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案工作基本程序

2024-05-06

立案工作基本程序(精选7篇)

篇1:立案工作基本程序

立案工作和处理来信来访工作程序实施细则

(1998年4月2日)

为了切实贯彻执行立审分开原则,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立案工作暂行规定》和我国刑事、民事、行政等诉讼法律,结合我省审判实践经验,对人民法院的立案和来信来访工作,制定如下实施细则。

一 第一审立案程序

第一条 立案庭接到当事人的起诉的,应当审查以下内容:

(一)起诉状(自诉状)是否符合规定的格式,包括双方当事人的姓名(单位名称)、住所、具体诉讼请求,起诉的事实和理由,具状人签名或者盖章等基本情况。

(二)原告或者自诉人是否具有诉讼行为能力,法定代理人是否符合法定条件,诉讼代理人是否有委托书,代理权限是否明确。

(三)原告或者自诉人是否提供了必要的证据

对民事、经济纠纷案件,应当审查原告的主体资格和被告是否明确,证实原告、被告之间存在某种法律关系的合同,票证等证据,或者证实原告权益受到侵害和受损程度的证据。

对行政案件,应当审查原告是否具备主体资格;起诉是否针对具体行政行为,被诉具体行政行为是否属于人民法院受案范围;法律规定起诉经过行政复议为前提条件,是否经过复议程序;被告是否合格,是否在法定期限内提起诉讼,以及不服行政机关为具体行政行为或者不为具体行政行为的法律文书或者证据等。

对刑事自诉案件,应当审查自诉是否符合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七十条规定,并审查是否在法定的犯罪追诉时效期内提起,被告人基本情况及犯罪嫌疑的证据材料或者证据线索等。

(四)案件是否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案件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是否有管辖权。

第二条 立案庭在审查中发现原告或者自诉人证明诉讼请求的主要证据不具备的,应当及时通知其补充证据。收到诉状的时间,从当事人补齐的有关证据材料之日起开始计算。

第三条 立案庭收到原告或者自诉人提交的诉状和有关证据后,应当进行登记,并出具收据两联,一联交付当事人,一联附卷。收据中应当注明证据名称,原件或复印件,收到的时间、份数和页数,由承办人和原告、自诉人签名或者盖章。对于不予立案或者原告、自诉人在立案前撤诉的,应当将起诉材料退还,并由当事人签收。

第四条 经立案庭审查,对于不符合法定受理条件的,应当说服原告或者自诉人撤诉。原告坚持起诉的,应当在收到诉状之日起七日内裁定不予受理;自诉人坚持起诉的,应当在收到诉状之日起十五日内裁定驳回。原告或者自诉人对裁定不服的可以上诉。

第五条 不予受理和驳回起诉的裁定书由负责该案审查的审判人员制作,报庭长或者主管院长审批。裁定书由负责该案审查的审判人员、书记员署名、加盖人民法院印章。

第六条 经审查认为起诉符合受理条件的,由审查立案的审判人员决定是否立案,并写出书面报告报庭长审批;重大、疑难案件报院长审批或者报经审判委员会讨论决定。

第七条 决定立案后,交由内勤统一编立案号,填写立案登记表,计算案件受理费,向原告或者自诉人发出案件受理通知书,并书面通知原告预交案件受理费。人民法院收到案件受理费后,应当出具预收单据五联,其中一联交付款人,一联附卷,另三联由财务和有关部门存查,于立案后二日内将案件移送有关审判庭审理,同时填写案件移送单,注明移交、立案日期,办理移交手续。审判庭对移送案件认为不属于本庭职责范围,应当及时提出,报主管院长决定。

第八条 原告在预交案件受理费期间内向人民法院申请缓交、减交、免交受理费用的,由立案庭负责审查的审判人员提出意见,经庭长审查后报主管院长决定。原告超过期限不预交诉讼费,或提出缓交、减交、免交申请未获准的,裁定按自动撤诉处理。

第九条 审判庭审结案件后,应当在七日内将判决书、裁定书、调解书副本送交立案庭备案,并通知当事人到财务部门结算诉讼费用。缓交诉讼费的,到期后,承办案件的审判人员应及时督促当事人交诉讼费用。

第十条 人民法庭的立案工作应当本着便利人民群众诉讼,便利人民法院统一指导,及时审判的原则。城区人民法庭和县城关人民法庭受理的案件,应当到基层人民法院立案庭(不设立案庭的到告诉申诉审判庭)统一立案后,交由人民法庭审理,离所属基层人民法院较远的人民法庭,可由其直接立案。符合立案条件,由法庭庭长批准立案,立案后应当将当事人姓名(单位名称)、案由、简要案情,诉讼费收取等情况告知所属的该基层人民法院立案庭,并统一编立案号。

第十一条 人民法庭对符合立案条件的案件,应当及时立案和审查,不属于自己管辖的案件,应当告知当事人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起诉。

第十二条 人民法庭应当定期向所属基层人民法院的财务部门结算诉讼费用。

二 第二审立案程序

第十三条 对当事人不服一审判决、裁定提出上诉的案件,第一审人民法院应当在法定期限内办妥送达上诉状副本等有关手续后并将案卷材料连同二审案件诉讼费和缴费凭证等一并移送第二审人民法院立案庭。

第十四条 第二审人民法院立案庭在收到第一审人民法院移送的上诉材料及案件卷宗等材料后,应当审查以下内容:

(一)一审卷宗是否与案件移送函标明的卷宗数量相符,各项材料是否齐全,如:上诉状、答辩状、一审裁判文书和其它法律文书,是否向当事人送达预交上诉费通知书等;

(二)上诉状的内容是否符合有关法律的规定;

(三)上诉人递交上诉状是否在法定上诉期限内:

(四)上诉人是否具备上诉主体资格。诉讼代理人(有无委托书)代理上诉人,是否经过特别授权。民事、经济纠纷案件中无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上诉,其是否在原判中承担民事责任。

(五)有无预交上诉费通知书存根及送达回证或者上诉人缓交、减交、免交上诉费用申请;对缓、减、免交申请及不交诉讼费用的,立案庭应当参照本细则第八条规定处理:

