义的发现学习。 B 巴甫洛夫的经典条件作用理论、皮亚杰的建构主义D 由教师将教材详细规划,使之成为有系统有组织的理论、斯金纳的操作条件作用理论 知识,然后条理分明地向学生讲解。 C 巴甫洛夫的经典条件作用理论、布鲁纳结构主义课

12、讲解式教学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可分为两个阶段 程论、斯金纳的操作条件作用理论 A 渐进分化、整合协调 D 皮亚杰的建构主义理论、布鲁纳的结构主义课程论、B 提供先行组织者、呈现学习新材料 斯金纳的操作条件作用理论 C 提供先行组织者、整合协调

2、根据经典条件作用的学习理论,我们在教学中可以得到D 呈现学习新材料、整合协调 的启示

13、先行组织者是指

A 新的学习与原有的学习没有太大的联系。 A 教师; B 学生; B 将概念和图表等联结起来有利于概念的学习、教具C 和学生将要学习的新知识相关的引导性材料; 的使用有利于教学。 D 学习材料 C 频因律提示我们要注意重点和难点的合理安排。

14、讲解式教学要遵守的原则是 D 近因律则意味着对一些重点、难点加强复习巩固的A 渐进分化、整合协调 B 提供先行组织者、呈现必要性。 学习新材料 C 提供先行组织者、整合协调 D

3、桑代克在1913年所做的一个经典行为主义的实验中,用呈现学习新材料、整合协调 的实验动物是

15、下面叙述不正确的是

A 狗 ; B 猫; C 白鼠; D 鸽子 A 行为主义和认知主义的共同点:以客观主义认识论

4、桑代克提出的一系列的学习律包括 为基础,认为世界是现实的、外在于学习者的。 A 准备律、近因律、效果律 B 频因律、准备律、效果律C B 行为主义和认知主义对知识的本质、组成、来源、准备律、效果律、练习律 D 近因律、频因律、练习律 发展及应用不具有共同的假定。

5、桑代克的试误理论对教学的启示 C 行为主义和认知主义都试图分析、分解并且简化学A 按照准备律,预先告知学生学习的内容,让学生有习,同时提高教学的效率和效果。 一个心理准备,或者创设让学生感到满意轻松的心理环境有D 行为主义和认知主义理论之间存在着冲突,但也有利于教学效果的提高。 共同之处。

B 按照效果律,惩罚学生可以引起学生的注意,惩罚

16、下面描述错误的是 比奖赏的效果更有力。 A 科学教育是当代教育的核心组成部分。

C 频因律提示我们要注意重点和难点的合理安排。 B 科学教育对培养人的生产能力和适应知识经济时代D 近因律则意味着对一些重点、难点加强复习巩固的起着关键作用。 必要性。 C 科学教育改革是本次教育改革的焦点。

6、下面与斯金纳无关的叙述是 D 科学教育改革的主要目标是着眼于培养科学精英。

A 操作性条件作用学说和强化理论

17、建构主义的理论来源主要来自于 B 量力化教学原则和直观教学 C 程序教学 A 布鲁姆的目标分类理论、布鲁纳的发现学习、杜威

4 的经验性学习理论。

B 杜威的经验性学习理论、 维果斯基的思想、皮亚杰学说。

C 布鲁纳经验性学习、皮亚杰学说、巴甫洛夫-华生的经典条件作用理论。

D 布鲁姆的目标分类理论、布鲁纳的发现学习、皮亚杰学说。

18、建构主义认为

A 科学知识不是对现实的准确表征,它只是一种解释、一种假设。检验科学知识的标准是看它在实践中是否可行,是否起作用。

B 科学知识是对客观实在的精确反映,是经过严格的科学方法获得的。

C 学习是由教师向学生传递知识的结果,学习者是被动的吸收者。

D 学习者在教学前对所要学习的材料一无所知。

19、建构主义的学习观的突出特点是

A 强调学习者的经验,注重以教师为中心,注重互动的学习方式,创设冲突的学习情境。

B 强调学习者的经验,注重以学习者为中心,注重互动的学习方式,创设冲突的学习情境。

C 强调学习者的经验,注重以教师为中心,注重独立的学习方式,创设冲突的学习情境。

D 强调学习者的经验,注重以学习自己为中心,注重独立的学习方式,创设冲突的学习情境 20、建构主义的教学强调

A 从学习者的经验出发、鼓励学习者反省和思考、重视合作学习、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

B 从学习者的经验出发、教师是知识的提供者、重视合作学习、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

C 从教师的经验出发、鼓励学习者反省和思考、重视合作学习、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

D 从教师者的经验出发、鼓励学习者反省和思考、重视独立学习、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

21、概念转变需要满足的四个条件是

A 对新概念的不满、新概念的可理解性、新概念的合理性、新概念的有效性。

B 对新概念的不满、新概念的可理解性、新概念的不合理性、新概念的有效性。

C 对现有概念的不满、新概念的可理解性、新概念的合理性、新概念的有效性。

D 对现有概念的不满、新概念的可理解性、新概念的不合理性、新概念的有效性。

(四)多项选择

1、对教育影响最大的行为主义学习理论有

A巴甫洛夫-华生的强化理论 B巴甫洛夫-华生的经典条件作用

C桑代克的联结主义理论 D斯金纳的操作条件作用理论 E桑代克的强化理论

2、华生认为刺激与反应联系的形成遵循

A效果律; B练习律; C近因律; D准备律; E频因律

3、按照华生的观点,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在学习过程中,如果要学习某种动作,就要经过多次联系,形成连续动作的习惯

B在反应频繁发生时,最近的反应总是比较早的反应更容易得到强化

C学习者的年龄、练习时间的分配、过度学习等对学习没有太大的影响

D过度学习会使学到的知识更加牢固

E教学中要注意时间的合理分配,避免过度学习和集中学习

4、桑代克总结的学习规律有

A效果律; B练习律; C近因律;

D准备律; E频因律

5、按照桑代克的观点,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人的学习方式与动物完全相同,其基本的学习方式是试误学习

B刺激与反应之间连接的牢固程度与练习次数有关 C学习者对某种刺激的反应与其准备状态有关 D刺激与反应联结的强弱与反应后获得的奖惩有关 E不知道结果的练习,更有助于学习

6、斯金纳创立了

A经典条件作用理论 B操作性条件作用学说 C强化理论 D试误理论 E发现学习理论

7、斯金纳认为

A机体一定需要接受明显刺激才能形成反应 B机体不一定需要接受明显刺激才能形成反应

C机体产生的反应可分为:应激性反应和操作性反应 D操作性反应可以用来解释基于操作行为的学习,如写字

E增加正强化或减少负强化都能促进机体行为反应的频率增加

8、与斯金纳有关的内容是

A强化教学原则 B概念图教学策略

C程序教学运动 D及时反馈原则 E直观教学原则

9、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坚持用理论推理的方法对学习行为进行研究

B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坚持用实验的方法对学习行为进行研究

C行为主义学习理论重视学习的内因,重视人的外在行为反应

D行为主义学习理论把人和动物的学习等同起来,忽视了人的学习的社会性和主观能动性

E行为主义学习理论把人的所有思维都看作是由“刺激-反应”间的联结形成

10、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布鲁纳的发现学习属于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B布鲁纳的发现学习属于认知主义学习理论 C奥苏伯尔的意义学习属于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D奥苏伯尔的意义学习属于认知主义学习理论 E发现学习和意义学习都属于认知主义学习理论

11、发现学习强调

A学习过程 B直觉思维

C内在动机 D信息提取 E信息储存

12、按照布鲁纳的观点,下面的描述错误的是

A要使学生在学习情境中通过主动发现获得知识,教师必须先将学习情境和教材性质解释的非常清楚

B教师从事知识教学,要配合学生的经验将教材进行适当组织

C教材的难度与逻辑上的先后顺序,要符合学生的心智发展水平和认知表征方式

D教材难度安排不需考虑学生学习动机的维持 E教师从事知识教学,不需配合学生的经验

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发现学习就是意义学习 B接受学习就是机械学习 C发现学习不一定是意义学习 D接受学习不一定是机械学习。

E发现学习和接受学习都可能是机械的,也都可能是有意义的

14、下面内容与奥苏伯尔相关的有

A渐进分化 B整合协调 C讲解式教学

D先行组织者 E实验式教学

15、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建构主义理论是一个庞杂的社会科学理论 A 获得反馈信息 B 引起学习动机 B建构主义理论是建筑学上的专用术语 C 明确学习目的 D 激发学习兴趣 C建构主义理论是一个全新的思想

2、不属于课堂教学导入应用原则的一条为 D建构主义理论就是皮亚杰学说 A 示范性和鲜明性 B 目的性和针对性 E建构主义理论是本次课程改革的主要指导思想 C 趣味性和艺术性 D 关联性和启发性

16、属于建构主义观点的描述有

3、教学基本语言技能不包括的要素是

A科学知识是对现实的准确表征。 A 语音和吐字; B 音色和音域; B科学知识不是对现实的准确表征,它只是一种解释、C 语调和节奏;D 词汇和语法 一种假设。

4、一个人的能力与哪个因素无关

C学习不是知识由教师向学生的传递,而是学生构建自A 知识; B 体力; C 智力; D 财产 己的知识过程。

5、从教师工作的职责和特点出发,运用教学语言不需遵循D学习是知识由教师向学生的传递,教师起着非常重要的原则是 的作用。 A 科学性和学科性 B针对性和生动性

E学习者的建构过程,主要是同化和顺应。 C 多样性和强化性 E 简明性和启发性

17、建构主义强调

6、知识与能力的关系,错误的表述是

A学习者的经验 B以学习者为中心 C学习情A 知识是能力发展的基础 B 能力是获得知识的前提C 境 知识可以转化为能力D 能力的形成比知识的获得要快

D互动的学习方式 E教师的作用

7、课堂提问的主要作用表现在

18、概念转变理论 A 检查学习,巩固知识 B 激起动机,建立联系

A建立在行为主义理论的经验研究之上 C 传授知识,形成志趣 D 明确目的,形成概念 B建立在认知科学关于儿童错误概念的经验研究之上

8、与课堂提问的要点不符的是 C试图理解和解释先前概念是如何转变为科学概念的 A 清晰与连贯 B 停顿与语速 D试图解释和理解先前概念是如何转变为现有概念的 C 提示与评价 D 阐明与补充 E试图解释和理解错误概念是如何转变为现有概念的

9、讲解法的优点在于

19、概念转变需要满足的条件是 A 学生有直接的感性认识 B 信息传输的密度比较高

A对错误概念的不满 C 学生处于主动地位 D 有利于记忆 B对现有概念的不满

10、下列各项中与讲解法的基本要求无关的是 C新概念的可理解性、合理性、有效性 A 科学正确,切合学生实际 B 条理清楚,重点突出 D现有概念的可理解性、合理性、有效性 C 与其它教学形式相配合 D 善于组织和示范 E错误概念的不合理性、不可理解性

11、不属于变化技能的类型为

第四章:教学基本技能 A 教学媒体的变化 B 教学环境的变化

(二)填空题 C 教态的变化 D 师生相互作用的变化

1、在课堂口语中,对词汇的要求是:规

12、应用变化技能的原则并不强调 范、 、 。 A 针对学生的特点 B 引起学生的注意

2、变化技能是把学生的 注意过渡到 注意C 注意反馈和调节 D 与其他技能的联接 的有效方式。

13、强化技能的类型有

3、教学语言中声音的变化是指教师讲话A 氛围强化 B 服饰强化 的 、 、节奏和速度的变化。 C 环境强化 D 动作强化

4、教学语言中声音的变化是指教师讲话的语调、音量、

14、演示技能的十项要点不包括 和 的变化。 A 能动能静 B 现象明显

5、写在黑板正中的板书称 ,写在黑板两侧的板书C 示范准确 D 便于观察 称 。

(四)多项选择

6、板书的类型有:提纲式、 、图示

1、课堂教学导入的应用原则为 式、 、计算式等。 A 示范性和鲜明性; B 目的性和针对性;

7、板书的类型有: 、 、图示式、综合式、C 趣味性和艺术性 计算式等。 D 关联性和启发性; E 教育性和强化性

8、结束技能的类型有: 、 、集中小结、领悟主

2、教学基本语言技能包括以下诸要素 题、巩固练习等。 A 语音和吐字 B 音色和音域 C 语调和节

9、结束技能的类型有:系统归纳、比较异同、领悟主奏 题、 、 等。 D 词汇和语法 E 音量和语速

10、课堂讨论的方式主要有:全班讨论、 讨论、专

3、从教师工作的职责和特点出发,运用教学语言应遵循的题讨论和 讨论。 基本原则是

11、教学技能主要包括 、 、提问、A 科学性和学科性 B 教育性和针对性

讲解、变化、强化、演示、板书、结束、课堂组织十个C 针对性和生动性 D 多样性和强化性 E 方面的技能。 简明性和启发性

12、教学技能主要包括 、 、导入、教

4、课堂提问起着以下作用

学语言、变化、强化、演示、板书、结束、课堂组织十A 渗透思想教育 B 检查学习情况 C 促进思维发展 个方面的技能。 D 巩固所学知识 E 运用所学知识

13、教学技能主要包括 、 、导入、教

5、课堂提问的要点在于

学语言、提问、讲解、变化、强化、结束、课堂组织十A 提示与评价 B 阐明与补充 C 停顿与语速 个方面的技能。 D 清晰与连贯 E 指派与分配

(三)单项选择

6、讲解技能的类型可分为

1、与课堂教学导入的主要目的无关的是 A 问题中心式 B 描述式 C 解释式

6 D 原理中心式 E 倡导式

8、观察是指利用视、听、味、 、 五种感觉

7、讲解技能的要点在于 和一些工具来感觉事物。

A 注意语言技能的运用; B 注意变化技能的运用; C

9、科学不仅是 ,也是过程、 、态度、注意演示技能的运用 创造力、应用等的综合体。

D 注意板书技能的运用; E 注意强化技能的运用

10、科学不仅是知识,也是 、方法、 、创

8、变化技能的目的在于 造力、应用等的综合体。 A 为学生提供参与教学的机会

(三)单项选择 B 创造引起学习动机的条件 C 丰富学习环境

1、概念图的特征表现在 D 利用多种传输通道传递信息 A 概念图不包含交叉连接 B 概念图不包含具体事例 E 把无意注意过渡到有意注意 C 概念图是按递进的形式表现的 D 概念图表达的

9、在变化技能中,教态的变化包括 是学习者个人对特定事物的理解 A 思路的变化 B 身体的移动 C 声音的变化

2、合作学习的基本含义中不包括

D 目光接触 E 面部表情的变化 A 教师角色由传播者转变为帮助者

10、变化技能的应用原则为 B 学习的责任由教师转移到学生 A 提倡有意识的变化; B 变化要引起学生的无意注意 C 学生要克服依赖别人的心理 C 变化技能的应用要有分寸; D 变化技能与其他技能之D 学生以小组的形式一起学习 间的联接要自然 E 要根据学生的特点选择变化技能

3、在合作学习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11、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运用强化技能的类型有 A 学生之间积极主动互相依赖 A 演示强化 B 语言强化 C 动作强化 B 不需要每个成员都负责任

D 活动强化 E 标志强化 C 十分需要人际间的社会协作技能

12、强化技能的应用原则为 D 学生面对面的促进性互动

A 强化要有目的性; B强化要能够引起学生的注意C

4、在发现式探究教学中 强化的方式要单一D 强化的手段要多样; A 教师用准备的教具进行演示; E 使用强化技能要恰当、可靠 B 教师注意告诉学生怎样操作或观察什么

13、运用演示技能的要点是 C 教师所提的问题必须是开放性问题; A 安全第一 B 操作迅速 C 示范准确 D 教师让学生单独进行探究发现

D 现象明显 E 便于观察

5、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应该

14、板书设计的目的是 A 要求学生及时表达 B 要注意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 A 提示重点 B 展现教学内容结构 C 启发学生思考 C 要求学生进行眼、手、脑并用

D 强化记忆 E 检查学习效果 D 学生必须独立地完成观察过程

15、结束技能的类型有

6、以下体现STS教育特点的词汇中,不正确的是 A 巩固联系 B 领悟主题 C 集中小结 A 概念领域 B 创造力

D 比较异同 E 系统归纳 C 过程技能 D 模拟描述

16、课堂结束技能的应用原则是

(四)多项选择 A 要有利于学生建立新的认知结构 B 要注重培养学

1、概念图的特征表现在 生的技能 A 概念图包含具体事例 B 概念图讲求递进关系 C 要适当安排学生的实践活动 C 概念图包含交叉连接 D 要有利于学生回忆、检索、运用 D 概念图是按分层的形式表现的 E 注重深化重要的事实、概念和规律 E 概念图表达的是学习者个人对特定事物的理解

17、应用课堂组织技能的目的是

2、概念图在教学中有多种用途 A 组织维持学生的注意 B 引起学习兴趣和动机 A 可以作为竞赛的工具; B 可以作为学的工具; C 加强学生的进取心 D 创设良好的课堂气氛 C 可以作为教的工具 D 可以作为选拔的工具;

E 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行为标准 E 可以作为评价的工具

18、课堂管理性组织包括

3、合作学习的基本含义包括 A 指导性组织管理 B 个别学生问题的管理 A 学生以小组的形式一起学习; C 诱导性组织管理 D 课堂秩序的管理 B 学习的责任由教师转移到学生; E 启发性组织管理 C 学生有责任帮助小组中其他成员学会;

第五章 教学策略 D 教师的角色由传播者转变为帮助者;E 小组中成员的竞

(二)填空题 争显得突出

1、在概念图中每两个概念之间的关系通过 和连

4、积极主动相互依赖是合作学习的良好方法,这种依赖表接线上的 表示。 现在

2、概念图在教学中可以作为三种工具: 的工具、 A 同伴之间是一个利益共同体 B 学习资源应该共享

的工具和评价的工具。 C 组内竞争,组间合作 D 大家为一人,一人为大家

3、学生在学习中的互动有三种基本的模式:一是竞争,二E 小组成员只有互助才能互利

是 ,三是 。

5、合作学习小组的成员都负起责来是成功的关键,应采取

4、科学探究通常包括: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以下措施

划、 、 和表达交流 A 小组人数越多成员的责任感越强

5、科学探究通常包括: 、 、B 不必考虑成员的能力

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和表达交流。 C 要求成员互教互学

6、探究教学中可以根据活动情况把探究活动分为: D 要求成员向小组或全班汇报工作

探究、推理性探究和 探究。 E 指派一名成员做检查督促者

7、观察是指利用 、 、味、嗅、触五种感

6、在合作学习教学策略中,教师的主要任务是 觉和一些工具来感觉事物。 A 设计教学活动 B 预计教学可能发生的困难

7 C 帮助学生分组 D 观察学习活动的进行

5、生物挂图的特点是 E 协助学生解决问题 A 可将生物复杂结构简约化 B 可将抽象过程形象化

7、探究教学的目标主要有 C 可呈现生物内外部联系 A 保持学生的好奇心 D 能准确规范地表现生物体的形态结构特征 B 使学生自己努力解决问题 E 容易表现立体的、活动的事物 C 形成积极的对待科学的态度

6、直观教具在课堂上往往用于 D 让学生参与高水平的科技活动 A 揭示复杂机理 B 突破教学难点 E 为学生提供具体的经验 C 引导学生提出问题

8、根据活动情况可将探究活动分为 D 设置悬念 E 巩固知识 A 创新式探究 B 自主式探究 C 发现式探究

7、在生物教学中,使用教具时应注意 D 实验式探究 E 推理性探究 A 学生是否注意到教具 B检查演示的环境条件

9、美国基础科学课程计划认为,科学过程技能包括 C出示教具的程序 D 出示教具的时机 A 观察和分类 B 测量和推论 C 预测和交流 E 教具的完好程度 D 假设和解释 E 实验和控制 第八章:中学生物学实验

