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经济毕业论文

2024-05-05

农村经济毕业论文(精选6篇)

篇1:农村经济毕业论文

农村经济毕业论文

摘要: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是现代化进程的必然,在这一过程中,因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必然给农村社会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对这些问题,我们应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否则,不仅会影响农村经济的健康发展,也将对城市化进程产生不利影响。

关键词:农村;劳动力转移;农村经济;积极影响;消极影响

一、时代进步促使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人口占总人口70%左右。随着农村农业边际收益递减、耕地面积的不断减少及农业生产力的提高和科技的发展,农村劳动力就会从农村游离出来转入城市,从事其他高收入的行业,民工潮的大量出现正是在这种情况下发生的。

二、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农村经济的积极影响

(一)提高了农民素质,为农村经济发展锻炼了人才

在现代社会,劳动者的素质是劳动力就业竞争中最重要最关键的因素。一方面,农村劳动力的非农就业和用人单位吸收农村劳动力是一种双向选择的过程。这种双向选择的机制决定了一个劳动力要从农业向非农行业转移,必须要有一定的文化素质和综合能力。另一方面,农村劳动力通过转移过程中的工作和学习,通过适应现代化大生产环境,学习先进的管理经验,掌握了新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开阔了视野,培养了新的意识和观念。

(二)推动了农牧业的发展

农村劳动向城市的转移扩大了城市对粮食、蔬菜、水果、花卉、肉类、水产品、牛奶及其制品的大量需求,促进了农牧业的技术进步、生产专业化和商品化程度的提高。

(三)加快了农村现代化进程,带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加快推进农业和农村现代化建设,必须实现农业和农村现代化过程中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一方面,从世界经济发展规律看,只有不断加快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不断提高农村劳动力的非农就业比例,才能不断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和农业生产水平,才能不断提高农村经济的综合实力和农村现代化水平。

另一方面,对于农村经济,现代化意味着通过现代农业生产要素的增长和农业中现代科学技术含量增长的作用,不断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使农业对劳动力的需求减少。只有农村剩余劳动力得以充分转移,才能有真正的农业和农村现代化,才能推进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

(四)加速了商品的流通,沟通了城乡关系

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改善了流入地劳动力紧缺的局面,对城市化建设,起到了极为重要的推动作用。转移的劳动力,在城镇和乡村之间架起了这座桥梁,对充分发挥城乡各自的优势,开拓和完善城乡市场,扬长避短发展城乡联合,具有积极的意义。由此带动了资金、技术等生产要素在城乡和区域流动,沟通了区域间、城乡间的联系。

(五)利于优化农业结构,加快农业产业化,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农村劳动力转移在客观上推进农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能够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和市场比较优势,把土地资源置换出来,发展用地较少,而耗费劳动力较多的高附加值的产品生产,迫使农村经济发展提高农业就业容量。同时,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有利于加强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引导农民平整土地、兴修水利、改良土壤、通过改善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缓解农村劳动力过剩的压力。

此外,农村劳动力转移可以加快农业产业化经营步伐。农业产业化经营,通过发展农村的支柱产业和主导产品,带动关联产业群的发展,将产业优势和产品优势转化为农民的就业机会,拓展农民的就业渠道。

三、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农村经济的消极影响

虽然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取得了巨大成就,大量的农村劳动力进入城市,为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这部分人口的大量流出,也会对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产生诸多不利的影响,危及到农村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一)对农业生产的负面影响

农村劳动力的大量转移不但导致农村劳动力数量的绝对减少,而且导致农村劳动力素质的降低。劳动力数量的减少在造成农业资源浪费的同时,也降低了农业资源的利用率。青壮年劳动力的大量转移造成农村劳动力老龄化,农业劳动力老龄化至少会产生两种负面影响:一是影响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二是影响农业结构的调整和先进农业生产技术的使用。

(二)留守老人和儿童疏于照顾

由于父母外出,农村的留守儿童绝大部分是由爷爷奶奶照顾,由于爷爷奶奶,年纪较大,文化层次不高,不能在学习上给予有力帮助和指导,这就必然给农村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造成一定影响。

(三)农村劳动力投入效率下降,农村经济发展成本上升

国家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但由于绝大多数有文化知识、懂技术的农村劳动力长年在外务工,给农业生产及农产品科技含量提高、产业结构调整造成影响。同时,由于农村经济发展的必要劳动力减少,对农村劳动力价格、农业生产资料价格造成影响,农业发展成本加大,造成新的农村发展问题。

(四)农村劳动力转移造成农村人才的流失

农村人才的流失加剧农业劳动力老龄化和妇女化的发展趋势,削弱农业生产的后劲;另外,部分农村劳动力的过度流出造成土地撂荒现象。农民外出打工赚钱建房,在改善他们居住条件的同时,也占用了大片的耕地,弃耕和增加建房占地现象必然影响全社会的发展。

(五)加剧农业区域经济不平衡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地域跨度大,自然禀赋差异大,各地农业发展水平很不平衡。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的集中更加剧了农业区域经济发展的差异。东部地区农民的纯收入与西部地区农民纯收入的差距加大。

四、结论

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是我国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必然趋势,政府应加强政策引导,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有序、合理流动,使“三农”问题得到更好地解决,这样,才能进一步加快我国小康社会建设的步伐。

参考文献:

[1]刘秀梅.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及其经济效应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

[2]吴春艳,李万县,孙义.农村劳动力转移负面影响研究综述.网络财富,(06).

[3]李靖,徐雪高,陈兰,陈传波.农村劳动力就业对“十二五”时期农业与农村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经济研究参考,(45).