(六)刑事案件应当移送的证据是否已随案移送。

第十五条 第二审人民法院立案庭对上诉案件经审查认为符合受理条件的,在三日内立案,应当填写立案登记表、编立案号,向当事人发送第二审受理通知书,并将案卷材料于立案登记的当日移送给有关审判庭。

第十六条 第二审人民法院立案庭审查认为不符合受理条件的,报庭长批准后将案件及时退回第一审人民法院或者通知第一审人民法院补充材料。补充材料的时间不计入二审立案期间。

第十七条 审判庭审结案件后,应当在七日内将判决书、裁定书或者调解书副本送交立案庭备案。诉讼费用的结算办法参照本细则第九条办理。

三 审判监督立案程序

第十八条 对当事人提出的申诉或者再审申请一般由原审人民法院审查处理,当事人向上级人民法院申诉或者申请再审的,上级人民法院也可以直接审查处理。

第十九条 信访接待室对当事人的申诉或者再审申请主要审查以下内容:

(一)申诉人或者再审申请人是否具备申诉或者再审申请的主体资格(注意查看身份证,是否本人申诉或再审申请,代理人是否有委托书授权范围);

(二)申诉人或者再审申请人认为有错误的法律文书是否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申诉人或者再审申请人需提供原审判决书、裁定书等有关法律文书);

(三)再审申请人是否在法定期限内提出;

(四)是否基本符合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七十九条或刑事诉讼法第二百零四条规定的情形之一的。

第二十条 对符合上述条件的申诉或者再审申请,信访室应当提出具体意见报立案庭庭长审批后交立案庭审判人员调卷审查,审查的期限为十五日,复杂案件可延期到二十日,审查后须向庭长书面报告审查情况和处理意见。庭长根据不同情况可作如下处理:

(一)对本院案件需立案再审的,经审判委员会研究决定的案件,报主管院长或者审判委员会批准;各审判业务庭决定的案件,由立案庭庭长批准。

(二)对下级法院案件需要立案再审的,原则上裁定指令下级人民法院立案再审,重大、疑难案件或不适合下级法院再审的,上级法院可以立案提审。立案提审的案件须经主管院长批准。

(三)决定本院再审,提审的案件,由立案庭内勤及时登记,编号,填写案件移送单,移送审判监督庭再审。批准时间为立案时间。

(四)经调卷审查,认为申诉人或者申请再审人的理由不成立的,由立案庭用书面通知书驳回申诉或者再审申请。

第二十一条 对人民检察院按审判监督程序提起抗诉的案件的立案,应当在十五日内审查以下条件:

(一)抗诉的案件是人民法院作出的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

(二)抗诉的案件判决、裁定是民事诉讼法、刑事诉讼法及行政诉讼法施行后发生法律效力的;

(三)抗诉案件是人民法院未裁定再审的案件;

(四)抗诉的案件不包括解除婚姻关系的民事案件;

(五)抗诉由有权抗诉的人民检察院提出;

(六)必须提交抗诉书和有关抗诉材料。

第二十二条 对符合上述条件的抗诉案件,立案庭应予以立案登记,并移送审判监督庭审理。不符合上述条件的将案卷及抗诉书等有关材料退回检察院。

第二十三条 上级法院、党委、人大,本院领导批示立案的,立案庭直接登记立案后移送审判监督庭审理;只批示审查的,可以参照本细则第十九条、第二十条规定办理。

第二十四条 交由审判监督庭和下级人民法院再审的案件,审结后应当在七日内将法律文书的副本送交立案庭备案。

四 执行案件的立案程序

第二十五条 立案庭接到当事人的执行申请后,应当在十五日内审查以下内容:

(一)申请执行的法律文书是否属于法院执行的范围;

(二)申请执行的申请人必须是该案件的当事人或者委托代理人(注意查看居民身份证和委托代理书);

(三)申请执行属于本院管辖;

(四)申请执行的内容属于法律规定可以执行的财物或行为;

(五)申请是否在法定期限内提出;

(六)法人申请执行的应在法律文书生效后六个月内提出;个人申请执行应在法律文书生效后一年内提出。

第二十六条 符合上述条件的执行申请,立案庭计算执行费并通知交纳后,进行立案登记,编号、填写案件移送单,移送执行庭执行。执行申请不符合上述条件的用书面形式驳回申请。

第二十七条 外地法院委托执行的案件,外地法院应出具委托函和有关申请执行的材料,经立案庭登记后移送执行庭执行。

五 处理来信来访工作程序

第二十八条 来信来访工作应归口各级人民法院立案庭,各级人民法院立案庭明确专人处理群众来信来访工作。

第二十九条 对群众来信要认真审阅,根据不同内容,及时准确地分类登记和转送。登记务求详细具体,准确地反映来信来访的主要内容和要求,记明来信来访人的姓名、收信时间,案件类别,案由,原审法院,原判时间,处理结果,编号,去向等。

第三十条 对来信来访分类处理:

1、告诉来信、申诉、申请再审属于本院受理范围的,登记后,提出审查意见,报送庭长审批后交负责立案的审判人员,按照本实施细则第十九条、第二十条的规定审查办理。不属于本院受理范围的,转有关法院处理并通知当事人与有关法院联系。上级法院对反映告状无门的信件,还应责成有关法院慎重处理并报告处理结果。

2、属于催办案件的来信,移送本院承办该案的审判庭或有关法院处理。

3、对非诉讼来信来访分别不同情况转有关部门处理,并告知该来信来访人自行与有关部门联系。

第三十一条 对下列紧急或者重要的来信来访,应及时报送庭长审批或者呈送主管院长审批:

l、正在发生的案情;

2、矛盾可能激化或正在激化的;

3、反映人民法院正在审理的案件有明显违反法定程序的;

4、越级上访,集体上访的;

5、经复查维持原判后经常纠缠不休,骂人或打人,侵犯工作人员人身权利,严重扰乱工作秩序的;

6、当事人请求确定管辖法院的;

7、上级领导批示应立即转办或直接办理的;

8、需进行必要调查或需向有关单位联系才能办理的(要做好调查笔录)。

第三十二条 重要信访应按号排列订卷归档,每年订卷一宗或数宗,内容应有:申诉状,再审申请书或来访记录,“重要信访摘报”,工作记录或调查笔录,办理情况报告等。属转交下级法院办理的,还应有下级人民法院办理情况报告,催办函等。对无法转办的无头信件或精神病患者的来信,每年清理一次,无保存价值的,报庭长批准后销毁。

