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和谐社会与公民道德建设

2024-05-06

浅析和谐社会与公民道德建设(精选8篇)

篇1:浅析和谐社会与公民道德建设

浅析和谐社会与公民道德建设

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呼唤加强公民道德建设

“和谐社会”最早始见于党的“十六大”报告。十六届六中全会指出,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反映了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体现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1]。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种美好的社会理想,也是一种和谐的文化状态。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充满了对道德方面的要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是我们追求的目标,又是我们奋斗的过程。这个目标的实现,一方面要以科学发展观的贯彻落实为基础,一方面要以包括思想道德建设在内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为保证。一个社会是否和谐,一个国家能否实现长治久安,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体社会成员的思想道德素质。无论是实现社会公平正义,还是维护社会安定团结,无论是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还是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都离不开全社会文明程度和公民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公民道德建设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思想道德基础。加强公民道德建设,已成为时代的呼唤、事业的要求、人民的企盼。

二、公民道德是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

本质意义上的公民道德,就是思考人自身各方面、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价值和谐。“和谐社会”的道德内涵,主要表现在:

(一)人自身各方面的和谐。“和谐”由“和”和“谐”两字组成。“和”者,和睦也,有和衷共济之意;“谐”者,相合也,有顺和、协调、无抵触、无冲突之意。每一个人自身各方面的和谐,是所有人组成的人类社会的和谐的细胞或基本单元,人与社会之间要和谐、人与自然要和谐,最根本的基础和前提是人自身的各方面之间要和谐。任何个人,只有具备健康的体魄、较强的能力和良好的精神面貌,才能较为理性地处理个人与社会、个人与自然的关系,真正融入社会,融入自然,为建设和谐社会尽力。人自身各方面的和谐,换言之,也就是要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人的全面自由发展总的来说是指人的身体与精神、能力与品德、言论与行为等的和谐发展。为了实现这个总目标,还必须实现人的身体的全面自由发展,实现人的能力、创造性的全面自由发展,实现人的精神的全面自由发展。人的身体全面自由发展是人的能力与精神全面自由发展的物质基础,人的精神全面自由发展又可以促进人的身体的全面自由发展和支撑人的能力的全面自由发展;而人的能力的全面自由发展,则集中体现和实现着人的价值[2]。总之,人的身体、能力和精力的和谐发展或全面自由发展,是人自身各方面的和谐的最高表现,也是人类争取自我完善,进而成为人类自身的主人和美好理想的最终目标。

(二)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所谓“和谐社会”,主要是指人与人之间相互尊重、相互信任和相互帮助,社会内部关系融洽、协调,无根本利益冲突。和谐社会构想强调的是社会和谐,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包括社会各子系统之间及各子系统内部和谐,无疑是和谐社会构想的核心内容[3]。和谐自古以来既是人类追求的社会目标,也是人类追求美好生活的重要条件。没有人与社会的和谐,人自身各方面的和谐和人与自然的和谐都会失去它的存在价值和现实意义。在经过30多年改革开放的中国,党中央提出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与人的全面发展,不但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而且要促进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团结与和谐的社会环境,不仅使人们心情舒畅,生活愉快,创造活力迸发,而且使社会矛盾和冲突减少到最低限度,促进社会公平和正义,从而有力地保障了社会的稳定发展,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提供安定团结的社会环境。

(三)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就是指在维护人类利益的同时,必须维护自然界的平衡,确保人类和自然生态系统的协调发展与和谐共处。要实现人自身各方面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最重要的条件和保障是人与自然之间要和谐。古代中国的“天人合一”思想、“仁爱万物”思想、“道法自然”思想、“与天地参”思想,现代西方的尊重生命伦理学、大地伦理学、尊重感觉的伦理学、地球伦理学等等,都是人与自然必须和谐发展的理论依据。但是,人类在发展过程中,长期过多地强调对自然的索取而忽视对自然的保护,一度遭到过自然的报复。中国是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的国家,必须正确处理经济发展同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形成人与自然之间的良性互动。

三、当前我国公民道德建设存在的问题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公民道德建设取得了丰硕成果。马克思主义在党和国家工作中的指导地位已经确立并不断得到巩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深入人心,全体人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不断提高,民族凝聚力显著增强,健康、和谐、文明的社会氛围正在形成。

但是,我国公民道德建设还存在这样一些问题:在一些干部的思想上还存在“一手硬、一手软”即重经济建设、轻思想道德建设的倾向,抓思想道德建设存在“上面热、中间温、基层冷”的现象;在互联网和文娱场所传播的一些不良文化和有害信息,严重腐蚀青少年的心灵,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存在许多薄弱环节,一些青少年的思想道德素质令人担忧;科学、合理的思想道德体系尚未建立,如何使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相适应、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相衔接,亟须进行理论和实践的探索;经费投入不足;进行思想道德建设的工作手段和必要的基础设施还比较落后,活动场所少,博物馆、纪念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难以维持,激励机制难以建立;加强公民道德建设还缺乏科学有效的工作机制、形式、创新的工作方法和业务精、责任心强的工作骨干队伍,等等。

四、加强公民道德建设的措施和途径

道德,是基于对善与恶、正义与非正义、公正与偏私、诚实与虚伪、光荣与耻辱等一系列价值评价而形成并加以维持的柔性规范。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规范,道德主要通过造成社会舆论、树立道德榜样、塑造理想人格、培养内心信念等方式,调整人们的行为,调节和规范不同层面的社会关系,从而保持和维系一定的社会秩序。公民道德建设是一项长期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既要靠教育,也要靠法律、政策和规章制度。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在和谐的理念和精神指导下,综合运用各种手段,把提倡与反对、引导与约束结合起来,通过严格科学的管理,培养文明行为,抵制消极现象,促进扶正祛邪、扬善惩恶社会风气的形成、巩固和发展[4]。必须按照“知、情、意、行”的道德形成、发展的规律进行,切忌一阵风走过场。

(一)要切实加强对公民道德建设的领导,树立和谐理念。在全社会,特别是在青年学生中认真贯彻、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胡锦涛总书记关于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重要讲话等有关道德建设的文件精神,广泛普及“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二十字公民基本道德规范,大力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教育,增强道德观念。

(二)大力宣传先进人物的典型事迹,揭露和批判有损社会伦理道德的现象和行为,让人们“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使抽象的道德理论“温和地而又深刻地打进人的心里”,让枯燥的信条具体化、形象化、实践化,激发公民的道德情感,形成“知荣辱、讲正气、树新风、建和谐”的文明风尚。

(三)引导公民,特别是青年学生,积极投身到建设和谐社会的伟大实践中。在实践中,用正确的道德理念指导自己的行为,区分善恶,明辨是非,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自觉抵制不道德行为,不断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做到知行统一,引导人们把道德要求转化为自觉行动。

(四)深入开展群众性的公民道德实践活动,通过群众喜闻乐见的活动,积极营造和谐的人际关系和有利于公民道德建设的社会氛围,使崇尚和谐、维护和谐、促进和谐成为人们的自觉行动和价值追求,引导人们增强道德意识、提高道德素质。