篇2:农村经济毕业论文

一、背景与起因

(一)背景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农村生态环境治理带来了发展机遇。“村容整洁”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项重要任务,改善农村环境,对提高农民的生产生活质量有着重要的意义。近年来,大部分农村地区畜禽养殖污染、农药化肥污染、生活垃圾污染、废水污染和工业“三废”污染等问题越来越严重,农村环境管理机制不健全,治理力度不够,生产生活环境日益恶化,不仅影响到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而且还严重威胁着村民的身体健康。

加强农村环境整治工作,改善农村居住环境,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要内容,也是实现农村现代化的必然要求,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农村经济和环境的协调发展,使农民在优美的环境中生产和生活,这是新农村建设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点,也是老百姓心中所思所想。

党中央提出,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协调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目前,全国各地都在按照中央提出的要求,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新农村建设内涵是丰富的,也是具体的,各地均在试点,做法也不尽一致。居住环境建设是在发展生产的同时,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新农村的外在体现和重要基础之一,对塑造农村形象,提高广大群众对新农村的认识,都具有现实意义。

(二)起因

刘各庄村位于顺义区北石槽镇,地处顺义、昌平、怀柔三区的交界处,紧邻京承高速与京密引水渠,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捷。全村拥有总人口449人,村内多以种植、养殖业为主,经济状况相对稳定。近年来经济飞速发展,流动人口不断涌入,畜禽养殖污染、农药化肥污染、生活垃圾污染、废水污染等问题越来越严重,农村环境日益恶化,不仅影响到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而且还严重威胁着城乡居民的身体健康,在村域环境安全稳定的同时呈现出了环境污染问题。

在我村全村范围内,种植环境污染,村民生活用水、生产生活垃圾污染是我村主要要解决的污染问题。种植业是我国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村环境污染来源之一。特别是随着农业的发展,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在促进种植业效益提高的同时,也带来了众多的负面影响,化肥、农药、农用薄膜等化学品造成的环境污染成为新的威胁;农村生活的厨房炊事用水、沐浴、洗涤用水和冲洗厕所用 1

水,这些用水分散,农村没有收集的设施,随着雨水的冲刷,随着地表流入河流、湖沼、沟渠、池塘、水库等地表水体、土壤水和地下水体,其中有机物含量大,农村生活污水中有机物含量高,N、P含量增多。人们无意识的排放和雨水的冲刷,使大量的有机质和N、P等物质流入湖泊等水体,农村处理不当,常常会引起富营养化,给人们的身体健康带来不利影响;农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农村生活垃圾产生量日益增多,成分也越来越复杂,造成的污染问题越来越多。居民生活垃圾处理没有正确规范,环境保护意弱,对日常生活垃圾不能分类倾倒,使白色垃圾在刮风时满天飞对大气环境造成了严重污染。还有一些重金属污染源造成土壤生产力下降,农产品品质差,严重威胁到人类的健康。

这些问题的现状严重危害着我村村民的健康,使大气严重污染,对人民的生活质量有着很大的危害,使本已紧缺的水资源更显匮乏,土壤肥沃能力的下降,耕地锐减。由于不合理的大量使用化肥使土壤板结,土壤结构变坏对农田、草地、林地也有着很重要的危害。

二、实施方法与过程

由于农民整体受教育程度不高, 对于保护生态环境的基本知识了解甚少,以及受长期陋习的影响, 甚至轻视环境保护工作,加之缺乏必要的环卫设施,致使乱堆乱放垃圾、排放污水现象非常普遍。以上几点都严重制约了村内环境治理工作的开展。

农村生态环境保护与城市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要像重视城市环保一样重视农村的环境整治工作。政府要树立“绿色”政绩观,扭转以“物”为本的经济理念,倡导以人为本的可持续发展观念, 牢固树立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理念,将农村环境状况纳入干部政绩考核内容。广泛利用各种媒体和途径加强宣传教育,提高民众生态知识水平,强化全民环境保护意识和参与意识,逐步形成人人珍惜环境、保护环境、美化环境的良好氛围。加强村级农村环境卫生知识和技术培训,传授他们环境保护技术、清洁生产技术、农村废弃物资源化开发利用技术,让农村环境保护变成生产者的自觉行动,真正实现农业生产方式和农民生活方式的根本转变。

针对我村的具体情况,结合村民切实利益,经我村两委几经研究,决定出台《刘各庄村环境整治办法》,利用村民到村委会交电费的时机,给每位村民都发放了《致全体村民的一封信》,宣传我村的环境治理办法。同时加强对各村民小组长、群众党员的教育引导工作,以他们作为典型,树立榜样,让群众来监督,激发干部、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对所有村头地角、河边沟渠、房前屋后、公共场所、室内室外等存量垃圾,集中时间进行全面清理。建设生活垃圾填埋场,设置农村生活垃圾桶点(垃圾中转站),配备环卫机具等作业设施、设备,组建保洁队伍,建立起“组保洁、村收集、镇运转”的农村生活垃圾集中清运体系和集中

处置机制。

《办法》规定,每月都不定时有两委干部对全村环境进行检查,环境整治单位到户,两委针对《办法》中的具体规定,对每户进行检查,对那些环境整洁的村民户,给予每月一定数额的金钱奖励,对那些不整洁的村民户,指出他们做的不到家的地方,督促他们及时改正,并对那些腿脚不利索的老年人,尤村委会出人,帮助他们把环境卫生搞好。争取把刘各庄变成一个环境优美,宜居整洁的村庄。

三、工作成效及取得的经验

经过近一年的环境治理,我村的整体环境得到了实质性的突破,村委工作得到了广大村民的大力支持,刘各庄正在一步步环境优美的村庄迈进。我村严格按照《办法》的各项规定,每个月得到环境整治奖励的村民都在增加,这就预示着,我村环境治理的办法正在慢慢被村民所接受,并按照规定要求正在一步步改变着自家的环境,配合着村委会工作一起创造刘各庄的美好未来。

