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建设推动论文

2022-04-20

班级作为社会的一个缩影,是学校这个小生态系统中的一部分。它除了自身具有的各种各样的生态因素外,更有着复杂的生态背景——社会环境。对于活动范围不甚广泛,一年中有三分之一的时间生活在社区之中的小学生来说,社区环境在他们的成长过程中起着学校教育所不可替代的潜移默化的重要作用。它是学校教育的延续、扩大和补充。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教育资源建设推动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教育资源建设推动论文 篇1:

云计算技术的优势及其对我国教育资源库建设的推动

【摘      要】随着云计算技术的发展,教育资源库的建设也有了新的发展趋势,从云计算的定义、优势等方面分析云计算在教育资源库建设中的可行性,并列举了云计算为教育资源库建设带来的优势:更丰富的资源、更好的兼容性、更低的成本、更好的共享性,其在未来不失为解决我国教育经费不足及教育资源分布不均衡等问题的有效方案之一。

【关 键 词】信息技术;云计算;教育资源库

一、云计算的定义及其优势

1. 有关云计算的定义。2006年,Google的首席执行官Eric Schmidt在搜索引擎大会上首次提出“云计算”以来,云计算一直处于积极的研究状态。但是,对于云计算一直没有一个公认的定义。

IBM对云计算的定义更多落在了对平台的界定上:“云”是一个虚拟化的计算机资源池。它可以托管多种不同的工作负载,包括成批的后端作业和面向用户的交互式应用程序;通过快速提供虚拟机器或物理机器,迅速部署和增加工作负载;支持冗余、自我恢复且具有高可扩展性的编程模型,以使工作负载能够从多种不可避免的硬件/软件故障中进行恢复;实时监控资源使用情况,在需要时重新平衡资源分配。①

中国医药集团信息化专家雷万云在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云计算技术、平台及应用案例》中对云计算的定义为:云计算是对基于网络的、可配置的共享计算资源池能够方便的、随需访问的一种模式。这些可配置的共享资源计算池包括网络、服务器、存储、应用和服务,并且这些资源池以最小化的管理或者通过与服务提供商的交互可以快速地提供和我释放。②

美国国家标准技术研究所在2009年将云计算定义为:云计算是一种模型,人们可以使用它来方便地按需通过网络访问一个可配置的计算资源(如网络、服务器、存储、应用和服务等)的共享池,只需最小化的管理工作量或服务提供商干预就可以快速地开通和释放资源。③

在笔者看来,云计算不仅是一种单纯的模型或模式,还应是一种服务。它是一种以网络与资源共享池为基础,提供大规模数据高效计算虚拟机器的一种模型,这种模型带有高度的自我恢复以及可扩展性;同时,云计算可以根据用户的需求提供随时访问、计算、存储、软件支持等服务,而且因为资源存储在云端,所以维护性的服务也由云端工作人员提供。

2. 云计算的优势越来越突出。其一,从经济的角度看,合理地应用云计算可以有效减少设备购买与维护的相关费用。云计算技术可以减少对设备的高性能要求,如利用计算资源池,可以以网络为基础,有效地将传统的计算机桌面任务转到拥有强大计算能力的云端进行计算;同时,购买云计算服务,就同时购买了云端的维护服务,终端不需要动用大量人力物力进行设备、数据的维护。其二,从使用的角度看,使用终端具有较好的可移动性、绿色、方便及内容的可共享性。使用云计算后,大量的数据、资源存储在云端,具有良好的可移动性,使用者可以在不同地点使用不同的电脑进行操作,而不是使用传统的方式,一定要用原来的电脑,在固定的网络内进行操作;同时,云计算中的软件服务(Saas),解决了移动使用安装软件的麻烦,既减少了对硬件设备的高要求,又提高了可移动性;因为数据、资源等内容都存储在云服务器端,只要拥有账户与相应权限的人,都可以进行操作。其三,从安全的角度看,数据存储在云端,具有较高的安全等级。在没有账号的情况下,黑客攻击云服务器获取数据的难度远远大于攻击个人或企业电脑的难度,毕竟云服务器有专业人员从事数据的安全维护,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大大增强了数据的安全性;数据存储在个人或企业电脑上,很容易因为硬件的丢失或损坏而产生数据的丢失,此时往往会形成不可挽回的损失,若是数据存储在云端,则一般很少或较少出现这种情况。

