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与校园文化建设

2024-05-05

大学生与校园文化建设(精选6篇)

篇1:大学生与校园文化建设

大学生是我们国家的未来,是我们民族振兴的希望,是祖国现代化建设的生力军。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大学生的各种能力,以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在大学生的培养过程中,校园文化的建设为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提供了平台。

每一所大学都应有自己的办学特色与办学风格,大学特色是大学精神的具体表现。大学精神作为大学校园文化的灵魂是由长期的文化积淀而成的,是师生员工的价值坐标,也是一所大学有别于其他大学的标志所在。大学生作为国家的栋梁,作为未来事业的接班人,社会对他们的期望值很高。要培养综合素质高、适应能力强的大学生是学校的目标,也是学校的责任。在大学生的整个培养过程中,不仅需要一大批教授的辛勤劳动,同时更需要全体老师的努力,更需要校园文化环境的熏陶。校园文化为大学生能力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使大学生在校园文化的熏陶下,提高社会组织能力、协调合作能力、竞争适应能力,促使大学生更快地成长成才。

一、校园文化的丰富内涵

大学精神是对学校品格、个性、精神、理想、信念、价值观等精神文化建设内容的高度凝练和整合,是大学在长期办学过程中积淀下来的一种价值理念与价值取向,她是全体师生校园活动的精神支柱与价值准绳。校园文化作为大学精神的外在表现形式,作为大学精神的具体体现,在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中作用非常重要。大学精神是通过校园文化得以体现。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可以净化环境,为广大师生创设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氛围,为大学生的成长营造良好的环境,提供积极正面的引导。

校园文化作为学校建设的“软环境”,极大地提升了学校的品位,更丰富了大学生的课余生活。校园文化作为课堂教育的补充,扩大了课堂教育的范围,弥补了课堂教育的不足,延伸了课堂教育的内容,使校园生活更加充实与生动,更加丰富多彩。校园文化的形式多种多样,它由各种文化节、讲座、社团活动构成:如校园文化节、校园艺术节、校园体育文化节、校园社团文化、校园图书馆文化、校园学术讲座、校园科创文化等等。丰富的校园文化,为大学生营造了一种努力学习、积极向上的精神氛围,让莘莘学子徜徉其中,情操得到陶冶。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使大学生活变得绚丽多姿,每一个大学生都可以在校园文化活动中找到属于自己的一片天空,每一个大学生都可以发挥自己的个性、兴趣与特长,在校园文化活动中,让个性得到张扬,让人格得到完善,让能力得到提升,促使大学生健康成长。

校园文化丰富多彩,大学生活绚丽多姿。大学的魅力不仅仅在于有白发苍苍的教授,英姿勃发的青年才俊,更在于具有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

二、校园文化的功能

校园文化作为大学精神的具体体现,在培养人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校园文化蕴含着丰富的德育价值,学校的办学理念、办学思想、人才观念贯穿于整个校园文化建设中。

1、导向功能:要培养高素质的人才,实现学校的办学目标与理念,就要把德育功能摆在优先的地位,把培养什么样的人摆在第一位。因此,德育价值、导向功能始终贯穿在校园文化的各个方面。大学生正处于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形成阶段,他们的心智尚未成熟,辨别能力又不高,而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外面的世界充满着太多的诱惑。我们处在开放的年代,现代社会科技又这么发达,资本主义不健康的思想随时在侵蚀着我们的机体,网络世界五花八门,网络虚拟世界到处充满着诱惑,这给大学生的顺利成长设置了许多障碍,产生了很多负面影响。一些大学生把握不住自己,主观意志不坚定,很容易随风摇摆,被不健康的文化所左右。因此,校园文化生活引导的功能就显得非常重要。我们要充分利用一切手段,通过媒体、电台、宣传栏等舆论阵地,进行正确的舆论导向,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使大学生能够辨别真善美与假恶丑,能够正确对待外面世界的诱惑。积极引导大学生们参加校园文化活动,营造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环境,通过一系列文化活动,陶冶情操,使大学生们在不知不觉中思想得到净化、心灵得到洗礼,提高理论修养与辨别能力。同时,校园文化的丰富多彩为和谐校园提供了基础,也发挥校园文化的重要作用。

2、凝聚力功能:校园文化的凝聚功能是伴随着导向功能而产生的。校园文化作为一种群体文化,很多活动都是以班级或团队的名义开展,因此,在这些活动中,需要班级全体同学的积极参与和共同配合,需要全体同学的共同努力才能完成任务。因此,校园文化活动可以培养同学们的团队精神与协作精神,能够促进同学之间的交流与沟通,在活动中增进同学之间的了解与友谊,促使交往能力的培养,同时可以约束规范不利于团队建设的行为,有利于良好的个人品行的培养。团队精神、团队作风得到培养,纪律性得到提高,班级的凝聚力得以提升。

3、激励功能:校园文化中的很大部分活动属于竞争对抗性质的活动,特别是校园体育文化,竞争对抗性更强,因此,也更能吸引大学生的参与热情。对抗性活动能够激励大学生发扬拼搏精神,能够激发大学生的潜能,激发为班级争光,为集体争光的热情。因此,对抗性文化活动既能培养学生的拼搏意识与竞争意识,又能锻炼学生的承受挫折、承受失败的能力,使大学生在各种失败中成熟起来。

三、建设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提高大学生的综合能力

高等院校担负着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人才的主要任务,校园文化的建设目标是为了更好地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对大学生进行科学文化、知识教育和如何做人的教育,培养大学生的各种能力,以适应社会各岗位需要的人才。要通过校园文化的建设,促使大学生们尽快地成长、成才。社会在飞速发展,对人才的要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面对竞争激烈的社会,大学生的就业压力可想而知。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能够从容胜出,仅有专业知识还远远不够。在新的形势下,大学生要全面提升自己的各方面能力,学校也要特别重视对大学生社会主义价值观的培养,社会公共品质的培养与敬业精神的培养,促使大学生成为人格健全、行为良好、能力优秀符合社会需要的有用人才。

1、要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重视校园文化的德育价值,创立合乎社会要求与时代精神的积极向上的育人环境。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民族振兴的希望所在。大学生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形成时期,因此,校园文化建设要注重育人功能,要树立科学的人生观、价值观,以抵制各种负面文化对大学生心身健康的影响。要从大处规划,小处着眼。把正确的德育价值、德育倾向贯穿于校园文化的各个方面,内化于各个活动的整个过程。要建立文明、高雅、和谐、创新的校园文化环境,使大学生的日常行为得到约束与规范,在良好的校园环境中心灵得到净化与美化。同时陶冶情操,点燃大学生热爱祖国、热爱社会的学习热情与激情。