10、在科学探究的过程中常用的交流工具和技巧主要有

(二)填空题 A 图表 B 方程式 C 语言文字 D 符号

1、从学科特点上看,生物学实验可分为 学实验、 E 模型 学实验、生理学实验和分类学实验。

第六章:直观教学与直观教具

2、从学科特点上看,生物学实验可分为形态学实验、解剖

(二)填空题 学实验、 学实验和 学实验。

1、直观即感性认识,是具体、直接、生动的事物作用于人

3、实验教学的教学目标应包括 目标、 目标和的感官所产生的 、 和表象。 动作技能目标三部分。

2、实物,是生物活体,具有 、 、生

4、生物实验中的情感目标由低到高可分为 、接命性的特点。 受、 、满意等层次。

3、直观教学是发展学生 能力、 能力、

5、实验课教学一般是由组织教学、指导性谈话、 、思维能力、自学能力、表达能力的过程。 教师现场指导、 等环节构成。

4、生物教具中的替代物指的是无须 的、

6、演示实验的主要操作者是 , 只的物体。 是观察。

5、教具的组合方式有 和 两种。

(三)单项选择

6、每种直观教具都有自身的 和 ,不存在一种

1、下列有关生物实验能力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优于其他教具的教具。 A 是生物学科应培养的特殊能力 B 是学习生物

7、简易生物教具是自己动手制作的 、 学和从事生物学研究的基本能力 的教具。 C 在初中阶段已相当完善 D 只能在实验

(三)单项选择 中得到培养

1、以下哪一项不是直观教学的优势表现在

2、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实验操作技能目标 A 有助于引发学生的探索欲望 B有助于学生对生物学A 学会观察,实验后进行记录、绘图、测算、统计、分析 知识的理解 B 能把所学知识归纳、综合,提出自己的见解 C 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D 有助于学生形C 会使用常规生物实验仪器、器具进行实验 成抽象思维 D 会采集、制作生物标本

2、合理运用直观教学手段的根据是

3、教师控制下的探究性实验,学生在实验前

A 教学内容和教具价格 B 教学内容和学生年龄特点C A 知道实验课题、过程和结论 B 不知道实验过程和结论 教学时数和学生年龄特点 D 教学时数和教具价格 C 知道实验课题、结论而不知道过程 D 知道实验课

3、简易教具应具备的特点不包括 题、过程而不知道结论 A 时效性强 B 设计新颖

4、在学生独立实验的主要环节中,下列哪一项是不正确的 C 推广快捷 D 材料易取 A 组织教学 B 指导性谈话

(四)多项选择 C 演示实验 D 学生操作

1、直观教学的优势表现在

5、下列哪一个叙述是正确的? A 有助于引发学生的探索欲望 A 演示技能是教师进行实际表演和示范操作 B 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多种能力 B 演示技能是学生小组进行实际表演和示范操作 C 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C 演示技能是学生进行实际表演和示范操作 D 有助于学生形成抽象思维 D 演示技能是教师和学生进行实际表演和示范操作 E 有助于学生对生物学知识的理解

6、下列与演示实验基本要求无关的叙述是

2、实物是生物活体,它的特点在于 A 讲清演示实验的步骤和方法 A 真实具体 B 不受生态保护的限制 C 容易控制 B 引导学生分析实验现象 D 能反映生物的一些可见形态和功能 E 有生命性 C 指导学生正确操作 D 方法要科学、操作要规范

7、下列不属于演示实验教学的作用的是

3、生物标本的特点是 A 使学生获得感性认识 B 唤起学生学习动机 A 不易失去真实色泽 B 常带有非真实性的特征 C 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 D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C 不易控制 D 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四)多项选择 E 真实反映生物体形态结构特征

1、生物实验在中学生物教学中的作用有

4、生物模型的特点是 A 加深理解所学的基础知识 B 培养学生实验操作技能 A 是进行实验的首选材料 B 立体感强 C 提高多种能力

C 可以拆卸重组 D 细微之处演示效果好 D 树立严谨的科学态度 E 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 E 可以作为全真替代物

2、从学科特点看,生物学实验一般分为

8 A 形态学实验 B 探究性实验 C 解剖学实验 有较强的创造潜力,学习成绩有波动的学生属于下列哪种学D 分类学实验 E 生理学实验 习类型

3、生物实验课前应做的准备有 A.合作型 B.介入型 C.竞争型 D.逃避型

A 最好选取活的、新鲜的材料 B 检查实验设备用具

6、光合作用、呼吸作用、水分代谢、矿质代谢,是植物新C 配制出药品 D 预设多种实验方法 陈代谢的几个要素,对它们的分析为 E 进行预试 A.因果分析 B.要素分析 C.层次分析 D.网络分析

4、实验课的课堂教学一般是由以下几个环节构成

7、水分代谢—植物水分代谢—植物吸水—渗透吸水,显示A 组织教学 B 指导性谈话 C 学生实验操作 了知识的哪个方面的分析

D 教师现场指导 E 实验小结 A.因果分析 B.要素分析 C.层次分析 D.网络分析

5、探究性实验教学的一般步骤和方法是

8、不属于家庭学习资源的是 A 从生活中提出探究课题 A 实验室与图书馆 B 家禽与家畜 B 使学生明确目的方法和步骤 C 学生探究得出结论 C 家长与亲戚 D 花园与宠物 D 引导概括规律 E 用于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

9、不属于社区学习资源的是

6、模仿式实验教学的一般步骤和方法是 A 报刊与杂志 B 田间与山丘A A 教师对每一步骤提出要求 C 动物园与植物园 D 良种站与养殖场 B 学生模仿教师的示范动作进行操作

10、态度和交往目标一般采用下列哪项评估手段 C 教师加强检查和讲评 D 学生主动地做实验 A.选择题 B.填空题 C.问答题 D.观察学生的行为 E 要求学生熟练、快速地操作

11、教师解释探究的程序并阐明研究该问题相关的概念属于第九章: 生物学教师的备课 探究训练程序的哪一阶段

(二)填空题 A.第一阶段 B.第二阶段 C.第三阶段 D.第四阶段

1、教学是一种复杂而又细致的创造性工作,目标指向性、

12、准备道具,布置舞台是角色扮演程序的第几阶段

_______________性和_____________性是生物教师活A第一阶段 B.第二阶段 C.第三阶段 D.第四阶段 动的重要特征。

13、生物学教案的内容一般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

2、由于组成教学活动的诸因素是在不断 着的,难点、教学方法、教具准备和

所以教学活动是一个__________系统。 A 导言 B教学进程 C 教学板书 D 教学设计

3、教学成功的基础建立在教师备课工作的规范化、________

14、下列哪项不属于知识性目标动词 化、________化之上。 A.描述 B.识别 C.列出 D.关注

4、当代教育设计理论家罗伯特·M·加涅大力倡导教学设计

15、下列哪项不属于技能性目标动词

的一个最基本的 ,既A.体验 B.模仿 C.运用 D.使用 “____________________”。

16、下列哪项不属于情感性目标动词

5、学习任务不仅蕴涵着学生要学习的知识和技能,而且也A.参加 B.阐明 C.交流 D.认同

包括学生在学习活动的过程中发生的

17、“用所给的材料探究……”属于表述教学目标时的哪个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方面的变化。 要素

6、教学主线由____________ 的主线和______________ 的A.行为主体 B.行为动词 C.行为条件 D.表现程度 主线共同组成。

(四)多项选择

7、分析教材是一个反复研究、逐步深入领会教材精神实质

1、下列哪几项为备课的意义

的过程,要注意走出“______________”的误区,按照A. 加强教学的预见性和计划性 课程标准和学生的 灵活地处理教材。 B. B.教学理念转化为教学行动

8、检测的目的不只是给学生评等级,还包括确定学生的C.有利于教师把握教学的成功 D.教学目标的指向

_________ ,以便查明教学的薄弱环节和疏漏之处,为E.教学经验的借鉴 教学补救提供 。

2、下列哪几项属于备课的依据

9、生物教学活动总是在一定的时间内进行,教学时间是影A. 教学的预见性 B.教学的计划性

响教学活动的一个重要 ,也是重要的C.教学对象的需要 D.教材内容的规定 ______________。 E.教学理论和方法的指导

10、教案只能反应出对实际教学的___________ ,因此在应

3、备课的内容和程序通常包括下列哪几个方面

用中不能_________教案的程式不变,要根据课堂实际A. 备学生 B.备任务 发生的教学事件灵活调整使用。 C.备目标 D.备检测 E.备过程

(三)单项选择

4、下列哪项属于学习任务的知识领域

1、生物教学活动的重要特点是 A. 内化成个性品质 B.记忆信息,理解概念 A 有针对性、有鲜明性 B 有随意性、有趣味性 C.运用规则与原理 D.掌握策略与方法 E.C 有组织性、有计划性 D 有过程性、有完整性 模仿动作与整合动作

2、下列哪项不属于传统的备课理念

5、下列哪项属于学习任务的态度领域

A 以学生为中心 B 以书本为中心 A. 记忆信息,理解概念 B.有意接受与主动反应 C 以课堂为中心 D 以教师为中心 C.内化个性品质 D.提倡团队精神 E.模仿动作与整合动作

3、学生的学习需要不包括哪方面?

6、教学难点是根据学生对知识心理理解的便利与否以及学A 经济的需要 B 情感的需要 习活动的难易程度而确定的,确定难点应从下列哪几个方面C 应用的需要 D 求知的需要 考虑

4、天资过人,不服输,有争先的强烈心理愿望,强烈的自A. 知识的深度 B.教学的重点 尊心导致心理脆弱,对学习成绩的看重往往忽略其他方面的C.学生的接受能力 D.学生的活动能力 E.关键性知识 发展,学习成绩拔尖的学生属于下列哪种学习类型

7、下列哪项属于课程资源的有形物质资源 A.合作型 B.介入型 C.竞争型 D.逃避型 A. 教具 B.家长的态度 C.学生已有的经验

5、对知识有较深刻的理解,对某一单科有偏好,常不满足D.仪器设备 E.教材 于常规教学内容,不屑于教师提出的简单问题,有钻研劲头,

8、下列哪项属于课程资源的无形人文资源

9 A. 教材 B.学生已有的经验

1、教学评价的目的在于 C.家长的态度 D.仪器设备 E.科技馆 A 改革教学方法,转变教学观念

9、常见的教案形式有下列哪几种 B了解学生起点行为,适当配置学生

A. 文字式 B.表格式 C 规划教学活动,调整教学进度 D 诊断学习困难,C.程序式 D.图文式 E.综合式 激发学习动机 E 评定学习成就,报告学业成绩

10、下列哪几项是教学目标包括的主要要素

2、从教学评价的直接目的来划分,生物教学评价可分为 A A. 行为主体 B.行为动词 常模参照评价 B 配置性评价 C 诊断性评价 C.行为条件 D.行为客体 E.表现程度 D 形成性评价 E 终结性评价

第十章:生物教育评价

3、从教学评价的标准来划分,生物教学评价可分为

(二)填空题 A 常模参照评价 B 实作评价 C 纸笔测验

1、从教学评价的标准来划分,可分为 评价和 D 形成性评价 E 效标参照评价 评价两种。

4、教学评价的基本原则是

(三)单项选择题(无) A 依据教学目标 B 兼顾多重目标

(四)多项选择题 C 采用多元方法 D 重视反应过程 E 善用评价结果

《生 物 学 教 学 论》

练习题答案 第一章

一、名词解释

1、 课程标准:是由教育部颁布的带有指令性的、重要的国家课程文件,是国家对基础教育课程的基本规范和要求。

二、填空题:

1、(分科、综合)

2、(必修、选修)

3、(《全日制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

4、(成果、行为动词)

5、(课程目标、内容标准)

6、(10个、“人与生物圈”)

7、(出发点、依据)

8、(总目标、具体目标)

9、(书籍、工具)

10、(课程标准、教育方针)

三、单项选择题

1、C

2、A

3、D 4、A

5、A

6、B

7、D

8、A

四、多项选择题

1、ABC

2、ADE

3、ABD

4、BC

5、ABCD

6、BDE

7、BD

8、ABC

9、ABCDE

10、AC

五、简答题

1、中学生物学课程的价值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答:(1)培养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

生物科学素养是构成一个人科学素养的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因此,中学生物学课程在提高全体公民科学素养方面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2)为学生终身学习和发展打基础

通过生物课程的学习,学生的认知能力得到发展,并且能够掌握终身学习的基本技能,为个人的持续发展打下基础。 (3)为学生步入社会、择业和确定进一步学习的专业方向提供帮助。

生物学课程可以帮助学生了解科学、技术和社会的变化和挑战,并使他们有一定的能力去面对日后必须要面对的与生物相关的问题。适当介绍与生物科学技术相关的产业和职业,为学生择业提供必要的信息和帮助。

六、论述题

1、为什么中学阶段要开设生物学课程? 答:要点:

(1)生物学课程的性质。

①从课程性质来说属于学科课程,是科学教育中一门重要学科。②生物学课程是科学课程。它不仅有一个丰富的知识体系,也是人类认识自然界的一些途径和方法。生物学课程作为科学课程,不仅要传播科学的事实和概念,更要体现科学是一个探究的过程。③生物学课程具有技术课程的性质。 (2)生物学课程的价值。

①培养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生物科学素养是构成一个人科学素养的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因此,中学生物学课程在提高全体公民科学素养方面有不可替代的作用。②为学生终身学习和发展打基础。 通过生物课程的学习,学生的认知能力得到发展,并且能有效地利用不同的学习资源和信息技术去获取、判断、筛选和利用信息,掌握终身学习的基本技能,为个人的持续发展打下基础。③为学生步入社会、择业和确定进一步学习的专业方向提供帮助。生物学课程可以帮助学生了解这些变化和挑战,并使他们有一定的能力去面对日后必须要面对的与生物相关的问题。基础教育中的生物学课程虽然不是职业教育,但也适当介绍与生物科学技术相关的产业和职业,为学生择业提供必要的信息和帮助。

(3)课程设置的目的主要是提高全体公民的生物学素养。生物科学素养对每个人来说都是必须具备的基本素养。 第二章

一、名词解释

1、科学素养:是指了解进行个人决策、参与公民和文化事务、从事经济生产所需要的科学概念和科学过程。

2、生物科学素养:是指参加社会生活、经济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需的生物科学概念和科学探究能力,包括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关系,理解科学的本质以及形成科学的态度和价值观。

3、科学态度:是人基于对科学知识的正确理解和对科学发展的认识而形成的科学的信念和科学习惯。

4、创造力:创造力一般分为两种:一种是特殊才能的创造力(如科学家的发明)。另一种是自我实现的创造力,它指的是对自己来说是初次进行的、新的、前所未有的认识或创造。

二、填空题:

1、(静态、动态)

2、(研究的方法、技术和社会)

3、(观察、实验)

三、单项选择题

1、C

2、C

3、B

4、B

5、B

6、A

7、D

8、B

9、C

10、C

11、B

四、多项选择题

1、AB

2、ACD

3、ACD

4、CDE

5、ABCDE

6、ABCD

7、ACD

8、ACDE

9、BCD

10、DE

11、AB

五、简答题

1、科学的本质和特征是什么? 答:(1)定量化。科学依赖于定量化的工作,依赖于精确的测量。 (2)观察与实验 。观察和实验是自然科学的基石。

(3)人们在研究自然界的过程中对预期的要求。 预期的要求是出自人们对自然界的认识,预期要经得住实验的检验。 (4)在自我更正的过程中积累。

(5)科学过程。有人将科学过程纳为一系列有逻辑关系的工作步骤:如确认和表述问题;根据问题提出假设;为检验假设寻找证据;根据证据来评价假设,如有必要并对其修改;得出结论,并将结论应用于解决相似的问题之中。

六、论述题

1、试论科学素养与生物学教学 答:要点:

(1)科学素养的概念:是指了解进行个人决策、参与公民和文化事物,从事经济生产所需要的科学概念和科学过程。其最基本的含义就是指学生能够合理地将所学到科学知识运用到社会及个人生活中。

(2)中学生物学课程肩负着培养所有学生生物学素养的重任。①生物科学素养的概念:是指参加社会生活、经济活动、生活实践和个人决策所需的生物科学概念和科学探究能力,包括理解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关系、理解科学的本质以及形成科学的态度和价值观。②生物科学素养的不同水平:肤浅的生物学素养、功能化的生物学素养、结构化的生物学素养、多维的生物学素养。

(3)生物教学中如何进行科学素养的培养(谈谈自己的操作建议) 第三章

一、名词解释

1、学习:是指学习者因经验而获得知识或者引起行为、能力和心理倾向较持久的改变的过程。

2、频因律:在其他条件相等的情况下,某种行为练习得越多,这种行为习惯的形成越快。

3、近因律:在反应频繁发生时,最近的反应总是比较早的反应更容易得到强化。

4、准备律:学习者对某种刺激的反应与其准备状态有关,这被称为准备律。

5、练习律:刺激—反应之间联结的牢固程度与练习次数有关,这被称为练习律。

6、效果律:刺激—反应联结的增强或削弱与反应后获得的是奖赏还是惩罚有关,称为效果律。

7、操作性反应:斯金纳把机体自身主动发出的反应称为操作性反应。

8、应激性反应:斯金纳把机体由于刺激而被引发的反应称为应激性反应。

9、概念转变理论:是试图理解和解释那些先前概念是如何转变为科学概念的理论。概念转变需要满足四个条件:对现有概念的不满、新概念的可理解性、新概念的合理性、新概念的有效性。

10、错误概念:是指人们在日常生活及已往的学习中形成了的那些与当前科学理论对事物的理解相违背的经验的理解。

二、填空题:

1、(行为主义、认知主义)

2、(桑代克、学习理论)

3、(行为主义学习、认知主义学习)

4、(频因、近因)

5、(频因、近因)

6、(正强化、负强化)

7、(操作性条件作用学说、强化理论)

8、(应激性反应、操作性反应)

9、(程序、程序)

10、(映像、图像)

11、(先行组织者、学习材料)

12、(意义学习、学习内容)

13、(建构主义、主体与客体之间)

14、(教师、建构自己的知识)

15、(解释、实践)

16、(先前概念、科学概念)

17、(现有概念、新概念的有效性)

三、单项选择题

1、A

2、B

3、B

4、C

5、A

6、B

7、B

8、A

9、D

10、A

11、D

12、B

13、C

14、A4

15、B

16、D

17、B

18、A

19、B 20、A

21、C

四、多项选择题

1、BCD

2、CE

3、ABE

4、ABD

5、BCD

6、BC

7、BCDE

8、ACD

9、BDE

10、BDE

11、ABCD

12、DE

13、CDE

14、ABCD

15、AE

16、BCE

17、ABCD

18、BC

19、BC

五、简答题

1、根据经典条件作用的学习理论,我们在教学中可以得到哪些启示? 答:(1)学习是从原有的刺激-反应关系到建立新的刺激-反应关系,表示新的学习总是以原有的学习为基础的。 (2)刺激-反应联结理论说明将概念和图表等联结起来有利于概念的学习,教具的使用有利于教学。 (3)频因律意味着对一些重点、难点加强复习巩固的必要性。 (4)近因律则提示我们如何合理地安排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

(5)教学中要注意时间的合理分配,避免过渡学习和集中学习。

2、发现学习主要有哪些特征? 答:(1)强调学习过程。布鲁纳认为,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一个积极的探究者。教师的作用是要形成一种学生能够独立探究的情境,而不是提供现成的知识。

(2)强调直觉思维。布鲁纳认为,直觉思维对科学发现活动极为重要。直觉思维的本质是映像和图象性的,教师要帮助学生形成丰富的想象。

(3)强调内在动机。学生容易受好奇心的驱使,对探究未知的结果表现出兴趣。布鲁纳认为,与其让学生把同学之间的竞争作为主要动机,还不如让学生向自己的能力提出挑战。

(4)强调信息提取。布鲁纳认为,人类记忆的首要问题不是储存而是提取。

3、建构主义的学习观有哪些突出特点? 答:(1)强调学习者的经验。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者在学习新材料之前,脑海中的相关概念有多有少,存在个别差异,新知识的学习则是在这存在个别差异的先前概念之上。 (2)注重以学习者为中心。

学习科学的概念必须由学生主动地参与整个学习过程,再构建自己的意义。 (3)创造冲突的真实的学习情境。

学习的发生在于解决认知冲突或不平衡的认知结构所发生的改变。个人的学习是新旧知识、经验交互作用的结果。只有在真实世界的情境中才能使学习变得更有效。 (4)注重互动的学习方式。

有效的科学学习必须通过学习者与教师、学习素材以及学习伙伴的互动来进行。

4、建构主义教学观主要强调哪些方面? 答:(1)从学习者的经验出发。

教师应认真考虑学习者先前的知识背景,呈现的教学内容应在学生可能的建构区范围之内。 (2)角色的调整。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是一个知识的提供者,而是一个“协助者”,适时创造机会由学生自己去组合、批判、和澄清新、旧知识的差异,进而再构建自己的新认识。 (3)布置良好的学习情境。