二、教育资源库的共建共享

1. 教育资源的概念及其共建共享的重要性。国家教育部颁布的《CELTS-31:教育资源建设规范》中,对教育资源的定义为:蕴含了特定的教育信息,能创造出一定教育价值的各类信息资源,特别是能以数字信号在互联网上进行传输的教育信息。数字化和教育价值是它的核心特征。

教育资源共享是对数字教育资源通过互联网Web数据库形式,通过一些平台提供给拥有一定权限的人士,以供大家共同使用。王世明在《数字教育共享生态系统研究》中提到,教育资源共享系统中有五个主体,分别为:资源共享者、资源消费者、基础设施供应商、交易服务商、平台提供商。通过这五个主体不难看出,教育资源共享平台是教育资源共建共享的重、难点,是教育资源共享的“关键一环”,若是能够更好的支持教育资源平台的建设,将会更好地提高教育资源的共享效率。

2. 教育资源共享的优势。目前大多数的资源都以数字化的形式存在,这为教育资源的共享提供了切实的可实行性。

(1)可节约经费。不少高校都有两个甚至更多的校区,若是这些校区分别购买网络上的学习资源,例如中国知网的论文等,则会重复购买,浪费经费,尤其是这些资源都相对较贵。若是使用资源共享平台,则可以解决学校的电子资源建设情况,购买一次资源,不同的校区都享有使用权。

(2)减少部分教育资源的开发成本。对于一名教师,既要在课上教育学生,又要在课下进行备课。一节好课,一定要有优秀教育资源的支持。但是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教育资源的开发会消耗大量的精力,一般一名教师是没有精力能够独立做出一门甚至几门课程的教育资源的,这个时候教育资源共享就显得尤其重要。若是教师可以在教育资源共享平台上找到相应教学内容的教育资源,然后根据教师自己以及学生的情况进行二次开发,会节省很大精力。与此同时,网络上的教育资源也可以为教师提供参考、借鉴,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资源。

(3)促进学生自学。随着时代的进步,信息技术已经深入到了大多数的家庭,小学生们都已经学会如何使用网络。很多学生在回家之后都会玩一会电脑,因为漫无目的,很容易学到社会上的不良行为。若是可以教育资源共享,愿意学习的学生可以在平台上找到感兴趣的资料,进而进行深入的研究学习,也不失为一种较好的行为。

三、云计算对我国教育资源库建设的推动

云计算作为一种新型的资源共享架构方式,可以与巨大的教育、资源共享池连接在一起,除了拥有云计算所特有的优点,提供了全面丰富的教育资源共享外,还有以下优势:

1. 在教育经费仍稍显不足的我国,基于云计算的教育资源库更适合基本国情。2013年3月,温家宝代表国务院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五年累计7.79万亿元,年均增长21.58%,2012年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达到4%。”这是我国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首次达到世界衡量教育水平的基础线,同时也是我国努力了近二十年达到的成果。早在2001年,美国、英国、日本和澳大利亚等经济发达国家,教育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均值已达到4.8%;即使在经济欠发达国家,如哥伦比亚、古巴等国,教育支出更是占国内生产总值的5.6%。由此可见,虽然我国正在努力加大教育投入,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与其他国家相比,我国的教育投资仍然稍显不足。

建设教育资源库需要大量的经费,尤其是建设初期的硬件设备投入与软件支持投入。其硬件设备投入除一般局域网建设外,还需要购置性能相当的服务器以支撑教育资源库平台;没有软件的硬件相当于一堆废铜烂铁,因此软件平台的搭建也是至关重要,无论是自主开发还是直接购买商业软件,都是一笔支出。当平台搭建成功后,后期的维护费用也是不可避免。而教育资源库见效慢、投资收益周期较长,多数地区无法承担如此巨大的经济压力。