经过这几个月的环境整治工作,我遇到过坎坷,也豁然开朗过。通过这些点点滴滴,我学到了很多。

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以村镇系统规划为龙头,以治理环境污染为重点,以“农村废物资源化、农业生产清洁化、城乡环保一体化、村庄发展生态化”为主题,根据农村环境污染面广、分散、多源性和控制难度大的特点,编制和落实好农村环境治理规划。环保行政主管部门要依法履行环境保护职责,努力强化农村环境保护职能,建立与农村环境保护监督管理任务相适应的机制,把环境保护的管理网络扩展至村级。

要有效遏制农村环境恶化趋势,提高农村环境质量,就必须加快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从根本上解决农村的水污染问题。加快建设污水处理厂。污水处理厂应按“规模合理、分散布局、便利回用、节约能源”的原则进行规划。城镇垃圾要实行集中倾倒、统一收集、统一管理,走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的道路,以防止垃圾对周边地区和农村水 ,体、土壤的污染。

四、分析与探讨

以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为突破口,以改善农村面貌为目的,以治理农村“脏乱差”和建立长效管理机制为重点,动员村力量,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活动,使整治后的村庄环境优良整洁,乡村风情浓郁,农民素质得到明显提高,农村风尚得到有效改善。整合工作要素,落实六大制度等措施,着力推进以“三改”(改落后思想观念、脏乱居住环境、无效产业结构)为主要内容的通道经济建设。通过狠抓农民“五大”教育,扎实开展“两项”创评活动,不断改造老百姓落后的思想观念;实施“一改带八改”工程(以改农村危旧房带动改水、改电、改路、改灶、改圈、改院坝、改厕所、改陋习),大力改善农村脏乱差环境;以农业增

篇3:农村经济毕业论文

截至2012年10月, 南京财经大学经济学院2011届本科毕业生已经离校整整一年的时间了。在这一年里, 同学们的就业状况如何, 有哪些同学选择了继续深造, 有哪些同学放弃了原先的就业岗位找寻到新的工作, 用人单位对我校毕业生评价如何, 同学们对我校教学和管理有哪些意见和建议?带着这些疑问, 笔者以《南京财经大学毕业生情况调查问卷》为基础, 对经济学院2011届本科毕业生进行了抽样调查, 并结合日常收集的情况和数据, 完成如下调查报告。

一、资料来源和方法

(一) 调查对象:

南京财经大学经济学院2011届经济学、统计学专业毕业生

(二) 调查内容:

以《南京财经大学毕业生情况调查问卷》 (毕业生本人填写) (毕业生所在单位人事主管部门填写) 为基础, 结合日常了解到的学生情况, 调查毕业生目前的工作状况、工作现状、单位的评价等。

(三) 调查方法:

主要通过调查问卷和个人访谈相结合的方式。问卷通过电子邮件发放和回收, 本次调查发放问卷50份, 回收有效问卷34份;访谈主要是面谈或电话访谈在读研究生或出国深造的同学, 以及部分用人单位人事主管。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一) 考研、出国录取人数持续增加, 学科学术型人才培养目标作用凸显

毕业一年间, 经济学、统计学专业共新增国内读研人数8人, 出国4人。其中经济学专业分别录取国内研究生4人;经济学出国3人, 统计学出国1人。由此可见, 我院“学科学术型”人才培养目标对学生们影响很大, 并在同学中继续发挥效果。

(二) 学生多就业于国有大型银行和国有企业

从目前已知的情况来看, 除部分学生考研、出国以外, 大多数学生就职于各类银行、证券等金融行业。其中在银行工作的共有96名学生, 占总人数的42.48%, 而供职于中国银行、工商银行等四大国有银行的占大多数, 邮政储蓄银行、农村商业银行等供职的比重也较大。共有12名同学供职于政府机关、事业单位, 占总人数的5.31%。由此可见, 事业单位、国有企业是大家就业的首选, 究其原因主要有:作为知名财经类院校的毕业生, 进入银行等金融行业工作是必然选择;其次, 我校在校学生中女生居多, 女同学更倾向于选择知名度高、收入稳定的工作, 因而国有银行或国有企业是首选。

从表1中可以看到, 在被抽样调查的同学中, 在国有企业工作的有20人, 占被调查总人数的58.82%, 可能的原因是国有企业规模大、实力强, 同时工作环境较好且稳定, 毕业生在选择就业时会更钟情于国有企业。根据表中所示, 国家机关, 民营企业和其他类型的公司均有所分布,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当前就业大环境下择业的多元化、双向化。在民营企业和事业单位 (含村官) 就业的同学人数相对较少, 可能的原因是事业单位的竞争相对激烈, 这类单位对于毕业生的要求也比较高, 就专业而言与我校开设的课程也并不是十分对口;而民营企业因为大多规模较小、知名度较低、缺乏竞争力, 工作环境相对不稳定, 此外工作强度大而工薪待遇有限等, 都是影响毕业生选择其作为初次就业单位的客观因素。

(三) 收入与就业行业的相关性较高

从表2中我们可以看出收入在5-10万元的人数最多, 占据总体样本的52.94%, 这里就与上表1.1相对应, 即超过2/3的毕业生在国家机关或者大型国有银行或国有企业工作, 相对应的就是有相对较为客观的收入以及生活质量, 同时也侧面反映出此类行业的热门程度。而收入少于2万或者高于10万的毕业生分别只占5.88%, 这也让我们看到收入之间的差异, 较为客观地反映出社会现实。

(四) 用人单位更看重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敬业精神, 学生认为社会实践更重要

表3以及表4分别从用人单位和毕业生角度出发, 反映出对学生的素质能力要求和在校期间所掌握的知识对工作的影响。用人单位更加看重团队合作能力 (70.59%) 、敬业乐业精神 (64.71%) 、沟通协调能力 (70.59%) 和对于新环境的适应能力 (58.82%) ;而毕业生从自己的实际经验出发, 觉得以下几点较为重要, 分别是:社会实践能力 (70.59%) 、本专业课程 (52.94%) 、相关应用性技术技能 (52.94%) 以及社会调查及文体写作能力 (52.94%) 。这为我们培养学生在校期间的能力和素质指明了方向, 也为鼓励在校学生才、积极参加实习实践活动增加了说服力。

