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和谐教育与和谐社会

2024-04-19

论和谐教育与和谐社会(精选6篇)

篇1:论和谐教育与和谐社会

论和谐校园建设与和谐社会建设的关系

和谐社会是全世界人民都向往的生活,更是我国人民自古以来追求的理想社会。在国际形势日趋多变的今天,要有力应对国际环境的各种挑战和风险,首先要把国内事办好,要依赖我们全国各族人民的精诚团结,集中全民族的智慧和力量。

和谐社会的任务是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在和谐社会中我们的民族是具有活力的。要建设和谐社会,使我们的民族更具竞争力,先进文化的建设则不容忽视。因为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

没有先进文化的积极引导,没有人民精神世界的极大丰富,没有全民族的创新精神的充分发挥,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就不可能屹立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

伴随着我国的改革开放,我们国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然而,敌对势力的渗透破坏活动危及国家安全。尤其是不良的文化的渗透正侵蚀着青少年的思想,高等教育是传播先进文化的重要阵地,而青年学生是国家的接班人和建设者,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我们大学生即将走向社会,如何建设和谐校园,把自己培养成有和谐意识的国之栋梁在大学学习中尤为重要。

作为大学生我们要在建设和谐校园中与同学和谐相处,与老师和谐相处,与我们刚刚接触到的社会和谐相处,这些能力的培养是我们以后构建和谐社会必要的准备。

随着和谐社会的发展,我们要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就要统筹城乡发展,使乡村的孩子和城镇的孩子一样享受受教育权。在这项政策的扶持下,越来越多的农民子弟和少数民族学生进入大学校园,如何与这些生长在不同环境中的同学和谐相处是我们每个大学生都面临的问题。与同学和谐相处,首先要尊重,欣赏他人的优点,在相处中互相学习各自的长处。我们今天学习如何与我们的同学和谐相处,就是在培养走向社会后如何与其他人和谐相处的能力,只有在和谐相处的前提下才能谈合作,实现自己的最大价值。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尊重知识,尊重老师是我们构建和谐校园的另一个基础。只有师生建立和谐的关系才能更好的发挥学校的作用,从而构建和谐校园。一个优秀的老师不仅能传播知识,在教授知识的同时也会把自己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传播给学生。我们要认真向老师学习对待知识严谨的态度从而培养自学能力。每个人的一生都离不开学习而我们不可能永远在学校学习,这就要求我们在构建和谐校园中尊重老师学会自学。这对我们日后离开校园自主学习至关重要,因为构建和谐社会离不开先进文化,而一个人只有在不断学习中才能与时俱进发挥自己的作用。

构建和谐校园是我们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个小小缩影,是培养我们和谐思想和协调能力的地方。我们的校园内外充斥着各种诱惑,我们要培养自己的定力,认真接受思想教育,认识我们的国情,客观的看社会,对社会和政府多一些理解少一些抱怨,在构建和谐校园中尽自己的努力培养自己的和谐意识协调能力为构建和谐社会做准备。

篇2:论和谐教育与和谐社会

建设一个温馨和睦、和谐的家庭是社会的需要,也是每个家庭成员的共同责任。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家庭面临着许多困惑与挑战。离婚率攀升,失谐的家庭通过其家庭成员将不良的情绪辐射到社会,激发各种社会矛盾,大大增加社会发展的成本,延缓社会发展的速度。近几年来,因家庭问题所引发的社会问题越来越多,影响越来越泛,家庭问题得到社会各界越来越密切的关注,如家庭中青少年道德修养有待提高,不良教育方式引发的少年离家出走,第三者插足造成离婚率的提高、单亲家庭的增多,家庭暴力,“空巢”老人家庭的出现等问题,严重地威胁着社会的有序、良性的发展。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怎样提升家庭的凝聚力,增强婚姻的稳定性,如何经营才能获得健康与安全,获得和睦与和谐,怎样为家庭成员成长提供支持的源泉,是摆在我们面前的共同问题。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它是社会的基本单位。家庭的基本要素包括:家庭成员、居住的房屋和一定的财富。从相互关系上把握,包括:以爱情为基础的婚姻关系;以血缘或收养关系为基础的亲子关系;以人与物的关系为前提的互为关系。从其功能性上来理解:家庭是人成熟、成长的摇篮;家庭是人成就事业、努力拼搏的情感港湾;家庭还是人生旅途中的温馨驿站。孟子说过: “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意思是说修身才能齐家,齐家才能治国。他道出了个人、家庭和社会的关系,家庭是联结个人与社会的纽带,它是社会最基本和最可持续的单位,家庭的发展直接影响到个人和社会的发展。“家和万事兴,家齐国安宁”,家庭是否和谐,关系到每个人的幸福,关系到每个家庭的稳定和积极功能的充分发挥,进而关系到整个社会的健康、稳定。从这个意义上说,和谐社会需要和谐家庭,和谐社会的构建首先应从营造和谐家庭开始。

现代社会的家庭主要趋势是核心家庭,从其基本关系来看,主要包括夫妻关系;亲子关系;人物关系。家庭的和谐实质上是家庭人际关系的和谐,我们要重视协调家庭三大基本关系。

夫妻关系和谐。夫妻和谐的前提是平等与尊重,离开了这一前提的爱,只能是一种不平等的、以一方的意志为主导的支配与被支配的关系,或占有与被占有关系,或主人与仆人的关系,这不是现代社会夫妻和谐的含义。夫妻和谐的德性要素包括:在平等与尊重的前提下,夫妻双方相互关爱、信任、谅解、支持和慰藉,在共筑爱巢的过程中创造性地发挥家庭的积极功能,享受家庭的和谐之爱与和谐之美。