第三十三条 注意掌握信访动态,从群众的来信来访中发现和筛选有倾向性的信息。

第三十四条 负责安排院长接待日,并做好接待日来访记录。

第三十五条 每月底填写来信来访情况统计表送庭长审核后,及时交负责司法统计的部门。

第三十六条 省法院每季度编发一期信访情况通报,通报内容:信访基本情况,各类数字上升或下降的比例,全省各有关法院案件到省法院上访的数字,信访中反映的突出问题。交办案件处理情况应当引起各级法院注意的信访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等。

以前有关立案工作和信访工作规定与该规定不一致的,以本规定为准。

发布部门:青海省其他机构 发布日期:1998年04月02日 实施日期:1998年04月02日

文章来源:中顾法律网

(免费法律咨询,就上中顾法律网)

篇2:立案工作基本程序

尊敬的杨峰书记、各位领导:

按照市综治办下发的《关于开展调研启动进京非正常上访立案程序工作的通知》要求,我向各位领导汇报4个方面的情况。

一、我区1-5月份进京非访的基本情况

1-5月份我区进京非访12人、28人次,其中涉法涉诉9人、21人次;涉及行政类3人,其中1人、5人次是属偏执性精神病人,其反映的是铁路劳服的问题;2人、2人次反映的是煤炭实业公司企业转制的问题。行政类进京非访人员孙德荣,因去年聚众冲击省检察院涉嫌犯罪于上月被区检察院批捕。

二、我区启动轻刑快审工作的进展情况

(一)组成机构,贯彻精神,研讨法规。我区成立了由政法委和综治办为牵头部门会同公、检、法和信访局等四个部门对省、市下发的关于处置进京非访启用轻刑快审程序的相关文件进行系统的学习和研讨,公、检、法三部门也分别抽调专人各自成立了工作组专题研究启用轻刑快审打击处理进京非正常访的行为,我们先吃透省、市下发的文件精神,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对照“两院一厅”的指导意见对今年进京非访人员逐一分析,确定重点对象。经过多部门反复甄

别研讨认为我区目前符合启用轻刑快审条件的只有刘厚懿一人。上访人刘厚懿,男,现住振兴区临江街道办事处辖区,该人因不服法院判决(此案已经省高法终结),今年先后5次进京非访,两次被我公安部门行政拘留。今年4月刘被北京公安机关收入马家楼,在工作人员进行清理时,从3楼楼道跑入了5楼阳台欲跳楼自杀,被工作人员及时拦下,其未得逞。后刘被强行带回丹东仍不思悔改,继续扬言要在北京闹出动静。依照《刑法》的相关规定,我们认为,刘厚懿在北京通过制造跳楼事件来造成社会负面影响的行为已触犯法律,符合启用轻刑快审的条件,我们以区委的名义责成公安部门尽快调查取证全面固定证据,尽快办理此案。

(二)公、检、法三家各司其职,通力协作,依法打击处置非访行为。上访人孙德荣,因煤炭实业公司企业转制的问题多次非访,去年因聚众冲击省检院,经我区检察院协调,已在区公安分局立案,并于上个月以涉嫌聚众冲击国家机关罪予以批捕。

三、工作中遇到的问题。

(一)尽管属于进京非访,但大多数非访人员无定罪情节,不符合犯罪构成。我们比对了另外11人的进京非访行为后发现,尽管他们属于进京非访,但都没有实施《刑法》所打击的过激行为,有的人只是在非访区一经盘问就被遣返到马家楼,并没有造成危害结果,根本构不成犯罪,无法追

究刑事责任。

(二)取证难的问题。因进京非访的行为发生在异地,事件由北京警方出现场进行处置,若行为构成犯罪,北京警方会就地处理;若不构成犯罪或在罪与非罪边缘的由北京警方移交后遣送回丹,他们往往不会收集或提供相关证据。

(三)公安机关审批程序的问题。对于公安方面而言,对进京上访案件市局不予审核,由各分局自行审批处理,缘由是市局考虑到很多进京非访案件证据不充分,适用法律依据不足。上访人会提出行政复议。如果处理决定是由分局做出的,行政复议时由市局答复,这样就避免了直接由市局处理进省复议而引发的去省访的可能。这样可以把信访问题控制在本市。鉴于此,公安分局需增加和检、法两院的沟通联系。

(四)检察院要推进“轻刑快审”程序存在的困难。最突出的就是“无法可依”、“于法无据”。

具体表现在:

1、辽宁省人民检察院,《关于依法做好非正常信访犯罪案件公诉工作的通知》,该通知第二项,规定,在认定违法犯罪行为人行为性质时,应当严格依据“两高一部”《关于依法打击处理非法聚集等违法犯罪活动的意见》,正确区分罪与非罪、此罪与彼罪的界限。但从我们了解的情况看该《意见》系保密文件,并未按照正常的途径予以下发,经向上级院对口部门请示,也没接到过此文件。

2、辽宁省高法、省检、省公安厅,《关于依法处置信访活动中违法犯罪行为适用法律的指导意见》,对信访活动中违法犯罪行为的处理,也仅限于概括性的规定,对所列举的应予治安管理处罚的行为,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但如何追究,是在原法律规定的范围内追究,还是超越原法律的尺度,没有明确的规定。

3、《关于推进进京非正常上访进入轻刑快审程序有关问题解释》中第4项规定“再次实施进京非正常上访行为,符合原劳动教养条件的,依法进入轻刑快审程序”,这里的“依法”,目前没有人大的立法解释或相关司法解释,这对把好适用法律关,准确把握罪与非罪的界限,增加了难度和风险。

四、解决办法和建议

篇3:我国刑事立案监督程序探析

中图分类号:D925.2文献标志码:A

1997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以下简称《刑事诉讼法》)修改后,刑事立案监督成为检察机关的一项新任务,经过十余年的运行,刑事立案监督在打击犯罪、保障人权等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在理论和司法实践中也存在诸多问题。笔者通过对我国的刑事立案监督进行探讨,以期对刑事立案监督程序的完善尽绵薄之力。