(五) 重视学生沟通交往能力的培养以及专业知识的学习

由表5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出, 用人单位更加需要综合能力较强的毕业生, 表中显示专业知识学习所占比例为47.62%, 其他知识学习所占比例为42.86%, 而且两者比例相近且超过总体的40%, 事实证明, 综合能力较强的毕业生在现代职场中更具有竞争力, 专业素养好、学习能力强的学生适应力强, 能够在短时间内掌握新的技术和知识, 并能够迅速运用于工作中, 可以为用人单位创造更大的价值、带来更好的效益。此外沟通交往能力所占比例为57.14%, 有效的沟通和恰当的人际交往能力几乎是各项工作开展的前提, 它的重要性自然不言而喻。另外职业道德培养、文体训练这类素质培养同样不可小觑, 这些同样都影响着一个人的综合实力。

三、建议和对策

(一) 继续贯彻“学科学术型”人才培养目标

近几年来, 我院“学科学术型”人才培养目标效果显著, 在日常工作中向学生灌输考研、出国的思想, 鼓励学生进一步深造, 以提高自身专业素养和就业层次, 考研录取率和出国升学率持续提升。因此, 继续贯彻“学科学术型”人才培养目标, 从专业教学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进行全面的安排部署。从大一新生的入学教育开始, 就使学生们了解“学科学术型”人才培养模式, 使学生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和动力, 在课程设置、专业思想教育等方面鼓励学生考研、出国对于学生自身发展和学院专业形象的提升有很大的作用。

(二) 课程设置紧密围绕就业方向, 以学生为本, 树立科学发展观

专业设置、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培养模式是制约和影响专业发展的关键因素。是否能以学生为本、树立科学发展观关系到专业建设和专业发展的兴衰成败, 是各院校专业建设和发展的根本指导思想。我院经济学、统计学专业建设需明确毕业生的就业方向, 分析市场对经济类本科毕业生的实际需求, 因材施教, 培养适应金融单位需求的专业人才。例如, 开设关于金融行业的实务性操作课程, 鼓励学生在校期间考一个金融行业从业证书等, 并适当增加实验课程, 让学生将所学习到的理论知识运用于实验操作, 进而为将来就业做好准备。

(三) 教育学生注重专业知识学习, 提高自身综合素养

调查中我们可以看到, 毕业生们都在强调大学学习的重要性。因此, 一方面要教育在校学生从现在开始培养自己的职业能力, 要有较宽的知识面, 如要学好经济学专业知识、管理学基础理论、会计学财务管理相关知识、与经济相关的法律知识;要具备一定的技能, 如营销能力、管理协调能力、较强的口语表达能力、人际沟通和公关能力、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基本应用技力。另外还有一些专项能力, 需要通过长期的实践及不懈的努力才能得到, 如金融市场开拓、划分、调查、分析、管理、预测能力, 金融产品设计, 客户关系管理能力, 营销决策能力。此外还要保持身体的健康和良好的心态。银行柜面工作强度大, 要求注意力长时间高度集中, 金融产品营销工作需要和很多单位、个人打交道, 工作之余还要应付各种考试, 这就要求身体素质好, 具备吃苦耐劳的精神以及较强的心理承受能力。

(四) 鼓励学生积极参加第二课堂活动, 提高实践能力

除了将实验课程加入课程设计、实习环节, (下转第62页) (上接第92页) 还要鼓励学生积极参加第二课堂活动, 尤其是第二课堂活动中的社会实践活动、社团活动、学科学术性活动等, 以提升学生在实践方面的素质与实践能力, 提升其就业竞争力;还要大力开放学院的各类实验室和软科学实验基地, 注重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教师要通过教学环节培养学生对基础专业的基本理论掌握与应用的能力;着重培养学生基本实践能力、自学能力、应变能力、交流能力、创新意识。

四、结语

高校毕业生作为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 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完成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生力军。他们的就业问题是关系现代化建设、社会政治稳定和实现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一个重大的全局性的问题, 而现今, 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是高等学校无法回避的现实。了解和分析毕业生的就业状况, 有利于我们优化课程设置、提高教学管理水平、科学合理地开展就业指导工作, 对我院2011届毕业生的就业跟踪反馈调查将持续进行。

摘要:本文以《南京财经大学毕业生情况调查问卷》为基础, 对经济学院2011届本科毕业生进行问卷调查。分析就业状况, 了解用人单位对我院毕业生知识水平、工作能力、综合素质等方面的评价;通过分析毕业生在校期间的表现、专业知识学习和掌握程度等与实际工作表现、收入之间的关系等, 对课程设置、教学管理、学生工作的开展、就业指导等提出一些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经济类,大学毕业生,就业状况,调查分析

参考文献

[1]王茹.高校毕业生就业现状及应对策略[J].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职业教育版) , 2008:8-60.

[2]胡瑞年.高校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与对策探讨[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2011, (1) :36-38.

[3]秦永.江苏省大学毕业生就业现状、问题及对策——基于南京市某高校调查问卷的分析[J].经济研究导刊, 2010, (10) :76-79.

篇4:农村经济毕业论文

近几年,一批批有志青年怀揣梦想、扎根农村,有的当大学生村官,有的是农企职工,有的回乡创业,他们把汗水洒在希望田野,书写无悔青春。

大学生村官

研究生毕业的梁丽娜毅然回乡当起村官

别样人生同样精彩

85后、“村官”、女硕士……这些“标签”一度让梁丽娜压力山大。

2011年7月,硕士研究生毕业的梁丽娜毅然回到家乡——广西陆川县陆河村,小村一下炸锅了:“读了这么多书,又回到村里,没出息!这女娃子干不了3个月。”不光村里人投来异样眼光,就连她妈妈也放出狠话:“以后不管好坏都不理你!”