血缘关系和谐,即父母与子女关系的和谐。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随着时代发展和社会进步,其内容已进一步丰富和完善。比如“尊老”,不仅仅指传统意义上的养老送终,还包括:经济上的供给、生活上的照料和精神上的慰藉。比如“爱幼”,不仅仅指供其吃饭穿衣,更不是一味“溺爱”,而是父母对子女承担起抚养、教育和监护人的责任。家庭是儿童初始社会化最重要的场所,这也是家庭积极功能的重要内容。

人物关系和谐。人与物的关系可以折射出人与人的关系,在现实生活中,人、物关系不和谐往往是引发家庭关系不和谐的重要原因,但人们却未能从家庭道德建设的层面加以重视。我们知道,在家庭中,一定的财富是必不可少的要素。如何通过家庭成员的辛勤劳动获得和积累家庭财富,如何合理地打理家庭财富,使它更好地服务于家庭成员的生存、享受和发展的需要等,都需要运筹和协调。劳动致富、勤俭持家是必不可少的家庭美德。

篇3:五论五伦思想与和谐社会

中国具有五千年的文明史, 素有“礼仪之邦”的美誉。中国人也以其彬彬有礼、和睦谦逊的风貌而著称于世。中国传统文化历来注重群体, 注重伦理的和谐的人际关系, 在这中间, 五伦思想是中国传统社会伦理思想的核心和灵魂, 了解了它, 就等于掌握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一把钥匙, 不仅对于我们正确的对待祖国优秀传统文化, 而且对于当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此前笔者曾经四次论之, 今以父子伦理为例再申论之, 以求教于方家。

一、父子伦理是一切伦理的核心

五伦的伦字是指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在中国古人看来, 世间众人可以五种人际关系概括之, 即父子、君臣、夫妇、长幼、朋友。纷繁世象、万千人群尽在五伦之中, 人生于天地之间, 主要的就是要面对这五种人际关系。一个社会, 要想安定祥和, 就必须要有正常的人际关系, 也就是古人所说的要敦睦人伦;人际关系和谐融洽了, 社会自然走向天下太平。五伦中的亲子关系是中国传统伦理中最基本的元素, 在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传统中, 亲子伦理是最重要的内容。父母与子女是具有直接血缘关系的人伦关系, 孝和慈的伦理要求, 原本是基于亲子间天然的深厚的爱而来的。中国传统的亲子伦理强调, 亲子之爱为仁义之本, 如能善为推之, 则有益于天下之爱。所谓“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天下可运于掌 (《孟子· 梁惠王上》) 。孝慈是中华民族传统道德中十分重要的内容, 在所有的传统美德中具有特殊的地位和作用。

二、父子伦理的基本内容

父子之道是中国传统家庭伦理观的核心部分, 传统父子之道包括两方面的内容, 即对父母的要求和对子女的要求。

就对父母的要求而言, 首先要父义母慈。如果说“孝”是子道的基本原则, 那么“慈”就是父道的核心要求。古人在论述父子关系、强调子女孝顺父母的同时, 也对为父母者提出了“慈”的对等要求, 要其在不失家长权威的条件下, 对儿女、家人宽以待之, 做到“父义、母慈” (《文公十八年》) 。“慈者, 上之所以抚下也。上慈而不懈, 则下顺而益亲”。其次要正身率下。家长以身作则、正身率下也是父道的基本要求。司马光《居家杂仪》指出:“凡为家长, 必谨守礼法, 以御群子弟及家众。”李昌龄认为, 为父为师就要遵守为父为师之道, 而“为父为师之道无它, 惟严与正而已”, “为父而不能尽父之道, 则家无孝友之子”。因为只有家长身正, 才能“不令而行”, 才能保持父子关系的融洽以及家庭的和谐。第三, 爱子贵均。传统父道还强调子女多的大家庭的家长更要对子女一视同仁、憎爱不偏, 不因子女贤或不肖、聪慧或者愚笨而喜恶, “为人父, 止于慈, 不当因其子之贤愚而异爱”, “贤不肖皆吾子, 为父母者切不可毫发偏爱, 偏爱日久, 兄弟间不觉怨愤之积, 往往一待亲殁而争讼因之”。这样爱子不偏, 大大减少了家庭成员间的矛盾, 保证了家人之间的和睦相处。最后是端蒙重教。由于子孙担负着延续家族、光宗耀祖的重任, 因而传统父道历来都十分注意对子弟的教育。在教育的时间上, 强调“蒙以养正”;在教育的宗旨上, 提倡“爱子有道”, 反对溺爱、宠爱;在教育的内容上, 强调励志勉学, 自立自重, 谨慎处世, 慎重交友等。