(五)及时总结人民群众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创造的优秀实践成果,注重反映群众的愿望要求,使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与时代发展相适应,与社会实践相统一,始终充满旺盛的生机和活力,不断适应新的时代发展需要。

(六)要积极推动公民道德建设的机制创新,综合运用经济、法律、行政、教育等各种措施,逐步形成引导与约束、自律与他律相结合的长效机制。一方面,通过政策引导、制度约束,提倡和奖励道德高尚的行为,防止和避免道德缺失现象的出现,另一方面,加大执法力度,严惩各种违法犯罪活动,维护正常经济、生活秩序,为公民道德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法律支持。

(七)要积极推动公民道德建设的手段创新,充分利用报刊、广播、电视等新闻媒体的同时,充分利用网络等高科技手段和渠道,传播先进思想文化。通过生动、形象的道德宣传、通过潜移默化的道德教育,使抽象的道德要求内化为公民的道德品质,外化为公民实际的道德行为,促进公民道德素质的不断提高和谐社会风气的形成发展[5]。总之,我们一定要适应形势的发展变化,牢固树立和谐理念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昂扬向上的工作状态、开拓创新的实际行动、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在和谐理念的指导下,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核心,扎实推进公民道德建设,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新的贡献。

篇2:浅析和谐社会与公民道德建设

和谐社会公民道德与行政道德建设研究

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政治、经济、法律、伦理文化的发展并不平衡.在新的社会伦理观念尚未建构形成,传统文化又失去社会整合能力的`经济加快建设进程中,中国社会明显出现了道德滑坡、失信违法、腐败循环、极端的个人主义等精神腐质与社会流弊.加强法律与道德的双重规则治理,是构建和谐社会秩序的客观诉求.

作 者:邓琦 作者单位:哈尔滨商业大学,黑龙江,哈尔滨,150080刊 名:华章英文刊名:MAGNIFICENT WRITING年,卷(期):2007“”(12)分类号:B822.1关键词:精神文明 政治文明 公民道德建设 现代法律制度体系

篇3:浅析和谐社会与公民道德建设

道德可以视为是保障社会和谐的基石, 在和谐社会的构建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公民道德建设是社会和谐的保证, 一个社会要想走向和谐, 也必须以全体公民较高的道德水平为基线。因此, 构建和谐社会, 首先要建立起与之发展相适应的社会主义道德体系, 做好公民道德建设工作。

一、公民道德建设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重要作用

公民是社会生活的主体,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能否达成, 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体公民的道德素质水平, 公民道德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理解:

首先, 公民道德可以成为公民发挥个性自由和整个社会和谐的均衡点。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强调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 即强调公民个性自由的发挥。密尔在《论自由》一书中指出, 唯一名副其实的自由就是“按照我们自己的道路去追求我们自己的好处的自由”,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 公民只有有了比较高的道德水平, 能够“随心所欲”而又“不逾矩”, 那么整个社会的和谐才是真正的和谐, 是内化的和谐。每个公民充分而又自由的发展对于推动整个社会的进步也是有着极其积极的意义的。

其次, 一方面, 公民道德建设有助于实现整个社会的稳定, 社会稳定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目前在社会上普遍流行“道德滑坡”说, 楼倒倒、瘦肉精以及社会上类似“彭宇案”事件的频频发生, 无疑对“道德滑坡”这一说法有着推波助澜的作用。2011年9月6日, 卫生部出台的《老年人跌倒干预技术指南》更是在社会上掀起了轩然大波。从《指南》本身的内容来说, 只是针对医疗方面而非道德, 但有人把二者联系到一起, 不得不令人反思。在一个充满不信任和质疑言论的社会里是没有稳定可言的, 因此, 加强公民道德建设, 提升全社会道德素质水平, 在全社会营造一个充满信任与安全感的氛围, 以疏导和消除社会中的不稳定不和谐因素, 势在必行。

另一方面,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上层建筑的稳定有赖于经济的稳健发展,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 道德是一道天然的屏障, 加强公民道德建设, 市场经济才能得以健康发展。从这个层面上来说, 公民道德建设有助于政治稳定。政治的稳定又可以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强力的保障。

再次, 在政治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 每个国家都不是独立的个体, 构建和谐社会这一伟大工程也受国际环境的影响。而一国公民的整体道德水平是国际社会对该国进行评判的重要标准, 每位公民都是国家的一张名片, 只有做好公民道德建设, 才能提升中国在国际大舞台上的整体气质, 才有可能为和谐社会的构建争得有利的大环境。

二、我国公民道德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 旧的社会道德的影响。

由于我国经过了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 虽然新中国建立已有60多年了, 但是在一些封建残余思想依然影响和束缚着人们的思想, 尤其是在一些经济比较落后的地区。

2. 我国尚未建立起科学、合理的思想道德体系。

我国是一个文明古国, 当代社会的公民道德建设应该保留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华部分。但是由于受到多元化价值观的影响, 不少人处于道德迷茫的阶段, 不知道如何对传统文化进行取舍, 同时面对国外资产阶级思想和生活方式的影响, 一些人的道德观被颠覆。另一方面, 我国现在还正处于由计划经济走向市场经济的社会转型期, 整个社会面临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由封闭社会到开放型社会的全方位转变, 而社会的转型也必然会引起人们价值观、利益观的转变, 旧的计划经济体制下的道德观念和道德规范的影响在逐渐弱化, 新的市场经济体制下的道德观念尚未稳固形成。

3. 青少年的思想道德素质教育工作存在着很多薄弱环节。

公民道德建设应该从青少年抓起, 然而, 在互联网和一些文娱场所存在一些不利于青少年健康发展的不良文化和有害信息, 严重腐蚀了青少年的心灵。

三、构建和谐社会中, 进行公民道德建设的几点建议

1. 政府部门应充分重视公民道德建设, 切实加强对公民道德

建设的领导, 在全社会特别是在青少年中大力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等关于公民道德的政策法规。加强公民道德建设, 学校教育应成为其中不可忽视的部分, 我国《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指出:“学校是培养人、教育人的专门机构, 因而学校是进行系统道德教育的主要阵地。”学校教育不仅要以教授专业化的知识为主, 更要注重德育, 在任何时代评价人才的标准都应是“德才兼备”。

2. 要注重党员领导干部道德素质的培养。

领导干部作为国家“公仆”, 不仅是社会管理者, 更是整个社会行为规范的“模本”, 是社会道德的“标杆”, 其道德形象对整个社会道德规范的形成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为政以德, 譬如北辰, 居其所, 而众星共之”, “其身正, 不令则行, 其身不正, 虽令不从”。

中国共产党作为我国的执政党, 道德建设应作为工作中的重中之重, 如果执政官员的德行不正, 则整个执政党在社会上的公信度和权威度就会下降, 从而增大了其执政难度。从近些年来出现的一些领导干部腐败现象在社会上所引起的强烈反响就可以看出这一点, 如2009年曝光的“重庆市司法局原局长文强案”, 一时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热议, 使中国共产党在人民心目中的形象大大受损, 其最终伏法亦使国人无不拍手称快。由此可见, 领导干部的道德出现问题, 其对社会造成的不良影响是无法估计的。