2、要以学生为本,要把人的能力发展、人格完善、信仰精神的内化和升华作为人才培养的立足点与归宿点。现代社会是一个开放的社会,是一个充满激烈竞争的社会,同时也是一个双赢的社会。当今社会人才供需关系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社会需要的是高规格高素质,综合能力强的各种人才,需要真才实学动手能力较强的实干人才,而不仅仅需要只拥有一纸文凭的毕业生,大学生的就业压力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大。针对用人单位对人才素质提出的新要求,根据社会供需关系发生变化的新情况,学校要适时调整人才培养规格。在当前,学校应当更加重视大学生能力的培养,要通过各种方式强化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把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一切为了学生的就业,一切为了学生的成才作为人才培养的目标。要创建丰富多样化的校园文化,为大学生的各种能力培养提供一个平台。通过校园文化建设培养大学生适应社会的各种能力,如竞争意识、创新意识、团队协作意识的培养,组织能力的培养,社交能力的培养等,使大学生能够脱颖而出,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从容胜出。

3、校园文化建设要体现创新精神。创新是校园文化的灵魂,新颖才有吸引力,独特才有魅力。要将创新精神融入校园文化建设的各个方面,在创新中张扬个性,在创新中培养大学生的独立精神。创新包含内容的创新与形式的创新。要紧跟时代步伐,与时俱进;要提倡原创精神,要大胆推新,鼓励大学生在校园文化活动采用新的思维新的方法,以新的视觉组织活动,力争以“新颖”、“独特”来吸引人,以激发、吸引大学生的参与热情与创作热情。同时,校园文化建设要紧密联系社会实践,要与大学生的切身利益相结合,以能力发展为目标,通过各种活动提升大学生各方面的能力。要创设多样性的校园文化,以适合不同层次、不同兴趣爱好、不同个性的大学生对精神文化的需求。有人喜欢唱歌,有人喜欢跳舞,有人喜欢动,有人喜欢静,每个人的兴趣爱好都不同,因此,要创建丰富多样的校园文化,给大学生更多的选择空间,以吸引不同的人群的需求和参与,使大学生们在丰富的校园活动中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培养自己的各种能力,以适应社会的竞争的需要。

篇2:大学生与校园文化建设

一、序论提出中心论题:如何构建和谐校园;说明写作意图:通过对如何构建和谐校园的探讨,了解大学生活,切身投入维护校园和谐,丰富校园的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

二、本论

1构建和谐校园,关键在于依法治校。依法治校是构建和谐校园的内在要求。

1.1对依法治校和和谐校园的理解;

1.2依法治校对构建和谐校园具有重要意义;

1.3全面推进依法治校,构建和谐校园的探索;

2八荣八耻构建和谐校园

2.1 社会主义荣辱观与“培养什么人”;

2.2 社会主义荣辱观与“怎样培养人”;

2.3 推动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

2.4 八荣八耻为镜子

三、结论

篇3:大学校园文化与和谐校园建设

丰富渊博的知识结构的整合。学生工作的创新, 既包括工作方法的创新, 也包括工作思路的创新。[4]高职院校学生干部群体具有较强的动手能力、锐意进取的精神、拥有超凡的创新能力, 这一切都展现出崭新的时代风貌和特有的先进性。在实践中创新, 在服务中创新, 是大学生学生工作的特色。他们只有学会创新, 工作才富有吸引力和挑战力;只有懂得创新, 学生工作才能突飞猛进地发展。因此, 对高职院校学生干部要不断强化创新意识、特色意识, 切中时代发展的脉搏和学生发展的现状与实际, 逐步形成现代学生干部工作的新意识、新理念。具体要求辅导员在学生干部培养工作中要注重启发和引导, 布置任务和开展活动时应注重强调目的和要求, 把方法问题交给学生干部自己去思考和实施。对学生干部提出的新观念、新思维、独到的工作方法和取得的成绩, 应及时给予肯定和赞赏, 以逐步开发和培养学生干部的创造潜能和创新意识。

2.5制定合理的激励机制

制定合理的激励机制, 确定目标后, 应放手让学生干部大胆独立地开展工作, 激励他们向更高层次迈进。这种激励机制的实行, 可以满足学生干部强烈的自我意识, 从而激发其极大的能动性, 充分调动他们的工作热情, 既能培养他们的实际工作能力, 也能满足他们渴望获得教师信任和尊重的心理需要。因此, 首先, 辅导员在对学生干部培养的过程中要确定合理的激励方式和目标, 多鼓励, 多引导, 帮助、支持他们, 成为他们的朋友和后盾。不要因为事情办错了, 或者办得不漂亮, 就否定他们, 只有通过实践, 反复地锻炼, 才能达到更好的效果。其次, 对学生干部的部门岗位实行轮换制, 这样不仅可以调动学生干部工作的积极性, 还可以为全体学生创造发展的机会, 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民主法制观念, 更是素质教育思想的一种体现。

2.6将“传帮接代”作为学生干部考核的重要指标

为了防止高职院校学生干部队伍出现“青黄不接”的现象, 应将“传帮接代”作为学生干部考核的重要指标, 作

1. 校园文化与和谐校园

所谓校园文化, 是指学校在创建和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体现学校特色的、师生一致认同的思维模式、道德规范、行为习惯和价值观念的总和。高校校园文化是一种特殊的文化, 是一种亚文化, 它是直接影响大学生成长的环境因素, 同时也是高校教育机制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一般来讲, 校园文化分为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等层次。物质文化主要是指校园的物质环境, 是校园

为对学生干部工作阶段性的总结和评估。此外, 还要对高一届学生干部工作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指标考核, 形成严格的考察机制, 作为学生干部培养发展链条的有效环节, 并实施动态管理。

2.7建立学生干部挂职锻炼基地

选派优秀学生干部到政府部门及其他企事业单位挂职锻炼, 是大学主动服务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有效措施。社会实践能让他们提前走上社会, 认识社会, 融入社会, 增强社会适应能力。这既能提高他们的政治理论水平和对待事物的应变能力, 又能培养他们的组织性、纪律性的观念, 学习待人处事的方法, 进一步提高思想觉悟, 从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完成从学生到社会人的转变, 同时也锻炼了他们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5]高职院校一方面要加强和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的联系, 建立固定的挂职锻炼基地, 另一方面要鼓励各系部根据自身的学科特点, 加强与社会各界的联系, 建立学院级的挂职锻炼基地, 为更多的优秀学生干部提供接触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的机会, 为他们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同时还必须通过反馈机制及时了解使用单位对学生干部的要求, 及时调整我们的培养方案, 使我们的培养工作做到与时俱进, 以便培养出满足社会需求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关培兰.简明行为科学辞[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1989.

[2]卢盛忠.组织行为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 1993.

[3]朱智贤.心理学大词典[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89:618.