就对子女的要求而言, “孝”是为子之道的核心内容, 成为支配子女行为的基本道德原则和评价其德行的根本标准, 也是传统家庭伦理的基本范畴。传统父子之道无一例外地都把“孝”放在家庭道德的首位加以强调, 认为“孝友之风坠, 则家必不长” (《姜斋文集补遗》) 。孝作为一种从子女角度来处理父子关系的道德原则, 具体而言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首先以养事亲。所谓“养”就是保证父母基本的物质生活条件, 使之不饥不寒。《尔雅》云:“善事父母曰孝。”东汉许慎《说文解字》也说:“孝, 善事父母者, 从子。子, 承老也。”《礼记·祭义》记载曾子的话说:“孝有三, 大孝尊亲, 其次弗辱, 其下能养。”这些都说明孝的最基本的要求就是赡养父母, 供养父母衣食等基本的生活所需。其次以顺悦亲。养亲只是一种对子女的最为基本的要求, 更高的要求是顺亲、敬亲。“孝”的重要表现之一是“顺”, 所谓“顺者为孝”。顺亲的突出表现是敬亲悦亲。孔子曰:“今之孝者, 是谓能养。至于犬马, 皆能有养;不敬, 何以别乎?” (《论语·为政》) “养亲”是一种反哺式的本能的回报, 敬亲才是人之区别于动物的理性的方面。孟子说:“孝子之至, 莫大乎尊亲。” (《孟子·万章上》) 尊敬父母的更高境界是取悦父母, “孝者善事父母之名也。夫善事父母, 敬顺为本。意以承之, 顺承颜色, 无所不至。发一言, 举一意, 不敢忘父母;营一手, 措一足, 不敢忘父母” (《训道》) 。做子女的应以和颜悦色的态度对待父母, 使父母精神愉快。第三以功显亲。显父母、重家声, 也是传统子道的基本内容之一。最能给父母精神抚慰的事莫过于做子女的立身扬名, 以显父母。《孝经》说:“安身行道, 扬名于世, 孝之终也。”“显父母”还包括不为父母带来恶名。父母活着如此, 死了也如此。《礼记·祭义》说:“众之本教曰孝, 其行曰养。养可能也, 敬为难;敬可能也, 安为难;安可能也, 卒为难。父母既殁, 慎行其身, 不遗父母恶名, 可谓能终矣。”该篇甚至认为“不辱其身, 不羞其亲, 可谓至孝矣”。第四以义谏亲。传统孝道主张顺亲并不是毫无原则的, 对父母的不义之行也要“谏”争, “父母之行, 若中道则从, 若不中道则谏” (《曾子事父母》) 。不过这种谏并非严肃的批评, 而是和颜悦色地劝说, 也即孔子主张的“微谏”。第五, 以祭念亲。慎终追远是中国人对待先人的严肃态度。传统子道不但要求父母健在时赡养抚慰、极尽孝道, 而且在父母去世后还要以礼葬之、以礼祭之。如孔子所言:“生, 事之以礼;死, 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论语·为政》) 孔子还提倡要守三年之丧。这些都是为了追念父母的恩德, 寄托对先人的哀思。《礼记·中庸》还提出, 尽“孝”就要继承前人的遗志, 完成前人的事业, 即“善继人之志, 善述人之事”。第六以嗣继亲。敬亲、祭祀祖先, 其前提条件是必须后继有人。孟子也说过“不孝有三, 无后为大” (《离娄上》) 。

三、传统父子伦理的现代启示

目前, 家庭代际关系在我国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计划生育政策作为基本国策被强制推行, 独生子女的大量出现使得家庭小型化、核心化成为主要趋势。我国家庭的这些变化都为新型家庭代际伦理的建构提供了现实的基础。在扬弃传统父子之道的基础上, 从我国的实际国情出发, 提倡父慈子孝。

首先, “孝”、“慈”作为父子之道的核心规范仍然是当代家庭代际伦理所应有的基本内容。传统父道中的“父义母慈”、“正身率下”、“爱子贵均”、“端蒙重教”等仍然适用于当代父子伦理关系的调适, 当然其具体要求也要随时代发展而发生变化。现代家庭代际伦理的“子孝”, 其基本内涵与传统子道一脉相承, 仍然要坚持“以养事亲”、“以功显亲”、“以义谏亲”等要求, 而“以顺悦亲”、“以嗣继亲”、“以祭念亲”应随着时代和社会的变迁而改变其要求。这里应该强调的是, 伴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老龄社会的到来, 在新型父子之道中特别要倡导对父母实行“精神赡养”。家庭和睦是家庭伦理的基本内容, 《颜氏家训》认为要使家庭和睦, 最要紧的是处理好夫妻、父子、兄弟这三种关系, “一家之亲, 此三而已矣”。当代家庭虽然日渐核心化、小型化, 但也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如何正确处理父子、婆媳、翁婿关系的问题, 因而睦亲齐家也应成为现代家庭代际伦理的基本要求。

其次, 传统父子之道为家庭稳定和睦提供道义支持。应该看到, 传统父子之道包含着父辈和子辈之间的对等的道德义务, 所谓“父慈子孝, 兄友弟恭, 夫义妇听”。各人有各人的角色和义务, 每一方都有义务也都有权利每个家庭成员如果都能履行好自己的义务, 人际关系就能和谐, 家庭就能和睦。