1我国刑事立案监督存在的主要问题

任何一项法律监督模式都需要解决好谁监督、监督谁和如何监督这3个问题,只有将这3个问题解决好,才能保证有效地监督[1]。《刑事诉讼法》对监督的对象和监督的程序规定得过于宽泛,致使实践中出现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6个方面。

1)立案监督的对象片面。《刑事诉讼法》规定,人民检察院进行刑事立案监督的对象仅限于公安机关的立案活动,而没有把其他享有立案权主体的立案活动规定在监督范围内。公安机关承担着大部分刑事案件的立案侦查工作,但把公安机关作为唯一的承担对象是不全面的。

2)立案监督的范围狭窄。《刑事诉讼法》规定,检察机关仅对“应当立案而不立案侦查”的行为实施监督,并没有把“不应当立案而立案侦查”的行为规定在监督范围内。实践中,立案主体受利益驱动,非法插手民事经济纠纷等现象时有发生,严重损害司法机关形象。

3)立案监督的线索来源缺乏。立案监督权包括对立案活动的知情权、涉嫌不立案的质询权和违法不立案的纠正权。现有的法律、法规及司法解释对检察机关的立案监督权只规定了质询权和纠正权,对如何行使知情权却留下空白。实践中,因检察机关缺少行使知情权的有效途径,使许多应当立案监督的案件未能进入其视野,“缺线索”已成为制约立案监督工作的瓶颈。

4)立案监督运行不畅。立案监督是一种独立的法律监督,其性质、对象、措施等与其他形式的法律监督不同,把一个本应由专门部门行使的职能人为地分割给批捕、控申部门行使,混淆了立案监督与其他监督的界限[2],在实践中极易造成监督不力的现象,影响监督的质量和效果。

5)立案监督的手段软弱。《刑事诉讼法》规定,人民检察院应当要求公安机关说明不立案的理由。人民检察院认为公安机关不立案理由不能成立的,应当通知公安机关立案,公安机关接到通知后应当立案。法律明确了立案监督的权威性、强制性和不可违反性,但法律对如何保障公安机关接受监督缺乏相应的强制手段和处罚措施,这种处理方式使立案监督形同虚设。

6)监督意识欠缺。立案监督是《刑事诉讼法》修改后颁布实施的一条新制度,公安机关等立案主体对此项制度了解不多,在立案监督环节上寻找各种借口推诿,检察机关对立案监督的作用认识不足,把其看成是可有可无的摆设,或者对其存在畏难情绪,遇到阻力后退缩,使立案监督失之于软。

2我国立案监督的改革建议和完善途径

尽管刑事立案监督程序存在诸多问题,但其对我国当前的法治建设仍起着重要作用。我国应在立足国情的基础上,不断完善这一制度,使其效能得以充分发挥。

1)加强立法,保证有法可依。第一,立法应明确刑事立案监督的对象和范围。监督的对象是所有享有刑事立案权的主体。除公安机关外,还应该包括检察机关(自侦案件)、人民法院(自诉案件)、国家安全机关、军队保卫部门及监狱管理机关。只有把所有享有刑事立案权的主体作为立案监督的对象,刑事立案行为的合法性才能得到有效保证,刑事立案监督制度才是科学、合理的制度。第二,立法应赋予人民检察院相应的监督权力。一是立法应赋予检察机关知情权。《刑事诉讼法》明确规定,检察机关享有立案权的主体,公安机关应向检察机关移送的文书材料包括:刑事发案登记表,公安机关的立案决定书,公安机关的不立案决定书、撤案决定书,公安机关治安案件行政处罚决定书[3]。二是立法应赋予检察机关调查权,即检察机关有权调取和审查同级刑事立案主体的卷宗材料,包括:受案、立案、破案登记册,立案、不立案、撤案决定书,检察机关有权对其立案活动中的违法行为做进一步调查。三是立法应赋予检察机关立案监督决定权,包括有权作出变更错误立案决定的决定,有权作出变更违法立案程序的决定,侦查机关接到决定书后必须执行[4]。第三,立法应明确规定人民检察院享有的强制处罚权。根据不同情况可考虑采取如下措施:立案主体存在不当行为,但不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有权以书面形式对侦查人员提出警告,要求其纠正不当行为;对拒不执行检察机关《纠正违法通知书》的立案主体,有权要求侦查机关另行指定人员对案件进行侦查;立案主体存在一般违法行为时,可向纪检监察部门提出检察建议,并将处分决定反馈给检察机关;对屡不接受刑事立案监督的主体,可向同级人民代表大会或其常务委员会通报其拒不接受监督的情况,通过权力机关干预,促使其纠正违法;对滥用职权、玩忽职守等犯罪行为有权移交反渎职或反贪部门立案侦查,追究其刑事责任。

2)建立专门的刑事立案监督机构。检察机关应抽调人员组成专门的刑事立案监督机构,制定一套包括案件督办、催办、案件质量考评、过错责任认定等监督措施,增强其对外立案监督的职能和内部执法监督的职能。这样既克服了现行机构设置形成的侦查监督力不从心、审判监督角色尴尬、自身监督定位模糊的问题,又保证了监督的质量和效率。

3)建立各类联动机制,拓宽线索来源。一是建立联席机制,加强检察机关与其他部门的配合。检察机关可以同工商、税务、质监等部门以联合行文的方式要求其在执法中发现犯罪线索时,送立案主体查处并报检察机关备案,以便检察机关对案件审查跟踪,随时了解案件处理情况,使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有效衔接。二是建立立案监督制度,向社会公众公开立案监督案件的处理结果。不但可以让公众受到法制教育,更重要的是让公众了解检察机关立案监督的工作职能,切实解决公众“告状无门”的难题。三是加强法治宣传,提高群众法治意识。通过电视、广播、报纸、互联网等宣传载体,以开展法制讲座、制作专题节目等形式,加大宣传力度,调动广大群众参与立案监督的积极性。四是加强同相关部门的协调与配合。开展立案监督工作,公安局、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3类机关要处理好监督与配合的关系。通过联合制定工作规则等方法,在配合中监督,做到“原则问题不让步,具体事宜多协商”,使立案监督权能够有效行使。

4)强化监督意识。检察人员应增强监督意识,真正树立执法为民的思想,一方面要敢于行使法律监督权,另一方面还要善于行使监督权。对于压案不办、有案不立或插手经济纠纷等现象,检察人员要加大查办力度,充分行使法律赋予的检察权。

参考文献

[1]于相富,张明泽.刑事立案监督的制度性缺失[J].青岛行政学院学报,2009(2):90-91.

