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校园文化论文提纲

2022-11-15

论文题目: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校园文化熏陶研究

摘要: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讲话中指出,要通过文化熏陶,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人们的精神追求,外化为人们的自觉行动。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重点对象和重要群体,而校园文化是影响大学生最直接明显和最深入持久的一种区域性文化,通过校园文化熏陶,可以增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实效性。因此,研究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校园文化熏陶,有着理论依据和实践意义。本文将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与校园文化结合起来,着重研究校园文化熏陶是如何实现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目的的,主要内容包括四个方面:第一章: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校园文化熏陶的科学把握。一是对相关概念的厘清和界定;二是围绕“校园文化熏陶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依据?”这个问题阐明了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校园文化熏陶的理论必然;三是对“校园文化熏陶的类型?校园文化熏陶的特征?”进行简要分析探讨。从理论层面厘清了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校园文化熏陶的基本问题,为进一步研究其运行过程和实践优化奠定了理论基础。第二章: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校园文化熏陶的过程探析。基于文化熏陶是一种隐性教育过程,故本章从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化外化过程来探讨文化熏陶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现过程,主要从理性认知、情感认同、信念坚定、实践强化四个方面来论述校园文化熏陶怎样实现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目的。第三章: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校园文化熏陶的实现机制。本章从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校园文化熏陶的实现过程中概括出熏陶的四种运行机制:渗透融入机制、暗示引导机制、感染熏化机制、实践养成机制,并分析怎样完善构建这些机制,使熏陶过程更加有序和顺畅。第四章: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校园文化熏陶的实践优化。本章主要从校园文化熏陶的内外要素来探索如何使文化熏陶更加有效。从内部要素来讲,主要是提升校园文化的品质与魅力、提升大学生的文化自觉与自信;从外部要素来讲,主要是丰富校园文化熏陶的文化载体和健全校园文化熏陶保障体系。通过这两方面的建设,使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更具实效性。

关键词: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校园文化

学科专业:思想政治教育

摘要

Abstract

文献综述

前言

第一章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校园文化熏陶的科学把握

一、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校园文化熏陶的内涵

(一)文化与校园文化的内涵解析

(二)校园文化熏陶与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本质规定

二、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校园文化熏陶的依据

(一)校园文化本身的育人属性

(二)校园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关联性

(三)大学生价值观形成发展过程的特殊性

三、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校园文化熏陶的形式

(一)校园物质文化熏陶

(二)校园精神文化熏陶

(三)校园行为文化熏陶

(四)校园制度文化熏陶

四、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校园文化熏陶的特征

(一)内容的多元性

(二)形式的灵活性

(三)过程的潜隐性

(四)效用的持久性

第二章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校园文化熏陶的过程探析

一、理性认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一)辨识校园文化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信息

(二)感知校园文化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

(三)理解校园文化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涵

二、情感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一)激发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兴趣

(二)引发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情感共鸣

(三)加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化

三、意志坚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一)增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的意志

(二)坚定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涵的信念

(三)增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自觉性

四、实践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一)外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取向

(二)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规范

(三)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行为习惯

第三章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校园文化熏陶的实现机制

一、渗透融入机制

(一)渗透融入的内涵及实质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渗透融入校园文化的具体形式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渗透融入校园文化的着力点

二、暗示引导机制

(一)坚持暗示信息的导向性和针对性

(二)校园显性文化的直接暗示

(三)校园隐性文化的间接暗示

三、感染熏化机制

(一)校园文化环境氛围的熏化

(二)校园文化精神内涵的感化

(三)校园人行为方式的感染

四、实践养成机制

(一)教育者的寓教活动是前提

(二)大学生的参与活动是关键

(三)各教育主体的践隐活动是落脚点

第四章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校园文化熏陶的实践要求

一、提升校园文化的品质与魅力

(一)加强独具特色的校园形象标识建设

(二)挖掘底蕴深厚的校园精神文化内涵

(三)设计思想艺术性强的校园行为文化活动

二、提高大学生的文化意识与文化自觉

(一)发挥大学生学习文化的主体性

(二)提升大学生解读文化的能动性

(三)提高大学生弘扬文化的自觉性

三、丰富承载价值内涵的各类文化载体

(一)构建彰显人文特质的校园物质文化载体

(二)挖掘凝练大学精神的校园精神文化载体

(三)创设体现价值主题的校园行为文化载体

(四)完善彰显价值取向的校园制度文化载体

(五)抓住承载价值内涵的校园网络文化载体

四、健全校园文化熏陶的保障体系

(一)健全文化熏陶的物质条件

(二)加强文化熏陶的理论研究

(三)巩固文化熏陶的师资队伍

(四)完善文化熏陶的制度保障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硕士期间的研究成果

上一篇:白银投资论文提纲下一篇:高校体育课程论文提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