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高职高专多校区和谐校园文化的建设

2022-09-10

我国高职教育的发展历史还不长, 高职院校的社会认可度还不高, 投入机制与院校运行机制还不完善, 高职院校的发展空间很大, 但是任务却很艰巨。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计划的实施, 对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在规模扩张以后, 加强内涵建设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创建师范性高职院, 首先应抓文化建设, 努力塑造自身的大学精神, 其中重视质量管理和校园文化建设是创建工作的主导核心。

那么什么是校园文化呢?校园文化是指学校全体师生员工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培育形成并共同遵循的最高标、价值标准、基本信念和行为规范。文化统一思想, 思想决定行动, 只有先思想认识的统一, 才有后工作行为的协调。

1 认识必要性——发挥好“四个作用”

1.1 多校区办学校园文化的凝聚作用

多校区条块结合的办学结构和模式, 使各校区不能离开整体而孤立存在, 要想发挥系统整体更大的功能, 就必须加强系统整体对各子系统的凝聚力。先进的校园文化有利于加强校园归属, 有利于形成高职院校的价值认同, 价值认同是高职院校中人本精神的升华。它可以缓解由多校区空间造成的距离感, 缓解新校区缺乏历史内涵以及其成员交流匮乏而产生的陌生感、疏离感。

1.2 多校区办学校园文化的平衡与协调作用

多校区办学中, 各校区文化之间既相互影响又相互联系。先进的校园文化也是高校整合内部资源而富有号召力的旗帜。从管理文化的角度讲, 多校区办学就是要融合校区、部门之间的价值观念、行为方式;平衡各种利益, 合理分配, 协调关系。在统一的学校办学战略目标指导下, 通过校园文化建设中整体与个体、教学与管理、科学与人文、传统与现代、学术研究与科技服务的平衡与协调可使得系统内各子系统之间、各要素之间得到平衡与协调, 从而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

1.3 多校区办学校园文化的引导、辐射作用

在多校区办学的高职院校中, 各校区之间校园文化的辐射作用, 主要体现在校园文化可以通过各校区的学风、校风建设塑造各校区的形象, 相互激励、激发师生员工对学校产生自豪感、责任感。文化的重要作用不仅在于展现和凝聚, 更显现在进行引导和指导, 更有利于发挥行为导向作用。

1.4 多校区办学校园文化管理和规范作用

校园文化往往通过学院的各项规章制度, 规范师生的行为, 告知大家学校鼓励什么、限制什么、禁止什么;通过奖励和惩罚, 激发师生的荣誉感和羞耻感, 让其分清是非, 抵制歪风邪气, 弘扬校园正气;通过多年的积聚, 形成学院独特的优良传统和行为准则, 创造出生机勃勃和健康向上的校园精神氛围, 使其每一个成员产生一种强烈的为学校目标实现而努力的归宿感和自毫感, 从而发挥无形的规范作用。

2 保持系统性——加强“五个建设”

2.1 加强多校区制度文化建设, 缓解工作矛盾

校园的制度文化是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在形成、发展、完善的过程中所形成的管理文件氛围。管理制度的内化, 即学院各项规章制度被学校师生员工自觉遵守、认真执行, 是校园制度文化的目的和宗旨。多校区条块结合、地域相隔的发展格局, 就决定了必须建立、健全涉及到教学、科研和管理等诸方面的规章制度, 它规范各校区师生的行为, 维护学校正常的教学、工作、生活秩序等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确保了各校区工作的协调、稳固。

2.2 加强多校区校园精神文化的建设, 缓解思想观念不统一的矛盾

校园精神标志着一所学校在其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独特价值观, 是学校的灵魂, 是全体教职员工活力的集中体现, 是激励师生奋发向上的强大动力。校训最能反映学校传统和特色, 对激励全校师生弘扬传统, 增强荣誉感、责任感, 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校训会使师生对学校产生归属感, 对学校的发展目标有统一的认识。这种统一的认识和归属感又成为一种核心力量, 辐射了校园文化形成的整个过程。

2.3 借助社会力量促进校园文化建设, 缓解发展与资金短缺的矛盾

校园文化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 作为校园的灵魂和精神支柱, 与社会处于一种互动的关系。因而校园文化的建设和发展离不开社会力量的支持和社会资源的开发。一方面针对高职院校资金少的现状, 要大力发动社会支持教育, 形成政府、企业、慈善机构甚至社会名流等多渠道投资校园文化建设的新体制, 以推进校园文化硬件建设向更高更新层次发展;其次, 开展多种形式的联合办学, 以繁荣校园文化建设。

2.4 加强多校区非正式群体文化建设, 缓解学生管理矛盾

多校区办学要提高办学水平, 必须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整体综合素质。要达到这个目标, 不仅要坚持原有的正式群体文化建设, 更重要的是强抓非正式群体文化建设, 主要是宿舍文化和社团文化。很多高职院校由于资金的紧缺决定了要走节约型发展办学的路子, 以最小的投入获得最大的利益。这就必须挖掘学生自身的文化资源, 发挥学生的自我管理的机制, 从最贴近学生的宿舍文化、社团文化抓起, 以人为本, 广泛开展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文化建设活动, 以校园学生群体文化的充实来弥补办学空间和硬件设施的不足。

2.5 加强多校区校园网络文化建设, 缓解信息传递畅通的矛盾

多校区分散只是空间上的概念, 这种空间距离完全可以被消除, 可以通过网络化、信息化的建设, 使各个校区紧密联系起来。学校就可以大大提高工作效率, 降低管理成本。建立多校区统一的校园网络文化。通过校园网络在各校区传递先进思想和时代最强音, 加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 抢占网络思想文化阵地, 把校园文化的主旋律, 通过校园网络传递给各校区的学生, 突出网络的政治性、思想性、理论性、导向性, 预防不健康文化的侵蚀和影响。

总之, 在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 校园物质文化是基础, 校园制度文化是保证, 校园精神文化是核心和灵魂。其中还包括教育文化、环境文化等的建设, 校园文化建设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任务, 它对和谐校园的影响也是潜移默化、持之以恒的, 多校区格局校园文化的尤其是新校区, 更不能期待一朝一夕速成, 要树立长期努力、持之以恒、常抓不懈的观点, 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 群策群力, 乘争创示范性高职院校的东风, 全面促进校园文化建设再上一个新的台阶。

摘要:建设和谐文化, 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校园文化作为和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如何为构建和谐校园贡献力量?同时随着我国高等职业的发展, 多校区的格局已成为许多院校发展的趋势。同时多校区格局所造成的地域分割, 会给多校区工作带来与较快发展不相适应的一些矛盾。那么如何加强高职高专校园文化建设, 促进多校区工作的协调呢?本文将就此进行浅析。

关键词:高职高专,校园文化,多校区

参考文献

[1] 霍福广.“精神文化”才是精髓所在[J].文献资料, 2005-5-10.

[2] 左伟清.谈文化莫忘“物质基础”-兼谈新校区建设中的文化传承问题[J].文献资料, 2005-5-10.

[3] 卫世文, 骆玉安.大学校园文化建设论[M].远方出版社.

上一篇:关于空分设备冷箱内管道设计及应力分析下一篇:浅谈适应新课改要求的高中英语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