[2]杨在平,王红霞.试论以侦查作为启动刑事诉讼程序的必然性[J].理论探索,2010(1):126.

[3]周洪波,单民.关于刑事立案监督的几个问题[J].人民检察,2004(4):47-48.

篇4:立案工作基本程序

关键词:刑事诉讼立案;中国特色;立案监督;虚无化倾向

中图分类号:D925.2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 (2011) 17-0089-02

一、立案概述

1、刑事诉讼立案的概念

刑事诉讼的立案,是指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对报案、控告、举报、自首等方面的材料,依照管辖范围进行审查,以判明是否确有犯罪事实存在和应否追究刑事责任,并依法决定是否作为刑事案件进行侦查或审判的一种诉讼活动。

2、刑事诉讼立案权的归属

《刑事诉讼法》第83条、第88条规定:“公安机关或者人民检察院发现犯罪事实或者犯罪嫌疑人,应当按照管辖范围,立案侦查。”“对于自诉案件,被害人有权向人民法院直接起诉。被害人死亡或者丧失行为能力的,被害人的法定代理人、近亲属有权向人民法院起诉,人民法院应当依法受理。”由此可见,立案是国家法律赋予公安、司法机关的一项重要职权,除此之外,其他任何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或者个人都无权立案。

3、刑事诉讼立案的中外对比

立案作为刑事诉讼开始的标志,是每一个刑事案件都必须经过的法定阶段。从世界范围内来看,立案是一项具有中国特色的诉讼程序和制度。除苏联、东欧和蒙古等国家采取与我国类似的做法,将提起刑事诉讼及立案作为独立的诉讼阶段在其刑事诉讼法典中加以明确规定以外,美国、英国、法国、日本、意大利等国家的刑事诉讼立法都不将立案规定为独立的诉讼阶段。例如,在美国,其刑事诉讼程序可以分为审前程序、审理程序和审后程序三个阶段,而审前程序包括提出控告、逮捕、在警察局“登记”、逮捕后在治安法官前聆讯、预审、正式起诉、传讯、被告人答辩几个步骤,及立案不是独立的刑事诉讼程序。

我国《刑事诉讼法》在第二编第一章专门规定了“立案”程序,其法律地位与“侦查、起诉、审判、执行”等程序并列,这不同于普通法系国家,普通法中通常以逮捕作为刑事诉讼的开始。只有依法逮捕后,一切刑事诉讼活动才有合法依据。犯罪嫌疑人被逮捕后要履行一定的登记手续,包括姓名、住址、涉嫌罪名、何时、何地被逮捕等等,并且告知嫌疑人有权聘请律师,然后再开始进一步的侦查。

4、刑事诉讼立案程序的设立初衷

我国《刑事诉讼法》之所以设置“立案”程序,立法者可能是基于这样的考虑:我国刑事诉讼中的侦查权缺乏司法控制,立法对侦查手段的制约和规范不够严谨,失之过宽,给公安司法机关行驶侦查权留下了较大的自由裁量空间,从而对公民的权利保障产生威胁。因此,设置这一程序的主要目的,是从程序上防止公安司法机关滥用权力,随意采取侦查行为或强制措施,侵害公民的合法权益。

二、立案程序的缺陷

1、立案条件的问题

我国刑诉法规定立案的法定条件是:有犯罪事实并且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立案条件的规定由于违背人的认识规律而存在着逻辑上的悖论,因为是否有犯罪事实存在以及是否需要追究刑事责任,这是需要通过侦查程序的运作来予以查明的,它是侦查的结果而非侦查的前提。如果将之作为侦查程序启动的前提条件,那么无疑是违背了人的认识规律、倒果为因。而一种违背人的认识规律的制度安排显然是不具有可操作性的,其结果只能导致制度本身在实践中的异化或虚置。笔者认为,按照刑事案件发案、破案的发展规律,获取、认定犯罪事实的证据客观上应受时空和侦查物质装备条件等多方面条件制约,主观上应受侦查人员的侦查水平等多方面制约,不可能一开始就能够全部获取认定犯罪事实的证据。案件在立案后,经过侦查排查,侦查终结的处理结果有三种情况:第一种是撤案;第二种是不起诉(绝对不起诉、相对不起诉、存疑不起诉);第三种是起诉。有的案件在起诉之后,经过法庭审理,由于证据的认定原因,可能判决被告人无罪。所以,我们应树立科学的证据观念,不能把立案的证据标准等同于起诉的证据标准或认定有罪的证据标准。对于立案的证据标准,笔者认为应定位在“具有合理存在的可能性”。也就是说,在形式诉讼中,我们应以报案、控告、举报、自首材料为依托进行审查,只要可以推出某种犯罪事实具有合理存在可能性,即可立案。

2、“先破后立”、“不破不立”、“边破边立”的现象普遍存在,立案阶段存在着一定的程序虚无化倾向

长期以来,侦查实践中一直立案数作为侦查工作绩效考核的重要标准之一。侦查机关为了片面追求立案数、破案率,对立案程序十分谨慎,一般情况下不达破案的程度不会贸然立案,既然立了案,一般情况下又不会轻易撤销案件,在办案人员的观念中撤销案件就是错案的想法还普遍存在。这样导致的结果是正常的撤案程序设置被架空,该撤案的不作撤案处理,有错不纠的情况时常发生。

3、公安司法机关在立案程序中立案决定前的行为,是否系诉讼行为性质归属难以确定(侦查机关立案前行为的法律性质问题)

我国法律赋予立案程序的独立性法律地位,其实质是排除侦查机关在立案阶段使用侦查手段或运用侦查措施的可能性,但事实上,这种立法设计却使得侦查机关在立案阶段对侦查手段和侦查措施的适用非法化。