云计算一般采用“租用”服务器的方式提供服务,因此基于云计算的教育资源库建设可以有效减少投资者前期对于硬件设施的投资和后期对服务器维护的投入。且教育资源库建设者租用云计算服务后,仅需要可以联网的计算机,教育资源库即可进入资源库的配置、使用阶段,不需要购买公共网络的域名。因此云计算的引用可以较好地解决经费不足的问题,更适合我国国情。

2. 在信息安全立法相对滞后的我国,云计算是一种更具实际作用的解决方案。《瑞星2013年中国信息安全报告》中指出,这一年是我国移动互联网急速扩张的一年,也暴露出许多网络信息安全隐患,如瑞星“云安全”系统共截获新增病毒样本3,310 万余个,与2012年同期相比增长163%;截获新增手机病毒样本80余万个;截获马网站561 万个,比2012年同期增长8.72%。虽然我国已经成立了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并将网络安全立法列入了今年人大立法的计划,但与逐渐爆发的网络信息安全危机相比,我国的相关立法相对滞后一些。截至目前为止,我国还未有网络信息安全方面的综合、专业立法,在网络信息安全等方面的管理主要依靠行政法规与部门规章制度。因此,在法律条件不成熟的时候,利用技术手段维护自身网络数据安全显得尤为重要。

教育资源库发挥其均衡教育资源优势的首要条件就是要求教育资源的网络共享。教育资源库一旦放置到了网络上,立刻就会面临网络信息资源安全的问题。如何合理地利用技术手段保证教育资源的安全,是传统教育资源库面临的挑战之一。在一般情况下,配备相应的防火墙等手段无法完全保证信息的安全问题,而为教育资源库配备专业的信息安全技术人员代价较大,显然也不现实。在这种情况下,基于元计算技术建设的教育资源库的网络信息安全优势就愈发明显。

基于云计算技术建设的教育资源库,其信息资源存储在云服务器端。在租用云服务器的同时,也可以享受到云服务器端信息资源的安全保障。在云服务器端,有专业的信息安全技术人员对服务器上存储的信息资源提供专业安全服务,降低了病毒以及黑客对教育资源的恶意攻击。

3. 在教育资源分布仍不均衡的我国,云计算可以推动教育资源库的灵活性、共享性和自适应性。在我国,经济发展存在着显著的不均衡现象,这种不均衡的现象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即地域经济发展发展不均衡、区域经济发展不均衡和行业经济发展不均衡等方面。从哲学的角度而言,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经济发展的不均衡现象又会引发多个层面的社会问题,其中集中体现的便是教育领域的发展不均衡现象。具体而言,从教育发展区域不均衡的维度而言,同一地区的不同学校,因所在地的经济、政策等多方面原因,其教育资源之间也存在着较大差异。不同地区的同一类学校,由于所在地域、所在区域经济发展的现状不同,导致政府投入、社会支持等方面存在着较大差异;从教育发展的阶段不均衡维度而言,不同的教育学段也同样存在着教育资源分布的不均衡。在基础教育阶段,因过去设置“重点校”与“重点班”,优质资源分配向“重点”倾斜。在高等教育阶段,为了提高我国高等教育的整体质量和水平,在分配教育资源和制定相关政策法规时往往优先考虑“985”工程高校与“211”工程高校,在推进这些学校快速发展的同时,也拉大了与其他学校的差距。

为促进教育的均衡发展,“十二五”规划中重点提出了“大力促进教育公平”。由此可见,我国已经关注并努力改善教育资源分布不均衡的问题。为合理配置教育资源,促进优势资源向劣势教育流动,建设教育资源库成为较好的解决方案。利用教育资源库可共享性,大量优质教育资源可以共享给教育资源配置不是很完善的地区或学校。虽然传统的教育资源库拥有大量教育资源,但因其一般为局域网或自配服务器,没有发挥出其最大功效。基于云的教育资源库则可以突破传统教育资源库的瓶颈,发挥出其应有效果。