[4]夏雪莲, 周玉宏.高校学生干部的选拔与培养[J]科技信息 (科学教研) , 2008.

[5]张中兴.明确目的端正态度做一名优秀的高校学生干部[J].卫生职业教育, 2008, (16) .

文化的物质体现, 同时也是精神文化的外在体现, 它包括校容校貌、校园建筑特色、校园体育文化设施等;物质文化主要是指各项校纪校规、学生管理制度、社团活动制度、后勤保障制度等方面, 是校园文化的中间层次;精神文化是指校园人的精神生活方式和意识形态。它包括反映人类认识成果的思想理论体系, 言语和非言语的沟通, 以及认知方式、创造能力、思维模式、价值观念等。

何谓和谐校园?和谐校园并非是校园里人与人之间没有矛盾、一团和气, 也不是教师和学生个性被压抑、矛盾被掩盖、问题被搁置为表象的“稳定局面”。和谐校园是人自身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人与社会和谐、人与自然和谐的缩影;是通过建设新型校园文化以实现制度与师生、课程与师生、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内和外顺, 各方面都能协调发展为核心的素质教育模式;是校园内各教育要素之间的全面、自由、协调、可持续的动态发展, 并非停滞不前的一种绝对稳定状态, 而是一种动态平衡的相对稳定状态;是对学生发展、教师发展、学校发展三者协调发展的一种状态。总的来说, 和谐校园就是指学校各种发展要素间的一种均衡有序、协调促进的和谐状态。

校园文化建设之所以是和谐校园建设的重要环节, 是由于校园文化作为一种无形的“软”力量, 它可以优化学校软硬环境, 增强学校的生命活力, 促进各种教育资源协调配置, 进而推动校园和谐发展。构建和谐校园, 目的就是把学校建设成为学生学习深造、教师教学科研、管理人员建功立业的一个良性生态系统。营造积极健康、充满活力的校园文化能有效地激活学校内各教育要素的活动潜能, 使它们处于全面、自由、协调和可持续的动态发展状态, 这正是和谐校园建设的题中之义。

2.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当前,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存在着一些问题,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对高校校园文化的主体认识存在问题。

通常人们都认为高校校园文化的主体只是大学生。这是对校园文化的主体认识的一个误区。实际上高校校园文化的主体不仅仅包括大学生, 还包括大学里的教师、管理者和职员。不仅仅包括校园的物理布局, 还包括学校的管理制度、教职工的精神风貌、敬业状态等。高校校园文化是这几个群体、几个领域的文化场相互碰撞、融合的产物。在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如果只把学生或校园的硬件设施看作校园文化的主体, 那就会大大影响校园文化建设的成果, 从而不利于和谐校园的构建。

2.2 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缺少批判的生存空间。

大学校园是一个学术激荡的地方, 但是当前的高校在进行校园文化建设时不能容忍批判的声音存在, 生怕批判声音的存在会影响到校园文化建设的成果, 便认为批判声音的存在会干扰大学生形成统一的价值体系, 从而对校园文化建设不利, 认为批判声音的存在与和谐校园建设相冲突和违背, 认为这样校园就不和谐了。实则不然, 大学植根于学术的激流之中, 只有通过学术的交流与碰撞、东西方文化的冲撞、古今各种思潮的交锋与交融, 才能体现出高校校园文化的充实与敦厚, 才能真正体现出特色的校园文化, 才更利于和谐校园的建设。因为, 校园文化是古今中外各种文化传承、筛选与创新的中介与平台, 只有在对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的批判中进行甄选, 才能汲取中外文化的精华, 从而更好地促进学术增长。

2.3 轻视精神文化建设。

目前, 我国高校校园文化建设过于注重实用, 只愿意去做那些工作效果“实际的”工作, 只愿意去做那些容易被领导看得见的工作。说白了, 就是只愿意去重视校园物质文化建设, 而对于校园精神文化建设则不那么积极。这使得校园文化建设只成了“表面上”的文章。实际上, 校园精神文化才是校园文化的内核, 才是校园文化的核心, 缺少了精神文化建设的校园文化是不健全的校园文化, 单纯的物质文化建设就失去了校园文化建设的意义所在。轻视校园精神文化建设就难免会使得校园文化建设流于形式。

2.4 校园文化建设出现千篇一律缺少特色的现象。

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模仿、趋同的现象比较严重, 无论是校园文化活动的组织体系还是管理制度等都朝着一个统一模式进行, 缺乏各自的办学特色。以文科为主的院校应当体现出文科的特色, 以理工科为主的高校应当体现以理工科为主的特点, 即使是同为一个学科类型的高校由于地理纬度、建校历史不同等原因也应当体现不同的风格。但是, 当前的情况却是各个高校的校园文化建设无论是从指导思想, 还是实施途径来看, 情况都大体相同, 无法体现各自高校独特的历史与人文特色, 导致校园文化建设水平大打折扣。

3. 加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 构建和谐校园

3.1 树立多主体共建意识, 积极促进多主体共同建设。

校园文化的主体不仅仅包括大学生, 还包括大学里的教师、管理者和职员。所以校园文化建设不仅仅是大学生的事情, 还是各个群体共同参与建设的事情, 校园文化绝不是学校内部哪一个或几个部门所能建设得好的。校园文化建设与高校的各个方面的工作都有着密切的关系, 良好的校园文化的建设需要各个层面的人共同参与到其中。一个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也不仅仅让在校大学生受益, 包括教师、管理者和职员也是受益者。因此, 高校必须树立全员共建校园文化的意识。浓郁敦厚的校园文化的建设需要依靠全体高校师生员工共同为之奋斗。我们绝对不能认为学校文化建设只是学生管理部门的责任, 也不能认为校园文化建设只是学生的事情, 我们要积极调动各方面的力量投入到校园文化建设中来, 共同建设共同受益。只有这样才能把我们的校园建设得更加和谐, 使学生乐于学习, 使教师乐于授业, 使职员乐于服务奉献。

3.2 在加强校园物质文化建设的同时, 大力加强校园精神文化建设。

建设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不仅要把校园物质文化建设好, 更要把校园精神文化建设好。加强校园精神文化建设, 全体师生员工首先要认真学习校园精神文化的各项内容, 消化理解各项内容之间的关系。精神文化的内容主要包括“校训、学校精神、办学理念、办学宗旨、校风、教风、学风、校歌、校徽”等内容。其中, 学校精神是校园精神文化的灵魂, 是校园群体的共同理想和价值取向, 是群体的向心力、凝聚力与原动力。有了这种精神, 我们就会在追求更高的目标中不断挖掘自身的最大潜能, 不屈不挠, 百折不回, 在不断自我否定中创造出新的超常业绩, 永不停留, 永不满足。校训是学校精神的集中体现, 是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修炼学业、行为习惯要求及品德修养、激励全校师生团结奋进的教导和诫条, 是全校师生都必须遵守的法典, 具有较高的权威性。办学理念既能体现办学者高瞻远瞩、运筹帷幄的战略指挥性, 又具有在办学