“我还没干凭什么说我不行?”凭着一股“倔”劲儿,梁丽娜开始了她的村官生活。

“道路差,灌溉难,问题一大堆。”坐在村委会老瓦房里,梁丽娜看着不时从天花板上掉下的虫子,她下定决心:“想改变,总要先有人站出来。”

陆河村村民年人均收入不到2 000元。带领乡亲脱贫,梁丽娜反复调研,选择了种橘红。她自己先承包了100亩荒地,从选苗、种植到施肥、除草都自己上手。村民们看到小苗茁壮成长,有了积极性,一块块空置荒地开出来,搞连片种植。“看着大家行动起来,心里特别开心。”她说。

之后,她又因地制宜,在村里推广耐寒花生,在周围的坡地种沉香树。如今,花生榨的油每公斤能卖40多元,每亩旱地产值达2 500元;120多亩沉香林也有了不菲收入。

短短三年,梁丽娜带村民修通了村屯道路,改建了小学校舍,建了一个活动中心和一个农家书屋。现在村里又在建“天网工程”。

“她敢说敢做,说了就做得到,大家越来越信任她了!”村民不禁对这个女娃竖起了大拇指,2012年,梁丽娜全票当选村党支部书记。

如今,陆河村富了,梁丽娜也变了:从一个羞答答的小姑娘,变成了风风火火的“领头人”……2013年她当选为第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荣获广西青年五四奖章。

谈起三年村官经历,梁丽娜觉得不后悔:“每天一早,呼吸着农村的清新空气,看着乡亲们幸福的笑脸,我庆幸选择了村官,人生从此与众不同!”

村官政策:任职期满有“五条出路”,10%的公务员计划定向招录村官

大学生村官能享受什么政策?自治区党委组织部组织一处副处长蒙仕诚介绍,广西健全村官出路保障机制,村官任职期满后有“五条出路”:留任村干部、考录公务员、自主创业、另行择业、继续学习。

2008年以来,广西累计选聘7 149名大学生村官,覆蓋全区1/2的行政村,目前在岗近4 000人。今年共有8 272名毕业生报名参加广西大学生村官选聘考试,竞争1 500个村官岗位。

在待遇方面,广西大学生村官比照本地乡镇公务员工作生活补贴标准,最高3 215元/月,还按人均2 000元发放一次性安置费。另外,从2010年起,广西每年拿出10%的公务员考录计划定向招录大学生村官;对到农村任职2年以上、具备条件的大学生村官,可参加选调生统一招考等等。

蒙仕诚介绍,近三年有961名村官通过定向考录进入公务员(选调生)队伍、637人考录入事业单位岗位。

专家支招

■带着感情才能融入农村,调整心态,不轻言放弃

广西社会科学院副院长黄志勇认为,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去,是成长成才的一种选择。

“农村需要有知识的人才,但是比知识更重要的,是看他们对农村有没有感情,有感情才能融入农村、在农村扎根。”黄志勇说,刚毕业的大学生往往一遇到棘手问题就容易打退堂鼓,这是好多大学生村官的“通病”。

黄志勇对想当村官的大学毕业生给出几点建议:

首先,要调整心态。从城市到农村,尤其是到偏远山区,心里也会有较大落差,一定要及时调整好心态,不要轻言放弃,要不在农村待不住。

其次,要做好规划。一定要规划好三年的村官生活应该怎么过,要为群众办哪些事,自己要得到哪些锻炼。不要指望一下子干出惊天动地的大事,要从最受农民欢迎、最能带来实惠和最易落实的事做起。

第三,要积极主动。要多走家串户,多与群众打交道,多倾听群众的心声。要学会说群众的语言,拉近与群众的距离。“你把群众当亲人,才能从‘外乡人’尽快转变成农民的‘贴心人’,成为致富的‘领头人’。”

农企职工

大学毕业两年的花天文当上农场场长

活出自己的力量

刚进入安徽农垦集团时,花天文想都不敢想,两年后能成为方邱湖农场一分场的场长:管着3 000亩土地,几十号人。“是金子总会发光,不在乎你在500强还是在农村,关键要活出自己的力量。”

2012年,花天文从安徽科技学院毕业时,就想着把所学的知识带到农村去,当看到农垦招聘信息时,眼前陡然一亮。投了简历,参加招聘,他如愿进入农垦,分到位于安徽凤阳的方邱湖农场。

刚到农场,花天文和农场工人一起种蔬菜,边干边交流,诚恳学习老师傅的经验。“过去真不知道灵芝还能嫁接,看老师傅们得心应手,真挺惭愧!”花天文说。

花天文踏实工作让大伙儿看在心里,不到一年,农场领导就把他派到了明西分场,全面管理2 400亩土地,为两季稻麦提供技术支撑。

“当时感觉压力大,但又有种大干一场的过瘾劲儿。”花天文说,刚接到通知时,他激动得一晚上没睡好,第二天一到明西分场,就一头扎进田里,把学校和农场学的技术全使上,制订详细方案,两季稻麦大丰收。“当时那个欣喜劲儿,怎么说呢,唉,你不懂!”回想一年前的经历,花天文眼睛里闪着亮光。

nlc202309012315

2014年,到农场工作两年后,花天文被任命为方邱湖农场一分场场长,踌躇满志的他又有了新的努力方向。他告诉记者,现在一个月工资3 000多元,加上奖金,一年可以挣到五六万元,在这里生活足够了。

“眼下就想着抓紧学习,把3 000亩土地管好,把30多人的队伍带好,把园艺师、农艺师的证考了。”花天文说,“袁隆平院士是自己的偶像,自己也要在技术上继续钻研,这么大的平台,且行且珍惜!”