传统的教育资源库多基于局域网建设,严重限制了资源库覆盖范围,且部分使用者仅可在办公室等地使用,在公共网络中无法访问;基于云的教育资源库,有较好的可移动性,仅利用可联网计算机就可以访问教育资源库。自配服务器建设的教育资源库,虽然将教育资源库的内容放置在公共网络上,但因各种条件限制(如经费问题等),服务器可承受的访问量有限,易出现服务器崩溃现象。而基于云的教育资源库服务器,可按照需求租用,不需要考虑其承载能力。总体而言,传统教育资源库更多是以“信息传递者”为导向的,而新型以“云计算”作为技术基础的教育资源库则更多以“信息使用者”作为导向,更加着力考虑使用者“内容需求”、“情感体验”、“信息反馈”等方面的内容,这无疑体现了新的时代潮流。

四、小结

基于云计算建设的教育资源库,为教育资源库建设节省了建设费用,提供了更安全的信息资源服务,提供了更为广泛的资源共享性,为教育资源库的建设与发展带来了新契机,也为促进教育资源的均衡发展带来了新希望,相信基于云计算技术建设的教育资源库将会有新突破。

注释:

①IBM云计算白皮书中文版.

②雷万云等编著.云计算技术、平台及应用案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05.

③(美)罗顿等著.云计算架构 解决方案设计手册[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2.07.

参考文献:

[1]雷万云等编著.云计算技术、平台及应用案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05.

[2](美)罗顿等著.云计算架构 解决方案设计手册[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2.07.

[3]张世明著.数字教育资源共享生态系统研究[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08.

[4]郭秀峰.基于云计算环境的高校网络教育资源平台建设研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2,10:283-284.

[5]聂晶.基于云计算的共享型优质教学资源库建设的可行性研究[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2,34:8207-8209.

[6]程雷,金艺.基于云计算的数字化教学资源库的建设[J].科技传播,2013,04:206-207.

[7]邢丽刃,徐博.基于云计算的网络教学资源平台建设研究[J].武汉大学学报(理学版),2012,S1:159-161.

[8]杨炜圻.基于云计算下的网络教学资源库建设的思考[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3,13:228+230.

[9]马俊臣.云计算环境下的网络教学资源库建设[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0,09:17-19.

[10]王景.云计算环境下数字图书馆推广工程建设研究[J].大学图书情报学刊,2012,04:42-44.

[11]刘旭勇.基于云计算的信息资源库建设[J].计算机时代,2011,12:16-17+20.

[12]刘旭勇.云计算环境下高校信息资源库建设策略研究[J].计算机教育,2012,07:36-38.

[13]王景.云计算环境下数字图书馆推广工程建设研究[J].大学图书情报学刊,2012,04:42-44.

作者:李宁

教育资源建设推动论文 篇2:

浅谈充分挖掘社区教育资源 推动小学班级体建设

班级作为社会的一个缩影,是学校这个小生态系统中的一部分。它除了自身具有的各种各样的生态因素外,更有着复杂的生态背景——社会环境。对于活动范围不甚广泛,一年中有三分之一的时间生活在社区之中的小学生来说,社区环境在他们的成长过程中起着学校教育所不可替代的潜移默化的重要作用。它是学校教育的延续、扩大和补充。因此,作为学校教育工作者,我们应置班级体建设与社会的大环境下,以社区为依托,充分挖掘并利用社区环境中的教育资源,依靠社会各个方面的力量,全面推进小学班级体建设,而不能将班级体建设只限于学校的“围墙”之内。

作为油田职工子弟小学,95%的学生都是矿区职工子女,他们生在油田、长在油田,油田的社区环境对他们的成长留着很深的烙印。充分利用学校周围优良的社区环境,牢牢占领学生的校外阵地,是我们多年来搞好班级体建设的一个成功探索。