对民办高校班级文化建设的思考

熊继承1、2皮莉3、4

(1中南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 湖南长沙410083;2湖南涉外经济学院, 湖南长沙410205

3湖南大学政治与公关管理学院, 湖南长沙410082;4湖南涉外经济学院, 湖南长沙410205)

摘要:班级文化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具有独立性、局限性、互动性的特征。班级文化对增强班级集体的凝集力, 培养积极向上的班风, 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民办高校的班级文化建设有自己的独特要求, 要根据民办学校的学生、校园文化、文化活动的特点, 建立有班子、有制度、有活动的“三有班级”。

关键词:民办高校班级文化建设

共青团十四大报告中指出:“团的基层组织是全团工运作中的战术可操作性。它在原则上确立了办学的指导思想。办学宗旨是办学的主要目的和意义, 是面向社会的宣言书, 它标明了学校的社会主义性质和党性原则。同时, 体现了根据市场经济对人才的需求而必须随机不断改革创新办学内容的灵活性, 是学校办学原则性与灵活性的统一。“校风、教风、学风”, 是校园精神文化的核心内容, 是社会考察评价学校最主要的着眼点, 是社会对学校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和谐统一。其中, 教风和学风又是校风赖以形成的保证。“校歌、校徽”, 是学校精神风貌的外显, 是师生内在气质的张扬, 是学校追求高档次、高品位思想境界的一个标志。它们对内炼素质、外塑形象将起到其它教育宣传手段所不能替代的重要作用。只有使全体师生深刻地了解了校园精神文化的内涵才能有的放矢地去建设它, 才能够使他们深深为校园精神所吸引和感染, 并在潜移默化中修正自己的言行, 从而自然而然地就形成了一个和谐的氛围, 促进和谐校园建设。

3.3 广开言路, 乐见批评。

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出现种种错误是在所难免的, 当出现了错误与不足时要乐于听取大家的批评与批判, 要广开言路。大学校园本身就是一个学术激荡的地方, 如果没有批评的声音存在, 如果不能容忍批判的声音存在, 就不是大学校园, 而是独裁校园, 怎么有和谐可言呢?真理越辩越明, 所以我们在进行校园文化建设时要广开言路, 让所有的人畅所欲言, 说出各自的意愿, 只有这样大家才能坦诚布公地对待彼此, 才能达到一种动态的和谐。所以, 在校园文化建设时不要怕批评和批判的声音存在。只有言路大开大家都能畅所欲言才能更好地和谐相处。只有这样才能把校园建设得更加和谐, 才能出现“百家争鸣、百花争艳”的生动景观。

3.4 建设富有特色的校园文化。

在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要积极结合高校自身的特点探索高校自身的定位, 制定适合学校发展的特色校园文化。根据高校自身的发展历史, 从学校的历史积淀中汲取创造力, 同时又要从学校当前的发展优势中获得创新力, 作的基础, 是团建设的重点。要紧密结合党的基层组织建设, 切实加强和改进团的基层组织建设, 下大力气整顿好松散瘫痪的基层团组织, 把团的基层组织建设成为具有凝聚力和战斗力的坚强集体。”共青团十五大报告中也指出:“必须以基层团组织建设为重点, 在巩固的基础上推进团建创新。”共青团十六大报告中又再次深刻提出:“大力推动团的基层组织建设。基层组织建设决定着共青团最本质的影响力、战斗力和生命力。全团要从巩固和扩大党执政的青年群众基础的战略高度, 下大力气抓好基层从高校的具体校情出发, 制定适合高校和谐发展的新目标, 营造富有特色和个性的校园文化。校园文化的特色不仅可以从学校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归纳, 还可以从学校当前和未来的发展中能动地营造;既要考虑到高校所处的地理位置, 又要考虑自身所处的社会位置。此外, 还要继承和发扬一切优秀传统文化, 借鉴吸收国外文化的精髓;既要体现时代精神和创造精神, 又要具有世界眼光, 使新时期高校校园文化真正建设成为特色鲜明的高校校园文化。

4. 结语

高等学校校园作为社会的一个组成部分势必要加入到和谐社会的建设中, 势必成为促进和谐社会建设的一支重要力量。要构建和谐校园就必须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加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 构建和谐校园, 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完成的, 应使得高校中的每个人都树立起强烈的校园文化建设的使命感和责任感。高校的管理和服务者应当广开言路并认真对待、评判批评, 不断推进科学化管理, 创建高雅的环境氛围, 进一步加强、完善校园文化建设, 从而把校园建设成校园内各教育要素之间的全面、自由、协调、可持续的动态发展的校园, 为构建和谐社会作出自己特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陈荣霞.加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 构建和谐校园[J].中国校外教育, 2008, (9) :39.

[2]王雪军, 徐素萍.新时期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研究[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02, 10 (5) :91-92.

[3]顾伟, 陈靓.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构建和谐校园[J].中国科技信息, 2008, 5 (10) :202-204.

[4]潘懋元, 王伟廉.高等教育学 (第二版) [M].福建:福建教育出版社, 2007:297-300.

[5]刘瑞娟.论大学校园文化与和谐校园建设[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 2007, 10 (19) :143-145.

篇4: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与德育研究

[关键词] 校园文化建设 德育功能 研究

一 、校园文化建设是德育的重要内容

随着我国高考制度的恢复,高教事业和文化事业的发展,在80年代中期便形成了立足校园,辐射社会的校园文化。高校校园文化,笔者认为,它就是以师生为主体,以业余文化为主要内容,以校园为主要空间,以价值观为核心的校园精神为主要特征的群体文化。它包括校园文化舆论环境、校园文化活动和校园文化意志三大要素。一个学校的校园文化必然会对生活于其中的每个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是高等学校德育的重要途径。对于高校德育工作者来说,要充分认识到,校园文化建设活动是德育工作的一条有效途径,是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首先,这是由于校园文化自身的作用决定的。具体地说,它对德育工作的作用可归纳为三个方面:

1、校园文化的导向作用。校园文化能够引导师生员工去追求这一文化理想、实现学校所确定的目标。这同德育工作的首要目标是一致的。学校提倡什么样的校园精神,怎样提倡,都会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高校德育工作的历史表明,校园文化建设这块阵地,社会主义思想不去占领,资本主义思想就必然会去占领。我们必须加强对校园文化工作的领导、引导校园文化热点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