企业政策:大学生既能发挥所学,又有待遇保障。先解决住房,再给发展机会

为何越来越多的大学生选择农垦?安徽农垦集团董事长田文俊分析,不少学农技的大学生,回到农村种地,手脚受束缚,不可能每个人都去流转上百亩土地,而农垦提供了一个“中间路径”,既能发挥所学,又能保障待遇。

安徽农垦集团副总经理李家堂说,安徽农垦通过多项优惠政策,让大学生喜于进、安于居、乐于业。2013年安徽农垦招收大学生96名,今年计划再招收140名。

方邱湖农场党委书记林传贤说,新进的大学生首先给解决住房问题,每个人只需要交纳几万元的建房成本,就可以入住新房。工资每月可以拿到3 000多元。林传贤说,现在的年轻人不仅看中待遇,更关心成长平台和未来发展。为此,农场也把优先提拔任用、提供事业平台作为招才引智的重要手段。目前农场流转了不少周边农村土地,有一系列优惠政策鼓励年轻人承包种植。

专家支招

■首先看自己能不能扎下根去,工作应有规划,不作权宜之计

安徽省社科院副研究员顾辉说,传统观念认为农垦是农业企业,但目前农业企业多栖发展,不仅需要农技人才,更需要管理、新媒体等全方位人才。

“要改变思维定式,只要有适应的岗位,就可以将农业企业作为选择。选择农垦这类企业的首要依据并不是自己所学专业,反倒是要看自己有没有兴趣和热情,能不能扎下根去。”顾辉说。

顾辉认为,到农业企业去,要做好自身的定位和未来的职业规划,把农业作为事业来做,而不是为了找工作的权宜之计。

“到农业企业工作,是一种选择,与当村官或者自己创业相比,不同的选择有不同的机会,也面临着不同挑战,关键还是选择适合自己的道路。”李家堂说,农垦企业稳定的同时待遇有更多保证,也有更多自己决策和发挥的平台。

“要克服急功近利的心理,不能总想着一笔生意就挣到高额收入。农业发展有自身的规律性,要看准其发展前景,瞄准市场,找到其规律性,这样才能劳有所获。”顾辉建议,年轻人到农业企业要有吃苦精神,把现代农业既当成事业,又当成陶冶情操的事来做。

大学生创业

放弃公务员面试的姚伟超留在农村创业

试验田绽放青春梦想

过几天就插秧了,江苏句容市戴庄村的秧田又长出希望。“年产100多万斤有机大米,总收入可达1 000多万元。”戴庄有机农业合作社理事长姚伟超自豪地说,有机农业让这个贫困村富了。

2010年,姚偉超大学毕业后考取村官,来到戴庄村,看到农民的有机大米卖不出去,他用背包背着大米,硬着头皮走进南京一家大型商场,结果遭拒;商场不行就到小区,却被保安赶了出来。他重新制定策略,终于打通渠道,有机大米销售一空。

2013年5月,迫于家庭的压力,姚伟超参加了句容市公务员考试,笔试考了第一名。然而,他却放弃了面试。“村里的有机农业刚进入稳步发展阶段,800多户村民开始脱贫,我应该留下干一番更有意义的事业。”姚伟超说,自己离不开这片土地了。

姚伟超从村民手中租下了40亩土地作为创业的试验田,专心地研究起现代农业。他试验种植各种有机蔬菜,遇到难题就请教专家,试种成功就将经验分享给村民。

除了合作社日常工作外,姚伟超还联合种植能手杜仲志,办起的有机水蜜桃、草莓种植基地,由2010年的4亩增加到如今的100亩。

弯曲的山路两旁,是一棵棵水蜜桃树。姚伟超指着这片桃林说:“这是我种的日本引进的水蜜桃,口感好,保鲜期长,价格比一般品种高出2倍。”姚伟超说,在专家指导下,他和村民种出了不用农药、不用化肥的有机水蜜桃。

如今,戴庄有机农业合作社注册了野山小村的商标,并取得了有机认证。村民富了,环境美了,田野里白鹭成群,果园里鸡犬相闻,一幅美丽乡村景象。

创业政策:服务“私人订制”,开辟绿色通道,减免税费

镇江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孙沛然说,2011年镇江专门出台支持大学生村官创业的意见,通过降低门槛、税费优惠等举措支持村官创业。

开辟绿色通道。对大学生村官创办、领办经济实体,放宽登记条件,简化程序,减免有关收费。

资金扶持给力。每年安排2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大学生村官创业。

创业也可以享受“私人订制”服务。镇江在全省率先成立市、县两级 “大学生村官协会”,组织专家、科技人员与村官结对,为每位大学生村官配备一位“成长导师”或“创业导师”。

目前镇江市692名大学生村官中,已有100多名大学生村官领办、创办各类项目,帮带570户农户脱贫致富。

专家支招

■要有一颗耐得住寂寞的心,多“接地气”才能少走弯路

“大学生农村创业最需要的不是政策,而是要有一颗耐得住寂寞的心。”镇江市农科所原所长赵亚夫认为,并不是每个大学生都适合深入农村工作和创业,至少应该准备好奉献农村一段相对较长的时间,这可能是对大学生村官创业最大的考验。

赵亚夫说,在农村创业,不能只想着自己,而要做农民的带头人。因此,大学生村官创业除了要学习现代化的农业技术和经营管理技术,还要学会如何与农民打成一片,如何与当地农民相处。

他认为,书本上的知识和实际的情况还是有一定距离的。所以,大学生到农村创业一定要“接地气”,才有可能少走弯路。

另外,大学生知识面宽,但没有创业经验,因此要扬知识之“长”补经验之“短”,多学习技术、管理、市场等方面的知识,选既有发展潜力又能带动群众的项目,选既有较高收益又能规避风险的项目。