3. 在全社会发挥媒体舆论的引导作用和榜样的激励作用, 积极宣传道德模范事迹。

我国“礼治”、“德治”思想渊源流长, 我们应充分利用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所带来的优势, 将其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对公民思想进行潜移默化。大众传媒和文学艺术对公民的思想有着特殊的影响力, 应通过这些途径宣传科学理论、传播先进文化。互联网的迅速发展也为弘扬先进道德和先进文化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方式, 有关部门应及时整顿互联网上不健康、不利于整个社会道德建设的因素, 为公民道德建设提供一个良好的网络环境。总结在道德建设中出现的典型事迹和优秀人物, 发挥其辐射带动作用。

4. 加强公民道德建设应建立起比较具体和完善的评价体系。

制定具体完善的评价体系, 有利于各部门工作的开展。反观一下近些年来公民道德建设历程, 一些现象如随地吐痰、不诚信等屡禁不止, 甚至有愈演愈烈的趋势, 究其原因, 在于公民道德建设太重说教而缺乏践行, 给人一种大而空的感觉, 反而不能解决实际问题, 因此, 公民道德建设有一个具体完善的体系。

每年春运, 火车站都会迎来客运高峰期, 各售票窗口人多拥挤, 反而影响了售票速度, 还容易给一些不法分子以可乘之机, 2011年春运期间, 贵阳火车站在各售票窗口设置“一米线”, 大多数旅客都能自觉遵守秩序, 极少数不自觉者也得以及时制止, “一米线”的实行得到旅客们的一致赞同。过于空泛的标准会让人觉得无从遵守、无从评价, 只有将评价体系严格化、具体化, 公众才有可能意识到遵守的必要性。在构建这一体系时, 应充分考虑到我国国情的复杂性, 针对不同行业、不同组织和不同层次的人群, 具体的细则应有所区别。

5. 应适时调整法律, 使法律和道德能够相互支撑, 相互补充。

道德可以深入到法律所无法涉及到的领域, 但法律具有更强的强制力, 二者不可相互取代但又不可分割, 应该不断健全和调整法律体系, 使其逐渐与道德接轨, 为公民道德建设提供充分的保障。

6将公民道德建设工作深入到群众内部, 通过群众喜闻乐见的活动, 积极营造和谐的人际关系和有利于公民道德建设的社会氛围, 使公众积极主动参与到公民道德建设工作中去。

四、结语

温家宝总理曾经说过:“一个国家, 如果没有国民素质的提高和道德的力量, 绝不可能成为一个真正强大的国家, 一个受人尊敬的国家。”在构建社会主义社会的进程中, 我们更要充分认识公民道德建设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根据我国的具体国情, 找出公民道德建设的制约因素并妥善解决, 使每一位公民都能自觉自愿地参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一宏伟工程。

参考文献

[1]约翰.密尔.论自由[M].商务印书馆.1959

[2]张密生.论和谐社会的道德建设[J].经济师, 2011, (07) :27-28.

[3].孙余余.道德:自由个性与和谐社会统一的内在支撑[J].中国成人教育, 2011, (11) :5-7.

[4]张郁杉.关于加强公民道德建设的几点建议[J].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0, (06) :121-122.

[5].高虹.加强公民道德建设促进构建和谐社会[J].沈阳干部学刊, 2011, (03) :8-9.

[6].解瑞平.浅析和谐社会与公民道德建设[J].学理论, 2011, (10) :322-323.

[7]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2004年9月19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通过

篇4:提升公民道德 构建和谐社会

关键词:公民道德;和谐社会;内涵;功能;途径

和谐社会是以良好的公民道德为支撑的,公民道德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石。没有共同的理想信念和良好的公民道德行为规范,社会和谐便无从谈起。

一、道德的基本内涵和主要功能

道德是调节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是对社会关系的特殊调节方式,它主要关注的是人“应该”做什么和“不應该”做什么,是一系列非制度化的、内化于人们心中的非强制性的集合。它不靠外来的强制力起作用,而以善和恶、诚实和虚伪等作为道德判断,靠来自社会的传统习俗、社会舆论和人类自身的信念来发挥作用。

道德作为一种由社会经济基础决定的社会意识形态,具有调节、教育和认识等职能。道德的各项职能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共同对社会发挥着作用,通过协调各方面的关系,去建立和维护一定的社会秩序,影响社会经济政治制度的建立、巩固和改变。因此,必须提升公民道德水平,夯实和谐社会构建的道德基础。

二、公民道德建设与和谐社会构建

胡锦涛明确指出:“一个社会是否和谐,一个国家能否实现长治久安,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体社会成员的思想道德素质。没有共同的理想信念,没有良好的道德规范,是无法实现社会和谐的。”这阐明了公民道德建设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性地位,对培育公民道德、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和谐社会建设包括社会关系的和谐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等方面,它们都是以一定的价值观为底蕴,依托于价值层面的和谐,因此必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影响和引领多样化的价值观念;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基准,对多样化的价值观念进行整合,形成善恶观念的社会共识;协调社会各方的利益关系,使参与社会发展的各方,共享发展的成果。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基本形成的基础上,使良好的道德风尚与和谐的人际关系进一步巩固,使群众素质整体提高,为构建和谐社会夯实道德基础。

三、大力提升公民道德的若干途径

做好基础工作,提升公民道德。坚持不懈地从小事抓起,深入推进践行公德的实践活动,推动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进一步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为构建和谐社会托起明天的希望;通过整体聚焦、环境营造和长效坚持,全面聚焦各方力量,形成浩大声势,制造整体效应,形成信息密度和强度,产生放大效应和震撼力,持之以恒,引导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扎扎实实践行社会公德,培育文明意识,培养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

培育公共精神,提升公民道德。切实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处理好个人与集体、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公共精神是公共道德的支撑,不仅能使广大社会成员在争取自身的利益时不去损害公共利益,更能使人们发挥主动性与创造性,去维护和增进公共利益;公共精神最终要求我们在追求个人利益的同时,不忘人类的根本利益。而和谐社会既要尊重个人的权利与尊严,也要理解他人的处境与心境,更要重视人类的根本利益。

强化人格塑造,提升公民道德。人格是一个诸多要素相互作用的复杂综合体,是个体人独特的心性结构和对环境的反应模式及精神素质的综合。人格的灵魂是理想和信念,人格的行为导向和动力之源是价值观,人格的基石则是品德。人格的健全与完善,是社会和谐的基础。社会中的多数人具有高尚的人格,人与社会、人与自然才能达到真正的和谐。因此,要创造完善人格的有利环境,运用多种手段引导人们知荣明辱,在生产、生活实践中,不断提升人格境界。

加强职业道德,提升公民道德。职业道德是规范人们职业行为的基本准则,是形成良好社会风尚和人际关系的重要保证,是公民道德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谐社会呼唤新的职业道德。要用社会主义荣辱观指导职业道德新实践,通过生动有效的形式和方法,增强职工褒荣贬耻、扬荣抑耻的自觉性;以诚信建设为重点,构建职业道德建设体系,坚持知行统一、教育和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引导职工树立诚信为本、操守为重的信用意识和道德观念;推进创新职业道德的新实践,根据不同行业、不同所有制企业的特点,加强分类指导,精心组织各种形式的活动,不断增强活动的吸引力、凝聚力和渗透力,建立和完善评估机制,加强对职业道德建设的过程管理,对职业道德建设的质量和效果进行社会评价。

作者单位:张建国,石家庄信息工程职业学院;任志强,衡水职业技术学院

(编辑 雨露)

参考文献:

[1]车燕军.树立荣辱观,推进道德建设[J]. 河北学刊,2006,(26):33—35.