第三, 传统的父子之道可以激励人们重视道德修养, 发挥其社会教化的积极作用。《孝经》说“孝, 德之本也”, 以孝养德, 使人懂得尊重, 懂得爱。关于孝对社会教化的功能, 《礼记·祭义》是这样论述的:“子曰:立爱自亲始, 教民睦也。立教自长始, 教民顺也。教以慈睦, 而民贵有亲;教以敬长, 而民贵用命。孝以事亲, 顺以听命, 错诸天下, 无所不行。”由孝父母而爱他人, 由家庭和睦而社会和谐, 道德教化由此推广开来并发挥起重要作用。

最后, 传统的父子之道可以起到促进国家治理的作用。中国传统伦理极力提倡修、齐、治、平的统一, 强调家齐是国治、天下平的必要前提, 认为侍父能做孝子, 侍君就能做忠臣。家庭是社会的细胞, 家家如此, 国家、社会就可和谐有序。正如清朝的刑部尚书魏象枢所言:“一家之教化, 即朝廷之教化也。教化既行, 在家则光前裕后, 在国则端本澄源。十年之后, 清官良吏, 君子善人, 皆从此中出, 将见人才日盛, 世世共襄太平矣。” (《傅氏家训序》)

结语:五伦思想是中国传统社会伦理思想的核心, 是我们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一把钥匙。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 研究五伦思想, 从中汲取有益的精神养料与思想资源, 并给以理性平实的理解与诠释, 无疑是当前文化建设当中一个亟待引起人们重视的问题, 而且对于我们更好的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也将起到一些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孟子[M].北京:中华书局, 1998.

[2]论语[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7.

[3]亢仓子[M].北京:中华书局, 1991.

[4]大戴礼记[M].北京:中华书局, 1995.

[5]左传[M].长沙:岳麓书社, 1998.

篇4:和谐文化与和谐社会

和谐是世界的本质,宇宙在和谐中运行,万物在和谐中发展,建设美好和谐的社会是人类梦寐的最高理想。马克思说过:“对和谐之美的追求是人类的本能。”从刀耕火种的蛮荒时代,到数码航天的信息文明,几千年来,人类为之不懈努力,孜孜以求,生生不息。

和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孔子说:“礼之用,和为贵”;孟子言:“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荀子曰:“万物各得其和以生”《中庸》云:“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而富有朝气的文明古国,崇尚和谐、讲求仁爱、提倡中庸之道,是中华民族固有的心理特征和思维方式,是中华文化的思想精粹和闪光智慧,也是伟大民族精神的生动体现,彰显了我们在尊重世界多样性的前提下博采众长,求得不同民族、不同文化、不同宗教、不同社会制度和谐发展与共同进步的博大胸怀。

社会的和谐,归根到底体现为文化的和谐。构成和谐社会的条件有很多,但最基本、最重要的有三个:第一是物质基础,第二是法制环境,第三是社会文化。文化属于最高层次的因素,它是维系人类文明进步的精神纽带,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建设和谐社会,最重要的是人,而文化正是直接作用于人的,影响并决定着人的思想、人的行为。所以,和谐文化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和坚实保障,是和谐社会的灵魂所在。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在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也暴露出许多突出矛盾和问题,比如人口、资源、环境压力加大,城乡、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不平衡;社会生活多样、多元、多变的特征日益凸显,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不断提高,但文化产品不能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生活需要:工作和生活节奏明显加快,社会竞争日趋激烈,由此引发的社会问题逐渐增多;我国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对外开放新格局开始形成,整个社会面临世界范围各种思想文化的冲击,等等。面对严峻的历史性挑战,更需要加快建设能尊重和包容无限多样的文化个性,鼓励文化创造与和谐绽放的文化观念,促进人类文明创新发展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相适应的和谐文化。而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谐思想,正是构建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和谐社会的重要源泉。

建设和谐文化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实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和平发展。和谐文化突出的是以人为本,彰显的是科学发展的理念。越是改革进入攻坚阶段、发展处于关键时刻,越要注意和谐文化建设为经济发展提供原动力。积极促进和谐文化建设,有利于树立共同理想,增强全社会的凝聚力和创造力,为构建和谐社会打下坚实的思想基础:有利于培育高尚的文化精神,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强大的道德支撑:有利于丰富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为构建和谐社会创造良好的人文环境。

篇5:论和谐教育与和谐社会

水有水的飘逸灵动,保持着一种轻快的蔚蓝色。山有山的沉稳厚重,保持着一种安心的墨绿色。活泼水也有闷乏枯燥的一面,虽然有着轻快的蔚蓝色,但似乎又是由高置低单调。沉稳的山也有多姿多彩的一面,虽然不能挪动,但是,在他的身上却又有着红花绿草,蝶飞凤舞的斑斓生命。

静与动的搭配,单调与精彩的结合,也就组成了最美的风景。对于我们,走在人生最灿烂最青春的时候的初中每个学生,学习的生涯也是这样的,对!就是灵动与沉稳交融,每一天都过的动静结合!