教师是学习环境的建构者,教师要注意调整现有的教学材料,布置适当的问题情境,制造学习者在认知上的冲突,以引起学习者的反省及思考。

(4)鼓励学习者反省和思考。 (5)重视合作学习方式。

注重师生之间、学习伙伴之间充分的沟通互动。

5、建构主义理论给生物教育改革带来了哪些启示? 答:(1)着重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素养;(2)重视科学技能的培养; (3)教材编写不应是知识的堆积;(4)把生物教师的素质提到应有的高度; (5)生物教育改革要以提高人类生活品质为最高目标。

6、概念转变的条件是什么? 答:(1)对现有概念的不满;(2)新概念的可理解性;(3)新概念的合理性;(4)新概念的有效性。

六、论述题

1、试论建构主义理论与生物学教学 答:要点:

(1) 建构主义理论的主要观点:

①建构主义的知识观:建构主义强调,知识并不是对现实世界的绝对正确的表征,不是放之各种情境皆准的教条,它们处在不断的发展之中,而且在不同的情境中,它们需要被重新建构。②建构主义的学习观:强调学者的经验、注重以学者为中心、创造冲突的真实的学习情境。③建构主义的教学观:强调从学者的经验出发、角色的调整、布置良好的学习情境、鼓励学习者反省和思考、重视合作的学习方式。 (2)建构主义理论对生物教育的启示:

① 着重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素养 ② 重视科学技能的培养

③ 教材编写不应是知识的堆积

④ 把生物教师的素质提到应有的高度

⑤ 生物教育改革要以提高人类生活品质为最高目的

(3)生物教学应如何进行(谈谈自己见解)。

2、如何引导学生进行生物学的概念转变? 答:要点:

(1)概念转变理论:试图理解和解释先前概念是如何转变为科学概念的理论。

(2)概念转变的条件:对现有概念的不满、新概念的可理解性、新概念的合理性、新概念的有效性。 (3)生物教学中前概念及错误概念形成的原因分析(理解的偏差、遗忘、日常生活经验等) (4)具体教学中可采取的措施(谈谈自己的看法) 第四章

一、名词解释

1、导入技能:是引起学生注意、激发学习兴趣、引起学习动机、明确学习目的和建立知识间联系的教学活动方式

2、教学语言:教师在课堂上要讲解教材、传授知识、组织练习和不断激发学生积极的学习情绪,在这一过程中所运用的语言就是教学语言。

3、提问技能:是通过师生的相互作用,检查学习、促进思维、巩固知识、运用知识、和实现教学目标的一种行为方式。

4、变化技能:是教学过程中信息传递、师生相互作用和各种教学媒体、资料的转换方式。

5、强化技能:是教师在教学中的一系列促进和增强学生学习动力和保持学习力量的方式。

6、语言强化:是教师运用语言,即通过表扬、鼓励、批评和处罚等方式来强化教学的行为。

7、标志强化:是教师运用醒目的符号、色彩对比等各种标志来强化教学活动的行为。

8、动作强化:是教师运用师生之间交流动作来强化教学的行为。

9、活动强化:是教师指导学生的行为,使学生相互影响来强化教学活动的行为。

10、演示技能:是教师进行实际表演和示范操作,运用实物、样品、标本、模型、图画、图表、幻灯片、影片和录像带提供

12 感性材料,以及指导学生进行观察、分析和归纳的方式。

11、结束技能:是教师通过归纳总结、实践活动、转化升华等来结束教学任务的方式。

12、课堂组织技能:在课堂上教师不断地组织学生注意、管理纪律、引导学习,建立和谐的教学环境,帮助学生达到预定教学目标的行为方式。

二、填空题:

1、(准确、生动)

2、(无意、有意)

3、(语调、音量)

4、(节奏、速度)

5、(主板书、副板书)

6、(表格式、综合式)

7、(提纲式、表格式)

8、(系统归纳、比较异同)

9、(集中小结、巩固练习)

10、(小组、辩论式)

11、(导入、教学语言、)

12、(提问、讲解、)

13、(演示、板书)

三、单项选择题

1、A

2、A

3、B

4、D

5、C

6、D

7、A

8、D

9、B

10、D

11、B

12、C

13、D

14、A

四、多项选择题

1、BCD

2、ACDE

3、ABCE

4、BCDE

5、ACDE

6、ABCD

7、ABE

8、ABCDE

9、BCDE

10、ACDE

11、BCDE

12、ABDE

13、ABCDE

14、ABCD

15、ABCDE

16、ACDE

17、ABCDE

18、BD

五、简答题

1、简述课堂导入技能的主要目的。 答:(1)激发学习兴趣,引起学习动机; (2)引导进入学习情境;

(3)为学习新知识作鼓动、引子和铺垫; (4)使学生了解要做什么,应达到何种程度。

2、简述构成教学语言的诸要素。 答:(1)语音和吐字; (2)音量和语速; (3)语调和节奏; (4)词汇; (5)语法。

3、简述运用教学语言应遵循的一些基本原则。 答:(1)科学性; (2)教育性; (3)针对性; (4)简明性; (5)启发性。

4、简述提问技能的要点。 答:(1)清晰与连贯; (2)停顿与语速; (3)指派与分配; (4)提示。

5、简述教态变化的诸方面。 答:(1)声音的变化; (2)目光接触; (3)面部表情; (4)头部动作和手势 (5)身体的移动。

6、简述强化技能的类型。 答:(1)语言强化; (2)标志强化; (3)动作强化; (4)活动强化; (5)变换方式强化。

7、简述运用演示技能应遵循的一些基本原则。 答:(1)针对性和目的性; (2)适用性和鲜明性; (3)示范性和可靠性; (4)演示和讲授统一性。

8、简述运用板书技能应遵循的一些基本原则。 答:(1)根据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设计板书

(2)要注意启发性; (3)要注意条理性; (4)要注意简洁性; (5)要注意文字语言的示范性。

9、简述结束技能的类型。 答:(1)系统归纳; (2)比较异同; (3)集中小结; (4)领悟主题; (5)巩固练习。

10、简述课堂组织的主要目的。 答:(1)组织和维持学生的注意; (2)引起学习兴趣和动机;

(3)加强学生的自信心和进取心; (4)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行为标准; (5)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

11、指出教师专业十方面的专业技能。 答:(1)导入技能和教学语言技能; (2)提问技能和讲解技能; (3)变化技能和强化技能; (4)演示技能和板书技能; (5)结束技能和课堂组织技能。 第五章

一、名词解释

1、教学策略:是指教师教学时有计划地引导学生学习,从而达成教学目标所采用的一切方法。

2、概念图:是组织和表征知识的工具,它包括众多的概念,以及概念或命题之间的关系。每两个概念之间的关系通过连接线和连接线上的词表示。

3、合作学习:是教学中通过小组的形式使学生一起学习达到学习效果的最优化。

4、科学探究:是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生物科学知识、领悟科学研究方法而进行的各种活动。

5、教学模块:是围绕一个主题的完整的教学活动单元。

二、填空题:

1、(连接线、词)

2、(教的、学的)

3、(独自工作、合作工作)

4、(实施计划、得出结论)

5、(提出问题、作出假设)

6、(发现式、实验式)

7、(视、听)

8、(嗅、触)

9、(知识、方法)

10、(过程、态度)

三、单项选择题

1、D

2、C

3、B

4、C

5、C

6、D

四、多项选择题

1、ACDE

2、BCE

3、ABCD

4、ABDE

5、CDE

6、ABCDE

7、ABCDE

8、CDE

9、ABCDE

10、ABCDE

五、简答题

1、简述合作学习的基本含义。 答:(1)学生以小组的形式一起学习

(2)教师的角色由传播者转变为服务者或帮助者 (3)学习的责任由教师转移到学生

(4)学生不仅要自己学会,还有责任帮助小组中其他成员学会

2、简述科学探究的六大环节 答:(1)提出问题;(2)作出假设;(3)制定计划;(4)实施计划;(5)得出结论和表达交流。

六、论述题

1、你认为生物教学改革应从哪几方面入手? 答:要点:

(1)教师要树立新的教育理念; (2)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3)完善教学评价手段; (4)充分利用学习资源。

2、探究性教学的难点在哪里? 答:要点:

(1)教师对探究性教学的理解和认可; (2)教师对探究性教学的熟练操作;

(3)探究性教学内容的选择; (4)探究性教学与教学时间的矛盾; (5)其它方面。 第六章

一、名词解释

1、直观教学:即利用教具作为感觉传递物,通过一定的方式、方法向学生展示,达到提高学习效果的一种教学方式。

2、生物标本:是生物体或其器官组织经过加工处理而保存下来的完整的或部分的生物体形态

3、生物模型:是模拟生物体的结构特点人工制成的实物仿制品。

二、填空题:

1、(感觉、知觉)

2、(真实、具体)

3、(观察、操作)

4、(加工、现成)

5、(横向组合、纵向组合)

6、(优点、缺点)

7、(构造简单、经济实用)

三、单项选择题

1、D

2、B

3、A

四、多项选择题

1、ABCE

2、ADE

3、DE

4、BC

5、ABCD

6、ABCDE

7、BCD

五、简答题

1、简述直观教学的优势。 答:(1)有助于学生对生物学知识的理解; (2)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3)有助于引发学生的探索欲望; (4)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多种能力。 第八章

一、名词解释

1、形态学实验:是以研究生物体的外部形态为目的的实验。

2、解剖学实验:是解剖动植物体,研究其内部器官、系统的组成和结构的实验。

3、生理学实验:是研究动植物体以及人体的细胞、组织、器官、系统的机能的实验。

4、分类学实验:是根据生物体的形态结构来判断它在分类系统中的位置的实验。

5、验证性实验:是教师在课堂上先讲授知识,后组织学生实验,用实验结论来验证已学过的知识的实验。

6、探究性实验:教师在实验前不告诉学生实验将会出现什么现象,实验结论是什么,而是让学生带着疑问自己动手进行观察实验,在实验过程中去探究、发现、获得新知识。

7、模仿式实验:指教师一边讲解实验的原理和操作要领,一边示范操作过程,学生边听边看,并模仿教师的示范而进行的实验。

二、填空题:

1、(形态、解剖)

2、(生理、分类)

3、(认知、情感)

4、(注意、兴趣)

5、(学生实验操作、实验小结)

6、(教师、学生)

三、单项选择题

1、C

2、B

3、B

4、C

5、A

6、C

7、C

四、多项选择题

1、ABCDE

2、ACDE

3、ABCE

4、ABCDE

5、ABCD

6、ABC

六、论述题

1、在你校,生物实验课的开设还存在哪些困难或不足? 答:要点:(1)教学经费问题; (2)学生人数多与实验室少的矛盾 (3)课时不够; (4)教师重视不够; (5)其它方面。 第九章

一、名词解释

1、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主体在具体教学活动中所要达到的预期学习结果。

2、学习环境:是学生的学习资源、学习工具和人际交互的组合。

3、教案:是教师实施教学活动的具体方案。

二、填空题:

1、(有组织、有计划)

2、(变化、动态)

3、(合理、有序)

4、(理念、为学习设计教学)

5、(情感态度、价值观)

6、(知识结构、教学目标

7、(以教材为中心、学习需求)

8、(学业表现情况、依据)

9、(因素、教学资源)

10、(预测、固守)

三、单项选择题

1、C

2、A

3、A

4、C

5、B

6、B

7、C

8、A

9、A

10、D

11、B

12、C

13、B

14、D

15、A

16、B

17、C

四、多项选择题

1、ABC

2、CDE

3、ABCDE

4、BCD

5、BCD

6、ACD

7、ADE

8、BC

9、ABCDE

10、ABCE

五、简答题

1、简述备课的依据。 答:(1)教学理论和方法的指导; (2)教学目标的指向; (3)教学对象的需要; (4)教材内容的规定; (5)教学经验的借鉴。

2、学生的学习需要大体有哪几个方面? 答:(1)求知的需要;(2)情感的需要;(3)表达的需要;(4)应用的需要;(5)预期的或未来的需要。

3、简述备学生大体包括的内容。 答:(1)了解学生在接受新学习任务前的预备状况;(2)了解学生对目标状态是否有所涉猎; (3)了解学生对学习新任务的情感态度; (4)了解学生对学习新任务的自我监控能力。

4、简述从多角度、多方位分析教材,具体要做的几个方面。 答:(1)从整体上领会教材的设计思路; (2)从结构上分析教材的教学主线;

(3)从内容上分析教材的逻辑系统; (4)从学生的学习需要上分析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5)分析教材联系实际的因素和育人因素。

5、分析教材联系实际的因素可从哪几个方面入手? 答:(1)联系大自然实际; (2)联系日常生活实际; (3)联系农业生产实际; (4)联系自身发育实际; (5)联系社会问题实际。

6、生物教师在备目标时的几点要求是什么? 答:(1)要全面; (2)要明确; (3)要难度适中; (4)要便于检测;(5)要有弹性。

7、对教学时间的设计主要考虑哪几方面。 答:(1)整体时间分配; (2)课时分配; (3)保证学生实际学习时间; (4)增加学生专注学习的时间; (5)防止教学时间的遗失。

六、论述题

1、谈谈你是如何利用课程资源的? 答:要点:(1)广泛搜集文字、图片资料; (2)网上查询; (3)注意积累;4)利用学校、社区、家庭、媒体资源。 第十章

一、名词解释

1、实作评价:指使用多种工具或形式,评定学生在实际情景下应用知识的能力,以及在情感态度和动作技能领域学习成就的一种评价方式。

2、诊断性评价:是鉴定学生的学习困难或教学缺失,供调整教学方案参考的一种评价方式。

3、形成性评价:旨在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展状况以及教学的可能缺失,作为调整课程、改进教学和学习的依据的一种评价方式。

4、效标参照评价:是指以预先设定的、期待的教育目标为评价基准,来衡量评价对象达到程度的一种评价方式

5、常模参照评价:是指以某一集团的平均状况为基准,来评价被评对象在这个集团中所处的相对位置的一种评价方式。

二、填空题:

1、(效标参照、常模参照)

四、多项选择题

1、BCDE

2、BCDE

3、AE

4、ABCDE

五、简答题

1、简述教学评价的目的。 答:(1)了解学生起点行为,适当配置学生; (2)规划教学活动,调整教学进度; (3)诊断学习困难,激发学习动机; (4)评定学习成就,报告学业成绩。

第三篇:生物制药复习提纲和答案

基本概念:

1. 生物药物

是利用生物体、生物组织或其成分,综合应用生物学、生物化学、微生物学、免疫学、物理化学和药学的原理与方法进行加工、制造而成的一大类预防、诊断、治疗制品。 2. 生物技术药物

是指采用DNA重组技术、单克隆抗体技术或其他生物技术研制的蛋白质、抗体或核酸类药物。生物技术药物可以是在药理上有高度活性的,也可以是在免疫或其他生理系统上有活性的。生物技术药物可以分为三大类,即重组蛋白质、治疗性抗体和核酸。 3. 生物制品

用微生物及微生物代谢产物或动物血清制成的用于预防、诊断和治疗的制品。

4. 生物制药工艺学

是从事各种生物药物的研究、生产和制剂的综合性应用技术科学。研究内容包括生化制药工艺、生物制品制造与相关的生物医药产品的生产工艺。主要讨论各类生物药物的来源、结构、性质、制造原理、工艺过程、生产技术操作和质量控制。 5. 抗生素

青霉素、链霉素、红霉索等一类化学物质的总称。它是生物,包括微生物、植物和动物,在其生产活动过程中所产生,并能在低微浓度下有选择性地抑制或杀灭其他微生物或肿瘤细胞的有机物质。 6. 热原质

热原质是在生产过程中由于被污染后由杂菌所产生的一种内毒素。 7. 四环类抗生素

是以四并苯为母核的一类有机化合物。金霉素、土霉素、四环素、地美环素。四环类抗生素可与微生物核糖核蛋白体30S亚基接合,通过抑制氨基酰-tRNA与起始复合物中核蛋白体的结合,阻断蛋白质合成时肽链的延长。 8.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

由链霉菌产生的弱碱性抗菌素,因分子中含有一个内酯结构的14或16元环而得名,红霉素是本类药物最典型的代表。大环内酯类作用于细菌细胞核糖蛋白体50s亚单位,阻碍细菌蛋白质合成,属于生长期抑制剂 。 9. β-内酰胺类抗生素 10.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

由氨基环醇(aminocyclitol)、氨基糖(aminosuger)和糖组成的抗生素的总称。

11. 耐药性

12. 干扰素

系指由诱导剂诱导有关生物细胞所产生的一类高活性、多功能的诱生蛋白质。这类诱生蛋白质从细胞中产生和释放之后,作用于相应的其它同种生物细胞,并使其获得抗病毒和抗肿瘤等多方面的免疫力。有α型、β型和γ型及许多亚型。 13. 硫酸软骨素

硫酸软骨素一般含有50~70个双糖单位,链长不均一,相对分子质量在1~3万,硫酸软骨素按其化学组成和结构差异,又分为A、B、C、D、E、F、H等多种。它们均由D-葡萄糖醛酸和N-乙酰-D-氨基半乳糖组成,只是硫酸基团位置不同而己。 14. 肝素

属高分于化合物,分于量6 000~20 000以前肝素钠一般都由动物肝脏中提取,现在大多从猪、羊、牛等动物的肠粘膜中提取,亦可从肺脏和心脏中提取。作为一种重要的生化药物,是一簇酸性粘多糖化合物的统称,它是由已糖醛酸(L-艾杜糖醛酸、葡萄糖醛酸)与硫酸氨基葡萄糖分子以一定的比例交替联结形成的具有六糖或八糖单位的线型链状大分子 15. 维生素

是维持机体正常代谢机能的一类化学结构不同的小分子有机化合物,它们在体内不能合成,大多需从外界摄取。

16. 激素

是生物体产生的,对机体代谢和生理机能发挥高效调节作用的化学信使分子。 17. 亚基疫苗

利用病原体的某一部分通过基因工程克隆而制得的疫苗称为亚基疫苗。 18. 活体重组疫苗

通过基因工程的方法,对非致病性微生物(细菌和病毒)进行改造,使之携带并表达某种特定病原体的抗原决定簇基因,产生免疫原性;或通过基因工程的方法修饰或删除致病性微生物的毒性基因,使之仍保持免疫原性所制成的疫苗。 19. 核酸疫苗

核酸疫苗就是把外源基因克隆到真核质粒表达载体上,然后将重组的质粒DNA直接注射到动物体内,使外源基因在生物体内表达,产生的抗原激活机体的免疫系统,引发免疫反应。 20. 基因治疗

基因治疗是将具有正常功能的基因转移到病人体内并发挥功能,纠正病人体内所缺乏的蛋白质或赋予机体新的抗病功能。更为广义的基因治疗还包括从基因水平对基因表达的调控。

21. 人工免疫

人为地给机体输入抗原以调动机体的免疫系统,或直接输入免疫血清,使其获得某种特殊抵抗力,用以预防或治疗某些疾病者,称为人工免疫 22. 人工自动免疫

是给机体输入抗原物质,使免疫系统因抗原刺激而产生类似感染时所发生的免疫过程,从而产生特异性免疫力。这种免疫力出现较慢,常有1~4周诱导期,但维持较久,可从半年到数年。

23. 人工被动免疫

输入免疫血清(含特异性抗体),使机体获得一定免疫力,以达到防治某些疾病目的,称为人工被动免疫。

24. 乙肝基因工程疫苗

将乙型肝炎病毒(HBV)基因组中乙肝表面抗原(HBsAg)的DNA序列构建到表达载体上,并在宿主细胞中表达,所表达的抗原经纯化后制备成的重组亚单位乙肝疫苗。 25. 抗体

是由抗原刺激机体后,由淋巴B细胞经分化增殖的浆细胞合成、分泌的,能与相应抗原特异结合并具有多方面免疫功能的球蛋白。 26. 单克隆抗体

仅识别抗原分子上同一抗原位区的由同一克隆细胞产生的抗体。 27. 人源化抗体

人源化抗体主要指鼠源性单克隆抗体的基因克隆及 DNA 重组技术改造,重新表达的抗体。其大部分氨基酸序列为人源序列所取代,既基本保留亲代鼠单克隆抗体的亲和力和特异性,又降低了鼠异源性。 28.基因工程抗体 是利用DNA重组技术,通过对抗体分子基因结构与功能了解,有目的地在基因水平上对抗体分子进行切割、拼接或修饰,或者直接合成基因序列,再将基因导入细胞表达产生的一类抗体。

29.前体物质

在抗生素生物合成中,菌体利用它以构成抗生素分子中的一部分而其本身又没有显著改变的物质,称为前体(precursor)。

简述题 1. 新药筛选基本方法

(一)、随机筛选

(二)、经验式重复筛选

(三)、药物合理设计与筛选

(四)、高通量筛选

2. 新药研究和开发的主要过程

1、确定研究计划

2、准备化合物

3、 药理筛选

4、 化学实验

5、 临床前I期

6、 临床前II期

7、 I期临床

8、 II期临床

9、 III期临床10.注册申请上市(2-3年)11.售后监测

3. 生物活性物质的浓缩的主要方法?