[2]王凤联.建设和谐社会必须以荣辱观规范社会行为[J]. 河北经济,2006,8:21—22.

篇5:社会公正与公民道德建设论文

[论文摘要]社会公正是现代社会公民道德建设的基石。社会不公正现象严重影响公民道德建设的顺利实施。应从大力发展生产力、完善制度环境、提高公民公正意识等方面来改善社会公正的环境,促进公民道德水准的提高。

“从现代伦理学意义讲,社会公正是指对一定社会结构、社会关系和社会现象的伦理认定和道德评价,是对社会权利和社会义务的公平分配,它包括社会基本制度和秩序的公平合理以及由此形成的对社会成员的普遍公正要求和行为规范。”(李萍:《公民日常行为的道德分析》,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184页)可见,社会公正在现代社会已经成为直接影响人们的道德水平和社会整体道德状况的重要社会因素。因而,探讨社会公正对公民道德建设的影响,努力实现社会的公平和正义,对于现阶段我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的顺利实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社会公正是公民道德建设的基石

社会公正是一个复杂概念,它涉及多个领域,就公正类别来看,有政治公正、经济公正、法律公正、道德公正等。但任何一个公正都蕴含着道德的意义,因此,本文从这个角度来探究社会公正与公民道德建设的关系。尼布尔认为:“社会将公正而不是无私作为它的最高的道德理想,它的目标是为所有人寻找机会的均等。”(尼布尔:《道德的人与不道德的社会》,贵州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28页)罗尔斯在《正义论》中把公正看成是社会的第一德性。当代美国公共行政学者库柏认为:“公民的品德的总则是‘正确理解的自我利益’。广泛的公共精神和公民品德不可能仅仅是一种道德境界的倡导,也不是对自我利益的简单超越和否定,而是一种在恰当的机制下达成的公共和个人的‘双赢’。”(王云萍:《库柏对公民品德的研究及启示》,《厦门大学学报》(哲社版),2002年第3期)而麦金太尔则直接把公正理解为是一种美德。从上述理论路径思考,我们不难得出社会公正乃是人们道德观念形成的基础。社会公正对于一个人的道德人格形成和社会美德的产生起着重要作用,公正观念一开始就塑造着人们是非善恶的观念。一个缺乏公正观念的人,也必然缺乏是非善恶观念,没有友谊、情感和信赖,往往唯利是图,因而也就从根本上失去了道德人格的基础。公正作为一种社会的力量和道德力量对我们的行为进行一种纠正和激励,作为观念的社会公正并不是苍白无力的,相反,它对人们的生存世界常常具有扳道者的功能,它对人们行为动机的形成、价值观念的选择和道德目标的达成是有直接的浸润作用。现实生活诸多事例已经表明,由公正体现的正义感,是道德人格的脊梁。其实,公正不仅是人们道德观念的生长点,同时也是建立社会道德新秩序,即公民道德建设的着力点。纵观人类历史,我们也不难发现,社会伦理的秩序往往因公正的衰退而式微,社会道德秩序的建立始终与公正观念的确立和公正制度的建立联系在一起。可见,从人们伦理道德观念形成的角度看,社会的公平和正义是现代社会公民道德建设的基石。

二、社会不公正现象影响我国公民道德建设的顺利实施

篇6:浅析和谐社会与公民道德建设

——学习十八大报告心得体会

姓名:杨泓喆 学院:生物工程学院 专业:发酵工程 年级:2012级研究生

联系方式:*** 中国共产党的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是在我国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定性阶段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是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关键时期和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攻坚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会上胡锦涛同志作了重要讲话:《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胡锦涛同志的报告高屋建瓴,立意高远,内涵丰富,重点突出,思想深刻,是一篇马克思主义的纲领性文献。

报告从历史和时代的高度出发,科学地总结了过去5年的工作和党的十三届三中全会以来基本经验,深刻阐明了我们党在新世纪坚持举什么旗、走什么路、实现什么奋斗目标等重大问题,对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了全面部署,是我们党团结和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在新世纪新阶段继续奋勇前进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是我们党理论创新的重要成果,标志着我们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对于党和国家事业的发展具有长远的指导作用。本文就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谈谈我的学习心得。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求公民正确处理个人与他人、与集体、与社会的关系;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要求公民有良好的道德素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求显著提高公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所有这一切,都要求全面提高公民的道德素质并把它作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基本任务。公民道德建设是构建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迫切需要,公民的道德水平,体现着一个民族的基本素质,反映着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社会各界人士对提高公民道德素质有着不同的看法:

北京城市学院党委书记、院长刘林代表说:“如果说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是文化强国的旗帜与方向,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是文化强国的重要载体,增强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是文化强国的目标,那么公民道德素质就是文化强国的外在体现形式与根本的落脚点。”浙江省金华市委书记陈一新代表则表示:“文化大繁荣大发展的目的不是锦上添花,不是唱唱跳跳、莺歌燕舞,说到底是为了全面提高公民素质,提高道德素质。法律是硬约束、道德是软约束,要做到‘法以诛恶,德以劝善’,二者功能互补、相辅相成。”鞍山钢铁集团矿山公司齐大山铁矿公路管理员郭明义代表则为记者勾勒出了他心中的“最美”图画:“我们身边到处充满着爱,每当坐车时,看到年轻人给抱着孩子的妇女、给颤颤巍巍拄着拐杖的老年人让座,我都被温暖着、感动着。”

我认为提高公民道德素质需要从多方面努力:

一、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弘扬时代新风。

二、推进公民道德建设工程,弘扬真善美、贬斥假恶丑,引导人们自觉履行法定义务、社会责任、家庭责任,营造劳动光荣、创造伟大的社会氛围,培育知荣辱、讲正气、作奉献、促和谐的良好风尚。

三、深入开展道德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教育和治理,特别是应加强社会诚信建设。诚信,既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也是社会主义道德的要求。

四、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思想政治工作是我们党的优势,对于提高公民道德素质具有重要意义。在新历史条件下加强公民道德建设,必须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

五、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既离不开广大群众的道德自觉,也有利于提高广大群众的道德素质。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要求广泛开展志愿服务,推动学雷锋活动、学习宣传道德模范常态化。