我们的班级有三十六个成员,班徽上有着色彩各异的三十六个点。这三十六个点均匀的分布在“一枝”太阳的周围,没错!你没有听错,确确实实是“一枝”太阳,能猜得到吗?恩,其实是“一枝太阳花”

至今还深刻的记得,班主任在初一时读给我们听得那个关于太阳花的故事。故事就不便于细讲了,大概说的意思就是雨前的太阳花互相依靠一丛丛的面朝着阳光,雨中的太阳花受不住多大的雨水的打击低下了头,然而雨后的太阳花相互支撑在清新的空气中慢慢的站起来再次面对阳光、沐浴阳光。听着这个故事,是在说着太阳花的坚强与团结,但是呢我觉得对于一个班级来说,不仅是坚强和团结,和谐也是重要的组成部分。

古往今来,和谐思想绵绵不绝——从孔子提倡的“礼之用,和为贵”“和而不同”,到到孟子“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论断;从洪秀全提出的“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的理想方案,到康有为描绘的“人人相亲,人人平等,天下为公”的社会状态,从孙中山“大同世界”的理想,到毛泽东“环球同此凉热”的追求,名人伟人在提到和谐的情况下发表了自己理想世界中的“社会和谐”。我想,我还真是没有这么大的觉悟,所以在这里我想跟所有的同学说上一句“让我们珍惜现在和剩下的时光,没有矛盾没有纷争的和谐相处下去。”

和谐社会从我做起演讲稿

党的xxxx届四中全会提出了“构建和谐社会”的新命题—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28个字、寥寥数语,却囊括了国家与公民、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诸多方面的辩证关系。党的xx届六中全会,再次提出了“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国家”。这表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已经成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奋斗目标。围绕这一目标,全会提出了9项主要任务和必须遵循的6项原则,构成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和谐社会建设的路径图,为我们从生存到生活、从精神到现实、从思想洗礼到灵魂的蜕变,指引了前进的方向,将在中国的发展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构建和谐社会,体现了中华文化的深邃智慧,彰显了中国政府作为责任大国的建设性形象,反映了中国共产党人为全国人民谋利益的高尚情操。正可谓一时千载,千载一时,和谐已成为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

构建“和谐社会”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我们全县各级干部和广大群众从自身做起,共同奋斗,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作为一名机关干部,努力创建和谐机关,就是在为和谐社会的发展添砖加瓦。构建和谐社会,从我做起。

首先,要提高贯彻落实能力,促进人与事的和谐。政府办是县政府的综合办事机构,是县政府的参谋部、后勤部,任务繁杂、涉及面广,既要围绕中心工作不放松,又要抓好日常各项工作,时刻做到大事不丢,小事不漏。为此,我们每一位工作人员都要在提高素质中增强贯彻落实能力,在履行职责中提高工作效能,在作风建设中追求工作实效,促进人与事的合理演进和梯级升华。

篇6:论社会政策与和谐社会专题

张勇

四川农业大学人文社科院社会工作系

从世界各国实现现代化的过程来看,一是经济要繁荣发展,二是社会要全面进步。这两者相辅相成,互为条件,缺一不可,偏重偏轻也不成,经济社会必须协调发展。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而社会和谐发展,就必须维护社会公平公正,倡导社会主义的社会公正观。因此,维护公平公正是建设和谐社会的本质要求。

一、面向社会问题的社会政策

社会政策一词为德国人首创,提出这一概念的目的在于讨论如何解决各种实际的社会问题。在传统上有两种定义,一为德国学界的定义,主要指政府关于就业、劳动力和劳动力市场管理的政策。一为英美学界的定义,即社会政策是政府为直接满足人民的社会需求或福利而制定的政策,它一般包括社会保障、健康、公共服务、住房政策、教育政策等。综合起来看,社会政策就是一种面向社会全体成员,以追求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为最终目标的国家政策。

工业革命的兴起和发展带来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比较突出的是失业和贫穷问题。1884年英国牛津大学讲师巴纳特在伦敦创设了世界上第一所社区服务中心,称为汤恩比馆,由此推动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欧美各国的社区改良运动,并出现了最初的社区个案工作。这是最早的社会政策专业化的雏形。英国费边社的出现,推动了社会政策的演变。费边社是一个社会改良主义派别,注重缓进的社会改良和社会建设,提出设立社会福利国家,认为政府应该通过各种财政政策、立法渠道实现财富和权利的再分配。1936年出现的凯恩斯主义提出社会的主要目标是创造和保证充分就业,这需要社会保持一定的有效需求。通过实现财政赤字政策、累进税收制和对贫困人口的救助,达到扩大社会需求的目的。1941年英国的贝弗里奇受政府委托,撰写了题为《社会保障及相关服务》的“贝弗里奇报告”。该报告是一个实行社会保障的计划,以消除贫困、疾苦、肮脏、无知和懒散五大社会病害为目标,主张建立全社会的公民保障制度,让每个公民都享有医疗保健、养老金。英国以此报告为蓝本,建立所谓“从摇篮到坟墓”的社会保障体系,1948年宣布建成世界上第一个福利国家。

二战结束后,西方主要发达国家的社会福利得到了迅速的发展。进入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后,西方工业化国家便先后陷入了经济发展速度减缓、失业率居高不下、通货膨胀等困境,使社会保障制度存在的弊端显现出来,导致社会保障制度危机。欧洲和美国都先后对社会保障制度等社会政策进行了改革,以使社会经济得以协调、持续向前发展。

西方发达国家通过实施关于贫困、就业、社会救济、社会保障等社会政策,其社会的贫富差距明显缩小,社会问题得到极大改善。社会政策对于欧美发达国家社会的安全运行和有效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一方面它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各个社会利益群体之间的矛盾,为社会的良性运行创造了一个比较有利的社会环境。