(来源:《人民日报》 庞革平 钱 伟 王伟健 吴玲佳∕文)

篇5:毕业论文经济

第 1 章 绪论

集群内部的链接机制在于每个企业都希望利用更小的成本去取长补短,挖掘彼此的比较优势。

而且,从我国中小企业集群发展现状来看,集群内多以非公有制、规模有限且劳动密集型的中小企业为主。

它们大多处于产业链低端,无论在技术含量,还是劳动者素质层面,都趋近于手工作坊的特点。

即便浙江、广东以及长江三角洲等发达地区,中小企业集群仍以低附加值的传统行业为主,无论在产业所处发展周期,亦或产品竞争力层面,都处于初级阶段。

这对于人口红利锐减,人力资本价格激增时期的中国而言,弊端明显。

可以说,我国当前处于成熟阶段的中小企业集群总数少之又少,更多所谓集群的形成,往往单纯基于地缘优势。

同时,对于拉动集群增长的主要动力,也集中在劳动力与资本的大规模投入之上,技术进步对于集群发展的贡献度十分有限,这也不可避免地造成了企业集群发展模式的非可持续性。

第 2 章 中小企业集群发展的理论基础

2.1 专业化分工理论

20 世纪 80 年代中期,罗默(Romer.P)和卢卡斯(Lucas.R)等一批经济学家,在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的基础上进行了重新的思考,掀起了“新增长理论”的研究风潮。

新增长理论对专业化分工问题进行了进一步的解释,卢卡斯通过采用动态模型分析了劳动分工对经济增长会产生怎样的影响。

他认为,人力资本的积累得益于知识的积淀和技能的进步,而这一切都受益于专业化分工的发展。

人力资本的问题实质上是从经济组织的发展变化方面来研究其是如何促进经济的不断增长。

值得注意的是,技术进步并不是 Solow 模型证明的那样是外生的,而是取决于经济组织结构的演进。

Romer 的研究还得出了另外一个结果,即产品多样化只是从表象上证明了技术进步,而技术进步是实现经济内生增长的唯一源泉(Romer,p.,1987)。

Romer 等人采用知识驱动模型进一步分析了在专业化分工中导致的经济增长过程中,关于报酬递增与内生知识积累的问题。

Becker和 Murphy 在一篇文献中重点研究了分工和专业化的问题,并建立了一个模型用来分析分工和专业化的变化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

2.2 外部规模经济理论

宋德勇教授对克鲁格曼的外部经济理论进行了这样的表述:根据克鲁格曼的观点,地理经济学的形成在于两种理论与运输成本的结合。

一种是新贸易理论中的不完全竞争与规模经济,另一种是区位理论,这两者与运输成本的融合正是克鲁格曼解释区域产业集中化以及区域中心与外围形成的核心。

克鲁格曼 1991 年的模型表明,运输成本的高低影响区位产业集中化的形成。

首先,当运输成本过高时,厂商出于成本的考虑会放弃将工厂设置在高成本的地区,这便阻碍了生产在某地的集中。

其次,当运输成本下降,厂商会想将工厂设置在与上下游及其他同业工厂较集中的地方来实现规模经济。

但是,如果运输成本持续下降的话,企业集中的动力将会下降,这样工厂是否靠近市场就没有多大影响,生产就会分散。

再次,如果运输成本保持在一定的数值及范围,在厂商和市场之间循环和正反馈,那就会导致制造业发展早并且发展良好的地区,会用自己相对的优势吸引更多的工业企业并且得到迅速发展。

那么,那些落后的,没有相对优势的地区就不会得到发展,这样二者之间的差距便会被拉大。

第 3 章 美国中小企业集群发展现状........ 24

3.1 美国中小企业的界定 ............ 24

3.2 美国中小企业发展现状 ............... 26

3.3 美国中小企业集群发展现状........ 29

第 4 章 美国中小企业集群发展对竞争力的影响 ................ 47

4.1 影响中小企业竞争力的因素 ................. 47

篇6:经济毕业论文

随着建筑市场的逐渐饱和,建筑企业间的竞争也越发激烈,这就对施工企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影响建筑工程是否能够盈利的因素中,最重要的就是建筑工程的成本管理,这其中施工预算则是关键。

在对建筑工程成本控制的探讨之前,需要对施工预算进行了解。

关键词:施工预算;建筑工程;成本控制

1施工预算的实施意义

施工企业进行施工预算工作是为了更好的进行企业内部经济核算,在施工图预算的基础上,更好的从企业内部的施工定额、施工验收规范、标准图集等制定技术经济文件。

其对象主要为建筑施工单位工程,这些文件主要包括施工单位所需要的人工、材料、施工机械用量。

施工预算除了在企业内部进行传递,还需要对施工调配的劳动力、控制成本开支。

施工预算与实际的建筑工程预算之间的差额,降低工程成本是施工预算的主要体现。

对施工预算在建筑工程成本控制中作用的探讨,加强企业对施工预算管理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2施工预算在建筑工程成本控制中的作用

2.1促进实现最优的成本方案

现代建筑工程中,施工预算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施工预算能够进行科学成本管理,对于招标式的建筑管理模式而言,通过施工预算提供最科学的决策依据,使施工企业在取得更大的经济效益,同时减少施工的成本,为施工企业实现经济最大化。

在实施预算工作中,不一样的施工方法与组织方案,都会对建筑施工造成不一样的差异。

这就需要我们的预算人员充分的考虑相关影响因素,进行全面的分析与评估,尽可能做到细致、科学的对比。

在众多方案中选出最佳的建筑工程成本管理方案,确保能够为施工企业带来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2.2施工预算是成本管理的核心

建筑行业的从业人员要充分的了解到施工预算是建筑工程成本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施工预算的目的就是在按质按量完成建筑工程施工任务的同时,还能够通过预算的投入获取更多的经济利益。