2、校园文化的约束作用。学校成文的、约定俗成的校规校纪、校风校貌等,对学校师生员工的思想和行为起着约束作用。因化为文化特质的校园精神,就成为校园师生员工共同遵守的道德规范,显然,这种精神上、思想上的熏陶所取得的德育效果,要比枯燥、单调的说教好得多。

二、校园文化建设的德育任务

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我们需要注意哪些德育要求呢?笔者认为有两方面的任务:1、通过各种文化活动,提高师生员工的精神境界。2、满足师生员工的文化生活需求,促进他们的健康发展。

提高师生员工的精神境界,既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根本目标,也是德育工作的根本目标,它必须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通过各种学术性的、科技性的、文化艺术性的、文艺体育性的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形式,帮助师生员工提高社会主义觉悟,培养共产主义理想、道德、情操,坚定对党的基本路线的信念,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并且教育、鼓舞他们积极进取、勇于改革、以科学态度和实干作风献身于社会主义建设,以爱国主义热情从事祖国“四化”建设。邓小平同志坚持和发展了毛泽东德育思想,成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认真学习邓小平同志这方面的思想,提高广大师生的精神境界,对我们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无疑具有重大的实现意义。

校园文化建设要有助于大学生的个性完善与心理健康。内向性格的人,通过一定的社团活动锻炼,能逐渐变得活泼,开朗,善于与人打交道;意志薄弱者,在良好的校园文化塑造下,会变得意志坚强。校园文化对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意义更大,紧张的学习生活容易使人产生孤僻,寂寞,无聊等不良情绪。这种状况若长期得不到解决,向内可能构成对个体的危害,使人逐渐变得情绪低沉,形成不良习惯,发生心理上的抑郁症状;向外则可能因寻求某种刺激而转化为对社会的骚扰,因此,增进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前提是最大限度地满足他们的精神文化需要,使大学生课余生活能在愉快之中度过。

三、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是形成校园精神

要想很好的完成校园文化建设所需要达到的德育任务,必须形成良好的校园精神。校园精神是校园文化的灵魂。塑造具有鲜明时代特征和学校个性特色的校园精神,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校园文化建设为德育工作服务的保证。

校园精神是一种校园文化现象。所谓校园精神是指学校师生员工在从事各种校园文化活动时及其所特有的生活方式中体现出的思维活动和共同的心理状态,是师生员工在一定历史条件下,为谋求生存和发展,达到既定的教育目标,而在长期的教与学,工作与生活等方面实践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并为广大师生员工所认同的一种群体意识。

校园精神作为一种促进人向上的群体意识,它是某个特定学校广大师生员工价值观和人生观的综合反映,它是师生员工们的共同理想,共同信念,共同追求,共同的意志和风格,职业理想,职业行为规范和标准模式等的综合体现。显然,这是我们德育工作必须占领的重要阵地。

那么,校园精神与德育工作两者的联系在哪里呢?这主要表现校园精神的导向作用上。校园精神对人们的激励和聚合,实际上已构成了对人们思想观念的确立和行为的产生发展的导向。生存于一定校园精神氛围的人们,应该培养什么样的精神,抛弃什么或反对什么精神,以及他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方式,信念和意志品格等,一切现象无不要受到这一校园精神的熏陶和约束。如果个体的思想、行为与一定的校园精神不符或相背,即使他人不知或不加责备,本人也会感到不安。这便是校园精神的强大导向作用,促使人们精神世界的发展产生了从众现象,达到或逐渐趋向于一体化,从而使生存于该校园的人们具有某种“精神特征”。良好的共识,正是德育工作所要求的。

由此,我们可以认为,如果我们的德育工作能够把高校对学生的德育要求,融进校园精神的培育和发扬中,必将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通过校园文化建设,促进德育水平提高的思考

我们知道,校园文化建设是一个动力大系统,其内部之间彼此协调、相互促进。以校园文化建设来促进德育工作、需要校园文化建设自身形成一个良性循环的机制。当前,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带来的社会形势飞速发展、高校的德育工作在遇到前所未有的困难的情况下,我们的校园文化建设,必须探索出新的途径,才能促进德育水平的提高。我认为校园文化建设必须走发动群众、增强趣味、对外开放的路子,才能实现我们的目标。

发动群众。校园文化是群众性文化,如果校园文化建设不能吸引广大师生来参与,我们所倡导的校园文化就建立不起来,更无法达到寓教其中的效果,德育工作就将失去一条有效的途径。因此,校园文化建设必须具备广泛的群众基础。坚持“点”“线”“面”三结合,“点” 是指班集体和学生寝室这样的学生基本组织单元,“线” 指学生社团,“面”指全校性的综合活动,不仅要考虑到“点”“线”的发动,而且考虑到“面”的普及。各项活动都必须力图最大限度地发动广泛的群众参与,充分挖掘群众的潜力,用校园文化精神去感染、教育学校的每一个人。让各位大学生都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得到锻炼的机会。这样,我们的德育工作要求就在连续不断的,广泛的文化建设活动中渗透到了学生们的思想中。

增强趣味。当前,高校的德育工作面临困境的重要原因之一就在于思想政治工作的形式单调、枯燥,集中灌输过多。而没有趣味性的德育就像红花缺少绿叶的衬托,单调乏味,必然为受教育者所厌烦。所以,我们在进行校园文化建设,并以之做为德育的一个重要手段时,必须增强它的趣味性。概括地说,就是要内容丰富多彩,饶有趣味,形式新颖,有创造性。这样才能不断突破旧的模式和思想框架,给校园文化建设不断注入新的血液,才能体现当代大学生的精神追求,并使他们在这些活动中,受到祖国悠悠历史文明,灿烂传统文化、优良民族文化传统的熏陶,近代爱国主义的教育;受到正确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个性修养的教育,从而积极而有效地引导他们自觉地达到文明的德育要求,给他们上了一场又一场生动的德育课。

篇5:大学生微电影创作与校园文化建设

摘要: 如今,微电影凭借其制作时间短、投入成本低、趣味性强等特点受到越来越多的大学生的热爱和追捧,学生们不仅喜欢观看微电影还亲自进行创作拍摄。微电影走进校园,丰富了大学生群体的校园生活、提高了学生们的创新实践能力、利于学生素质全面发展,更会使校园文化健康的发展,增强学生对校园文化的认同,对校园文化建设起到了积极作用。