西方国家发展的经验表明,适时的实施社会政策是解决社会问题的有效手段。社会政策以社会问题为对象,以解决社会问题为出发点,目的在于通过社会政策的实施,使社会问题得到缓和或解决,使社会各组成部分之间能够协调发展,促使社会进步。

近30年来我国发展速度之快和变化程度之深在世界历史上是空前的。在快速发展过程中产生的各种社会问题也是空前的,如何解决发展过程出现的这些社会问题,就成为社会政策关注的焦点。因此,有学者提出我国社会发展进入社会政策时代(王思斌,2003;郑杭生,2003)。

二、社会政策的背景:中国的社会问题

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与不断深入,中国现代化进程加快,中国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出现了许多重大的社会问题,如失业、贫困、贫富差距过大、教育、医疗、住房、征地、城市拆迁、国企改制、环境污染、社会治安恶化等诸多问题。这些社会问题对中国社会的安全运行和健康发展造成了极其不利的影响。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要化解不和谐的因素,正视存在的这些社会问题,分析其存在的社会原因,探寻解决的途径。因此,认清这些社会问题就成为研究制定社会政策的基本背景。

2006年3月至7月,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按照社会抽样调查方法,在全国进行了一次“社会和谐稳定问题全国抽样调查”。此次调查覆盖全国28个省(市、自治区)130个县(市、区),260个乡(镇、街道),520个村(居委会),访问住户7140余户,获得有效问卷7061份,调查误差小于2%。在调查的17个社会问题中,根据城乡居民的看法,排在第一至第三位的社会问题依次为“看病难、看病贵”“就业失业问题”和“收入差距过大、贫富分化问题”,排在第四至第六位的是“贪污腐败问题”“养老保障问题”“教育收费问题”,排在第七至第十位的是“住房价格过高”“社会治安问题”“社会风气问题”和“环境污染问题”。

1、贫富差距问题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不断深入和经济的快速增长,居民收入差距也正呈逐渐拉大之势。世界银行1997年发布的一份题为《共享不断提高的收入》的报告指出,中国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反映居民收入差距的基尼系数是0.28,到90年代末期就变为0.4581。这一数据意味着在世界范围内,中国的贫富差距情况仅仅比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国家和部分拉美国家稍好。报告指出,全世界还没有一个国家在短短15年内收入差距变化如此之大。更为糟糕的是,自90年代末期以来,中国的基尼系数仍在不断提高:1999年为0.457,2000年为0.458,2001年为0.459,2002年为0.46。联合国有关组织规定:若基尼系数低于0.2表示收入绝对平均;0.2-0.3表示比较平均;0.3-0.4表示相对合理;0.4-0.5表示收入差距较大;0.5以上表示收入差距悬殊,容易引起社会动荡。当今,中国基尼系数已接近0.5。

对于居民收入差距拉大问题,在一段时期内学界主流曾认为,这是打破平均主义分配体制、强调效率优先政策的自然结果,而且多数人相信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库兹涅茨的“倒U型”分配曲线,即在人均GDP500—1000美元的经济起飞阶段,收入差距会迅速扩大,但随着经济的进一步增长,收入差距会自然缩小。当前,我国的人均GDP已超过1000美元,然而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势头并未扭转。

基尼系数的加大意味着社会已处于严重不公状态,而这种不公状态完全是人为因素造成的,那就是既得利益者在获得收入上的能力远远超过了其他社会成员,造成了收入分配不平衡的现象。这种“能力”包括贪污腐败、包括权钱交易,包括政策与制度的倾斜等等。旅美华人学者、《当代中国》杂志主编程晓农认为,拉美化社会的许多特点在中国都已经具备,权利和金钱相勾结的腐败现象有目共睹,贫富差别的严重程度已经远远超出国际公认的警戒线。

这种严重不公造成了社会的不稳定。新华社主办的《瞭望》周刊曾披露,2004年,中国各地共发生5万8千多起聚众抗议事件,相当于10年前的6倍多。

2、医疗问题

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医疗卫生体制发生了很大变化,在某些方面也取得了进展,但暴露的问题更为严重。主要是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煮成了“夹生饭”:患者不满意,医院不满意,政府不满意,富裕阶层不满意,中等收入阶层不满意,低收入阶层更不满意。看病难、看病贵,因病致贫、因病返贫,老百姓甚至将“医疗、教育、养老”三大支出喻为“新三座大山”。这些感受得到了相关部门研究成果的证实。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和世界卫生组织“中国医疗

卫生体制改革”合作课题组研究报告表明,中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从总体上讲是不成功的”。

1992年 9月,国务院下发《关于深化卫生改革的几点意见》。时任卫生部医政司司长的迟宝兰后来在会议上要求,医院要在“以工助医”、“以副补主”等方面取得新成绩。此后,点名手术、特殊护理、特殊病房等新事物在医疗系统涌现,卫生系统以市场化改革的取向一直处于主导地位。1998年12月14日,《国务院关于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决定》发布。决定指出,加快医疗保险制度改革,保障职工基本医疗,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客观要求和重要保障。国家要“大踏步”后退,政府只举办部分公立医院,允许民营资本、外资进入医疗市场,即如同国企改革一样“国退民进”。这种以市场化为主导的医改,导致出现了哈尔滨天价医疗事件、深圳天价医疗事件和药品价格的虚高等诸多事件,最终使医改失败。