施工预算是施工前对各项事务进行合理有效的.对比后,制定有效预估与控制措施。

施工企业利用施工预算能够将施工技术与施工方法结合起来,能够使施工成本降低,达到工程建筑预算管理的目标。

另外,通过对施工企业的内部管理的加强,通过对预算目的的审验,进一步分析汇总,施工企业就能够做出相应的调整,在满足经营目标的前提下,能够促进企业内部各部门建的合作交流。

2.3促进施工的长期发展

(1)保证工程造价控制的科学性。

建筑工程施工前,工作人员对整个建筑工作的施工造价进行初步预算。

在得到基本工程造价后,施工单位会将整个工程预算数据文件交给投资方进行数据审核。

在得到通过后,制定详细的施工计划书,即施工合同。

根据合同给施工单位分配建筑工程的投入资金,以便能够更好的进行工程造价的控制。

预算造价中一系列的工作过程,都需要经过科学的计算,将施工材料、人员工资、意外保险等都包括在内进行详细的计算与管理得出的预算结果具有真实性与科学性。

(2)有效控制建筑工程成本。

在整个工程成本的预算过程中,预算工作人员要对施工中的材料、人数、机械设备、施工工序计算的费用都要进行科学的计算,确保建筑工程成本预算结果的科学合理性与准确性。

(3)确保施工设计图的有效编制。

整个工程的预算结果的建立,为后续施工设计图的有效编制提供保障。

制图人员在施工图纸的设计时,根据科学合理的工程造价预算进行编制。

除了对设计图费用进行准确统计外,还能协调好施工单位的施工成本与投标报价,这样能保障工程的顺利完成。

(4)能调动施工人员和工程造价管理单位的积极性。

工程预算中,对施工人员薪金也要合理的预算,在不损坏施工人员的合法权益下,控制施工人员的投入成本。

施工人员自身利益得到保障后,会更加积极的投入到施工建设中,减少工程造价成本。

3施工预算在建筑工程成本控制中的实施策略

3.1建筑工程设计阶段的预算管理

建筑工程施工设计阶段,需要确定项目预算的定额。

通过严格的预算审核,对项目成本加以计算,推动工程成本的现代化管理。

工程建筑施工预算定额影响的主要因素,包括劳动力的水平、生产关系等都需要在预算管理时给予高度注意,通过对生产关系与生产力水平的调整,达到降低劳动成本与劳动力消耗。

为了保证工程施工预算的准确率,需要采取合理、高效的工程预算监督审核,有效控制建筑工程的造价管理。

提高标价是建筑企业盈利的主要途径,在项目的投标过程中,对投标项目科学的计算,确定投标价值处于合理范围内,这样能够提升投标成功率。

3.2建筑工程施工阶段的预算管理

在建筑工程施工阶段,施工企业需要做好对材料成本与人员费用的严格控制。

建筑施工材料在选择时,需要对材料的价格进行严格控制,在保证建筑施工材料质量的同时,应该尽量选择价格低廉的材料购入。

而施工中施工材料的用量,也要严格控制,建立严格的限额领料制度,还需要施工人员敢于创新,大胆的使用新技术、新材料,将施工材料的数量降低。

人员费用方面,建筑施工企业能够通过定岗定编制度有效控制人员费用,人员编制要有灵活性。

在所有的工程建设施工中,要想科学有效的节约成本,就必须严密的控制材料方面费用的安排,这样能有效的降低成本费用。

材料管理并不是单方面行为,需要从各个角度思考,从多方面进行控制,首先,注意材料的供应、采购等源头的把控,需要对质量、价格、领取、核算等工作内容都要严格控制。

工程中每一项业务的进行都会成为成本的一部分,要想密切的控制成本,需要科学的安排一切费用的使用途径与支出,对其有效的监控,及时的在施工过程中进行纠正,使我们对材料费用的节约成为现实,

有效的将材料成本控制在范围内;其次,对机械设备的管理需要提高,设备的正确选择与合理使用,加强日常保养,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从而降低设备维修费用,提高施工速度。

施工阶段的成本控制是最重要的,在这个阶段能够便于实施动态管理,即使出现问题,也能够及时解决,达到实现成本控制的作用。

3.3建筑工程施工竣工阶段的预算管理

在建筑工程竣工后,需要我们结算价款,这时也需要我们进行预算管理的加强,控制工程的成本。

建筑企业要提高竣工验收工作的重视程度,将各种书面资料在验收前送到业主那里备查,对业主提出的意见认真处理,对于设计的费用,在业主签证后算入工程结算内。

工程结算需要我们的建筑企业及时办理,核算人员在结算之前需要将各个分部项目的直接成本计算出来,通过对预算成本的对比,与业主确定后与技术人员全面认真的核对,避免出现遗漏情况发生。

此外,建筑工程竣工后还要组织成本分析,通过分析报告对成本项目节约或超支情况逐项进行分析,总结成本节约的经验,吸取其中超支的教训,为下一个工程提供参考经验。

4结束语

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带给了施工企业非常多的发展机遇,只有抓住这些机遇才能更好的维护施工企业的经济社会效益。

虽然社会的快速发展让管理工作向多元化方向发展,但是施工预算管理这一核心地位要始终保持不变,施工预算管理无论从直接造价还是间接造价上都会对工程的质量等有着重要的影响。

参考文献:

[1]程贤杏,程丹.基于工程预算的建筑工程造价控制研究[J].工程技术研究,,(6):172+202.

[2]黄斌.价值工程理论在建筑施工项目成本控制中的应用研究[D].重庆大学,.

[3]王莉.建筑施工企业工程项目成本控制方法研究[D].山东大学,.

上一篇:开展“崇尚科学反对邪教”活动总结下一篇:爱心座位作文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