六、要构筑诚信,遏制道德失范。与30年前相比,整个社会的现代文明程度有了明显提升,公民的思想道德素质有了显著提高,这是公民道德建设的主流。但同时,道德建设领域还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从“毒奶粉”、“地沟油”,到“小悦悦遭碾压,无人施救”、“老人摔倒,没人敢扶”以及“傅瑾事件”,诚信的缺失、道德的滑坡已经到了亟待正视的地步。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社会思想意识多元、多样、多变日趋明显,部分社会成员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有所滋长,见利忘义、诚信缺失等失范现象时有发生。十八大报告提出,深入开展道德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教育和治理,加强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和司法公信建设。党对遏制道德失范、诚信缺失的决心和信心可见一斑。

作为一名研究生,我们尤其要注意我们自身的科学道德。科学道德是社会道德在科学技术活动中的表现,主要是指科研活动中科技工作者的道德规范、行为准则和应具备的道德素质,既表现为科技工作者在从事科学技术活动时的价值追求和理想人格,也具体反映在指导科技工作者正确处理个人与个人、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之间相互关系的行为准则或规范之中。

我国科学文化发育严重滞后于科学技术发展的内在要求,科学文化相对于商业文化处于弱势,这是科学道德与学风问题屡禁不止的重要原因。一是对科研活动的客观规律尊重不够,过分看重短期目标,急功近利,缺乏“十年磨一剑”的长远打算和执着精神;二是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严重缺失,缺乏批评质疑的精神,团队协作意识不强;三是受封建思想残余的影响,“官本位”、学术霸权问题突出;四是在涉及人的科研活动中,缺乏对人的基本尊重,科研伦理底线受到挑战;五是公民科学素质不高,对科研活动的监督能力和作用不强。这些问题都助长了学风浮躁和不端行为发生。

做一名合格的科技工作者,需要具体的要素很多,比如说,坚守科学精神,对科学研究的浓厚兴趣,扎实的专业知识基础,孜孜不倦的追求,经常性的同行交流,创新思维的养成等等,但仅就科研态度而言,做到下面几个方面显然是最基本的:

一、诚信品行。诚信的科研品行是科技工作者立身之本,立业之基。我国老一辈科学家既是重大科研成果的创造者,又是崇高思想品格的践行者。我们应继承和发扬老一辈科技工作者的优良传统,努力遵守学术规范,坚守学术诚信,完善学术人格,维护学术尊严,努力成为良好学术风气的维护者,严谨治学的力行者,优良学术道德的传承者,让科技工作成为太阳下最干净、最值得尊敬的职业。

二、严谨作风。我们既要尊重科学规律,又要敢闯敢试、敢为人先,不懈奋斗、勇攀高峰,锲而不舍抢占科技制高点。要做好十年磨一剑的思想准备,耐得寂寞、受得挫折,淡薄名利、甘为人梯,艰苦奋斗、无私奉献,努力在平凡中体现价值,在长期艰苦探索中寻求科学的真谛。

三、责任意识。科技工作者是知识的创作者,知识的传播者,更是知识的应用者。我们要始终不渝地坚持以造福人类为科学技术研究的最终目标,以尊重人类价值为科学技术研究的最高准则,自觉把求真和求善结合起来,把好奇心与责任心结合起来,把个人兴趣和解决人类经济社会发展的紧迫需要结合起来,推动科研成果的合理运用,不断增进人类的福祉。

篇7:公民教育中法制建设和道德建设

一、正确认识法治和德治的关系,坚持法德并重,是搞好“四五”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的思想基础总书记自党的十五大提出依法治国理论以来,又在之后的多次重要会议上提出了“以德治国”的重要思想,最近中央又下发了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我们在学习之后,深感江总书记“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理论是有着极其丰富的内涵和内在联系。江总书记指出“我们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程中,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依法治国,同时也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以德治国”。这一重要思想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指明了方向,是对我们党领导人民安邦治国基本方略的精辟概括,是在总结历史和国内外治国经验基础上得出的科学论断。我们认识到,对一个国家的治理来讲,法治与德治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二者缺一不可,也不可偏废。社会主义法制建设需要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作为支撑和基础;而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则需要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作为保障。普法不仅有助于公民法制观念的培养,而且也使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深入人心,在客观上促进了社会主义道德观念的形成;而加强公民的思想道德教育,提高了他们的道德素质,也有利于培养遵纪守法的自觉性,为普法依法治理工作奠定思想基础。作为普法主管部门来说,法德并举、共同普及,是贯彻落实总书记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的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因此,在今后的“四五”普法工作中应更好地去寻找“两个结合”的最佳结合点,把公民的法制教育和道德教育共同推上一个新的层面,积极营造全体公民遵法纪,讲道德的良好社会氛围,促进两个文明建设健康协调发展。

二、公民教育中法制建设和道德建设的现状

1、公民学法用法的良好氛围基本形成。通过连续开展三个五年的普法宣传教育工作,法律常识得到极大普及,广大公民的法律意识普遍增强,依法办事的自觉性明显提高。具体表现在:一是普法工作列上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形成了党委领导、政府实施、人大政协监督指导、四套班子齐抓共管、部门领导共同参与的工作格局。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工作网络,并实施了“一把手”工程。从“一五”普法开始,各级党委、政府都能高度重视、制定规划,与经济工作同部署,同安排、同实施、同考核,使法制宣传教育工作摆上了应有的位置。二是宪法和国家基本法律知识得到了普及。新颁布的法律法规得到了及时、广泛宣传,例如我区在“三五”普法中,在教员落实上抽调30名具有较高法学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的同志组成讲师团,先后举办22期普法教员培训班,培训教员1500余名,在教材落实上,我们通过反复宣传做工作,主动送书上门等,为全区共订购、发放教材10余万册,实现机关干部、企事业单位中层以上领导人手一套教材,在校学生、流动人口人手一册书的目标,使各部门、单位讲解有教员,学习有教材。三是重点对象的法制宣传教育取得明显成效。我区每年都组织处级以上领导干部进行学法考试,参考率达99%,合格率达100%;在校学生的法制课达到教学大纲的要求,各校做到了教师、教材、课时三落实,此外,我们还聘请了38名政法干部担任各中小学兼职法制副校长,我区关工委还专门组织政法战线离退休干部19 人成立了“建邺区青少年法制教育报告团”,定期给在校生上法制课,使我区3万多名在校生没有发生一例违法犯罪;在流动人口法制教育工作中,我们制订并实施了“谁主管、谁负责”和“以块为主、条块结合”的原则,对职能部门,相关组织和单位都确立责任制度,同时,还通过流动人口法制培训中心,组织轮训流动人口普法骨干,通过多渠道,多形式开展对流动人口的法制宣传,有效地促进了流动人口的学法用法,调查报告《公民教育中法制建设和道德建设》。近三年来,我区流动人口违法犯罪率比以往同期下降了25.5%。