据卫生部公布的《2005年中国卫生统计提要》的数据显示,中国的卫生总费用从1980年的143.2亿元,急速上涨到2005年的6623.3亿元,而在这飞涨的卫生费用中,政府卫生支出从36.2%降至17.2%,社会卫生支出从42.6%下降至27.3%,而个人卫生支出却从21.2%剧增至55.5%,在2001年达到60%。老百姓负担之重十分明显。香港中文大学政治与行政系王绍光教授研究这个问题发现,发达国家的政府负担了卫生总费用的73%,转型国家的政府负担了百分之70%,最不发达国家的政府负担了百分之59.3%,其它发展中国家的政府负担了百分之57.2%,而中国则只负担了百分之39.4%。

王绍光分析说,如果医疗卫生费用主要由个人负担,除非收入和财富在社会各阶层的分配相当平等,否则经济上的不平等必然转化为医疗卫生上的不平等。如果医疗卫生费用主要由于政府负担,即使是穷人也能获享受起码的医疗卫生服务,从而有利于提高全民族的健康水平。

3、教育问题

毫无疑问,这些年来教育为民族造就大量人才、为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作出了很大贡献,但也不能不看到这十几年来,教育在某些方面走向了它功能的反面,失学儿童、因高昂学费把不少孩子隔在学校大门之外等。教育权利是一项基本人权。现代社会的公平性在很大程度上要靠教育系统来调节,中下阶层子女一般是通过接受更多教育的渠道来提升社会地位,这使社会形成整体稳定。而现在我国教育的政策,创一流大学和重点中学的种种做法,把有限的教育资源作不公平的分配,人为地扩大原有的差距。

教育投入不足这首先是由于教育经费长期严重不足。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发展中国家教育经费占GDP的比例平均是4%,当时我国的教育经费低于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要发展教育首先得赶上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而1993年《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提出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4%的目标,却至今没有实现。教育经费短缺的现实一直存在。二十年内的大部分时间里,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国内(民)生产总值的比重在3%以下,1986年和2002年是两个高峰,但从来没有超过3.32%。其中的教训是,必须建立教育公共财政制度,使教育投入和义务教育经费保障纳入法制的轨道。

教育资源配置失衡我国教育资源配置中的价值和结构失衡,突出地表现为重城市、轻农村的城乡分治模式,三级教育中重高等教育、轻基础教育,等级化的学校制度等等。它助长了客观存在的城乡差距、地区差距,造成高等教育与基础教育发展失衡,制造了严重的学校差距。

社会力量办学滞后 客观而言,要政府把所有的教育都包下来,也是政府很难承受的。古今中外的历史告诉我们,从2500年前古代大教育家孔子招收三千弟子开始,民办教育从来是兴旺的教育事业的组成部分。像美国这样经济发达的国家,民办学校还占58%,很多世界一流大学是私立学校。日本的民办教育学校是71%,印度是59%,香港地区是55%,台湾地区是59%,韩国是80.5%。再看芬兰,已连续三年被评为世界上最有竞争力的经济体。芬

兰的名言就是:“教育是芬兰的国际竞争力”。芬兰从九年制义务教育,到高中和大学,都是免费的。教育经费占GDP的18%,远高于美国和日本。因此,我国的社会力量办学亟待提高。

4、住房问题

近年来,住房问题成为全社会关注的一个焦点问题,特别是一路飙升的房价,让众多购房者望房兴叹。目前形成的以市场化取向为主房地产业,是住房难的主要原因之一。

房地产投资的迅速增涨与投资过热。由于受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以出口拉动经济增长的战略遭重创,国家调整经济发展战略,于是房地产成为拉动内需的支柱产业。房地产投资的年增长率,从1998年的13.7%迅速提高到2003、2004年的30%左右。与此同时,房地产投资额占同期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也从1997、1998年的12%迅速提高到这些年的接近20%。住房投资的高速增长一方面反映政府通过房地产业带动经济增长的政策偏好;另一方面,住房投资过热使得整个国民经济发展过分依赖房地产业的发展,金融信贷风险增大,经济产业结构协调等问题迅速凸现,各种能源、电力、建材等基本生产资料的涨价都不利于我国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

商品房价格的迅速上涨。自1997年以来,全国商品房平均销售价格一直呈上升势态,而且上升速度越来越快。过高的房价成为普通公众抱怨政府和谴责开发商的焦点。2004年的房价的涨幅甚至激增至15%。在个别地区,房价涨幅甚至接近30%。与此同时,住房投机已经从大城市迅速波及到许多中小城市。房价的迅速增长,超出普通家庭的承担能力。

住房供给结构失衡。这主要在两个方面,即商品房的大量空置和经济适用房的供应不足。按照国家统计局的数据,全国商品房的空置面积到2005年11月末已经达到1.14亿平方米,同比增长了14.2%。2004年全国经济适用房完成投资仅为606亿元,所占房地产投资的比重为4.6%,同比下降1.5个百分点。由于政府监管不严和房地产商的不规范操作,许多经济适用住房项目都变相成为高档住宅,甚至引发了对经济适用房制度本身的极大争议。市场上对高档房屋的过份提供和对较低房价的经济适用住房的供应不足,不仅造成巨大的浪费,而且增加了经济和金融风险,对经济的持续发展造成严重的不良后果。