(一)盐析浓缩:硫酸铵沉淀蛋白质

(二)有机溶剂沉淀浓缩

(三)用葡聚糖凝胶(Sephadex)浓缩

(四)用聚乙二醇透析浓缩

(五)超滤浓缩

(六)真空减压浓缩与薄膜浓缩

4. 试述活性物质的保护措施

1、采用缓冲盐系统

在生物药物制备中,常用的缓冲盐有磷酸缓冲盐,柠檬酸缓冲盐,Tris缓冲液,醋酸缓冲盐,碳酸缓冲盐,硼酸缓冲盐和巴比妥缓冲盐等。

2、添加保护剂

防止某些生理活性物质的活性基团及酶的活性中心受到破坏,如巯基是许多活性蛋白质和酶催化活性基团,极易被氧化,故提取时,常添加某些还原剂如半胱氨酸,-巯基乙醇。对易受重金属影响的,可添加EDTA。

3、抑制水解酶的作用

4、其它保护措施(冷、热、酸、碱)

5. 试述生物活性物质的浓缩方法

(一)盐析浓缩:硫酸铵沉淀蛋白质

(二)有机溶剂沉淀浓缩

在生物大分子的水溶液中,逐渐加入乙醇,丙酮等有机溶剂,可以使生化物质的溶解度明显降低,从溶液中沉淀出来。

(三)用葡聚糖凝胶(Sephadex)浓缩

(四)用聚乙二醇透析浓缩

(五)超滤浓缩

(六)真空减压浓缩与薄膜浓缩

真空减压浓缩在药物生产中使用较为普遍,具有生产规模较大,蒸发温度较低,蒸发速度较快等优点。

薄膜浓缩器的加速蒸发的原理是增加汽化表面积。使液体形成薄膜而蒸发,成膜的液体具有较大的表面积,热传播快而均匀,没有液体静压的影响,能较好地防止物料的过热现象。

6. 试述生化物质分离纯化的基本步骤

1、将目标药物成分从起始原材料中释放出来;

2、从提取物中去除固体杂质成分;

3、去除可溶性杂质成分;

4、除去水或其他类别的溶剂,富集或浓缩目标药物成分;

5、去除残留杂质和污染物成分,使药物成分能够达到所需的纯度;

6、对目标药物成分进行必要的后加工处理(如修饰、加入稳定剂、佐剂等)以保护或提高药物活性等。

7. 生物活性物质分离制备设计基本阶段 (1)确定制备物的研究目的及建立相应的分析鉴定方法。(2)制备物理化性质稳定性的预备试验。(3)材料处理及抽提方法的选择。(4)分离纯化方法的摸索。(5)产物均一性测定。

8. 靶向给药系统

采用乳化技术、脂质体制备技术、微型包囊和微型成球技术,使药物浓集于靶器官、靶组织。靶细胞的靶向给药系统属于第4代剂型,可用于恶性肿瘤等疾病的治疗。近年来受到普遍关注的口服结肠定位给药系统是一类对pH敏感的结肠定位释药制剂。口服结肠靶向给药系统中的药物在胃、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不释放,只有当药物达到人体回盲部后启结肠较高的pH环境下溶解聚合物,才能使给药系统把药物释放出未,并且在结肠部发挥局部治疗作用。

9. 缓、控释制剂

缓释控释制剂与药物在体内浓度有关,而与给药时间无关的基本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未的。是一类采用新型药用辅料,通过膜控技术、骨架阻滞技术和包衣技术等来控制片剂、胶囊剂的释药速度,从而实现定时、定速释放,属于第3代剂型就延长有效血药浓度的持续时间和提高用药的安全度。缓释制剂和控释制剂的主要区别在于控释制剂是按零级速率释放药物,其释放量不受时间影响,释放速度是恒速或接近恒速,血药浓度平稳,峰谷波动很小。 10. 根据抗生素的化学结构抗生素可分为几类?每类其结构有何特点?每类举1药品。以青霉素为例写出发酵生产青霉素的工艺路线。(1) β-内酰胺类抗生素:包括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等。它们都包含一个四元内酰胺环。这是在当前最受重视的一类抗生素。

(2)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包括链霉素、庆大霉素等。它们既含有氨基糖苷,也含有氨基环醇的结构。

(3)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如红霉素、麦迪霉素(medicamycin)。它们含有一个大环内酯作配糖体,以苷健和1~3个分子的糖相连。

(4)四环类抗生素:如四环素、土霉素等。它们以四并苯为母核。

(5)多肽类抗生素:如多粘菌素、杆菌肽等。它们多由细菌、特别是由产孢子的杆菌产生,并含有多种氨基酸,经肽键缩合成线状、环状或带侧链的环状多肽。

11.12. 微生物产生耐药机理是什么?

影响青霉素结晶的因素?

(1)水分的影响

(2)温度的影响

(3)污染数高低对结晶的影响 (4)青霉素与醋酸钾摩尔比关系

13. 去除四环素差向异构物的方法 ?

(1)制成尿素复盐转四环素盐酸盐 (2)制成氯化钙复合物 (3)制成甲酰复合物

14. 用现代生物技术提高抗生素产量的方法

1.将产生菌基因随机克隆至原株直接筛选高产菌株 2.增加参与生物合成限速阶段基因的拷贝数 3.强化正调节基因的作用 4.增加抗性基因

15. 乙肝病毒(HBV)基因在真核细胞中的表达途径

①将HBV的S、S2或S1基因重组质粒转化酵母,用重组酵母生产HB疫苗; ②将S、S2或S1基因重组质粒转化哺乳动物细胞;

③将S、S2或S1基因插入痘苗病毒DNA非必需区,传染中华地鼠卵巢细胞,大量培养该动物细胞株生产HB疫苗;

④将S、S2或S1基因插入昆虫核多角体病毒DNA非必需区,转染家蚕和蝶蛹生产HB疫苗。

16. 试述HBA的DNA结构

①小蛋白(S蛋白),为S基因编码的由226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的多肽,是HBsAg和HBV包膜的主要成分,也是HBV的主要蛋白;

②中蛋白(M蛋白),由S蛋白和前S2基因编码的55个氨基酸残基多肽(前S2蛋白)组成,它具有一个多聚人血清白蛋白(pHSA)受体位点; ③大蛋白(L蛋白),为M蛋白和前S1基因编码的108~109个氨基酸残基多肽(前S1蛋白)组成。

17. 用于制备病毒类疫苗的毒株,一般需具备哪几个条件?

①必须持有特定的抗原性,能使机体诱发特定的免疫力,阻止相关病原体的入侵或防止机体发生相应的疾病。

②应有典型的形态和感染特定组织的特性,并在传代的过程中,能长期保持其生物学特性。 ③易在特定的组织中大量繁殖。

④在人工繁殖的过程中,不应产生神经毒素或能引起机体损害的其他毒素。

⑤如是制备活疫苗,毒株在人工繁殖的过程中应无恢复原致病力的现象,以免在使用时,诱发机体发生相应的疾病。

⑥在分离时和形成毒种的全过程中应不被其他病毒所污染,并需要保持历史记录。用于制备活疫苗的毒种,往往需要在特定的条件下将毒株经过长达数十次或上百次的传代,降低其毒力,直至无临床致病性,才能用于生产。 18. 简述核酸疫苗的特点?

(1)免疫保护力增强:接种后蛋白质在宿主细胞内表达,直接与组织相容性复合物MHCI 或II类分子结合,同时引起细胞和体液免疫,对慢性病毒感染性疾病等依赖细胞免疫清除病原的疾病的预防更加有效。

(2) 制备简单,省时省力:核酸疫苗作为一种重组质粒,易在工程菌内大量扩增,提纯方法简单,可制备多价核酸疫苗。

(3) 同种异株交叉保护:这是基因疫苗的最大优点之一。在制备基因疫苗时,可通过对基因表达载体所携带的靶基因进行改造,从而选择抗原决定簇。

(4) 应用较安全:接种核酸疫苗后,蛋白质抗原在宿主细胞内表达,无因毒力返祖或残留毒力病毒颗粒而引发疫病的危险,也不会引起对机体的不良反应。

(5) 产生持久免疫应答:免疫具有持久性,一次接种可获得长期免疫力,无需反复多次加强免疫。

(6) 贮存、运输方便:核酸疫苗的质粒DNA稳定性好,无须冷藏。

(7) 可用于防治肿瘤:核酸疫苗可以诱导CTL(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 ),CTL应答也是机体杀死癌变细胞的有效清除途径。

19. 核酸疫苗的纯化步骤

(1)收集、裂解细胞的和质粒的初步抽提

细胞的收集可利用离心的方法完成。裂解细胞(使细菌的细胞壁和细胞膜破裂的过程)一般有煮沸法、SDS碱裂解法、非离子型去垢剂法等。

(2)质粒DNA的纯化 ①聚乙二醇(PEG)沉淀法 ②氯化铯-溴乙锭梯度平衡离心法 ③柱层析法

20. DNA疫苗为治疗恶性肿瘤提供哪些新的思路

①激发免疫系统杀死致癌病毒;

②激发免疫系统识别并消除表达共同癌细胞信号的癌细胞; ③转染和表达基因工程蛋白,从而使癌细胞成为更好的免疫靶子。将编码肿瘤相关抗原的基因转导到肿瘤细胞内表达,可提高肿瘤免疫原性,从而增强宿主抗肿瘤的免疫应答。

21. 影响核酸疫苗免疫效果的因素

1、 质粒载体和启动子的选择2 注射途径与方法 3、 接种部位的预处理4、 接种剂量与次数5、 免疫佐剂

22. 试述抗体分子的基本结构?

抗体分成3个部分,即两个Fab片段和一个Fc片段。

抗体的结构抗体是机体在抗原物质刺激下由浆细胞产生的一类能与抗原发生特异结合反应的免疫球蛋白。其基本结构是由(两重H链两轻L链)四条肤链组成,四链互以-S- S键结合,形成一个“Y”形的四链分子。每一链又分为二段,一段为恒定部分,该部分的氨基酸序列是相同的;另一段为可变部分,这一部分的氨基酸序列各不相同,因而其上具有抗原结合位点。主要位于“Y”的两臂末端1 /2L链和1 /4H链相结合部位。抗体的特异性就是由结合部位的构象决定的。只有分子构象与抗体结合部位的分子构象互补的抗原才能与该种抗体结合。这样一个抗体就可和两个抗原结合。此外抗体的柄部Fc段上有补体结合区。

23. 试述B淋巴细胞杂交瘤选择培养基的原理?

细胞的DNA合成有内源性和外源性两种途径。内源性途径就是利用Gln(谷氨酰胺)或单磷酸尿苷酸在二氢叶酸还原酶的催化下合成DNA;外源性途径则利用次黄漂呤或胸腺嘧啶在HGPRT(次黄漂呤鸟漂呤磷酸核糖转移酶)或TK(胸腺嘧啶激酶)的催化作用下补救合成DNA。HAT培养基中的氨基喋呤是二氢叶酸还原酶的抑制剂,因此能有效的阻断DNA合成的内源性途径。B淋巴细胞具有HGPRT和TK这两种酶,因此在内源性途径被阻断后仍能利用HAT培养基中的次黄漂呤和胸腺嘧啶完成合成。但由于B淋巴细胞是正常细胞故不能长期存活。而杂交瘤细胞由于继承了B淋巴细胞和骨髓瘤细胞的双重特性,能够合成HGPRT和TK,故在HAT培养基中可长期存活。在历经2周左右的时间后即可得到该杂交瘤细胞,从而成为制造单克隆抗体的细胞源。

24. 单抗纯化策略及注意事项?

腹水或细胞上清液,均含有脂蛋白、脂质、细 胞碎片等杂质,用滤纸去掉脂质和大颗粒,离心去除 细胞碎片和蛋白聚合物,目前纯化方法有十几种,一 般采用盐析、凝胶过滤、离子交换层析和辛酸提取等, 现在最有效的方法是亲和纯化法,常用 SPA 或抗小 鼠免疫球蛋白抗体与载体交联。称为 Sepharose 柱, 抗体结合上去,然后洗脱。

25. 26. 简述单克隆抗体制备过程? 干扰素和干扰素基本功能是什么? 1. 动物体内生长

2. 体外培养

3、单克隆抗体的纯化

4、单克隆抗体的性质鉴定

干扰素—系指由诱导剂诱导有关生物细胞所产生的一类高活性、多功能的诱生蛋白质。这类诱生蛋白质从细胞中产生和释放之后,作用于相应的其它同种生物细胞,并使其获得抗病毒和抗肿瘤等多方面的免疫力。有α型、β型和γ型及许多亚型。

IFN具有抗病毒繁殖、抗细胞分裂增殖及调节机体免疫三大基本功能。

(1) 抗病毒繁殖:IFN具有发好的广谱抗病毒作用。IFN不是直接中和或杀伤病毒体,而是病毒体做为IFN的诱生剂,启动细胞内抗病毒蛋白质的结构基因,诱导细胞合成抗病毒蛋白质的,从而阻止感染性病毒颗粒的形成,达到抗病毒的目的。

(2) 直接抗肿瘤:这主要表现在IFN具有抑制肿瘤细胞增殖,直接溶癌,降低肿瘤细胞的恶性生物学行为及暴露肿瘤特异性表面抗原等功能方面。IFN有抑制细胞癌基因表达,诱导肿瘤细胞分化,促进“逆转”等作用。

(3) 间接抗肿瘤:IFN不仅对肿瘤细胞有直接作用,而且还通免疫系统发挥间接作用。IFN是自然杀伤细胞(Natual kill cell,NK)天然的强有力的诱导剂,在体内外IFN皆可促使NK细胞的成熟与活化,增强NK细胞杀伤肿瘤细胞的能力。

IFN在体内外均能激活巨噬细胞,增强其吞噬和细胞毒功能。

IFN还具有双向免疫调节作用,可调节自身免疫性疾病的过度反应到接近正常水平。

27. 微生物转化生产甾类激素的特点是什么?

①可减少化学合成步骤,简化生产设备,缩短生产周期。如由黄体生产炔诺酮,利用微生物法后,可减少6步工序。

②可提高产物得率和质量,降低成本。如用黑根霉羟化孕酮得率达90%以上。

③可进行化学法难以进行的反应,如甾类化合物C-11上的加氧(即羟化)等反应,化学法很难进行,而采用微生物法则比较容易。

④其他生物虽能产生这类羟化酶,但微生物产生的酶系种类最多。据统计,微生物要比哺乳动物多1β、3β、5α、12β、15α、16β等12种羟化酶。

⑤可改善工人的劳动条件,避免或减少使用强酸、强碱或有毒物质。

28. 试述胰岛素的结构及作用?

胰岛素(insulin)为含51个氨基酸残基的小分子蛋白质,分子量5808,由含有21个氨基酸的A链和含有30个氨基酸的B链借助2个二硫键联结而成。 胰岛素是促进合成代谢、维持血糖正常水平的主要激素。 1)对糖代谢的影响

胰岛素加速全身组织,特别是肝脏、肌肉和脂肪组织摄取和利用葡萄糖,促进肝糖原和肌糖原的合成,抑制糖异生,从而使血糖降低。

2)对脂肪代谢的影响

胰岛素可促进脂肪的合成与储存,促进葡萄糖进入脂肪细胞,合成甘油三酯和脂肪酸。胰岛素还抑制脂肪酶的活性,减少脂肪的分解。 3)对蛋白质代谢的影响

胰岛素可促进氨基酸进入细胞内;促进脱氧核糖核酸、核糖核酸和蛋白质的合成;抑制蛋白质的分解。由于能促进蛋白质合成,所以胰岛素对机体的生长有调节作用,但需与生长素共同作用,促生长效果才显著。

29. 核酸类药物有哪些?

核酸类药物包括:核酸、核苷酸、核苷、碱基及其衍生物。 第一类为具有天然结构的核酸类物质,有助于改善机体的物质代谢和能量平衡,加速受损组织的修复,促进缺氧组织恢复正常生理机能。临床上用于放射病,血小板减少症,急慢性肝炎,心血管疾病,肌肉萎缩等代谢障碍。如肌苷,ATP,辅酶A,脱氧核苷酸,肌苷酸等

第二类为自然结构碱基、核苷、核苷酸结构的类似物或聚合物,这一类核酸类药物是当今治疗病毒,肿瘤,艾滋病得重要手段,也是产生干扰素、免疫抑制的临床药物。

30. 酶类药物的结晶方法有哪些?

1)盐析法2)有机溶剂法3)复合结晶法4)透析平衡5)等电点法

31. 什么是尿激酶,尿激酶有什么作用?

尿激酶( urokinase, UK),具有激活纤溶酶原(Pfasmingen)转变为纤溶酶(Plasmin)进而产生纤维蛋白溶解作用的一种蛋白水解酶。

32. 简述肝素结构、性质及制造过程?

肝素作为一种重要的生化药物,是一簇酸性粘多糖化合物的统称,它是由已糖醛酸(L-艾杜糖醛酸、葡萄糖醛酸)与硫酸氨基葡萄糖分子以一定的比例交替联结形成的具有六糖或八糖单位的线型链状大分子,

①提取:取新鲜肠黏膜投入反应锅内,按3%加入NaCl,用30%NaOH调pH=9.0,于53~55℃保温提取2h。继续升温至95℃,维持10min,冷却至50℃以下,过滤,收集滤液。 ②吸附:加入714强碱性C1-型树脂,树脂用量为提取液的2%。搅拌吸附8h,静置过夜。 ③洗涤:收集树脂,用水冲洗至洗液澄清,滤干,用2倍量1.4mol/L NaCl搅拌2h,滤干。 ④洗脱:用2倍量3mol/LNaCl搅拌洗脱8h,滤干,再用1倍量3mo1/LNaCl搅拌洗脱2h,滤干。

⑤沉淀:合并滤液,加入等量95%乙醇沉淀过夜。收集沉淀,丙酮脱水,真空干燥得粗品。 ⑥精制:粗品肝素溶于15倍量1%NaCl,用6mol/L盐酸调pH=1.5左右,过滤至清,随即用5mol/LNaOH调pH=11.0,按3%用量加入H2O2(浓度30%),25℃放置。维持pH=11.0,第2天再按1%量加入H2O2,调整pH=11.0,继续放置,共48h,用6mol/L盐酸调pH=6.5,加人等量的95%乙醇,沉淀过夜。收集沉淀,经丙酮脱水真空干燥,即得肝素钠精晶。

33. 简述甾类激素药物的分类及其生理作用?

根据其生理活性可分为肾上腺皮质激素、性激素和蛋白同化激素三大类。

肾上腺皮质激素按其生理功能,又可分为糖皮质激素和盐皮质激素两大类。以可的松(conisonc)和氢化可的松(hydrocoritsonc)为代表的糖皮质激素是由肾上腺束状带细胞所合成和分泌,主要影响人体的糖、蛋白质和脂肪的代谢,而对水、盐的代谢作用影响较小。临床上主要用于抗炎、抗过敏等。以醛甾酮和去氧皮甾酮为代表的盐皮质激素是由肾上腺的球状带细胞所分泌,主要作用是促进钠离子由肾小管的重吸收,从而使钠的排泄量减少,促进钾的排泄。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慢性肾上腺皮质机能减退症(阿狄森病)及低血钠症。

性激素按生理功能分为雄性激素和雌性激素两大类。性激素的重要生理功能是刺激副性器官的发育和成熟,激发副性特性的出现,增进两性生殖细胞结合和孕育能力,还有调节代谢作用。

蛋白同化激素其主要作用有:①促进蛋白质合成和抑制蛋白质异化;②加速骨组织钙化和生长;③刺激骨髓造血功能,增加红血球量;④促进组织新生和肉芽形成;⑤降低血胆甾醇。临床上用于与上述作用相应的病症。

34. 试比较人工自动免疫与人工被动免疫的主要特点?