一、建章立制,缜密组织抓落实

严格的管理,健全的组织机构保证,社区环境是促进班级体建设的重要前提。

1.组织设置

根据油田居民区相对集中,有充实的校外辅导员力量的实际状况,我们在班级采取了“两条轨”并行的方针,形成两套机构组织(即班委会与队委会)。第一,班委会根据学生的兴趣特长在班级成立各有特色的社团兴趣小组。如绘画、文学、音乐、手工等,聘请校内有专长的老师作为校内技能辅导老师,并请校外有专长的品行正、素质高、热心班级社区教育活动的人士做校外技能辅导老师,指导和帮助学生在社区开展社团兴趣活动。第二,队委会依托班级少先队组织在社区根据雏鹰假日小队组建原则,按照居民区成立雏鹰假日小队。这样,对于小学生来说,可以使学生就近活动,安全、方便,并可充分得到家长的支持和帮助,更可以得到社区的离退休干部与老石油工人的大力支持。班主任可聘请班级个别社区的家长委员会任常任辅导员,孩子们可以聘请自己喜欢的家长做校外执行辅导员,这样的组织设置可以使每一位同学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地点,不同的社团兴趣小组都能进行活动。为了协调、组织、管理两套机构组织在社区的活动,由班主任牵头,聘请各居委会领导为班级校外社区教育活动顾问,将校内外能教师与辅导员组成校外班级社区教育委员会。使得班级校内外活动真正达到“活动时间互补”“活动内容互补”“活动场地互补”,让学校教育与社区教育真正融合在一起,更好地促进班级体建设。

2.运行方式

第一,为了保证班级社区教育活动有计划地实施,学校每学期组织召开两次校外班级社区教育委员会例会。共同制定班级社区活动计划与班级工作计划。期末时总结一学期的班级社区活动情况。

第二,班主任作为总辅导员定期同社区活动小组的辅导员进行聊络,建立反馈制度,及时了解学生活动情况,活动中存在的难题,研究下一步活动的措施。并且设立奖励机制。

第三,要求辅导员与学生共同填写好活动记录。

第四,建立校内辅导员定期“下区日”制度。每学期实行两次“社区活动开放日”,要求校内外辅导员与班主任必到,互相交流、取长补短。并实行每月“学校活动开放日”,邀请社区各方面人士、校外辅导员及学生家长来校或来班参加活动。

二、以德为先,塑造孩子们完美的品德

德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班主任进行班级体建设,开展丰富多彩的班级活动的重要前提,社区环境中潜在的德育教育资源更是班级体建设的宝贵财富。

江苏油田从1975年开发时的“人拉肩扛”到如今的现代化机械操作,经历了40年的艰苦创业历程,锻炼了一支能打硬仗的职工队伍,涌现了一大批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集体个人。油田领导特别重视社区的精神文明建设,还特地在创业之初的原址上建起了“第一口油井”“第一间芦席棚”等革命传统教育基地。针对如此得天独厚的教育环境,我们班级的德育教育突出一个“油”字,以“请进来、走出去”为指导思想,开展了一系列“爱祖国”“爱油田”“爱父母”的主题教育。

我们邀请油田的老模范、老石油工人讲述油田艰苦的创业故事,请现在工作在油田第一线的学生家长描述现代石油工人的精神面貌,让孩子们深深体会自己父辈的艰辛与今天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并以他们作为自己行动的榜样,从而树立远大的革命理想。带领学生参观油田四十年图片成果展,让同学们从一幅幅真实的画面了解油田的过去与现在。感受祖父辈们和父辈们团结图强的斗志、求实创新的精神、顽强拼搏的毅力和无私奉献的品格,将这些品德运用到自己的学习生活中去,体会身为油田后代的自豪感,增强主人翁意识。

三、我们的思考

1.社区教育促进班级体建设尚处在一个初步探索的阶段,对它的深远意义与作用,缺乏校内外普遍的关注与重视。现代社会是个人才竞争的社会,我们培养出的人才不仅仅首要在学校里学会生存与发展,更需要在社会这个天地里学会生存与发展。