另外,我国《形式诉讼法》的“侦查”、“审查”及相关解释中的“初查”等概念,其应该具有本质上的区别。根据《刑事诉讼法》第82条第1款规定,侦查行为具有专门性,是由特定主体在特定条件下适用的特定手段,侦查手段与强制措施的适用只能在立案后进行。根据《形式诉讼法》第86条的规定,“审查”只是公安司法机关在立案前对有关报案、控告、举报、自首等材料进行审查的方式,主要是书面审查,作出是否立案的判断。《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第127条、第128条,将这种“审查”定位为“初查”,从规定内容分析,初查的主体是侦查部门和举报中心,方式是包括除限制人身自由和财产性权利的强制措施以外的侦查手段。事实上,在司法实践中,侦查机关一直都是将“审查”、“初查”当作侦查来对待,在司法操作层面上很难把三者作出实质的区分。

4、立案监督存在制度性的缺陷,其功能没有得到有效发挥

(1)法律赋予立案监督的手段缺乏执行力。对立案阶段的法律监督问题,从《刑事诉讼法》第87条规定可以看出,检察机关对公安机关立案监督的手段主要是一些软措施,如发纠正违法通知书或检察建议。基于立法上的缺陷,导致了实践中开展立案监督工作的先天不足。如对于公安机关接到立案通知后仍不立案的处理,就仅有“六部委”《关于刑事诉讼法实施中若干问题的规定》:“人民检察院通知公安机关立案的,公安机关在收到《通知立案书》后,应当在十五日内决定立案,并将立案决定书送达人民检察院。在上述时限内不予立案的,人民检察院应当发出纠正违法通知书予以纠正。公安机关仍不予纠正的,报上一级检察机关商同级公安机关处理,或者报告同级人大常委会。”至于检察机关发出纠正违法通知、上一级检察机关商同级公安机关处理的时限以及上一级仍不能达成共识的处理办法等均没有规定。现行法律没有赋予检察院一定的立案监督处分权和追究有关人员法律责任的权力,成为开展立案监督工作的一个“盲点”。

(2)立案监督对象不完整。《刑事诉讼法》关于立案监督的对象仅局限于公安机关,而未设置对其他刑事立案主体(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进行立案监督的法律条文,从而导致当前司法实践中,对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的刑事立案活动的法律监督无法可依,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的刑事立案活动中错误行为和违法现象得不到及时纠正,特别是对检察机关自行立案侦查的案件,在内部监督制约缺少效果的情况下,又缺乏必要的外部监督制约,造成职务犯罪侦查案件的立案监督程序形同虚设。从理论法学角度上来看,立案监督是检查机关对刑事立案主体的立案行为是否合法实施的法律监督,人民法院、国家安全机关、监狱、军队保卫部门、同人民检查院、公安机关一样均享有刑事(自诉)案件的立案权,所以将其同时列为刑事立案监督的对象,刑事立案监督制度才科学、规范和全面。

(3)监督范围界定不准确。《刑事诉讼法》第87条对于立案监督范围界定不全,易形成立案监督的空白地带。如对刑事立案主体的“不应当立案侦查而立案侦查”及其他刑事立案活动中的违法行为的缺乏监督。

5、立案制度与无罪推定原则相违背,并造成了侦查权对审判权的侵犯

立案在刑事程序中起着案件分流的作用,立案制度是基于侦查人员对案件事实及其法律后果的判断,其带来的程序方面的后果是决定了案件的处理方式,是公诉还是自诉;其带来的实体方面的后果则是对被控告人(包括自首者)之法律责任的预断,是有罪还是无罪,或者说案件性质是刑事案件还是治安案件。在未经审判之前就确定了一个案件的性质,这与无罪推定原则相违背。另外,某人的某一行为是否构成犯罪,最终取决于人民法院的判决,而立案制度却要求侦查机关预先作出判断,这实际上就是把本属审判机关的权力交给了侦查机关,既不符合刑事诉讼分工协作、互相制约的原则,又造成了侦查权对审判权的侵犯。

综上,作为刑事诉讼的开端,立案程序设计得科学与否、合理与否,立案活动进行得顺利与否、得当与否,将对后续诉讼活动的展开以及全部诉讼活动的整体运行具有重要的意义虽然刑事诉讼法设置的独立的立案程序在功能价值上具有积极地意义,但在立法和司法实践上却存在诸多缺陷和矛盾。对我国刑事立案程序存在缺陷进行系统分析,希望将来对提出完善构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吕萍.刑事立案程序的独立性质疑[J].法学研究,2002,(3).

[2]杨书文.论刑事立案的性质[J].中国刑事法杂志,2000,(4).

[3]宋英辉,吴宏耀.刑事审判前程序研究[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 出版社,2002:145-147.

[4]陈卫东.模范刑事诉讼法典[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303.

篇5:9审前程序之一:立案

是指公安司法机关对犯罪线索,依照各自管辖范围进行审查,以确定有无犯罪事实存在和是否需要追究刑事责任,并决定是否进行侦查和提交审批的诉讼活动。

立案材料来源、立案条件、立案程序与立案监督

一、立案材料来源

(一)司法机关直接发现犯罪事实与线索

(二)单位和个人的报案或者举报

(三)被害人的报案或者控告

自诉人的起诉

(四)犯罪人的自首

二、立案的条件

(一)有犯罪事实

1、依法构成犯罪的行为。仅要求有触犯刑法危害社会的行为的表象。

2、要有一定的事实材料证明犯罪事实确实已发生。

(二)需要追究刑事责任

刑诉法15条,时效、赦免;没有告诉或撤回告诉亲告罪;嫌疑人死亡;其他。

自诉案:自诉范围、法院管辖、被告请求明确、证据

三、立案程序

接受、审查与处理

(一)立案材料的接受

1、书面或口头提出。口头笔录

2、司法机关应当接受。不属自己管辖,移送;紧急措施(拘留、扣押、保护现场)