35. 基因工程乙肝疫苗表达细胞有哪些?

1、重组酵母乙肝疫苗(YDV),指在酵母表达系统表达的HBV包膜蛋白疫苗。

2、重组中国仓鼠卵巢(CHO)细胞乙肝疫苗,指在CHO细胞中表达的HBV包膜蛋白疫苗。该疫苗免疫原性强,抗原纯化简单,适于大规模生产。

3、c127乙肝疫苗(Hepagene)是由英国Medeva公司采用鼠c127纯系细胞株表达的一种含Pre-S1,Pre-S2及S抗原成分的新型乙肝疫苗。

36. 核酸疫苗有哪些特点?

(1)免疫保护力增强:接种后蛋白质在宿主细胞内表达,直接与组织相容性复合物MHCI 或II类分子结合,同时引起细胞和体液免疫,对慢性病毒感染性疾病等依赖细胞免疫清除病原的疾病的预防更加有效。

(2) 制备简单,省时省力:核酸疫苗作为一种重组质粒,易在工程菌内大量扩增,提纯方法简单,可制备多价核酸疫苗。

(3) 同种异株交叉保护:这是基因疫苗的最大优点之一。在制备基因疫苗时,可通过对基因表达载体所携带的靶基因进行改造,从而选择抗原决定簇。 (4) 应用较安全:接种核酸疫苗后,蛋白质抗原在宿主细胞内表达,无因毒力返祖或残留毒力病毒颗粒而引发疫病的危险,也不会引起对机体的不良反应。

(5) 产生持久免疫应答:免疫具有持久性,一次接种可获得长期免疫力,无需反复多次加强免疫。

(6) 贮存、运输方便:核酸疫苗的质粒DNA稳定性好,无须冷藏。

(7) 可用于防治肿瘤:核酸疫苗可以诱导CTL(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 ),CTL应答也是机体杀死癌变细胞的有效清除途径。

37. 人-鼠嵌合抗体制造有几个步骤?

(1)鼠单克隆抗体可变区基因克隆 (2)表达载体的构建(3) 表达

38. 抗生素个提取过程的要求?

1)时间短;2)温度低;3)pH宜选择对抗生素较稳定的范围;4)勤清洗消毒(包括厂房、设备、管路并注意消灭死角)。

39. 青霉素生物合成的前体氨基酸有几个些?

(1)α-氨基己二酸的生物合成 (2)缬氨酸的生物合成 (3)半胱氨酸的生物合成

40. 试举例说明青霉素的结晶。

以青霉素钾盐结晶为例说明 :

青霉素游离酸在有机溶媒中的溶解度是很大的,但是它与某些金属或有机胺结合成盐之后,由于极性增大,溶解度大大减小而且自溶媒中析出。它和醋酸钾化学反应式如下:

41.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作用机理是什么?

大环内酯类作用于细菌细胞核糖蛋白体50s亚单位,阻碍细菌蛋白质合成,属于生长期抑制剂 。

42. 青霉素、红霉素、四环素和链霉素的结构与理化性质是什么?

43. 抗生素结晶和重结晶的方法有哪些?

(1)改变温度结晶:利用抗生素在溶剂中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而显著变化的这一特性来进行结晶。例如制霉菌素的浓缩液在5℃条件下保持4~ 6h后即结晶完全。分离掉母液、洗涤、干燥、磨粉后即得到制霉菌素成品。

(2)利用等电点结晶:当将某一抗生素溶液的pH调到等电点时,它在水溶液中溶解度最小,则沉淀析出。如6-氨基青霉烷酸(6-APA)水溶液当PH调至等电点(4.3)时,6-APA即从水溶液中沉淀析出。

(3)加成盐剂结晶:在抗生素溶液中加成盐剂(酸、碱或盐类)使抗生素以盐的形式从溶液中沉淀结品。例如在青霉素G或头孢菌素C的浓缩浓中加入醋酸钾、即生成钾盐析出。

(4)加入不同溶剂结晶:利用抗生素在不同溶剂中溶解度大小的不同,在抗生素某一溶剂的溶液中加入另一溶剂使抗生素析出。如巴龙霉素具有易溶于水而不溶于乙醇的性质。在其浓缩液中加入10~12倍体积的95%乙醇,并调PH至7.2~7.3使其结晶析出。

重结晶是进一步精制以获高纯度抗生素的有效方法。

44. 什么叫抗生素滥用?抗生素滥用有何害处?

凡超时、超量、不对症使用或未严格规范使用抗生素,都属于抗生素滥用。

第四篇:高中生物选修3教材课后习题答案

高中生物选修3教材答案

♫1.1 DNA重组技术的基本工具

(一)思考与探究

1.限制酶在DNA的任何部位都能将DNA切开吗?以下是四种不同限制酶切割形成的DNA片段:

(1) …CTGCA (2) …AC (3) GC… (4)…G

…G …TG CG… …CTTAA (5) G… (6) …GC (7) GT… (8)AATTC…

ACGTC… …CG CA… G… 你是否能用DNA连接酶将它们连接起来? 答:2和7能连接形成…ACGT… …TGCA…;

4和8能连接形成…GAATTC… …CTTAAG…;

3和6能连接形成…GCGC…

…CGCG…; 1和5能连接形成…CTGCAG…

…GACGTC…。

2.联系你已有的知识,想一想,为什么细菌中限制酶不剪切细菌本身的DNA?

提示:迄今为止,基因工程中使用的限制酶绝大部分都是从细菌或霉菌中提取出来的,它们各自可以识别和切断DNA上特定的碱基序列。细菌中限制酶之所以不切断自身DNA,是因为微生物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形成了一套完善的防御机制,对于外源入侵的DNA可以降解掉。生物在长期演化过程中,含有某种限制酶的细胞,其DNA分子中或者不具备这种限制酶的识别切割序列,或者通过甲基化酶将甲基转移到所识别序列的碱基上,使限制酶不能将其切开。这样,尽管细菌中含有某种限制酶也不会使自身的DNA被切断,并且可以防止外源DNA的入侵(本题不要求学生回答的完全,教师可参考教师用书中的提示,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给予指导。上述原则也应适用于其他章节中有关问题的回答)。

3.天然的DNA分子可以直接用做基因工程载体吗?为什么?

提示:基因工程中作为载体使用的DNA分子很多都是质粒(plasmid),即独立于细菌拟核DNA之外的一种可以自我复制、双链闭环的裸露的DNA分子。是否任何质粒都可以作为基因工程载体使用呢?其实不然,作为基因工程使用的载体必需满足以下条件。 (1) 载体DNA必需有一个或多个限制酶的切割位点,以便目的基因可以插入到载体上去。这些供目的基因插入的限制酶的切点所处的位臵,还必须是在质粒本身需要的基因片段之外,这样才不至于因目的基因的插入而失活。

(2) 载体DNA必需具备自我复制的能力,或整合到受体染色体DNA上随染色体DNA的复制而同步复制。

(3) 载体DNA必需带有标记基因,以便重组后进行重组子的筛选。

生物选修3教材答案

第1页

共26页

(4) 载体DNA必需是安全的,不会对受体细胞有害,或不能进入到除受体细胞外的其他生物细胞中去。

(5) 载体DNA分子大小应适合,以便提取和在体外进行操作,太大就不便操作。 实际上自然存在的质粒DNA分子并不完全具备上述条件,都要进行人工改造后才能用于基因工程操作。

4.网上查询:DNA连接酶有连接单链DNA的本领吗?

提示:迄今为止,所发现的DNA连接酶都不具有连接单链DNA的能力,至于原因,现在还不清楚,也许将来会发现可以连接单链DNA的酶。

(二)寻根问底

1.根据你所掌握的知识,你能分析出限制酶存在于原核生物中的作用是什么吗? 提示:原核生物容易受到自然界外源DNA的入侵,但是,生物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形成了一套完善的防御机制,以防止外来病原物的侵害。限制酶就是细菌的一种防御性工具,当外源DNA侵入时,会利用限制酶将外源DNA切割掉,以保证自身的安全。所以,限制酶在原核生物中主要起到切割外源DNA、使之失效,从而达到保护自身的目的。 2. DNA连接酶与DNA聚合酶是一回事吗?为什么?

答:不是一回事。基因工程中所用的连接酶有两种:一种是从大肠杆菌中分离得到的,称之为E·coliDNA连接酶。另一种是从T4噬菌体中分离得到,称为T4DNA连接酶。这两种连接酶催化反应基本相同,都是连接双链DNA的缺口(nick),而不能连接单链DNA。DNA连接酶和DNA聚合酶都是形成磷酸二酯键(在相邻核苷酸的3位碳原子上的羟基与5位碳原子上所连磷酸基团的羟基之间形成),那么,二者的差别主要表现在什么地方呢? (1)DNA聚合酶只能将单个核苷酸加到已有的核酸片段的3′末端的羟基上,形成磷酸二酯键;而DNA连接酶是在两个DNA片段之间形成磷酸二酯键,不是在单个核苷酸与DNA片段之间形成磷酸二酯键。

(2)DNA聚合酶是以一条DNA链为模板,将单个核苷酸通过磷酸二酯键形成一条与模板链互补的DNA链;而DNA连接酶是将DNA双链上的两个缺口同时连接起来。因此DNA连接酶不需要模板。

此外,二者虽然都是由蛋白质构成的酶,但组成和性质各不相同。

(三)模拟制作讨论题

1. 你模拟插入的DNA片段能称得上一个基因吗? 提示:不能。因为一般基因有上千个碱基对。

2. 如果你操作失误,碱基不能配对。可能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提示:可能是剪切位点或连接位点选得不对(也可能是其他原因)。

(四)旁栏思考题

想一想,具备什么条件才能充当“分子运输车”?

提示:能自我复制、有一个或多个切割位点、有标记基因位点及对受体细胞无害等。

♫1.2 基因工程的基本操作程序

(一)思考与探究

1.作为基因工程表达载体,只需含有目的基因就可以完成任务吗?为什么?

生物选修3教材答案

第2页

共26页

答:不可以。因为目的基因在表达载体中得到表达并发挥作用,还需要有其他控制元件,如启动子、终止子和标记基因等。必须构建上述元件的主要理由是:

(1)生物之间进行基因交流,只有使用受体生物自身基因的启动子才能比较有利于基因的表达;

(2)通过cDNA文库获得的目的基因没有启动子,只将编码序列导入受体生物中无法转录;

(3)目的基因是否导入受体生物中需要有筛选标记;

(4)为了增强目的基因的表达水平,往往还要增加一些其他调控元件,如增强子等; (5)有时需要确定目的基因表达的产物存在于细胞的什么部位,往往要加上可以标识存在部位的基因(或做成目的基因与标识基因的融合基因),如绿色荧光蛋白基因等。 2.根据农杆菌可将目的基因导入双子叶植物的机理,你能分析出农杆菌不能将目的基因导入单子叶植物的原因吗?若想将一个抗病基因导入单子叶植物,如小麦,从理论上说,你应该如何做?

提示:农杆菌可分为根瘤农杆菌和发根农杆菌,在植物基因工程中以根瘤农杆菌的Ti质粒介导的遗传转化最多。根瘤农杆菌广泛存在于双子叶植物中。据不完全统计,约有93属643种双子叶植物对根瘤农杆菌敏感。裸子植物对该菌也敏感。当这些植物被该菌侵染后会诱发肿瘤。近年来,也有报道该菌对单子叶植物也有侵染能力。

根瘤农杆菌侵染植物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根瘤农杆菌具有趋化性,即植物的受伤组织会产生一些糖类和酚类物质吸引根瘤农杆菌向受伤组织集中。研究证明,主要酚类诱导物为乙酰丁香酮和羧基乙酰丁香酮,这些物质主要在双子叶植物细胞壁中合成,通常不存在于单子叶植物中,这也是单子叶植物不易被根瘤农杆菌侵染的原因。近年来还发现一些中性糖,如L-阿拉伯糖、D-木糖等也有诱导作用。酚类物质和糖类物质既可以作为根瘤农杆菌的趋化物,又可以作为农杆菌中Ti质粒上Vir区(毒性区)基因的诱导物,使Vir区基因活化,导致T-DNA的加工和转移,从而侵染植物细胞。 需要注意的是农杆菌中不同的菌株,侵染能力有差别,在基因工程中需要加以选择使用。利用农杆菌侵染单子叶植物进行遗传转化时,是需要加上述酚类物质的,同时单子叶植物种类不同,农杆菌侵染进行遗传转化的效果也有很大差异。

如果想将一个抗病毒基因转入小麦,也可以用农杆菌,但要注意两点:①要选择合适的农杆菌菌株,因为不是所有的农杆菌菌株都可以侵染单子叶植物;②要加趋化和诱导的物质,一般为乙酰丁香酮等,目的是使农杆菌向植物组织的受伤部位靠拢(趋化性)和激活农杆菌的Vir区(诱导)的基因,使T-DNA转移并插入到染色体DNA上。 3.利用大肠杆菌可以生产出人的胰岛素,联系前面有关细胞器功能的知识,结合基因工程操作程序的基本思路,思考一下,若要生产人的糖蛋白,可以用大肠杆菌吗?

提示:有些蛋白质肽链上有共价结合的糖链,这些糖链是在内质网和高尔基复合体上加工完成的,内质网和高尔基复合体存在于真核细胞中,大肠杆菌不存在这两种细胞器,因此,在大肠杆菌中生产这种糖蛋白是不可能的。 4.β-珠蛋白是动物血红蛋白的重要组成成分。当它的成分异常时,动物有可能患某种疾病,如镰刀形细胞贫血症。假如让你用基因工程的方法,使大肠杆菌生产出鼠的β-珠蛋白,想一想,应如何进行设计?

生物选修3教材答案

第3页

共26页

提示:基本操作如下:

(1)从小鼠中克隆出β-珠蛋白基因的编码序列(cDNA)。

(2)将cDNA前接上在大肠杆菌中可以适用的启动子,另外加上抗四环素的基因,构建成一个表达载体。

(3)将表达载体导入无四环素抗性的大肠杆菌中,然后在含有四环素的培养基上培养大肠杆菌。如果表达载体未进入大肠杆菌中,大肠杆菌会因不含有抗四环素基因而死掉;如果培养基上长出大肠杆菌菌落,则表明β-珠蛋白基因已进入其中。

(4)培养进入了β-珠蛋白基因的大肠杆菌,收集菌体,破碎后从中提取β-珠蛋白。

(二)求异思维

你能推测出由mRNA反转录形成cDNA的过程大致分为哪些步骤吗?

提示:1970年,特明(H.M. Temin)和巴尔的摩(D. Baltimore)证实了RNA病毒中含有一种能将RNA转录成DNA的酶,这种酶被称为依赖RNA的DNA聚合酶,由于与中心法则中的从DNA到RNA的转录是反向的,所以称为反转录酶(reverse transcriptase)。 反转录酶既可以利用DNA又可以利用RNA作为模板合成与之互补的DNA链。像其他DNA聚合酶一样,反转录酶也以5′→3′方向合成DNA(图1-3)。

图1-3 由mRNA反转录形成cDNA的过程

cDNA合成过程是:第一步,反转录酶以RNA为模板合成一条与RNA互补的DNA单链,形成RNA-DNA杂交分子。第二步,核酸酶H使RNA-DNA杂交分子中的RNA链降解,使之变成单链的DNA。第三步,以单链DNA为模板,在DNA聚合酶的作用下合成另一条互补的DNA链,形成双链DNA分子。

(三)寻根问底

1.为什么要构建基因文库?直接从含有目的基因的生物体内提取不行吗?

提示:构建基因文库是获取目的基因的方法之一,并不是惟一的方式。如果所需要的目的基因序列已知,就可以通过PCR方式从含有该基因的生物的DNA中,直接获得,也可以通过反转录,用PCR方式从mRNA中获得,不一定要构建基因文库。但如果所需要的目的基因的序列完全不知,或只知道目的基因序列的一段,或想从一种生物体内获得许多基因,或者想知道这种生物与另一种生物之间有多少基因不同,或者想知道一种生物在个体发育的不同阶段表达的基因有什么不同,或者想得到一种生物的全基因组序列,往往就需要构建基因文库。

2.将目的基因直接导入受体细胞不是更简便吗?如果这么做,结果会怎样?

提示:有人采用总DNA注射法进行遗传转化,即将一个生物中的总DNA提取出来,通过注射或花粉管通道法导入受体植物,没有进行表达载体的构建,这种方法针对性差,完全靠运气,也无法确定什么基因导入了受体植物。此法目前争议颇多,严格来讲不算基因工程。

生物选修3教材答案

第4页

共26页

♫1.3 基因工程的应用 思考与探究

根据所学内容,试概括写出基因工程解决了哪些生活、生产中难以解决的问题。 提示:基因工程可以生产人类需要的药物,如胰岛素、干扰素等。我们吃的某些食品如番茄、大豆等也可以是基因工程产品。农业生产中的抗虫棉、抗病毒烟草、抗除草剂大豆等都已进入商品化生产,上述产品有些是常规方法难以生产的或者生产成本过高。

♫1.4 蛋白质工程的崛起

(一)思考与探究

1.蛋白质工程是应怎样的需求而崛起的?

提示(供教师在教学中参考):蛋白质工程的崛起主要是工业生产和基础理论研究的需要。而结构生物学对大量蛋白质分子的精确立体结构及其复杂的生物功能的分析结果,为设计改造天然蛋白质提供了蓝图。分子遗传学的以定点突变为中心的基因操作技术为蛋白质工程提供了手段。

在已研究过的几千种酶中,只有极少数可以应用于工业生产,绝大多数酶都不能应用于工业生产,这些酶虽然在自然状态下有活性,但在工业生产中没有活性或活性很低。这是因为工业生产中每一步的反应体系中常常会有酸、碱或有机溶剂存在,反应温度较高,在这种条件下,大多数酶会很快变性失活。提高蛋白质的稳定性是工业生产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一般来说,提高蛋白质的稳定性包括:延长酶的半衰期,提高酶的热稳定性,延长药用蛋白的保存期,抵御由于重要氨基酸氧化引起的活性丧失等。

下面举一个如何通过蛋白质工程来提高重组β-干扰素专一活性和稳定性的例子。干扰素是一种抗病毒、抗肿瘤的药物。将人的干扰素的cDNA在大肠杆菌中进行表达,产生的干扰素的抗病毒活性为106 U/mg,只相当于天然产品的十分之一,虽然在大肠杆菌中合成的β-干扰素量很多,但多数是以无活性的二聚体形式存在。为什么会这样?如何改变这种状况?研究发现,β-干扰素蛋白质中有3个半胱氨酸(第17位、31位和141位),推测可能是有一个或几个半胱氨酸形成了不正确的二硫键。研究人员将第17位的半胱氨酸,通过基因定点突变改变成丝氨酸,结果使大肠杆菌中生产的β-干扰素的抗病性活性提高到108 U/mg,并且比天然β-干扰素的贮存稳定性高很多。

在基础理论研究方面,蛋白质工程是研究多种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蛋白质折叠、蛋白质分子设计等一系列分子生物学基本问题的一种新型的、强有力的手段。通过对蛋白质工程的研究,可以深入地揭示生命现象的本质和生命活动的规律。 2.蛋白质工程操作程序的基本思路与基因工程有什么不同?