2.是否可以这样认为:社区作为一个开放的大校,是社会、学校、家庭教育的最佳结合点,也是 “三位一体”教育网络的关键。在社区这样一个大的生态背景中,对学生的教育与影响,既有健康、积极、正确的一面,又有消极、有害、错误的一面,面对良莠并存的社区环境,让小学生真正做到“荷花出淤泥而不染”还依赖于班级体建设的组织者与领导者——班主任,要把握培养目标,深入了解社区环境的优劣。班级社区教育资源也只有在班主任指导下才能真正成为“绿色教育资源”。

充分挖掘社区教育资源,全面推进小学班级体建设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它是一个长期的系统工程,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应该在立足学校教育的同时,牢牢坚持这一阵地,因势利导,针对当时当地的教育实际,积极探索,革故鼎新,在继承中发展,在传统上创新,去共同营造社区——这一片班级体的“阳光地带”。让我们共同畅想“无限风光在社区,满园春色在明天”的未来画卷吧!

作者:马仕芬

教育资源建设推动论文 篇3:

教育资源对高校精品课程建设的支撑与推动作用

[摘 要] 从四个方面分析了教育资源对高校精品课程建设的支撑和推动作用,提出人才资源是精品课 程建设的根本保证,教材资源是精品课程建设的关键环节,网络资源是精 品课程建设的技术支撑,环境资源是精品课程建设的重要推力。

[关键词]教育资源;精品课程;课程建设;支撑推动

教育资源是教育教学所需的各种资源的统称。高校教育资源是高等学校拥有或者能够为其 使用的,用于教育活动的组织、文化、信息以及耗费的人力、物力、财力等各要素的总和。 精 品课程是以现代教育思想为先导、以优秀的教材为基础、以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为前提、以 优化的教学内容为核心、以先进的教育技术为平台、以科学规范的管理体制为保障的课程体 系。教育资源与高校精品课程建设相互关联、相互促进。其中,教育资源对精品课程建设具 有重要的支撑和推动作用。

一、人才资源——精品课程建设的根本保证

人才资源是最宝贵的资源,教师队伍是人才资源最集中的体现。“一

流的教师队伍”作为精 品课程最重要的构成要素,是精品课程建设的根本保证。“一流的教师队伍”就是要建设一 支结构合理、教学水平高、教学效果好的教师梯队。必须把精品课程建设与高水平师资队伍 建设结合起来,利用精品课程建设这一契机,在推进课程建设中寻求师资队伍建设新的有 效途径。

首先,课程负责人和主讲教师的知识结构、知识创新能力和师德风貌直接决定着课程的质量 和水平。因此,要培养学术造诣高、教学经验丰富、年龄和知识结构合理的主讲教师梯队, 并使这 支队伍成为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的主力。可以说,没有名教师就没有名课程,名师是一所高 校精品课程的形象代表。精品课程建设,其重要内容就是加快培养和引进一批名师,形成自 己的名师团队。要建立课程负责人制度,精品课程负责人应由具有较高的科研水平、丰富的 教学经验和较强的课程管理能力的教授担任。课程负责人既是课程改革与建设的主要责任人 ,又是该课程的教师队伍、任务安排、教学研究以及课程教学资源的组织者和领导者,对该 课程的建设质量和教学质量负责。

其次,教师的团队合作和梯队建设是课程教学可持续性的保证。精品课程要保持持续的高水 平,就必须有高水平的课程建设师资梯队作保障。精品课程建设要求既要重视团队合作,又 要重视梯队建设,着力培养后备师资队伍,实现优质 课程的教学接力。在精品课程建设过程中,必须把精品课程建设与高水平师资队伍建设相结 合,要逐步形成一支以主讲教授负责的、结构合理、人员稳定、教学水平高、教学效果好的 教师梯队,要按一定比例配备辅导教师和实验教师。要鼓励教师积极通过参加科学研究、工 程 实践、管理实践、社会实践和教学研究,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要根据课程改革和建设 的要求,有目的、按计划地加强对教师的培训,积极鼓励有较好科研背景、专业背景和较好 业绩的教师上教学第一线。要在积极引进高质量专业人才的同时,把一些年轻有为的教师派 往 高水平学校进修,提高教学科研水平,并要充分发挥名师的传、帮、带作用,通过多种方式 建立一支职称结构、学历结构、知识结构、年龄结构合理的教师队伍,从而保证优质课程教 学的可持续性[1]