2、法制宣传教育在保障法制建设的同时,也促进了道德建设。法制宣传教育不仅增强了公民法制观念,使公民逐步树立起遵纪守法、权利义务平等,民主管理和维护自身合法权益观念,形成遇事找法、办事说法、解决问题依法、维护自身权益靠法的依法办事新时尚、新理念,而且,还使广大公民懂得提倡什么,反对什么,禁止什么,有效地扼制各种违法犯罪,保障和促进了精神文明建设。我区近年来部门和单位荣获“双文明”的比例逐年上升,“五好家庭”越来越多,公民的思想道德和文明程度有了明显提高。民间纠纷逐年减少,重大恶性犯罪率下降,城市建设发生较大的变化,城市管理及我区的教育、卫生、文化、体育、计划生育等各项社会事业都取得了长远发展,先后数十次荣获国家、省、市的表彰,我区连续三次九荣获省“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区,今年又被中央六部委授予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区称号。

三、法制和道德教育的难点和对策法制和道德教育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操作难度大,硬性指标少,易于产生畏难情绪和走过场,突出表现在:

1、认识上不去。主要是对法制建设和道德建设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与其他工作相比,指标不够硬,致使有些领导热衷于抓经济,一手硬,一手软的现象仍然存在;有些群众认为自己不做犯法的事,法制、道德教育于己无关,要解决认识问题,我们认为:首先要立足教育,积极营造有利于法制建设和道德建设的社会氛围,使各级领导干部和广大人民群众逐步端正思想认识,提高对法制建设和道德建设重要性的认识,积极投身到法制建设和道德建设中来。其次主管部门要深入实际调查研究,逐步完善各级各部门的可量化的目标责任制,使公民法制建设、道德建设指标明确,责任到人,便于检查督促,防止流于形式走过场。

篇8:浅析和谐社会与公民道德建设

引言

和谐社会建设是每个社会制度和国家所追求的理想,对于英国这样一个具有等级社会和贵族制度文化传统的国家,如何使社会公平与其历史文化传统和谐并存,如何协调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各阶层与各社会利益群体之间的矛盾,是历届政府所面临的问题。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英国的社会发展经历了从社会民主主义重视“结果”平等、强调公民权利意识的福利社会理想,到新自由主义强调个人商业文化和追求个人利益的合理性,主张“机会平等”条件下的个人自救,而非社会福利均摊的理念,再到新工党主张个人的成功与国家发展的关系,强调个体公民与其社会和社区环境的相互依存关系、道德价值观和公民的责任与义务的发展历程。各个时期公民的权利与对社会的责任的关系始终是社会发展的核心问题之一。新工党对于社群主义和社会资本理论的接纳也推动了英国公民教育的发展。

一、社会民主主义思想与马歇尔的公民权利理论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英国面临着百废待兴、社会重建的任务,战争中的高度团结和凝聚力形成了战后高度的、对于一个公平与和谐社会的政治共识,即不能再回到20世纪30年代的社会秩序:懒散、贫困、疾病、无知和肮脏,人们希望通过教育创造一个广泛就业、收入提高、个人体面、健康和充满机会的社会,通过教育培养这种社会的公民。社会民主主义思想与马歇尔的公民权利理论对于这一时期英国以人的尊严和体面为理想的和谐社会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

由欧洲社会民主主义政党(包括社会民主党、工党、社会党等,简称“社民党”)普遍奉行的社会民主主义具有如下特点:第一,以人权和民主价值观为基础的政治体制;第二,混合型经济体制;第三,让人过上人道、尊严的生活;第四,用凯恩斯主义的经济政策来应对经济危机;第五,推行平等基础上的社会价值观。这五个特点也是社会民主主义的理论支柱,决定了“社民党”的纲领和政策。在这一理论支柱的指导下,“社民党”普遍实行了国有化、福利制度、国家干预等社会经济政策,对西欧社会的稳定发展起到了相当大的作用。[1]以艾德礼为首的英国工党政府也将社会民主纲领付诸实施。从应对当时经济危机和社会矛盾出发,艾德礼政府以凯恩斯主义为指导,对主要经济部门实施国有化,以国家干预来代替和克服自由放任主义,实行“有调节的资本主义”,从而通过国家干预经济生活来刺激有效需求,刺激消费和投资,从而促进了经济增长,实现了充分就业。

特别是在民主主义纲领指导下,艾德礼政府在世界上第一个建成了福利国家。他所发展的一套完善的福利体制被视为一个公正、体面而且人道社会的基石,同时被视为调和社会矛盾、平衡各阶层利益、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与手段。福利社会的框架包含五个重要原则:充分就业、全民最低生活保障、平等和免费的医疗与教育、中央的重要作用、国家对服务的提供以及持续性。[2]在这一框架下,教育被看作是人的一项基本的社会权利。为此,巴特勒提出了一个教育机会均等、消除以阶级为基础的、促进社会流动的教育框架。继英国在20世纪初实现普及初等教育的目标后,《1944年教育法》建立了面向所有年轻人的中等学校教育体制。这项法律确立了两个主要原则:一是向所有5~15岁的儿童提供免费义务教育,保障人人受教育的普遍权利;二是建立统一的教育体制,取消“初等教育”和“继续教育”的两级分段制,将教育过程分为初等、中等和高等三个阶段。

伴随着福利制度的建立,马歇尔(T.H.Marshall)(1)形成了关于公民社会权利的理论,这一理论成为英国自二战以来强调公民权利意识的重要思想基础。马歇尔认为除了公民的言论、思想和信仰权利与财产权利之外,还应该增加一项重要的权利———社会权利。一系列的社会权利旨在保障个体免受某些在资本主义经济中市场力量的运作所不能避免的风险。其中最重要的风险就是因失业、疾病、年老等原因而陷入贫困———也就是在“自由”经济中,一个人靠自己的劳动难以养活自己所带来的风险。他关注市场力量的自由发挥使得一些人在其人生的关键时期处于不利地位,他将这种情况视为真正的“不自由”。因此,他主张公民权利应该扩大,把基本福利权利———“获得适度经济福利和安全的权利”包括进来。马歇尔观点的新颖之处不在于提出这样的福利概念,而在于他主张获得最低限度的这种福利应该成为完整公民权利的一项内容。马歇尔明确指出,获得应有的收入是公民的基本权利,而在市场运作中公民应有的价值与所获得的价值是不成比例的,因此他提出了公民(或未来的公民)应该具有获得适当水平的“免费”教育和卫生保健的权利。

马歇尔认为,通过公民社会权利的保障是达到公平、公正与和谐社会的重要驱动力。他提出三个重要论据来支持公民的社会权利:第一,这些基本的社会权利是保证个体有效行使他们其他权利的前提。慢性疾病、贫穷、有限的教育水平等都阻碍着个体成为完整的公民;第二,资本主义超越道德的自由逻辑及其造成的社会不平等应该通过道德或“规范逻辑”而得到平衡。他认为这种道德和“规范逻辑”是公民权利理想发展过程中所固有的,这种以平等和社会公正原则为基础的规范逻辑旨在扩展公民的福利权。马歇尔指出,“公民权利是通向更加全面公平的驱动力,是对公民地位内涵的丰富,并使获得公民地位人数的增加”;第三,涉及到社会凝聚力。他认为公民权利可以成为一种“共同财富”,这种共同地位赋予社会全体成员以尊严。通过这种方式,社会性公民权利抵消了社会分化的不平等及其可能导致的怨恨。[3]