答:基因工程是遵循中心法则,从DNA→mRNA→蛋白质→折叠产生功能,基本上是生产出自然界已有的蛋白质。蛋白质工程是按照以下思路进行的:确定蛋白质的功能→蛋白质应有的高级结构→蛋白质应具备的折叠状态→应有的氨基酸序列→应有的碱基排列,可以创造自然界不存在的蛋白质。

3.你知道酶工程吗?绝大多数酶都是蛋白质,酶工程与蛋白质工程有什么区别? 提示:酶工程就是指将酶所具有的生物催化作用,借助工程学的手段,应用于生产、生活、医疗诊断和环境保护等方面的一门科学技术。概括地说,酶工程是由酶制剂的生产生物选修3教材答案

第5页

共26页

和应用两方面组成的。酶工程的应用主要集中于食品工业、轻工业以及医药工业中。α-淀粉酶、葡萄糖淀粉酶和葡萄糖异构酶这三个酶连续作用于淀粉,就可以代替蔗糖生产出高果糖浆;蛋白酶用于皮革脱毛胶以及洗涤剂工业;固定化酶还可以治疗先天性缺酶病或是器官缺损引起的某些功能的衰竭等。至于我们日常生活中所见到的加酶洗衣粉、嫩肉粉等,就更是酶工程最直接的体现了。通常所说的酶工程是用工程菌生产酶制剂,而没有经过由酶的功能来设计酶的分子结构,然后由酶的分子结构来确定相应基因的碱基序列等步骤。因此,酶工程的重点在于对已存酶的合理充分利用,而蛋白质工程的重点则在于对已存在的蛋白质分子的改造。当然,随着蛋白质工程的发展,其成果也会应用到酶工程中,使酶工程成为蛋白质工程的一部分。

(二)正文中讨论题

某多肽链的一段氨基酸序列是:…—丙氨酸—色氨酸—赖氨酸—甲硫氨酸—苯丙氨酸—… 讨论: (1) 怎样得出决定这一段肽链的脱氧核苷酸序列?请把相应的碱基序列写出来。 (2) 确定目的基因的碱基序列后,怎样才能合成或改造目的基因(DNA)? 答:(1)每种氨基酸都有对应的三联密码子,只要查一下遗传密码子表,就可以将上述氨基酸序列的编码序列查出来。但是由于上述氨基酸序列中有几个氨基酸是由多个三联密码子编码,因此其碱基排列组合起来就比较复杂,至少可以排列出16种,可以让学生根据学过的排列组合知识自己排列一下。首先应该根据三联密码子推出mRNA序列为GCU(或C或A或G)UGGAAA(或G)AUGUUU(或C),再根据碱基互补配对规律推出脱氧核苷酸序列:CGA(或G或T或C)ACCTTT(或C)TACAAA(或G)。 (2)确定目的基因的碱基序列后,就可以根据人类的需要改造它,通过人工合成的方法或从基因库中获取。

(三)异想天开

能不能根据人类需要的蛋白质的结构,设计相应的基因,导入合适的细菌中,让细菌生产人类所需要的蛋白质食品呢?

提示:理论上讲可以,但目前还没有真正成功的例子。一些报道利用细菌生产人类需要的蛋白质往往都是自然界已经存在的蛋白质,并非完全是人工设计出来而自然不存在的蛋白质。主要原因是蛋白质的高级结构非常复杂,人类对蛋白质的高级结构和在生物体内如何行使功能知之甚少,很难设计出一个崭新而又具有生命功能作用的蛋白质,而且一个崭新的蛋白质会带来什么危害也是人们所担心的。

(四)旁栏思考题

1.你知道人类蛋白质组计划吗?它与蛋白质工程有什么关系?我国科学家承担了什么任务?

提示:人类蛋白质组计划是继人类基因组计划之后,生命科学乃至自然科学领域一项重大的科学命题。2001年,国际人类蛋白质组组织宣告成立。之后,该组织正式提出启动了两项重大国际合作行动:一项是由中国科学家牵头执行的“人类肝脏蛋白质组计划”;另一项是以美国科学家牵头执行的“人类血浆蛋白质组计划”,由此拉开了人类蛋白质组计划的帷幕。

“人类肝脏蛋白质组计划”是国际上第一个人类组织/器官的蛋白质组计划,由我国贺福初院士牵头,这是中国科学家第一次领衔的重大国际科研协作计划,总部设在北京,目前生物选修3教材答案

第6页

共26页

有16个国家和地区的80多个实验室报名参加。它的科学目标是揭示并确认肝脏的蛋白质,为重大肝病预防、诊断、治疗和新药研发的突破提供重要的科学基础。 人类蛋白质组计划的深入研究将是对蛋白质工程的有力推动和理论支持。

2.对天然蛋白质进行改造,你认为应该直接对蛋白质分子进行操作,还是通过对基因的操作来实现?

答:毫无疑问应该从对基因的操作来实现对天然蛋白质改造,主要原因如下:

(1)任何一种天然蛋白质都是由基因编码的,改造了基因即对蛋白质进行了改造,而且改造过的蛋白质可以遗传下去。如果对蛋白质直接改造,即使改造成功,被改造过的蛋白质分子还是无法遗传的。

(2)对基因进行改造比对蛋白质直接改造要容易操作,难度要小得多。

♫2.1 植物细胞工程

♫2.1.1植物细胞工程的基本技术

(一) 思考与探究

1.为什么“番茄—马铃薯”超级杂种植株没有如科学家所想像的那样,地上长番茄、地下结马铃薯? 提示:1978年,梅尔彻斯(Melchers)等人首次获得了马铃薯与番茄的属间体细胞杂种。他们将培育的二倍体马铃薯品系和番茄叶片细胞进行融合,所产生的杂交株被称为“马铃薯番茄”。像大多数杂种一样,杂交株同时具有马铃薯和番茄的形态特征。其中一些植株形成了“类似块茎的生殖根”,但是没有产生可结实的花、果实以及真正意义上的块茎。到目前为止“马铃薯—番茄”一类的体细胞杂交植物还不能产生经济效益,但是其研究价值不可忽视。

至于马铃薯—番茄没有像人们预想的那样地上长番茄、地下结马铃薯,主要原因是:生物基因的表达不是孤立的,它们之间是相互调控、相互影响的,所以马铃薯—番茄杂交植株的细胞中虽然具备两个物种的遗传物质,但这些遗传物质的表达受到相互干扰,不能再像马铃薯或番茄植株中的遗传物质一样有序表达,杂交植株不能地上长番茄、地下结马铃薯就是很自然的了。

2.自然界中有一种含有叶绿体的原生动物──眼虫,说明植物的细胞器同样可以在某些动物细胞中存活,请探讨:动物细胞与植物细胞之间可以实现杂交吗?如果理论上可行,请设计出具体实验方案。

提示:根据眼虫的特点,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之间在理论上是可以实现杂交的。具体的实验方案可以设计如下:

生物选修3教材答案

第7页

共26页

(二) 正文中讨论题

【实验 胡萝卜的组织培养】

1.在组织培养实验中,为什么要强调所用器械的灭菌和实验人员的无菌操作?

提示:植物组织培养中用到的培养基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有利于培养物的生长,然而各种杂菌同样也可以在上面迅速生长,所以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污染现象经常发生。培养基一旦被污染,迅速生长的各种杂菌不但会和培养物争夺营养,而且这些杂菌生长的过程中会生成大量对培养物有害的物质,导致培养物迅速死亡。

造成培养基污染的因素有很多,一般包括:外植体带菌、培养瓶和各种器械灭菌不彻底、操作人员操作不规范等。所以在组织培养实验中用到的植物材料和各种器械都要进行彻底地灭菌,实验人员操作一定要规范,避免带入杂菌。

2.在本实验中,切取胡萝卜块根时强调要切取含有形成层部分,原因是这部分容易诱导形成愈伤组织。请思考一下,胡萝卜的其他部分(如茎、叶、花),是否也能培养成小植株,你能用实验的方法进行验证吗?

提示:胡萝卜的其他部分(如茎、叶、花)也能培养再生形成小植株,只是诱导愈伤组织比较困难。可以让学生参考利用胡萝卜根进行组织培养的实验,尝试设计出利用胡萝卜的茎、叶、花进行组织培养的实验流程。

3.请根据上面的实验过程,概括出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流程简图。 提示:

生物选修3教材答案

第8页

共26页

♫2.1.2 植物细胞工程的实际应用

(一) 思考与探究

1.通过查阅资料,请你再列举出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在我们生活中的另外一些应用。 提示:a. 拯救濒危植物; b. 提供食品制作的原料;

c. 利用愈伤组织进行转基因操作。

2.请查阅植物人工种子制备技术的详细过程,设计出制备技术的主要流程图。 提示:诱导植物愈伤组织

体细胞胚的诱导

体细胞胚的成熟

体细胞胚的机械化包裹

贮藏或种植

3.请查阅相关文献,设计出一种植物花药组织培养和染色体加倍的实验流程。

生物选修3教材答案

第9页

共26页

提示: 花药花粉细胞培养正常植株

(二) 正文中讨论题

1.人们利用植物的微型繁殖技术来进行工厂化育苗生产,这是利用了该项技术的哪些特点?

提示:植物“微型”繁殖技术具有高效性和可以保持种苗的优良遗传特性的优势。工厂化大规模育苗生产正是利用了植物“微型”繁殖技术的这两方面优势。利用植物“微型”繁殖技术我们可以在短时间中获得大量的优质种苗。 2.人工种子之所以神奇,是由于它具有天然种子不可比拟的特点,想一想它们具有哪些优点?

提示:人工种子的优点:

(1)天然种子由于在遗传上具有因减数分裂引起的重组现象,因而会造成某些遗传性状的改变;天然种子在生产上受季节限制,一般每年只繁殖1~2次,有些甚至十几年才繁殖一次。而人工种子则可以完全保持优良品种的遗传特性,生产上也不受季节的限制。 (2)试管苗的大量贮藏和运输也是相当困难的。人工种子则克服了这些缺点,人工种子外层是起保护作用的薄膜,类似天然种子的种皮,因此,可以很方便地贮藏和运输。 3.人工种皮是保证包裹在其中的胚状体顺利生长成小植株的关键部分,请探讨人工种皮中应该具有的有效成分是什么?为了促进胚状体的生长发育,我们还可以向人工种皮中加入哪些物质?

提示:针对植物种类和土壤等条件,在人工种子的包裹剂中还可以加入适量的养分、无机盐、有机碳源以及农药、抗生素、有益菌等。为了促进胚状体的生长发育,还可以向人工种皮中加入一些植物生长调节剂。

4.高效抗癌的药物紫杉醇,虽然能造福人类,但却为濒危的红豆杉带来一场灭顶之灾。以“我们能否利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大量生产紫杉醇,从而拯救红豆杉”为题,与同学展开讨论,说出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在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方面的重要意义。

提示:可以利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来大量生产紫杉醇。现在国内外的科学家们正在研究利用植物细胞培养技术来大量培育红豆杉细胞,希望利用这种方法来大量生产紫杉醇。国内外许多实验室开展了用组织培养法生产紫杉醇的研究,红豆杉属的11种植物现都在进行组织培养。ESC Agenetics公司宣布他们用细胞培养法所得紫杉醇的含量是树皮的2~5倍。国内外在分化细胞株系和培养条件方面做了不少工作,摸索了外植体、光照、培养基组成等因素对细胞培养及紫杉醇生成的影响。现在工艺条件已基本摸清,正研究反应的放大技术等,有望实现通过细胞培养进行工业化生产紫杉醇的目标。

♫2.2动物细胞工程

♫2.2.1动物细胞培养和核移植技术

(一)思考与探究

生物选修3教材答案

第10页

共26页

愈伤组织分化出小植株单倍体幼苗1.幼龄与老龄动物的组织细胞比较,分化程度低的与分化程度高的组织细胞比较,哪一种更易于培养?思考一下,这是什么道理?

提示:细胞的衰老与动物机体的衰老有着密切的关系,细胞的增殖能力与供体的年龄有关,幼龄动物细胞增殖能力强,有丝分裂旺盛,老龄动物则相反。所以,一般来说幼年动物的组织细胞比老年动物的组织细胞易于培养。同样,组织细胞的分化程度越低,则增殖能力越强,所以更容易培养。

2.动物细胞培养要经过脱分化的过程吗?为什么?

提示:脱分化又称去分化,是指分化细胞失去特有的结构和功能变为具有未分化细胞特性的过程。植物的任何一部分,甚至单个细胞都具有长成完整植株的能力。但要发育成完整植株,必须先脱分化,脱分化的细胞具有发育成任何组织的能力,然后进行再分化,形成完整植株。植物组织培养主要用于农林生产中的作物、苗木育种,快速繁育种苗、培育无病毒植株等,这就要求植物的组织或细胞先进行脱分化。动物细胞的培养有各种用途,一般而言,动物细胞培养不需经过脱分化过程。因高度分化的动物细胞发育潜能变窄,失去了发育成完整个体的能力,所以,动物细胞也就没有类似植物组织培养时的脱分化过程了。要想使培养的动物细胞定向分化,通常采用定向诱导动物干细胞,使其分化成所需要的组织或器官。

3.1997年,美国威斯康星州的一个奶牛场有一头名叫卢辛达(Lucinda)的奶牛,年产奶量为30.8 t,创造了世界奶牛产奶量最高新纪录。目前世界各国高产奶牛场奶牛,年平均产奶量一般为十几吨,而我国奶牛产奶量年平均水平仅为3~4 t。 (1)能利用体细胞核移植技术克隆高产奶牛卢辛达吗?请说明理由。

提示:可以用体细胞核移植技术克隆高产奶牛卢辛达。卢辛达的产奶量很高,说明它有高产奶的遗传基础,利用卢辛达的体细胞克隆的奶牛其遗传物质基本上全部来自该奶牛,其克隆牛具有高产的遗传基础,如果精心培育和饲养,有可能在世界范围内推广,克隆牛再与高产的公牛自然繁殖,可得到很多高产的后代,从而加快奶牛改良进程。

但同时需注意,该克隆牛不能无限制地推广,其数量不宜过多,尤其是在小范围内不能无限的繁殖,以避免奶牛群出现近亲繁殖而引起种质衰退。

(2)如果将克隆高产奶牛卢辛达的任务交给你,你将如何对它进行克隆?

提示:首先从卢辛达耳朵(也可用别的组织、器官,耳朵在活体上容易取)上剪取一小块组织,在体外培养获得该组织(如软骨组织)的细胞。从屠宰场取废弃的牛卵巢,抽取卵母细胞体外培养成熟。用显微针去除卵母细胞的核,再将耳细胞注入卵母细胞,用电刺激方法使卵母细胞与体细胞融合,这时供体核就进入了受体卵母细胞,再用电刺激或化学物质激活注入了体细胞核的卵母细胞,使其完成减数分裂和发育过程。核移植胚胎在体外短时间培养后,挑选正常卵裂的胚胎植入经同期发情处理的受体母牛体内。 4.体细胞核移植技术在研究和应用上还存在什么问题?请你查阅资料,了解这方面的前沿动态。

提示:在研究方面,克隆动物基因组重新编程的机制尚不清楚,克隆技术效率低,克隆动物畸形率高、死亡率高、易出现早衰等问题。这些问题尚在研究中。 在应用上,生产克隆动物费用昂贵,距大规模应用还有一定距离。

(二)正文中讨论题

生物选修3教材答案

第11页

共26页

【讨论1】

多细胞动物和人体的细胞都生活在内环境中,根据你所学的内环境的知识,思考并讨论以下问题:

1.体外培养细胞时需要提供哪些物质?

提示:充足的营养供给、适宜的温度、适宜的pH和气体环境。 2.体外培养的细胞需要什么样的环境条件? 提示:无菌、无毒的环境。 【讨论2】

1.在体细胞的细胞核移植到受体卵母细胞之前,为什么必须先去掉受体卵母细胞的核? 提示:为使核移植的胚胎或动物的遗传物质全部来自有重要利用价值的动物提供的体细胞,在供体细胞的细胞核移至受体细胞之前,必须将受体细胞的遗传物质去掉或将其破坏。

2.用于核移植的供体细胞一般都选用传代10代以内的细胞,想一想,这是为什么?

提示:培养的动物细胞一般当传代至10~50代左右时,部分细胞核型可能会发生变化,其细胞遗传物质可能会发生突变,而10代以内的细胞一般能保持正常的二倍体核型。因此,在体细胞核移植中,为了保证供体细胞正常的遗传基础,通常采用传代10代以内的细胞。

3.你认为用上述体细胞核移植方法生产的克隆动物,是对体细胞供体动物进行了100%的复制吗?为什么?

提示:克隆动物绝大部分DNA来自于供体细胞核,但其核外还有少量的DNA,即线粒体中的DNA是来自于受体卵母细胞。所以,用教材中所述的方法克隆的动物不是供核动物完全相同的复制。

此外,即便动物的遗传基础完全相同,但动物的一些行为、习性的形成与所处环境有很大关系,核供体动物生活的环境与克隆动物所生活的环境不会完全相同,其形成的行为、习性也不可能和核供体动物完全相同,从这一角度看,克隆动物不会是核供体动物100%的复制。

(三)寻根问底

胰蛋白酶真的不会把细胞消化掉吗?为什么?

提示:胰蛋白酶除了可以消化细胞间的蛋白外,长时间的作用也会消化细胞膜蛋白,对细胞有损伤作用,因此必须控制好胰蛋白酶的消化时间。

(四)旁栏思考题

1.进行动物细胞传代培养时用胰蛋白酶分散细胞,说明细胞间的物质主要是什么成分?用胃蛋白酶行吗?

提示:用胰蛋白酶分散细胞,说明细胞间的物质主要是蛋白质。胃蛋白酶作用的适宜pH约为2,当pH大于6时,胃蛋白酶就会失去活性。胰蛋白酶作用的适宜环境pH为7.2~8.4。多数动物细胞培养的适宜pH为7.2~7.4,胃蛋白酶在此环境中没有活性,而胰蛋白酶在此环境中活性较高,因此胰蛋白酶适宜用于细胞培养时的消化。

2.为什么对动物细胞进行培养时通常要添加血清?

提示:血清中含有蛋白质、氨基酸、葡萄糖、激素等,其中蛋白质主要为白蛋白和球蛋生物选修3教材答案

第12页

共26页

白。氨基酸有多种,是细胞合成蛋白质的基本成分,其中有些氨基酸动物细胞本身不能合成(称为必需氨基酸),必须由培养液提供。血清激素有胰岛素、生长激素等及多种生长因子(如表皮生长因子、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类胰岛素生长因子等);血清还含有多种未知的促细胞生长因子、促贴附因子及其他活性物质,能促进细胞的生长、增殖和贴附。因此,细胞培养时,要保证细胞能够顺利生长和增殖,一般需添加10%~20%的血清。 ♫2.2.2 动物细胞融合与单克隆抗体 思考与探究

1.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与动物细胞融合技术有什么不同?

提示: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与动物细胞融合技术基本相同,不同的是植物体细胞融合前需去掉细胞壁,然后再融合;动物细胞融合是两个体细胞直接融合。

2.制备单克隆抗体时,为什么要选用B淋巴细胞和骨髓瘤细胞融合形成杂交瘤细胞? 提示:哺乳动物感染抗原后,其体内会形成相应的B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能分泌相应的抗体凝聚或杀死这些抗原。动物在免疫反应的过程中,每一种B淋巴细胞能分泌一种特异性抗体,要想获得大量的特异性抗体,必须使能分泌该单一抗体的B淋巴细胞大量增殖。B淋巴细胞具有产生单一抗体的能力,但不能在体外增殖;骨髓瘤细胞是一种癌细胞,它能在体外培养条件下无限增殖,但不能产生抗体。因此,把一种B淋巴细胞与骨髓瘤细胞进行细胞融合,产生杂交瘤细胞,它会兼有两个亲本细胞的特性──在体外培养条件下能不断增殖,同时能产生出某种特异性的抗体。

♫3.1 体内受精和早期胚胎发育

(一)思考与探究

1.以精子的运行途径为线索,设计一幅简图,来说明哺乳动物的受精过程。

提示:哺乳动物的受精过程主要包括精子穿越放射冠、透明带、进入卵黄膜、原核形成和配子融合等步骤(详见教材中的受精过程)。

2.哺乳动物精子和卵子的发生主要有哪些相似点或不同点?

答:相似之处:细胞分裂的最初阶段为有丝分裂,不断增加生殖原细胞的数量;经过两次减数分裂(M I和M II)才能形成精子或卵子。

不同之处:由一个精原细胞分裂最后可产生多个精子;一个卵原细胞最后只能生成一个卵子。精子的形状为蝌蚪状;卵子为球形。多数哺乳动物卵子的形成和在卵巢内的贮备是在胎儿出生前完成。

3.当你了解到精子需要获能,受精过程中有防止多精入卵的现象时,你是否提出过这样的问题:精子在雌性生殖道内是如何获能的?防止多精入卵的两道防线的形成机制究竟是什么?