关键词:微电影;校园文化

一、微电影概况

1.微电影的界定

说到“微电影”的具体含义,学界并未给出明确的说法。虽然微电影的形态并不高深,但是它的指向却有模糊性,很多电影人给出了不同的说法。比如,电影导演王小帅定义微电影为“就是短片……改头换面” [1 ]。我国新生代导演的佼佼者陆川认为“微电影就是由以前的短片演变而来,只不过微博诞生之后,短片也赶时髦换了个‘微电影’的新名称” [2 ]。每个人的观点不同,见解不同,但都有其道理。目前,关于“微电影”的定义普遍使用较多的是来自百度百科的说法:“微电影,即微型电影,又称微影。是指专门运用在各种新媒体平台上播放的、适合在移动状态和短时休闲状态下观看的、具有完整策划和系统制作体系支持的具有完整故事情节的‘微(超短)时’(30秒-300秒)放映,‘微(超短)周期制作(1~7天或数周)’和‘微(超小)规模投资(几千~数千万元每部)’的视频(‘类’电影)短片,内容融合了幽默搞怪、时尚潮流、公益教育、商业定制等主题,可以单独成篇,也可系列成剧。”

2.微电影的特点

从传播内容上看,微电影具有三个最本质的特点:微投资、微时长和微周期。正是这些区别于传统电影的特征,使得微电影呈现出平民性、草根性。观众不再仅仅坐在屏幕前观看明星们演绎的电影,不再仅仅是一个旁观者。普通百姓也可以写剧本、拍摄影片。微电影使电影创作变成人人皆可参与的艺术。

二、校园微电影与校园文化的关联性

学校的主体当然是学生,每一个学生都生活在学校中,校园文化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学生们不仅体会着校园文化中物质环境的变化,还自觉不自觉地感受着校园文化的精神内涵。作为学校的主体,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群体,学生们在接受校园文化氛围的同时,更要起到引导与塑造的作用,充分发挥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

在校园微电影的创作中,教师起到的仅是辅导作用,作为主体的仍然是学生本身。学生亲身感受校园文化,结合有趣、感兴趣的故事情节,把校园文化的内涵展现出来。用短短的电影视频表达正面的教育意义,增强学生对校园文化的认同感,从而起到育人的作用,进而促进校园文化建设。

三、大学生创作微电影的可行性分析

1.微电影制作门槛低

微电影的微投资、微时长和微周期的特征告诉我们大学生制作微电影是非常容易实现的。首先,制作微电影不需要很多的费用,学生们完全可以根据自身的经济实力来选择拍摄所需的道具、场景,只要提前预算好,就会在学生的经济承受能力范围之内。其次,制作微电影不需要拍摄传统电影所需要的正规、价格昂贵的器材,学生们完全可以用手机、照相机、录像机等已有的设备来进行拍摄。最后,将拍摄好的微电影只须要上传到网络上就可以让广大的受众观看到,并不需要像传统电影一样在电影院放映,微电影的发布渠道更加简单。

2.科学技术迅速发展

近年来,科学技术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发展。我们的生活空间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实现了曾经认为并不可能实现的梦想。其中的一些科技为孕育校园微电影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

首先,拍摄器材的价格明显降低,并且种类齐全、携带方便。手机、相机等设备的功能也更加多样,基本都具备摄像的功能。学生们只须要用自己原本就有的摄像器材,就可以随时随地拍摄出表达自己观点的微电影,不会为资金和设备问题而为难,大学生完全可以实现自己的电影梦。

其次,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视频剪辑、制作的软件十分普及,操作简单,网络上的教程也很多。没有专门学习过视频软件的学生也可以在下载后自己学习操作,为后期的视频剪辑提供了便利。

最后,网络技术的发展使校园微电影的发布更加简单便捷。学生只须要把拍摄好的作品发布在微博或者人人网等媒体平台上,就可以让更多的同学观看。随着智能手机的发展,它的便捷性、交互性的特点使人们利用短短的碎片时间就可以欣赏微电影。并且可以对学生们制作的微电影进行评论、互动。

3.大学生的需求

大学生是引领时尚的风向标,拍摄微电影是比较新鲜、时尚的,学生们已经不能仅仅满足于分享文字、图片等静态的内容,视频的制作越来越吸引广大的学生群体。大学生用镜头捕捉校园里的点点滴滴,表达思想、记录社会生活。在这个过程里不仅获得了乐趣,还会激发学生的创造力。

四、大学生微电影对校园文化建设的作用

校园微电影不仅仅是一种娱乐方式,更代表了一种文化的传播形态。大学生将真实的校园故事经过艺术加工,融入自己的主观思想、客观的分析,得到积极正面的信息传递给受众,潜移默化地对其进行教育。最后,使广大在校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增强学生对校园文化的认同感。

1.励志题材传递正能量

微电影与传统媒体相比,门槛较低,具有亲民性、贴近性。微电影所传达的内容和观看者的生活故事息息相关,深入到学生们的内心世界、思想脉搏,甚至会把自己想象成剧中人,引起强烈的共鸣。因此,多拍摄具有正能量的励志题材的微电影作品,会在无形中传递出积极乐观向上的人生观、价值观。励志的校园微电影能在剧情中渗透着学生们对社会、人生的深刻思考,养成对真假、善恶、美丑的分辨能力,受众在观看时会不知不觉地唤醒内心的自我价值感,产生正能量和奋发向上的人生追求。

2.思想政治教育

大学课堂,老师都是通过马克思主义、思想道德与修养等课程来进行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而这些课程带有明显的说教特点,即使老师讲的再好,学生们大多都不愿意听。然而,在新的形势下,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要采取新的有效的方式,学校的相关教师要进行有益的探索和尝试。微电影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此种需求,它贴近学生们的日常生活,自己可以参与进来,远离了灌输理论的方式,学生的积极性会很高。微电影的内容恰恰深入学生的内心世界,产生思考。比如说短短的十分钟左右关于亲情的微电影,会让那些平时只知道向父母索取爱,而不会关心父母的学生愧疚,认识到自身的不足,进而自主地改正。

3.促进学生素质全面提高

校园微电影的制作紧紧围绕着校园文化,大学生通过创作微电影,增强了创新能力、开拓了思维,通过写剧本、拍摄、后期制作、发布等多个环节,学生们在其中锻炼了团队合作等能力,对社会和生活有了更加全面、正确的认识。在这一过程中,不仅加深了学生对校园文化的认同感,还在一定程度上达到了素质教育的目的。健康向上的校园微电影有利于形成良好的风气,有助于校园文化建设。

大学生创作校园微电影,开拓了学生的视野,使学生的素质得到全面发展,并且对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起到重要的作用。与传统的教育和宣传相比较,校园微电影更为新颖,甚至是更为有效的载体。高校应鼓励、支持、配合大学生创作微电影,加强理论研究和实践指导,给予政策扶持、经费投入,多举办一些校园微电影比赛,把学生关注的感兴趣的校园故事、热点问题拍成微电影传播,会对校园文化建设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参考文献:

篇6:大学生与校园文化建设

校园文化是指学校在逐步发展中所形成的具有独特凝聚力的学校面貌、制度规范和学校的精神气氛。它包括校园建筑设计、校园景观、绿化美化等物化形态的内容,也包括学校的校风、校训、教风、学风、人际交往、规章制度等行为准则。“学校文化之于学校犹如灵魂之于生命、思想之于人类”,校园文化是一所学校综合实力的反映,是学校持续发展的底蕴和永恒动力,是最好的培养师生德行的隐性课程,是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是一个学校发展的灵魂,是凝聚人心,展示学校形象,提高学校文明程度的重要体现,对师生的人生观产生着潜移默化的深远影响,对于提高师生的人文道德素质,拓宽他们的视野具有深远意义。

有人说:“校园是一本活的教科书,使每座墙都能说话。”学校的教育,不仅仅是通过词语、说教起作用,而是还应通过立体的、多彩的、无声的环境时时处处对师生的思想情操、行为习惯产生熏陶、渗透的影响,从感知的角度讲,其教育意义更深刻,更持久。每座墙都能说话——校园物质文化环境

物质文化环境是一种直观性的文化,它直接表现是师生所处的文化氛围,有较强的直观性。如校园的布局,教学设施,环境卫生等。校园文化建设应从以创建优美校园为主要内容的物质文化入手,运动场、室内体育及运动器材、图书馆中丰富的藏书、先进的图书资料阅读工具、广播站及广播器材等齐全的设备设施都可成为学校的教育基地,为学生提供全方位服务,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使校园的每寸土地,每一面墙都成为育人的阵地。

校园物质文化是历史传统文化和社会价值的沉淀,蕴含着巨大的潜在教育意义,学生不仅通过物质景观掌握一定群体的环境知觉,同时从景观中领会特定文化与空间设计、态度、情感和价值观,并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

学校应该注意环境文化建设,发挥校园文化的熏陶功能,通过绿化、香化、净化、园林化、知识化,让校园的一景一物,每堵墙壁,每个角落在无声地“说话”。这样我们的校园才能成为学生流连的花园、温暖的家园和幸福的乐园。润物细无声——校园精神文化环境

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精神文化是目的,物质文化是实现客观目的的途径和载体,是推进学校文化建设的必要前提,完善的校园设施将为师生员工开启丰富多彩的寓教于乐、寓教于文的教育活动提供重要的阵地,使师生员工教有其所,学有其所,乐有其所,在求知、求美、求乐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启迪和教育。

完善的设施,合理的布局,各具特色的建筑和场所,将使人心旷神怡,赏心悦目,将有助于陶冶校园人的情操,将塑造校园人的美好心灵,将激发校园人的开拓进取精神,将约束校园人的不良风气和行为,将促进校园人的身心健康发展。一种潜在的美育熏陶

校园文化活动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学校教育的目的是为社会培养有知识、有能力、有良好人格和个性的人才。相对而言,课堂教育是一种共性的教育活动,而校园文化活动则可更充分地使学生施展才华,发展个性。通过各种活动,使学生的兴趣和爱好得到发挥,并在各种活动中挖掘学生个性的潜在能力,充分认识自我,客服心理障碍,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开展各项活动,把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新时期的爱国主义精神渗透到各类活动中去,既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又净化了校园的精神环境;既增长了学生的才干,发展了个性,又使学生接受了教育,从而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优良的文化环境有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和创造美的能力。一种协调的行为规范

健全校园文化建设要有专门的组织机构,如成立由校长、各部门负责人、班主任等组成的领导小组就校园文化阵地,环境卫生,绿化美化,校园保卫等进行明确分工,责任到人,同时在学生中建立执勤队,校园文明监督岗等,增强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约束的能力,要加强常规管理,进一步修正和完善校园管理制度,如班级管理制度,学生日常管理制度,课外活动制度,公物管理制度,卫生管理制度,治安管理制度等。把校园文化建设纳入目标管理体系,确保校园文化与学校其他工作同步发展。

如今,校园内的很多规章制度均挂于教室的墙上,学校的校训校风布置在醒目的位置上,立意深远的名人名言张贴于教室的墙上和走廊里,时常激励着学生。校园的宣传栏、阅读栏和标语等都显示校园文化的个性,可以直接展示校园文化的交流。

校园文化是学校的环境氛围和办学风格的反映,它包括校容校貌、校风校纪、师生的道德规范、行为准则、心理趋向、价值观念、及人际关系等方面的内容,透射出独特的校园精神的凝聚力、感染力和震撼力。它不仅对师生具有巨大的感染作用,而且通过培养出的人才的高素质辐射社会,其影响是全面深刻和持久的。学校要实施素质教育必须建构现代化的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建设是营造素质教育氛围的心路之途

校园文化建设的宗旨是使学生掌握知识、培养个性、陶冶情操、发展能力、提高素质。过去我们在强调教育功能和途径时,比较注重“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而对“文化育人”“环境育人”则不太重视,其实学生正确的人生观的树立,高尚道德人格的养成,健康审美趣味的提升,无不受到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的熏陶和影响,因此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对于优化育人环境,全面贯彻教育方针,真正落实素质教育,提高整体办学水平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从这个意义上说缺乏校园文化建设的学校教育是不完全的教育。实施素质教育的真谛在于培养学生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也可以说素质教育是一种不仅使学生学会做事,更重视学会做人的教育理念。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往往只解决如何“做事”,而提高素质则更多是解决如何“做人”,只有将“做事”与“做人”有机结合,才是理想完整的教育,所以说素质教育不是对教育的分类,而是一种指导思想,一种教育观念,它强调一种基础、一种素养,是一种做人与做学问的功底。因此在学生正值可塑性最强的教育时机,学校应教育学生的不仅仅是知识技能,更应是一种受用终生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素质,夯实正确的思想道德基础。若因应试教育急功近利的短视行为重智轻德,造成教育的缺失,往往错过最佳教育时机,学生终生难以弥补。

素质本来就是一种“内在”的东西,启动学生的内驱力,培养学生自我意识与自律精神,正是抓住了素质教育的内在本质。内驱力的启动必须一个强有力的“自我”为基础,因而帮助学生认识“自我”,这是素质教育一个重要方面,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主体性、创造性等特征正是有利于培养学生自我认识、自我评价、自我调适能力及自律精神的好途径,这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可帮助学生认准自己的定位。即要有一个做人的基调,基调上不去,内驱力就爆发不出来。人们在没有压力的情况下,容易对自己作低调要求,这就抑制了潜能的发挥。校园文化中开展各种典型榜样教育,可激发学生自我设计,塑造自我的激情和动力。第二,可帮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优势。教育是人自我发展的过程,每个学生才能的显露与成器,有早有迟,因而要确信人人有才,又人无全才,学校文化建设的任务是帮助他们发现自己的优势,并努力提供其发展的各种条件。中学是潜在人才的聚散地,要对潜在人才的成长提供条件,创设共性与个性教育相结合,群体教育与个体教育相结合的环境。如校园文化建设中的我校科技艺术节开展的十项小人才比赛,竞选学生会干部的自荐演说、“创新素质实践行”中的研究性学习等活动,就可使学生不同特长和才华得以施展,荣获中央电视台“荣事达”杯主持人大赛金奖的撒贝宁不就是从学校艺术节的舞台上脱颖而出的吗?