二、教材资源——精品课程建设的关键环节

教材是教师从事教学所用的材料,是教育思想、教学观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 的载体。教材的特色与创新成为精品课程特色与创新的基础,是课程培养目标和基本要求的 具体体现。教材建设同样对精品课程建设起到了至关重要的支撑和推动作用。

第一,教材是教学内容的主要载体,也是教师“传道、授业、解惑"的重要工具。精品课程 建 设的核心是教学内容,而教材则是教学内容的主要载体。教材就是课本,人们常说课本乃一 课之本。古人说“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实际上“传道、授业和解惑"都离不开 教 材。一门课程的一本(也可以是几本或一个系列)好教材不仅要传授本门学科的知识(授业 ),还应析明学理、辨明事理,并尽可能兼及为人处世和行事的道理(传道),还要能从学 术研究的新动态中引发问题、分析问题和回答问题(解惑)。编写和使用优秀教材是推动教 学质量全面提升,突出课程优势和特色的重要体现,理所当然也是精品课程建设的重要环节 。

第二,教材建设作为精品课程资源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课程培养目标和基本要求的具体 体现。“一流的教材”,要以新的教学体系为基础,内容体现先进性、科学性和艺术性 , 反映本学科领域的最新成果,体现社会经济和行业发展的需求;同时,坚持理论与实践并重 ,集纸 质教材、多媒体课件、网络课程、资源库、教学参考书等于一体,形成以纸质教材为主、电 子和音像教材相托的“立体化”教学包,最大限度地满足教师教育教学和学生自主学习 的需要。

三、网络资源——精品课程建设的技术支撑

计算机网络是自主计算机通过网络互联的集合,其最大的功能是实现资源共享、信息传播, 是 影响人类社会进步的重大技术,也是精品课程建设的技术基础。精品课程要展示 其 丰富的教学资源并实现优质资源的共享,就必须借助先进的网络平台和信息技术手段,特别 是网络和多媒体技术。

其一,计算机网络是精品课程的技术支撑。由于当代高等学校教学内容的丰富性、创新性, 传统教材已不能完全概括与反映其内容,特别需要借助计算机网络作技术支撑。随着现代教 育的发展, 师生互相促进的作用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新教学技术带来的学法与教法改革,也需要 计 算机网络的技术支持。精品课程只有上网才能实现课程资源跨时空不间断的交流,没有计算 机网络平台,没有可资利用的课程网络资源,就没有真正的精品课程。

其二,网络课程和网上教学资源的开发,促进了教学方式的变革和学生自主学习目标的有效 实现。教育部要求精品课程必须通过网络向所有使用者免费开放,共享优质教育资源,这种 开放性无疑会为我国的高等教育带来一场深层次革命。这就要求精品课程建设单位要大力加 强网络课程和网上教学资源的开发建设,构建网络教学平台,并根据不同性质的课程教学要 求 积极推广计算机辅助教学、多媒体教学技术、虚拟技术等现代信息技术,实现教学方式、学 习方式的变革,扩大课堂教学的信息量,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同时,精品课程还要求积极创 造条件建立教学辅导网站,将课程教学大纲、教案、习题、实验实习指导、参考文献资料等 上传到网上,以供学生自

主学习。

四、环境资源——精品课程建设的重要推力

精品课程建设是一项涉及观念、师资、内容、条件、方法和手段等于一身的系统工程。精品 课程建设需要环境,环境资源建设对精品课程建设具有重要的支撑和推动作用。环境需要营 造,资源需要发掘。环境资源既包括“硬环境”(经费投入、图书资料、实践教学等),也 包括“软环境”(教育理念、教风学风、教学管理等)。目前,尤其是课程的建设理念、实 践教学、教学管理等方面的“立体化”环境资源,对精品课程建设具有重要的支撑与推动作 用。