答:精液由精子和精清(精浆)两部分组成。精清中含有一种能抑制精子获能的物质,因此,在一般情况下,精液中的精子无法获能。只有当交配后精液进入雌性动物的生殖道时,由生殖道分泌产生一种物质解除对精子获能的抑制,才能引起精子获能。精子在雌性动物生殖道内获能的部位因种类而异,但主要是子宫和输卵管。

防止多精入卵主要通过透明带反应和卵黄膜封闭作用两道屏障。在受精过程中,当精子穿越透明带触及卵黄膜时,透明带会立即封闭,阻止后来的精子进入透明带,可看作是生物选修3教材答案

第13页

共26页

防止多精受精的第一道屏障。而精子入卵后,卵黄膜会立即拒绝其他精子再进入卵内,可看作是防止多精受精的第二道屏障。其生理、生化机制,请参阅有关专著。

(二)正文中讨论题

【精子的发生】

1.家畜每次射精排出的精子数以亿计,但是通常只有一个精子能够与卵子结合,这能说是一种浪费吗?怎样理解这一现象?

提示:不是。可以从两方面说明这一问题:其一,在自然繁殖的条件下,为了使母畜排出的1个或几个卵子完成受精,公畜一次射出几亿到几十亿的精子到发情母畜的生殖道内,可以说是动物为繁殖后代、延续物种的一种生理保障机制;其二,在自然条件下,精子从射精部位运行到受精部位,在通过母畜生殖道的过程中,复杂的组织结构和生理环境将对精子进行筛选,并致使大量的精子途中死亡,被分解或排除,造成精子大量损耗。最后到达受精部位(输卵管)的精子只剩百余个,与卵子完成受精的只有一个。 2.精子细胞变成精子的过程中,细胞中很多结构会消失,而细胞核和线粒体都保留下来,对这一现象怎样理解?为什么精子中的线粒体集中在尾的基部?

提示:细胞核和线粒体都是精子结构中的重要部分。其中,细胞核是精子遗传物质储存和复制的场所,也是参与精、卵结合和后代遗传特性与细胞代谢活动的控制中心。而线粒体则是精子进行有氧呼吸分解营养物质产生运动能量的场所。精子的线粒体在精子形成过程中,集中于尾的基部形成线粒体鞘膜,是精子维持生存和运动能量的“动力工厂”或“发动机”。 【卵子的发生】

1.一个卵泡中能形成几个成熟的卵子?

答:正常情况下,一个卵泡只能形成一个成熟的卵子。 2.排卵是指卵子从卵泡中排出,还是指卵泡从卵巢中排出? 答:是指卵子从卵泡中排出。

3.刚排出的卵是成熟的卵子吗?它在母体的什么部位与精子受精?

答:刚排出的卵子尚未完全成熟,仅完成第一次减数分裂,需要在输卵管内进一步成熟,直到第二次减数分裂的中期才能与精子结合完成受精过程。排出的卵子是在输卵管内与精子受精的。 【资料分析】

1.表中哪种动物的胚胎在进入子宫时发育程度最高?

答:比较而言,马的胚胎进入子宫时发育程度最高,其次为小鼠。 2.将体外培养的马胚胎移植到母马子宫时,应选择什么阶段的胚胎?如果换成牛又该怎样处理?

答:马应选择囊胚阶段的胚胎。牛在自然情况下,胚胎虽然最早可在8~16细胞阶段进入子宫,但为了提高移植后胚胎的发育率和妊娠率,在实践中通常用发育到囊胚阶段的胚胎进行移植。

3.为什么说关于动物的体内受精和胚胎发育的研究,会为胚胎工程提供理论基础?请结合本节内容举例说明。

提示:胚胎工程的许多技术都是在了解哺乳动物自然条件下受精和早期胚胎发育的基础生物选修3教材答案

第14页

共26页

上实现的。本节涉及的哺乳动物体内受精和胚胎发育都是在自然条件下的特点和规律,人们正是在认识了这些自然规律的基础上,在体外进行有效的模拟,才使卵母细胞能在体外成熟;精子能在体外完成获能;获能精子和成熟卵母细胞能在试管内完成受精;体外受精卵能在人工培养条件下继续发育等,这些都有赖于体内自然条件下的基础研究成果。

(三)旁栏思考题

进行体外受精时,将卵母细胞取出后,是否应当将它置于与输卵管中相似的环境,让它进一步成熟?

答:是的。从卵巢上取出的卵母细胞还没有成熟,尚未完成第一次减数分裂。应在体外人工模拟输卵管环境进行培养,才能使其成熟,即达到受精前的成熟阶段。

♫3.2 体外受精和早期胚胎培养 ♫3.3 胚胎工程的应用及前景

(一)思考与探究

1.右图是同学们到某良种场进行参观后,看到的胚胎移植繁育良种奶牛的技术流程示意图。请看图思考并讨论以下各题。 (1)用文字完成下面的流程图。

答:① 对供、受体母畜进行选择,并进行同期发情处理;③ 配种或人工授精;④ 收集胚胎;⑥ 胚胎移植;⑦ 对受体母畜进行是否妊娠的检查。 (2)应该怎样选择供体公、母牛和受体母牛?在②中,为什么要用促性腺激素处理供体母牛,在促性腺激素处理供体母牛前,为什么需要对供体和受体母牛进行同期发情处理? 答:供体公、母牛应该是具有人类所需的优良遗传性状的个体,而受体母牛必须具有正常的孕育、生殖后代的能力;需要用促性腺激素处理供体母牛是为了引起超数排卵,这样就可以获得较多的胚胎;在促性腺激素处理供体母牛前,对供体和受体母牛进行同期发情处理,才能使它们的生理条件达到同步或一致,使供体的胚胎移入受体后有相同或相似的生存条件。

(3)在右侧的流程图中,哪一步需要进行冲卵?冲卵是把母畜的卵子冲出来吗? 答:第④步需要进行冲卵,冲卵是指将供体母畜体内的早期胚胎冲出来,而不是把卵子冲出来。

(4)用胚胎移植繁育良种种畜具有哪些实用意义?

提示:胚胎移植可充分发挥雌性优秀个体的繁殖潜力。具体表现为:缩短了供体本身的繁殖周期,同时通过超数排卵处理和胚胎移植可获得比自然繁殖多十几倍到几十倍的后代。

可在短期大幅度增加优良个体母畜和公畜的后代数量,迅速扩大良种畜群,加速育种和品种改良工作。

经冷冻保存的胚胎可进行国内和国际交换,代替活畜的引种或进出口。 通过胚胎移植可以人为生产双胎或多胎。 可以通过保存胚胎来保存品种资源和濒危动物。

(二)正文中讨论题

生物选修3教材答案

第15页

共26页

1.在胚胎移植操作中,怎样才能使胚胎在移植前后所处的生理环境保持一致?例如,供、受体的发情时间要一致吗?供体胚胎移入受体子宫的位置,应与在供体内的位置相同或相似吗?

答:应对供体和受体母畜进行同期发情处理,使它们的生理条件达到同步或一致,这样才能使供体的胚胎移入受体后有相同或相似的生存条件,这是胚胎移植成功与否的关键。因此,必须做到供、受体母畜的发情时间一致。同时还要做到移入受体子宫胚胎的位臵应该与其在供体内的位臵相同或相似,移入胚胎一侧的受体子宫角对应的卵巢必须有黄体存在。

2.胚胎移植实质上是早期胚胎在相同生理环境条件下空间位置的转移。你认为这样的概括正确吗?

答:胚胎移植成功率的高低与供、受体生理环境条件一致性密切相关。只有供、受体生理环境高度一致,移入受体的胚胎才能被接受,并继续发育。所以我们可以把胚胎移植简单概括为早期胚胎在相同生理环境条件下空间位臵的转移。这样的概括是正确的。

(三)旁栏思考题

对囊胚阶段的胚胎进行分割时,为什么要将内细胞团均等分割?

提示:内细胞团一般到囊胚阶段才出现,它是发育为胚胎本身的基础细胞,其他细胞为滋养细胞,只为胚胎和胎儿发育提供营养。若分割时不能将内细胞团均等分割,会出现含内细胞团多的部分正常发育的能力强,少的部分发育受阻或发育不良,甚至不能发育等问题。

♫4.1 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

(一)正文中讨论题 【论坛1】

3.我国为了保证转基因食物的安全性,都采取了哪些监控和预防措施? 答:(1)立法是监控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的有力措施。例如,中国已制定了《农业生物基因工程安全管理实施办法》(1996年)、《转基因农产品安全管理临时措施》(2002年)和《农业转基因生物标识管理办法》(2002年)等法规。请进入网站了解更多内容:http:// [农业部,中国农业信息网→行业网站(科技教育)→农业科技信息网→政策法规→政策法规分类(5.转基因管理)]。

(2)多环节监控。转基因农作物研究、从实验室走向大田试验各阶段,以及产品商品化都有相应法规或规定进行严格的监控,只有在每一阶段试验获得认可证书后,才可进入下一阶段。比如,大田试验就分为:①中间试验阶段,种植面积不超过0.27 hm2(4亩),范围不超过两省,每省不超过3个种植点,试验时限1~2年;②环境释放阶段,种植面积可以扩大到0.27~2 hm2 (4~30亩),范围仍不超过两省,每省7个种植点,试验时限1~2年。这一阶段要考察外源基因会不会发生生物间转移,会不会对种植区周围动物、植物、土壤造成危害等;③生产试验阶段,种植面积可扩大到20 hm2以上,范围仍为两省,试验点不超过5个。

(3)安全评价内容具体而严格。食物安全性评价内容:营养成分是否改变?是否存在抗营养因子?是否存在毒性、过敏性蛋白等。环境安全评价内容:转基因植物是否变得易生物选修3教材答案

第16页

共26页

得病?对周围植物有什么影响?是否可能变成杂草?会不会把外源基因转移给其他生物等。 【论坛3】

1.转基因生物会不会影响生态系统中原有的动态平衡?

2.转基因生物会不会加剧环境污染?会不会危害其他动植物生存或人体的健康? 提示:这两道题答案的基本点是一样的:可能性不大,但要提高警惕。

这仅是一种可能性,争论的双方提出的不同见解都有一定的根据,不能断言谁是谁非,但是需要人们提高警惕,这是能为大家接受的共识。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发现这类危险似乎不大,因为科学家转入的仅是有限的一种或几种基因;而转入的基因是否可能会对其他生物或环境造成危害,都是经过认真分析、实践的,一旦发现有害后果,科学家就会停止实验;转基因生物从实验室到自然界释放,都要经过一系列安全评价、审批。此外,还有相关法规监控。但是,为了对公众健康负责、对社会负责,我们对于转基因生物可能影响生态系统中的原有动态平衡,或者加剧环境污染,或者危害其他动植物、人体的健康的危险,仍要提高警惕。

(二)寻根问底

你能举出两个外来物种入侵的实例吗?为什么外来物种入侵会造成严重的危害? 提示:(1)外来物种进入新的生态系统之后,由于没有天敌,极易造成生长失控,破坏生态系统的结构。比如,外来的植物疯长,可以对本地一年生和多年生植物的结构比例造成严重影响,通过对植被的生长和结构的影响,从而造成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改变。又如,外来的动物种类,由于它们的选择性觅食和破坏,也会造成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改变。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改变会对生态系统造成严重破坏,比如,有人将美洲食人鲳引入,这一入侵物种就可能会对当地生态系统造成长久性的破坏。

(2)外来物种在新的生态系统中,通过与当地物种竞争营养或食物、分泌释放化学物质、形成大面积单优势群落等方式,直接影响本地物种的生存,加速某些生活力较弱的物种的消失。在全世界濒危植物名录中,大约有35%~46%是由外来物种入侵所造成的。即入侵的外来物种可能会造成生物多样性减少。

(3)外来物种进入新的生态系统后,作为掠夺者、寄生者或病原体,会使受害者和寄主的数量发生变化。尤其是外来物种在适宜的生态和气候条件下,往往会对当地的农业或林业带来严重的损害,即所谓的爆发生物灾害。

(4)有些外来植物产生的花粉,是当地居民从未接触过的物质,从而可能成为对人类健康造成威胁的新过敏源。比如,日本引种的杉树,大面积栽种后,杉树产生的花粉已经成了日本人产生过敏反应的重要过敏源。又如豚草,它已在包括中国在内的许多国家泛滥成灾,而豚草的花粉是重要的过敏源。豚草花粉引起的过敏反应称为“枯草热”,它已给许多国家人民的身体健康带来了严重的危害。

♫4.2 关注生物技术的伦理问题

(一)正文中讨论题

【热点问题讨论1】

2.伦理学家和科学家看待克隆人的角度有什么不同?

生物选修3教材答案

第17页

共26页

提示:伦理学家主要是从伦理学、社会学和心理学角度看问题,而科学家更多的是从科学的可行性和科学意义的角度看问题。 4.你愿意被科学家克隆吗?为什么?

提示:参见教科书中的内容,可以从科学角度、伦理角度和社会需求角度讨论,现在不宜克隆人。我国明确禁止生殖性克隆人,一再重申的四不原则,体现了中国大多数人的价值观取向。

5.克隆人如果真的来到人间,你认为应该怎样正确对待他们?

提示:到时候我们恐怕并没有必要去追究他是出于什么目的被克隆出来的,也没有必要去争论该成果有什么科学价值,而应该把克隆人当作我们社会中的一个普通成员,尊重他的人权、人格。要用他做实验时,必须征得他自愿同意,绝不能伤害他的身心健康。社会应该以平常心态看待克隆人,使克隆人获得和我们一样的生存和发展的条件。目前,克隆动物还那么困难,克隆人更加不易,当世界上有那么几个克隆人来到人间时,他们并不会破坏我们正常的生活秩序。 【热点问题讨论2】

1.你是否支持设计试管婴儿?为什么?

提示:设计试管婴儿只是在特定背景下的一种应急措施,需要经过国家有关部门严格审批。它不宜推广,并要严防滥用。

2.为什么捐出一部分骨髓救治他人,不会给捐献者的身体健康造成损伤?你愿意为救人一命而捐献自己一部分骨髓吗?为什么?

提示:(1)所谓捐献骨髓,实际上医生只是从你的骨髓中分离出一部分造血干细胞供移植。因为造血干细胞在人的骨髓中相对较多,而在外周血液中却很少。

(2)干细胞的一个重要特点是自我更新能力很强,被分离走的那部分造血干细胞,很快就会被“补齐”。因此捐献骨髓不会影响捐献者身体健康。

(3)医生只是在医学公认的安全条件下,分离出捐献者有限数量的造血干细胞,而且整个抽取、分离过程,都是在设备良好的大医院中进行的,一般不会对捐献者造成意外伤害。

(4)捐献有限造血干细胞救人一命,对个人来说是一种美德、一种欣慰和快乐,是一种高尚的人道主义表现。 【热点问题讨论3】

1.你愿意获得一张自己的基因身份证吗?为什么?

提示:(1)现在要对个人所有基因进行检测,是不现实的。因为现在有不少基因还没得到确定。即使只是对个别或少数基因进行检测,也并不是每个人都需要的。现在西方国家对某几种致病基因进行筛检时,接受测定的人也只是有这类遗传病家族史的个人,或这类疾病的高危个人。目的是使他们能及早采取防范措施,如养成良好生活习惯、定期检查身体、适时手术等。

(2)有某种致病基因,并不一定就会患病。患某种疾病,往往不是由单一原因引起的。况且已知人的很多疾病是多基因病,它是由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共同决定的。如果有良好的生活习惯等,往往可以使人避免患上某些遗传性疾病。

(3)有许多疾病,测定其致病基因是相当困难的。因此科学家认为不如测定其所表达的生物选修3教材答案

第18页

共26页

蛋白质更为快捷、有效。

(4)基因检测给受试者造成的心理负担或压力必须考虑到。特别是给出似是而非的结论之后,往往会使受试者无所适从。

(5)现在记录有个人某些遗传信息的“身份证”已经出现,但仅仅是试验性质的。至于说拿着它去看病,起码在可以预见的将来是言过其实。

(6)将“基因身份证”上记录的信息和它的作用等问题弄清楚之后,才能决定要不要它。比如,现在有的试验性基因身份证仅仅记录个人特有的某一对或某几对等位基因信息,它可能在验明正身方面起更大的作用,这类基因身份证要它也无妨。

(二)旁栏思考题

1.你知道中国大陆第一例试管婴儿是在什么时候出生的吗?

答:中国大陆第一例试管婴儿是于1988年在北京出生的。

2.为解决不孕夫妇的生育问题而出现的试管婴儿,与本文所说“设计试管婴儿”有什么区别?

答:所谓“设计试管婴儿”,实际上就是指体外受精形成的胚胎(几个细胞期)在植入母体孕育前,根据人们的需要,将胚胎的一个细胞取出,进行某些基因检测。当检测结果符合人们需要时,再把胚胎植入母体孕育。一般我们所说的做试管婴儿,不必经过基因检测这一步骤。 ♫4.3禁止生物武器 ♫5.1 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

(一)思考与探究

P113 3.桑基鱼塘分布在我国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一带的水乡,是一种典型的水陆物质和能量交换型生态工程。试分析桑基鱼塘的物质和能量流动途径。

提示:桑基鱼塘系统中物质和能量的流动是相互联系的,能量的流动包含在物质的循环利用过程中,随着食物链的延伸逐级递减。

能量的多级利用和物质的循环利用:桑叶用于喂蚕,蚕可以生产蚕丝;桑树的凋落物和蚕沙(粪)落到鱼塘中,作为鱼的饲料,经过鱼塘内的食物链过程,可以促进鱼的生长;甘蔗可以榨糖,糖渣用来喂猪,猪的排泄物也进入鱼塘;鱼的排泄物及其他未被利用的有机物和底泥经过微生物的分解,又可以作为桑和甘蔗的有机肥料。桑基鱼塘巧妙地利用了很难利用的大片低湿地,发展了多种经营,为农民创造了多种收入的门路,完全符合“无废弃农业”的要求。桑基鱼塘系统物质、能量流动示意图见图5-1。

生物选修3教材答案

第19页

共26页

图5-1桑基鱼塘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示意图

(二)正文中讨论题

【“关注生态工程建设”资料分析1】

1.导致1998年长江洪水泛滥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提示:根本原因:长江上游乱砍滥伐森林,水源涵养和水土保持功能急剧降低,造成大量泥沙淤积河道;中游围湖造田、乱占河道,造成具有蓄洪作用的湖泊面积急剧减少。 直接原因:1998的罕见降雨。但这也与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增加而导致的温度升高、气候异常有关。

解决长江洪水泛滥的措施有:我国政府提出的“积极营造长江中上游水源涵养林和水土保持林”计划,即以生物措施为主,结合工程措施,提高森林覆盖率;“退耕还湖”和改革不合理耕作方式等。

在进行生态工程建设时,要考虑到怎样解决农村(尤其是湖区或山区的迁出人员)的能源来源问题以及如何提高农民的经济收入。

2.洪灾的发生反映出经济发展模式存在什么问题?

提示: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不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没有考虑生态成本,经济的发展以巨大的生态环境破坏为代价。 【“关注生态工程建设”资料分析2】 1.你对“石油农业”是如何理解的?

提示:“石油农业”大量使用化肥、农药和机械的生产方式,因对石油等能源有高度的依赖性而得名。它把农业生产这一复杂的生物过程,变成了简单的机械过程和化学过程。由于其投入高,产出也高,对粮食安全保障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起到了巨大的作用,但同时它所产生的废弃物和有害物质的数量也很庞大,大大削弱了农业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持续生产力,并造成日益严重的农产品污染和环境污染等问题。

2.你能举出一些农业生产活动对人体健康以及环境造成危害的实例吗? 提示:除日常生活中能够发现的实例外,农业活动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危害的实例中,世界上影响较大的有蓝婴病。1973年,美国内布拉斯加州首次出现幼儿高铁血红蛋白症(蓝婴病)。其原因是饮用水中硝酸盐含量超过10 mg/L,这时过多的硝酸盐会与红细胞生物选修3教材答案

第20页

共26页

中的血色素结合,形成高铁血红蛋白。高铁血红蛋白不能为细胞和组织运输足够的氧。患儿的临床症状是在口、手或脚等部位出现时断时续的蓝色或淡紫色,呼吸困难、腹泻、呕吐、抽搐,严重的会失去知觉,甚至死亡。硝酸盐来源于点源污染,如下水道、畜禽养殖场等,或非点源污染,如对农田、公园、草地等的施肥。 3.如何理解“污染物是放错地方的资源”这句话?

提示:对环境造成危害的污染物,采用一定的措施和技术,就能够进行回收和循环利用,这样不但能够减少环境污染,而且提高了资源的利用效率,减少了资源的浪费。例如,对废污水中的重金属或氮、磷等养分就可以进行回收再利用。因此说污染物是放错了地方没有被利用的资源。

4.石油农业的生产模式应当怎样改进?