3、告知诬告的法律责任。错告与诬告:行为目的4、保密、保障安全

(二)对立案材料的审查

是否属于犯罪行为

有无证据材料证明

是否需要追究责任

(三)对立案材料的处理

立案与不立案

1、决定立案与手续

公安:承办人《立案报告表》、主管负责人批准、开始侦查

检察:承办人《立案请示报告》、检察长(检委会)决定、立案决定书

法院:控告申诉庭《立案审批表》、主管批准、刑事审判庭

2、不立案及手续

不立案决定书,通知控告人、不服复议

(四)立案监督

1、控告人对不立案的监督

对步立案决定的复议权

向检察院申诉(说明理由)

有证据证明,可直接起诉

2、检察院对不立案监督

要求说明不立案理由通知书、公安机关答复不成立、通知立案书、15日内立案

通知立案检察长决定,重大复杂疑难案件检委会决定

篇6:报关工作基本程序

1、基本流程:

我单位向海关申报货物多数属于一般进口货物报关。此报关程序由4个环节构成,即进出口货物申报、配合海关查验、缴纳税费及最后的提取货物或装运货物。

2、步骤:

(1)准备申报单证

申报单证可以分为报关单和随附单证两大类,其中随附单证包括基本单证和特殊单证。

基本单证有货物单据和商业单据。包括进口提货单据、出口装货单据、商业发票、装箱单

特殊单证有进出口货物许可证件、出口收汇核销单、原产地证明书。

报关员根据基本单证和特殊单证审核完后确定无误,据此填写报关单。

提供此单证必须真实、有效、合法。填制报关单也必须真实、准确、完整。报关单与随附单据数据必须一致。

(2)申报前看货取样

进口货物的收货人,在向海关申报前,为了确定货物的品名、规格、型号等,可以向海关提出看货取样或者提取货样的书面申请。

涉及动植物及其产品以及其他须依法提供检疫证明的货物,如需提取货样,应当按照国家的有关法律规定,事先取得主管部门签发的书面批准证明。

(3)申报

电子数据申报是将报关单内容录入海关电子计算机系统,生成电子数据报关单。

一旦接受到海关发送的“接受申报”报文和“现场交单”或“放行交单”通知,即表示电子申报成功。

(4)查验

报关员有义务配合海关查验货物,(5)缴纳税费

进出口货物发货人或其代理人将报关单及随附单证提交货物进出境地指定海关,海关对报关单进行审核,对需要查验的货物先由海关查验,然后核对计算机计算的税费,开具税款缴款书和收费票据。一旦收到银行缴款成功的信息后,即可报请海关办理货物放行手续。

(6)提取货物或装运货物

篇7:发展党员工作基本程序

发展党员工作是党的建设中一项重要的经常性工作,也是一项政策性很强的工作。为确保发展党员工作的规范化,保证党员质量,按照《党章》和《中国共产党发展党员工作细则(试行)》的有关规定,现制定发展党员工作基本程序如下。

一、入党申请人员管理

1.凡要求入党者,必须自愿向党组织递交入党申请书。党支部要对申请人进行初步审查,建立登记卡,并报党(工)委备案。党(工)委要建立《入党申请人员名册》。

2.申请入党人被确定为入党积极分子时,由党支部组织本支部党员和群众代表进行无记名投票推荐,根据推荐情况和本人现实表现研究确定。一般情况下,推荐票达到应到会党员和群众代表半数以上的,方可确定为入党积极分子。

3.对党支部确定的入党积极分子,党(工)委审核无异议的,发放《入党积极分子 发展对象 预备党员培养考察写实簿》(以下简称培养考察写实簿)(《考察写实簿》由党组织掌握,不发给入党积极分子本人)

二、入党积极分子培养教育

4.党支部要指定2名正式党员作为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联系人,并采取听党课、参加党内有关活动、定期培训及分配一定的社会工作等形式,对入党积极分子进行培养和教育。

5.入党积极分子要经常向党组织汇报自己的思想和工作情况。培养联系人每季度要对入党积极分子进行考察,党支部每半年要对入党积极分子进行考察,党支部和培养联系人的考察意见要填写进《考察写实簿》,内容主要包括入党积极分子的政治表现、工作表现等。

6.党(工)委要对入党积极分子进行集中培训。培训时间一般为5至7天(或不少于40个学时)。主要学习《党章》和中共中央组织部组织局编写的《入党教材》等。

7.入党积极分子调动工作时,调出单位党组织应将培养、教育的有关材料,转给调入单位党组织,调入单位党组织应当及时指定培养联系人,继续做好培养考察工作。

三、发展对象确定

8.入党积极分子经过一年以上培养、教育且培训考核成绩合格后,党支部要在广泛征求党内外群众意见的基础上,召开支委会(不设支部委员会的召开支部大会)讨论研究决定发展对象。

9.党支部委员会讨论通过后,要报党(工)委审查同意,并在《培养考察写实薄》上填写培养联系人对列为发展对象的意见和党小组对列为发展对象的意见。内容主要包括政治表现、工作表现以及提出能否列为发展对象的意见。

10.确定为发展对象后一个月内,党(工)委要对发展对象进行政治审查。政治审查的主要内容是: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态度;本人的政治历史和在重大政治斗争中的表现;直系亲属和与本人关系密切的主要社会关系的政治情况等。形成的政审材料,是本乡镇(街道)的加盖党支部的印章,不是本乡镇(街道)的除加盖党支部的印章外,必须加盖所属党(工)委的印章。然后在《培养考察写实薄》上填写发展对象的政治审查意见。

11.因严重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基本国策等,经有关部门处理满五年后要求入党的,党(工)委必须严格把关,慎重发展。被开除(劝退、除名)出党,要重新申请入党的对象,党(工)委严格审核后,要报县委组织部审批。

12.发展对象入党前须先进行公示,公示以统一样式《关于拟吸收XXX同志为中共预备党员的公示》进行张榜公示。公示期限一般为7天。

13.党(工)委要对公示后无异议的发展对象进行预审。预审合格的,在《培养考察写实薄》上签署意见,发给《入党志愿书》。发展对象应根据要求,严肃、认真填写《入党志愿书》。填写前,党支部负责人或入党介绍人应将表内项目向发展对象解释清楚。两名入党介绍人一般由培养联系人担任。《入党志愿书》中,入党介绍人意见一栏内容应包括:对被介绍人的基本看法和评价;被介绍人的缺点和不足;对被介绍人能否入党的态度。如“我认为×××同志已基本具备党员条件,愿意介绍其入党”。家庭成员情况一栏中,主要包括祖父母、父母、配偶子女等,主要社会关系一栏中,包括岳父母(公婆)、伯叔舅姨及外祖父母等。