一是创新的教育理念和独特的课程特色,是精品课程的主要生成要素。勇于创新是社会进步 的阶梯,只有大胆探索,勇于实践,才会有新的成绩。特色缘于创新,创新是精品课程的生 命力所在,只有守持创新理念,才能形成特色效应,才能成为示范性课程。我们所讲的“精 品”中的“品”,主要是指富有特色,具有辐射和示范效应,它是精品课程的主要生成要 素。精品课程必须有自己的特色,衡量一门课程是否精品必须通过一定的特色和标志性成果 体现出来。特色是精品课程独有的风格与不可替代的内涵,是其存在的价值和水平的体现。 看一门课程是否“精品”,其关键是“特色”二字。因此,高校应在精品课程建设中整合教 育资源,体现鲜明的时代特色、地域特色和学校特色。以创新为抓手建设精品课程,就是要 发掘潜在优势,拓展现有优势,创造新的优势。时代的发展要求教师在业务上精益求精,同 时也要求教师要具有开拓创新的精神。

二是先进的实践教学和实现产学研的有机结合,是精品课程人才培养的重要目标。实践教学 是一种基于实践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活动,也是一种寓教于“行”的教学过程和教学形式。为 了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参与热情,在精品课程建设中,高校要加快实验项目的改革与更新 ,减少验证性、演示性实验,增加综合性、研究性实验,积极推进多形式、多层次的实验室 开放,建成一批覆盖多学科、多专业的校级教学实验中心,确保整个实践教学贯穿于人才培 养的全过程。要根据互惠互利、优势互补的原则,加强与行业、企业和科研单位的合作,建 设一批稳定的、高质量的实践教学基地。要统筹教学、科研等教育资源,有计划地安排学生 参加教师的科学研究、科技开发和社会服务等活动。

三是科学的教学管理和规范的管理机制,是精品课程的重要条件。教学管理是沟通教与学的 中介。教学管理建设包括观念建设、制度建设、队伍建设、环境建设等多个方面。精品课程 建设是动态的,有一个建设过程,不是一劳永逸的。要随着知识的更新、教学方法的改进而 发展,因而完备而科学的教学管理机制是不可或缺的。“一流的教学管理”,指的是建立科 学规范的教学管理机制。精品课程的教学管理除了包括对课堂教学的组织、实践教学的安排 、学习成绩的评定等教学环节的管理外,还包括师资队伍的配备、课程建设过程的管理、教 学保证条件的建设等。在精品课程建设过程中,完善健全的教学管理制度是精品课程建设的 基本保障,规章制度的执行是保证精品课程建设的重要手段,而规范完整的教学档案,是科 学管理的重要体现[2]

总之,教育资源与高校精品课程建设相互关联、相互促进。教育资源对高校精品课程建设的 支撑和推动作用,精品课程建设对教育资源提出了新的要求。在精品课程建设中,四种资源 尤其对课程建设具有重要的支撑和推动作用,其中,人才资源是精品课程建设的根本保证, 教材资源是精品课程建设的关键环节,网络资源是精品课程建设的技术支撑,环境资源是精 品课程建设的重要推力。

[参考文献]

[1]柳礼泉,陈宇翔.精品课程建设与一流教师队伍培养[J].高等教育研究 ,2007,(3):78.

[2]唐帼丽,张进明.精品课程:高度优化教育资源的载体[J].北京教 育,2004,(10):33.

(责任编辑 黄建新)

The Supporting and Promoting Effect of Educational

Resources on the Building of College Excellent Courses

Li Ju-ying

(College of Marxism, Hunan University, Changsha, Hunan 410082,China)

Key words:educational resource; excellent course; curriculum con struction; Support and promote

作者:李菊英

上一篇:留守子女义务教育论文下一篇:权力界限工商行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