提示:在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改进措施。例如,在我国,人多地少,应该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实施的具体措施包括:可以根据田间作物的需要适量施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多施有机肥,提高作物对水、肥等资源的利用效率,对作物秸秆和畜禽粪便进行再利用,实现物质的多级利用,等等。一方面要不断提高土地的产出水平;另一方面要减少农业活动对环境的污染,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物种多样性原理”资料分析】 1.为什么樟子松林的松毛虫会肆虐,几十亿株杨树会毁于一旦?而珊瑚礁区却能够在养分稀少的深海中,保持着很高的生物多样性?

提示:纯樟子松林、杨树林的生物多样性低,食物链短而单调,缺少松毛虫、天牛的天敌,而成片单一的林木又为其提供了丰富的食物来源,因而会导致了树林的毁坏。 珊瑚礁区的生物多样性高,食物链复杂,不同的生物占据了不同的时间位、空间位和资源位,因而充分利用了珊瑚礁生态系统的环境。例如,氮、磷等养分就能够在该区生物体间充分地循环利用而很少流出系统外。

2.从上面正面和反面的实例,你能得出怎样的结论?你认为生物多样性的破坏有人为因素吗?

提示:只有保持生态系统较高的生物多样性,才能保证生态系统的稳定和平衡。生物多样性的破坏有人为因素,而且往往作用巨大。 【“协调与平衡原理”资料分析】

“西部大开发”是国家为振兴西部而提出的宏观决策,其中很重要的一项内容就是生态工程建设。从协调与平衡原理出发,想一想,在我国西北地区进行防护林建设时,应选择哪些树种?如果在该地区发展畜牧养殖业,你认为应该注意什么问题? 提示:几种西北地区特别适宜树种的介绍

(1)沙棘,俗称“酸柳”、“酸刺”、“黑刺”,属于胡颓子科,为落叶乔木或灌木。植株表面具有棘刺,叶呈条形或条状被针形,两端趋尖,背面密被淡白色鳞片,叶柄极短。沙棘花先于枝叶开放,雌雄异株;果实为肉质花被筒包围,近于球形,直径5~10 mm。沙棘喜阳,粗壮的枝干抗风沙。沙棘叶、皮、果实及种子在医药上有着广泛的应用价值。沙棘的嫩枝、嫩叶是牛、羊的精饲料,被誉为“铁杆牧草”。沙棘果维生素含量极高,营养保健价值高,有利于增加种植者的收入。沙棘是半干旱黄土高原迅速绿化荒山、保持水土、调节生态平衡和促进农林牧业发展的良好树种。内蒙古鄂尔多斯等地区,实施沙棘生物选修3教材答案

第21页

共26页

生态工程,大面积种植沙棘,有效地控制了沟道水土流失,每年可减少流入黄河泥沙2 100万吨。

(2)山杏,主要指西伯利亚杏,它抗寒、耐旱,适应性强,是我国北方最普遍的果树之一,是绿化荒山、水土保持、防治风沙的先锋树种。山杏果仁营养丰富,含有大量维生素、微量元素和人体必需的氨基酸,是加工饮料的优质原料。

(3)刺槐,属落叶乔木,适应性强,在年降水量200 mm左右、年平均气温不低于3 ℃的地区都能生长。它不仅生长快,且耐盐碱,有涵养水源和保持水土的作用。刺槐泌蜜丰富,蜜质优良,是主要蜜源植物之一。刺槐不仅可改善生态环境,还可用于发展畜牧业。

(4)锦鸡儿(又称拧条),豆科,多年生落叶灌木,根系发达,具根瘤,高1.5~3 m;耐干旱和寒冷,喜生沙地或半固定的沙丘上,不怕沙压和风蚀。此种植物广泛分布于我国东北、内蒙古、河北、山西、陕西、宁夏等地,可用于防风固沙,保持水土。枝条可用于编筐,其枝叶是牛、羊等冬春季节主要的饲料之一。 (5)杜梨,蔷薇科梨属落叶乔木,可高达10 m,原产于我国华北、西北及东北南部。耐寒,耐干旱、瘠薄,能在含盐量0.5%(质量分数)的土壤中正常生长,且耐涝性也较强。 (6)沙枣,胡颓子科胡颓子属,落叶小乔木。分布于华北及西北等地,耐盐碱力较强。 (7)合欢,豆科合欢属,落叶乔木,可高达20 m。分布于华北、西北及黄河以南等地区。耐盐碱力较强,但不耐水涝。

(8)臭椿,苦木科臭椿属,落叶乔木,可高达25 m。原产于华南、华北、西北各地。抗性强,生长快,耐盐碱力强。

西北畜牧养殖应该注意牲畜数量不能超过草地的承载量。针对公共草地的过度放牧问题,应该实行草地承包,调动个人的管理积极性,减少过度放牧现象;另外,可以在有条件的地方,人工种植牧草,增加牧草产量。

(三)旁栏思考题

你能举出系统整体功能大于部分之和的例子吗?

提示:豆科作物和固氮菌的共生就是一例。固氮菌为豆科作物提供氮素,而豆科作物为其提供能量和其他营养,两者的共生使豆科作物能够在氮素缺乏的土地上生长;当把它们分开时,两者的生长都要受到损害。

(四)《实践活动》思考题

1.为什么我国要大力发展沼气工程?

提示: 21世纪是实现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关键历史阶段,现代化的农业应该是高效的生态农业。沼气工程把农业生产、农村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资源高效利用融为一体,不仅较好地解决了农村的能源来源问题,而且实现了废弃物的再循环利用和资源化,创造了新的生态产业,如沼气设施的建设和维护,促进了以农牧结合为中心的多种经营,从而为农村剩余劳动力提供了就业机会,促进了农村的综合发展。

2.目前沼气工程还有哪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提示:目前沼气工程存在的问题有:北方地区沼气产气在冬天不稳定,需要加热;沼气的一次性投资较大,相当部分的农民财力有困难;对沼气的研究较薄弱,例如,对发酵过程中有关微生物及一些酶的研究。应当加强这方面的研究,以促进沼气工程的推广。

生物选修3教材答案

第22页

共26页

♫5.2 生态工程的实例和发展前景

(一)思考与探究

1.分析朝鲜三八线的资料(具体资料见教材),说明它所蕴涵的意义。

提示:生态工程的恢复作用是有限的,不能认为只要有了生态工程,就可以先污染,后治理。人类迄今尚没有能力完全模拟出自然的生态系统。自然生态系统发展到今天已经过几十亿年的进化,每平方公里每年的无形服务价值高达6.4万美元,而为了达到同样的效果,用人工制造和模拟的办法,人类至少要花费10亿美元还不尽如人意。 另一方面,自然生态系统具有相当的自我恢复能力,我们在生态工程建设中应该积极利用自然生态系统的这种能力,以节省投资。

2.在我国北方地区,由于冬天气温很低,会导致农作物不能生长,家畜生长缓慢,甚至停止,沼气池不能正常产气;而农民要解决蔬菜的不间断生产问题。很显然,大量使用造价昂贵、并用燃料加热的玻璃温室是不符合我国国情的。你能用所学知识,设计一种生态工程,来较好地解决上述问题吗?请在画出其物质和能量结构图的基础上,说明你所依据的生态工程原理。 提示:(以下为参考答案,可让同学们进行其他设计)

教材中“四位一体”的图所示为近年来出现在我国北方农区的一种生态工程类型,它较好地解决了习题中所述问题。“四位”指沼气池、猪禽舍、厕所及日光温室四部分,是庭院经济与生态农业相结合的一种生产模式。它的运行原理为:日光温室的增温效应可使蔬菜等作物在冬天也能正常生长;同时也使猪禽免受严寒而快速生长;温室内的植物为动物提供氧气,同时吸收二氧化碳;人、猪、禽的粪尿及蔬菜废弃物和秸秆等物质投入沼气池产气,同时温室的高温也提高了沼气在冬天的产气稳定性;沼液和沼渣又是蔬菜的良好肥料,有助于减少蔬菜的病虫害,提高蔬菜的产量和质量。

“四位一体”充分应用了物质循环再生和生物多样性等原理,提高了单位土地面积的产出,同时减少了环境污染,大大提高了农业的综合效益。“四位一体”的物质循环见图5-2:

图5-2“四位一体”生态工程物质循环示意图

(二)正文中讨论题

【农村综合发展型生态工程案例】

生物选修3教材答案

第23页

共26页

1.在这一案例中,主要运用了哪些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

提示:物质循环再生原理、整体性原理、物种多样性原理等。 2.这一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有哪些特点?有哪些值得借鉴的做法?

提示:这个案例以沼气工程为核心,农林牧副渔各业全面发展,增加了劳动力就业机会,促进了经济发展;同时又降低了环境污染,促进了农村的可持续发展。

【小流域综合治理生态工程案例】

分析甘肃省陇南县的“九子登科”模式,在说明“九子”措施含义的基础上,谈谈你对小流域综合治理生态工程的理解。

补充资料──“九子登科”措施的具体意义

●山顶戴帽子:山头实行封禁管理、营造水土保持林,保护和恢复植被;

●山腰系带子:半山陡坡退耕还林还草,发挥林草拦蓄作用,减少径流;

●坡地修台子:坡耕地以坡改梯田为突破口,建设基本农田,为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提供条件;

●地埂锁边子:充分利用地埂种植经济作物,既获得经济效益,又保护地埂;

●荒地荒沟栽苗子:在荒山、荒沟、荒坡地建设薪炭林; ●山脚种果子:山脚发展经济林果园,促进商品经济发展;

●沟底穿靴子:在干、支、毛沟沟底修建谷坊、拦挡坝,建设沟坝地,拦蓄泥沙,防止沟壑被水冲蚀而导致其不断扩张;

●见缝插针钉扣子:利用田间地头、房前屋后栽植林果,发挥零星作用,提高治理程度; ●秋田盖罩子:在缓坡耕地改顺坡种植为横坡等高种植、实行地膜覆盖等保土耕作措施。 1.小流域的综合治理,“综合”表现在哪些方面?

提示: “综合”表现在它一改以前的单纯造林和蓄水、减沙等工程模式,同时考虑到了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不但注重通过还林、还草、筑坝等措施达到蓄水、降低土壤侵蚀的生态效果;还考虑如何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例如,不但种植农作物,还同时种植经济作物来提高人们的收入;考虑到了种植薪柴林解决人们的燃料来源问题。各种措施的结果是建立一个稳定、持久、高效的生态系统。

2.为什么要针对不同的地形采取不同的措施?这体现了生态工程的什么原理?

提示:山顶土壤条件、气候条件恶劣,不宜蓄水,交通不便,改造成本高,适宜封山,依靠自然恢复力来恢复植被;山腰、荒地等土壤,虽然水分条件较好,但是仍不适宜种植农作物,对于这样的地方可以自然恢复,也可以人为种植适宜的林木、草或果树等,加快植被恢复速度,这样既能降低土壤侵蚀,又能创造一定的经济效益;对沟底而言,应建设堤坝系统,它可以蓄水和淤积土地,还能够减少山体的崩塌和滑坡,保证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对坡地和山脚农田来说,土壤、水分条件良好,交通也较方便,土地生产力高,适宜种植农作物来解决人们的粮食和收入等问题,但是在坡地上要水平梯田种植,以减少水土流失。根据不同的地形采取不同的措施,既要考虑到生态效益,又要考虑到人们的生活和收入问题,这体现了生态工程协调与平衡、因地制宜的原理和思想。 3.从这一案例看,当地是怎么做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相统一的?这一模式在其他小流域能够照搬吗?

提示:上题分析中已解答了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统一问题。这种模式在其他小流域不生物选修3教材答案

第24页

共26页

能照搬,还是要因地制宜地进行生态工程建设,不同气候带、不同自然条件和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的地区,其生态工程的模式应各具特色。 【大区域生态系统恢复工程──“三北”防护林案例】

1.国家为什么投入巨大的人力和物力兴建三北防护林工程?这一工程为什么需要如此漫长的时间?

提示:三北防护林跨越中国13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对我国具有重要的意义:生态环境的质量关系到这一地区人民的生产和生活问题,对维护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更重要的是,这一地区的生态环境关系到下游地区人民的生产、生活和经济发展,如黄河上游的水土流失容易导致下游地区的洪水泛滥,而危害巨大的沙尘暴的发生也与这一地区的土地沙漠化关系密切;同时这里自然矿产资源丰富,对我国的经济发展和国家安全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这一地区区域广阔,气候、自然条件复杂,总体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等情况也决定了这个工程需要较长的时间,非一朝一夕之功。 2.这一工程横跨多个省区,根据协调与平衡原理和生物多样性原理,不同地区在造林设计上应当注意什么问题?

提示:首先应考虑树种的生态适应性问题,种植适宜品种,宜林则林,宜灌则灌,宜草则草;其次要考虑树种的多样性,保证防护林体系的稳定性;不同地区应根据当地情况采取不同的策略,如条件恶劣的地区应该结合自然恢复力,而农区的防护林中农田防护林网可能占较大比重。 【湿地生态恢复工程案例】

1.当初人们为什么要围湖造田?

提示:主要原因:我国历来人多地少,在“以粮为纲”的年代,围湖造田,种植农作物,以生产更多的粮食;片面强调经济发展,没有认识到湖泊的巨大生态调节功能也是重要原因。

2.为什么说“退耕还湖”是一项巨大的系统工程?实施这一工程面临的主要困难是什么? 提示:退耕还湖不仅包括退耕地为湖区,还包括退耕后湖区上游以及湖区周围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更重要的是原耕地上居民的迁移,要解决迁出居民的生活和就业等问题,这是退耕还湖工程的主要困难。

3.地处湖区上游的人们对湿地恢复生态工程负有什么责任?

提示:保护环境,减少水土流失和水污染。例如,减少工厂、生活污水往水体中的排放,农田中减少化肥和农药的施用量等。 【矿区废弃地的生态恢复工程案例】

1.在这一案例中,恢复植被的措施是植树和种草,为什么不是种植农作物?

提示:矿区土壤条件恶劣,不适宜农作物的生长,因此代之以适应性强,耐旱的灌木、草和树。

2.怎样合理地筹划养殖肉牛的数量?

提示:首先要考虑到牧草的产量,以草定畜;从外地调运饲料要考虑饲养成本;更重要的是要考虑到土地对粪肥的承载力,以及对粪肥的加工或利用情况,要保持在承载力范围以内,以免养殖规模过大,粪肥数量巨大而造成新的污染。

生物选修3教材答案

第25页

共26页

3.除煤矿外,你知道还有哪些矿区吗?这些矿区的恢复工程与煤矿是否有不同之处? 提示:除煤矿外,还有金矿、铁矿等。这些生态恢复工程最重要的是改良表土,恢复植被,但要因地制宜。

【城市生态工程】

1.汽车尾气是城市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汽车噪声又是城市噪声污染的主要来源。你认为应当限制城市居民购买汽车吗?为什么?如果不限制,应当采取什么措施来减少由汽车造成的污染?

提示:减少污染的措施:制定法律法规,禁止市区内鸣笛,禁止使用含铅汽油,鼓励使用电力、天然气等无污染能源的新型汽车,以及对其的研究和应用等。

2.城市的水污染问题应当采取哪些措施来解决?每一个城市居民应当在这方面承担什么责任和义务?

提示:减少或禁止工厂的污水排放;进行污水净化回收利用;实行雨水和污水分流。 每一个城市居民都应该树立节水意识、宣传节水的意义,家庭生活中应该使用无磷洗衣粉和洗涤剂,制止或减少生活中的水污染行为。

(三)旁栏思考题

发达国家与我国的生态工程建设强调的重点有所不同,为什么?

提示:发达国家经济发展水平较高,人均土地、水等资源占有量较多,所以这些国家的生态工程往往注重生态恢复,而较少注重经济效益。而我国人口较多,人均土地、水资源和能源占有量少,所以在进行生态工程时,一定要注重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

鸣谢

哈三中2013届南岗高三2班协助校稿同学: 宋子璇

杨明磊

向钊

吴瑜瞳

马连裕

潘可涵

(排名不分先后)

*^-^*

生物选修3教材答案

第26页

共26页

第五篇:中考化学第一轮复习专辑参考答案

绪言实验基本操作

一、选择題

1.D 2.D.3.A.4.D 5.D 6.B .7.C 8.A 9.C 10.A 11.C12.B 13.D 14.D 15.C

二、填空题

16.最少量,1-2,盖满试管底部,指定,放回原瓶,随意丢弃或带出实验室17.引流,搅拌防止液体局部过热而飞溅,18.②①④③19. ①质软或较小②银白色③比水小④较低20.①会使试液倒流腐蚀橡胶乳头②由于受热不均会导致试管破裂③试管口部的水倒流至温度较高的试管底部造成试管破裂④酒精灯不易点燃21. ①两手紧握试管外壁如果导管口有气泡排出,证明气密性良好②防止生成的水倒流回试管底而炸裂试管③绿色粉沫变成黑色,试管内壁有水滴生成,生成的无色气体使石灰水变浑浊④验证反应是否有二氧化碳生成,变浑浊⑤绿色粉末完全变为黑色,管口无气泡排出;将导管移出烧杯,熄灭酒精灯;防止水倒流而炸裂试管⑥该反应的方程式:Cu2(OH)2CO32O+CO2↑22.溶解、过搅拌防止液体局部过热而飞溅,漏斗、烧杯、蒸发皿.23.取一集气瓶装满水,盖好毛玻璃片,拿进仓库,将瓶中的水倒掉,再盖好毛玻璃片,拿到仓库外. 空气氧

一、选择题

1.D 2.C 3.D 4. AD 5.D 6.D 7.C 8.C 9.B

10.B 11.擦干净并绕成螺旋状以增大铁丝与氧气的接

触面积、 铺一层细沙或放少量水、防止熔融物溅落瓶底使瓶底炸裂21.供给呼吸、氧气能支持燃烧13.氧、氮 14. ①白磷不燃烧、温度未能达到白磷着火点;②白磷燃烧,产生黄色火焰、白磷周围有氧气,温度也达到了其着火点;③白磷不燃烧、白磷周围没有氧气④可燃物燃烧需同时具备两个条件:一是与氧气接触,二是温度达到着火点.15.D 16. A.氯酸钾B.二氧化锰C.氯化钾D.氧气E.红磷F.五氧化二磷17. ①A燃烧匙B水槽②磷、产生大量白烟③冷却后水面上升占整个钟罩容积的五分之一④偏小、偏小⑤难溶与水,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18.①用酒精灯焰心加热——应用酒精灯外焰

加热;铁夹夹在试管的中部——铁夹应夹在距管口1/3或者1/4处;试管口略向上倾斜——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导气管伸入试管中过长——导气管应略突出橡皮塞或与之相平②

CAEBFDHG.③集气瓶未装满水;气泡未连续冒出就开始收集;将集气瓶离开水面后,再盖毛玻

片;装置漏气④能,高锰酸钾受热分解生成二氧化锰,作为氯酸钾分解的催化剂加快了氯酸钾的分解速率⑤(1)溶解(2)过滤,漏斗、蒸发皿,引流。⑥

6、

3、

2、

5、

1、

4、

19、(1)3.25g(2)12% 20、2% 分子原子

一、选择题

1.C 2.B 3.D 4.D 5.B 6.A 7.C 8.A 9.A 10.C 11.B 12.A 13.B 14.D 15.C 16.C 17.C 18.B 19.C 20.B 21.C 22.B 23.C 24.B 25.B 26.CD 27.C

三、填空题

28.3,44 29.C9H8O4 30.①④ 31.27 32.碳33.分子不断运动34.32% 35.硫,H2S,SO2或SO3 36. ①11:14 ②2:1③14:11 37.0.93% 38.①滴管,用于吸取和滴加少量液体②便于观察酚酞试液颜色的变化③滴有酚酞的滤纸条从试管口向试管底依次变红;分子在不断的运动,浓氨水有挥发性,浓氨水显碱性39.(1) ① ③ (2)④⑦⑧⑨,④⑦⑨(3)②⑤⑥⑩(4)⑩ 40.分子,原子,离子.氧分子;铜原子;钠离子,氯离子. 41. ①80 ②N:H:O=7:1:12 ③35% ④52.5千克 ⑤51.4千克42.31.5%43.98% 44.75%45.4.2吨

上一篇:食堂管理安全责任书下一篇:食堂卫生安全责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