第三,可帮助学生认识自己的人格。素质教育的内涵已揭示出教育的着眼点已投向培养人的实践活动,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是素质教育深层次的呼唤,而自我意识是调动主观能动性的重要心理活动,是学习创新的动力之一。也是由他律走向自律,由幼稚走向成熟的必由之路。校园文化活动中多以学生志趣为主,可自愿参加、自行选择、自己创作,一般不定名额、不必选派、不拘形式、不限内容,可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创造的积极性,增强自信心。而在自我意识培养与发展中,自律精神的培养也自在其中。所谓自律,就是学生对自己的行为负责,能够适应社会规范,自觉以组织纪律、伦理道德来约束自己,使之为今后立足社会生存竞争奠定全面的素质基础,如各种文化活动即或是娱乐游戏活动都有它各自的游戏规则,这规则是学生乐于遵守的,不是强制的,比如球赛和趣味体育大比拼活动中各司其职又协调配合的规则,棋赛中的棋艺、棋德都可给学生多方面的启示和教益,这些活动因寓教于乐即或是内含有极其严肃的教育因素也对学生有着乐于接受的亲和力。

校园文化建设是铸塑校园精神的建构之本

校园文化建设除了提升校园文化“物”的品味外,还要重视“人”的塑造。它在多维变化的过程中通过辩证批判的取舍,经过提炼和升华,形成具有核心意义的校园精神。铸塑校园精神,简括地说,就是学校的生命活力,是学校独特的财富和资源,并反映了学校历史传统、办学特色、精神风貌的一种校园精神文化形态。作为一种深层次的精神文化,学校精神文化虽不具有表层物质环境文化和中介层制度文化那种直观可视有形的特点,但由于其精神已渗透或附着在校园各种文化载体及其行为主体身上,故使人能切实感受到它的存在,以致由它透视出独特的校园文化感染力、凝聚力、震撼力。我们曾有过这样的体会,每当置身于一座具有优良传统并享有巨大社会声誉的学校,总会感到校园里有一种富有生命的东西不断撞击着自己的心灵,使我们感奋。如到北大清华就使人由然而升这种感觉。清华大学在百年历史渊源中由“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八字校训通过清华人自励自勉,承传升华,演绎为今天体现时代精神的“严谨、勤奋、求实、创新”的清华校风学风,辩证地塑造了清华学生行为与思辨、学习与创造、务实与求新的作风,成为清华学子在国家各个岗位上取得良好声誉的坚实基础,正是在这样优良传统和作风的熏陶下,清华培养了一批又一批治学、兴业、治国之才,由这种清华文化环境不断孕育积淀形成了清华独特的校园精神。

校园文化建设是弘扬人文精神,培养人文底蕴的陶冶之源 未来人才素质的差别不仅体现在专业知识的技能上,更体现在人的基本素质上,其中人文素质的发展居重要地位,人文素质绝非一般的知识特征,它是一种性格特征,一种精神状态、一种综合素质,它体现一个人的思想道德修养,从更深层次上体现人才质量,因此校园文化建设中必须弘扬人文精神,培养人文底蕴,提高人文素质。素质教育说到底是解决人的精神世界的问题,如何做人是基础的基础。居里夫人逝世时,爱因斯坦的纪念文章里没有评述她两次获诺贝尔奖的成就,而是高度赞扬她追求科学真理的高尚品德,认为这种品德高于具体的科学成就,这实际上是一种人文精神,因此加强人文素质教育是促进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的融通共建,促进人追求自我完善,获得整体的和谐发展的迫切需要。

校园文化建设中力求弘扬人文精神,就是要加强人文知识教育包括努力发掘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的教育资源,利用现代教育手段实行开放式教育,努力营造高品味、高层次的人文氛围培养学生的人文底蕴。有了坚实的人文底蕴就会牢固的构筑起学生正确的精神支柱,而正确的精神支柱的构筑,对于学生崇高的思想品质的形成和发展具有精神催化的重要作用。

现代社会需要的人才应当兼具科学人文双重品质,而文化底蕴是构成人的科学文化素质的根本,文化底蕴是否厚实充足造成人的科学文化素质的高下文野之分。

文化底蕴是蕴藏于千姿百态的文化载体现象深处的思想精义,它是人类文明进程中,在文化发展史上,经过千锤百炼而凝聚升华的一些最基本的思想观念、价值标准和思维方式。一个人思想道德观念总是以一定的文化底蕴为基础,一定的人文意识又总是蕴涵着一定的价值观念,因此人文素质对一个人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和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文化底蕴是在接受教育熏陶中,在自己的实践过程中逐步把握和领悟的。这种实践过程既是运用文化工具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也是主体自身修养的过程,即治学修身同时并举。

这种文化底蕴在人身上并不表现为某些具体的知识和技能,而作为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渗透在人的信仰、情感品格、学识和气质中。文化底蕴也不象具体的文化功用那样显现和容易为人把握,而需要人们去发掘、领悟和积累。这里有个如何传播和吸收的问题。比如科学文化作为种文化包括三个方面:即科学是一种知识体系,一种研究活动和一种社会建制。在每门学科教育中,学校常常只从“授业”的层面上来传授,而作为一种文化对应的三个方面还有:依托于科学知识体系之上的科学思想;贯穿于科学研究活动中的科学精神,包括科学的实证精神、理性精神、批判精神、科学的美感及鉴赏力;与科学的社会功能密切相关的科学伦理准则等。科学这些“传道”部分,这些有的学者称之为“科学精神气质”的东西,这些真正的构成人的素养根基的东西却未被学生所领悟和把握。尤其是高中生,近期升学目标将他们求知天地,被迫局限在狭窄的升学需要和学业训练之中,因此缺乏“多维营养”,造成人文底蕴的欠缺;这又决非“文化快餐”就能凑效的,人文底蕴的挖掘与培养,除了主渠道的德育渗透贯穿在学科教育全过程之中外,还需要丰富完整的校园文化教育,并用这种教育去唤起学生改造和提升自己的强烈愿望,务必把知识传授与人文精神的熏陶结合起来,促进学生在涵育熏陶中,使文化底蕴积淀到人的身上,使他们自觉追求自身完善,在高雅的人文教育中,形成高品味的文化素养。

上一篇:关于物资采购和费用报销的申请与批准程序下一篇:服务营销万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