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和谐文化的构建

2022-09-11

马克思主义认为“文化的实质是人化, 是人类在改造自然, 社会和人本身的历史过程中, 赋予物质和精神产品的全部综合以及人的行为方式以及人化的形式的特殊活动”。[1]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历史进程中, 文化的因素深深地植根其中, 为引领社会风尚, 培育良好的社会道德, 推动科学发展提供着有力的精神支撑, 和谐社会又涉及多方面要素, 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 需要从政治, 经济, 文化, 生态等各个方面进行统筹, 我国幅员辽阔, 人口众多, 地区之间差异相对较大, 随着社会主义体制变迁的深化, 各群体各阶层利益关系的不断调整, 妥善处理错综复杂的社会矛盾, 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既需要相应的社会体制机制保障, 也需要与之相应的社会文化支撑,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是社会主义意思形态的本质体现, 是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他同时也强调“要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 坚持不懈的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近成果武装全党, 教育人民, 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鼓舞力量, 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 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 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提出与实践, 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化观, 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思想宝库的最新理论成果, 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的新境界新阶段新成果。

从文化的社会作用来看, 核心价值观发挥着主导作用。文化因素作为上层建筑的一部分, 是一个国家的“软实力”的体现, 文化的社会作用, 最主要的是价值观的作用。任何一个文化都是由多个价值观组成的, 一些价值观是为全人类所共同拥有的, 可以称之为“普世价值观”。但每一个社会都有其赖以支撑的核心价值观, 如果说价值观是文化的核心, 核心价值观则是核心的核心、根本之根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在精神和生命之魂, 它与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和根本性质紧紧联系在一起, 集中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内在规定性和目标取向, 在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领域中处于引领和支配的地位[3]。构建和谐文化主题和核心是在全国人民心中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思想,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不断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凝聚力和吸引力, 形成全民族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和团结和睦的精神纽带,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社会主义荣辱观, 构成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

1 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和谐文化建设的前提和方向

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 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旗帜, 决定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性质, 是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的基本前提和方向。在和谐文化建设过程中必须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 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只有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才能有效引领和整合社会思潮, 才能保证和谐文化建设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才能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智力支持和精神支撑。我党自诞生之日起, 就把马克思主义确立为自己的指导思想, 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国立党之根本思想, 巩固马克思主义思想指导地位是历史的必然选择, 是当代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要求, 我们必须将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作为谐文化建设的方向, 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 把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党和国家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 坚持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建设与发展。在全社会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 着力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使马克思主义思想成为在社会主义社会的意识形态领域中的主导思想, 成为和谐文化建设的主旋律。

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构建和谐文化的精神支撑

伟大的事业需要崇高的精神, 崇高的精神支撑伟大的事业,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 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实现现代化, 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它代表了当代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被社会各个群体和阶层广泛认同, 是现阶段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 是全体人民共同奋斗、克服一切艰难险阻的强大精神动力, 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精神支撑。强调树立共同理想, 突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 解决了和谐文化建设的精神支柱和精神动力问题。个人没有理想, 便没有明确的方向, 也不会有高昂的斗志;社会如果没有了共同的理想信念和目标, 我们民族就会变成一盘散沙, 就会失去凝聚力和向心力。面对社会生活日益多样化、人们的思想观念日益多样化的客观现实, 我们尤其需要一个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为社会各个阶层广泛认可和接受、能够有效凝聚各个方面智慧和力量的社会理, 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3 爱国主义精神是构建和谐文化的精髓所在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支撑, 是当代中国人民创造新业绩的动力源泉。是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的精髓所在。恩格斯说:“只要这些民族存在, 这些神也就继续活在人们的观念之中;这些民族没落了, 这些神也就随之灭亡[4]。恩格斯所指的“神”就是民族精神, 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最本质、最集中的体现, 是在社会历史的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为大多数社会成员认同和信守的思想品格和价值准则。任何一个民族, 要始终走在时代发展的前列, 不仅要弘扬其民族精神, 而且要培育其时代精神。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是相互交融的, 深深熔铸在我们民族品格、民族气质中, 成为社会主义中国实现伟大复兴的无穷动力。中华民族在五千年的发展过程中, 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它既包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价值观的精髓, 也包括我党在革命和建设不同历史阶段的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求真务实的时代精神, 马克思在谈到思想的作用是曾说过, “思想的闪电一旦彻底集中这块朴素的人民园地, 德国人就会解放成为人”。[5]可见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重要性, 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两者相辅相成, 共同服务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实现, 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 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 是和谐文化建设的主题和精髓。

4 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繁荣和谐文化的价值标准

社会主义荣辱观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优秀革命道德与时代精神的有机结合, 是对马克思主义道德观的精辟概括, 是对新时期社会主义道德的系统总结, 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的价值标准。荣辱观可以引导人们明辨是非、善恶、美丑, 形成正确的自我评价, 产生正确的价值激励, 满足正确的自我需求, 实现自身的全面发展, 具有强大的整合力和引领力。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既是全体社会成员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内容, 又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所必须得基础性的思想道德修养和素质要求。在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科学发展的新的发展阶段, 胡锦涛同志创造性地把社会主义荣辱观概括为“八荣八耻”, 寓意深刻, 社会主义荣辱观旗帜鲜明的指出了在构建和谐社会进程中, 应当坚持和提倡什么, 应当反对和抵制什么, 是全体社会成员判断行为得失, 作出道德选择, 确定人生价值取向的基本标准和行为规范。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是我们党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 反映了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 体现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实现社会和谐既需要雄厚的物质基础, 可靠的政治保障, 又需要有力的精神支撑, 良好的文化条件。[6]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就是要在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良文化传统的基础上, 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相结合, 以马列主义, 毛泽东思想, 邓小平理路,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牢牢把握正确方向, 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思想, 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深入推进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 不断巩固社会和谐的思想道德基础。构建和谐文化将使全体人民更加坚定全社会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目标, 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强有力的道德支撑, 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意义重大。

摘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和谐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的提出与实践契合了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一元性与多样性统一的要求。它是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新境界新阶段, 本文论述构建和谐文化的重要意义, 阐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的辩证关系, 着重论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构建和谐文化过程中的重要性和关联性。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谐文化,马克思主义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3.

[2]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单行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7.

[3] 崔长发.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学习读本[M].北京: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8.

[4]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4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

[5]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1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

[6] 辛鸣.党政干部关注的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2008.

上一篇:试谈如何做好新时期档案管理工作下一篇:艺术的时代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