三、实施社会政策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

约翰·罗尔斯在其名著《正义论》中强调正义是社会制度的首要价值,正义的主题是社会结构,是社会的主要制度分配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所有的社会改革都必须使社会中最不幸的人受益,否则,该制度就是不正义的。温家宝总理在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中外记者招待会上指出,我们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要实现的两大任务,一是集中精力发展社会生产力;二是推进社会公平与正义,特别是“让正义成为社会主义国家制度的首要价值”。因此,社会公平问题已成为当代中国社会进一步发展的障碍。只有保证了社会公平、实施积极的社会政策,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才能得到落实,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才能得到实现。

1、倡导社会公正的核心价值观

社会公正作为社会规范和价值体系的组成部分,是个内涵极为丰富的概念。它既包括经济公正,也包括政治公正及社会生活其他方面的公正。也就是说,社会公正包括保证每个社会成员享有大致相同的基本权利和同等发展机会,不同阶层的社会成员间能相互开放和平等进入;保证每个社会成员能得到与其贡献相对等的有所差别但恰如其分的回报;保证全体社会成员能够共享社会发展成果。从社会公正的含义可以看出,社会公正涉及到了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关系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核心价值。因此,在全社会要倡导社会公正的价值观念,使其深入人心,成为社会主义国家制度首要价值。

2、社会政策天然的倾向社会弱势群体

社会政策这门学科从产生之初,就天然地倾向社会弱势群体。19世纪以降,伴随工业革命等现代化运动而来的是日益严重的社会问题。现代社会政策的起源,则在于对这些社会问题的积极回应。1873年,德国成立世界上第一个社会政策协会,其背景是19世纪下半期

工业化深入推进的时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推进形成了以自由资本主义为源泉的巨大的生产力,但另一方面也给城市工人的生活带来了越来越多的风险。为了解决这些风险,德国政策出台了一系列社会政策,并以法律形式颁布实施,解决了工业化过程中产生的社会弱势群体问题,首开了世界各国社会政策制度之先河。

中国已经历近30年的高速经济增长,与此同时,经济转轨和社会转型过程中产生了大量的社会弱势群体,也引发了诸多社会问题,如上文所列的一些重点社会问题,都是关系民生的问题,并且已成为近年来社会发展的焦点。因此,今后一段时期内把关注民生作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问题,把缩小收入差距、扩大就业、减少贫困、解决上学难、看病难、住房难等放在突出位置,制定出针对解决这些问题的社会政策。才能进一步巩固经济发展取得的成果,促进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从而使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

3、社会政策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公平

在1998年举行的“欧盟社会政策”论坛上,欧盟经济和社会委员会主席T·坚金斯宣称:“我们相信,社会保护能够帮助促进和推动经济运行。无论是在欧盟层次上,还是在各成员国层次上,社会与经济政策之间的协调与同步发展已经获益良多。„„社会保护削弱会转换为糟糕的经济运行。反之亦然。从而形成消极和每况愈下的轮流恶化,形成低消费和人民被迫减少需求,反过来又造成企业裁减人员,经济发展缓慢或倒退。”坚金斯的观点对我国现实社会经济状况具有很好的思考意义。近几年来我国的通货紧缩对国民经济造成了极大的影响,扩大内需、刺激经济增长的方法未完全达到预期效果。全国下岗失业人员不断增多,对社会稳定与经济发展构成了极大的威胁。加之我国的社会保护和社会保障水平还不高,人们的消费需求受到压制。而低水平的消费会制约生产发展和经济的增长。这对我国的经济发展是非常不利的。经济发展受到影响,反过来又会影响社会保障的能力,从而影响社会稳定。因此社会政策对经济发展的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4、社会政策的制定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变化

中国目前社会政策存在明显的滞后性和局限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确立,但与之相适应的社会政策体系并没有建立起来,造成经济与社会发展的不协调。一面是经济的高速增长,一面是社会事业衰落。社会发展不能适应经济的发展,迫切需要制定与经济发展相适应的社会政策。人们对社会政策内容的理解往往比较狭窄,把社会政策等同于社会保障,或者是仅仅局限于一些应急性的措施。然而西方社会政策的发展史清楚地揭示出社会政策的范畴远远大于社会保障。社会政策也不同于经济政策。改革开放后中国社会一切都以经济为“纲”,好像只要把经济搞好了,经济发展上去了,其它一切社会问题都可以迎刃而解了。经济政策似乎可以代替社会政策。从目前的社会实际情况看,这种指导思想已经带来了不良的后果。实际上社会政策与经济政策是有区别的两种政策。因此,我们在研究制定社会政策时,应当把社会政策作为一个独立的科学研究领域来对待。惟有如此,才能将社会政策的效应发挥到最大程度,对和谐社会的构建、经济的持续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

参考文献:

1.罗尔斯正义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M] 1988。

2.陈国钧社会政策与社会立法[M] 三民书局,1985。

3.金太军 社会保障制度改革与政治稳定:西方的经验分析,学习与探索,2001(3)。

4.林义西方国家社会保险改革的制度分析及其启示[J] 学术月刊,2001(5)。

5.吴忠民社会政策:一个亟待拓展的研究领域[J] 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2(1)。

6.唐钧社会政策:国际经验与国内实践[M] 华夏出版社,2001。

7.关信平社会政策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M] 2004。

上一篇:单县首届全民运动会下一篇:六年级潜力生培养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