14.将发展对象的《培养考察写实簿》、《入党志愿书》,报县委组织部进行预审,审查合格后召开接收预备党员的支部党员大会。

四、预备党员接收

15.接收预备党员必须召开支部大会进行讨论表决,基本程序是:

(一)党支部召开支部大会:①支部书记主持会议;②实到会有表决权的党员超过应到会有表决权的党员的半数才能开会;③入党申请人及介绍人必须到会。③党(工)委派人列席支部大会。

(二)宣读发展对象名单:支部书记宣读确定的发展对象名单。

(三)发展对象汇报:①发展对象宣读《入党志愿书》中填写的入党志愿;②根据需要向党组织说明有关问题。

(四)发表意见:①第一及第二介绍人依次介绍发展对象的有关情况;②对发展对象是否具备党员条件发表意见。

(五)向全体党员汇报:支部书记代表支委会汇报对发展对象的审查情况和确定发展的意见。

(六)讨论:①到会党员充分发表意见,对发展对象能否入党进行讨论;②入党介绍人、支部委员及发展对象,对党员提出的问题认真解答;③发展对象谈对大家所提意见的认识及今后的决心。

(七)大会表决:提议党员进行表决。大会表决采取无记名投票或举手的方式。赞成人数超过应到会有表决权的正式党员的半数,才能通过接收预备党员的决议。因故不能到会的党员在会前正式向党支部提出书面意见的,应统计在票数内。支部大会讨论两个以上的人入党时,必须逐个讨论和表决。

(八)填写召开党员大会情况:支部大会召开后,在《培养考察写实薄》上填写接收预备党员的党员大会情况,其中实到党员名单一栏必须本人签名并按手印,不能代签。

(九)填写决议:将支部大会决议填入《入党志愿书》,并由支部书记签名盖章。

16.党(工)委审批预备党员前,乡镇(街道)党(工)委专职副书记(组织委员)和县直党(工)委分管负责人要与发展对象逐个进行谈话,了解其对党的基本知识的掌握情况和对党的认识,进一步考察其入党动机。谈话人应将谈话情况和自己对其能否入党的意见如实填写在《入党志愿书》上。未经党(工)委指派专人谈话的不能审批。

17.党(工)委对党支部上报的接收预备党员的决议,必须在3个月内审批,如遇特殊情况,可适当延长审批时间,但不得超过6个月。

18.党(工)委审批预备党员,必须集体讨论、表决决定。党(工)委主要审议申请人是否具备入党条件、入党手续是否完备。申请人符合党员条件、入党手续完备的,可批准其为预备党员。党(工)委审批两个以上的人入党时,应逐个审议和表决。

19.党(工)委审批的意见要填写在《入党志愿书》上,注明预备期的起止时间,加盖党(工)委公章,书记签名或盖章。同时,及时填写《接收中国共产党预备党员通知书》通知报批的党支部。党支部应及时进行宣布并通知本人,对未被批准入党的,党支部也要通知本人,并认真做好思想工作。

五、预备党员教育管理

20.党支部要及时与党(工)委新审批的预备党员进行谈话,向其说明入党时间、预备期限、编入的党小组、党的组织生活制度和交纳党费的规定等,同时,针对其存在的缺点,指明努力方向,并分配一定任务。

21.党支部要指定专人(一般为介绍人)为培养联系人,对预备党员继续进行教育和考察,并按时填写意见。

22.党(工)委要统一组织预备党员进行入党宣誓。

六、预备党员转正

23.预备党员预备期满,应主动向所在党支部提出书面转正申请。申请报告要真实,且应在预备期满前交给党组织。

24.对于预备党员能否转为正式党员,党支部要充分听取党小组和党内外群众意见。

25.党支部根据预备党员的转正申请和党内外群众的反映,对照党员条件,全面分析研究预备党员能否转为正式党员,提出意见,提交支部党员大会讨论。

26.召开支部大会讨论表决。大会表决采取无记名投票或举手表决的方式形成预备党员转正决议。实到会有表决权的党员超过应到会有表决权的党员的半数,方能开会。申请转正的预备党员必须到会,因故不能到会的,支部大会应改期召开。

支部大会讨论和表决预备党员转正的一般程序是:

(一)申请转正的预备党员汇报自己在预备期间的表现、主要优缺点、今后努力方向,以及需要向党组织说明的问题。

(二)培养联系人介绍对预备党员的教育、考察情况,并提出能否转正的意见。

(三)支部委员会介绍预备党员在预备期间的主要表现和教育考察情况,并提出能否转正的意见。

(四)全体党员讨论。主要是针对预备党员在预备期间的表现,肯定优点,指出缺点,提出希望,并表示是否同意转正的意见。

(五)支部大会表决。与会有表决权的党员以无记名投票或举手的方式进行表决。具备党员条件的,按期转正;不完全具备条件,需进一步教育和考察的,可延长一次预备期,延长时间不能少于六个月,最长不超过一年;不具备党员条件的,应取消预备党员资格。赞成人数超过支部应到会有表决权的党员的半数,才能通过按期转正、延长预备期和取消预备党员资格的决议。因故不能到会的党员在会前正式向党支部提出书面意见的,应统计在票数内。

(六)作出支部大会决议。决议的主要内容是:预备党员在预备期间的表现,支部大会讨论的情况,对预备党员的意见,表决情况及表决结果。

(七)申请转正的预备党员表态。根据到会党员的评议,表示自己的决心。

(八)填写支部大会决议。支部大会后,将支部大会决议填入《入党志愿书》中的有关栏目,并由支部书记签名盖章。

27.党(工)委对党支部上报的预备党员转正决议,应在3个月内召开党(工)委会讨论审批,审批结果应及时通知党支部。对审批转正的,党支部书记要进行宣布并及时与本人谈话;对延长预备期的,要继续做好培养、教育和考察工作;对取消预备党员资格的,要认真做好思想工作。

上一篇:成长比成功更重要作文600字下一篇:“争、树、增、提”竞赛活动党性分析报告