在福利社会的框架下,教育作为福利政策和公共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公平、公正、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石。教育作为人的一项基本权利,是行使其他权利必不可少的基础,通过教育可使人获得就业能力进而获得有尊严的生活质量,从而促进整个社会的稳定发展。福利社会政策的实施对于保证人的基本尊严和体面,在个人应对危机时得到社会的强有力支持,特别是在市场经济中贫富差别加大的情况下,保持社会的平等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从1945年到1985年,英国在教育、健康和住房方面的基本水准都有很大提高,不平等程度大大降低。在教育方面,生于20世纪20年代的人中,将近2/3没有获得任何文凭就停止接受教育,而在20世纪60年代出生的人中,这一比例下降到20%以下。虽然儿童教育方面的阶级差异依然存在,但自1945年之后这种差别已缩小,班级规模的变化也说明人们在享受教育资源方面更加平等。1953年,大约有60%的小学生在50人以上的班级上课,到了1991年,这种现象几乎不存在了,只有19%的学生在30人以上的班级学习。1992年英格兰小学班级的平均人数为27人,中学班级的平均人数为21人,而在20世纪50年代大多数班级人数都在30人以上。[4]

赞同福利国家的观点认为,福利国家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培养利他主义理想。也有一种观点认为,之所以会出现福利国家,是因为它满足了社会各阶层的利益,而这些阶层都试图将自己的风险负担更为广泛地分散开。[5]但是福利社会政策框架也同时引发了公共财政负担过重、公共服务效率低下、公民过分强调自身的权利、忽视其责任和义务、依赖文化和依赖心理加重等问题。

二、以责任为基础的积极福利社会理念

在1979年~1997年保守党执政期间,社会背景的变化促使了极右翼的“新自由主义”有关公民权利概念的发展。从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特别是在美国和英国,新右翼对福利主义批评日益激烈。新右翼认为:将福利视为公民基本权利的观念造成了一种“依赖文化”,使个体丧失了寻找工作、养活自己和亲人的动机;福利主义削弱了自尊和道德根基,破坏了家庭价值观;让勤勤恳恳工作的生产性社会成员的税收来养活那些非生产性社会成员是不公正的;应该迫使失业的人重新努力去找工作。正如安东尼·吉登斯所指出的,对于保守党政府来说,福利制度是企业的敌人和市民秩序衰败的原因。他们把福利国家看作是一切罪恶的源泉,“它削弱了个人的进取精神,并且在我们这个自由社会的基础之下酝酿出某种一触即发的怨恨”。撒切尔主义者对于福利的理解是,福利不应该是国家的救济,而应当是最大化的经济增长以及由此带来的总体财富,做到这一切的惟一办法就是让市场去创造奇迹。[6]总之,新右翼认为作为公民权利的社会权利是误导和有害的,反之,需要强调的是公民守法的义务、尊重其他公民的自由和财产的义务以及养活自己的职责。新自由主义主张“机会平等”条件下的个人自救,而非社会福利均摊,强调个人商业文化和追求个人利益的合理性。

可以看出,新自由主义强调个人的责任不是从维护和谐社会发展出发,而是更多地从个人出发,主张个人自救,自己解决好自己的问题,主张个人大于社会,社会结构成为实现个人目的的手段,个人的功效可以超越造成社会结构稳定的道德规范。以个人发展功效为出发点的新自由主义社会观虽然在某种程度上有利于扭转依赖文化的形成,但是并没有解决个人与社会发展的关系问题,其结果仍然是忽视社会责任。而且,由于新自由主义强调市场机制,主张瓦解政府在市场经济中的平衡作用,从而造成了不平等的加剧。因此,从根本上来说,新自由主义有关公民权利与义务的认识仍然是只强调个人的权利。

以布莱尔为首的新工党政府执政后,虽然在许多方面延续了新自由主义的主张,但同时对保守党政府忽视公平和社会发展的政策提出了批判。全球化趋势带来了更大范围的劳动力流动,随之而来的是社会生活安全和安定的减少,自由主义政策使得这种趋势更加严重。新自由主义一味推崇的自我中心和个人目标的追求引发了一系列社会道德问题和公平、公正问题。社会和道德规范正在消失,自我中心和个人目标的追求意味着社会结构成为实现目的的手段。当人们达不到目的时,社会和道德规范就被看作是不需要的,其结果造成对于社会责任的忽视、大家庭的衰落、婚姻制约的削弱、对老年人的礼貌正在消失、贫困等。这些来自社会坍塌方面的威胁正是右翼政权在大选胜利时所承诺要解决的。[7]

但是在解决社会公平与公正问题上,新工党没有回到老工党所倡导的再分配主义政治上去,它扬弃传统左派“从摇篮到坟墓”的社会福利政策,主张实行“不承担责任就没有权利”的积极的福利政策;主张福利既是每个人的权利,也要求每个人尽义务,以此鼓励形成自立而不是依赖性的福利政策氛围。它不赞同大大提高福利方面的开支来帮助那些市场灵活性的牺牲品,而是通过向工人提供教育和培训来减少失业和贫困,这样使市场的牺牲者们提高自己的“适应能力”,正如布朗和劳德(Brownand Lauder,1997)所指出的:“社会公正的本质在于向所有的人提供获得教育的机会,而正是教育使他们获得寻找工作的资格。”[8]新工党认为要促进和维持高技能、高收入的经济和生活水准,就必须让每一个人提高适应能力,以便在就业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从而成为市场经济发展中的受益者而不是被淘汰者。正如与布莱尔关系很密切的学术顾问安东尼·葛东斯(Anthony Giddons,1998)所指出的,“现在所需要的是以‘社会投资国家’来取代旧的福利国家,‘社会投资国家’提倡尽可能地投资于人力资本,而不是直接提供经济保障”。[9]

在学校教育上,新工党明确教育追求的目标是把所有人而不是少数人培养成才,要求改变精英教育模式。布莱尔在《第三条道路》一文中强调指出:“教育是急需优先考虑的重点。……有效的新投资推动着学校的根本改革,对那些衰落的学校预定目标并加强干预,从而使未来所有的公民都具备工作需要的基本技能,并使大多数人获得更高的水平。”[10]基于上述理念,布莱尔政府提出了一系列旨在改善弱势群体处境和适应能力的一系列举措。例如:向处境不利家庭提供幼儿教育补助,提升职业教育的地位,为失业者提供培训支持,推行改善薄弱学校的“特别行动区计划”和从零岁开始的“确保开端计划”等。

三、促进和谐社会发展的社群主义

新工党对于公民责任的强调与社会民主主义和马歇尔所强调的公民权利意识及“从摇篮到坟墓”的社会福利政策所保障的公民权利不同,与新自由主义超越社会联系的个人自救理念也有很大的差异。在社会发展和个体权利的保障上,新工党更多地接纳了“社会资本理论”(socialcapital)和“社群主义理论”(communitariantheory)。美国学者罗伯特·普特南(Robert Putnam)将“社会资本”定义为使人们能够更有效地参与和共享社会生活的三个特征———社会关系网络、规范和信任。[11]新工党认为,近代西方政治哲学过分强调超越其赖以生存的社会的个人权利,而忽视了对于个人权利的提供者和支持者社会的责任和义务。这种超越背景的人性论意味着个人能够在不支持其生活的社会的情况下获得自身的全部发展,而市场经济的发展也带来了人们彼此间的信任和道德规范的丧失。

社群主义理论不认同自由主义理论对于个体权利的过分强调,正如查尔斯·泰勒(Charles Taylor)所概括的,“社群理论一方面把个体权利和自由放在首位,另一方面把社区生活和集体利益放在优先地位”,[12]是两种立场的统一体。社群主义认为自由主义理论“过分”强调了个人主义,致使集体生活不稳定,并且很危险地削弱了人们作为社会一部分的社会依附性。社群主义者强调特定社会的特殊性,强调他们共同分享的文化和历史,强调个体对他们的身份意识有一种强烈和特定的文化基础的需要。大部分社群主义者支持大卫·霍根(David Hogan)所提出的“对个体利益的保护低于对社会整合和共同利益的关注”的公民教育形式。[13]

新工党接受了普特南和社群理论的主张,认为在英国和美国这样的社会,市民对公共生活的参与水平已经发生了令人忧虑的下降,而这种情况与犯罪率的上升、家庭破裂和“社会排斥”紧密相连。因此,社区重建的一个关键补救措施就是鼓励公民积极、志愿地参与。正如布莱尔在1997年所提出的:“个体成功需要一个强大积极的市民社会。但是如果社会面临崩溃,英国就不可能成为一个强大的社会,不可能成为一个强大的国家。与物质贫困相比,社会排斥对自尊心的伤害更大,对整个社会的腐蚀更大,也更容易代代相传。”[14]

由此,“第三条道路”声明要通过共同的努力建立起一个理想社会,在这个社会里,权利、财富和机会是掌握在多数人而不是少数人手里,权利与义务要相辅而行,人们在团结、容忍与尊重的精神中自由地生活在一起。新工党所采取的许多行动也无不体现出对社区价值的坚定信仰。布莱尔用“社区”概念代替“阶级”概念,用“社区主义”代替自由主义和国家主义。他认为,社区不只是地理概念,而是社会关系,体现了新型公民之间的关系,体现了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在社区中,既可以发挥个人的自由,又可因集体行动而增加个人的机会;同时既可避免在自由主义中个人的基本权利得不到保障,又可避免在国家主义之下个人的选择和发挥受到抑制。因此,增加社区功能成了建立“参与制社会”的最佳途径。[15]

布莱尔在此后一次讲话中进行了更详细地阐述:“我们只有在一个繁荣的市民社会中才能实现作为个体的自我。由此,明智的政府应当扶持家庭和市民公共机构,帮助家庭和社区的作用获得提升,从而强化市民社会。这就是第三条道路———应对变化中的世界的现代化社会民主,它将把自身的繁荣建立在人力及社会资本之上。”[16]

社群主义理念和社会资本理论促进了英国公民教育的发展。虽然1988年颁行的国家课程把公民教育列为除学科教育之外的五大主题之一,但是由于公民教育并不是必修课,学科教学内容繁多和国家统一考试的压力,许多学校对公民教育并不重视。直到1997年工党执政后,才真正把公民教育付诸实施。担任布莱尔第一任期政府教育部长的大卫·布兰科特(David Blunkett)成立了一个公民教育专家小组,该小组由布兰科特在谢菲尔德大学时的政治学导师伯纳德·克里克(BernardCrick)担任主席。建立这个顾问小组的目的就是“为学校有效进行公民教育提供建议,使公民教育包括以下内容:民主参与的本质和实践;个体作为公民的义务、责任和权利;社区活动对个体和社会的意义”。在这一原则的指导下,专家小组的最终报告书,也就是《克里克报告》强调了公民教育的三个关键元素:社会与道德责任、社会参与和“政治常识”。该报告为在学校进行公民教育提供了一个整体框架和更加详细的建议。从2002年9月开始,公民教育正式成为英国中学阶段的法定必修课。在小学阶段(keystage1,2),公民课成为“个人、社会与健康教育(PSHE)框架”中自选必修课的一部分。《克里克报告》指出,公民教育的目标是“确保并增进学生有关参与型民主的性质与实践的知识、技能以及价值观;提高为把学生培养成为积极公民所需的权责意识和责任感;藉此确立参与本地区或更广泛社区活动对个人、学校和社会的价值”。[17]

在英国建设公平、公正与和谐社会的过程中,有许多有益的经验值得我们思考:如何在经济发展的同时促进社会公平,缩小社会阶层和群体之间的不平等,如何在保障公民基本权益和社会支持的同时避免个人权利的膨胀和依赖文化的形成,如何平衡个体的权利和对所赖以生存社会的责任的关系,教育在其中发挥怎样的作用?等等。

(下转第10页)(上接第5页)

本文责编:晓

摘要:建立公平、公正、和谐的社会是历届英国政府所追求的目标,但是福利国家造成了公共开支的负担,形成了依赖文化心理,而新自由主义在自由平等条件下的个人自救使个人价值超越了个体赖以生存的社会价值观与规范,从而造成了新的不平等和社会结构的不稳定。英国新工党试图以积极的福利社会、社群主义和社会资本理论为指导,平衡公民的权利与对社会发展责任之间的关系,促进和谐社会的发展。

关键词:英国,公民,权利,社区,公民教育

参考文献

[1][10][15]易红郡.“第三条道路”与当前英国教育改革[J].外国教育研究,2003,(4):1,3,3.

[2][4][5]霍华德.格伦内斯特.英国社会政策论文集[C].苗正民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9~12,86,80.

[3]T.H.Marshall.Class,Citizenshipand Social Development.Cam-bridge UniversityPress.1964.92.

[6]许杰.第三条道路的社会公平观与教育对策[J].全球教育展望,2003,(9):61~62.

[7][8][9]Mike Bottery.Education,Policy andethics,London:Continuum,2000.33,30,33.

[11]RobertPutnam.Who Kill Edcivic America?Prospect,March.1996.56.

[12]Charles Taylor.Crosspu Rposes:the Liberal-communitar-ianDebate.InN.Rosenblum(ed)Liberalismand the MoralLife.Harward UniversityPress,1989.156~160.

[13]David Hogan.TheLogic ofProtection:Citizenship,JusticeandPolitical Community.InKennedy,K.(ed.)Citizenship,Edu-cation and Modern State.London:Falmer Press.1997.50.

[14]Tony Blair.Bring Britain Together.Speech by the PrimeMinister for the Launch ofthe Social Exclusion Unit.Lon-don:Social Exclusion Unit.1997.3.

[16]TonyBlair.TheThirdWay:NewPoliticsfortheNewCentury.Fab-ianPamphlet588.London:FabianSociety.1998.3~20.

上一篇:政治经济学重点难点下一篇:一年级语文上册的说课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